CN115054411A - 自适应椎间融合器 - Google Patents

自适应椎间融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54411A
CN115054411A CN202210675796.5A CN202210675796A CN115054411A CN 115054411 A CN115054411 A CN 115054411A CN 202210675796 A CN202210675796 A CN 202210675796A CN 115054411 A CN115054411 A CN 1150544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aptive
elastic body
bodies
elastic
resil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7579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涤尘
宋发成
邱健
陈华磊
王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Ruiy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Ruiy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Ruiy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anxi Ruiy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7579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544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54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544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30Joints
    • A61F2/44Joints for the spine, e.g. vertebrae, spinal discs
    • A61F2/4455Joints for the spine, e.g. vertebrae, spinal discs for the fusion of spinal bodies, e.g. intervertebral fusion of adjacent spinal bodies, e.g. fusion cages
    • A61F2/447Joints for the spine, e.g. vertebrae, spinal discs for the fusion of spinal bodies, e.g. intervertebral fusion of adjacent spinal bodies, e.g. fusion cages substantially parallelepipedal, e.g. having a rectangular or trapezoidal cross-se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30Joints
    • A61F2/30767Special external or bone-contacting surface, e.g. coating for improving bone ingrowth
    • A61F2/30771Special external or bone-contacting surface, e.g. coating for improving bone ingrowth applied in original prostheses, e.g. holes or groo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30Joints
    • A61F2002/30001Additional features of subject-matter classified in A61F2/28, A61F2/30 and subgroups thereof
    • A61F2002/30316The prosthesis having different structural features at different locations within the same prosthesis; Connections between prosthetic parts; Special structural features of bone or joint prosthe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F2002/30535Special structural features of bone or joint prosthe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F2002/30565Special structural features of bone or joint prosthe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having spring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30Joints
    • A61F2/30767Special external or bone-contacting surface, e.g. coating for improving bone ingrowth
    • A61F2/30771Special external or bone-contacting surface, e.g. coating for improving bone ingrowth applied in original prostheses, e.g. holes or grooves
    • A61F2002/30772Apertures or holes, e.g. of circular cross section
    • A61F2002/30784Plurality of ho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30Joints
    • A61F2/30767Special external or bone-contacting surface, e.g. coating for improving bone ingrowth
    • A61F2002/3093Special external or bone-contacting surface, e.g. coating for improving bone ingrowth for promoting ingrowth of bone tissue

Abstract

一种自适应椎间融合器,所述自适应椎间融合器包括:基体,包括:支撑体,呈平板状,包括相对设置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基体头部和基体尾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体两侧,弹性体,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上,自所述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远离所述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延伸,其中,所述弹性体呈蜿蜒延伸的线型,所述弹性体包括连接在所述支撑体的固定端以及远离所述支撑体的自由端,所述弹性体包括多个弯部,任意相邻的两个弯部的弯曲方向相反。

Description

自适应椎间融合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适应椎间融合器。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临床上椎间盘突出、滑脱、节段性不稳以及退行性病变等椎间症状,最常采用的是椎间融合术,即去除病变部分后,在椎体间植入椎间融合器,将相邻的椎体融合在一起,维持正常椎间隙高度,从而完成对脊柱的稳定性重建。
在临床应用中,椎间融合器的上下表面与椎体的椎板接触,其表面很难适配于每个个体的特定椎体。同时,考虑到植入时放置位置的不确定性,椎间融合器往往并非以理想的方式与椎体椎板贴合。而当椎间融合器接触面与椎体贴合不紧密时,接触面积变小,容易产生应力集中,椎间融合器刺穿椎体椎板,从而导致沉陷失去椎间高度。因此考虑到以上问题,需要一种能够在临床使用中,满足不同个体的不同椎间情况、不同植入方式下都能使得接触面与椎体椎板实现最大化接触面积的椎间融合器。从而分散局部应力、减少应力集中,避免沉陷以及滑移。
发明内容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自适应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椎间融合器包括:
基体,包括:
支撑体,呈平板状,包括相对设置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基体头部和基体尾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体两侧,
弹性体,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上,自所述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远离所述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延伸,
其中,所述弹性体呈蜿蜒延伸的线型,所述弹性体包括连接在所述支撑体的固定端以及远离所述支撑体的自由端,所述弹性体包括多个弯部,任意相邻的两个弯部的弯曲方向相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体包括多个第一弹性体,所述多个第一弹性体采用多行排列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每个第一弹性体包括第一弯部和第二弯部,所述第一弯部和第二弯部中的一个朝向基体头部,另一个朝向基台尾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同一第一弹性体行中第一弹性体的第一弯部朝向相同,同一第一弹性体行中第一弹性体的第二弯部朝向相同,相邻第一弹性体行中的第一弹性体的第一弯部朝向相反,相邻第一弹性体行中的第一弹性体的第二弯部朝向相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适应椎间融合器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连杆,沿行方向延伸,每个第一连杆连接一第一弹性体行中各第一弹性体的第一弯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适应椎间融合器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二连杆,沿基本上垂直于行方向的方向延伸,每个第二连杆连接第一预设数量的第一弹性体的第一弯部,所述第一预设数量的第一弹性体分别位于第一预设数量的第一弹性体行中,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一弹性体行总行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适应椎间融合器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三连杆,沿基本上垂直于行方向的方向延伸,每个第三连杆连接第二预设数量的第一弹性体的第二弯部,所述第二预设数量的第一弹性体分别位于第二预设数量的第一弹性体行中,其中,所述二预设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一弹性体行总行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体包括多个第二弹性体,所述多个第二弹性体与所述多个第一弹性体相对于经过所述支撑体中线的平面对称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体的形状为曲线型和折线型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体的自由端呈圆滑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体具有多个贯穿孔。
本公开实施例的上述方案与相关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自适应椎间融合器包括基体以及设置在基体支撑体上的弹性体,弹性体的自由端构成椎间融合器接触椎体锥板的接触面中的一部分。弹性体可以在纵向方向上形成一定程度的变形,弹性体自由端构成的接触面能够自适应椎体椎板的形状,在不同个体的不同椎间情况和/或不同植入方式下都能实现紧密贴合,从而分散局部应力、减少应力集中,避免沉陷以及滑移。
多个第一弹性体采用多行排列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多个第二弹性体采用多行排列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上,弹性体自由端构成阵列,提高椎间融合器上下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得椎间融合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弹性体相互间隔,形成多孔结构,有利于骨组织生长,组织可以生长进入多孔结构中,促进椎体骨组织与椎间融合器的融合。
设置连杆连接弹性体的弯部,加强弹性体形成的多孔结构的结构强度。
所述弹性体的自由端呈圆滑状,避免损伤与弹性体的自由端接触的椎体锥板。
所述基体的支撑体具有多个贯穿孔,得整个自适应椎间融合器在上下椎体间贯通,利于骨组织生长爬行,促进椎体骨组织与椎间融合器的融合。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椎间融合器的应用场景。
图2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椎间融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适应椎间融合器的正视图;
图4为图2中自适应椎间融合器的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弹性体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但这些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也可以被称为第二,类似地,第二也可以被称为第一。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中,椎间融合术是治疗脊柱退行性病变的经典手术方案,通过切除病变椎间盘组织,使用椎间融合器替代,配合钉板或钉棒固定,恢复椎间隙高度与脊柱生理曲度。
图1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椎间融合器的应用场景。如图1所示,切除上椎体400和下椎体300之间的椎间盘组织,将椎间融合器200植入上椎体400和下椎体300之间,配合钉棒500固定,恢复椎间隙高度与脊柱生理曲度。通过植骨、孔隙结构设计、骨生长因子诱导等手段,促使与椎间融合器200相邻的上椎体400和下椎体300的骨组织延伸至椎间融合器,从而实现牢固的生物固定,达到长期稳定性效果。上椎体400的上锥板410以及下椎体300的下锥板310需要分别与椎间融合器200的上下表面紧密结合。
相关技术中,椎间融合器的上下表面与椎体的椎板接触,其表面很难适配于每个个体的特定椎体。同时,考虑到植入时放置位置的不确定性,椎间融合器往往并非以理想的方式与椎体椎板贴合。而当椎间融合器接触面与椎体贴合不紧密时,接触面积变小,容易产生应力集中,椎间融合器刺穿椎体椎板,从而导致沉陷失去椎间高度。
本公开提供一种自适应椎间融合器,所述自适应椎间融合器包括:基体,包括:支撑体,呈平板状,包括相对设置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基体头部和基体尾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体两侧,弹性体,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上,自所述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远离所述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延伸,其中,所述弹性体呈蜿蜒延伸的线型,所述弹性体包括连接在所述支撑体的固定端以及远离所述支撑体的自由端,所述弹性体包括多个弯部,任意相邻的两个弯部的弯曲方向相反。自适应椎间融合器包括基体以及设置在基体支撑体上的弹性体,弹性体的自由端构成椎间融合器接触椎体的锥板的接触面中的一部分。弹性体可以在纵向方向上形成一定程度的变形,弹性体自由端构成的接触面能够自适应椎体椎板的形状,在不同个体的不同椎间情况和/或不同植入方式下都能实现紧密贴合,从而分散局部应力、减少应力集中,避免沉陷以及滑移。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
图2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椎间融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适应椎间融合器的正视图;图4为图2中自适应椎间融合器的基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弹性体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自适应椎间融合器100,所述自适应椎间融合器100包括基体10和弹性体20。
基体10包括支撑体11、基体头部12以及基体尾部13。支撑体12呈平板状,包括相对设置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支撑体12用支撑弹性体20。基体头部12和基体尾部13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体11两侧。基体头部12朝向远离所述支撑体11的方向逐渐收拢,以便于椎间融合器插入两椎体之间。所述基体尾部13设置有夹持槽131和螺纹孔,用于与夹具固定,便于操作人员在植入椎间融合器的手术中的操作。螺纹孔例如设置在基体尾部13远离所述支撑体11侧壁上。夹持槽131例如设置在基体尾部13两相对的侧壁上。
弹性体20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111和/或第二表面112上,自所述第一表面111和/或第二表面112远离所述第一表面111和/或第二表面112延伸。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上均设置有弹性体20。
所述弹性体20呈蜿蜒延伸的线型,所述弹性体20包括连接在所述支撑体11的固定端21以及远离所述支撑体11的自由端22,所述弹性体20包括多个弯部23、24,任意相邻的两个弯部23、24的弯曲方向相反。弹性体20自固定端21至自由端22具有2个或更多个弯部,图3中仅仅示出了两个。任意相邻的两个弯部的弯曲方向相反指的是,在自固定端21至自由端22沿着弹性体20延伸的方向上,对于任一相邻的两个弯部,其中一个弯部为顺时针弯曲,另一个弯部为逆时针弯曲。例如如图3所示的弹性体20,第一弯部23为逆时针弯曲,第二弯部为顺时针弯曲。
具有上述结构的弹性体可以发生弹性形变,弹性体的自由端构成椎间融合器接触椎体锥板的接触面中的一部分。弹性体可以在纵向方向上形成一定程度的变形,弹性体自由端构成的接触面能够自适应椎体椎板的形状,在不同个体的不同椎间情况和/或不同植入方式下都能实现紧密贴合,从而分散局部应力、减少应力集中,避免沉陷以及滑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体20包括多个第一弹性体31,所述多个第一弹性体31采用多行排列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111上,自所述第一表面111远离所述第二表面111延伸。每个第一弹性体31均例如包括图3所示的弹性体20的单体结构,即包括第一弯部23和第二弯部24,所述第一弯部23和第二弯部24中的一个朝向基体头部12,另一个朝向基台尾部13。本公开中弯部的朝向物体A指的是弯部朝物体A凸出。本公开中所说的行指的是沿基体10的延伸方向的行,基体10的延伸方向即为基体头部11、支撑体12以及基体尾部顺序排列的方向,即为行方向。
多个第一弹性体行相互平行且相互间隔设置,每一第一弹性体行中,第一弹性体31亦相互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同一第一弹性体行中第一弹性体31的第一弯部23朝向相同,同一第一弹性体行中的第一弹性体31的第二弯部24朝向相同,相邻第一弹性体行中的第一弹性体31的第一弯部23朝向相反,相邻第一弹性体行中的第一弹性体31的第二弯部24朝向相反。例如,如图2所示,对于最靠近自适应椎间融合器100前表面的第一第一弹性体行,其中的第一弹性体31的第一弯部23均朝向基体尾部13,第二弯部24均朝向基体头部12。对于与第一第一弹性体行相邻的第二第一弹性体行,其中的第一弹性体31的第一弯部23均朝向基体头部12,第二弯部24均朝向基体尾部13,进一步地,其他奇数第一弹性体行中的第一弹性体31的排布与第一第一弹性体行相同,即第一弹性体31的第一弯部23均朝向基体尾部13,第二弯部24均朝向基体头部12。其他偶数第一弹性体行中的第一弹性体31的排布与第二第一弹性体行相同,即第一弹性体31的第一弯部23均朝向基体头部12,第二弯部24均朝向基体尾部13。
如此设置,使得多个第一弹性体的自由端构成特定的规则排布,例如设置在同一面,例如为弧面上,多个第一弹性体31的自由端构成自适应椎间融合器与上锥体的锥板接触的接触面的一部分。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体20包括多个第二弹性体32,所述多个第二弹性体32采用多行排列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112上,自所述第二表面112远离所述第二表面112延伸。每个第二弹性体32均例如包括图3所示的弹性体20的单体结构,即包括第一弯部23和第二弯部24,所述第一弯部23和第二弯部24中的一个朝向基体头部12,另一个朝向基台尾部13。本公开中弯部的朝向物体A指的是弯部朝物体A凸出。本公开中所说的行指的是沿基体10的延伸方向的行,基体10的延伸方向即为基体头部11、支撑体12以及基体尾部顺序排列的方向,即为行方向。
多个第二弹性体行相互平行且相互间隔设置,每一第二弹性体行中,第二弹性体32亦相互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同一第二弹性体行中第二弹性体32的第一弯部23朝向相同,同一第二弹性体行中的第二弹性体32的第二弯部24朝向相同,相邻第二弹性体行中的第二弹性体32的第一弯部23朝向相反,相邻第二弹性体行中的第二弹性体32的第二弯部24朝向相反。例如,如图2所示,对于最靠近自适应椎间融合器100前表面的第一第二弹性体行,其中的第二弹性体32的第一弯部23均朝向基体尾部13,第二弯部24均朝向基体头部12。对于与第一第二弹性体行相邻的第二第二弹性体行,其中的第二弹性体32的第一弯部23均朝向基体头部12,第二弯部24均朝向基体尾部13,进一步地,其他奇数第二弹性体行中的第二弹性体32的排布与第一第二弹性体行相同,即第二弹性体32的第一弯部23均朝向基体尾部13,第二弯部24均朝向基体头部12。其他偶数第二弹性体行中的第二弹性体32的排布与第二第二弹性体行相同,即第二弹性体32的第一弯部23均朝向基体头部12,第二弯部24均朝向基体尾部13。
如此设置,使得多个第二弹性体的自由端构成特定的规则排布,例如设置在同一面,例如为弧面上,多个第二弹性体32的自由端构成自适应椎间融合器与下锥体的锥板接触的接触面的一部分。
在上述结构中,多个第一弹性体与多个第二弹性体相对于经过所述支撑体中线的平面对称设置。该平面平行于支撑体11的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在其他实施中,多个第一弹性体与多个第二弹性体亦可以不采用对称设置,例如上述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体行中的奇数行与偶数中的第二弹性体32的排布设置互换。
采用上述结构,自适应椎间融合器100的弹性体可以发生弹性形变,弹性体的自由端例如与基体头部11及基体尾部13的外轮廓构成椎间融合器接触椎体锥板的接触面。弹性体可以在纵向方向上形成一定程度的变形,弹性体自由端构成的接触面能够自适应椎体椎板的形状,在不同个体的不同椎间情况和/或不同植入方式下都能实现紧密贴合,从而分散局部应力、减少应力集中,避免沉陷以及滑移。
具体地,结合图1所示,应用上述实施例的适应椎间融合器100,将病患的上椎体400和下椎体300之间的椎间盘取出,并经过处理形成合适的间隙,随后将上述实施例中的自适应椎间融合器100植入该间隙中,由于弹性体20的自由端相较于基体头部12与基体尾部13的表面更加凸出,因此弹性体20的自由端首先接触椎体的锥板,例如为上椎体400的上椎板410以及下椎体300的下锥板310。通常情况下,由于病患个体间的差异以及椎间融合器植入时位置的不确定性,椎间融合器的表面与椎板并不能完全贴合。而本公开中,自适应椎间融合器可以以PLIF的方式植入到椎间,弹性体20的自由端与椎板并不能完全贴合。此时在首先接触上的小部分区域上,有若干离散化的弹性体20的自由端,在手术时椎体间的压力以及后期上椎体以上部分重力压力下,上椎体400的上椎板410以此小部分区域的弹性体20的自由端为着力点,压向自适应椎间融合器。在该压力下,部分弹性体20被压缩,产生自适应形变,从而使得更多的弹性体20的自由端与椎板接触,直至弹性体20的自由端均与椎板完全贴合,且基体头部12与基体尾部13承压,达到稳定状态。在该种情况下,由于基体头部12与基体尾部13的外轮廓是由椎板解剖形状设计而成,可认为此时接触面积为最大,能够减少应力集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自适应椎间融合器10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杆41,沿行方向延伸,每个第一连杆41连接一第一弹性体行中各第一弹性体31的第一弯部23。第一连杆41连杆的数量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一弹性体行数,多个第一连杆41分别与相同数量的第一弹性体行一一对应。例如第一连杆41连杆的数量等于第一弹性体行数。弹性体的弯部为易于形成应力集中部位,通过第一连杆连接同一第一弹性体行中各第一弹性体31的第一弯部23,可以增强多行第一弹性体构成的第一弹性体共同体的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自适应椎间融合器10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杆51,沿基本上垂直于行方向的方向延伸。每个第二连杆51连接第一预设数量的第一弹性体31的第一弯部23,所述第一预设数量的第一弹性体分别位于第一预设数量的第一弹性体行中,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一弹性体行总行数。弹性体的弯部为易于形成应力集中部位,通过第二连杆连接不同行中第一预设数量的第一弹性体31的第一弯部23,可以增强多行第一弹性体构成的第一弹性体共同体的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自适应椎间融合器10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连杆61,沿基本上垂直于行方向的方向延伸,每个第三连杆61连接第二预设数量的第一弹性体31的第二弯部24,所述第二预设数量的第一弹性体31分别位于第二预设数量的第一弹性体行中,其中,所述二预设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一弹性体行总行数。弹性体的弯部为易于形成应力集中部位,通过第二连杆61连接不同行中第二预设数量的第一弹性体31的第二弯部24,可以增强多行第一弹性体构成的第一弹性体共同体的结构强度。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自适应椎间融合器10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四连杆42,沿行方向延伸,每个第四连杆42连接一第二弹性体行中各第二弹性体32的第一弯部23。第四连杆42连杆的数量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二弹性体行数,多个第四连杆42分别与相同数量的第二弹性体行一一对应。例如第四连杆42连杆的数量等于第二弹性体行数。弹性体的弯部为易于形成应力集中部位,通过第四连杆连接同一第二弹性体行中各第二弹性体32的第一弯部23,可以增强多行第二弹性体构成的第二弹性体共同体的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自适应椎间融合器10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五连杆,沿基本上垂直于行方向的方向延伸。每个第五连杆连接第三预设数量的第二弹性体32的第一弯部23,所述第三预设数量的第二弹性体分别位于第三预设数量的第二弹性体行中,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二弹性体行总行数。弹性体的弯部为易于形成应力集中部位,通过第五连杆连接不同行中第三预设数量的第二弹性体32的第一弯部23,可以增强多行第二弹性体构成的第二弹性体共同体的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自适应椎间融合器10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六连杆,沿基本上垂直于行方向的方向延伸,每个第六连杆连接第四预设数量的第二弹性体32的第二弯部24,所述第四预设数量的第二弹性体32分别位于第四预设数量的第二弹性体行中,其中,所述二预设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二弹性体行总行数。弹性体的弯部为易于形成应力集中部位,通过第五连杆连接不同行中第四预设数量的第二弹性体32的第二弯部24,可以增强多行第二弹性体构成的第二弹性体共同体的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杆41与第四连杆42、第二连杆51与第五连杆、第三连杆61与第六连杆相对于经过所述支撑体中线的平面对称设置。该平面平行于支撑体11的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体20的形状为曲线型和折线型中的至少一种,例如图3中示出的弹性体20单体的形状为折线型。例如弹性体20单体呈正弦曲线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弹性体20的自由端22呈圆滑状,例如为圆球状、椭球或水滴状等,避免弹性体20的自由端22过于尖锐刺穿椎体的锥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体和第二弹性体及连接它们的各连杆构形成可形变的多孔结构,以促进椎体骨组织与椎间融合器的融合,椎体骨组织可以生长进入多孔结构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体11具有多个贯穿孔113,贯穿所述支撑体,从而使得整个自适应椎间融合器100在上下椎体间贯通,利于骨组织生长爬行,提高融合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体头部12例如呈子弹头状,其长度为4mm。基体尾部13设置了夹持槽131以及M3螺纹孔。在应用时,手术医生以专用夹持工具通过夹持槽131夹取自适应椎间融合器,并通过置入M3螺钉进一步将融合器固定。随后将自适应椎间融合器的基体头部12置入间隙,再以一定力度将自适应椎间融合器=砸入两椎体之间,例如为两腰椎椎间,基体头部12的子弹头设计便于融合器的进入。同时基体尾部13的厚度设为5mm,使得其具有足够的强度来承受冲击。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体头部12子弹头可设计的尽可能小,此时变形体变大,能够更加增加接触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自适应椎间融合器100可以采用3D打印技术一体化制造,其材质为例如为医用钛合金。即基体10与弹性体20采用相同材质一体成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自适应椎间融合器100的材质包括不限于医用金属如钛、钛合金、钴合金、不锈钢、钽金属、镁合金以及PEEK(聚醚醚酮)材质等。自适应椎间融合器100在加工时亦可以通过高温烧结、化学腐蚀、电化学沉积、精密制造、焊接、机械切削、电火花等技术加工成型。在其他实施例中,基体10与弹性体20亦可以采用不同的材质制成。
本说明书中各个部分采用并列和递进相结合的方式描述,每个部分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部分的不同之处,各个部分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中记载的特征可以相互替换或组合,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举例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或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公开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适应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椎间融合器包括:
基体,包括:
支撑体,呈平板状,包括相对设置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
基体头部和基体尾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体两侧,
弹性体,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上,自所述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远离所述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延伸,
其中,所述弹性体呈蜿蜒延伸的线型,所述弹性体包括连接在所述支撑体的固定端以及远离所述支撑体的自由端,所述弹性体包括多个弯部,任意相邻的两个弯部的弯曲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椎间融合器,其中,所述弹性体包括多个第一弹性体,所述多个第一弹性体采用多行排列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每个第一弹性体包括第一弯部和第二弯部,所述第一弯部和第二弯部中的一个朝向基体头部,另一个朝向基台尾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椎间融合器,其中,同一第一弹性体行中第一弹性体的第一弯部朝向相同,同一第一弹性体行中第一弹性体的第二弯部朝向相同,相邻第一弹性体行中的第一弹性体的第一弯部朝向相反,相邻第一弹性体行中的第一弹性体的第二弯部朝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椎间融合器,其中,所述自适应椎间融合器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连杆,沿行方向延伸,每个第一连杆连接一第一弹性体行中各第一弹性体的第一弯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椎间融合器,其中,所述自适应椎间融合器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二连杆,沿基本上垂直于行方向的方向延伸,每个第二连杆连接第一预设数量的第一弹性体的第一弯部,所述第一预设数量的第一弹性体分别位于第一预设数量的第一弹性体行中,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一弹性体行总行数。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椎间融合器,其中,所述自适应椎间融合器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三连杆,沿基本上垂直于行方向的方向延伸,每个第三连杆连接第二预设数量的第一弹性体的第二弯部,所述第二预设数量的第一弹性体分别位于第二预设数量的第一弹性体行中,其中,所述二预设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一弹性体行总行数。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适应椎间融合器,其中,所述弹性体包括多个第二弹性体,所述多个第二弹性体与所述多个第一弹性体相对于经过所述支撑体中线的平面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适应椎间融合器,其中,所述弹性体的形状为曲线型和折线型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适应椎间融合器,其中,所述弹性体的自由端呈圆滑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适应椎间融合器,其中,所述支撑体具有多个贯穿孔。
CN202210675796.5A 2022-06-15 2022-06-15 自适应椎间融合器 Pending CN1150544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5796.5A CN115054411A (zh) 2022-06-15 2022-06-15 自适应椎间融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5796.5A CN115054411A (zh) 2022-06-15 2022-06-15 自适应椎间融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54411A true CN115054411A (zh) 2022-09-16

Family

ID=83199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75796.5A Pending CN115054411A (zh) 2022-06-15 2022-06-15 自适应椎间融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5441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46168A1 (en) Standalone interbody implants
USRE47470E1 (en) Vertebral body placement and method for spanning a space formed upon removal of a vertebral body
US7922767B2 (en) Disk fusion implant
US9844443B2 (en) Interbody implantation system and method
EP2076221B1 (en) Spinal fusion implant
US8523944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vertebral body distraction and fusion employing flexure members
US20070225810A1 (en) Flexible cage spinal implant
US20110184522A1 (en) Modular interbody devices and methods of use
US20090192617A1 (en) Intervertebral Prosthetic Disc With Shock Absorbing Core Formed With Disc Springs
KR20080107387A (ko) 추간판 치환물
EP2670322A1 (en) Osteosynthesis plate for lumbosacral joint
EP3881805A1 (en) Anatomy accommodating prosthetic intervertebral disc with lower height
TW201811272A (zh) 椎間植入體
CN115054411A (zh) 自适应椎间融合器
US11324604B2 (en) Interbody with extendible members
JP2020074999A (ja) 椎体間ケージ
CN110913805A (zh) 用于在小关节处进行后路脊柱关节固定术的植入装置
US11737793B2 (en) Facet joint replacement devices
US20210196475A1 (en) Spinal interbody with compressive fusion features
EP3700472B1 (en) Facet distraction and fusion prosthesi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