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53857B - 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池的水面病死鱼清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池的水面病死鱼清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53857B
CN115053857B CN202210797690.2A CN202210797690A CN115053857B CN 115053857 B CN115053857 B CN 115053857B CN 202210797690 A CN202210797690 A CN 202210797690A CN 115053857 B CN115053857 B CN 1150538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rizontal beam
fish
rotating shaft
motor
conveying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976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53857A (zh
Inventor
王忠超
章霞
赵柯洋
王凯
应一凡
王吉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PROVINCE ZHOUSHAN CITY AQUATIC PRODUCTS INSTITUTE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PROVINCE ZHOUSHAN CITY AQUATIC PRODUCTS INSTITUTE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PROVINCE ZHOUSHAN CITY AQUATIC PRODUCTS INSTITUTE,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PROVINCE ZHOUSHAN CITY AQUATIC PRODUCTS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21079769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538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538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538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538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538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4Arrangements for treating water specially adapted to 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03Aquaria; Terraria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15/00Cleaning or 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pparatus therefor
    • E02B15/04Devices for cleaning or 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from oil or like float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ng or removing these materials
    • E02B15/10Devices for removing the material from the surfa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池的水面病死鱼清理系统,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固定板、导向杆、第一驱动机构、承接框、提升机构,所述固定板移动设置在养殖池的侧壁顶部,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水平梁,所述导向杆竖直固设在水平梁的下侧面上,所述导向杆上滑动设置有两个活动板,两个所述活动板之间设有第一网板输送带,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能够带动两个活动板上下移动,所述承接框设置在固定板远离养殖腔的一侧,所述固定板靠近养殖腔的一侧倾斜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外端延伸至承接框的上方,所述提升机构能够将第一网板输送带靠近养殖池侧壁一端的病死鱼提升至滑槽内。本发明能够自动将浮在水面之上的病死鱼取出养殖池,操作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池的水面病死鱼清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池的水面病死鱼清理系统。
背景技术
循环水养殖,主要特征是养殖水体的循环利用,高效控制养殖生物的生活环境、配置自动化机械化的科学管理,从而摆脱土地和水等自然资源条件限制,实现养殖生产过程可控,环境可控,产品工业化的一种养殖模式。循环水养殖反映了水产养殖从农业向工业化转变的过程,具有节能减排、占地少、密度高、可控性强等优点,符合国家提出的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需求,是集约化养殖未来的必由之路。
循环水的养殖池内,通过进水管不断向养殖池内加入干净的水,多余的水通过溢流孔排出,实现养殖池内水循环,从而改善水质。养殖过程中,养殖生物发生病害不可避免。病(死)鱼会携带大量病原微生物,污染养殖水体,而迅速移除病死鱼是切断污染源的重要手段。
众多养殖鱼类,例如大黄鱼、小黄鱼,在患病时,体质下降,游泳能力变差,常常会离群独游,随水体流动漂浮在水面,且鱼类死亡后也会腐败漂浮至水面。现阶段都是依靠养殖人员不间断地巡视,发现死鱼后,然后通过网兜将死鱼捞出,操作复杂,耗时长,依赖性强。如果养殖人员没有将病(死)鱼及时捞出,将会严重影响养殖水质,破坏循环水内系统平衡;此外,在捞鱼的过程中还会惊扰到其他鱼类,形成擦伤、撞伤等,形成潜在病害发生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池的水面病死鱼清理系统,本发明能够自动识别水体内的病死鱼,并将水面之上的病死鱼取出养殖池,操作简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池的水面病死鱼清理系统,所述养殖池内设有养殖腔,所述清理系统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沿周向移动设置在养殖池的侧壁顶部,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水平梁,所述水平梁的一端延伸至养殖腔的上方;
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竖直固设在水平梁的下侧面上,所述导向杆上滑动设置有两个活动板,两个所述活动板之间设有第一网板输送带,所述第一网板输送带的长度方向和水平梁的长度方向一致;
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水平梁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能够带动两个活动板上下移动;
承接框,所述承接框设置在固定板远离养殖腔的一侧,所述固定板靠近养殖腔的一侧倾斜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外端延伸至承接框的上方;
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设置在水平梁上,所述提升机构能够将第一网板输送带靠近养殖池侧壁一端的死鱼提升至滑槽内;
监控装置,所述监控装置包括第一摄像头和控制器,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控制器均设置在水平梁上,所述第一摄像头与控制器电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池的水面病死鱼清理系统中,所述提升机构包括:
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平行固设在水平梁的下侧面上,其中一个连接板上转动设置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上固设有第四滚筒;
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水平转动设置在水平梁上,所述第三转轴上固设有第三滚筒,所述第三滚筒和第四滚筒之间绕设有第二输送带,所述水平梁上设有第五电机,所述第五电机与第三转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五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
若干个转动杆,若干个所述转动杆沿长度方向依次铰接在第二输送带上,所述转动杆的外端固设有浮圈,所述浮圈内设有网布,当第二输送带顺时针转动时,所述浮圈能够转动至滑槽正上方;
提升结构,所述提升结构设置在水平梁上,所述提升结构能够带动第二输送带左侧的转动杆水平向上移动。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池的水面病死鱼清理系统中,所述提升结构包括:
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设置在水平梁的上侧面上,所述第一转轴上固设有第一滚筒,所述水平梁上设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与第一转轴传动连接,所述第四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
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设置在两个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设有第二滚筒,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绕设有第一输送带;
若干个拨杆,若干个所述拨杆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在第一输送带上,当拨杆转动至靠近第二输送带时,若干个所述拨杆和若干个转动杆一一对应,所述拨杆能够带动第二输送带左侧相对应的转动杆水平上升。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池的水面病死鱼清理系统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
螺杆,所述螺杆竖直转动设置在水平梁的下侧面上,所述导向杆的下端固设有底板,所述螺杆的下端转动设置在底板上,两个所述活动板通过两个螺纹孔螺纹连接在螺杆上;
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固设在水平梁上,所述第三电机与螺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三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池的水面病死鱼清理系统中,所述第一网板输送带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推板,所述推板的长度方向和第一网板输送带的宽度方向一致。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池的水面病死鱼清理系统中,所述固定板的下侧面转动设置有两个第一滚轮,所述固定板的下侧面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其中一个第一滚轮的转轴传动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还设有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能够使固定板沿着养殖池的侧壁做周向运动。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池的水面病死鱼清理系统中,所述导向结构包括:
三个转动轴,三个所述转动轴竖直转动设置在固定板的下侧面上,其中一个转动轴位于养殖池内,另外两个转动轴位于养殖池外,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固设有第一环形气囊;
电动气泵,所述电动气泵固设在固定板上,所述电动气泵通过管子与三个第一环形气囊相连通。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池的水面病死鱼清理系统中,所述承接框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落水孔。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池的水面病死鱼清理系统中,所述水平梁的外端延伸至养殖池的外侧且端部固设有配重块。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池的水面病死鱼清理系统中,所述水平梁上设有两个吊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将固定板放置在养殖池的侧壁上,初始状态,第一网板输送带位于水面之上,当第一摄像头监测到水面上有病死鱼时,控制器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带动两个活动板向下移动,第一网板输送带的下侧延伸至水面下,启动第一网板输送带,病死鱼转动至接触第一网板输送带后,向第一网板输送带靠近养殖池侧壁的一端移动,通过提升机构,将病死鱼提升至滑槽内,然后滑落至承接框内,当清理完病死鱼后,第一驱动机构带动两个活动板和第一网板输送带向上移动至远离水面,快速清理水面上的病死鱼,操作简单,免去人工现场巡视的麻烦,省时省力;
2、当病死鱼被带动至第一网板输送带靠近养殖池侧壁一端后,启动第五电机,带动第三转轴和第二输送带转动,由于转动杆铰接在第二输送带上,当转动杆转动至第一网板输送带靠近养殖池侧壁的一端时,浮圈受到浮力水平向上,将病死鱼网住,同时启动提升结构,带动转动杆和浮圈水平向上移动,当转动杆移动至第二输送带右侧时,失去提升结构的作用,在重力作用下,浮圈向下转动,将网布内的病死鱼倒入滑槽内,转动杆向上转动,通过滑槽和第二输送带之间的间隙,避免转动杆干扰第二输送带顺畅转动;
3、同时启动第四电机,使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保持同步转动,当转动杆和浮圈转动至第二输送带的左侧时,第一输送带上的拨杆接触转动杆的下侧,将转动杆抬起保持水平,避免转动杆向下转动,通过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的同步转动,拨杆将第二输送带左侧的转动杆水平抬升至顶部,操作简单;
4、当第一摄像头发现水面上有病死鱼时,启动第三电机,带动螺杆转动,使得两个活动板跟着转动,由于两个活动板受到导向杆的限位作用,仅能向下移动,带动第一网板输送带向下移动至接触水面,将死鱼带至养殖池的侧壁附近,当病死鱼被清理完成后,启动第三电机,带动螺杆转动,使两个活动板和第一网板输送带向上移动至远离水面,减小对鱼的干扰;
5、第一网板输送带带动若干个推板转动,推板能够带动病死鱼快速向养殖池的侧壁移动,提高移动效率;
6、当病死鱼距离第一网板输送带较远时,位于第一网板输送带的后方,启动第一电机,带动第一滚轮转动,在导向结构的作用下,使固定板沿着养殖池的侧壁做周向运动,使第一网板输送带能够快速达到病死鱼位置,提高清理效率;
7、将固定板放置在养殖池侧壁上时,其中一个转动轴位于养殖腔内,另外两个转动轴位于养殖池外,启动电动气泵,同时向三个第一环形气囊内充气,使三个环形气囊膨胀接触养殖池的内外侧壁,将固定板固定在养殖池侧壁上方,当固定板移动时,三个第一环形气囊同时转动,起到导向限位作用;此外,控制三第一环形气囊的充气状态,可以将固定板固定在不同厚度的养殖池侧壁上,提高适用范围;
8、病死鱼滑落至承接框内后,病死鱼表面的水通过落水孔流出,减轻承接框的载重,避免承接框内的病死鱼浸泡在水中,加速腐烂;
9、由于第一网板输送带位于养殖腔上方的水平梁上,使水平梁一端的重量较大,配重块可以调节水平梁的配重,使水平梁保持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安装在养殖池上的状态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B处的剖视图;
图5是图3中C-C处的剖视图;
图6是监控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图中,1、养殖池;11、养殖腔;12、进水管;13、溢流孔;2、固定板;21、第一滚轮;211、第一支撑板;212、第一电机;22、转动轴;221、第一环形气囊;23、承接框;231、落水孔;24、滑槽;25、电动气泵;3、水平梁;31、配重块;32、导向杆;33、底板;34、活动板;341、螺纹孔;342、穿孔;343、第二电机;35、第一网板输送带;351、推板;36、螺杆;361、第三电机;4、第一输送带;41、连接板;42、拨杆;43、第四电机;431、第一支撑板;44、第一转轴;441、第一滚筒;45、第二转轴;451、第二滚筒;5、第二输送带;51、第三转轴;511、第三滚筒;512、第一封板;52、第四转轴;521、第四滚筒;522、第二封板;53、第五电机;54、转动杆;55、浮圈;551、网布;6、第一摄像头;61、第二摄像头;62、立柱;7、控制器;8、吊耳。
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5所示,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池的水面病死鱼清理系统,所述养殖池1内设有养殖腔11,所述养殖池1的侧壁上连接有进水管12,所述进水管12的下端延伸至养殖腔11的底部,所述养殖腔11的侧壁上端开设若干个溢流孔13。
通过进水管12向养殖腔11的底部不断注入新鲜的水,同时带动养殖腔11内的水体周向流动,顶部的水通过溢流孔向外排出,实现养殖腔11内的水循环,改善水质,病死鱼漂浮至水面,跟着水体周向转动。
所述清理系统包括固定板2、导向杆32、第一驱动机构、承接框23、提升机构和监控装置。
所述固定板2沿周向移动设置在养殖池1的侧壁顶部,所述固定板2上设有水平梁3,所述水平梁3的一端延伸至养殖腔11的上方。
所述导向杆32竖直固设在水平梁3的下侧面上,所述导向杆32上滑动设置有两个活动板34,两个所述活动板34之间设有第一网板输送带35,所述第一网板输送带35的长度方向和水平梁3的长度方向一致,其中一个活动板34上设有第二电机342,所述第二电机342的输出轴与第一网板输送带35的一个转轴固连,所述第二电机342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水平梁3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能够带动两个活动板34上下移动。
所述承接框23设置在固定板2远离养殖腔11的一侧,所述固定板2靠近养殖腔11的一侧倾斜设有滑槽24,所述滑槽24的外端延伸至承接框23的上方。
所述提升机构设置在水平梁3上,所述提升机构能够将第一网板输送带35靠近养殖池1侧壁一端的病死鱼提升至滑槽24内。
所述监控装置包括第一摄像头6和控制器7,所述第一摄像头6设置在位于养殖腔11上方的水平梁3上,所述控制器7设置在水平梁3远离养殖腔11的一端,所述第一摄像头6与控制器7电连接,所述控制器7通过无线连接有外接显示设备,方便管理人员观察。
将固定板2放置在养殖池1的侧壁上,初始状态,第一网板输送带35位于水面之上,当第一摄像头6监测到水面上有病死鱼时,控制器7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带动两个活动板34向下移动,第一网板输送带35的下侧延伸至水面下,启动第一网板输送带35,病死鱼转动至接触第一网板输送带35后,向第一网板输送带35靠近养殖池1侧壁的一端移动,通过提升机构,将病死鱼提升至滑槽24内,然后滑落至承接框23内,当清理完病死鱼后,第一驱动机构带动两个活动板34和第一网板输送带35向上移动至远离水面,快速清理水面上的病死鱼,操作简单,免去人工现场巡视的麻烦,省时省力。
优选地,通过移动固定板2,使第一网板输送带35始终位于病死鱼的正前方,病死鱼在循环水流的带动下,转动至第一网板输送带上,提高病死鱼的清理效率。
优选地,在承接框23内病死鱼可以用生石灰、漂白粉和二氧化氯等对其进行消毒处理,快速杀灭病死鱼身上的病毒和细菌,降低污染。
具体来说,所述提升机构包括两个连接板41、第三转轴51、若干个转动杆54和提升结构。
两个所述连接板41平行固设在水平梁3的下侧面上,其中一个连接板41上转动设置有第四转轴52,所述第四转轴52上固设有第四滚筒521,所述第四转轴52的外端设有第二封板522。
所述第三转轴51水平转动设置在水平梁3上,所述第三转轴51上固设有第三滚筒511,所述第三滚筒511和第四滚筒521之间绕设有第二输送带5,所述水平梁3上设有第五电机53,所述第三转轴51的一端穿出水平梁3且端部与第五电机53的输出轴固连,所述第五电机53与控制器7电连接,所述第三转轴51的外端设有第一封板512,所述第五电机53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若干个所述转动杆54沿长度方向依次铰接在第二输送带5上,所述转动杆54的外端固设有浮圈55,所述浮圈55内设有网布551,当第二输送带5顺时针转动时,所述浮圈55能够转动至滑槽24正上方。
优选地,所述浮圈55呈扇形,可以增大网布捞鱼的面积和数量,使第一网板输送带前方的病死鱼都能够被网布捞起,提高捞鱼的效率。
所述提升结构设置在水平梁3上,所述提升结构能够带动第二输送带5左侧的转动杆54水平向上移动。
当病死鱼被带动至第一网板输送带35靠近养殖池1侧壁一端后,启动第五电机53,带动第三转轴51和第二输送带5转动,由于转动杆54铰接在第二输送带5上,当转动杆54转动至第一网板输送带35靠近养殖池1侧壁的一端时,浮圈55受到浮力水平向上,网布551将病死鱼网住,同时启动提升结构,带动转动杆54和浮圈55水平向上移动,当转动杆54移动至第二输送带5右侧时,失去提升结构的作用,在重力作用下,浮圈55向下转动,将网布551内的病死鱼倒入滑槽24内,转动杆54向上转动,通过滑槽24和第二输送带5之间的间隙,避免转动杆54干扰第二输送带5顺畅转动。
具体来说,所述提升结构包括第一转轴44、第二转轴45和若干个拨杆42。
所述第一转轴44通过两个第二支撑板431转动设置在水平梁3的上侧面上,所述第一转轴44上固设有第一滚筒441,所述水平梁3上设有第四电机43,所述第一转轴44的一端与第四电机43的输出轴固连,所述第四电机43与控制器7电连接,所述第四电机43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所述第二转轴45转动设置在两个连接板41之间,所述第二转轴45上固设有第二滚筒451,所述第一滚筒441和第二滚筒451之间绕设有第一输送带4。
若干个所述拨杆42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在第一输送带4上,当拨杆42转动至靠近第二输送带5时,若干个所述拨杆42和若干个转动杆54一一对应,所述拨杆42能够带动第二输送带5左侧相对应的转动杆54水平上升。
同时启动第四电机43,使第一输送带4和第二输送带5保持同步转动,当转动杆54和浮圈55转动至第二输送带5的左侧时,第一输送带4上的拨杆42接触转动杆54的下侧,将转动杆54抬起保持水平,避免转动杆54向下转动,通过第一输送带4和第二输送带5的同步转动,拨杆将第二输送带5左侧的转动杆54水平抬升至顶部,操作简单。
具体来说,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螺杆36和第三电机361。
所述螺杆36竖直转动设置在水平梁3的下侧面上,所述导向杆32的下端固设有底板33,所述螺杆36的下端转动设置在底板33上,两个所述活动板34通过两个螺纹孔341螺纹连接在螺杆36上。
所述第三电机361固设在水平梁3上,所述第三电机361与螺杆36传动连接,所述第三电机361与控制器7电连接,所述第三电机361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当第一摄像头6发现水面上有病死鱼时,启动第三电机361,带动螺杆36转动,使得两个活动板34跟着转动,由于两个活动板34受到导向杆32的限位作用,仅能向下移动,带动第一网板输送带35向下移动至接触水面,将病死鱼带至养殖池1的侧壁附近,当病死鱼被清理完成后,启动第三电机361,带动螺杆36转动,使两个活动板34和第一网板输送带35向上移动至远离水面,减小对鱼的干扰。
具体来说,所述第一网板输送带35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推板351,所述推板351的长度方向和第一网板输送带35的宽度方向一致,优选的,所述推板351由橡胶材料制成。
第一网板输送带35带动若干个推板351转动,推板351能够带动病死鱼快速向养殖池1的侧壁移动,提高移动效率。
具体来说,所述固定板2的下侧面通过两个第一支撑板211转动设置有两个第一滚轮21,所述固定板2的下侧面设有第一电机212,所述第一电机212与其中一个第一滚轮21的转轴传动连接,所述固定板2上还设有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能够使固定板2沿着养殖池1的侧壁做周向运动。
当病死鱼距离第一网板输送带35较远时,位于第一网板输送带35的后方,启动第一电机212,带动第一滚轮21转动,在导向结构的作用下,使固定板2沿着养殖池1的侧壁做周向运动,使第一网板输送带35能够快速达到病死鱼位置,提高清理效率。
具体来说,所述导向结构包括三个转动轴22和电动气泵25。
三个所述转动轴22竖直转动设置在固定板2的下侧面上,其中一个转动轴22位于养殖池1内,另外两个转动轴22位于养殖池1外,所述转动轴22的外侧固设有第一环形气囊221。
所述电动气泵25固设在固定板2上,所述电动气泵25通过管子与三个第一环形气囊221相连通。
将固定板2放置在养殖池1的侧壁上时,其中一个转动轴22位于养殖腔11内,另外两个转动轴22位于养殖池1外,启动电动气泵25,同时向三个第一环形气囊221内充气,使三个环形气囊221膨胀接触养殖池1的内外侧壁,将固定板2固定在养殖池1侧壁上方,当固定板2移动时,三个第一环形气囊221同时转动,起到导向限位作用;此外,控制三第一环形气囊221的充气状态,可以将固定板2固定在不同厚度的养殖池1侧壁上,提高适用范围。
具体来说,所述承接框23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落水孔231。
病死鱼滑落至承接框23内后,病死鱼表面的水通过落水孔231流出,减轻承接框23的载重,避免承接框23内的病死鱼浸泡在水中,加速腐烂。
具体来说,所述水平梁3的外端延伸至养殖池1的外侧且端部固设有配重块31。
由于第一网板输送带35位于养殖腔11上方的水平梁3上,使水平梁3一端的重量较大,配重块31可以调节水平梁3的配重,使水平梁3保持稳定。
具体来说,所述水平梁3上设有两个吊耳8。
吊机通过两个吊耳8可以移动水平梁3,提高操作的便利性。
优选地,所述水平梁3竖直固设有立柱62,所述立柱62的顶部设有第二摄像头61,所述第一摄像头6可选用近景双目相机,所述第二摄像头61可选用远景双目相机,其中远景双目相机的主要功能是在远距离完成对病死鱼的目标检测,并获得距离数据;近景双目相机主要功能是完成对病死鱼的实例分割,通过算法得出其最佳捕捉位置、病死鱼的大小信息等数据,控制器7通过软件框架连接协调各个部件。
本系统利用第二摄像头61发现病死鱼,同时得出病死鱼的大概距离和位置,然后通过控制器7控制第一电机212.带动固定板2和水平梁3移动至病死鱼的正前方,缩短清理病死鱼的时间,提高捞鱼效率,再通过第一摄像头6分析病死鱼的具体位置和水深高度,得出最佳的捕捉位置,通过控制器7带动第三电机361,使第一网板输送带35向下接触水面,同时启动第第二电机342,使第一网板输送带35转动,将正前方的病死鱼带动至养殖腔11的侧壁边沿,通过浮圈55将病死鱼打捞至滑槽24内。
此外,软件框架为连接各部分协调运行的重要部分,其主要为通过Python软件编写的基于Pytorch深度学习框架的以卷积神经网络为基础的病死鱼目标检测模型和相机深度距离信息获取算法等。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池的水面病死鱼清理系统,所述养殖池(1)内设有养殖腔(11),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系统包括: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沿周向移动设置在养殖池(1)的侧壁顶部,所述固定板(2)上设有水平梁(3),所述水平梁(3)的一端延伸至养殖腔(11)的上方;
导向杆(32),所述导向杆(32)竖直固设在水平梁(3)的下侧面上,所述导向杆(32)上滑动设置有两个活动板(34),两个所述活动板(34)之间设有第一网板输送带(35),所述第一网板输送带(35)的长度方向和水平梁(3)的长度方向一致;
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水平梁(3)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能够带动两个活动板(34)上下移动;
承接框(23),所述承接框(23)设置在固定板(2)远离养殖腔(11)的一侧,所述固定板(2)靠近养殖腔(11)的一侧倾斜设有滑槽(24),所述滑槽(24)的外端延伸至承接框(23)的上方;
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设置在水平梁(3)上,所述提升机构能够将第一网板输送带(35)靠近养殖池(1)侧壁一端的病死鱼提升至滑槽(24)内;
所述提升机构包括:
两个连接板(41),两个所述连接板(41)平行固设在水平梁(3)的下侧面上,其中一个连接板(41)上转动设置有第四转轴(52),所述第四转轴(52)上固设有第四滚筒(521);
第三转轴(51),所述第三转轴(51)水平转动设置在水平梁(3)上,所述第三转轴(51)上固设有第三滚筒(511),所述第三滚筒(511)和第四滚筒(521)之间绕设有第二输送带(5),所述水平梁(3)上设有第五电机(53),所述第五电机(53)与第三转轴(51)传动连接,所述第五电机(53)与控制器(7)电连接;
若干个转动杆(54),若干个所述转动杆(54)沿长度方向依次铰接在第二输送带(5)上,所述转动杆(54)的外端固设有浮圈(55),所述浮圈(55)内设有网布(551),当第二输送带(5)顺时针转动时,所述浮圈(55)能够转动至滑槽(24)正上方;
提升结构,所述提升结构设置在水平梁(3)上,所述提升结构能够带动第二输送带(5)左侧的转动杆(54)水平向上移动;
监控装置,所述监控装置包括第一摄像头(6)和控制器(7),所述第一摄像头(6)和控制器(7)均设置在水平梁(3)上,所述第一摄像头(6)与控制器(7)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池的水面病死鱼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结构包括:
第一转轴(44),所述第一转轴(44)转动设置在水平梁(3)的上侧面上,所述第一转轴(44)上固设有第一滚筒(441),所述水平梁(3)上设有第四电机(43),所述第四电机(43)与第一转轴(44)传动连接,所述第四电机(43)与控制器(7)电连接;
第二转轴(45),所述第二转轴(45)转动设置在两个连接板(41)之间,所述第二转轴(45)上固设有第二滚筒(451),所述第一滚筒(441)和第二滚筒(451)之间绕设有第一输送带(4);
若干个拨杆(42),若干个所述拨杆(42)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在第一输送带(4)上,当拨杆(42)转动至靠近第二输送带(5)时,若干个所述拨杆(42)和若干个转动杆(54)一一对应,所述拨杆(42)能够带动第二输送带(5)左侧相对应的转动杆(54)水平上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池的水面病死鱼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
螺杆(36),所述螺杆(36)竖直转动设置在水平梁(3)的下侧面上,所述导向杆(32)的下端固设有底板(33),所述螺杆(36)的下端转动设置在底板(33)上,两个所述活动板(34)通过两个螺纹孔(341)螺纹连接在螺杆(36)上;
第三电机(361),所述第三电机(361)固设在水平梁(3)上,所述第三电机(361)与螺杆(36)传动连接,所述第三电机(361)与控制器(7)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池的水面病死鱼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板输送带(35)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推板(351),所述推板(351)的长度方向和第一网板输送带(35)的宽度方向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池的水面病死鱼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的下侧面转动设置有两个第一滚轮(21),所述固定板(2)的下侧面设有第一电机(212),所述第一电机(212)与其中一个第一滚轮(21)的转轴传动连接,所述固定板(2)上还设有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能够使固定板(2)沿着养殖池(1)的侧壁做周向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池的水面病死鱼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包括:
三个转动轴(22),三个所述转动轴(22)竖直转动设置在固定板(2)的下侧面上,其中一个转动轴(22)位于养殖池(1)内,另外两个转动轴(22)位于养殖池(1)外,所述转动轴(22)的外侧固设有第一环形气囊(221);
电动气泵(25),所述电动气泵(25)固设在固定板(2)上,所述电动气泵(25)通过管子与三个第一环形气囊(221)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池的水面病死鱼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框(23)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落水孔(23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池的水面病死鱼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梁(3)的外端延伸至养殖池(1)的外侧且端部固设有配重块(3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池的水面病死鱼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梁(3)上设有两个吊耳(8)。
CN202210797690.2A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池的水面病死鱼清理系统 Active CN1150538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97690.2A CN115053857B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池的水面病死鱼清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97690.2A CN115053857B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池的水面病死鱼清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53857A CN115053857A (zh) 2022-09-16
CN115053857B true CN115053857B (zh) 2023-04-07

Family

ID=83204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97690.2A Active CN115053857B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池的水面病死鱼清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5385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49090A (zh) * 2017-09-23 2018-01-09 阳新五林农业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暂养型水产品输送装置
CN108719173B (zh) * 2018-05-14 2021-02-02 新昌县捷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处理养殖网箱内死鱼的装置
CN114680075B (zh) * 2022-04-11 2023-02-28 浙江省舟山市水产研究所 一种用于养殖池的清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53857A (zh) 2022-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961963U (zh) 一种养殖网箱捕捞升降装置
CN106719225A (zh) 一种移动式鱼塘投饲料装置
CN114391495B (zh) 可精准投喂饵料的深海养殖网箱
CN212087633U (zh) 一种海水池塘循环水网箱养殖的链式换网装置
CN109997770A (zh) 一种循环淡水渔业高效生态饲养设备
CN115053857B (zh) 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池的水面病死鱼清理系统
CN102165931B (zh) 一种池塘底泥搅动机
CN107821303B (zh) 鱼塘吸污系统
CN218436957U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养殖池水面漂浮物清理装置
CN207784009U (zh) 具有自动化捕捞装置的小型对虾养殖池
CN111053056A (zh) 一种海水池塘循环水网箱养殖的链式换网装置及方法
CN202054714U (zh) 一种池塘底泥搅动机
CN110731297B (zh) 一种养殖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3463476U (zh) 一种鱼苗选别器的收集装置
CN105265347B (zh) 室内对虾立体分级养殖装置及其养殖工艺
CN210482258U (zh) 一种人工海产品养殖用辅助设备
CN210184224U (zh) 水产养殖用的拉网结构
CN110338117B (zh) 一种在冬季寒带地区使用的野生高原鳅属鱼温室网箱
CN106818577A (zh) 一种用于深海养殖的系统
CN111466335A (zh) 一种养殖装备的底网清洗系统
CN111758664A (zh) 一种螃蟹工厂化养殖用智能水体循环系统
CN212520485U (zh) 一种养殖装备的底网清洗系统
CN213951163U (zh) 一种螺旋藻粉生产用培育养殖池
CN220734073U (zh) 一种养殖鱼清洗装置
CN216722730U (zh) 一种多层黄立鱼鳗鱼养殖的混养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