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52095A - 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其拍摄方法、装置 - Google Patents

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其拍摄方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52095A
CN115052095A CN202210747239.XA CN202210747239A CN115052095A CN 115052095 A CN115052095 A CN 115052095A CN 202210747239 A CN202210747239 A CN 202210747239A CN 115052095 A CN115052095 A CN 1150520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turable absorber
image
absorber film
assembly
photosensitive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4723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52095B (zh
Inventor
周航
黄长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4723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520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520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520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520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520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G03B17/14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interchangeabl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其拍摄方法、装置,属于电子技术领域。摄像模组包括:镜头组件;感光芯片,所述感光芯片和所述镜头组件间隔设置;可饱和吸收体膜,所述可饱和吸收体膜活动设置;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可饱和吸收体膜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可饱和吸收体膜移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可饱和吸收体膜位于所述感光芯片和所述镜头组件之间,所述镜头组件、所述可饱和吸收体膜和所述感光芯片配合成像;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可饱和吸收体膜移动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可饱和吸收体膜位于所述感光芯片和所述镜头组件的成像光路之外。

Description

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其拍摄方法、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其拍摄方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越来越普及,并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中,摄像模组作为电子设备的重要组件之一,其可以供用户拍摄图像(包括图片以及视频等),从而使用户能够通过电子设备记录生活中发生的事务。但是,用户在使用现有电子设备拍摄的过程中,无法根据用户需要或使用场景去自主选择记录入射光中的弱光部分还是强光部分,造成应用场景受限以及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其拍摄方法、装置,能够根据用户需要选择性的记录不同强度的入射光线。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包括:
镜头组件;
感光芯片,所述感光芯片和所述镜头组件间隔设置;
可饱和吸收体膜,所述可饱和吸收体膜活动设置;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可饱和吸收体膜连接;
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可饱和吸收体膜移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可饱和吸收体膜位于所述感光芯片和所述镜头组件之间,所述镜头组件、所述可饱和吸收体膜和所述感光芯片配合成像;
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可饱和吸收体膜移动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可饱和吸收体膜位于所述感光芯片和所述镜头组件的成像光路之外。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摄像模组。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拍摄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中摄像模组的可饱和吸收体膜移动至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可饱和吸收体膜位于所述摄像模组的感光芯片和镜头组件之间;
获取所述感光芯片生成的第一图像,所述第一图像为根据所述感光芯片和所述镜头组件的成像光路穿过所述可饱和吸收体膜后的光生成;
根据所述第一图像,输出所述电子设备的拍摄图像。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拍摄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摄像模组的可饱和吸收体膜移动至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可饱和吸收体膜位于所述摄像模组的感光芯片和镜头组件之间;
第一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感光芯片生成的第一图像,所述第一图像为根据所述感光芯片和所述镜头组件的成像光路穿过所述可饱和吸收体膜后的光生成;
拍摄图像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图像,输出所述电子设备的拍摄图像。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被存储在存储介质中,该程序产品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可饱和吸收体膜和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可以驱动可饱和吸收体膜移动至第一位置,以使可饱和吸收体膜处于镜头组件与感光芯片之间,此时可以记录强光图像;驱动组件可以驱动可饱和吸收体膜移动至第二位置,以使可饱和吸收体膜处于镜头组件与感光组件的成像光路之外,此时可以记录暗光图像。如此,本案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分别记录强光图像和暗光图像,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提升了摄像模组应用的灵活性,增加了用户体验。此外,在强光环境驱动可饱和吸收体膜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可减少拍摄图像中因过曝而出现的图像信息缺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摄像模组的实施例的可饱和吸收体膜位于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摄像模组的实施例的可饱和吸收体膜位于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摄像模组的实施例中光谱曲线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摄像模组的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的侧面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摄像模组的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摄像模组的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电子设备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其拍摄方法、装置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见图1和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该摄像模组应用于电子设备如图1和2所示,该摄像模组包括:
镜头组件10;
感光芯片20,感光芯片20和镜头组件10间隔设置;
可饱和吸收体膜30,可饱和吸收体膜30活动设置;
驱动组件40,驱动组件40与可饱和吸收体膜30连接;
其中,如图1所示,在驱动组件40驱动可饱和吸收体膜30移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可饱和吸收体膜30位于感光芯片20和镜头组件10之间,镜头组件10、可饱和吸收体膜30和感光芯片20配合成像;此时,摄像模组可以记录光强较强的第一入射光。
如图2所示,驱动组件40驱动可饱和吸收体膜30移动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可饱和吸收体膜30位于感光芯片20和镜头组件10的成像光路之外;此时,摄像模组可以记录光强较弱的第二入射光,第一入射光的光强强于第二入射光。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摄像模组包括镜头组件10。
上述镜头组件10可以是用于在拍摄过程中采集光的组件,其可以包括镜头以及透镜组,镜头与上述感光芯片20可以间隔设置,且上述透镜组件可以设置于镜头与感光芯片20之间,镜头采集光并经过透镜组件传导至感光芯片20。
上述镜头可以是由玻璃镜片形成,也可以是液态镜头。上述透镜组可以包括凸透镜以及凹透镜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摄像模组还包括感光芯片20,该感光芯片20和镜头组件10间隔设置,且感光芯片20和镜头组件10之间形成成像光路。
上述感光芯片20可以是可以根据感应到的光生成图像的传感器件,由于感应芯片的具体结构以及实现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在此并不进行赘述。
上述成像光路是指由镜头组件10朝向感光芯片20延伸形成的空间,或者说,成像光路包括入射光通过镜头组件10后到达感光芯片20上的光线路径范围。镜头组件10采集的光需要通过成像光路传导至感光芯片20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摄像模组还包括可饱和吸收体膜30。
可饱和吸收体膜30可以是通过可饱和吸收体制成的薄膜。上述可饱和吸收体可以是光学性质依赖于入射光的强度的材料。当光强较弱时,或者说光的强度低于阈值时,光被可饱和吸收体吸收,无法通过,使得入射至可饱和吸收体膜30的光的强度低于阈值时,可饱和吸收体膜30吸收入射光,入射光无法通过可饱和吸收体膜30。而当强光入射时,或者说光的强度高于阈值时,可饱和吸收体可以产生饱和吸收效应,光可以通过可饱和吸收体,使得入射至可饱和吸收体膜30的光的强度高于阈值时,入射光通过可饱和吸收体膜30。
其中,当入射光与可饱和吸收体进行相互作用时,通过吸收光子能量,价带的电子被激发到导带空闲的电子态上,在带间跃迁的过程中电子的动量不发生变化,而由于吸收了光子能量,电子能增加。外层的电子通过吸收光子能量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
当入射光较弱时,价带的电子以线性跃迁的方式到导带。随着光的强度的逐渐增加,被激发的载流子迅速增加,使得对应吸收光子的导带和价带上的电子态被填充,随着电子不断被激发到导带,使得对应吸收光子的导带和价带完全被电子和空穴占据此时可饱和吸收体呈现饱和吸收状态不再吸收光子,光子可以通过。
上述价带(valence band)或称为价电带,通常是指半导体或绝缘体中,在0K时能被电子占满的最高能带。对半导体而言,此能带中的能级基本上是连续的。全充满的能带中的电子不能在固体中自由运动。但若该电子受到光照,它可吸收足够能量而跳入下一个容许的最高能区,从而使价带变成部分充填,此时价带中留下的电子可在固体中自由运动。
上述导带(conduction band)是由自由电子形成的能量空间。即固体结构内自由运动的电子所具有的能量范围。对于金属,所有价电子所处的能带就是导带。对于半导体,所有价电子所处的能带是所谓价带,比价带能量更高的能带是导带。在绝对零度温度下,半导体的价带(valence band)是满带(见能带理论),受到光电注入或热激发后,价带中的部分电子会越过禁带(forbidden band/band gap)进入能量较高的空带,空带中存在电子后即成为导电的能带——导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饱和吸收体膜30包括半导体膜、石墨烯膜、纳米颗粒膜以及磁流体膜中的至少一项,从而使得可饱和吸收体膜30的设置方式更灵活多样。
本实施方式中,可饱和吸收体膜30可通过的光强的阈值可通过在制备可饱和吸收体膜30的制程中通过调节材料配比而调整设置。具体的,在通过不同材料制成的薄膜作为可饱和吸收体膜30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该可饱和吸收体膜30的光学特性,通过相应的配比的方式调整可饱和吸收体膜30的吸收光的性能。
例如,在上述可饱和吸收体膜30为纳米粒膜的情况下,可以该纳米粒膜可以为金纳米棒,且该金纳米棒膜可以通过如下流程制成:
首先,将羧甲基纤维素钠粉末和去离子水同时加入到烧杯中,经过剧烈搅拌后,便形成了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所制备好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呈无色透明状,它的最大优点就是既可以作为表面活性剂也可以做为成膜剂。将金纳米棒水溶液与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共同加入离心管中进行混合,为了使金纳米棒能够在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中均匀分散,将混合溶液置于超声机中进行超声分散。利用移液枪取出混合溶液,将其旋涂在干净平整的石英片上,并在超净环境中进行自然烘干,便形成了金纳米棒薄膜。
其中,通过加入不同长径比的金纳米棒水溶液,可以制备出不同长径比金纳米棒膜。如图3所示,金纳米棒膜在可见光波段有着较好的吸收率,且不同波长的光吸收率不同,不同长径比的金纳米棒膜也有着不同的光谱吸收曲线就即图3中曲线为不同长径比的金纳米棒膜的光谱吸收曲线。因而能够通过搭配不同长径比的金属棒膜,从而使得其整体对可将光波段的吸收均匀,进而能够通过搭配不同长径比的金属棒薄膜,从而改变其整体对可将光波段的吸收率,以满足实际需要。
又例如,在上述可饱和吸收体膜30为石墨烯膜的情况下,由于单层石墨烯膜的透过率有限(大约为97.7%),可以通过设置石墨烯膜的层数,实现增加可饱和吸收体膜30的吸光能力,实现调节可饱和吸收体膜30对于可见光波段的吸收率,以满足实际需要。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摄像模组还包括驱动组件40,该驱动组件40与上述可饱和吸收体膜30连接。
上述驱动组件40可以是任意的能够驱动上述可饱和吸收体膜30分别移动至上述第一位置和上述第二位置的组件,且在上述驱动组件40驱动上述可饱和吸收体膜30移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可以是可饱和吸收体膜30位于感光芯片20和镜头组件10之间,镜头组件10、可饱和吸收体膜30和感光芯片20配合成像;而在驱动组件40驱动可饱和吸收体膜30移动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可饱和吸收体膜30位于感光芯片20和镜头组件10的成像光路之外。
例如,上述驱动组件40可以丝杆电机以及夹持件,该夹持件夹持上述可饱和吸收体膜30,该丝杆电机与夹持件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且夹持件可以在丝杆电机的丝杆旋转的情况下,由丝杆带动沿丝杆的延伸方向来回运动。具体地,可以是在丝杆发生顺时针旋转的情况下,丝杆可以驱动夹持件带动可饱和吸收体膜30伸入感光芯片20和镜头组件10的成像光路(此时,可饱和吸收体膜30位于第一位置),而在丝杆发生逆时针旋转的情况下,丝杆可以驱动夹持件带动可饱和吸收体膜30离开感光芯片20和镜头组件10的成像光路(此时,可饱和吸收体膜30位于第二位置);或者,上述驱动组件40可以是与上述可饱和吸收体膜30连接的翻转装置,该翻转装置可以对可饱和吸收体膜30进行翻转,使得可饱和吸收体膜30翻转至成像光路或者由成像光路翻转出,等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至6所示,驱动组件40包括:
动子组件41,动子组件41与可饱和吸收体膜30连接;
定子组件42,定子组件42驱动动子组件41移动,使可饱和吸收体膜3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基于此,驱动组件40设置动子组件41和定子组件42,通过定子组件42与动子组件41的配合,可以实现可饱和吸收体膜3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从而使得驱动组件40的结构简单且可靠性高。
上述动子组件41可以是任意的与可饱和吸收体膜30连接,且能够带动可饱和吸收体膜30分别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组件;而上述定子组件42可以是任意的固定设置,且能够驱动动子组件41带动可饱和吸收体膜30分别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组件。
上述可饱和吸收体膜30与动子组件41连接,可以是可饱和吸收体膜30与动子组件41的任意位置固定或者可拆卸连接,使得可饱和吸收体膜30在动子组件41的带动下,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活动,且在可饱和吸收体膜30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成像光路的光可以射入可饱和吸收体膜30,且至少部分光可以穿过可饱和吸收体膜30并射入至感光芯片20。
例如,上述驱动组件40可以是薄膜电机,该薄膜电机包括第一电极片(即定子组件42)和第二电极片(即动子组件41),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间隔设置,第二电极片为透明结构,第二电极片的一侧面的至少部分区域贴设有上述可饱和吸收体薄膜,且第一电极片可驱动第二电极片与其发生相对运动;
在第一电极片驱动第二电极片沿第二方向移动,且第二电极片的至少部分区域与第一电极片交错设置的情况下,该至少部分区域伸入镜头组件10和感光芯片20之间的成像光路,使得该成像光路的光可穿过可饱和吸收体膜30和第二电极片(即可饱和吸收体膜30移动至第一位置);
而在第一电极片驱动第二电极片沿第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第二电极片可以移动至于第一电极片正对设置的位置,使得第二电极片的至少部分区域位于上述成像光路之外(即可饱和吸收体膜30移动至第二位置),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定子组件42包括固定线圈,动子组件41包括活动磁性件,固定线圈环绕活动磁性件设置;或者,
定子组件42包括固定磁性件,动子组件41包括活动线圈,活动线圈环绕固定磁性件设置。
基于此,可以设置定子组件42包括固定线圈且动子组件41包括活动磁性件,或者,定子组件42包括固定磁性件且动子组件41包括活动线圈,从而使得驱动组件40的设置方式更灵活,且结构更简单。
上述固定磁性件或者活动磁性件可以是被磁化的金属件,例如,可以是磁铁等。
上述定子组件42可以包括固定线圈,动子组件41包括活动磁性件,固定线圈环绕活动磁性件设置,如此,通过固定线圈与活动磁性件之间的磁场力,可以实现固定线圈驱动活动磁性件活动,并由活动磁性件带动与其连接的可饱和吸收体膜3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例如,在固定线圈中施加第二方向的电流,且活动磁性件靠近上述成像光路的一侧设置有处于第二位置的可饱和吸收体膜30的情况下,固定线圈可以产生用以驱动活动磁性件沿第二方向运动的磁场,活动磁性件在该磁场的作用下沿第二方向运动,并带动可饱和吸收体膜30伸入至成像光路中,此时,可饱和吸收体膜30处于第一位置;
而在固定线圈中施加第四方向的电流且可饱和吸收体膜30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固定线圈可以产生用以驱动活动磁性件沿第一方向运动的磁场,活动磁性件在该磁场的作用下沿第一方向运动,并带动可饱和吸收体膜30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上述定子组件42可以包括固定磁性件,动子组件41包括活动线圈,活动线圈环绕固定磁性件设置,如此,通过活动线圈与固定磁性件之间的磁场力,可以实现固定磁性件驱动活动线圈活动,并由活动线圈带动与其连接的可饱和吸收体膜3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例如,在活动线圈中施加第二方向的电流,且活动线圈靠近上述成像光路的一侧设置有处于第二位置的可饱和吸收体膜30的情况下,活动线圈可以产生第一磁场,该第一磁场与固定磁性件的磁场相互作用,使得固定磁性件可以驱动活动线圈沿第二方向运动,并且活动磁性件带动可饱和吸收体膜30伸入至成像光路中,此时,可饱和吸收体膜30处于第一位置;
而在活动线圈中施加第四方向的电流且可饱和吸收体膜30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活动线圈可以产生第二磁场,该第二磁场与固定磁性件的磁场相互作用,使得固定磁性件可以驱动活动线圈沿第一方向运动,并且活动线圈带动可饱和吸收体膜30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在上述定子组件42可以包括固定磁性件,动子组件41包括活动线圈的情况下,上述固定磁性件与活动线圈可以是呈大于0°且小于180°的夹角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定子组件42包括固定磁性件,动子组件41包括活动线圈,活动线圈环绕固定磁性件设置;
由第一位置指向第二位置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固定磁性件的长度方向沿第一方向延伸,活动线圈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绕设于固定磁性件的外侧;
定子组件42驱动动子组件41移动的过程中,活动线圈带动可饱和吸收体膜30沿第一方向移动。
基于此,固定磁性件由第一位置指向第二位置的方向延伸形成,且活动线圈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绕设与固定磁性件的外侧,从而使得在活动线圈通电的情况下,可以保证活动线圈与固定磁性件在相对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磁场力最大,从而更易于实现固定磁性件驱动活动线圈移动。
在上述驱动组件40包括上述动子组件41和定子组件42的情况下,上述动子组件41和定子组件42可以是相对可活动设置,从而使得定子组件42可以驱动动子组件41移动。
例如,在上述定子组件42包括固定磁性件且动子组件41包括活动线圈的情况下,上述活动线圈可以是饶设于固定磁性件上,且活动线圈与固定磁性件相互接触,且活动线圈在固定磁性件上滑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40还包括:
引导组件43,引导组件43设于动子组件和定子组件42之间,定子组件42驱动动子组件41移动的过程中,引导组件43引导动子组件4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基于此,上述动子组件41和定子组件42之间还设置有引导组件43,且在定子组件42驱动动子组件41移动的过程中,引导组件43可以引导动子组件4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从而使得定子组件42更容易驱动动子组件41移动,从而降低摄像模组的功耗。
上述引导组件43可以是任意的有助于定子组件42驱动动子组件41在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所在的路径上移动的组件。例如,在上述定子组件42为固定磁性件,且动子组件41为活动线圈的情况下,可以是引导组件43包括滑槽以及滚轮,该滑槽开设于固定磁性件的一侧,且滑槽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形成,至少部分滚轮活动设置于滑槽内并与活动线圈固定连接,在固定磁性件驱动活动线圈的移动的情况下,滚轮沿滑槽滚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定子组件42包括固定磁性件,动子组件41包括活动线圈;
引导组件43包括分别设于固定磁性件相对两侧的第一滚珠431和第二滚珠432,第一滚珠431和第二滚珠432均位于活动线圈和固定磁性件之间。
基于此,通过在固定磁性件相对两侧设置第一滚珠431和第二滚珠432,且第一滚珠431活动设置于活动线圈和固定磁性件之间,从而使得引导组件43的结构简单,且使得活动线圈与固定磁性件之间更易于发生相对运动,进一步降低摄像模组的功耗。
上述第一滚珠431和第二滚珠432可以是仅包括一个滚珠,也可以是包括多个滚珠。
上述第一滚珠431和第二滚珠432设置于固定磁性件相对两侧设置,可以是第一滚珠431在固定磁性件上的投影与第二滚珠432在固定磁性件上的投影重合,即第一滚珠431和第二滚珠432相对固定磁性件对称设置。
例如,如图6所示,可以是固定磁性件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2颗滚珠(即第一滚珠431和第二滚珠432均包括2颗滚珠),且固定磁性件的相对两侧分布的4颗滚珠相对固定磁性件对称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引导组件43还包括:
多个限位件44,设于活动线圈,各限位件44位于活动线圈和固定磁性件之间,且限位件44上设有与第一滚珠431和/或第二滚珠432匹配的导向凹槽,固定磁性件驱动活动线圈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滚珠431或者第二滚珠432通过对应的导向凹槽引导活动线圈。
基于此,引导组件43还包括多个限位件44,通过限位件44上设置的导向凹槽,可以使得第一滚珠431以及第二滚珠432在导向凹槽的限位下,可以引导活动线圈移动,从而可以避免第一滚珠431和第二滚珠432从活动线圈与固定磁性件之间脱落。
例如,如图6所示,在固定磁性件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2颗滚珠的情况下,活动线圈与固定磁性件设置有滚珠的两侧相对的两内壁分别设置有2个限位件44,且各个限位件44内设置有一颗滚珠,使得滚珠可以在该限位件44的导向凹槽内活动。
在上述可饱和吸收体膜30移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可饱和吸收体膜30位于感光芯片20和镜头组件10之间,可以是可饱和吸收体膜30位于镜头组件10和感光芯片20之间,或者也可以是插入镜头组件10之内,使得镜头组件10采集并向感光芯片20传导的光全部通过该可饱和吸收体膜30。
例如,在上述镜头组件10包括镜头和透镜组的情况下,可以是驱动组件40驱动可饱和吸收体膜30活动至镜头与透镜组之间,使得镜头采集的光穿过可饱和吸收体膜30后射入至透镜组,然后穿过透镜组射入至感光芯片20;或者,也可以是驱动组件40驱动可饱和吸收体膜30活动至透镜组与感光芯片20之间,使得由透镜组射出的光全部穿过可饱和吸收体膜30后射入至感光芯片2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摄像模组还包括:
滤光片50,设于镜头组件10和感光芯片20之间,可饱和吸收体膜30移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可饱和吸收体膜30位于滤光片50和镜头组件10之间,镜头组件10、可饱和吸收体膜30、滤光片50和感光芯片20配合成像。
基于此,在可饱和吸收体膜30移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可饱和吸收体膜30位于红外滤光片50和镜头组件10之间,从而使得可饱和吸收体膜30的设置方式更灵活。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上述可饱和吸收体膜30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上述镜头组件10、可饱和吸收体膜30和感光芯片20可以配合成像,即感光芯片20根据穿过可饱和吸收体膜30的光生成拍摄图像以清晰的记录强光画面。在上述可饱和吸收体膜30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可饱和吸收体膜位于感光芯片20和镜头组件10的成像光路之外,感光芯片20可清晰的记录弱光画面。用户可以根据应用场景的需要或者图像处理的需要自主选择记录强光图像或暗光图像,提升了摄像模组应用的灵活性,增加了用户体验。此外,在强光环境驱动可饱和吸收体膜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可减少拍摄图像中因过曝而出现的图像信息缺失。
上述驱动组件40驱动可饱和吸收体膜30移动至第一位置,可以是在摄像模组检测到处于过曝场景下执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射入至感光芯片20的光的最大强度与最小强度之差超出预设光强的情况下,驱动组件40驱动可饱和吸收体膜30移动至第一位置。
基于此,通过在检测到射入至感光芯片20的光的最大强度与最小强度之差超出预设光强的情况下,及时移动可饱和吸收体膜30至第一位置,从而可以自动降低拍摄图像出现图像信息缺失的可能性。
例如,可以是在包括上述摄像模组的电子设备获取射入至感光芯片20上的光的最大强度和最小强度的光强差,并在光强差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光强的情况下,确定此时感光芯片20生成的图像会存在过曝,那么,电子设备可以控制上述驱动组件40驱动可饱和吸收体膜30移动至第一位置。
或者,也可以是在感光芯片20由成像光路中的光生成的图像包括过曝区域的情况下,驱动组件40驱动可饱和吸收体膜30移动至第一位置。
例如,可以是在可饱和吸收体膜30在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感光芯片20根据成像光路中未经过可饱和吸收体的光生成拍摄图像1,若电子设备通过图像识别模型识别到拍摄图像1中存在清晰度低于预设清晰度的过曝区域(即由成像光中过亮部分的光生成的图像区域)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可以控制驱动组件40驱动可饱和吸收体膜30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且感光芯片20根据穿过可饱和吸收体膜30的过亮部分的光生成拍摄图像2,此时,图像2中与图像1的过曝区域匹配的图像区域中的图像清晰可见。
在上述感光芯片20根据穿过可饱和吸收体膜30的光线生成拍摄图像的情况下,上述电子设备可以是保存该拍摄图像。例如,电子设备可以将上述拍摄图像2和拍摄图像1进行关联,并保存至同一文件夹中,使得用户后续在查看拍摄图像1时,可以通过查看拍摄图像2获取拍摄图像1中过曝区域的图像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可饱和吸收体膜30移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感光芯片20生成第一图像,第一图像包括过暗区域;
在可饱和吸收体膜30移动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感光芯片20生成第二图像,第二图像包括过曝区域;
其中,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用于融合后消除过暗区域和过曝区域以得到拍摄图像。
基于此,感光芯片20分别在可饱和吸收体膜30处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下生成第一图像、第二图像,且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可以进行融合以消除所述过暗区域和所述过曝区域形成完整清晰的拍摄图像,使得拍摄图像中所有的图像区域都能够保持清晰,提升拍摄得到的图像的质量。
本案的摄像模组尤其适用于获取高动态拍摄图像,通过融合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以消除过暗区域和过曝区域就可以获得高动态拍摄图像。
在上述可饱和吸收体膜30移动至第一位置下,弱光无法通过可饱和吸收体膜30,摄像模组此时只能记录阈值以上的强光。所以,感光芯片20生成的第一图案中会存在过暗区域,即弱光信息缺失的图像区域。该过暗区域可以是根据由镜头组件10射入的光中,强度小于上述阈值的部分光线所对应的图像区域,且该过暗区域的图像不清晰;而该第一图像中除过暗区域之外的图像区域,可以是根据由镜头组件10射入的光中,强度大于或者等于上述阈值的部分光线生成,且该图像区域内的图像清晰可见。
在上述可饱和吸收体膜30移动至第二位置下,弱光直接被感光芯片20接收,摄像模组此时可以记录弱光信息,但强光信息可能因为过曝而缺失。所以,感光芯片20生成的第二图像中会存在过曝区域。该过曝区域可以是根据由镜头组件10射入的光中,强度大于或者等于上述阈值的部分光线所对应的图像区域,且该过曝区域的图像不清晰;而该第二图像中除过过曝域之外的图像区域,可以是根据由镜头组件10射入的光中,强度小于上述阈值的部分光线生成,且该图像区域的图像清晰可见。
在感光芯片20生成上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之后,电子设备可以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融合,以消除过暗图像区域和过曝图像区域得到高动态拍摄图像。
例如,拍摄对象可以包括墙角和窗户,在镜头组件10采集到的墙角的光的强度小于上述阈值,而窗户的光的强度大于上述阈值的情况下,若感光芯片20在上述可饱和吸收体膜30处于第二位置生成图像3(即第二图像),则图像3中墙角对应的图像区域的图像清晰可见,而窗户对应的图像区域(即过曝区域)因过度曝光而导致图像不清晰;
此时,电子设备控制驱动组件40驱动可饱和吸收体膜30移动至第一位置,且感光芯片20在上述可饱和吸收体膜30处于第一位置生成图像4,那么,由于窗户的光被阻止穿过可饱和吸收体膜30,图像4中墙角对应的图像区域(即过暗区域)不清晰,而窗户对应的图像区域清晰可见;
那么,电子设备可以将图像3和图像4进行融合,使得形成的高动态拍摄图像中墙角和窗户对应的图像区域均清晰可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电子设备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融合,可以是通过预设的图像融合模型,将第二图像中与第一图像中的除过暗图像区域之外的图像区域所对应的图像区域,替换为第一图像中的除过暗图像区域之外的图像区域,而第二图像中与第一图像中过暗图像区域所对应的图像区域保持不变。
上述高动态拍摄图像中除上述过曝区域和过暗区域对应的图像区域之外,还可以包括其他图像区域,且该其他图像区域在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中对应的图像区域均清晰可见。例如,在上述拍摄对象包括墙角和窗户的情况下,拍摄对象还可以包括书桌等,且图像3和图像4中书桌对应的图像区域均清晰可见,使得融合得到的高动态拍摄图像中包括墙角、窗户以及书桌等对应的清晰图像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可饱和吸收体膜30和驱动组件40,驱动组件40可以驱动可饱和吸收体膜30移动至第一位置,以使可饱和吸收体膜30处于镜头组件10与感光芯片20之间;驱动组件40可以驱动可饱和吸收体膜30移动至第二位置,以使可饱和吸收体膜30处于镜头组件10与感光组件的成像光路之外。如此,在可饱和吸收体膜30处于第二位置下,摄像模组可以根据穿过可饱和吸收体膜30的光成像而得到拍摄图像,避免生成的拍摄图像中与成像光中过亮部分对应的图像区域过曝,降低拍摄图像出现图像信息缺失的可能性。
基于上述摄像模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摄像模组。
上述电子设备可以是任意包括上述摄像模组的设备。具体地,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或者车载终端,等等。
由于上述摄像模组的具体结构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而电子设备的其他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并不进行赘述。
请参见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拍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包括上述摄像模组的电子设备。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01、控制摄像模组的可饱和吸收体膜移动至第一位置,第一位置为可饱和吸收体膜位于摄像模组的感光芯片和镜头组件之间;
步骤702、获取感光芯片生成的第一图像,第一图像为根据感光芯片和镜头组件的成像光路穿过可饱和吸收体膜后的光生成;
步骤703、根据第一图像,输出电子设备的拍摄图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控制摄像模组的可饱和吸收体膜移动至第一位置,包括:
在射入至感光芯片的光的最大强度与最小强度之差超出预设光强的情况下,控制摄像模组的可饱和吸收体膜移动至第一位置。
上述根据第一图像,得到电子设备的拍摄图像,可以包括:
将第一图像作为拍摄图像输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图像包括过暗区域。
上述根据第一图像,输出电子设备的拍摄图像之前,还可以包括:
控制可饱和吸收体膜移动至第二位置,第二位置为可饱和吸收体膜位于成像光路之外的位置;
获取感光芯片生成的第二图像,第二图像为根据在可饱和吸收体膜处于第二位置下成像光路中的光生成,第二图像包括过曝区域。
上述根据第一图像,输出电子设备的拍摄图像,可以包括:
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融合,以消除过暗区域和过曝区域后得到高动态拍摄图像;
将高动态拍摄图像作为拍摄图像输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图1的摄像模组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以及取得相应的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拍摄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电子设备的拍摄装置。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电子设备的拍摄装置执行电子设备的拍摄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拍摄装置。
请参见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拍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8所示,该装置800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801,用于控制摄像模组的可饱和吸收体膜移动至第一位置,第一位置为可饱和吸收体膜位于摄像模组的感光芯片和镜头组件之间;
第一图像获取模块802,用于获取感光芯片生成的第一图像,第一图像为根据感光芯片和镜头组件的成像光路穿过可饱和吸收体膜后的光生成;
拍摄图像输出模块803,用于根据第一图像,输出电子设备的拍摄图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控制模块801,具体用于:
在射入至感光芯片的光的最大强度与最小强度之差超出预设光强的情况下,控制摄像模组的可饱和吸收体膜移动至第一位置。
上述拍摄图像输出模块803,可以具体用:
将第一图像作为拍摄图像输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图像包括过暗区域。
上述装置800,还可以包括: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可饱和吸收体膜移动至第二位置,第二位置为可饱和吸收体膜位于成像光路之外的位置;
第二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感光芯片生成的第二图像,第二图像为根据在可饱和吸收体膜处于第二位置下成像光路中的光生成,第二图像包括过曝区域。
上述拍摄图像输出模块803,可以包括:
图像融合单元,用于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融合,以消除过暗区域和过曝区域后得到高动态拍摄图像;
图像输出单元,用于将高动态拍摄图像作为拍摄图像输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能够实现图7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控制装置可以是电子设备,也可以是电子设备中的部件,例如集成电路或芯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终端,也可以为除终端之外的其他设备。示例性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设备、机器人、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还可以为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可以为具有操作系统的装置。该操作系统可以为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可以为ios操作系统,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操作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装置能够实现图7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900,包括处理器901和存储器902,存储器902上存储有可在处理器901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901执行时实现上述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步骤,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和非移动电子设备。
图10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设备10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1001、网络模块1002、音频输出单元1003、输入单元1004、传感器1005、显示单元1006、用户输入单元1007、接口单元1008、存储器1009、以及处理器1010等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电子设备10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0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10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处理器1010,用于:
控制摄像模组的可饱和吸收体膜移动至第一位置,第一位置为可饱和吸收体膜位于摄像模组的感光芯片和镜头组件之间;
获取感光芯片生成的第一图像,第一图像为根据感光芯片和镜头组件的成像光路穿过可饱和吸收体膜后的光生成;
根据第一图像,输出电子设备的拍摄图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010,具体用于:
在射入至感光芯片的光的最大强度与最小强度之差超出预设光强的情况下,控制摄像模组的可饱和吸收体膜移动至第一位置;
将第一图像作为拍摄图像输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图像包括过暗区域。
上述处理器1010,还可以用于:
控制可饱和吸收体膜移动至第二位置,第二位置为可饱和吸收体膜位于成像光路之外的位置;
获取感光芯片生成的第二图像,第二图像为根据在可饱和吸收体膜处于第二位置下成像光路中的光生成,第二图像包括过曝区域;
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融合,以消除过暗区域和过曝区域后得到高动态拍摄图像;
将高动态拍摄图像作为拍摄图像输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电子设备能够实现图7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单元10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10041、麦克风10042和摄像模组10043,图形处理器10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摄像模组10043为如图1至6所示的摄像模组。显示单元1006可包括显示面板10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0061。用户输入单元1007包括触控面板10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0072中的至少一种。触控面板10071,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10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10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存储器10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10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或指令的第一存储区和存储数据的第二存储区,其中,第一存储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或指令(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此外,存储器1009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存储器1009可以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RAM)。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1009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处理器10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可选的,处理器1010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涉及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的操作,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信号,如基带处理器。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010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被存储在存储介质中,该程序产品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4)

1.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镜头组件;
感光芯片,所述感光芯片和所述镜头组件间隔设置;
可饱和吸收体膜,所述可饱和吸收体膜活动设置;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可饱和吸收体膜连接;
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可饱和吸收体膜移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可饱和吸收体膜位于所述感光芯片和所述镜头组件之间,所述镜头组件、所述可饱和吸收体膜和所述感光芯片配合成像;
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可饱和吸收体膜移动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可饱和吸收体膜位于所述感光芯片和所述镜头组件的成像光路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动子组件和定子组件,所述动子组件与所述可饱和吸收体膜连接;所述定子组件驱动所述动子组件移动,使所述可饱和吸收体膜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固定线圈,所述动子组件包括活动磁性件,所述固定线圈环绕所述活动磁性件设置;或者,
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固定磁性件,所述动子组件包括活动线圈,所述活动线圈环绕所述固定磁性件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
引导组件,所述引导组件设于所述动子组件和所述定子组件之间,所述定子组件驱动所述动子组件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引导组件引导所述动子组件带动所述可饱和吸收体膜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固定磁性件,所述动子组件包括活动线圈;
所述引导组件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固定磁性件相对两侧的第一滚珠和第二滚珠,所述第一滚珠和所述第二滚珠均位于所述活动线圈和所述固定磁性件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组件还包括:
多个限位件,设于所述活动线圈,各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活动线圈和所述固定磁性件之间,且所述限位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滚珠和/或所述第二滚珠匹配的导向凹槽,所述固定磁性件驱动所述活动线圈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滚珠或者所述第二滚珠通过对应的所述导向凹槽引导所述活动线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入射至所述可饱和吸收体膜的光的强度低于阈值时,所述可饱和吸收体膜吸收入射光,所述入射光无法通过所述可饱和吸收体膜;
入射至所述可饱和吸收体膜的光的强度高于阈值时,所述入射光通过所述可饱和吸收体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在射入至所述感光芯片光的最大强度与最小强度之差超出预设光强的情况下,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可饱和吸收体膜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可饱和吸收体膜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感光芯片生成第一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包括过暗区域;
在所述可饱和吸收体膜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感光芯片生成第二图像,所述第二图像包括过曝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用于融合后消除所述过暗区域和所述过曝区域以得到拍摄图像。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
11.一种电子设备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中摄像模组的可饱和吸收体膜移动至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可饱和吸收体膜位于所述摄像模组的感光芯片和镜头组件之间;
获取所述感光芯片生成的第一图像,所述第一图像为根据所述感光芯片和所述镜头组件的成像光路穿过所述可饱和吸收体膜后的光生成;
根据所述第一图像,输出所述电子设备的拍摄图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摄像模组的可饱和吸收体膜移动至第一位置,包括:
在射入至所述感光芯片的光的最大强度与最小强度之差超出预设光强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摄像模组的可饱和吸收体膜移动至第一位置;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得到所述电子设备的拍摄图像,包括:
将所述第一图像作为拍摄图像输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像包括过暗区域,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图像,输出所述电子设备的拍摄图像之前,还包括:
控制所述可饱和吸收体膜移动至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可饱和吸收体膜位于所述成像光路之外的位置;
获取所述感光芯片生成的第二图像,所述第二图像为根据在所述可饱和吸收体膜处于所述第二位置下所述成像光路中的光生成,所述第二图像包括过曝区域;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图像,输出所述电子设备的拍摄图像,包括:
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融合,以消除所述过暗区域和所述过曝区域后得到高动态拍摄图像;
将所述高动态拍摄图像作为拍摄图像输出。
14.一种电子设备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摄像模组的可饱和吸收体膜移动至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可饱和吸收体膜位于所述摄像模组的感光芯片和镜头组件之间;
第一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感光芯片生成的第一图像,所述第一图像为根据所述感光芯片和所述镜头组件的成像光路穿过所述可饱和吸收体膜后的光生成;
拍摄图像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图像,输出所述电子设备的拍摄图像。
CN202210747239.XA 2022-06-29 2022-06-29 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其拍摄方法、装置 Active CN1150520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47239.XA CN115052095B (zh) 2022-06-29 2022-06-29 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其拍摄方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47239.XA CN115052095B (zh) 2022-06-29 2022-06-29 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其拍摄方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52095A true CN115052095A (zh) 2022-09-13
CN115052095B CN115052095B (zh) 2024-06-21

Family

ID=83163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47239.XA Active CN115052095B (zh) 2022-06-29 2022-06-29 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其拍摄方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5209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7777A (zh) * 2010-06-30 2015-10-14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及摄像方法
CN108683862A (zh) * 2018-08-13 2018-10-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成像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63362A (zh) * 2020-04-13 2020-07-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3315899A (zh) * 2021-05-27 2021-08-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组件、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4554050A (zh) * 2022-02-08 2022-05-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7777A (zh) * 2010-06-30 2015-10-14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及摄像方法
CN108683862A (zh) * 2018-08-13 2018-10-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成像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63362A (zh) * 2020-04-13 2020-07-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3315899A (zh) * 2021-05-27 2021-08-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组件、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4554050A (zh) * 2022-02-08 2022-05-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52095B (zh) 2024-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30901B2 (en) Realtime capture exposure adjust gestures
EP3545686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video content
EP2874386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capturing images
CN112153301B (zh) 拍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1742101B (zh) 成像设备和成像设备中的显示控制方法
US9571739B2 (en) Camera timer
CN109671106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与设备
CN111601040B (zh) 摄像头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099122A (zh) 拍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822412B (zh) 曝光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266983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33382B (zh) 拍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JP2023551037A (ja) 画像撮影方法、装置、電子機器と可読記憶媒体
US12013518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amless transitions between lens projections
CN114071025A (zh) 摄像组件、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15103131A (zh) 拍摄模组保护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US8717491B2 (en) Auto focusing method, recording medium for recording the method, and auto focusing apparatus
CN102547130A (zh) 影像拍摄装置及其影像拍摄方法
US20120229687A1 (en) Digital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15052095B (zh) 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其拍摄方法、装置
CN114125297B (zh) 视频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87198A (zh) 一种双摄像头系统及双摄像头相机
CN112312024A (zh) 拍照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3458191A (zh) 数码成像方法及数码成像装置
CN115278079B (zh) 拍摄方法及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