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52045B - 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52045B
CN115052045B CN202210429948.3A CN202210429948A CN115052045B CN 115052045 B CN115052045 B CN 115052045B CN 202210429948 A CN202210429948 A CN 202210429948A CN 115052045 B CN115052045 B CN 1150520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ground
access request
management system
user
background man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2994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52045A (zh
Inventor
林梦墩
骆归
周宝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Bogu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Bogu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Bogu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Bogu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2994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520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520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520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520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520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22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comprising specially adapte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管理服务器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后台访问请求,并基于后台访问请求及后台管理系统的系统信息,将后台访问请求转发至运行有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后台管理系统的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将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业务数据发送至管理服务器;将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业务数据及配置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以使终端设备基于配置信息及业务数据渲染生成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页面。上述方式在业务系统包括多个后台管理系统时,提高了对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效率,并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后台管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业务系统的功能多样化,在业务系统中通常会设置多个业务。相关技术中,为维护每个业务的正常运行,通常需要针对每个业务均建立对应的后台管理系统。例如,针对游戏系统的各个业务,需要建立游戏类管理后台、营收类管理后台,弹幕送礼管理后台,日志统计管理后台等。这些后台管理系统通常包括多个种类,且存储位置较为杂乱,用户在访问不同业务的后台管理系统时,需要查找对应的后台系统,系统访问效率较低,导致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以在业务系统包括多个后台管理系统时,提高对提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预先保存多个后台管理系统的系统信息及配置信息;管理后台服务器与终端设备通信连接;通过终端设备提供一图形显示界面;该方法包括: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后台访问请求;基于后台访问请求及后台管理系统的系统信息,将后台访问请求转发至运行有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后台管理系统的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将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业务数据发送至管理服务器;将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业务数据及配置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以使终端设备基于配置信息及业务数据渲染生成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页面。
上述后台访问请求包括当前用户的用户标识以及待访问系统的系统标识;系统信息包括后台管理系统的系统标识以及访问地址;基于后台访问请求及后台管理系统的系统信息,将后台访问请求转发至运行有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后台管理系统的服务器的步骤,包括:基于当前用户的用户标识以及待访问系统的系统标识,确定后台访问请求是否合法;如果合法,基于待访问系统的系统标识以及系统信息,确定待访问系统的访问地址;将后台访问请求转发至访问地址对应的服务器。
上述系统信息包括后台管理系统的注册用户的用户标识;基于当前用户的用户标识以及待访问系统的系统标识,确定后台访问请求是否合法的步骤,包括:在系统信息中查找系统标识与待访问系统的系统标识相同的后台管理系统;从查找出的后台管理系统的注册用户的用户标识中查找当前用户的用户标识;如果查找到,确定后台访问请求合法。
上述系统信息包括后台管理系统的注册用户的用户标识及权限信息;将后台访问请求转发至访问地址对应的服务器步骤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如果合法,在系统信息中查找用户标识与当前用户的用户标识一致的注册用户;将查找到的注册用户的权限信息添加至后台访问请求。
上述管理服务器还保存有在管理服务器注册的合法用户的用户标识;在系统信息中查找系统标识与待访问系统的系统标识相同的后台管理系统的步骤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查找用户标识与当前用户的用户标识一致的合法用户;如果未查找到,确定后台访问请求不合法。
上述后台访问请求包括及待访问系统的系统标识;系统信息包括后台管理系统的系统标识;将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业务数据及配置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的步骤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查找系统标识与待访问系统的系统标识相同的后台管理系统;将查找到的后台管理系统的配置信息确定为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配置信息。
上述管理服务器运行有后台管理系统的开发环境;上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开发指令;开发指令包括待开发的后台管理系统及配置参数;基于开发环境及配置参数,生成待开发的后台管理系统的配置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装置,该装置设置于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预先保存多个后台管理系统的系统信息及配置信息;管理后台服务器与终端设备通信连接;通过终端设备提供一图形显示界面;该装置包括: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后台访问请求;请求转发模块,用于基于后台访问请求及后台管理系统的系统信息,将后台访问请求转发至运行有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后台管理系统的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将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业务数据发送至管理服务器;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将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业务数据及配置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以使终端设备基于配置信息及业务数据渲染生成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页面。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处理器执行机器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的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该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处理器实现上述的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一种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管理服务器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后台访问请求,并基于后台访问请求及后台管理系统的系统信息,将后台访问请求转发至运行有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后台管理系统的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将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业务数据发送至管理服务器;将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业务数据及配置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以使终端设备基于配置信息及业务数据渲染生成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页面。上述方式在业务系统包括多个后台管理系统时,提高了对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效率,并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展示给访客角色的后台访问页面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展示给开发者角色的后台访问页面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MAN管理后台的访问页面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随着业务系统的功能多样化发展,同一个业务系统通常具有多种业务。在传统的业务系统的后台管理系统(也称为“服务端管理后台”、“服务端后台”、“管理后台”或“业务后台”)搭建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业务的管理人员不精通前端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简称“UI”)的开发,导致建立的后台业务系统的界面杂乱、不美观,或者,因为不懂前端技术优化导致前端代码臃肿的情况。同时,在基于业务需要搭建服务端管理后台时,可能一个业务就需要搭建一个后台,在业务量不断日益剧增的情况下,会出现一大批管理后台。不同业务的管理人员可能采用不同的UI设计风格,导致用户在访问同一个业务系统的不同后台管理系统时,会产生割裂感。上述方式导致管理后台种类繁多,管理后台的地址(也称为“网络地址”,如https:www.test.com/manage1)也不尽相同,给后续维护和查找定位带来了诸多不便。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多业务系统中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场景。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方法进行详细介绍,该方法应用于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预先保存多个后台管理系统的系统信息及配置信息;管理后台服务器与终端设备通信连接;通过终端设备提供一图形显示界面;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2,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后台访问请求。
上述后台访问请求可以为用户与终端设备显示的用户界面进行交互产生的。例如,运行有管理服务器对应的客户端的终端设备的用户界面上显示多个表示不同后台管理系统的图标或链接等标识,用户可以点击图标,从而生成后台访问请求。用户也可以直接在客户端的网址输入控件中输入某个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地址,生成对该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请求,该访问请求也会通过后台管理系统进行处理。
步骤104,基于后台访问请求及后台管理系统的系统信息,将后台访问请求转发至运行有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后台管理系统的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将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业务数据发送至管理服务器。
上述后台访问请求通常会包括当前用户的用户身份信息及待访问后台系统的系统标识信息,以便于管理服务器基于后台访问请求确定当前用户想要访问的后台管理系统,并确定当前用户是否能够访问该后台管理系统。管理服务器保存的后台管理系统的系统信息中通常需要包括后台管理系统的标识信息,以及允许访问后台管理系统的用户信息,如用户标识,用户权限等。管理服务器可以基于后台访问请求中的相关信息和已保存的系统信息进行比对,从而确定该用户是否能够访问对应的后台管理系统,从而确定是否需要将后台访问请求转发至对应的服务器。
如果需要将后台访问请求转发至对应的服务器,还需要知道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地址。管理服务器保存的系统信息中通常包括后台管理系统的系统标识和对应的访问地址,在查找其访问地址时,可以依据后台访问请求中的系统标识在系统信息中查找对应的访问地址。
不同的用户在访问后台管理系统时其访问权限可能不同,如一些开发者用户可能对后台管理系统的界面和内容进行编辑,普通的管理者用户能更改后台管理系统的一些内容参数,而普通的访客用户仅能浏览后台管理系统的内容。针对于不同的访问权限,后台管理系统返回给终端设备的业务数据也不同,因此在将后台访问请求转发至后台管理系统的服务器时,还需要将该用户的权限信息添加至后台访问请求中。而用户的权限信息通常也保存在后台管理系统的系统信息中,具体可以根据后台管理系统中的用户标识进行查找。
步骤106,将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业务数据及配置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以使终端设备基于配置信息及业务数据渲染生成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页面。
上述配置信息主要指后台管理系统在终端设备上的访问页面的显示内容的相关配置数据,如页面上各个内容的位置及基本框架等。对于不同的用户来说,后台管理系统的配置信息是相同的,可以由开发人员预先配置,并保存在管理服务器中。当确定了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后台管理服务器后,即可以确定其对应的配置信息。管理服务器将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业务数据集及置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后,终端设备即可渲染生成该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访问页面,用户基于其访问权限可以对该访问页面进行进一步操作。
上述一种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方法,由管理服务器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后台访问请求,并基于后台访问请求及后台管理系统的系统信息,将后台访问请求转发至运行有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后台管理系统的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将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业务数据发送至管理服务器;将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业务数据及配置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以使终端设备基于配置信息及业务数据渲染生成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页面。上述方式在业务系统包括多个后台管理系统时,通过管理服务器统一对终端设备发送的后台请求进行处理,提高了对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效率,并提升了用户体验。
下述实施例提供将后台访问请求转发至运行有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后台管理系统的服务器的具体实现方式。
通常情况下,终端设备发送的后台访问请求包括登录了终端设备上运行的客户端的当前用户的用户标识以及待访问系统的系统标识。其中,待访问系统的系统标识可以为用户在点击客户端上显示的后台管理系统的图标时,添加至待访问系统中的。而管理服务器中的系统信息可以包括后台管理系统的系统标识以及访问地址。当管理服务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后台访问请求后,可以首先基于当前用户的用户标识以及待访问系统的系统标识,确定后台访问请求是否合法;如果合法,再基于待访问系统的系统标识以及系统信息,确定待访问系统的访问地址,最后将后台访问请求转发至访问地址对应的服务器。
不同的后台管理系统可能对应于不同的用户群体。每个用户在使用对应的后台管理系统之前,需要通过终端设备在该后台管理系统中进行注册,注册之后,后台管理系统通常会保存该用户对应的用户标识。为便于对多个后台管理系统进行管理,管理服务器中保存的系统信息需要保存各个后台管理系统的注册用户的用户标识,具体可以采用数据表等形式。
在确定后台访问请求是否合法时,首先在系统信息中查找系统标识与待访问系统的系统标识相同的后台管理系统;然后从查找出的后台管理系统的注册用户的用户标识中查找当前用户的用户标识;如果查找到,确定后台访问请求合法;如果没查到,则说明该用户没有在该后台管理系统中注册,则后台访问请求不合法。
对于后台管理系统而言,不同的用户可以对应于不同的管理角色,如访客角色、超级管理员角色、开发者角色、运营角色、观察者角色等。不同的管理角色具有不同的权限,如访客角色仅能浏览后台访问页面的设置内容,开发者角色可以对后台访问页面的内容进行编辑等。对应地,后台管理服务器提供给不同用户的终端设备的数据通常是不同的,对应地,展示给不同的管理角色的后台访问页面通常也是不同的,如图2所示为展示给访客角色的后台访问页面,如图3所示为展示给开发者角色的后台访问页面。为了表示二者的权限不同,在图2中,以线条框住后台访问页面的不可设置的内容,在图3中,以加粗字体表示可设置的内容。
为了使后台管理服务器确定需要提供给终端设备哪些数据,管理服务器保存的系统信息通常还包括后台管理系统的注册用户的用户标识及权限信息。在确定后台访问请求合法后,管理服务器可以在系统信息中查找用户标识与当前用户的用户标识一致的注册用户;将查找到的注册用户的权限信息添加至后台访问请求。
此外,为了对用户的访问请求的合法性进行较为严格的控制,还可以让用户在管理服务器中进行注册,管理服务器会保存有在管理服务器注册的合法用户的用户标识。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后台访问请求后,可以首先验证其访问管理服务器的合法性,具体可以为:查找用户标识与当前用户的用户标识一致的合法用户;如果查找到,确定后台访问请求合法;如果未查找到,确定后台访问请求不合法。
下述实施例提供确定为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配置信息的具体实现方式。
上述管理服务器通常运行有后台管理系统的开发环境;该运行环境可以由通过NodeJS和Koa框架,Nginx代理、MongoDB数据库构建。在该开发环境中,可以提供一套统一的前端UI界面,并提供各种后台组件,如表单组件(用于上传图片的组件、input组件、选择组件,富文本等)和操作功能(如增删改、请求业务接口、一键同步内外网配置数据等)。
基于上述开发环境,用户可以建立风格简约且用途丰富的后台管理系统。具体而言,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发送开发指令,该开发指令中包括待开发的后台管理系统及配置参数;管理服务器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开发指令后,可以基于开发环境及配置参数,生成待开发的后台管理系统的配置信息,并对应保存在预设的数据库中。
用户通过终端设备发送的后台访问请求通常包括待访问系统的系统标识。管理服务器可以查找保存的系统信息中,系统标识与待访问系统的系统标识相同的后台管理系统,然后将查找到的后台管理系统的配置信息确定为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配置信息,以使终端设备基于该配置信息渲染生成后台访问页面的框架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方法,该方法在图1所示的方法的基础上实现。该方法通过一种后台管理系统实现,该系统可以称为AMAN管理后台,运行该系统的服务器即为上述管理服务器。该系统可以让服务端的开发人员只需要专注于业务接口的开发,而无需关注前端界面UI跟前端代码的开发。同时业务接口的各类增删改查也都由这套系统提供,开发人员只需配置相应的业务接口即可,也就是除去服务端本身的业务接口,其他全部都由这套技术方案进行提供管理。这样不仅能够解决前端用户界面单一不美观,和多后台管理问题,也能解决服务端不懂前端开发的难题,实现了界面可视化操作。
在服务端的开发业务中,如需开发各类业务对应的后台管理,就可直接在AMAN管理后台创建一个后台项目,然后进入创建的项目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使用各类组件搭建后台骨架(相当于上述用户通过终端设备向管理服务器发送配置指令的过程),同时也可将业务数据展示出来。在这个后台中不仅提供了各类组件库,如:上传图片,富文本编辑器,选择器等,还提供了各种操作功能,如:增删改查等等,从而实现后台搭建UI自动化、操作自动化和后台统一化管理。
该系统可以对AMAN系统的访问权限、创建新业务后台权限、业务后台入口和权限、业务后台业务接口域名和转发、业务后台表单组件信息、业务后台人员角色权限、内外网配置数据一键同步等功能进行管理。
当用户访问AMAN管理后台的时候,可以通过终端设备提供的用户图形界面显示的多个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入口选择需要访问的后台管理系统,显示界面如图4所示。AMAN管理系统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后台访问请求后,会进行权限验证,如果该用户为在AMAN管理系统中注册过的合法用户,将允许访问,如果为非法用户则会直接停止后续逻辑,Status Code直接返回403状态码。
在AMAN管理系统将后台访问请求转发至后台管理系统前,也会进行权限校验,如果该用户拥有对应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权限将可继续访问,同时根据用户所属权限,确定后台管理系统应返回的权限功能,比如超级管理员将会返回业务后台全部权限,包括增删改等,普通用户只返回展示列表权限,不可进行增删改,无权限用户返回403状态码,不可进行访问等。在AMAN有着一套相对完善的角色管理体系,一个用户可以对应于多个角色,例如一个学生拥有普通学生角色的权限,如果同时是班长,也将拥有班长角色的权限等。
AMAN管理系统通过单独的数据库表实现对后台管理系统的权限管理功能,每个后台管理系统对应的业务接口都有自己所属的业务后台id(相当于上述“系统标识”),在访问相应的后台管理系统的时候可以根据对应业务后台标识进行查找,返回业务后台的接口(相当于上述“访问地址”),无需业务后台开发人员再去配置业务接口。同时当前端访问业务接口的时候,AMAN会帮其进行转发到真正域名的业务接口,携带相应访问权限人员信息跟业务接口所需的参数,等待业务接口返回数据后,再原路返回给前端。当然访问业务接口的时候,AMAN也会做鉴权,防止业务接口的非法请求。
该AMAN管理系统可以提供一套统一的前端UI界面,和提供各种后台组件。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后台的需求,可定制化,例如支持定制后台UI模板等。开发人员配置业务后台时只需要根据图形化配置指引,选择相应组件,进行配置即可。如果有其他功能需求,AMAN也可进行迭代,提供给后台管理系统使用使用。AMAN功能的开发都是同步到各个业务后台的,所有后台都可进行使用。
拥有AMAN管理后台权限的用户都拥有创建业务后台的资格,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创建,比如图4中所展示的列表,每个卡片图标都代表着一个业务后台,每个业务后台所实现的业务功能都是不一样的,根据相应业务的需要进行配置。
当用户访问业务后台的时候,终端设备(也称为“前端”)将会根据AMAN服务器接口返回的配置信息进行后台骨架渲染展示,这些配置信息都是开发人员在配置业务后台的时候存储于AMAN服务器。具体的业务信息是通过AMAN返回的业务接口,前端进行请求,根据AMAN转发回来的数据进行展示。
在不同用户权限上,前端界面组件模块展示也都是不一样的,超级管理员拥有角色添加的标签(tab),可以管理相应业务后台的角色权限。当然,不同权限角色拥有的前端功能都是不一样,超级管理员跟开发人员是可以根据运营配置的tab进行操作的,这些功能都是跟传统后台功能基本保持一致,可以说传统后台拥有的功能,在AMAN上都可以得到体现。
上述方法解决了传统的后台管理系统的用户界面单一,不美观,后台地址繁多管理不便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服务端开发人员不懂前端开发的头疼难题,让服务端开发人员不再关注前端,只需关注自己领域的后端业务接口开发。
对于上述方法实施例,参见图5所示的一种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装置,该装置设置于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预先保存多个后台管理系统的系统信息及配置信息;管理后台服务器与终端设备通信连接;通过终端设备提供一图形显示界面;该装置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502,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后台访问请求;
请求转发模块504,用于基于后台访问请求及后台管理系统的系统信息,将后台访问请求转发至运行有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后台管理系统的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将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业务数据发送至管理服务器;
数据发送模块506,用于将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业务数据及配置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以使终端设备基于配置信息及业务数据渲染生成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页面。
上述一种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装置,由管理服务器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后台访问请求,并基于后台访问请求及后台管理系统的系统信息,将后台访问请求转发至运行有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后台管理系统的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将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业务数据发送至管理服务器;将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业务数据及配置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以使终端设备基于配置信息及业务数据渲染生成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页面。上述方式在业务系统包括多个后台管理系统时,通过管理服务器统一对终端设备发送的后台请求进行处理,提高了对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效率,并提升了用户体验。
上述后台访问请求包括当前用户的用户标识以及待访问系统的系统标识;系统信息包括后台管理系统的系统标识以及访问地址;上述请求转发模块:合法判断单元,用于基于当前用户的用户标识以及待访问系统的系统标识,确定后台访问请求是否合法;访问地址确定单元,用于如果合法,基于待访问系统的系统标识以及系统信息,确定待访问系统的访问地址;转发单元,用于将后台访问请求转发至访问地址对应的服务器。
上述系统信息包括后台管理系统的注册用户的用户标识;上述合法判断单元还用于:在系统信息中查找系统标识与待访问系统的系统标识相同的后台管理系统;从查找出的后台管理系统的注册用户的用户标识中查找当前用户的用户标识;如果查找到,确定后台访问请求合法。
上述系统信息包括后台管理系统的注册用户的用户标识及权限信息;上述装置还包括:用户查找模块,用于如果合法,在系统信息中查找用户标识与当前用户的用户标识一致的注册用户;权限添加模块,用于将查找到的注册用户的权限信息添加至后台访问请求。
上述管理服务器还保存有在管理服务器注册的合法用户的用户标识;上述装置还包括:合法用户查找模块,用于查找用户标识与当前用户的用户标识一致的合法用户;不合法确定模块,用于如果未查找到,确定后台访问请求不合法。
上述后台访问请求包括及待访问系统的系统标识;系统信息包括后台管理系统的系统标识;上述装置还包括:系统查找模块,用于查找系统标识与待访问系统的系统标识相同的后台管理系统;配置信息确定模块,用于将查找到的后台管理系统的配置信息确定为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配置信息。
上述管理服务器运行有后台管理系统的开发环境;上述装置还包括: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开发指令;开发指令包括待开发的后台管理系统及配置参数;配置信息生成模块,用于基于开发环境及配置参数,生成待开发的后台管理系统的配置信息。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处理器执行机器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方法。
参见图6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100和存储器101,该存储器101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100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该处理器100执行机器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方法。
进一步地,图6所示的电子设备还包括总线102和通信接口103,处理器100、通信接口103和存储器101通过总线102连接。
其中,存储器101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也可能还包括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通过至少一个通信接口103(可以是有线或者无线)实现该系统网元与至少一个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使用互联网,广域网,本地网,城域网等。总线102可以是ISA总线、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6中仅用一个双向箭头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处理器10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0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0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01,处理器100读取存储器101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实施例的方法的步骤。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处理器实现上述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包括存储了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的指令可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具体实现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所述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所述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管理服务器;所述管理服务器预先保存多个后台管理系统的系统信息及配置信息;所述管理服务器与终端设备通信连接;通过所述终端设备提供一图形显示界面;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后台访问请求;
基于所述后台访问请求及所述后台管理系统的系统信息,将所述后台访问请求转发至运行有所述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后台管理系统的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将所述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业务数据发送至所述管理服务器;
将所述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业务数据及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配置信息及所述业务数据渲染生成所述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页面;
所述管理服务器运行有后台管理系统的开发环境;所述开发环境提供用户界面模板及后台组件;
所述配置信息基于针对所述后台管理系统的开发指令中的配置参数及所述开发环境生成;所述配置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界面模板及所述后台组件在所述后台管理系统中的配置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访问请求包括当前用户的用户标识以及待访问系统的系统标识;所述系统信息包括所述后台管理系统的系统标识以及访问地址;
基于所述后台访问请求及所述后台管理系统的系统信息,将所述后台访问请求转发至运行有所述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后台管理系统的服务器的步骤,包括:
基于当前用户的用户标识以及待访问系统的系统标识,确定所述后台访问请求是否合法;
如果合法,基于所述待访问系统的系统标识以及所述系统信息,确定所述待访问系统的访问地址;
将所述后台访问请求转发至所述访问地址对应的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信息包括所述后台管理系统的注册用户的用户标识;
基于当前用户的用户标识以及待访问系统的系统标识,确定所述后台访问请求是否合法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系统信息中查找系统标识与所述待访问系统的系统标识相同的后台管理系统;
从查找出的后台管理系统的注册用户的用户标识中查找所述当前用户的用户标识;
如果查找到,确定所述后台访问请求合法。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信息包括所述后台管理系统的注册用户的用户标识及权限信息;
将所述后台访问请求转发至所述访问地址对应的服务器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合法,在所述系统信息中查找用户标识与所述当前用户的用户标识一致的注册用户;
将查找到的注册用户的权限信息添加至所述后台访问请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服务器还保存有在所述管理服务器注册的合法用户的用户标识;
在所述系统信息中查找系统标识与所述待访问系统的系统标识相同的后台管理系统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查找用户标识与所述当前用户的用户标识一致的合法用户;
如果未查找到,确定所述后台访问请求不合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访问请求包括待访问系统的系统标识;所述系统信息包括所述后台管理系统的系统标识;
将所述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业务数据及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查找系统标识与所述待访问系统的系统标识相同的后台管理系统;
将查找到的后台管理系统的配置信息确定为所述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配置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开发指令;所述开发指令包括待开发的后台管理系统及配置参数;
基于所述开发环境及所述配置参数,生成所述待开发的后台管理系统的配置信息。
8.一种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设置于管理服务器;所述管理服务器预先保存多个后台管理系统的系统信息及配置信息;所述管理服务器与终端设备通信连接;通过所述终端设备提供一图形显示界面;所述装置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后台访问请求;
请求转发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后台访问请求及所述后台管理系统的系统信息,将所述后台访问请求转发至运行有所述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后台管理系统的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将所述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业务数据发送至所述管理服务器;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业务数据及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配置信息及所述业务数据渲染生成所述后台访问请求对应的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页面;
所述管理服务器运行有后台管理系统的开发环境;所述开发环境提供用户界面模板及后台组件;
所述配置信息基于针对所述后台管理系统的开发指令中的配置参数及所述开发环境生成;所述配置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界面模板及所述后台组件在所述后台管理系统中的配置方式。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方法。
10.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所述处理器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方法。
CN202210429948.3A 2022-04-22 2022-04-22 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50520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29948.3A CN115052045B (zh) 2022-04-22 2022-04-22 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29948.3A CN115052045B (zh) 2022-04-22 2022-04-22 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52045A CN115052045A (zh) 2022-09-13
CN115052045B true CN115052045B (zh) 2024-03-22

Family

ID=83157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29948.3A Active CN115052045B (zh) 2022-04-22 2022-04-22 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5204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60107A (zh) * 2016-05-05 2016-10-26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渠道服务请求统一接入的方法及系统
CN109088764A (zh) * 2018-08-15 2018-12-25 郑州悉知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访问请求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055024A (zh) * 2020-09-09 2020-12-08 深圳市欢太科技有限公司 权限校验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2784195A (zh) * 2019-11-07 2021-05-11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页面数据发布方法和系统
CN112838935A (zh) * 2019-11-22 2021-05-25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数据交换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60107A (zh) * 2016-05-05 2016-10-26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渠道服务请求统一接入的方法及系统
CN109088764A (zh) * 2018-08-15 2018-12-25 郑州悉知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访问请求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784195A (zh) * 2019-11-07 2021-05-11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页面数据发布方法和系统
CN112838935A (zh) * 2019-11-22 2021-05-25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数据交换方法和系统
CN112055024A (zh) * 2020-09-09 2020-12-08 深圳市欢太科技有限公司 权限校验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52045A (zh) 2022-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77427B2 (en) Third party application communication API
US7293034B2 (en) Dynamically customizing a user interface for the aggregation of content
WO2018113596A1 (zh) 应用程序审核操作权限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US20140136944A1 (en) Real time web development testing and reporting system
US20080134295A1 (en) Authenticating Linked Accounts
CN101877696A (zh) 在网络应用环境下重构错误响应信息的设备和方法
EA036433B1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для сбора данных об активности сторонних приложений
CN110661776B (zh) 敏感数据溯源方法、装置、安全网关及系统
US11004054B2 (en) Updating account data for multiple account providers
KR102226463B1 (ko) 프로세스자동화프로그램과 연동되는 ui/ux솔루션제공서버, 이를 포함하는 프로세스자동화시스템, 이를 이용한 프로세스자동화방법, 및 이를 실행하기 위한 컴퓨터 프로그램
CN103885775A (zh) 驱动程序文件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US20240179139A1 (en) Auto-Form Fill Based Website Authentication
CN110909290A (zh) 多个系统组合成大型单页应用的方法和系统
CN106161356A (zh) 通过客户端快速登录网站的方法和系统
CN115052045B (zh) 后台管理系统的访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021359B (zh) 提供应用服务的平台及方法、应用的提供方法及获取方法
CN112887130B (zh) 微服务管理方法及装置
KR20100133260A (ko) 게시물 스크랩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4237678A (zh) 组件更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1679862A (zh) 云主机关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KR20210156366A (ko) 홈페이지 자동제작 서비스 및 방법
CN105530260B (zh) 一种用于网站的安全性标识信息的设置方法和装置
US20230388311A1 (en) Network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4579001B (zh) 应用数据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394135A1 (en) Automatic compliant password gener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