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51773A - 编码方法、解码方法、编码装置及解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编码方法、解码方法、编码装置及解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51773A
CN115051773A CN202110256625.4A CN202110256625A CN115051773A CN 115051773 A CN115051773 A CN 115051773A CN 202110256625 A CN202110256625 A CN 202110256625A CN 115051773 A CN115051773 A CN 1150517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ivation
sparse vector
sequence
codebook
information bi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5662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帆
王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5662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5177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78299 priority patent/WO2022188650A1/zh
Priority to EP22766176.6A priority patent/EP4287535A1/en
Publication of CN1150517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51773A/zh
Priority to US18/460,604 priority patent/US20230412439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34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4Pilot insertion in the transmitter chain, e.g. pilot overlapping with data, insertion in time or frequency doma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74Code shifting or hopp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77Multicode, e.g. multiple codes assigned to one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35Maintenance of orthogonality, e.g. for signals exchanged between cells or users, or by using covering codes or sequ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30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wherein each code element is represented by a combination of frequen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16Time-frequency-code
    • H04L5/0021Time-frequency-code in which codes are applied as a frequency-domain sequences, e.g. MC-C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7/00Conversion of a code where information is represented by a given sequence or number of digits to a code where the same, similar or subset of information is represented by a different sequence or number of digits
    • H03M7/30Compression; Expansion; Suppression of unnecessary data, e.g. redundancy reduction
    • H03M7/3059Digital compression and data reduction techniques where the original information is represented by a subset or similar information, e.g. lossy compression
    • H03M7/3062Compressive sampling or sen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screte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编码方法、解码方法、编码装置和解码装置,包括:获取信息比特,信息比特包括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二信息比特;根据第一信息比特,从具有L个分组的码本中选择K个分组作为激活分组,其中L和K均为正整数,K小于L;根据第二信息比特,从每个激活分组中选择一个序列作为激活序列;获取第一序列,第一序列由K个所述激活序列叠加而成。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提升接收端的解码性能,降低接收端解码时的误码率。

Description

编码方法、解码方法、编码装置及解码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编码方法、解码方法、编码装置及解码装置。
背景技术
海量机器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MTC)作为5G三大通信场景之一,主要面向未来大规模机器通信的需求。对于5G海量连接场景,其主要特点是潜在接入用户数目巨大,例如,在单小区内,潜在终端接入数量通常在500-2000个。其次,终端设备的业务以短包为主,典型的包长通常在10-20字节。最后,在某些工业场景中,对数据传输的时延有特定的要求。因此,为了满足上述传输要求,如何设计一种针对mMTC短包传输业务的编码调制方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编码方法、解码方法、编码装置及解码装置,可以实现针对mMTC短包传输业务的编码调制,以便提升接收端的解码性能。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编码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信息比特,该信息比特包括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二信息比特;根据该第一信息比特,从具有L个分组的码本中选择K个分组作为激活分组,其中L和K均为正整数,K小于L;根据该第二信息比特,从每个该激活分组中选择一个序列作为激活序列;获取第一序列,该第一序列由K个该激活序列叠加而成。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从L个潜在分组中选择K个分组作为激活分组,从这K个分组中选择激活序列,在分组个数L较大时,减少稀疏叠加码中叠加激活序列的数量,从而使得接收端解码时减少过多的叠加序列产生的干扰,以此实现降低接收端解码时的误码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包括:根据该第一信息比特,通过第一映射规则,获取该K个激活分组,该第一映射规则用于确定该K个激活分组的位置;根据该第二信息比特,通过第二映射规则,获取K个该激活序列,该第二映射规则用于确定在该K个激活分组中每个该激活分组的激活序列的位置。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编码参数,该编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个:码本分组个数L、激活分组个数K、每个分组序列个数B、序列长度M以及码本类型。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发送接收信号,该接收信号根据该第一序列和加性高斯白噪声获得,该第一序列通过该码本和第一稀疏向量表示,该第一稀疏向量根据该第一信息比特和该第二信息比特获得。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包括:该第一序列通过该码本和第一稀疏向量表示包括:该第一序列通过该码本和该第一稀疏向量的乘积表示。
作为一个可能的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多个发送端使用相同的码本编码。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在多用户场景下,由于多用户采用共享码本,码本个数不随用户数量增加而增加,降低发送端给接收端发送的接收信号的复杂性,从而可以降低接收端解码的复杂性。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解码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接收信号,所述接收信号包括第一序列和加性高斯白噪声;根据激活门限值,对第二稀疏向量进行判别,以获得第三稀疏向量,其中所述第二稀疏向量根据压缩感知算法对所述接收信号进行解码获得;根据所述第三稀疏向量,获得信息比特,所述信息比特包括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二信息比特。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从L个潜在分组中选择K个分组作为激活分组,从这K个分组中选择激活序列,在分组个数L较大时,减少稀疏叠加码中叠加激活序列的数量,从而使得接收端解码时减少过多的叠加序列产生的干扰,以此实现降低接收端解码时的误码率。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包括:如果该第二稀疏向量中每个分组中的最大值大于该激活门限值,则该最大值在该第三稀疏向量中对应的元素值为1;如果该第二稀疏向量中每个分组中的最大值元素小于或等于该激活门限值,则该最大值元素在该第三稀疏向量中对应的元素的值为0;在该第二稀疏向量中的每个分组中的其他元素在该第三稀疏向量中对应元素的值均为0。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三稀疏向量,获得信息比特包括:根据第一映射规则和第二映射规则,对该第三稀疏向量进行解码,以获得信息比特,其中,该第一信息比特用于确定具有L个分组的码本中选择的K个激活分组,该第二信息比特用于确定每个该激活分组中的激活序列,其中L和K均为正整数,K小于L。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包括:该第一映射规则用于确定该K个激活分组的位置对应的第一信息比特,该第二映射规则用于确定该K个激活分组中每个激活分组的激活序列的位置对应的第二信息比特。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获取解码参数,该解码参数还包括以下参数中至少一个:码本分组个数L、每个分组序列个数B、序列长度M以及码本类型。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接收端由于K个激活向量小于L个激活向量,网络设备中对某个激活序列判别时的干扰变小。因此,即使码本的分组个数L增大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可以降低网络设备的误码率。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编码装置,该装置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收发单元用于获取信息比特,该信息比特包括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二信息比特;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该第一信息比特,从具有L个分组的码本中选择K个分组作为激活分组,其中L和K均为正整数,K小于L;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该第二信息比特,从每个该激活分组中选择一个序列作为激活序列;处理单元用于获取第一序列,该第一序列由K个该激活序列叠加而成。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从L个潜在分组中选择K个分组作为激活分组,从这K个分组中选择激活序列,在分组个数L较大时,减少稀疏叠加码中叠加激活序列的数量,从而使得接收端解码时减少过多的叠加序列产生的干扰,以此实现降低接收端解码时的误码率。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该第一信息比特,通过第一映射规则,获取该K个激活分组,该第一映射规则用于确定该K个激活分组的位置;根据该第二信息比特,通过第二映射规则,获取K个该激活序列,该第二映射规则用于确定在该K个激活分组中每个该激活分组的激活序列的位置。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收发单元用于获取编码参数,该编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个:码本分组个数L、激活分组个数K、每个分组序列个数B、序列长度M以及码本类型。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收发单元用于发送接收信号,该接收信号根据该第一序列和加性高斯白噪声获得,该第一序列通过该码本和第一稀疏向量表示,该第一稀疏向量根据该第一信息比特和该第二信息比特获得。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装置包括:该第一序列通过该码本和第一稀疏向量表示包括:该第一序列通过该码本和该第一稀疏向量的乘积表示。
作为一个可能的实施例,该装置还包括:多个发送端使用相同的码本编码。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在多用户场景下,由于多用户采用共享码本,码本个数不随用户数量增加而增加,降低发送端给接收端发送的接收信号的复杂性,从而可以降低接收端解码的复杂性。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解码装置,该装置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该收发单元用于获取接收信号,所述接收信号包括第一序列和加性高斯白噪声;该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激活门限值,对第二稀疏向量进行判别,以获得第三稀疏向量,其中所述第二稀疏向量根据压缩感知算法对所述接收信号进行解码获得;该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稀疏向量,获得信息比特,所述信息比特包括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二信息比特。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从L个潜在分组中选择K个分组作为激活分组,从这K个分组中选择激活序列,在分组个数L较大时,减少稀疏叠加码中叠加激活序列的数量,从而使得接收端解码时减少过多的叠加序列产生的干扰,以此实现降低接收端解码时的误码率。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包括:如果该第二稀疏向量中每个分组中的最大值大于该激活门限值,则该最大值在该第三稀疏向量中对应的元素值为1;如果该第二稀疏向量中每个分组中的最大值元素小于或等于该激活门限值,则该最大值元素在该第三稀疏向量中对应的元素的值为0;在该第二稀疏向量中的每个分组中的其他元素在该第三稀疏向量中对应元素的值均为0。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三稀疏向量,获得信息比特包括:根据第一映射规则和第二映射规则,对该第三稀疏向量进行解码,以获得信息比特,其中,该第一信息比特用于确定具有L个分组的码本中选择的K个激活分组,该第二信息比特用于确定每个该激活分组中的激活序列,其中L和K均为正整数,K小于L。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包括:该第一映射规则用于确定该K个激活分组的位置对应的第一信息比特,该第二映射规则用于确定该K个激活分组中每个激活分组的激活序列的位置对应的第二信息比特。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收发单元还用于获取解码参数,该解码参数还包括以下参数中至少一个:码本分组个数L、每个分组序列个数B、序列长度M以及码本类型。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接收端由于K个激活向量小于L个激活向量,网络设备中对某个激活序列判别时的干扰变小。因此,即使码本的分组个数L增大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可以降低网络设备的误码率。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解码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解码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或者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芯片,可包括处理器与数据接口,处理器通过该数据接口从存储器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该芯片的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或者使得安装该芯片的设备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稀疏叠加码编码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编码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编码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编码方法原理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编码方法应用于多用户有益效果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编码装置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解码装置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编码装置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解码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未来的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或新无线(New Radio,NR)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指用户设备、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或码分多址(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B,eNB或eNodeB),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系统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编码方法适用于网络设备和单用户,也适用于网络设备和多用户。
还可以理解,图1仅为便于理解而示例的简化示意图,该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他网络设备或者还可以包括其他终端设备,图1中未予以画出。
应理解,编码端可以为终端设备,解码端可以为网络设备,或者编码端还可以为网络设备,解码端还可以为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编码端为终端设备,解码端为网络设备为例。
目前,存在一种针对mMTC中短包传输业务的编码调制方法,这种编码调制方案是稀疏叠加码,其编码原理如图2所示,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稀疏叠加码编码原理示意图,下面将结合图2详细说明稀疏叠加码的原理。
稀疏叠加码的编码原理是将码本分为L组,每组包括B个列向量,B个列向量还可以称为B个序列,终端设备根据信息比特u,基于索引调制(index modulation,IM)的调制方式从每组B个序列中选取一个列向量,一共选择L个列向量,终端设备发送的码字是由L个列向量叠加而成。
例如,FM×N为编码端的感知矩阵,也就是码本,该感知矩阵由N个长度为M的列向量组成。每个分组的信息比特个数为N=log2B,每个分组有B个列向量,图2中每个分组有4个列向量,此时,B=4,因此每个分组的信息比特个数为2。图2中信息比特为u=[0 1 0 0 …1 0],代表终端设备需要选取分组1中第2个列向量、分组2中第1个列向量和分组L中第3个列向量,其他分组的信息比特未在图中示出,分组列向量的选择原理和图中示出的分组一致。
终端设备根据信息比特,基于IM的调制方式从每组的4个列向量中选择一个序列作为fl,其中l∈[1,L]的正整数,叠加这些序列得到终端设备的发送码字。
终端设备在发送码字的基础上加上加性高斯白噪声得到网络设备的接收信号,如公式(1)所示。
yM=FM×NsN+nM (1)
其中,yM表示接收信号、FM×N表示感知矩阵、nM表示在M个时频资源上的加性高斯白噪声以及sN表示N维的0-1稀疏向量,其中非零元素1指示感知矩阵中被选择的序列。例如,对应图2的稀疏向量sN为sN=[0100 1000 … 0010]T
由于稀疏向量具有稀疏性,网络设备通过压缩感知类算法,例如,近似消息传递(approximate message passing,AMP)算法对接收信号进行解码恢复稀疏向量,从而再根据比特映射关系译出信息比特。
网络设备根据AMP算法对接收信号进行解码得到稀疏向量时,AMP算法是将恢复向量
Figure BDA0002967651930000062
每个分组中的最大值判别为被激活序列,从而得到解码后的稀疏向量。当需要传输的信息增大,需要增加相应的比特个数时,可以通过增大分组个数L或者增大每组中列向量的个数B来实现。当分组个数L变大时,对第l个分组内激活序列进行判断时会受到其他分组叠加序列的干扰,从而使得网络设备解码时的误码率增大。除此以外,当序列叠加生成的码字功率一定时,码率为
Figure BDA0002967651930000061
分组个数越大将会使得单个叠加序列的功率越小,从而降低了序列正确检测的概率。
因此,如何在分组个数L增加的前提下,降低网络设备的误码率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给出了一种编码方法及装置,具体如图3所示,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编码方法流程示意图。
S310,终端设备获取信息比特,该信息比特包括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二信息比特。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第一信息比特用于在码本中选择K个分组作为激活分组,第二信息比特用于在每个激活分组中选择一个激活序列,K为正整数。
S320,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信息比特,从具有L个分组的码本中选择K个分组作为激活分组,其中L和K均为正整数,K小于L。
应理解,L个分组的码本表示码本中具有L个潜在分组可以被选择,也就是码本中的分组总数为L,每个分组中包含的序列个数相同,例如,每组中包含B个序列,L和B均为正整数。
应理解,激活分组表示从码本L个潜在分组中选择的K个分组,这K个分组为激活分组。其中,只有激活分组中的序列会被选择,换句话说,除激活分组外的其他未被选择的分组中的序列将不会被选择。
S330,根据该第二信息比特,从每个激活分组中选择一个激活序列。
S340,终端设备获取第一序列,第一序列由K个激活序列叠加而成。
终端设备通过从L个潜在分组中选择K个分组作为激活分组,从这K个分组中选择激活序列,在分组个数L较大时,减少稀疏叠加码中叠加激活序列的数量,从而使得网络设备在解码时减少过多的叠加序列产生的干扰,以此实现降低网络设备解码时的误码率。
下面将结合图4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编码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编码方法流程示意图。
S410,网络设备确定编码参数。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编码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至少一个:激活分组的个数K、码本分组个数L、每个分组序列个数B、序列长度M以及码本类型,其中K、L和B均为正整数,K小于L。
S420,网络设备将确定的编码参数发送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接收编码参数。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编码参数中的码本分组个数L和激活分组个数K可以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配置发送给终端设备;或者码本分组个数L和激活分组个数K有预设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不需要通过信令配置的方式获得,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作限制。
每个分组中的序列个数B也可以通过RRC信令配置发送给终端设备。
序列长度M可以根据发送码字占用的时频资源来计算,或者对于其他应用场景,例如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码字占用的时频资源大小是预设的,那么此时序列长度M可以采用预设值,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作限制。
码本类型,可以称作感知矩阵类型,这个参数用于指示终端设备使用的码本类型。感知矩阵类型可以为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DFT矩阵、哈达码(Hadamard)矩阵、随机高斯矩阵或者其他矩阵类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制。码本类型可以通过RRC信令配置发送给终端设备,或者可以通过协议规定码本类型与序列长度M的映射关系,或者还可以通过协议规定码本类型与码本分组个数L的映射关系,或者码本类型与其他编码参数的映射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作限制。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网络设备确定感知矩阵的方式可以为先确定N×N的正交矩阵,其中,正交矩阵可以为上述矩阵类型中任意一个,随后从N×N的正交矩阵中随机抽取M行构成感知矩阵。其中,M和N均为正整数,M小于N,N为码本分组个数L和每个分组中的序列个数B的乘积,也就是N=LB。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协议获得唯一的感知矩阵类型,网络设备不需要给终端设备配置该参数。
应理解,网络设备确定的这些编码参数对处于该网络设备范围内的所有终端均相同,并且所有终端设备可以共享相同的码本。
S430,终端设备根据编码参数进行编码。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终端设备根据编码参数获得信息比特,信息比特包括第一信息比特uI和第二信息比特uΠ;根据比特信息,获取第一序列,该第一序列由K个激活序列叠加而成。
终端设备从码本的L个潜在分组中选择K个分组作为激活分组,一共有
Figure BDA0002967651930000071
种选择激活分组的方式,所以第一信息比特uI中的比特个数
Figure BDA0002967651930000072
第一信息比特uI用于指示码本中L个潜在分组中选择的K个激活分组,也就是第一信息比特uI中包含的信息可以明确知道终端设备从
Figure BDA0002967651930000073
种激活分组选择方式中选择的具体的K个激活分组,其中
Figure BDA0002967651930000074
表示向下取整。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一映射规则,确定K个激活分组,其中第一映射规则可以表示第一信息比特和从码本中选择的K个激活分组的映射关系,第一映射规则用于确定K个激活分组的位置,也就是确定K个激活分组在码本中的位置,即第一映射规则用于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比特确定从码本中选择的K个激活分组位置。
第一映射规则可以采用自然映射的方式,也就是对
Figure BDA0002967651930000075
种选择激活分组的方法进行编号形成一个映射表,对第一信息比特进行二进制转十进制得到相应的编号,根据十进制编号,通过查表的方式知道对应的K个激活分组,也就是知道了K个激活分组在L个潜在分组中的位置。
第一映射规则还可以通过贪婪算法的方式计算获得,首先对第一信息比特进行二进制转十进制转换,得到第一信息比特的十进制编号i,然后根据如下步骤计算出十进制编号i对应的K个激活分组的位置。
S1令j=K,搜索最大的数字nj≥j,使得
Figure BDA0002967651930000081
S2更新
Figure BDA0002967651930000082
S3重复步骤S1-S2,直到找到所有K个位置{n1,n2,…nK},其中nj∈[1,L]。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终端设备根据第二信息比特和第二映射规则,确定K个激活序列。其中第二映射规则可以表示第二信息比特和每个激活分组中选择的激活序列的映射关系,第二映射规则用于确定激活序列的位置,也就是确定K个激活分组中从每个激活分组选择的激活序列的位置,即第二映射规则用于终端设备根据第二信息比特确定K的激活序列的位置。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终端设备根据编码参数中的每个分组序列个数B可以确定第二信息比特的个数为
Figure BDA0002967651930000083
其中log2B为每个激活分组的比特个数,
Figure BDA0002967651930000084
表示向下取整。第二信息比特用于指示每个激活分组中的激活序列。
终端设备根据第二信息比特uΠ和第二映射规则,确定K个激活序列,第二映射规则用于确定K个激活分组中每个激活分组的激活序列的位置。
第二映射规则可以采用自然映射,将激活序列对应的第二信息比特uΠ转换为十进制编号,从而确定K个激活分组中每个激活分组的激活序列的位置。改进编码方法的码率为
Figure BDA0002967651930000085
码本中分组个数L的增加可以减少码率的损失,而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在为不损失码率增加码本分组个数L的情况下,减少解码时实际干扰个数,从而实现降低网络设备解码时的误码率。例如,情况一:码本分组个数L为96,激活分组个数K为10,每个分组中序列个数B为256;情况二:码本分组个数L为15,激活分组个数K为15,每个分组中序列个数B为256,情况一的码率和情况二的码率相近,但是情况一的方案可以有效减少解码时的实际干扰个数,从而降低网络设备解码时的误码率。
下面结合图5详细说明改进的稀疏叠加码编码原理,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编码方法原理示意图。
如图5所示,根据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一映射规则确定第2个分组、第5个分组和第L个分组为激活分组。根据第二信息比特uΠ=[0 1 0 0 … 1 0]以及第二映射规则确定第2个分组中的第2个序列、第5个分组中的第1个序列以及第L个分组中的第3个序列被激活。
终端设备获取第一序列,第一序列由K个激活序列叠加而成,终端设备最终生成的码字也就是由这K个激活序列叠加而成的第一序列。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根据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二信息比特获得第一稀疏向量,第一稀疏向量用于指示码本中激活序列的位置,第一序列可以通过码本和第一稀疏向量的乘积获得,也就是第一序列通过从码本中选择的K个激活序列叠加而成。
S440,终端设备发送接收信号,网络设备获取接收信号。
应理解,接收信号包括第一序列和加性高斯白噪声,第一序列可以通过码本和第一稀疏向量表示,也就是第一序列通过码本和第一稀疏向量的乘积表示。接收信号如公式(1)所示。
其中,yM表示接收信号、FM×N表示感知矩阵、FM×NsN表示第一序列、nM表示在M个时频资源上的加性高斯白噪声、sN表示N维的0-1稀疏向量,其中非零元素1指示感知矩阵中被选择的序列。例如,对应图5的第一稀疏向量为sN=[0000 0100 0000 0000 1000 … 0010]T
S450,网络设备根据压缩感知算法和激活门限值进行解码。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网络设备根据压缩感知算法,对接收信号进行解码,得到恢复后的第一稀疏向量,也就是第二稀疏向量
Figure BDA0002967651930000091
其中第二稀疏向量和第一稀疏向量表征的含义相同,都是用于指示码本中选中的激活序列,但是二者的数值不一样。
应理解,压缩感知算法可以为AMP算法,还可以为其他压缩感知类算法,例如,正交匹配跟踪(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s,OMP)和压缩采样匹配追踪(compressivesampling matching pursuits,CoSaMP)等其他压缩感知算法,在本申请中不作限制。
网络设备设置激活门限值τ,该激活门限值用于判别第二稀疏向量中的元素,第二稀疏向量也有L个分组,网络设备将每个分组中元素的最大值和激活门限值进行比较,如果该最大值大于激活门限值,那么该最大值修改为1,也就是最大值被判为1的元素所在的分组为激活分组;如果该最大值小于或等于激活门限值,那么最大值修改为0,也就是最大值被判为0的元素所在分组为非激活分组,其他第二稀疏向量中的元素均为0,修改后的第二稀疏向量表示第三稀疏向量。
网络设备根据第三稀疏向量中非零元素的位置和预先定义的第一映射规则和第二映射规则,译出信息比特,该信息比特包括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二信息比特。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根据第三稀疏向量中非零元素所在分组在码本中的位置和第一映射规则,可以获得第一信息比特。
示例性地,第三稀疏向量中非零元素所在分组为激活分组,获得激活分组的位置信息,如果第一映射规则采用自然映射的方式,第一映射规则表示激活分组的位置信息和第一信息比特的映射关系,也就是第一映射规则表示对
Figure BDA0002967651930000092
种选择激活分组的方法进行编号形成一个映射表。解码时第一映射规则对应的映射表和编码时第一映射规则对应的映射表相同。网络设备根据激活分组的位置信息,通过第一映射规则,获得在码本L个分组中选择的K个分组在映射表中对应的十进制编号,将十进制编号转化为二进制比特,该二进制比特就是第一信息比特。
如果第一映射规则通过贪婪算法计算获得,根据K个激活分组的位置信息{n1,n2,…nK}获得该K个激活分组的编号
Figure BDA0002967651930000093
将十进制编号转化为二进制比特,该二进制比特就是第一信息比特。
通过举例的方式解释K个激活分组的位置信息的含义,如果K为3,那么L个分组中只有3个分组为激活分组,此时3个激活分组的位置信息表示为{n1,n2,n3},其中,L个分组从1开始编号,3个激活分组在L个分组中分别在第n1个、第n2个和第n3个。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网络设备根据第三稀疏向量中非零元素在所在分组中的位置和第二映射规则,可以获得第二信息比特。
网络设备在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改进的稀疏叠加码进行解码时,由于K个激活向量小于L个激活向量,网络设备中对某个激活序列判别时的干扰变小。因此,即使码本的分组个数L增大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可以降低网络设备的误码率。
目前,在多用户场景下,每个用户基于各自独立的码本使用稀疏叠加码的方式进行编码调制,网络设备收到的接收信号如公式(2)所示。
Figure BDA0002967651930000101
其中,y为接收信号、
Figure BDA0002967651930000102
为编码后的序列、n为加性高斯白噪声、Fu为不同用户各自独立的码本,也就是感知矩阵、su为不同用户对应的稀疏向量。
在多用户场景下,网络设备在解码时,由于码本较多,会增加网络设备解码难度,从而降低网络设备解码性能。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不仅可以应用于单用户场景,还可以应用于多用户场景,当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应用于多用户场景时,多用户采用共享码本,也就是FM×N=F1=F2=…=FU,码本个数不随用户数量增加而增加,因此使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不会增加网络设备解码的复杂性。
下面结合图6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多用户场景中的有益效果,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编码方法应用于多用户有益效果示意图
在多用户场景使用共享码本时,如果使用现有的稀疏叠加码的方式,有可能会出现码字碰撞的问题。由于每个分组中的序列个数B不会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无限变大,所以多用户在使用共享码本时,每个用户必须在每个分组中选择自己的激活序列,因此在同一分组中很有可能会选择相同的激活序列,如图6的(a)所示,用户2和用户3根据各自的比特信息均在第l个分组中选择了第6个激活序列,此时发生了码字碰撞,码字碰撞会造成网络设备解码性能降低。
网络设备在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改进的稀疏叠加码进行解码时,由于用户分组激活的稀疏性,不是所有用户会选择相同的激活分组,也就是需要在同一分组中选择激活向量的用户数量要远小于总用户数,因此不同用户在同一个激活分组中选择相同的激活序列的可能性降低,如图6的(b)所示,从而降低了码字碰撞发生的概率,进而提高了网络设备对多用户的解码性能。
以上结合图1至图6详细介绍了本身的编码方法和解码方法实施例,下面结合图7至图10介绍本申请装置实施例,未详尽描述之处请详见上文方法实施例。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编码装置示意图。如图7所示,编码装置700包括收发单元710和处理单元720。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编码装置对应于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例如,可以为终端设备,或者配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
具体的,收发单元710用于获取信息比特,信息比特包括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二信息比特;处理单元720用于根据第一信息比特,从具有L个分组的码本中选择K个分组作为激活分组,其中L和K均为正整数,K小于L;根据第二信息比特,从每个所述激活分组中选择一个序列作为激活序列;获取第一序列,第一序列由K个激活序列叠加而成。
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处理单元720用于根据第一信息比特,通过第一映射规则,获取K个激活分组,第一映射规则用于确定K个激活分组的位置;根据第二信息比特,通过第二映射规则,获取K个激活序列,第二映射规则用于确定在K个激活分组中每个激活分组的激活序列的位置。
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收发单元720还用于获取编码参数,编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个:码本分组个数L、激活分组个数K、每个分组序列个数B、序列长度M以及码本类型。
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收发单元720还用于发送接收信号,接收信号根据第一序列和加性高斯白噪声获得,第一序列通过码本和第一稀疏向量表示,第一稀疏向量根据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二信息比特获得。
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第一序列通过码本和第一稀疏向量表示包括:第一序列通过码本和第一稀疏向量的乘积表示。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解码装置示意图。如图8所示,解码装置800包括收发单元810和处理单元820。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解码装置对应于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例如,可以为网络设备,或者配置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
具体的,收发单元810用于获取接收信号,接收信号包括第一序列和加性高斯白噪声;处理单元820用于根据激活门限值,对第二稀疏向量进行判别,以获得第三稀疏向量,其中第二稀疏向量根据压缩感知算法对接收信号进行解码获得;处理单元820用于根据所述第三稀疏向量,获得信息比特,信息比特包括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二信息比特。
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如果第二稀疏向量中每个分组中的最大值大于激活门限值,则最大值在第三稀疏向量中对应的元素值为1;如果第二稀疏向量中每个分组中的最大值元素小于或等于所述激活门限值,则最大值元素在所述第三稀疏向量中对应的元素的值为0;在第二稀疏向量中的每个分组中的其他元素在第三稀疏向量中对应元素的值均为0。
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处理单元820根据第一映射规则和第二映射规则,对第三稀疏向量进行解码,以获得信息比特,其中,第一信息比特用于确定具有L个分组的码本中选择的K个激活分组,第二信息比特用于确定每个激活分组中的激活序列,其中L和K均为正整数,K小于L。
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收发单元810还用于获取解码参数,解码参数还包括以下参数中至少一个:码本分组个数L、每个分组序列个数B、序列长度M以及码本类型。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编码装置示意图,编码装置900包括收发器910和处理器920,其中的收发器910对应于收发单元710,处理器920对应于处理单元720。可选的,编码装置9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930,具体如图9所示。
具体的,处理器920和存储器930相连,其中,处理器920、收发器910和存储器930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传递控制和/或数据信号。
该收发器910可以为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或者控制电路,收发器可包括用于接收数据的接收机和用于发送数据的发射机。该存储器930可以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92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930存储的指令,控制收发器910收发送信息或信号,处理器910在执行存储器930中的指令能够完成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涉及编码装置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编码装置示意图,编码装置1000包括收发器1010和处理器1020,其中的收发器1010对应于收发单元810,处理器1020对应于处理单元820。可选的,编码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030,具体如图10所示。
具体的,处理器1020和存储器1030相连,其中,处理器1020、收发器1010和存储器1030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传递控制和/或数据信号。
该收发器1010可以为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或者控制电路,收发器可包括用于接收数据的接收机和用于发送数据的发射机。该存储器1030可以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102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1030存储的指令,控制收发器1010收发送信息或信号,处理器1010在执行存储器1030中的指令能够完成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涉及编码装置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应理解,上述处理装置可以是一个芯片。例如,该处理装置可以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以是专用集成芯片(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还可以是系统芯片(system on chip,SoC),还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or unit,CPU),还可以是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NP),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还可以是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MCU),还可以是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device,PLD)或其他集成芯片。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应注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图3至图4所示实施例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该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图3至图4所示实施例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系统,其包括前述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以及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c,SSD))等。
上述各个装置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和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完全对应,由相应的模块或单元执行相应的步骤,例如通信单元(收发器)执行方法实施例中接收或发送的步骤,除发送、接收外的其它步骤可以由处理单元(处理器)执行。具体单元的功能可以参考相应的方法实施例。其中,处理器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部件”、“模块”、“系统”等用于表示计算机相关的实体、硬件、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例如,部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通过图示,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和计算设备都可以是部件。一个或多个部件可驻留在进程和/或执行线程中,部件可位于一个计算机上和/或分布在2个或更多个计算机之间。此外,这些部件可从在上面存储有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执行。部件可例如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例如来自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和/或网络间的另一部件交互的二个部件的数据,例如通过信号与其它系统交互的互联网)的信号通过本地和/或远程进程来通信。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3)

1.一种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信息比特,所述信息比特包括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二信息比特;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比特,从具有L个分组的码本中选择K个分组作为激活分组,其中L和K均为正整数,K小于L;
根据所述第二信息比特,从每个所述激活分组中选择一个序列作为激活序列;
获取第一序列,所述第一序列由K个所述激活序列叠加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比特,通过第一映射规则,获取所述K个激活分组,所述第一映射规则用于确定所述K个激活分组的位置;
根据所述第二信息比特,通过第二映射规则,获取K个所述激活序列,所述第二映射规则用于确定在所述K个激活分组中每个所述激活分组的激活序列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编码参数,所述编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码本分组个数L、激活分组个数K、每个分组序列个数B、序列长度M以及码本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接收信号,所述接收信号根据所述第一序列和加性高斯白噪声获得,所述第一序列通过所述码本和第一稀疏向量表示,所述第一稀疏向量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比特和所述第二信息比特获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序列通过所述码本和第一稀疏向量表示包括:所述第一序列通过所述码本和所述第一稀疏向量的乘积表示。
6.一种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接收信号,所述接收信号包括第一序列和加性高斯白噪声;
根据激活门限值,对第二稀疏向量进行判别,以获得第三稀疏向量,其中所述第二稀疏向量根据压缩感知算法对所述接收信号进行解码获得;
根据所述第三稀疏向量,获得信息比特,所述信息比特包括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二信息比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第三稀疏向量包括:
如果所述第二稀疏向量中每个分组中的最大值大于所述激活门限值,则所述最大值在所述第三稀疏向量中对应的元素值为1;
如果所述第二稀疏向量中每个分组中的最大值元素小于或等于所述激活门限值,则所述最大值元素在所述第三稀疏向量中对应的元素的值为0;
在所述第二稀疏向量中的每个分组中的其他元素在所述第三稀疏向量中对应元素的值均为0。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根据所述第三稀疏向量,获得信息比特包括:
根据第一映射规则和第二映射规则,对所述第三稀疏向量进行解码,以获得信息比特,其中,所述第一信息比特用于确定具有L个分组的码本中选择的K个激活分组,所述第二信息比特用于确定每个所述激活分组中的激活序列,其中L和K均为正整数,K小于L。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一映射规则用于确定所述K个激活分组的位置对应的第一信息比特,所述第二映射规则用于确定所述K个激活分组中每个激活分组的激活序列的位置对应的第二信息比特。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解码参数,所述解码参数还包括以下参数中至少一个:
码本分组个数L、每个分组序列个数B、序列长度M以及码本类型。
11.一种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包括: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获取信息比特,所述信息比特包括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二信息比特;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比特,从具有L个分组的码本中选择K个分组作为激活分组,其中L和K均为正整数,K小于L;
根据所述第二信息比特,从每个所述激活分组中选择一个序列作为激活序列;
获取第一序列,所述第一序列由K个所述激活序列叠加而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比特,通过第一映射规则,获取所述K个激活分组,所述第一映射规则用于确定所述K个激活分组的位置;
根据所述第二信息比特,通过第二映射规则,获取K个所述激活序列,所述第二映射规则用于确定在所述K个激活分组中每个所述激活分组的激活序列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中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获取编码参数,所述编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码本分组个数L、激活分组个数K、每个分组序列个数B、序列长度M以及码本类型。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发送接收信号,所述接收信号根据所述第一序列和加性高斯白噪声获得,所述第一序列通过所述码本和第一稀疏向量表示,所述第一稀疏向量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比特和所述第二信息比特获得。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序列通过所述码本和第一稀疏向量表示包括:所述第一序列通过所述码本和所述第一稀疏向量的乘积表示。
16.一种解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获取接收信号,所述接收信号包括第一序列和加性高斯白噪声;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激活门限值,对第二稀疏向量进行判别,以获得第三稀疏向量,其中所述第二稀疏向量根据压缩感知算法对所述接收信号进行解码获得;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稀疏向量,获得信息比特,所述信息比特包括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二信息比特。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第三稀疏向量包括:
如果所述第二稀疏向量中每个分组中的最大值大于所述激活门限值,则所述最大值在所述第三稀疏向量中对应的元素值为1;
如果所述第二稀疏向量中每个分组中的最大值元素小于或等于所述激活门限值,则所述最大值元素在所述第三稀疏向量中对应的元素的值为0;
在所述第二稀疏向量中的每个分组中的其他元素在所述第三稀疏向量中对应元素的值均为0。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三稀疏向量,获得信息比特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根据第一映射规则和第二映射规则,对所述第三稀疏向量进行解码,以获得信息比特,其中,所述第一信息比特用于确定具有L个分组的码本中选择的K个激活分组,所述第二信息比特用于确定每个所述激活分组中的激活序列,其中L和K均为正整数,K小于L。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一映射规则用于确定所述K个激活分组的位置对应的第一信息比特,所述第二映射规则用于确定所述K个激活分组中每个激活分组的激活序列的位置对应的第二信息比特。
20.根据权利要求16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获取解码参数,所述解码参数还包括以下参数中至少一个:
码本分组个数L、每个分组序列个数B、序列长度M以及码本类型。
21.一种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示的方法。
22.一种解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如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示的方法。
2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当部分或全部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256625.4A 2021-03-09 2021-03-09 编码方法、解码方法、编码装置及解码装置 Pending CN1150517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56625.4A CN115051773A (zh) 2021-03-09 2021-03-09 编码方法、解码方法、编码装置及解码装置
PCT/CN2022/078299 WO2022188650A1 (zh) 2021-03-09 2022-02-28 编码方法、解码方法、编码装置及解码装置
EP22766176.6A EP4287535A1 (en) 2021-03-09 2022-02-28 Encoding method, decoding method, encoding device, and decoding device
US18/460,604 US20230412439A1 (en) 2021-03-09 2023-09-04 Encoding method, decoding method, encoding apparatus, and decoding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56625.4A CN115051773A (zh) 2021-03-09 2021-03-09 编码方法、解码方法、编码装置及解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51773A true CN115051773A (zh) 2022-09-13

Family

ID=83156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56625.4A Pending CN115051773A (zh) 2021-03-09 2021-03-09 编码方法、解码方法、编码装置及解码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412439A1 (zh)
EP (1) EP4287535A1 (zh)
CN (1) CN115051773A (zh)
WO (1) WO202218865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8814A (zh) * 2019-04-22 2019-07-23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混合迭代功率分配的稀疏叠加码设计方案
CN112257695B (zh) * 2020-12-22 2021-04-0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利用稀疏约束生成对抗网络生成振动信号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412439A1 (en) 2023-12-21
EP4287535A1 (en) 2023-12-06
WO2022188650A1 (zh) 2022-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65697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AU2017431429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RU2731766C1 (ru) Способ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JP7216011B2 (ja) ポーラーコードレートマッチング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7800510B (zh) 极化Polar码编码的方法及装置
CN109150460B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10958374B2 (en) Polar code rate matc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912660B (zh) 生成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10892758A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09644482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20210105745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RU2737171C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информации, оконе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ете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US11190213B2 (en) Coding method, wireless device, and chip
CN112887073B (zh) 带宽部分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09391436B (zh) 预编码矩阵子集限制的方法和传输装置
CN115051773A (zh) 编码方法、解码方法、编码装置及解码装置
CN108631923B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9150440B (zh)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3541895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EP4293916A1 (en) En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4731210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RU2796655C1 (ru) Способ кодировани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вязи
CN116491191A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600683A (zh) 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13396622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