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50260A - 一种背板和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板和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50260A
CN115050260A CN202210476537.XA CN202210476537A CN115050260A CN 115050260 A CN115050260 A CN 115050260A CN 202210476537 A CN202210476537 A CN 202210476537A CN 115050260 A CN115050260 A CN 1150502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back plate
display screen
edge
back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7653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德森
臧永强
吴崚
霍国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7653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502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502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502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背板和显示设备,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背板主体,背板主体具有弹性,背板主体呈弧片状,背板主体包括相对的凸弧面和凹弧面,当背板主体向平面片状弯折时,背板主体能够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向凸弧面远离凹弧面的一侧卷曲。背板用作显示设备的支撑骨架,用于支撑并固定显示屏和内部电子器件。背板主体能够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向凸弧面远离凹弧面的一侧卷曲。在背板主体卷曲过程中,背板主体由原本的展开平面卷曲为卷轴,背板主体的占用空间较小,实现了收纳。背板主体卷曲后避免背板主体表面积累灰尘,有利于保护背板主体内的电子器件,延长显示设备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背板和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板和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常规的显示设备都是采用刚性的背板与显示屏配合,刚性背板在使用过程中难以弯折卷曲,导致显示设备始终处于展开状态,容易造成空间的浪费。而且展开的显示表面设备容易积累灰尘。同时,显示设备一直摆放在墙上或者桌子上,在使用过程中也容易掉落。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板和显示设备,用于解决刚性背板无法卷曲造成空间浪费,同时一直摆放在墙上或者桌子上容易落灰,容易造成设备损坏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背板,包括背板主体,背板主体具有弹性,背板主体呈弧片状,背板主体包括相对的凸弧面和凹弧面,当背板主体向平面片状弯折时,背板主体能够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向凸弧面远离凹弧面的一侧卷曲。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板中,背板用作显示设备的支撑骨架,用于支撑并固定显示屏和内部电子器件。背板主体具有弹性,背板主体的材料为弹塑性材料,该弹塑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塑胶和弹簧钢。背板主体能够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向凸弧面远离凹弧面的一侧卷曲。在背板主体卷曲过程中,背板主体由原本的展开平面卷曲为卷轴,背板主体的占用空间较小,实现了收纳。背板主体卷曲后避免背板主体表面积累灰尘,有利于保护背板主体内的电子器件,延长显示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沿背板主体的弧形轮廓线的延伸方向,背板主体的厚度由中部到两端逐渐减小。在背板主体由弧片状到平面片状的变形过程中,厚度较小的两端可以为背板主体的卷曲提供更大的弹力。在背板主体带动显示屏卷曲时,可以更加快速的使主体的卷曲,使用更加方便。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背板主体的轴向与背板主体的长度方向一致。在背板主体安装显示屏时可以具有更大的容纳空间,方便电子器件更加稳定地固定于容纳空间内。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背板主体的轴向与背板主体的宽度方向一致。在背板主体的轴向与背板主体的宽度方向一致时,适用于安装弧面状显示屏的应用场景,背板主体的拱起方向更好的适应显示屏的拱起方向,显示屏与背板主体层叠设置。这样一来,使用曲面显示设备时,避免边缘反光,让用户能够沉浸于显示画面中。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背板还包括支架,支架固定于背板主体上。具体的,支架可以对称设置于背板主体底部的两侧。支架底部还可以设置成平板状,将平板状的支架设置于背板主体底部的中部。在主体卷曲的过程中,由主体的两端向主体的中部卷曲,将支架设置于背板主体底部的中部可以为主体的卷曲避让出更大的空间,防止在卷曲过程中支架对主体的卷曲造成干涉。
第二方面,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上述的背板和柔性显示屏;柔性显示屏设置于背板的背板主体的一侧,且柔性显示屏的边缘一周与背板的背板主体的边缘一周连接。背板主体能够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向凸弧面远离凹弧面的一侧卷曲。在背板主体卷曲过程中,显示屏也呈随之卷曲,由此使主体卷曲。这样,主体由原本的展开平面卷曲为卷轴,主体的占用空间较小,实现了收纳。主体卷曲后避免背板主体表面积累灰尘,有利于保护背板主体内的电子器件,延长显示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柔性显示屏位于背板主体的凹弧面远离凸弧面的一侧。柔性显示屏与凹弧面之间,背板主体与显示屏之间形成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可以用来容纳内部电子器件。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柔性显示屏位于背板主体的凸弧面远离凹弧面的一侧。显示屏可以选择曲面显示屏,显示屏的拱起方向与背板主体的拱起方向相同,并与背板主体层叠设置。这样一来,背板主体的轴向与背板主体的宽度方向一致,可以更好的安装弧面状的显示屏。使用曲面显示设备时,避免边缘反光,让用户能够沉浸于显示画面中。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柔性显示屏呈平面状;显示设备还包括弹性铰链;弹性铰链连接于柔性显示屏的边缘一周与背板的背板主体的边缘一周之间,且弹性铰链由连接柔性显示屏的一端至连接背板主体的一端可弹性伸缩。背板主体在由弧片状到平面片状的变形过程中,背板主体的宽度变大,在此基础上,弹性铰链可以补偿变形后的背板主体与显示屏之间的宽度差,不会导致显示屏破裂。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柔性显示屏包括相对的第一边和第二边以及相对的第三边和第四边;背板主体的轴向上的两端边缘分别为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背板主体沿自身弧形轮廓线的延伸方向上的两端边缘分别为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弹性铰链包括第一弹性铰链、第二弹性铰链、第三弹性铰链和第四弹性铰链;第一弹性铰链连接于背板主体的第一边缘与柔性显示屏的第一边之间,且第一弹性铰链由连接第一边缘的一端至连接第一边的一端可弹性伸缩;第二弹性铰链连接于背板主体的第二边缘与柔性显示屏的第二边之间,且第二弹性铰链由连接第二边缘的一端至连接第二边的一端可弹性伸缩;第三弹性铰链连接于背板主体的第三边缘与柔性显示屏的第三边之间,且第三弹性铰链由连接第三边缘的一端至连接第三边的一端可弹性伸缩;第四弹性铰链连接于背板主体的第四边缘与柔性显示屏的第四边之间,且第四弹性铰链由连接第四边缘的一端至连接第四边的一端可弹性伸缩。通过在背板主体和柔性显示屏的四边之间都设置弹性铰链,可以补偿背板主体在卷曲过程中的形变量,进一步保护柔性显示屏不被破坏。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弹性铰链和第二弹性铰链的弹性小于第三弹性铰链和第四弹性铰链的弹性。在背板主体由弧片状到平面片状的变形过程中,背板主体的两端在宽度方向上的相互远离,把弧面状的背板主体拉伸成平面状的背板主体。在此过程中,平面状的显示屏无法跟随弧面状的背板主体在宽度方向上拉伸。因此,在背板主体由弧片状到平面片状的变形过程中,背板主体和显示屏之间的宽度差较大,因此设置第三弹性铰链和第四弹性铰链,可以补偿变形后的背板主体与显示屏之间的宽度差,避免显示屏破裂。但是,在背板主体由弧片状到平面片状的变形过程中,背板主体与显示屏之间的长度差相比宽度差较小。因此,根据上述长度差和宽度差的大小比较,设置与之对应的弹性铰链的弹性。弹性铰链的弹性设置更加合理。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柔性显示屏呈弧片状,柔性显示屏的拱起方向与背板主体的拱起方向一致,且柔性显示屏与背板主体层叠设置。显示屏位于背板主体的凸弧面远离凹弧面的一侧。这样一来,卷绕后,显示屏包裹于背板主体的内部,背板主体位于显示屏的外部,对显示屏更好的保护,防止显示屏的损坏。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沿背板主体的弧形轮廓线的延伸方向,背板主体的厚度由中部到两端逐渐减小;显示设备还包括电子器件;电子器件固定于背板主体的中部。在背板主体由弧片状到平面片状的变形过程中,厚度较小的两端可以为背板主体的卷曲提供更大的弹力。在背板主体带动显示屏卷曲时,可以更加快速的使主体的卷曲,使用更加方便。在背板主体卷曲的过程中,由背板主体的两端向背板主体的中部卷曲。因此,背板主体的中部在卷曲过程中变形量较小,电子器件设置于背板主体的中部可以更加稳定地固定电子器件。电子器件不会因背板主体的卷曲而随之卷曲,减少使用过程中对电子器件的维修次数。并且,背板主体的中部厚度相比较于背板主体的两端更大,背板主体的中部可以为电子器件提供更大的支撑力,电子器件更加稳定地固定于容纳空间内。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背板主体的轴向上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显示设备还包括直线驱动装置;直线驱动装置包括固定部和移动部,固定部和移动部中的一个连接于背板主体的第一端,固定部和移动部中的另一个连接于背板主体的第二端。在显示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通过直线驱动装置带动背板主体的卷曲,背板主体的卷曲带动显示屏随之卷曲。具体的,直线驱动装置的固定部可以与背板主体的第一端连接,直线驱动装置的移动部与背板主体的第二端连接。直线驱动装置的移动部腿动背板主体的第二端做远离第一端的运动,此时背板主体由弧面状向平面片状转变。在背板主体转变为平面片状后,在背板主体自身弹力的带动下,背板主体向凸弧面远离所述凹弧面的一侧卷曲。通过设置直线驱动装置由手动施加卷曲作用力改为直线驱动装置提供作用力,主体的卷曲更加省时省力。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遥控器,遥控器用于向直线驱动装置发射背板主体展开或卷曲的信号,直线驱动装置接收遥控器的信号后,驱动背板主体的展开和卷曲。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可以远距离控制主体的卷曲或展开状态,无需直接接触主体控制。显示设备的使用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大屏显示设备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显示设备中主体的爆炸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主体的侧视图;
图4为图3所示主体由方向D1看去时的立体图;
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弹性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和图4所示主体中显示屏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和图4所示主体内背板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背板主体在A-A线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所示背板主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和图9所示的背板主体卷曲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所示主体处于卷曲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卸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其中,“固定连接”是指彼此连接且连接后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转动连接”是指彼此连接且连接后能够相对转动。“滑动连接”是指彼此连接且连接后能够相对滑动。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慧屏、平板电脑(portable android device,PAD)、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器、台式电脑的显示器、电视机、投影仪等设备。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100的正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以及下文各实施例是以显示设备100为智慧屏进行示例性说明。显示设备100包括主体101以及连接于主体101上的支架102。主体101用于实现智慧屏的视频/图像显示、无线通信、声音播放、信号输入/输出等功能。主体101近似呈矩形平板状。在此基础上,为了便于下文各实施例的描述,建立XYZ坐标系。具体的,定义显示设备100中主体101的长度方向为X轴方向,主体101的宽度方向为Y轴方向,主体101的厚度方向为Z轴方向。可以理解的是,主体101的坐标系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主体101也可以近似呈方形平板状、圆形平板状、三角形平板状或者多边形平板状等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支架102用于将主体101支撑于桌面、电视柜台面或者地板上,或者用于将主体101悬挂于墙壁上。支架102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在此不做限定。
请参阅图2,图2为图1所示显示设备100中主体101的爆炸图。主体101可以包括显示屏10、背板20以及内部电子器件(图中未示出)。显示屏10和背板20层叠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图2仅示意性的示出了主体101包括的一些部件,这些部件的实际形状、实际大小、实际位置和实际构造不受图2以及下文各附图限定。
显示屏10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显示屏10可以刚性显示屏,也可以是柔性显示屏。具体的,显示屏10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ctive-Matrix 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AMOLED)显示屏,迷你发光二极管(mini 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显示屏,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屏,微型有机发光二极管(micro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屏,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QLED)显示屏或者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Display,LCD)。
显示屏10包括显示面,显示屏10显示的图像或者视频由该显示面呈现给用户。显示屏10具有背面侧,显示屏10的背面侧为显示屏10背对显示面的一侧。
背板20位于显示屏10的背面侧。背板20用作主体101内的支撑骨架,用于支撑并固定显示屏10和内部电子器件。
为了满足整机的结构强度及稳定性,背板20通常由刚性材料制作。刚性的背板20和显示屏10配合时,导致显示设备100的主体101无法弯折或卷曲。这样,在不使用显示设备100时,展开的显示设备100容易造成空间的浪费。同时,显示设备100一直摆放在墙上或者桌子上,容易造成破坏,影响用户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请参阅图3和图4,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100的主体101的侧视图,图4为图3所示主体101由方向D1看去时的立体图。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屏10为柔性显示屏,这样一来,显示屏10可弯折卷曲。具体的,显示屏10可以为OLED显示屏、AMOLED显示屏、迷你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微型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或者QLED显示屏。
显示屏10可以呈平面状,也可以呈弧面状。图3和图4是以显示屏10呈平面状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不能认为是对本申请构成的特殊限制。
背板20位于显示屏10的背面侧。背板20包括背板主体21,背板主体21的边缘一周与显示屏10的边缘一周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主体101还包括弹性铰链30。弹性铰链30连接于背板主体21的边缘一周与显示屏10的边缘一周之间,且弹性铰链30由连接背板主体21的一端至连接显示屏10的一端可弹性伸缩。
具体的,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弹性铰链的结构示意图。弹性铰链30可以包括第一弹性铰链31、第二弹性铰链32、第三弹性铰链33和第四弹性铰链34。请参阅图6,图6为图3和图4所示主体101中显示屏10的正面结构示意图。显示屏10包括相对的第一边11和第二边12,以及相对的第三边13和第四边14。请继续参阅图4,背板主体21包括相对的第一边缘215和第二边缘216,以及相对的第三边缘217和第四边缘218。第一弹性铰链31连接于背板主体21的第一边缘215与显示屏10的第一边11之间,且第一弹性铰链31由连接第一边缘215的一端至连接第一边11的一端可弹性伸缩。第二弹性铰链32连接于背板主体21的第二边缘216与显示屏10的第二边12之间,且第二弹性铰链32由连接第二边缘216的一端至连接第二边12的一端可弹性伸缩。第三弹性铰链33连接于背板主体21的第三边缘217与显示屏10的第三边13之间,且第三弹性铰链33由连接第三边缘217的一端至连接第三边13的一端可弹性伸缩。第四弹性铰链34连接于背板主体21的第四边缘218与显示屏10的第四边14之间,且第四弹性铰链34由连接第四边缘218的一端至连接第四边14的一端可弹性伸缩。
背板主体21具有弹性,背板主体21的材料为弹塑性材料,该弹塑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塑胶和弹簧钢。
请参阅图7和图8,图7为图3和图4所示主体101内背板主体21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背板主体21在A-A线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A-A线处”是指A-A线以及位于A-A线两端的箭头所处的平面处。背板主体21呈弧片状。具体的,背板主体21包括相对的凸弧面211和凹弧面212。一些实施例中,请返回参阅图3和图4,背板主体21的凹弧面212朝向显示屏10,换句话说,也即是,显示屏10位于背板主体21的凹弧面212远离凸弧面211的一侧。这样一来,背板主体21与显示屏10之间形成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可以用来容纳内部电子器件。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背板主体21也可以是凸弧面211朝向显示屏10,换句话说,也即是,显示屏10位于背板主体21的凸弧面211远离凹弧面212的一侧。
当背板主体21向平面片状弯折时,示例的,如图8所示,在背板主体21的凸弧面211的中部区域施加作用力F2,作用力F2推动凸弧面211向凹弧面212的一侧弯折。同时,为了防止在施加作用力F2时背板主体21沿Z轴移动,在背板主体21的凹弧面212的两端设置阻挡面或者阻挡力。这样一来,在凸弧面211的中部区域施加作用力F2时,凹弧面212的两端沿阻挡面做相互远离运动,以拉伸弧片状的背板主体21向平面片状的背板主体21转变。在凹弧面212的两端延伸至最大程度时,即弧片状的背板主体21已经弯折成平面片状的背板主体21,背板主体21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带动背板主体21向凸弧面211远离凹弧面212的一侧卷曲。
示例的,请参阅图9,图9为背板主体21的截面结构示意图。还可以在背板主体21的凹弧面212的两端施加作用力F3,F3推动凹弧面212的两端向凸弧面211一侧弯折。同时为了防止在施加作用力F3时背板主体21沿Z轴移动,在背板主体21的凸弧面211的中部区域设置阻挡面或者阻挡力。在凹弧面212的两端施加作用力F3时,背板主体21由弧面状向平面片状的背板主体21转变。在凹弧面212的两端延伸至最大程度时,即弧片状的背板主体21已经弯折成平面片状的背板主体21,背板主体21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带动背板主体21向凸弧面211远离凹弧面212的一侧卷曲。
请参阅图10,图10为图8和图9所示的背板主体21卷曲后的结构示意图。背板主体21能够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向凸弧面211远离凹弧面212的一侧卷曲。在背板主体21卷曲过程中,显示屏10也呈随之卷曲,由此使主体101卷曲。这样,背板主体21卷曲成卷轴后,背板主体21被显示屏10包裹于卷轴内,显示屏10位于卷轴的外部。同时,主体101由原本的展开平面卷曲为卷轴,主体101的占用空间较小,实现了收纳。主体101卷曲后避免背板主体21表面积累灰尘,有利于保护背板主体21内的电子器件,延长显示设备100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实施例中,背板主体21在由弧片状到平面片状的变形过程中,背板主体21在Y轴方向上的宽度变大,在此基础上,弹性铰链31可以弹性拉伸,以补偿变形后的背板主体21与显示屏10之间在Y轴方向上的宽度差,不会导致显示屏10破裂。当然,当显示屏10呈弧面状,显示屏10的拱起方向与背板主体21的拱起方向相同,并与背板主体21层叠设置时,在主体101卷曲过程中,显示屏10与背板主体21在Y轴方向上不会产生宽度差,此时,无需在背板主体21的边缘一周与显示屏10的边缘一周之间设置弹性铰链31,而采用刚性铰链或者粘接、螺纹连接等连接方式将背板主体21的边缘一周与显示屏10的边缘一周固定在一起即可。
请返回参阅图7,背板主体21具有轴向L1和弧形轮廓线的延伸方向L2。其中,轴向L1是指背板主体21弧面的旋转中心轴的延伸方向。弧形轮廓线的延伸方向L2是指在与轴向L1垂直平面内的弧形截面的长度延伸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7,背板主体21的轴向L1可以与背板主体21的长度方向(也即是X轴方向)一致。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背板主体21的轴向L1也可以与背板主体21的宽度方向(也即是Y轴方向)一致。弧形轮廓线的延伸方向L2与背板主体21的轴向L1垂直。
在上述基础上,一些实施例中,请返回参阅图4,背板主体21的第一边缘215和第二边缘216可以分别为背板主体21在轴向L1上的两端边缘。背板主体21的第三边缘217和第四边缘218分别为背板主体21沿弧形轮廓线的延伸方向L2上的两端边缘。在此基础上,第一弹性铰链和第二弹性铰链的弹性小于第三弹性铰链和第四弹性铰链的弹性。在背板主体21由弧片状到平面片状的变形过程中,背板主体21的两端在Y轴方向上的相互远离,把弧面状的背板主体21拉伸成平面状的背板主体21。在此过程中,平面状的显示屏20无法跟随弧面状的背板主体21在宽度方向上拉伸。因此,在背板主体21由弧片状到平面片状的变形过程中,背板主体21和显示屏20之间的宽度差较大,因此设置第三弹性铰链和第四弹性铰链,可以补偿变形后的背板主体21与显示屏10之间在Y轴方向上的宽度差,避免显示屏10破裂。但是,在背板主体21由弧片状到平面片状的变形过程中,背板主体21与显示屏20之间在X轴方向上的长度差相比在Y轴方向上的宽度差较小。因此,根据上述长度差和宽度差的大小比较,设置与之对应的弹性铰链30的弹性。弹性铰链30的弹性设置更加合理。
一些实施例中,弹性铰链30可以是螺旋弹簧或者橡胶材料。当弹性铰链30的材料为橡胶时,可以通过在弹性铰链30上设置大小不同数量不同的镂空孔,以形成不同弹性的弹性铰链。具体的,相比于第一弹性铰链31和第二弹性铰链32,可以在第三弹性铰链33和第四弹性铰链34上设置更多的通孔,或者是更大的通孔,以使得第三弹性铰链33和第四弹性铰链34的弹性大于第一弹性铰链31和第二弹性铰链32的弹性。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改变弹性铰链30的材料改变弹性铰链30的弹性。
一些实施例中,沿背板主体21的弧形轮廓线的延伸方向,背板主体21的厚度由中部到两端逐渐减小。在背板主体21由弧片状到平面片状的变形过程中,厚度较小的两端可以为背板主体21的卷曲提供更大的弹力。在背板主体21带动显示屏20卷曲时,可以使主体101更加快速的的卷曲,使用更加方便。
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100还包括电子器件,电子器件设置于凹弧面212与显示屏10之间的容纳空间内。进一步地,电子器件固定于背板主体21的中部。在背板主体21卷曲的过程中,由背板主体21的两端向背板主体21的中部卷曲。因此,背板主体21的中部在卷曲过程中变形量较小,电子器件设置于背板主体21的中部可以更加稳定地固定电子器件。电子器件不会随背板主体21的卷曲而卷曲,减少使用过程中对电子器件的损坏次数。并且,背板主体21的中部厚度相比较于背板主体21的两端更大,背板主体21的中部可以为电子器件提供更大的支撑力,电子器件更加稳定地固定于容纳空间内。
一些实施例中,背板主体21沿轴向L1上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显示设备100还包括直线驱动装置。直线驱动装置包括固定部和移动部,固定部和移动部中的一个连接于背板主体21的第一端,固定部和移动部中的另一个连接于背板主体21的第二端。在显示设备100的使用过程中,通过直线驱动装置带动背板主体21的卷曲,背板主体21的卷曲带动显示屏10随之卷曲。具体的,直线驱动装置的固定部可以与背板主体21的第一端连接,直线驱动装置的移动部与背板主体的第二端连接。直线驱动装置的移动部推动背板主体21的第二端做远离第一端的运动,此时背板主体21由弧面状向平面片状转变。背板主体21转变为平面片状后,在背板主体21自身弹力的带动下,背板主体21向凸弧面211远离凹弧面212的一侧卷曲。通过设置直线驱动装置由手动施加卷曲作用力改为直线驱动装置提供作用力,主体101的卷曲更加省时省力。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直线驱动装置的固定部也可以与背板主体21的第二端连接,直线驱动装置的移动部与背板主体21的第一端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100的主体101还包括后壳,后壳设置于背板主体21远离显示屏10的一侧。具体的,后壳与凸弧面211层叠设置。后壳与背板主体21的凸弧面211之间形成容纳空间,背板主体21与显示屏10之间的容纳空间无法容纳过多的电子器件时,可以将部分电子器件安装于背板主体21与后壳之间的容纳空间内。背板主体21与后壳之间的容纳空间扩展了电子器件的安装空间。进一步地,后壳可以设置于背板主体21的凸弧面211的中部区域。这样一来,电子器件可以安装于背板主体21凸弧面211的中部区域。在背板主体21卷曲的过程中,设置于背板主体21与后壳之间的电子器件也不会受到影响,避免背板主体21的卷曲对电子器件造成损坏。
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遥控器,遥控器用于向直线驱动装置发射背板主体21展开或卷曲的信号,直线驱动装置接收遥控器的信号后,驱动背板主体21的展开和卷曲。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可以远距离控制主体101的卷曲或展开状态,无需接触主体101控制。显示设备100的使用更加便捷。
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和图12,图1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背板20还包括支架22,支架22固定于背板主体21上。具体的,请参阅图11,支架22可以对称设置于背板主体21底部的两侧。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支架21底部还可以设置成平板状,将平板状的支架22设置于背板主体21底部的中部。在主体101卷曲的过程中,由主体10的两端向主体101的中部卷曲,将支架22设置于背板主体21底部的中部可以为主体101的卷曲避让出更大的空间,防止在卷曲过程中支架22对主体101的卷曲造成干涉。
请参阅图13,图13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100的主体101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示主体101与图3所示主体101的不同之处包括:本实施例中,背板主体21的凸弧面211朝向显示屏10,换句话说,也即是,显示屏10位于背板主体21的凸弧面211远离凹弧面212的一侧。这样一来,背板主体21卷曲后,请参阅图14,图14为图13所示主体101处于卷曲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在卷曲状态下,显示屏20包裹于背板主体21的内部,背板主体21位于显示屏20的外部,背板主体21对显示屏20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防止显示屏20的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5,图15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100的主体101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示主体101与图3所示主体101的不同之处包括:背板主体21的轴向L1与背板主体21的宽度方向(也即是Y轴方向)一致,且显示屏10也呈弧面状,显示屏10的拱起方向与背板主体21的拱起方向相同,并与背板主体21层叠设置。这样一来,可以更好的安装弧面状的显示屏。使用曲面显示设备100时,避免边缘反光,让用户能够沉浸于显示画面中。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5)

1.一种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板主体,所述背板主体具有弹性,所述背板主体呈弧片状,所述背板主体包括相对的凸弧面和凹弧面,当所述背板主体向平面片状弯折时,所述背板主体能够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向所述凸弧面远离所述凹弧面的一侧卷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背板主体的弧形轮廓线的延伸方向,所述背板主体的厚度由中部到两端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主体的轴向与所述背板主体的长度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主体的轴向与所述背板主体的宽度方向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背板主体上。
6.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背板和柔性显示屏;
所述柔性显示屏设置于所述背板的背板主体的一侧,且所述柔性显示屏的边缘一周与所述背板的背板主体的边缘一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屏位于所述背板主体的凹弧面远离凸弧面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屏位于所述背板主体的凸弧面远离凹弧面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屏呈平面状;
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弹性铰链;
所述弹性铰链连接于所述柔性显示屏的边缘一周与所述背板的背板主体的边缘一周之间,且所述弹性铰链由连接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一端至连接背板主体的一端可弹性伸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相对的第一边和第二边以及相对的第三边和第四边;
所述背板主体的轴向上的两端边缘分别为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背板主体沿自身弧形轮廓线的延伸方向上的两端边缘分别为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
所述弹性铰链包括第一弹性铰链、第二弹性铰链、第三弹性铰链和第四弹性铰链;
所述第一弹性铰链连接于所述背板主体的第一边缘与所述柔性显示屏的第一边之间,且所述第一弹性铰链由连接所述第一边缘的一端至连接所述第一边的一端可弹性伸缩;
第二弹性铰链连接于所述背板主体的第二边缘与所述柔性显示屏的第二边之间,且所述第二弹性铰链由连接所述第二边缘的一端至连接所述第二边的一端可弹性伸缩;
第三弹性铰链连接于所述背板主体的第三边缘与所述柔性显示屏的第三边之间,且所述第三弹性铰链由连接所述第三边缘的一端至连接所述第三边的一端可弹性伸缩;
第四弹性铰链连接于所述背板主体的第四边缘与所述柔性显示屏的第四边之间,且所述第四弹性铰链由连接所述第四边缘的一端至连接所述第四边的一端可弹性伸缩。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铰链和所述第二弹性铰链的弹性小于所述第三弹性铰链和所述第四弹性铰链的弹性。
12.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柔性显示屏呈弧片状,所述柔性显示屏的拱起方向与所述背板主体的拱起方向一致,且所述柔性显示屏与所述背板主体层叠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6-12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背板主体的弧形轮廓线的延伸方向,所述背板主体的厚度由中部到两端逐渐减小;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电子器件;所述电子器件固定于所述背板主体的中部。
14.根据权利要求6-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主体的轴向上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直线驱动装置;
所述直线驱动装置包括固定部和移动部,所述固定部和移动部中的一个连接于所述背板主体的第一端,所述固定部和所述移动部中的另一个连接于所述背板主体的第二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遥控器,所述遥控器用于向所述直线驱动装置发射所述背板主体展开或卷曲的信号,所述直线驱动装置接收所述遥控器的信号后,驱动所述背板主体的展开和卷曲。
CN202210476537.XA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背板和显示设备 Pending CN1150502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76537.XA CN115050260A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背板和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76537.XA CN115050260A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背板和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50260A true CN115050260A (zh) 2022-09-13

Family

ID=83157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76537.XA Pending CN115050260A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背板和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50260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4957A (zh) * 2015-09-10 2015-11-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05225614A (zh) * 2015-10-26 2016-01-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显示屏曲率调节装置及使用方法、曲面显示装置
CN207781086U (zh) * 2018-01-19 2018-08-2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209708516U (zh) * 2019-03-22 2019-11-29 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580859A (zh) * 2019-10-14 2019-12-17 刘燕庭 可卷曲显示屏的支撑基板、可卷曲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728912A (zh) * 2019-10-23 2020-01-24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4005357A (zh) * 2020-07-28 2022-0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支撑装置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4957A (zh) * 2015-09-10 2015-11-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05225614A (zh) * 2015-10-26 2016-01-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显示屏曲率调节装置及使用方法、曲面显示装置
CN207781086U (zh) * 2018-01-19 2018-08-2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209708516U (zh) * 2019-03-22 2019-11-29 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580859A (zh) * 2019-10-14 2019-12-17 刘燕庭 可卷曲显示屏的支撑基板、可卷曲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728912A (zh) * 2019-10-23 2020-01-24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4005357A (zh) * 2020-07-28 2022-0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支撑装置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004189A1 (en) Display apparatus
EP3654135B1 (en) Display apparatus
US11966258B2 (en) Terminal provided with flexible screen
CN112513962B (zh) 支撑机构、柔性显示装置及屏幕组件
CN113516920B (zh) 一种柔性屏卷曲装置及显示装置
US20190324501A1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08885846B (zh) 具有柔性显示器的电子设备
CN110580859A (zh) 可卷曲显示屏的支撑基板、可卷曲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070241002A1 (en) Flexible display
CN110728913B (zh) 一种显示装置
US20120050075A1 (en) Retractable device
CN111261049A (zh) 柔性显示装置
EP3311377B1 (en)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CN111292619A (zh) 背板和包括该背板的可卷曲显示装置
TWI406573B (zh) 可撓式揚聲器結構
US7974083B2 (en) Displaying apparatus
JP2013025213A (ja) スクリーン及びスクリーン装置
JP2007233062A (ja) 背面投射型表示装置及び透過型スクリーン
CN113327514B (zh) 显示装置和交通载具
CN115050260A (zh) 一种背板和显示设备
CN113851052B (zh) 滑卷屏机构、显示装置
WO2022001346A1 (zh) 电子设备
CN114141146A (zh) 支撑组件和显示装置
CN114023199A (zh) 可卷曲显示装置
US20220374049A1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