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45324B - 海上风电复合型吸力筒基础 - Google Patents

海上风电复合型吸力筒基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45324B
CN115045324B CN202210886411.XA CN202210886411A CN115045324B CN 115045324 B CN115045324 B CN 115045324B CN 202210886411 A CN202210886411 A CN 202210886411A CN 115045324 B CN115045324 B CN 1150453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gid
branch pipe
offshore wind
wind power
lower bra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8641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45324A (zh
Inventor
陈炜昀
林锦毅
黄林冲
马建军
梁禹
党文刚
杨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 Yat S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 Yat S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88641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453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453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453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453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453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7/00Foundations as substructures
    • E02D27/32Foundations for special purposes
    • E02D27/42Foundations for poles, masts or chimneys
    • E02D27/425Foundations for poles, masts or chimne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 motors mas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7/00Foundations as substructures
    • E02D27/32Foundations for special purposes
    • E02D27/50Anchored found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7Offshore wind turb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Wind Motors (AREA)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复合型吸力筒基础,包括吸力筒和支撑架,用开放式的支撑架代替传统大直径的长管式支撑柱,该支撑架包括大直径的短刚性下支管、直径小于刚性下支管的短刚性上支管以及多根连接刚性下支管和刚性上支管的细长刚性导杆,刚性上支管和刚性下支管的直径差使刚性导杆由下至上向刚性上支管的中心线方向倾斜,对刚性上支管形成斜撑,从而可在保证结构强度的情况下,减小迎水面积并减小周围海水对吸力筒基础的波流荷载作用,进而有效减小波流荷载对吸力筒的倾覆力矩,避免出现因波流荷载过大而导致吸力筒基础失效的问题,另外,采用该支撑架还可节省材料、降低重量,具有运输方便且成本低的优点。

Description

海上风电复合型吸力筒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上风电设施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复合型吸力筒基础。
背景技术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其蕴量巨大,全球的风能约为2.74×109MW,其中可利用的风能约为2×107MW,比地球上可以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相对于陆地风能而言,海上风能资源具有资源丰富、发电利用小时高、不占用土地和适宜大规模开发的特点,且距离海岸线较远,不受噪音限值的影响,可以建造大型化的发电机组。在人口密集的沿海地区,可以快速地建立起吉瓦级的海上风电场,这也使得海上风电可以成为通过经济有效的方式来减少能源生产环节碳排放的重要技术之一。因此,在全球高度关注发展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海上风电具有十分重要开发的潜质,是全球风电发展的最新前沿。
海上风电桩基础作为整个海上风力系统的重要组成,成本约占整个海上风电投资的20%至25%,而海上风力发电机发生的事故多为桩基基础不稳造成的。为了提高桩基础的稳固性,传统的做法是增大桩基础埋入海床的深度以及增大桩基础的直径,然而此做法会带来增大运输和施工难度、增加打桩成本等问题。
为此,现有技术出现了吸力筒基础,其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桩基础面临的技术难题,从而能更好地推动我国海上风电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吸力筒基础(可参考专利公布号为CN113718826A的发明专利申请所公开的吸力筒基础)仍存在不足之处,如:1、现有吸力筒基础用于支撑风机等部件的支撑柱为大直径的一体式长管结构,其从吸力筒的顶板延伸出海水面,迎水面积较大,因而所承受的波流荷载及对应的倾覆弯矩较大,容易出现因波流荷载过大而导致吸力筒基础失效的问题,另外,此结构的支撑柱存在重量大、运输不便且成本高的问题。2、现有吸力筒基础的吸力筒为上下等径的直筒状,筒身与海床之间的接触面积相对较小,存在竖向承载力、水平抗力与抗倾覆弯矩相对较弱的问题,同样容易导致吸力筒基础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海上风电复合型吸力筒基础,旨在减小波流荷载对吸力筒的倾覆力矩,避免出现因波流荷载过大而导致吸力筒基础失效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海上风电复合型吸力筒基础,包括:
吸力筒;以及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于吸力筒顶端的刚性下支管、位于刚性下支管上方的刚性上支管和多根刚性导杆,多根刚性导杆绕刚性下支管的中心线分布,每根刚性导杆的下端与刚性下支管固连,上端与刚性上支管固接,刚性上支管的直径小于刚性下支管的直径。
本发明海上风电复合型吸力筒基础,用开放式的支撑架代替传统大直径的长管式支撑柱,该支撑架包括大直径的短刚性下支管、直径小于刚性下支管的短刚性上支管以及多根连接刚性下支管和刚性上支管的细长刚性导杆,刚性上支管和刚性下支管的直径差使刚性导杆由下至上向刚性上支管的中心线方向倾斜,对刚性上支管形成斜撑,从而可在保证结构强度的情况下,减小迎水面积并减小周围海水对吸力筒基础的波流荷载作用,进而有效减小波流荷载对吸力筒的倾覆力矩,避免出现因波流荷载过大而导致吸力筒基础失效的问题,另外,采用该支撑架还可节省材料、降低重量,具有运输方便且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纵剖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垂向、横向、纵向,逆时针、顺时针、周向、径向、轴向……),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海上风电复合型吸力筒基础,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至3所示,该海上风电复合型吸力筒基础包括吸力筒1和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包括固定于吸力筒1顶端的刚性下支管21、位于刚性下支管21上方的刚性上支管22和多根刚性导杆23。多根刚性导杆23绕刚性下支管21的中心线分布,每根刚性导杆23的下端与刚性下支管21固连,上端与刚性上支管22固接。刚性上支管22的直径小于刚性下支管21的直径。刚性上支管22和刚性下支管21的直径差使得细长的刚性导杆23由下至上向刚性上支管22的中心线方向倾斜,对刚性上支管22形成斜撑,从而可在保证结构强度的情况下,减小迎水面积并减小周围海水对吸力筒基础的波流荷载作用,进而有效减小波流荷载对吸力筒1的倾覆力矩,避免出现因波流荷载过大而导致吸力筒基础失效的问题,另外,采用该支撑架2还可节省材料、降低重量,具有运输方便且成本低的优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多根所述刚性导杆23在刚性下支管21的周向方向上倾斜设置,且周向相邻的两根刚性导杆23在周向方向上互成夹角,从而使相邻的两根刚性导杆23上端和下端的周向间隔不同,此设置方式与在周向方向上平行设置的方式相比,可明显提高支撑架2的水平抗力和抗扭能力,从而更进一步降低吸力筒基础失效的机率。可以选择地,相邻两根刚性导杆23在周向方向上的夹角a可以为10~30度,优选15度,相应的效果较佳。
具体地,所述刚性导杆2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成型有开口式嵌槽(未标示),嵌槽的槽宽分别与刚性上支管22和刚性下支管21的壁厚相适,刚性导杆23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嵌槽与刚性上支管22和刚性下支管21的管壁的配合相互插套,并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的方式固连。此连接方式,能更好地保证刚性导杆23与刚性上支管22和刚性下支管21之间的连接强度。
可选地,刚性导杆23可以为实心杆状,也为管状。优选管状,以节省材料并降低重量和成本,刚性导杆23为管状结构时,管状刚性导杆23的数量、管径、壁厚、以及上下端布置间距等参数,可根据所支撑的风机容量、环境地质条件、海洋环境荷载等综合确定。刚性导杆23的长度应根据设计风场对应最大波浪高度确定,应满足刚性导杆23的管顶位置高于可能出现的波浪波峰高度,以最大程度地减小海水对支撑架2的波浪和海流荷载作用,并保证刚性上支管22位于海水面之上。
可以理解地,刚性上支管22的直径、壁厚以及高度等尺寸应满足连接上部风电结构的塔身结构的要求。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吸力筒1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例如采用现有技术。而为了进一步提高吸力筒基础的竖向承载力、水平抗力以及抗倾覆弯矩,吸力筒1可采用如图1所示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吸力筒1包括筒体10,所述筒体10限定有下端敞开的腔室100,筒体10的顶板101有径向向外延的外支撑部101a,筒体10的顶板101还开设有通连外部与腔室100的排水孔12,用于将腔室100内的液体和/或气体排出,排水孔12还可装设阀门(未图示)以控制排水孔12的通与闭。此外,筒体10的周壁102和外支撑部101a之间还连接有多块绕筒体10中心线分布的刚性肋板11。将本发明吊装到位后,筒体10的周壁102和刚性肋板11贯入海床,筒体10的顶板101及外支撑部101a由海床支撑,可提高海床对吸力筒1顶部的承托面积,从而提高吸力筒基础的竖向承载力、水平抗力和抗倾覆弯矩,以更好地降低吸力筒基础失效的机率,而刚性肋板11则一方面还可以增加吸力筒1对海床的抓力,并进一步提高吸力筒1的水平抗力与抗倾覆弯矩,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吸力筒1的整体结构强度。
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刚性肋板11呈直角三角板状,其两个直角边分别与筒体10的周壁102以及外支撑部101a固连,优选焊接固连。刚性肋板11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设定,例如可以为两块、三块、四块(如图1所示为四块的情况)或者更多,多块刚性肋板11优选绕筒体10的中心线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如图2、图3所示,所述刚性下支管21与筒体10的顶板101之间固连有多块加强肋3,以提高刚性下支管21与顶板101之间的连接强度,加强肋3优选直角三角板状,其两个直角边分别与刚性下支管21的外壁以及顶板101固连,优选焊接固连。加强肋3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设定,多块加强肋3优选绕刚性下支管21的中心线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筒体10、外支撑部101a、刚性下支管21和刚性上支管22的中心线重合,以提高吸力基础结构强度的均匀性以及受力均匀性。
具体地,外支撑部101a可以是通过焊接等方式固连于顶板101边缘的外接件,也可以是与顶板101一体成型的结构,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具有成本低、结构强度大的优点。可选地,外支撑部101a的外径为筒体10的周壁102外径的1.5~3倍,优选2倍,为2倍时,效果较佳。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吸力筒1、刚性下支管21、刚性上支管22、刚性导杆23、刚性肋板11以及加强肋3等部件均可以采用钢、铝合金等强度较大的金属材料制成。当然,也可以强度较高其他材料,例如高分子材料等制成。
可以理解地,本发明海上风电复合型吸力筒基础的安装与现有技术基本一致,这里对其具体安装过程进行简单介绍:首先,通过安装船将本发明海上风电复合型吸力筒基础准确吊至指定位置后,利用海上风电复合型吸力筒基础的自重作用下贯入海床一定深度;接着,开启排水孔12的阀门并用水泵将筒体10内的海水和空气抽出,使腔室100内的压力减小,以使筒体10在内外压力差的作用下,逐渐下沉至设计深度且其顶端位于海床上并由海床支撑;最后,将排水孔12密封,即完成海上风电复合型吸力筒基础的安装。
至于吸力筒1的筒体10嵌入海床的深度需根据所支撑风机容量、环境地质条件、海洋环境荷载等综合确定,通常适用于水深30~60m的海域,软粘土地质,其中,筒体10的高度优选为其周壁102的外径的1~6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海上风电复合型吸力筒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力筒;以及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于吸力筒顶端的刚性下支管、位于刚性下支管上方的刚性上支管和多根刚性导杆,多根刚性导杆绕刚性下支管的中心线分布,每根刚性导杆的下端与刚性下支管固连,上端与刚性上支管固接,刚性上支管的直径小于刚性下支管的直径;
多根所述刚性导杆在刚性下支管的周向方向上倾斜设置,且周向相邻的两根刚性导杆在周向方向上互成夹角,从而使相邻的两根刚性导杆上端和下端的周向间隔不同,明显提高支撑架的水平抗力和抗扭能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复合型吸力筒基础,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根刚性导杆在周向方向上的夹角a为10~30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复合型吸力筒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导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成型有开口式嵌槽,嵌槽的槽宽分别与刚性上支管和刚性下支管的壁厚相适,刚性导杆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嵌槽与刚性上支管和刚性下支管的管壁的配合相互插套并固连。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海上风电复合型吸力筒基础,其特征在于:吸力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限定有下端敞开的腔室,筒体的顶板有径向向外延的外支撑部,筒体的顶板还开设有通连外部与腔室的排水孔,筒体的周壁和外支撑部之间还连接有多块绕筒体中心线分布的刚性肋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上风电复合型吸力筒基础,其特征在于:刚性肋板呈直角三角板状,其两个直角边分别与筒体的周壁以及外支撑部固连。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上风电复合型吸力筒基础,其特征在于:刚性下支管与筒体的顶板之间固连有多块加强肋。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上风电复合型吸力筒基础,其特征在于:筒体的高度为其周壁外径的1~6倍。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上风电复合型吸力筒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外支撑部、刚性下支管和刚性上支管的中心线重合。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上风电复合型吸力筒基础,其特征在于:外支撑部的外径为筒体的周壁外径的1.5~3倍。
CN202210886411.XA 2022-07-26 2022-07-26 海上风电复合型吸力筒基础 Active CN1150453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86411.XA CN115045324B (zh) 2022-07-26 2022-07-26 海上风电复合型吸力筒基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86411.XA CN115045324B (zh) 2022-07-26 2022-07-26 海上风电复合型吸力筒基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45324A CN115045324A (zh) 2022-09-13
CN115045324B true CN115045324B (zh) 2023-06-23

Family

ID=83167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86411.XA Active CN115045324B (zh) 2022-07-26 2022-07-26 海上风电复合型吸力筒基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4532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87299U (zh) * 2012-07-24 2013-03-13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海上风机多桩导管架式基础
CN103469808B (zh) * 2013-09-24 2015-12-30 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沉箱和导管架相结合的海上风机基础
CN103835305B (zh) * 2014-02-26 2016-10-05 湘电风能(福建)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导管架
CN106049525A (zh) * 2016-07-27 2016-10-26 天津大学 一种多边形海上风电筒型基础
CN109736343B (zh) * 2019-03-01 2023-03-21 江苏金风科技有限公司 海上风电基础、其安装方法及风力发电机组
CN110055994A (zh) * 2019-05-31 2019-07-26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一种吸力圆筒结构
CN110374131A (zh) * 2019-07-19 2019-10-25 浙江大学 一种桩筒复合桁架式海上风机基础及其施工工艺
CN110439018A (zh) * 2019-08-02 2019-11-12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插入式钢圆筒风电基础
CN214657188U (zh) * 2021-03-08 2021-11-09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海上风电胶结碎石桩强化软土地基的重力基础
CN113356257A (zh) * 2021-06-15 2021-09-07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海上风电单筒导管架基础结构
CN216156622U (zh) * 2021-09-16 2022-04-01 华能(浙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 加固式海上风电吸力筒基础
CN113982025A (zh) * 2021-10-13 2022-01-28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海上风机的导管架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海上风力发电伞式吸力锚基础承载规律试验分析;李洪江等;水利学报;第46卷(第12期);第1460-146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45324A (zh) 2022-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12860A1 (zh) 一种桩筒复合桁架式海上风机基础及其施工工艺
CN103225315B (zh) 一种由单桩、筒形基础和锚索组成的海上风电基础
CN105862907B (zh) 环形组合式超大直径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及其施工工艺
CN105862905B (zh) 一种海上风电嵌岩单桩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US10190279B2 (en) Pile for an offshore monopile type foundation structure
CN111412113A (zh) 一种海上风电吸力桩基础
CN210797617U (zh) 一种桩筒复合桁架式海上风机基础
CN103243732A (zh) 一种海上测风塔基础结构的安装方法
CN110847219A (zh) 由单桩和吸力筒组成的海上升压站组合基础
CN115045324B (zh) 海上风电复合型吸力筒基础
CN113279425A (zh) 一种海上风电单桩复合带翼新型筒形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CN210562255U (zh) 海上风电筒型基础水中建造施工结构
CN112177030A (zh) 一种含裙边带肋的海上风电机单桩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CN205776312U (zh) 环形组合式超大直径海上风电单桩基础
CN213867902U (zh) 一种海上风电吸力桩基础
CN211312579U (zh) 一种适用于深海的新型吸力筒式组合结构风电基础
CN112323838A (zh) 一种海上风电吸力桩基础及其安装方法
CN210766848U (zh) 一种多筒导管架风电基础结构
CN210343603U (zh) 一种组合式环筒浮箱基础结构
CN113356257A (zh) 一种海上风电单筒导管架基础结构
CN217537043U (zh) 一种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筒型基础结构
CN217811170U (zh) 一种海上风电的预设式偏心吸力筒基础
CN113718832B (zh) 海上风电复合基础
CN212670628U (zh) 一种海上风电风机的单桩基础
CN219118220U (zh) 一种具有筒状摩擦支撑结构的海上风机单桩基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