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42754B - 停车楔和停车楔组件 - Google Patents

停车楔和停车楔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42754B
CN115042754B CN202210845597.4A CN202210845597A CN115042754B CN 115042754 B CN115042754 B CN 115042754B CN 202210845597 A CN202210845597 A CN 202210845597A CN 115042754 B CN115042754 B CN 1150427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locking
parking wedge
sub
pl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4559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42754A (zh
Inventor
汪万松
赵召勇
王立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Zhejiang Remote Commercial Vehicle 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Zhejiang Remote Commercial Vehicle 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Zhejiang Remote Commercial Vehicle 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4559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427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427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427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427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427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3/00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e.g. choc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停车楔和停车楔组件,其中停车楔包括:底座和阻挡板,阻挡板用以抵接轮胎,阻挡板自上朝下倾斜地设置于底座的上方,阻挡板可拆卸连接于底座,阻挡板包括至少两个子阻挡板,任意相邻的两子阻挡板可拆卸连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旨在使停车楔便于收纳。

Description

停车楔和停车楔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停车楔和停车楔组件。
背景技术
停车楔是防止车辆不必要移动的装置,停车楔用以抵接轮胎,防止车辆打滑后退,传统的停车楔的结构形态不能改变而不便于收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停车楔,旨在使停车楔便于收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停车楔包括:
底座;以及
阻挡板,用以抵接轮胎,所述阻挡板自上朝下倾斜地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阻挡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阻挡板包括至少两个子阻挡板,任意相邻的两所述子阻挡板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底座包括第一支撑板、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阻挡板的下部,所述第二支撑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阻挡板的上部。
可选地,所述停车楔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和所述阻挡板之间的的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连接所述底座和所述阻挡板。
可选地,所有所述子阻挡板在所述阻挡板的倾斜方向上依次设置,任意相邻的两所述子阻挡板的可拆卸连接处连接有一所述第三支撑板,所有所述第三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连接处。
可选地,所述停车楔包括多个连接轴,所述子阻挡板设有多个,任意相邻的两所述子阻挡板、及对应的所述第三支撑板通过一所述连接轴可拆卸连接,所有所述第三支撑板通过一所述连接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一所述连接轴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设有供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所述子阻挡板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沟槽,所述第一沟槽的槽口朝向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设有供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所述子阻挡板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沟槽,所述第二沟槽的槽口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沟槽、所述第二沟槽、及所述连接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阻挡板的左右方向相并行。
可选地,连接有两所述第三支撑板的所述子阻挡板与第三支撑板的形状尺寸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形状尺寸相同。
可选地,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所述子阻挡板、及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所述子阻挡板的形状尺寸相同。
可选地,所述子阻挡板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防滑齿。
可选地,各所述子阻挡板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相切于同一圆。
可选地,所述底座和所述阻挡板的材质配置为POM。
可选地,所述底座和所述阻挡板均配置有多种,不同的底座的尺寸不同,不同的阻挡板的尺寸不同,一所述底座对应一所述阻挡板装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停车楔组件,该停车楔组件包括:
前述的停车楔;以及
收纳盒,用以收纳所述停车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当自上朝下倾斜设置的阻挡板抵接车辆的轮胎时,可以防止车辆打滑后退,需要说明的是,停车楔可放置于地面和轮胎之间来阻止车辆打滑后退,其中底座抵接地面。阻挡板可拆卸连接于底座,当需要收纳停车楔时,可将停车楔划分出体积较小的底座和阻挡板,改变了停车楔的形态,以便于收纳停车楔,此外,阻挡板还包括至少两个可拆卸连接的子阻挡板,将阻挡板划分出体积较小的至少两个子阻挡板,改变了阻挡板的形态,进一步便于收纳停车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停车楔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停车楔的爆炸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停车楔 300 阻挡板
200 底座 310 子阻挡板
210 第一支撑板 400 连接轴
211 第一沟槽 500 第三支撑板
220 第二支撑板 600 第一腔体
221 第二沟槽 700 第二腔体
800 防滑齿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停车楔是防止车辆不必要移动的装置,停车楔用以抵接轮胎,防止车辆打滑后退,传统的停车楔的结构形态不能改变而不便于收纳。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停车楔,旨在旨在使停车楔便于收纳。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该停车楔100包括:
底座200;以及
阻挡板300,用以抵接轮胎,所述阻挡板300自上朝下倾斜地设置于所述底座200的上方,所述阻挡板300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底座200,所述阻挡板300包括至少两个子阻挡板310,任意相邻的两所述子阻挡板310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当自上朝下倾斜设置的阻挡板300抵接车辆的轮胎时,可以防止车辆打滑后退,需要说明的是,停车楔100可放置于地面和轮胎之间来阻止车辆打滑后退,其中底座200抵接地面。阻挡板300可拆卸连接于底座200,当需要收纳停车楔100时,可将停车楔100划分出体积较小的底座200和阻挡板300,改变了停车楔100的形态,以便于收纳停车楔100,此外,阻挡板300还包括至少两个可拆卸连接的子阻挡板310,将阻挡板300划分出体积较小的至少两个子阻挡板310,改变了阻挡板300的形态,进一步便于收纳停车楔100。
需要指出的是,阻挡板300自上朝下倾斜地设置意指阻挡板300从整体上看是呈自上朝下设置,可以允许阻挡板300阻挡板300有弯折处。
为进一步得使得停车楔100便于收纳,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200包括第一支撑板210、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10的第二支撑板220,所述第一支撑板210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阻挡板300的下部,所述第二支撑板220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阻挡板300的上部,如此,将底座200划分出体积较小的第一支撑板210和第二支撑板220,改变了底座200的形态,使得停车楔100便于收纳,此外,所述第一支撑板210、所述第二支撑板220、及所述阻挡板300围设出第一腔体600,所述第一腔体600沿所述阻挡板300的左右方向延伸,如此,安装好的停车楔100具有第一腔体600,第一腔体600使得停车楔100的重量较轻,从而使得停车楔100便于携带。具体而言,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210、第二支撑板220、及的阻挡板300绕第一腔体600依次首尾可拆卸连接,可以理解第一腔体600呈三棱柱状,三棱柱状有利于停车楔100结构稳定,此外三棱柱状允许第一腔体600的侧面存在弯折处,此处三棱柱状意指第一腔体600从整体上看近似于三棱柱。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若考虑停车楔100的结构强度,组装好的停车楔100不设有腔体,底座200包括多个可拆卸连接的块状结构。
为提高停车楔100的结构强度,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停车楔100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200和所述阻挡板300之间的第一腔体600的第三支撑板500,所述第三支撑板500连接所述底座200和所述阻挡板300,在第三支撑板500的支撑作用下,提高了停车楔100的结构强度,可以承受轮胎给予的较大压力,降低阻挡板300断裂的可能性,延长了停车楔100的使用寿命。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加厚阻挡板300的厚度来提高停车楔100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所有所述子阻挡板310在所述阻挡板300的倾斜方向上依次设置,可以理解,相邻的子阻挡板310的可拆卸连接处较为薄弱,不能承受过大的力,为提高该可拆卸连接处的强度,任意相邻的两所述子阻挡板310的可拆卸连接处连接有一所述第三支撑板500,所有所述第三支撑板500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210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20的连接处,所有所述第三支撑板500共同将所述第一腔体600分隔出第二腔体700,所述第二腔体700沿所述阻挡板300的左右方向延伸,可以理解,第二腔体700呈三棱柱状,三棱柱状有利于停车楔100结构稳定,此外三棱柱状允许第二腔体700的侧面存在弯折处,此处三棱柱状意指第二腔体700从整体上看近似于三棱柱,此外,子阻挡板310、第三支撑板500和第二腔体700的数量存在下列关系,当子阻挡板310的数量为N时,第三支撑板500的数量为N-1,第二腔体700的数量为N,可以理解N大于等于2,当N等于2时,第二腔体700的数量为2,一个第二腔体700由第一支撑板210、第三支撑板500、及一子阻挡板310围设处,另一第二腔体700由第二支撑板220、第三支撑板500、及一子阻挡板310围设出,当N大于2时,再一第三腔体还由两第三支撑板500和一子阻挡板310围设出。可以理解,N越大则呈三棱柱状的第二腔体700就越多,越有利于停车楔100的结构稳定。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所有子阻挡板310在阻挡板300的左右方向上依次可拆卸连接,所有子阻挡板310均连接有一第三支撑板500。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停车楔100包括多个连接轴400,所述子阻挡板310设有多个,任意相邻的两所述子阻挡板310、及对应的所述第三支撑板500通过一所述连接轴400可拆卸连接,所有所述第三支撑板500通过一所述连接轴400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210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20通过一所述连接轴400可拆卸连接,如此,便于组装停车楔100。然本设计不限于此,若考虑减少零件的数量,可以在相可拆卸连接的两者中,一者设有扣部,另一者设有与该扣部相配合的扣孔。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210设有供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210的一所述子阻挡板310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沟槽211,所述第一沟槽211的槽口朝向所述第二支撑板220,具体而言,该子阻挡板310伸入该第一沟槽211,所述第二支撑板220设有供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板220的一所述子阻挡板310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沟槽221,所述第二沟槽221的槽口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板210,具体而言,该子阻挡板310伸入该第二沟槽221,所述第一沟槽211、所述第二沟槽221、及所述连接轴40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阻挡板300的左右方向相并行。如此,当轮胎抵压阻挡板300时,第一支撑板210和第二支撑板220之间的夹角具有减小的趋势,第一沟槽211的槽壁和第二沟槽221的槽壁分别抵压阻挡板300,并且在第三支撑板500的支撑作用下各第二腔体700的形态稳固,轮胎给予停车楔100的力越大,则停车楔100的结构越稳固。
为减小生产停车楔100的成本,在一实施例中,连接有两所述第三支撑板500的所述子阻挡板310与第三支撑板500的形状尺寸相同,如此,第三支撑板500和该子阻挡板310可以共用同一模具。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每一子阻挡板310与每一第三支撑板500的形状尺寸相同。
为减小生产停车楔100的成本,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210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20的形状尺寸相同,如此,第一支撑板210和第二支撑板220共用同一模具。
为减小生产停车楔100的成本,在一实施例中,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220的所述子阻挡板310、及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210的所述子阻挡板310的形状尺寸相同。
为提高停车楔100与轮胎之间的摩擦力,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子阻挡板310背离所述底座200的一侧设有防滑齿800,如此,可以使得轮胎滴液停车楔100时,轮胎不会与停车楔100发生相对滑动。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子阻挡板310背离底座200的一侧设有磨砂层。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各所述子阻挡板310背离所述底座200的一侧相切于同一圆,如此,有较多的防滑齿800与轮胎抵接,进一步提高停车楔100与轮胎之间的摩擦力。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210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20背离第一腔体600的一侧也设有防滑齿800,如此用户可以在第一支撑板210和第二支撑板220中选择其一抵接地面,防滑齿800有利于提高第一支撑板210和第二支撑板220与地面的摩擦力。
为延长停车楔100的使用寿命,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200和所述阻挡板300的材质配置为POM,POM为聚甲醛树脂,POM具有高硬度、高刚性、高耐磨的特性。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底座200和阻挡板300的材质还可以配置为尼龙PA66。
为使得停车楔100能适配不同尺寸的轮胎,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200和所述阻挡板300均配置有多种,不同的底座200的尺寸不同,不同的阻挡板300的尺寸不同,一所述底座200对应一所述阻挡板300装配。
参考图1和图2,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停车楔组件,该停车楔组件包括前述的停车楔100、及用以收纳该停车楔的收纳盒,该停车楔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停车楔组件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在一实施例中,收纳盒的长宽高的尺寸分别为360mm、160mm和100mm,高度比传统的收纳盒小,便于携带。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收纳盒的尺寸还可以是其他,只要能收纳停车楔100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停车楔,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以及
阻挡板,用以抵接轮胎,所述阻挡板自上朝下倾斜地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阻挡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阻挡板包括至少两个子阻挡板,任意相邻的两所述子阻挡板可拆卸连接;
所述底座包括第一支撑板、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阻挡板的下部,所述第二支撑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阻挡板的上部;
所述停车楔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和所述阻挡板之间的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连接所述底座和所述阻挡板;
所有所述子阻挡板在所述阻挡板的倾斜方向上依次设置,任意相邻的两所述子阻挡板的可拆卸连接处连接有一所述第三支撑板,所有所述第三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连接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楔,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楔包括多个连接轴,所述子阻挡板设有多个,任意相邻的两所述子阻挡板、及对应的所述第三支撑板通过一所述连接轴可拆卸连接,所有所述第三支撑板通过一所述连接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一所述连接轴可拆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停车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设有供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所述子阻挡板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沟槽,所述第一沟槽的槽口朝向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设有供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所述子阻挡板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沟槽,所述第二沟槽的槽口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沟槽、所述第二沟槽、及所述连接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阻挡板的左右方向相并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停车楔,其特征在于,连接有两所述第三支撑板的所述子阻挡板与第三支撑板的形状尺寸相同;
和/或,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形状尺寸相同;
和/或,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所述子阻挡板、及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所述子阻挡板的形状尺寸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楔,其特征在于,所述子阻挡板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防滑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停车楔,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子阻挡板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相切于同一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楔,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和所述阻挡板的材质均配置为POM。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停车楔,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和所述阻挡板均配置有多种,不同的底座的尺寸不同,不同的阻挡板的尺寸不同,一所述底座对应一所述阻挡板装配。
9.一种停车楔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停车楔;以及
收纳盒,用以收纳所述停车楔。
CN202210845597.4A 2022-07-15 2022-07-15 停车楔和停车楔组件 Active CN1150427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45597.4A CN115042754B (zh) 2022-07-15 2022-07-15 停车楔和停车楔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45597.4A CN115042754B (zh) 2022-07-15 2022-07-15 停车楔和停车楔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42754A CN115042754A (zh) 2022-09-13
CN115042754B true CN115042754B (zh) 2023-08-18

Family

ID=83167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45597.4A Active CN115042754B (zh) 2022-07-15 2022-07-15 停车楔和停车楔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4275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218352A1 (de) * 1972-04-15 1973-10-25 Geisthoff Ing Hubert Klappbarer bremskeil
US4476961A (en) * 1981-12-16 1984-10-16 Picotti Luigi Process for perform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parking grip chock for a vehicle and parking grip chock for a vehicle manufactured from sheet
US6276496B1 (en) * 1998-03-11 2001-08-21 Kelley Company, Inc. Wheel chocking device
CN111152766A (zh) * 2018-11-08 2020-05-15 森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停车楔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218352A1 (de) * 1972-04-15 1973-10-25 Geisthoff Ing Hubert Klappbarer bremskeil
CH562718A5 (zh) * 1972-04-15 1975-06-13 Geisthoff Ing Hubert
US4476961A (en) * 1981-12-16 1984-10-16 Picotti Luigi Process for perform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parking grip chock for a vehicle and parking grip chock for a vehicle manufactured from sheet
US6276496B1 (en) * 1998-03-11 2001-08-21 Kelley Company, Inc. Wheel chocking device
CN111152766A (zh) * 2018-11-08 2020-05-15 森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停车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42754A (zh) 2022-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353006B1 (en) A non-pneumatic tyre
JP4329954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070207024A1 (en) Operator backrest and knee support pad for a materials handling vehicle
EP3390074A1 (en) Wheel comprising a non-pneumatic tire
CN102596601A (zh) 运输装置和车辆
CN115042754B (zh) 停车楔和停车楔组件
US8127809B2 (en) Energy efficient wheel system
KR200414365Y1 (ko) 휴대용 차량 바퀴 받침대
US3870324A (en) Roller skate construction
US1899913A (en) Rear chassis spring mounting
WO2000026070A9 (en) Stabilizer pad for vehicles
JP2756430B2 (ja) タイヤ組立体用リム
CN216733804U (zh) 汽车悬架以及汽车
KR20130121253A (ko) 상용차의 리프 스프링
US4122880A (en) Auxiliary gripping members for gripping shoes for vehicle wheels
CN215475354U (zh) 前横梁连接支架及前横梁总成
CN211222910U (zh) 免充气轮胎、车轮和车辆
CN214945674U (zh) 一种汽车零件用具有防滑功能的垫圈
CN117087369B (zh) 一种汽车用与悬架柔性连接的防止脱出的结构
JP4634644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6158723A (en) Stabilizer for leaf spring suspension device
US20140183803A1 (en) Mounting bush
JP4586486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217124445U (zh) 一种能提高湿地抓地力的摩托车轮胎
US5711578A (en) Vehicle footres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