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33297A - 基于一次指纹触摸实现开机并登录云桌面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一次指纹触摸实现开机并登录云桌面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33297A
CN115033297A CN202210531257.4A CN202210531257A CN115033297A CN 115033297 A CN115033297 A CN 115033297A CN 202210531257 A CN202210531257 A CN 202210531257A CN 115033297 A CN115033297 A CN 1150332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print
cloud
token
user
log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3125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包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3125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332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332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332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01Bootstrapping
    • G06F9/4406Loading of operating syst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一次指纹触摸实现开机并登录云桌面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向云端注册所述用户的指纹登录信息;在上电未开机状态下,等待指纹检测中断;收到指纹检测中断后,保存指纹信息,触发开机流程;在开机后,利用保存的所述指纹信息获取登录令牌;利用所述登录令牌登录云桌面。根据实施例的方法,通过一次指纹触摸实现开机并登录云桌面,可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基于一次指纹触摸实现开机并登录云桌面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云计算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基于一次指纹触摸实现开机并登录云桌面的方法、装置和瘦客户机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云计算技术是对计算架构的一次革命,基于云计算技术发展的桌面服务也称为云桌面。随着云计算飞速发展形成的规模效应,云桌面以其部署简单、维护便捷、即开即用、高可用性和高安全性等优点,正在成为政企用户和个人用户的重要选择。云桌面具有集中管理、安全可靠、节约成本、绿色节能等优势。用户可以突破时间、地点、终端、应用的限制,随时随地接入到云端桌面办公。
利用瘦客户机访问云桌面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瘦客户机可以提供易用、安全、高效的云上桌面服务,有助于快速构建、高效管理桌面办公环境,提供安全、灵活的办公体系。市场上的一种瘦客户机,只需将一张名片夹大小的装置连接一块屏幕,就可以进入专属云电脑桌面,访问各种应用和文件,还能随时在云端扩充算力,进行办公沟通、设计建模、动画渲染等操作。瘦客户机支持按需配置性能,同等性能下价格是传统PC的一半甚至更低。在办公网络环境下,瘦客户机的使用体验可非常流畅。
瘦客户机所有数据存储在云端,不怕电脑丢失,更不怕病毒,与云数据中心享有同级别的安全防护能力,还能兼容Windows、Linux、安卓应用。这样,通过瘦客户机访问云端,一方面信息集中可以更安全的掌控,防止终端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所有用户操作痕迹都会保留在云端而不是终端,更有利于审计核查,防止作恶。从某个角度来说,瘦客户机(云电脑)是企业IT管理部门的终级理想之一。
瘦客户机通过网络登录云桌面,相对于本地登录而言,登录过程会有延迟。因此,需要对登录过程进行改善,以提升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基于一次指纹触摸实现开机并登录云桌面的方法和装置,通过一次指纹触摸实现开机并登录云桌面,可提升用户体验。
本申请的其该用户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一次指纹触摸实现开机并登录云桌面的方法,用于瘦客户机,该方法包括: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一次指纹触摸实现开机并登录云桌面的装置,用于瘦客户机,该装置包括:注册模块,用于向云端注册所述用户的指纹登录信息;检测模块,用于在上电未开机状态下,等待指纹检测中断;保存模块,用于在收到指纹检测中断后,保存指纹信息,触发开机流程;获取模块,用于在开机后,利用保存的所述指纹信息获取登录令牌;登录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登录令牌登录云桌面。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瘦客户机,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前述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在上电未开机状态检测指纹中断及获取指纹信息,可实现通过一次指纹触摸开机并登录云桌面,从而加快开机和登录速度,提升用户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图1示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基于一次指纹触摸实现开机并登录云桌面的方法流程图。
图3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通过指纹获取登录令牌的过程。
图4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用于一键开机并登录云桌面的交互时序图。
图5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基于一次指纹触摸实现开机并登录云桌面的装置。
图6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云计算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申请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申请的各方面。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之前,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一些术语进行解释说明。
云桌面:有时也称为远程桌面或虚拟桌面,是一种运用云计算方式,通过传输协议,将计算和存储放在云端,远程提供虚拟桌面的服务。对于云桌面,数据在云端进行处理,本地终端仅作为一个人机交互的接口。
指纹模板:通过指纹读取设备读取到的指纹图像,需要进行处理以使之更清晰,再通过指纹辨识软件建立指纹的特征数据。软件从指纹上找到被称为节点的数据点,即指纹纹路的分叉、终止或打圈处的坐标位置,这些点同时具有七种以上的唯一性特征。通常手指上平均具有70个节点,所以这种方法会产生大约490个指纹特征。这些指纹特征,通常称为模板。可通过计算机模糊比较的方法,把两个指纹模板进行比较,计算出它们的相似程度,最终得到匹配结果。
bootloader:一种系统引导程序,是在操作系统内核运行之前运行的一段小程序。通过这段程序,可以初始化硬件设备、建立内存空间的映射图,从而将系统的软硬件环境带到一个合适的状态,以便为最终调用操作系统内核准备好正确的环境。系统加电或复位后,CPU通常都从某个由CPU制造商预先安排的地址上取指令。因此在系统加电后,CPU将首先执行bootloader程序。
安全存储区域:在本申请中指芯片提供的一种存储区域,例如amlogic芯片的unifykeys安全存储区域。此区域数据一般在重启、刷机、恢复出厂时不能清除,但可强制修改。
登录令牌:登录令牌(Token),用于服务端的身份验证。基于Token的身份验证过程一般如下:客户端发送验证请求;服务端验证通过后,返回一个带签名的Token给客户端;客户端存储Token,并每次携带Token访问服务端。服务端返回的令牌可包括访问令牌(accessToken)和刷新令牌(refresh Token)。refresh Token可以避免频繁的读写操作,因为服务端不需要更新access Token的过期时间。一旦access Token过期,就反馈给客户端,客户端使用refresh Token申请更新的access Token继续使用。
瘦客户机:瘦客户机(thin client)的内涵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具有X终端和无磁盘工作站的性能,依赖网络挂接的服务器进行运算和存储。瘦客户机可以通过远程桌面协议共享主机资源,实现桌面虚拟化解决方案。通过对主机和瘦客户机的简单设置,可实现开机自动查找并连接主机,实现远程桌面,共享使用中心主机(或服务器)的软硬件资源,带来与单独PC桌面机相同的使用体验。
传统的开机及登录方法,一般需要按开机按键开机后才能使用指纹或账密登录,例如电脑、手机、IPad等。或者使用指纹触发开机之后,需要再进行账密登录。这些登录方式的整个登录体验并不好,特别是在网络场景下的云桌面登录。
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一次指纹触摸实现开机并登录云桌面的方法,结合指纹开机和指纹登录,使用户能在上电关机状态下一键开机并直接登录,体验超快登录的感觉,从而可提升用户体验。
下面将参照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优点进行详细说明。
图1示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一种云计算虚拟化的云计算场景中,整个系统包括远程客户端101及云计算中心105。云计算中心105可包括多个服务器A和B,并基于多个服务器A和B提供多个虚拟机服务,同时为远程客户提供云桌面。
云桌面是典型的云计算应用,主要是在云端通过虚拟机部署用户所需的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然后通过远程云桌面方式将服务端虚拟机的桌面传送到客户端。在客户端,云桌面可以基于专用软件或浏览器,也可以基于专用硬件,例如瘦客户机。用户在客户端可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云桌面,或通过指纹、密码器等其他方式登录云桌面。
将服务端虚拟机的桌面远程传送到客户端时,常用做法是把屏幕的更新通过一帧帧编码的图片传送到客户端,传输数据可采用较高压缩比的压缩算法(例如,LZ77等)进行压缩。
同时,客户端的键盘、鼠标、触控笔、触摸屏等外设输入设备的操作可以通过网络重定向到服务端虚拟机,服务端虚拟机接收输入以更新屏幕信息。通常的做法是,在客户端获取鼠标、键盘等的操作,再把这些操作的消息通过网络发送到虚拟机,虚拟机再把更新的桌面图像传输到远程客户端进行显示。
本质上,云桌面是一种将个人计算机桌面与底层硬件资源分离的技术,用户可以通过云桌面获得与使用本地计算机桌面相近的体验。
参见图1,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101操作云计算中心105提供的虚拟机的云桌面。
在云桌面上,用户可以点击播放器图标,运行虚拟机上的播放器软件来播放视频,并在本地客户端上通过云桌面观看该视频。
此外,用户可以点击文字编辑软件图标,运行虚拟机上的文字编辑软件,并在本地客户端上通过云桌面进行文字编辑,通过鼠标或键盘滚动界面,快速浏览编辑内容。
易于理解,图1所示应用场景和架构是示意性的,用于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描述的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应用于其他类似的场景和架构。
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基于一次指纹触摸实现开机并登录云桌面的方法流程图。
根据示例实施例,本申请提出一键开机登录的方法,通过一次指纹触摸,实现开机并登录云桌面。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用于瘦客户机。
参见图2,在S201,向云端注册用户的指纹登录信息。
根据一些实施例,为使用户能够基于一次指纹触摸实现开机并登录云桌面,可预先生成用户的指纹模板和指纹标识,保存在模板库中,并在云上为用户注册指纹信息。
根据示例实施例,在一台瘦客户机上可为一个用户录入一个或多个指纹,并生成指纹模板。指纹模板可关联有标识相应指纹的指纹标识(FID:Finger Identification)。指纹标识可对应相同用户的一个或多个指纹模板。例如,一个用户的指纹模板A和指纹模板B可具有相同的指纹标识,例如“FID001”。
录入指纹之后,可将指纹标识、瘦客户机的设备标识(uuid)存储至云端,从而云端将指纹标识和瘦客户机标识与云端存储的用户标识绑定。用户标识(UID:UserIDentification)一般是在创建用户云账号时生成。这样,云端以后可以通过指纹标识和瘦客户机标识唯一确定一个用户标识。
根据另一些实施例,可将指纹模板直接存储于云端以直接在云端进行指纹识别认证。
根据一些实施例,该方法还从云端获取用户的登录令牌和用户标识,然后将登录令牌与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保存在本地,以用于后续登录使用。例如,可通过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云端,从而获得登录令牌和用户标识。登录令牌可包括访问令牌和刷新令牌,前者用于登录云桌面,后者用于获取新的访问令牌。通过登录令牌,避免在网络上传输账号和密码以简化登录并提高安全性。
根据另一些实施例,也可不将登录令牌与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保存在本地,而是每次直接从云端获取登录令牌。
在S203,在上电未开机状态下,等待指纹检测中断。
根据示例实施例,在系统引导程序中执行等待指纹检测中断。例如,瘦客户机设备上电后,在bootloader程序中等待指纹检测中断,在检测到指纹检测中断后才触发开机流程,否则维持在上电关机状态。
在S205,收到指纹检测中断后,保存指纹信息,触发开机流程。
根据示例实施例,例如,bootloader程序在收到指纹检测中断后,通过指纹接口(API)获取指纹图像,并可将指纹图像存储于嵌入式芯片提供的安全存储区域(例如,unifykeys)。然后,可进入加载操作系统内核、系统初始化、启动服务等后续开机流程。根据一些实施例,每次指纹触摸,都会用新生成的指纹图像覆盖之前的指纹图像。
根据另一些实施例,替代指纹图像,可直接保存通过指纹图像转换而来的指纹特征值。
在S207,在开机后,利用保存的指纹信息获取登录令牌。
根据示例实施例,在开机后,可执行登录过程,利用保存的指纹信息获取登录令牌。例如,通过指纹图像获得指纹特征值,在模板库中匹配指纹特征值,得到指纹标识。将得到的指纹标识以及瘦客户机的设备标识发送至云端,从云端获取用户标识,从而利用用户标识从本地提取登录令牌。
根据另一些实施例,可通过指纹标识和设备标识直接从云端获取登录令牌。
根据再一些实施例,指纹模板可直接存储于云端,指纹特征值可发送至云端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可返回登录令牌以用于登录。
在S209,利用登录令牌登录云桌面。
根据示例实施例,获得登录令牌后,则可利用访问令牌登录云桌面。
如果收到云端返回的令牌过期或失效信息,可向云端发送刷新令牌以进行令牌更新,再利用更新后的访问令牌登录云桌面。
云端收到刷新令牌后,会判断刷新令牌是否过期。如果刷新令牌过期,则根据用户名/密码向瘦客户机返回新的登录令牌。如果刷新令牌未过期,则可返回更新的访问令牌。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在上电未开机状态检测指纹中断及获取指纹信息,可实现通过一次指纹触摸开机并登录云桌面,从而加快开机和登录速度,提升用户体验。
图3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通过指纹获取登录令牌的过程。
根据示例实施例,通过指纹获取登录令牌涉及云端和本地,但本申请不限于此。
参见图3,在S301,获取保存的指纹图像。
根据实施例,可以从安全存储区域获取前述启动引导阶段已保存的指纹图像。
在S303,将指纹图像转换为指纹特征值。
根据实施例,可通过调用指纹接口,将指纹图像转换为指纹特征值。
在S305,在模板库中匹配指纹特征值,得到指纹标识。
根据实施例,可调用第三方指纹识别接口进行指纹特征值匹配。如果匹配失败,则可提示用户重新输入指纹,以重新进行匹配。
在S307,利用指纹标识和瘦客户机的设备标识从云端获取用户标识。
根据实施例,将得到的指纹标识以及瘦客户机的设备标识发送至云端,从云端获取用户标识。云端可根据指纹标识和瘦客户机的设备标识与用户标识的关系检索出用户标识。表1示出云端存储的用户指纹登录信息的示例。一台瘦客户机上可有多个用户,每个用户可有一个或多个指纹模板。不同瘦客户机上的用户的指纹标识可能相同,通过指纹标识和设备标识则可以唯一确定对应的用户标识。
表1:用户指纹登录信息表
字段 类型 必选 备注 是否唯一 是否为空
fid String 指纹标识
fpName String 指纹名称
fpEnabled String 指纹有效标志
uid String 用户标识
userName String 用户名称
fpInputTime String 指纹录入时间
uuid String 设备标识
deviceModel String 设备型号
在S309,利用用户标识从本地提取登录令牌。
得到来自云端的用户标识后,可利用已存储的用户标识与登录令牌的关系,从本地提取登录令牌,以用于后续登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指纹模板存储在本地及进行特征匹配,以及从云端获取用户标识并利用该用户标识在本地获取登录令牌,在加快登录流程及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此外,由于用户标识及相关信息在云端维护,便于进行全局管理和变更维护策略,可提高管理效率及降低管理成本。
图4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用于一键开机并登录云桌面的交互时序图。
参见图4,在时序节点1,用户登录本地设备(如瘦客户机),例如通过用户名和密码。
在时序节点2,本地设备发送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云端(服务端),获取登录令牌。
在时序节点3,云端返回访问令牌(accessToken)和刷新令牌(refreshToken)及用户标识至本地设备。访问令牌用于登录云桌面,用于获取新的访问令牌。
在时序节点4,本地设备保存用户信息和令牌(token)信息及用户标识,以用于后续登录使用。
在时序节点5,用户准备录入指纹。
在时序节点6,录入指纹之前,用户通过本地设备登录云端,确认身份,以保证安全性,避免他人录入指纹。
在时序节点7,云端返回确认结果至本地设备。
在时序节点8,如果云端返回的确认结果为通过(ok),则开始录入指纹。在本地设备上可为一个用户录入一个或多个指纹,生成指纹模板和指纹标识,并可保存在模板库中。指纹标识可对应相同用户的一个或多个指纹模板。例如,一个用户的指纹模板A和指纹模板B可具有相同的指纹标识,例如“FID001”。
在时序节点9,指纹录入结束后,将指纹标识和设备标识发送至云端,云端保存用户标识(用户身份)与指纹标识及设备标识的对应关系。。用户标识(UID:UserIDentification)一般是在创建用户云账号时生成。这样,云端以后可以通过指纹标识和瘦客户机标识唯一确定一个用户标识。
在时序节点10,云端返回保存结果至本地设备。根据实施例,如果返回错误,说明云端出现故障,刚录入的指纹模板删除,用户需要重新录入。
在时序节点11,向用户提示指纹录入完成。
在时序节点12,用户通过指纹进行一键开机及登录。本地设备的启动引导程序在上电未开机状态下,等待指纹检测中断;在收到指纹检测中断后,保存指纹信息,触发开机流程。例如,瘦客户机可在bootloader程序中等待指纹检测中断,在检测到指纹检测中断后才触发开机流程,否则维持在上电关机状态。,bootloader程序在收到指纹检测中断后,通过指纹接口(API)获取指纹图像,并可将指纹图像存储于嵌入式芯片提供的安全存储区域(例如,unifykeys)。然后,可进入加载操作系统内核、系统初始化、启动服务等后续开机流程。根据一些实施例,每次指纹触摸,系统都会用新生成的指纹图像覆盖之前的指纹图像。
在时序节点13,本地设备的登录程序获取保存的指纹图像,利用本地模板库,进行指纹匹配。根据实施例,可通过指纹图像获得指纹特征值,在模板库中匹配指纹特征值,得到指纹标识。
在时序节点14,指纹匹配成功(ok),得到指纹标识。将指纹标识和瘦客户机的设备标识发送至云端,查询用户身份,例如获取用户标识。
在时序节点15,云端返回用户信息例如用户标识至本地设备。
在时序节点16,本地设备利用用户标识从本地提取登录令牌,因为本地已存储用户标识与登录令牌的对应关系。
在时序节点17,本地设备将提取的访问令牌发送至云端进行登录。
在时序节点18,云端判断令牌是否过期或失效,并返回结果。
在时序节点19,如果令牌失效,本地设备将刷新令牌发送至云端以更新访问令牌。
在时序节点20,云端判断刷新令牌是否过期,并返回结果。
在时序节点21,如果刷新令牌过期,则通过用户名和密码重新获取令牌。
在时序节点22,云端返回新的登录令牌。
在时序节点23,如果刷新令牌未过期,则云端返回新的访问令牌。
在时序节点24,本地设备使用更新的访问令牌登录云端。
在时序节点25和26,对应于原来有效的访问令牌或更新的访问令牌,云端返回用户登录态。
在时序节点27,登录完成,云端推送云桌面至本地设备。
在时序节点28,本地设备渲染云桌面,呈现给用户。
至此,详细说明了一个完整的指纹向云端注册用户的指纹登录信息及用户通过指纹触摸实现一键开机和登录的示例交互时序过程。通过该示例性描述的过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更清晰和完整的了解及理解。
图5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基于一次指纹触摸实现开机并登录云桌面的装置。
如图5所示,根据实施例的用于提供云桌面的装置500可包括注册模块501、检测模块503、保存模块505、获取模块507及登录模块509。
注册模块501用于向云端注册用户的指纹登录信息。根据示例实施例,为使用户能够基于一次指纹触摸实现开机并登录云桌面,注册模块501可预先生成用户的指纹模板和指纹标识,保存在模板库中,并在云上为用户注册指纹信息。
根据示例实施例,注册模块501可在一台瘦客户机上可为一个用户录入一个或多个指纹,并生成指纹模板。指纹模板可关联有标识相应指纹的指纹标识(FID:FingerIdentification)。指纹标识可对应相同用户的一个或多个指纹模板。例如,一个用户的指纹模板A和指纹模板B可具有相同的指纹标识,例如“FID001”。
录入指纹之后,注册模块501可将指纹标识、瘦客户机的设备标识(uuid)存储至云端,从而云端将指纹标识和瘦客户机标识与云端存储的用户标识绑定。用户标识(UID:UserIDentification)一般是在创建用户云账号时生成。这样,云端以后可以通过指纹标识和瘦客户机标识唯一确定一个用户标识。
根据另一些实施例,注册模块501可将指纹模板直接存储于云端以直接在云端进行指纹识别认证。
根据一些实施例,注册模块501还从云端获取用户的登录令牌和用户标识,然后将登录令牌与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保存在本地,以用于后续登录使用。例如,注册模块501通过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云端,获得登录令牌和用户标识。登录令牌可包括访问令牌和刷新令牌,前者用于登录云桌面,后者用于获取新的访问令牌。通过登录令牌,避免在网络上传输账号和密码以简化登录并提高安全性。
根据另一些实施例,注册模块501可不将登录令牌与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保存在本地,而是每次直接从云端获取登录令牌。
检测模块503用于在上电未开机状态下,等待指纹检测中断。根据示例实施例,检测模块503通过系统引导程序执行等待指纹检测中断。例如,瘦客户机设备上电后,检测模块503在bootloader程序中等待指纹检测中断,在检测到指纹检测中断后才触发开机流程,否则维持在上电关机状态。
保存模块505用于在收到指纹检测中断后,保存指纹信息,触发开机流程。根据示例实施例,例如,保存模块505通过bootloader程序在收到指纹检测中断后,通过指纹接口(API)获取指纹图像,并可将指纹图像存储于嵌入式芯片提供的安全存储区域。然后,可触发开机动作,进入加载操作系统内核、系统初始化、启动服务等后续开机流程。根据一些实施例,每次指纹触摸,保存模块505都会用新生成的指纹图像覆盖之前的指纹图像。根据另一些实施例,替代指纹图像,保存模块505可直接保存通过指纹图像转换而来的指纹特征值。
获取模块507用于在开机后,利用保存的指纹信息获取登录令牌。根据示例实施例,在开机后,获取模块507可以从安全存储区域获取前述启动引导阶段已保存的指纹图像。然后,可通过调用指纹接口,将指纹图像转换为指纹特征值。就此,可调用第三方指纹识别接口在模板库中匹配指纹特征值,得到指纹标识。进一步地,获取模块507将得到的指纹标识以及瘦客户机的设备标识发送至云端以获取用户标识。云端可根据指纹标识和瘦客户机的设备标识与用户标识的关系检索出用户标识。
得到来自云端的用户标识后,获取模块507可利用已存储的用户标识与登录令牌的关系,从本地提取登录令牌,以用于后续登录。
根据另一些实施例,获取模块507可通过指纹标识和设备标识直接从云端获取登录令牌。
根据再一些实施例,获取模块507可将指纹模板直接存储于云端,指纹特征值可发送至云端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可返回登录令牌以用于登录。
登录模块509用于利用登录令牌登录云桌面。
根据示例实施例,获得登录令牌后,登录模块509可利用访问令牌登录云桌面。
如果收到云端返回的令牌过期或失效信息,登录模块509可向云端发送刷新令牌以进行令牌更新,再利用更新后的访问令牌登录云桌面。云端收到刷新令牌后,会判断刷新令牌是否过期。如果刷新令牌过期,则根据用户名/密码向瘦客户机返回新的登录令牌。如果刷新令牌未过期,则可返回更新的访问令牌。
根据该实施例的装置可执行与前面描述的方法类似的功能,其他功能可参见前面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图6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瘦客户机的框图。
如图6所示,瘦客户机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瘦客户机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16,系统存储器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28和处理单元16)的总线18。瘦客户机12可以是高速工业通信系统中的设备。
总线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MCA)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
瘦客户机12典型地包括多种机器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瘦客户机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系统存储器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机器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2。瘦客户机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机器系统存储介质。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指令模块42的指令/实用工具40,可以存储在例如系统存储器28中,这样的指令模块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指令、其它指令模块以及指令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指令模块42通常执行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瘦客户机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包括键盘、指向设备、指纹识别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瘦客户机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瘦客户机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nput/Output,I/O)接口22进行。并且,瘦客户机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20通过总线18与瘦客户机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6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瘦客户机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s,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16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8中的指令,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类型的盘,包括软盘、光盘、DVD、CD-ROM、微型驱动器以及磁光盘、ROM、RAM、EPROM、EEPROM、DRAM、VRAM、闪速存储器设备、磁卡或光卡、纳米系统(包括分子存储器IC),或适合于存储指令和/或数据的任何类型的媒介或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何一种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借助软件和/或硬件来实现。本说明书中的“单元”和“模块”是指能够独立完成或与其他部件配合完成特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其中硬件例如可以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等。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和解释。应清楚地理解,本申请描述了如何形成和使用特定示例,但本申请不限于这些示例的任何细节。相反,基于本申请公开的内容的教导,这些原理能够应用于许多其它实施例。
通过对示例实施例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易于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示例实施例,通过一次指纹触摸,可实现开机并登录云桌面,提升用户体验。
根据示例实施例,通过在上电未开机状态检测指纹中断及获取指纹信息,可实现通过一次指纹触摸开机并登录云桌面,从而加快开机和登录速度。
根据示例实施例,通过指纹标识和设备标识则可以唯一确定对应的用户标识。
根据示例实施例,通过将指纹模板存储在本地及进行特征匹配,以及从云端获取用户标识并利用该用户标识在本地获取登录令牌,在加快登录流程及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
根据示例实施例,用户标识及相关信息在云端维护,便于进行全局管理和变更维护策略,可提高管理效率及降低管理成本。
依据以下条款可更好地理解前述内容:
条款1、一种基于一次指纹触摸实现开机并登录云桌面的方法,用于瘦客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云端注册所述用户的指纹登录信息;
在上电未开机状态下,等待指纹检测中断;
收到指纹检测中断后,保存指纹信息,触发开机流程;
在开机后,利用保存的所述指纹信息获取登录令牌;
利用所述登录令牌登录云桌面。
条款2、如条款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云端注册所述用户的指纹登录信息之前,还包括:
从云端获取用户的所述登录令牌和用户标识;
生成用户的指纹模板和指纹标识,并保存在模板库中。
条款3、如条款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云端获取用户的登录令牌和用户标识,包括:
通过所述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云端从而获得所述登录令牌和所述用户标识;
保存所述登录令牌与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
条款4、如条款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登录令牌包括访问令牌和刷新令牌。
条款5、如条款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云端注册所述用户的指纹登录信息,包括:
将所述指纹标识、所述瘦客户机的设备标识存储至云端,从而与所述用户标识绑定。
条款6、如条款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系统引导程序中执行所述等待指纹检测中断。
条款7、如条款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信息为指纹图像,所述利用保存的所述指纹信息提取所述登录令牌,包括:
获取保存的所述指纹图像;
将所述指纹图像转换为指纹特征值;
在所述模板库中匹配所述指纹特征值,得到所述指纹标识;
利用所述指纹标识和所述瘦客户机的设备标识从云端获取所述用户标识;
利用所述用户标识从本地提取所述登录令牌。
条款8、如条款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登录令牌登录云桌面,包括:
利用所述访问令牌登录云桌面;
在收到云端返回的失效信息后,向云端发送所述刷新令牌以进行令牌更新;
利用更新后的访问令牌登录云桌面。
条款9、一种基于一次指纹触摸实现开机并登录云桌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注册模块,用于向云端注册所述用户的指纹登录信息;
检测模块,用于在上电未开机状态下,等待指纹检测中断;
保存模块,用于在收到指纹检测中断后,保存指纹信息,触发开机流程;
获取模块,用于在开机后,利用保存的所述指纹信息获取登录令牌;
登录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登录令牌登录云桌面。
条款10、一种瘦客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条款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条款11、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条款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以上具体地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可理解的是,本申请不限于这里描述的详细结构、设置方式或实现方法;相反,本申请意图涵盖包含在所附条款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设置。

Claims (10)

1.一种基于一次指纹触摸实现开机并登录云桌面的方法,用于瘦客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云端注册所述用户的指纹登录信息;
在上电未开机状态下,等待指纹检测中断;
收到指纹检测中断后,保存指纹信息,触发开机流程;
在开机后,利用保存的所述指纹信息获取登录令牌;
利用所述登录令牌登录云桌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云端注册所述用户的指纹登录信息之前,还包括:
从云端获取用户的所述登录令牌和用户标识;
生成用户的指纹模板和指纹标识,并保存在模板库中。
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云端获取用户的登录令牌和用户标识,包括:
通过所述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云端从而获得所述登录令牌和所述用户标识;
保存所述登录令牌与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登录令牌包括访问令牌和刷新令牌。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云端注册所述用户的指纹登录信息,包括:
将所述指纹标识、所述瘦客户机的设备标识存储至云端,从而与所述用户标识绑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系统引导程序中执行所述等待指纹检测中断。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信息为指纹图像,所述利用保存的所述指纹信息提取所述登录令牌,包括:
获取保存的所述指纹图像;
将所述指纹图像转换为指纹特征值;
在所述模板库中匹配所述指纹特征值,得到所述指纹标识;
利用所述指纹标识和所述瘦客户机的设备标识从云端获取所述用户标识;
利用所述用户标识从本地提取所述登录令牌。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登录令牌登录云桌面,包括:
利用所述访问令牌登录云桌面;
在收到云端返回的失效信息后,向云端发送所述刷新令牌以进行令牌更新;
利用更新后的访问令牌登录云桌面。
9.一种基于一次指纹触摸实现开机并登录云桌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注册模块,用于向云端注册所述用户的指纹登录信息;
检测模块,用于在上电未开机状态下,等待指纹检测中断;
保存模块,用于在收到指纹检测中断后,保存指纹信息,触发开机流程;
获取模块,用于在开机后,利用保存的所述指纹信息获取登录令牌;
登录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登录令牌登录云桌面。
10.一种瘦客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531257.4A 2022-05-16 2022-05-16 基于一次指纹触摸实现开机并登录云桌面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50332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31257.4A CN115033297A (zh) 2022-05-16 2022-05-16 基于一次指纹触摸实现开机并登录云桌面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31257.4A CN115033297A (zh) 2022-05-16 2022-05-16 基于一次指纹触摸实现开机并登录云桌面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33297A true CN115033297A (zh) 2022-09-09

Family

ID=83121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31257.4A Pending CN115033297A (zh) 2022-05-16 2022-05-16 基于一次指纹触摸实现开机并登录云桌面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33297A (zh)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53293A1 (en) * 2007-12-14 2009-06-18 Chi Mei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a handheld device by validating fingerprints
CN103607599A (zh) * 2013-11-08 2014-02-26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指纹识别的电视用户登录系统及方法
CN104008319A (zh) * 2014-05-14 2014-08-27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指纹识别的终端及其待机状态下的登录方法、系统
CN104917727A (zh) * 2014-03-12 2015-09-1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一种帐户鉴权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6487887A (zh) * 2016-09-30 2017-03-08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快速登录的方法和终端
CN107223250A (zh) * 2017-04-21 2017-09-29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键开机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07291432A (zh) * 2016-04-01 2017-10-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云桌面管控方法、装置和云桌面访问方法、装置
CN207706215U (zh) * 2017-12-19 2018-08-07 南京华讯方舟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登录云主机设备及系统
CN108701180A (zh) * 2017-04-26 2018-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开机的方法及设备
CN109145562A (zh) * 2018-09-25 2019-01-04 浙江智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指纹鼠标的持续认证身份方法及其设备
CN109391615A (zh) * 2018-09-27 2019-02-26 深圳互联先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免密登录方法及系统
CN109933974A (zh) * 2019-02-14 2019-06-25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密码初始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35126A (zh) * 2016-05-19 2019-08-16 苹果公司 请求远程授权的设备的用户界面
CN112087434A (zh) * 2020-08-14 2020-12-15 深圳市当智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指纹识别的大屏多媒体终端及其登录方法
CN113395272A (zh) * 2021-06-09 2021-09-14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安全的远程办公系统
CN113886805A (zh) * 2021-05-28 2022-01-0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账户登录方法、电子设备及芯片
AU2021101726A4 (en) * 2021-04-05 2022-01-06 M V, Praveen A Novel Approach to Make Active and Inactive Entire Device’s Screen for Fingers with Fingerprint Authentication
CN114329376A (zh) * 2021-11-30 2022-04-12 山西三友和智慧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机开机身份认证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53293A1 (en) * 2007-12-14 2009-06-18 Chi Mei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a handheld device by validating fingerprints
CN103607599A (zh) * 2013-11-08 2014-02-26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指纹识别的电视用户登录系统及方法
CN104917727A (zh) * 2014-03-12 2015-09-1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一种帐户鉴权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4008319A (zh) * 2014-05-14 2014-08-27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指纹识别的终端及其待机状态下的登录方法、系统
CN107291432A (zh) * 2016-04-01 2017-10-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云桌面管控方法、装置和云桌面访问方法、装置
CN110135126A (zh) * 2016-05-19 2019-08-16 苹果公司 请求远程授权的设备的用户界面
CN106487887A (zh) * 2016-09-30 2017-03-08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快速登录的方法和终端
CN107223250A (zh) * 2017-04-21 2017-09-29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键开机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13392390A (zh) * 2017-04-21 2021-09-14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键开机处理方法、一键开机处理装置及终端
CN108701180A (zh) * 2017-04-26 2018-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开机的方法及设备
CN207706215U (zh) * 2017-12-19 2018-08-07 南京华讯方舟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登录云主机设备及系统
CN109145562A (zh) * 2018-09-25 2019-01-04 浙江智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指纹鼠标的持续认证身份方法及其设备
CN109391615A (zh) * 2018-09-27 2019-02-26 深圳互联先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免密登录方法及系统
CN109933974A (zh) * 2019-02-14 2019-06-25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密码初始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87434A (zh) * 2020-08-14 2020-12-15 深圳市当智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指纹识别的大屏多媒体终端及其登录方法
AU2021101726A4 (en) * 2021-04-05 2022-01-06 M V, Praveen A Novel Approach to Make Active and Inactive Entire Device’s Screen for Fingers with Fingerprint Authentication
CN113886805A (zh) * 2021-05-28 2022-01-0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账户登录方法、电子设备及芯片
CN113395272A (zh) * 2021-06-09 2021-09-14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安全的远程办公系统
CN114329376A (zh) * 2021-11-30 2022-04-12 山西三友和智慧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机开机身份认证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92441B2 (en) Portable desktop device and method of host computer system hardware recognition and configuration
CN107450839B (zh) 基于黑屏手势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JP2010508578A (ja) 透明な二次因子を介したプラットフォーム認証
US2007016858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mote Access to Keyboard Control in Legacy USB Mode
CN111985906A (zh) 一种远程办公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18140172A1 (en) Determining computer ownership
US20180357404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831976A (zh) 一种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版权保护方法及设备
US11907728B2 (en) Bios-based multi-user management method and system
US2016004866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 generation and retrieval of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password
CN115033297A (zh) 基于一次指纹触摸实现开机并登录云桌面的方法和装置
WO2024011856A1 (zh) 元数据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778193B (zh) 一种客户端和ui交互方法
US1134751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short-term changes to BIOS setup
US1189319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iewing incompatible web pages via remote browser instances
US10075448B2 (en) Password setup management
US20230345240A1 (en) Contextual authentication for secure remote sessions
CN117667241B (zh) 设备加载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92217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ng pre-boot soft keyboard behavior based on system context
CN115913913B (zh) 网卡预启动执行环境功能故障定位方法及装置
JP2006048213A (ja) 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2279147B1 (ko) Ap의 무선 접속정보 변경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iot시스템
US10966096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ystem recovery from a system user interface process malfunction
CN113935046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0703691B1 (ko) 사용자 정보에 따른 작업 환경을 지원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