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22249B - 云数据中心应用中数据流传输调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云数据中心应用中数据流传输调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22249B
CN115022249B CN202210687396.6A CN202210687396A CN115022249B CN 115022249 B CN115022249 B CN 115022249B CN 202210687396 A CN202210687396 A CN 202210687396A CN 115022249 B CN115022249 B CN 1150222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et
data packet
mark
retransmission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8739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22249A (zh
Inventor
胡晋彬
饶淑莹
刘颖
王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1068739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222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222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22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222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22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8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relation to timing considerations
    • H04L47/283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relation to timing considerations in response to processing delays, e.g. caused by jitter or round trip time [RT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9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hreshol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50Queue scheduling
    • H04L47/56Queue scheduling implementing delay-aware schedul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云数据中心应用中数据流传输调度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步骤包括:S1.发送端接收到信用包或有新数据流启动时,判断当前数据包是否为第一个RTT内的非计划数据包;S2.发送端对判断为第一个RTT内的非计划数据包采用第一标记进行标记后发送,以使得当交换机上队列长度超过预设阈值时根据第一标记选择出非计划数据包进行转发、丢弃其余的计划数据包;还包括在发送端判断到数据包为重传的计划包时,使用第一标记进行标记,以使得当交换机上队列长度超过预设阈值时根据第一标记选择出重传计划数据包进行转发。本发明具有实现方法简单、控制效率高、能够避免非计划数据包丢失,保护延时敏感的小流并加快小流完成等优点。

Description

云数据中心应用中数据流传输调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数据中心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云数据中心应用中数据流传输调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云数据中心应用中通常对数据传输的延时性能要求非常高。为满足云数据中心应用该严苛的低延时性能需求,提出了基于接收端驱动的主动传输控制协议,即发送端接收到来自接收端的一个授权或信用包后,仅驱动一个新数据包,以实现超低排队延时和零数据包丢失。然而,当前如网页搜索、远程过程调用和分布式机器学习等云数据中心应用通常都会生成大量小于100KB的非常小的流(小流),这些小流都是延时敏感的流。随着链路带宽的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小流可以在一个RTT(Round-Trip Time,往返时延)内完成。比如在100Gbps高带宽网络下,在网页服务器、缓存跟随器、网页搜索和数据挖掘等工作负载下,约60%至90%的流仅在第一次RTT内就可以完成。此外,随着链路带宽的增加,会进一步使得在第一次RTT内能传输完成的数据增多,因而在第一次RTT内能传输完成更多数据也成为了明显的趋势。
为了避免由于等待来自接收端分配的授权包而消耗额外的RTT延时,以及为了避免带宽浪费,现有技术中基于接收端驱动的传输协议(如pHost、NDP、Homa、RPO等)在实现超低延时的同时是以线速率启动新流。但是,在高并发的流量场景下,如果所有流都激进的以线速启动,则很难保证超低的排队延时。例如,第一个RTT内在无授权包驱动的情况下,直接以线速发送的数据包(即为非计划数据包)在负载重的场景下,会导致严重的排队延时甚至数据包丢失。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数据中心拥塞控制方案Aeolus,基于“预信用”数据包传输方式,只允许非计划数据包充分利用空闲带宽,而不干扰由授权包驱动的计划数据包。虽然Aeolus可以有效减少了计划数据包的排队延时,但会造成非计划数据包丢失严重,进而使得在一个RTT内能完成传输的延时敏感短流因丢包造成流完成时间急剧增大,从而应用性能急剧下降。
综上,现有技术中针对于云数据中心应用数据流的传输控制方式,会存在严重的排队延时甚至数据包丢失的问题,或者会造成非计划数据包丢失严重、小流完成时间增加,如何在基于接收端驱动的传输控制机制中,能够避免非计划数据包丢失、保护延时敏感的小流,同时加快小流完成、降低流完成时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方法简单、控制效率高、能够避免非计划数据包丢失,保护延时敏感的小流并加快小流完成的云数据中心应用中数据流传输调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云数据中心应用中数据流传输调度控制方法,步骤包括:
S1.发送端接收到信用包或有新数据流启动时,判断当前数据包是否为第一个RTT内的非计划数据包;
S2.发送端对判断为所述第一个RTT内的非计划数据包采用第一标记进行标记后发送,以使得当交换机上队列长度超过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标记选择出对应的非计划数据包进行转发、丢弃其余的计划数据包。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如果判断到当前数据包不为第一个RTT内的非计划数据包,即判断为计划数据包时,还包括重传判断与标记步骤,包括:
S101.判断当前数据包是否为重传的计划包,如果是重传的计划包则使用第一标记进行标记后发送,以使得当交换机上队列长度超过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标记选择出对应的重传计划数据包进行转发,如果不是重传的计划包,则转入步骤S102;
S102.判断在预设计划包重传比例更新周期内发送的计划包与接收到的信用包的比例是否小于预设比例阈值Sth,如果是则使用第二标记进行标记后发送,以使得当交换机上队列长度超过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二标记丢弃对应的计划数据包,否则返回步骤S1,所述第一标记与所述第二标记不同。
进一步的,所述预设比例阈值Sth为1-计划包的重传比例,即步骤S102中具体判断在预设计划包重传比例更新周期内发送的计划包与接收到的信用包的比例是否小于1-计划包的重传比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标记使用1标记,以标记在交换机侧队列长度超过预设阈值时需要转发的数据包,所述第二标记使用0标记,以标记在预设计划包重传比例更新周期内发送的计划包与接收到的信用包的比例小于预设比例阈值的数据包。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前还包括判断当前时间与计划包重传比例更新周期的起始时间t的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计划包重传比例更新周期阈值Tth,如果是则更新计划包重传比例PT,并更新计划包重传比例更新周期的起始时间t。
进一步的,所述更新计划包重传比例更新周期的起始时间t具体为:将所述计划包重传比例更新周期的起始时间t更新为当前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预设计划包重传比例更新周期Tth为2RTT。
进一步的,还包括在交换机侧监听接收到的数据包,当输出端口队列长度超过预设阈值时,判断数据包是否带有所述第一标记,如果是则转发数据包,否则判定为需要丢弃的计划包进行丢弃。
一种云数据中心应用中数据流传输调度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设置在发送端,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接收到信用包或有新数据流启动时,判断当前数据包是否为第一个RTT内的非计划数据包;
标记模块,用于对判断为所述第一个RTT内的非计划数据包采用第一标记进行标记后发送,以使得当交换机上队列长度超过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标记选择出对应的非计划数据包进行转发、丢弃其余的计划数据包。
一种云数据中心应用中数据流传输调度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发送端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上述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通过在发送端接收到信用包或有新数据流启动时首先识别是否为第一个RTT内的非计划数据包,对第一个RTT内的非计划数据包使用第一标记进行标记,以区分非计划包和计划包,使得在交换机上,非计划包和计划包进入同一个队列,当队列长度超过预设阈值时,可以根据第一标记选择需要转发的非计划数据包而丢弃其他的计划包,使得即使队列超过设定阈值,非计划包不会被丢弃,而是优先于计划包被传输到接收端,从而保护了第一个RTT内线速传输的非计划包,使得延时敏感的突发短流能够在一个RTT内即完成传输,减少延时敏感的突发小流的流完成时间、加快小流的完成。
2、本发明通过在判断当前数据包属于计划包时,进一步判断是否为重传的计划数据包,对为重传的计划数据包使用第一标记进行标记,使得当交换机上队列长度超过预设阈值时转发该重传的计划数据包,从而对重传的计划包进行保护,以避免多次丢包重传造成的拖尾延时,进一步减小计划包所属流的完成时间。
3、本发明针对于不是重传的数据包,通过周期性的统计计划包的重传比例,根据计划包重传比例更新周期内发送的计划包与接收到的信用包的比例,对数据包进行标记,使得当交换机上队列长度超过预设阈值时丢弃计划数据包,从而按计划包的重传比例来相应的减小计划包的发送速率,实现计划包的驱动速率自动调节,进一步减小计划包所属流的完成时间、加快小流的完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云数据中心应用中数据流传输调度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应用实施例中实现云数据中心应用中数据流传输调度控制的详细流程示意图。
图3是在具体应用实施例中采用的测试场景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4是在具体应用实施例中网络负载为0.6时得到的小流在不同工作负载下的小流完成时间的累积分布结果示意图。
图5是在具体应用实施例中得到不同工作负载和变化网络负载下小流(小于100KB)的平均流完成时间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云数据中心应用中数据流传输调度控制方法的步骤包括:
S1.发送端接收到信用包或有新数据流启动时,判断当前数据包是否为第一个RTT内的非计划数据包;
S2.发送端对判断为第一个RTT内的非计划数据包采用第一标记进行标记后发送,以使得当交换机上队列长度超过预设阈值时根据第一标记选择出对应的非计划数据包进行转发、丢弃其余的计划数据包。
本实施例通过在发送端接收到信用包或有新数据流启动时首先识别是否为第一个RTT内的非计划数据包,对第一个RTT内的非计划数据包使用第一标记进行标记,以区分非计划包和计划包,使得在交换机上,非计划包和计划包进入同一个队列,当队列长度超过预设阈值时,可以根据第一标记选择出非计划数据包进行转发而丢弃其他的计划包,使得即使队列超过设定阈值,非计划包不会被丢弃,而是优先于计划包被传输到接收端,从而保护了第一个RTT内线速传输的非计划包,使得延时敏感的突发短流能够在一个RTT内即完成传输,减少延时敏感的突发小流的流完成时间、加快小流的完成,提高应用性能。
本实施例步骤S1中如果判断到当前数据包不为第一个RTT内的非计划数据包,即判断为计划数据包时,还包括重传判断与标记步骤,包括:
S101.判断当前数据包是否为重传的计划包,如果是重传的计划包则使用第一标记进行标记后发送,以使得当交换机上队列长度超过预设阈值时根据第一标记选择出对应的重传计划数据包进行转发,如果不是重传的计划包,则转入步骤S102;
S102.判断在预设计划包重传比例更新周期内发送的计划包与接收到的信用包的比例是否小于预设比例阈值Sth,如果是则使用第二标记进行标记后发送,以使得当交换机上队列长度超过预设阈值时根据第二标记丢弃对应的计划数据包,否则返回步骤S1,第一标记与第二标记不同。
上述第一标记即为用于标记在当交换机上队列长度超过预设阈值时需要转发的数据包,第二标记用于标记在当交换机上队列长度超过预设阈值时需要丢弃的数据包。
本实施例通过在判断当前数据包属于计划包时,进一步判断是否为重传的计划数据包,如果是则使用第一标记进行标记,即对重传的计划包也进行标记,使得当交换机上队列长度超过预设阈值时转发该重传的计划数据包,从而对重传的计划包进行保护,以避免多次丢包重传造成的拖尾延时,进一步减小计划包所属流的完成时间。如果不是重传的数据包,则周期性的统计计划包的重传比例,根据预设计划包重传比例更新周期内发送的计划包与接收到的信用包的比例,确定是否使用第二标记对数据包进行标记,如果标记为第二标记则当交换机上队列长度超过预设阈值时丢弃该计划数据包,从而按计划包的重传比例来相应的减小计划包的发送速率,实现计划包的驱动速率调节。相比于传统传输控制方式中接收端驱动是发送端每收到接收端发送的一个驱动信用包就会驱动一个新的数据包,本实施例发送端根据计划包的重传比例,使多个驱动信用包驱动一个新的数据包,可以进一步减小计划包所属流的完成时间,从而结合计划包速率控制机制和计划包的重传机制,可以尽可能减小计划包所属流的完成时间。
本实施例预设比例阈值Sth为1-计划包的重传比例,即步骤S102中具体判断在预设计划包重传比例更新周期内发送的计划包与接收到的信用包的比例是否小于1-计划包的重传比例。
本实施例第一标记使用1标记,以标记在交换机侧队列长度超过预设阈值时需要转发的数据包,第二标记使用0标记,以标记在预设计划包重传比例更新周期内发送的计划包与接收到的信用包的比例小于预设比例阈值的数据包。即在发送端分别用1和0位标记位区分非计划包和计划包以及标记重传数据包、按照重传比例需要调整发送速率的数据包。具体的标记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配置。
本实施例步骤S1前还包括判断当前时间与计划包重传比例更新周期的起始时间t的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计划包重传比例更新周期阈值Tth,如果是则更新计划包重传比例PT,并更新计划包重传比例更新周期的起始时间t,以使得实时动态更新计划包重传比例以及更新周期。
本实施例中更新计划包重传比例更新周期的起始时间t具体为:将计划包重传比例更新周期的起始时间t设置为当前时间,即直接将划包重传比例更新周期的起始时间t更新为当前时间,以当前时间作为计划包重传比例更新周期的起始时间。
在具体应用实施例中,上述预设计划包重传比例更新周期Tth具体可配置为2RTT。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在交换机侧监听接收到的数据包,当输出端口队列长度超过预设阈值时,判断数据包是否带有第一标记,如果是则转发数据包,否则判定为需要丢弃的计划包进行丢弃。本实施例通过监听交换机接收的数据包,当队列长度超过一定阈值,根据标记选择丢弃计划数据包,保护非计划数据包,使得原本在一个RTT内能完成的延时敏感短流可以顺利完成,同时,还可以保护重传计划包,并根据重传计划包的比例降低计划包的发送速率,以避免计划包多次重传而增加流的拖尾传输时间。
在具体应用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发送端与交换机之间采用本发明上述方法实现云数据中心应用中数据流传输调度控制的详细流程为:
发送端侧控制:
步骤一、发送端初始化基础往返延时RTT设置为50μs、计划包重传比例更新周期Tth为2RTT,以及初始化计划包重传比例更新周期的起始时间t、计划包重传比例PT均为0;
步骤二、判断当前时间与计划包重传比例更新周期的起始时间t的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计划包重传比例更新的周期阈值Tth,若大于或等于计划包重传比例更新的周期阈值Tth,则更新计划包重传比例PT,并将计划包重传比例更新周期的起始时间t设置为当前时间,否则转步骤三。
步骤三、发送端判断是否接收到信用包或是否有新流启动,如是则转步骤四,否则继续判断是否有接收到信用包或是否有新流启动;
步骤四、发送端判断当前数据包是否为第一个RTT内的非计划数据包,如是则标记位置1,转步骤七;否则转步骤五;
步骤五、发送端判断当前数据包是否为重传的计划包,如是则标记位置1,转步骤七;否则转步骤六;
步骤六、发送端判断计划包重传比例更新周期内发送的计划包与接收到的信用包的比例是否小于(1-计划包的重传比例),如是则标记位置0,转步骤七,否则转步骤三;
步骤七、发送端发送数据包;
步骤八、发送端判断数据包是否发送完毕,如是则结束控制,否则转步骤四。
交换机侧控制:
步骤1、监听是否有新数据包到达,若有新数据包到达,转步骤2,否则继续监听是否有新数据包到达;
步骤2、判断出端口队列长度是否超过预设数量数据包,如是则转步骤3;否则,转步骤四;
步骤3、判断数据包标记为是否为1,如是则转步骤四;否则丢弃计划数据包,转步骤2;
步骤4、转发数据包后转步骤2,直至退出控制。
为验证本发明有效性,利用NS-2网络仿真平台实现本发明上述方法并进行了性能测试。实验设置如下:采用叶-脊网络拓扑结构,其中,该拓扑具有10个叶交换机、8个核心交换机和400个通过100Gbps链路连接的服务器。测试场景拓扑如图3所示,每条链路的传播延时为10微秒,交换机缓冲区大小设置为128个数据包。实验分别根据四种实际工作负载即网页服务器、缓存跟随器、网页搜索和数据挖掘生成流量,所有流在随机选择的终端主机对之间生成,并按泊松分布到达,默认的平均网络负载为0.6。SDM对应为本发明控制方法,实验比较了RPO(RecoveryPointObjective,复原点目标)、RPO+Aeolus和RPO+SDM在四种工作负载下的小于100KB的小流的流完成时间累积分布和平均流完成时间。
流大小在0到100KB之间的小流在不同工作负载下的流完成时间的累积分布如图4所示,其中图4中(a)对应为网页服务器、(b)对应为缓存跟随器、(c)对应为网页搜索、(d)对应为数据挖掘,SDM对应为本发明控制方法。从图中可知,在四种工作负载中,本发明SDM可以通过在第一个RTT中保护非计划数据包,帮助RPO显著加快小流的传输。具体而言,使用RPO+SDM方法,即同时使用RPO与本发明上述控制方法,在网页服务器、缓存跟踪器、网页搜索和数据挖掘工作负载下,分别有约80%、60%、80%和90%的0-100KB小流在第一个RTT内完成。在纯RPO下,来自新流的非计划数据包造成队列构建,小流会经历长尾延时。对于RPO+Aeolus,一旦队列长度超过阈值,就会丢弃非计划数据包,因此许多原本一个RTT能完成的小流需要多个RTT才能完成。
测试得到的网络负载从0.2增加到0.7时小流的平均流完成时间如图5所示,其中图5中(a)对应为网页服务器、(b)对应为缓存跟随器、(c)对应为网页搜索、(d)对应为数据挖掘,SDM对应为本发明控制方法。从图中可知,原始RPO和RPO+Aeolus相比,小流在不同的负载范围内都受益于本发明SDM机制,并在RPO+SDM中获得最低的平均流完成时间。例如,在网络负载为0.6时,与网页服务器和缓存跟随器工作负载下的RPO+Aeolus性能相比,RPO+SDM方法的平均流完成时间分别减少了38%和45%。此外,随着网络负载的增加,第一个RTT中突发的非计划数据包在RPO和RPO+Aeolus中会经历严重的丢包,导致频繁的数据包重传和更高的平均流完成时间。相反,RPO+SDM努力保护非计划数据包,从而在第一个RTT内完成了更多的小流。即本发明能够有效保护非计划数据包,使得在第一个RTT内完成了更多的小流,减小计划包所属流的完成时间、加速小流的完成。
本实施例云数据中心应用中数据流传输调度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设置在发送端,控制系统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接收到信用包或有新数据流启动时,判断当前数据包是否为第一个RTT内的非计划数据包;
标记模块,用于对判断为第一个RTT内的非计划数据包采用第一标记进行标记后发送,以使得当交换机上队列长度超过预设阈值时根据第一标记选择出对应的非计划数据包进行转发、丢弃其余的计划数据包。
本实施例还包括设置在交换机侧的控制装置,以用于监听接收到的数据包,当输出端口队列长度超过预设阈值时,判断数据包是否带有所述第一标记,如果是则控制转发数据包,否则判定为需要丢弃的计划包控制进行丢弃。
本实施例云数据中心应用中数据流传输调度控制系统与上述云数据中心应用中数据流传输调度控制方法对应,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施例还提供云数据中心应用中数据流传输调度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发送端连接,控制系统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上述方法。
如本公开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上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云数据中心应用中数据流传输调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S1.发送端接收到信用包或有新数据流启动时,判断当前数据包是否为第一个RTT内的非计划数据包;
S2.发送端对判断为所述第一个RTT内的非计划数据包采用第一标记进行标记后发送,以使得当交换机上队列长度超过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标记选择出对应的非计划数据包进行转发、丢弃其余的计划数据包;
所述步骤S1中如果判断到当前数据包不为第一个RTT内的非计划数据包,即判断为计划数据包时,还包括重传判断与标记步骤,包括:
S101.判断当前数据包是否为重传的计划包,如果是重传的计划包则使用第一标记进行标记后发送,以使得当交换机上队列长度超过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标记选择出对应的重传计划数据包进行转发,如果不是重传的计划包,则转入步骤S102;
S102.判断在预设计划包重传比例更新周期内发送的计划包与接收到的信用包的比例是否小于预设比例阈值Sth,如果是则使用第二标记进行标记后发送,以使得当交换机上队列长度超过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二标记丢弃对应的计划数据包,否则返回步骤S1,所述第一标记与所述第二标记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数据中心应用中数据流传输调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比例阈值Sth为1-计划包的重传比例,即步骤S102中具体判断在预设计划包重传比例更新周期内发送的计划包与接收到的信用包的比例是否小于1-计划包的重传比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云数据中心应用中数据流传输调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记使用1标记,以标记在交换机侧队列长度超过预设阈值时需要转发的数据包,所述第二标记使用0标记,以标记在预设计划包重传比例更新周期内发送的计划包与接收到的信用包的比例小于预设比例阈值的数据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数据中心应用中数据流传输调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前还包括判断当前时间与计划包重传比例更新周期的起始时间t的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计划包重传比例更新周期阈值Tth,如果是则更新计划包重传比例PT,并更新计划包重传比例更新周期的起始时间t。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云数据中心应用中数据流传输调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计划包重传比例更新周期的起始时间t具体为:将所述计划包重传比例更新周期的起始时间t更新为当前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云数据中心应用中数据流传输调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计划包重传比例更新周期Tth为2RTT。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云数据中心应用中数据流传输调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交换机侧监听接收到的数据包,当输出端口队列长度超过预设阈值时,判断数据包是否带有所述第一标记,如果是则转发数据包,否则判定为需要丢弃的计划包进行丢弃。
8.一种云数据中心应用中数据流传输调度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设置在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接收到信用包或有新数据流启动时,判断当前数据包是否为第一个RTT内的非计划数据包;
标记模块,用于对判断为所述第一个RTT内的非计划数据包采用第一标记进行标记后发送,以使得当交换机上队列长度超过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标记选择出对应的非计划数据包进行转发、丢弃其余的计划数据包;
所述判断模块中如果判断到当前数据包不为第一个RTT内的非计划数据包,即判断为计划数据包时,还用于重传判断与标记,包括:
判断当前数据包是否为重传的计划包,如果是重传的计划包则使用第一标记进行标记后发送,以使得当交换机上队列长度超过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标记选择出对应的重传计划数据包进行转发;
如果不是重传的计划包,判断在预设计划包重传比例更新周期内发送的计划包与接收到的信用包的比例是否小于预设比例阈值Sth,如果是则使用第二标记进行标记后发送,以使得当交换机上队列长度超过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二标记丢弃对应的计划数据包,否则返回执行判断当前数据包是否为重传的计划包,所述第一标记与所述第二标记不同。
9.一种云数据中心应用中数据流传输调度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发送端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
CN202210687396.6A 2022-06-17 2022-06-17 云数据中心应用中数据流传输调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50222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87396.6A CN115022249B (zh) 2022-06-17 2022-06-17 云数据中心应用中数据流传输调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87396.6A CN115022249B (zh) 2022-06-17 2022-06-17 云数据中心应用中数据流传输调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2249A CN115022249A (zh) 2022-09-06
CN115022249B true CN115022249B (zh) 2024-03-22

Family

ID=83075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87396.6A Active CN115022249B (zh) 2022-06-17 2022-06-17 云数据中心应用中数据流传输调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22249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04409A1 (en) * 2008-07-09 2010-01-14 Saverio Mascolo An actuator for implementing rate-based packet sending over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WO2010006526A1 (zh) * 2008-07-16 2010-0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多跳网络拥塞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579962A (zh) * 2015-01-23 2015-04-29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区分不同报文的QoS策略的方法及装置
CN110061927A (zh) * 2019-04-26 2019-07-26 东南大学 一种多队列数据中心环境中面向微突发流的拥塞感知与标记方法
WO2020146607A1 (en) * 2019-01-09 2020-07-16 Apple Inc. Contention window size update for cat.4 lbt for cbg based retransmission in nr systems operating on unlicensed spectrum
CN111934916A (zh) * 2020-07-23 2020-11-13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一种基于混合业务传输的网络调度方法和系统
CN112511462A (zh) * 2020-12-17 2021-03-16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软件定义工业异构时间敏感网络系统及资源调度方法
CN114938350A (zh) * 2022-06-15 2022-08-23 长沙理工大学 数据中心无损网络中基于拥塞反馈的数据流传输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04409A1 (en) * 2008-07-09 2010-01-14 Saverio Mascolo An actuator for implementing rate-based packet sending over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WO2010006526A1 (zh) * 2008-07-16 2010-0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多跳网络拥塞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579962A (zh) * 2015-01-23 2015-04-29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区分不同报文的QoS策略的方法及装置
WO2020146607A1 (en) * 2019-01-09 2020-07-16 Apple Inc. Contention window size update for cat.4 lbt for cbg based retransmission in nr systems operating on unlicensed spectrum
CN110061927A (zh) * 2019-04-26 2019-07-26 东南大学 一种多队列数据中心环境中面向微突发流的拥塞感知与标记方法
CN111934916A (zh) * 2020-07-23 2020-11-13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一种基于混合业务传输的网络调度方法和系统
CN112511462A (zh) * 2020-12-17 2021-03-16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软件定义工业异构时间敏感网络系统及资源调度方法
CN114938350A (zh) * 2022-06-15 2022-08-23 长沙理工大学 数据中心无损网络中基于拥塞反馈的数据流传输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chieving Fast Convergence and High Efficiency using Differential Explicit Feedback in Data Center;Jinbin Hu等;《ICC 2020 - 2020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ICC)》;全文 *
一种支持优先级标记处理的主动队列管理机制;李方敏等;《软件学报》;正文 *
数据中心网络中一种基于ECN的TCP慢启动拥塞控制策略;胡晋彬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2249A (zh) 2022-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20544B (zh) 一种数据中心网络中基于主机端流量调度的传输控制方法
CN109936510B (zh) 多路径rdma传输
EP2540042B1 (en) Communication transport optimized for data center environment
US2006020373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ducing end station latency in response to network congestion
CN109714267B (zh) 管理反向队列的传输控制方法及系统
JPH03174848A (ja) コンピュータ回路網における遅延ベース混雑回避方法及び装置
EP3961981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gestion control,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US2005013541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TCP out-of-order receive data using generic buffer
JP2002016637A (ja) パケットスケジューリング装置
EP2979407A1 (en) Re-marking of packets for queue control
CN113242183A (zh) 一种数据流发送控制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US20110270976A1 (en) Network protocol processing system and network protocol processing method
CN110391992B (zh) 基于交换机主动队列管理的拥塞控制方法和装置
JP2003124984A (ja) データ配信管理装置、データ配信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ータ配信管理方法
Cheng et al. Making linux TCP fast
CN114124826A (zh) 拥塞位置可感知的低时延数据中心网络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13890854A (zh) 一种基于深度增强学习的数据中心网络传输方法
CN115022249B (zh) 云数据中心应用中数据流传输调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865813B (zh) 一种基于反ecn标记的数据中心网络传输控制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JP4930275B2 (ja)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送信機、受信機、レート計算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EP3108631B1 (en) Buffer bloat control
CN112437019B (zh) 用于数据中心的基于信用包的主动型传输方法
CN114363260A (zh) 一种针对数据中心网络的数据流调度方法
JP2007006068A (ja) 高速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パケットの同期送受信方法、送受信システム、送受信装置および同期送受信プログラム
Rezaei et al. Resqueue: A smarter datacenter flow schedul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