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21831B - 弱网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弱网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21831B
CN115021831B CN202210720314.3A CN202210720314A CN115021831B CN 115021831 B CN115021831 B CN 115021831B CN 202210720314 A CN202210720314 A CN 202210720314A CN 115021831 B CN115021831 B CN 1150218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k network
weak
network
work area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2031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21831A (zh
Inventor
谈亚洲
郑斌
唐实
魏嘉祥
刘国龙
于洋
王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ouzhuj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ouzhuj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ouzhuj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ouzhuj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2031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218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218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18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218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18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0082Monitoring; Testing using service channels; using auxiliary channels
    • H04B17/0087Monitoring; Testing using service channels; using auxiliary channels using auxiliary channels or channel sim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6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simulated traffi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弱网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利用终端设备进行设备注册,将设备注册信息和设置好的弱网策略发送至平台服务器中;通过平台服务器从网络服务器中调取工区WIFI的密码以及匹配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平台服务器将调取到的工区WIFI的密码以及匹配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反馈给终端设备,同时将互联网协议地址和弱网策略发给弱网模拟服务器;终端设备根据该工区WIFI的密码以及匹配的互联网协议地址通过工区WIFI与相应的弱网模拟服务器建立连接;弱网模拟服务器通过工区WIFI按照弱网策略对终端设备的流量数据进行弱网测试模拟,最终得到弱网测试结果。该弱网测试能够适应各种终端设备,一个工区只需要部署一台弱网模拟服务器,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弱网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弱网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互联网产品的研发中,经常需要针对不同的网络环境进行产品测试,或者是为了测试产品在弱网下的表现,或者是为了根据客户的网络特征复现问题。
在弱网下进行产品测试,就是测试产品在弱网环境中的运行情况,弱网测试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软件的,一种是硬件的。
软件的方式需要安装对应的弱网测试软件使用方式不能统一,并且部分软件模拟的还原度较低;硬件的方式需要购买对应的弱网测试所需的硬件,硬件价格相对较高,弱网测试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弱网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或部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弱网测试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将设备注册信息和弱网策略发送至平台服务器,以供所述平台服务器根据所述设备注册信息得到互联网协议地址和连接工区WIFI的密码;
接收所述平台服务器反馈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和连接工区WIFI的密码,利用所述互联网协议地址通过所述密码与所述工区WIFI建立连接,以供通过所述工区WIFI与弱网模拟服务器进行连接;
将流量数据通过所述工区WIFI转换至弱网模拟服务器中,以供所述弱网模拟服务器根据接收的平台服务器反馈的弱网策略对所述流量数据进行弱网测试得到弱网测试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将终端设备注册信息和弱网策略发送至平台服务器之前,所述弱网策略的确定过程包括:
接收平台服务器发来的多个待选弱网策略,从中选定所述弱网策略;
或者,
接收用户输入的弱网配置信息,根据所述弱网配置信息生成弱网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确定弱网测试结束后,将所述流量数据切换至所述流量数据的原始网络进行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弱网策略包括下列至少之一:
上行带宽、下行带宽、上行丢包、下行丢包、上行时延和下行时延。
基于同一个技术构思,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弱网测试方法,应用于平台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发来的设备注册信息和弱网策略;
根据所述设备注册信息从网络服务器中调取相应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和连接工区WIFI的密码,将所述互联网协议地址和所述连接工区WIFI的密码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以及
将所述互联网协议地址和所述弱网策略发送至弱网模拟服务器,以供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弱网模拟服务器通过工区WIFI连接后进行弱网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接收终端设备发来的设备注册信息和弱网策略之前,还包括:
将数据库中存储的多个待选弱网策略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以供所述终端设备从中选定弱网策略。
基于同一个技术构思,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弱网测试方法,应用于弱网模拟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平台服务器发来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和弱网策略;
根据所述互联网协议地址通过工区WIFI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来的流量数据,根据所述弱网策略对所述流量数据进行弱网测试,得到弱网测试结果;
响应于所述弱网测试结束后,停止对所述流量数据的弱网测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来的流量数据,根据所述弱网策略对所述流量数据进行弱网测试,得到弱网测试结果之前,还包括:
通过弱网模拟TC工具根据所述弱网策略生成对应的弱网控制数据;
则,所述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来的流量数据,根据所述弱网策略对所述流量数据进行弱网测试,得到弱网测试结果,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通过工区WIFI发来的流量数据,根据所述弱网控制数据对所述流量数据进行弱网测试,得到弱网测试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弱网控制数据包括下列至少之一:
上行带宽控制数据、下行带宽控制数据、上行丢包控制数据、下行丢包控制数据、上行时延控制数据和下行时延控制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弱网控制数据对所述流量数据进行弱网测试,得到弱网测试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弱网控制数据对所述流量数据进行弱网测试,以及,对所述流量数据进行抖动测试、分布测试、重复包测试中的至少之一,得到所述弱网测试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所述终端设备通过工区WIFI发来的流量数据,根据所述弱网控制数据对所述流量数据进行弱网测试,得到弱网测试结果,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工区WIFI发来的流量数据,将所述流量数据在所述弱网控制数据的传输条件下,通过核心交换机发送至公网,得到上行弱网测试结果;
在所述弱网控制数据的传输条件下,接收公网根据所述流量数据返回的响应数据,并将所述响应数据通过所述工区WIFI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得到下行弱网测试结果;
将所述上行弱网测试结果和所述下行弱网测试结果作为所述弱网测试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响应于所述弱网测试结束后,停止对所述流量数据的弱网测试之后,还包括:
确定所述流量数据进行网络通信的原始网络,将所述流量数据转换至所述原始网络中进行网络通信。
基于同一个技术构思,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弱网测试装置,设置在终端设备中,所述装置包括:
设备注册模块,被配置为将设备注册信息和弱网策略发送至平台服务器,以供所述平台服务器根据所述设备注册信息得到互联网协议地址和连接工区WIFI的密码;
第一连接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平台服务器反馈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和连接工区WIFI的密码,利用所述互联网协议地址通过所述密码与所述工区WIFI建立连接,以供通过所述工区WIFI与弱网模拟服务器进行连接;
流量转换模块,被配置为将流量数据通过所述工区WIFI转换至弱网模拟服务器中,以供所述弱网模拟服务器根据接收的平台服务器反馈的弱网策略对所述流量数据进行弱网测试得到弱网测试结果。
基于同一个技术构思,本申请的第五方面提出了一种弱网测试装置,设置在平台服务器中,所述装置包括:
注册信息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终端设备发来的设备注册信息和弱网策略;
地址和密码调取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设备注册信息从网络服务器中调取相应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和连接工区WIFI的密码,将所述互联网协议地址和所述连接工区WIFI的密码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以及
转发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互联网协议地址和所述弱网策略发送至弱网模拟服务器,以供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弱网模拟服务器通过工区WIFI连接后进行弱网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基于同一个技术构思,本申请的第六方面提出了一种弱网测试装置,设置在弱网模拟服务器中,所述装置包括:
地址和策略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平台服务器发来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和弱网策略;
第二连接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互联网协议地址通过工区WIFI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弱网测试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来的流量数据,根据所述弱网策略对所述流量数据进行弱网测试,得到弱网测试结果;
弱网测试结束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弱网测试结束后,停止对所述流量数据的弱网测试。
基于同一个技术构思,本申请的第七方面提出了一种弱网测试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终端设备,被配置为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弱网测试方法;
平台服务器,被配置为执行第二方面所述的弱网测试方法;
弱网模拟服务器,被配置为执行第三方面所述的弱网测试方法。
基于同一个技术构思,本申请的第八方面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
基于同一个技术构思,本申请的第九方面提出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弱网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利用终端设备进行设备注册,将设备注册信息和设置好的弱网策略发送至平台服务器中;通过平台服务器从网络服务器中调取工区WIFI的密码以及匹配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平台服务器将调取到的工区WIFI的密码以及匹配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反馈给终端设备,同时将互联网协议地址和弱网策略发给弱网模拟服务器;终端设备根据该工区WIFI的密码以及匹配的互联网协议地址通过工区WIFI与相应的弱网模拟服务器建立连接;弱网模拟服务器通过工区WIFI按照弱网策略对终端设备的流量数据进行弱网测试模拟,最终得到弱网测试结果。这样无论终端设备具体是什么设备都可以通过公司的工区WIFI接入弱网测试中即可进行弱网模拟,操作简单方便,并且一个工区只需要部署一台弱网模拟服务器即可达到为所有员工的终端设备提供弱网测试模拟能力的目的,并且弱网模拟服务器的价格比较低廉,能够有效降低弱网测试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应用于终端设备的弱网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应用于平台服务器的弱网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应用于弱网模拟服务器的弱网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设置于终端设备的弱网测试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设置于平台服务器的弱网测试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设置于弱网模拟服务器的弱网测试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A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弱网测试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8B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弱网测试系统的应用场景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若干示例性实施方式来描述本申请的原理和精神。应当理解,给出这些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进而实现本申请,而并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申请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文中,需要理解的是,附图中的任何元素数量均用于示例而非限制,以及任何命名都仅用于区分,而不具有任何限制含义。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的描述,相关技术中还存在如下的情况:
在互联网产品的研发中,经常需要针对不同的网络环境进行产品测试,或者是为了测试产品在弱网下的表现,或者是为了根据客户的网络特征复现问题。
为了测试产品在弱网下的表现,需要通过弱网测试的过程来进行实现。针对目前的软件类弱网测试,每一台进行弱网模拟的终端设备都要安装弱网模拟软件,终端设备中不同的操作系统安装的软件还不同,比如说Linux需要安装TC、Mac OS需要安装NetworkLink Conditioner、Windows需要安装clumsy等,使用方式不够统一;移动端安卓和IOS的软件弱网方案存在使用代理或者VPN(虚拟专用网络)实现的问题,这种实现方式在弱网模拟的过程中改变了网络拓扑,降低了模拟的还原度。
针对目前的硬件类弱网测试,常见的使用硬件搭建弱网模拟环境的方法是购买WiFi信号发射器,弱网模拟设备通过WiFi接入操作系统,然后在操作系统上进行弱网控制;另一种是使用价格昂贵的网损仪来进行组网,达到弱网模拟的目的。
无论是软件类或硬件类的弱网测试方案,都存在使用不方便,甚至需要用户额外购买昂贵的仪器来完成,弱网测试的成本升高。
基于上述描述的情况,下面参考本申请的若干代表性实施方式,详细阐释本申请的原理和精神。
弱网测试:即为网络传输速率比较弱的网络环境下的数据流量的测试过程,对于弱网的定义移动的特性来说,般应用低于2G速率的都属于弱网,也可以将3G划分为弱网,除此之外,弱信号的Wifi通常也会被纳到弱网中。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弱网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利用终端设备进行设备注册,将设备注册信息和设置好的弱网策略发送至平台服务器中;通过平台服务器从网络服务器中调取工区WIFI的密码以及匹配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平台服务器将调取到的工区WIFI的密码以及匹配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反馈给终端设备,同时将互联网协议地址和弱网策略发给弱网模拟服务器;终端设备根据该工区WIFI的密码以及匹配的互联网协议地址通过工区WIFI与相应的弱网模拟服务器建立连接;弱网模拟服务器通过工区WIFI按照弱网策略对终端设备的流量数据进行弱网测试模拟,最终得到弱网测试结果。这样无论终端设备具体是什么设备都可以通过公司的工区WIFI接入弱网测试中进行弱网模拟即可简单方便,并且一个工区只需要部署一台弱网模拟服务器即可达到为所有员工的终端设备提供弱网测试模拟能力的目的,并且弱网模拟服务器的价格比较低廉,能够有效降低弱网测试的成本。
参考图1,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弱网测试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该应用场景包括终端设备101、服务器102(该服务器包括:平台服务器、网络服务器和弱网模拟服务器)、和数据存储系统103。其中,终端设备101、服务器102以及数据存储系统103之间均可通过有线或无线的通信网络连接。终端设备101包括但不限于桌面计算机、移动电话、移动电脑、平板电脑、媒体播放器、智能可穿戴设备视、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或其它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电子设备等。服务器102和数据存储系统103均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CDN、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
能够利用终端设备101进行设备注册,将设备注册信息和设置好的弱网策略发送至平台服务器中;通过平台服务器从网络服务器中调取工区WIFI的密码以及匹配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平台服务器将调取到的工区WIFI的密码以及匹配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反馈给终端设备101,同时将互联网协议地址和弱网策略发给弱网模拟服务器;终端设备101根据该工区WIFI的密码以及匹配的互联网协议地址通过工区WIFI与相应的弱网模拟服务器建立连接;弱网模拟服务器通过工区WIFI按照弱网策略对终端设备101的流量数据进行弱网测试模拟,最终得到弱网测试结果。数据存储系统103为服务器102中的各个服务器的工作运行提供数据存储支持,例如用于存储能够实现上述弱网测试过程的程序代码。
下面结合图1的应用场景,来描述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弱网测试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应用场景仅是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而示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在此方面不受任何限制。相反,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适用的任何场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弱网测试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0,预先设置弱网策略。
一个公司的工区中可以同时接入多个终端设备,在进行弱网测试之前,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中设置的平台web界面设置相应的弱网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弱网策略的确定过程包括:
接收平台服务器发来的多个待选弱网策略,从中选定所述弱网策略;或者,接收用户输入的弱网配置信息,根据所述弱网配置信息生成弱网策略。
具体实施时,可以预先在平台服务器中存储多个待选弱网策略(例如模拟2G弱网策略、模拟3G弱网策略等),这样用户只需根据自己的需要从中选择匹配的弱网策略进行弱网测试。这样用户不需要再手动进行设置各项参数的配置,方便使用。如果这些待选弱网策略中没有用户需要的弱网策略,用户也可以手动设置,将所需的弱网的参数配置好之后形成相应的弱网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弱网策略包括下列至少之一:
上行带宽、下行带宽、上行丢包、下行丢包、上行时延和下行时延。
其中,上述弱网策略的各个参数可以是一个具体值也可以是对应的取值区间,具体取值以及取值区间的大小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弱网测试需要进行设置。
具体实施时,对于用户手动设置的弱网策略,用户也可以将其发送至平台服务器中作为待选弱网策略进行存储,以供后续用户通过该终端设备或者其他终端设备从平台服务器中的多个待选弱网策略中选择自己需要的弱网策略。另外可以设置一个主权限的终端设备,主权限的终端设备可以对平台服务端中的各个待选弱网策略进行参数更改或删除或增加。
步骤201,将设备注册信息和弱网策略发送至平台服务器,以供所述平台服务器根据所述设备注册信息得到互联网协议地址和连接工区WIFI的密码。
具体实施时,终端设备属于可以进行联网的设备,可以通过移动网络、宽带网络或者WIFI网络进行网络通信。当需要进行弱网测试时,用户通过终端设备发起弱网测试注册申请,将获取到的设备注册信息(例如,用户名、终端设备信息等)以及用户确定的弱网策略一起发送至平台服务器。
这样平台服务器接收到这些信息后,将设备注册信息发送至网络服务器中(IT网络服务器)。网络服务器中存储有对应的工区WIFI的密码,并且网络服务器会根据设备注册信息为终端设备分配一个互联网协议地址(IP地址),将互联网协议地址和连接工区WIFI的密码一起发送给终端设备。
步骤202,接收所述平台服务器反馈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和连接工区WIFI的密码,利用所述互联网协议地址通过所述密码与所述工区WIFI建立连接,以供通过所述工区WIFI与弱网模拟服务器进行连接。
具体实施时,终端设备接收到IP地址和连接工区WIFI的密码之后,以该IP地址利用工区WIFI的密码与工区WIFI建立连接,由于工区WIFI已经与弱网模拟服务器连接好,因此终端设备通过工区WIFI与弱网模拟服务器连接在一起。这样终端设备就可以借助工区WIFI与弱网模拟服务器进行通信。
步骤203,将流量数据通过所述工区WIFI转换至弱网模拟服务器中,以供所述弱网模拟服务器根据接收的平台服务器反馈的弱网策略对所述流量数据进行弱网测试得到弱网测试结果。
具体实施时,终端服务器将流量数据与原始网络切断,转换至弱网模拟服务器中,利用弱网模拟服务器按照平台服务器转发给弱网模拟服务器的弱网策略进行弱网测试。这样就可以得到弱网测试结果。进而根据弱网测试结果对终端设备中安装的产品的性能以及网络稳定性进行评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204,响应于确定弱网测试结束后,将所述流量数据切换至所述流量数据的原始网络进行通信。
具体实施时,为了避免弱网测试对终端设备正常使用的影响,一旦弱网测试结束,就将流量数据返回到原始网络进行通信,保证终端设备的正常网络交互。
这样无论终端设备具体是什么设备都可以通过公司的工区WIFI接入弱网测试中即可进行弱网模拟,操作简单方便,并且一个工区只需要部署一台弱网模拟服务器即可达到为所有员工的终端设备提供弱网测试模拟能力的目的,并且弱网模拟服务器的价格比较低廉,能够有效降低弱网测试的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由单个设备执行,例如一台计算机或服务器等。本实施例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分布式场景下,由多台设备相互配合来完成。在这种分布式场景的情况下,这多台设备中的一台设备可以只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中的某一个或多个步骤,这多台设备相互之间会进行交互以完成所述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上述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基于同一个技术构思,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弱网测试方法,应用于平台服务器,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300,将数据库中存储的多个待选弱网策略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以供所述终端设备从中选定弱网策略。
具体实施时,对应的待选弱网策略可以是预先存储在平台服务器中的,也可以是从终端设备中发来的用户手动设置的弱网策略。终端设备可以向平台服务器发送请求,对这些待选网络策略进行更改、删除或增加。
接收到用户发来的弱网策略设定的请求后,将存储的多个待选弱网策略发送至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按照上述实施例的方案进行选择或手动设置弱网策略。
步骤301,接收终端设备发来的设备注册信息和弱网策略。
具体实施时,平台服务器接收到终端设备按照上述实施例的方案得到的设备注册信息和弱网策略。
步骤302,根据所述设备注册信息从网络服务器中调取相应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和连接工区WIFI的密码,将所述互联网协议地址和所述连接工区WIFI的密码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
具体实施时,平台服务器接收到这些信息后,将设备注册信息发送至网络服务器中(IT网络服务器),网络服务器中存储有对应的工区WIFI的密码,并且网络服务器会根据设备注册信息为终端设备分配一个互联网协议地址(IP地址),将互联网协议地址和连接工区WIFI的密码一起发送给终端设备。
步骤303,将所述互联网协议地址和所述弱网策略发送至弱网模拟服务器,以供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弱网模拟服务器通过工区WIFI连接后进行弱网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具体实施时,平台服务器还将IP地址携带弱网策略一起发给弱网模拟服务器,这样弱网模拟服务能够根据IP地址通过WIFI与对应的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对终端设备的流量数据进行弱网测试。
这样无论终端设备具体是什么设备都可以通过公司的工区WIFI接入弱网测试中即可进行弱网模拟,操作简单方便,并且一个工区只需要部署一台弱网模拟服务器即可达到为所有员工的终端设备提供弱网测试模拟能力的目的,并且弱网模拟服务器的价格比较低廉,能够有效降低弱网测试的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由单个设备执行,例如一台计算机或服务器等。本实施例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分布式场景下,由多台设备相互配合来完成。在这种分布式场景的情况下,这多台设备中的一台设备可以只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中的某一个或多个步骤,这多台设备相互之间会进行交互以完成所述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上述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基于同一个技术构思,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弱网测试方法,应用于弱网模拟服务器,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401,接收所述平台服务器发来的互联网协议地址(IP地址)和弱网策略。
具体实施时,基于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平台服务器将得到的IP地址和弱网策略发送弱网模拟服务器。
步骤402,根据所述互联网协议地址通过工区WIFI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具体实施时,通过互联网地址确定该弱网策略对应匹配的终端设备并通过工区WIFI与该终端设备建立连接,这样方便将该终端设备的流量数据按照该弱网策略进行弱网测试。另外一个弱网模拟服务器可以同时通过该工区WIFI连接多个终端设备,同时按照各个终端设备对应的弱网策略进行弱网模拟,通过互联网协议地址和关联的弱网策略来区分不同的终端设备的不同的弱网模拟方式,避免终端设备的弱网模拟方式出现混乱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弱网模拟TC工具根据所述弱网策略生成对应的弱网控制数据。
弱网模拟服务器的弱网测试功能由Linux弱网模拟TC工具提供,根据弱网策略中的上行带宽、下行带宽、上行丢包、下行丢包、上行时延和下行时延,利用TC工具进行参数转换,转化成弱网模拟服务器能够执行的弱网控制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弱网控制数据包括下列至少之一:上行带宽控制数据、下行带宽控制数据、上行丢包控制数据、下行丢包控制数据、上行时延控制数据和下行时延控制数据。
步骤403,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来的流量数据,根据所述弱网策略对所述流量数据进行弱网测试,得到弱网测试结果。
具体实施时,接收所述终端设备通过工区WIFI发来的流量数据,根据所述弱网控制数据对所述流量数据进行弱网测试,得到弱网测试结果。
将上行流量数据按照上行带宽控制数据、上行丢包控制数据、上行时延控制数据进行弱网测试,将下行流量数据按照下行带宽控制数据、下行丢包控制数据、下行时延控制数据进行弱网测试。这样能够进行双向弱网测试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弱网控制数据对所述流量数据进行弱网测试,得到弱网测试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弱网控制数据对所述流量数据进行弱网测试,以及,对所述流量数据进行抖动测试、分布测试、重复包测试中的至少之一,得到所述弱网测试结果。
具体实施时,为了保证弱网测试的真实性,在进行弱网测试的同时,还会添加抖动测试、分布测试或重复包测试,进而更急真实的模拟弱网环境的各种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403包括:
步骤4031,接收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工区WIFI发来的流量数据,将所述流量数据在所述弱网控制数据的传输条件下,通过核心交换机发送至公网,得到上行弱网测试结果。
步骤4032,在所述弱网控制数据的传输条件下,接收公网根据所述流量数据返回的响应数据,并将所述响应数据通过所述工区WIFI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得到下行弱网测试结果。
步骤4033,将所述上行弱网测试结果和所述下行弱网测试结果作为所述弱网测试结果。
具体实施时,该核心交换机属于工区核心交换机,可以通过该工区核心交换机将终端的一些请求、上传文件或者查询数据等流量数据在弱网控制数据的传输条件下发送至公网,进而记录对应的传递时间、传递的有效性等等性能结果作为上行弱网测试结果。同样公网根据一些请求将对应的响应数据通过工区核心交换机、弱网模拟服务器、和工区WIFI传递给终端设备,弱网模拟服务器为传递过程提供弱网控制数据对应的弱网环境,进而在该弱网环境下完成传递过程,这样就能记录对应的传递时间、传递的有效性等得到下行弱网测试结果。将上行弱网测试结果和下行弱网测试结果组合到一起成为弱网测试结果。这样就达到了双向弱网模拟测试的效果。
步骤404,响应于所述弱网测试结束后,停止对所述流量数据的弱网测试。
具体实施时,弱网测试结束的条件可以是:完成了对设定的流量数据的上下行传递、或者达到了预设的弱网测试时间、或者达到了设定的其他弱网结束条件。满足弱网测试结束的条件之后,就会停止进行弱网测试。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在步骤404之后还包括:
步骤405,确定所述流量数据进行网络通信的原始网络,将所述流量数据转换至所述原始网络中进行网络通信。
具体实施时,为了保证终端设备的正常通信需求,在弱网测试结束之后,需要将流量数据返回至原始网络中进行网络通信。该原始网络可以是4G网、5G网、宽带网、局域网等。
通过上述各个实施例的描述,能够利用终端设备进行设备注册,将设备注册信息和设置好的弱网策略发送至平台服务器中;通过平台服务器从网络服务器中调取工区WIFI的密码以及匹配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平台服务器将调取到的工区WIFI的密码以及匹配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反馈给终端设备,同时将互联网协议地址和弱网策略发给弱网模拟服务器;终端设备根据该工区WIFI的密码以及匹配的互联网协议地址通过工区WIFI与相应的弱网模拟服务器建立连接;弱网模拟服务器通过工区WIFI按照弱网策略对终端设备的流量数据进行弱网测试模拟,最终得到弱网测试结果。这样无论终端设备具体是什么设备都可以通过公司的工区WIFI接入弱网测试中即可进行弱网模拟,操作简单方便,并且一个工区只需要部署一台弱网模拟服务器即可达到为所有员工的终端设备提供弱网测试模拟能力的目的,并且弱网模拟服务器的价格比较低廉,能够有效降低弱网测试的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由单个设备执行,例如一台计算机或服务器等。本实施例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分布式场景下,由多台设备相互配合来完成。在这种分布式场景的情况下,这多台设备中的一台设备可以只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中的某一个或多个步骤,这多台设备相互之间会进行交互以完成所述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上述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基于同一技术构思,与上述任意实施例中应用于终端设备的弱网测试方法相对应的,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弱网测试装置5,设置在终端设备中,如图5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设备注册模块51,被配置为将设备注册信息和弱网策略发送至平台服务器,以供所述平台服务器根据所述设备注册信息得到互联网协议地址和连接工区WIFI的密码;
第一连接模块52,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平台服务器反馈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和连接工区WIFI的密码,利用所述互联网协议地址通过所述密码与所述工区WIFI建立连接,以供通过所述工区WIFI与弱网模拟服务器进行连接;
流量转换模块53,被配置为将流量数据通过所述工区WIFI转换至弱网模拟服务器中,以供所述弱网模拟服务器根据接收的平台服务器反馈的弱网策略对所述流量数据进行弱网测试得到弱网测试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弱网策略确定模块,被配置为:
接收平台服务器发来的多个待选弱网策略,从中选定所述弱网策略;或者,接收用户输入的弱网配置信息,根据所述弱网配置信息生成弱网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流量返回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确定弱网测试结束后,将所述流量数据切换至所述流量数据的原始网络进行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弱网策略包括下列至少之一:
上行带宽、下行带宽、上行丢包、下行丢包、上行时延和下行时延。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上述实施例的装置用于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中应用于终端设备的相应的方法,并且具有相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个技术构思,与上述任意实施例中应用于平台服务器的弱网测试方法相对应的,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弱网测试装置,设置在平台服务器中,如图6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注册信息接收模块61,被配置为接收终端设备发来的设备注册信息和弱网策略;
地址和密码调取模块6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设备注册信息从网络服务器中调取相应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和连接工区WIFI的密码,将所述互联网协议地址和所述连接工区WIFI的密码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以及
转发模块63,被配置为将所述互联网协议地址和所述弱网策略发送至弱网模拟服务器,以供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弱网模拟服务器通过工区WIFI连接后进行弱网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弱网策略推送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接收终端设备发来的设备注册信息和弱网策略之前,将数据库中存储的多个待选弱网策略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以供所述终端设备从中选定弱网策略。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上述实施例的装置用于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中平台服务器相应的方法,并且具有相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个技术构思,与上述任意实施例中应用于弱网模拟服务器的弱网测试方法相对应的,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弱网测试装置,设置在弱网模拟服务器中,如图7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地址和策略接收模块71,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平台服务器发来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和弱网策略;
第二连接模块7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互联网协议地址通过工区WIFI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弱网测试模块73,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来的流量数据,根据所述弱网策略对所述流量数据进行弱网测试,得到弱网测试结果;
弱网测试结束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弱网测试结束后,停止对所述流量数据的弱网测试。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
控制数据生成模块,被配置为通过弱网模拟TC工具根据所述弱网策略生成对应的弱网控制数据;
则,弱网测试模块73,被配置为: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通过工区WIFI发来的流量数据,根据所述弱网控制数据对所述流量数据进行弱网测试,得到弱网测试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弱网控制数据包括下列至少之一:
上行带宽控制数据、下行带宽控制数据、上行丢包控制数据、下行丢包控制数据、上行时延控制数据和下行时延控制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弱网测试模块73,还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弱网控制数据对所述流量数据进行弱网测试,以及,对所述流量数据进行抖动测试、分布测试、重复包测试中的至少之一,得到所述弱网测试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弱网测试模块73,包括:
上行弱网测试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工区WIFI发来的流量数据,将所述流量数据在所述弱网控制数据的传输条件下,通过核心交换机发送至公网,得到上行弱网测试结果;
下行弱网测试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弱网控制数据的传输条件下,接收公网根据所述流量数据返回的响应数据,并将所述响应数据通过所述工区WIFI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得到下行弱网测试结果;
整合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上行弱网测试结果和所述下行弱网测试结果作为所述弱网测试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第二流量返回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响应于所述弱网测试结束后,停止对所述流量数据的弱网测试之后,确定所述流量数据进行网络通信的原始网络,将所述流量数据转换至所述原始网络中进行网络通信。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上述实施例的装置用于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相应的方法,并且具有应用于弱网模拟服务器的相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个技术构思,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弱网测试系统8,如图8A所示,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终端设备81,被配置为执行应用于终端设备81的各个实施例所述的弱网测试方法;
平台服务器82,被配置为执行应用于平台服务器82的各个实施例所述的弱网测试方法;
弱网模拟服务器83,被配置为执行应用于弱网模拟服务器83的各个实施例所述的弱网测试方法。
如图8B所示,是弱网测试系统8与工区WIFI以及网络服务器(即,IT网络服务器)、核心交换机(即,工区核心交换机)、以及公网之间的连接关系图。
能够利用终端设备81上的平台web界面进行设备注册,将设备注册信息和设置好的弱网策略发送至平台服务器82中;通过平台服务器82从网络服务器中调取工区WIFI的密码以及匹配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即,IP地址),平台服务器82将调取到的工区WIFI的密码以及匹配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反馈给终端设备81,同时将互联网协议地址和弱网策略发给弱网模拟服务器83;终端设备81根据该工区WIFI的密码以及匹配的互联网协议地址通过工区WIFI与相应的弱网模拟服务器83建立连接;弱网模拟服务器83通过工区WIFI按照弱网策略对终端设备81的流量数据进行弱网测试模拟。
终端设备81的流量数据会被分流到弱网模拟服务器83上,弱网模拟服务器83将流量数据交还工区核心交换机,之后连接公网。公网返回的数据通过相反的方向回到终端设备81上。这样弱网模拟服务器83就能根据弱网策略对流量数据(即,响应方向数据)进行弱网测试控制,从而达到双向弱网测试的效果。
基于同一技术构思,与上述任意实施例的方法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任意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图9示出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更为具体的电子设备硬件结构示意图,该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910、存储器920、输入/输出接口930、通信接口940和总线950。其中处理器910、存储器920、输入/输出接口930和通信接口940通过总线950实现彼此之间在设备内部的通信连接。
处理器910可以采用通用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等方式实现,用于执行相关程序,以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存储器920可以采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静态存储设备,动态存储设备等形式实现。存储器920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和其他应用程序,在通过软件或者固件来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时,相关的程序代码保存在存储器920中,并由处理器910来调用执行。
输入/输出接口930用于连接输入/输出模块,以实现信息输入及输出。输入输出/模块可以作为组件配置在设备中(图中未示出),也可以外接于设备以提供相应功能。其中输入设备可以包括键盘、鼠标、触摸屏、麦克风、各类传感器等,输出设备可以包括显示器、扬声器、振动器、指示灯等。
通信接口940用于连接通信模块(图中未示出),以实现本设备与其他设备的通信交互。其中通信模块可以通过有线方式(例如USB、网线等)实现通信,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例如移动网络、工区WIFI、蓝牙等)实现通信。
总线950包括一通路,在设备的各个组件(例如处理器910、存储器920、输入/输出接口930和通信接口940)之间传输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上述设备仅示出了处理器910、存储器920、输入/输出接口930、通信接口940以及总线950,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设备还可以包括实现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其他组件。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设备中也可以仅包含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方案所必需的组件,而不必包含图中所示的全部组件。
上述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用于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相应的方法,并且具有相应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技术构思,与上述任意实施例方法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
上述实施例的存储介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并且具有相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申请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申请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申请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另外,为简化说明和讨论,并且为了不会使本申请实施例难以理解,在所提供的附图中可以示出或可以不示出与集成电路(IC)芯片和其它部件的公知的电源/接地连接。此外,可以以框图的形式示出装置,以便避免使本申请实施例难以理解,并且这也考虑了以下事实,即关于这些框图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细节是高度取决于将要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平台的(即,这些细节应当完全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在阐述了具体细节(例如,电路)以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或者这些具体细节有变化的情况下实施本申请实施例。因此,这些描述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尽管已经结合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是根据前面的描述,这些实施例的很多替换、修改和变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其它存储器架构(例如,动态RAM(DRAM))可以使用所讨论的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弱网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将设备注册信息和弱网策略发送至平台服务器,以供所述平台服务器根据所述设备注册信息得到互联网协议地址和连接工区WIFI的密码;
接收所述平台服务器反馈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和连接工区WIFI的密码,利用所述互联网协议地址通过所述密码与所述工区WIFI建立连接,以供通过所述工区WIFI与弱网模拟服务器进行连接;
将流量数据与原始网络切断,并将流量数据通过所述工区WIFI转换至弱网模拟服务器中,以供所述弱网模拟服务器根据接收的平台服务器反馈的弱网策略对所述流量数据进行弱网测试得到弱网测试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终端设备注册信息和弱网策略发送至平台服务器之前,所述弱网策略的确定过程包括:
接收平台服务器发来的多个待选弱网策略,从中选定所述弱网策略;
或者,
接收用户输入的弱网配置信息,根据所述弱网配置信息生成弱网策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确定弱网测试结束后,将所述流量数据切换至所述流量数据的原始网络进行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弱网策略包括下列至少之一:
上行带宽、下行带宽、上行丢包、下行丢包、上行时延和下行时延。
5.一种弱网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平台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发来的设备注册信息和弱网策略;
根据所述设备注册信息从网络服务器中调取相应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和连接工区WIFI的密码,将所述互联网协议地址和所述连接工区WIFI的密码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以及
将所述互联网协议地址和所述弱网策略发送至弱网模拟服务器,以供所述终端设备将流量数据与原始网络切断,并与所述弱网模拟服务器通过工区WIFI连接后进行弱网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终端设备发来的设备注册信息和弱网策略之前,还包括:
将数据库中存储的多个待选弱网策略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以供所述终端设备从中选定弱网策略。
7.一种弱网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弱网模拟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平台服务器发来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和弱网策略;
根据所述互联网协议地址通过工区WIFI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来的流量数据,根据所述弱网策略对所述流量数据进行弱网测试,得到弱网测试结果,其中,终端设备发来流量数据之前,将流量数据与原始网络切断;
响应于所述弱网测试结束后,停止对所述流量数据的弱网测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来的流量数据,根据所述弱网策略对所述流量数据进行弱网测试,得到弱网测试结果之前,还包括:
通过弱网模拟TC工具根据所述弱网策略生成对应的弱网控制数据;
则,所述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来的流量数据,根据所述弱网策略对所述流量数据进行弱网测试,得到弱网测试结果,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通过工区WIFI发来的流量数据,根据所述弱网控制数据对所述流量数据进行弱网测试,得到弱网测试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弱网控制数据包括下列至少之一:
上行带宽控制数据、下行带宽控制数据、上行丢包控制数据、下行丢包控制数据、上行时延控制数据和下行时延控制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弱网控制数据对所述流量数据进行弱网测试,得到弱网测试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弱网控制数据对所述流量数据进行弱网测试,以及,对所述流量数据进行抖动测试、分布测试、重复包测试中的至少之一,得到所述弱网测试结果。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终端设备通过工区WIFI发来的流量数据,根据所述弱网控制数据对所述流量数据进行弱网测试,得到弱网测试结果,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工区WIFI发来的流量数据,将所述流量数据在所述弱网控制数据的传输条件下,通过核心交换机发送至公网,得到上行弱网测试结果;
在所述弱网控制数据的传输条件下,接收公网根据所述流量数据返回的响应数据,并将所述响应数据通过所述工区WIFI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得到下行弱网测试结果;
将所述上行弱网测试结果和所述下行弱网测试结果作为所述弱网测试结果。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响应于所述弱网测试结束后,停止对所述流量数据的弱网测试之后,还包括:
确定所述流量数据进行网络通信的原始网络,将所述流量数据转换至所述原始网络中进行网络通信。
13.一种弱网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终端设备中,所述装置包括:
设备注册模块,被配置为将设备注册信息和弱网策略发送至平台服务器,以供所述平台服务器根据所述设备注册信息得到互联网协议地址和连接工区WIFI的密码;
第一连接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平台服务器反馈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和连接工区WIFI的密码,利用所述互联网协议地址通过所述密码与所述工区WIFI建立连接,以供通过所述工区WIFI与弱网模拟服务器进行连接;
流量转换模块,被配置为将流量数据与原始网络切断,并将流量数据通过所述工区WIFI转换至弱网模拟服务器中,以供所述弱网模拟服务器根据接收的平台服务器反馈的弱网策略对所述流量数据进行弱网测试得到弱网测试结果。
14.一种弱网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平台服务器中,所述装置包括:
注册信息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终端设备发来的设备注册信息和弱网策略;
地址和密码调取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设备注册信息从网络服务器中调取相应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和连接工区WIFI的密码,将所述互联网协议地址和所述连接工区WIFI的密码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以及
转发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互联网协议地址和所述弱网策略发送至弱网模拟服务器,以供所述终端设备将流量数据与原始网络切断,并与所述弱网模拟服务器通过工区WIFI连接后进行弱网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15.一种弱网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弱网模拟服务器中,所述装置包括:
地址和策略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平台服务器发来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和弱网策略;
第二连接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互联网协议地址通过工区WIFI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弱网测试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来的流量数据,根据所述弱网策略对所述流量数据进行弱网测试,得到弱网测试结果,其中,终端设备发来流量数据之前,将流量数据与原始网络切断;
弱网测试结束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弱网测试结束后,停止对所述流量数据的弱网测试。
16.一种弱网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终端设备,被配置为执行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弱网测试方法;
平台服务器,被配置为执行权利要求5至6任一项所述的弱网测试方法;
弱网模拟服务器,被配置为执行权利要求7至12任一项所述的弱网测试方法。
17.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720314.3A 2022-06-22 2022-06-22 弱网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0218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20314.3A CN115021831B (zh) 2022-06-22 2022-06-22 弱网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20314.3A CN115021831B (zh) 2022-06-22 2022-06-22 弱网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1831A CN115021831A (zh) 2022-09-06
CN115021831B true CN115021831B (zh) 2024-03-12

Family

ID=83077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20314.3A Active CN115021831B (zh) 2022-06-22 2022-06-22 弱网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218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67455B (zh) * 2022-09-23 2024-05-07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访问流量切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082032A (ko) * 2003-03-17 2004-09-24 하나로통신 주식회사 초고속 인터넷 서비스에서의 웹기반 단대단모의VoIP품질측정방법
CN104994118A (zh) * 2015-08-11 2015-10-21 吴培希 一种基于动态密码的WiFi认证系统及方法
CN109729000A (zh) * 2018-12-17 2019-05-07 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224897A (zh) * 2019-06-26 2019-09-10 深圳市腾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的弱网络测试方法、装置、移动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24201A (zh) * 2019-05-21 2019-10-1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网络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557303A (zh) * 2019-09-09 2019-12-10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网络多出口测试平台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11010314A (zh) * 2019-12-13 2020-04-14 北京小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的通信测试方法及装置、路由设备、存储介质
CN111343660A (zh) * 2020-02-26 2020-06-26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的测试方法及设备
CN111769887A (zh) * 2020-06-30 2020-10-13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模拟弱网测试环境的系统
CN113472607A (zh) * 2021-06-29 2021-10-01 未鲲(上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网络环境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45653A (zh) * 2021-08-06 2021-11-12 腾讯数码(深圳)有限公司 网络仿真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39899A (zh) * 2021-10-19 2022-02-11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Fiddler工具实现WEB化产品的网络性能测试的方法
CN114338399A (zh) * 2021-12-20 2022-04-12 百融至信(北京)征信有限公司 一种弱网环境下app网络稳定性提升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16732B1 (ko) * 2019-05-17 2020-05-29 주식회사 로와시스 Atsc 3.0 표준적합성 평가 시험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082032A (ko) * 2003-03-17 2004-09-24 하나로통신 주식회사 초고속 인터넷 서비스에서의 웹기반 단대단모의VoIP품질측정방법
CN104994118A (zh) * 2015-08-11 2015-10-21 吴培希 一种基于动态密码的WiFi认证系统及方法
CN109729000A (zh) * 2018-12-17 2019-05-07 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324201A (zh) * 2019-05-21 2019-10-1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网络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224897A (zh) * 2019-06-26 2019-09-10 深圳市腾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的弱网络测试方法、装置、移动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57303A (zh) * 2019-09-09 2019-12-10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网络多出口测试平台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11010314A (zh) * 2019-12-13 2020-04-14 北京小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的通信测试方法及装置、路由设备、存储介质
CN111343660A (zh) * 2020-02-26 2020-06-26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的测试方法及设备
CN111769887A (zh) * 2020-06-30 2020-10-13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模拟弱网测试环境的系统
CN113472607A (zh) * 2021-06-29 2021-10-01 未鲲(上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网络环境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45653A (zh) * 2021-08-06 2021-11-12 腾讯数码(深圳)有限公司 网络仿真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39899A (zh) * 2021-10-19 2022-02-11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Fiddler工具实现WEB化产品的网络性能测试的方法
CN114338399A (zh) * 2021-12-20 2022-04-12 百融至信(北京)征信有限公司 一种弱网环境下app网络稳定性提升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1831A (zh) 2022-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30463B (zh) 第三方授权登录方法和装置
KR100823122B1 (ko) 이동 단말기와 관련된 데이터 베이스, 서비스 및 장치들의원격 관리 및 액세스
CN109547286B (zh) 一种cdn节点的选择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657180B (zh) 用于云服务的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系统
CN108173938A (zh) 服务器负载分流方法及装置
CN109521956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云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379742A (zh) 一种无线局域网的接入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6453349B (zh) 账号登录方法及装置
CN112445700B (zh) 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15021831B (zh) 弱网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702634B (zh) 数据操作请求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858838B (zh) 桥接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07911357A (zh) 一种单点登录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8541000B (zh) 一种检测网络连接的方法、介质以及设备
CN113645653A (zh) 网络仿真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27740A (zh) 一种服务的路由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0187911B (zh) 客户端软件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CN104980471A (zh) 网络请求包上报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076469B (zh) 用于无线接入点桥接的方法与路由器
CN116032762A (zh) 网络业务的处理方法、系统和网关设备
CN111078477A (zh) 接口测试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5359485A (zh) 由客户终端获得多媒体内容的内容部分的方法
CN114567585B (zh) 一种确定路由设备的路由级别信息的方法与设备
CN115277506B (zh) 负载均衡设备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5996364B (zh) 一种终端实时溯源定位的方法与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