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21415A - 基于数字化实况数据的电力系统防台方法及平台 - Google Patents

基于数字化实况数据的电力系统防台方法及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21415A
CN115021415A CN202210918012.7A CN202210918012A CN115021415A CN 115021415 A CN115021415 A CN 115021415A CN 202210918012 A CN202210918012 A CN 202210918012A CN 115021415 A CN115021415 A CN 1150214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power supply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ower
distribution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1801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21415B (zh
Inventor
朱敏捷
余才阳
陈翔
张驰
鲍杰利
叶烨
袁雪枫
朱逸芝
王桢
叶寅钢
罗啸远
任昕丽
李福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1801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214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214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14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214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14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information or by user interaction, e.g.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s [SCADA] or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6Sequencing of tasks or wor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lectricity, gas or wat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32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the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J13/00034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the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he elements or equipment being or involving an electric power subst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字化实况数据的电力系统防台方法及平台,包括:将第一内涝抢修信息发送至第一抢修端处;根据第一输电塔以及第一配电站确定多个第一应急区域,分别确定不同第一应急区域对应的第二变电站、第二输电塔,根据第二变电站、第二输电塔对第一应急区域的第一配电站进行供电;生成电线抢修信息;确定对第一输电塔配电的第一变电站,向第一变电站发送第一同步信息,第一变电站基于第一同步信息停止向第一输电塔配电;生成第二内涝抢修信息;确定第一配电站对应的第一输电塔和第一变电站,向第一变电站发送第二同步信息,第一变电站基于第二同步信息停止向与第一配电站对应的第一输电塔配电。

Description

基于数字化实况数据的电力系统防台方法及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化实况数据的电力系统防台方法及平台。
背景技术
电网是涉及国计民生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而台风是严重威胁电网运行安全的一种自然灾害,现有电网系统对台风灾害缺乏有效的联控技术手段。
在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11334473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网设备的防灾减灾监测预警系统,包括:数据接入层用于存储气象数据和电网设备数据;分析决策层包括多种灾害分析单元以及与多种灾害分析单元连接的消息推动模块,其中,各灾害分析单元均有所属的灾害类型,且属于同一灾害类型的灾害分析单元对应的灾害分析处理不同;业务层包括多个业务单元;其中,各业务单元均有所属的灾害类型以及对应触发的灾害分析单元;各业务单元所属的灾害类型与业务单元所触发的灾害分析单元所属的灾害类型一致,且不同业务单元所触发的灾害分析单元不同;该电网设备的防灾减灾监测预警系统可以实现对各类气象监测数据的统筹监测处理,提高针对电网设备的防灾减灾监测预警效率。
现有技术虽然能够根据气象监测数据对防台进行一定的预警,但是并无法在台风出现时对非台风区域内的相关设备进行联控,导致台风区域内的电力设备存在潜藏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数字化实况数据的电力系统防台方法及平台,能够根据台风区域内电力设备的监测信息,实现对非台风区域内的相关设备的联控,避免出现相应的电力漏电风险,并且通过电力设备的联控,实现应急供电,最大程度的保障用户的用电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数字化实况数据的电力系统防台方法,所述电力系统包括通过供电线路依次连接的第一变电站、第一输电塔以及第一配电站,在所述第一变电站设置第一内涝监测设备、第一输电塔设置拉力监测设备、第一配电站设置第二内涝监测设备,通过以下步骤进行防台处理,包括:
S1,根据供电线路在所有第一变电站、第一输电塔以及第一配电站的连接关系得到相对应的供电支路,每个供电支路至少包括一个第一变电站、第一输电塔以及第一配电站;
S2,若判断第一内涝监测设备实时输出的第一内涝监测信息不满足预设要求,则生成第一内涝抢修信息,将所述第一内涝抢修信息发送至第一抢修端处;
S3,以所述第一内涝监测设备对应的第一变电站为确定起点,根据所述第一输电塔以及第一配电站确定多个第一应急区域,分别确定不同第一应急区域对应的第二变电站、第二输电塔,根据所述第二变电站、第二输电塔对第一应急区域的第一配电站进行供电;
S4,若判断拉力监测设备实时输出的拉力监测信息不满足预设要求,则生成电线抢修信息,将所述电线抢修信息发送至第二抢修端处;
S5,确定对第一输电塔配电的第一变电站,向所述第一变电站发送第一同步信息,第一变电站基于第一同步信息停止向第一输电塔配电;
S6,若判断第二内涝监测设备实时输出的第二内涝监测信息不满足预设要求,则生成第二内涝抢修信息,将所述第二内涝抢修信息发送至第三抢修端处;
S7,确定第一配电站对应的第一输电塔和第一变电站,向所述第一变电站发送第二同步信息,第一变电站基于第二同步信息停止向与第一配电站对应的第一输电塔配电。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S1包括:
统计供电线路中所有第一变电站、第一输电塔以及第一配电站的连接关系形成电力连接拓扑图,以每一个第一配电站为电力连接拓扑图中的目标拓扑节点;
根据所述目标拓扑节点确定所连接的第一输电塔和第一变电站,形成多个供电支路,每个目标拓扑节点对应至少一个供电支路。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通过以下步骤对目标拓扑节点中的供电支路进行校验,包括:
统计所有的供电支路生成支路表,支路表中具有每个供电支路的编号以及相应供电支路所对应的第一变电站、第一输电塔以及第一配电站的ID信息;
统计供电线路中的所有第一配电站的数量得到第一数量,统计供电支路的数量得到第二数量;
若所述第一数量小于等于第二数量,则依次遍历每一个第一配电站的ID信息与所有的供电支路进行比对;
若每一个第一配电站的ID信息都具有与其对应的供电支路,则判断目标拓扑节点正确;
若第一数量大于第二数量和/或存在不与供电支路对应的第一配电站的ID信息,则判断目标拓扑节点错误。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S2包括:
所述第一内涝监测设备为第一液位传感器和/或第一雨量传感器,所述第一内涝监测信息为第一液位信息和/或第一雨量信息;
若所述第一液位信息大于预设液位信息和/或第一雨量信息大于预设雨量信息,则判断第一内涝监测信息不满足预设要求,生成第一内涝抢修信息;
获取与所述第一变电站相对应的第一抢修终端,每个第一变电站具有与其预先对应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抢修终端;
将所述第一内涝抢修信息发送至第一抢修端处。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S3包括:
在电力连接拓扑图中以所述第一内涝监测设备对应的第一变电站为确定起点,确定电力连接拓扑图中与确定起点所形成的应急供电支路;
确定所述应急供电支路所对应的第一输电塔、第一配电站,将所述第一输电塔、第一配电站作为第一应急区域;
若判断所述第一输电塔与其他的第二变电站形成供电支路,则控制所述第二变电站对第一输电塔进行供电。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若判断所述第一输电塔不与其他的第二配电站形成供电支路,则对第一配电站所处的所有供电支路进行识别,若第一配电站与其他第二输电塔、第二变电站形成供电支路,则控制所述第二变电站、第二输电塔对第一配电站进行供电。则对第一配电站所处的所有供电支路进行识别,若第一配电站与其他第二输电塔、第二变电站形成供电支路,则控制所述第二变电站、第二输电塔对第一配电站进行供电。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S4包括:
获取所述拉力监测设备所对应第一输电塔的电线材质,根据所述电线材质确定相对应的拉力阈值信息,每个种类的电线材质具有预先对应设置的拉力阈值信息;
若所述拉力监测信息大于等于所述拉力阈值信息,则判断拉力监测信息不满足预设要求,生成电线抢修信息;
获取与所述第一输电塔相对应的第二抢修终端,每个第一输电塔具有与其预先对应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二抢修终端;
将所述电线抢修信息发送至第二抢修端处。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S5包括:
确定与第一输电塔对应的供电支路,提取所确定的供电支路所对应的第一变电站;
向所提取的第一变电站发送第一同步信息,所述第一变电站基于所述第一同步信息停止对第一输电塔配电。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确定与第一输电塔对应的供电支路,提取所确定的供电支路所对应的第一配电站;
确定所提取的第一配电站所处的供电支路的支路数量,若判断所述支路数量为1,则不进行应急供电处理;
若判断所述支路数量大于1,则确定能对第一配电站进行正常供电的供电支路,在多个正常供电的供电支路中选择其中一个供电支路对第一配电站进行应急供电。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若判断所述支路数量大于1,则确定能对第一配电站进行正常供电的供电支路,在多个正常供电的供电支路中选择其中一个供电支路对第一配电站进行应急供电,包括:
获取每个正常供电的供电支路中第三输电塔的数量、电线长度以及第三配电站的数量;
根据所述第三输电塔的数量、电线长度以及第三配电站的数量进行计算,得到每个供电支路的传输负荷系数,根据所述传输负荷系数对所有的供电支路进行升序排序,得到供电支路序列;
选择供电支路序列中的第1个供电支路作为对第一配电站进行应急供电的供电支路。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三输电塔的数量、电线长度以及第三配电站的数量进行计算,得到每个供电支路的传输负荷系数,根据所述传输负荷系数对所有的供电支路进行升序排序,得到供电支路序列,包括:
通过以下公示计算传输负荷系数,
Figure 993621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
Figure 184431DEST_PATH_IMAGE002
为第
Figure 612001DEST_PATH_IMAGE003
个供电支路的传输负荷系数,
Figure 673498DEST_PATH_IMAGE004
为第一权重常数值,
Figure 223428DEST_PATH_IMAGE005
为第
Figure 839217DEST_PATH_IMAGE003
个 供电支路中第三输电塔的数量,
Figure 867216DEST_PATH_IMAGE006
为第二权重常数值,
Figure 314378DEST_PATH_IMAGE007
为第
Figure 707313DEST_PATH_IMAGE003
个供电支路中电线长度,
Figure 607136DEST_PATH_IMAGE008
为第三权重常数值,
Figure 438826DEST_PATH_IMAGE009
为第
Figure 694489DEST_PATH_IMAGE003
个供电支路中第三配电站的数量。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S6包括:
所述第二内涝监测设备为第二液位传感器和/或第二雨量传感器,所述第二内涝监测信息为第二液位信息和/或第二雨量信息;
若所述第二液位信息大于预设液位信息和/或第二雨量信息大于预设雨量信息,则判断第二内涝监测信息不满足预设要求,生成第二内涝抢修信息;
获取与所述第一配电站相对应的第三抢修终端,每个第一配电站具有与其预先对应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三抢修终端;
将所述第二内涝抢修信息发送至第三抢修端处。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S7包括:
确定与第一配电站对应的供电支路,提取所确定的供电支路所对应的第一变电站;
向所提取的第一变电站发送第二同步信息,所述第一变电站基于所述第二同步信息停止对第一配电站配电。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于数字化实况数据的电力系统防台平台,所述电力系统包括通过供电线路依次连接的第一变电站、第一输电塔以及第一配电站,在所述第一变电站设置第一内涝监测设备、第一输电塔设置拉力监测设备、第一配电站设置第二内涝监测设备,通过以下模块进行防台处理,包括:
支路模块,用于根据供电线路在所有第一变电站、第一输电塔以及第一配电站的连接关系得到相对应的供电支路,每个供电支路至少包括一个第一变电站、第一输电塔以及第一配电站;
第一抢修模块,用于若判断第一内涝监测设备实时输出的第一内涝监测信息不满足预设要求,则生成第一内涝抢修信息,将所述第一内涝抢修信息发送至第一抢修端处;
第一供电模块,用于以所述第一内涝监测设备对应的第一变电站为确定起点,根据所述第一输电塔以及第一配电站确定多个第一应急区域,分别确定不同第一应急区域对应的第二变电站、第二输电塔,根据所述第二变电站、第二输电塔对第一应急区域的第一配电站进行供电;
第二抢修模块,用于若判断拉力监测设备实时输出的拉力监测信息不满足预设要求,则生成电线抢修信息,将所述电线抢修信息发送至第二抢修端处;
第二供电模块,用于确定对第一输电塔配电的第一变电站,向所述第一变电站发送第一同步信息,第一变电站基于第一同步信息停止向第一输电塔配电;
第三抢修模块,用于若判断第二内涝监测设备实时输出的第二内涝监测信息不满足预设要求,则生成第二内涝抢修信息,将所述第二内涝抢修信息发送至第三抢修端处;
第三供电模块,用于确定第一配电站对应的第一输电塔和第一变电站,向所述第一变电站发送第二同步信息,第一变电站基于第二同步信息停止向与第一配电站对应的第一输电塔配电。
有益效果:
1、本方案会将电力系统中的变电站、输电塔、配电站构建为电力连接拓扑图,以配电站为末端形成多条供电支路,并利用监测设备实时对多条供电支路的状态进行监测。监测数据包括内涝数据和拉力数据,通过不同的数据来对不同的设备状态进行有效监控;其中,针对拉力的监测方式,本方案可以在电线即将断裂还未断裂时就监测到异常,及时的通知抢修班组进行抢修操作,可以降低损失;本方案中,当监测数据异常时,会及时生成抢修信息,发送给对应的抢修终端,通知抢修班组及时抢修。本方案会自动控制相关设备停止配电,并自动判断是否有其他的供电设备可以形成供电支路进行配电,即本方案能够根据台风区域内电力设备的监测信息,实现对非台风区域内的相关设备的联控,避免出现相应的电力漏电风险,并且通过电力设备的联控,实现应急供电,最大程度的保障用电用户的用电需求。
2、本方案针对不同电力设备的异常,制定了不同的配电策略。针对第一变电站监测数据异常时,本方案会判断第一输电塔是否与其他的第二配电站形成供电支路,制定相关配电策略对配电站进行配电;针对第一输电塔数据异常时,本方案会及时的向对应的第一变电站发送第一同步信息,控制第一变电站停止对第一输电塔配电;同时,本方案会在相关供电支路数量大于1时,依据第三输电塔的数量、电线长度以及第三配电站的数量多维数据计算各供电支路的传输负荷系数,然后找到最优供电支路进行应急供电; 针对第一配电站数据异常的情况,本方案会及时向供电支路所对应的第一变电站发送同步信息,控制对应的第一变电站停止向第一配电站配电,减少配电事故的发生。
3、本方案在生成电力连接拓扑图后,会对电力连接拓扑图进行校验,校验过程采用了数量维度校验以及ID信息维度的双重校验,使得基础数据是正确的,在后续进行数据处理时,能够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力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力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数字化实况数据的电力系统防台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力系统的示意图,电力系统包括通过供电线路依次连接的第一变电站、第一输电塔以及第一配电站,在第一变电站设置第一内涝监测设备、第一输电塔设置拉力监测设备、第一配电站设置第二内涝监测设备。其中,第一变电站是中继点,用于对发电站需要传输电的电压等数据进行处理,然后输送出去;第一输电塔位于第一变电站和第一配电站之间,用于支撑供电支路上的电线;第一配电站可以对应社区或者小区,为社区或者小区进行供电。可以理解的是,在台风来临时,会伴随大雨,因此也会有内涝情况出现,因此本方案设置有第一内涝监测设备和第二内涝监测设备;此外,在台风来临时,第一输电塔容易被折断,或者被吹倒、吹歪等,此时会造成电线的拉力产生变化,因此,本方案在第一输电塔设置拉力监测设备,来监测第一输电塔是否正常。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数字化实况数据的电力系统防台方法,通过以下步骤进行防台处理,包括S1-S7:
S1,根据供电线路在所有第一变电站、第一输电塔以及第一配电站的连接关系得到相对应的供电支路,每个供电支路至少包括一个第一变电站、第一输电塔以及第一配电站。
参见图1,图中以发电站为中心,向外扩展有4个供电支路,每个供电支路至少包括一个第一变电站、第一输电塔以及第一配电站。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第一配电站至少对应一个供电支路,参见图1,第一配电站P2、第一配电站P3和第一配电站P4都对应一个供电支路,而第一配电站P1对应3个供电支路,分别是供电支路1、供电支路2和供电支路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1包括S11- S12:
S11,统计供电线路中所有第一变电站、第一输电塔以及第一配电站的连接关系形成电力连接拓扑图,以每一个第一配电站为电力连接拓扑图中的目标拓扑节点。
参见图1,统计供电线路中所有第一变电站、第一输电塔以及第一配电站的连接关系形成电力连接拓扑图,其中,每一个第一配电站为电力连接拓扑图中的目标拓扑节点。
S12,根据所述目标拓扑节点确定所连接的第一输电塔和第一变电站,形成多个供电支路,每个目标拓扑节点对应至少一个供电支路。
示例性的,第一配电站P1对应3个供电支路,分别是供电支路1、供电支路2和供电支路3。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得到供电支路后,通过以下步骤对目标拓扑节点中的供电支路进行校验,包括S13-S17:
S13,统计所有的供电支路生成支路表,支路表中具有每个供电支路的编号以及相应供电支路所对应的第一变电站、第一输电塔以及第一配电站的ID信息。
本方案在得到供电支路后,需要对供电支路进行校验,防止建立的电力连接拓扑图有误。
首先,本方案会统计所有的供电支路生成支路表,支路表中具有每个供电支路的编号以及相应供电支路所对应的第一变电站、第一输电塔以及第一配电站的ID信息。参见图1,图中有6个供电支路,那么对应的支路表中也会有6个供电支路。
可以理解的是,本方案对第一变电站、第一输电塔以及第一配电站进行编码得到对应的ID信息,ID信息可以是数字、字母或者数字及字母的组合,本方案对此不做限定。本方案的支路表中所对应的供电支路信息是ID信息。
S14,统计供电线路中的所有第一配电站的数量得到第一数量,统计供电支路的数量得到第二数量。
本方案会统计所有的第一配电站的数量得到第一数量,参见图1,第一数量为4,统计供电支路的数量得到第二数量,参见图1,第二数量为6。
S15,若所述第一数量小于等于第二数量,则依次遍历每一个第一配电站的ID信息与所有的供电支路进行比对。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第一数量小于等于第二数量,说明供电支路和第一配电站之间的数量维度上是符合要求的,此时,本方案会依次遍历每一个第一配电站的ID信息与所有的供电支路进行比对。
S16,若每一个第一配电站的ID信息都具有与其对应的供电支路,则判断目标拓扑节点正确。
如果每一个第一配电站的ID信息都具有与其对应的供电支路,本方案会判断目标拓扑节点正确。反之,则判断目标拓扑节点不正确。
示例性的,第一配电站P1的ID信息具有与其对应的3个供电支路,第一配电站P2的ID信息具有与其对应的1个供电支路,说明目标拓扑节点正确。
S17,若第一数量大于第二数量和/或存在不与供电支路对应的第一配电站的ID信息,则判断目标拓扑节点错误。
与步骤S15不同的是,如果第一数量大于第二数量,说明有的第一配电站未建立对应的供电支路,此时,本方案会判断目标拓扑节点错误;同时,如果存在不与供电支路对应的第一配电站的ID信息,本方案也会判断目标拓扑节点错误。
本方案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对形成的电力连接拓扑图自动校验,且校验过程采用了数量维度校验以及ID信息维度的双重校验,使得基础数据是正确的,在后续进行数据处理时,能够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S2,若判断第一内涝监测设备实时输出的第一内涝监测信息不满足预设要求,则生成第一内涝抢修信息,将所述第一内涝抢修信息发送至第一抢修端处。
可以理解的是,在台风来临时,会伴随大雨,本方案会基于第一内涝监测设备来监测第一变电站的是否发送内涝,如果发生内涝,第一变电站不能再继续供电,否则会出现供电事故。此时,本方案会生成第一内涝抢修信息,将所述第一内涝抢修信息发送至第一抢修端处,及时对第一变电站进行抢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2包括S21- S24:
S21,所述第一内涝监测设备为第一液位传感器和/或第一雨量传感器,所述第一内涝监测信息为第一液位信息和/或第一雨量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本方案通过第一液位传感器实时监测第一变电站的液位情况,通过第一雨量信息实时监测第一变电站的雨量情况。还可以理解的是,一般来说,雨量越大对应的液位也就越高,二者是相应的。
S22,若所述第一液位信息大于预设液位信息和/或第一雨量信息大于预设雨量信息,则判断第一内涝监测信息不满足预设要求,生成第一内涝抢修信息。
如果第一液位信息大于预设液位信息和/或第一雨量信息大于预设雨量信息,说明第一变电站出现了内涝,此时,生成第一内涝抢修信息对第一变电站进行抢修,并暂停该第一变电站的继续供电。
S23,获取与所述第一变电站相对应的第一抢修终端,每个第一变电站具有与其预先对应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抢修终端。
S24,将所述第一内涝抢修信息发送至第一抢修端处。
本方案中,每个第一变电站具有与其预先对应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抢修终端。第一抢修终端可以是对应一个抢修班组,该抢修班组主要对应变电站的抢修。
S3,以所述第一内涝监测设备对应的第一变电站为确定起点,根据所述第一输电塔以及第一配电站确定多个第一应急区域,分别确定不同第一应急区域对应的第二变电站、第二输电塔,根据所述第二变电站、第二输电塔对第一应急区域的第一配电站进行供电。
本方案在第一变电站不能供电时,找到不同第一应急区域对应的第二变电站、第二输电塔对第一应急区域的第一配电站进行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3包括S31- S33:
S31,在电力连接拓扑图中以所述第一内涝监测设备对应的第一变电站为确定起点,确定电力连接拓扑图中与确定起点所形成的应急供电支路。
示例性的,参见图1,第一内涝监测设备对应的第一变电站B1为起点,确定电力连接拓扑图中与起点所形成的应急供电支路为:供电支路1和供电支路2。
S32,确定所述应急供电支路所对应的第一输电塔、第一配电站,将所述第一输电塔、第一配电站作为第一应急区域。
示例性的,第一变电站B1发生内涝时,本方案会将图1中的第一输电塔T1、第一配电站P1、第一输电塔T5和第一输电塔T6作为第一应急区域。
S33,若判断所述第一输电塔与其他的第二变电站形成供电支路,则控制所述第二变电站对第一输电塔进行供电。
例如,图2中的第一输电塔T5与其他的第二变电站(第二变电站2)形成供电支路,本方案会控制第二变电站(第二变电站2)对第一输电塔进行供电,来确保第一配电站P1能够正常工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S34:
S34,若判断所述第一输电塔不与其他的第二配电站形成供电支路,则对第一配电站所处的所有供电支路进行识别,若第一配电站与其他第二输电塔、第二变电站形成供电支路,则控制所述第二变电站、第二输电塔对第一配电站进行供电。
参见图1,图1中的第一输电塔T5和第一输电塔T1,不与其他的第二变电站形成供电支路。
此时,本方案会对第一配电站所处的所有供电支路(供电支路1、供电支路2和供电支路3)进行识别,若第一配电站与其他第二输电塔、第二变电站形成供电支路,则控制第二变电站、第二输电塔对第一配电站进行供电。
示例性的,参见图1中的供电支路3,第一配电站P1与其他第二输电塔(图1中的第一输电塔T2)、第二变电站(图1中的第一变电站B2)形成供电支路3,本方案会控制第二变电站、第二输电塔对第一配电站进行供电。
S4,若判断拉力监测设备实时输出的拉力监测信息不满足预设要求,则生成电线抢修信息,将所述电线抢修信息发送至第二抢修端处。
可以理解的是,当拉力监测设备实时输出的拉力监测信息不满足预设要求时,本方案会生成电线抢修信息,将电线抢修信息发送至第二抢修端处。第二抢修终端可以是对应一个抢修班组,该抢修班组主要对应第一输电塔的抢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4包括S41-S44:
S41,获取所述拉力监测设备所对应第一输电塔的电线材质,根据所述电线材质确定相对应的拉力阈值信息,每个种类的电线材质具有预先对应设置的拉力阈值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电线材质不同,对应的拉力阈值信息也不同,例如,电线材质为铝和铜时,所对应的拉力阈值信息是不同的。本方案会根据电线材质确定相对应的拉力阈值信息。
S42,若所述拉力监测信息大于等于所述拉力阈值信息,则判断拉力监测信息不满足预设要求,生成电线抢修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当拉力监测信息大于等于拉力阈值信息时,说明第一输电塔即将要被吹倒,此时对应的电线处于马上断裂的状态,拉力监测信息会急速增大,直至大于拉力阈值信息时,本方案会判断拉力监测信息不满足预设要求,生成电线抢修信息。如果不及时抢修,电线可能会触地,且如果继续给电线通电,会造成周围人员触点的危险。本方案通过上述监测方式,可以在电线即将断裂还未断裂时就监测到异常,及时的通知抢修班组进行抢修操作,可以降低损失。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当电线断裂后,拉力监测信息为0,此时,拉力监测信息也不满足预设要求了,需要进行电线抢修。
S43,获取与所述第一输电塔相对应的第二抢修终端,每个第一输电塔具有与其预先对应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二抢修终端。
S44,将所述电线抢修信息发送至第二抢修端处。
本方案会生成电线抢修信息,将电线抢修信息发送至第二抢修端处。第二抢修终端可以是对应一个抢修班组,该抢修班组主要对应第一输电塔的抢修。
S5,确定对第一输电塔配电的第一变电站,向所述第一变电站发送第一同步信息,第一变电站基于第一同步信息停止向第一输电塔配电。
示例性的,参见图1,第一输电塔T1故障,需要抢修,本方案会确定对第一输电塔T1配电的第一变电站B1,向第一变电站B1发送第一同步信息,第一变电站B1基于第一同步信息停止向第一输电塔T1配电。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变电站不再向第一输电塔T1输电,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5包括S51- S52:
S51,确定与第一输电塔对应的供电支路,提取所确定的供电支路所对应的第一变电站。
本方案会确定与第一输电塔T1对应的供电支路(供电支路1),提取所确定的供电支路所对应的第一变电站(第一变电站B1)。
S52,向所提取的第一变电站发送第一同步信息,所述第一变电站基于所述第一同步信息停止对第一输电塔配电。
本方案会向所提取的第一变电站(第一变电站B1)发送第一同步信息,第一变电站B1基于第一同步信息停止对第一输电塔配电。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S53- S55:
S53,确定与第一输电塔对应的供电支路,提取所确定的供电支路所对应的第一配电站。
本方案会确定与第一输电塔T1对应的供电支路(图1中的供电支路1),然后提取所确定的供电支路所对应的第一配电站P1。
S54,确定所提取的第一配电站所处的供电支路的支路数量,若判断所述支路数量为1,则不进行应急供电处理。
之后,本方案会确定所提取的第一配电站P1所处的供电支路的支路数量,若判断所述支路数量为1,说明没有其他供电支路可以为该第一配电站P1进行供电,则不进行应急供电处理。
S55,若判断所述支路数量大于1,则确定能对第一配电站进行正常供电的供电支路,在多个正常供电的供电支路中选择其中一个供电支路对第一配电站进行应急供电。
示例性的,第一配电站P1对应的支路数量为3,本方案会确定能都对第一配电站进行正常供电的供电支路(例如供电支路2和供电支路3),在多个正常供电的供电支路中选择其中一个供电支路对第一配电站进行应急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S55(所述若判断所述支路数量大于1,则确定能对第一配电站进行正常供电的供电支路,在多个正常供电的供电支路中选择其中一个供电支路对第一配电站进行应急供电)包括S551-S554:
S551,获取每个正常供电的供电支路中第三输电塔的数量、电线长度以及第三配电站的数量。
本方案会获取每个正常供电的供电支路中第三输电塔的数量、电线长度以及第三配电站的数量。可以理解的是,第三配电站的数量越多,说明供电负荷越重,第三输电塔的数量越多,电线长度越长,说明输电路径越长,线损越高。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的每个第三配电站的配电量是均衡的、近似的,因此,本方案以配电站的数量作为影响因素。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参考第三配电站的配电量作为影响因素,本方案对此不做阐述。
S552,根据所述第三输电塔的数量、电线长度以及第三配电站的数量进行计算,得到每个供电支路的传输负荷系数,根据所述传输负荷系数对所有的供电支路进行升序排序,得到供电支路序列。
本方案会对第三输电塔的数量、电线长度以及第三配电站的数量中的任意一个进行计算,得到每个供电支路的传输负荷系数,并对传输负荷系数进行升序排序,得到供电支路序列。可以理解的是,排序最前的是传输负荷系数最低的。
S553,选择供电支路序列中的第1个供电支路作为对第一配电站进行应急供电的供电支路。
本方案会选择供电支路序列中的第1个供电支路,将其作为最优的供电支路,对第一配电站进行应急供电的供电支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三输电塔的数量、电线长度以及第三配电站的数量进行计算,得到每个供电支路的传输负荷系数,根据所述传输负荷系数对所有的供电支路进行升序排序,得到供电支路序列)包括:
通过以下公示计算传输负荷系数,
Figure 55063DEST_PATH_IMAGE010
其中,
Figure 707762DEST_PATH_IMAGE002
为第
Figure 280825DEST_PATH_IMAGE003
个供电支路的传输负荷系数,
Figure 171421DEST_PATH_IMAGE004
为第一权重常数值,
Figure 234055DEST_PATH_IMAGE005
为第
Figure 46153DEST_PATH_IMAGE003
个 供电支路中第三输电塔的数量,
Figure 219646DEST_PATH_IMAGE006
为第二权重常数值,
Figure 495906DEST_PATH_IMAGE007
为第
Figure 667124DEST_PATH_IMAGE003
个供电支路中电线长度,
Figure 763256DEST_PATH_IMAGE008
为第三权重常数值,
Figure 740440DEST_PATH_IMAGE009
为第
Figure 58157DEST_PATH_IMAGE003
个供电支路中第三配电站的数量。
上述公式中,
Figure 197015DEST_PATH_IMAGE011
代表第三输电塔数量维度的负荷系数,
Figure 46022DEST_PATH_IMAGE012
代表电线长度 维度的负荷系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3
代表第三配电站的数量维度的负荷系数。其中,
Figure 499000DEST_PATH_IMAGE008
可以大于
Figure 749853DEST_PATH_IMAGE006
Figure 262874DEST_PATH_IMAGE006
可以大于
Figure 333598DEST_PATH_IMAGE004
,来使得第三配电站的数量维度的系数占比最高,电线长度维度的负荷系数占 比次之,第三输电塔数量维度的负荷系数占比最低,对计算结果进行均衡。
S6,若判断第二内涝监测设备实时输出的第二内涝监测信息不满足预设要求,则生成第二内涝抢修信息,将所述第二内涝抢修信息发送至第三抢修端处。
可以理解的是,与步骤S2类似,在台风来临时,会伴随大雨,本方案会基于第二内涝监测设备来监测第一配电站的是否发送内涝,如果发生内涝,第一配电站不能再继续供电,否则会出现供电事故。此时,本方案会生成第一内涝抢修信息,将所述第二内涝抢修信息发送至第三抢修端处,及时对第一配电站进行抢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6包括S61- S64:
S61,所述第二内涝监测设备为第二液位传感器和/或第二雨量传感器,所述第二内涝监测信息为第二液位信息和/或第二雨量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本方案通过第二液位传感器实时监测第一配电站的液位情况,通过第二雨量信息实时监测第一配电站的雨量情况。还可以理解的是,一般来说,雨量越大对应的液位也就越高,二者是相应的。
S62,若所述第二液位信息大于预设液位信息和/或第二雨量信息大于预设雨量信息,则判断第二内涝监测信息不满足预设要求,生成第二内涝抢修信息。
如果第二液位信息大于预设液位信息和/或第二雨量信息大于预设雨量信息,说明第一配电站出现了内涝,此时,生成第二内涝抢修信息对第一配电站进行抢修,并暂停该第一配电站的继续供电。
S63,获取与所述第一配电站相对应的第三抢修终端,每个第一配电站具有与其预先对应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三抢修终端。
S64,将所述第二内涝抢修信息发送至第三抢修端处。
本方案中,每个第一配电站具有与其预先对应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三抢修终端。第三抢修终端可以是对应一个抢修班组,该抢修班组主要对应配电站的抢修。
S7,确定第一配电站对应的第一输电塔和第一变电站,向所述第一变电站发送第二同步信息,第一变电站基于第二同步信息停止向与第一配电站对应的第一输电塔配电。
示例性的,参见图1,第一配电站P1故障,需要抢修,本方案会确定第一配电站P1对应的第一输电塔T1、第一变电站B1、第一输电塔T5、第一输电塔T6、第一输电塔T2和第一变电站B2,然后向第一变电站B1第一变电站B2和发送第二同步信息,第一变电站B1和第一变电站B2基于第二同步信息停止向第一配电站P1配电。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变电站B1和第一变电站B2不再向第一配电站P1输电,防止第一配电站P1处发生安全隐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7包括S71- S72:
S71,确定与第一配电站对应的供电支路,提取所确定的供电支路所对应的第一变电站。
本方案会确定与第一配电站P1对应的供电支路(供电支路1、供电支路2和供电支路3),提取所确定的供电支路所对应的第一变电站(第一变电站B1和第一变电站B2)。
S72,向所提取的第一变电站发送第二同步信息,所述第一变电站基于所述第二同步信息停止对第一配电站配电。
本方案会向所提取的第一变电站(第一变电站B1和第一变电站B2)发送第二同步信息,第一变电站B1和第一变电站B2响应第二同步信息停止对第一配电站配电。
参见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数字化实况数据的电力系统防台平台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力系统包括通过供电线路依次连接的第一变电站、第一输电塔以及第一配电站,在所述第一变电站设置第一内涝监测设备、第一输电塔设置拉力监测设备、第一配电站设置第二内涝监测设备,通过以下模块进行防台处理,包括:
支路模块,用于根据供电线路在所有第一变电站、第一输电塔以及第一配电站的连接关系得到相对应的供电支路,每个供电支路至少包括一个第一变电站、第一输电塔以及第一配电站;
第一抢修模块,用于若判断第一内涝监测设备实时输出的第一内涝监测信息不满足预设要求,则生成第一内涝抢修信息,将所述第一内涝抢修信息发送至第一抢修端处;
第一供电模块,用于以所述第一内涝监测设备对应的第一变电站为确定起点,根据所述第一输电塔以及第一配电站确定多个第一应急区域,分别确定不同第一应急区域对应的第二变电站、第二输电塔,根据所述第二变电站、第二输电塔对第一应急区域的第一配电站进行供电;
第二抢修模块,用于若判断拉力监测设备实时输出的拉力监测信息不满足预设要求,则生成电线抢修信息,将所述电线抢修信息发送至第二抢修端处;
第二供电模块,用于确定对第一输电塔配电的第一变电站,向所述第一变电站发送第一同步信息,第一变电站基于第一同步信息停止向第一输电塔配电;
第三抢修模块,用于若判断第二内涝监测设备实时输出的第二内涝监测信息不满足预设要求,则生成第二内涝抢修信息,将所述第二内涝抢修信息发送至第三抢修端处;
第三供电模块,用于确定第一配电站对应的第一输电塔和第一变电站,向所述第一变电站发送第二同步信息,第一变电站基于第二同步信息停止向与第一配电站对应的第一输电塔配电。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4)

1.基于数字化实况数据的电力系统防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系统包括通过供电线路依次连接的第一变电站、第一输电塔以及第一配电站,在所述第一变电站设置第一内涝监测设备、第一输电塔设置拉力监测设备、第一配电站设置第二内涝监测设备,通过以下步骤进行防台处理,包括:
S1,根据供电线路在所有第一变电站、第一输电塔以及第一配电站的连接关系得到相对应的供电支路,每个供电支路至少包括一个第一变电站、第一输电塔以及第一配电站;
S2,若判断第一内涝监测设备实时输出的第一内涝监测信息不满足预设要求,则生成第一内涝抢修信息,将所述第一内涝抢修信息发送至第一抢修端处;
S3,以所述第一内涝监测设备对应的第一变电站为确定起点,根据所述第一输电塔以及第一配电站确定多个第一应急区域,分别确定不同第一应急区域对应的第二变电站、第二输电塔,根据所述第二变电站、第二输电塔对第一应急区域的第一配电站进行供电;
S4,若判断拉力监测设备实时输出的拉力监测信息不满足预设要求,则生成电线抢修信息,将所述电线抢修信息发送至第二抢修端处;
S5,确定对第一输电塔配电的第一变电站,向所述第一变电站发送第一同步信息,第一变电站基于第一同步信息停止向第一输电塔配电;
S6,若判断第二内涝监测设备实时输出的第二内涝监测信息不满足预设要求,则生成第二内涝抢修信息,将所述第二内涝抢修信息发送至第三抢修端处;
S7,确定第一配电站对应的第一输电塔和第一变电站,向所述第一变电站发送第二同步信息,第一变电站基于第二同步信息停止向与第一配电站对应的第一输电塔配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字化实况数据的电力系统防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1包括:
统计供电线路中所有第一变电站、第一输电塔以及第一配电站的连接关系形成电力连接拓扑图,以每一个第一配电站为电力连接拓扑图中的目标拓扑节点;
根据所述目标拓扑节点确定所连接的第一输电塔和第一变电站,形成多个供电支路,每个目标拓扑节点对应至少一个供电支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数字化实况数据的电力系统防台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对目标拓扑节点中的供电支路进行校验,包括:
统计所有的供电支路生成支路表,支路表中具有每个供电支路的编号以及相应供电支路所对应的第一变电站、第一输电塔以及第一配电站的ID信息;
统计供电线路中的所有第一配电站的数量得到第一数量,统计供电支路的数量得到第二数量;
若所述第一数量小于等于第二数量,则依次遍历每一个第一配电站的ID信息与所有的供电支路进行比对;
若每一个第一配电站的ID信息都具有与其对应的供电支路,则判断目标拓扑节点正确;
若第一数量大于第二数量和/或存在不与供电支路对应的第一配电站的ID信息,则判断目标拓扑节点错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数字化实况数据的电力系统防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2包括:
所述第一内涝监测设备为第一液位传感器和/或第一雨量传感器,所述第一内涝监测信息为第一液位信息和/或第一雨量信息;
若所述第一液位信息大于预设液位信息和/或第一雨量信息大于预设雨量信息,则判断第一内涝监测信息不满足预设要求,生成第一内涝抢修信息;
获取与所述第一变电站相对应的第一抢修终端,每个第一变电站具有与其预先对应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抢修终端;
将所述第一内涝抢修信息发送至第一抢修端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数字化实况数据的电力系统防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3包括:
在电力连接拓扑图中以所述第一内涝监测设备对应的第一变电站为确定起点,确定电力连接拓扑图中与确定起点所形成的应急供电支路;
确定所述应急供电支路所对应的第一输电塔、第一配电站,将所述第一输电塔、第一配电站作为第一应急区域;
若判断所述第一输电塔与其他的第二变电站形成供电支路,则控制所述第二变电站对第一输电塔进行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数字化实况数据的电力系统防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判断所述第一输电塔不与其他的第二配电站形成供电支路,则对第一配电站所处的所有供电支路进行识别,若第一配电站与其他第二输电塔、第二变电站形成供电支路,则控制所述第二变电站、第二输电塔对第一配电站进行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数字化实况数据的电力系统防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4包括:
获取所述拉力监测设备所对应第一输电塔的电线材质,根据所述电线材质确定相对应的拉力阈值信息,每个种类的电线材质具有预先对应设置的拉力阈值信息;
若所述拉力监测信息大于等于所述拉力阈值信息,则判断拉力监测信息不满足预设要求,生成电线抢修信息;
获取与所述第一输电塔相对应的第二抢修终端,每个第一输电塔具有与其预先对应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二抢修终端;
将所述电线抢修信息发送至第二抢修端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数字化实况数据的电力系统防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5包括:
确定与第一输电塔对应的供电支路,提取所确定的供电支路所对应的第一变电站;
向所提取的第一变电站发送第一同步信息,所述第一变电站基于所述第一同步信息停止对第一输电塔配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数字化实况数据的电力系统防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与第一输电塔对应的供电支路,提取所确定的供电支路所对应的第一配电站;
确定所提取的第一配电站所处的供电支路的支路数量,若判断所述支路数量为1,则不进行应急供电处理;
若判断所述支路数量大于1,则确定能对第一配电站进行正常供电的供电支路,在多个正常供电的供电支路中选择其中一个供电支路对第一配电站进行应急供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数字化实况数据的电力系统防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若判断所述支路数量大于1,则确定能对第一配电站进行正常供电的供电支路,在多个正常供电的供电支路中选择其中一个供电支路对第一配电站进行应急供电,包括:
获取每个正常供电的供电支路中第三输电塔的数量、电线长度以及第三配电站的数量;
根据所述第三输电塔的数量、电线长度以及第三配电站的数量进行计算,得到每个供电支路的传输负荷系数,根据所述传输负荷系数对所有的供电支路进行升序排序,得到供电支路序列;
选择供电支路序列中的第1个供电支路作为对第一配电站进行应急供电的供电支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于数字化实况数据的电力系统防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第三输电塔的数量、电线长度以及第三配电站的数量进行计算,得到每个供电支路的传输负荷系数,根据所述传输负荷系数对所有的供电支路进行升序排序,得到供电支路序列,包括:
通过以下公示计算传输负荷系数,
Figure 483029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
Figure 134590DEST_PATH_IMAGE002
为第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个供电支路的传输负荷系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4
为第一权重常数值,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5
为第
Figure 117589DEST_PATH_IMAGE003
个供电支路中第三输电塔的数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6
为第二权重常数值,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7
为第
Figure 43957DEST_PATH_IMAGE003
个供电支路中电线长度,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8
为第三权重常数值,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9
为第
Figure 15586DEST_PATH_IMAGE003
个供电支路中第三配电站的数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于数字化实况数据的电力系统防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6包括:
所述第二内涝监测设备为第二液位传感器和/或第二雨量传感器,所述第二内涝监测信息为第二液位信息和/或第二雨量信息;
若所述第二液位信息大于预设液位信息和/或第二雨量信息大于预设雨量信息,则判断第二内涝监测信息不满足预设要求,生成第二内涝抢修信息;
获取与所述第一配电站相对应的第三抢修终端,每个第一配电站具有与其预先对应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三抢修终端;
将所述第二内涝抢修信息发送至第三抢修端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于数字化实况数据的电力系统防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7包括:
确定与第一配电站对应的供电支路,提取所确定的供电支路所对应的第一变电站;
向所提取的第一变电站发送第二同步信息,所述第一变电站基于所述第二同步信息停止对第一配电站配电。
14.基于数字化实况数据的电力系统防台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系统包括通过供电线路依次连接的第一变电站、第一输电塔以及第一配电站,在所述第一变电站设置第一内涝监测设备、第一输电塔设置拉力监测设备、第一配电站设置第二内涝监测设备,通过以下模块进行防台处理,包括:
支路模块,用于根据供电线路在所有第一变电站、第一输电塔以及第一配电站的连接关系得到相对应的供电支路,每个供电支路至少包括一个第一变电站、第一输电塔以及第一配电站;
第一抢修模块,用于若判断第一内涝监测设备实时输出的第一内涝监测信息不满足预设要求,则生成第一内涝抢修信息,将所述第一内涝抢修信息发送至第一抢修端处;
第一供电模块,用于以所述第一内涝监测设备对应的第一变电站为确定起点,根据所述第一输电塔以及第一配电站确定多个第一应急区域,分别确定不同第一应急区域对应的第二变电站、第二输电塔,根据所述第二变电站、第二输电塔对第一应急区域的第一配电站进行供电;
第二抢修模块,用于若判断拉力监测设备实时输出的拉力监测信息不满足预设要求,则生成电线抢修信息,将所述电线抢修信息发送至第二抢修端处;
第二供电模块,用于确定对第一输电塔配电的第一变电站,向所述第一变电站发送第一同步信息,第一变电站基于第一同步信息停止向第一输电塔配电;
第三抢修模块,用于若判断第二内涝监测设备实时输出的第二内涝监测信息不满足预设要求,则生成第二内涝抢修信息,将所述第二内涝抢修信息发送至第三抢修端处;
第三供电模块,用于确定第一配电站对应的第一输电塔和第一变电站,向所述第一变电站发送第二同步信息,第一变电站基于第二同步信息停止向与第一配电站对应的第一输电塔配电。
CN202210918012.7A 2022-08-01 2022-08-01 基于数字化实况数据的电力系统防台方法及平台 Active CN1150214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18012.7A CN115021415B (zh) 2022-08-01 2022-08-01 基于数字化实况数据的电力系统防台方法及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18012.7A CN115021415B (zh) 2022-08-01 2022-08-01 基于数字化实况数据的电力系统防台方法及平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1415A true CN115021415A (zh) 2022-09-06
CN115021415B CN115021415B (zh) 2022-10-25

Family

ID=83065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18012.7A Active CN115021415B (zh) 2022-08-01 2022-08-01 基于数字化实况数据的电力系统防台方法及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21415B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48940A (ja) * 2005-11-29 2007-06-14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電気事故情報提供システム、電気事故情報提供方法、および、電気事故情報提供プログラム
CN102735966A (zh) * 2012-06-12 2012-10-17 燕山大学 一种输电线路评估诊断系统和方法
CN103175571A (zh) * 2011-12-22 2013-06-26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基于物联网的输电线路智能监测系统
CN103226794A (zh) * 2013-04-12 2013-07-31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一种输配电线路数据处理的方法
CN103337133A (zh) * 2013-06-14 2013-10-02 广东电网公司中山供电局 基于识别预报技术的电网雷暴灾害预警系统及方法
CN103597707A (zh) * 2011-05-31 2014-02-19 思科技术公司 具有动态反向/正向云化的分布式智能架构
JP2015077000A (ja) * 2013-10-09 2015-04-20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配電用変電所管内の停電復旧エリアの推定システム及び推定装置
CN106022610A (zh) * 2016-05-20 2016-10-12 温州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系统防台抗台监控应急方法
CN109460833A (zh) * 2018-10-22 2019-03-12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配网故障的设备数据和报修工单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0866061A (zh) * 2019-11-05 2020-03-06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通供电分公司 一种基于gis的信息可视化系统
CN112104083A (zh) * 2020-09-17 2020-12-18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态势感知的电网生产指挥系统
CN112365100A (zh) * 2020-12-08 2021-02-12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内江供电公司 基于灾害风险综合评估的电网灾害预警及应对方法
CN112506994A (zh) * 2020-12-07 2021-03-16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力设备洪涝隐患点监测预警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633684A (zh) * 2020-12-22 2021-04-09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防风应急辅助决策系统
CN113177858A (zh) * 2021-03-31 2021-07-27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一种多维度的电网抗台风评价方法
CN113344735A (zh) * 2021-05-19 2021-09-03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网设备的防灾减灾监测预警系统
CN114417732A (zh) * 2022-01-28 2022-04-29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 强台风下配电网多元源荷灾损自适应辨识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48940A (ja) * 2005-11-29 2007-06-14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電気事故情報提供システム、電気事故情報提供方法、および、電気事故情報提供プログラム
CN103597707A (zh) * 2011-05-31 2014-02-19 思科技术公司 具有动态反向/正向云化的分布式智能架构
CN103175571A (zh) * 2011-12-22 2013-06-26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基于物联网的输电线路智能监测系统
CN102735966A (zh) * 2012-06-12 2012-10-17 燕山大学 一种输电线路评估诊断系统和方法
CN103226794A (zh) * 2013-04-12 2013-07-31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一种输配电线路数据处理的方法
CN103337133A (zh) * 2013-06-14 2013-10-02 广东电网公司中山供电局 基于识别预报技术的电网雷暴灾害预警系统及方法
JP2015077000A (ja) * 2013-10-09 2015-04-20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配電用変電所管内の停電復旧エリアの推定システム及び推定装置
CN106022610A (zh) * 2016-05-20 2016-10-12 温州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系统防台抗台监控应急方法
CN109460833A (zh) * 2018-10-22 2019-03-12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配网故障的设备数据和报修工单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0866061A (zh) * 2019-11-05 2020-03-06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通供电分公司 一种基于gis的信息可视化系统
CN112104083A (zh) * 2020-09-17 2020-12-18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态势感知的电网生产指挥系统
CN112506994A (zh) * 2020-12-07 2021-03-16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力设备洪涝隐患点监测预警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365100A (zh) * 2020-12-08 2021-02-12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内江供电公司 基于灾害风险综合评估的电网灾害预警及应对方法
CN112633684A (zh) * 2020-12-22 2021-04-09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防风应急辅助决策系统
CN113177858A (zh) * 2021-03-31 2021-07-27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一种多维度的电网抗台风评价方法
CN113344735A (zh) * 2021-05-19 2021-09-03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网设备的防灾减灾监测预警系统
CN114417732A (zh) * 2022-01-28 2022-04-29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 强台风下配电网多元源荷灾损自适应辨识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HUYUAN XIANG 等: "Research on the anti-wind performance of transmission tower and early warning model under typhoon atmosphere", 《2020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GH VOLTAGE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 *
LEI GAN 等: "A Multi-Period Reconfiguration Method of Distribution Networks Considering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of Typhoon", 《2020 12TH IEEE PES ASIA-PACIFIC POWER AND ENERGY ENGINEERING CONFERENCE》 *
吴颖晖 等: "基于FloodArea的台州10kV配网设施暴雨灾害临界雨量研究",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
龚坚刚: ""云娜"台风对浙江输电线路的危害分析与对策", 《浙江电力》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1415B (zh) 2022-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95940B (zh) 一种基于智慧城市的配网故障状态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1680872B (zh) 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电网风险计算方法
CN105759171A (zh) 基于配电线路状态评价提高配网拉路检查效率的方法
CN108711941A (zh) 一种配电网中检修设备带电状态检测方法
CN115800216A (zh) 一种数字化配电网故障处理系统
CN115333062B (zh) 一种配电网系统的故障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5498776A (zh) 一种基于智能融合终端的配电故障快速定位系统
CN112001686A (zh) 一种架空线路停电研判系统
CN105259480A (zh) 一种调度端小电流单相接地选线方法和系统
CN115021415B (zh) 基于数字化实况数据的电力系统防台方法及平台
US6694271B1 (en) Integrated circuit breaker protection software
CN108347050B (zh) 配电线路保护方案对供电可靠性影响程度的评估方法
CN106501674A (zh) 中压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装置及其故障定位方法
CN102122842A (zh) 配电变压器台区设备运行异常远方报警装置
CN111638425A (zh) 高压电缆故障定位装置
CN108460517A (zh) 一种配电网管控方法及装置
CN105867270B (zh) 一种输变电设备状态异常识别及应急处理预案自动推送方法
CN212514848U (zh) 高压电缆故障定位装置
CN111429299B (zh) 一种预想故障集生成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8279360A (zh) 单相接地故障线路监测系统
CN114336980A (zh) 一种基于指令发信的智能云配电方法与系统
CN212008766U (zh) 一种避雷器的故障在线监测系统
CN207992363U (zh) 单相接地故障线路监测系统
CN113128719A (zh) 一种电力抢修管理方法
CN110927626A (zh) 一种中低压配电网拓扑自动识别主站原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