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19140B - 一种注意力引导的伪装目标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意力引导的伪装目标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19140B
CN115019140B CN202210620670.8A CN202210620670A CN115019140B CN 115019140 B CN115019140 B CN 115019140B CN 202210620670 A CN202210620670 A CN 202210620670A CN 115019140 B CN115019140 B CN 1150191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ature
attention
features
layer
camoufl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2067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19140A (zh
Inventor
张继勇
姚嘉琦
周晓飞
李世锋
周振
何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ower Data Service Co ltd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ower Data Service Co ltd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ower Data Service Co ltd,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ina Power Data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2067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191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191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191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191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191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7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using pattern recognition or machine learning
    • G06V10/77Processing image or video features in feature spaces; using data integration or data reduction, e.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or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ICA] or self-organising maps [SOM];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 G06V10/80Fusion, i.e. combining data from various sources at the sensor level, preprocessing level, feature extraction level or classification level
    • G06V10/806Fusion, i.e. combining data from various sources at the sensor level, preprocessing level, feature extraction level or classification level of extracted fea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40Extraction of image or video features
    • G06V10/44Local feature extraction by analysis of parts of the pattern, e.g. by detecting edges, contours, loops, corners, strokes or intersections; Connectivity analysis, e.g. of connected components
    • G06V10/443Local feature extraction by analysis of parts of the pattern, e.g. by detecting edges, contours, loops, corners, strokes or intersections; Connectivity analysis, e.g. of connected components by matching or filtering
    • G06V10/449Biologically inspired filters, e.g. difference of Gaussians [DoG] or Gabor filters
    • G06V10/451Biologically inspired filters, e.g. difference of Gaussians [DoG] or Gabor filters with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filter responses, e.g. cortical complex cells
    • G06V10/454Integrating the filters into a hierarchical structure, e.g.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7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using pattern recognition or machine learning
    • G06V10/82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using pattern recognition or machine learning using neural networ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201/07Target de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注意力引导的伪装目标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深度特征提取网络对初始伪装目标区域特征图进行特征提取;S2、将提取的特征进行搜索;S3、通过注意力机制增强进一步增强特征;S4、通过识别模块获得最终的伪装目标区域特征图;S5、最终的伪装目标区域特征图通过解码模块获取最终的伪装目标区域预测图。该方法将注意力机制引入到图像处理中,同时利用多种注意力机制相互配合,其中搜索注意力机制是以sigmoid函数激活后的初始伪装目标区域预测图作为引导,对经过空间注意力机制与通道注意力机制增强特征后的中层特征做进一步的增强,同时应用感受野模块对特征进行合并融合,能有效利用多种注意力机制的配合来实现对伪装目标的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注意力引导的伪装目标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注意力引导的伪装目标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伪装目标检测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比如在医疗卫生领域,可以用来检测肺部的病变与感染,可以帮医生快速的找出息肉等,大大减轻了医疗工作者的负担并提高了医院的整体工作效率。同时伪装目标检测在农业上的应用也很重要,一些农业领域的害虫,比如菜蛾,蚱蜢,红蜘蛛等进化出了天然保护色,难以被农业生产者发现。利用伪装目标检测技术可以在广阔的田野中及时的发现这些害虫,并通过提前防治等措施防止其疯狂繁衍超过二分之一K点。同时野外工作者以及野生动物保护者也可已利用伪装检测技术及时发现各种隐藏起来的野生动物,从而更好地开展户外工作以及动物保护工作。相同的,伪装目标检测技术也可以用来探查物体表面的缺陷,提高生产合格率与效率。可以看出,研究与发展伪装目标检测技术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然而,区别于显著物体检测和一般物体检测,伪装目标检测的前景和背景高度相似,所以检测难度相对来说更大。
另外,随着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图像处理与目标检测识别技术也随之迅速进步,这为伪装目标的检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越来越多的计算机视觉领域学者们开始关注伪装目标检测方法。但是,当前的伪装目标检测方法,面对复杂场景识别率低,同时模型的泛化性能很差。不足以满足实际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意力引导的伪装目标检测方法,可以有效地利用多种注意力机制的配合来实现对伪装目标的检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注意力引导的伪装目标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深度特征提取网络对初始伪装目标区域特征图进行特征提取;
S2、将提取的特征进行搜索,并通过解码模块生成初始伪装目标区域预测图;
S3、通过注意力机制增强进一步增强特征;
S4、通过识别模块获得最终的伪装目标区域特征图;
S5、通过解码模块获取最终的伪装目标区域预测图。
作为优选,所述深度特征提取网络为ResNet-50网络。
作为优选,所述深度特征提取网络的方法为:提取{x0,x1,x2,x3,x4}五层特征,分别表示最低层特征、低层特征、中层特征、高层特征和最高层特征,其中{x0,x1}所表示的最低层特征和低层特征属于视觉层特征,所述视觉层特征包括轮廓、边缘、纹理和形状空间信息,{x2}所表示的中层特征属于对象层特征,包含了图像属性特征状态信息,{x3,x4}所表示的高层特征和最高层特征属于概念层特征,包含了图像表达出的最接近人类理解的东西,即语义信息。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的方法为:将提取的{x1,x2,x3,x4}四组特征分别通过模仿人类视觉系统的RF模块进行拼接融合,并整体输入进ReLU函数以获得特征rfk,再将特征rfk传递到解码模块,生成初始伪装目标区域预测图。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3的方法为:首先将之前提取到的中层特征x2依次输入到通道注意力模块与空间注意力模块,再将其输出结果rfk2与sigmoid函数激活后的初始伪装目标区域预测图一起输入到搜索注意力模块中进一步增强特征。
作为优选,所述搜索注意力模块的特征增强方法为:将sigmoid函数激活后的初始伪装目标区域预测图作为注意力权重,与rfk2逐元素相乘,对rfk2 进一步增强特征,得到特征rfk3。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3中,通过通道注意力模块聚合空间信息,其具体方法为:使用平均池化和最大池化操作,得到两个通道上下文描述符,代表平均池化和最大池化特征,然后将这两个通道描述符传递到共享网络中,以此产生通道注意力映射MC∈RC*1*1,包含隐藏层的多层感知机组成了共享网络,隐藏的激活大小设置为其中r是约简比率,共享网络应用到每个描述符后再进行逐元素求和,将输出特征向量合并。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3中,通过空间注意力模块对通道注意力进行补充,其具体方法为:首先沿着通道轴应用最大池化和平均池化,再通过把它们连接合并,得到特征描述符,然后再在特征描述符上应用卷积层,生成空间注意力图 MS∈RH*W,用来表示在何处进行强调或抑制,具体操作是通过两个池化操作,聚合特征图的通道信息,生成跨通道的平均池化特征映射和跨通道的最大池化特征映射,再把上述映射连接起来并通过卷积操作,产生一个二维的空间注意力图。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4中,识别模块的识别方法为:将rfk3通过1x1、3x3 卷积运算后,生成高层特征图x3′与x4′,同时通过感受野对{rfk3,x3′, x4′}三张特征图合并特征得到伪装目标区域特征图。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和步骤S5中的解码模块为同一解码模块,其解码方法为:将步骤S2和步骤S4得到的特征视为特征并逐元素相乘,缩小相邻特征差距,k∈[m,…,M],当k=M时,/>当k<M时,其为:
其中UP(·)是以2j-k为倍率的上采样函数,Bconv(·)是卷积与ReLU激活函数,k∈[m,…,M-1]。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主要优势有两方面:注意力机制的引入和不同注意力机制的配合。本发明方法将注意力机制引入图像处理,综合应用了通道注意力机制与空间注意力机制,以及搜索注意力机制。其中搜索注意力机制是以sigmoid函数激活后的初始伪装目标区域预测图作为引导,对经过空间注意力机制与通道注意力机制增强特征后的中层特征做进一步的增强。同时应用感受野模块对特征进行合并融合。本发明提供的网络模型可以有效地利用多种注意力机制的配合来实现对伪装目标的检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框架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果对比图(第一列为原图,第二列为真值图,第三列为本方法的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意力引导的伪装目标检测方法,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深度特征提取网络对初始伪装目标区域特征图进行特征提取。
具体的,所述深度特征提取网络为ResNet-50网络。
需要说明的是,ResNet-50网络为常规的特征提取网络,因此本实施例中不进行具体的说明。
进一步的,所述深度特征提取网络的方法为:提取{x0,x1,x2,x3,x4}五层特征,分别表示最低层特征、低层特征、中层特征、高层特征和最高层特征,其中{x0,x1}所表示的最低层特征和低层特征属于视觉层特征,图像视觉层特征包括轮廓、边缘、纹理和形状等空间信息。{x2}所表示的中层特征属于对象层特征,包含了图像属性特征等状态信息。{x3,x4}所表示的高层特征和最高层特征属于概念层特征,包含了图像表达出的最接近人类理解的东西,即语义信息。
S2、将提取的特征进行搜索,并通过解码模块生成初始伪装目标区域预测图。
具体的,将提取的{x1,x2,x3,x4}四组特征分别通过模仿人类视觉系统的RF模块进行拼接融合,并整体输入进ReLU函数以获得特征rfk,再将特征 rfk传递到解码模块,生成初始伪装目标区域预测图。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用的ReLU函数为常规技术手段,因此不对 ReLU函数展开进行具体的说明和描述。
S3、通过注意力机制增强进一步增强特征。
具体的,首先将之前提取到的中层特征x2依次输入到通道注意力模块与空间注意力模块,再将其输出结果与通过sigmoid函数激活后得到最终注意力图,所述最终注意力图与初始伪装目标区域特征图一起输入到搜索注意力模块中进一步增强特征。
进一步的,搜索注意力模块将sigmoid函数激活后的初始伪装目标区域预测图作为注意力权重,与rfk2逐元素相乘,对rfk2进一步增强特征,得到特征rfk3。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通过sigmoid函数激活属于本技术领域的常规手段,因此本实施例中不对其进行具体的展开和说明。
进一步的,通过通道注意力模块聚合空间信息,其具体方法为:使用平均池化和最大池化操作,得到两个通道上下文描述符,代表平均池化和最大池化特征,然后将这两个通道描述符传递到共享网络中,以此产生通道注意力映射 MC∈RC*1*1,包含隐藏层的多层感知机组成了共享网络,隐藏的激活大小设置为其中r是约简比率,共享网络应用到每个描述符后再进行逐元素求和,将输出特征向量合并。
进一步的,通过空间注意力模块对通道注意力进行补充,其具体方法为:首先沿着通道轴应用最大池化和平均池化,再通过把它们连接合并,得到特征描述符,然后再在特征描述符上应用卷积层,生成空间注意力图MS∈RH*W,用来表示在何处进行强调或抑制,具体操作是通过两个池化操作,聚合特征图的通道信息,生成跨通道的平均池化特征映射和跨通道的最大池化特征映射,再把上述映射连接起来并通过卷积操作,产生一个二维的空间注意力图。
S4、通过识别模块获得最终的伪装目标区域特征图。
具体的,识别模块的识别方法为:将rfk3通过1x1、3x3等卷积运算后,生成高层特征图x3′与x4′,同时通过感受野对{rfk3,x3′,x4′}三张特征图合并特征得到伪装目标区域特征图。
S5、最终的伪装目标区域特征图通过解码模块获取最终的伪装目标区域预测图。
可以理解的,步骤S2和步骤S5中的解码模块为同一解码模块。将所述步骤S2中通过搜到得到的特征rfk输入至解码模块中,生成伪装目标区域初始预测图,将所述步骤S4中通过识别模块得到的特征输入至解码模块中,生成最终的伪装目标区域预测图。
具体的,解码模块的解码方法为:将步骤S2和步骤S4得到的特征视为特征并逐元素相乘,缩小相邻特征差距,k∈[m,…,M],当k=M时,/>当k<M时,其为:
其中UP(·)是以2j-k为倍率的上采样函数,Bconv(·)是卷积与ReLU激活函数,k∈[m,…,M-1]。
需要补充的是,本实施例使用了NVIDIA深度学习加速库apex加速。批量大小为20,初始学习率为1e-4,每30个周期衰减一次,衰减率为0.1,输入图片尺寸统一设置为352*352。使用NVIDIA TITAN X显卡进行训练,CUDA版本为10.1。
其中,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数据集是一个包含10000张图片的数据集 COD10K,包括5066张伪装物图片,3000张背景图片和1934张非伪装物图片, 覆盖了多种自然环境下的伪装物体。
通过图3的结果对比图可以看出,第一列为原图,第二列为真值图,第三列为本方法的结果图。
本实施例的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面对复杂场景,识别率低的状态,能够精确完成伪装目标检测。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包括部件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注意力引导的伪装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深度特征提取网络对初始伪装目标区域特征图进行特征提取;
S2、将提取的特征进行搜索,并通过解码模块生成初始伪装目标区域预测图;
S3、通过注意力机制增强增强特征;
首先将深度特征提取网络提取到的中层特征x2依次输入到通道注意力模块与空间注意力模块,再将其输出结果rfk2与sigmoid函数激活后的初始伪装目标区域预测图一起输入到搜索注意力模块中增强特征,
通过通道注意力模块聚合空间信息,其具体方法为:使用平均池化和最大池化操作,得到两个通道上下文描述符,代表平均池化和最大池化特征,然后将这两个通道描述符传递到共享网络中,以此产生通道注意力映射MC∈RC*1*1,包含隐藏层的多层感知机组成了共享网络,隐藏的激活大小设置为其中r是约简比率,共享网络应用到每个描述符后再进行逐元素求和,将输出特征向量合并;
通过空间注意力模块对通道注意力进行补充,其具体方法为:首先沿着通道轴应用最大池化和平均池化,再通过把它们连接合并,得到特征描述符,然后再在特征描述符上应用卷积层,生成空间注意力图MS∈RH*W,用来表示在何处进行强调或抑制,具体操作是通过两个池化操作,聚合特征图的通道信息,生成跨通道的平均池化特征映射和跨通道的最大池化特征映射,再把上述映射连接起来并通过卷积操作,产生一个二维的空间注意力图;
所述搜索注意力模块的特征增强方法为:将sigmoid函数激活后的初始伪装目标区域预测图作为注意力权重,与rfk2逐元素相乘,对rfk2增强特征,得到特征rfk3;
S4、通过识别模块获得最终的伪装目标区域特征图,识别模块的识别方法为:将rfk3通过1x1、3x3卷积运算后,生成高层特征图x3′与x4′,同时通过感受野对{rfk3,x3′,x4′}三张特征图合并特征得到伪装目标区域特征图;
S5、通过解码模块获取最终的伪装目标区域预测图,
其解码方法为:将步骤S2和步骤S4得到的特征视为特征并逐元素相乘,缩小相邻特征差距,k∈[m,…,M],当k=M时,/>当k<M时,其为:
其中UP(·)是以2j-k为倍率的上采样函数,Bconv(·)是卷积与ReLU激活函数,k∈[m,…,M-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意力引导的伪装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特征提取网络为ResNet-50网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意力引导的伪装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特征提取网络的方法为:提取{x0,x1,x2,x3,x4}五层特征,分别表示最低层特征、低层特征、中层特征、高层特征和最高层特征,其中{x0,x1}所表示的最低层特征和低层特征属于视觉层特征,所述视觉层特征包括轮廓、边缘、纹理和形状空间信息,{x2}所表示的中层特征属于对象层特征,包含了图像属性特征状态信息,{x3,x4}所表示的高层特征和最高层特征属于概念层特征,包含了图像表达出的最接近人类理解的东西,即语义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意力引导的伪装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的方法为:将提取的{x1,x2,x3,x4}四组特征分别通过模仿人类视觉系统的RF模块进行拼接融合,并整体输入进ReLU函数以获得特征rfk,再将特征rfk传递到解码模块,生成初始伪装目标区域预测图。
CN202210620670.8A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注意力引导的伪装目标检测方法 Active CN1150191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20670.8A CN115019140B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注意力引导的伪装目标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20670.8A CN115019140B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注意力引导的伪装目标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19140A CN115019140A (zh) 2022-09-06
CN115019140B true CN115019140B (zh) 2023-11-21

Family

ID=83072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20670.8A Active CN115019140B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注意力引导的伪装目标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19140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3744A (zh) * 2021-01-14 2021-04-3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边缘协同监督与多级约束的伪装物体检测模型
CN112907530A (zh) * 2021-02-08 2021-06-04 南开大学 基于分组反向注意力的伪装物体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3420639A (zh) * 2021-06-21 2021-09-2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近地面红外目标数据集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3449727A (zh) * 2021-07-19 2021-09-2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伪装目标检测识别方法
CN113536978A (zh) * 2021-06-28 2021-10-2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显著性的伪装目标检测方法
CN113536925A (zh) * 2021-06-15 2021-10-2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引导注意力机制的人群计数方法
CN114332083A (zh) * 2022-03-09 2022-04-12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PFNet的工业品伪装瑕疵识别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88475A (zh) * 2019-01-29 2020-08-04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图像检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3744A (zh) * 2021-01-14 2021-04-3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边缘协同监督与多级约束的伪装物体检测模型
CN112907530A (zh) * 2021-02-08 2021-06-04 南开大学 基于分组反向注意力的伪装物体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3536925A (zh) * 2021-06-15 2021-10-2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引导注意力机制的人群计数方法
CN113420639A (zh) * 2021-06-21 2021-09-2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近地面红外目标数据集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3536978A (zh) * 2021-06-28 2021-10-2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显著性的伪装目标检测方法
CN113449727A (zh) * 2021-07-19 2021-09-2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伪装目标检测识别方法
CN114332083A (zh) * 2022-03-09 2022-04-12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PFNet的工业品伪装瑕疵识别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19140A (zh) 2022-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an et al. Point 4d transformer networks for spatio-temporal modeling in point cloud videos
Mou et al. A relation-augmented 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 for semantic segmentation in aerial scenes
Zhou et al. View synthesis by appearance flow
Xiao et al. Multiple view semantic segmentation for street view images
CN110599395B (zh) 目标图像生成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7203745B (zh) 一种基于跨域学习的跨视角动作识别方法
He et al. Weakly-supervised camouflaged object detection with scribble annotations
CN112232164A (zh) 一种视频分类方法和装置
Chen et al. Towards part-aware monocular 3d human pose estimation: An architecture search approach
Liu et al. MSCAF-net: A general framework for camouflaged object detection via learning multi-scale context-aware features
CN117095128A (zh) 一种无先验多视角人体服饰编辑方法
CN104796624B (zh) 一种光场编辑传播方法
CN108596256A (zh) 一种基于rgb-d物体识别分类器构造方法
CN111488951B (zh) 一种用于rgb-d图像分类的对抗度量学习模型生成方法
Li et al. Multi-scale residual network model combined with Global Average Pooling for action recognition
CN114333002A (zh) 基于图深度学习和人脸三维重建的微表情识别方法
CN111160478B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光谱目标显著性检测方法
CN111914938A (zh) 一种基于全卷积二分支网络的图像属性分类识别方法
Koh et al. Mgtanet: Encoding sequential lidar points using long short-term motion-guided temporal attention for 3d object detection
Khan et al. Efficient Person Reidentification for IoT-Assisted Cyber–Physical Systems
Zheng et al. Self-supervised monocular depth estimation based on combining convolution and multilayer perceptron
CN114283152A (zh) 图像处理、图像处理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091524B (zh) 一种针对复杂背景中目标的检测与分割方法
CN115019140B (zh) 一种注意力引导的伪装目标检测方法
Fu et al. Image stitching techniques applied to plane or 3-D models: a review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