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18327A - 一种基于系统模拟的碳排放核定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系统模拟的碳排放核定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18327A
CN115018327A CN202210660133.6A CN202210660133A CN115018327A CN 115018327 A CN115018327 A CN 115018327A CN 202210660133 A CN202210660133 A CN 202210660133A CN 115018327 A CN115018327 A CN 1150183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emission
data
building
construction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6013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冷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Zhiconcrete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Zhiconcrete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Zhiconcrete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Zhiconcrete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6013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183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183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183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0004Gaseous mixtures, e.g. polluted ai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5Quality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80Management or planning
    • Y02P90/84Greenhouse gas [GHG]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系统模拟的碳排放核定方法及系统,涉及建筑碳排放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构建目标建筑区域的建筑施工碳排放测算模型,同时对目标建筑区域进行功能性区域划分,分别对不同功能性区域进行能耗统计,并将能耗统计结果导入构建好的建筑施工碳排放测算模型,进行碳排放测算,使得有效把握各个施工节点的碳排放数据,同时,利用标准碳排放因子库,对目标建筑区域的碳排放测算结果进行评估。解决了难以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项材料取用阶段进行相对应的碳排放核定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项材料取用阶段进行相对应的碳排放核定,实现对施工质量进行绿色节能把控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系统模拟的碳排放核定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碳排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系统模拟的碳排放核定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及城镇化的不断加速进展,城市住宅的需求和建筑也已进入一个高峰的进展阶段。其中,建筑业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低碳建筑的发展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对建筑碳排放的研究也势在必行。住宅建筑建造施工阶段的碳排放即是整个施工过程各环节碳排放量的总和,其主要来源包括如下的四个环节:一是建筑材料生产,二是建筑材料、建筑构件、施工设备的运输,三是施工机械设备使用,四是施工现场活动产生的碳排放。
然而,现有技术中存在难以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项材料取用阶段进行相对应的碳排放核定,导致难以对施工质量进行绿色节能把控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系统模拟的碳排放核定方法及系统,用于针对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难以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项材料取用阶段进行相对应的碳排放核定,导致难以对施工质量进行绿色节能把控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项材料取用阶段进行相对应的碳排放核定,实现对施工质量进行绿色节能把控的技术效果。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系统模拟的碳排放核定方法及系统。
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系统模拟的碳排放核定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碳排放核定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构建目标建筑区域的建筑施工碳排放测算模型;对所述目标建筑区域进行功能性区域划分,用以生成施工区域分布、办公区域分布以及仓储区域分布;将所述施工区域分布、所述办公区域分布以及所述仓储区域分布,分区域的标记到所述建筑施工碳排放测算模型,用以获得区域化碳排放测算模型;利用工程量统计工具,分别对所述施工区域分布、所述办公区域分布以及所述仓储区域分布进行能耗统计,用以获得建筑施工能耗数据分布;将所述建筑施工能耗数据分布导入所述区域化碳排放测算模型进行碳排放测算,用以获得所述目标建筑区域的碳排放测算报告;利用标准碳排放因子库,对所述碳排放测算报告进行评估,用以生成所述目标建筑区域的测评分析结果。
本申请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系统模拟的碳排放核定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构建目标建筑区域的建筑施工碳排放测算模型;区域划分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建筑区域进行功能性区域划分,用以生成施工区域分布、办公区域分布以及仓储区域分布;区域标记模块,用于将所述施工区域分布、所述办公区域分布以及所述仓储区域分布,分区域的标记到所述建筑施工碳排放测算模型,用以获得区域化碳排放测算模型;能耗统计模块,用于利用工程量统计工具,分别对所述施工区域分布、所述办公区域分布以及所述仓储区域分布进行能耗统计,用以获得建筑施工能耗数据分布;碳排放测算模块,用于将所述建筑施工能耗数据分布导入所述区域化碳排放测算模型进行碳排放测算,用以获得所述目标建筑区域的碳排放测算报告;报告评估模块,用于利用标准碳排放因子库,对所述碳排放测算报告进行评估,用以生成所述目标建筑区域的测评分析结果。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构建目标建筑区域的建筑施工碳排放测算模型,同时对目标建筑区域进行功能性区域划分,分别对不同功能性区域进行能耗统计,并将能耗统计结果导入构建好的建筑施工碳排放测算模型,进行碳排放测算,使得有效把握各个施工节点的碳排放数据,同时,利用标准碳排放因子库,对目标建筑区域的碳排放测算结果进行评估。达到了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项材料取用阶段进行相对应的碳排放核定,实现对施工质量进行绿色节能把控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系统模拟的碳排放核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系统模拟的碳排放核定方法中构建目标建筑区域的建筑施工碳排放测算模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系统模拟的碳排放核定方法中进行能耗统计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系统模拟的碳排放核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系统模拟的碳排放核定方法及系统,用于针对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项材料取用阶段进行相对应的碳排放核定,导致难以对施工质量进行绿色节能把控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
构建目标建筑区域的建筑施工碳排放测算模型;对所述目标建筑区域进行功能性区域划分,用以生成施工区域分布、办公区域分布以及仓储区域分布;将所述施工区域分布、所述办公区域分布以及所述仓储区域分布,分区域的标记到所述建筑施工碳排放测算模型,用以获得区域化碳排放测算模型;利用工程量统计工具,分别对所述施工区域分布、所述办公区域分布以及所述仓储区域分布进行能耗统计,用以获得建筑施工能耗数据分布;将所述建筑施工能耗数据分布导入所述区域化碳排放测算模型进行碳排放测算,用以获得所述目标建筑区域的碳排放测算报告;利用标准碳排放因子库,对所述碳排放测算报告进行评估,用以生成所述目标建筑区域的测评分析结果。达到了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项材料取用阶段进行相对应的碳排放核定,实现对施工质量进行绿色节能把控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系统模拟的碳排放核定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碳排放核定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0:构建目标建筑区域的建筑施工碳排放测算模型;
步骤S200:对所述目标建筑区域进行功能性区域划分,用以生成施工区域分布、办公区域分布以及仓储区域分布;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步骤S100包括:
步骤S110:基于所述碳排放核定系统,下载建筑信息基础模型,其中,所述建筑信息基础模型嵌入有碳排放核定算法;
步骤S120:对所述目标建筑区域的建筑信息进行遍历采集,用以获得目标建筑施工数据,其中,所述目标建筑施工数据包括建筑材料数据、机械设备参数;
步骤S130:将所述建筑材料数据、所述机械设备参数添加至所述建筑信息基础模型,用以构建所述建筑施工碳排放测算模型;
步骤S140:获得所述建筑施工碳排放测算模型的基础单元构件集合;
步骤S150:对所述基础单元构件集合的构件信息进行纵向解析,用以确定各单元构件结构材料、各单元构件粉刷材料以及各单元构件饰面材料;
步骤S160:分别对所述各单元构件结构材料、所述各单元构件粉刷材料以及所述各单元构件饰面材料,进行横向的数据解析,用以确定各单元构建运输信息、各单元构件属性信息以及各单元构件回收率信息;
步骤S170:将所述各单元构件结构材料、所述各单元构件粉刷材料、所述各单元构件饰面材料、所述各单元构建运输信息、所述各单元构件属性信息以及所述各单元构件回收率信息,依次注释到所述建筑施工碳排放测算模型,作为碳排放核定的测算依据。
具体而言,随着我国经济及城镇化的不断加速进展,城市住宅的需求和建筑也已进入一个高峰的进展阶段。其中,建筑业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低碳建筑的发展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对建筑碳排放的研究也势在必行。住宅建筑建造施工阶段的碳排放即是整个施工过程各环节碳排放量的总和,其主要来源包括如下的四个环节:一是建筑材料生产,二是建筑材料、建筑构件、施工设备的运输,三是施工机械设备使用,四是施工现场活动产生的碳排放。
然而,现有技术中存在难以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项材料取用阶段进行相对应的碳排放核定,导致难以对施工质量进行绿色节能把控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系统模拟的碳排放核定方法。通过构建目标建筑区域的建筑施工碳排放测算模型,同时对目标建筑区域进行功能性区域划分,分别对不同功能性区域进行能耗统计,并将能耗统计结果导入构建好的建筑施工碳排放测算模型,进行碳排放测算,使得有效把握各个施工节点的碳排放数据,同时,利用标准碳排放因子库,对目标建筑区域的碳排放测算结果进行评估。达到了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项材料取用阶段进行相对应的碳排放核定,实现对施工质量进行绿色节能把控的技术效果。
具体的,所述目标建筑区域为建设过程中的某个施工建筑及其覆盖的区域,所述建筑施工碳排放测算模型,可对该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进行精准核算的模型,在构建建筑施工碳排放测算模型时,具体的,可基于所述碳排放核定系统,下载建筑信息基础模型,其中,所述建筑信息基础模型嵌入有碳排放核定算法,其中,所述建筑信息基础模型为一用于进行碳排放核定的初步模型,可适用于任何施工建筑,主要利用其中嵌入的碳排放核定算法实现碳排放的核定。具体的包括:碳排放量=碳源消耗量·碳排放因子,以及具体的各施工建材店碳排放因子等。进而对所述目标建筑区域的建筑信息进行遍历采集,用以获得目标建筑施工数据,其中,所述目标建筑施工数据包括建筑材料数据、机械设备参数,其中,所述目标建筑施工数据,包括用于该施工建筑的各项具体施工参数,所述建筑材料数据,即建筑用到的各项具体材料数据,包括材料来源、材料运输、材料用途、使用期限以及回收利用程度等数据,所述机械设备参数,即建筑施工用到的各项大型设备的工作参数,可以是塔吊、升降机、外用吊篮以及装载机等工作时的参数,即通过动力燃料、电力蒸汽能源等引起的碳排放数据。
通过将上述各项具体的建筑施工数据添加至所述建筑信息基础模型,用以构建所述建筑施工碳排放测算模型,即所述建筑施工碳排放测算模型使用于该施工建筑的碳排放核定过程。更具体的,为了使得该模型更加契合于该施工建筑的碳排放核定过程,还可以更具体的对各项基础构件进行纵向、横向的数据解析,使得建筑施工数据更为精细。其中,所述基础单元构件集合,包括建筑需要用到的各个结构钢框架组件、混凝土、钢筋等单元构件。首先,可对各项单元构件进行纵向解析,即解析获得各单元构件结构材料、各单元构件粉刷材料以及各单元构件饰面材料,所述各单元构件结构材料,可理解为各项钢结构材料,所述各单元构件粉刷材料,可理解为用于粉刷的材料,所述各单元构件饰面材料,可理解为用于装修的饰面材料。同时,还可对各项单元构件进行横向的数据解析,可确定对应的各单元构建运输信息、各单元构件属性信息以及各单元构件回收率信息,即包括各项施工所需材料的运输距离、材料的强度、凝聚度、使用寿命以及报废后的回收利用程度等。通过将纵向解析和横向解析获得的数据依次注释到建筑施工碳排放测算模型,将其作为碳排放核定的测算依据,实现使得该模型更加契合于该施工建筑的碳排放核定过程。
在构建好较为精细的建筑施工碳排放测算模型之后,需要对目标建筑区域进行功能性区域划分,用以生成施工区域分布、办公区域分布以及仓储区域分布,其中,所述施工区域分布,可理解为覆盖施工专用区域,所述办公区域分布,可理解为覆盖办公专用区域,所述仓储区域分布,可理解为覆盖物料存取区域,通过对目标建筑区域进行功能性区域划分,便于对各个功能性区域进行较为细致的碳排放把控。
步骤S300:将所述施工区域分布、所述办公区域分布以及所述仓储区域分布,分区域的标记到所述建筑施工碳排放测算模型,用以获得区域化碳排放测算模型;
步骤S400:利用工程量统计工具,分别对所述施工区域分布、所述办公区域分布以及所述仓储区域分布进行能耗统计,用以获得建筑施工能耗数据分布;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步骤S400包括:
步骤S410:利用监测工具,对所述施工区域分布、所述办公区域分布以及所述仓储区域分布的目标监测气体进行测量,用以获得目标监测气体数据;
步骤S420:通过对所述目标监测气体进行能耗来源分类,使得对所述目标监测气体数据进行拆分,用以确定直接碳排放数据、间接碳排放数据;
步骤S430:利用图像采集装置,对所述施工区域分布、所述办公区域分布以及所述仓储区域分布的材料消耗情况进行图像采集,用以获得材料消耗统计图像;
步骤S440:对所述材料消耗统计图像进行数据化解析,用以生成各材料消耗数据分布;
步骤S450:通过对所述直接碳排放数据、所述间接碳排放数据以及所述各材料消耗数据分布进行所属区域整合,用于确定施工区域碳排放数据、办公区域碳排放数据以及仓储区域碳排放数据;
步骤S460:基于所述施工区域碳排放数据、所述办公区域碳排放数据以及所述仓储区域碳排放数据,构建所述建筑施工能耗数据分布。
具体而言,在划分好所述施工区域分布、所述办公区域分布以及所述仓储区域分布之后,需要将其分区域的标记到所述建筑施工碳排放测算模型,用以获得区域化碳排放测算模型,其中,所述区域化碳排放测算模型,可具体化的对各功能性区域的碳排放进行核定,进而,可利用工程量统计工具,分别对所述施工区域分布、所述办公区域分布以及所述仓储区域分布进行能耗统计,用以获得建筑施工能耗数据分布。其中,所述工程量统计工具包括排放气体等各种监测工具,所述建筑施工能耗数据分布,包括通过对施工设备和所用材料的动态连续化监测,获得到的各个功能性区域的碳排放参数。
具体的,在进行能耗统计的过程中,可利用监测工具,对所述施工区域分布、所述办公区域分布以及所述仓储区域分布的目标监测气体进行测量,用以获得目标监测气体数据,其中,所述目标监测气体数据主要包括用于碳排放气体监测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等气体。进而,可对其进行能耗来源的分类,使得对所述目标监测气体数据进行拆分,用以确定直接碳排放数据、间接碳排放数据,即哪些排放气体属于燃料燃烧排出的气体,可将其对应的归为直接碳排放数据,同样的,哪些排放气体属于电力蒸汽消耗排出的气体,可将其对应的归为间接碳排放数据。
除此之外,还可利用图像采集装置,对所述施工区域分布、所述办公区域分布以及所述仓储区域分布的材料消耗情况进行图像采集,用以获得材料消耗统计图像,所述材料消耗统计图像,反映了各个功能性区域对材料的存取程度,通过对其进行数据化解析,用以生成各材料消耗数据分布,所述各材料消耗数据分布,为各个功能性区域对材料的具体存取的数字化呈现。进而,通过对所述直接碳排放数据、所述间接碳排放数据以及所述各材料消耗数据分布进行所属区域整合,换言之,即将直接碳排放数据、间接碳排放数据以及各材料消耗数据,分被整合到各个具体的功能性区域,可确定施工区域碳排放数据、办公区域碳排放数据以及仓储区域碳排放数据。所述施工区域碳排放数据,即覆盖了施工区域的包括直接碳排放数据、间接碳排放数据以及材料消耗的整合后的碳排放数据,同理,所述办公区域碳排放数据和所述仓储区域碳排放数据亦是如此。最终,通过所述施工区域碳排放数据、所述办公区域碳排放数据以及所述仓储区域碳排放数据,构建所述建筑施工能耗数据分布,便于对其进行后续的碳排放核算。
步骤S500:将所述建筑施工能耗数据分布导入所述区域化碳排放测算模型进行碳排放测算,用以获得所述目标建筑区域的碳排放测算报告;
进一步的,步骤S500包括:
步骤S510:对所述建筑施工能耗数据分布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可获得原料消耗节点数据、成品制造节点数据、材料运输节点数据、材料使用节点数据以及材料报废节点数据;
步骤S520:利用所述碳排放核定算法,对各节点数据进行参数测算,用以确定原料消耗碳排放核定参数、成品制造碳排放核定参数、材料运输碳排放核定参数、材料使用碳排放核定参数以及材料报废碳排放核定参数;
步骤S530:通过对各节点碳排放核定参数进行参数整合,用以生成所述碳排放测算报告。
步骤S600:利用标准碳排放因子库,对所述碳排放测算报告进行评估,用以生成所述目标建筑区域的测评分析结果。
进一步的,步骤S600包括:
步骤S610:通过对所述标准碳排放因子库进行数据解析,用以获得各材料节点标准碳排放核定参数;
步骤S620:利用所述各材料节点标准碳排放核定参数,对所述碳排放测算报告进行分节点评估。
具体而言,在获得所述建筑施工能耗数据分布之后,需要对其进行碳排放测算。具体的,在进行测算时,可对所述建筑施工能耗数据分布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可获得原料消耗节点数据、成品制造节点数据、材料运输节点数据、材料使用节点数据以及材料报废节点数据,即通过对能耗数据分布中的材料消耗情况进行解析,通过对所用材料的各个使用节点进行数据管理,所述原料消耗节点数据即反映了各原料的使用量、所述成品制造节点数据即反映了制成材料成品的相关数据、所述材料运输节点数据即反映了运输始发地到目的地之间的运输距离时间数据、所述材料使用节点数据即反映了既有材料的使用期限、所述材料报废节点数据即反映了建筑所用材料的回收利用程度。
进而,利用碳排放核定算法,对各节点数据进行参数测算,所述原料消耗碳排放核定参数即为对各原料的使用量的碳排放核定参数、所述成品制造碳排放核定参数即为对制成材料成品过程的碳排放核定参数、所述材料运输碳排放核定参数即为对运输距离时间对应的碳排放核定参数、所述材料使用碳排放核定参数即为对既有材料的使用期限对应的碳排放核定参数、所述材料报废碳排放核定参数即为对建筑所用材料的回收利用程度的碳排放核定参数,进而对其进行参数整合,可生成所述碳排放测算报告,所述碳排放测算报告表征了该施工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测算结果。
在确定所述碳排放测算报告之后,需要对其进行绿色节能环保的评估。即可通过标准碳排放因子库,对所述碳排放测算报告进行评估,用以生成所述目标建筑区域的测评分析结果,其中,所述标准碳排放因子库,包含了达标的施工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的各个节点的碳排放数据。在利用标准碳排放因子库进行报告评估时,具体的,可对所述标准碳排放因子库进行数据解析,用以获得各材料节点标准碳排放核定参数,所述各材料节点标准碳排放核定参数,即反映了建筑施工所用材料的各个管理节点的标准碳排放数据,可利用所述各材料节点标准碳排放核定参数,对所述碳排放测算报告进行分节点评估,使得评估出各个材料管理分节点的碳排放数据,实现对碳排放测算报告进行评估,所述测评分析结果,即反映了该施工建筑的全周期的碳排放分析结果,一般的,当碳排放核定结果越接近标准碳排放参数,说明该施工建筑满足绿色节能环保的标准,使得对施工建筑进行节能把控。
实施例二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系统模拟的碳排放核定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如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系统模拟的碳排放核定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
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构建目标建筑区域的建筑施工碳排放测算模型;
区域划分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建筑区域进行功能性区域划分,用以生成施工区域分布、办公区域分布以及仓储区域分布;
区域标记模块,用于将所述施工区域分布、所述办公区域分布以及所述仓储区域分布,分区域的标记到所述建筑施工碳排放测算模型,用以获得区域化碳排放测算模型;
能耗统计模块,用于利用工程量统计工具,分别对所述施工区域分布、所述办公区域分布以及所述仓储区域分布进行能耗统计,用以获得建筑施工能耗数据分布;
碳排放测算模块,用于将所述建筑施工能耗数据分布导入所述区域化碳排放测算模型进行碳排放测算,用以获得所述目标建筑区域的碳排放测算报告;
报告评估模块,用于利用标准碳排放因子库,对所述碳排放测算报告进行评估,用以生成所述目标建筑区域的测评分析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模型下载单元,用于基于碳排放核定系统,下载建筑信息基础模型,其中,所述建筑信息基础模型嵌入有碳排放核定算法;
信息采集单元,用于对所述目标建筑区域的建筑信息进行遍历采集,用以获得目标建筑施工数据,其中,所述目标建筑施工数据包括建筑材料数据、机械设备参数;
模型构建单元,用于将所述建筑材料数据、所述机械设备参数添加至所述建筑信息基础模型,用以构建所述建筑施工碳排放测算模型。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基础构件获取单元,用于获得所述建筑施工碳排放测算模型的基础单元构件集合;
纵向解析单元,用于对所述基础单元构件集合的构件信息进行纵向解析,用以确定各单元构件结构材料、各单元构件粉刷材料以及各单元构件饰面材料;
横向解析单元,用于分别对所述各单元构件结构材料、所述各单元构件粉刷材料以及所述各单元构件饰面材料,进行横向的数据解析,用以确定各单元构建运输信息、各单元构件属性信息以及各单元构件回收率信息;
信息注释单元,用于将所述各单元构件结构材料、所述各单元构件粉刷材料、所述各单元构件饰面材料、所述各单元构建运输信息、所述各单元构件属性信息以及所述各单元构件回收率信息,依次注释到所述建筑施工碳排放测算模型,作为碳排放核定的测算依据。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气体测量单元,用于利用监测工具,对所述施工区域分布、所述办公区域分布以及所述仓储区域分布的目标监测气体进行测量,用以获得目标监测气体数据;
数据拆分单元,用于通过对所述目标监测气体进行能耗来源分类,使得对所述目标监测气体数据进行拆分,用以确定直接碳排放数据、间接碳排放数据;
图像采集单元,用于利用图像采集装置,对所述施工区域分布、所述办公区域分布以及所述仓储区域分布的材料消耗情况进行图像采集,用以获得材料消耗统计图像;
数据解析单元,用于对所述材料消耗统计图像进行数据化解析,用以生成各材料消耗数据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区域整合单元,用于通过对所述直接碳排放数据、所述间接碳排放数据以及所述各材料消耗数据分布进行所属区域整合,用于确定施工区域碳排放数据、办公区域碳排放数据以及仓储区域碳排放数据;
数据分布构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施工区域碳排放数据、所述办公区域碳排放数据以及所述仓储区域碳排放数据,构建所述建筑施工能耗数据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数据节点管理单元,用于对所述建筑施工能耗数据分布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可获得原料消耗节点数据、成品制造节点数据、材料运输节点数据、材料使用节点数据以及材料报废节点数据;
参数测算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碳排放核定算法,对各节点数据进行参数测算,用以确定原料消耗碳排放核定参数、成品制造碳排放核定参数、材料运输碳排放核定参数、材料使用碳排放核定参数以及材料报废碳排放核定参数;
参数整合单元,用于通过对各节点碳排放核定参数进行参数整合,用以生成所述碳排放测算报告。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标准数据解析单元,用于通过对所述标准碳排放因子库进行数据解析,用以获得各材料节点标准碳排放核定参数;
节点评估单元,用于利用所述各材料节点标准碳排放核定参数,对所述碳排放测算报告进行分节点评估。
综上可知,采用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系统模拟的碳排放核定方法及系统具有以下有优点:
通过构建目标建筑区域的建筑施工碳排放测算模型,同时对目标建筑区域进行功能性区域划分,分别对不同功能性区域进行能耗统计,并将能耗统计结果导入构建好的建筑施工碳排放测算模型,进行碳排放测算,使得有效把握各个施工节点的碳排放数据,同时,利用标准碳排放因子库,对目标建筑区域的碳排放测算结果进行评估。达到了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项材料取用阶段进行相对应的碳排放核定,实现对施工质量进行绿色节能把控的技术效果。
基于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对本发明所作的任何改进和修饰,皆应落入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基于系统模拟的碳排放核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碳排放核定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构建目标建筑区域的建筑施工碳排放测算模型;
对所述目标建筑区域进行功能性区域划分,用以生成施工区域分布、办公区域分布以及仓储区域分布;
将所述施工区域分布、所述办公区域分布以及所述仓储区域分布,分区域的标记到所述建筑施工碳排放测算模型,用以获得区域化碳排放测算模型;
利用工程量统计工具,分别对所述施工区域分布、所述办公区域分布以及所述仓储区域分布进行能耗统计,用以获得建筑施工能耗数据分布;
将所述建筑施工能耗数据分布导入所述区域化碳排放测算模型进行碳排放测算,用以获得所述目标建筑区域的碳排放测算报告;
利用标准碳排放因子库,对所述碳排放测算报告进行评估,用以生成所述目标建筑区域的测评分析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目标建筑区域的建筑施工碳排放测算模型,包括:
基于所述碳排放核定系统,下载建筑信息基础模型,其中,所述建筑信息基础模型嵌入有碳排放核定算法;
对所述目标建筑区域的建筑信息进行遍历采集,用以获得目标建筑施工数据,其中,所述目标建筑施工数据包括建筑材料数据、机械设备参数;
将所述建筑材料数据、所述机械设备参数添加至所述建筑信息基础模型,用以构建所述建筑施工碳排放测算模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所述建筑施工碳排放测算模型的基础单元构件集合;
对所述基础单元构件集合的构件信息进行纵向解析,用以确定各单元构件结构材料、各单元构件粉刷材料以及各单元构件饰面材料;
分别对所述各单元构件结构材料、所述各单元构件粉刷材料以及所述各单元构件饰面材料,进行横向的数据解析,用以确定各单元构建运输信息、各单元构件属性信息以及各单元构件回收率信息;
将所述各单元构件结构材料、所述各单元构件粉刷材料、所述各单元构件饰面材料、所述各单元构建运输信息、所述各单元构件属性信息以及所述各单元构件回收率信息,依次注释到所述建筑施工碳排放测算模型,作为碳排放核定的测算依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对所述施工区域分布、所述办公区域分布以及所述仓储区域分布进行能耗统计,包括:
利用监测工具,对所述施工区域分布、所述办公区域分布以及所述仓储区域分布的目标监测气体进行测量,用以获得目标监测气体数据;
通过对所述目标监测气体进行能耗来源分类,使得对所述目标监测气体数据进行拆分,用以确定直接碳排放数据、间接碳排放数据;
利用图像采集装置,对所述施工区域分布、所述办公区域分布以及所述仓储区域分布的材料消耗情况进行图像采集,用以获得材料消耗统计图像;
对所述材料消耗统计图像进行数据化解析,用以生成各材料消耗数据分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对所述直接碳排放数据、所述间接碳排放数据以及所述各材料消耗数据分布进行所属区域整合,用于确定施工区域碳排放数据、办公区域碳排放数据以及仓储区域碳排放数据;
基于所述施工区域碳排放数据、所述办公区域碳排放数据以及所述仓储区域碳排放数据,构建所述建筑施工能耗数据分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碳排放测算,包括:
对所述建筑施工能耗数据分布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可获得原料消耗节点数据、成品制造节点数据、材料运输节点数据、材料使用节点数据以及材料报废节点数据;
利用所述碳排放核定算法,对各节点数据进行参数测算,用以确定原料消耗碳排放核定参数、成品制造碳排放核定参数、材料运输碳排放核定参数、材料使用碳排放核定参数以及材料报废碳排放核定参数;
通过对各节点碳排放核定参数进行参数整合,用以生成所述碳排放测算报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碳排放测算报告进行评估,包括:
通过对所述标准碳排放因子库进行数据解析,用以获得各材料节点标准碳排放核定参数;
利用所述各材料节点标准碳排放核定参数,对所述碳排放测算报告进行分节点评估。
8.一种基于系统模拟的碳排放核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构建目标建筑区域的建筑施工碳排放测算模型;
区域划分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建筑区域进行功能性区域划分,用以生成施工区域分布、办公区域分布以及仓储区域分布;
区域标记模块,用于将所述施工区域分布、所述办公区域分布以及所述仓储区域分布,分区域的标记到所述建筑施工碳排放测算模型,用以获得区域化碳排放测算模型;
能耗统计模块,用于利用工程量统计工具,分别对所述施工区域分布、所述办公区域分布以及所述仓储区域分布进行能耗统计,用以获得建筑施工能耗数据分布;
碳排放测算模块,用于将所述建筑施工能耗数据分布导入所述区域化碳排放测算模型进行碳排放测算,用以获得所述目标建筑区域的碳排放测算报告;
报告评估模块,用于利用标准碳排放因子库,对所述碳排放测算报告进行评估,用以生成所述目标建筑区域的测评分析结果。
CN202210660133.6A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基于系统模拟的碳排放核定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50183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60133.6A CN115018327A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基于系统模拟的碳排放核定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60133.6A CN115018327A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基于系统模拟的碳排放核定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18327A true CN115018327A (zh) 2022-09-06

Family

ID=83075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60133.6A Pending CN115018327A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基于系统模拟的碳排放核定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1832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77706A (zh) * 2023-06-12 2023-09-19 重庆不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低碳诚信社区管理系统及方法
WO2024064113A1 (en) * 2022-09-19 2024-03-28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Integrated multi modal emission measurements lifecycl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8807A (zh) * 2014-09-16 2015-01-07 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碳排放计算方法
CN108427859A (zh) * 2017-12-29 2018-08-21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3283799A (zh) * 2021-06-15 2021-08-20 东南大学 一种适用于设计阶段量化和评测公共建筑碳排放的方法
CN114048955A (zh) * 2021-10-15 2022-02-15 深圳安志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碳排放监管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8807A (zh) * 2014-09-16 2015-01-07 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碳排放计算方法
CN108427859A (zh) * 2017-12-29 2018-08-21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3283799A (zh) * 2021-06-15 2021-08-20 东南大学 一种适用于设计阶段量化和评测公共建筑碳排放的方法
CN114048955A (zh) * 2021-10-15 2022-02-15 深圳安志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碳排放监管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照编著: "BIM技术理论与实践", 31 March 2020,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pages: 158 - 160 *
李兵;李云霞;吴斌;付菲菲;: "建筑施工碳排放测算模型研究",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no. 02, 15 June 2011 (2011-06-15), pages 7 - 8 *
黄丽君;: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测算研究",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no. 21, 25 July 2018 (2018-07-25), pages 74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4113A1 (en) * 2022-09-19 2024-03-28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Integrated multi modal emission measurements lifecycle
CN116777706A (zh) * 2023-06-12 2023-09-19 重庆不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低碳诚信社区管理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a et al. Big data driven predictive production planning for energy-intensiv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CN115018327A (zh) 一种基于系统模拟的碳排放核定方法及系统
WO2024027437A1 (zh) 基于构件参数库的装配式建筑设计与建造一体化协同方法
WO2023226450A1 (zh) 基于bim参数的装配式建筑设计与真实建造匹配评估方法
CN111882202A (zh) 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群体建筑同步建造风险管理系统
CN111898186A (zh) 一种bim技术在样板临设中的应用方法
CN104615865A (zh) 一种建设工程施工碳排放量的定额估算方法及其应用
CN118114335A (zh) 一种基于数据库平台的建筑碳排放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6451306A (zh) 基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拆除阶段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及系统
CN115907322A (zh)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住区改造前后碳排放影响核算方法及系统
CN116029682A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施工进度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5099691A (zh) 基于建筑建造阶段中周转材料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及系统
Reddy Research on green building materials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BIM
CN117314135B (zh) 基于bim与物联网的装配式建筑碳排放管控方法
Gao et al. Multi-information integration-based life cycle analysis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or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A case study of Shenzhen
CN117196886A (zh) 用于建筑施工项目的碳排放管理系统
Yu et al. Research on the 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 of green public building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combined with carbon emissions accounting
CN116502789A (zh) 碳排放的计算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091283A (zh) 一种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方法及系统
CN114912749A (zh) 一种变电站碳排放效果的经济量化方法
Huang et al. Life cycle carbon emissions of industrialized buildings based on BIM
Chen et al.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Estimating Building Embodied Carbon Based on Digital Twin Technology and Life Cycle Assessment. Sustainability 2021, 13, 13875
Gao et al. Assessment on the carbon efficiency in the construction stage: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prefabricated and conventional construction
Uda et al.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nstruction: Contractor’s Perspectives
Gong et al. Calculation model of life cycle inventory for a product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