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16711B - 应用推荐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应用推荐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16711B
CN115016711B CN202111343120.8A CN202111343120A CN115016711B CN 115016711 B CN115016711 B CN 115016711B CN 202111343120 A CN202111343120 A CN 202111343120A CN 115016711 B CN115016711 B CN 1150167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sword
application
content
copy
iden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4312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16711A (zh
Inventor
钟大悠
丁勇
毛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4312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167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167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167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167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167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2Selection of displayed objects or displayed text el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3Querying, e.g. by the use of web search engines
    • G06F16/9535Search customisation based on user profiles and personalis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using icon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推荐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应用推荐方法对剪贴板进行监听,监听到剪贴板中的第一复制事件,从剪贴板中读取第一复制事件对应的第一复制信息。其中,第一复制信息包括第一复制内容和第一来源信息。然后,将第一复制内容输入当前口令识别模型,以由当前口令识别模型对第一复制内容进行识别,根据口令识别结果在复制口令的界面提供推荐应用的图标,用户通过点击推荐应用的图标就可在复制界面启动推荐应用,不需要用户人工区分口令,方便快捷,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应用推荐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终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推荐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电子设备中的一些应用可以通过口令来分享应用中某一内容的链接。发送方可以将内容链接以口令的形式发送给接收方。接收方接收到口令后,可以通过复制口令、打开口令对应的应用、点击口令分享提醒的方式,打开口令对应的链接内容。
这种方式中,用户需要知道口令对应的应用是什么,然后再在主界面上人工查找口令对应的应用,手动打开该应用。由于不同应用的口令对应的文本对用户来说是很难区分的,因此,这种打开口令对应的链接内容的方式对用户不够友好,导致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推荐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根据口令识别结果在复制口令的界面提供推荐应用的图标,用户通过点击推荐应用的图标就可在复制界面启动推荐应用,不需要用户人工区分口令,方便快捷,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推荐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对剪贴板进行监听,监听到剪贴板中的第一复制事件,从剪贴板中读取第一复制事件对应的第一复制信息。其中,第一复制信息包括第一复制内容和第一来源信息。然后,将第一复制内容输入当前口令识别模型,以由当前口令识别模型对第一复制内容进行识别,输出第一复制内容对应的第一识别结果,当前口令识别模型为第一口令识别模型。接着,当第一识别结果指示第一复制内容为属于第一应用的第一口令,且第一来源信息指示第一复制内容的来源为第一应用以外的应用,在发生第一复制事件的第一界面显示第一应用的图标;响应于对第一应用的图标的第一操作,启动第一应用,在显示第一界面的区域显示第一应用的界面,并在第一应用的界面上叠加显示第一口令对应的分享提醒信息。这样,电子设备根据口令识别结果在复制口令的界面提供推荐应用的图标,用户通过点击推荐应用的图标就可在复制界面启动推荐应用,不需要用户人工区分口令,方便快捷,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其中,第一应用例如可以是淘宝应用或抖音应用。
根据第一方面,还包括:为第一复制内容添加第一标识信息,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复制内容为第一应用口令正样本;将第一复制内容和第一标识信息发送给服务器。这样,可以为服务器实时采集应用口令正样本,使得服务器能够基于采集到的应用口令正样本重新训练口令识别模型,避免当前口令识别模型因口令规则的突然改变而失效。
根据第一方面,还包括:监听到剪贴板中的第二复制事件,从剪贴板中读取第二复制事件对应的第二复制信息,其中,第二复制信息包括第二复制内容和第二来源信息。然后,将第二复制内容输入当前口令识别模型,以由当前口令识别模型对第二复制内容进行识别,输出第二复制内容对应的第二识别结果。接着,当第二识别结果指示第二复制内容为属于第二应用的第二口令,且第二来源信息指示第二复制内容的来源为第二应用以外的应用,在发生第二复制事件的第二界面显示第二应用的图标。接着,响应于对第二应用的图标的第一操作,启动第二应用,在显示所述第二界面的区域显示第二应用的界面,并在第二应用的界面上叠加显示所述第二口令对应的分享提醒信息。这样,电子设备根据口令识别结果在复制口令的界面提供推荐应用的图标,用户通过点击推荐应用的图标就可在复制界面启动推荐应用,不需要用户人工区分口令,方便快捷,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根据第一方面,还包括:为第二复制内容添加第二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复制内容为第二应用口令正样本;将第二复制内容和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发送给服务器。这样,可以为服务器实时采集应用口令正样本,使得服务器能够基于采集到的应用口令正样本重新训练口令识别模型,避免当前口令识别模型因口令规则的突然改变而失效。
根据第一方面,还包括:监听到剪贴板中的第三复制事件,从剪贴板中读取第三复制事件对应的第三复制信息,其中,第三复制信息包括第三复制内容和第三来源信息。然后,将第三复制内容输入当前口令识别模型,以由当前口令识别模型对第三复制内容进行识别,输出第三复制内容对应的第二识别结果。接着,当第三识别结果指示所述第三复制内容为属于第二应用的第三口令,且第三来源信息指示第三复制内容的来源为第一应用,为第三复制内容添加第三标识信息,所述第三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复制内容为第一应用口令正样本。接下来,将第三复制内容和第三标识信息发送给服务器。这样,通过口令来源能够准确地确定口令,从而基于口令来源对于识别错误的口令进行更正,并将更正后的口令发送给服务器,为服务器提供了准确的应用口令正样本,有助于提高服务器训练的口令识别模型的识别率。
根据第一方面,还包括:监听到剪贴板中的第四复制事件,从剪贴板中读取第四复制事件对应的第四复制信息,其中,第四复制信息包括第四复制内容和第四来源信息。然后,将第四复制内容输入当前口令识别模型,以由当前口令识别模型对第四复制内容进行识别,输出第四复制内容对应的第四识别结果。接着,当第四识别结果指示第四复制内容为属于第一应用的第四口令,且第四来源信息指示第四复制内容的来源为第二应用,为第四复制内容添加第四标识信息,第四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四复制内容为第二应用口令正样本。然后,将第四复制内容和第四标识信息发送给服务器。这样,通过口令来源能够准确地确定口令,从而基于口令来源对于识别错误的口令进行更正,并将更正后的口令发送给服务器,为服务器提供了准确的应用口令正样本,有助于提高服务器训练的口令识别模型的识别率。
根据第一方面,还包括:监听到剪贴板中的第五复制事件,从剪贴板中读取第五复制事件对应的第五复制信息,其中,第五复制信息包括第五复制内容。然后,将第五复制内容输入当前口令识别模型,以由当前口令识别模型对第五复制内容进行识别,输出第五复制内容对应的第五识别结果,第五识别结果指示第五复制内容为非口令。接着,当第五复制事件之后电子设备启动第一应用、显示第一应用的界面、且在第一应用的界面上显示第一应用口令的分享提醒信息,为第五复制内容添加第五标识信息,第五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五复制内容为第一应用口令正样本,然后将第五复制内容和第五标识信息发送给服务器。这样,根据复制事件后打开的下一个应用和弹出的口令分享提醒信息,能够准确地识别出口令,为服务器提供了准确的应用口令正样本,有助于提高服务器训练的口令识别模型的识别率。
根据第一方面,还包括:监听到剪贴板中的第六复制事件,从剪贴板中读取第六复制事件对应的第六复制信息,其中,第六复制信息包括第六复制内容。然后,将第六复制内容输入当前口令识别模型,以由当前口令识别模型对第六复制内容进行识别,输出第六复制内容对应的第六识别结果,第六识别结果指示第六复制内容为非口令。接着,当第六复制事件之后电子设备启动第二应用、显示第二应用的界面、且在第二应用的界面上显示第二应用口令的分享提醒信息,为第六复制内容添加第六标识信息,第六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六复制内容为第二应用口令正样本,然后将第六复制内容和第六标识信息发送给服务器。这样,根据复制事件后打开的下一个应用和弹出的口令分享提醒信息,能够准确地识别出口令,为服务器提供了准确的应用口令正样本,有助于提高服务器训练的口令识别模型的识别率。
根据第一方面,还包括: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第二口令识别模型,其中,第二口令识别模型是由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应用口令正样本和第二应用口令正样本训练得到的。然后,将当前口令识别模型更新为第二口令识别模型。这样,通过更新当前口令识别模型,能够避免因口令规则改变导致的口令识别模型失效,提高口令识别模型的识别率,从而进行准确的应用推荐。
根据第一方面,第二口令识别模型的识别率高于第一口令识别模型的识别率。这样,可以提高电子设备对口令的识别率,从而进行准确的应用推荐。
根据第一方面,还包括:监听到剪贴板中的第七复制事件,从剪贴板中读取第七复制事件对应的第七复制信息,其中,第七复制信息包括第七复制内容和第七来源信息。然后,将第七复制内容输入当前口令识别模型,以由当前口令识别模型对第七复制内容进行识别,输出第七复制内容对应的第七识别结果,当前口令识别模型为第二口令识别模型。接着,当第七识别结果指示第七复制内容为属于第一应用的第七口令,且第七来源信息指示第七复制内容的来源为第一应用以外的应用,在发生第七复制事件的第七界面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图标。然后,响应于对第一应用的图标的第一操作,启动第一应用,在显示第一界面的区域显示第一应用的界面,并在第一应用的界面上叠加显示第七口令对应的分享提醒信息。这样,利用更新后的口令识别模型进行识别,能够提高口令的识别率,从而提高推荐的准确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推荐方法。该方法包括:电子设备对剪贴板进行监听,接着,电子设备监听到剪贴板中的复制事件,从剪贴板中读取复制事件对应的复制信息,其中,复制信息包括复制内容和来源信息。然后,电子设备将复制内容输入当前口令识别模型,以由当前口令识别模型对复制内容进行识别,输出复制内容对应的识别结果,当前口令识别模型为第一口令识别模型。接下来,电子设备根据识别结果和来源信息,确定应用口令正样本,并将应用口令正样本发送给服务器。接着,服务器接收到应用口令正样本,然后,服务器根据应用口令正样本构建训练数据集合和测试数据集合。接着,服务器基于训练数据集合训练口令识别模型,得到训练好的第二口令识别模型。服务器根据测试数据集合确定第二口令识别模型的识别率和第一口令识别模型的识别率,当第二口令识别模型的识别率高于第一口令识别模型的识别率,服务器将第二口令识别模型发送给电子设备。然后电子设备将当前口令识别模型更新为第二口令识别模型。这样,服务器可以基于不断采集的口令正样本训练新口令识别模型,保持口令识别模型的有效性,避免因口令规则改变导致口令识别模型失效,为实现准确的应用推荐提供基础。
根据第二方面,还包括:电子设备根据识别结果、复制事件后打开的下一个应用以及下一个应用弹出的口令分享提醒,确定应用口令正样本,并将应用口令正样本发送给服务器。这样,根据复制事件后打开的下一个应用和弹出的口令分享提醒信息,能够准确地识别出口令,为服务器提供了准确的应用口令正样本,有助于提高服务器训练的口令识别模型的识别率。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口令识别的应用推荐系统,该系统包括电子设备和服务器。其中,电子设备用于对剪贴板进行监听,监听到剪贴板中的复制事件,从剪贴板中读取复制事件对应的复制信息,其中,复制信息包括复制内容和来源信息,将复制内容输入当前口令识别模型,以由当前口令识别模型对复制内容进行识别,输出复制内容对应的识别结果,当前口令识别模型为第一口令识别模型,根据识别结果和来源信息,确定应用口令正样本,并将应用口令正样本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用于接收到应用口令正样本,根据应用口令正样本构建训练数据集合和测试数据集合,基于训练数据集合训练口令识别模型,得到训练好的第二口令识别模型,当第二口令识别模型的识别率高于第一口令识别模型的识别率,将第二口令识别模型发送给电子设备。电子设备还用于将当前口令识别模型更新为第二口令识别模型。这样,服务器可以基于不断采集的口令正样本训练新口令识别模型,保持口令识别模型的有效性,避免因口令规则改变导致口令识别模型失效,为实现准确的应用推荐提供基础。
根据第三方面,还包括:电子设备还用于根据识别结果、复制事件后打开的下一个应用以及下一个应用弹出的口令分享提醒,确定应用口令正样本,并将应用口令正样本发送给服务器。这样,根据复制事件后打开的下一个应用和弹出的口令分享提醒信息,能够准确地识别出口令,为服务器提供了准确的应用口令正样本,有助于提高服务器训练的口令识别模型的识别率。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与处理器耦合,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当程序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电子设备或服务器所执行的应用推荐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电子设备或服务器所执行的应用推荐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电路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其中,接口电路用于从电子设备的存储器接收信号,并向处理器发送所述信号,信号包括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当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电子设备或服务器所执行的应用推荐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示例性示出的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示例性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软件结构框图和荣耀云的软件结构框图;
图3为示例性示出的设备A从淘宝应用复制淘口令、通过微信发送给设备B的场景示意图;
图4为示例性示出的设备B打开淘宝分享界面的一种过程示意图;
图5为示例性示出的设备A从抖音应用复制抖音口令、通过微信发送给设备B的场景示意图;
图6为示例性示出的设备B打开抖音分享界面的一种过程示意图;
图7为示例性示出的设备B打开淘宝分享界面的另一种过程示意图;
图8为示例性示出的设备B打开抖音分享界面的另一种过程示意图;
图9为示例性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剪贴板内容的处理过程示意图;
图10为示例性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推荐过程的端云交互示意图;
图11为示例性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推荐过程的端云内部模块的交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例如,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目标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目标对象的特定顺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多个处理单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处理单元;多个系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
当前,口令已经成为分享内容链接的一种常见方式,使用口令的应用越来越多,例如淘宝应用、抖音应用等等。每个应用都基于本应用口令的生成规则,来生成本应用的口令。
然而,不同应用口令的文本之间的差异对用户来说是无感知的。对于用户来说,仅从口令的文本来区分是哪个应用的口令是很困难的。这样,当用户的电子设备接收到一个口令时,用户就需要通过其他的辅助信息来确定是哪一个应用的口令,才能正确地打开口令对应的链接。可见,这会耗费用户较多的精力,导致用户体验较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推荐方法,能够使用户容易地获知口令对应的应用,并方便快捷地打开口令对应的应用,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推荐方法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
图1为示例性示出的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应该理解的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仅是电子设备的一个范例,并且电子设备100可以具有比图中所示的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多个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图1中所示出的各种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中实现。
请参见图1,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马达191,指示器192,摄像头193,显示屏1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180A,陀螺仪传感器180B,气压传感器180C,磁传感器180D,加速度传感器180E,距离传感器180F,接近光传感器180G,指纹传感器180H,温度传感器180J,触摸传感器180K,环境光传感器180L,骨传导传感器180M等。
电子设备100的软件系统可以采用分层架构、事件驱动架构、微核架构、微服务架构,或云架构。本申请实施例以分层架构的安卓(Android)系统为例,示例性说明电子设备100的软件结构。
图2为示例性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软件结构框图和荣耀云的软件结构框图。
电子设备100的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将Android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安卓运行时(Android runtime)和系统库,以及内核层。
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
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100的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抖音、淘宝、微信、情境感知模块、业务逻辑处理模块、业务呈现模块等。
其中,情境感知模块、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和业务呈现模块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基于口令识别的应用推荐业务的模块。
情境感知模块常驻运行或以低功耗形式运行,具有感知外部事实或者环境的能力。情境感知模块可以通过API(应用程序接口)从应用程序层的其他应用程序或应用程序框架层或系统层或内核层来检测相关事件和获取事件的状态,比如检测蓝牙连接、网络连接、监测用户短信、定制定时器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情境感知模块主要作用是监听剪贴板是否有复制事件,当监听到剪贴板有复制事件,将复制事件通知给业务逻辑处理模块。情境感知模块还可以检测是否有退出当前页面的操作,当检测到退出当前页面的操作,通知业务逻辑处理模块。
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具有业务逻辑处理能力,用于基于口令识别模型的识别结果实现推荐应用显示、停止显示的逻辑,以及用于实现确定应用口令正样本并将应用口令正样本发送给荣耀云。例如,业务逻辑处理模块接收到情境感知模块发送的用于指示监听到复制事件的通知,可以根据逻辑来发送显示命令给业务呈现模块,让其显示推荐应用图标,此命令可以携带链接,后续当用户点击推荐应用图标时,会根据链接跳转到该链接对应的某个三方APP或者小程序。业务逻辑处理模块还可以接收到情境感知模块发送的用于指示推荐应用图标的显示时间已经达到预设时长的通知,或者用于指示检测到退出当前页面的操作的通知,或者用于指示检测到用户关闭推荐应用图标的操作的通知,发送停止显示命令给业务呈现模块,让业务呈现模块停止显示推荐应用图标。
业务呈现模块(如:YOYO建议),用于在手机的屏幕上显示或停止显示确定的推荐应用图标。例如,业务呈现模块接收到业务逻辑处理模块传递的显示命令,将推荐应用图标展示给用户,当用户点击推荐应用图标时,会链接到某个APP的某个页面。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点击推荐的淘宝图标,会展示出淘宝应用页面,并在淘宝应用页面展示淘口令的分享提醒,这样用户点击淘口令的分享提醒,就能直接到淘口令对应的界面,方便用户的使用。
对应的,业务呈现模块如果接收到业务逻辑处理模块传过来的停止显示命令,业务呈现模块会停止显示推荐应用图标,这样,推荐应用图标就从手机的屏幕上消失。
业务呈现模块还可以检测推荐应用图标的显示时间是否已经达到预设时长,如果达到预设时长,业务呈现模块通知业务逻辑处理模块。业务逻辑处理模块接收到该通知后,向业务呈现模块发送停止显示命令,业务呈现模块停止显示推荐应用图标。
业务呈现模块还可以检测用户点击推荐应用图标的操作,当检测到用户点击推荐应用图标的操作,业务呈现模块通知业务逻辑处理模块。业务逻辑处理模块接收到该通知后,执行打开(即启动)推荐应用以及显示口令分享提醒的操作。
如图2所示,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剪贴板、资源管理器、剪贴板管理器、应用切换管理器等。
其中,资源管理器为应用程序提供各种资源,比如本地化文本串,图标、图片、布局文件、视频文件等等。
剪贴板管理器用于对剪贴板进行管理。剪贴板是用于临时存放交换信息的临时存储区域。
应用切换管理器用于对应用程序的启动、退出等进行管理。
Android runtime包括核心库和虚拟机。Android runtime负责安卓系统的调度和管理。
核心库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java语言需要调用的功能函数,另一部分是安卓(Android)的核心库。
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运行在虚拟机中。虚拟机将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文件执行为二进制文件。虚拟机用于执行对象生命周期的管理,堆栈管理,线程管理,安全和异常的管理,以及垃圾回收等功能。
系统库可以包括多个功能模块,例如表面管理器(surface manager)等。
表面管理器用于对显示子系统进行管理,并且为多个应用程序提供了2D和3D图层的融合。
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内核层可以包含显示驱动、传感器驱动等模块。
如图2所示,荣耀云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模型训练模块和推送模块。其中,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接收电子设备100发送的应用口令正样本,并用接收到的应用口令正样本构建训练数据集合和测试数据集合,将训练数据集合发送给模型训练模块,将测试数据集合发送给推送模块。
模型训练模块用于基于训练数据集合训练新口令识别模型。
推送模块用于根据测试数据集合测试新口令识别模型的识别率和旧口令识别模型的识别率,在符合推送条件(例如新口令识别模型的识别率大于旧口令识别模型的识别率)时将新口令识别模型发送给电子设备100中的业务逻辑处理模块,以便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将电子设备本地的旧口令识别模型更新为新口令识别模型。
可以理解的是,图2示出的软件结构中的层以及各层中包含的部件,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1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层,以及每个层中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本申请不做限定。
图9为示例性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剪贴板内容的处理过程示意图。请参见图9,本申请实施例中,剪贴板内容的处理过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电子设备获取剪贴板内容。
图10为示例性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推荐过程的端云交互示意图。请参见图2和图10,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如下过程获取剪贴板内容:
情境感知模块可以通过API对应用程序框架层中的剪贴板进行监听,当情境感知模块监听到剪贴板有复制事件,情境感知模块从剪贴板中读取复制信息,将复制事件通知和复制信息发送给业务逻辑处理模块。
其中,复制信息包括复制内容和复制的来源信息。复制内容为在复制事件中被复制的文本信息,本文中也可以将复制内容称为剪贴板内容。来源信息用于指示发生复制事件的应用。
例如,来自淘宝应用的复制信息中的来源信息为“com.taobao.taobao”,来自微信应用的复制信息中的来源信息为“com.tencent.mm”,来自抖音应用的复制信息中的来源信息为“com.ss.android.ugc.aweme”。
这里列举两个复制场景的示例。
图3为示例性示出的设备A从淘宝应用复制淘口令、通过微信发送给设备B的场景示意图。本文中,假设设备A属于用户甲,设备B属于用户乙。如图3所示,在图3的(a)图中,设备A从淘宝应用中复制淘口令,此时,发生了复制事件,淘口令被复制到剪贴板中,形成剪贴板中的一条复制信息,该复制信息包括淘口令对应的文本和淘口令的来源信息“com.taobao.taobao”。然后,设备A通过微信将淘口令发送给设备B,发送后设备A的微信界面如图3的(b)图所示。设备B通过微信接收到淘口令,接收到淘口令后设备B的微信界面如图3的(c)图所示。
图5为示例性示出的设备A从抖音应用复制抖音口令、通过微信发送给设备B的场景示意图。
如图5所示,在图5的(a)图中,设备A从抖音应用中复制抖音口令,此时,发生了复制事件,抖音口令被复制到剪贴板中,形成剪贴板中的一条复制信息,该复制信息包括抖音口令对应的文本和抖音口令的来源信息“com.ss.android.ugc.aweme”。然后,设备A通过微信将抖音口令发送给设备B,发送后设备A的微信界面如图5的(b)图所示。设备B通过微信接收到抖音口令,接收到抖音口令后设备B的微信界面如图5的(c)图所示。
S2,电子设备利用当前口令识别模型对剪贴板内容进行识别,得到识别结果。如果识别结果指示剪贴板内容为口令,执行步骤S3,否则,如果识别结果指示剪贴板内容为非口令,执行步骤S12。
S3,电子设备确定剪贴板内容为淘宝口令还是抖音口令,如果是淘宝口令,执行步骤S4,如果是抖音口令,执行步骤S8。
S4,电子设备确定剪贴板内容的复制来源是否为抖音应用,如果是抖音应用执行步骤S11,如果不是抖音应用,执行步骤S5。
S5,电子设备确定剪贴板内容的复制来源是否为非淘宝应用,如果是非淘宝应用执行步骤S6,如果剪贴板内容的复制来源为淘宝应用,执行步骤S7。
S6,电子设备打开淘宝应用,执行步骤S7。
图4为示例性示出的设备B打开淘宝分享界面的一种过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图4的(a)图中,设备B在微信界面中复制文本;在图4的(b)图中,复制文本完成,微信界面上显示“已复制”;在图4的(c)图中,电子设备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得到了口令识别模型对图4的(a)图中复制文本的口令识别结果,该口令识别结果指示图4的(a)图中的复制文本为淘口令,因此在微信界面上显示淘宝应用的图标。用户在微信界面上点击示淘宝应用的图标,电子设备自动打开淘宝应用,淘宝应用读取剪贴板内容,当确认剪贴板内容是淘口令,在打开的淘宝应用界面上弹出淘口令的分享提醒,如图4的(d)图所示。当用户点击淘口令的分享提醒,就会打开淘口令对应的淘宝界面,如图4的(e)图所示的淘宝商品a界面,即淘宝应用中商品a所在的界面。可见,在此过程中,用户不需要退出微信界面到主界面中人工查找淘宝图标,方便快捷,为用户节省了精力和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图4仅为列举的一个基于推荐应用的图标打开推荐应用的示例,并不对基于推荐应用的图标打开推荐应用的过程进行限定。在其他示例中,也可以基于推荐应用的图标以不同于图4的方式打开推荐应用。例如,仍以图4为例,当从图4的(a)图执行到图4的(c)图,用户在图4的(c)图所示的微信界面上点击示淘宝应用的图标,电子设备可以直接显示图4的(e)图所示的界面,即在图4的(a)图中复制的淘口令对应的界面,而不必经过图4的(d)图所示的界面。在此过程中,当用户在图4的(c)图所示的微信界面上点击示淘宝应用的图标,电子设备的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可以从淘宝应用中获取到淘宝口令所指向的界面(即商品a所在的界面)的deeplink url(深度链接统一资源定位符),从而以deeplink的形式直接跳转到商品a所在的界面。
S7,电子设备将剪贴板内容标记为淘口令正样本,然后执行步骤S15。
S8,电子设备确定剪贴板内容的复制来源是否为淘宝应用,如果是淘宝应用执行步骤S7,如果不是淘宝应用,执行步骤S9。
S9,电子设备确定剪贴板内容的复制来源是否为非抖音应用,如果是非抖音应用执行步骤S10,如果剪贴板内容的复制来源为抖音应用,执行步骤S11。
S10,电子设备打开抖音应用,执行步骤S11。
图6为示例性示出的设备B打开抖音分享界面的一种过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图6的(a)图中,设备B在微信界面中复制文本;在图6的(b)图中,复制文本完成,微信界面上显示“已复制”;在图6的(c)图中,电子设备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得到了口令识别模型对图6的(a)图中复制文本的口令识别结果,该口令识别结果指示图6的(a)图中的复制文本为抖音口令,因此在微信界面上显示抖音应用的图标。用户在微信界面上点击示抖音应用的图标,电子设备自动打开抖音应用,抖音应用读取剪贴板内容,当确认剪贴板内容是抖音口令,在打开的抖音应用界面上弹出抖音口令的分享提醒,如图6的(d)图所示。当用户点击抖音口令的分享提醒,就会打开抖音口令对应的抖音界面,如图6的(e)图所示的抖音视频b界面,即抖音应用中视频b所在的界面。可见,在此过程中,用户不需要退出微信界面到主界面中人工查找抖音图标,方便快捷,为用户节省了精力和时间。
在另一个示例中,当从图6的(a)图执行到图6的(c)图,用户在图6的(c)图所示的微信界面上点击示抖音应用的图标,电子设备可以直接显示图6的(e)图所示的界面,即在图6的(a)图中复制的抖音口令对应的界面,而不必经过图6的(d)图所示的界面。在此过程中,当用户在图6的(c)图所示的微信界面上点击示抖音应用的图标,电子设备的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可以从抖音应用中获取到抖音口令所指向的界面(即视频b所在的界面)的deeplink url(深度链接统一资源定位符),从而以deeplink的形式直接跳转到视频b所在的界面。
S11,电子设备将剪贴板内容标记为抖音口令正样本,然后执行步骤S15。
S12,电子设备确定用户复制完后打开的下一个应用是淘宝应用还是抖音应用,如果是抖音应用,执行步骤S13,如果是淘宝应用,执行步骤S14。
S13,如果电子设备打开抖音应用并弹出口令分享提醒,电子设备将剪贴板内容标记为抖音口令正样本。
本步骤按照图8所示过程打开抖音应用。图8为示例性示出的设备B打开抖音分享界面的另一种过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在图8的(a)图中,设备B在微信界面中复制文本;在图8的(b)图中,用户退出微信界面,在电子设备主界面找到抖音应用图标,点击抖音应用图标。点击抖音应用图标后,打开抖音应用,进入图8的(c)图所示的抖音应用界面,并弹出抖音口令的分享提醒。当用户点击抖音口令的分享提醒,电子设备打开抖音口令对应的抖音界面,如图8的(d)图所示,这样就进入到抖音视频b界面,即抖音应用中视频b所在的界面。在此过程中,用户不需要退出微信界面到主界面中人工查找抖音图标。
S14,如果电子设备打开淘宝应用并弹出口令分享提醒,电子设备将剪贴板内容标记为淘宝口令正样本。
本步骤按照图7所示过程打开淘宝应用。图7为示例性示出的设备B打开淘宝分享界面的另一种过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图7的(a)图中,设备B在微信界面中复制文本;在图7的(b)图中,用户退出微信界面,在电子设备主界面找到淘宝应用图标,点击淘宝应用图标。点击淘宝应用图标后,打开淘宝应用,进入图7的(c)图所示的淘宝应用界面,并弹出淘口令的分享提醒。当用户点击淘口令的分享提醒,电子设备打开淘口令对应的淘宝界面,如图7的(d)图所示,这样就进入到淘宝商品a界面,即淘宝应用中商品a所在的界面。在此过程中,用户不需要退出微信界面到主界面中人工查找淘宝图标。
S15,电子设备将标记的正样本上传到荣耀云,以便荣耀云基于当前口令正样本数据训练口令识别模型,得到新的口令识别模型,并在满足推送条件时,将新的口令识别模型发送给电子设备。
此处,推送条件例如可以是新口令识别模型的识别率高于旧口令识别模型的识别率。当然,在应用中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不同的推送条件,本申请对推送条件不做限制。
S16,电子设备将当前口令识别模型更新为荣耀云发送的新的口令识别模型。
下面从端云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推荐过程进行说明。
图10为示例性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推荐过程的端云交互示意图。如图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推荐过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电子设备获取剪贴板内容。
S2、电子设备利用当前口令识别模型对剪贴板内容进行口令识别,得到口令识别结果。
S3、电子设备当口令识别结果指示剪贴板内容为口令,根据剪贴板内容的来源确定剪贴板内容为目标口令。
S4、电子设备将剪贴板内容标记为目标口令正样本,并上传到荣耀云。
S5、荣耀云接收并存储目标口令正样本。
S6、当剪贴板内容来源与目标口令所属的目标应用不一致,电子设备确定向用户推荐目标应用,并在设备屏幕上显示目标应用图标。
S7、电子设备响应于点击目标应用图标,打开目标应用,并显示目标口令所指向的目标应用界面。
S8、当口令识别结果指示剪贴板内容为非口令,电子设备根据用户复制剪贴板内容后打开的下一个应用为目标应用,以及弹出口令分享提醒,确定剪贴板内容为目标口令。
S9、电子设备将剪贴板内容标记为目标口令正样本,并上传到荣耀云。
S10、荣耀云接收并存储目标口令正样本。
S11、荣耀云基于当前目标口令样本数据训练口令识别模型。
S12、荣耀云将训练好的新口令识别模型推送给电子设备。
S13、电子设备将当前口令识别模型更新为荣耀云发送的新口令识别模型。
下面,进一步从端云的内部模块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推荐过程进行说明。
图11为示例性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推荐过程的端云交互示意图。请参见图2和图11,基于口令识别的应用推荐过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001,情境感知模块通过API对应用程序框架层中的剪贴板进行监听。
S1002,当情境感知模块监听到剪贴板有复制事件1,情境感知模块从剪贴板中读取复制事件1对应的复制信息1,将复制事件通知1和复制信息1发送给业务逻辑处理模块。
复制信息1包括剪贴板内容1和来源信息1
S1003,电子设备中的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利用当前口令识别模型对剪贴板内容1进行口令识别,得到口令识别结果1。
S1004,当口令识别结果1指示剪贴板内容1为应用1口令,业务逻辑处理模块根据剪贴板内容1的来源信息1确定剪贴板内容1来源不是应用1,也不是其他口令应用。
S1005,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向业务呈现模块发送显示命令。
S1006,业务呈现模块接收到显示命令后,在剪贴板内容1的来源界面也即复制事件1发生的界面显示应用1的图标,当用户点击应用1的图标,打开应用1并弹出剪贴板内容1对应的口令分享提醒。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006的详细过程包括:业务呈现模块接收到显示命令后,在剪贴板内容1的来源界面也即复制事件1发生的界面显示应用1的图标;然后,用户在剪贴板内容1的来源界面上点击应用1的图标,业务呈现模块检测到用户点击应用1的图标的操作后,将该操作事件通知给业务逻辑处理模块;业务逻辑处理模块接收到该通知后,向业务呈现模块发送显示命令,该显示命令用于指示打开应用1并弹出剪贴板内容1对应的口令分享提醒;业务呈现模块接收到显示命令后,打开应用1并弹出剪贴板内容1对应的口令分享提醒。
S1007,业务呈现模块将剪贴板内容1标记为应用1口令正样本,发送给荣耀云的数据采集模块。
S1008,荣耀云的数据采集模块接收并存储应用1口令正样本。
步骤S1001~S1008表明,当口令识别模型正确识别出口令时,本申请实施例会通过在复制事件发生的界面显示口令所属应用的图标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快速打开口令所属应用的方式,不需要用户退出复制事件发生的界面到主界面中人工查找口令所属应用的图标。同时,电子设备将剪贴板内容作为口令正样本发送给荣耀云。
S1009,情境感知模块向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发送复制事件通知2和复制信息2。
S1010,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利用当前口令识别模型对剪贴板内容2进行口令识别,得到口令识别结果2。
S1011,当口令识别结果2指示剪贴板内容2为应用1口令,业务逻辑处理模块根据剪贴板内容2的来源信息2确定剪贴板内容2来源是具有口令的应用2。
例如,口令识别结果2指示剪贴板内容2为淘口令,但剪贴板内容2的来源信息2为“com.ss.android.ugc.aweme”(抖音口令的来源信息),业务逻辑处理模块确定剪贴板内容2来源于抖音应用。后续,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将剪贴板内容2标记为抖音口令正样本。
S1012,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将剪贴板内容2标记为应用2口令正样本,发送给荣耀云的数据采集模块。
S1013,荣耀云的数据采集模块接收并存储应用2口令正样本。
步骤S1009~S1013表明,当口令识别模型识别出口令但口令所属应用识别错误时,本申请实施例会通过复制信息中来源信息更正口令所属应用,并将剪贴板内容作为更正后的口令正样本发送给荣耀云,为荣耀云提供口令识别模型的训练数据,以便荣耀云根据新采集的训练数据重新训练口令识别模型。
S1014,情境感知模块向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发送复制事件通知3和复制信息3。
S1015,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利用当前口令识别模型对剪贴板内容3进行口令识别,得到口令识别结果3。
S1016,口令识别结果3指示剪贴板内容3为非口令。
S1017,业务呈现模块根据用户指令打开应用1并弹出口令分享提醒。
例如,此处用户可以通过图7或图8的方式打开应用1并弹出口令分享提醒。
S1018,业务呈现模块向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发送通知,以使业务逻辑处理模块获知在复制操作后用户执行了打开应用1的操作,且应用1的界面上弹出口令分享提醒。
S1019,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将剪贴板内容3标记为应用1口令正样本,发送给荣耀云的数据采集模块。
S1020,荣耀云的数据采集模块接收并存储应用1口令正样本。
步骤S1014~S1020表明,当口令识别模型将口令错误地识别为非口令时,本申请实施例根据用户在复制操作后打开的下一个应用以及弹出的口令分享提醒,对识别结果进行更正,并将更正后为口令的数据作为正样本上传给荣耀云。
S1021,荣耀云的数据采集模块利用口令正样本构建训练数据集合和测试数据集合。
荣耀云可以定期或实时地根据训练数据重新训练口令识别模型。或者,荣耀云可以根据采集的样本数据量决定是否进行重新训练,本申请不做限制。
S1022,荣耀云的数据采集模块向模型训练模块发送训练数据集合。
S1023,模型训练模块基于训练数据集合中的数据训练新口令识别模型。
其中,口令识别模型可以采用分类模型框架lightGBM(Light Gradient BoostingMachine)进行训练。LightGBM(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是一个实现GBDT(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算法的框架,支持高效率的并行训练,具有更快的训练速度、更低的内存消耗、更好的准确率、支持分布式、可以快速处理海量数据等优点。
在一个示例中,训练口令识别模型的过程可以如下:
对于训练数据集合中的每一样本数据,抽取该样本数据对应的各个特征的特征值;
根据特征值构建样本数据对应的特征向量;
基于各个样本数据对应的特征向量,使用分类模型框架lightGBM训练口令识别模型,得到新口令识别模型。
其中,抽取的特征可以包括句子中非中文字符占比、特殊符号占比、词性覆盖、最长非中文字符串、最长数字串、数字占比、最长连续相同字符串长度、正则/url命中等等。
S1024,模型训练模块向推送模块发送新口令识别模型。
S1025,数据采集模块向推送模块发送测试数据集合。
S1026,推送模块基于测试数据集合数据计算新、旧口令识别模型的识别率。
S1027,当新口令识别模型的识别率大于旧口令识别模型的识别率,推送模块向电子设备的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发送新口令识别模型。
S1028,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将当前口令识别模型更新为新口令识别模型。
其中,本示例中的荣耀云指荣耀云服务器。
步骤S1021~S1028表明,荣耀云能够定期或实时地重新训练口令识别模型,并在新口令识别模型的识别率大于旧口令识别模型的识别率的情况下,向电子设备推送新口令识别模型。这样,当口令规则发生变化,导致业务数据处理模块中的当前口令识别模型识别率下降时,电子设备能够及时地根据荣耀云的推送对业务数据处理模块中的口令识别模型进行更新,以提高识别率。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上述说明中以淘宝应用、抖音应用为例对具有口令的应用进行了说明,并以微信应用为例对不具有口令的应用进行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同样适用于淘宝应用、抖音应用之外的其他具有口令的应用,以及适用于微信应用应用之外的其他不具有口令的应用。
并且,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口令识别模型除了可以识别淘口令、抖音口令以外,还可以识别其他应用的口令,本申请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荣耀云采集的口令正样本可以来自多个不同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设备B为例,说明荣耀云如何从每个电子设备采集口令正样本。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与处理器耦合,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当程序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前述电子设备或服务器所执行的应用推荐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前述电子设备或服务器所执行的应用推荐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电路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其中,接口电路用于从电子设备的存储器接收信号,并向处理器发送所述信号,信号包括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当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前述电子设备或服务器所执行的应用推荐方法。
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芯片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任意内容,以及同一实施例的任意内容,均可以自由组合。对上述内容的任意组合均在本申请的范围之内。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8)

1.一种应用推荐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剪贴板进行监听;
监听到剪贴板中的第一复制事件,从剪贴板中读取所述第一复制事件对应的第一复制信息;所述第一复制信息包括第一复制内容和第一来源信息;
将所述第一复制内容输入当前口令识别模型,以由当前口令识别模型对所述第一复制内容进行识别,输出所述第一复制内容对应的第一识别结果,当前口令识别模型为第一口令识别模型;
当所述第一识别结果指示所述第一复制内容为属于第一应用的第一口令,且所述第一来源信息指示所述第一复制内容的来源为所述第一应用以外的应用,在发生所述第一复制事件的第一界面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图标;
响应于对所述第一应用的图标的第一操作,启动所述第一应用,在显示所述第一界面的区域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界面,并在所述第一应用的界面上叠加显示所述第一口令对应的分享提醒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为所述第一复制内容添加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复制内容为第一应用口令正样本;
将所述第一复制内容和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监听到剪贴板中的第二复制事件,从剪贴板中读取所述第二复制事件对应的第二复制信息;所述第二复制信息包括第二复制内容和第二来源信息;
将所述第二复制内容输入当前口令识别模型,以由当前口令识别模型对所述第二复制内容进行识别,输出所述第二复制内容对应的第二识别结果;
当所述第二识别结果指示所述第二复制内容为属于第二应用的第二口令,且所述第二来源信息指示所述第二复制内容的来源为所述第二应用以外的应用,在发生所述第二复制事件的第二界面显示所述第二应用的图标;
响应于对所述第二应用的图标的第一操作,启动所述第二应用,在显示所述第二界面的区域显示所述第二应用的界面,并在所述第二应用的界面上叠加显示所述第二口令对应的分享提醒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为所述第二复制内容添加第二标识信息,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复制内容为第二应用口令正样本;
将所述第二复制内容和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监听到剪贴板中的第三复制事件,从剪贴板中读取所述第三复制事件对应的第三复制信息;所述第三复制信息包括第三复制内容和第三来源信息;
将所述第三复制内容输入当前口令识别模型,以由当前口令识别模型对所述第三复制内容进行识别,输出所述第三复制内容对应的第三识别结果;
当所述第三识别结果指示所述第三复制内容为属于第二应用的第三口令,且所述第三来源信息指示所述第三复制内容的来源为所述第一应用,为所述第三复制内容添加第三标识信息,所述第三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复制内容为第一应用口令正样本;
将所述第三复制内容和所述第三标识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监听到剪贴板中的第四复制事件,从剪贴板中读取所述第四复制事件对应的第四复制信息;所述第四复制信息包括第四复制内容和第四来源信息;
将所述第四复制内容输入当前口令识别模型,以由当前口令识别模型对所述第四复制内容进行识别,输出所述第四复制内容对应的第四识别结果;
当所述第四识别结果指示所述第四复制内容为属于第一应用的第四口令,且所述第四来源信息指示所述第四复制内容的来源为第二应用,为所述第四复制内容添加第四标识信息,所述第四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四复制内容为第二应用口令正样本;
将所述第四复制内容和所述第四标识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监听到剪贴板中的第五复制事件,从剪贴板中读取所述第五复制事件对应的第五复制信息;所述第五复制信息包括第五复制内容;
将所述第五复制内容输入当前口令识别模型,以由当前口令识别模型对所述第五复制内容进行识别,输出所述第五复制内容对应的第五识别结果,所述第五识别结果指示所述第五复制内容为非口令;
当所述第五复制事件之后电子设备启动第一应用、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界面、且在所述第一应用的界面上显示第一应用口令的分享提醒信息,为所述第五复制内容添加第五标识信息,所述第五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五复制内容为第一应用口令正样本;
将所述第五复制内容和所述第五标识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监听到剪贴板中的第六复制事件,从剪贴板中读取所述第六复制事件对应的第六复制信息;所述第六复制信息包括第六复制内容;
将所述第六复制内容输入当前口令识别模型,以由当前口令识别模型对所述第六复制内容进行识别,输出所述第六复制内容对应的第六识别结果,所述第六识别结果指示所述第六复制内容为非口令;
当所述第六复制事件之后电子设备启动第二应用、显示所述第二应用的界面、且在所述第二应用的界面上显示第二应用口令的分享提醒信息,为所述第六复制内容添加第六标识信息,所述第六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六复制内容为第二应用口令正样本;
将所述第六复制内容和所述第六标识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第二口令识别模型;所述第二口令识别模型是由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应用口令正样本和第二应用口令正样本训练得到的;
将当前口令识别模型更新为所述第二口令识别模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口令识别模型的识别率高于所述第一口令识别模型的识别率。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监听到剪贴板中的第七复制事件,从剪贴板中读取所述第七复制事件对应的第七复制信息;所述第七复制信息包括第七复制内容和第七来源信息;
将所述第七复制内容输入当前口令识别模型,以由当前口令识别模型对所述第七复制内容进行识别,输出所述第七复制内容对应的第七识别结果,当前口令识别模型为第二口令识别模型;
当所述第七识别结果指示所述第七复制内容为属于第一应用的第七口令,且所述第七来源信息指示所述第七复制内容的来源为所述第一应用以外的应用,在发生所述第七复制事件的第七界面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图标;
响应于对所述第一应用的图标的第一操作,启动所述第一应用,在显示所述第一界面的区域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界面,并在所述第一应用的界面上叠加显示所述第七口令对应的分享提醒信息。
12.一种应用推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子设备对剪贴板进行监听;
所述电子设备监听到剪贴板中的复制事件,从剪贴板中读取所述复制事件对应的复制信息;所述复制信息包括复制内容和来源信息;
所述电子设备将所述复制内容输入当前口令识别模型,以由当前口令识别模型对所述复制内容进行识别,输出所述复制内容对应的识别结果,当前口令识别模型为第一口令识别模型;
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识别结果和所述来源信息,确定应用口令正样本,并将所述应用口令正样本发送给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接收到应用口令正样本;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应用口令正样本构建训练数据集合和测试数据集合;
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训练数据集合训练口令识别模型,得到训练好的第二口令识别模型;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测试数据集合确定第二口令识别模型的识别率和第一口令识别模型的识别率;
所述服务器当第二口令识别模型的识别率高于第一口令识别模型的识别率,将第二口令识别模型发送给电子设备;
所述电子设备将当前口令识别模型更新为所述第二口令识别模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识别结果、所述复制事件后打开的下一个应用以及下一个应用弹出的口令分享提醒,确定应用口令正样本,并将所述应用口令正样本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14.一种应用推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设备和服务器,其中:
所述电子设备用于:
对剪贴板进行监听;
监听到剪贴板中的复制事件,从剪贴板中读取所述复制事件对应的复制信息;所述复制信息包括复制内容和来源信息;
将所述复制内容输入当前口令识别模型,以由当前口令识别模型对所述复制内容进行识别,输出所述复制内容对应的识别结果,当前口令识别模型为第一口令识别模型;
根据所述识别结果和所述来源信息,确定应用口令正样本,并将所述应用口令正样本发送给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
接收到应用口令正样本;
根据所述应用口令正样本构建训练数据集合和测试数据集合;
基于所述训练数据集合训练口令识别模型,得到训练好的第二口令识别模型;
根据所述测试数据集合确定第二口令识别模型的识别率和第一口令识别模型的识别率;
当第二口令识别模型的识别率高于第一口令识别模型的识别率,将第二口令识别模型发送给电子设备;
所述电子设备还用于:
将当前口令识别模型更新为所述第二口令识别模型。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还用于;
根据所述识别结果、所述复制事件后打开的下一个应用以及下一个应用弹出的口令分享提醒,确定应用口令正样本,并将所述应用口令正样本发送给服务器。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电子设备或服务器所执行的应用推荐方法。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电子设备或服务器所执行的应用推荐方法。
18.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电路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接口电路用于从电子设备的存储器接收信号,并向所述处理器发送所述信号,所述信号包括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电子设备或服务器所执行的应用推荐方法。
CN202111343120.8A 2021-11-12 2021-11-12 应用推荐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50167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43120.8A CN115016711B (zh) 2021-11-12 2021-11-12 应用推荐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43120.8A CN115016711B (zh) 2021-11-12 2021-11-12 应用推荐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16711A CN115016711A (zh) 2022-09-06
CN115016711B true CN115016711B (zh) 2023-05-05

Family

ID=83064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43120.8A Active CN115016711B (zh) 2021-11-12 2021-11-12 应用推荐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1671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4147A (zh) * 2012-06-29 2014-01-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复制粘贴网页内容的方法和系统
US11144195B2 (en) * 2017-06-07 2021-10-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ast data copy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413169B (zh) * 2019-07-24 2021-11-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展示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1368232A (zh) * 2020-02-28 2020-07-03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口令分享回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66506B (zh) * 2020-07-22 2024-03-22 招联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不同应用程序的内容分享方法和计算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16711A (zh) 2022-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46759B (zh) 应用程序接口测试服务
CN108369806B (zh) 可配置的通用语言理解模型
CN111985229B (zh) 一种序列标注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08701128A (zh) 解释和解析条件自然语言查询
CN110061909A (zh) 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11953541B (zh) 告警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547980A (zh) 知晓上下文的输入引擎
CN108604152A (zh) 未读消息提示方法和终端
CN109558290A (zh) 服务器、接口自动化测试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7112281A (zh) 自动确定检测到的问题是否是bug的方法、系统和介质
US20230222391A1 (en) Self-learning ontology-based cognitive assignment engine
CN101727646A (zh) 网络银行报警系统及方法
CN113179204B (zh) 撤回消息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19022835A1 (en) INTELLIGENT RESPONSE USING A LOOK
CN114117225A (zh) 图书推荐方法及图书推荐设备
CN113935332A (zh) 图书分级方法及图书分级设备
CN115016711B (zh) 应用推荐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6467607B (zh) 信息匹配方法和存储介质
KR101775293B1 (ko) 메신저 대화 관리 방법과 시스템 및 기록 매체
CN108537086A (zh) 信息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4756301A (zh) 日志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4217961A (zh) 校园信息的获取系统、获取方法、教学服务器及移动终端
CN116701134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4513527B (zh) 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分布式网络
CN114138509B (zh) 一种数据交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