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15042A - 一种预测烟支燃烧锥落头位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测烟支燃烧锥落头位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15042A
CN115015042A CN202210672257.6A CN202210672257A CN115015042A CN 115015042 A CN115015042 A CN 115015042A CN 202210672257 A CN202210672257 A CN 202210672257A CN 115015042 A CN115015042 A CN 1150150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val
change rate
tobacco
density
eq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7225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冰
唐军
何邦华
唐丽
刘泽
易斌
高晓华
林文强
马宁
温亚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obacco Yunnan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obacco Yunna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obacco Yunnan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obacco Yunna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7225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150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150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150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9/00Investigating density or specific gravity of materials;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density or specific gravity
    • G01N9/36Analysing materials by measuring the density or specific gravity, e.g. determining quantity of moistu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athology (AREA)
  • Algebra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Of Cigar And Cigarette Tobacco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预测烟支燃烧锥落头位置的方法,首先通过烟支烟丝密度变化率来判定烟丝密度区域分布,然后找到烟丝密度变化率介于紧密段与非紧密段之间的过渡区域,该区域即为烟支燃烧锥落头位置。本发明首先提出通过烟丝密度区域分布来预测烟支燃烧锥落头位置,进一步提出通过烟支烟丝密度变化率来判定烟丝密度区域分布,以及烟丝密度区域分布判定方法。本发明形成普适有效的烟支烟丝密度区域划分方法,并提出预测烟支燃烧锥落头位置的方法,预测结果更加准确客观。根据预测结果可以有效调控过渡区域的烟丝密度分布,为解决烟支燃烧落头问题提供明确位点支撑。

Description

一种预测烟支燃烧锥落头位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草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测烟支燃烧锥落头位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燃烧锥落头会使烟支抽吸中断,降低消费者对卷烟品牌的认可度;掉落的火头还可能会引发火灾,损害消费者利益。如果可以提前对燃烧锥落头位置进行客观的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对烟支进行调整,对于烟支卷制过程质量管控与感官抽吸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的烟支燃烧锥落头检测方法主要是利用机器敲击或弹击正在燃烧的烟支。该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必须将烟支点燃才能测定其落头率。检测过程中必须对样品进行破坏。二是只能测出发生落头的第一个位置,而不能预测可能落头的其他位置。也就是说,目前只能是针对烟支样品的燃烧锥落头位置进行实际检测,无法在不点燃该烟支情况下对燃烧锥落头位置进行预测。
因此,在不点燃该烟支情况下对燃烧锥落头位置进行客观预测,为解决烟支燃烧落头问题提供支撑,是人们所希望的。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首先提出通过烟丝密度区域分布来预测烟支燃烧锥落头位置,进一步提出通过烟支烟丝密度变化率来判定烟丝密度区域分布,以及烟丝密度区域分布判定方法。本发明形成普适有效的烟支烟丝密度区域划分方法,并提出预测烟支燃烧锥落头位置的方法,预测结果更加准确客观。根据预测结果可以有效调控过渡区域的烟丝密度分布,为解决烟支燃烧落头问题提供明确位点支撑。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预测烟支燃烧锥落头位置的方法,首先通过烟支烟丝密度变化率来判定烟丝密度区域分布,然后找到烟丝密度变化率介于紧密段与非紧密段之间的过渡区域,该区域即为烟支燃烧锥落头位置。
优选地,本发明通过烟支烟丝密度变化率来判定烟丝密度区域分布,包括以下判定步骤:
步骤一:烟丝段位点标示;
烟支包括烟丝段,以所述烟丝段靠近滤嘴段的一端定为烟丝段的滤嘴端,以烟丝段远离滤嘴段的一端定为烟丝段的燃烧端;
从滤嘴端和燃烧端中的一端向另一端按照步长x依次标记位点为0,1,2,3……n;
步骤二:各位点烟丝密度检测;
采用密度检测设备逐点测试步骤一中标示的各位点的烟丝密度值;
步骤三:计算各位点烟丝密度变化率Δρn
根据步骤二得到的不同位点的烟丝密度值,计算各位点烟丝密度变化率Δρn
步骤四:判定烟丝密度区域分布;
建立烟丝密度变化率的评价区间,根据步骤三得到的不同位点的Δρn,判定烟丝密度区域分布。
优选地,判定的区域分布为紧密段、非紧密段以及密度变化率介于紧密段与非紧密段之间的过渡区域。
优选地,步骤一中,步长为0.05mm~3mm。优选地为1.0mm。本发明中烟支烟丝密度采用微波测定方法,依据行标YC/T 476-2013确定测量步长为1mm。通过调整设备微波谐振腔及谐振频次的采集间隔,步长可调整为0.05mm~3mm之间。
优选地,步骤三中,以下式1-式6中任一个计算烟丝密度变化率Δρn
Figure BDA0003693649250000021
Figure BDA0003693649250000022
Figure BDA0003693649250000023
Figure BDA0003693649250000024
Figure BDA0003693649250000025
Figure BDA0003693649250000026
式1-式6中an表示n位点的烟支密度值,an-1表示n-1位点的烟支密度值,an+1表示n+1位点的烟支密度值,x为步长值,n选自0,1,2,……,n。
式1是以前一位点的烟丝密度值为基准,计算后一位点烟丝密度相比前一位点的变化率。因此,Δρ1物理意义对应烟支烟烟丝位点1相对位点0的变化,Δρn物理意义对应烟丝位点n相对位点n-1的变化处,而由于第一个位点0不存在再前一位点,所以该点不可计算且无实际意义。
式2是以后一位点的烟丝密度值为基准,计算前一位点烟丝密度相比后一位点的变化率。因此,Δρ1物理意义对应烟丝位点1相对位点2的变化,Δρn-1物理意义对应烟丝位点n-1相对位点n的变化处,而由于最后一个位点不存在再后一位点,所以该点不可计算且无实际意义。
式3和式4是以某一位点和其后一位点或前一位点两者的比值,用位点密度的比值表示该位点的烟丝密度变化率。
式5和式6是以某一位点和其后一位点或前一位点两者的差值与步长的比值,用位点密度的斜率表示该位点的烟丝密度变化率。
优选地,步骤四中,烟丝密度变化率的评价区间为:
当以式1或式2计算烟丝密度变化率Δρn
Δρn≥j的位点集合为高变化率区间,记为G区间;
Δρn<j且Δρn≥q的位点集合为中变化率区间,记为Z区间;
Δρn<q且Δρn≥k的位点集合为低变化率区间,记为D区间;
Δρn<k的位点集合为无变化区间,记为W区间。
当以式3或式4计算烟丝密度变化率Δρn:ρn≥1.0时,
Δρn≥j的位点集合为高变化率区间,记为G区间;
Δρn<j且Δρn≥q的位点集合为中变化率区间,记为Z区间;
Δρn<q且Δρn≥k的位点集合为低变化率区间,记为D区间;
Δρn<k的位点集合为无变化区间,记为W区间。ρn≤1.0时,
Δρn≤j的位点集合为高变化率区间,记为G区间;
Δρn>j且Δρn≤q的位点集合为中变化率区间,记为Z区间;
Δρn>q且Δρn≤k的位点集合为低变化率区间,记为D区间;
Δρn>k的位点集合为无变化区间,记为W区间。
当以式5或式6计算烟丝密度变化率Δρn
Δρn≥j的位点集合为高变化率区间,记为G区间;
Δρn<j且Δρn≥q的位点集合为中变化率区间,记为Z区间;
Δρn<q且Δρn≥k的位点集合为低变化率区间,记为D区间;
Δρn<k的位点集合为无变化区间,记为W区间。
优选地,G区间和Z区间为烟丝的紧密段,W区间为烟丝的非紧密段,而D区间为密度变化率介于紧密段与非紧密段之间的过渡区域,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可将该区域定为烟丝的紧密段或非紧密段。
将上述区间划分为烟丝密度紧密段与非紧密段。通常G区间和Z区间为烟丝的紧密段,W区间为烟丝的非紧密段,而D区间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划分到紧密段或非紧密段均可,或者将该区间称为紧密段与非紧密段的过渡区域。
上述各区间对应到烟丝段上,可以是连续的一段,也可以不是连续一段。也就是说,任一区间可以既存在于靠近滤嘴端的烟丝区域,也存在于靠近燃烧端的烟丝区域,只要满足该区间评价条件者均记为该区间。
优选地,步骤四中,当以式1或式2计算烟丝密度变化率Δρn,且步长x=1时,j=5.0%,q=1.0%,k=0.5%;
当以式3或式4计算烟丝密度变化率Δρn时,且步长x=1时,ρn≥1.0时,j=1.05,q=1.01,k=1.005;ρn≤1.0时,j=0.95,q=0.99,k=0.995;;
当以式5或式6计算烟丝密度变化率Δρn时,且步长x=1时,j=15,q=2.5,k=1.3。。
本发明中j,q,k节点数值的选择,是对批量卷烟的烟支烟丝密度变化率数据统计结果,通过采用大数据统计方法制定区间划分节点的情况均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根据上述步骤四判定的不同区间,可以在烟支烟丝段不同区域用不同颜色(或者其他醒目标记)进行划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五:标示烟支烟丝密度变化率对应的烟支位点。采用EXCEL做图功能,画出烟支烟丝的检测位点(步长为1mm),以步骤二计算烟支烟丝密度变化率。
步骤六:烟支区域划分。
根据生产实际定义,将不同区间划分为烟丝密度紧密段与非紧密段,然后以不同颜色(或者其他标记)标记烟支烟丝变化率的不同区间,最后在烟支上定义烟支烟丝的紧密段与非紧密段。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首先提出通过烟丝密度区域分布来预测烟支燃烧锥落头位置,进一步提出通过烟支烟丝密度变化率来判定烟丝密度区域分布,以及烟丝密度区域分布判定方法。本发明形成普适有效的烟支烟丝密度区域划分方法,并提出预测烟支燃烧锥落头位置的方法,预测结果更加准确客观。根据预测结果可以有效调控过渡区域的烟丝密度分布,为解决烟支燃烧落头问题提供明确位点支撑。
2、对于烟丝密度区域分布判定问题上,存在新的困难:
在烟支卷制过程中,烟支烟丝的密度分布整体呈现两端紧密中间疏松的状态,通常被称为紧密端与非紧密段,而国内上百种卷烟品牌因配方烟丝结构和卷制设备的差异,导致不同规格卷烟的烟支密度分布整体相似,局部差异明显。近年来对烟支烟丝密度分布的研究均根据卷烟机平整器尺寸、烟支切割点来界定密度的紧密段与非紧密段,从而导致应用情况受限,不能形成普适有效的密度区域划分。
而本发明在烟支烟丝密度实现连续检测的基础上,采用变化率的计算公式,基于统计分析技术建立烟丝密度变化率的评价区间,形成普适有效的烟支烟丝密度区域划分方法,可有效增加烟支质量管理、质量问题发现及质量问题解决与调控的效率,对烟支卷制生产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规格烟支烟丝密度分布曲线;
图2为不同规格烟支烟丝密度变化率曲线;
图3为细化纵向坐标轴后不同规格烟支烟丝密度变化率曲线(细化图);
图4为常规卷烟烟支烟丝密度变化区间划分;
图5为中支卷烟烟支烟丝密度变化区间划分;
图6为细支卷烟烟支烟丝密度变化区间划分;
图7常规卷烟烟支烟丝密度区域划分;
图8中支卷烟烟支烟丝密度区域划分;
图9细支卷烟烟支烟丝密度区域划分;
图10烟支燃烧落头位点图;
图11烟支燃烧锥落头位置与烟支烟丝密度区域分布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不同规格烟支烟丝密度的区域划分
某卷烟生产厂烟支产品,取三种不同规格卷烟,烟支规格见表1。
规格 烟支长度 滤嘴长度 圆周
常规卷烟 84(30+54)mm 30mm 24.3mm
中支卷烟 88(30+58)mm 30mm 20.0mm
细支卷烟 100(30+70)mm 30mm 17.0mm
以滤嘴端与烟支烟丝接触点为起点为例。
烟支密度检测数据:
Figure BDA0003693649250000061
矩阵中m=(1,2,……,m)为烟支数;n=(1,2,……,n)为检测位点数。
计算所有烟支每个位点的密度均值,以1mm检测位点为例,得到α1
Figure BDA0003693649250000062
式中m=(1,2,……,m)
α=(α1……αn)
式中n=(1,2,……,n)
不同规格烟支烟丝密度分布曲线图如图1所示。
采用前一个密度数据为基准,计算烟支烟丝密度变化率:
Figure BDA0003693649250000071
烟支烟丝密度变化率如图2所示。
1.Δρ≥5.0%时对应烟支高变化率区间,记为G区间;常规卷烟在1-5位点、49-54位点为G区间;中支卷烟在1-8位点、52-58位点为G区间;细支卷烟在4-5位点、66-70位点为G区间。
2.Δρ<5.0%且Δρ≥1.0%时对应烟支中变化率区间,记为Z区间;细化纵向坐标轴(烟支烟丝密度变化率)区间,如图3所示。常规卷烟在6-10位点、39-48位点为Z区间;中支卷烟在9-10位点、40-51位点为Z区间;细支卷烟在1-3位点、6-22位点、45-65位点为Z区间。
3.Δρ<1.0%且Δρ≥0.5%时对应烟支低变化率区间,记为D区间;如图3所示,常规卷烟在11位点、34-38位点为D区间;中支卷烟在11位点、32-39位点为D区间;细支卷烟在23-25位点、42-44位点为Z区间。
4.Δρ<0.5%时对应烟支无变化区间,记为W区间;如图3所示,常规卷烟在12-33位点为W区间;中支卷烟在12-31位点为D区间;细支卷烟在26-41位点为Z区间。
5.按照步骤五画出烟支烟丝长度,步长为1mm。烟支烟丝密度变化率Δρ=(Δρ1,Δρ2,Δρ3,……,Δρn-1,Δρn)对应至烟支烟丝的检测位点,根据烟支烟丝密度变化率得出的各区域分布,如图4-图6所示。
图4-图6中黑色为烟丝密度高变化区;深灰色为烟丝密度中变化区;浅灰色为烟丝密度低变化区;白色为烟丝密度无变化区。
烟支烟丝段的区域划分如图7-图9所示。D区间相对灵活,在生产统计或问题分析过程中,实为紧密段与非紧密段的过渡区域,即预测的烟支燃烧锥落头位置。
图7-图9可以看出,常规卷烟至细支卷烟,随着烟支圆周越来越小,烟支密度的非紧密段的长度越来越少,占比从41%降低至23%。细支卷烟烟丝密度变化率区间分布变动复杂。
通过上述过程可以准确找到,烟丝密度变化率介于紧密段与非紧密段之间的过渡区域(及D区间),预测出烟支燃烧锥落头位置。
实施例2
为了验证本发明预测烟支燃烧锥落头位置的客观准确性,本实施例以中支卷烟为例,统计了实施例1中的中支卷烟品牌在2021年8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检测量200支烟支,该品牌卷烟的烟支燃烧落头倾向的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烟支燃烧落头位置统计表
Figure BDA0003693649250000081
绘制落头表位置在烟支中位点,结果见图10。
图10中用圆点表示烟支燃烧锥落头位点,若同一位点出现重复落头现象,则该位点的圆点依次向上累加,累加高度越高,说明该位点落头次数越多。由图10可知,烟支燃烧落头位点分布在16-56mm范围,集中分布在26-46mm范围,高峰位点在32-40mm。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确定烟支烟丝密度区域分布,并将其与烟支燃烧锥落头位置进行对比,见图11。由图11可知,烟支燃烧锥落头高峰位点在32-40mm处,是烟支密度区间的D区间和Z区间,集中分布于D区间,与实施例1中预测的结果相同,这说明烟支燃烧落头倾向确实高概率发生在燃烧端紧密段向非紧密端过渡区域,本发明预测结果客观准确,结合卷烟机消减盘结构参数情况,可以有效调控该阶段的烟丝密度分布,为解决烟支燃烧落头问题提供明确位点支撑。

Claims (8)

1.一种预测烟支燃烧锥落头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通过烟支烟丝密度变化率来判定烟丝密度区域分布,然后找到烟丝密度变化率介于紧密段与非紧密段之间的过渡区域,该区域即为烟支燃烧锥落头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烟支烟丝密度变化率来判定烟丝密度区域分布,包括以下判定步骤:
步骤一:烟丝段位点标示;
烟支包括烟丝段,以所述烟丝段靠近滤嘴段的一端定为烟丝段的滤嘴端,以烟丝段远离滤嘴段的一端定为烟丝段的燃烧端;
从滤嘴端和燃烧端中的一端向另一端按照步长x依次标记位点为0,1,2,3……n;
步骤二:各位点烟丝密度检测;
采用密度检测设备逐点测试步骤一中标示的各位点的烟丝密度值;
步骤三:计算各位点烟丝密度变化率Δρn
根据步骤二得到的不同位点的烟丝密度值,计算各位点烟丝密度变化率Δρn
步骤四:判定烟丝密度区域分布;
建立烟丝密度变化率的评价区间,根据步骤三得到的不同位点的Δρn,判定烟丝密度区域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定的区域分布为紧密段、非紧密段以及密度变化率介于紧密段与非紧密段之间的过渡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步长为0.05mm~3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以下式1-式6中任一个计算烟丝密度变化率Δρn
Figure FDA0003693649240000011
Figure FDA0003693649240000012
Figure FDA0003693649240000013
Figure FDA0003693649240000014
Figure FDA0003693649240000015
Figure FDA0003693649240000021
式1-式6中an表示n位点的烟支密度值,an-1表示n-1位点的烟支密度值,an+1表示n+1位点的烟支密度值,x为步长值,n选自0,1,2,……,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烟丝密度变化率的评价区间为:
当以式1或式2计算烟丝密度变化率Δρn
Δρn≥j的位点集合为高变化率区间,记为G区间;
Δρn<j且Δρn≥q的位点集合为中变化率区间,记为Z区间;
Δρn<q且Δρn≥k的位点集合为低变化率区间,记为D区间;
Δρn<k的位点集合为无变化区间,记为W区间。
当以式3或式4计算烟丝密度变化率Δρn
ρn≥1.0时,
Δρn≥j的位点集合为高变化率区间,记为G区间;
Δρn<j且Δρn≥q的位点集合为中变化率区间,记为Z区间;
Δρn<q且Δρn≥k的位点集合为低变化率区间,记为D区间;
Δρn<k的位点集合为无变化区间,记为W区间。
ρn≤1.0时,
Δρn≤j的位点集合为高变化率区间,记为G区间;
Δρn>j且Δρn≤q的位点集合为中变化率区间,记为Z区间;
Δρn>q且Δρn≤k的位点集合为低变化率区间,记为D区间;
Δρn>k的位点集合为无变化区间,记为W区间。
当以式5或式6计算烟丝密度变化率Δρn
Δρn≥j的位点集合为高变化率区间,记为G区间;
Δρn<j且Δρn≥q的位点集合为中变化率区间,记为Z区间;
Δρn<q且Δρn≥k的位点集合为低变化率区间,记为D区间;
Δρn<k的位点集合为无变化区间,记为W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G区间和Z区间为烟丝的紧密段,W区间为烟丝的非紧密段,而D区间为密度变化率介于紧密段与非紧密段之间的过渡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当以式1或式2计算烟丝密度变化率Δρn,且步长x=1时,j=5.0%,q=1.0%,k=0.5%;
当以式3或式4计算烟丝密度变化率Δρn时,且步长x=1时,ρn≥1.0时,j=1.05,q=1.01,k=1.005;ρn≤1.0时,j=0.95,q=0.99,k=0.995;;
当以式5或式6计算烟丝密度变化率Δρn时,且步长x=1时,j=15,q=2.5,k=1.3。
CN202210672257.6A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预测烟支燃烧锥落头位置的方法 Pending CN1150150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2257.6A CN115015042A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预测烟支燃烧锥落头位置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2257.6A CN115015042A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预测烟支燃烧锥落头位置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15042A true CN115015042A (zh) 2022-09-06

Family

ID=83075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72257.6A Pending CN115015042A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预测烟支燃烧锥落头位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1504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03344B (zh) 一种评判卷烟燃烧锥掉落的方法
US20060059969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eamless pipe
CN109692878B (zh) 一种热轧带钢厚度质量精准判定方法
CN104990893B (zh) 一种基于相似判别的汽油辛烷值检测方法
CN110196265A (zh) 基于分布概率评价批内卷烟烟支内烟丝分布稳定性的方法
CN110726645A (zh) 一种卷烟烟丝轴向密度分布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CN116168024B (zh)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瓦楞纸生产质量实时检测方法
CN115015042A (zh) 一种预测烟支燃烧锥落头位置的方法
CN114817830B (zh) 一种铸坯凝固末端精准预测方法
CN115908080B (zh) 一种基于多维数据分析的碳排放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09100264B (zh) 一种快速预测细支卷烟抽吸均匀性的方法
CN102090703B (zh) 一种提高制丝工艺参数控制效果的方法
CN118068795A (zh) 一种针状焦生产过程控制管理系统
CN110404977A (zh) 一种板带轧制过程在线质量判定方法
CN114878406A (zh) 一种基于烟支烟丝密度变化判断区域分布的方法
CN109365542B (zh) 一种粗轧立辊磨损的计算方法
CN110231431B (zh) 一种预测卷烟燃烧锥落头倾向的方法
CN101264483B (zh) 芯棒式无缝管轧机的轧制控制方法、轧制控制装置
CN110083888B (zh) 一种预测卷烟硬度的方法
CN109100263B (zh) 一种快速预测烟支抽吸均匀性的方法
CN114781847A (zh) 基于topsis的制丝综合质量评测方法
CN112036022A (zh) 一种秧苗需水定量方法、装置及灌溉系统
CN115453055A (zh) 一种压梗质量评价方法
CN117592220B (zh) 一种基于热膨胀系数和尺寸公差要求的棒材尺寸优化模型
KR100887078B1 (ko) 타원형/원형 선재 압연시의 열간 스톡 결정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