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10200B - 一种利用海水源热泵进行海水淡化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海水源热泵进行海水淡化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10200B
CN115010200B CN202210952886.4A CN202210952886A CN115010200B CN 115010200 B CN115010200 B CN 115010200B CN 202210952886 A CN202210952886 A CN 202210952886A CN 115010200 B CN115010200 B CN 1150102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water
heat exchange
refrigerant
heat
heat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5288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10200A (zh
Inventor
李永胜
张婕妤
李致宇
付英明
孙洪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Maglev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handong Tianrui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Maglev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handong Tianrui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Maglev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handong Tianrui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Maglev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5288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102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102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102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102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102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reez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0/00Heat pumps
    • F25B30/02Heat pumps of the compression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0/00Heat pumps
    • F25B30/06Heat pu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source of low potential hea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8Seawater, e.g. for desalin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24Water desalin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利用海水源热泵进行海水淡化的系统,包括热泵系统、海水淡化系统、海水导入管和海水导出管,热泵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通路和第二换热通路,热泵系统形成冷媒循环流路,第二换热通路位于冷媒循环流路上;海水导入管与第一换热通路的第一端连接;海水导出管的第一端与第一换热通路的第二端连接,海水导出管的第二端与海水淡化系统连接。本公开中,热泵系统和海水淡化系统相互作用,实现了热泵系统对海洋热能这一清洁能源的利用,提高了热泵系统的换热效果以及换热效率;另一方面,换热后的海水在海水淡化系统内的淡化效率能够得到显著提升,海水淡化系统的淡水产出率也随之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海水源热泵进行海水淡化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热泵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海水源热泵进行海水淡化的系统。
背景技术
海水源热泵属于海洋热泵的一种,其本质上是冷水机组技术在海洋领域的延伸和应用;海水源热泵与冷水机组结构类似,通过内循环实现室内与海水的换热;系统以冷媒压缩机为核心,采用冷媒工质和封闭式内循环,在内循环两端分别有海水换热器和空气换热器,吸取海水进入换热器作为换热介质,通过内循环进行室内空气与室外海水的热交换后,将温度改变的海水排放至近海浅水中。对于传统的海水淡化热力系统,通常需要外加热源对工作介质进行加热或制冷,因此海水淡化热力系统受到热源的限制,对于没有稳定外部热源的情况,无法满足持续产出淡水的需求。
发明内容
以下是对本公开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公开提供一种利用海水源热泵进行海水淡化的系统,所述利用海水源热泵进行海水淡化的系统包括:
热泵系统,所述热泵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能够相互换热的第一换热通路和第二换热通路,所述热泵系统形成冷媒循环流路,所述第二换热通路位于所述冷媒循环流路上;
海水淡化系统;
海水导入管,所述海水导入管与所述第一换热通路的第一端连接;
海水导出管,所述海水导出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通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海水导出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海水淡化系统连接,以使得所述海水淡化系统对经过所述第一换热通路换热后的海水进行淡化处理。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泵系统还包括压缩机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能够相互换热的第三换热通路和第四换热通路,所述第二换热通路、所述压缩机和所述第三换热通路通过冷媒管路连接以形成所述冷媒循环流路;
所述利用海水源热泵进行海水淡化的系统还包括至少一条冷媒支路,所述冷媒支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换热通路和所述第三换热通路之间的冷媒管路上,且所述冷媒支路流经所述海水淡化系统,以向所述海水淡化系统供冷和/或供热。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海水淡化系统包括多级闪蒸淡化系统,所述多级闪蒸淡化系统包括多级闪蒸装置和冷凝装置,所述海水导出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多级闪蒸装置的入口连接,所述多级闪蒸装置的出口与所述冷凝装置的入口连接,所述冷凝装置的出口连接第一淡水导出管,所述至少一条冷媒支路包括第一冷媒支路,所述第一冷媒支路流经所述冷凝装置,以向所述冷凝装置供冷;和/或,
所述海水淡化系统包括冷冻结晶淡化系统,所述冷冻结晶淡化系统包括冷冻结晶装置和融冰装置,所述海水导出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冷冻结晶装置的入口连接,所述冷冻结晶装置的出口与所述融冰装置的入口连接,所述融冰装置的出口连接第二淡水导出管,所述至少一条冷媒支路包括第二冷媒支路,所述第二冷媒支路流经所述融冰装置,以向所述融冰装置供热。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利用海水源热泵进行海水淡化的系统还包括:
第一切换装置,所述第一切换装置用于将所述海水导出管的第二端在所述多级闪蒸装置的入口和所述冷冻结晶装置的入口之间切换连通;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当所述热泵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切换装置将所述海水导出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多级闪蒸装置的入口连通,以及用于当所述热泵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切换装置将所述海水导出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冷冻结晶装置的入口连通。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利用海水源热泵进行海水淡化的系统还包括:
第二切换装置,所述第二切换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冷媒支路和所述第二冷媒支路切换接入所述第二换热通路和所述第三换热通路之间的冷媒管路;
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当所述热泵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二切换装置将所述第一冷媒支路接入所述第二换热通路和所述第三换热通路之间的冷媒管路,以及用于当所述热泵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二切换装置将所述第二冷媒支路接入所述第二换热通路和所述第三换热通路之间的冷媒管路。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媒支路的另一端接入所述第三换热通路;
所述第二冷媒支路的另一端接入所述第三换热通路与压缩机之间的冷媒管路。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冻结晶淡化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脱气装置、所述冷冻结晶装置、洗涤装置和所述融冰装置,所述脱气装置的入口连接所述海水导出管,所述洗涤装置的出口连接所述融冰装置。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利用海水源热泵进行海水淡化的系统还包括冷媒驱动装置,所述冷媒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换热通路和所述第三换热通路之间的冷媒管路内的冷媒流向所述冷媒支路。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媒支路和所述第二冷媒支路共用所述冷媒驱动装置。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包括磁悬浮压缩机。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利用海水源热泵进行海水淡化的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的利用海水源热泵进行海水淡化的系统中,热泵系统和海水淡化系统相互作用,实现了热泵系统对海洋热能这一清洁能源的利用,提高了热泵系统的换热效果以及换热效率;另一方面,换热后的海水在海水淡化系统内的淡化效率能够得到显著提升,海水淡化系统的淡水产出率也随之提高。
附图说明
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实施例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示出的利用海水源热泵进行海水淡化的系统的结构图。
图中:
100、热泵系统;200、海水淡化系统;300、海水导入管;400、海水导出管;500、第一淡水导出管;600、第一切换装置;700、控制装置;800、第二切换装置;900、冷媒驱动装置;1000、第二淡水导出管;
1、第一换热器;101、第一换热通路;102、第二换热通路;2、冷媒循环流路;3、膨胀阀;4、压缩机;5、第二换热器;501、第三换热通路;502、第四换热通路;7、冷媒支路;701、第一冷媒支路;702、第二冷媒支路;8、多级闪蒸淡化系统;801、多级闪蒸装置;802、冷凝装置;9、冷冻结晶淡化系统;901、冷冻结晶装置;902、融冰装置;903、脱气装置;904、洗涤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对于传统的海水淡化热力系统,通常需要外加热源对工作介质进行加热或制冷,因此海水淡化热力系统受到热源的限制,对于没有稳定热源的情况,无法满足生产生活对淡水资源的需求。另外,传统的海水淡化热力系统也不能满足全季运行的需求,相关技术中,也仅限于海水源热泵的制冷模式与海水淡化系统相互联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利用海水源热泵进行海水淡化的系统,热泵系统和海水淡化系统相互作用,实现了热泵系统对海洋热能这一清洁能源的利用,提高了热泵系统的换热效果以及换热效率;另一方面,换热后的海水在海水淡化系统内淡化效率能够得到显著提升,海水淡化系统的淡水产出率也随之提高。
下面结合附图,对根据本发明所提供利用海水源热泵进行海水淡化的系统详细说明。
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海水源热泵进行海水淡化的系统,如图1所示,该利用海水源热泵进行海水淡化的系统包括热泵系统100、海水淡化系统200、海水导入管300和海水导出管400,热泵系统100包括第一换热器1,第一换热器1包括能够相互换热的第一换热通路101和第二换热通路102,热泵系统100形成冷媒循环流路2,第二换热通路102位于冷媒循环流路2上;海水导入管300与第一换热通路101的第一端连接;海水导出管400的第一端与第一换热通路101的第二端连接,海水导出管400的第二端与海水淡化系统200连接,以使得海水淡化系统200对经过第一换热通路101换热后的海水进行淡化处理。
示例性地,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热泵系统100,可以为单制冷的系统,可以为单制热的系统,可以为同时包括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的系统。
当热泵系统100处于制冷模式,如图1所示,海水导入管300抽取海水至第一换热器1的第一换热通路101中,热泵系统100产生的高温高压冷媒经由第一换热器1的第二换热通路102,与第一换热通路101中的海水实现热量交换,第一换热通路101中的海水吸收热量,并传输至海水淡化系统200中,进行海水淡化处理,冷媒循环流路2上设置有膨胀阀3,经膨胀阀3膨胀后的低温低压气体在第二换热器5(后面有具体介绍)内与目标空间(例如室内空间)中的气体完成换热,实现对目标空间的制冷;当热泵系统100处于制热模式,海水导入管300抽取海水至第一换热器1的第一换热通路101中,热泵系统100产生的高温高压冷媒与目标空间中的气体完成换热后,经膨胀阀3膨胀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在第一换热器1的第二换热通路102内,与第一换热通路101中的海水实现热量交换,第一换热通路101中的海水释放热量,并传输至海水淡化系统200中,进行海水淡化处理。本公开通过热泵系统100和海水淡化系统200相互作用,实现了热泵系统100对海洋热能的利用,提高了热泵系统100的换热效果以及换热效率;另一方面,换热后的海水在海水淡化系统200内的淡化效率能够得到显著提升,海水淡化系统200的淡水产出率也随之提高。
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本公开中的海水导入管300用于抽取海面20m以下的海水;海水淡化过程中产出的浓盐水可以排放至20m以下的深海中,也可以用于制盐工业,生产海盐。由于海面20m以下的海水温度基本不受地表温度影响,温度能够常年保持稳定,因此海水导入管300抽取的海水能够满足对热泵系统100进行辅助制冷的需求和辅助制热的需求,使得利用海水源热泵进行海水淡化的系统能够实现全季运行;由于海水淡化过程中产出的浓盐水密度高于一般海水,因此排入海水后,其携带的热量会向四周以及底部扩散,还会伴随流动的海水远离整个系统以及海水导入管300,避免对后续过程中海水的辅助换热效率的影响。
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热泵系统100还包括压缩机4和第二换热器5,第二换热器5包括能够相互换热的第三换热通路501和第四换热通路502,第二换热通路102、压缩机4和第三换热通路501通过冷媒管路(图中未示出)连接以形成冷媒循环流路2。与海水换热后的冷媒在第二换热器5内对目标空间的气体进行制冷/制热,具体的:当热泵系统100处于制冷模式,压缩机4产生的高温高压的冷媒在第二换热通路102中与海水换热后,经膨胀阀3膨胀转化为低温低压的冷媒,冷媒经由第二换热器5的第三换热通路501,与第四换热通路502中输入的目标空间中的气体进行热量交换,冷媒吸收目标空间中的气体的热量而升温,升温后的冷媒重新输送至压缩机4内,完成一次冷媒循环。目标空间中的气体换热降温,实现对目标空间的制冷。当热泵系统100处于制热模式,高温高压的冷媒经由第二换热器5的第三换热通路501,与第四换热通路502中输入的目标空间中的气体进行热量交换,冷媒换热降温,目标空间中的气体换热升温,实现目标空间的制热,冷媒继续传输,经由第一换热器1的第二换热通路102,与第一换热通路101中的海水进行热量交换,冷媒换热升温,海水换热降温,最大化利用海洋热能,升温后的冷媒经膨胀阀3膨胀后,重新输送至压缩机4内参与内循环。
利用海水源热泵进行海水淡化的系统还包括至少一条冷媒支路7,冷媒支路7的一端连接于第二换热通路102和第三换热通路501之间的冷媒管路上,且冷媒支路7流经海水淡化系统200,以向海水淡化系统200供冷和/或供热,具体的:当热泵系统100处于制冷模式,低温低压的冷媒在冷媒支路7的传输下,流经海水淡化系统200,对海水淡化系统200供冷,例如提高气态水的冷凝出水效率(后面有具体介绍),进而提高海水淡化效率;当热泵系统100处于制热模式,高温高压的冷媒在冷媒支路7的传输下,流经海水淡化系统200,对海水淡化系统200的冰晶供热(后面有具体介绍),进而提高淡化水的融化出水效率。
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海水淡化系统200包括多级闪蒸淡化系统8,多级闪蒸淡化系统8包括多级闪蒸装置801和冷凝装置802,海水导出管400的第二端与多级闪蒸装置801的入口连接,多级闪蒸装置801的出口与冷凝装置802的入口连接,冷凝装置802的出口连接第一淡水导出管500,至少一条冷媒支路7包括第一冷媒支路701,第一冷媒支路701流经冷凝装置802,以向冷凝装置802供冷。在第一换热器1中与冷媒换热后的海水,在负压处理后的多级闪蒸装置801内,蒸发分离为气态水和浓盐水,气态水经冷凝装置802冷凝转化为淡水并由第一淡水导出管500排出,在此过程中,不需借助外冷,由热泵系统100的第一冷媒支路701所提供的低温冷媒实现对冷凝装置802的供冷,提高多级闪蒸淡化系统8的淡水产出效率的同时,对热泵系统100的热能进行再利用,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海水淡化系统200包括冷冻结晶淡化系统9,冷冻结晶淡化系统9包括冷冻结晶装置901和融冰装置902,海水导出管400的第二端与冷冻结晶装置901的入口连接,冷冻结晶装置901的出口与融冰装置902的入口连接,融冰装置902的出口连接第二淡水导出管1000,至少一条冷媒支路7包括第二冷媒支路702,第二冷媒支路702流经融冰装置902,以向融冰装置902供热。在第一换热器1中与冷媒换热后的海水,在负压处理后的冷冻结晶装置901内,凝固为含盐量较低的冰晶和含盐量高的浓盐水,再通过下文描述的洗涤装置904将浓盐水排出,并通过洗涤去除固态冰晶表面附着的盐分,洗涤后的固态冰晶与洗涤用水混合构成冰浆,上述冰浆传输至融冰装置902内,将冰浆融化为淡水,在此过程中,不需借助外热,由热泵系统100的第二冷媒支路702所提供的高温冷媒实现对融冰装置902的供热,提高冷冻结晶淡化系统9的淡水产出效率,另一方面,对热泵系统100的热能进行再利用,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利用海水源热泵进行海水淡化的系统还包括第一切换装置600和控制装置700,第一切换装置600用于将海水导出管400的第二端在多级闪蒸装置801的入口和冷冻结晶装置901的入口之间切换连通;控制装置700用于当热泵系统100处于制冷模式时,控制第一切换装置600将海水导出管400的第二端与多级闪蒸装置801的入口连通,以及用于当热泵系统100处于制热模式时,控制第一切换装置600将海水导出管400的第二端与冷冻结晶装置901的入口连通;实现在热泵系统100不同的工作模式下,自动切换至相应的海水淡化系统200,从而达到海水淡化系统200和热泵系统100的联合运行自动化,实现淡水的持续产出。
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利用海水源热泵进行海水淡化的系统还包括第二切换装置800,第一切换装置600与第二切换装置800配合使用,第二切换装置800用于将第一冷媒支路701和第二冷媒支路702切换接入第二换热通路102和第三换热通路501之间的冷媒管路;控制装置700还用于当热泵系统100处于制冷模式时,控制第二切换装置800将第一冷媒支路701接入第二换热通路102和第三换热通路501之间的冷媒管路,以及用于当热泵系统100处于制热模式时,控制第二切换装置800将第二冷媒支路702接入第二换热通路102和第三换热通路501之间的冷媒管路;自动切换第一冷媒支路701和第二冷媒支路702与冷媒管路连通,实现冷媒管路中的冷媒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能够分别对多级闪蒸淡化系统8的冷凝装置802和冷冻结晶淡化系统9的融冰装置902进行供冷和供热,在不利用外冷或外热的情况下,达到海水淡化系统200高效、持续产出淡水的目的。
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冷媒支路701的另一端接入第三换热通路501;热泵系统100在制冷模式下,由于冷凝装置802蒸汽冷凝为淡水所需冷量较小,因此由膨胀阀3膨胀产生的低压低温冷媒在对冷凝装置802供冷后仍保持较为充足的冷量,因此将第一冷媒支路701的另一端接入第三换热通路501,仍然能够对第四换热通路502中目标空间的气体进行制冷,从而充分利用热泵系统100制冷过程中产生的冷量。
一实施例中,第二冷媒支路702的另一端接入第三换热通路501与压缩机4之间的冷媒管路,第三换热通路501内的高温高压的冷媒与空气换热后,仍保持有较高的热量,因此,仍保持高温高压的冷媒对融冰装置902供热后,通过第二冷媒支路702重新输入冷媒循环流路2,并在第一换热器1内与海水实现换热,充分利用热泵系统100产生的热能,在不借助外热的情况下,实现冷冻结晶淡化系统9高效、持续产出淡水的目的。
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冷冻结晶淡化系统9包括依次连接的脱气装置903、冷冻结晶装置901、洗涤装置904和融冰装置902,脱气装置903的入口连接海水导出管400,洗涤装置904的出口连接融冰装置902,通过脱气装置903去除海水中的气体,一方面能够加快冷冻结晶,另一方面能够避免海水中的气体对冷冻结晶淡化系统9造成腐蚀。在负压处理后的冷冻结晶装置901内,凝固为含盐量较低的冰晶和含盐量高的浓盐水,再通过洗涤装置904将浓盐水排出,并去除固态冰晶表面附着的盐分,从而降低淡水的出水含盐率。
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利用海水源热泵进行海水淡化的系统还包括冷媒驱动装置900,冷媒驱动装置900用于驱动第二换热通路102和第三换热通路501之间的冷媒管路内的冷媒流向冷媒支路7。一实施例中,第一冷媒支路701和第二冷媒支路702共用冷媒驱动装置900,从而简化系统结构。
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压缩机4包括磁悬浮压缩机。以磁悬浮压缩机取代传统冷媒压缩机,利用磁悬浮压缩机的无接触、无传动特点,避免摩擦损耗和传动损耗,降低了系统的故障率和维护成本,显著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节能效果。
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性的实施例”、“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
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公开中用于描述各种结构,但这些结构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结构与另一个结构区分。
在一个或多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多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此外,可能未示出某些公知的部分。为了简明起见,可以在一幅图中描述经过数个步骤后获得的结构。在下文中描述了本公开的许多特定的细节,例如器件的结构、材料、尺寸、处理工艺和技术,以便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但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那样,可以不按照这些特定的细节来实现本公开。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公开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利用海水源热泵进行海水淡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海水源热泵进行海水淡化的系统包括:
热泵系统(100),所述热泵系统(100)包括第一换热器(1),所述第一换热器(1)包括能够相互换热的第一换热通路(101)和第二换热通路(102),所述热泵系统(100)形成冷媒循环流路(2),所述第二换热通路(102)位于所述冷媒循环流路(2)上;
海水淡化系统(200);
海水导入管(300),所述海水导入管(300)与所述第一换热通路(101)的第一端连接;
海水导出管(400),所述海水导出管(40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通路(10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海水导出管(400)的第二端与所述海水淡化系统(200)连接,以使得所述海水淡化系统(200)对经过所述第一换热通路(101)换热后的海水进行淡化处理;
所述热泵系统(100)还包括压缩机(4)和第二换热器(5),所述第二换热器(5)包括能够相互换热的第三换热通路(501)和第四换热通路(502),所述第二换热通路(102)、所述压缩机(4)和所述第三换热通路(501)通过冷媒管路连接以形成所述冷媒循环流路(2);
所述利用海水源热泵进行海水淡化的系统还包括至少一条冷媒支路(7),所述冷媒支路(7)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换热通路(102)和所述第三换热通路(501)之间的冷媒管路上,且所述冷媒支路(7)流经所述海水淡化系统(200),以向所述海水淡化系统(200)供冷和/或供热;
所述海水淡化系统(200)包括多级闪蒸淡化系统(8),所述多级闪蒸淡化系统(8)包括多级闪蒸装置(801)和冷凝装置(802),所述海水导出管(400)的第二端与所述多级闪蒸装置(801)的入口连接,所述多级闪蒸装置(801)的出口与所述冷凝装置(802)的入口连接,所述冷凝装置(802)的出口连接第一淡水导出管(500),所述至少一条冷媒支路(7)包括第一冷媒支路(701),所述第一冷媒支路(701)流经所述冷凝装置(802),以向所述冷凝装置(802)供冷;和/或,
所述海水淡化系统(200)包括冷冻结晶淡化系统(9),所述冷冻结晶淡化系统(9)包括冷冻结晶装置(901)和融冰装置(902),所述海水导出管(400)的第二端与所述冷冻结晶装置(901)的入口连接,所述冷冻结晶装置(901)的出口与所述融冰装置(902)的入口连接,所述融冰装置(902)的出口连接第二淡水导出管(1000),所述至少一条冷媒支路(7)包括第二冷媒支路(702),所述第二冷媒支路(702)流经所述融冰装置(902),以向所述融冰装置(902)供热;
所述利用海水源热泵进行海水淡化的系统还包括:
第二切换装置(800),所述第二切换装置(800)用于将所述第一冷媒支路(701)和所述第二冷媒支路(702)切换接入所述第二换热通路(102)和所述第三换热通路(501)之间的冷媒管路;
控制装置(700),所述控制装置(700)用于当所述热泵系统(100)处于制冷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二切换装置(800)将所述第一冷媒支路(701)接入所述第二换热通路(102)和所述第三换热通路(501)之间的冷媒管路,以及用于当所述热泵系统(100)处于制热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二切换装置(800)将所述第二冷媒支路(702)接入所述第二换热通路(102)和所述第三换热通路(501)之间的冷媒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海水源热泵进行海水淡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海水源热泵进行海水淡化的系统还包括:
第一切换装置(600),所述第一切换装置(600)用于将所述海水导出管(400)的第二端在所述多级闪蒸装置(801)的入口和所述冷冻结晶装置(901)的入口之间切换连通;
所述控制装置(700)用于当所述热泵系统(100)处于制冷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切换装置(600)将所述海水导出管(400)的第二端与所述多级闪蒸装置(801)的入口连通,以及用于当所述热泵系统(100)处于制热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切换装置(600)将所述海水导出管(400)的第二端与所述冷冻结晶装置(901)的入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海水源热泵进行海水淡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媒支路(701)的另一端接入所述第三换热通路(501);
所述第二冷媒支路(702)的另一端接入所述第三换热通路(501)与所述压缩机(4)之间的冷媒管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海水源热泵进行海水淡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结晶淡化系统(9)包括依次连接的脱气装置(903)、所述冷冻结晶装置(901)、洗涤装置(904)和所述融冰装置(902),所述脱气装置(903)的入口连接所述海水导出管(400),所述洗涤装置(904)的出口连接所述融冰装置(9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海水源热泵进行海水淡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海水源热泵进行海水淡化的系统还包括冷媒驱动装置(900),所述冷媒驱动装置(900)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换热通路(102)和所述第三换热通路(501)之间的冷媒管路内的冷媒流向所述冷媒支路(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海水源热泵进行海水淡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媒支路(701)和所述第二冷媒支路(702)共用所述冷媒驱动装置(90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利用海水源热泵进行海水淡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4)包括磁悬浮压缩机。
CN202210952886.4A 2022-08-10 2022-08-10 一种利用海水源热泵进行海水淡化的系统 Active CN1150102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52886.4A CN115010200B (zh) 2022-08-10 2022-08-10 一种利用海水源热泵进行海水淡化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52886.4A CN115010200B (zh) 2022-08-10 2022-08-10 一种利用海水源热泵进行海水淡化的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10200A CN115010200A (zh) 2022-09-06
CN115010200B true CN115010200B (zh) 2022-10-21

Family

ID=83066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52886.4A Active CN115010200B (zh) 2022-08-10 2022-08-10 一种利用海水源热泵进行海水淡化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1020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39286A (en) * 1978-09-13 1980-03-19 Sanyo Electric Co Ltd Sea water desalting apparatus
CN101078582A (zh) * 2007-06-27 2007-11-28 王全龄 高效能江、河、湖、海水源热泵空调
CN201999824U (zh) * 2010-11-26 2011-10-05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太阳能热泵联合空调海水淡化系统
CN102320674B (zh) * 2011-06-08 2013-05-22 集美大学 船用冷热联产海水淡化的方法和设备
CN204625232U (zh) * 2015-02-12 2015-09-09 金大地新能源(天津)集团有限公司 利用太阳能耦合海水源热泵供热及海水淡化系统
CN104961182B (zh) * 2015-06-04 2018-01-16 浙江大学 一种冬夏两用的跨临界空调与海水淡化联产系统
CN204897461U (zh) * 2015-08-07 2015-12-23 天津大学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和海水源热泵联合运行的海水淡化系统
CN105884107B (zh) * 2016-05-31 2019-02-26 陈栋 一种冰冻法水处理设备及其运行方法
CN110697821B (zh) * 2019-09-27 2021-10-26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一种海水源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循环多效海水淡化系统
CN111018026B (zh) * 2020-01-08 2024-06-21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蒸发器冷凝器双侧利用的热泵海水淡化装置
CN211570156U (zh) * 2020-01-08 2020-09-25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蒸发器冷凝器双侧利用的热泵海水淡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10200A (zh) 2022-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58820Y (zh) 动态高温蓄冷空调机
CN102980323B (zh) 一种动力热管式中央空调
CN112254236B (zh) 一种结合机械制冷的间接蒸发冷却冷水系统及切换方法
CN102445098A (zh) 一种热超导体水源换热器
CN113923937B (zh) 数据中心节能冷却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953668A (zh) 双冷源空调系统
CN102589183A (zh) 一种新型的热管热泵组合型制冷装置
CN101532742A (zh) 并联式差温蒸发冷(热)水机组
CN201392047Y (zh) 多机并联分压蒸发冷(热)水机组
CN115010200B (zh) 一种利用海水源热泵进行海水淡化的系统
KR20080093279A (ko) 연속 제상이 가능한 냉,난방 히트펌프장치
CN115369195B (zh) 一种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09877408U (zh) 一种兼有蓄能和溶液再生功能的能源塔热泵系统
CN110762947A (zh) 一种低压空分系统中的空气冷却装置
CN213454357U (zh) 一种蒸发冷机组板管热泵系统
CN115028223B (zh) 一种海洋热泵联合海水淡化系统运行的系统
KR200426794Y1 (ko) 열매체 방식의 히트펌프
CN210123208U (zh) 水冷螺杆式冷水机
CN205593205U (zh) 制冷压缩机冷却水与结冻间冲霜水的热能耦合系统
CN105402920A (zh) 冷水机组
CN2932236Y (zh) 蓄冰专用双蒸发器冷水热泵机组
CN101169295A (zh) 空气源冷热能机组
CN202938551U (zh) 一种动力热管式中央空调
CN218993559U (zh) 供冷系统
CN208936606U (zh) 一种冰水混合物制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