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02873A - 通信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02873A
CN115002873A CN202210565364.9A CN202210565364A CN115002873A CN 115002873 A CN115002873 A CN 115002873A CN 202210565364 A CN202210565364 A CN 202210565364A CN 115002873 A CN115002873 A CN 1150028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vonr
network element
network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6536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振华
刘智德
梁灏泉
李雪馨
吴敏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6536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028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028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028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80Responding to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终端接入第一网络的第一请求,第一基站和AMF网元中的至少一个判断所述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以及所述终端是否支持VoNR;在所述终端为异网漫游终端并且所述终端不支持VoNR的情况下,所述AMF网元拒绝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第一网络。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通信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5G语音的实现方案主要有新空口承载语音(VoNR)和演进的分组系统回落(EPSFallback)。VoNR是在5G频段下运行的语音服务,是5G语音的目标解决方案。在设备或网络不支持VoNR的情况下,可以采用EPS Fallback来提供语音服务。EPS Fallback可以通过重定向或切换的方式,经由5G网络和4G网络之间的N26接口,使得终端从5G网络回落到4G网络来获取语音服务。
“异网漫游”是指来自某运营商网络(即归属网络)的用户可以在另外一家通信运营商的网络内(即拜访网络)使用语音服务和网络服务。异网漫游有利于整合通信资源,打造资源集约、运行高效的网络。
发明内容
发明人注意到,相关技术中,在异网漫游场景下,不支持VoNR功能的终端在拜访5G网络时,无法获得语音服务。这是因为,一方面,不支持VoNR功能的终端无法通过VoNR获得语音服务;另一方面,由于5G的拜访网络和4G的归属网络之间没有N26接口,终端无法通过EPS Fallback获得语音服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了如下解决方案。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响应于终端接入第一网络的第一请求,第一基站和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网元中的至少一个判断所述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以及所述终端是否支持VoNR;在所述终端为异网漫游终端并且所述终端不支持VoNR的情况下,所述AMF网元拒绝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第一网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站和AMF网元中的至少一个判断所述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以及所述终端是否支持VoNR包括:所述第一基站执行第一判断以得到第一判断结果,所述第一判断包括判断所述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和判断所述终端是否支持VoNR中的一个判断;以及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第二请求到所述AMF网元,所述第二请求携带所述第一判断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站和AMF网元中的至少一个判断所述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以及所述终端是否支持VoNR还包括:所述第一基站执行第二判断以得到第二判断结果,所述第二判断包括判断所述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和判断所述终端是否支持VoNR中的另一个判断,所述第二请求还携带所述第二判断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判断为判断所述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第一基站和AMF网元中的至少一个判断所述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以及所述终端是否支持VoNR还包括:响应于所述第二请求,所述AMF网元执行第二判断以得到第二判断结果,所述第二判断包括判断所述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和判断所述终端是否支持VoNR中的另一个判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AMF网元判断所述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以及所述终端是否支持VoNR。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请求携带公共陆地移动网PLMN标识;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AMF网元中的至少一个基于所述PLMN标识判断所述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请求携带VoNR能力信息,所述VoNR能力信息表示所述终端是否支持VoNR;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AMF网元中的至少一个基于所述VoNR能力信息判断所述终端是否支持VoNR。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请求携带终端标识;所述AMF网元基于所述终端标识从设备标识寄存器(EIR)获取VoNR能力信息,所述VoNR能力信息表示所述终端是否支持VoNR;以及所述AMF网元基于所述VoNR能力信息判断所述终端是否支持VoNR。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AMF网元基于所述终端标识从EIR获取VoNR能力信息包括:所述AMF网元发送所述终端标识到会话管理功能(SMF)网元,以使得所述SMF网元基于所述终端标识从所述EIR获取所述VoNR能力信息,并将所述VoNR能力信息发送到所述AMF网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请求由所述终端发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请求由第二基站响应于切换请求发送,所述切换请求表示所述终端从5G的第二网络切换到所述第一网络,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属于不同的运营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络是5G网络。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第一基站以及接入和AMF网元,其中: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AMF网元中的至少一个被配置为响应于终端接入第一网络的第一请求,判断所述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以及所述终端是否支持新空口承载语音VoNR;所述AMF网元被配置为在所述终端为异网漫游终端并且所述终端不支持VoNR的情况下,拒绝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第一网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站被配置为执行第一判断以得到第一判断结果,所述第一判断包括判断所述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和判断所述终端是否支持VoNR中的一个判断;以及发送第二请求到所述AMF网元,所述第二请求携带所述第一判断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站被配置为执行第二判断以得到第二判断结果,所述第二判断包括判断所述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和判断所述终端是否支持VoNR中的另一个判断,所述第二请求还携带所述第二判断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判断为判断所述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所述AMF网元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二请求,执行第二判断以得到第二判断结果,所述第二判断包括判断所述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和判断所述终端是否支持VoNR中的另一个判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AMF网元被配置为判断所述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以及所述终端是否支持VoNR。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请求携带公共陆地移动网PLMN标识;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AMF网元中的至少一个被配置为基于所述PLMN标识判断所述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请求携带VoNR能力信息,所述VoNR能力信息表示所述终端是否支持VoNR;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AMF网元中的至少一个被配置为基于所述VoNR能力信息判断所述终端是否支持VoNR。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请求携带终端标识;所述AMF网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终端标识从EIR获取VoNR能力信息,所述VoNR能力信息表示所述终端是否支持VoNR;以及基于所述VoNR能力信息判断所述终端是否支持VoNR。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SMF网元;所述AMF网元被配置为发送所述终端标识到所述SMF网元;所述SMF网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终端标识从所述EIR获取所述VoNR能力信息,并将所述VoNR能力信息发送到所述AMF网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络是5G网络。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还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还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中,对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以及终端是否支持VoNR进行判断,并在终端是不支持VoNR的异网漫游终端的情况下拒绝终端接入,以便不支持VoNR的异网漫游终端重定向至归属网络,并经由归属网络获取语音服务。因此,不支持VoNR功能的异网漫游终端无须改动或升级,就能够获得语音服务,保障了不支持VoNR的异网漫游终端的基础的业务体验,有利于提升用户满意度,便于推广异网漫游。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又一些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还一些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在步骤S102,响应于终端接入第一网络的第一请求,第一基站和AMF网元中的至少一个判断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以及终端是否支持VoNR。这里,第一基站和AMF网元属于第一网络,第一网络也即拜访网络。第一网络例如是5G网络。
不同场景下的第一请求由不同主体发送,后文将结合实施例介绍不同场景下的第一请求是如何发送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站判断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并且判断终端是否支持VoNR。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站判断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AMF网元判断终端是否支持VoNR。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站判断终端是否支持VoNR,AMF网元判断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在还一些实施例中,AMF网元判断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并且判断终端是否支持VoNR。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站和AMF网元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根据第一请求携带的PLMN标识判断终端是否是异网漫游终端。
后文将结合一些实施例进一步介绍如何判断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以及终端是否支持VoNR。
在步骤S104,在终端为异网漫游终端并且终端不支持VoNR的情况下,AMF网元拒绝终端接入第一网络。
例如,AMF网元可以发送拒绝消息给终端,拒绝消息例如是注册拒绝(Registration Reject),拒绝消息例如可以携带参数“PLMN NOT ALLOWED”。
应理解,AMF网元拒绝终端接入第一网络后,终端将不再尝试接入第一网络,而是重定向到归属网络,例如4G网络,从而经由归属网络获取语音服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终端不是异网漫游终端或者终端支持VoNR的情况下,AMF网元允许终端接入,以便终端可以从第一网络获得语音服务。
上述实施例中,对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以及终端是否支持VoNR进行判断,并在终端是不支持VoNR的异网漫游终端的情况下拒绝终端接入,以便不支持VoNR的异网漫游终端重定向至归属网络,并经由归属网络获取语音服务。因此,不支持VoNR功能的异网漫游终端无须改动或升级,就能够获得语音服务,保障了不支持VoNR的异网漫游终端的基础的业务体验,有利于提升用户满意度,便于推广异网漫游。
进一步地,由于AMF网元拒绝终端接入第一网络后,终端将不再尝试接入第一网络,而是重定向至归属网络,这也能够有效防止终端的乒乓接入。
接下来结合一些实施例介绍第一请求如何发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请求由终端发送。
例如,第一网络是5G网络,终端的归属网络是4G网络。
在随机接入场景中,由于作为拜访网络的第一网络的优先级高于归属网络,异网漫游终端会优先选择接入第一网络,也即,异网漫游终端会向第一网络的第一基站发送第一请求。例如,第一请求是注册请求(Registration Request)。
在从归属网络切换到第一网络的切换场景中,由于目前归属网络和第一网络之间不支持N26接口,从归属网络到第一网络之间的移动性管理只支持重定向,不支持切换,因此,异网漫游终端可以进行重定向流程,也即,异网漫游终端向第一网络的第一基站发送第一请求。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请求由第二基站响应于切换请求发送,切换请求表示终端从5G的第二网络切换到第一网络。这里,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属于不同的运营商,第二网络也即归属网络,第二基站属于第二网络。
例如,由于5G的第二网络的信号不佳等原因,终端会从5G的第二网络切换到5G的第一网络。5G的第二网络的第二基站响应于切换请求,发送第一请求到第一网络的第一基站,第一请求可以携带终端的相关信息。
上述实施例中,针对随机接入场景和切换场景,第一网络后续都可以参照图1所示的实施例判断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以及终端是否支持VoNR,并且在终端是不支持VoNR的异网漫游终端的情况下拒绝终端接入,也即可以采用一致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无须对随机接入场景和切换场景设计不同的流程,因此,第一网络的改动较小,改动成本较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站执行第一判断以得到第一判断结果,第一判断包括判断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和判断终端是否支持VoNR中的一个判断;第一基站还发送第二请求到AMF网元,第二请求携带第一判断结果。
上述实施例中,由第一基站执行判断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和判断终端是否支持VoNR中的至少一个判断,这样有利于减轻AMF网元的工作负担。
图2是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2所示,在步骤S202,第一基站接收第一请求。
在步骤S204,第一基站执行第一判断以得到第一判断结果。这里,第一判断包括判断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和判断终端是否支持VoNR中的一个判断。
在步骤S206,第一基站执行第二判断以得到第二判断结果,第二判断包括判断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和判断终端是否支持VoNR中的另一个判断。
例如,第一判断是判断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第二判断是判断终端是否支持VoNR。
又例如,第一判断是判断终端是否支持VoNR,第二判断是判断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判断和第二判断的执行顺序不限。第一判断和第二判断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先后执行。
在步骤S208,第一基站发送第二请求到AMF网元。这里,第二请求携带第一判断结果和第二判断结果。第一基站例如可以通过N2接口发送第二请求。第二请求例如是注册请求(Registration Request)。
在终端是异网漫游终端且终端不支持VoNR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210。
在步骤S210,AMF网元拒绝终端接入。终端在接收到拒绝接入消息后,将不再尝试接入第一网络,后续仅在归属网络实现业务。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基站判断并上报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终端是否支持VoNR;AMF网元在终端是异网漫游终端且终端不支持VoNR的情况下拒绝终端接入,有利于进一步减轻AMF网元的工作负担。
图3是根据本公开又一些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3所示,在步骤S302,第一基站接收第一请求。
在步骤S304,第一基站执行第一判断以得到第一判断结果。这里,第一判断包括判断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和判断终端是否支持VoNR中的一个判断。
在步骤S306,第一基站发送第二请求到AMF网元。这里,第二请求携带第一判断结果。
在步骤S308,AMF网元执行第二判断以得到第二判断结果,第二判断包括判断所述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和判断所述终端是否支持VoNR中的另一个判断。
例如,第一判断是判断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第二判断是判断终端是否支持VoNR。
又例如,第一判断是判断终端是否支持VoNR,第二判断是判断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
在终端是异网漫游终端且终端不支持VoNR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310。
在步骤S310,AMF网元拒绝终端接入。终端在接收到拒绝接入消息后,将不再尝试接入第一网络,后续仅在归属网络实现业务。
上述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基站和AMF网元都执行判断,这样有利于平衡第一基站和AMF网元的工作负担。
图4是根据本公开还一些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4所示,在步骤S402,第一基站接收第一请求。
在步骤S404,第一基站发送第二请求到AMF网元。
在步骤S406,AMF网元判断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以及终端是否支持VoNR。
例如,第一请求携带PLMN标识,相应地,第一基站响应于第一请求发送的第二请求中也携带PLMN标识。由此,AMF网元可以基于PLMN标识判断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
又例如,第一请求还可以携带VoNR能力信息,相应地,第一基站响应于第一请求发送的第二请求也携带VoNR能力信息。由此,AMF网元可以基于VoNR能力信息判断终端是否支持VoNR。
在终端是异网漫游终端且终端不支持VoNR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408。
在步骤S408,AMF网元拒绝终端接入。终端在接收到拒绝接入消息后,将不再尝试接入第一网络,后续仅在归属网络实现业务。
上述实施例中,AMF网元判断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以及终端是否支持VoNR,并且在终端是异网漫游终端且终端不支持VoNR的情况下拒绝终端接入,第一基站的工作负担较小。
上述几种情形都可以用于判断终端是否是异网漫游终端以及终端是否支持VoNR,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例如,在AMF网元连接的第一基站数量较大(例如大于或等于阈值的第一数量)的场景下,可以采用图2或3所示实施例。这种情况下,第一判断和第二判断中的至少一个由发起请求的各个终端来执行,而不由AMF网元来执行,避免对AMF网元造成较大的工作压力,减小了AMF网元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如此,终端无需更换其他AMF网元来发起请求,有利于提高终端接入网络的效率。
又例如,在AMF网元连接的第一基站数量较小(例如小于阈值的第二数量)的场景下,可以采用图4所示实施例。这种情况下,第一基站可以直接将第一请求作为第二请求转发给AMF网元,由AMF网元执行第一判断和第二判断。由于AMF网元连接的第一基站数量较小,即便由AMF网元执行两个判断,也不会对AMF网元造成较大压力。此外,各第一基站执行判断的速度可能并不相同,由AMF网元执行两个判断可以使得各终端的接入网络的速度更加接近。
接下来结合一些实施例介绍如何判断终端是否支持VoNR。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请求携带VoNR能力信息,第一基站和AMF网元中的至少一个基于VoNR能力信息判断终端是否支持VoNR。这里,VoNR能力信息表示终端是否支持VoNR。
例如,第一请求中的终端能力消息(UE Capability Information)中的IMS-ParametersFRX-Diff->Voice over NR字段携带VoNR能力信息,如果该字段为supported,则表示终端支持VoNR,否则,表示终端不支持VoNR。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请求携带的VoNR能力信息判断终端是否支持VoNR,无须与其他网元进行交互就能够获知终端是否支持VoNR,这种判断方式简单便捷高效,有利于提高终端接入网络的速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请求携带终端标识,AMF网元可以基于终端标识从EIR获取VoNR能力信息,并基于VoNR能力信息判断终端是否支持VoNR。
作为一些实现方式,AMF网元可以直接从EIR获取VoNR能力信息。例如,第一基站响应于第一请求,发送携带有终端标识的第二请求到AMF网元,AMF网元发送终端标识到EIR。由于EIR中存储有终端标识和VoNR能力信息的对应关系,因此,EIR可以将与该终端标识对应的VoNR能力信息发送到AMF网元。
上述实现方式中,AMF网元从EIR获取VoNR能力信息,因此当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不携带VoNR能力信息时,AMF网元依然可以获取到VoNR能力信息,有利于避免出现无法判断终端是否支持VoNR的情况,从而保障不支持VoNR的异网漫游终端能够获取语音服务。
作为另一些实现方式,AMF网元可以经由SMF网元从EIR获取VoNR能力信息。例如,第一基站响应于第一请求,发送携带有终端标识的第二请求到AMF网元,AMF网元发送终端标识到SMF网元,以使得SMF网元基于终端标识从EIR获取VoNR能力信息,并将VoNR能力信息发送到AMF网元。
上述实现方式中,AMF网元经由SMF网元从EIR获取VoNR能力信息,因此当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不携带VoNR能力信息、AMF网元不能直接从EIR获取VoNR能力信息时,AMF网元依然可以获取到VoNR能力信息,有利于进一步避免出现无法判断终端是否支持VoNR的情况,从而进一步保障不支持VoNR的异网漫游终端能够获取语音服务。
上述几种获取VoNR能力信息的方式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下面给出一个将两种获取VoNR能力信息的方式结合使用的示例。
例如,第一基站可以根据VoNR能力信息判断终端是否支持VoNR以得到第二判断结果,并将第二判断结果发送给AMF网元。AMF网元既根据第二判断结果得知终端是否支持VoNR,又基于从EIR获取的VoNR能力信息判断终端是否支持VoNR。在存在一个判断结果为终端不支持VoNR的情况下,AMF网元拒绝终端接入。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结合不同的VoNR能力信息获取方法,有利于避免出现对终端是否支持VoNR的判断出错导致不支持VoNR的异网漫游终端无法获取语音服务的情况,从而更进一步地确保不支持VoNR的异网漫游终端能够获得语音服务。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相互参见即可。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图5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通信系统500包括第一基站510和AMF网元520。
第一基站510和AMF网元520中的至少一个被配置为响应于终端接入第一网络的第一请求,判断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以及终端是否支持VoNR。第一网络例如是5G网络。
AMF网元520还被配置为在终端为异网漫游终端并且终端不支持VoNR的情况下,拒绝终端接入第一网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站510被配置为执行第一判断以得到第一判断结果,第一判断包括判断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和判断终端是否支持VoNR中的一个判断;第一基站510还被配置为发送第二请求到AMF网元520,第二请求携带第一判断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站510被配置为执行第二判断以得到第二判断结果,第二判断包括判断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和判断终端是否支持VoNR中的另一个判断,第二请求还携带第二判断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判断为判断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AMF网元520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二请求,执行第二判断以得到第二判断结果,第二判断包括判断所述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和判断所述终端是否支持VoNR中的另一个判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AMF网元520被配置为判断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以及终端是否支持VoNR。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请求携带PLMN标识;第一基站510和AMF网元520中的至少一个被配置为基于PLMN标识判断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请求携带VoNR能力信息,VoNR能力信息表示终端是否支持VoNR;第一基站510和AMF网元520中的至少一个被配置为基于VoNR能力信息判断终端是否支持VoNR。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请求携带终端标识;AMF网元520被配置为基于终端标识从EIR获取VoNR能力信息,VoNR能力信息表示终端是否支持VoNR;AMF网元520还被配置为基于VoNR能力信息判断终端是否支持VoNR。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系统还包括会话管理功能SMF网元530。AMF网元520被配置为发送终端标识到SMF网元530;SMF网元530被配置为基于终端标识从EIR获取VoNR能力信息,并将VoNR能力信息发送到AMF网元520。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可参考上述通信方法的各个实施例及其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为了避免遮蔽本公开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本公开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公开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非瞬时性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公开是参照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中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中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公开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24)

1.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响应于终端接入第一网络的第一请求,第一基站和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网元中的至少一个判断所述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以及所述终端是否支持新空口承载语音VoNR;
在所述终端为异网漫游终端并且所述终端不支持VoNR的情况下,所述AMF网元拒绝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第一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基站和AMF网元中的至少一个判断所述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以及所述终端是否支持VoNR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执行第一判断以得到第一判断结果,所述第一判断包括判断所述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和判断所述终端是否支持VoNR中的一个判断;以及
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第二请求到所述AMF网元,所述第二请求携带所述第一判断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基站和AMF网元中的至少一个判断所述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以及所述终端是否支持VoNR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执行第二判断以得到第二判断结果,所述第二判断包括判断所述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和判断所述终端是否支持VoNR中的另一个判断,所述第二请求还携带所述第二判断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判断为判断所述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
第一基站和AMF网元中的至少一个判断所述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以及所述终端是否支持VoNR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二请求,所述AMF网元执行第二判断以得到第二判断结果,所述第二判断包括判断所述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和判断所述终端是否支持VoNR中的另一个判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AMF网元判断所述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以及所述终端是否支持VoNR。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请求携带公共陆地移动网PLMN标识;
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AMF网元中的至少一个基于所述PLMN标识判断所述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请求携带VoNR能力信息,所述VoNR能力信息表示所述终端是否支持VoNR;
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AMF网元中的至少一个基于所述VoNR能力信息判断所述终端是否支持VoNR。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请求携带终端标识;
所述AMF网元基于所述终端标识从设备标识寄存器EIR获取VoNR能力信息,所述VoNR能力信息表示所述终端是否支持VoNR;以及
所述AMF网元基于所述VoNR能力信息判断所述终端是否支持VoNR。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AMF网元基于所述终端标识从EIR获取VoNR能力信息包括:
所述AMF网元发送所述终端标识到会话管理功能SMF网元,以使得所述SMF网元基于所述终端标识从所述EIR获取所述VoNR能力信息,并将所述VoNR能力信息发送到所述AMF网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请求由所述终端发送。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请求由第二基站响应于切换请求发送,所述切换请求表示所述终端从5G的第二网络切换到所述第一网络,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属于不同的运营商。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网络是5G网络。
13.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第一基站以及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网元,其中:
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AMF网元中的至少一个被配置为响应于终端接入第一网络的第一请求,判断所述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以及所述终端是否支持新空口承载语音VoNR;
所述AMF网元被配置为在所述终端为异网漫游终端并且所述终端不支持VoNR的情况下,拒绝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第一网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基站被配置为执行第一判断以得到第一判断结果,所述第一判断包括判断所述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和判断所述终端是否支持VoNR中的一个判断;以及发送第二请求到所述AMF网元,所述第二请求携带所述第一判断结果。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基站被配置为执行第二判断以得到第二判断结果,所述第二判断包括判断所述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和判断所述终端是否支持VoNR中的另一个判断,所述第二请求还携带所述第二判断结果。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判断为判断所述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
所述AMF网元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二请求,执行第二判断以得到第二判断结果,所述第二判断包括判断所述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和判断所述终端是否支持VoNR中的另一个判断。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AMF网元被配置为判断所述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以及所述终端是否支持VoNR。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请求携带公共陆地移动网PLMN标识;
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AMF网元中的至少一个被配置为基于所述PLMN标识判断所述终端是否为异网漫游终端。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请求携带VoNR能力信息,所述VoNR能力信息表示所述终端是否支持VoNR;
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AMF网元中的至少一个被配置为基于所述VoNR能力信息判断所述终端是否支持VoNR。
20.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请求携带终端标识;
所述AMF网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终端标识从设备标识寄存器EIR获取VoNR能力信息,所述VoNR能力信息表示所述终端是否支持VoNR;以及基于所述VoNR能力信息判断所述终端是否支持VoNR。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还包括会话管理功能SMF网元;
所述AMF网元被配置为发送所述终端标识到所述SMF网元;
所述SMF网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终端标识从所述EIR获取所述VoNR能力信息,并将所述VoNR能力信息发送到所述AMF网元。
22.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网络是5G网络。
2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24.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565364.9A 2022-05-23 2022-05-23 通信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0028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65364.9A CN115002873A (zh) 2022-05-23 2022-05-23 通信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65364.9A CN115002873A (zh) 2022-05-23 2022-05-23 通信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02873A true CN115002873A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26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65364.9A Pending CN115002873A (zh) 2022-05-23 2022-05-23 通信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0287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34892A (zh) * 2022-08-30 2022-09-3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基于异网漫游的接入方法和装置
CN115835176A (zh) * 2022-11-01 2023-03-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核心网漫游场景下eplmn列表的处理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5866543A (zh) * 2022-12-27 2023-03-2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络接入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4093844A1 (zh) * 2022-11-01 2024-05-1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eplmn列表的设置方法、核心网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8676A (zh) * 2019-12-24 2020-09-2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驻留控制方法、mme设备、通信网络以及存储介质
WO2020190875A1 (en) * 2019-03-15 2020-09-24 Apple Inc. Metho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and apparatus to determine support of ims voice service in a 5g mobile network
US20200314702A1 (en) * 2019-04-01 2020-10-01 T-Mobile Usa, Inc. Communication fallback in 5g systems and methods
WO2021233588A1 (en) * 2020-05-18 2021-11-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Voice service handling of a ue in a 5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90875A1 (en) * 2019-03-15 2020-09-24 Apple Inc. Metho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and apparatus to determine support of ims voice service in a 5g mobile network
US20200314702A1 (en) * 2019-04-01 2020-10-01 T-Mobile Usa, Inc. Communication fallback in 5g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1698676A (zh) * 2019-12-24 2020-09-2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驻留控制方法、mme设备、通信网络以及存储介质
WO2021233588A1 (en) * 2020-05-18 2021-11-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Voice service handling of a ue in a 5g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马泽芳等: "5G异网漫游部署方案研究", 《邮电设计技术》, no. 9, 30 September 2021 (2021-09-30), pages 2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34892A (zh) * 2022-08-30 2022-09-3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基于异网漫游的接入方法和装置
CN115134892B (zh) * 2022-08-30 2023-02-2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基于异网漫游的接入方法和装置
CN115835176A (zh) * 2022-11-01 2023-03-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核心网漫游场景下eplmn列表的处理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5835176B (zh) * 2022-11-01 2024-03-1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核心网漫游场景下eplmn列表的处理方法、装置及介质
WO2024093844A1 (zh) * 2022-11-01 2024-05-1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eplmn列表的设置方法、核心网设备及介质
CN115866543A (zh) * 2022-12-27 2023-03-2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络接入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002873A (zh) 通信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448305B2 (e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maintaining user service continuity
CN108174433B (zh) 决定目标的方法、网元及决定目标的系统
EP2567559A1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communication channel re-establishment
CN113055972B (zh) 无线通信中的会话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EP1903817A1 (en) Method of inter-system handover
CN114615635A (zh) 基于异网漫游的语音服务方法及装置
CN113923682B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806044A (zh) 伪基站的识别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RU2553075C2 (ru) Сетевой объект и способ предоставления услуги для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их объектов в сети связи
TWI488514B (zh) 用於行動通訊系統之細胞重新選擇方法及行動裝置
CN114071590B (zh) 用于共享网络的小区重选方法、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104581874B (zh) 一种限制用户设备接入基站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111669790A (zh) 小区重选或重定向方法、装置、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CN107968996B (zh) 一种获取imsi的方法、目标小区及源小区
CN107770787B (zh) 一种确定目标运营商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CN110167048B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系统、基站、移动交换中心
CN115915137A (zh) 一种网络功能服务授权方法及装置
CN110278618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7277866B (zh) 一种数据业务切换方法、装置、基站和系统
CN111356194A (zh) 用于网络重选的方法和系统
CN111328111B (zh) 无线网络接入方法、用户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WO2022151735A1 (zh) 用于实现移动性管理的方法和用户终端
WO2021208572A1 (zh) 信息获取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99443B (zh) 一种释放方法、终端、核心网网元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