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02827A - 一种本地边缘分流方法、系统以及分流服务装置和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本地边缘分流方法、系统以及分流服务装置和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02827A
CN115002827A CN202110225288.2A CN202110225288A CN115002827A CN 115002827 A CN115002827 A CN 115002827A CN 202110225288 A CN202110225288 A CN 202110225288A CN 115002827 A CN115002827 A CN 1150028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plane
shunting
base station
service
offlo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252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领
彭加林
王文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22528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02827A/zh
Priority to CA3206792A priority patent/CA3206792A1/en
Priority to US18/274,735 priority patent/US20240022962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2/070642 priority patent/WO2022183844A1/zh
Priority to EP22762313.9A priority patent/EP4304243A1/en
Publication of CN1150028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02827A/zh
Priority to ZA2023/07785A priority patent/ZA202307785B/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core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8Management of setup rejection or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本地边缘分流方法、系统以及分流服务装置和基站,本地边缘分流方法包括:分流服务接收基站发送的用户面承载信息,根据用户面承载信息建立分流用户面实例;分流服务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业务报文时,判断上行数据业务报文是否有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为是时,将上行数据业务报文与分流匹配规则进行匹配,确定将上行数据业务报文转发给核心网,或转发给本地服务器。在原有网络中设置分流服务将基站与分流服务连接,通过分流服务建立分流用户面实例,并根据分流匹配规则对上行数据报文业务进行分流匹配,在某些实施过程中实现了本地边缘的数据业务分流,降低了部署成本和难度,减小了影响范围,达到了快速开通部署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本地边缘分流方法、系统以及分流服务装置和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但不限于一种本地边缘分流方法、系统以及分流服务装置和基站。
背景技术
当前5G技术蓬勃发展,行业应用是未来5G的主要方向,而面向to B的行业应用更加紧迫和重要。
当5G无线技术用于to B的行业应用中,行业应用对无线网络有基本的要求:
(1)数据不出园区,从而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2)尽量节省时延,对于部分业务有确定性时延的要求。
基于这些要求,边缘本地分流卸载功能成为to B行业的基本功能。为了实现边缘本地分流卸载,目前通常采用UPF下沉的方案。但是UPF下沉方案在开通过程中,有一些问题:
(1)部署成本高,需要独立的硬件进行UPF的部署。独立的硬件在机房部署过程中会涉及到机架资源,摆放位置,光纤资源申请等流程,需要冗长的审批流程。
(2)需要申请大量的传输对接资源,开通过程中涉及到核心网和传输等多个领域,开通服务的复杂度高。
(3)由于UPF和5GC未解耦,因此当有其他厂家的UPF部署时,无法和5GC对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本地边缘分流方法、系统以及分流服务装置和基站,该方案简单,无需冗长的资源审批流程,开通过程涉及面小,可以实现快速开通部署,同时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能够更好的满足行业to B用户的业务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本地边缘分流方法,所述本地边缘分流方法包括:
分流服务接收基站发送的用户面承载信息,根据所述用户面承载信息建立分流用户面实例;
所述分流服务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业务报文时,判断所述上行数据业务报文是否有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为是时,将所述上行数据业务报文与分流匹配规则进行匹配,确定将所述上行数据业务报文转发给核心网,或转发给本地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本地边缘分流方法,所述本地边缘分流方法包括:
基站给接入的用户终端建立用户面实例,并将所述用户面实例的用户面承载信息发送给分流服务,所述用户面承载信息用于所述分流服务建立分流用户面实例;
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业务时,生成上行数据业务报文,并发送给所述分流服务,所述上行数据业务报文由所述分流服务根据分流匹配规则确定转发给核心网,或转发给本地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分流服务装置,所述分流服务装置包括:承载信息处理模块、隧道封装/解封装模块、规则匹配模块和报文转发模块;
所述承载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用户面承载信息,根据所述用户面承载信息建立分流用户面实例,并记录所述用户面承载信息中的用户终端与GTP-U隧道的对应关系;
所述隧道封装/解封装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报文时,进行隧道的解封装处理,以及接收到下行数据报文时进行隧道的封装处理;
所述规则匹配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业务报文,判断所述上行数据业务报文是否有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为是时,将所述上行数据业务报文与分流匹配规则进行匹配,确定将所述上行数据业务报文转发给核心网,或转发给本地服务器;
所述报文转发模块用于将所述上行数据业务报文转发给本地服务器,或核心网。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控制面处理模块、用户面处理模块和上述的分流服务装置;
所述控制面处理模块用于与用户终端连接,并与所述用户面处理模块进行数据交换;
所述用户面处理模块用于给所述用户终端建立用户面实例,并将用户面承载信息发送给所述分流服务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本地边缘分流系统,所述本地边缘分流系统包括:用户终端、本地服务器、核心网和上述的基站;
所述基站给连接的所述用户终端建立对应的用户面实例和分流用户面实例;当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业务报文时,所述分流用户面实例判断所述上行数据业务报文在本地是否有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为是时,将所述上行数据业务报文与分流匹配规则进行匹配,确定将所述上行数据业务报文转发给核心网,或转发给本地服务器。
可选的,本地边缘分流系统中还包括第二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与所述基站的分流服务装置之间在GTP-U报文基础上封装外层隧道,所述外层隧道为两层隧道,或三层隧道;
当所述用户终端从所述基站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时,所述基站产生切换指令并发送给所述基站内的分流服务装置,所述分流服务装置根据所述切换指令将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进行标记;所述第二基站与所述基站之间建立反传隧道,所述基站将所述用户终端的源用户面承载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所述第二基站建立第二用户面实例,并将第二用户面承载信息发送给所述分流服务装置,所述分流服务装置对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进行切换和更新。
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本地边缘分流方法、系统以及分流服务装置和基站,本地边缘分流方法包括:分流服务接收基站发送的用户面承载信息,根据用户面承载信息建立分流用户面实例;分流服务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业务报文时,判断上行数据业务报文是否有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为是时,将上行数据业务报文与分流匹配规则进行匹配,确定将上行数据业务报文转发给核心网,或转发给本地服务器。在原有网络中设置分流服务,并将基站与分流服务连接,通过分流服务建立分流用户面实例,并根据分流匹配规则对上行数据报文业务进行分流匹配,在某些实施过程中实现了本地边缘的数据业务分流,降低了部署成本和难度,减小了影响范围,达到了快速开通部署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本地边缘分流方法在分流服务一侧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本地边缘分流方法在基站一侧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分流服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本地边缘分流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另一种本地边缘分流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本地边缘分流方法中承载信息上报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本地边缘分流方法中承载信息释放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本地边缘分流方法中分流服务主动请求承载信息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本地边缘分流方法中多基站切换的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本地边缘分流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本地边缘分流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为了解决现在的to B业务采用UPF下沉方案具有的,部署成本高,需要独立的硬件进行UPF的部署,需要申请大量的传输对接资源,开通过程中涉及到核心网和传输等多个领域,开通服务的复杂度高,UPF和5GC未解耦,当有其他厂家的UPF部署时,无法和5GC对接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本地边缘分流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本地边缘分流方法,其实施的步骤的流程可参见图1,图1提供的一种本地边缘分流方法在分流服务装置一侧的流程示意图,包括:
S101、分流服务接收基站发送的用户面承载信息,根据所述用户面承载信息建立分流用户面实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本地边缘分流方法其是在to B业务中部署,因此这里指出的基站是部署在to B业务中的基站,这些基站是在一个指定范围内部署的基站,可以对基站的工作参数进行调整以适用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边缘分流方法,当用户终端接入基站后,基站的用户面会对该用户建立对应的用户面实例,在用户面实例中包含了用户面的承载信息,可以通过接收基站的用户面承载信息来建立用户终端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
S102、所述分流服务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业务报文时,判断所述上行数据业务报文是否有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本地边缘分流方法,基站将从用户终端接收到的上行数据业务发送至分流服务,由分流服务来判断上行数据业务访问的是核心网还是本地服务器。当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业务报文时,判断是否有建立对应的用户终端的分流用户面实例,这样可以准确的对数据业务报文进行处理和转发。
S103、为是时,将所述上行数据业务报文与分流匹配规则进行匹配,确定将所述上行数据业务报文转发给核心网,或转发给本地服务器。
接收到基站的上行数据业务报文,且在本地找到了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时,即可对该上行数据业务报文进行分流处理,通过将上行数据业务报文与分流匹配规则进行匹配,根据匹配关系即可确定上行数据业务报文需要发送给本地服务器还是核心网。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分流匹配规则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的设置。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流服务与基站,以及与核心网之间,均采用GTP-U隧道进行数据传输;所述分流服务接收所述用户面承载信息时还包括,记录所述用户面承载信息中的用户终端与GTP-U隧道的对应关系。
在原有的部署中,基站会直接与核心网连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本地边缘分流方法,基站需要与分流服务连接,由分流服务再和核心网以及本地服务器连接,本发明实施例选择了基站与分流服务的数据通路,分流服务与核心网的数据通路采用GTP-U隧道进行传输,分流服务在接收到用户面承载信息建立分流用户面实例时还会记录用户面承载信息中的用户终端与GTP-U隧道的对应关系。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流服务接收到本地服务器发送的下行数据业务报文时,将所述下行数据业务报文与分流匹配规则进行匹配,确定所述下行数据业务报文是否转发给对应的基站。
当本地服务器需要进行数据业务交换时会产生下行数据业务报文,当分流服务接收到本地服务器发送的下行数据业务报文时,也需要对下行数据业务报文与分流匹配规则进行匹配,确定下行数据业务报文是否需要转发给对应的基站。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用户面承载信息建立分流用户面实例,包括:对所述用户面承载信息进行隧道的解封装,并建立所述分流用户面实例,所述分流用户面实例为双主键,包括:基站侧的隧道信息和核心网侧隧道信息。
由于用户面承载信息是通过GTP-U隧道进行传输,因此在接收到户面承载信息时需进行隧道的解封装,解封装后的户面承载信息用来建立分流用户面实例。建立好后的分流用户面实例需要接收基站侧发送来的信息还需要向核心网侧发送信息,因此分流用户面实例为双主键,包括:基站侧的隧道信息和核心网侧隧道信息。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上行数据业务报文与分流匹配规则进行匹配,确定将所述上行数据业务报文转发给核心网,或转发给本地服务器,包括:当所述上行数据业务报文与所述分流匹配规则匹配时转发给本地服务器,不匹配时转发给核心网。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分流服务接收到新的用户面承载信息时,查询是否存在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存在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时,对分流用户面实例进行更新;不存在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时,建立新的分流用户面实例。
基站接入的用户终端的用户面信息发送改变时需要对用户面实例进行更新,或者接入了新的用户终端时会产生新的用户面实例,基站向分流服务发送的用户面承载信息对应的发生改变,因此当分流服务接收到的用户面承载信息发生改变时,首先在本地查询发生改变的用户面承载信息是否存在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存在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时直接对该分流用户面实例中的信息进行更新即可,不存在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时,就需要建立新的分流用户面实例。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分流服务接收到释放承载信息时,查找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并删除。
当基站侧删除了某一个用户终端的用户面实例时,会产生释放承载信息,以通知分流服务删除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分流服务根据上行数据业务报文未找到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时,向对应的基站发送承载信息请求;接收基站返回的用户面承载信息,并建立新的分流用户面实例。
分流服务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业务报文,当分流服务找不到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时,需要向基站发送承载信息请求,向基站请求对应的用户面承载信息,接收到基站返回的用户面承载信息后建立新的分流用户面实例。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分流服务连接的基站数大于等于两个时,基站与所述分流服务之间在GTP-U报文基础上封装外层隧道,所述外层隧道为二层隧道或三层该隧道。
考虑到to B业务中部署的基站数目可能会大于等于两个,因此需要让基站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以及各个基站还需要与分流服务进行数据传输,因此可以在基站与分流服务之间的隧道在GTP-U报文基础上封装外层隧道,该外层隧道为二层隧道或三层该隧道,这样便于在不更改传输网络的条件下,将基站的分流报文发送给分流服务。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分流服务接收到基站的切换指令时,根据所述切换指令标记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所述切换指令是用户终端在基站之间发生切换时产生;当接收到的用户面承载信息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上有切换标记时,对分流用户面实例进行更新。
当用户终端发生移动时,用户终端接入的基站可能在多个基站之间进行切换,当用户终端连接的基站发生切换时,用户终端原来连接的源基站会产生切换指令;当分流服务接收到切换指令时,根据切换指令将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进行标记;当用户终端连接的基站发生切换时,用户终端当前连接的目标基站与源基站之间建立反传隧道,源基站将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面承载信息发送给目标基站,目标基站在用户面建立新的用户面实例,并将新的用户面实例中的用户面承载信息发送给分流服务,当分流服务接收到的用户面承载信息时,查找对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若该分流用户面实例有切换标记时,对分流用户面实例进行切换和更新。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流匹配规则包括但不限于:五元组分流、切片分流、PLMN分流和域名分流,至少一种匹配规则。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用户面承载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基站侧的隧道信息和核心网用户面的隧道信息,以及PLMN信息、切片信息和Qos信息至少一种。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本地边缘分流方法,包括:分流服务接收基站发送的用户面承载信息,根据所述用户面承载信息建立分流用户面实例;所述分流服务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业务报文时,判断所述上行数据业务报文是否有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为是时,将所述上行数据业务报文与分流匹配规则进行匹配,确定将所述上行数据业务报文转发给核心网,或转发给本地服务器。在原有网络中设置分流服务装置,并将基站与分流服务装置连接,通过分流服务装置建立分流用户面实例,并根据分流匹配规则对上行数据报文业务进行分流匹配,在某些实施过程中实现了本地边缘的数据业务分流,降低了部署成本和难度,减小了影响范围,达到了快速开通部署的目的。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本地边缘分流方法,该本地边缘分流方法是在基站一侧的执行流程,流程示意图可参见图2,包括:
S201、基站给接入的用户终端建立用户面实例,并将所述用户面实例的用户面承载信息发送给分流服务,所述用户面承载信息用于所述分流服务建立分流用户面实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本地边缘分流方法其是在to B业务中部署,利用了to B业务中原有部署的基站来实现,这些基站的工作参数可以进行调整以适用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边缘分流方法,当用户终端接入基站后,基站的用户面会对该用户建立对应的用户面实例,在用户面实例中包含了用户面的承载信息,分流服务可以通过接收基站的用户面承载信息来建立用户终端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
S202、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业务时,生成上行数据业务报文,并发送给所述分流服务,所述上行数据业务报文由所述分流服务根据分流匹配规则确定转发给核心网,或转发给本地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本地边缘分流方法,基站将从用户终端接收到的上行数据业务发送至分流服务,由分流服务来判断上行数据业务访问的是核心网还是本地服务器。当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业务报文时,判断之前是否有建立对应的用户终端的分流用户面实例,这样分流服务可以准确的对数据业务报文进行处理和转发。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站与所述分流服务之间采用GTP-U隧道进行数据传输。
基站可以使用GTP-U隧道和分流服务之间传输用户面承载信息,还可以用来传输用户面的报文和上下行数据业务报文等。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分流服务发送的下行数据业务报文时,将所述下行数据业务报文发送给对应的用户终端。
当基站接收到分流服务发送过来的下行数据业务报文时,会将下行数据业务报文发送给对应的用户终端。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面承载信息发生改变时,将改变后的用户面承载信息发送给所述分流服务。
当基站上用户面实例中的用户面承载信息发送改变时,需要及时向分流服务发送改变后的用户面承载信息,让分流服务及时的对分流用户面实例进行更新。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面实例被删除时,向所述分流服务发送释放承载信息。
当基站上的用户面实例被删除时,需要及时向分流服务发送释放承载信息,通知分流服务及时的删除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接收到所述分流服务的承载信息请求时,查找对应的用户面承载信息,并发送给所述分流服务。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当基站数大于等于两个时,基站与所述分流服务之间在GTP-U报文基础上封装外层隧道,所述外层隧道为二层隧道或三层该隧道。
考虑到to B业务中部署的基站数目可能会大于等于两个,因此基站之间需要进行数据传输,各个基站均需要与分流服务也需要进行数据传输,因此可以在基站与分流服务之间的隧道在GTP-U报文基础上封装外层隧道,该外层隧道为二层隧道或三层该隧道,这样便于在不更改传输网络的条件下,将基站的分流报文发送给分流服务。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终端接入的基站由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时,所述源基站产生切换指令,并发送给所述分流服务;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目标基站之间建立反传隧道,所述源基站将所述用户终端的源用户面承载信息发送给所述目标基站,所述目标基站建立目的用户面实例,并将目的用户面承载信息发送给所述分流服务,所述目的用户面承载信息用于所述分流服务对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进行切换和更新。
当用户终端发生移动时,用户终端接入的基站可能在多个基站之间进行切换,当用户终端连接的基站发生切换时,用户终端原来连接的源基站会产生切换指令;当分流服务装置接收到切换指令时,根据切换指令将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进行标记;当用户终端连接的基站发生切换时,用户终端当前连接的目标基站与源基站之间建立反传隧道,源基站将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面承载信息发送给目标基站,目标基站在用户面建立新的用户面实例,并将新的用户面实例中的用户面承载信息发送给分流服务装置,当分流服务装置接收到的用户面承载信息时,查找对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若该分流用户面实例有切换标记时,对分流用户面实例进行切换和更新。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流匹配规则包括但不限于:五元组分流、切片分流、PLMN分流和域名分流,至少一种匹配规则。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用户面承载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基站侧的隧道信息和核心网用户面的隧道信息,以及PLMN信息、切片信息和Qos信息至少一种。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本地边缘分流方法,包括:基站给接入的用户终端建立用户面实例,并将所述用户面实例的用户面承载信息发送给分流服务,所述用户面承载信息用于所述分流服务建立分流用户面实例;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业务时,生成上行数据业务报文,并发送给所述分流服务,所述上行数据业务报文由所述分流服务根据分流匹配规则确定转发给核心网,或转发给本地服务器。在原有网络中设置分流服务装置,并将基站与分流服务装置连接,通过分流服务装置建立分流用户面实例,并根据分流匹配规则对上行数据报文业务进行分流匹配,在某些实施过程中实现了本地边缘的数据业务分流,降低了部署成本和难度,减小了影响范围,达到了快速开通部署的目的。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流服务装置,分流服务装置的结构如图3所示,分流服务装置包括:承载信息处理模块31、隧道封装/解封装模块32、规则匹配模块33和报文转发模块34;
所述承载信息处理模块31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用户面承载信息,根据所述用户面承载信息建立分流用户面实例,并记录所述用户面承载信息中的用户终端与GTP-U隧道的对应关系;
所述隧道封装/解封装模块32用于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报文时,进行隧道的解封装处理,以及接收到下行数据报文时进行隧道的封装处理;
所述规则匹配模块33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业务报文,判断所述上行数据业务报文是否有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为是时,将所述上行数据业务报文与分流匹配规则进行匹配,确定将所述上行数据业务报文转发给核心网,或转发给本地服务器;
所述报文转发模块34用于将所述上行数据业务报文转发给本地服务器,或核心网。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报文转发模块34还用于接收所述本地服务器发送的下行数据业务报文;所述规则匹配模块33还用于将所述下行数据业务报文与分流匹配规则进行匹配,确定所述下行数据业务报文是否转发给对应的基站。
图3所示的分流服务装置,其中的承载信息处理模块的功能说明:基站和核心网之间的用户面报文是GTP-U报文,基站和核心网之间建立了承载链路,为了在用户终端和本地服务之间建立快速的上下行通路,且不改变基站的原有处理方式,分流服务装置需要获取用户面承载信息,根据承载信息建立分流的用户面实例并记录和用户终端的关系。报文的隧道封装/解封装模块的功能说明:隧道包括GTP-U隧道以及其他外层隧道;分流服务收到上行用户面报文,需要对报文进行隧道的解封装处理,解封装之后的内部报文可以是IP报文或纯以太网报文,在报文解封装时,需要记录UE和此隧道的对应关系,以便下行报文能够正常的封装隧道;对于下行报文,根据UE信息,查找对应的隧道进行封装。规则处理模块的功能说明:配置的规则类型可以包括:五元组(源IP,源端口,协议,目的IP,目的端口)分流、切片分流、PLMN分流、域名分流等分流方式,还支持多种分流规则的组合,如部分站点采用切片分流,部分站点采用五元组分流的方式;对于上行报文,根据报文内容判断是否匹配规则,如果匹配,则直接在本地转发,否则发送到核心网;对于本地网的下行报文,也需要是否满足对应的规则,满足的转发给基站。报文转发模块的功能说明:负责将不同的业务报文,通过不同的本地逻辑口转发到不同的本地网。
本实施例中,分流服务需要获取用户面承载信息,以便对报文进行正确的转发和GTP-U的隧道封装,用户面承载信息不通过控制面上报,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用户面承载信息是通过封装在该用户的对应的GTPU隧道中上报的,这样更加的及时有效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基站的结构如图4所示,基站包括;控制面处理模块41、用户面处理模块42和上述的分流服务装置43;
所述控制面处理模块41用于与用户终端连接,并与所述用户面处理模块42进行数据交换;
所述用户面处理模块42用于给所述用户终端建立用户面实例,并将用户面承载信息发送给所述分流服务装置43。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中,分流服务装置可以直接集成在基站内,在安装时同基站一起进行部署,同时还可以单独作为一装置进行部署。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本地边缘分流系统,本地边缘分流系统的结构如图5所示,本地边缘分流系统包括:用户终端51、本地服务器54、核心网53和基站52;
所述基站52给连接的所述用户终端51建立对应的用户面实例和分流用户面实例;当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51发送的上行数据业务报文时,所述分流用户面实例判断所述上行数据业务报文在本地是否有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为是时,将所述上行数据业务报文与分流匹配规则进行匹配,确定将所述上行数据业务报文转发给核心网53,或转发给本地服务器54。
图5所示的一种本地边缘分流系统,其在基站的硬件上部署分流服务,分流服务和基站用户面交互,其中分流服务运行在分流服务装置上,用户面运行在用户面模块上。基站用户面服务和分流服务建立转发通路,该通路包括用户面承载信息的上报,还包括用户面报文的转发。当用户终端接入到无线网路,发起业务,基站用户面服务会将用户终端的上行报文转发进行分类发送给分流服务。分流服务对报文进行分类处理,对于访问本地服务的报文,直接从基站出口发送到本地服务器,对于公网业务报文,发送给核心网。
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地边缘分流系统还包括第二基站55,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基站55与所述基站52的分流服务装置43之间在GTP-U报文基础上封装外层隧道,所述外层隧道为二层隧道或三层该隧道;当所述用户终端51从所述基站51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55时,所述基站52产生切换指令并发送给所述基站内的分流服务装置,所述分流服务装置根据所述切换指令将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进行标记;
所述第二基站55与所述基站52之间建立反传隧道,所述基站52将所述用户终端51的源用户面承载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55,所述第二基站55建立第二用户面实例,并将第二用户面承载信息发送给所述分流服务装置,所述分流服务装置对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进行切换和更新。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流服务装置、基站和本地边缘分流系统,其中的分流服务装置可以与基站集成在一起,也可以单独作为装置存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本地边缘分流系统,在原有网络中设置分流服务装置,并将基站与分流服务装置连接,通过分流服务装置建立分流用户面实例,并根据分流匹配规则对上行数据报文业务进行分流匹配,在某些实施过程中实现了本地边缘的数据业务分流,降低了部署成本和难度,减小了影响范围,达到了快速开通部署的目的。
实施例四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本地边缘分流方法进行了适当的补充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分流服务运行在分流服务装置中,分流服务装置可以是一个具体的硬件模块,也可以是一整个硬件装置中的一部分功能分区,本实施例中的分流服务装置可以与基站集成在一起,也可以与基站独立。
对于承载信息上报的流程还可以参见图7:
1.当终端用户接入到无线网络时,在上下报文建立、承载建立、切换到此基站等业务流程时,需要通知基站用户面建立用户面实例,携带了PLMN和切片等信息。
2.基站通过用户面处理模块建立用户面实例的同时,在该用户的GTP-U承载上,将承载信息通知到分流服务装置,携带的内容至少包括基站侧的隧道信息、核心网用户面的隧道信息、PLMN信息。5G基站还可以携带切片、Qos等信息。分流服务装置根据上报的信息,建立分流的用户实例。
3.当用户面承载信息发生变化,如QOS相关参数变化,控制面处理模块通知用户面处理模块变更,基站的用户面处理模块需要将变更后的承载信息上报给分流服务装置。
4.分流服务装置根据上报的的承载信息,根据基站侧隧道信息查找分流用户实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则更新分流用户实例,如果不存在,则新建分流用户实例。
对于基站承载信息释放的流程可以参见图8:
1.当基站需要释放用户终端对应的承载信息时,如上下报文的释放,承载释放消息等,需要通知分流服务装置释放承载信息。
2.分流服务装置收到此消息,需要根据GTP-U承载中携带的核心网侧的隧道信息,查找对应的分流用户实例,删除对应的分流用户实例。
当分流服务装置收到了用户面业务报文,发现找不到匹配的承载信息时,为了保证后续业务的正常进行,分流服务装置需要主动请求承载信息,如图9所示:
1.当分流服务装置收到用户面业务报文,根据用户面报文头中的隧道信息查找分流用户实例,如果无法找到,则向基站的用户面处理模块发起承载信息请求,携带报文中的隧道信息。
2.基站的用户面处理模块收到此报文,根据携带的隧道信息,查找基站侧的用户面承载信息,按照承载信息上报的格式,从对应的GTP-U隧道发送给分流服务装置。
3.分流服务装置收到承载上报后,新建分流用户实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to B业务范围内有多基站覆盖,在这些基站覆盖范围内的用户终端都需要访问本业务范围内的服务时,一定范围内的基站可以共用一套分流服务,因此需要打通其他基站到此分流服务的通路。由于多个基站可能位于不同的传输接入网络上,因为需要在基站和分流服务装置之间建立隧道,可以采用三层隧道方案,如GRE,IPSEC等,也可以采用二层隧道如L2TP和VxLAN。当用户终端在多个基站之间移动,并且接入本区域内的基站时,需要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因此分流服务需要感知终端的切换过程,流程如图10所示:
1.当用户终端移动触发切换时,对于站内切换,本地分流服务可以不感知,对于站间切换,当用户终端从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的判决成立时,需要开始切换准备,源基站和目标基站之间进行信令交互,建立反传隧道。
2.当源基站建立反传隧道,准备关闭空口资源时,需要通知分流服务装置,此用户的承载需要进行切换,源基站在该用户的GTP-U隧道上发送切换指示消息给分流服务装置,分流服务装置根据GTP-U的隧道信息,查找当前的用户面实例,标识此用户面实例即将发起切换。
3.当目标基站反传隧道建立后,并收到了空口重配请求时,需要将目标基站和核心网之间建立的承载信息发送给分流服务装置。该消息结构内容和承载信息上报内容一致。
4.分流服务装置收到了目标基站的承载上报消息,根据核心网侧的隧道信息,查找分流用户实例,如果找到,该用户面实例记录了是准备切换的实例,则将该分流用户实例的基站侧隧道信息更新,PLMN,切片,QOS等信息也需要进行更新,该实例对用的终端标识信息需要继承。
5.用户终端的用户报文发送给目标基站,目标基站接收报文转发给分流服务装置,分流服务装置根据分流匹配规则转发给本地园区网络的本地服务器或者发送给核心网。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本地边缘分流方法的有益效果包括:一、在基站上部署分流服务,只需要少量的硬件处理资源即可,不需要额外新增硬件和机框等资源,开通便捷;二、其中的分流服务支持多中分流规则的处理和报文的转发,和基站的处理功能分流,不影响基站的用户面处理流程,因此不会对基站的处理性能产生影响;三、分流服务支持多站接入,只需要为该服务增加一个业务地址即可,不需要增加其他传输资源,可以非常方便的打通站点到分流服务的通路,开通便捷;四、分流服务支持多站接入,在切换流程上进行了充分的考虑,满足业务连续性要求;五、由于该分流服务直接部署在基站侧,和核心网之间没有耦合关系,该发明的本地分流服务可以支持对接其他厂家的核心网。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本地边缘分流系统,该系统的基站按照切片分流进行管理,系统的结构可参见图11,其中UE1表示用户终端1,UE2表示用户终端2,分流服务运行在分流服务装置中。
1.UE1签约切片ID1,UE2签约切片ID2。
2.基站分流配置按照切片ID1进行分流。
3.UE1接入到无线网络,建立上下文信息,基站用户面建立承载,建立信息包括基站侧的隧道信息(NBIP1,NBTEID1),核心网侧隧道信息(CNIP1,CNTEID1),归属的PLMN1,切片ID1,QOS信息。该切片ID1满足分流配置的规则,基站用户面将建立的承载信息通过该承载的GTP-U隧道发送基站分流服务。
4.基站分流服务根据此承载信息生成了分流用户实例,分流用户实例为双主键:基站侧的隧道信息(NBIP1,NBTEID1),核心网侧隧道信息(CNIP1,CNTEID1)。可以根据基站侧的隧道信息或核心网侧的隧道信息找到分流用户实例。
5.UE2接入到无线网络,建立上下文信息,基站用户面建立承载,建立信息包括基站侧的隧道信息(NBIP1,NBTEID2),核心网侧隧道信息(CNIP1,CNTEID2),归属的PLMN1,切片ID2,QOS信息。
6.由于对应UE2的切片ID2不需要分流,因此不需将此承载信息上报给基站分流服务。
7.当UE1发起数据业务,访问本地服务器,基站用户面将上行用户面报文封装隧道后发送给基站分流服务,封装隧道后的IP报文格式如下:
Figure BDA0002957088650000141
8.基站分流服务收到用户面报文,剥掉外层隧道和GTP-U隧道,根据报文的GTP-U隧道信息查找对应的分流用户实例,获取到切片ID1信息,满足配置的切片ID1的分流规则,则把数据发送给分流服务的转发模块,记录数据流信息和隧道的关联关系,通过对应的本地接口发送给本地服务器,发给本地服务器的报文为:
Figure BDA0002957088650000142
9.对于本地服务器对UE1发送的下行报文,分流服务根据下行业务流查找对应的上行业务流报文,如果找到,则获取该数据流对应的隧道信息,将用户报文进行反向的隧道封装,封装好的报文发送给基站用户面。
Figure BDA0002957088650000143
10.对后续的用户面业务处理流程不变。UE1访问本地服务器双向通讯正常。
11.当UE2发起数据业务,访问本地服务器,基站用户面判断此上行报文对应的切片ID不满足基站分流的规则,则不会将数据发送给本地分流服务,因此UE2无法访问本地服务器。
12.当UE1业务释放,基站用户面收到承载释放消息,需要通知分流服务释放分流用户实例。基站用户面通过UE1的GTP-U隧道,携带基站侧和核心网侧的隧道(NBIP1,NBTEID1,CNIP1,CNTEID1)发给基站分流服务。
基站分流服务根据收到的(NBIP1,NBTEID1,CNIP1,CNTEID1)查找对应的分流用户实例进行释放。
实施例六
当多个基站同时服务一个园区toB业务,用户终端UE1需要在多个基站之间移动,需要考虑基站本地分流的业务连续性。此时把其中一个基站的分流服务做为锚点分流,其他基站需要进行本地分流时,需要将报文转发给此锚点分流服务。系统结构可参见图12:
1.基站1和基站2同时服务一个园区。UE1可能在基站1和基站2之间移动。
2.基站2上部署了基站分流服务。作为2个基站的分流锚点。该分流服务配置了基于本地服务的目的IP分流规则。
3.基站1和基站2上的分流服务之间需要打通数据通路,采用隧道的方式,这样对传输网络之间,隧道两侧地址分别为站点1的业务IP(NBIP1)、分流服务的业务IP。
4.当UE1接入到无线网络,建立上下文信息,基站用户面建立承载,建立信息包括基站侧的隧道信息(NBIP1,NBTEID1),核心网侧隧道信息(CNI P1,CNTEID1),归属的PLMN1,切片ID1,QOS信息。该切片ID1满足分流配置的规则,基站1用户面将建立的承载信息通过该承载的GTP-U隧道,并打外层隧道,外层隧道的目的IP为基站2的分流服务的IP地址,然后发送给基站2的分流服务。
5.基站2的分流服务接收到基站1发送过来的承载上报消息,进行报文隧道解封装处理,提取报文信息,建立该UE1对应的分流用户实例。
6.UE1发起数据业务,访问本地服务。上行报文在基站1的用户面处理后,进行外层隧道封装,外层隧道的目的IP为基站2的分流服务的IP地址发,发送给基站2的分流服务。
7.基站2的分流服务收到报文,进行隧道报文的解封装,根据内层报文的五元组和对应的分流规则进行匹配,匹配到了目的IP分流规则,则通过报文转发模块转发到本地服务器。对于本地服务发送的下行报文,本地分流服务根据对应的上行流进行反向匹配,找到对应此UE的隧道信息,进行报文隧道封装,发送给基站1,后续基站用户面进行正常的报文转发,业务正常。
8.此时,UE1从基站1的覆盖区域移动到基站2的覆盖区域,基站和UE判决需要进行切换。发起切换流程。基站1和目标基站2建立反传隧道,准备关闭空口资源时,需要通知基站分流服务,此用户的承载需要进行切换,源站在该用户的GTP-U隧道上发送切换指示消息给分流服务,分流服务根据GTP-U的隧道信息,查找当前的用户面实例,标识此用户面实例即将发起切换。
9.当目标基站2反传隧道建立后,并收到了空口重配请求时,将目标站和核心网之间建立的承载信息发送给分流服务。建立信息包括基站侧的隧道信息(NBIP2,NBTEID2),核心网侧隧道信息(CNIP1,CNTEID1),归属的PLMN1,切片ID1,QOS信息。
10.基站分流服务收到了目标站的承载上报消息,根据核心网侧的隧道信息,查找分流用户实例,该用户面实例记录了是准备切换的实例,则将该分流用户实例的基站侧隧道信息更新,基站侧的隧道信息更新为(NBIP2,NBTEID2),核心网侧隧道信息不变,PLMN,切片,QOS等信息如有变化,也需要进行更新,该实例对用的终端标识信息需要继承。
11.基站切换成功后,终端用户报文发送给目标站2,目标站2接收报文转发给分流服务,分流服务根据规则转发给本地园区网络。对于本地网发送的下行报文,本地分流服务收到下行报文,根据流信息找到对应的新的隧道信息,进行隧道的封装,并发送给目标基站2。
通过上述流程,UE1的上下行业务连续性能够保障。
可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来实现)、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计算机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所以,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7)

1.一种本地边缘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边缘分流方法包括:
分流服务接收基站发送的用户面承载信息,根据所述用户面承载信息建立分流用户面实例;
所述分流服务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业务报文时,判断所述上行数据业务报文是否有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为是时,将所述上行数据业务报文与分流匹配规则进行匹配,确定将所述上行数据业务报文转发给核心网,或转发给本地服务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地边缘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服务与基站,以及与核心网之间,均采用GTP-U隧道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分流服务接收所述用户面承载信息时还包括,记录所述用户面承载信息中的用户终端与GTP-U隧道的对应关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地边缘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服务接收到本地服务器发送的下行数据业务报文时,将所述下行数据业务报文与分流匹配规则进行匹配,确定所述下行数据业务报文是否转发给对应的基站。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地边缘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用户面承载信息建立分流用户面实例,包括:
对所述用户面承载信息进行隧道的解封装,并建立所述分流用户面实例,所述分流用户面实例为双主键,包括:基站侧的隧道信息和核心网侧隧道信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地边缘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上行数据业务报文与分流匹配规则进行匹配,确定将所述上行数据业务报文转发给核心网,或转发给本地服务器,包括:
当所述上行数据业务报文与所述分流匹配规则匹配时转发给本地服务器,不匹配时转发给核心网。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地边缘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分流服务接收到新的用户面承载信息时,查询是否存在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
存在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时,对分流用户面实例进行更新;
不存在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时,建立新的分流用户面实例。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地边缘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分流服务接收到释放承载信息时,查找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并删除。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地边缘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分流服务根据上行数据业务报文未找到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时,向对应的基站发送承载信息请求;接收基站返回的用户面承载信息,并建立新的分流用户面实例。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地边缘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分流服务连接的基站数大于等于两个时,基站与所述分流服务之间在GTP-U报文基础上封装外层隧道,所述外层隧道为二层隧道或三层该隧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本地边缘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分流服务接收到基站的切换指令时,根据所述切换指令标记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所述切换指令是用户终端在基站之间发生切换时产生;
当接收到的用户面承载信息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上有切换标记时,对分流用户面实例进行更新。
11.如权利要求1-10所述的本地边缘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匹配规则包括:五元组分流、切片分流、PLMN分流和域名分流,至少一种匹配规则。
12.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本地边缘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面承载信息,包括:基站侧的隧道信息和核心网用户面的隧道信息,以及PLMN信息、切片信息和Qos信息至少一种。
13.一种本地边缘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边缘分流方法包括:
基站给接入的用户终端建立用户面实例,并将所述用户面实例的用户面承载信息发送给分流服务,所述用户面承载信息用于所述分流服务建立分流用户面实例;
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业务时,生成上行数据业务报文,并发送给所述分流服务,所述上行数据业务报文由所述分流服务根据分流匹配规则确定转发给核心网,或转发给本地服务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本地边缘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与所述分流服务之间采用GTP-U隧道进行数据传输。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本地边缘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分流服务发送的下行数据业务报文时,将所述下行数据业务报文发送给对应的用户终端。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本地边缘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用户面承载信息发生改变时,将改变后的用户面承载信息发送给所述分流服务。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本地边缘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用户面实例被删除时,向所述分流服务发送释放承载信息。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本地边缘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到所述分流服务的承载信息请求时,查找对应的用户面承载信息,并发送给所述分流服务。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本地边缘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基站数大于等于两个时,基站与所述分流服务之间在GTP-U报文基础上封装外层隧道,所述外层隧道为二层隧道或三层该隧道。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本地边缘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用户终端接入的基站由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时,所述源基站产生切换指令,并发送给所述分流服务;
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目标基站之间建立反传隧道,所述源基站将所述用户终端的源用户面承载信息发送给所述目标基站,所述目标基站建立目的用户面实例,并将目的用户面承载信息发送给所述分流服务,所述目的用户面承载信息用于所述分流服务对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进行切换和更新。
21.如权利要求13-20所述的本地边缘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匹配规则包括:五元组分流、切片分流、PLMN分流和域名分流,至少一种匹配规则。
22.如权利要求13-20任一项所述的本地边缘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面承载信息,包括:基站侧的隧道信息和核心网用户面的隧道信息,以及PLMN信息、切片信息和Qos信息至少一种。
23.一种分流服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服务装置包括:承载信息处理模块、隧道封装/解封装模块、规则匹配模块和报文转发模块;
所述承载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用户面承载信息,根据所述用户面承载信息建立分流用户面实例,并记录所述用户面承载信息中的用户终端与GTP-U隧道的对应关系;
所述隧道封装/解封装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报文时,进行隧道的解封装处理,以及接收到下行数据报文时进行隧道的封装处理;
所述规则匹配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业务报文,判断所述上行数据业务报文是否有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为是时,将所述上行数据业务报文与分流匹配规则进行匹配,确定将所述上行数据业务报文转发给核心网,或转发给本地服务器;
所述报文转发模块用于将所述上行数据业务报文转发给本地服务器,或核心网。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分流服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文转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本地服务器发送的下行数据业务报文;
所述规则匹配模块还用于将所述下行数据业务报文与分流匹配规则进行匹配,确定所述下行数据业务报文是否转发给对应的基站。
25.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控制面处理模块、用户面处理模块和权利要求23、24任一项所述的分流服务装置;
所述控制面处理模块用于与用户终端连接,并与所述用户面处理模块进行数据交换;
所述用户面处理模块用于给所述用户终端建立用户面实例,并将用户面承载信息发送给所述分流服务装置。
26.一种本地边缘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边缘分流系统包括:用户终端、本地服务器、核心网和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基站;
所述基站给连接的所述用户终端建立对应的用户面实例和分流用户面实例;当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业务报文时,所述分流用户面实例判断所述上行数据业务报文在本地是否有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为是时,将所述上行数据业务报文与分流匹配规则进行匹配,确定将所述上行数据业务报文转发给核心网,或转发给本地服务器。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本地边缘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与所述基站的分流服务装置之间在GTP-U报文基础上封装外层隧道,所述外层隧道为二层隧道或三层该隧道;
当所述用户终端从所述基站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时,所述基站产生切换指令并发送给所述基站内的分流服务装置,所述分流服务装置根据所述切换指令将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进行标记;
所述第二基站与所述基站之间建立反传隧道,所述基站将所述用户终端的源用户面承载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所述第二基站建立第二用户面实例,并将第二用户面承载信息发送给所述分流服务装置,所述分流服务装置对对应的分流用户面实例进行切换和更新。
CN202110225288.2A 2021-03-01 2021-03-01 一种本地边缘分流方法、系统以及分流服务装置和基站 Pending CN1150028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5288.2A CN115002827A (zh) 2021-03-01 2021-03-01 一种本地边缘分流方法、系统以及分流服务装置和基站
CA3206792A CA3206792A1 (en) 2021-03-01 2022-01-07 Local edge offloading method and system, and offloading service apparatus and base station
US18/274,735 US20240022962A1 (en) 2021-03-01 2022-01-07 Local edge offloading method and system, and offloading service apparatus and base station
PCT/CN2022/070642 WO2022183844A1 (zh) 2021-03-01 2022-01-07 一种本地边缘分流方法、系统以及分流服务装置和基站
EP22762313.9A EP4304243A1 (en) 2021-03-01 2022-01-07 Local edge shunting method and system, and shunting service apparatus and base station
ZA2023/07785A ZA202307785B (en) 2021-03-01 2023-08-08 Local edge shunting method and system, and shunting service apparatus and base st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5288.2A CN115002827A (zh) 2021-03-01 2021-03-01 一种本地边缘分流方法、系统以及分流服务装置和基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02827A true CN115002827A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18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25288.2A Pending CN115002827A (zh) 2021-03-01 2021-03-01 一种本地边缘分流方法、系统以及分流服务装置和基站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22962A1 (zh)
EP (1) EP4304243A1 (zh)
CN (1) CN115002827A (zh)
CA (1) CA3206792A1 (zh)
WO (1) WO2022183844A1 (zh)
ZA (1) ZA20230778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17581A (zh) * 2022-12-14 2023-04-25 深圳千通科技有限公司 5g流量分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4066526A1 (zh) * 2022-09-27 2024-04-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43885A1 (en) * 2013-08-29 2015-03-04 NTT DoCoMo,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 packet gateway user plane
CN106941733B (zh) * 2016-01-04 2022-05-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双连接中实现重配置的方法、主服务基站及辅服务基站
WO2018045515A1 (zh) * 2016-09-07 2018-03-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分流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19210966A1 (en) * 2018-05-03 2019-11-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lient device, network control node and upf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streams of data packets in multi-connectivity
CN109951880B (zh) * 2019-03-15 2021-01-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信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6526A1 (zh) * 2022-09-27 2024-04-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017581A (zh) * 2022-12-14 2023-04-25 深圳千通科技有限公司 5g流量分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ZA202307785B (en) 2024-03-27
EP4304243A1 (en) 2024-01-10
WO2022183844A1 (zh) 2022-09-09
CA3206792A1 (en) 2022-09-09
US20240022962A1 (en) 2024-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26165B2 (en) Radio network node, network node, database, configuration control node,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by
WO2020200118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475368B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RU2698427C1 (ru) Система радиостанций, терминал радиосвязи и способы их работы
EP3398361B1 (en) Network nodes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in for enabling communic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797947B2 (en) Packet forwarding in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JP2021518079A (ja) パケット伝送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WO2019185062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600508A (zh) Iab节点双连接建立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US10939485B2 (en) Mechanism for realizing LWA/LWIP aggregator function
WO2022183844A1 (zh) 一种本地边缘分流方法、系统以及分流服务装置和基站
US20230262790A1 (en) Method for releasing f1 connection an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2929930A (zh) 逻辑无线电网络
US20230126582A1 (en) Method for selecting relay device, remote device and relay device
US11979349B2 (en) Mobile network user plane with access network user plane function
EP4228180A1 (en) Apparatu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s
CN110582993B (zh) 通过局域网连接进行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GB2624000A (en) Migration of nodes in an IAB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6684992A (zh) 5glan端到端通信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GB2624057A (en) Managing network connectivit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5707029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4094687A2 (en) Migration of nodes in an iab communication system
GB2620784A (en) Managing migration involving a mobile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node
GB2620605A (en) Managing network connectivit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7813912A (zh) 集成接入和回程网络的增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