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02007A - 网络延迟判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网络延迟判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02007A
CN115002007A CN202210542607.7A CN202210542607A CN115002007A CN 115002007 A CN115002007 A CN 115002007A CN 202210542607 A CN202210542607 A CN 202210542607A CN 115002007 A CN115002007 A CN 1150020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lay
data packet
network
preset
time peri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4260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02007B (zh
Inventor
周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4260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020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020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020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020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020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52D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50Queue scheduling
    • H04L47/56Queue scheduling implementing delay-aware schedu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关于一种网络延迟判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时间段内的数据包传输参数;根据数据包传输参数和预设的稳定性算法,确定目标时间段内的延迟稳定性参数值;其中,延迟稳定性参数值用于反映目标时间段内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网络固有延迟的稳定程度;在延迟稳定性参数值满足预设延迟波动条件下,根据预设的延迟阈值更新策略,对当前网络固有延迟阈值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网络固有延迟阈值;根据更新后的网络固有延迟阈值以及目标时间段内发送的各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确定目标时间段内的网络延迟类型。采用本方法,提供了网络延迟判别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网络延迟判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延迟判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存在网络延迟的情况。其中,网络延迟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网路排队延迟,第二类为网络固有延迟。针对这两类不同的网络延迟类型,数据发送端会分别采用不同的网络传输策略进行数据包传输。因此,在进行数据传输之前,对当前网络中的网络延迟类型的判别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的网络延迟判别方法,发送端通常会预设有一个网络固有延迟阈值,然后,根据当前网络中的网络延迟与该网络固有延迟阈值的大小关系,确定当前网络中网络延迟包含的延迟类型。
然而,在实际的数据传输过程中,网络固有延迟和网络排队延迟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发生网络固有延迟的延迟波动时,根据原始的网络固有延迟阈值来判断网络延迟的类型是不准确的。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网络延迟判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网络延迟判别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网络延迟判别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时间段内的数据包传输参数;
根据所述数据包传输参数和预设的稳定性算法,确定所述目标时间段内的延迟稳定性参数值;所述延迟稳定性参数值用于反映所述目标时间段内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网络固有延迟的稳定程度;
在所述延迟稳定性参数值满足预设延迟波动条件下,根据预设的延迟阈值更新策略,对当前网络固有延迟阈值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网络固有延迟阈值;
根据所述更新后的网络固有延迟阈值以及所述目标时间段内发送的各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确定所述目标时间段内的网络延迟判别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数据包传输参数和预设的稳定性算法,确定所述目标时间段内的延迟稳定性参数值,包括:
根据预设的指标计算策略以及所述数据包传输参数,确定各数据包对应的第一指标量和第二指标量;所述第一指标量表征网络中数据包量,所述第二指标量表征网络延迟的时间间隔;
根据所述第一指标量、所述第二指标量以及预设的稳定性算法,确定所述目标时间段内的延迟稳定性参数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包传输参数包括发送时间间隔和传输延迟时间;所述根据预设的指标计算策略以及所述数据包传输参数,确定各数据包对应的第一指标量和第二指标量,包括:
在所述目标时间段内传输的数据包中,确定目标数据包组;所述目标数据包组中包含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目标时间段内发送的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接收确认信息后发送的第一个数据包;
针对每一目标数据包组,根据所述目标数据包组中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所述第二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以及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二数据包间的发送时间间隔,确定所述第二数据包对应的第一指标量;
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的发送速率以及所述发送时间间隔,确定所述第二数据包对应的第二指标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延迟稳定性参数值包括相关程度、变化幅度指标量和延迟差距占比指标量;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指标量、所述第二指标量以及预设的稳定性算法,确定所述目标时间段内的延迟稳定性参数值,包括:
根据各数据包对应的第二指标量以及预设变化幅度算法,确定所述目标时间段内第二指标量的变化幅度指标量;
根据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第一个数据包与最后一个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确定所述目标时间段内的延迟差距占比指标量;
根据预设的相关性算法,确定每一所述数据包对应的所述第一指标量与所述第二指标量间的相关程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延迟稳定性参数值包括相关程度、变化幅度指标量和延迟差距占比指标量,所述根据所述数据包传输参数和预设的稳定性算法,确定所述目标时间段内的延迟稳定性参数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各所述相关程度小于等于预设相关阈值,所述变化幅度指标量大于等于预设幅度阈值以及所述延迟差距占比小于等于预设延迟占比阈值,确定所述延迟稳定性参数值满足预设延迟波动条件;
若存在所述相关程度大于预设相关阈值,所述变化幅度指标量小于预设幅度阈值以及所述延迟差距占比大于预设延迟占比阈值中的至少一种情况,确定所述延迟稳定性参数值不满足预设延迟波动条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前网络固有延迟阈值包括上限延迟阈值和下限延迟阈值,所述根据预设的延迟阈值更新策略,对当前网络固有延迟阈值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网络固有延迟阈值,包括:
根据预设的加权算法、所述上限延迟阈值以及所述目标时间段内的最大传输延迟时间,确定第一数据值,将所述第一数据值作为更新后的上限延迟阈值;
确定所述目标时间段内的最小传输延迟时间,将所述最小传输延迟时间作为更新后的下限延迟阈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更新后的网络固有延迟阈值以及所述目标时间段内发送的各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确定所述目标时间段内的网络延迟判别结果,包括:
若各所述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均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更新后的网络固有延迟阈值,则确定所述目标时间段内的网络延迟判别结果为包含排队延迟和网络固有延迟;
若各所述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中,存在所述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小于所述更新后的网络固有延迟阈值,则确定所述目标时间段内的网络延迟判别结果为包含为网络固有延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网络延迟判别结果为包含排队延迟和网络固有延迟时,生成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降低数据包发送端的发送速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网络延迟判别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被配置为执行获取目标时间段内的数据包传输参数;
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所述数据包传输参数和预设的稳定性算法,确定所述目标时间段内的延迟稳定性参数值;所述延迟稳定性参数值用于反映所述目标时间段内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网络固有延迟的稳定程度;
更新单元,被配置为执行在所述延迟稳定性参数值满足预设延迟波动条件下,根据预设的延迟阈值更新策略,对当前网络固有延迟阈值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网络固有延迟阈值;
判别单元,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所述更新后的网络固有延迟阈值以及所述目标时间段内发送的各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确定所述目标时间段内的网络延迟判别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单元还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被配置为执行根据预设的指标计算策略以及所述数据包传输参数,确定各数据包对应的第一指标量和第二指标量;所述第一指标量表征网络中数据包量,所述第二指标量表征网络延迟的时间间隔;
第二确定子单元,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所述第一指标量、所述第二指标量以及预设的稳定性算法,确定所述目标时间段内的延迟稳定性参数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包传输参数包括发送时间间隔和传输延迟时间;所述第一确定子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目标时间段内传输的数据包中,确定目标数据包组;所述目标数据包组中包含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目标时间段内发送的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接收确认信息后发送的第一个数据包;
针对每一目标数据包组,根据所述目标数据包组中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所述第二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以及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二数据包间的发送时间间隔,确定所述第二数据包对应的第一指标量;
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的发送速率以及所述发送时间间隔,确定所述第二数据包对应的第二指标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单元还包括:
第三确定子单元,被配置为执行根据各数据包对应的第二指标量以及预设变化幅度算法,确定所述目标时间段内第二指标量的变化幅度指标量;
第四确定子单元,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第一个数据包与最后一个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确定所述目标时间段内的延迟差距占比指标量;
第五确定子单元,被配置为执行根据预设的相关性算法,确定每一所述数据包对应的所述第一指标量与所述第二指标量间的相关程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延迟稳定性参数值包括相关程度、变化幅度指标量和延迟差距占比指标量,所述网络延迟判别装置还包括:
第一判别单元,被配置为执行若各所述相关程度小于等于预设相关阈值,所述变化幅度指标量大于等于预设幅度阈值以及所述延迟差距占比小于等于预设延迟占比阈值,确定所述延迟稳定性参数值满足预设延迟波动条件;
第二判别单元,被配置为执行若存在所述相关程度大于预设相关阈值,所述变化幅度指标量小于预设幅度阈值以及所述延迟差距占比大于预设延迟占比阈值中的至少一种情况,确定所述延迟稳定性参数值不满足预设延迟波动条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前网络固有延迟阈值包括上限延迟阈值和下限延迟阈值,所述确定单元还包括:
第一阈值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执行根据预设的加权算法、所述上限延迟阈值以及所述目标时间段内的最大传输延迟时间,确定第一数据值,将所述第一数据值作为更新后的上限延迟阈值;
第二阈值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执行确定所述目标时间段内的最小传输延迟时间,将所述最小传输延迟时间作为更新后的下限延迟阈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络延迟判别装置包括:
第一延迟结果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执行若各所述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均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更新后的网络固有延迟阈值,则确定所述目标时间段内的网络延迟判别结果为包含排队延迟和网络固有延迟;
第二延迟结果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执行若各所述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中,存在小于所述更新后的网络固有延迟阈值的传输延迟时间,则确定所述目标时间段内的网络延迟判别结果为包含为网络固有延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络延迟判别装置还包括:
当所述网络延迟判别结果为包含排队延迟和网络固有延迟时,生成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降低数据包发送端的发送速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的网络延迟判别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延迟判别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指令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延迟判别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本方法,通过延迟稳定性参数值以及预设的延迟波动条件,判别当前网络延迟的稳定程度,进而,在网络延迟存在波动的情况下,更新延迟阈值,以通过更新后的网络固有延迟阈值,确定当前时间段内网络延迟包含的延迟类型,提高了网络延迟类型判别结果的准确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网络延迟判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确定延迟稳定性参数值步骤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确定第一指标量和第二指标量步骤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包传输过程的示意图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确定延迟稳定性参数值步骤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判别延迟波动条件步骤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更新当前网络固有延迟阈值步骤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确定网络延迟判别结果步骤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网络延迟判别装置的框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普通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展示的数据、分析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
由于在数据包的传输过程中会存在网络传输延迟的情况,计算机设备需要对当前的网络传输延迟进行类型的判别,从而针对不同的网络传输延迟类型,采用不同的数据包传输策略,从而提高数据包传输的效率。基于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网络延迟判别方法。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网络延迟判别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网络延迟判别方法可以但不限于应用于数据包的发送端(简称为计算机设备)中,具体的网络延迟判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10中,获取目标时间段内的数据包传输参数。
在实施中,计算机设备可以按照预设的发送速率发送数据包,针对发送的每个数据包,接收端可以反馈该数据包的接收确认信息。计算机设备可以按照预设的监测周期,对数据包的传输过程进行实时监测,获取目标时间段内的数据包传输参数。目标时间段可以为一个监测周期对应的时间段。其中,数据包传输参数可以包括每一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等参数,本公开实施例不做限定。传输延迟时间可以是数据包的发出时刻到该数据包的接收确认信息的接收时刻的时间间隔。
在步骤S120中,根据数据包传输参数和预设的稳定性算法,确定目标时间段内的延迟稳定性参数值。
其中,延迟稳定性参数值用于反映目标时间段内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网络固有延迟的稳定程度。
在实施中,网络传输延迟的类型可以分为两类,排队延迟,为由于数据包的发送速率过快导致数据包在网络中排队传输的延迟,也可以称为拥堵延迟;网络固有延迟,为由于网络固有的特性造成的网络延迟,例如,可以包括空口网络延迟、路由器处理延迟等等。在网络环境中,上述排队延迟和网络固有延迟可以同时存在,并且,网络固有延迟在数据包传输过程中可能存在波动,因此,计算机设备根据数据包传输参数和预设的稳定性算法,确定目标时间段内的延迟稳定性参数值,以该延迟稳定性参数来监测网络延迟的稳定程度。该延迟稳定性参数具体用于反映网络固有延迟的稳定程度。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该延迟稳定性参数值中可以包含用于表征网络中数据包量的第一指标量的波动幅度指标量、用于表征网络延迟的时间间隔的第二指标量的延迟差距占比指标量,以及第一指标量和第二指标量间的相关程度指标量。基于延迟稳定性参数值中包含的这些指标量,计算机设备可以确定出当前网络延迟的稳定程度,本公开实施例对于延迟稳定性参数值的种类不做限定。
在步骤S130中,在延迟稳定性参数值满足预设延迟波动条件下,根据预设的延迟阈值更新策略,对当前网络固有延迟阈值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网络固有延迟阈值。
在实施中,计算机设备中预设有延迟波动条件。其中,该延迟波动条件可以包含表征延迟波动的延迟波动阈值。进而,计算机设备可以将该预设的延迟波动条件以及计算出的延迟稳定性参数值进行对比,确定当前网络中的网络固有延迟的稳定程度。该延迟波动条件反映的是网络固有延迟的延迟波动情况,从而基于该延迟波动条件可以识别出当前网络中是否发生网络固有延迟的延迟波动。如果延迟稳定性参数值不满足延迟波动条件,则说明网络固有延迟未波动;如果延迟稳定性参数值满足延迟波动条件,则说明网络固有延迟存在波动;这样,可以在网络延迟存在波动的情况下,计算机设备根据预设的延迟阈值更新策略,对当前网络固有延迟阈值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网络固有延迟阈值。
其中,当前网络固有延迟阈值为目标时间段的上一时间段(即上一监测周期)内用于判别延迟类型的延迟阈值,在一个示例中,该延迟阈值可以包括上限延迟阈值和下限延迟阈值(即确定出一个延迟范围区间)。其中,上限延迟阈值用于判别网络延迟判别结果是否包含排队延迟,下限延迟阈值用于判别网络延迟判别结果中是否包含网络固有延迟。在另一个示例中,该延迟阈值可以只包含上限延迟阈值,仅用于判别网络延迟判别结果中是否包含排队延迟。本申请实施例以设置延迟范围区间为例进行说明,其他情况与之类似。
当前网络固有延迟阈值用于限定网络固有延迟的延迟范围。进而,基于网络固有延迟的延迟范围进行网络延迟类型的判断,即比对网络固有延迟阈值与当前网络延迟的大小,若当前网路延迟的大小在该网络固有延迟阈值所限定的区间范围内,则表示当前网络延迟仅为网络固有延迟。若当前网络延迟的大小未在该网络固有延迟阈值所限定的区间范围内,则表示当前网络延迟不仅包括网络固有延迟还包括排队延迟。因此,当前网络固有延迟阈值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在目标时间段由于当前网络延迟相对于上一时间段的网络固有延迟发生了延迟波动,计算机设备就需要对上一时间段的网络固有延迟的延迟阈值(即当前网络固有延迟阈值)进行适应性调整,以准确限定网络固有延迟的延迟范围区间。否则,在网络固有延迟未发生延迟波动的情况下,则维持当前网络固有延迟阈值进行延迟类型判断。
在步骤S140中,根据更新后的网络固有延迟阈值以及目标时间段内发送的各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确定目标时间段内的网络延迟判别结果。
在实施中,更新后的网络固有延迟阈值限定了波动后的网络固有延迟的延迟区间,进而,计算机设备可以将目标时间段内的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与更新后的网络固有延迟阈值进行比较,从而得到目标时间段内的网络延迟类型。
具体地,若目标时间段内各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均大于或者等于更新后的网络固有延迟阈值(也即更新后的上限延迟阈值),则计算机设备确定网络传输延迟的网络延迟判别结果为包含排队延迟和网络固有延迟;若目标时间段内各数据包中存在传输延迟时间小于更新后的网络固有延迟阈值(也即更新后的上限延迟阈值),则计算机设备确定网络传输延迟的网络延迟判别结果为仅包含网络固有延迟。
上述网络延迟判别方法中,计算机设备获取目标时间段内的数据包传输参数。然后,计算机设备根据数据包传输参数和预设的稳定性算法,确定目标时间段内的延迟稳定性参数值。其中,延迟稳定性参数值用于反映目标时间段内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网络固有延迟的稳定程度。然后,在延迟稳定性参数值满足预设延迟波动条件下,计算机设备根据预设的延迟阈值更新策略,对当前网络固有延迟阈值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网络固有延迟阈值;然后,计算机设备根据更新后的网络固有延迟阈值以及目标时间段内发送的的各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确定目标时间段内的网络延迟类型。采用本方法,通过延迟稳定性参数值以及预设的延迟波动条件,判别当前网络延迟的稳定程度,进而,在网络延迟存在波动的情况下,更新延迟阈值,以通过更新后的网络固有延迟阈值,确定当前时间段内网络延迟包含的延迟类型,提高了网络延迟类型判别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确定延迟稳定性参数的过程中,需要预先确定第一指标量和第二指标量,则在步骤S120中,根据数据包传输参数和预设的稳定性算法,确定目标时间段内的延迟稳定性参数值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在步骤S121中,根据预设的指标计算策略以及数据包传输参数,确定各数据包对应的第一指标量和第二指标量。
其中,第一指标量表征网络中数据包量,第二指标量表征网络延迟的时间间隔。
在实施中,计算机设备存储的数据包传输参数中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每个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和目标数据包间的发送时间间隔,其中,目标数据包为目标数据包组中的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在每一目标数据包组中包含目标时间段内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以及接收到该第一数据包的接收确认信息后,发送的第一个数据包。进而,计算机设备根据指标计算策略以及每个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和目标数据包间的发送时间间隔,可以确定出每一数据包对应的第一指标量和第二指标量。该第一指标量可以表示为rttb-rtta+ta,第二指标量可以表示为Inflight。针对第一指标量和第二指标量的具体推导过程后续会进行详细说明。
在步骤S122中,根据第一指标量、第二指标量以及预设的稳定性算法,确定目标时间段内的延迟稳定性参数值。
在实施中,计算机设备根据第一指标量、第二指标量以及预设的稳定性算法,确定目标时间段内的延迟稳定性参数值,可选的,可以计算第一指标量与第二指标量间的相关程度参数,将该相关程度参数作为网络固有延迟的稳定程度的判断参数(也称为延迟稳定性参数)。另外,针对第一指标量和第二指标量反映的延迟波动特性,计算机设备还可以确定除相关程度参数之外的其他延迟稳定性参数,例如,第二指标量的变化幅度指标量、延迟差距占比指标量等,本公开实施例对于延迟稳定性参数值的种类不做限定。
在一个示例中,上述第一指标量和第二指标量的推导证明过程如下:
由于网络传输延迟可以由排队延迟和网络固有延迟构成,则网络传输延迟的表达式如下所示:
rttb=qb+Db (1)
其中,rttb表示发送数据包b对应的传输延迟时间(或称为网络传输延迟),qb表示发送数据包b对应的排队延迟,Db表示发送数据包b对应的网络固有延迟。并且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不考虑数据包丢包的特殊情况,则排队延迟对应的表达式为qb=max(0,qa+(v*ta-B*ta)/B)。其中,ta表示第一数据包a与第二数据包b之间的发送时间间隔,v*ta表示第二数据包b发送时网络中存在的数据包的数量(也即第二指标量Inflightb)、v表示发送端的数据包发送速率,B代表网络传输带宽。
进而,公式(1)可以基于排队延迟对应的表达式进行如下转换得到:
rttb-Db=max(0,qa+(v*ta-B*ta)/B) (2)
通常情况下,在网络传输延迟过程中,排队延迟不等于0,即qb>0,因此,对公式(2)进行化简得到如下表达式:
rttb-Db=qa+(v*ta-B*ta)/B (3)
其中,ta表示第一数据包a与第二数据包b之间的发送时间间隔,v*ta表示第二数据包b发送时网络中存在的数据包的数量,因此,v*ta还可以用inflightb表示。则公式(3)进一步简化为:
((rttb-rtta+ta)-(Db-Da))/Inflightb=B。 (4)
在网络传输数据包的过程中,假设限定不同数据包(例如,第一数据包a与第二数据包b)的网络固有延迟对应的传输延迟保持不变(即不存在网络固有延迟波动)的情况下,也即Db=Da,则公式(4)化简为:
(rttb-rtta+ta)/Inflightb=B (5)
根据公式(5)可以得出:数据包b的(rttb-rtta+ta)与Inflightb存在正相关关系,也即每个数据包对应的第一指标量和第二指标量存在正相关关系。
由此可见,基于步骤S121关于第一指标量与第二指标量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的证明过程的限定条件:不同数据包的网络固有延迟对应的传输延迟相同(即Db=Da),我们可以反向应用第一指标量与第二指标量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来判别网络传输延迟中网络固有延迟是否存在波动性,即若第一指标量和第二指标量不具备正相关关系时,则判定网络固有延迟存在波动(即Db≠Da)。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确定延迟稳定性参数值,可以判别当前网络延迟的稳定程度,进而,以使在网络延迟存在波动的情况下,更新延迟阈值,以通过更新后的网络固有延迟阈值,确定当前时间段内网络延迟包含的延迟类型,提高了网络延迟类型判别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数据包传输参数包括发送时间间隔和传输延迟时间。计算机设备基于这两种类型的数据包传输参数,可以确定出第一指标量和第二指标量。具体地,在步骤S121中,根据预设的指标计算策略以及数据包传输参数,确定各数据包对应的第一指标量和第二指标量的实现过程包括如下所示:
在步骤S310中,在目标时间段内传输的数据包中,确定目标数据包组。
其中,目标数据包组中包含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该第一数据包为目标时间段内发送的数据包,第二数据包为接收到第一数据包的接收确认信息后发送的第一个数据包。
在实施中,计算机设备(发送端)在数据包传输过程中持续发送数据包,其发送的每一数据包,计算机设备均会记录该数据包的发送时间戳信息。然后,当接收端的计算机设备接收到该数据包时,接收端的计算机设备会向发送端反馈该数据包的接收确认信息。发送端记录该数据包的接收确认信息的接收时间戳信息,以根据该数据包的发送时间和该数据包的接收确认信息的接收时间,确定出该数据包的完整的传输时长(也称为传输延迟时间)。
针对发送的每个数据包(也可称为第一数据包),计算机设备在接收到该数据包的接收确认信息的情况下,可以确定在该接收确认信息之后发送的第一个数据包(可称为第二数据包),然后将该第一数据包和该第二数据包划分为一个数据包组。
在步骤S320中,针对每一目标数据包组,根据目标数据包组中第一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第二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以及第一数据包与第二数据包间的发送时间间隔,确定第二数据包对应的第一指标量。
其中,传输延迟时间即该数据包的发送时间至该数据包对应的接收确认信息的的接收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实施中,如图4所示,目标数据包组中包含第一数据包a和第二数据包b。针对该目标数据包组,计算机设备根据目标数据包组中第一数据包a的传输延迟时间(rtta)、第二数据包b的传输延迟时间(rttb)以及第一数据包a与第二数据包b间的发送时间间隔(ta),确定第二数据包b对应的第一指标量(rttb-rtta+ta)。
在步骤S330中,根据第二数据包的发送速率以及发送时间间隔,确定第二数据包对应的第二指标量。
其中,发送时间间隔为发送第一数据包与发送第二数据包间的时间间隔。
在实施中,计算机设备获取发送第二数据包时的发送速率v,根据该发送速率以及发送时间间隔ta,确定第二数据包对应的第二指标量(inflightb)。具体地,第二指标量的计算公式为:v*ta=inflightb
本实施例中,通过数据包传输参数,确定各数据包第一指标量和第二指标量,通过第一指标量和第二指标量中包含的延迟稳定性特征,计算延迟稳定性参数值,以对当前网络延迟的稳定程度进行检验,进而,以使在网络延迟存在波动的情况下,更新延迟阈值,并通过更新后的网络固有延迟阈值,确定当前时间段内网络延迟包含的延迟类型,提高了网络延迟类型判别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延迟稳定性参数值可以包括相关程度、变化幅度指标量和延迟差距占比指标量。具体地,在步骤S122中,根据第一指标量、第二指标量以及预设的稳定性算法,确定目标时间段内的延迟稳定性参数值的具体处理过程包括:
在步骤S510中,根据各数据包对应的第二指标量以及预设变化幅度算法,确定目标时间段内第二指标量的变化幅度指标量。
在实施中,第二指标量表示的是发送数据包i(即任意数据包)时,网络中的数据包量,由此,基于目标时间段内每一数据包对应的第二指标量,可以得到反映目标时间段内网络中数据包量的数据序列。进而,计算机设备可以根据该数据序列中的最大第二指标量和最小第二指标量,确定出目标时间段内第二指标量(inflight)的变化幅度V。具体地,第二指标量的变化幅度指标量V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V=(Inflightmax-Inflightmin)/Inflightmin (6)
其中,Inflightmax表示目标时间段内最大第二指标量,Inflightmin表示目标时间段内最小指标量。
在步骤S520中,根据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第一个数据包与最后一个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确定目标时间段内的延迟差距占比指标量。
在实施中,在目标时间段内,计算机设备记录每一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在全部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中,为了确定数据包传输延迟时间的波动趋势,计算机设备查询并确定数据包发送过程中的第一个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和最后一个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即rttfirst和rttlast,根据第一个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和第二个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计算延迟差距占比指标量K,具体地,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K=|rttfirst-rttlast|/min(rttfirst,rttlast) (7)
其中,min(rttfirst,rttlast)表示rttfirst和rttlast中取最小值。
针对公式(7)确定出的延迟差距占比指标量K越小,表示在目标时间段内第一数据包与最后一个数据包间的波动差距越小;延迟差距占比指标量K越大,表示在目标时间段内第一数据包与最后一个数据包间的波动差距越大。
在步骤S530中,根据预设的相关性算法,确定每一数据包对应的第一指标量与第二指标量间的相关程度。
在实施中,为了验证网络延迟的稳定程度,计算机设备以第一指标量与第二指标量间的相关程度作为其中一个延迟稳定性参数值。具体地,计算机设备根据皮尔森相关系数算法计算第一指标量与第二指标量间相关程度S,本公开实施例中,对于相关程度的计算方法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指标量与第二指标量,确定延迟稳定性参数值,基于该延迟稳定性参数值可以进一步确定网络固有延迟的稳定程度,以检测是否需要对延迟阈值进行调整。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根据延迟稳定性参数值以及预设的延迟波动条件,确定目标时间段内网络延迟的稳定程度。其中,延迟稳定性参数值包括相关程度、变化幅度指标量和延迟差距占比指标量,在步骤S120之后,该网络延迟判别方法还包括:
在步骤S610中,若各相关程度小于等于预设相关阈值,变化幅度指标量大于等于预设幅度阈值以及延迟差距占比小于等于预设延迟占比阈值,确定延迟稳定性参数值满足预设延迟波动条件。
在实施中,计算机设备中预先设置有针对延迟稳定性参数值的延迟波动阈值,例如,延迟波动阈值包括相关阈值、幅度阈值和延迟占比阈值,基于该延迟波动阈值以及延迟稳定性参数值间的大小关系,可以判别当前网络传输延迟的稳定程度。具体地,当相关程度小于等于预设相关阈值,变化幅度指标量大于等于预设幅度阈值以及延迟差距占比小于等于预设延迟占比阈值时,则计算机设备确定网络固有延迟的稳定程度为存在延迟波动。基于延迟波动阈值对网络固有延迟的稳定程度进行判断的过程如下所示:
V≥Vth
S≥Sth
K≤Kth
其中,V表示为变化幅度指标量,Vth表示预设幅度阈值,取值可以为0.25。S表示为相关程度,Sth表示预设相关阈值,取值可以为0.2。K延迟差距占比指标量,Kth表示延迟波动阈值,取值可以为0.1。本公开实施例不限定延迟波动阈值的取值,可以基于实际数据包传输过程进行设定。
变化幅度指标量大于等于预设幅度阈值,表示在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网络中数据包量的变化存在较大波动;延迟差距占比小于等于延迟占比阈值,表示在数据包传输过程中,数据包虽然存在传输延迟波动,但是目标时间段内传输延迟波动趋势趋于回归,即传输延迟波动并未越来越大。相关程度小于等于预设相关阈值,则表示在目标时间内网络传输延迟中网络固有延迟存在波动。
在步骤S620中,若存在相关程度大于预设相关阈值,变化幅度指标量小于预设幅度阈值以及延迟差距占比大于预设延迟占比阈值中的至少一种情况,确定延迟稳定性参数值不满足预设延迟波动条件。
在实施中,针对延迟稳定性参数值中的三个指标量,若存在三个指标量中的任意一个指标量的值与预设延迟阈值不满足预设的大小关系,即若存在相关程度大于预设相关阈值,变化幅度指标量小于预设幅度阈值以及延迟差距占比大于预设延迟占比阈值中的至少一种情况,则计算机设备确定网络固有延迟的稳定程度为延迟稳定。例如,若存在相关程度大于预设阈值时,表明第一指标量与第二指标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进而,在第一指标量与第二指标量存在正相关关系的条件下,则网络传输延迟(即网络固有延迟)稳定。
本实施例中,通过判别当前网络环境中的延迟稳定性参数值是否满足预设延迟波动条件,确定网络传输延迟的延迟波动情况,实现了对网络传输延迟的波动情况的监测。
可选的,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主要采用相关程度进行网络固有延迟的稳定程度的判断,相应的,在步骤S120之后,该网络延迟判别方法还包括:
若相关程度小于等于预设相关阈值,确定目标时间段内网络固有延迟的稳定程度为存在网络延迟波动;若相关程度大于预设相关阈值,确定目标时间段内网络固有延迟的稳定程度为网络延迟稳定。
可选的,在基于相关程度以及预设相关阈值进行比较判断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基于预设的幅度阈值以及变化幅度指标量、预设延迟占比阈值以及延迟差距占比指标量进一步判断,确定目标时间段内网络固有延迟的稳定程度(即为网络延迟波动还是网络延迟稳定)。
针对一个延迟稳定性参数值的判别方法与针对多个延迟稳定性参数值的判别方法类似,本公开实施例不再赘述。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当前网络固有延迟阈值包括上限延迟阈值和下限延迟阈值,在步骤S130中,根据预设的延迟阈值更新策略,对当前网络固有延迟阈值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网络固有延迟阈值的具体实现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S710中,根据预设的加权算法、上限延迟阈值以及目标时间段内的最大传输延迟时间,确定第一数据值,将第一数据值作为更新后的上限延迟阈值。
其中,该当前网络固有延迟阈值为目标时间段的上一时间段的上限延迟阈值。
在实施中,在发生网络传输延迟波动的情况下,计算机设备根据当前网络固有延迟阈值、目标时间段内的最大传输延迟时间、该当前网络固有延迟阈值对应的权重、该最大传输延迟时间对应的权重,计算第一数据值,并将该第一数据值作为上限延迟阈值。具体地,该第一数据值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Tupper=Tupper*α+rttmax*β (8)
其中,Tupper为当前网络固有延迟阈值(也称为上限延迟阈值),rttmax为目标时间段内各数据包对应的最大的传输延迟时间,α和β为加权系数,可选的,基于网络延迟波动进行具体设置α可以取0.825,β可以取0.125,本公开实施例对于加权系数的实际取值不做限定,
在步骤S720中,确定目标时间段内的最小传输延迟时间,将原始下限延迟阈值作为更新后的下限延迟阈值。
在实施中,针对下限延迟阈值(也称为网络固有延迟下限阈值),在目标时间段内,计算机设备可以直接将目标时间段内的最小传输延迟时间,作为下限延迟阈值,以使该下限延迟阈值可以用于判别当前网络传输延迟的延迟类型。例如,若当前网络传输延迟大于等于下限延迟阈值,则计算机设备确定当前网络传输延迟为网络固有延迟;若当前网络传输延迟小于下限延迟阈值,则计算机设备确定当前网络环境中不存在网络传输延迟,即当前网络传输延迟可以忽略不计。
可选的,若当前网络传输延迟的延迟稳定性参数不满足预设延迟波动条件,也即当前网络传输延迟未发生延迟波动,则在当前目标时间段内依然维持上一时间段(上一监测周期)的当前网络固有延迟阈值。
本实施例中,在网络传输延迟存在波动的情况下,通过加权算法、目标时间段内的最大传输延迟时间或者最小传输延迟时间等数据对当前网络固有延迟阈值进行更新调整,得到更新后的网络固有延迟阈值,该延迟阈值更贴合当前网络环境中的网络传输延迟,提供了网络延迟判别的准确性。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在步骤S140中,根据更新后的网络固有延迟阈值以及目标时间段内发送的各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确定目标时间段内的网络延迟类型的具体实现方式如下所示:
在步骤S810中,若各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均大于或者等于更新后的网络固有延迟阈值,则确定目标时间段内的网络延迟判别结果为包含排队延迟和网络固有延迟。
在实施中,针对确定出的更新后的网络固有延迟阈值,计算机设备检测目标时间段内,各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若在目标时间段内的各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均大于或者等于更新后的网络固有延迟阈值,则计算机设备确定目标时间段内的网络传输延迟为排队延迟和网络固有延迟。
在步骤S820中,若各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中,存在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小于更新后的网络固有延迟阈值,则确定目标时间段内的网络延迟判别结果为包含为网络固有延迟。
在实施中,若各数据包中存在传输延迟时间小于更新后的网络固有延迟阈值(也称为网络固有延迟阈值),表明当前网络传输延迟未超过网络固有延迟的可变化范围,则计算机设备确定目标时间段内的网络传输延迟为网络固有延迟。
本实施例中,将更新后的网络固有延迟阈值与各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进行比较,确定目标时间段内的网络延迟判别结果,提高了网络延迟判别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确定出网络传输延迟的延迟类型之后,还可以针对网络延迟的延迟类型以及预设的传输策略,控制数据包传输,则该网络延迟判别方法还包括:
当网络延迟判别结果为包含排队延迟和网络固有延迟时,生成控制指令。
其中,该控制指令用于降低数据包发送端的发送速率。
在实施中,当网络传输延迟为排队延迟和网络固有延迟时,表明网络中除了网络固有延迟(网络固有延迟无可避免)之外,还存在数据包拥堵造成的延迟(即排队延迟),则计算机设备基于预设的传输策略,生成控制指令,通过该控制指令可以控制降低数据包发送速率,以使减少传输过程中网络的数据包量,从而降低排队延迟,以提高数据包传输成功率。
可选的,计算机设备可以持续对网络传输过程中的网络传输延迟类型进行判别,进而,基于预设传输策略实时调整数据包发送速率,以保证数据包传输过程的高效性。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1至图3,图5至图8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1至图3,图5至图8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上述方法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可互相参见,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相关之处参见其他方法实施例的说明即可。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网络延迟判别装置框图。参照图9,该装置900包括获取单元910、确定单元920、更新单元930和判别单元940。
获取单元910,被配置为执行获取目标时间段内的数据包传输参数;
确定单元920,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数据包传输参数和预设的稳定性算法,确定目标时间段内的延迟稳定性参数值;延迟稳定性参数值用于反映目标时间段内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网络固有延迟的稳定程度;
更新单元930,被配置为执行在延迟稳定性参数值满足预设延迟波动条件下,根据预设的延迟阈值更新策略,对当前网络固有延迟阈值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网络固有延迟阈值;
判别单元940,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更新后的网络固有延迟阈值以及目标时间段内发送的各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确定目标时间段内的网络延迟判别结果。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确定单元920还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被配置为执行根据预设的指标计算策略以及数据包传输参数,确定各数据包对应的第一指标量和第二指标量;所述第一指标量表征网络中数据包量,所述第二指标量表征网络延迟的时间间隔;
第二确定子单元,被配置为执行根据第一指标量、第二指标量以及预设的稳定性算法,确定目标时间段内的延迟稳定性参数值。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数据包传输参数包括发送时间间隔和传输延迟时间;第一确定子单元具体用于在目标时间段内传输的数据包中,确定目标数据包组;目标数据包组中包含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第一数据包为目标时间段内发送的数据包,第二数据包为接收到第一数据包的接收确认信息后发送的第一个数据包;
针对每一目标数据包组,根据目标数据包组中第一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第二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以及第一数据包与第二数据包间的发送时间间隔,确定第二数据包对应的第一指标量;
根据第二数据包的发送速率以及发送时间间隔,确定第二数据包对应的第二指标量。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确定单元920还包括:
第三确定子单元,被配置为执行根据各数据包对应的第二指标量以及预设变化幅度算法,确定目标时间段内第二指标量的变化幅度指标量;
第四确定子单元,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第一个数据包与最后一个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确定目标时间段内的延迟差距占比指标量;
第五确定子单元,被配置为执行根据预设的相关性算法,确定每一数据包对应的第一指标量与第二指标量间的相关程度。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延迟稳定性参数值包括相关程度、变化幅度指标量和延迟差距占比指标量,网络延迟判别装置900还包括:
第一判别单元,被配置为执行若各相关程度小于等于预设相关阈值,变化幅度指标量大于等于预设幅度阈值以及延迟差距占比小于等于预设延迟占比阈值,确定延迟稳定性参数值满足预设延迟波动条件;
第二判别单元,被配置为执行若存在相关程度大于预设相关阈值,变化幅度指标量小于预设幅度阈值以及延迟差距占比大于预设延迟占比阈值中的至少一种情况,确定延迟稳定性参数值不满足预设延迟波动条件。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当前网络固有延迟阈值包括上限延迟阈值和下限延迟阈值,确定单元920还包括:
第一阈值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执行根据预设的加权算法、上限延迟阈值以及目标时间段内的最大传输延迟时间,确定第一数据值,将第一数据值作为更新后的上限延迟阈值;
第二阈值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执行确定目标时间段内的最小传输延迟时间,将最小传输延迟时间作为更新后的下限延迟阈值。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网络延迟判别装置900包括:
第一延迟结果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执行若各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均大于或者等于更新后的网络固有延迟阈值,则确定目标时间段内的网络延迟判别结果为包含排队延迟和网络固有延迟;
第二延迟结果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执行若各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中,存在小于所述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小于所述更新后的网络固有延迟阈值,则确定目标时间段内的网络延迟判别结果为包含为网络固有延迟。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网络延迟判别装置900还包括:
当网络延迟判别结果为包含排队延迟和网络固有延迟时,生成控制指令,控制指令用于降低数据包发送端的发送速率。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网络延迟判别的电子设备1000的框图。例如,电子设备10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10,电子设备10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1002、存储器1004、电源组件1006、多媒体组件1008、音频组件10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1012、传感器组件1014以及通信组件1016。
处理组件1002通常控制电子设备10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10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10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10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10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1008和处理组件10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10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电子设备10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电子设备10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10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光盘或石墨烯存储器。
电源组件1006为电子设备10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10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电子设备10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1008包括在所述电子设备10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1008包括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电子设备10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10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1010包括麦克风(MIC),当电子设备10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1004或经由通信组件10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1010还包括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1012为处理组件10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10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电子设备10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1014可以检测到电子设备10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电子设备10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1014还可以检测电子设备1000或电子设备1000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电子设备10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设备10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电子设备10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10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10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10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1016被配置为便于电子设备10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电子设备10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运营商网络(如2G、3G、4G或5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10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10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1004,上述指令可由电子设备1000的处理器10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包括指令,上述指令可由电子设备1000的处理器10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
需要说明的,上述的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等根据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还可以包括其他的实施方式,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参照相关方法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作一一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网络延迟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时间段内的数据包传输参数;
根据所述数据包传输参数和预设的稳定性算法,确定所述目标时间段内的延迟稳定性参数值;所述延迟稳定性参数值用于反映所述目标时间段内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网络固有延迟的稳定程度;
在所述延迟稳定性参数值满足预设延迟波动条件下,根据预设的延迟阈值更新策略,对当前网络固有延迟阈值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网络固有延迟阈值;
根据所述更新后的网络固有延迟阈值以及所述目标时间段内发送的各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确定所述目标时间段内的网络延迟判别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延迟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数据包传输参数和预设的稳定性算法,确定所述目标时间段内的延迟稳定性参数值,包括:
根据预设的指标计算策略以及所述数据包传输参数,确定各数据包对应的第一指标量和第二指标量;所述第一指标量表征网络中数据包量,所述第二指标量表征网络延迟的时间间隔;
根据所述第一指标量、所述第二指标量以及预设的稳定性算法,确定所述目标时间段内的延迟稳定性参数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延迟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传输参数包括发送时间间隔和传输延迟时间;所述根据预设的指标计算策略以及所述数据包传输参数,确定各数据包对应的第一指标量和第二指标量,包括:
在所述目标时间段内传输的数据包中,确定目标数据包组;所述目标数据包组中包含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目标时间段内发送的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接收确认信息后发送的第一个数据包;
针对每一目标数据包组,根据所述目标数据包组中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所述第二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以及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二数据包间的发送时间间隔,确定所述第二数据包对应的第一指标量;
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的发送速率以及所述发送时间间隔,确定所述第二数据包对应的第二指标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网络延迟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稳定性参数值包括相关程度、变化幅度指标量和延迟差距占比指标量;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指标量、所述第二指标量以及预设的稳定性算法,确定所述目标时间段内的延迟稳定性参数值,包括:
根据各数据包对应的第二指标量以及预设变化幅度算法,确定所述目标时间段内第二指标量的变化幅度指标量;
根据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第一个数据包与最后一个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确定所述目标时间段内的延迟差距占比指标量;
根据预设的相关性算法,确定每一所述数据包对应的所述第一指标量与所述第二指标量间的相关程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延迟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稳定性参数值包括相关程度、变化幅度指标量和延迟差距占比指标量,所述根据所述数据包传输参数和预设的稳定性算法,确定所述目标时间段内的延迟稳定性参数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各所述相关程度小于等于预设相关阈值,所述变化幅度指标量大于等于预设幅度阈值以及所述延迟差距占比小于等于预设延迟占比阈值,确定所述延迟稳定性参数值满足预设延迟波动条件;
若存在所述相关程度大于预设相关阈值,所述变化幅度指标量小于预设幅度阈值以及所述延迟差距占比大于预设延迟占比阈值中的至少一种情况,确定所述延迟稳定性参数值不满足预设延迟波动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延迟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网络固有延迟阈值包括上限延迟阈值和下限延迟阈值,所述根据预设的延迟阈值更新策略,对当前网络固有延迟阈值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网络固有延迟阈值,包括:
根据预设的加权算法、所述上限延迟阈值以及所述目标时间段内的最大传输延迟时间,确定第一数据值,将所述第一数据值作为更新后的上限延迟阈值;
确定所述目标时间段内的最小传输延迟时间,将所述最小传输延迟时间作为更新后的下限延迟阈值。
7.一种网络延迟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被配置为执行获取目标时间段内的数据包传输参数;
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所述数据包传输参数和预设的稳定性算法,确定所述目标时间段内的延迟稳定性参数值;所述延迟稳定性参数值用于反映所述目标时间段内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网络固有延迟的稳定程度;
更新单元,被配置为执行在所述延迟稳定性参数值满足预设延迟波动条件下,根据预设的延迟阈值更新策略,对当前网络固有延迟阈值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网络固有延迟阈值;
判别单元,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所述更新后的网络固有延迟阈值以及所述目标时间段内发送的各数据包的传输延迟时间,确定所述目标时间段内的网络延迟判别结果。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延迟判别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延迟判别方法。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包括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网络延迟判别方法。
CN202210542607.7A 2022-05-18 2022-05-18 网络延迟判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0020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42607.7A CN115002007B (zh) 2022-05-18 2022-05-18 网络延迟判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42607.7A CN115002007B (zh) 2022-05-18 2022-05-18 网络延迟判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02007A true CN115002007A (zh) 2022-09-02
CN115002007B CN115002007B (zh) 2023-12-19

Family

ID=83027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42607.7A Active CN115002007B (zh) 2022-05-18 2022-05-18 网络延迟判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0200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55920A (zh) * 2023-02-16 2023-05-23 北京万里开源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MySQL协议数据库数据远距离传输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07134A (zh) * 2015-07-29 2015-10-28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抑制分组网络pdv噪声的方法、装置及从时钟设备
EP3211835A1 (en) * 2016-02-29 2017-08-30 AirMagnet,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monitor network delay
CN109327716A (zh) * 2018-10-31 2019-02-12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延迟控制方法、延迟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20896A (zh) * 2019-04-15 2019-08-13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延迟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51718A (zh) * 2021-01-28 2021-05-04 深圳市晨北科技有限公司 带宽调整方法及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422821A (zh) * 2021-06-21 2021-09-2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 一种状态更新数据包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4205266A (zh) * 2021-11-18 2022-03-18 上海京像微电子有限公司 网络时延计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07134A (zh) * 2015-07-29 2015-10-28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抑制分组网络pdv噪声的方法、装置及从时钟设备
EP3211835A1 (en) * 2016-02-29 2017-08-30 AirMagnet,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monitor network delay
CN109327716A (zh) * 2018-10-31 2019-02-12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延迟控制方法、延迟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20896A (zh) * 2019-04-15 2019-08-13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延迟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51718A (zh) * 2021-01-28 2021-05-04 深圳市晨北科技有限公司 带宽调整方法及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422821A (zh) * 2021-06-21 2021-09-2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 一种状态更新数据包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4205266A (zh) * 2021-11-18 2022-03-18 上海京像微电子有限公司 网络时延计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55920A (zh) * 2023-02-16 2023-05-23 北京万里开源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MySQL协议数据库数据远距离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6155920B (zh) * 2023-02-16 2023-10-03 北京万里开源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MySQL协议数据库数据远距离传输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02007B (zh) 2023-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74538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0211535A1 (zh) 网络延迟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314615B (zh) 竞争窗口大小的调整方法及装置、数据发送设备
CN109698794B (zh) 一种拥塞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561356B (zh)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18503989A (ja) 情報処理方法、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11654354B (zh) 最大传输单元mtu的探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19061085A1 (zh) 信道检测、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15002007B (zh) 网络延迟判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65517B (zh) 网络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982249A1 (en) Delay adjustment method and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933773B (zh) 链路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09194808B (zh) 音量调节方法及装置
WO2021073394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84340B (zh) 配置信息更新方法及装置
CN104601413B (zh) 网络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4618165A (zh) 一种网络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4650571A (zh) 通信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5065643B (zh) 网络链路拥塞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60860B (zh) 设备调试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4016344A1 (zh) 接收参数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68969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udio and video synchronization
CN114363426B (zh) 基于udt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019677B (zh)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23123778A1 (zh) 数据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和程序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