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01803A - 手机银行登录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手机银行登录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01803A
CN115001803A CN202210602484.1A CN202210602484A CN115001803A CN 115001803 A CN115001803 A CN 115001803A CN 202210602484 A CN202210602484 A CN 202210602484A CN 115001803 A CN115001803 A CN 1150018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login
user
verification
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0248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01803B (zh
Inventor
党娜
刘洋
李�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nk of China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nk of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nk of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Bank of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0248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018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01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018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018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018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07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tickets, e.g. Kerber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passwords
    • H04L63/083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passwords using one-time-passwo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60Context-dependent secu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04W4/14Short messaging services, e.g. short message services [SMS] or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USS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机银行登录方法及装置,涉及金融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提交的手机银行登录请求,手机银行登录请求中携带有登录账号;在登录账号为用户的预留手机号码中,除用户设置的常用手机号码外的其他手机号码时,生成身份验证方式选择信息,发送给手机银行终端;接收用户提交的身份验证方式;在身份验证方式为动态指令验证方式时,向登录账号发送验证短信;验证短信中包含临时登录二维码,以供手机银行终端扫描所述临时登录二维码后获取验证码;接收到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的验证码时,对验证码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后允许用户登录手机银行,向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登录后的业务服务信息。本发明可以提高手机银行登录效率。

Description

手机银行登录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手机银行登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户在登录手机银行时,是根据在银行预留的手机号码作为登录账号进行登录。但是,越来越多的用户拥有多个手机号码。针对用户访问频率较低的手机银行,常常会出现忘记对应的登录账号是哪一个手机号码的情况,需要不断尝试。且若用户预留的手机号码不是常用的手机号码,还可能导致用户不能及时接收短信或者登录手机银行,手机银行登录效率低,用户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机银行登录方法,用以提高手机银行登录效率,提升用户体验度,该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通过手机银行终端提交的手机银行登录请求,所述手机银行登录请求中携带有登录账号;
在所述登录账号为所述用户的预留手机号码中,除所述用户设置的常用手机号码外的其他手机号码时,生成身份验证方式选择信息;所述预留手机号码中包含所述用户的多个手机号码;
将所述身份验证方式选择信息发送给手机银行终端;
接收用户根据所述身份验证方式选择信息提交的身份验证方式;
在所述身份验证方式为动态指令验证方式时,向所述登录账号发送验证短信;所述验证短信中包含临时登录二维码,以供手机银行终端扫描所述临时登录二维码后获取验证码;
接收到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的验证码时,对验证码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后允许用户登录手机银行,向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登录后的业务服务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手机银行登录装置,用以提高手机银行登录效率,提升用户体验度,该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通过手机银行终端提交的手机银行登录请求,所述手机银行登录请求中携带有登录账号;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登录账号为所述用户的预留手机号码中,除所述用户设置的常用手机号码外的其他手机号码时,生成身份验证方式选择信息;所述预留手机号码中包含所述用户的多个手机号码;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身份验证方式选择信息发送给手机银行终端;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根据所述身份验证方式选择信息提交的身份验证方式;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身份验证方式为动态指令验证方式时,向所述登录账号发送验证短信;所述验证短信中包含临时登录二维码,以供手机银行终端扫描所述临时登录二维码后获取验证码;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到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的验证码时,对验证码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后允许用户登录手机银行,向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登录后的业务服务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手机银行登录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手机银行登录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手机银行登录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用户通过手机银行终端提交的手机银行登录请求,所述手机银行登录请求中携带有登录账号;在所述登录账号为所述用户的预留手机号码中,除所述用户设置的常用手机号码外的其他手机号码时,生成身份验证方式选择信息;所述预留手机号码中包含所述用户的多个手机号码;将所述身份验证方式选择信息发送给手机银行终端;接收用户根据所述身份验证方式选择信息提交的身份验证方式;在所述身份验证方式为动态指令验证方式时,向所述登录账号发送验证短信;所述验证短信中包含临时登录二维码,以供手机银行终端扫描所述临时登录二维码后获取验证码;接收到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的验证码时,对验证码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后允许用户登录手机银行,向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登录后的业务服务信息。这样,用户可以通过预留的任一手机号码登录至手机银行,提高手机银行登录效率,提升用户体验度。且临时登录二维码不容易被盗取,可以确保手机银行登录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手机银行登录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设置预留手机号码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在所述身份验证方式为动态指令验证方式时,向所述登录账号发送验证短信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手机银行登录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描述一种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 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术语“至少一种”表示多种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中的至少两种的任意组合,例如,包括A、B、C中的至少一种,可以表示包括从A、B和C构成的集合中选择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元素。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个具体实施例”、“一些实施例”、“例如”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各实施例中涉及的步骤顺序用于示意性说明本申请的实施,其中的步骤顺序不作限定,可根据需要作适当调整。
经研究发现,用户在登录手机银行时,是根据在银行预留的手机号码作为登录账号进行登录。但是,越来越多的用户拥有多个手机号码。针对用户访问频率较低的手机银行,常常会出现忘记对应的登录账号是哪一个手机号码的情况,需要不断尝试。且若用户预留的手机号码不是常用的手机号码,还可能导致用户不能及时接收短信或者登录手机银行,手机银行登录效率低,用户体验不佳。
针对上述研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机银行登录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S101:接收用户通过手机银行终端提交的手机银行登录请求,所述手机银行登录请求中携带有登录账号;
S102:在所述登录账号为所述用户的预留手机号码中,除所述用户设置的常用手机号码外的其他手机号码时,生成身份验证方式选择信息;所述预留手机号码中包含所述用户的多个手机号码;
S103:将所述身份验证方式选择信息发送给手机银行终端;
S104:接收用户根据所述身份验证方式选择信息提交的身份验证方式;
S105:在所述身份验证方式为动态指令验证方式时,向所述登录账号发送验证短信;所述验证短信中包含临时登录二维码,以供手机银行终端扫描所述临时登录二维码后获取验证码;
S106:接收到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的验证码时,对验证码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后允许用户登录手机银行,向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登录后的业务服务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用户通过手机银行终端提交的手机银行登录请求,所述手机银行登录请求中携带有登录账号;在所述登录账号为所述用户的预留手机号码中,除所述用户设置的常用手机号码外的其他手机号码时,生成身份验证方式选择信息;所述预留手机号码中包含所述用户的多个手机号码;将所述身份验证方式选择信息发送给手机银行终端;接收用户根据所述身份验证方式选择信息提交的身份验证方式;在所述身份验证方式为动态指令验证方式时,向所述登录账号发送验证短信;所述验证短信中包含临时登录二维码,以供手机银行终端扫描所述临时登录二维码后获取验证码;接收到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的验证码时,对验证码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后允许用户登录手机银行,向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登录后的业务服务信息。这样,用户可以通过预留的任一手机号码登录至手机银行,提高手机银行登录效率,提升用户体验度。且临时登录二维码不容易被盗取,可以确保手机银行登录的安全性。
下面对上述手机银行登录方法加以详细说明。
针对上述S101~S102,用户在登录手机银行前,会先注册登录账号,登录账号包括用户的预留手机号码。
其中,预留手机号码为用户在提交手机银行登录请求前在银行预留的,预留手机号中包含所述用户的多个手机号码,其中,这多个手机号码中还包含一个用户设置的常用手机号码。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置预留手机号码的方法流程图,包括:
S201:对用户提交的预留手机号码进行验证。
其中,所述预留手机号码中包含多个手机号码。
S202: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向所述预留手机号码中包含的各手机号码的运营商服务器发送验证请求。
S203:接收各运营商服务器根据所述验证请求返回的验证信息。
其中,所述验证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种:人脸信息、身份证号码信息、指纹信息。
S204:根据所述验证信息确定所述预留手机号码中包含的手机号码都为所述用户的手机号码时,生成所述预留手机号码与所述用户的身份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
具体的,例如可以采用下述方法根据所述验证信息确定预留的手机号码是否为所述用户的手机号码:将运营商服务器发送的验证信息,与用户在银行预留的验证信息进行比对,比对结果一致则代表对应的预留手机号码是该用户的手机号码。
此外,若运营商服务器发送的验证信息与用户在银行预留的验证信息的种类不一致(例如,运营商服务器发送的验证信息为指纹信息,用户在银行预留的验证信息为人脸信息,没有指纹信息),根据运营商服务器发送的验证信息,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采集与验证信息对应的用户信息(例如,验证信息为指纹信息,则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
S205:根据用户的常用手机号码设置指令,从所述预留手机号码中确定一个常用手机号码,其中,常用手机号码设置指令中携带有用户设置的常用手机号码。
具体的,将常用手机号码设置指令中携带的用户设置的常用手机号码设置为常用手机号码,常用手机号码设置指令中携带的用户设置的常用手机号码为上述预留手机号码中的手机号码。
针对上述S103,身份验证方式选择信息用于提示用户选择身份验证方式,身份验证方式选择信息中包含下述至少一种身份验证方式选项:动态指令验证方式、登录密码验证方式、生物特征验证方式。
①:在用户根据所述身份验证方式选择信息提交的身份验证方式为动态指令验证方式时,执行上述S105~S106。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针对上述S105,如图3所示,例如可以采用下述方法在所述身份验证方式为动态指令验证方式时,向所述登录账号发送验证短信:
S301:在所述身份验证方式为动态指令验证方式时,生成所述登录账号对应的验证码;
S302:根据所述登录账号对应的验证码、及二维码编码规则,生成所述验证码对应的临时登录二维码;
S303:向所述登录账号发送验证短信,所述验证短信中包含临时登录二维码,以供手机银行终端扫描所述临时登录二维码后,根据预先约定的二维码编码规则报文获取所述临时登录二维码对应的验证码。
针对上述S104,接收到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的验证码时,对验证码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后允许用户登录手机银行,向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登录后的业务服务信息,例如包括:接收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的验证码,在确定所述验证码为所述登录账号关联的验证码,且根据所述验证码的生成时刻、接收时刻、以及预设有效时长确定所述验证有效时,允许用户登录手机银行,向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登录后的业务服务信息。
示例性的,在确定所述验证码为所述登录账号关联的验证码时,计算所述验证码的生成时刻、接收时刻的差值,在所述差值没有超出所述预设有效时长时,允许用户登录手机银行,向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登录后的业务服务信息。
此外,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②:在用户根据所述身份验证方式选择信息提交的身份验证方式为密码登录时,通过下述方法帮助用户登录手机银行:在所述述身份验证方式为密码登录时,向手机银行终端发送输入原始登录密码的提示信息;所述原始登录密码为用户预先设置的常用手机号码的登录密码;接收用户通过手机银行终端提交的登录密码,在用户提交的登录密码与所述用户对应的原始登录密码一致时,允许用户登录手机银行,向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登录后的业务服务信息。
此外,本发明一实施例中,③:在用户根据所述身份验证方式选择信息提交的身份验证方式为生物特征验证方式时,通过下述方法帮助用户登录手机银行:在所述身份验证方式为生物特征验证方式时,根据用户预留的生物特征信息,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采集用户当前的身份特征信息,在用户预留的生物特征信息与当前采集的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比对结果一致时,允许用户登录手机银行,向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登录后的业务服务信息。
此处,生物特征信息例如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指纹信息、人脸信息、声音信息等。
此外,为了进一步保证手机银行登录的安全性,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向手机银行终端发送修改登录密码的提示信息;接收用户通过手机银行提交的新登录密码;向手机银行终端发送是否修改常用手机号码的询问信息;接收到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的不修改常用手机号码的第一指令时,生成新登录密码和原始常用手机号码之间的关联关系;接收到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的修改常用手机号码的第二指令时,根据第二指令更新常用手机号码,生成新登录密码和更新后的常用手机号码之间的关联关系。
本申请技术方案中对数据的获取、存储、使用、处理等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手机银行登录装置,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该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手机银行登录方法相似,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手机银行登录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银行登录装置的示意图,包括:第一接收模块401、第一处理模块402、发送模块403、第二接收模块404、第二处理模块405、以及第三处理模块406;其中,
第一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用户通过手机银行终端提交的手机银行登录请求,所述手机银行登录请求中携带有登录账号;
第一处理模块402,用于在所述登录账号为所述用户的预留手机号码中,除所述用户设置的常用手机号码外的其他手机号码时,生成身份验证方式选择信息;所述预留手机号码中包含所述用户的多个手机号码;
发送模块403,用于将所述身份验证方式选择信息发送给手机银行终端;
第二接收模块404,用于接收用户根据所述身份验证方式选择信息提交的身份验证方式;
第二处理模块405,用于在所述身份验证方式为动态指令验证方式时,向所述登录账号发送验证短信;所述验证短信中包含临时登录二维码,以供手机银行终端扫描所述临时登录二维码后获取验证码;
第三处理模块406,用于接收到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的验证码时,对验证码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后允许用户登录手机银行,向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登录后的业务服务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四处理模块,用于对用户提交的预留手机号码进行验证;其中,所述预留手机号码中包含多个手机号码;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向所述预留手机号码中包含的各手机号码的运营商服务器发送验证请求;接收各运营商服务器根据所述验证请求返回的验证信息;其中,所述验证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种:人脸信息、身份证号码信息、指纹信息;根据所述验证信息确定所述预留手机号码中包含的手机号码都为所述用户的手机号码时,生成所述预留手机号码与所述用户的身份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根据用户的常用手机号码设置指令,从所述预留手机号码中确定一个常用手机号码;其中,常用手机号码设置指令中携带有用户设置的常用手机号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身份验证方式为动态指令验证方式时,生成所述登录账号对应的验证码;根据所述登录账号对应的验证码、及二维码编码规则,生成所述验证码对应的临时登录二维码;向所述登录账号发送验证短信,所述验证短信中包含临时登录二维码;以供手机银行终端扫描所述临时登录二维码后,根据预先约定的二维码编码规则报文获取所述临时登录二维码对应的验证码;第三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的验证码,在确定所述验证码为所述登录账号关联的验证码,且根据所述验证码的生成时刻、接收时刻、以及预设有效时长确定所述验证有效时,允许用户登录手机银行,向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登录后的业务服务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五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述身份验证方式为密码登录时,向手机银行终端发送输入原始登录密码的提示信息;所述原始登录密码为用户预先设置的常用手机号码的登录密码;接收用户通过手机银行终端提交的登录密码,在用户提交的登录密码与所述用户对应的原始登录密码一致时,允许用户登录手机银行,向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登录后的业务服务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密码修改模块,用于向手机银行终端发送修改登录密码的提示信息;接收用户通过手机银行提交的新登录密码;向手机银行终端发送是否修改常用手机号码的询问信息;接收到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的不修改常用手机号码的第一指令时,生成新登录密码和原始常用手机号码之间的关联关系;接收到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的修改常用手机号码的第二指令时,根据第二指令更新常用手机号码,生成新登录密码和更新后的常用手机号码之间的关联关系。
基于前述发明构思,如图5所示,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500,包括存储器510、处理器520及存储在存储器510上并可在处理器52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530,所述处理器52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530时实现前述手机银行登录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手机银行登录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手机银行登录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用户通过手机银行终端提交的手机银行登录请求,所述手机银行登录请求中携带有登录账号;在所述登录账号为所述用户的预留手机号码中,除所述用户设置的常用手机号码外的其他手机号码时,生成身份验证方式选择信息;所述预留手机号码中包含所述用户的多个手机号码;将所述身份验证方式选择信息发送给手机银行终端;接收用户根据所述身份验证方式选择信息提交的身份验证方式;在所述身份验证方式为动态指令验证方式时,向所述登录账号发送验证短信;所述验证短信中包含临时登录二维码,以供手机银行终端扫描所述临时登录二维码后获取验证码;接收到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的验证码时,对验证码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后允许用户登录手机银行,向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登录后的业务服务信息。这样,用户可以通过预留的任一手机号码登录至手机银行,提高手机银行登录效率,提升用户体验度。且临时登录二维码不容易被盗取,可以确保手机银行登录的安全性。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 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手机银行登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户通过手机银行终端提交的手机银行登录请求,所述手机银行登录请求中携带有登录账号;
在所述登录账号为所述用户的预留手机号码中,除所述用户设置的常用手机号码外的其他手机号码时,生成身份验证方式选择信息;所述预留手机号码中包含所述用户的多个手机号码;
将所述身份验证方式选择信息发送给手机银行终端;
接收用户根据所述身份验证方式选择信息提交的身份验证方式;
在所述身份验证方式为动态指令验证方式时,向所述登录账号发送验证短信;所述验证短信中包含临时登录二维码,以供手机银行终端扫描所述临时登录二维码后获取验证码;
接收到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的验证码时,对验证码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后允许用户登录手机银行,向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登录后的业务服务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银行登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用户通过手机银行终端提交的手机银行登录请求之前,还包括:
对用户提交的预留手机号码进行验证;其中,所述预留手机号码中包含多个手机号码;
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向所述预留手机号码中包含的各手机号码的运营商服务器发送验证请求;
接收各运营商服务器根据所述验证请求返回的验证信息;其中,所述验证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种:人脸信息、身份证号码信息、指纹信息;
根据所述验证信息确定所述预留手机号码中包含的手机号码都为所述用户的手机号码时,生成所述预留手机号码与所述用户的身份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
根据用户的常用手机号码设置指令,从所述预留手机号码中确定一个常用手机号码;其中,常用手机号码设置指令中携带有用户设置的常用手机号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银行登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身份验证方式为动态指令验证方式时,向所述登录账号发送验证短信,包括:
在所述身份验证方式为动态指令验证方式时,生成所述登录账号对应的验证码;
根据所述登录账号对应的验证码、及二维码编码规则,生成所述验证码对应的临时登录二维码;
向所述登录账号发送验证短信,所述验证短信中包含临时登录二维码,以供手机银行终端扫描所述临时登录二维码后,根据预先约定的二维码编码规则报文获取所述临时登录二维码对应的验证码;
接收到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的验证码时,对验证码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后允许用户登录手机银行,向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登录后的业务服务信息,包括:
接收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的验证码,在确定所述验证码为所述登录账号关联的验证码,且根据所述验证码的生成时刻、接收时刻、以及预设有效时长确定所述验证有效时,允许用户登录手机银行,向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登录后的业务服务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银行登录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述身份验证方式为密码登录时,向手机银行终端发送输入原始登录密码的提示信息;所述原始登录密码为用户预先设置的常用手机号码的登录密码;
接收用户通过手机银行终端提交的登录密码,在用户提交的登录密码与所述用户对应的原始登录密码一致时,允许用户登录手机银行,向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登录后的业务服务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银行登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登录后的业务服务信息之后,还包括:
向手机银行终端发送修改登录密码的提示信息;
接收用户通过手机银行提交的新登录密码;
向手机银行终端发送是否修改常用手机号码的询问信息;
接收到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的不修改常用手机号码的第一指令时,生成新登录密码和原始常用手机号码之间的关联关系;
接收到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的修改常用手机号码的第二指令时,根据第二指令更新常用手机号码,生成新登录密码和更新后的常用手机号码之间的关联关系。
6.一种手机银行登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通过手机银行终端提交的手机银行登录请求,所述手机银行登录请求中携带有登录账号;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登录账号为所述用户的预留手机号码中,除所述用户设置的常用手机号码外的其他手机号码时,生成身份验证方式选择信息;所述预留手机号码中包含所述用户的多个手机号码;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身份验证方式选择信息发送给手机银行终端;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根据所述身份验证方式选择信息提交的身份验证方式;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身份验证方式为动态指令验证方式时,向所述登录账号发送验证短信;所述验证短信中包含临时登录二维码,以供手机银行终端扫描所述临时登录二维码后获取验证码;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到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的验证码时,对验证码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后允许用户登录手机银行,向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登录后的业务服务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机银行登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处理模块,用于对用户提交的预留手机号码进行验证;其中,所述预留手机号码中包含多个手机号码;
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向所述预留手机号码中包含的各手机号码的运营商服务器发送验证请求;
接收各运营商服务器根据所述验证请求返回的验证信息;其中,所述验证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种:人脸信息、身份证号码信息、指纹信息;
根据所述验证信息确定所述预留手机号码中包含的手机号码都为所述用户的手机号码时,生成所述预留手机号码与所述用户的身份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
根据用户的常用手机号码设置指令,从所述预留手机号码中确定一个常用手机号码;其中,常用手机号码设置指令中携带有用户设置的常用手机号码。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机银行登录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身份验证方式为动态指令验证方式时,生成所述登录账号对应的验证码;
根据所述登录账号对应的验证码、及二维码编码规则,生成所述验证码对应的临时登录二维码;
向所述登录账号发送验证短信,所述验证短信中包含临时登录二维码;以供手机银行终端扫描所述临时登录二维码后,根据预先约定的二维码编码规则报文获取所述临时登录二维码对应的验证码;
第三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的验证码,在确定所述验证码为所述登录账号关联的验证码,且根据所述验证码的生成时刻、接收时刻、以及预设有效时长确定所述验证有效时,允许用户登录手机银行,向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登录后的业务服务信息。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机银行登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五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述身份验证方式为密码登录时,向手机银行终端发送输入原始登录密码的提示信息;所述原始登录密码为用户预先设置的常用手机号码的登录密码;
接收用户通过手机银行终端提交的登录密码,在用户提交的登录密码与所述用户对应的原始登录密码一致时,允许用户登录手机银行,向手机银行终端发送登录后的业务服务信息。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方法。
1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方法。
CN202210602484.1A 2022-05-30 2022-05-30 手机银行登录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50018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02484.1A CN115001803B (zh) 2022-05-30 2022-05-30 手机银行登录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02484.1A CN115001803B (zh) 2022-05-30 2022-05-30 手机银行登录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01803A true CN115001803A (zh) 2022-09-02
CN115001803B CN115001803B (zh) 2024-04-16

Family

ID=83030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02484.1A Active CN115001803B (zh) 2022-05-30 2022-05-30 手机银行登录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01803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1960A (zh) * 2004-10-26 2005-03-30 杭州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手机银行系统的安全认证方法
CN104125062A (zh) * 2013-04-26 2014-10-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登录方法与装置、登录验证装置、服务器、终端及系统
WO2015043491A1 (zh) * 2013-09-30 2015-04-0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对互联网账号的登录进行安全验证的方法及系统
CN107623690A (zh) * 2017-09-27 2018-01-23 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登录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150852A (zh) * 2018-07-31 2019-01-04 海南新软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帐号安全登录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711129A (zh) * 2018-12-15 2019-05-03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声纹识别的登录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72238A (zh) * 2018-12-25 2020-07-03 金联汇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登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42551A (zh) * 2021-06-08 2021-08-10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手机银行登录验证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1960A (zh) * 2004-10-26 2005-03-30 杭州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手机银行系统的安全认证方法
CN104125062A (zh) * 2013-04-26 2014-10-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登录方法与装置、登录验证装置、服务器、终端及系统
WO2015043491A1 (zh) * 2013-09-30 2015-04-0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对互联网账号的登录进行安全验证的方法及系统
CN107623690A (zh) * 2017-09-27 2018-01-23 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登录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150852A (zh) * 2018-07-31 2019-01-04 海南新软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帐号安全登录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711129A (zh) * 2018-12-15 2019-05-03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声纹识别的登录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72238A (zh) * 2018-12-25 2020-07-03 金联汇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登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42551A (zh) * 2021-06-08 2021-08-10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手机银行登录验证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01803B (zh) 202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96857B (zh) 区块链系统的权限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0582769A (zh) 一种单账号多身份登录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1030812A (zh) 令牌验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CN110795174B (zh) 一种应用程序接口调用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65483B (zh) 云平台认证方法、客户端、中间件及系统
CN103139182B (zh) 一种允许用户访问的方法、客户端、服务器以及系统
CN109831310B (zh)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022939A (zh) 信息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12448956B (zh) 一种短信验证码的权限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3641973A (zh)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0990798B (zh) 应用程序权限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645474B (zh) 登录开放平台的方法及登录开放平台的装置
CN110516427B (zh) 终端用户的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5001803B (zh) 手机银行登录方法及装置
CN114584324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身份授权方法和系统
CN110971609A (zh) Drm客户端证书的防克隆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3559430A (zh) 基于安卓系统的应用账号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1125668A (zh) 一种基于移动端增强Linux操作系统登录安全性的方法和系统
CN116707844A (zh) 基于公共账号的行为追踪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09639433B (zh) 多个系统账户之间相互授权的方法、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CN114692118A (zh) 用于跨域单点登录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807181A (zh) 企业内部数据库登录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174181B (zh) 一种单点登录的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23862B (zh) 一种获取人才数据的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14697109A (zh) 登录信息处理方法、第一系统、终端及第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