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01096A - 应急锂电池管理控制方法及锂电池应急电路 - Google Patents

应急锂电池管理控制方法及锂电池应急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01096A
CN115001096A CN202210675461.3A CN202210675461A CN115001096A CN 115001096 A CN115001096 A CN 115001096A CN 202210675461 A CN202210675461 A CN 202210675461A CN 115001096 A CN115001096 A CN 1150010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battery
battery pack
discharge
emergency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7546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尧
黎亚
张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GN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GN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GN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067546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010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010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010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36Charger exchanging data with batter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6Overdischarge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using connection detecting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48Detection of remaining charge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8Battery or charger load switching, e.g. concurrent charging and load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8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battery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 H02J9/068Electronic means for switching from one power supply to another power supply, e.g. to avoid parallel conn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应急锂电池管理控制方法及锂电池应急电路,该方法适用于包括至少一个锂电池组的应急供电系统,该方法包括:对各锂电池组进行循环充放电处理,其中,循环充放电处理包括在设定时间内循环执行的涓流充放电阶段和恒压阶段:在涓流充放电阶段中,控制锂电池组以第一预设电流放电第一预设时间后,控制锂电池组以第二预设电流充电第二预设时间,然后,执行恒压阶段;在恒压阶段中,将锂电池组的充电电压设置为第一预设电压值,并保持第三预设时间。实施本发明可以延长锂电池组的使用寿命,降低故障风险,有效提高后备电源系统的可靠性,对维系核电站的工作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Description

应急锂电池管理控制方法及锂电池应急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后备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急锂电池管理控制方法及锂电池应急电路。
背景技术
后备电源系统是核电站、变电站、通信基站及其他电力工程中保护、控制及通信负荷的重要工作电源之一,在交流电源或充电器失效时,需要利用后备电源系统中的电池组为重要的直流负载不间断供电。
目前,核电站中的后备电源系统使用的均为阀控式铅酸蓄电池,适合长期浮充运行,但其存在使用寿命短、内部开路难以发现、能量密度低、环境要求高、维护工作量大的缺点。
而锂电池具有使用寿命长、能量密度高、易于在线监测、安全无污染等优点,虽然部分方案提出直接以锂电池替换铅酸蓄电池,但锂电池长期浮充会引起锂电池内部电解液与负极发生副反应,导致电池内阻增大,寿命加速衰减,且随着浮充电压的升高,该副反应会指数加剧。
在现有技术中,为解决锂电池无法长期浮充运行的问题,部分方案提出在锂电池组充满后主动将其切出,转为热备用状态,待到需要放电时再通过压差等信号闭合回路,从而向直流负荷供电。但上述方法中,由热备用状态到放电状态切换均需数十毫秒的时间,而这些控制回路存在故障概率,且很难及时在线发现,无法满足核电站对后备电源系统的可靠性、电能质量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应急锂电池管理控制方法及锂电池应急电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应急锂电池管理控制方法,适用于包括至少一个锂电池组的应急供电系统,包括:
S1、对各所述锂电池组进行循环充放电处理,其中,所述循环充放电处理包括在设定时间内循环执行的涓流充放电阶段和恒压阶段:
在所述涓流充放电阶段中,控制所述锂电池组以第一预设电流放电第一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锂电池组以第二预设电流充电第二预设时间,然后,执行所述恒压阶段;
在所述恒压阶段中,将所述锂电池组的充电电压设置为第一预设电压值,并保持第三预设时间。
优选地,在所述S1中,所述循环充放电处理还包括在所述恒压阶段结束后执行的静置阶段;
在所述静置阶段中,控制所述锂电池组在第四预设时间内不进行放电和充电,然后,执行所述涓流充放电阶段。
优选地,在所述S1中,还包括:
在各所述锂电池组进行放电过程中,根据所述第一预设电流和所述锂电池组的公共输出端的当前负荷电流控制充电设备的当前输入电流;在各所述锂电池组进行充电过程中,根据所述第二预设电流和所述锂电池组的公共输出端的当前负荷电流控制所述充电设备的当前输入电流。
优选地,该应急锂电池管理控制方法还包括:
S2、对各所述锂电池组进行日常核容处理。
优选地,在所述S2中,所述日常核容处理包括:
根据预设周期依次对每一个所述锂电池组进行核容放电,在单个所述锂电池组进行核容放电过程中,不进行所述核容放电的锂电池组组成临时应急电源。
优选地,还包括:
S3、在所述锂电池组的公共输出端设置保护输出回路,根据分级控制处理控制所述保护输出回路的电压。
优选地,在所述S3中,所述分级控制处理包括:
使用若干二极管组成降压链,并在每一个所述二极管的两端设置旁路回路,根据所述应急供电系统的输出电压控制所述旁路回路是否导通,以控制所述降压链的降压值,进而根据预设保护电压对所述保护输出回路的电压进行分级降压。
优选地,该应急锂电池管理控制方法还包括:
S4、获取并显示各所述锂电池组的性能参数;其中,所述性能参数包括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实时温度和当前电量状态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构造了一种锂电池应急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锂电池组;
充放电电路,与各所述锂电池组连接,用于根据循环充放电指令控制各所述锂电池组进行循环充放电处理;其中,所述循环充放电处理包括在设定时间内循环执行的涓流充放电阶段和恒压阶段:在所述涓流充放电阶段中,控制所述锂电池组以第一预设电流放电第一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锂电池组以第二预设电流充电第二预设时间,然后,执行所述恒压阶段;在所述恒压阶段中,将所述锂电池组的充电电压设置为第一预设电压值,并保持第三预设时间;
主控单元,与所述充放电电路连接,用于输出所述循环充放电指令。
优选地,该锂电池应急电路还包括:
核容单元,与各所述锂电池组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主控单元输出的核容指令控制所述锂电池组进行日常核容处理。
优选地,每一个所述锂电池组包括电池单元、第一旁路开关和放电开关;
所述电池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旁路开关的第二端和放电开关的第二端,第一旁路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核容单元,所述放电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充电电路;在所述锂电池组进行所述核容放电时,所述核容指令使所述第一旁路开关导通以及所述放电开关关断;在所述锂电池组不进行所述核容放电时,所述核容指令使所述放电开关导通以及所述第一旁路开关关断。
优选地,该锂电池应急电路还包括:
分级控制电路,其一端与各所述锂电池组的公共输出端连接,其另一端为保护输出回路的输出端,并根据所述主控单元输出的分级控制指令控制所述保护输出回路的输出电压。
优选地,所述分级控制电路包括若干降压单元;各所述降压单元依次串联连接;
其中,每一个所述降压单元包括二极管和第二旁路开关;所述二极管的与所述第二旁路开关并联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为所述降压单元的输入端用于连接所述锂电池组的公共输出端或位于前端的降压单元的输出端,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为所述降压单元的输出端用于连接位于后端的降压单元或作为所述保护输出回路的输出端,所述主控单元通过控制所述第二旁路开关是否导通,以控制所述分级控制电路的降压值,进而根据预设保护电压对所述保护输出回路进行分级降压。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对锂电池组进行循环充放电处理,大大减小锂电池组涓流浮充的时长,从而尽可能地降低锂电池组的损耗,有效提高其使用寿命;还通过对锂电池组进行日常核容处理,使工作人员可以在短周期内对锂电池组的容量变化进行监控,不仅方便工作人员及时对后备电源系统进行检修,还能使对锂电池组的容量衰减趋势预测更加准确;还通过锂电池组的公共输出端设置保护输出回路,有效降低了锂电池组在进行循环充放电处理过程中输出电压的波动影响到电压敏感类负载的寿命。实施本发明可以延长锂电池组的使用寿命,降低故障风险,有效提高后备电源系统的可靠性,对维系核电站的工作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应急锂电池管理控制方法的实例一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应急锂电池管理控制方法的实例二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锂电池应急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急锂电池管理控制方法,适用于包括至少一个锂电池组的应急供电系统,该方法包括步骤S1。
S1、对各锂电池组进行循环充放电处理,其中,循环充放电处理包括在设定时间内循环执行的涓流充放电阶段和恒压阶段:在涓流充放电阶段中,控制锂电池组以第一预设电流放电第一预设时间后,控制锂电池组以第二预设电流充电第二预设时间,然后,执行恒压阶段;在恒压阶段中,将锂电池组的充电电压设置为第一预设电压值,并保持第三预设时间。
具体地,为方便工作人员的班次轮换,该设定时间可以设置为24小时;为避免放电及充电电流过大而增大锂电池组的发热,影响锂电池组的寿命,第一预设电流和第二预设电流可以设置为不大于0.03C的速率进行充放电;为避免在放电过程中释放的电量较大的情况下进入应急状态时,锂电池组降低的续航时间太长,因此需要限制锂电池组放电阶段的最低电量,第一预设时间和第二预设时间应设置在11.1小时以内;对于恒压阶段,第一预设电压值设置为略高于锂电池组的当前电压,使锂电池组在短时间内进行涓流充电,以确保锂电池充满电,并且还可以通过调节第三预设时间使每个循环周期的时间保持为该设定时间。可以理解的,通过执行循环充放电处理可以使锂电池组长时间工作在“充电-放电-充电”的循环中,以大大减小锂电池组涓流浮充的时长,从而尽可能地降低锂电池组的损耗,有效提高其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在S1中,循环充放电处理还包括在恒压阶段结束后执行的静置阶段;在静置阶段中,控制锂电池组在第四预设时间内不进行放电和充电,然后,执行涓流充放电阶段。
具体地,在静置阶段中,关闭锂电池组的输入电压,维持第四预设时间,通过增加静置阶段可以进一步减小锂电池组涓流充电的时长,以及增加了第一、第二、第三预设时间的调整灵活性;并且,锂电池组一般由多节锂电池组成,而每一个锂电池的满电电压会有微小差异,在静置阶段期间,可以使各节电池的电压自适应平衡,对延长锂电池组寿命具有积极作用,再者,若锂电池组在执行完恒压阶段后立即进入放电阶段,也可能会使锂电池组受损。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中,可以将设定时间可以设置为24小时,第一预设时间和第二预设时间可以设置为11.1小时,第一预设电流和第二预设电流可以设置为0.03C,第三预设时间可以设置为0.5小时,第四预设时间可以设置为1.3小时。
由于各锂电池组在进行循环充放电处理过程中,锂电池组的充放电电流影响到锂电池组的公共输出端的电流,进而影响负载的输入电流,为确保负载的输入电流稳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中还包括:在各锂电池组进行放电过程中,根据第一预设电流和锂电池组的公共输出端的当前负荷电流控制充电设备的当前输入电流;在各锂电池组进行充电过程中,根据第二预设电流和锂电池组的公共输出端的当前负荷电流控制充电设备的当前输入电流。具体地,在各锂电池组进行放电过程中,充电设备的当前输入电流等于锂电池组的公共输出端的当前负荷电流减去第一预设电流;在各锂电池组进行充电过程中,充电设备的当前输入电流等于锂电池组的公共输出端的当前负荷电流加上第二预设电流。
在某核电站中,为了验证锂电池组的容量有效性,一般每季度、每半年或每年对电池进行一次核容放电,但由于核容放电的周期较长,对于电池突然老化加速的情况未能及时发现,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应急锂电池管理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S2:对各锂电池组进行日常核容处理。
进一步地,在S2中,日常核容处理包括:根据预设周期依次对每一个锂电池组进行核容放电,在单个锂电池组进行核容放电过程中,不进行核容放电的锂电池组组成临时应急电源,以保证电池容量仍能维持原供电小时数,进而维系后备电源系统的正常运作,有利于减少核电站大修工期,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地,对于只有一个锂电池组的后备电源系统,在进行日常核容处理时,可使用临时应急电源代替锂电池组。具体地,可以将预设周期设置为1周以内,即每周依次至少对每一个锂电池组进行一次核容放电,进一步地,当锂电池组使用了较长时间后,可以将预设周期的设置缩短为1至3天,以时刻监控锂电池组的容量,以便及时对后备电源系统进行检修,以及使工作人员对锂电池组的容量衰减趋势预测得更加准确。另外,由于日常核容处理的目的是验证锂电池组的容量,因此进行日常核容处理应在各锂电池组充满电的情况下进行,并且在进行过程中,可以暂停进行循环充放电处理,以避免组成的临时应急电源电池容量太小。另外,为满足后备电源系统的供电需求,锂电池组的容量要求应满足:在两组锂电池组满电量或三组锂电池组只有66.7%电量的情况下,也能满足后备电源系统的供电需求。
由于锂电池组在进行循环充放电处理过程中,其每节锂电池在一点电压范围内波动,因此锂电池组的输出电压也会随之波动,该电压波动会影响电压敏感类负载的寿命,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应急锂电池管理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S3:在锂电池组的公共输出端设置保护输出回路,根据分级控制处理控制保护输出回路的电压,以确保电压敏感类负载的输入电压稳定在一定范围内,从而起到保护电压敏感类负载的作用。一般后备电源系统中的各个锂电池组是并联连接输出的,因此锂电池组的公共输出端是指各个锂电池组的正极连接点。
进一步地,在S3中,分级控制处理包括:使用若干二极管组成降压链,并在每一个二极管的两端设置旁路回路,根据应急供电系统的输出电压控制旁路回路是否导通,以控制降压链的降压值,进而根据预设保护电压对保护输出回路的电压进行分级降压。具体地,通过利用二极管具有固定导通压降的特点进行降压,控制二极管的导通数量即可实现降压功能。如该降压链由若干个导通压降为1.4V的硅二极管组成,旁路回路为导通压降接近零的直流接触器,假设保护输出回路的电压比预设保护电压大1V,可以使其中一个硅二极管的旁路回路导通,使保护输出回路的电压降低1.4V,以实现不超过预设保护电压的目的,从而起到保护电压敏感类负载的作用。
为了便于时刻监控锂电池组的工作情况,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应急锂电池管理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S4:获取并显示各锂电池组的性能参数;其中,性能参数包括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实时温度和当前电量状态中的至少一种。
如图3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锂电池应急电路,包括:充放电电路2、主控单元5,以及至少一个锂电池组1。
充放电电路2,与各锂电池组1连接,用于根据循环充放电指令控制各锂电池组1进行循环充放电处理;其中,循环充放电处理包括在设定时间内循环执行的涓流充放电阶段和恒压阶段:在涓流充放电阶段中,控制锂电池组以第一预设电流放电第一预设时间后,控制锂电池组以第二预设电流充电第二预设时间,然后,执行恒压阶段;在恒压阶段中,将锂电池组的充电电压设置为第一预设电压值,并保持第三预设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放电电路2包括若干充电单元21,充电单元21用于将交流电源整流转换为直流电源,为需要直流电源供电的负载(简称直流负载)和锂电池组供电,其输出功率根据直流负载和锂电池组的充放电电流计算确定;并且该充电单元21的数量要比锂电池组1的数量多,以组成冗余配置供电方式,有效避免因个别充电单元21失效而影响整个锂电池应急电路的运行。
主控单元5,与充放电电路2连接,用于输出循环充放电指令。其中,主控单元5与其它部件或设备连接的必要线缆并未在图3中显示。
进一步地,主控单元5还可以控制各锂电池组1在恒压阶段结束后执行的静置阶段;其中,在静置阶段中,控制锂电池组在第四预设时间内不进行放电和充电,然后,再执行涓流充放电阶段。
进一步地,在各锂电池组进行放电过程中,主控单元5根据第一预设电流和锂电池组的公共输出端200的当前负荷电流计算出充放电电路2的当前输入电流;在各锂电池组进行充电过程中,主控单元5根据第二预设电流和锂电池组的公共输出端200的当前负荷电流控制充放电电路2的当前输入电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锂电池应急电路还包括电流互感器6;电流互感器6设置锂电池组的公共输出端200,用于采集锂电池组的公共输出端200的当前负荷电流。其中,电流互感器6可以为霍尔电流互感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锂电池应急电路还包括核容单元3。
核容单元3与各锂电池组1连接,用于根据主控单元5输出的核容指令控制锂电池组1进行日常核容处理。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每一个锂电池组1包括电池单元11、第一旁路开关12和放电开关13。
电池单元11连接第一旁路开关12的第二端和放电开关13的第二端,第一旁路开关12的第一端连接核容单元,放电开关13的第一端连接充电电路;在锂电池组1进行核容放电时,核容指令使第一旁路开关12导通以及放电开关13关断,即电池单元11与核容单元导通,从而进行核容处理;在锂电池组1不进行核容放电时,根据核容指令使放电开关13导通以及第一旁路开关12关断,即电池单元11与锂电池组1的公共输出端导通,以作为临时应急电源,满足后备电源系统的供电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锂电池应急电路还包括分级控制电路4。
分级控制电路4,其一端与各锂电池组1的公共输出端连接,其另一端为保护输出回路的输出端,并根据主控单元5输出的分级控制指令控制保护输出回路的输出电压。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分级控制电路4包括若干降压单元;各降压单元依次串联连接;其中,每一个降压单元包括二极管,以及第二旁路开关(未图示);二极管的与第二旁路开关并联连接,二极管的阳极为降压单元的输入端用于连接锂电池组1的公共输出端或位于前端的降压单元的输出端400,二极管的阴极为降压单元的输出端400用于连接位于后端的降压单元或作为保护输出回路的输出端,主控单元5通过控制第二旁路开关是否导通,以控制分级控制电路4的降压值,进而根据预设保护电压对保护输出回路进行分级降压。其中,降压单元的前端及后端是根据电流流向定义的:假设与各锂电池组1的公共输出端连接的降压单元为位于首端的降压单元,该位于首端的降压单元的位于后端的降压单元是指与其直接连接的降压单元,对应的,该位于后端的降压单元的位于前端的降压单元是指该位于首端的降压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锂电池应急电路还包括输出直流接触器7和若干馈电回路8。具体地,对于直流接触器7,输出直流接触器7的一端连接锂电池组的公共输出端200,输出直流接触器7的另一端作为直流母线输出端300连接分级控制电路4,该直流母线输出端300可连接直流负载,直流接触器7用于在主控单元5判断不具备带载条件或发生消防报警、锂电过放等情况时主动断开与直流负载的连接。对于馈电回路8,其中一部分馈电回路8的输入端连接直流母线输出端300,另一部分馈电回路8的输入端连接分级控制电路4的输出端,各馈电回路8的输出端用于连接直流负载,并且各馈电回路8还根据主控单元5的开合指令控制是否向对应的直流负载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锂电池应急电路还包括人机交互单元,人机交互单元用于显示各锂电池组的性能参数;其中,性能参数包括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实时温度和当前电量状态中的至少一种。
相应的,每一个锂电池组还包括散热件和用于获取电池组性能参数的电池管理单元(未图示),人机交互单元和电池管理单元连接主控单元5,使主控单元可以实时检测锂电池的工作状态,该工作状态包括电池是否故障、电池是否过放、电池电量等。
为提高交流电源的可靠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锂电池应急电路还包括双电源切换开关9,双电源切换开关9的输入端连接两路交流电源,双电源切换开关9的输出端连接充放电电路2的输入端,双电源切换开关9的输出端还作为交流母线输出端100用于连接需要交流电源供电的负载,双电源切换开关9在检测到一路交流电源失去时,可自动切换到另一路交流电源,从而保证交流电源输入稳定。
进一步地,各单元之间采用必要的铜质母排、铜芯线缆连接。
可以理解的,本发明在无需控制锂电池组满电后切出的情况下,通过对锂电池组进行循环充放电处理,使锂电池组长时间工作在“充电-放电-充电”的循环中,以大大减小锂电池组涓流浮充的时长,从而尽可能地降低锂电池组的损耗,有效提高其使用寿命;还通过对锂电池组进行日常核容处理,使工作人员可以在短周期内对锂电池组的容量变化进行监控,不仅方便工作人员及时对后备电源系统进行检修,还能使对锂电池组的容量衰减趋势预测更加准确;还通过锂电池组的公共输出端设置保护输出回路,有效降低了锂电池组在进行循环充放电处理过程中输出电压的波动影响到电压敏感类负载的寿命。进一步的,本发明使用锂电池替代铅酸蓄电池作为后备电源系统的储能元件,具有寿命长、可充放循环次数多、体积占比小、对环境温度通风要求低、维护工作简单、无重金属污染等优点,可以延长锂电池组的使用寿命,降低故障风险,有效提高后备电源系统的可靠性,对维系核电站的工作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应急锂电池管理控制方法,适用于包括至少一个锂电池组的应急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对各所述锂电池组进行循环充放电处理,其中,所述循环充放电处理包括在设定时间内循环执行的涓流充放电阶段和恒压阶段:
在所述涓流充放电阶段中,控制所述锂电池组以第一预设电流放电第一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锂电池组以第二预设电流充电第二预设时间,然后,执行所述恒压阶段;
在所述恒压阶段中,将所述锂电池组的充电电压设置为第一预设电压值,并保持第三预设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锂电池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中,所述循环充放电处理还包括在所述恒压阶段结束后执行的静置阶段;
在所述静置阶段中,控制所述锂电池组在第四预设时间内不进行放电和充电,然后,执行所述涓流充放电阶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急锂电池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中,还包括:
在各所述锂电池组进行放电过程中,根据所述第一预设电流和所述锂电池组的公共输出端的当前负荷电流控制充电设备的当前输入电流;在各所述锂电池组进行充电过程中,根据所述第二预设电流和所述锂电池组的公共输出端的当前负荷电流控制所述充电设备的当前输入电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应急锂电池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S2、对各所述锂电池组进行日常核容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急锂电池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中,所述日常核容处理包括:
根据预设周期依次对每一个所述锂电池组进行核容放电,在单个所述锂电池组进行核容放电过程中,不进行所述核容放电的锂电池组组成临时应急电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应急锂电池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S3、在所述锂电池组的公共输出端设置保护输出回路,根据分级控制处理控制所述保护输出回路的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急锂电池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3中,所述分级控制处理包括:
使用若干二极管组成降压链,并在每一个所述二极管的两端设置旁路回路,根据所述应急供电系统的输出电压控制所述旁路回路是否导通,以控制所述降压链的降压值,进而根据预设保护电压对所述保护输出回路的电压进行分级降压。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应急锂电池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S4、获取并显示各所述锂电池组的性能参数;其中,所述性能参数包括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实时温度和当前电量状态中的至少一种。
9.一种锂电池应急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锂电池组(1);
充放电电路(2),与各所述锂电池组(1)连接,用于根据循环充放电指令控制各所述锂电池组(1)进行循环充放电处理;其中,所述循环充放电处理包括在设定时间内循环执行的涓流充放电阶段和恒压阶段:在所述涓流充放电阶段中,控制所述锂电池组以第一预设电流放电第一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锂电池组以第二预设电流充电第二预设时间,然后,执行所述恒压阶段;在所述恒压阶段中,将所述锂电池组的充电电压设置为第一预设电压值,并保持第三预设时间;
主控单元(5),与所述充放电电路(2)连接,用于输出所述循环充放电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锂电池应急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核容单元(3),与各所述锂电池组(1)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主控单元(5)输出的核容指令控制所述锂电池组(1)进行日常核容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锂电池应急电路,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锂电池组(1)包括电池单元(11)、第一旁路开关(12)和放电开关(13);
所述电池单元(11)连接所述第一旁路开关(12)的第二端和放电开关(13)的第二端,第一旁路开关(1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核容单元,所述放电开关(1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充电电路;在所述锂电池组(1)进行所述核容放电时,所述核容指令使所述第一旁路开关(12)导通以及所述放电开关(13)关断;在所述锂电池组(1)不进行所述核容放电时,所述核容指令使所述放电开关(13)导通以及所述第一旁路开关(12)关断。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锂电池应急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分级控制电路(4),其一端与各所述锂电池组的公共输出端(200)连接,其另一端为保护输出回路的输出端,并根据所述主控单元(5)输出的分级控制指令控制所述保护输出回路的输出电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锂电池应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控制电路(4)包括若干降压单元;各所述降压单元依次串联连接;
其中,每一个所述降压单元包括二极管和第二旁路开关;所述二极管的与所述第二旁路开关并联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为所述降压单元的输入端用于连接所述锂电池组的公共输出端(200)或位于前端的降压单元的输出端,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为所述降压单元的输出端用于连接位于后端的降压单元或作为所述保护输出回路的输出端,所述主控单元(5)通过控制所述第二旁路开关是否导通,以控制所述分级控制电路(4)的降压值,进而根据预设保护电压对所述保护输出回路进行分级降压。
CN202210675461.3A 2022-06-15 2022-06-15 应急锂电池管理控制方法及锂电池应急电路 Pending CN1150010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5461.3A CN115001096A (zh) 2022-06-15 2022-06-15 应急锂电池管理控制方法及锂电池应急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5461.3A CN115001096A (zh) 2022-06-15 2022-06-15 应急锂电池管理控制方法及锂电池应急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01096A true CN115001096A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34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75461.3A Pending CN115001096A (zh) 2022-06-15 2022-06-15 应急锂电池管理控制方法及锂电池应急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0109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187466A1 (en)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US20130169064A1 (en)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controlling method of the same
KR20150103840A (ko) 에너지 저장 시스템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CN111987791B (zh) 电池模组控制装置和方法、电源设备和系统
CN103219766B (zh) 非浮充锂电型站用直流电源系统
US20230420948A1 (en)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power supply method for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CN113507162A (zh) 一种变电站直流供电系统的自动核容装置及核容方法
CN111864889B (zh) 铅酸蓄电池组开路保护不间断应急供电系统及供电方法
CN111987792A (zh) 供电设备及其供电方法
Pienaar et al. Usage of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s to defer substation upgrades
CN106602689B (zh) 一种防止直流电源母线失压的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9586361B (zh) 一种锂电池储能供电系统
CN111092471B (zh) 一种储能电池组用过充过放保护电路的使用方法
CN204696782U (zh) 一种ups的双电源系统和ups设备
CN217445031U (zh) 一种蓄电池核容切换控制电路
CN201515256U (zh) 蓄电池在线更换装置
CN113471950B (zh) 一种电力厂站用蓄电池组故障自愈系统及方法
CN115589060A (zh) 一种站用直流系统备用装置
CN115001096A (zh) 应急锂电池管理控制方法及锂电池应急电路
CN109167111A (zh) 抑制环流产生的磷酸铁锂备用蓄电池组充电方法
CN209803309U (zh) 新型蓄电池组核容测试设备
CN113253124A (zh) 一种安全节能电力蓄电池核容放电装置及方法
CN220492655U (zh) 一种具有智能蓄电池管理和补偿技术的蓄电池电源
CN216794660U (zh) 一种直流电源系统
CN102024998A (zh) 在蓄电池维修时防止变配电所直流系统失电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