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96108A - 应用程序性能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Google Patents

应用程序性能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96108A
CN114996108A CN202210655868.XA CN202210655868A CN114996108A CN 114996108 A CN114996108 A CN 114996108A CN 202210655868 A CN202210655868 A CN 202210655868A CN 114996108 A CN114996108 A CN 1149961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mension
parameter value
parameter
performance monitoring
application progr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5586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淑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uyin Vision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uyin Vision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uyin Vision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uyin Vision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5586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961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961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961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4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 G06F11/3466Performance evaluation by tracing or monito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应用程序性能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该方法包括:显示性能监测页面;响应于对所述性能监测页面的参数设置操作,确定至少一个预设策略维度的被测参数值和基准参数值;基于所述被测参数值确定被测应用程序,且基于所述基准参数值确定基准应用程序;其中,所述被测应用程序为待监测性能的应用程序,所述基准应用程序为作为性能监测基准的应用程序;以所述基准应用程序对应的性能指标为性能监测基准,对所述被测应用程序进行性能监测,生成性能监测结果。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高了性能监测过程中应用程序选择的快捷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了需求的应用程序的性能监测结果的获取效率。

Description

应用程序性能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程序性能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缩短应用程序的研发周期并提高应用程序的发布效率,往往是先研发并发布应用程序的主要功能,并在应用程序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应用程序的迭代更新来逐渐完善其他功能。在应用程序的迭代更新过程中,研发人员可以通过针对应用程序的性能分析工具来了解应用程序更新前后的性能差异。
现有的性能分析工具,主要是将更新后的应用程序的各性能指标与预先设定的指标参照值进行对比,以分析更新后的应用程序的性能变化情况。但是,该应用程序的性能监测方案,只能为研发人员提供基础的性能监测结果,而无法更加快捷、灵活地提供应用程序更新前后的性能差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性能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性能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显示性能监测页面;
响应于对所述性能监测页面的参数设置操作,确定至少一个预设策略维度的被测参数值和基准参数值;
基于所述被测参数值确定被测应用程序,且基于所述基准参数值确定基准应用程序;其中,所述被测应用程序为待监测性能的应用程序,所述基准应用程序为作为性能监测基准的应用程序;
以所述基准应用程序对应的性能指标为性能监测基准,对所述被测应用程序进行性能监测,生成性能监测结果。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性能监测装置,该装置包括:
页面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性能监测页面;
参数值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对所述性能监测页面的参数设置操作,确定至少一个预设策略维度的被测参数值和基准参数值;
应用程序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被测参数值确定被测应用程序,且基于所述基准参数值确定基准应用程序;其中,所述被测应用程序为待监测性能的应用程序,所述基准应用程序为作为性能监测基准的应用程序;
性能监测结果生成模块,用于以所述基准应用程序对应的性能指标为性能监测基准,对所述被测应用程序进行性能监测,生成性能监测结果。
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指令;
其中,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读取可执行指令,并执行可执行指令以实现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所说明的应用程序性能监测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实现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所说明的应用程序性能监测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的应用程序性能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能够响应于对显示的性能监测页面的参数设置操作,确定至少一个预设策略维度的被测参数值和基准参数值;并基于所述被测参数值确定被测应用程序,且基于所述基准参数值确定基准应用程序;进而以所述基准应用程序对应的性能指标为性能监测基准,对所述被测应用程序进行性能监测,生成性能监测结果;实现了通过对性能监测页面的交互操作来选择被测应用程序和基准应用程序,进而分析被测应用程序相对于基准应用程序的性能变化,提高了性能监测过程中应用程序选择的快捷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了需求的应用程序的性能监测结果的获取效率。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原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程序性能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性能监测页面的显示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性能监测策略的参数设置的交互操作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性能监测策略的参数设置的交互操作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性能监测策略的参数设置的交互操作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性能监测策略的参数设置的交互操作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程序性能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和/或并行执行。此外,方法实施方式可以包括附加的步骤和/或省略执行示出的步骤。本公开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一些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些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目前的应用程序性能监测,主要是将更新后的应用程序与预先设置的基准性能指标进行比较来得到性能监测结果。但是,研发人员所需求的可能是更新后的应用程序与其他应用程序之间的性能变化情况。这样,就需要研发人员自行对两个应用程序与基准性能指标之间的性能监测结果进行进一步处理,使得性能监测过程中需要更多地人为操作,致使需求的性能监测结果的获取效率低下。
基于上述情况,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程序性能监测方案,提供具有更多交互功能的性能监测页面,以便研发人员通过对该性能监测页面的交互操作来选择被测应用程序和基准应用程序,并分析被测应用程序相对于基准应用程序的性能变化,提高了性能监测过程中应用程序选择的快捷性和灵活性,避免了性能监测过程中的更多的人为分析过程,从而提高了需求的应用程序的性能监测结果的获取效率。
下面首先结合图1-6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性能监测方法进行说明。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性能监测方法,可适用于对迭代更新的应用程序进行性能监测的场景中,尤其适用于对发布上线的、存在迭代更新的应用程序进行性能监测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应用程序性能监测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该装置可以集成在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TabletPC)、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等。
图1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程序性能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应用程序性能监测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10、显示性能监测页面。
具体地,为了提供更加灵活的性能监测功能,以及降低用户(诸如研发人员、应用程序使用人员等)对性能监测工具所提供的性能监测策略的理解成本,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具有更多交互功能的交互界面,即性能监测页面。
在用户启动性能监测工具(如启动性能监测网页或性能监测应用程序)后,电子设备显示性能监测页面。在该性能监测页面中至少显示有用于进行策略设置的“性能监测策略设置”区域和用于显示性能监测结果的“性能监测结果”区域。
电子设备在启动性能监测工具后,可以通过性能监测页面或该工具中的其他页面,导入至少两个应用程序的相关信息,例如导入各应用程序的安装包,或者导入可以唯一表征各应用程序的相关信息(如包名、应用程序名称、应用程序版本号等等)。这样,用户便可通过性能监测工具针对这些应用程序进行选择,以比较分析选择的应用程序的性能。需要说明的是,导入的这些应用程序均属于同一应用程序在迭代更新过程中存在的各应用程序,例如某一应用程序在迭代更新过程中存在的各版本的应用程序。
S120、响应于对性能监测页面的参数设置操作,确定至少一个预设策略维度的被测参数值和基准参数值。
其中,预设策略维度是预先设定的、用于进行应用程序的性能监测策略设置的参数维度。预设策略维度例如可以是对应用程序的跟踪数据进行监测的时间单位维度、对跟踪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方式维度、对参与性能监测的应用程序进行选择的应用程序信息维度等等。被测参数值是用于确定被监测性能的应用程序的相关参数。基准参数值是用于确定性能监测的参照基准的应用程序的相关参数。
具体地,鉴于上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性能监测工具可以由用户自主选择性能监测的基准,该基准通过应用程序来呈现,即用户可以自主选择参与性能监测的基准的应用程序(即基准应用程序),故性能监测页面中显示有应用程序选择相关的功能。
具体实施时,电子设备显示性能监测页面后,用户可以对该性能监测页面中的“性能监测策略设置”区域中显示的、应用程序选择功能对应的各预设策略维度进行参数设置操作。电子设备检测到该参数设置操作后,便获取参数设置操作所设置的各预设策略维度对应的参数值,以设置相应的策略参数,得到被测参数值和基准参数值。该参数设置操作是与性能监测工具提供的参数设置功能相对应的操作。例如,参数设置功能是输入参数信息,那么参数设置操作便是通过鼠标、键盘、触摸屏、麦克风等输入装置进行信息输入的操作;参数设置功能是选择参数信息,那么参数设置操作便是点击、滑动、选中等操作。
除了上述针对被测参数值和基准参数值的参数设置,还可以通过性能监测页面来设置监测策略的其他参数。例如,用户可以对“性能监测策略设置”区域中显示的时间单位维度进行参数设置,来确定对应用程序的跟踪数据进行监测和处理的时间单位(如“天”)。用户还可以对处理方式维度进行设置,来确定对跟踪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方式等等。
在一示例中,电子设备可在“性能监测策略设置”区域中显示策略名称对应的预设策略维度。此时,用户可通过对该预设策略维度对应的各个策略名称的选择来确定最终的性能监测策略。然后,通过最终的性能监测策略对应的信息来确定被测参数值和基准参数值。例如,策略名称为“相邻版本对比监测”,那么可将被测参数值确定为最新的应用程序版本号(如8.9.2),而将基准参数值确定为该最新的应用程序版本号的前一相邻的应用程序版本号(如8.9.1),此外,被测参数值和基准参数值中的内容均相同。
在另一示例中,为了进一步降低用户对性能监测策略的理解程度,可以不设置策略名称这类提示信息较少的预设策略维度,而是直接设置表征应用程序相关信息的预设策略维度,即预设策略维度至少用于表征应用程序的发布进度信息。该发布进度信息是应用程序发布过程的相关信息,其在确定主体的应用程序的情况下,可以唯一表征应用程序。这样,用户可通过对各预设策略维度对应的应用程序的发布进度信息的选择或输入来确定被测参数值和基准参数值。
例如,每个预设策略维度均对应设置有被监测一方和作为监测基准一方的参数设置功能,每个参数设置功能均可对相应预设策略维度的发布进度信息进行选择或输入。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的选择操作或输入操作,可将选择或输入的发布进度信息确定为被测参数值和基准参数值。
这样设置的原因是,应用程序开始发布之后,随着发布进度的推进,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会一步步贴近实际应用环境(例如应用程序的用户会越来越多、应用程序运行的网络环境会越来越丰富、用户的使用时长越来越长、用户的使用操作会越来越丰富等等),使得应用程序的性能随着应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所以,通过与发布进度信息相关的预设策略维度的设置,可以对线上的应用程序进行更加实用的性能测试,而非线下的理想情况下的性能测试,从而可以为后续应用程序的更新提供参照依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策略维度包括发布版本维度、发布环节维度或发布阶段维度。
其中,发布版本维度用于表征应用程序的发布版本信息,例如可以是发布版本号。发布环节维度用于表征同一版本的应用程序在发布过程中的发布进度信息,例如可以是同一版本的应用程序进行灰度发布过程中的灰度版本号,如某一版本号的灰度1阶等。发布阶段维度用于表征同一环节的应用程序在发布过程中的发布进度信息,例如可以是同一版本号的应用程序在同一环节中的发布阶段,如某一版本号的灰度1阶的20%的发布进度。
具体地,因为发布版本、发布环节和发布阶段是应用程序发布过程中逐渐细化的发布进度,所以,为了能够更加细化地监测应用程序在各种时间跨度上的性能变化,本实施例中至少设置了发布版本维度、发布环节维度和发布阶段维度这三个预设策略维度,以用于选择相应发布进度的应用程序。例如,可以针对发布版本维度来选择两个版本号(如8.9.2和8.9.1),分别作为发布版本维度对应的被测参数值和基准参数值。
S130、基于被测参数值确定被测应用程序,且基于基准参数值确定基准应用程序。
其中,被测应用程序为待监测性能的应用程序,基准应用程序为作为性能监测基准的应用程序。
具体地,电子设备根据被测参数值来唯一定位一个应用程序,作为被测应用程序。同样地,电子设备根据基准参数值来唯一定位一个应用程序,作为基准应用程序。
例如,电子设备根据版本号8.9.2确定出该版本号的应用程序,作为被测应用程序,而根据版本号8.9.1确定出该版本号的应用程序,作为基准应用程序。
S140、以基准应用程序对应的性能指标为性能监测基准,对被测应用程序进行性能监测,生成性能监测结果。
具体地,电子设备获取基准应用程序和被测应用程序的追踪数据。然后,电子设备按照选定的性能指标,对基准应用程序的追踪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基准应用程序的性能指标值。并且,电子设备按照选定的性能指标,对被测应用程序的追踪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被测应用程序的性能指标值。之后,以基准应用程序的性能指标值为基准,计算被测应用程序的性能指标值的相对变化量、相对变化率等等,也可以根据相对变化量、相对变化率等绘制相应性能指标的时间变化曲线。上述这些计算结果便可作为性能监测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S140之后,该应用程序性能监测方法还包括:在性能监测页面的第三预设区域中,以数值和/或图表的方式显示性能监测结果。
其中,第三预设区域是预先设置的显示区域,其可以是性能监测页面中的某一显示区域,也可以是性能监测页面上的浮层或悬浮窗,还可以是由性能监测页面跳转到的新的页面等。
具体地,参见图2,性能监测页面200中设置有“性能监测策略设置”区域210和“性能监测结果”区域220。该“性能监测结果”区域220便可作为第三预设区域。电子设备在该“性能监测结果”区域220中显示性能监测结果。
为了提高性能监测结果的可视化程度,可在“性能监测结果”区域220中以图表的形式显示性能监测结果中某些性能指标值随时间变化的变化曲线,而以数值的形式显示某些性能指标值的变化率。
为了进一步提高可视化程度,可以按照用户对各性能指标的关注程度或性能指标的重要程度,用突出显示的显示样式(如加粗、高亮、突出颜色等)来显示用户更加关注的或更加重要的指标变化率,而用非突出显示的显示样式(如默认的字体、字号、颜色等)来显示剩余的指标变化率。
另外,为了提高性能监测效率,电子设备可将性能监测结果与指标报警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某一性能指标的性能监测结果超过指标报警阈值,则在性能监测页面中显示报警信息。
通过上述性能监测结果的显示设置,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被测应用程序相对于基准应用程序的性能变化情况,从而方便用户更好地监测被测应用程序的性能是否出现劣化以及性能的优化程度是否达到预期等,进而提高性能监测效率。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应用程序性能监测方法,能够响应于对显示的性能监测页面的参数设置操作,确定至少一个预设策略维度的被测参数值和基准参数值;并基于被测参数值确定被测应用程序,且基于基准参数值确定基准应用程序;进而以基准应用程序对应的性能指标为性能监测基准,对被测应用程序进行性能监测,生成性能监测结果;实现了通过对性能监测页面的交互操作来选择被测应用程序和基准应用程序,进而分析被测应用程序相对于基准应用程序的性能变化,提高了性能监测过程中应用程序选择的快捷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了需求的应用程序的性能监测结果的获取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性能监测页面中显示每个预设策略维度对应的被测参数设置控件和基准参数设置控件。
其中,被测参数设置控件和基准参数设置控件分别是从被监测一方和作为监测基准一方进行参数设置的交互控件,例如可以是文本输入框、下拉框等等。
具体地,为了提高监测策略设置过程中的交互体验,本实施例中可在性能监测页面的“性能监测策略设置”区域中,为每个预设策略维度设置两个交互控件,即被测参数设置控件和基准参数设置控件。参见图2,在“性能监测策略设置”区域220中,每个预设策略维度都对应设置有被测参数设置控件211和基准参数设置控件212。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S120包括:响应于对任一预设策略维度对应的目标参数设置控件的参数设置操作,确定被执行操作的预设策略维度的目标参数值。
其中,目标参数设置控件为被交互操作的参数设置控件,其可以是被测参数设置控件或基准参数设置控件。
具体地,在每个预设策略维度对应的被测参数设置控件和基准参数设置控件均可自由设置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可检测用户对任一参数设置控件的交互操作。如果电子设备检测到用户对某一预设策略维度对应的目标参数设置控件进行了参数设置操作,那么电子设备将参数设置操作所选择或所输入的参数值确定为该目标参数设置控件对应的目标参数值。在目标参数设置控件为被测参数设置控件时,目标参数值为被测参数值。在目标参数设置控件为基准参数设置控件时,目标参数值为基准参数值。
按照上述过程,电子设备可为每个被交互操作的目标参数设置控件确定对应的目标参数值。如果有预设策略维度对应的被测参数设置控件或基准参数设置控件未被用户进行交互操作,那么,电子设备可为这些参数设置控件设置缺省/默认的参数值,作为对应的目标参数值。
例如,图2中,用户可通过对任一预设策略维度对应的被测参数设置控件211和/或基准参数设置控件212进行点击操作,以显示下拉框中的候选参数值,然后对这些候选参数值进行选择操作。这样,电子设备便可将选择操作命中的候选参数值作为相应参数设置控件对应的目标参数值。
通过上述被测参数设置控件和基准参数设置控件的设置以及参数设置操作,可以使得用户更加清楚且便捷地进行监测策略的设置,既能降低用户对监测策略的理解程度,又能提高性能监测策略的调整灵活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上述响应于对任一预设策略维度对应的目标参数设置控件的参数设置操作,确定被执行操作的预设策略维度的目标参数值之后,该应用程序性能监测方法还可以在确定各预设策略维度的被测参数值和基准参数值均相同的情况下,执行如下步骤A和/或步骤B。
步骤A、在性能监测页面的第一预设区域中显示参数值错误的提示信息。
其中,第一预设区域是另一预先设定的显示区域,其可以是性能监测页面中的某一显示区域,如最后一个进行参数设置的参数设置控件的周边区域,也可以是性能监测页面上的浮层或悬浮窗口等。
具体地,如果电子设备检测到各预设策略维度对应的被测参数值和基准参数值均被设置为相同的参数值,说明用户选择的被测应用程序和基准应用程序是一样的,这样无法进行两个应用程序之间的性能对比分析。所以,电子设备可在该情况下,在性能监测页面的第一预设区域中显示参数值错误的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可以是提示用户重新设置任一预设策略维度的被测参数值或基准参数值的相关信息,也可以是提示用户因参数设置相同而自动修改了某一预设策略维度对应的被测参数值或基准参数值的相关信息。该自动修改参数值的过程可参见步骤B。
步骤B、将缺省策略维度的缺省参数值修改为任一候选参数值。
其中,缺省策略维度为任一预设策略维度。缺省参数值为被测参数值或基准参数值。候选参数值为缺省策略维度对应的、除了缺省参数值之外的参数值。
具体地,电子设备在检测到各预设策略维度对应的被测参数值和基准参数值均被设置为相同的参数值时,可以自动选择一个预设策略维度(即缺省策略维度)对应的被测参数设置控件或基准参数设置控件,并将自动选择的参数设置控件(即缺省参数控件)对应的参数值(即缺省参数值)自动修改为该自动选择的参数设置控件对应的各候选参数值中的任一个,例如可以是与未自动修改的缺省参数值相邻的候选参数值。
例如,对于图2所示的各预设策略维度,电子设备可选择最大时间跨度的发布版本维度对应的基准参数设置控件,或选择最小时间跨度的发布阶段维度对应的基准参数设置控件,并将该选择的基准参数设置控件对应的基准参数值修改为除了对应的被测参数值之外的任一参数值,如被测参数值之前的相邻的候选参数值。
再如,电子设备可分别将用户最后进行参数设置操作的参数设置控件对应的参数值确定为缺省参数值,并将该缺省参数值设置为用户最后进行参数设置操作的参数设置控件对应的缺省策略维度对应的任一候选参数值。这样便于用户更加清楚地感知到参数值的自动调整操作,从而促使用户设置更加符合需求的性能监测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将缺省策略维度的缺省参数值修改为任一其他参数值,包括:在性能监测页面中显示缺省参数设置控件对应的参数值选择控件,并在参数值选择控件中以有效状态样式显示各候选参数值,且在参数值选择控件中以无效状态样式显示缺省参数值;响应于对任一候选参数值的选择操作,将被选择的候选参数值确定为修改后的缺省参数值。
其中,缺省参数设置控件为缺省参数值对应的参数设置控件。参数值选择控件是用于显示多个候选参数值的交互控件,例如可以是下拉框、悬浮窗等。有效状态样式是可进行参数选择操作的控件状态样式,如黑色边框和黑色字体。无效状态样式是不能进行参数选择操作的控件状态样式,如灰色边框和灰色字体。
具体地,参见图3,电子设备检测到三个预设策略维度对应的被测参数值和基准参数值均被设置为相同的参数值时,可在提示信息的提示下,对缺省策略维度(如最后操作的发布阶段维度)的缺省参数值(如基准参数值)进行修改。例如,用户对发布阶段维度的基准参数设置控件301进行了触发操作,那么,电子设备响应于该触发操作,会在该基准参数设置控件301的下方显示参数值选择控件,即下拉框302,并在下拉框302中显示各候选参数值。为了避免用户选择与被测参数值相同的参数值,电子设备直接在下拉框302中,以无效状态样式显示与被测参数值相同的参数值,如灰度显示的50%,而以有效状态样式显示各候选参数值,如黑色显示10%、30%、70%和90%。然后,电子设备如果检测到用户对下拉框302中任一候选参数值的选择操作,如对30%的点击操作,那么,电子设备将该选择操作选中的候选参数值30%确定为修改后的缺省参数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性能监测页面中显示每个预设策略维度对应的参数锁定控件。该参数锁定控件是用于锁定参数值的交互控件。为了进一步提高参数设置的便捷性,本实施例中可为每个预设策略维度设置一个参数锁定控件,以控制每个预设策略维度对应的被测参数设置控件和基准参数设置控件的参数设置过程。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S120包括:在目标参数锁定控件处于解锁状态的情况下,响应于对目标参数锁定控件的触发操作,将目标参数锁定控件切换为锁定状态,并将目标策略维度的基准参数值修改为目标策略维度的被测参数值,且以无效状态样式显示目标策略维度对应的基准参数设置控件。
其中,目标参数锁定控件为目标策略维度对应的参数锁定控件。目标策略维度为任一预设策略维度。
具体地,参见图2,当目标参数锁定控件213处于解锁状态(如锁打开的状态)时,用户可以对该目标参数锁定控件213进行触发操作。电子设备响应于该触发操作,将该目标参数锁定控件213由解锁状态切换为锁定状态(如锁关闭的状态)。同时,电子设备将目标参数锁定控件213对应的基准参数值修改为其对应的被测参数值,即将目标策略维度(如发布环节维度)的基准参数值修改为与被测参数值相同的参数值(如将灰度1阶修改为灰度2阶),以确保基准参数值始终对齐其对应的被测参数值。而且,以无效状态样式(如灰度边框和灰度文本)显示目标策略维度对应的基准参数设置控件212,以向用户提示该基准参数设置控件212不可进行参数设置操作。该操作的上述处理效果如图4所示。这样就无需用户手动修改基准参数值,而仅通过参数锁定控件的交互操作,便完成基准参数值的自动设置,从而提高参数设置的快捷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目标参数锁定控件切换为锁定状态后,该应用程序性能监测方法还包括:响应于对目标策略维度对应的被测参数设置控件的参数设置操作,重新确定目标策略维度的被测参数值;将目标策略维度的基准参数值设置为重新确定的被测参数值。
具体地,在目标参数锁定控件为锁定状态的情况下,用户仍然可以对该目标参数锁定控件对应的被测参数值进行设置,即用户可对目标参数锁定控件对应的被测参数设置控件进行参数设置操作。电子设备便将该参数设置操作所输入或选择的参数值确定为新的被测参数值。然后,电子设备将目标参数锁定控件对应的基准参数值自动修改为与新的被测参数值相同的参数值,以确保基准参数值与被测参数值的一致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上述响应于对目标参数锁定控件的触发操作,将目标参数锁定控件切换为锁定状态,并将目标策略维度的基准参数值修改为目标策略维度的被测参数值,且以无效状态样式显示目标策略维度对应的基准参数设置控件之前,该应用程序性能监测方法还包括:若确定目标参数锁定控件之外的各参数锁定控件均处于锁定状态,则保持目标参数锁定控件处于解锁状态,并在性能监测页面的第二预设区域中显示锁定失败的提示信息。
其中,第二预设区域是又一预先设定的显示区域,其可以是性能监测页面中的某一显示区域,如目标参数锁定控件的周边区域,也可以是性能监测页面上的浮层或悬浮窗口等。
具体地,在用户通过每个预设策略维度对应的参数锁定控件进行参数值快捷设置的过程中,如果电子设备检测到目标参数锁定控件之外的各参数锁定控件均已经处于锁定状态,说明除了目标参数锁定控件对应的预设策略维度之外的各预设策略维度的被测参数值和基准参数值均已经设置为相同的参数值,此时不可能再将目标参数锁定控件对应的预设策略维度的被测参数值和基准参数值设置为相同的参数值。所以,电子设备不响应对目标参数锁定控件的触发操作,即继续保持目标参数锁定控件处于解锁状态,同时在第二预设区域中显示锁定失败的提示信息。
例如,参见图3,在发布版本维度和发布环节维度对应的参数锁定控件均为锁定状态的情况下,如果用户对发布阶段维度对应的参数锁定控件进行触发操作,那么电子设备可保持发布阶段维度对应的参数锁定控件为解锁状态,并在发布阶段维度对应的参数锁定控件的周边显示“不可全部锁定”的锁定失败的提示信息。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电子设备除了可以根据用户的参数设置操作来确定性能监测策略之外,还可以采用预先设置的性能监测策略来确定缺省设置各参数值。
在一示例中,电子设备将发布环节维度和发布阶段维度对应的参数锁定控件均切换为锁定状态,并将发布版本维度对应的参数锁定控件切换为解锁状态,且将发布版本维度的基准参数值设置为发布版本维度的被测参数值的前一相邻版本信息。
具体地,参见图5,对于相邻版本的应用程序性能监测策略,电子设备默认将发布环节维度和发布阶段维度对应的参数锁定控件均切换为锁定状态,而将发布版本维度对应的参数锁定控件切换为解锁状态。同时,电子设备将发布版本维度的基准参数值设置为其被测参数值(如版本号8.9.2)的前一相邻版本信息(如版本号8.9.1)。
在另一示例中,电子设备将发布版本维度和发布阶段维度对应的参数锁定控件均切换为锁定状态,并将发布环节维度对应的参数锁定控件切换为解锁状态,且将发布环节维度的基准参数值设置为发布环节维度的被测参数值的前一相邻环节信息。
具体地,参见图6,对于相邻环节的应用程序性能监测策略,电子设备默认将发布版本维度和发布阶段维度对应的参数锁定控件均切换为锁定状态,而将发布环节维度对应的参数锁定控件切换为解锁状态。同时,电子设备将发布环节维度的基准参数值设置为其被测参数值(如灰度2阶)的前一相邻环节信息(如灰度1阶)。
在又一示例中,电子设备将发布版本维度和发布环节维度对应的参数锁定控件均切换为锁定状态,并将发布阶段维度对应的参数锁定控件切换为解锁状态,且将发布阶段维度的基准参数值设置为发布阶段维度的被测参数值的前一相邻阶段信息。
具体地,参见图3,对于相邻阶段的应用程序性能监测策略,电子设备默认将发布版本维度和发布环节维度对应的参数锁定控件均切换为锁定状态,而将发布阶段维度对应的参数锁定控件切换为解锁状态。同时,电子设备将发布阶段维度的基准参数值设置为其被测参数值(如50%)的前一相邻阶段信息(如30%)。
以下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性能监测装置的实施例,该装置与上述各实施例的应用程序性能监测方法属于同一个发明构思,在应用程序性能监测装置的实施例中未详尽描述的细节内容,可以参考上述应用程序性能监测方法的实施例。
图7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程序性能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应用程序性能监测装置700可以包括:
页面显示模块710,用于显示性能监测页面;
参数值确定模块720,用于响应于对性能监测页面的参数设置操作,确定至少一个预设策略维度的被测参数值和基准参数值;
应用程序确定模块730,用于基于被测参数值确定被测应用程序,且基于基准参数值确定基准应用程序;其中,被测应用程序为待监测性能的应用程序,基准应用程序为作为性能监测基准的应用程序;
性能监测结果生成模块740,用于以基准应用程序对应的性能指标为性能监测基准,对被测应用程序进行性能监测,生成性能监测结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应用程序性能监测装置,能够响应于对显示的性能监测页面的参数设置操作,确定至少一个预设策略维度的被测参数值和基准参数值;并基于被测参数值确定被测应用程序,且基于基准参数值确定基准应用程序;进而以基准应用程序对应的性能指标为性能监测基准,对被测应用程序进行性能监测,生成性能监测结果;实现了通过对性能监测页面的交互操作来选择被测应用程序和基准应用程序,进而分析被测应用程序相对于基准应用程序的性能变化,提高了性能监测过程中应用程序选择的快捷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了需求的应用程序的性能监测结果的获取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程序性能监测装置700还包括参数设置控件显示模块,用于:
在性能监测页面中显示每个预设策略维度对应的被测参数设置控件和基准参数设置控件;
相应地,参数值确定模块720具体用于:
响应于对任一预设策略维度对应的目标参数设置控件的参数设置操作,确定被执行操作的预设策略维度的目标参数值;其中,在目标参数设置控件为被测参数设置控件时,目标参数值为被测参数值;在目标参数设置控件为基准参数设置控件时,目标参数值为基准参数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程序性能监测装置700还包括第一修改模块,用于:
在响应于对任一预设策略维度对应的目标参数设置控件的参数设置操作,确定被执行操作的预设策略维度的目标参数值之后,若确定各预设策略维度的被测参数值和基准参数值均相同,则执行如下至少一个步骤:
在性能监测页面的第一预设区域中显示参数值错误的提示信息;
将缺省策略维度的缺省参数值修改为任一候选参数值;其中,缺省策略维度为任一预设策略维度,缺省参数值为被测参数值或基准参数值,候选参数值为缺省策略维度对应的、除了缺省参数值之外的参数值。
进一步地,第一修改模块具体用于:
在性能监测页面中显示缺省参数设置控件对应的参数值选择控件,并在参数值选择控件中以有效状态样式显示各候选参数值,且在参数值选择控件中以无效状态样式显示缺省参数值;其中,缺省参数设置控件为缺省参数值对应的参数设置控件;
响应于对任一候选参数值的选择操作,将被选择的候选参数值确定为修改后的缺省参数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程序性能监测装置700还包括参数锁定控件显示模块,用于:
在性能监测页面中显示每个预设策略维度对应的参数锁定控件;
相应地,参数值确定模块720还具体用于:
在目标参数锁定控件处于解锁状态的情况下,响应于对目标参数锁定控件的触发操作,将目标参数锁定控件切换为锁定状态,并将目标策略维度的基准参数值修改为目标策略维度的被测参数值,且以无效状态样式显示目标策略维度对应的基准参数设置控件;其中,目标参数锁定控件为目标策略维度对应的参数锁定控件,目标策略维度为任一预设策略维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程序性能监测装置700还包括第二修改模块,用于:
在响应于对目标参数锁定控件的触发操作,将目标参数锁定控件切换为锁定状态,并将目标策略维度的基准参数值修改为目标策略维度的被测参数值,且以无效状态样式显示目标策略维度对应的基准参数设置控件之后,响应于对目标策略维度对应的被测参数设置控件的参数设置操作,重新确定目标策略维度的被测参数值;
将目标策略维度的基准参数值设置为重新确定的被测参数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程序性能监测装置700还包括提示模块,用于:
在响应于对目标参数锁定控件的触发操作,将目标参数锁定控件切换为锁定状态,并将目标策略维度的基准参数值修改为目标策略维度的被测参数值,且以无效状态样式显示目标策略维度对应的基准参数设置控件之前,若确定目标参数锁定控件之外的各参数锁定控件均处于锁定状态,则保持目标参数锁定控件处于解锁状态,并在性能监测页面的第二预设区域中显示锁定失败的提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策略维度至少用于表征应用程序的发布进度信息。
进一步地,预设策略维度包括发布版本维度、发布环节维度或发布阶段维度;其中,发布版本维度用于表征应用程序的发布版本信息,发布环节维度用于表征同一版本的应用程序在发布过程中的发布进度信息,发布阶段维度用于表征同一环节的应用程序在发布过程中的发布进度信息。
进一步地,参数值确定模块720还用于在基于被测参数值确定被测应用程序,且基于基准参数值确定基准应用程序之前,执行以下任一步骤:
将发布环节维度和发布阶段维度对应的参数锁定控件均切换为锁定状态,并将发布版本维度对应的参数锁定控件切换为解锁状态,且将发布版本维度的基准参数值设置为发布版本维度的被测参数值的前一相邻版本信息;
将发布版本维度和发布阶段维度对应的参数锁定控件均切换为锁定状态,并将发布环节维度对应的参数锁定控件切换为解锁状态,且将发布环节维度的基准参数值设置为发布环节维度的被测参数值的前一相邻环节信息;
将发布版本维度和发布环节维度对应的参数锁定控件均切换为锁定状态,并将发布阶段维度对应的参数锁定控件切换为解锁状态,且将发布阶段维度的基准参数值设置为发布阶段维度的被测参数值的前一相邻阶段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程序性能监测装置700还包括性能监测结果显示模块,用于:
在以基准应用程序对应的性能指标为性能监测基准,对被测应用程序进行性能监测,生成性能监测结果之后,在性能监测页面的第三预设区域中,以数值和/或图表的方式显示性能监测结果。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程序性能监测装置可执行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程序性能监测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应用程序性能监测装置的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可以用于存储可执行指令。其中,处理器可以用于从存储器中读取可执行指令,并执行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应用程序性能监测方法。
图8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8所示,该电子设备800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8810,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8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8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8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803中,还存储有信息处理设备8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801、ROM 802以及RAM 803通过总线8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接口(I/O接口)805也连接至总线8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8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8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80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808;以及通信装置809。通信装置80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800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图8示出的电子设备8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即虽然图8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80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8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808被安装,或者从ROM 8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810执行时,执行本公开任意实施例的应用程序性能监测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实现本公开任意实施例中的应用程序性能监测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客户端、服务器可以利用诸如HTTP之类的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协议进行通信,并且可以与任意形式或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互连。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网际网(例如,互联网)以及端对端网络(例如,ad hoc端对端网络),以及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所说明的应用程序性能监测方法的步骤。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但不限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设备、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不应当理解为要求这些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来执行。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施例中。相反地,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施例中。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Claims (14)

1.一种应用程序性能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性能监测页面;
响应于对所述性能监测页面的参数设置操作,确定至少一个预设策略维度的被测参数值和基准参数值;
基于所述被测参数值确定被测应用程序,且基于所述基准参数值确定基准应用程序;其中,所述被测应用程序为待监测性能的应用程序,所述基准应用程序为作为性能监测基准的应用程序;
以所述基准应用程序对应的性能指标为性能监测基准,对所述被测应用程序进行性能监测,生成性能监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性能监测页面中显示每个所述预设策略维度对应的被测参数设置控件和基准参数设置控件;
所述响应于对所述性能监测页面的参数设置操作,确定至少一个预设策略维度的被测参数值和基准参数值包括:
响应于对任一所述预设策略维度对应的目标参数设置控件的参数设置操作,确定被执行操作的所述预设策略维度的目标参数值;其中,在所述目标参数设置控件为所述被测参数设置控件时,所述目标参数值为所述被测参数值;在所述目标参数设置控件为所述基准参数设置控件时,所述目标参数值为所述基准参数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响应于对任一所述预设策略维度对应的目标参数设置控件的参数设置操作,确定被执行操作的所述预设策略维度的目标参数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各所述预设策略维度的所述被测参数值和所述基准参数值均相同,则执行如下至少一个步骤:
在所述性能监测页面的第一预设区域中显示参数值错误的提示信息;
将缺省策略维度的缺省参数值修改为任一候选参数值;其中,所述缺省策略维度为任一所述预设策略维度,所述缺省参数值为所述被测参数值或所述基准参数值,所述候选参数值为所述缺省策略维度对应的、除了所述缺省参数值之外的参数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缺省策略维度的缺省参数值修改为任一其他参数值,包括:
在所述性能监测页面中显示缺省参数设置控件对应的参数值选择控件,并在所述参数值选择控件中以有效状态样式显示各所述候选参数值,且在所述参数值选择控件中以无效状态样式显示所述缺省参数值;其中,所述缺省参数设置控件为所述缺省参数值对应的参数设置控件;
响应于对任一所述候选参数值的选择操作,将被选择的所述候选参数值确定为修改后的所述缺省参数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性能监测页面中显示每个所述预设策略维度对应的参数锁定控件;
所述响应于对所述性能监测页面的参数设置操作,确定至少一个预设策略维度的被测参数值和基准参数值,包括:
在目标参数锁定控件处于解锁状态的情况下,响应于对所述目标参数锁定控件的触发操作,将所述目标参数锁定控件切换为锁定状态,并将所述目标策略维度的所述基准参数值修改为所述目标策略维度的所述被测参数值,且以无效状态样式显示所述目标策略维度对应的所述基准参数设置控件;其中,所述目标参数锁定控件为所述目标策略维度对应的所述参数锁定控件,所述目标策略维度为任一所述预设策略维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响应于对所述目标参数锁定控件的触发操作,将所述目标参数锁定控件切换为锁定状态,并将所述目标策略维度的所述基准参数值修改为所述目标策略维度的所述被测参数值,且以无效状态样式显示所述目标策略维度对应的所述基准参数设置控件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对所述目标策略维度对应的所述被测参数设置控件的参数设置操作,重新确定所述目标策略维度的所述被测参数值;
将所述目标策略维度的所述基准参数值设置为重新确定的所述被测参数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响应于对所述目标参数锁定控件的触发操作,将所述目标参数锁定控件切换为锁定状态,并将所述目标策略维度的所述基准参数值修改为所述目标策略维度的所述被测参数值,且以无效状态样式显示所述目标策略维度对应的所述基准参数设置控件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所述目标参数锁定控件之外的各所述参数锁定控件均处于所述锁定状态,则保持所述目标参数锁定控件处于所述解锁状态,并在所述性能监测页面的第二预设区域中显示锁定失败的提示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策略维度至少用于表征应用程序的发布进度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策略维度包括发布版本维度、发布环节维度或发布阶段维度;其中,所述发布版本维度用于表征应用程序的发布版本信息,所述发布环节维度用于表征同一版本的应用程序在发布过程中的发布进度信息,所述发布阶段维度用于表征同一环节的应用程序在发布过程中的发布进度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被测参数值确定被测应用程序,且基于所述基准参数值确定基准应用程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任一步骤:
将所述发布环节维度和所述发布阶段维度对应的参数锁定控件均切换为锁定状态,并将所述发布版本维度对应的所述参数锁定控件切换为解锁状态,且将所述发布版本维度的所述基准参数值设置为所述发布版本维度的所述被测参数值的前一相邻版本信息;
将所述发布版本维度和所述发布阶段维度对应的所述参数锁定控件均切换为锁定状态,并将所述发布环节维度对应的所述参数锁定控件切换为解锁状态,且将所述发布环节维度的所述基准参数值设置为所述发布环节维度的所述被测参数值的前一相邻环节信息;
将所述发布版本维度和所述发布环节维度对应的所述参数锁定控件均切换为锁定状态,并将所述发布阶段维度对应的所述参数锁定控件切换为解锁状态,且将所述发布阶段维度的所述基准参数值设置为所述发布阶段维度的所述被测参数值的前一相邻阶段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以所述基准应用程序对应的性能指标为性能监测基准,对所述被测应用程序进行性能监测,生成性能监测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性能监测页面的第三预设区域中,以数值和/或图表的方式显示所述性能监测结果。
12.一种应用程序性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页面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性能监测页面;
参数值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对所述性能监测页面的参数设置操作,确定至少一个预设策略维度的被测参数值和基准参数值;
应用程序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被测参数值确定被测应用程序,且基于所述基准参数值确定基准应用程序;其中,所述被测应用程序为待监测性能的应用程序,所述基准应用程序为作为性能监测基准的应用程序;
性能监测结果生成模块,用于以所述基准应用程序对应的性能指标为性能监测基准,对所述被测应用程序进行性能监测,生成性能监测结果。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读取所述可执行指令,并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程序性能监测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程序性能监测方法。
CN202210655868.XA 2022-06-10 2022-06-10 应用程序性能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Pending CN1149961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55868.XA CN114996108A (zh) 2022-06-10 2022-06-10 应用程序性能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55868.XA CN114996108A (zh) 2022-06-10 2022-06-10 应用程序性能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96108A true CN114996108A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33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55868.XA Pending CN114996108A (zh) 2022-06-10 2022-06-10 应用程序性能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9610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10934B (zh) 一种模型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90075081A1 (en) Testing and remediating compliance controls
US10579346B2 (en) Mobile accessibility evaluation from application binary
US10877846B2 (en) Performing a closure merge operation
CN111061956A (zh) 用于生成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JP7285899B2 (ja) ユーザ画像認識モデルの更新方法、装置、電子機器、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録媒体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9286517B (zh) 创建服务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CN107871088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592343B2 (en) Cognitive analysis and resolution of erroneous software patches
US9009609B2 (en) Interaction with a visualized state transition model
US20190096102A1 (en) Interactive tool for causal graph construction
US20220050562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ng a hosted application
CN117236805B (zh) 电力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US20210405992A1 (en) Managed Rooms Operational Maintenance
US20180137443A1 (en) Promotion artifact risk assessment
CN112288128A (zh) 信息预测方法和装置
CN114996108A (zh) 应用程序性能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US10061686B2 (en) Method, electronic apparatus,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for automated testing of application user interface
US11704605B2 (en) Framework for guided change management and change impact analysis with automated change validation through formal executable semantics
CN113326079A (zh) 服务版本切换方法、切换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048137A (zh) 一种应用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170169005A1 (en) Spread cell value visualization
US10699019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security measure providing method, security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method, and program
CN113377660B (zh) 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12328340B (zh) 模型流程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