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92835A - 扫风叶片、扫风组件、空气调节装置以及扫风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扫风叶片、扫风组件、空气调节装置以及扫风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992835A CN114992835A CN202210713566.3A CN202210713566A CN114992835A CN 114992835 A CN114992835 A CN 114992835A CN 202210713566 A CN202210713566 A CN 202210713566A CN 114992835 A CN114992835 A CN 11499283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d
- sweeping
- wind sweeping
- air
- air conditio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10408 sweep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8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扫风叶片、扫风组件、空气调节装置以及扫风控制方法,扫风叶片包括:叶片本体,叶片本体角度可调节地设置,叶片本体上设置有散风孔;导流部,设置在散风孔内,导流部的至少部分安装在散风孔的孔壁上,以通过导流部将散风孔分隔成至少两个导流间隙,并通过至少两个导流间隙对散风孔处的风进行导向。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散风结构的散风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扫风组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扫风叶片、扫风组件、空气调节装置以及扫风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内机在制冷或制热功能,在使用时,若长时间的冷风或热风直吹容易引起人体的不舒适感,使得空调的舒适性变差,甚至可能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为了提高用户使用舒适性,产生了无风感或低风感空调。现有技术中的无风感空调的散风部件一般通过设置多个微小的散风孔进行散风,以降低出风的风感。
然而,上述结构的散风效果有效,还是存在较明显的出风直吹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扫风叶片、扫风组件、空气调节装置以及扫风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散风结构的散风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扫风叶片,包括:叶片本体,叶片本体角度可调节地设置,叶片本体上设置有散风孔;导流部,设置在散风孔内,导流部的至少部分安装在散风孔的孔壁上,以通过导流部将散风孔分隔成至少两个导流间隙,并通过至少两个导流间隙对散风孔处的风进行导向。
进一步地,导流部包括:固定件,与散风孔的孔壁间隔设置;第一导流件,第一导流件的一端与固定件连接,第一导流件的另一端与散风孔的孔壁连接,第一导流件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一导流件间隔设置以将散风孔分隔成至少两个导流间隙;或者,导流部包括:第二导流件,第二导流件的两端均安装在散风孔的孔壁上,第二导流件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二导流件交错连接设置以将散风孔分隔成至少两个导流间隙。
进一步地,第一导流件为条状结构,沿第一导流件的延伸方向,第一导流件为第一弧形条结构;或者,第二导流件为条状结构,沿第二导流件的延伸方向,第二导流件为第二弧形条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弧形条结构对应的弧形曲线的曲率为A,0.0005mm≤A≤0.5mm;或者,第二弧形条结构对应的弧形曲线的曲率为B,0.0005mm≤B≤0.5mm。
进一步地,第一导流件在厚度方向上具有第一导向面,第一导向面与竖直方向之间具有第一倾斜角度β,5°≤β≤60°;或者,第二导流件在厚度方向上具有第二导向面,第二导向面与竖直方向之间具有第二倾斜角度α,5°≤α≤6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扫风组件,包括上述提供的扫风叶片。
进一步地,扫风叶片为多个,扫风组件还包括:扫风连杆结构,多个扫风叶片均与扫风连杆结构连接,以使扫风连杆结构带动多个扫风叶片运动。
进一步地,扫风组件还包括:扫风支撑板,扫风支撑板上设置有安装槽以及与安装槽连通的安装孔,安装槽与扫风连杆结构的形状相适配,安装孔为多个,多个安装孔与多个扫风叶片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扫风叶片安装在对应的安装孔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包括上述提供的扫风组件。
进一步地,空气调节装置具有出风口,出风口为条状结构,扫风组件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扫风组件沿出风口的延伸方向并排布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扫风控制方法,适用于上述提供的空气调节装置,扫风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安装位置,根据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安装位置判断空气调节装置与室内中间位置的关系;
根据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安装位置与室内中间位置的关系对扫风组件的扫风方向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空气调节装置的扫风组件为两个,空气调节装置包括左扫风组件和右扫风组件;根据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安装位置与室内中间位置的关系对扫风组件的扫风方向进行控制的方法,包括:当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安装位置位于室内中间位置的偏左位置时,控制左扫风组件的扫风方向与空气调节装置的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相同,控制右扫风组件的扫风方向向右侧转动第一预设角度;当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安装位置位于室内中间位置时,控制左扫风组件的扫风方向和右扫风组件的扫风方向均与空气调节装置的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相同;当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安装位置位于室内中间位置的偏右位置时,控制右扫风组件的扫风方向与空气调节装置的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相同,控制左扫风组件的扫风方向向左侧转动第二预设角度。
进一步地,在根据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安装位置与室内中间位置的关系对扫风组件的扫风方向进行控制后,扫风控制方法还包括:将检测到的室内温度T与预设温度T0进行比较,并得到比较结果;根据比较结果对空气调节装置的扫风组件进行调节。
进一步地,根据比较结果对空气调节装置的扫风组件进行调节的方法,包括:当检测到的室内温度T到达预设温度T0时,控制空气调节装置的扫风组件的扫风叶片闭合,以使气流从扫风叶片的导流间隙处流出。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扫风叶片,当风经过叶片本体时,在叶片本体的散风孔内的导流部的作用下对散风孔内的风进行导流,并使得散风孔内的风经导流间隙处流出,从而便于更好地对散风孔内的风进行散风,提高散风效果,更好地实现无风感。同时,本实施例中的散风结构只需要对扫风叶片进行改进即可,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扫风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扫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扫风组件的爆炸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空气调节装置的一种出风方式(图中箭头示意出风方向);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另一种出风方式(图中箭头示意出风方向);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空气调节装置在室内不同位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空气调节装置安装在不同位置时对应的不同的扫风方式;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扫风控制方法的控制流程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扫风叶片;11、叶片本体;111、散风孔;12、导流部;121、固定件;122、第一导流件;13、卡接部;20、扫风连杆结构;21、第一连杆;22、第二连杆;30、扫风支撑板;40、扫风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扫风叶片10,该扫风叶片10包括叶片本体11和导流部12,叶片本体11角度可调节地设置,叶片本体11上设置有散风孔111;导流部12设置在散风孔111内,导流部12的至少部分安装在散风孔111的孔壁上,以通过导流部12将散风孔111分隔成至少两个导流间隙,并通过至少两个导流间隙对散风孔111处的风进行导向。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扫风叶片10,当风经过叶片本体11时,在叶片本体11的散风孔111内的导流部12的作用下对散风孔111内的风进行导流,并使得散风孔111内的风经导流间隙处流出,从而便于更好地对散风孔111内的风进行散风,提高散风效果,更好地实现无风感。同时,本实施例中的散风结构只需要对扫风叶片10进行改进即可,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导流部12可以包括固定件121和第一导流件122,固定件121与散风孔111的孔壁间隔设置;第一导流件122的一端与固定件121连接,第一导流件122的另一端与散风孔111的孔壁连接,第一导流件122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一导流件122间隔设置以将散风孔111分隔成至少两个导流间隙。或者,导流部12可以包括第二导流件,第二导流件的两端均安装在散风孔111的孔壁上,第二导流件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二导流件交错连接设置以将散风孔111分隔成至少两个导流间隙(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至少两个第二导流件交错连接设置”是指两个导流件连接设置且两个导流件之间具有预设角度以形成交错连接的结构)。采用上述两种不同的设置方式,均能够便于通过至少两个导流间隙实现散风作用,进一步提高散风效果,更好地实现无风感。
具体地,第一导流件122可以为条状结构,沿第一导流件122的延伸方向,第一导流件122为第一弧形条结构;或者,第二导流件为条状结构,沿第二导流件的延伸方向,第二导流件为第二弧形条结构。采用这样的设置方式,通过第一弧形条结构或第二弧形条结构能够便于更好地对散风孔111内的风进行导向,更好地提高导流散风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弧形条结构对应的弧形曲线的曲率为A,0.0005mm≤A≤0.5mm;或者,第二弧形条结构对应的弧形曲线的曲率为B,0.0005mm≤B≤0.5mm。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将弧形曲线的曲率设置在上述范围内,能够便于更好地对第一弧形条结构或第二弧形条结构进行优化,以便于进一步提高第一弧形条结构或第二弧形条结构的导流散风效果。
具体地,第一导流件122在厚度方向上具有第一导向面,第一导向面与竖直方向之间具有第一倾斜角度β,5°≤β≤60°;或者,第二导流件在厚度方向上具有第二导向面,第二导向面与竖直方向之间具有第二倾斜角度α,5°≤α≤60°。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将第一倾斜角度或第二倾斜角度设置在上述范围内,能够便于更好地对散风孔111内的风进行散风导流,以实现无风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扫风叶片10上还设置有卡接部13,卡接部13用于与待连接件进行连接。具体地,卡接部13可以为卡接槽,待连接件可以为扫风连杆结构20。
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扫风组件,包括上述提供的扫风叶片10。
在本实施例中,扫风叶片10为多个,扫风组件还包括扫风连杆结构20,多个扫风叶片10均与扫风连杆结构20连接,以使扫风连杆结构20带动多个扫风叶片10运动。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便于通过扫风连杆结构20同步带动多个扫风叶片10运动,以便于通过多个扫风叶片10进行扫风。
具体地,扫风连杆结构20包括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第一连杆21沿多个扫风叶片10的间隔布置方向延伸,第二连杆22为多个,多个第二连杆22与多个扫风叶片10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扫风叶片10卡接在对应的第二连杆22上,多个第二连杆22均与第一连杆21连接。当扫风电机40驱动第一连杆21运动时,第一连杆21将同步带动多个第二连杆22运动,进而使多个扫风叶片10实现同步运动。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扫风组件还包括扫风支撑板30,扫风支撑板30上设置有安装槽以及与安装槽连通的安装孔,安装槽与扫风连杆结构20的形状相适配,安装孔为多个,多个安装孔与多个扫风叶片10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扫风叶片10安装在对应的安装孔内。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便于对扫风连杆进行安装和支撑,提高了多个扫风叶片10的设置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扫风组件还包括扫风电机40,扫风电机40与扫风连杆结构20驱动连接,以通过扫风电机40带动扫风连杆结构20运动。
如图4至图7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扫风组件。空气调节装置可以为空调室内机。
在本实施例中,空气调节装置具有出风口,出风口为条状结构,扫风组件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扫风组件沿出风口的延伸方向并排布置。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便于对各个扫风组件进行对立控制,以便于实现各个扫风组件向不同方向进行扫风,以提高出风效果和散风效果。
如图8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扫风控制方法,适用于上述提供的空气调节装置,扫风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安装位置,根据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安装位置判断空气调节装置与室内中间位置的关系;根据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安装位置与室内中间位置的关系对扫风组件的扫风方向进行控制。采用这样的扫风控制方法,能够便于通过空气调节装置在室内的安装位置对扫风组件的扫风方向进行控制,进而便于优化不同方向的散风效果,提高无风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空气调节装置的扫风组件为两个,空气调节装置包括左扫风组件和右扫风组件;根据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安装位置与室内中间位置的关系对扫风组件的扫风方向进行控制的方法,包括:当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安装位置位于室内中间位置的偏左位置时,控制左扫风组件的扫风方向与空气调节装置的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相同,控制右扫风组件的扫风方向向右侧转动第一预设角度;当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安装位置位于室内中间位置时,控制左扫风组件的扫风方向和右扫风组件的扫风方向均与空气调节装置的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相同;当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安装位置位于室内中间位置的偏右位置时,控制右扫风组件的扫风方向与空气调节装置的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相同,控制左扫风组件的扫风方向向左侧转动第二预设角度。采用这样的方法,能够避免空气调节装置因设置在室内偏左或偏右位置导致室内出风不均匀的情况,通过对扫风角度的调节能够便于有效保证室内出风的均匀性,提高室内出风舒适度。同时,在扫风组件进行扫风时还能够通过扫风叶片10上的导流间隙进行有效散风,提高无风感。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室内中间位置的偏左位置可以理解为靠左侧墙壁的位置,室内中间位置的偏右位置可以理解为靠右侧墙壁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室内中间位置并不仅仅指完全为正中间的位置,设定安装墙壁的长度为L,安装墙壁的正中间位置为L/2处,在正中间位置向左或向右偏移一定较小的距离(距离最多可以向左或向右偏移L/4)也属于室内中间位置;处理室内中间位置的范围内,在室内中间位置的位置区域均为室内中间位置的偏左位置,在室内中间位置的位置区域均为室内中间位置的偏右位置。具体可以参考图6中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具体地,在根据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安装位置与室内中间位置的关系对扫风组件的扫风方向进行控制后,扫风控制方法还包括:将检测到的室内温度T与预设温度T0进行比较,并得到比较结果;根据比较结果对空气调节装置的扫风组件进行调节。采用这样的方法,能够便于根据室内实际温度情况对扫风组件进行调节,以便于有效保证出风散风效果,提高室内舒适性。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比较结果对空气调节装置的扫风组件进行调节的方法,包括:当检测到的室内温度T到达预设温度T0时,控制空气调节装置的扫风组件的扫风叶片10闭合,以使气流从扫风叶片10的导流间隙处流出。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避免向室内直接吹风的情况,通过扫风叶片10实现散风并使得风经导流间隙吹出,提高了室内舒适度。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扫风机构和空气调节装置,通过扫风组件实现分区送风效果。所述扫风组件包括不少于两个扫风组件,所述扫风组件包括在外力驱动下能够摆动的连杆,设置在所述连杆上,能够跟随所述连杆进行摆动的多个扫风叶片10。所述扫风叶片10包括转轴和多个含有导流柱的叶片,气流经过特殊的含有导流柱的扫风叶片10,能够实现散风效果。所述多个扫风叶片10间隔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在外力驱动下能够转动,所述扫风叶片10跟随所述转轴摆动。多组扫风叶片10可分别驱动,通过这种方式,可根据用户不同需求实现分区送风效果。当用户安装位置不同时,可根据不同安装位置实现不同的分区送风效果。
如图1所示,扫风叶片10包括外围叶片(外围叶片即为叶片本体11)、至少两根导流柱(导流柱即为第一导流件122)和中心轮毂(中心轮毂为固定件121)。导流柱与外围叶片和中心轮毂连接。设定连接方向为长度方向,导流柱在长度方向为双凹(双凸)形状(需要说明的是导流柱的两侧均设置有凸起和凹陷的结构),在靠近轮毂方向和靠近叶片方向均有弧形曲线,整体为样条曲线形状。曲线最大曲率为0.5mm,最小曲率为0.0005mm。设定叶片厚度方向为竖直方向,导流柱在竖直方向为倾斜面,倾斜角度为β,其中5°≤β≤60°。
当叶片处于全闭合状态时,气流可由扫风叶片10内部导流柱间隙流出,根据导流柱的结构特征,在导流柱各个间隙中,气流沿各导流柱型线流出,呈斜角出风,从而起到散风效果。
当叶片呈一定角度时,大部分气流可从扫风叶片10的叶片间隙流出,小部分气流可从叶片内部导流柱流出,在扫风叶片10起到调节送风角度作用的同时起到一定气流扰动效果,实现散风。
扫风组件可以包括两个扫风组件,分别为左扫风组件和右扫风组件,各个扫风组件均包括至少一个扫风连杆结构20,左扫风组件的扫风连杆结构20和右扫风组件的扫风连杆结构20分别由不同电机控制。通过电机驱动电机转轴转动,电机转轴带动扫风连杆结构20运动,扫风连杆结构20与扫风叶片10通过卡扣连接在一起,扫风连杆结构20转动带动扫风叶片10转动来实现不同的扫风角度。
当用户将空调器安装在房间靠左侧墙壁位置时,启动控制逻辑1;当用户将空调器安装在房间中间位置时,启动控制逻辑2;当用户将空调器安装在房间靠右侧墙壁位置时,启动控制逻辑3。可根据用户不同安装位置实现舒适送风效果。
控制逻辑1:当空调器安装在房间靠左侧墙壁位置时,用户开启空调器,先进入模式1,左扫风组件的扫风叶片10与气流方向相同,右扫风组件的扫风叶片10向右侧转动角度a,10°≤a≤80°,实现全域高速送风;实时监测房间温度,当温度到达T℃时,进入模式2,此时扫风叶片10全闭合,气流从叶片内部导流柱间隙流出,减小气流速度,增强散风效果,实现有风但无风吹感。
具体地,设有用户可调节扫风角度。扫风角度1:左扫风组件的扫风叶片10和右扫风组件的扫风叶片10均与气流方向相同;扫风角度2:左扫风组件的扫风叶片10与气流方向相同,右扫风组件的扫风叶片10向右侧转动角度a;扫风角度3:左扫风组件的扫风叶片10和右扫风组件的扫风叶片10均向右侧转动角度a,10°≤a≤80°。
控制逻辑2:当空调器安装在房间中间位置时,用户开启空调器,先进入模式1,左扫风组件的扫风叶片10和右扫风组件的扫风叶片10均与气流方向相同,实现全域高速送风;实时监测房间温度,当温度到达T℃时,进入模式2,此时扫风叶片10全闭合,气流从叶片内部导流柱间隙流出,减小气流速度,增强散风效果,实现有风但无风吹感。
具体地,设有用户可调节扫风角度。扫风角度1:左扫风组件的扫风叶片10和右扫风组件的扫风叶片10的叶片均与气流方向相同;扫风角度2:左扫风组件的扫风叶片10向左侧转动角度a,右扫风组件的扫风叶片10向右侧转动角度a,10°≤a≤80°。
控制逻辑3:当空调器安装在房间靠右侧墙壁位置时,用户开启空调器,先进入模式1,左扫风组件的扫风叶片10向左侧转动角度a,10°≤a≤80°;右扫风组件的扫风叶片10与气流方向相同,实现全域高速送风;实时监测房间温度,当温度到达T℃时,进入模式2,此时扫风叶片10全闭合,气流从叶片内部导流柱间隙流出,减小气流速度,增强散风效果,实现有风但无风吹感。
具体地,设有用户可调节扫风角度。扫风角度1:左扫风组件的扫风叶片10和右扫风组件的扫风叶片10均与气流方向相同;扫风角度2:左扫风组件的扫风叶片10向左侧转动角度a,左扫风组件的扫风叶片10与气流方向相同;扫风角度3:左扫风组件的扫风叶片10和右扫风组件的扫风叶片10的叶片均向左侧转动角度a,10°≤a≤80°。
注:当叶片呈角度a时,与普通扫风叶片10的扫风效果不同。由于叶片的整体框架,大部分气流可从各叶片的间隙流出,起到主要的调节送风角度效果,小部分气流可从叶片内部导流柱流出,一方面可在与主要气流不同的方向有流动,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一定气流扰动效果,实现散风。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提高了散风效果,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扫风叶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叶片本体(11),所述叶片本体(11)角度可调节地设置,所述叶片本体(11)上设置有散风孔(111);
导流部(12),设置在所述散风孔(111)内,所述导流部(12)的至少部分安装在所述散风孔(111)的孔壁上,以通过所述导流部(12)将所述散风孔(111)分隔成至少两个导流间隙,并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导流间隙对所述散风孔(111)处的风进行导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风叶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部(12)包括:
固定件(121),与所述散风孔(111)的孔壁间隔设置;
第一导流件(122),所述第一导流件(122)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121)连接,所述第一导流件(122)的另一端与所述散风孔(111)的孔壁连接,所述第一导流件(122)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导流件(122)间隔设置以将所述散风孔(111)分隔成至少两个所述导流间隙;或者,
所述导流部(12)包括:
第二导流件,所述第二导流件的两端均安装在所述散风孔(111)的孔壁上,所述第二导流件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导流件交错连接设置以将所述散风孔(111)分隔成至少两个所述导流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风叶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流件(122)为条状结构,沿所述第一导流件(122)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导流件(122)为第一弧形条结构;或者,
所述第二导流件为条状结构,沿所述第二导流件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导流件为第二弧形条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扫风叶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弧形条结构对应的弧形曲线的曲率为A,0.0005mm≤A≤0.5mm;或者,
所述第二弧形条结构对应的弧形曲线的曲率为B,0.0005mm≤B≤0.5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扫风叶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流件(122)在厚度方向上具有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与竖直方向之间具有第一倾斜角度β,5°≤β≤60°;或者,
所述第二导流件在厚度方向上具有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二导向面与竖直方向之间具有第二倾斜角度α,5°≤α≤60°。
6.一种扫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扫风叶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扫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扫风叶片为多个,所述扫风组件还包括:
扫风连杆结构(20),多个所述扫风叶片均与所述扫风连杆结构(20)连接,以使所述扫风连杆结构(20)带动多个所述扫风叶片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扫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扫风组件还包括:
扫风支撑板(30),所述扫风支撑板(30)上设置有安装槽以及与所述安装槽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槽与所述扫风连杆结构(20)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安装孔为多个,多个所述安装孔与多个所述扫风叶片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所述扫风叶片安装在对应的所述安装孔内。
9.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扫风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具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为条状结构,所述扫风组件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扫风组件沿所述出风口的延伸方向并排布置。
11.一种扫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权利要求9或10中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所述扫风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安装位置,根据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安装位置判断所述空气调节装置与室内中间位置的关系;
根据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安装位置与所述室内中间位置的关系对所述扫风组件的扫风方向进行控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扫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扫风组件为两个,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包括左扫风组件和右扫风组件;根据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安装位置与所述室内中间位置的关系对所述扫风组件的扫风方向进行控制的方法,包括:
当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安装位置位于所述室内中间位置的偏左位置时,控制所述左扫风组件的扫风方向与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相同,控制所述右扫风组件的扫风方向向右侧转动第一预设角度;
当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安装位置位于所述室内中间位置时,控制所述左扫风组件的扫风方向和所述右扫风组件的扫风方向均与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相同;
当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安装位置位于所述室内中间位置的偏右位置时,控制所述右扫风组件的扫风方向与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相同,控制所述左扫风组件的扫风方向向左侧转动第二预设角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扫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安装位置与所述室内中间位置的关系对所述扫风组件的扫风方向进行控制后,所述扫风控制方法还包括:
将检测到的室内温度T与预设温度T0进行比较,并得到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对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扫风组件进行调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扫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对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扫风组件进行调节的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的室内温度T到达预设温度T0时,控制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扫风组件的扫风叶片闭合,以使气流从所述扫风叶片的导流间隙处流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13566.3A CN114992835A (zh) | 2022-06-22 | 2022-06-22 | 扫风叶片、扫风组件、空气调节装置以及扫风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13566.3A CN114992835A (zh) | 2022-06-22 | 2022-06-22 | 扫风叶片、扫风组件、空气调节装置以及扫风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992835A true CN114992835A (zh) | 2022-09-02 |
Family
ID=83036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713566.3A Pending CN114992835A (zh) | 2022-06-22 | 2022-06-22 | 扫风叶片、扫风组件、空气调节装置以及扫风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992835A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313614A (ja) * | 1992-08-26 | 1994-11-08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空気調和装置の風向調整装置 |
CN102213473A (zh) * | 2010-04-02 | 2011-10-1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空调器送风控制方法及空调器安装设置方法 |
CN102654305A (zh) * | 2011-03-02 | 2012-09-0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
CN111380161A (zh) * | 2018-12-30 | 2020-07-0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运行模式的调整方法及装置、空调器 |
CN212618721U (zh) * | 2020-09-21 | 2021-02-26 | 佛山市万物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 扫风机构及空气调节装置 |
-
2022
- 2022-06-22 CN CN202210713566.3A patent/CN11499283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313614A (ja) * | 1992-08-26 | 1994-11-08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空気調和装置の風向調整装置 |
CN102213473A (zh) * | 2010-04-02 | 2011-10-1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空调器送风控制方法及空调器安装设置方法 |
CN102654305A (zh) * | 2011-03-02 | 2012-09-0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
CN111380161A (zh) * | 2018-12-30 | 2020-07-0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运行模式的调整方法及装置、空调器 |
CN212618721U (zh) * | 2020-09-21 | 2021-02-26 | 佛山市万物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 扫风机构及空气调节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388370B (zh) |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7504569B (zh) | 空调柜机 | |
CN107560136B (zh) |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109737504B (zh) | 空调器 | |
CN106287981A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0320549U (zh) |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 |
CN107606698A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14992835A (zh) | 扫风叶片、扫风组件、空气调节装置以及扫风控制方法 | |
CN112197414A (zh) | 一种遮风罩及空调器 | |
CN107906649B (zh) |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及其空调扇 | |
CN109595777B (zh) | 出风面板和空调器 | |
CN213334679U (zh) | 一种空调用出风导向装置 | |
CN214746089U (zh) | 一种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器 | |
CN109579251A (zh) | 一种便于调整挡风角度的空调挡板 | |
DE10312660A1 (de) | Raumbediengerät mit integrierter Raumtemperaturmessung | |
CN106288275B (zh) | 空调器 | |
CN213273138U (zh) | 散风组件、导风装置及空调器 | |
CN212253079U (zh) | 一种防直吹空调挡风板组件和一种空调系统 | |
CN209655532U (zh) | 一种便于调整挡风角度的空调挡板 | |
KR102654976B1 (ko) | 창호용 환기 장치 | |
CN211177348U (zh) |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 |
CN211575298U (zh) | 进出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
CN211060362U (zh) | 一种空调面板支撑结构及空调器 | |
CN109708208B (zh) | 出风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
CN2222877Y (zh) | 一种轻钢架无段旋风扩散出风口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9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