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82693B - 一种立体化鲟鱼养殖池及其养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体化鲟鱼养殖池及其养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82693B
CN114982693B CN202210509703.1A CN202210509703A CN114982693B CN 114982693 B CN114982693 B CN 114982693B CN 202210509703 A CN202210509703 A CN 202210509703A CN 114982693 B CN114982693 B CN 1149826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nd
water
cell body
tank body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0970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82693A (zh
Inventor
韦兴安
何斌
何立军
何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Fucheng Technology Co.,Ltd.
Zhuhai Xunhao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050970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826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826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826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826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826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03Aquaria; Terrar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1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fish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4Arrangements for treating water specially adapted to 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 A01K63/042Introducing gases into the water, e.g. aerators, air pump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立体化鲟鱼养殖池及其养殖方法,涉及鲟鱼养殖技术领域。该养殖池包括鱼池本体和喷洒组件。鱼池本体包括养殖箱、池体机构和支撑柱,池体机构包括第一池体、第二池体和第三池体,且池体机构设置于养殖箱内,且第一池体在第二池体上的正向投影小于第二池体在第三池体上的正向投影。喷洒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喷管和泵体,喷管包括出水口和进水口,进水口和支撑柱流体连通,出水口上设置有挡水盖,挡水盖通过滑动杆在喷管内做往复直线运动。该养殖池能通过调整喷洒组件使得喷管中的流体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喷入到第一池体、第二池体或第三池体中,进而保证各池体中均能得到具有高氧含量的流体更换,提高鱼苗和成鱼的养殖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立体化鲟鱼养殖池及其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鲟鱼养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立体化鲟鱼养殖池及其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鲟鱼是现存起源最早的脊椎动物之一。现有的鲟鱼养殖是指采用工程技术手段,使养殖环境相对可控,进行高效生产的一种现代养殖方式。设施化养殖模式主要包括流水养殖、网箱养殖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苗种生产主要以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方式为主,成鱼养殖则以池塘和网箱养殖方式为主。
其中,流水养殖是以优质的泉水或江河水等为水源,通过机械提水或利用地形自然落差,使鱼池中水体保持适宜的流速和流量,养殖水不重复使用。该养殖模式的优点是成本低,便于管理;缺点是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可控性较差,养殖外排水易污染环境。网箱养殖是利用水库、大型河道等大水体等生态水域,结合网箱内小水体密集养殖的一种养殖方式,优点是收获方便、产量高,缺点是受外界环境影响大,且易污染水体环境。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是集成众多设施和设备,采用水温调控、生物净化和杀菌消毒等多种技术手段,使养殖对象生长环境相对稳定。该养殖模式优点是养殖水质高效可控,可实现养殖对象的健康生长及低废排放,缺点是运行成本相对较高。
故,现有的鲟鱼养殖池大都不能提高养殖过程中的氧容量,其换水方式较为传统,鱼苗和成鱼养殖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化鲟鱼养殖池,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其能通过调整喷洒组件使得喷管中的流体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喷入到第一池体、第二池体或第三池体中,进而保证各池体中均能得到具有高氧含量的流体更换,提高鱼苗和成鱼的养殖效果,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化鲟鱼养殖池方法,其应用于上述立体化鲟鱼养殖池,具有其所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立体化鲟鱼养殖池,其包括鱼池本体,所述鱼池本体包括养殖箱、池体机构和支撑柱,所述池体机构至少包括第一池体、第二池体和第三池体,且所述池体机构设置于所述养殖箱内,所述第一池体、所述第二池体和所述第三池体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上,且所述第一池体在所述第二池体上的正向投影小于所述第二池体在所述第三池体上的正向投影;
喷洒组件,所述喷洒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喷管和泵体,所述喷管包括出水口和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支撑柱流体连通,所述出水口上设置有挡水盖,所述挡水盖通过滑动杆在所述喷管内做往复直线运动;
当所述挡水盖运动到第一预设位置时,所述喷管中的流体能够喷入到所述第一池体中;
当所述挡水盖运动到第二预设位置时,所述喷管中的流体能够喷入到所述第二池体中;
当所述挡水盖运动到第三预设位置时,所述喷管中的流体能够喷入到所述第三池体中。
该立体化鲟鱼养殖池能通过调整喷洒组件使得喷管中的流体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喷入到第一池体、第二池体或第三池体中,进而保证各池体中均能得到具有高氧含量的流体更换,提高鱼苗和成鱼的养殖效果,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水盖包括挡水部和斜面部,所述挡水部和所述斜面部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且所述斜面部的大径端和所述挡水部相互连接,所述斜面部的小径端和所述滑动杆相互连接。
一体成型工艺主要用在制造业上,意思就是一次加工就做成了某零件,不用做二次及以上的加工,整个过程一道工序就完成了某个零件的制造。一体成型和非一体成型是两种不同制作工艺,被制造后的产品或零件是一个整体,没有任何连接,与非一体成型相比较质量更高,用的更长久。此处的斜面部能保证出水口和挡水盖之间间隙可调,从而实现挡水盖运动到不同位置时,可以将喷管中的流体喷入到不同位置中。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斜面部为圆台结构。
圆台结构具有制造简便、成本低的特点,利于工业上的大批量推广。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池体、所述第二池体和所述第三池体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上,且所述第一池体、所述第二池体和所述第三池体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池体、所述第二池体和所述第三池体的半径依次增大。
第一池体、第二池体和第三池体的同轴设置可以提高该养殖池的结构稳定性,避免池体机构出现倾斜或者偏移的现象,同时第一池体、第二池体和第三池体的半径依次增大,可以使得喷管中的流体能顺次流入到不同池体中,避免池体之间出现过量的遮挡现象。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养殖箱包括罩体和防冲层,所述罩体由透明材料制成,且所述罩体和所述防冲层围合形成容置腔室,所述池体机构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室内。
由透明材料制成的罩体能保证阳光照入的同时,避免外界风沙对池体中的鱼苗或者成鱼造成影响,提高鱼体的培养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冲层为具有网孔的层状结构,且所述防冲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池体的顶端,所述防冲层在水平面的投影完全覆盖于所述第三池体。
防冲层的设计能避免喷管中的流体存在较大冲击力对鱼苗或者成鱼造成物理性损伤,其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进而保证鱼体的存活率和鱼体的生长舒适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池体机构还包括若干支撑梁,若干所述支撑梁设置于所述第一池体和所述第二池体之间、所述第二池体和所述第三池体之间以及所述第三池体和地面之间,且若干所述支撑梁均沿其所在平面周向布置。
支撑梁的设计能提高该养殖池的结构稳定性,避免池体机构出现偏移或者倾斜的现象的发生。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池体、所述第二池体和所述第三池体均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侧壁和所述底壁相互配合围合形成具有一端开口的槽状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为空心柱体结构,所述第一池体、所述第二池体和所述第三池体分别与所述支撑柱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可选择地开闭,以用于排出流体。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化鲟鱼养殖池的养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养殖准备:在第一池体、第二池体和第三池体中分别泼洒石灰溶液,浸泡一周后,换清水浸泡,其中所述换清水浸泡的次数为至少两次;
鱼苗消毒:采用盐水或石灰水对鱼苗进行浸泡,清洗后放入所述第一池体、所述第二池体和所述第三池体中放养;
饲料投喂:放养三天后,按照鲟鱼体重5%-7%投喂饲料;
水质管理:采用喷洒组件,调整挡水盖的运动位置,使得所述第一池体、所述第二池体和所述第三池体中均能够得到清水补给。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能通过调整喷洒组件使得喷管中的流体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喷入到第一池体、第二池体或第三池体中,进而保证各池体中均能得到具有高氧含量的流体更换,提高鱼苗和成鱼的养殖效果,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立体化鲟鱼养殖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立体化鲟鱼养殖池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池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喷洒组件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立体化鲟鱼养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标:100-立体化鲟鱼养殖池;10-养殖箱;101-罩体;102-防冲层;11-池体机构;111-第一池体;112-第二池体;113-第三池体;114-支撑梁;115-底壁;116-侧壁;12-支撑柱;13-喷洒组件;131-喷管;1311-出水口;132-泵体;133-挡水盖;1331-挡水部;1332-斜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5,其中,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立体化鲟鱼养殖池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立体化鲟鱼养殖池100的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池体机构11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喷洒组件13的剖视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立体化鲟鱼养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体化鲟鱼养殖池100,其包括鱼池本体,鱼池本体包括养殖箱10、池体机构11和支撑柱12,池体机构11至少包括第一池体111、第二池体112和第三池体113,且池体机构11设置于养殖箱10内,第一池体111、第二池体112和第三池体113间隔设置于支撑柱12上,且第一池体111在第二池体112上的正向投影小于第二池体112在第三池体113上的正向投影;
喷洒组件13,喷洒组件13包括相互连接的喷管131和泵体132,喷管131包括出水口1311和进水口,进水口和支撑柱12流体连通,出水口1311上设置有挡水盖133,挡水盖133通过滑动杆在喷管131内做往复直线运动;
当挡水盖133运动到第一预设位置时,喷管131中的流体能够喷入到第一池体111中;
当挡水盖133运动到第二预设位置时,喷管131中的流体能够喷入到第二池体112中;
当挡水盖133运动到第三预设位置时,喷管131中的流体能够喷入到第三池体113中。
值得说明的是,该立体化鲟鱼养殖池100能通过调整喷洒组件13使得喷管131中的流体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喷入到第一池体111、第二池体112或第三池体113中,进而保证各池体中均能得到具有高氧含量的流体更换,提高鱼苗和成鱼的养殖效果,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请再次参照图4,挡水盖133包括挡水部1331和斜面部1332,挡水部1331和斜面部1332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且斜面部1332的大径端和挡水部1331相互连接,斜面部1332的小径端和滑动杆相互连接。
值得说明的是,一体成型工艺主要用在制造业上,意思就是一次加工就做成了某零件,不用做二次及以上的加工,整个过程一道工序就完成了某个零件的制造。一体成型和非一体成型是两种不同制作工艺,被制造后的产品或零件是一个整体,没有任何连接,与非一体成型相比较质量更高,用的更长久。此处的斜面部1332能保证出水口1311和挡水盖133之间间隙可调,从而实现挡水盖133运动到不同位置时,可以将喷管131中的流体喷入到不同位置中。
在本实施例中,斜面部1332为圆台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圆台结构具有制造简便、成本低的特点,利于工业上的大批量推广。
可选的,第一池体111、第二池体112和第三池体113均匀间隔设置于支撑柱12上,且第一池体111、第二池体112和第三池体113同轴设置,第一池体111、第二池体112和第三池体113的半径依次增大。
具体的,第一池体111、第二池体112和第三池体113的同轴设置可以提高该养殖池的结构稳定性,避免池体机构11出现倾斜或者偏移的现象,同时第一池体111、第二池体112和第三池体113的半径依次增大,可以使得喷管131中的流体能顺次流入到不同池体中,避免池体之间出现过量的遮挡现象。
同时,养殖箱10包括罩体101和防冲层102,罩体101由透明材料制成,且罩体101和防冲层102围合形成容置腔室,池体机构11设置于容置腔室内。
可以理解的是,由透明材料制成的罩体101能保证阳光照入的同时,避免外界风沙对池体中的鱼苗或者成鱼造成影响,提高鱼体的培养效果。
可选的,防冲层102为具有网孔的层状结构,且防冲层102设置于第一池体111的顶端,防冲层102在水平面的投影完全覆盖于第三池体113。
具体的,防冲层102的设计能避免喷管131中的流体存在较大冲击力对鱼苗或者成鱼造成物理性损伤,其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进而保证鱼体的存活率和鱼体的生长舒适度。
在本实施例中,池体机构11还包括若干支撑梁114,若干支撑梁114设置于第一池体111和第二池体112之间、第二池体112和第三池体113之间以及第三池体113和地面之间,且若干支撑梁114均沿其所在平面周向布置。
值得说明的是,支撑梁114的设计能提高该养殖池的结构稳定性,避免池体机构11出现偏移或者倾斜的现象的发生。
可选的,第一池体111、第二池体112和第三池体113均包括底壁115和侧壁116,侧壁116和底壁115相互配合围合形成具有一端开口的槽状结构。
同时,支撑柱12为空心柱体结构,第一池体111、第二池体112和第三池体113分别与支撑柱12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排水口,排水口可选择地开闭,以用于排出流体。
请参照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体化鲟鱼养殖池100的养殖方法,该立体化鲟鱼养殖池100方法包括:
养殖准备:在第一池体111、第二池体112和第三池体113中分别泼洒石灰溶液,浸泡一周后,换清水浸泡,其中换清水浸泡的次数为至少两次;
鱼苗消毒:采用盐水或石灰水对鱼苗进行浸泡,清洗后放入第一池体111、第二池体112和第三池体113中放养;
饲料投喂:放养三天后,按照鲟鱼体重5%-7%投喂饲料;
水质管理:采用喷洒组件13,调整挡水盖133的运动位置,使得第一池体111、第二池体112和第三池体113中均能够得到清水补给。
综上,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体化鲟鱼养殖池100及其养殖方法。该立体化鲟鱼养殖池100包括鱼池本体和喷洒组件13。鱼池本体包括养殖箱10、池体机构11和支撑柱12,池体机构11至少包括第一池体111、第二池体112和第三池体113,且池体机构11设置于养殖箱10内,第一池体111、第二池体112和第三池体113间隔设置于支撑柱12上,且第一池体111在第二池体112上的正向投影小于第二池体112在第三池体113上的正向投影。喷洒组件13包括相互连接的喷管131和泵体132,喷管131包括出水口1311和进水口,进水口和支撑柱12流体连通,出水口1311上设置有挡水盖133,挡水盖133通过滑动杆在喷管131内做往复直线运动;当挡水盖133运动到第一预设位置时,喷管131中的流体能够喷入到第一池体111中;当挡水盖133运动到第二预设位置时,喷管131中的流体能够喷入到第二池体112中;当挡水盖133运动到第三预设位置时,喷管131中的流体能够喷入到第三池体113中。该立体化鲟鱼养殖池100能通过调整喷洒组件13使得喷管131中的流体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喷入到第一池体111、第二池体112或第三池体113中,进而保证各池体中均能得到具有高氧含量的流体更换,提高鱼苗和成鱼的养殖效果,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立体化鲟鱼养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鱼池本体,所述鱼池本体包括养殖箱、池体机构和支撑柱,所述池体机构至少包括第一池体、第二池体和第三池体,且所述池体机构设置于所述养殖箱内,所述第一池体、所述第二池体和所述第三池体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上,且所述第一池体在所述第二池体上的正向投影小于所述第二池体在所述第三池体上的正向投影;
喷洒组件,所述喷洒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喷管和泵体,所述喷管包括出水口和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支撑柱流体连通,所述出水口上设置有挡水盖,所述挡水盖通过滑动杆在所述喷管内做往复直线运动;
当所述挡水盖运动到第一预设位置时,所述喷管中的流体能够喷入到所述第一池体中;当所述挡水盖运动到第二预设位置时,所述喷管中的流体能够喷入到所述第二池体中;当所述挡水盖运动到第三预设位置时,所述喷管中的流体能够喷入到所述第三池体中;
所述第一池体、所述第二池体和所述第三池体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上,且所述第一池体、所述第二池体和所述第三池体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池体、所述第二池体和所述第三池体的半径依次增大;所述养殖箱包括罩体和防冲层,所述罩体由透明材料制成,且所述罩体和所述防冲层围合形成容置腔室,所述池体机构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室内;所述防冲层为具有网孔的层状结构,且所述防冲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池体的顶端,所述防冲层在水平面的投影完全覆盖于所述第三池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化鲟鱼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盖包括挡水部和斜面部,所述挡水部和所述斜面部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且所述斜面部的大径端和所述挡水部相互连接,所述斜面部的小径端和所述滑动杆相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化鲟鱼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部为圆台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化鲟鱼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机构还包括若干支撑梁,若干所述支撑梁设置于所述第一池体和所述第二池体之间、所述第二池体和所述第三池体之间以及所述第三池体和地面之间,且若干所述支撑梁均沿其所在平面周向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化鲟鱼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池体、所述第二池体和所述第三池体均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侧壁和所述底壁相互配合围合形成具有一端开口的槽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化鲟鱼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为空心柱体结构,所述第一池体、所述第二池体和所述第三池体分别与所述支撑柱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可选择地开闭,以用于排出流体。
7.一种立体化鲟鱼养殖池的养殖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立体化鲟鱼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养殖准备:在第一池体、第二池体和第三池体中分别泼洒石灰溶液,浸泡一周后,换清水浸泡,其中所述换清水浸泡的次数为至少两次;
鱼苗消毒:采用盐水或石灰水对鱼苗进行浸泡,清洗后放入所述第一池体、所述第二池体和所述第三池体中放养;
饲料投喂:放养三天后,按照鲟鱼体重5%-7%投喂饲料;
水质管理:采用喷洒组件,调整挡水盖的运动位置,使得所述第一池体、所述第二池体和所述第三池体中均能够得到清水补给。
CN202210509703.1A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立体化鲟鱼养殖池及其养殖方法 Active CN1149826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09703.1A CN114982693B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立体化鲟鱼养殖池及其养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09703.1A CN114982693B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立体化鲟鱼养殖池及其养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82693A CN114982693A (zh) 2022-09-02
CN114982693B true CN114982693B (zh) 2023-07-18

Family

ID=83026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09703.1A Active CN114982693B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立体化鲟鱼养殖池及其养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8269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6545399A (en) * 1998-12-31 2000-07-06 Stephen John Hoyne Tiered fountain or pond
CN102578024B (zh) * 2012-03-16 2014-05-14 徐伟宁 一种生态鱼缸
CN104351109B (zh) * 2014-09-28 2017-02-15 仁怀市井坝流水生态鲟鱼特色养殖场 一种立体化鲟鱼养殖池
CN108990868B (zh) * 2018-06-28 2020-06-05 林敬盛 一种用于水产的多层养殖架
CN211129413U (zh) * 2019-08-14 2020-07-31 天津蕴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高成活率的泥鳅孵化箱
CN210808815U (zh) * 2019-11-07 2020-06-23 塔里木大学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高原鳅养殖孵化装置
CN211721531U (zh) * 2020-01-14 2020-10-23 湖州师范学院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的鱼菜共生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82693A (zh) 2022-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999265B1 (en) Fine algae culture device
CN107410139B (zh) 黄鳝规模养殖用多功能养殖装置
CN103749370B (zh) 一种用于水上水产生物筐养的饲料投喂系统
CN104756933A (zh) 一种分层高密度底栖养殖鱼池
CN114982693B (zh) 一种立体化鲟鱼养殖池及其养殖方法
CN201091152Y (zh) 一种水产动物苗种孵化网箱
CN102283162A (zh) 鲑科鱼类可控温孵化及养殖装置
CN108935274B (zh) 一种高密度养殖罗非鱼鱼苗的封闭式养殖集装箱
CN105028337A (zh) 一种钢架浮网水蛭高密度养殖方法
CN102986568B (zh) 底栖贝类养殖装置
CN206596516U (zh) 一种带有太阳能电池板的渔业养殖用网箱
CN207269632U (zh) 一种鱼类养殖网箱
CN205623906U (zh) 一种陶瓷缸
CN205390027U (zh) 一种用于渔业养殖的曝气系统
CN110754400B (zh) 一种提高黄鳝苗种人工孵化率的方法
CN208532391U (zh) 一种人工生物浮岛
CN112295721A (zh) 一种生态鲫鱼养殖用蛆虫分离装置
CN207692628U (zh) 一种马铃薯栽培定植板
CN207927565U (zh) 新型自动补水养殖缸
CN105519490B (zh) 一种用于渔业养殖的曝气系统
CN220174167U (zh) 一种用于侧爬岩鳅受精卵的孵化装置
CN203709069U (zh) 一种水生珍稀两栖动物工厂化养殖池
CN217308811U (zh) 一种鱼菜共生养殖用供氧装置
CN113841655B (zh) 一种基于水环境处理的鱼类养殖环境净化系统及方法
CN205679437U (zh) 一种养殖池塘沉积物收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19

Address after: Room 3401, Building 5, No. 99 Kouofei Road, Xiangzhou District,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9000

Patentee after: Zhuhai Fucheng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Zhuhai Xunha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52200 agricultural and rural Bureau of Ceheng County, Qianxinan Buyei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Guizho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 T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