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80289A - 路由器设备的使用方法、路由器设备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路由器设备的使用方法、路由器设备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80289A
CN114980289A CN202210694143.1A CN202210694143A CN114980289A CN 114980289 A CN114980289 A CN 114980289A CN 202210694143 A CN202210694143 A CN 202210694143A CN 114980289 A CN114980289 A CN 1149802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uter
connectable
detection device
time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9414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80289B (zh
Inventor
李治江
杨彬
王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to CN20221069414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802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802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802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802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802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48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dependent on the time of the day, e.g. according to expected transmission a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6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 H04W52/0274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by switching on or off the equipment or parts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路由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可用于人工智能领域,包括:通过探测装置持续获取预设范围内的可连接设备的信号;当预设范围内存在可连接设备的信号时,探测装置向路由器发送开启指令;在路由器响应于开启指令开启后,探测装置关闭并断开与可连接设备的连接,其中探测装置的消耗功率小于路由器的消耗功率;路由器主动获取可连接设备的信号,并自动连接可连接设备;路由器开启的时长每经过n*T的预设时长时,探测装置自动开启,并检测是否存在可连接设备连接到路由器;以及在没有可连接设备连接路由器时,探测装置向路由器发送关闭指令,且路由器响应于关闭指令关闭。通过增加独立于路由器的探测装置,可减少供电量以及电磁辐射的排放。

Description

路由器设备的使用方法、路由器设备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路由器设备的使用方法、路由器设备、系统、介质和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无线路由器是发送无线信号必要的设备,随着无线网络的普遍使用,目前无线网络不论是办公区还是家用都随处可见。为了方便无线网络的使用,路由器通常处于24小时开机状态,但很多时候无外接设备连入路由器,使得路由器处于闲置状态,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无线路由器长期开启会有辐射,且会随着开启时间的增加而增强,对用户的身心健康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例如,本申请提供了路由器设备的使用方法,通过探测装置向路由器发送指令,使得路由器可以在用户使用时开机,在无人使用时关闭,而由于探测装置的待机功率是路由器待机功率几百分之一,可减少电能消耗和电磁辐射的排放。
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路由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所述路由器设备包括路由器和探测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探测装置持续获取预设范围内的可连接设备的信号,其中,所述可连接设备为带有WIFI功能的电子设备,所述可连接设备通过第一用户名和第一密码能够与所述探测装置通信连接;
当预设范围内存在可连接设备的信号时,所述探测装置向路由器发送开启指令;
在所述路由器响应于开启指令开启后,所述探测装置关闭并断开与所述可连接设备的连接,其中,所述探测装置相对于所述路由器独立设置,所述探测装置的消耗功率小于所述路由器的消耗功率;
所述路由器主动获取可连接设备的信号,并自动连接所述可连接设备;
所述路由器开启的时长每经过n*T的预设时长时,所述探测装置自动开启,并检测是否存在可连接设备连接到所述路由器,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以及
在没有可连接设备连接所述路由器时,所述探测装置向所述路由器发送关闭指令,且所述路由器响应于所述关闭指令关闭。
根据本申请的路由器设备的使用方法,通过增加独立于路由器的探测装置,来检测是否有可连接设备需要接入路由器并控制路由器的开启和关闭,可智能控制路由器开闭的同时,由于其极低的电能消耗,可减少供电量以及电磁辐射的排放。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路由器响应于所述关闭指令关闭后,所述探测装置持续获取预设范围内的可连接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探测装置的消耗功率是所述路由器的消耗功率的四百分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路由器主动获取可连接设备的信号,并自动连接所述可连接设备,包括:
获取可连接设备的信号;
在所述可连接设备的第二用户名和第二密码正确时建立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用户名和所述第二用户名相同、所述第一密码和所述第二密码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当前时间信息t1
在所述当前时间信息t1为预接入时间且所述路由器为关闭状态时,向所述由器发送开启指令,其中,所述预接入时间是通过所述可连接设备每次接入所述路由器的第一时间信息确定的,所述预接入时间表征所述可连接设备最可能与所述路由器连接的时间点。
进一步地,确定所述预接入时间包括:
所述探测装置记录所述可连接设备每次接入的第一时间信息,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包括整点信息和分钟信息;
获取时间段内所述可连接设备每次接入的第一时间信息;
采集第一时间信息中的整点信息,将所述整点信息按照在所述时间段内出现的次数由高到低排序;以及
将排序中第一顺位次的整点信息作为可连接设备的预接入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路由器响应于所述探测装置开启后,所述探测装置立即检测是否存在可连接设备连接到所述路由器;以及
在没有可连接设备连接所述路由器时,所述探测装置向所述路由器发送关闭指令,且所述路由器响应于所述关闭指令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当前时间信息t2
在所述当前时间信息t2为所述预断开时间时,检测是否存在可连接设备连接到所述路由器,其中,所述预断开时间是通过所述可连接设备每次断开所述路由器的第二时间信息确定的,所述预断开时间表征所述可连接设备最可能与所述路由器断开的时间点;以及
在没有可连接设备连接所述路由器时,所述探测装置向所述路由器发送关闭指令,且所述路由器响应于所述关闭指令关闭。
进一步地,确定所述预断开时间包括:
所述探测装置记录所述可连接设备每次断开的第二时间信息,所述第二时间信息包括整点信息和分钟信息;
根据每次断开的第二时间信息,筛选出可连接设备的预断开时间。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路由器设备,包括:路由器;探测装置,所述探测装置与所述路由器通信连接,所述探测装置相对于所述路由器独立设置,所述探测装置的消耗功率小于所述路由器的消耗功率;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探测装置内,所述控制器用于向路由器发送开启指令或关闭指令,其中,所述探测装置用于:通过探测装置持续获取预设范围内的可连接设备的信号,其中,所述可连接设备为带有WIFI功能的电子设备,所述可连接设备通过第一用户名和第一密码能够与所述探测装置通信连接;当预设范围内存在可连接设备的信号时,所述探测装置内的所述控制器向路由器发送开启指令;所述探测装置关闭并断开与所述可连接设备的连接;所述路由器开启的时长每经过n*T的预设时长时,所述探测装置自动开启,并检测是否存在可连接设备连接到所述路由器,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以及在没有可连接设备连接所述路由器时,所述探测装置内的所述控制器向所述路由器发送关闭指令;所述路由器用于:响应于所述控制器发出的开启指令开启;以及主动获取可连接设备的信号,并自动连接所述可连接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路由器内设置有电源,所述探测装置与所述电源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探测装置还包括:线性稳压芯片,所述线性稳压芯片设置在所述探测装置内,用于控制所述探测装置的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探测装置的消耗功率是所述路由器的消耗功率的四百分之一。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路由器系统,包括探测装置和路由器,所述探测装置包括:获取模块,所述获取模块用于持续获取预设范围内的可连接设备的信号,其中,所述可连接设备为带有WIFI功能的电子设备,所述可连接设备通过第一用户名和第一密码能够与所述探测装置通信连接;第一判断模块,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当预设范围内存在可连接设备的信号时,向所述路由器发送开启指令;第一执行模块,所述第一执行模块用于:在所述路由器响应于开启指令开启后,所述探测装置关闭并断开与所述可连接设备的连接,其中,所述探测装置相对于所述路由器独立设置,所述探测装置的消耗功率小于所述路由器的消耗功率;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所述路由器开启的时长每经过n*T的预设时长时,所述探测装置自动开启,并检测是否存在可连接设备连接到所述路由器,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第二判断模块,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没有可连接设备连接所述路由器时,所述探测装置向所述路由器发送关闭指令;以及所述路由器包括:第二执行模块,所述第二执行模块用于:主动获取可连接设备的信号,并自动连接所述可连接设备;第三执行模块,所述第三执行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关闭指令关闭。
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上述的使用方法。
本申请的第五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上述的使用方法。
本申请的第六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使用方法。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内容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路由器设备的使用方法、路由器设备、系统、电子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的应用场景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路由器设备的使用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路由器设备定时开启的使用方法流程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预接入时间确定的流程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路由器设备定时关闭的使用方法流程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路由器智能启闭的流程图;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路由器系统的结构框图;以及
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适于实现路由器设备使用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申请的概念。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申请。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等表明了所述特征、步骤、操作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或部件。
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另外定义。应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本说明书的上下文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刻板的方式来解释。
在使用类似于“A、B和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和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
无线路由器是发送无线信号必要的设备,随着无线网络的普遍使用,目前无线网络不论是办公区还是家用都随处可见。为了方便无线网络的使用,路由器通常处于24小时开机状态,但很多时候无外接设备连入路由器,使得路由器处于闲置状态,据统计,路由器全天24小时保持开启状态,我国家用路由器的年总耗电量为20亿千瓦时,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况且,无线路由器长期开启会有辐射,且随着开启时间的增加辐射会更大,对用户的身心健康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路由器设备的使用方法,通过探测装置检测是否有可连接设备联网,向路由器发送开启或关闭的指令,从而使路由器在用户使用时开机,在无人使用时关闭,减少电能消耗和电磁辐射的排放。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路由器设备的应用场景图。
如图1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应用场景100可以包括可连接设备101、102、103、探测装置105和路由器106。网络104用以在可连接设备101、102、103和探测装置1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还可以用以在可连接设备101、102、103和路由器106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其中的网络104为无线通信链路。
用户可以使用可连接设备101、102、103通过网络104与探测装置105或路由器106实现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可连接设备101、102、103上可以安装有各种通讯客户端应用,例如购物类应用、网页浏览器应用、搜索类应用、即时通信工具、邮箱客户端、社交平台软件等(仅为示例)。
可连接设备101、102、103可以是具有显示屏并且支持网页浏览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路由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可以由探测装置105和路由器106共同执行。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路由器系统可以一部分设置于探测装置105中,另一部分设置于路由器106中。
应该理解,图1中的可连接设备、网络和探测装置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可连接设备、网络和服务器。
以下将基于图1描述的场景,通过图2~图5对申请实施例路由器设备的使用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路由器设备的使用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包括路由器和探测装置两个装置的交互过程,具体为操作S210~操作S260。
在操作S210,通过探测装置持续获取预设范围内的可连接设备的信号,其中,可连接设备为带有WIFI功能的电子设备,可连接设备通过第一用户名和第一密码能够与探测装置通信连接。
探测装置可发出具有第一用户名和第一密码的WIFI信号,并持续获取在几十米以内的可连接设备。其中的可连接设备是带有WIFI功能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PC等,其可通过第一用户名和第一密码与探测装置连接。
需要注意的是,此时路由器处于关闭状态。
在操作S220,当预设范围内存在可连接设备的信号时,探测装置向路由器发送开启指令。
可以理解为,在有可连接设备尝试与探测装置连接并且成功时,表明在预设范围内存在可连接设备需要接入路由器,此时探测装置向路由器发送开启指令。
需要注意的是,路由器的覆盖范围可以大于或等于探测装置获取的预设范围。
在操作S230,在路由器响应于开启指令开启后,探测装置关闭并断开与可连接设备的连接,其中,探测装置相对于路由器独立设置,探测装置的消耗功率小于路由器的消耗功率。
在操作S240,路由器主动获取可连接设备的信号,并自动连接可连接设备。
探测装置作为外置设备独立于路由器使用,并与路由器通信连接,因此路由器的开启和关闭不影响探测装置的使用。为了节省电能,在路由器开启后探测装置关闭,并断开与可连接设备的连接,即,在路由器开始工作时,探测装置自动断开与可连接设备的连接,路由器自动与可链接设备连接。
由于探测装置的工作功率远远小于路由器的工作功率,在同一时长内,通过探测装置检测是否有可连接设备需要联网所消耗的电能远小于路由器所消耗的电能,使得路由器在空闲时段处于关闭状态,节省了空闲时段的电能。其中,上述的空闲时段指的是无可连接设备需要联网的时间段,即无用户使用路由器的时间段。
在操作S250,路由器开启的时长每经过n*T的预设时长时,探测装置自动开启,并检测是否存在可连接设备连接到路由器,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本申请的路由器不具备自动关闭的功能,为了在无可连接设备接入路由器时及时关闭路由器以节省电能,本申请的探测装置每隔预设时长T自动开启,检测是否还有可连接设备可接入路由器,此检测方法与操作S210中的获取预设范围内的可连接设备的信号的方法相同。
预设时长T可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确定,具体可以根据路由器使用的场所确定。例如路由器用于工作中,在工作时间段内,可默认一直存在可连接设备接入路由器,预设时长T可以以小时为单位,探测装置每隔较长的时间段检查一次。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设时长T可为一小时,即每隔一小时检查一次,在路由器开启一小时后,探测装置自动开启并检测是否有可连接设备在预设范围内。
在操作S260,在没有可连接设备连接路由器时,探测装置向路由器发送关闭指令,且路由器响应于关闭指令关闭。
经过探测装置的检查,无可连接设备接入路由器时,探测装置向路由器发送关闭指令,并再次持续获取预设范围内的可连接设备的信号。路由器响应于关闭指令关闭,可以节约电能,减少消耗。
经过探测装置的检查,仍有可连接设备接入路由器时,探测装置再次关闭,并执行操作S250,即在经过预设时长T后,探测装置自动开启,并检测是否存在可连接设备连接到路由器。
根据本申请的路由器设备的使用方法,通过增加独立于路由器的探测装置,来检测是否有可连接设备需要接入路由器并控制路由器的开启和关闭,可智能控制路由器开闭的同时,由于其极低的电能消耗,可减少供电量以及电磁辐射的排放。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路由器设备的使用方法还包括:在路由器响应于关闭指令关闭后,探测装置持续获取预设范围内的可连接设备。
在路由器关闭后,重新执行操作S210通过探测装置持续获取预设范围内的可连接设备的信号。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探测装置的消耗功率是路由器的消耗功率的四百分之一。
利用型号为ESP8266的WIFI模块作为本申请探测装置内的WIFI检测组件。此型号的工作电压为3.3V,正常模式下平均电流为12mA,也就是说,其功耗约为普通路由器的四百分之一,具有非常可观的节能优势,而其WIFI覆盖范围约为5-10米,满足检测需求。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路由器主动获取可连接设备的信号,并自动连接可连接设备,包括:
获取可连接设备的信号,在可连接设备的第二用户名和第二密码正确时建立通信连接,其中,第一用户名和第二用户名相同、第一密码和第二密码相同。
路由器在开启后,发出第二用户名和第二密码的WIFI信号,并主动连接可连接设备,提供上网功能。当然,为了方便使用、方便用户记忆,可将接入探测装置的第一用户名和第一密码与接入路由器的第二用户名和第二密码相同。
需要注意的是,探测装置仅具备探测可连接设备的功能,不能替代路由器作为提供网络服务的功能。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路由器设备定时开启的使用方法流程图。
为了进一步增加路由器设备的智能性,本申请的路由器设置了定时开启的功能。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包括操作S310~操作S320。
在操作S310,获取当前时间信息t1
在操作S320,在当前时间信息t1为预接入时间时,向路由器发送开启指令,其中,预接入时间是通过可连接设备每次接入路由器的第一时间信息确定的,预接入时间表征可连接设备最可能与路由器连接的时间点。
例如,可连接设备的所有者通常在时间A时有上网需求,会接入路由器,则在当前时间信息为时间A时,探测装置向路由器发送开启指令。
当然,预接入时间是动态调整的,每次接入都会有时间信息的记录,根据新记录的第一时间信息,不停迭代预接入时间。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预接入时间确定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该实施例包括操作S410~操作S440。
在操作S410,探测装置记录可连接设备每次接入的第一时间信息,其中,第一时间信息包括整点信息和分钟信息。
探测装置在获取到预设范围内的可连接设备的信号时,记录当时的第一时间信息,例如,xx时xx分。
在操作S420,获取时间段内可连接设备每次接入的第一时间信息。
根据每次接入的第一时间信息,筛选出可连接设备的预接入时间,其中,预接入时间表征可连接设备最可能与路由器连接的时间点。根据记录的第一时间信息,可分析出可连接设备的所有者的使用习惯,例如,用户在时间点A时经常使用路由器。通过上述分析,筛选出可连接设备最有可能与路由器连接的时间点,作为预接入时间。
在操作S430,采集第一时间信息中的整点信息,将整点信息按照在时间段内出现的次数由高到低排序。
在操作S440,将排序中第一顺位次的整点信息作为可连接设备的预接入时间。
获取所有的第一时间信息的记录,为了方便计算,仅采集第一时间信息中的整点信息,例如,15时30分仅采集15时。将所有采集的整点信息按照出现的次数由高到低排序,通过此种方法可以分析出,可连接设备每天最有可能接入路由器的整点时间点。将排序中第一顺位次的整点信息作为可连接设备的预接入时间,也就是将出现次数最多的整点信息为预接入时间。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路由器定时开启的功能虽然满足了智能性和便利性,为了同时满足电能消耗最小的要求,本申请的路由器设备的使用方法还包括:在路由器响应于探测装置开启后,探测装置立即检测是否存在可连接设备连接到路由器;在没有可连接设备连接路由器时,探测装置向路由器发送关闭指令,且路由器响应于关闭指令关闭。
通过探测装置的立即检测,可及时判断出是否有可连接设备在使用路由器上网,路由器在无可连接设备上网时立即关闭,可在智能的同时达到减少电能消耗的要求。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路由器设备定时关闭的使用方法流程图。
为了进一步增加路由器设备的智能性,本申请的路由器设置了定时关闭的功能。如图5所示,该实施例包括操作S510~操作S530。
在操作S510,获取当前时间信息t2
在操作S520,在当前时间信息t2为预断开时间时,检测是否存在可连接设备连接到路由器,其中,预断开时间是通过可连接设备每次断开路由器的第二时间信息确定的,预断开时间表征可连接设备最可能与路由器断开的时间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连接设备的所有者通常在时间B时断开与网络连接,不需要使用路由器,则在当前时间信息为时间B时,探测装置检测是否存在可连接设备连接到路由器。
探测装置在相关可连接设备通常断开的时间点对路由器是否存在接入可连接设备进行检测,而不选择直接向路由器发送关闭指令,一方面,在预断开时间检测可以避免在无可连接设备接入路由器时的电能浪费,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在特殊情况(例如仍有可连接设备接入)时突然断开导致上网中断,降低体验感。
在操作S530,在没有可连接设备连接路由器时,探测装置向路由器发送关闭指令,且路由器响应于关闭指令关闭。
当然,预断开时间是动态调整的,每次断开都会有时间信息的记录,根据新记录的第二时间信息,不停迭代预断开时间。
预断开时间如何确定的方法与预接入时间原理相同,都可以采用排序的方法,选择出次数最多断开的时间点作为预断开时间。
探测装置记录可连接设备每次断开的第二时间信息,第二时间信息包括整点信息和分钟信息。探测装置在检测没有可连接设备连接所述路由器时,记录当时的第二时间信息,例如,xx时xx分。
根据每次断开的第二时间信息,筛选出可连接设备的预断开时间,其中,预断开时间表征可连接设备最可能与路由器断开的时间点。
根据记录的第二时间信息,可分析出可连接设备的所有者的使用习惯,例如,用户在时间段B通常断开路由器连接。通过上述分析,筛选出可连接设备最有可能与路由器断开的时间点,作为预断开时间。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路由器智能启闭的流程图。
在操作S601,探测装置持续获取预设范围内的可连接设备的信号。
在操作S602,判断是否有可连接设备的信号。
在有可连接设备的信号时执行操作S603-操作S608,在无可连接设备的信号时返回执行操作S601。
在操作S603,探测装置向路由器发送开启指令。
在操作S604,路由器响应于开启指令开启,探测装置关闭并断开与可连接设备的连接,记录第一时间信息。
在操作S605,路由器主动获取可连接设备的信号,并自动连接可连接设备。
在操作S606,路由器开启时长每隔1小时,探测装置自动开启。
在操作S607,检测是否存在可连接设备连接到路由器。
在有可连接设备的信号时返回执行操作S606,在无可连接设备的信号时执行操作S608。
在操作S608,探测装置向路由器发送关闭指令,且路由器响应于关闭指令关闭,记录第二时间信息。
当然,图6控制路由器启闭的流程中还可以包括操作S609-操作S612。
在操作S609,获取当前时间信息C。
在操作S610,判断当前时间信息C是否为预接入时间。
在为预接入时间时执行操作S612,否则流程关闭。
在操作S611,探测装置向路由器发送开启指令。
在操作S612,探测装置立即检测是否存在可连接设备连接到路由器。
在有可连接设备接入路由器时执行操作S605-操作S608,在无可连接设备接入路由器时执行操作S608。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路由器设备包括:路由器、探测装置以及控制器。
具体的,探测装置与路由器通信连接,探测装置相对于路由器独立设置,探测装置的消耗功率小于路由器的消耗功率。
本申请的路由器为传统的路由器,其中路由器用于:响应于控制器发出的开启指令开启,以及主动获取可连接设备的信号,并自动连接可连接设备。
探测装置作为外置设备独立于路由器使用,并与路由器通信连接,因此路由器的开启和关闭不影响探测装置的使用。探测装置内设置有WIFI检测组件,可持续获取预设范围内的可连接设备的信号,其中,可连接设备为带有WIFI功能的电子设备,可连接设备通过第一用户名和第一密码能够与探测装置通信连接。
为了实现智能控制,本申请的探测装置内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可用于向路由器发送开启指令或关闭指令。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为单片机或ARM处理器(Advanced RISCMachines),两种控制器均为耗电少、功能强的控制处理器。
优选的,本申请的控制器主要需要控制WIFI检测组件和定时电路。其中,WIFI检测组件用于:持续获取预设范围内的可连接设备的信号,当预设范围内存在可连接设备的信号时,探测装置内的控制器向路由器发送开启指令;探测装置关闭并断开与可连接设备的连接;路由器开启的时长每经过n*T的预设时长时,探测装置自动开启,并检测是否存在可连接设备连接到路由器,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以及在没有可连接设备连接路由器时,探测装置内的控制器向路由器发送关闭指令。定时电路用于:获取当前时间信息t1,在当前时间信息t1为预接入时间时,向路由器发送开启指令。
通过上述可以获知,控制器只需要向WIFI检测组件和定时电路提供较为简单的控制,鉴于ARM相较于单片机而言,能耗和成本相对较高且外围电路复杂,在此综合考虑下,选用单片机作为本申请的控制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选择的单片机的型号是STC89LE51,其具备3.3V低电压工作的特性,消耗电能较低,满足本申请低能耗的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的定时电路设置在路由器内,定时电路配有外置电池,在没有外接电源时也可以使用。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实现路由器开启的智能化,本申请选用了型号为DS1302的时钟芯片,通过I2C接口与控制器进行通信。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探测装置的消耗功率是路由器的消耗功率的四百分之一。
利用型号为ESP8266的WIFI模块作为本申请探测装置内的WIFI检测组件。此型号的工作电压为3.3V,正常模式下平均电流为12mA,也就是说,其功耗约为普通路由器的四百分之一,具有非常可观的节能优势,而其WIFI覆盖范围约为5-10米,满足检测需求。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路由器内设置有电源,探测装置与电源电连接。
探测装置作为外置设备,可接在路由器电源插口处,可直接从路由器的电源上采集电能。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探测装置还包括:线性稳压芯片,线性稳压芯片设置在探测装置内,用于控制探测装置的电压。
从路由器的电源上采集的电压为220V,为了低功耗考虑,本申请在探测装置内装有线性稳压芯片。在一个实施例中,利用型号为AMS1117-3.3V的线性稳压芯片进行降压,可将220V的电压降至3.3V。
根据本申请的路由器设备,前文中路由器的使用方法可以通过路由器设备实现,利用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单片机的型号、时钟芯片型号和WIFI检测组件型号执行本申请的使用方法,本申请的路由器设备工作24小时与传统的路由器设备工作24小时相比,节约可高达70%的电能,且可减少80%的电磁辐射排放量。
基于上述路由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路由器系统,以下将结合图7对该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路由器系统的结构框图。
如图7所示,该实施例路由器系统700包括探测装置710和路由器720。
其中,探测装置710包括:获取模块711、第一判断模块712、第一执行模块713、检测模块714和第二判断模块715。
获取模块711用于持续获取预设范围内的可连接设备的信号,其中,可连接设备为带有WIFI功能的电子设备,可连接设备通过第一用户名和第一密码能够与探测装置通信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模块711可以用于执行前文描述的操作S210,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判断模块712用于:当预设范围内存在可连接设备的信号时,向路由器发送开启指令。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判断模块712可以用于执行前文描述的操作S220,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执行模块713用于:在路由器响应于开启指令开启后,探测装置关闭并断开与可连接设备的连接,其中,探测装置相对于路由器独立设置,探测装置的消耗功率小于路由器的消耗功率。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执行模块713可以用于执行前文描述的操作S230,在此不再赘述。
检测模块714用于:路由器开启的时长每经过n*T的预设时长时,探测装置自动开启,并检测是否存在可连接设备连接到路由器,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在一个实施例中,检测模块714可以用于执行前文描述的操作S240,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判断模块715用于:在没有可连接设备连接路由器时,探测装置向路由器发送关闭指令。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判断模块715可以用于执行前文描述的操作S230,在此不再赘述。
路由器720包括:第二执行模块721和第三执行模块722。
第二执行模块721用于:主动获取可连接设备的信号,并自动连接可连接设备。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执行模块721可以用于执行前文描述的操作S250,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执行模块722用于;响应于关闭指令关闭。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执行模块722可以用于执行前文描述的操作S270,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路由器系统,可执行前文的使用方法,通过增加独立于路由器的探测装置,来检测是否有可连接设备需要接入路由器并控制路由器的开启和关闭,可智能控制路由器开闭的同时,由于其极低的电能消耗,可减少供电量以及电磁辐射的排放。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探测装置710的获取模块711、第一判断模块712、第一执行模块713、检测模块714和第二判断模块715中的任意多个模块可以合并在一个模块中实现,或者其中的任意一个模块可以被拆分成多个模块;路由器720的第二执行模块721和第三执行模块722中可以合并在一个模块中实现,或者其中的任意一个模块可以被拆分成多个模块。或者,这些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模块的至少部分功能可以与其他模块的至少部分功能相结合,并在一个模块中实现。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探测装置710的获取模块711、第一判断模块712、第一执行模块713、检测模块714和第二判断模块715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硬件电路,路由器720的第二执行模块721和第三执行模块722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硬件电路,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片上系统、基板上的系统、封装上的系统、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可以通过对电路进行集成或封装的任何其他的合理方式等硬件或固件来实现,或以软件、硬件以及固件三种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或以其中任意几种的适当组合来实现。或者,探测装置710的获取模块711、第一判断模块712、第一执行模块713、检测模块714和第二判断模块715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计算机程序模块,当该计算机程序模块被运行时,可以执行相应的功能。
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适于实现路由器设备的使用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方框图。
如图8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800包括处理器8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8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8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8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处理器801例如可以包括通用微处理器(例如CPU)、指令集处理器和/或相关芯片组和/或专用微处理器(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等。处理器801还可以包括用于缓存用途的板载存储器。处理器801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的不同动作的单一处理单元或者是多个处理单元。
在RAM 803中,存储有电子设备8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器801、ROM802以及RAM 803通过总线804彼此相连。处理器801通过执行ROM 802和/或RAM 803中的程序来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的各种操作。需要注意,所述程序也可以存储在除ROM 802和RAM 803以外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处理器801也可以通过执行存储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的程序来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的各种操作。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电子设备80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I/O)接口805,输入/输出(I/O)接口805也连接至总线804。电子设备800还可以包括连接至I/O接口805的以下部件中的一项或多项: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8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8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8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809。通信部分8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8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805。可拆卸介质8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8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808。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设备/装置/系统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设备/装置/系统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易失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例如,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上文描述的ROM 802和/或RAM 803和/或ROM 802和RAM 803以外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系统中运行时,该程序代码用于使计算机系统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方法。
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801执行时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装置中限定的上述功能。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上文描述的系统、装置、模块、单元等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模块来实现。
在一种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依托于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等有形存储介质。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也可以在网络介质上以信号的形式进行传输、分发,并通过通信部分809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811被安装。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网络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8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8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801执行时,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上文描述的系统、设备、装置、模块、单元等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模块来实现。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计算机程序的程序代码,具体地,可以利用高级过程和/或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和/或汇编/机器语言来实施这些计算程序。程序设计语言包括但不限于诸如Java,C++,python,“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申请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或/或结合,即使这样的组合或结合没有明确记载于本申请中。特别地,在不脱离本申请精神和教导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所有这些组合和/或结合均落入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实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并非为了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尽管在以上分别描述了各实施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各个实施例中的措施不能有利地结合使用。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多种替代和修改,这些替代和修改都应落在本申请的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路由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器设备包括路由器和探测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探测装置持续获取预设范围内的可连接设备的信号,其中,所述可连接设备为带有WIFI功能的电子设备,所述可连接设备通过第一用户名和第一密码能够与所述探测装置通信连接;
当预设范围内存在可连接设备的信号时,所述探测装置向路由器发送开启指令;
在所述路由器响应于开启指令开启后,所述探测装置关闭并断开与所述可连接设备的连接,其中,所述探测装置相对于所述路由器独立设置,所述探测装置的消耗功率小于所述路由器的消耗功率;
所述路由器主动获取可连接设备的信号,并自动连接所述可连接设备;
所述路由器开启的时长每经过n*T的预设时长时,所述探测装置自动开启,并检测是否存在可连接设备连接到所述路由器,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以及
在没有可连接设备连接所述路由器时,所述探测装置向所述路由器发送关闭指令,且所述路由器响应于所述关闭指令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路由器响应于所述关闭指令关闭后,所述探测装置持续获取预设范围内的可连接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装置的消耗功率是所述路由器的消耗功率的四百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器主动获取可连接设备的信号,并自动连接所述可连接设备,包括:
获取可连接设备的信号;
在所述可连接设备的第二用户名和第二密码正确时建立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用户名和所述第二用户名相同、所述第一密码和所述第二密码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当前时间信息t1
在所述当前时间信息t1为预接入时间且所述路由器为关闭状态时,向所述路由器发送开启指令,其中,所述预接入时间是通过所述可连接设备每次接入所述路由器的第一时间信息确定的,所述预接入时间表征所述可连接设备最可能与所述路由器连接的时间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预接入时间包括:
所述探测装置记录所述可连接设备每次接入的第一时间信息,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包括整点信息和分钟信息;
获取时间段内所述可连接设备每次接入的第一时间信息;
采集第一时间信息中的整点信息,将所述整点信息按照在所述时间段内出现的次数由高到低排序;以及
将排序中第一顺位次的整点信息作为可连接设备的预接入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路由器响应于所述探测装置开启后,所述探测装置立即检测是否存在可连接设备连接到所述路由器;以及
在没有可连接设备连接所述路由器时,所述探测装置向所述路由器发送关闭指令,且所述路由器响应于所述关闭指令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当前时间信息t2
在所述当前时间信息t2为预断开时间时,检测是否存在可连接设备连接到所述路由器,其中,所述预断开时间是通过所述可连接设备每次断开所述路由器的第二时间信息确定的,所述预断开时间表征所述可连接设备最可能与所述路由器断开的时间点;以及
在没有可连接设备连接所述路由器时,所述探测装置向所述路由器发送关闭指令,且所述路由器响应于所述关闭指令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预断开时间包括:
所述探测装置记录所述可连接设备每次断开的第二时间信息,所述第二时间信息包括整点信息和分钟信息;以及
根据每次断开的第二时间信息,筛选出可连接设备的预断开时间。
10.一种路由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路由器;
探测装置,所述探测装置与所述路由器通信连接,所述探测装置相对于所述路由器独立设置,所述探测装置的消耗功率小于所述路由器的消耗功率;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探测装置内,所述控制器用于向路由器发送开启指令或关闭指令,
其中,所述探测装置用于:通过探测装置持续获取预设范围内的可连接设备的信号,其中,所述可连接设备为带有WIFI功能的电子设备,所述可连接设备通过第一用户名和第一密码能够与所述探测装置通信连接;当预设范围内存在可连接设备的信号时,所述探测装置内的所述控制器向路由器发送开启指令;所述探测装置关闭并断开与所述可连接设备的连接;所述路由器开启的时长每经过n*T的预设时长时,所述探测装置自动开启,并检测是否存在可连接设备连接到所述路由器,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以及在没有可连接设备连接所述路由器时,所述探测装置内的所述控制器向所述路由器发送关闭指令;
所述路由器用于:响应于所述控制器发出的开启指令开启;以及主动获取可连接设备的信号,并自动连接所述可连接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路由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器内设置有电源,所述探测装置与所述电源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路由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装置还包括:线性稳压芯片,所述线性稳压芯片设置在所述探测装置内,用于控制所述探测装置的电压。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路由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装置的消耗功率是所述路由器的消耗功率的四百分之一。
14.一种路由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探测装置和路由器,所述探测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所述获取模块用于持续获取预设范围内的可连接设备的信号,其中,所述可连接设备为带有WIFI功能的电子设备,所述可连接设备通过第一用户名和第一密码能够与所述探测装置通信连接;
第一判断模块,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当预设范围内存在可连接设备的信号时,向所述路由器发送开启指令;
第一执行模块,所述第一执行模块用于:在所述路由器响应于开启指令开启后,所述探测装置关闭并断开与所述可连接设备的连接,其中,所述探测装置相对于所述路由器独立设置,所述探测装置的消耗功率小于所述路由器的消耗功率;
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所述路由器开启的时长每经过n*T的预设时长时,所述探测装置自动开启,并检测是否存在可连接设备连接到所述路由器,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第二判断模块,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没有可连接设备连接所述路由器时,所述探测装置向所述路由器发送关闭指令;以及
所述路由器包括:
第二执行模块,所述第二执行模块用于:主动获取可连接设备的信号,并自动连接所述可连接设备;
第三执行模块,所述第三执行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关闭指令关闭。
15.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其中,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7.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694143.1A 2022-06-16 2022-06-16 路由器设备的使用方法、路由器设备和系统 Active CN1149802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94143.1A CN114980289B (zh) 2022-06-16 2022-06-16 路由器设备的使用方法、路由器设备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94143.1A CN114980289B (zh) 2022-06-16 2022-06-16 路由器设备的使用方法、路由器设备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80289A true CN114980289A (zh) 2022-08-30
CN114980289B CN114980289B (zh) 2024-02-23

Family

ID=82963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94143.1A Active CN114980289B (zh) 2022-06-16 2022-06-16 路由器设备的使用方法、路由器设备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8028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206198U (zh) * 2014-11-22 2015-03-11 西南大学 一种无线路由器自动关断装置
CN105323790A (zh) * 2015-11-23 2016-02-10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路由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7819689A (zh) * 2017-10-23 2018-03-20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省电型路由器及其控制系统
KR20180046347A (ko) * 2016-10-27 2018-05-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206198U (zh) * 2014-11-22 2015-03-11 西南大学 一种无线路由器自动关断装置
CN105323790A (zh) * 2015-11-23 2016-02-10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路由器及其控制方法
KR20180046347A (ko) * 2016-10-27 2018-05-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7819689A (zh) * 2017-10-23 2018-03-20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省电型路由器及其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80289B (zh) 2024-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ramanik et al. Power consumption analysis, measurement, management, and issues: A state-of-the-art review of smartphone battery and energy usage
RU2619596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егулировки мощности сигнала маршрутизатора
US9058128B1 (en) Power management for electronic devices
US20200089309A1 (en) Dynamic power consumption management and wake-up method and application system therefor
CN102195304B (zh) 一种管理电池使用时间的方法、装置和便携式计算机
US10198059B2 (en) Adaptive doze to hibernate
CN104239132A (zh) 一种唤醒对齐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US20120198101A1 (en) Mobile device peripheral detection with independent state machines
US984179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a network to control a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EP3036598B1 (en) Power signal interface
CN104007806A (zh) 一种安卓系统中的cpu频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设备
WO2013100887A2 (en) Techniques for assisted network acquisition
CN104184884A (zh) 一种移动终端功耗的管控装置及方法、移动终端
CN103444236A (zh) 管理入口应用程序
CN105517109A (zh) 移动终端中控制无线局域网后台扫描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22430B (zh) 农产品信息采集器及采集方法
WO2016180241A1 (zh) 终端节能管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8989548A (zh) 一种检测移动终端应用耗电量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14980289A (zh) 路由器设备的使用方法、路由器设备和系统
CN103888556A (zh) 一种家庭终端设备及家庭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
WO2016198003A1 (zh) 一种移动终端电源管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US20130318370A1 (en) Middleware power management
US9176560B2 (en) Use and state based power management
Cheng et al. Design of th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terminal based on embedded Linux
CN109673043B (zh) 分体式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