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78422A - 信道质量指示cqi的调整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道质量指示cqi的调整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978422A CN114978422A CN202210485686.2A CN202210485686A CN114978422A CN 114978422 A CN114978422 A CN 114978422A CN 202210485686 A CN202210485686 A CN 202210485686A CN 114978422 A CN114978422 A CN 11497842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qi
- bler
- value
- error rate
- sin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claims abstract 15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claims abstract 1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1186 cumul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08000032369 Primary transmiss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62 f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79 rubber t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97 surface acoustic wave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36—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 [SIR] or carrier-to-interference ratio [CI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道质量指示CQI的调整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增加了ACK/NACK信息的生效条件判决,可以避免当CQI的BLER值和CQI+1的BLER值差异过大,将CQI值调整到高一等级的CQI+1时BLER值过大又调回CQI,还可以避免CQI的频繁切换,有效增加CQI调整的鲁棒性。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包括:在收到译码结果时,判断所述译码结果中ACK/NACK信息是否为初次传输;在所述ACK/NACK信息为初次传输的情况下,计算本次调度CQI对应的误块率值,以及计算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根据所述本次调度CQI对应的误块率值和所述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计算单次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调整值;根据所述单次SINR调整值和已知的上次SINR累计调整值,以及已知的本次SINR值,映射到最终的CQI等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道质量指示CQI的调整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算法是根据UE反馈得到的确认(Acknowledge,ACK)/非确认(non-Acknowledge,NACK)信息对信干噪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值进行修正,然后再将SINR值映射为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值;但现有技术方案仅通过ACK/NACK信息调整来维持目标误块率(block error rate,BLER)值,虽然简单但性能不鲁棒。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质量指示CQI的调整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增加了ACK/NACK信息的生效条件判决,可以避免当CQI的BLER值和CQI+1的BLER值差异过大,将CQI值调整到高一等级的CQI+1时BLER值过大又调回CQI,还可以避免CQI的频繁切换,有效增加CQI调整的鲁棒性。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信道质量指示CQI的调整方法,可以包括:
在收到译码结果时,判断所述译码结果中ACK/NACK信息是否为初次传输;
在所述ACK/NACK信息为初次传输的情况下,计算本次调度CQI对应的误块率值,以及计算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
根据所述本次调度CQI对应的误块率值和所述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计算单次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调整值;
根据所述单次SINR调整值和已知的上次SINR累计调整值,以及已知的本次SINR值,映射到最终的CQI等级。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可以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在收到译码结果时,判断所述译码结果中ACK/NACK信息是否为初次传输;
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ACK/NACK信息为初次传输的情况下,计算本次调度CQI对应的误块率值,以及计算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根据所述本次调度CQI对应的误块率值和所述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计算单次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调整值;根据所述单次SINR调整值和已知的上次SINR累计调整值,以及已知的本次SINR值,映射到最终的CQI等级。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可以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对应执行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又一方面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又一方面公开一种应用发布平台,所述应用发布平台用于发布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收到译码结果时,判断所述译码结果中ACK/NACK信息是否为初次传输;在所述ACK/NACK信息为初次传输的情况下,计算本次调度CQI对应的误块率值,以及计算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根据所述本次调度CQI对应的误块率值和所述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计算单次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调整值;根据所述单次SINR调整值和已知的上次SINR累计调整值,以及已知的本次SINR值,映射到最终的CQI等级。用于增加了ACK/NACK信息的生效条件判决,可以避免当CQI的BLER值和CQI+1的BLER值差异过大,将CQI值调整到高一等级的CQI+1时BLER值过大又调回CQI,还可以避免CQI的频繁切换,有效增加CQI调整的鲁棒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和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A为现有技术中下行eNB调度的示意图;
图1B为现有技术中上行eNB调度的示意图;
图1C为现有技术中CQI修正算法的一个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信道质量指示CQI的调整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中信道质量指示CQI的调整方法的一个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质量指示CQI的调整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增加了ACK/NACK信息的生效条件判决,可以避免当CQI的BLER值和CQI+1的BLER值差异过大,将CQI值调整到高一等级的CQI+1时BLER值过大又调回CQI,还可以避免CQI的频繁切换,有效增加CQI调整的鲁棒性。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NR(New Radio,新无线)系统中的资源调度和链路自适应策略完全由基站控制,一般来说基站通过上行或下行的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值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选择合适的调制编码方式,以达到根据信道质量信息使系统吞吐量最优的目的。
在上行链路中,基站通过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测量得到表征链路质量信息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简称信干噪比(Signal to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值,然后根据SINR值来为UE选择合适的频域资源及调制编码方式;在下行链路中,终端设备首先计算CQI值,并通过上行信道反馈至基站,然后基站根据反馈的CQI值来为UE选择合适的频域资源,调制编码方式和传输模式。本申请中为了描述简单起见,统一将上下行的信道质量用CQI来指示,其中,上行CQI是指通过SRS测量得到的SINR值,下行CQI是指UE反馈得到的CQI等级。
如图1A所示,为现有技术中下行eNB调度的示意图;如图1B所示,为现有技术中上行eNB调度的示意图。
目前,协议中规定UE上报的CQI值需要满足误块率(block error rate,BLER)值不高于10%,在实际系统中,UE上报或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B)测量得到的CQI值存在较大的误差,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1、SINR值与CQI之间的映射关系与实际的解调性能并不匹配;
2、拟合的SINR值与真实的SINR值之间存在差异:SINR值与CQI之间的映射关系是加性高斯白噪声(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AWGN)信道下获得的,衰落信道下的SINR值是通过指数有效SINR映射(Exponential Effective SINR Mapping,EESM)映射得到的。
由于链路自适应的性能与CQI值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CQI值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吞吐量。若基站直接采用测量的CQI值作为调度的依据,此时基本无法满足系统中业务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需求,因此一定要对测量得到的CQI值进行修正,才能保证系统稳定的工作。
一般来说,CQI调整方案包括基站侧的上下行CQI调整方案,终端设备侧的下行CQI调整方案,三者的技术原理基本类似。本申请主要以终端设备侧的下行CQI调整方案为例来描述具体的实现过程,但该技术方案同样也适用于基站侧的CQI调整过程。
目前现有算法是根据UE反馈得到的确认(Acknowledge,ACK)/非确认
(non-Acknowledge,NACK)信息对SINR值进行修正,然后再将SINR值映射为CQI值,一种CQI修正算法可以表示如下:
在介绍CQI修正算法之前,先定义如下变量:
v:表示当前调度的rank值;
CQIin:表示调度当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时的CQI索引值,CQImax表示最大的CQI值,CQImin表示最小的CQI值,CQImax=15,CQImin=1;
ρv:表示终端设备测量累计得到的SINR调整值(初始值为0);
Δρv:表示本次SINR调整值;
step:表示收到ACK信息时的调整步长,对应SINR的dB值。
具体的CQI调整过程如下:
Step1:当收到一次PDSCH传输的译码结果,判断本次接收的ACK/NACK信息是否为初次传输;若为初次传输,跳至Step2,否则不进行任何操作。
Step2:计算单次SINR调整值Δρv;
Step2-1:若通过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校验判断本次传输错误且CQIin>CQImin,则将SINR值向下调整K个步长;
Δρv=-K·step;
Step2-2:若通过CRC校验判断本次传输正确且CQIin<CQImax,则将SINR值向上调整一个步长。
Δρv=step。
Step3:计算本次最终的SINR累计调整值ρv';
Step3-1:计算本次SINR累计调整值;
ρv'=ρv+Δρv;
其中,ρv'为本次SINR累计调整值,Δρv为单次SINR调整值,ρv为上次SINR累计调整值。
Step3-2:限制SINR值调整的范围。
其中,ρv,min为已知最小的SINR累计调整值,ρv,max为已知最大的SINR累计调整值。
Step4:根据计算得到的已知本次SINR值结合本次调整SINR值映射至最终的CQI等级。
同时将ρv更新为ρv'。
其中,SINRa为本次调整SINR值,SINRb为已知的本次SINR值,fsinr2Cqi(*)指映射函数。
此算法的物理意义是若反馈的NACK过多,则表明CQI估计偏高,向下调整CQI值;反之,则表明CQI估计偏低,向上调整CQI值。如图1C所示,为现有技术中CQI修正算法的一个示意图。
现有技术方案仅通过ACK/NACK信息调整来维持目标BLER值,虽然简单但性能不鲁棒。对于类似高斯白噪声信道,此时的BLER曲线非常陡峭,比如,当CQI=10时,BLER=0,但CQI=11时,BLER值可高达40%,若希望BLER值维持在10%附近,则调整后的CQI值会在10和11之间来回震荡,其实对于这种方案(case),用户希望CQI能维持在10而不会调整至11,因为此时CQI10对应的吞吐量要高于CQI11。
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对本申请中所涉及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信道质量指示CQI的调整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可以包括:
201、在收到译码结果时,判断所述译码结果中ACK/NACK信息是否为初次传输。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上行CQI的调整中,也可以应用于下行CQI的调整中,所以,本申请中的执行主体电子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例如基站。即本申请可以是终端设备侧或基站侧的CQI调整过程,该译码结果可以是上行译码结果,也可以是下行译码结果。例如上行译码结果可以是收到一次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传输的译码结果,下行译码结果可以是收到一次PDSCH传输的译码结果。
PUSCH,作为物理层主要的上行数据承载信道,用于上行数据的调度传输,可以承载控制信息、AD9059XRS用户业务信息和广播业务信息等。
PDSCH,用于承载来自传输下行共享信道(Downlink Shared Channel,DSCH)的数据。
示例性的,以执行主体为终端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当收到一次PDSCH传输的下行译码结果,判断本次接收的ACK/NACK信息是否为初次传输;若为初次传输,跳至步骤202,否则不进行任何操作。以执行主体为基站为例进行说明,当收到一次PUSCH传输的上行译码结果,判断本次接收的ACK/NACK信息是否为初次传输;若为初次传输,跳至步骤202,否则不进行任何操作。
202、在所述ACK/NACK信息为初次传输的情况下,计算本次调度CQI对应的误块率值,以及计算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
可选的,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计算本次调度CQI对应的误块率值,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根据误块率值滤波因子、已知的t-1时刻调度CQI对应的误块率值,以及t时刻的ACK/NACK信息,计算t时刻调度CQI对应的误块率值。
可选的,所述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根据误块率值滤波因子、已知的t-1时刻调度CQI对应的误块率值,以及t时刻的ACK/NACK信息,计算t时刻调度CQI对应的误块率值,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一公式,计算t时刻调度CQIin对应的误块率值;
所述第一公式为:bler(CQIin,t)=(1-α)·bler(CQIin,t-1)+α·NACKt;
其中,bler(CQIin,t)为t时刻调度CQIin对应的BLER值,bler(CQIin,t-1)为t-1时刻调度CQIin对应的BLER值,α为BLER值滤波因子,NACKt为t时刻的ACK/NACK信息,若为NACK信息,则NACKt=1,若为ACK信息,则NACKt=0。
示例性的,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公式,计算本次调度CQI对应的PDSCH BLER值;所述第一公式为:bler(CQIin,t)=(1-α)·bler(CQIin,t-1)+α·NACKt。当调度CQIin时对CQIin+1时的BLER值信息进行遗忘,避免历史信息对当前调度CQI调整造成影响。
可选的,所述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计算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可以包括:在CQIin<15的情况下,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计算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
可选的,所述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计算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根据权重、已知的本次调度CQI+1实际对应的误块率值,计算得到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
可选的,所述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根据权重、已知的本次调度CQI+1实际对应的误块率值,计算得到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二公式,计算计算得到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
所述第二公式为:bler'(CQIin+1,t)=β·bler(CQIin+1,t);
其中,β为所述权重,bler'(CQIin+1,t)为所述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bler(CQIin+1,t)为所述已知的本次调度CQI+1实际对应的误块率值,β的取值为[0,1]。
示例性的,若CQIin<15,通过第二公式计算(CQIin+1)对应的BLER值;
所述第二公式为:bler'(CQIin+1,t)=β·bler(CQIin+1,t)。
可以理解的是,是为了避免由于偶发的BLER值或BLER值长期不更新导致CQI值无法向上调整。比如:当前调度CQI10,CQI10的BLER为5%,由于突发的错误导致CQI11的BLER值为40%;此时CQI调整将会停留在CQI10,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CQI11的性能恢复正常,但是由于之前CQI11的BLER值较高,所以CQI无法向上调整,只能停留在CQI10,降低了系统吞吐量。增加各个CQI等级的BLER值信息统计;在判断ACK/NACK信息是否生效时,增加BLER值条件,当CQI修正对应的BLER值达到一个合适值时,避免CQI的频繁调整。
203、根据所述本次调度CQI对应的误块率值和所述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计算单次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调整值。
可选的,所述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本次调度CQI对应的误块率值和所述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计算单次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调整值,可以包括:若通过循环冗余校验判断本次传输错误,bler(CQIin,t)>BLERtarget1且CQIin>CQImin,则所述单次SINR调整值为向下调整K个步长;
若通过循环冗余校验判断本次传输正确,bler(CQIin,t)<BLERtarget1,bler(CQIin+1,t)<BLERtarget2,且CQIin<CQImax,则所述单次SINR调整值为向上调整一个步长;
其中,所述BLERtarget1为t时刻调度CQIin对应的BLER阈值,所述BLERtarget2为t时刻调度CQIin+1对应的BLER阈值,CQImin表示最小的CQI值,CQImax表示最大的CQI值。
示例性的,终端设备计算单次SINR调整值Δρv;例如:若通过CRC校验判断本次传输错误,bler(CQIin,t)>BLERtarget1且CQIin>CQImin,则将SINR值向下调整K个步长,Δρv=-K·step;若通过CRC校验判断本次传输正确,bler(CQIin,t)<BLERtarget1且CQIin<CQImax,bler(CQIin+1,t)<BLERtarget2,则将SINR值向上调整一个步长,Δρv=step。其中,Δρv为单次SINR调整值,step为步长。
可选的,若通过循环冗余校验判断本次传输错误,bler(CQIin,t)>BLERtarget1且CQIin>CQImin,则所述单次SINR调整值为向下调整K个步长,可以包括:在所述译码结果中包括ACK信息的情况下,若通过循环冗余校验判断本次传输错误,bler(CQIin,t)>BLERtarget1且CQIin>CQImin,则所述单次SINR调整值为向下调整K个步长;
若通过循环冗余校验判断本次传输正确,bler(CQIin,t)<BLERtarget1且CQIin<CQImax,bler(CQIin+1,t)<BLERtarget2,则所述单次SINR调整值为向上调整一个步长,可以包括:在所述译码结果中包括NACK信息的情况下,若通过循环冗余校验判断本次传输正确,bler(CQIin,t)<BLERtarget1且CQIin<CQImax,bler(CQIin+1,t)<BLERtarget2,则所述单次SINR调整值为向上调整一个步长。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本次调度CQI对应的误块率值和所述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计算单次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调整值,可以包括:
若通过循环冗余校验判断本次传输错误,bler(CQIin,t)≤BLERtarget1,和/或,CQIin≤CQImin,则所述单次SINR调整值为调整0个步长,即Δρv=0;
若通过循环冗余校验判断本次传输正确,bler(CQIin,t)≥BLERtarget1,和/或,CQIin≥CQImax,和/或,bler(CQIin+1,t)≥BLERtarget2,则所述单次SINR调整值为调整0个步长,即Δρv=0。
204、根据所述单次SINR调整值和已知的上次SINR累计调整值,以及已知的本次SINR值,映射到最终的CQI等级。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单次SINR调整值和已知的上次SINR累计调整值,以及已知的本次SINR值,映射到最终的CQI等级,可以包括:根据所述单次SINR调整值和已知的上次SINR累计调整值,得到本次SINR累计调整值;根据本次SINR累计调整值和已知的本次SINR值,得到本次调整SINR值;根据所述本次调整SINR值,映射到最终的CQI等级。即不管在上行CQI中,还是在下行CQI中,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所述单次SINR调整值和已知的上次SINR累计调整值,以及已知的本次SINR值,得到本次调整SINR值;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本次调整SINR值,映射到最终的CQI等级。
可选的,所述本次SINR累计调整值的取值范围为第一取值和第二取值组成的取值范围,所述第一取值大于所述第二取值。所述第一取值为上次SINR累计调整值与已知最小的SINR累计调整值ρv,min中取的最大值,所述第二取值为上次SINR累计调整值与已知最大的SINR累计调整值ρv,max中取的最小值。
示例性的,终端设备根据单次SINR调整值和已知的上次SINR累计调整值,计算本次最终的SINR累计调整值;ρv'=ρv+Δρv;其中,ρv'为本次SINR累计调整值,Δρv为所述单次SINR调整值,ρv为已知的上次SINR累计调整值。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设备需要限制本次SINR累计调整值调整的取值范围,如下所示:
终端设备根据本次SINR累计调整值ρv'和已知的本次SINR值SINRb,计算得到的本次调整SINR值SINRa;再根据本次调整SINR值SINRa映射至最终的CQI等级,如下所示:
同时将ρv更新为ρv'。
其中,SINRa为本次调整SINR值,SINRb为已知的本次SINR值,fsinr2Cqi(*)指映射函数。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中信道质量指示CQI的调整方法的一个示意图。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收到译码结果时,判断所述译码结果中ACK/NACK信息是否为初次传输;在所述ACK/NACK信息为初次传输的情况下,计算本次调度CQI对应的误块率值,以及计算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根据所述本次调度CQI对应的误块率值和所述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计算单次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调整值;根据所述单次SINR调整值和已知的上次SINR累计调整值,以及已知的本次SINR值,映射到最终的CQI等级。用于增加了ACK/NACK信息的生效条件判决,可以避免当CQI的BLER值和CQI+1的BLER值差异过大,将CQI值调整到高一等级的CQI+1时BLER值过大又调回CQI,还可以避免CQI的频繁切换,有效增加CQI调整的鲁棒性。
即本技术方案通过引入每个CQI等级对应的BLER值信息统计从而可以增加CQI调整值的鲁棒性。相对于现有技术方案,主要引入了计算CQI对应的误块率值,以及计算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并且增加了ACK/NACK信息的生效条件判决,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当CQI的BLER值和CQI+1的BLER值差异过大,将CQI的BLER值调整到高一等级的CQI+1时BLER值过大又调回CQI,另一方面避免CQI的频繁切换,当BLER值已经调整至合适值例如10%时,此时ACK/NACK出现的比例是9:1,其实CQI是不需要调整的。通过以上三个步骤的引入可以有效增加CQI调整的鲁棒性。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可以包括:
判断模块401,用于在收到译码结果时,判断所述译码结果中ACK/NACK信息是否为初次传输;
处理模块402,用于在所述ACK/NACK信息为初次传输的情况下,计算本次调度CQI对应的误块率值,以及计算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根据所述本次调度CQI对应的误块率值和所述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计算单次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调整值;根据所述单次SINR调整值和已知的上次SINR累计调整值,以及已知的本次SINR值,映射到最终的CQI等级。
可选的,处理模块402,具体用于根据误块率值滤波因子、已知的t-1时刻调度CQI对应的误块率值,以及t时刻的ACK/NACK信息,计算t时刻调度CQI对应的误块率值。
可选的,处理模块402,具体用于根据第一公式,计算t时刻调度CQIin对应的误块率值;
所述第一公式为:bler(CQIin,t)=(1-α)·bler(CQIin,t-1)+α·NACKt;
其中,bler(CQIin,t)为t时刻调度CQIin对应的BLER值,bler(CQIin,t-1)为t-1时刻调度CQIin对应的BLER值,α为BLER值滤波因子,NACKt为t时刻的ACK/NACK信息,若为NACK信息,则NACKt=1,若为ACK信息,则NACKt=0。
可选的,处理模块402,具体用于在CQIin<15的情况下,计算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
可选的,处理模块402,具体用于根据权重、已知的本次调度CQI+1实际对应的误块率值,计算得到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
可选的,处理模块402,具体用于根据第二公式,计算计算得到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
所述第二公式为:bler'(CQIin+1,t)=β·bler(CQIin+1,t);
其中,β为所述权重,bler'(CQIin+1,t)为所述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bler(CQIin+1,t)为所述已知的本次调度CQI+1实际对应的误块率值。
可选的,处理模块402,具体用于若通过循环冗余校验判断本次传输错误,bler(CQIin,t)>BLERtarget1且CQIin>CQImin,则所述单次SINR调整值为向下调整K个步长;
若通过循环冗余校验判断本次传输正确,bler(CQIin,t)<BLERtarget1,bler(CQIin+1,t)<BLERtarget2,且CQIin<CQImax,则所述单次SINR调整值为向上调整一个步长;
其中,所述BLERtarget1为t时刻调度CQIin对应的BLER阈值,所述BLERtarget2为t时刻调度CQIin+1对应的BLER阈值,CQImin表示最小的CQI值,CQImax表示最大的CQI值。
可选的,处理模块4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单次SINR调整值和已知的本次SINR累计调整值,得到本次SINR累计调整值;根据本次SINR累计调整值和已知的本次SINR值,得到本次调整SINR值;根据所述本次调整SINR值,映射到最终的CQI等级。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
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可以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501;
与存储器501耦合的处理器502;
处理器502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在收到译码结果时,判断所述译码结果中ACK/NACK信息是否为初次传输;在所述ACK/NACK信息为初次传输的情况下,计算本次调度CQI对应的误块率值,以及计算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根据所述本次调度CQI对应的误块率值和所述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计算单次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调整值;根据所述单次SINR调整值和已知的上次SINR累计调整值,以及已知的本次SINR值,映射到最终的CQI等级。
可选的,处理器502,具体用于根据误块率值滤波因子、已知的t-1时刻调度CQI对应的误块率值,以及t时刻的ACK/NACK信息,计算t时刻调度CQI对应的误块率值。
可选的,处理器502,具体用于根据第一公式,计算t时刻调度CQIin对应的误块率值;
所述第一公式为:bler(CQIin,t)=(1-α)·bler(CQIin,t-1)+α·NACKt;
其中,bler(CQIin,t)为t时刻调度CQIin对应的BLER值,bler(CQIin,t-1)为t-1时刻调度CQIin对应的BLER值,α为BLER值滤波因子,NACKt为t时刻的ACK/NACK信息,若为NACK信息,则NACKt=1,若为ACK信息,则NACKt=0。
可选的,处理器502,具体用于在CQIin<15的情况下,计算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
可选的,处理器502,具体用于根据权重、已知的本次调度CQI+1实际对应的误块率值,计算得到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
可选的,处理器502,具体用于根据第二公式,计算计算得到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
所述第二公式为:bler'(CQIin+1,t)=β·bler(CQIin+1,t);
其中,β为所述权重,bler'(CQIin+1,t)为所述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bler(CQIin+1,t)为所述已知的本次调度CQI+1实际对应的误块率值。
可选的,处理器502,具体用于若通过循环冗余校验判断本次传输错误,bler(CQIin,t)>BLERtarget1且CQIin>CQImin,则所述单次SINR调整值为向下调整K个步长;
若通过循环冗余校验判断本次传输正确,bler(CQIin,t)<BLERtarget1,bler(CQIin+1,t)<BLERtarget2,且CQIin<CQImax,则所述单次SINR调整值为向上调整一个步长;
其中,所述BLERtarget1为t时刻调度CQIin对应的BLER阈值,所述BLERtarget2为t时刻调度CQIin+1对应的BLER阈值,CQImin表示最小的CQI值,CQImax表示最大的CQI值。
可选的,处理器5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单次SINR调整值和已知的本次SINR累计调整值,得到本次SINR累计调整值;根据本次SINR累计调整值和已知的本次SINR值,得到本次调整SINR值;根据所述本次调整SINR值,映射到最终的CQI等级。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
以电子设备为终端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可以包括:
图6示出的是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相关的手机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参考图6,手机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610、存储器620、输入单元630、显示单元640、传感器650、音频电路660、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670、处理器680、以及电源6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6对手机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RF电路6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680处理;另外,将设计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61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Amplifier,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6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等。
存储器6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6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6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6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单元6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630可包括触控面板6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632。触控面板63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631上或在触控面板63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6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680,并能接收处理器68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631。除了触控面板631,输入单元6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6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6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6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的各种菜单。显示单元640可包括显示面板641,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641。进一步的,触控面板631可覆盖显示面板641,当触控面板6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68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68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6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6中,触控面板631与显示面板6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631与显示面板641集成而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手机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6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6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手机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6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手机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660、扬声器661,传声器662可提供用户与手机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6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661,由扬声器6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6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6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680处理后,经RF电路6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620以便进一步处理。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手机通过Wi-Fi模块670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6示出了Wi-Fi模块6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手机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申请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680是手机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6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620内的数据,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6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6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680中。
手机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69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6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尽管未示出,手机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680所执行的内容对应如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信道质量指示CQI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收到译码结果时,判断所述译码结果中ACK/NACK信息是否为初次传输;
在所述ACK/NACK信息为初次传输的情况下,计算本次调度CQI对应的误块率值,以及计算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
根据所述本次调度CQI对应的误块率值和所述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计算单次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调整值;
根据所述单次SINR调整值和已知的上次SINR累计调整值,以及已知的本次SINR值,映射到最终的CQI等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本次调度CQI对应的误块率值,包括:
根据误块率值滤波因子、已知的t-1时刻调度CQI对应的误块率值,以及t时刻的ACK/NACK信息,计算t时刻调度CQI对应的误块率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误块率值滤波因子、已知的t-1时刻调度CQI对应的误块率值,以及t时刻的ACK/NACK信息,计算t时刻调度CQI对应的误块率值,包括:
根据第一公式,计算t时刻调度CQIin对应的误块率值;
所述第一公式为:bler(CQIin,t)=(1-α)·bler(CQIin,t-1)+α·NACKt;
其中,bler(CQIin,t)为t时刻调度CQIin对应的BLER值,bler(CQIin,t-1)为t-1时刻调度CQIin对应的BLER值,α为BLER值滤波因子,NACKt为t时刻的ACK/NACK信息,若为NACK信息,则NACKt=1,若为ACK信息,则NACKt=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包括:
在CQIin<15的情况下,计算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包括:
根据权重、已知的本次调度CQI+1实际对应的误块率值,计算得到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权重、已知的本次调度CQI+1实际对应的误块率值,计算得到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包括:
根据第二公式,计算计算得到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
所述第二公式为:bler'(CQIin+1,t)=β·bler(CQIin+1,t);
其中,β为所述权重,bler'(CQIin+1,t)为所述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bler(CQIin+1,t)为所述已知的本次调度CQI+1实际对应的误块率值。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本次调度CQI对应的误块率值和所述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计算单次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调整值,包括:
若通过循环冗余校验判断本次传输错误,bler(CQIin,t)>BLERtarget1且CQIin>CQImin,则所述单次SINR调整值为向下调整K个步长;
若通过循环冗余校验判断本次传输正确,bler(CQIin,t)<BLERtarget1,bler(CQIin+1,t)<BLERtarget2,且CQIin<CQImax,则所述单次SINR调整值为向上调整一个步长;
其中,所述BLERtarget1为t时刻调度CQIin对应的BLER阈值,所述BLERtarget2为t时刻调度CQIin+1对应的BLER阈值,CQImin表示最小的CQI值,CQImax表示最大的CQI值。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单次SINR调整值和已知的上次SINR累计调整值,以及已知的本次SINR值,映射到最终的CQI等级,包括:
根据所述单次SINR调整值和已知的上次SINR累计调整值,得到本次SINR累计调整值;
根据本次SINR累计调整值和已知的本次SINR值,得到本次调整SINR值;
根据所述本次调整SINR值,映射到最终的CQI等级。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在收到译码结果时,判断所述译码结果中ACK/NACK信息是否为初次传输;
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ACK/NACK信息为初次传输的情况下,计算本次调度CQI对应的误块率值,以及计算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根据所述本次调度CQI对应的误块率值和所述本次调度CQI+1对应的误块率值,计算单次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调整值;根据所述单次SINR调整值和已知的上次SINR累计调整值,以及已知的本次SINR值,映射到最终的CQI等级。
1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和收发器,以及显示器;
所述处理器、所述收发器和所述显示器分别用于对应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485686.2A CN114978422B (zh) | 2022-05-06 | 2022-05-06 | 信道质量指示cqi的调整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485686.2A CN114978422B (zh) | 2022-05-06 | 2022-05-06 | 信道质量指示cqi的调整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978422A true CN114978422A (zh) | 2022-08-30 |
CN114978422B CN114978422B (zh) | 2024-03-19 |
Family
ID=82981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485686.2A Active CN114978422B (zh) | 2022-05-06 | 2022-05-06 | 信道质量指示cqi的调整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978422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32227A (zh) * | 2006-08-23 | 2008-02-27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通信信道质量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
CN101247163A (zh) * | 2007-02-15 | 2008-08-20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获取cqi的方法和装置及sinr映射到cqi的方法 |
CN102377508A (zh) * | 2010-08-13 | 2012-03-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及装置 |
CN104518842A (zh) * | 2013-09-27 | 2015-04-15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自适应调整调制编码方式的方法 |
US20150117321A1 (en) * | 2013-10-30 | 2015-04-30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Outer-loop adjustment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ink adaptation |
-
2022
- 2022-05-06 CN CN202210485686.2A patent/CN11497842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32227A (zh) * | 2006-08-23 | 2008-02-27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通信信道质量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
CN101247163A (zh) * | 2007-02-15 | 2008-08-20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获取cqi的方法和装置及sinr映射到cqi的方法 |
CN102377508A (zh) * | 2010-08-13 | 2012-03-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及装置 |
CN104518842A (zh) * | 2013-09-27 | 2015-04-15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自适应调整调制编码方式的方法 |
US20150117321A1 (en) * | 2013-10-30 | 2015-04-30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Outer-loop adjustment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ink adaptation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FUJITSU: "Scheduling and CQI feedback for URLLC",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6BIS,R1-1608815, pages 2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978422B (zh) | 2024-03-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290720B2 (ja) | データ送信方法および端末デバイス | |
US8260341B2 (en) | Power control for combined dynamically and persistently scheduled PUSCH in E-UTRA | |
US8081718B2 (en) | Adaptive transmission rate and fragmentation threshold mechanism for local area networks | |
EP2727394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ul rlc flow control for mrab calls | |
KR101008299B1 (ko) | 무선 제어 장치 및 송신 전력 제어 방법 | |
JP4784318B2 (ja) |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信号減衰量推定装置及び方法 | |
JP5092745B2 (ja) | 通信制御方法及び通信制御システム並びに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 |
CN111246558B (zh) | 功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3259073B (zh) | Pusch传输方法、pusch传输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11277357A (zh) | 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传输方法及终端 | |
CN104812044A (zh) | 一种发射控制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 |
CN111356219A (zh) | 功率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0475328B (zh) | 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 |
WO2017147743A1 (zh) | 视频优化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08521853B (zh) | 一种数据包的传输处理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 |
EP1630970A1 (en) |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gram | |
CN114978422B (zh) | 信道质量指示cqi的调整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10958329B2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
CN110113810B (zh) |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相关装置及产品 | |
KR102086452B1 (ko) | 채널 품질 지시자 메커니즘을 가진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동작 방법 | |
JP2006054580A (ja)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下り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 |
CN111835468B (zh) | 一种信息发送、接收方法、终端及控制节点 | |
CN114828187B (zh) | 电子设备功率调整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JP2013038738A (ja) | 無線デバイス、送信消費電力抑制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CN118382129B (zh) | 直放站导频功率估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