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63288B - 采暖炉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采暖炉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63288B
CN114963288B CN202110486520.8A CN202110486520A CN114963288B CN 114963288 B CN114963288 B CN 114963288B CN 202110486520 A CN202110486520 A CN 202110486520A CN 114963288 B CN114963288 B CN 1149632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heating furnace
heating
determining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8652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63288A (zh
Inventor
梁慧慧
薛祥玉
曹冠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8652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632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632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632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632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632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D19/10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采暖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暖炉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提高采暖炉控制的便捷性和智能化程度。其中,该采暖炉控制方法包括:确定采暖炉的采暖功能处于开启状态;确定采暖炉的室外温度所属的室外温度区域;根据室外温度区域,确定采暖炉的目标设定温度;基于目标设定温度,控制采暖炉的运行。因此,实现对采暖炉的设定温度和采暖炉运行的自动控制,提高了采暖炉控制的便捷性和智能化程度。

Description

采暖炉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采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暖炉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采暖炉是指满足人们采暖需求的锅炉,又称为取暖炉。例如,在家庭场景中的壁挂炉是常见的采暖炉之一。
通常的,采暖炉上设置有开关装置,用户需要在采暖炉附近开启采暖炉、关闭采暖炉或调节采暖炉的设置温度等。或者,用户可以通过遥控设备(例如采暖炉的遥控器或用户的手机)对采暖炉的开启、关闭以及温度调节等方面进行远程控制。
可见,上述方式中依赖于用户主动控制采暖炉,采暖炉控制的便捷性和智能化程度还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提高采暖炉控制的便捷性和智能化程度,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采暖炉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采暖炉控制方法,包括:
确定采暖炉的采暖功能处于开启状态;
确定所述采暖炉的室外温度所属的室外温度区域;
根据所述室外温度区域,确定所述采暖炉的目标设定温度;
基于所述目标设定温度,控制所述采暖炉的运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室外温度区域,确定所述采暖炉的目标设定温度,包括:
根据所述室外温度区域的历史采暖数据,确定目标温度,其中,所述历史采暖数据包括属于所述室外温度区域的采暖炉在历史时间段内的多个历史设定温度和各所述历史设定温度的设定次数;
按照所述目标温度,确定所述采暖炉的目标设定温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室外温度区域的历史采暖数据,确定目标温度,包括:
根据所述历史时间段内的多个历史设定温度和各所述历史设定温度的设置次数,确定所述目标温度为所述多个历史设定温度的加权平均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历史时间段内的多个历史设定温度和各所述历史设定温度的设置次数,确定所述目标温度为所述多个历史设定温度的加权平均值,包括:
针对各所述历史设定温度,确定所述历史设定温度的权值为所述历史设定温度的设置次数;
根据所述历史设定温度的权值,对所述历史设定温度进行加权求平均,得到所述加权平均值;
确定所述目标温度为所述加权平均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按照所述目标温度,确定所述采暖炉的目标设定温度,包括:
根据室外温度范围与第一温度阈值的映射关系以及所述室外温度,调整所述目标温度;
基于调整后的目标温度,确定所述采暖炉的目标设定温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室外温度范围与第一温度阈值的映射关系以及所述室外温度,调整所述目标温度,包括:
在室外温度范围与第一温度阈值的映射关系中,确定与所述室外温度对应的第一温度阈值;
如果所述目标温度小于所述室外温度对应的第一温度阈值,则将所述目标温度调整为所述室外温度对应的第一温度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所述采暖炉的室外温度所属的室外温度区域之前,所述采暖炉控制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采暖炉所在的室外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采暖炉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室外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采暖炉的目标设定温度为预设温度;
基于所述目标设定温度,控制所述采暖炉的运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采暖炉控制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采暖炉与用户的相对距离,控制采暖功能的开启或关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采暖炉与用户的相对距离,控制采暖功能的开启或关闭,包括:
如果检测到所述相对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距离阈值的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长阈值,则控制所述采暖功能关闭;
或者,如果检测到所述相对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距离阈值的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时长阈值,则控制所述采暖功能开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采暖炉与所述用户的相对距离,控制所述采暖功能开启或关闭之前,所述采暖炉控制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采暖炉的经纬度位置和所述用户的经纬度位置,确定所述采暖炉与所述用户的相对距离。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采暖炉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采暖炉的采暖功能处于开启状态;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采暖炉的室外温度所属的室外温度区域;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室外温度区域,确定所述采暖炉的目标设定温度;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设定温度,控制所述采暖炉的运行。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采暖炉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采暖炉控制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包括:
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采暖炉控制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采暖炉控制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申请中,基于采暖炉的室外温度所属的室外温度区域,确定采暖炉的目标设定温度,基于采暖炉的目标设定温度,控制采暖炉的运行。因此,在考虑采暖炉的室外温度所属室外温度区域的情形下,提高了采暖炉的目标设定温度的合理性,提高了采暖炉的控制效果,提高了采暖炉控制的便捷性和智能化程度。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申请的采暖炉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为: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示例图;
图2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的采暖炉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采暖炉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采暖炉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的采暖炉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做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处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采暖炉是用于满足人们取暖需求的取暖设备之一,又被称为采暖锅炉、取暖炉,在家庭环境中,采暖炉又被称为壁挂炉。根据所使用的燃料不同,采暖炉可以分为电采暖炉、燃气采暖炉等。
一般的,由用户主动控制采暖炉。例如,用户通过采暖炉上的开关装置,或者用户通过遥控设备,开启采暖炉、关闭采暖炉或调节采暖炉的设置温度。该方式下,采暖炉控制的便捷性和智能化程度不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暖炉控制方法。在该方法中,在采暖炉的采暖功能处于开启状态的情形下,确定采暖炉的室外温度所属的室外温度区域,根据室外温度区域,确定采暖炉的目标设定温度,基于目标设定温度,控制采暖炉的运行。因此,实现了对采暖炉的自动控制,并通过提高采暖炉的设定温度的合理性,提高采暖炉的控制效果,提高了采暖炉控制的便捷性和智能化程度。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示例图。如图1所示,在应用场景中包括采暖炉101和服务器102,其中,采暖炉101与服务器102之间可通过网络进行通信,服务器102可管理一个或多个采暖炉101(图1中仅以1个采暖炉101为例)。
一种方式中,可在服务器102上确定采暖炉101的设定温度。服务器102将确定的设定温度发送给采暖炉101,采暖炉101根据接收到的设定温度进行加热,实现采暖炉101的自动控制。
另一种方式中,服务器102可将用于辅助采暖炉101确定设定温度的数据发送给采暖炉101,采暖炉101根据这些数据自行确定自身的设定温度并进行加热,实现采暖炉101的自动控制。
可选的,应用场景中还可包括用户103以及用户终端104,其中,用户终端104与服务器102通过网络进行通信。
服务器102或者采暖炉101可采暖炉101与用户终端104的相对距离,对采暖炉101的开启或关闭进行控制,实现对采暖炉101的自动控制,具体可见后续实施例的描述。
可选的,用户终端104还可与采暖炉101通过网络进行通信。采暖炉101例如可以将自身的设定温度、采暖功能的状态、运行时长等数据发送给用户终端104。
其中,采暖炉101例如为电采暖炉、燃气采暖炉等,服务器102例如为本地服务器、云服务器、分布式服务器、区块链节点服务器等,用户终端104例如手机、智能穿戴式设备等。
示例性的,本申请各方法实施例提供的采暖炉控制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为采暖炉或者服务器,后续以服务器为执行主体进行实施例描述。
图2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的采暖炉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201、确定采暖炉的采暖功能处于开启状态。
其中,采暖炉的采暖功能处于开启状态时,采暖炉根据设定温度进行水温加热,并启动热水循环装置,使得热水在采暖管道中循环,实现提高室内温度的功能。采暖炉的采暖功能处于关闭状态时,采暖炉停止水温加热,并关闭热水循环装置。
一示例中,采暖炉开启采暖功能时,向服务器发送采暖功能开启的消息,服务器根据接收到该消息,确定采暖炉的采暖功能处于开启状态。可选的,服务器在接收到该消息之后,可更新采暖炉状态为采暖功能开启状态,因此,服务器每次可通过读取记录的采暖炉状态来确定采暖炉的采暖功能是否处于开启状态。
另一示例中,服务器向采暖炉发送状态查询请求,若接收到采暖炉返回的采暖功能开启消息,则确定采暖炉的采暖功能处于开启状态。
可选的,通过确定采暖炉是否处于开机状态,来确定采暖炉的采暖功能是否处于开启状态。若确定采暖炉处于开机状态,则确定采暖炉的采暖功能处于开启状态,否则确定采暖炉的采暖功能处于关闭状态。
S202、确定采暖炉的室外温度所属的室外温度区域。
具体的,服务器获取采暖炉的室外温度,在多个室外温度区域中,确定采暖炉的室外温度所属的室外温度区域。其中,室外温度区域也即室外温度范围,将采暖炉的室外温度与多个室外温度区域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采暖炉的室外温度所属的室外温度区域。
例如,多个室外温度区域分别为:-20摄氏度至-15摄氏度、-15摄氏度至-10摄氏度、-10摄氏度至-5摄氏度、-5摄氏度-0摄氏度、0摄氏度-5摄氏度、5摄氏度-10摄氏度。若采暖炉的室外温度为1摄氏度,则确定采暖炉的室外温度所属的室外温度区域为0摄氏度-5摄氏度。
关于采暖炉的室外温度的获取方式: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为:获取采暖炉的位置,根据采暖炉的位置,确定采暖炉的室外温度。例如,服务器获取采暖炉的位置为采暖炉所在的城市,服务器可在网络上查询得到采暖炉所在城市的温度,确定采暖炉的室外温度为采暖炉所在城市的温度。
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为:采暖炉获取室外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室外温度,将获取的室外温度发送给服务器。
进一步的,考虑到室外温度容易变化,服务器可获取采暖炉在当前一段时间内(例如,在当前时间之前的15分钟内、30分钟内,又如,在当天的上午、下午或者晚上)的多个室外温度,根据多个室外温度,确定采暖炉的室外温度所属的室外温度区域。
在根据多个室外温度,确定采暖炉的室外温度所属的室外温度区域时,可计算多个室外温度的平均值、中位数或者众数等具有代表性的温度值,确定采暖炉的室外温度所属的室外温度区域为该计算得到的温度值所属的室外温度区域;或者,确定多个室外温度分别所属的室外温度区域,确定采暖炉的室外温度所属的室外温度区域为多个室外温度分别所属的室外温度区域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室外温度区域。
关于多个室外温度区域的确定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室外温度区域可为预先配置的,例如有专业人员配置多个室外温度区域。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服务器根据多个采暖炉的室外温度,确定总室外温度区域,对总室外温度区域进行划分,得到多个室外温度区域,从而灵活且合理地划分室外温度区域。
可选的,确定总室外温度区域时,服务器获取多个采暖炉的室外温度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确定总室外温度区域的温度上限值为该最大值,确定总室外温度区域的温度下限值为该最小值。
例如,多个采暖炉的室外温度中的最大值为15摄氏度,最小值为-15摄氏度,则确定总室外温度区域为-15摄氏度至15摄氏度。
可选的,确定总室外温度区域时,服务器获取多个采暖炉的室外温度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确定最大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室外温度阈值,若是,则确定总室外温度区域的温度上限值为室外温度阈值、且总室外温度区域的温度下限值为该最小值;否则,确定总室外温度区域的温度上限值为该最大值、且总室外温度区域的温度下限值为该最小值。
例如,室外温度阈值为20摄氏度,多个采暖炉的室外温度中的最大值为25摄氏度、最小值为-10摄氏度,则确定总室外温度区域为-15摄氏度至20摄氏度。
可选的,确定总室外温度区域后,可按照固定温度间隔,将总室外温度区域划分为多个室外温度区域。例如,固定温度间隔为5,则对-15摄氏度至10摄氏度的总室外温度区域进行划分时,可得到-15摄氏度至-10摄氏度、-10摄氏度至-5摄氏度、-5摄氏度至0摄氏度、0摄氏度至5摄氏度、5摄氏度至10摄氏度的多个室外温度范围。
S203、根据室外温度区域,确定采暖炉的目标设定温度。
具体的,在确定采暖炉的室外温度所属的室外温度区域后,可确定与该室外温度区域对应的采暖炉设定温度,确定采暖炉的目标设定温度为与该室外温度区域对应的采暖炉设定温度。因此,基于室外温度区域,确定采暖炉的目标设定温度,提高了目标设定温度的合理性,同时避免目标设定温度对室外温度的变化过于敏感,即避免室外温度发生较小变化时目标设定温度也发生变动,提高了目标设定温度的稳定性。
一示例中,预先设置多个室外温度区域与采暖炉设定温度的映射关系,在该映射关系中,一个室外温度区域对应一个采暖炉设定温度,例如,可以由专业人员配置该映射关系,又如,可以由服务器为每个室外温度区域确定对应的采暖炉设定温度,比如为包含较高室外温度的室外温度区域设置较低的采暖炉设定温度,为包含较低室外温度的室外温度区域设置较高的采暖炉设定温度。在多个室外温度区域与采暖炉设定温度的映射关系中,确定与采暖炉的室外温度所属的室外温度区域对应的采暖炉设定温度,确定采暖炉的目标设定温度为与采暖炉的室外温度所属的室外温度区域对应的采暖炉设定温度。
S204、基于目标设定温度,控制采暖炉的运行。
具体的,在确定目标设定温度后,可将采暖炉的设定温度调整为目标设定温度,按照调整后的设定温度,控制采暖炉进行水温加热。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采暖炉的采暖功能处于开启状态时,基于采暖炉的室外温度所属的室外温度区域,确定采暖炉的目标设定温度,按照采暖炉的目标设定温度,控制采暖炉运行,从而提高了采暖炉控制的便捷性和智能化程度,并提高了采暖炉的控制效果。
图3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的采暖炉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S301、确定采暖炉的采暖功能处于开启状态。
S302、确定采暖炉的室外温度所属的室外温度区域。
其中,S301、S302的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可参照前述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303、根据室外温度区域的历史采暖数据,确定目标温度。
其中,室外温度区域的历史采暖数据包括属于该室外温度区域的采暖炉在历史时间段内的多个历史设定温度和各历史设定温度的设置次数,属于室外温度区域的采暖炉是指采暖炉的室外温度属于该室外温度区域。
具体的,在服务器中预先存储有多个室外温度区域的历史采暖数据。服务器在确定采暖炉的室外温度所属的室外温度区域后,从多个室外温度区域的历史采暖数据中,获取该室外温度区域的历史采暖数据,根据该室外温度区域的历史采暖数据,确定目标温度。
在根据采暖炉的室外温度所属室外温度区域的历史采暖数据,确定目标温度时,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根据历史采暖数据中的多个历史设定温度和各历史设定温度的设置次数,确定设置次数最多的历史设定温度,将设置次数最多的历史设定温度,确定为目标温度,从而通过挑选设置次数最多的历史设定温度,提高目标温度的合理性。
例如,采暖炉的室外温度所属的室外温度区域为-5摄氏度至0摄氏度,在该室外温度区域的历史采暖数据中,包括50摄氏度、55摄氏度、60摄氏度、65摄氏度等多个历史设定温度和各历史设定温度的设置次数,其中,多个历史设定温度中60摄氏度的设置次数最多。因此,可确定目标温度为60摄氏度。
可选的,如果设置次数最多的历史设定温度有多个,则在多个设置次数最多的历史设定温度中,确定目标温度为设置时间距离当前时间最近的历史设定温度。因此,在设置次数最多的历史设定温度有多个的情形下,进一步考虑到时间对用户取暖的影响,例如,不同时间下的室外温度相近,但受湿度、天气等影响,用户的体感温度可能不同,用户所适应的取暖温度不同。因此,在设置次数最多的多个历史设定温度中,取设置时间距离当前时间最近的历史设定温度,可尽可能保证将在室外温度、湿度、天气等因素与当前环境相近的环境下设置的历史设定温度,确定为目标温度,提高目标温度的准确性。
在根据采暖炉的室外温度所属室外温度区域的历史采暖数据,确定目标温度时,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根据历史采暖数据中的多个历史设定温度和各历史设定温度的设置次数,确定目标温度为多个历史设定温度的加权平均值,以提高目标温度的合理性。
一示例中,根据历史采暖数据中的多个历史设定温度和各历史设定温度的设置次数,确定目标温度为多个历史设定温度的加权平均值包括:针对采暖炉的室外温度所属室外温度区域的历史采暖数据中的各历史设定温度,确定历史设定温度的权值为历史设定温度的设定次数;根据各历史设定温度和各历史设定温度的权值,对所有历史设定温度进行加权求平均,得到加权平均值;确定目标温度为加权平均值。因此,通过将历史设定温度的设定次数确定为历史设定温度的权值,提高历史设定温度的权值的合理性,进而提高目标温度的合理性。
具体的,加权平均值的计算模型为:
其中,Tn为加权平均值,Ttarget1、Ttarget2、……、Ttargetx分别为不同的历史设定温度,Ntarget1、Ntarget2、……、Ntargetx分别为不同历史设定温度的设置次数,Ntarget1为Ttarget1的设置次数,Ntarget2为Ttarge2的设置次数,依次类推,Ntargetx为Ttargetx的设置次数。
另一示例中,根据历史采暖数据中的多个历史设定温度和各历史设定温度的设置次数,确定目标温度为多个历史设定温度的加权平均值包括:针对各历史设定温度,在设置次数与权值的预设映射关系中,根据历史设置温度的设置次数,确定历史设置温度的权值;根据各历史设置温度和各历史设置温度的权值,对所有历史设定温度进行加权求平均,得到加权平均值;确定目标温度为加权平均值。
例如,在设置次数与权值的预设映射关系中,设置次数1-100对应的权值为0.1、设置次数100-200对应的权值为0.2、……。
在根据采暖炉的室外温度所属室外温度区域的历史采暖数据,确定目标温度时,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根据历史采暖数据中历史设定温度的设置次数和预设的次数阈值,对多个历史设定温度进行筛选;根据筛选后的多个历史设定温度,确定目标温度,从而通过对历史设定温度进行筛选,减少不符合次数要求的历史设定温度对目标温度的影响。
具体的,在历史采暖数据中的多个历史设定温度中,筛选掉设置次数小于次数阈值的历史设定温度。针对筛选剩下的多个历史设定温度,可将筛选剩下的多个历史设定温度的平均值、加权平均值或者中位数,确定为目标温度,其中,加权平均值的计算方式可参照前述描述,不再赘述。
S304、按照目标温度,确定采暖炉的目标设定温度。
一示例中,确定目标温度后,可将目标温度直接确定为采暖炉的目标设定温度,也即采暖炉的目标设定温度为基于采暖炉的室外温度所属室外温度区域的历史采暖数据得到的目标温度。
又一示例中,在确定目标温度后,还可进一步对目标温度进行调整,将调整后的目标温度确定为采暖炉的目标设定温度。此时,S304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包括:根据室外温度范围与第一温度阈值的映射关系,调整目标温度;基于调整后的目标温度,确定采暖炉的目标设定温度。其中,预先设置多个室外温度范围与第一温度阈值的映射关系,室外温度范围与室外温度区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可选的,在室外温度范围与第一温度阈值的映射关系中,与室外温度范围对应的第一温度阈值为在该室外温度范围内推荐的最低设定温度。此时,在室外温度范围与第一温度阈值的映射关系中,确定与采暖炉的室外温度对应的第一温度阈值;如果目标温度小于与采暖炉的室外温度对应的第一温度阈值,则将目标温度调整为与采暖炉的室外温度对应的第一温度阈值。其中,与采暖炉的室外温度对应的第一温度阈值即与采暖炉的室外温度所属室外温度范围对应的第一温度阈值。
例如,室外温度范围与第一温度阈值的映射关系包括:
室外温度范围为To≤0℃(摄氏度),第一温度阈值为60℃;室外温度范围为0℃<To≤10℃,第一温度阈值为55℃;室外温度范围为10℃<To≤20℃,第一温度阈值为50℃。其中,To表示室外温度。
此时,目标温度的调整过程包括:
(1)采暖炉的室外温度对应的室外温度范围为To≤0℃,则确定目标温度是否小于60℃,若是,则将目标温度调整为60℃,否则保持目标温度不变。
(2)采暖炉的室外温度对应的室外温度范围为0℃<To≤10℃,则确定目标温度是否小于55℃,若是,则将目标温度调整为55℃,否则保持目标温度不变。
(3)采暖炉的室外温度对应的室外温度范围为10℃<To≤20℃,确定目标温度是否小于50℃,若是,则将目标温度调整为50℃,否则保持目标温度不变。
可选的,在室外温度范围与第一温度阈值的映射关系中,与室外温度范围对应的第一温度阈值为在该室外温度范围内推荐的最高设定温度。此时,在室外温度范围与第一温度阈值的映射关系中,确定与采暖炉的室外温度对应的第一温度阈值;如果目标温度大于与采暖炉的室外温度对应的第一温度阈值,则将目标温度调整为与采暖炉的室外温度对应的第一温度阈值。若目标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则保持目标温度不变,或者再对目标温度进行其他判断过程(例如上述与室外温度范围中推荐的最低设定温度进行比较)。
S305、基于目标设定温度,控制采暖炉的运行。
具体的,在确定目标设定温度后,可将采暖炉的设定温度调整为目标设定温度,按照调整后的设定温度,控制采暖炉进行水温加热。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采暖炉的采暖功能处于开启状态时,基于采暖炉的室外温度所属的室外温度区域的历史采暖数据,确定采暖炉的目标温度,根据目标温度确定目标设定温度,按照采暖炉的目标设定温度,控制采暖炉运行,进一步地提高了采暖炉的设定温度的合理性,提高了采暖炉的控制效果。
在对采暖炉的运行进行控制时,除考虑采暖炉的室外温度外,还可以采暖炉的室内温度,基于此,图4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采暖炉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S401、确定采暖炉的采暖功能处于开启状态。
S402、确定采暖炉所在的室内温度是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
其中,采暖炉所在的室内温度可以为采暖炉的供暖区域的温度。例如,在家庭环境中,采暖炉为卧室供暖,则室内温度可为该卧室内的温度,如果采暖炉为多个室内区域供暖,则采暖炉所在的室内温度可为多个室内区域内的温度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众数等。
具体的,采暖炉可通过室内温度传感器获取室内温度,并将获取的室内温度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确定采暖炉所在的室内温度是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若是,则执行S403,否则,执行S405。
S403、确定采暖炉的室外温度所属的室外温度区域。
S404、根据室外温度区域,确定采暖炉的目标设定温度。
具体的,若采暖炉所在的室内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则根据S403、S404确定采暖炉的目标设定温度,其中,S403和S404可参照前述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确定目标设定温度后,执行S406。
S405、确定采暖炉的目标设定温度为预设温度。
具体的,若采暖炉所在的室内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则认为采暖炉所在的室内温度较高,不适合再根据室外温度来确定采暖炉的设定温度,可以根据采暖炉的室内温度确定采暖炉的设定温度,因此,在采暖炉所在的室内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时,确定采暖炉的目标设定温度为预设温度。
例如,第二温度阈值为30℃,预设温度为40℃。若Ti≥30℃,则确定采暖炉的目标设定温度为40℃。
可选的,除第二温度阈值之外,还可以设置多个温度阈值用于判断室内温度,并为各个温度阈值确定不同的预设温度。例如,设置第三温度阈值为28℃,与第三温度阈值对应的预设温度为45℃。
S406、基于目标设定温度,控制采暖炉的运行。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采暖炉的采暖功能处于开启状态时,结合采暖炉的室外温度和室内温度,确定采暖炉的目标温度,根据目标温度确定目标设定温度,按照采暖炉的目标设定温度,控制采暖炉运行,进一步地提高了采暖炉的设定温度的合理性,提高了采暖炉的控制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除对采暖炉的设定温度进行控制外,还可以根据采暖炉与用户的相对距离,控制采暖炉的采暖功能的开启或关闭进行控制,以进一步提高采暖炉控制的便捷性和智能化程度。其中,采暖炉与用户的相对距离为采暖炉与用户终端的相对距离。
一示例中,服务器上预先存储有采暖炉的位置,例如,用户在安装采暖炉时,将采暖炉的位置通过终端上的应用程序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可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位置,根据采暖炉的位置和用户位置,确定采暖炉与用户的相对距离。
又一示例中,采暖炉上设置有定位装置。采暖炉将自身位置发送给用户终端,用户终端将采暖炉的位置和用户位置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可接收用户终端发送采暖炉的位置和用户位置,根据采暖炉的位置和用户位置,确定采暖炉与用户的相对距离。
可选的,根据采暖炉的经纬度位置和用户的经纬度位置,确定采暖炉与用户的相对距离,即将采暖炉的经纬度位置与用户的经纬度位置之间的相对距离,确定为采暖炉与用户的相对距离。
进一步的,根据采暖炉的经纬度位置和用户的经纬度位置,确定采暖炉与用户的相对距离的计算模型为:
其中,R为地球半径,d为采暖炉与用户的相对距离,为采暖炉所在的纬度、用户所在的纬度,Δλ为采暖炉所在经度与用户所在经度的差值,haversin()为半正矢公式(Haversine公式)。
可选的,除经纬度定位外,还可采用基站定位来确定采暖炉的位置和用户的位置,进而确定采暖炉与用户的相对距离。
一示例中,根据采暖炉与用户的相对距离,控制采暖炉的采暖功能的开启或关闭进行控制的过程包括:如果检测到采暖炉与用户的相对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距离阈值,则控制采暖功能关闭;或者,如果检测到采暖炉与用户的相对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距离阈值,则控制采暖功能开启。其中,第一距离阈值与第二距离阈值不同。
具体的,当采暖炉与用户的相对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距离阈值时,认为用户处于离家状态,若此时采暖炉的采暖功能处于开启状态,则服务器生成关闭指令,将关闭指令发送给采暖炉,以控制采暖功能关闭。当采暖炉与用户的相对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距离阈值时,认为用户处于在家状态,若此时采暖炉的采暖功能处于关闭状态,则服务器生成开启指令,将开启指令发送给采暖炉,以控制采暖功能开启。
又一示例中,根据采暖炉与用户的相对距离,控制采暖炉的采暖功能的开启或关闭进行控制的过程包括:如果检测到采暖炉与用户的相对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长阈值,则控制采暖功能关闭;或者,如果检测到采暖炉与用户的相对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距离阈值的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时长阈值,则控制采暖功能开启。其中,第一距离阈值与第二距离阈值为不同的距离阈值,第一时长阈值与第二时长阈值可为相同的时长阈值或不同的时长阈值。
具体的,当检测到采暖炉与用户的相对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距离阈值的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长阈值时,认为用户处于离家状态,若此时采暖炉的采暖功能处于开启状态,则服务器生成关闭指令,将关闭指令发送给采暖炉,以控制采暖功能关闭。当检测到采暖炉与用户的相对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距离阈值的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时长阈值时,认为用户处于在家状态,若此时采暖炉的采暖功能处于关闭状态,则服务器生成开启指令,将开启指令发送给采暖炉,以控制采暖功能开启。因此,结合距离和时长,提高了用户是否在家的判断准确性,进而提高了控制采暖炉的采暖功能开启或关闭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还可以通过检测得到的采暖炉与用户的相对距离的变化情况,控制采暖炉的采暖功能的开启或关闭。具体如下:
(1)检测到采暖炉与用户的相对距离D逐渐增大、且在Z1分钟内都满足D≥X,则确定用户处于离家状态,服务器向采暖炉发送关闭指令,以控制采暖炉关闭采暖功能,节省能耗。其中,Z1为时长阈值,相当于第一时长阈值,X为距离阈值,相当于第一距离阈值。
(2)检测到采暖炉与用户的相对距离D逐渐减小、且在Z2分钟内都满足D≤Y,则确定用户处于在家状态,服务器向采暖炉发送开启指令,以控制采暖炉开启采暖功能,提高用户体验。其中,Z2为时长阈值,相当于第二时长阈值,Y为距离阈值,相当于第二距离阈值。
(3)检测到采暖炉与用户的相对距离D逐渐减小后增大,其中,在这个过程的最小距离Dmin对应的时间点为T1,且D增大后出现D≥X,D≥X时对应的时间点为T2,T2>T1,此时可认为用户依旧为离家状态(例如用户经过家附近,但并未回家),服务器向采暖炉发送关闭指令,以控制采暖炉关闭采暖功能,节省能耗。
图5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的采暖炉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采暖炉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501,用于确定采暖炉的采暖功能处于开启状态;
第二确定模块502,用于确定采暖炉的室外温度所属的室外温度区域;
第三确定模块503,用于根据室外温度区域,确定采暖炉的目标设定温度;
第一控制模块504,用于基于目标设定温度,控制采暖炉的运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确定模块503具体用于:
根据室外温度区域的历史采暖数据,确定目标温度,其中,历史采暖数据包括属于室外温度区域的采暖炉在历史时间段内的多个历史设定温度和各历史设定温度的设定次数;按照目标温度,确定采暖炉的目标设定温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确定模块503具体用于:
根据历史时间段内的多个历史设定温度和各历史设定温度的设置次数,确定目标温度为多个历史设定温度的加权平均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确定模块503具体用于:
针对各历史设定温度,确定历史设定温度的权值为历史设定温度的设置次数;根据历史设定温度的权值,对历史设定温度进行加权求平均,得到加权平均值;确定目标温度为加权平均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确定模块503具体用于:
根据室外温度范围与第一温度阈值的映射关系以及室外温度,调整目标温度;基于调整后的目标温度,确定采暖炉的目标设定温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确定模块503具体用于:
在室外温度范围与第一温度阈值的映射关系中,确定与室外温度对应的第一温度阈值;如果目标温度小于室外温度对应的第一温度阈值,则将目标温度调整为室外温度对应的第一温度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采暖炉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四确定模块(未示出),用于在根据采暖炉的室外温度,确定室外温度所属的室外温度区域之前,确定采暖炉所在的室外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采暖炉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五确定模块(未示出),用于在室外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时,确定采暖炉的目标设定温度为预设温度;
第二控制模块(未示出),用于目标设定温度,控制采暖炉的运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采暖炉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三控制模块(未示出),用于根据采暖炉与用户的相对距离,控制采暖功能的开启或关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如果检测到相对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距离阈值的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长阈值,则控制采暖功能关闭;
或者,如果检测到相对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距离阈值的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时长阈值,则控制采暖功能开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采暖炉控制装置还包括:
距离确定模块(未示出),用于根据采暖炉的经纬度位置和用户的经纬度位置,确定采暖炉与用户的相对距离。
图5提供的采暖炉控制装置,可以执行前述相应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6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601和存储器602;存储器602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601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采暖炉控制方法的步骤。
在上述采暖炉中,存储器602和处理器601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这些元件相互之间可以通过一条或者多条通信总线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如可以通过总线连接。存储器602中存储有实现数据访问控制方法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包括至少一个可以软件或固件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602中的软件功能模块,处理器6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02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存储器602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简称: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简称: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简称: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等。其中,存储器602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601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程序。进一步地,上述存储器602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还可包括操作系统,其可包括各种用于管理系统任务(例如内存管理、存储设备控制、电源管理等)的软件组件和/或驱动,并可与各种硬件或软件组件相互通信,从而提供其他软件组件的运行环境。
处理器601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上述的处理器6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可选的,电子设备为采暖炉或者显示终端。其中,电子设备为采暖炉时,处理器601执行前述实施例中采暖炉所执行的操作;电子设备为显示终端时,处理器601执行前述实施例中显示终端所执行的操作。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采暖炉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采暖炉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申请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采暖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采暖炉的采暖功能处于开启状态;
确定所述采暖炉所在的室内温度是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
在所述室内温度小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采暖炉的室外温度所属的室外温度区域;
根据所述室外温度区域,确定所述采暖炉的目标设定温度;
在所述室内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时,根据所述室内温度和多个温度阈值确定预设温度,其中,不同的温度阈值对应不同的预设温度;
确定所述采暖炉的目标设定温度为所述预设温度;
基于所述目标设定温度,控制所述采暖炉的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暖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室外温度区域,确定所述采暖炉的目标设定温度,包括:
根据所述室外温度区域的历史采暖数据,确定目标温度,其中,所述历史采暖数据包括属于所述室外温度区域的采暖炉在历史时间段内的多个历史设定温度和各所述历史设定温度的设置次数;
按照所述目标温度,确定所述采暖炉的目标设定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暖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室外温度区域的历史采暖数据,确定目标温度,包括:
根据所述历史时间段内的多个历史设定温度和各所述历史设定温度的设置次数,确定所述目标温度为所述多个历史设定温度的加权平均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暖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历史时间段内的多个历史设定温度和各所述历史设定温度的设置次数,确定所述目标温度为所述多个历史设定温度的加权平均值,包括:
针对各所述历史设定温度,确定所述历史设定温度的权值为所述历史设定温度的设置次数;
根据所述历史设定温度的权值,对所述历史设定温度进行加权求平均,得到所述加权平均值;
确定所述目标温度为所述加权平均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暖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目标温度,确定所述采暖炉的目标设定温度,包括:
根据室外温度范围与第一温度阈值的映射关系以及所述室外温度,调整所述目标温度;
基于调整后的目标温度,确定所述采暖炉的目标设定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暖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室外温度范围与第一温度阈值的映射关系以及所述室外温度,调整所述目标温度,包括:
在室外温度范围与第一温度阈值的映射关系中,确定与所述室外温度对应的第一温度阈值;
如果所述目标温度小于与所述室外温度对应的第一温度阈值,则将所述目标温度调整为所述室外温度对应的第一温度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采暖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暖炉控制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采暖炉与用户的相对距离,控制所述采暖功能开启或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采暖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采暖炉与用户的相对距离,控制所述采暖功能开启或关闭,包括:
如果检测到所述相对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距离阈值的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长阈值,则控制所述采暖功能关闭;
或者,如果检测到所述相对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距离阈值的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时长阈值,则控制所述采暖功能开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采暖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采暖炉与用户的相对距离,控制所述采暖功能开启或关闭之前,所述采暖炉控制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采暖炉的经纬度位置和所述用户的经纬度位置,确定所述采暖炉与所述用户的相对距离。
10.一种采暖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采暖炉的采暖功能处于开启状态;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室内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采暖炉的室外温度所属的室外温度区域;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室外温度区域,确定所述采暖炉的目标设定温度;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设定温度,控制所述采暖炉的运行;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室内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时,根据所述室内温度和多个温度阈值确定预设温度,其中,不同的温度阈值对应不同的预设温度;确定所述采暖炉的目标设定温度为所述预设温度;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设定温度,控制所述采暖炉的运行。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采暖炉控制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采暖炉控制方法。
CN202110486520.8A 2021-04-30 2021-04-30 采暖炉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9632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6520.8A CN114963288B (zh) 2021-04-30 2021-04-30 采暖炉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6520.8A CN114963288B (zh) 2021-04-30 2021-04-30 采暖炉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63288A CN114963288A (zh) 2022-08-30
CN114963288B true CN114963288B (zh) 2024-01-05

Family

ID=82970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86520.8A Active CN114963288B (zh) 2021-04-30 2021-04-30 采暖炉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63288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31473A (ja) * 2013-08-05 2015-02-16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
CN106287929A (zh) * 2016-08-08 2017-01-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供暖设备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9899889A (zh) * 2019-01-15 2019-06-18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 采暖炉的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9974246A (zh) * 2019-04-17 2019-07-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
CN110578961A (zh) * 2018-06-07 2019-12-17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壁挂炉控制方法、控制设备、壁挂炉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20119038A1 (zh) * 2018-12-14 2020-06-1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和空调器
CN111711548A (zh) * 2020-05-29 2020-09-25 广东万和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暖炉节能控制方法和节能交互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31473A (ja) * 2013-08-05 2015-02-16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
CN106287929A (zh) * 2016-08-08 2017-01-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供暖设备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0578961A (zh) * 2018-06-07 2019-12-17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壁挂炉控制方法、控制设备、壁挂炉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20119038A1 (zh) * 2018-12-14 2020-06-1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和空调器
CN109899889A (zh) * 2019-01-15 2019-06-18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 采暖炉的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9974246A (zh) * 2019-04-17 2019-07-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
CN111711548A (zh) * 2020-05-29 2020-09-25 广东万和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暖炉节能控制方法和节能交互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63288A (zh)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27134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a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to optimize an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US1039339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use of plug-in air conditioners and portable heaters
EP2790082B1 (en) A system and method with geo location triggering automatic action
US1058489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a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to optimize an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US10498877B2 (en) Personalizing interaction with a structure
AU201327482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use of individual HVAC units in multi-unit chiller-based systems
US10823443B2 (en) Self-adaptive smart setback control system
WO201913339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control
CN114963288B (zh) 采暖炉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10182B (zh) 温度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992703B (zh) 采暖炉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63556B (zh) 热水器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43644B (zh) 热水器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Korkas et al. Adaptive optimization for smart operation of cyber-physical systems: A thermostatic zoning test case
CN114909807A (zh) 热水器控制方法、装置、热水器及存储介质
CN114992702A (zh) 采暖炉启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63291A (zh) 采暖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663362A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