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48102A - 一种自带安全保护的分离切割一体显微剥离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带安全保护的分离切割一体显微剥离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48102A
CN114948102A CN202210450022.2A CN202210450022A CN114948102A CN 114948102 A CN114948102 A CN 114948102A CN 202210450022 A CN202210450022 A CN 202210450022A CN 114948102 A CN114948102 A CN 1149481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connecting piece
micro
elastic
detac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5002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48102B (zh
Inventor
倪兵
杜涛
舒伟
卢光�
李嫣然
朱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anwu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Xuanwu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anwu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Xuanwu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1045002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481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48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481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481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481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2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2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 A61B17/3209Incision instru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90/0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 A61B90/08Accessories or related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90/0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 A61B90/08Accessories or related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B2090/0801Prevention of accidental cutting or pricking
    • A61B2090/08021Prevention of accidental cutting or pricking of the patient or his orga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带安全保护的分离切割一体显微剥离子,包括:在前段位置处相互连接的主杆和交叉拨杆,其中,主杆配置有相对于连接组件位于近端的剥离部,交叉拨杆配置有相对于连接组件位于近端的挡板部,位于前段的连接组件的第一连接件以可移动的方式附接至与交叉拨杆连接的第二连接件,并且第二连接件和第一连接件能够通过相对移动的方式以释放末段的弹性势能,以使末段所产生的弹力经由中段传递至前段,以使显微剥离子由第一工作模式转变为第二工作模式。

Description

一种自带安全保护的分离切割一体显微剥离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带安全保护的分离切割一体显微剥离子。
背景技术
显微神经外科目前已广泛运用于脑、脊髓、周围神经疾病的外科治疗中,并已成为神经外科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技术,特别是在颅内肿瘤的手术中扮演重要角色。显微神经手术是以近代影像学为诊断基础,以一整套与显微手术相匹配的手术设备、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器械为保证,以病灶为中心的精细手术,因此,它常常是一个医院神经外科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的体现。在临床上,脑瘤等患病部位的位置复杂,或是处于颅底,或是位于脑干、丘脑、胼胝体等“手术禁区”地段,给手术切除带来了困难。手术时间长,设备昂贵,技术含量大,对术者和围手术期神经外科团队的专业要求都很高。
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208769921U的专利文献所提出的一种显微剪刀,包括互相铰接的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所述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从前至后分别包括操作部、弯曲部和持握部,第一支腿的操作部的前端形成为钝形前端,第二支腿的操作部的前端为开刃剪刀片;所述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的持握部末段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限位装置,以使所述第一支腿的操作部与所述第二支腿的操作部之间的夹角小于45°。该显微剪刀包括具有钝形前端的第一支腿和开刃刀片前端的第二支腿,同时具有神经剥离子和显微剪刀的双重功能,能够无损伤地分离血管和组织,手术中不必反复更换神经剥离子和显微剪刀,节省手术时间,同时减轻了由于反复更换器械造成的血管和神经摩擦损伤。
如公开号为CN210697763U的专利文献所提出的一种脊柱脊髓手术用显微剥离刀子,包括柱状的防滑手柄,在防滑手柄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在下连接杆的顶端设有片形剥离子,在上连接杆的顶端设有弧形剥离刀,在弧形剥离刀的顶端设有小圆球。弧形剥离刀的朝外端为刀背,朝内端为刀刃。叶形剥离子的形状为勺形的长扁片状,长为35至45mm,宽为6至8mm。该实用新型在较为常规的显微剥离子剥离组织的基础上增加了切割功能,使该实用新型在剥离各种组织(如韧带、硬膜等)的过程中同时进行切割,一器多用,简化了手术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操作也方便。
上述专利所提出的技术方案针对显微手术过程中组织的分离与切割问题进行设计,其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显微外科过程中的操作,增强了剥离子的功能,但其结构不便于医生进行控制,且刃部容易暴露对患部造成损害。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发明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发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发明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带安全保护的分离切割一体显微剥离子,包括:在前段位置处相互连接的主杆和交叉拨杆,其中,主杆配置有相对于连接组件位于近端的剥离部,交叉拨杆配置有相对于连接组件位于近端的挡板部,位于前段的连接组件的第一连接件以可移动的方式附接至与交叉拨杆连接的第二连接件,并且第二连接件和第一连接件能够通过相对移动的方式以释放末段的弹性势能,以使末段所产生的弹力经由中段传递至前段,以使显微剥离子由第一工作模式转变为第二工作模式。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当显微剥离子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互接触的连接部处于封闭状态,以使主杆和交叉拨杆能够基于连接部所施加的拉力以限制末段姿态的方式将末段进行保持。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当显微剥离子由第一工作模式转变为第二工作模式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能够通过相对移动的方式以解除其封闭状态,以使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相对移动进而释放弹性机构中的弹性势能,以使弹性机构释放弹性势能所产生的支撑力经由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分别传递至剥离部和挡板部以使剥离部和挡板部相互远离。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当显微剥离子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互配合所形成的连接部能够处于嵌合状态,以通过限制第一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的间距的方式控制剥离部和挡板部的开合程度。
显微外科手术中,经常需要将表层的结缔组织从深方关键结构中剥离,而后进行切断操作。现有技术中一般需要用显微剥离子将表层结缔组织分离,后用显微剪刀、勾刀、Kerrisson钳等锐性结构切断,一般需要分两步操作,在进行第二步切割操作时,第一步分离开的间隙需要重新寻找,容易造成对深方神经、血管、脏器等关键结构的损伤。虽然有单独使用的勾刀可以用提拉操作切断关键结构表层的软组织,但在勾刀进出术野时仍有损伤其他结构的风险。因此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对显微剥离子的结构进行设计,相互配合的挡板部和剥离部使两者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能够对组织进行剥离,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利用隐藏至挡板部的刃部对组织进行切割,通过将剥离和切割融为一体的方式避免了二次进入术野以及二次寻找间隙的风险。
在主杆和交叉拨杆间设置机械卡扣和弹簧片的方式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基于手指的挤压使得卡扣相互脱离进而基于弹簧片的弹力使得挡板部和剥离部相互分离,使得刃部暴露于患部,从而进行切割操作。但在进行剥离操作的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可避免会对主杆和交叉拨杆进行挤压,机械卡扣脱离大概率处于不可控状态,造成挡板部和剥离部提前分离,进而影响手术的进展。如果卡扣设置得不容易被打开,则需要操作人员施加更大的力量,从而更加容易引发前段抖动,对患部造成伤害。因此本发明将作为机械卡扣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设置在前段,其作为支点较为靠近第三连接件,使得上述打开机械卡扣过程中的动力臂比阻力臂长,操作人员施力过程中的移动距离有限,其所产生的距离不足以造成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脱离,因此不会在剥离过程中造成卡扣脱离,减小了挡板部和剥离部提前分离的风险。并且操作人员仅需要施加极小的力,便能够在需要前段开合的时候将卡扣打开,不会因为施加力量而造成前段晃动,以避免对患部造成伤害。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处于封闭状态的位置相对固定,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所在区域相互靠近使得第一连接件设置的被主杆杆体所覆盖的调节部脱离主杆的覆盖,操作人员手指沿着主杆边缘将调节部滑动,使得嵌合部脱离第二凸起。通过上述设置方式,操作人员只能通过沿着杆体延伸方向的运动控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连接状态,有效避免了施力所产生的杆体之间的相对位移造成挡板部和剥离部提前分离。
进一步地,在工作模式的切换过程中,部分组织会对挡板部和剥离部进行覆盖(尤其是出血量较大的患部),开合情况无法准确反应,进而影响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因此本发明将卡扣设置在前端的方式使得卡扣处于术野中,挡板部和剥离部的开合情况能够通过卡扣准确反应,操作人员能够基于术野中所观察的卡扣的开合状况对挡板部和剥离部的开合情况进行判断,以便于操作人员进行切割操作,降低可视状况对操作人员的影响,从而提高手术的效率。
进一步地,在进行切割的过程中,前段平时为闭合状态,使用时只需打开2-3mm,露出刃部即可,而现有技术中的卡扣经常脱离后,需要操作人员通过精细操作对前段的开口状况进行调整,操作人员需要进行精细操作,控制开合的速度降低,必然会增加手术的时间,提高手术的风险。因此本发明中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连接部设置有凹槽区域以限制挡板部和剥离部的开合程度。操作人员无需进行精细操作,加快了手术进度,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进而提高了手术的效率。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至少包括剥离部与挡板部的沿显微剥离子延伸方向形成的前段的远离连接组件的部分实体所构成的操作部相对于显微剥离子以具有夹角的方式沿远离显微剥离子延伸方向的方向延伸。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剥离部具有浅层和深层,并且浅层以可移动的方式接纳在挡板部中,其中,在显微剥离子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浅层嵌入至挡板部以使深层的外部边缘能够贴合挡板部。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挡板部靠近剥离部一侧的部分实体在远离剥离部的方向上以凹陷的方式形成匹配于浅层外部轮廓的配合区,配合区能够接纳剥离部的刃部以避免刃部对患部造成损害。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剥离部远离挡板部的过程中,基于挡板部的保护区的支撑,在伴随挡板部移动的过程中,刃部与患部间具有间隙,并且当剥离部和挡板部达到预定开合程度时,刃部能够抵触至患部。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末段至少包括弹性机构,弹性机构至少包括连接至主杆的第一弹性件和连接至交叉拨杆的第二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的远离中段的第一端、相互连接,以使位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形变部产生形变。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弹性机构释放弹性势能的过程中,第二端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相互远离以调整主杆和交叉拨杆的间距,主杆在远离连接组件的一端具有第一握持部,用以施加沿主杆上传递的剥离部远离挡板部的力,其中,第一接头充当受力部位,主杆与交叉拨杆相互结合的第三连接件充当进行开合操作的支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自带安全保护的分离切割一体显微剥离子处于第二工作状态的简化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自带安全保护的分离切割一体显微剥离子处于第一工作模式的简化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自带安全保护的分离切割一体显微剥离子的前段的简化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自带安全保护的分离切割一体显微剥离子的剥离部和挡板部的嵌合方式的简化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自带安全保护的分离切割一体显微剥离子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简化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自带安全保护的分离切割一体显微剥离子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封闭状态的剖面的简化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主杆;2:交叉拨杆;3:连接组件;4:弹性机构;11:剥离部;12:第一握持部;21:挡板部;22:第二握持部;31:第一连接件;32:第二连接件;33:第三连接件;34:连接部;41:第一弹性件;42:第二弹性件;100:前段;200:中段;300:末段;101:操作部;111:浅层;112:深层;113:刃部;211:配合区;212:保护区;311:凹陷区域;312:嵌合部;313:枢转部;314:调节部;321:第一凸起;322:第二凸起;410:第一端;420:第二端;412:第一接头;422:第二接头;430:形变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自带安全保护的分离切割一体显微剥离子,至少包括在第三连接件33位置处相互连接的主杆1和交叉拨杆2。主杆1配置有相对于连接组件3位于近端的剥离部11和相对于连接组件3位于远端的第一握持部12,交叉拨杆2配置有相对于连接组件3位于近端的挡板部21和相对于连接组件3位于远端的第二握持部22。在靠近主杆1的第一握持部12位置处的连接组件3的第二连接件32以可移动的方式附接至与所述交叉拨杆2连接的第三连接件33,并且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能够通过相对移动的方式以从连接至所述第一握持部12和第二握持部22的弹性机构4中释放弹性势能的过程中获得支撑力,以使所述弹性机构4弹性势能所释放的力经由第一握持部12和第二握持部22使所述剥离部11和所述挡板部21相互远离。图1为本发明的显微剥离子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的状态,弹性机构4恢复部分形变,主杆1和交叉拨杆2之间的间距大于其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的间距,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处于封闭状态,剥离部11的浅层111嵌入至挡板部21。
如图2所示的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自带安全保护的分离切割一体显微剥离子,包括由挡板部21、剥离部11以及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所在位置的部分杆体构成的前段100,由第一握持部12和第二握持部22构成的中段200以及由第一弹性件41和第二弹性件42构成的末段300。弹性机构4包括由两个弹性件端部相互连接的第一端410,连接至主杆1和交叉拨杆2的第二端420以及在第一端410和第二端420之间延伸的形变部430。图2为本发明的显微剥离子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的状态,弹性机构4处于形变状态,主杆1和交叉拨杆2之间的间距小于其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的间距,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处于嵌合状态,剥离部11的浅层111脱离挡板部21,并且距离挡板部21一定距离。
如图3和图4所示的本发明的前段100至少包括轮廓相互匹配的挡板部21和剥离部11。剥离部11配置有浅层111、深层112以及刃部113,挡板部21配置有配合区211和保护区212。浅层111能够以嵌入至挡板部21的方式接纳于配合区211。深层112为光滑剥离面,深层的边缘能够配合挡板部21靠近剥离部的一侧的表面并且在其结合部位光滑过渡,从而将操作部101构成剥离子,以对患部的组织进行分离。位于浅层111的处于剥离部11的背侧的刃部113能够与浅层111一同接纳于匹配区211。在挡板部21和剥离部11相互分离的过程中,挡板部21的处于背侧的保护区能够抵触患部的组织进而使得剥离部11远离所述挡板部21的过程中,刃部113能够与患部保持一定的间隙,避免刃部对患部造成伤害。挡板部21和剥离部11所形成的操作部101位于远离第三连接件33的部分是通过呈一点角度的方式偏离操作部101的延伸方向,使得操作部101具有一定弧度,进而在伸入患部组织间隙的过程中,操作部101的背侧通过接触患部的组织,将组织撑开分离并产生用于挡板部21和剥离部11分离的空间。
如图5和图6所示的本发明公开的显微剥离子的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并且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在第一连接件31的凹陷区域311和第二连接件32的第一凸起321所形成的连接部34处进行结合,并且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能够在封闭状态和嵌合状态之间相互转换。第一连接件31通过枢转部313连接至主杆1,并且第一连接件31能够以枢转部313为中心旋转。当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处于封闭状态时,第一连接件31的嵌合部312能够将第二连接件32的第二凸起322限制在其所形成的封闭区域内,并且此时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之间的间距较小。当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处于嵌合状态时,第二连接件32的第二凸起322脱离第一连接件31的嵌合部312的限制,从而使第一凸起321能够在凹陷区域311内滑动并且其滑动轨迹由凹陷区域311限定,第一连接件31的第一凸起321始终处于凹陷区域311的范围内,其移动距离能够由凹陷区域311限定,使得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之间的距离处于合适的区间范围,从而调整剥离部11和挡板部21的开合程度,此时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之间的间距相对于封闭状态较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带安全保护的分离切割一体显微剥离子,包括:在前段100位置处相互连接的主杆1和交叉拨杆2,其中,主杆1配置有相对于连接组件3位于近端的剥离部11,交叉拨杆2配置有相对于连接组件3位于近端的挡板部21,位于前段100的连接组件3的第一连接件31以可移动的方式附接至与交叉拨杆2连接的第二连接件32,并且第二连接件32和第一连接件31能够通过相对移动的方式以释放末段300的弹性势能,以使末段300所产生的弹力经由中段200传递至前段100,以使显微剥离子由第一工作模式转变为第二工作模式。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当显微剥离子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相互接触的连接部34处于封闭状态,以使主杆1和交叉拨杆2能够基于连接部34所施加的拉力以限制末段300姿态的方式将末段300进行保持。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当显微剥离子由第一工作模式转变为第二工作模式时,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能够通过相对移动的方式以解除其封闭状态,以使第一握持部12和第二握持部22相对移动进而释放弹性机构4中的弹性势能,以使弹性机构4释放弹性势能所产生的支撑力经由第一握持部12和第二握持部22分别传递至剥离部11和挡板部21以使剥离部11和挡板部21相互远离。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当显微剥离子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相互配合所形成的连接部34能够处于嵌合状态,以通过限制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的间距的方式控制剥离部11和挡板部21的开合程度。
因此本发明将作为机械卡扣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设置在前段,其作为支点较为靠近第三连接件,使得上述打开机械卡扣过程中的动力臂比阻力臂长,操作人员施力过程中的移动距离有限,其所产生的距离不足以造成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脱离,因此不会在剥离过程中造成卡扣脱离,减小了挡板部和剥离部提前分离的风险。并且操作人员仅需要施加极小的力,便能够在需要前段开合的时候将调节部脱离主杆覆盖,进而将机械卡扣打开,不会因为施加力量而造成前段晃动,以避免对患部造成伤害。
进一步地,在进行工作模式的切换过程中,部分组织会对挡板部和剥离部进行覆盖(尤其是出血量较大的患部),开合情况无法准确反应,进而影响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因此本发明将卡扣设置在前端的方式使得卡扣处于术野中,挡板部和剥离部的开合情况能够通过卡扣准确反应,操作人员能够基于术野中所观察的卡扣的开合状况对挡板部和剥离部的开合情况进行判断,以便于操作人员进行切割操作,降低可视状况对操作人员的影响,从而提高手术的效率。
进一步地,在进行切割的过程中,前段平时为闭合状态,使用时只需打开2至3mm,露出刃部即可,而现有技术中的卡扣经常脱离后,需要操作人员通过精细操作对前段的开口状况进行调整,操作人员需要进行精细操作,控制开合的速度降低,必然会增加手术的时间,提高手术的风险。因此本发明中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连接部设置有凹槽区域以限制挡板部和剥离部的开合程度。操作人员无需进行精细操作,加快了手术进度,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进而提高了手术的效率。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至少包括剥离部11与挡板部21的沿显微剥离子延伸方向形成的前段100的远离连接组件3的部分实体所构成的操作部101相对于显微剥离子以具有夹角的方式沿远离显微剥离子延伸方向的方向延伸。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剥离部11具有浅层111和深层112,并且浅层111以可移动的方式接纳在挡板部21中,其中,在显微剥离子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浅层111嵌入至挡板部21以使深层112的外部边缘能够贴合挡板部21。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挡板部21靠近剥离部11一侧的部分实体在远离剥离部11的方向上以凹陷的方式形成匹配于浅层111外部轮廓的配合区211,配合区211能够接纳剥离部11的刃部113以避免刃部113对患部造成损害。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剥离部11远离挡板部21的过程中,基于挡板部21的保护区212的支撑,在伴随挡板部21移动的过程中,刃部113与患部间具有间隙,并且当剥离部11和挡板部21达到预定开合程度时,刃部113能够抵触至患部。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末段300至少包括弹性机构4,弹性机构4至少包括连接至主杆1的第一弹性件41和连接至交叉拨杆2的第二弹性件42,第一弹性件41和第二弹性件42的远离中段200的第一端410相互连接,以使位于第一端410与第二端420之间的形变部430产生形变。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弹性机构4释放弹性势能的过程中,第二端420的第一接头412和第二接头422相互远离以调整主杆1和交叉拨杆2的间距,主杆1在远离连接组件3的一端具有第一握持部12,用以施加沿主杆1上传递的剥离部11远离挡板部21的力,其中,第一接头412充当受力部位,主杆1与交叉拨杆2相互结合的第三连接件33充当进行开合操作的支点。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为避免操作人员施力造成挡板部21和剥离部11提前分离,本发明将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设置在靠近第三连接件33的位置,进而提高第一握持部12和第二握持部22能够实现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开合的横向位移幅度。进一步地,当操作人员施力于主杆1和交叉拨杆2时,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处于封闭状态,其位置相对固定,第一握持部12和第二握持部22所在区域相互靠近使得第一连接件31设置的被主杆1杆体所覆盖的调节部314脱离主杆1的覆盖,操作人员手指沿着主杆边缘滑动移动调节部314,使得嵌合部312脱离第二凸起322,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处于嵌合状态。通过上述设置方式,操作人员只能通过沿着杆体延伸方向的手指运动控制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连接状态,有效避免了握持时施力所产生的杆体间的横向位移造成挡板部21和剥离部11提前分离。
当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处于嵌合状态时,基于弹性机构4释放的弹性势能,第一凸起321沿着凹陷区域311移动,调节部314伴随第一凸起321的运动进一步逐渐脱离主杆1的覆盖,操作人员的手指抵触至调节部314靠近前段100的一侧边缘,操作人员通过控制手指在主杆1延伸方向的位置控制第一凸起321与凹陷区域311的位置关系,并且操作人员能够通过观察第一凸起321在凹陷区域311的位置关系,判断挡板部21和剥离部11的开合程度。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所提出的自带安全保护的分离切割一体显微剥离子的工作原理,现对其操作方法进行介绍,如下:
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前段100的尖端作为普通剥离子伸入术野将关键结构表层的软组织剥离开并提起,此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处于封闭状态,用于控制上述两者状态的调节部由握持部近旁的主杆所遮盖。操作人员用手指(食指或拇指等)捏下握持部,使得第一连接件的调节部脱离主杆的覆盖,手指拨动调节部,而后第二连接件和第一连接件由封闭状态转变为嵌合状态,直至第二连接件的第一凸起被第一连接件的凹陷区域所阻挡,通过观察第一凸起判断挡板部和剥离部的开合状况,此时挡板部远离剥离部使得操作部具有预定间距,刃部暴露于患部,进而通过提拉操作可利用刃部将表层组织切断,通过将剥离和切割的部件相互融合的方式将原有的两步操作合并成一步,更加安全便捷。
在全文中,“优选地”所引导的特征仅为一种可选方式,不应理解为必须设置,故此申请人保留随时放弃或删除相关优选特征之权利。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自带安全保护的分离切割一体显微剥离子,包括:在前段(100)位置处相互连接的主杆(1)和交叉拨杆(2),其中,所述主杆(1)配置有相对于连接组件(3)位于近端的剥离部(11),所述交叉拨杆(2)配置有相对于连接组件(3)位于近端的挡板部(21),
其特征在于,位于前段(100)的所述连接组件(3)的第一连接件(31)以可移动的方式附接至与所述交叉拨杆(2)连接的第二连接件(32),并且所述第二连接件(32)和所述第一连接件(31)能够通过相对移动的方式以释放末段(300)的弹性势能,以使所述末段(300)所产生的弹力经由中段(200)传递至所述前段(100),以使所述显微剥离子由第一工作模式转变为第二工作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安全保护的分离切割一体显微剥离子,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显微剥离子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所述第一连接件(3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32)相互接触的连接部(34)处于封闭状态,以使所述主杆(1)和所述交叉拨杆(2)能够基于所述连接部(34)所施加的拉力以限定所述末段(300)姿态的方式将所述末段(300)进行保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带安全保护的分离切割一体显微剥离子,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显微剥离子由第一工作模式转变为第二工作模式时,所述第一连接件(3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32)能够通过相对移动的方式以解除其封闭状态,以使所述第一握持部(12)和所述第二握持部(22)相对移动进而释放弹性机构(4)中的弹性势能,以使所述弹性机构(4)释放弹性势能所产生的支撑力经由所述第一握持部(12)和所述第二握持部(22)分别传递至所述剥离部(11)和所述挡板部(21)以使所述剥离部(11)和所述挡板部(21)相互远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带安全保护的分离切割一体显微剥离子,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显微剥离子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所述第一连接件(3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32)相互配合所形成的连接部(34)能够处于嵌合状态,以通过限制所述第一连接件(3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32)的间距的方式控制所述剥离部(11)和所述挡板部(21)的开合程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安全保护的分离切割一体显微剥离子,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所述剥离部(11)与所述挡板部(21)的沿所述显微剥离子延伸方向形成的前段(100)的远离所述连接组件(3)的部分实体所构成的操作部(101)相对于所述显微剥离子以具有夹角的方式沿远离所述显微剥离子延伸方向的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带安全保护的分离切割一体显微剥离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部(11)具有浅层(111)和深层(112),并且所述浅层(111)以可移动的方式接纳在所述挡板部(21)中,其中,在所述显微剥离子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所述浅层(111)嵌入至所述挡板部(21)以使所述深层(112)的外部边缘能够贴合所述挡板部(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带安全保护的分离切割一体显微剥离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部(21)靠近所述剥离部(11)一侧的部分实体在远离所述剥离部(11)的方向上以凹陷的方式形成匹配于所述浅层(111)外部轮廓的配合区(211),所述配合区(211)能够接纳所述剥离部(11)的刃部(113)以避免所述刃部(113)对患部造成损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带安全保护的分离切割一体显微剥离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剥离部(11)远离所述挡板部(21)的过程中,基于所述挡板部(21)的保护区(212)的支撑,在伴随所述挡板部(21)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刃部(113)与患部间具有间隙,并且当所述剥离部(11)和所述挡板部(21)达到预定开合程度时,所述刃部(113)能够抵触至所述患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带安全保护的分离切割一体显微剥离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末段(300)至少包括弹性机构(4),所述弹性机构(4)至少包括连接至所述主杆(1)的第一弹性件(41)和连接至所述交叉拨杆(2)的第二弹性件(42),所述第一弹性件(41)和所述第二弹性件(42)的远离所述中段(200)的第一端(410)相互连接,以使位于所述第一端(410)与第二端(420)之间的形变部(430)产生形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带安全保护的分离切割一体显微剥离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性机构(4)释放弹性势能的过程中,所述第二端(420)的第一接头(412)和第二接头(422)相互远离以调整所述主杆(1)和所述交叉拨杆(2)的间距,所述主杆(1)在远离所述连接组件(3)的一端具有第一握持部(12),用以施加沿所述主杆(1)上传递的使所述剥离部(11)远离所述挡板部(21)的力,其中,所述第一接头(412)充当受力部位,所述主杆(1)与所述交叉拨杆(2)相互结合的第三连接件(33)充当进行开合操作的支点。
CN202210450022.2A 2022-04-26 2022-04-26 一种自带安全保护的分离切割一体显微剥离子 Active CN1149481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50022.2A CN114948102B (zh) 2022-04-26 2022-04-26 一种自带安全保护的分离切割一体显微剥离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50022.2A CN114948102B (zh) 2022-04-26 2022-04-26 一种自带安全保护的分离切割一体显微剥离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48102A true CN114948102A (zh) 2022-08-30
CN114948102B CN114948102B (zh) 2024-04-19

Family

ID=82978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50022.2A Active CN114948102B (zh) 2022-04-26 2022-04-26 一种自带安全保护的分离切割一体显微剥离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48102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76696A (en) * 1991-09-30 1993-01-05 Saunders Myles L Handles for microsurgical instruments
US20020077649A1 (en) * 2000-12-15 2002-06-20 Michael Lasner Manually adjustable scissors or forceps
CN203724180U (zh) * 2014-02-19 2014-07-23 梁秀丽 包膜挛缩剥离器
CN205514774U (zh) * 2016-01-22 2016-08-31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喉显微手术用剥离子
CN208769921U (zh) * 2017-11-30 2019-04-23 安徽省立医院 显微剪刀
CN110652338A (zh) * 2019-09-12 2020-01-07 浙江大学 头杆部等周长的反向开合式微创除皱剥离子
CN210697763U (zh) * 2019-06-10 2020-06-09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脊柱脊髓手术用显微剥离刀子
CN210903130U (zh) * 2019-07-04 2020-07-03 邢细红 带切割功能的剥离子
CN112155662A (zh) * 2020-09-22 2021-01-01 昆明医科大学 一种刀割式神经剥离子及其使用方法
CN215349298U (zh) * 2021-07-29 2021-12-31 武汉市第五医院 一种用于颈椎前路后纵韧带剥离切除的神经剥离子剪刀
CN215424956U (zh) * 2021-08-10 2022-01-07 天津市环湖医院 一种新型神经外科显微剪刀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76696A (en) * 1991-09-30 1993-01-05 Saunders Myles L Handles for microsurgical instruments
US20020077649A1 (en) * 2000-12-15 2002-06-20 Michael Lasner Manually adjustable scissors or forceps
CN203724180U (zh) * 2014-02-19 2014-07-23 梁秀丽 包膜挛缩剥离器
CN205514774U (zh) * 2016-01-22 2016-08-31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喉显微手术用剥离子
CN208769921U (zh) * 2017-11-30 2019-04-23 安徽省立医院 显微剪刀
CN210697763U (zh) * 2019-06-10 2020-06-09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脊柱脊髓手术用显微剥离刀子
CN210903130U (zh) * 2019-07-04 2020-07-03 邢细红 带切割功能的剥离子
CN110652338A (zh) * 2019-09-12 2020-01-07 浙江大学 头杆部等周长的反向开合式微创除皱剥离子
CN112155662A (zh) * 2020-09-22 2021-01-01 昆明医科大学 一种刀割式神经剥离子及其使用方法
CN215349298U (zh) * 2021-07-29 2021-12-31 武汉市第五医院 一种用于颈椎前路后纵韧带剥离切除的神经剥离子剪刀
CN215424956U (zh) * 2021-08-10 2022-01-07 天津市环湖医院 一种新型神经外科显微剪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48102B (zh) 2024-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95927B2 (en) Combination medical device
US8795275B2 (en) Tubular shaft instrument
US4726371A (en) 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
US5571131A (en) Back biting punch
JP4242044B2 (ja) 2種類の曲率の円弧状部分を有する湾曲した腹腔鏡鋏
JP2504936B2 (ja) 医療用鉗子
US20110015669A1 (en) Forceps
US4885004A (en) Rotating stylus cystitome
US20100114138A1 (en) Nerve Decompression Scissors
US11540839B2 (en) Clip unit, mucous membrane lifting system, and mucous membrane lifting method
US4098157A (en) Method for suture removal
WO2016169036A1 (en) Hyperfine dissection vessel sealing divider device with leapfrogging function
US10413290B1 (en) Combined needle holder scissors
US6379298B2 (en) Medical dissection spatula having spreadable spatula jaw parts
US5047037A (en) Suture removing instrument
CN114948102A (zh) 一种自带安全保护的分离切割一体显微剥离子
US5881461A (en) Nail cutter/clipper for treating ingrown nails and hang nails and/or preventing ingrown nails
US20220117652A1 (en) Energy-based surgical instrument for grasping, treating, and/or cutting tissue
CN204246199U (zh) 一种内镜颅底外科手术剪刀
CN207613957U (zh) 一种新型眼科剪
CN110179533A (zh) 一种脐带切断装置
JPH11299799A (ja) 鋏鉗子
US11752036B2 (en) Membrane delamination device
US20070106316A1 (en) Dural Knife with Foot Plate
CN217696805U (zh) 一种兼具钩剪功能的医疗器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