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46658A - 一种甘薯快速组织培养用消毒灭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甘薯快速组织培养用消毒灭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46658A
CN114946658A CN202210630479.1A CN202210630479A CN114946658A CN 114946658 A CN114946658 A CN 114946658A CN 202210630479 A CN202210630479 A CN 202210630479A CN 114946658 A CN114946658 A CN 1149466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rilization
groove
block
water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3047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46658B (zh
Inventor
吴巧玉
何天久
邓仁菊
罗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Institute Of Biotechnology Guizhou Key Laboratory Of Biotechnology Guizhou Potato Research Institute Guizhou Food Processing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Institute Of Biotechnology Guizhou Key Laboratory Of Biotechnology Guizhou Potato Research Institute Guizhou Food Processing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Institute Of Biotechnology Guizhou Key Laboratory Of Biotechnology Guizhou Potato Research Institute Guizhou Food Processing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Guizhou Institute Of Biotechnology Guizhou Key Laboratory Of Biotechnology Guizhou Potato Research Institute Guizhou Food Processing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21063047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466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466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466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466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466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4/00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therefor
    • A01H4/001Culture apparatus for tissue cul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4/00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01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flat filtering elements
    • B01D29/03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flat filtering elements self-suppor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5Food storage or conservation, e.g. cooling or drying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培养用消毒灭菌领域,在于为了能够夹持不同大小的甘薯幼苗和能够降低消毒药剂的浪费率,降低成本的投入,具体为一种甘薯快速组织培养用消毒灭菌方法;本发明中,通过首先通过调节第二夹持件与第一夹持件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对不同大小规格的甘薯幼苗进行夹持固定,提高装置的实用性的同时,又提高了工作效率,而通过利用消菌循环供给机构中的第一消菌槽和第四消菌槽、第一导流管至第三导流管七者的相互贯通,能够在工作人员对第一消菌槽内倒入消毒药剂后,消毒药剂呈蜿蜒方式直至流到第四消菌槽中,而在消毒药剂流动的同时就能够对甘薯幼苗进行消毒杀菌,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又降低了消毒药剂的消耗,从而降低成本的投入。

Description

一种甘薯快速组织培养用消毒灭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培养用消毒灭菌领域,具体是一种甘薯快速组织培养用消毒灭菌方法。
背景技术
甘薯是旋花科甘薯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甘薯属喜光的短日照作物,性喜温,不耐寒,较耐旱。由于甘薯幼苗根、茎蔓等营养器官的再生能力较强,并能保持良种性状,故在生产上采用块根、茎蔓、薯尖等无性繁殖。育苗繁殖为甘薯生产中普遍应用的繁殖方法,利用薯块周皮下潜伏不定芽原基萌发长苗,然后剪苗栽插于大田,或剪苗插植于采苗圃繁殖后,再从采苗圃剪苗栽插于大田,育苗繁殖现在普遍采用育苗设备给甘薯育苗提供生产环境,由于甘薯幼苗较为脆弱,在常温环境下难以生长,通过对甘薯幼苗进行消毒和除菌可以有效保障甘薯幼苗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甘薯的产量。
但是,现有的装置中,在对甘薯幼苗固定时,固定方式不够实用,需要对甘薯幼苗的大小进行修整,修整至大小相同的甘薯幼苗,降低工作效率,同时,现有的装置在满足消毒需求的同时增加了消毒药剂的浪费率,提高成本。
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能够夹持不同大小的甘薯幼苗和能够降低消毒药剂的浪费率,降低成本的投入,通过首先通过调节第二夹持件与第一夹持件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对不同大小规格的甘薯幼苗进行夹持固定,提高装置的实用性的同时,又提高了工作效率,而通过利用消菌循环供给机构中的第一消菌槽、第一导流管、第二消菌槽、第二导流管、第三消菌槽、第三导流管和第四消菌槽七者的相互贯通,能够在工作人员对第一消菌槽内倒入消毒药剂后,消毒药剂呈蜿蜒方式直至流到第四消菌槽中,而在消毒药剂流动的同时就能够对甘薯幼苗进行消毒杀菌,提高了工作效率,而后在后期对甘薯幼苗进行培育时,通过水泵使得第一消菌槽至第四消菌槽内的水能够循环地流动,提高水的活性,从而提高甘薯幼苗的存活率,为此提供一种甘薯快速组织培养用消毒灭菌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甘薯快速组织培养用消毒灭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将所需培养用的甘薯通过灭菌柜主体中的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对甘薯进行夹持固定,通过转动第一螺纹杆调节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对不同大小的甘薯进行夹持固定,提高装置的实用性,在固定好后,甘薯的下端位于第一消菌槽内;
步骤二:通过对第一消菌槽内倒入消毒药剂,使得能够对位于第一消菌槽内的甘薯进行杀菌消毒,提高甘薯的成活率,防止因细菌感染造成腐败,而在倒入消毒药剂后,通过第一消菌槽与第一导流管相互贯通,从而能够在对第一消菌槽内的甘薯消毒完后,通过第一导流管导流至第二消菌槽内,而后在利用第二导流管导流至第三消菌槽内,依次导流至第三消毒槽,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消毒效率,无需工作人员依次对甘薯进行消毒,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又节省劳动力;
步骤三:在消毒药剂导流至第四消菌槽内完成消毒工作后,通过将第四消菌槽下端排水口内的阻块拔出,从而将使用后的消毒药剂导入至收污箱体内,能够有效地对消毒药剂进行集中收集,防止消毒药剂对环境造成危害;
步骤四:完成消毒后,将阻块堵住排水口,而后通过对第一消菌槽内添加水,使第一消菌槽至第四消菌槽内都储满水后,打开水泵,通过在水泵的带动下,使得第一消菌槽至第四消菌槽内的水进行循环流动,在水流通过第四消菌槽内时,利用第一连接管与第四消菌槽相互贯通,能够便于水泵将第四消菌槽内的水吸进水泵中,在通过连通管排出;
步骤五:排出的水通过过滤件时能够对水中掺杂的杂质进行过滤,利用过滤件中的过滤板,能够有效地对水中含有的杂质进行过滤,提高水的品质,同时利用止回板与锥形头的配合,能够在水泵停机时,止回板在自身重力下闭合锥形头,防止过滤出的杂质落入连通管内,而过滤后的水通过输送管和第二连接管回流至第一消菌槽内,从而能够循环使用流动水,提高水的活性,防止死水对甘薯造成腐蚀伤害;
步骤六:而在长期使用后,先将第一消菌槽至第四消菌槽内的水排出,而后利用清理海绵对消菌槽内以及内壁进行擦拭清理,提高装置的清洁度,同时利用滑动的清理海绵便于工作人员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利用第二螺纹杆与第第一螺纹槽的配合,能够对清理海绵进行更换,提高后期的清理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灭菌柜主体包括消菌循环供给机构,所述灭菌柜主体的内部靠近上端位置固定连接有杀菌灯,所述灭菌柜主体的内部位于杀菌灯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后端等距离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夹持件,所述固定板的前端外表面等距离开始有若干个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位于固定板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持件,所述固定块前端外表面开设有转动槽,且第一螺纹杆转动连接在转动槽内部,所述第一螺纹杆位于转动槽内部的一端呈T形结构;
所述灭菌柜主体内部位于固定板下端位置固定连接有消菌循环供给机构,所述消菌循环供给机构包括第一消菌槽、第一导流管、第二消菌槽、第二导流管、第三消菌槽、第三导流管、第四消菌槽、收污箱体、第一连接管和水泵,所述第一消菌槽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流管,且第一导流管嵌入式连接在灭菌柜主体的内壁,所述第一导流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消菌槽,所述第二消菌槽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流管,所述第二导流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消菌槽,所述第三消菌槽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导流管,所述第三导流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消菌槽,且第一消菌槽、第一导流槽、第二消菌槽、第二导流管、第三消菌槽、第三导流管和第四消菌槽七者相互贯通连接,所述第四消菌槽的下端外表面靠近左侧位置开设有排水口,且排水口的内部设置有阻块,所述收污箱体位于第四消菌槽的下端,所述第一连接管贯穿至第四消菌槽的左侧外表面,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水泵固定连接,且水泵位于灭菌柜主体的左侧外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消菌槽内部底端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呈T形结构,所述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T形块,所述T形块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T形块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清理海绵,所述清理海绵的上端设置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与清理海绵的内部靠近中间位置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下端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槽的内部,所述T形块与按压板直接夹持连接清理海绵。
进一步的,所述水泵的上端外表面贯穿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上端设置有过滤机构;
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件、连通管、锥形头、止回板、限位块、凹槽、过滤板、密封块、安装块、第二螺纹孔、第三螺纹杆、第二螺纹槽、拆卸口、第一凸块、输送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过滤件的下端外表面贯穿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位于过滤件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锥形头,所述锥形头的左侧内壁铰接有止回板,所述锥形头的左侧内壁位于止回板的下端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过滤件的右侧内壁开设有凹槽,所述过滤件的左侧外表面开设有拆卸口。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块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且第一凸块与凹槽卡合连接,所述密封块与拆卸口卡合连接,且密封块密封拆卸口,所述过滤件的左侧外表面位于拆卸口的上端与下端位置均开设有第二螺纹槽,所述安装块的左侧外表面靠近上端与下端位置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与第二螺纹槽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三螺纹杆,所述输送管贯穿过滤件的上端外表面,且其两者相互贯通,所述输送管的右侧外表面位于上端位置贯穿连接有第二连接管,且第二连接管的右侧贯穿至第一消菌槽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机构的下端设置有排污机构;
所述排污机构包括排污口、防漏块、第二凸块、弹簧、卡块、卡槽和密封圈,所述排污口开设于过滤件的下端靠近两侧位置,所述排污口的内壁开设有卡槽,所述防漏块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凸块,且第二凸块呈中空结构,中空结构的所述第二凸块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且第二凸块的两侧外表面均开设有通口,所述卡块贯穿通口与卡槽卡合连接,所述第二凸块的上端外表面胶接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直径大于排污口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和消菌循环供给机构等一系列结构部件,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通过调节第二夹持件与第一夹持件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对不同大小规格的甘薯幼苗进行夹持固定,提高装置的实用性的同时,又提高了工作效率,而通过利用消菌循环供给机构中的第一消菌槽、第一导流管、第二消菌槽、第二导流管、第三消菌槽、第三导流管和第四消菌槽七者的相互贯通,能够在工作人员对第一消菌槽内倒入消毒药剂后,消毒药剂呈蜿蜒方式直至流到第四消菌槽中,而在消毒药剂流动的同时就能够对甘薯幼苗进行消毒杀菌,提高了工作效率,而后在后期对甘薯幼苗进行培育时,通过水泵使得第一消菌槽至第四消菌槽内的水能够循环地流动,提高水的活性,从而提高甘薯幼苗的存活率。
2、本发明中,通过设置过滤机构和排污机构等一系列结构部件,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水泵将第四消菌槽内的水抽出并倒入过滤件时,利用过滤件内设置的过滤板能够对水进行过滤,可有效地将水中含有的杂质进行过滤,提高水的品质,同时利用止回板与锥形头的配合,能够在水泵停机时,止回板在自身重力下闭合锥形头,防止过滤出的杂质落入连通管内,而过滤后的水通过输送管和第二连接管回流至第一消菌槽内,从而能够循环使用流动水,提高水的活性,防止死水对甘薯造成腐蚀伤害,而后在需要对过滤件清理时,通过将防漏块拔出排污口,从而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对过滤件内部进行清理,提高后期的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固定板的俯视视图;
图3为本发明图2的局部剖视视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消菌槽的剖视视图;
图5为本发明图4中局部剖视视图;
图6为本发明图5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清理海绵与按压板的结合视图;
图8为本发明过滤机构的剖视视图;
图9为本发明图8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图8中C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图8中D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灭菌柜主体;2、杀菌灯;3、固定板;31、第一夹持件; 32、第一螺纹孔;33、第一螺纹杆;34、固定块;35、转动槽;36、第二夹持件;4、消菌循环供给机构;41、第一消菌槽;42、排水口;43、滑槽;44、清理海绵;45、T形块;46、第一螺纹槽;47、按压板;48、通槽;49、第二螺纹杆;491、第一导流管;492、第二消菌槽;493、第二导流管;494、第三消菌槽;495、第三导流管;496、第四消菌槽;5、收污箱体;6、第一连接管;7、水泵;8、过滤机构;81、过滤件;82、连通管;83、锥形头;84、止回板; 85、限位块;86、凹槽;87、过滤板;88、密封块;89、安装块;891、第二螺纹孔;892、第三螺纹杆;893、第二螺纹槽;894、拆卸口;895、第一凸块;896、输送管;897、第二连接管;9、排污机构;91、排污口;92、防漏块; 93、第二凸块;94、弹簧;95、卡块;96、卡槽;97、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现有的装置中,在对甘薯幼苗固定时,固定方式不够实用,需要对甘薯幼苗的大小进行修整,修整至大小相同的甘薯幼苗,降低工作效率,同时,现有的装置在满足消毒需求的同时增加了消毒药剂的浪费率,提高成本。
如图1-7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甘薯快速组织培养用消毒灭菌方法,依附于灭菌柜主体1装置进行的消毒灭菌方法,灭菌柜主体1包括消菌循环供给机构4,灭菌柜主体1的内部靠近上端位置固定连接有杀菌灯2,用于对甘薯幼苗进行杀菌作用,同时还可对其进行光学作用,灭菌柜主体1的内部位于杀菌灯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固定板3的内部后端等距离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夹持件31,固定板3的前端外表面等距离开始有若干个第一螺纹孔32,第一螺纹孔3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33,通过第一螺纹杆33在第一螺纹孔32内部转动,可用于调节第二夹持件36与第一夹持件31之间的距离,第一螺纹杆33位于固定板3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34,固定块34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持件36,通过调节第二夹持件36在固定板3内的位置,能够匹配夹持不同的大小的甘薯幼苗,从而提高装置的实用性,固定块34前端外表面开设有转动槽35,且第一螺纹杆33转动连接在转动槽35内部,第一螺纹杆33 位于转动槽35内部的一端呈T形结构,利用T形结构能够在转动第一螺纹杆33 时固定块34不会跟着转动;
灭菌柜主体1内部位于固定板3下端位置固定连接有消菌循环供给机构4,能够用于对甘薯幼苗消毒灭菌的同时,通过消菌循环供给机构4还能够将水进行循环流动,提高水的品质,从而提高甘薯的存活率,消菌循环供给机构4包括第一消菌槽41、第一导流管491、第二消菌槽492、第二导流管493、第三消菌槽494、第三导流管495、第四消菌槽496、收污箱体5、第一连接管6和水泵7,第一消菌槽4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流管491,且第一导流管491嵌入式连接在灭菌柜主体1的内壁,第一导流管49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消菌槽492,第二消菌槽49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流管493,第二导流管49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消菌槽494,第三消菌槽49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导流管 495,第三导流管49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消菌槽496,且第一消菌槽41、第一导流槽、第二消菌槽492、第二导流管493、第三消菌槽494、第三导流管495 和第四消菌槽496七者相互贯通连接,七者均倾斜三十五度,以便于消毒药剂以及水的流动,利用七者相互连通,能够在将消毒药剂添加至第一消菌槽41内后,利用七者的连通关系使得消毒药剂顺势流至第四消菌槽496,从而由上至下的对甘薯幼苗进行消毒杀菌,而后在便于回收消毒药剂的同时,还减少的消毒药剂的浪费率,降低成本的投入,第四消菌槽496的下端外表面靠近左侧位置开设有排水口42,且排水口42的内部设置有阻块,通过排水口42能够将需要回收的消毒药剂通过排水口42排出至下方收污箱体5中,防止消毒药剂外泄对环境造成危害,收污箱体5位于第四消菌槽496的下端,第一连接管6贯穿至第四消菌槽496的左侧外表面,第一连接管6与水泵7固定连接,且水泵7位于灭菌柜主体1的左侧外表面;
第一消菌槽41内部底端开设有滑槽43,用于T形块45的滑动,且滑槽43 呈T形结构,滑槽43内部滑动连接有T形块45,T形块45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螺纹槽46,用于对清理海绵44的固定作用,T形块45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清理海绵44,利用清理海绵44能够有效地对消菌槽内部进行清理,同时清理海绵44不会阻隔消毒药剂与水的流通,清理海绵44的上端设置有按压板47,利用按压板47能够将清理海绵44内吸附的水或是消毒药剂挤出,按压板47与清理海绵44的内部靠近中间位置开设有通槽48,通槽48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二螺纹杆49,第二螺纹杆49的下端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槽46的内部,利用第二螺纹杆49与第一螺纹槽46螺纹连接,便于工作人员拆卸更换清理海绵44,T形块45与按压板47直接夹持连接清理海绵44,首先通过调节第二夹持件36与第一夹持件31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对不同大小规格的甘薯幼苗进行夹持固定,提高装置的实用性的同时,又提高了工作效率,而通过利用消菌循环供给机构4中的第一消菌槽41、第一导流管491、第二消菌槽492、第二导流管493、第三消菌槽494、第三导流管495和第四消菌槽496七者的相互贯通,能够在工作人员对第一消菌槽41内倒入消毒药剂后,消毒药剂呈蜿蜒方式直至流到第四消菌槽496中,而在消毒药剂流动的同时就能够对甘薯幼苗进行消毒杀菌,提高了工作效率,而后在后期对甘薯幼苗进行培育时,通过水泵7使得第一消菌槽41至第四消菌槽496内的水能够循环地流动,提高水的活性,从而提高甘薯幼苗的存活率,然后在长期使用后,先将第一消菌槽41至第四消菌槽496内的水排出,而后利用清理海绵44对消菌槽内以及内壁进行擦拭清理,提高装置的清洁度,同时利用滑动的清理海绵44便于工作人员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利用第二螺纹杆49与第第一螺纹槽46的配合,能够对清理海绵44进行更换,提高后期的清理效果。
实施例二:
现有的装置中,在对甘薯幼苗培育时,需要不断的更换水,防止水静止时间过长导致水中养分的丢失,而这样不仅费时费力,更换起来也较为繁琐,降低工作效率的同时,又变相地降低了甘薯的存活率。
如图1-11所示,水泵7的上端外表面贯穿有连通管82,连通管82的上端设置有过滤机构8;
过滤机构8包括过滤件81、连通管82、锥形头83、止回板84、限位块85、凹槽86、过滤板87、密封块88、安装块89、第二螺纹孔891、第三螺纹杆 892、第二螺纹槽893、拆卸口894、第一凸块895、输送管896和第二连接管 897,过滤件81的下端外表面贯穿有连通管82,用于将水输送至过滤件81内,连通管82的位于过滤件8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锥形头83,能够有效地防止杂质落入连通管82内,锥形头83的左侧内壁铰接有止回板84,锥形头83的左侧内壁位于止回板84的下端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5,可利用止回板84对锥形头83进行密闭,在使用时,通过水流的冲击使得止回板84向下翻起,从而能够使水进入至过滤件81内,而在关闭水泵7后,水流停止向上输送,此时止回板84下落,通过下端的限位块85对止回板84进行限位卡住,从而能够有效地密闭锥形头83,过滤件81的右侧内壁开设有凹槽86,过滤件81的左侧外表面开设有拆卸口894,用于安装以及拆卸过滤板87,安装块89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块88,用于对拆卸口894的密封作用,在安装好过滤板87后,通过密封块88与拆卸口894的卡合方式,能够有效地对其进一步地密封,提高密封效果,密封块88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板87,用于对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过滤板87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895,且第一凸块895与凹槽86卡合连接,通过第一凸块895与凹槽86卡合连接,用于固定过滤板87和支撑过滤板87在过滤件81内的位置,密封块88与拆卸口894卡合连接,且密封块88密封拆卸口894,过滤件81的左侧外表面位于拆卸口894的上端与下端位置均开设有第二螺纹槽893,安装块89的左侧外表面靠近上端与下端位置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891,第二螺纹孔891与第二螺纹槽893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三螺纹杆892,通过将第三螺纹杆892螺纹连接在第二螺纹孔891与第二螺纹槽 893内部,能够有效地对过滤板87进行固定,同时又进一步的提高密封效果,防止水外泄,输送管896贯穿过滤件81的上端外表面,且其两者相互贯通,输送管896的右侧外表面位于上端位置贯穿连接有第二连接管897,且第二连接管 897的右侧贯穿至第一消菌槽41内部,通过相互贯通,能够使得过滤后的水通过第二连接管897导流至第一消菌槽41内,从而实现循环作用;
过滤机构8的下端设置有排污机构9;
排污机构9包括排污口91、防漏块92、第二凸块93、弹簧94、卡块95、卡槽96和密封圈97,排污口91开设于过滤件81的下端靠近两侧位置,排污口 91的内壁开设有卡槽96,防漏块92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凸块93,且第二凸块93呈中空结构,中空结构的第二凸块93内部设置有弹簧94,弹簧94 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95,且第二凸块93的两侧外表面均开设有通口,卡块95贯穿通口与卡槽96卡合连接,通过可伸缩的卡块95,能够在将第二凸块93卡合进排污口91内时,利用弹簧94将卡块95卡合进卡槽96内部,从而对排污口91进行密闭,第二凸块93的上端外表面胶接有密封圈97,且密封圈97 的直径大于排污口91的直径,利用直径大于排污口91的密封圈97,能够有效地对过滤件81内的水进行密封作用,防止水的外泄,通过水泵7将第四消菌槽 496内的水抽出并倒入过滤件81时,利用过滤件81内设置的过滤板87能够对水进行过滤,可有效地将水中含有的杂质进行过滤,提高水的品质,同时利用止回板84与锥形头83的配合,能够在水泵7停机时,止回板84在自身重力下闭合锥形头83,防止过滤出的杂质落入连通管82内,而过滤后的水通过输送管 896和第二连接管897回流至第一消菌槽41内,从而能够循环使用流动水,提高水的活性,防止死水对甘薯造成腐蚀伤害,而后在需要对过滤件81清理时,通过将防漏块92拔出排污口91,从而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对过滤件81内部进行清理,提高后期的过滤效果。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及原理如下:
在使用时,首先通过调节第二夹持件36与第一夹持件31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对不同大小规格的甘薯幼苗进行夹持固定,提高装置的实用性的同时,又提高了工作效率,而通过利用消菌循环供给机构4中的第一消菌槽41、第一导流管491、第二消菌槽492、第二导流管493、第三消菌槽494、第三导流管495 和第四消菌槽496七者的相互贯通,能够在工作人员对第一消菌槽41内倒入消毒药剂后,消毒药剂呈蜿蜒方式直至流到第四消菌槽496中,而在消毒药剂流动的同时就能够对甘薯幼苗进行消毒杀菌,提高了工作效率,而后在后期对甘薯幼苗进行培育时,通过水泵7使得第一消菌槽41至第四消菌槽496内的水能够循环地流动,提高水的活性,从而提高甘薯幼苗的存活率,然后在长期使用后,先将第一消菌槽41至第四消菌槽496内的水排出,而后利用清理海绵44 对消菌槽内以及内壁进行擦拭清理,提高装置的清洁度,同时利用滑动的清理海绵44便于工作人员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利用第二螺纹杆49与第第一螺纹槽46的配合,能够对清理海绵44进行更换,提高后期的清理效果,然后通过水泵7将第四消菌槽496内的水抽出并倒入过滤件81时,利用过滤件81 内设置的过滤板87能够对水进行过滤,可有效地将水中含有的杂质进行过滤,提高水的品质,同时利用止回板84与锥形头83的配合,能够在水泵7停机时,止回板84在自身重力下闭合锥形头83,防止过滤出的杂质落入连通管82内,而过滤后的水通过输送管896和第二连接管897回流至第一消菌槽41内,从而能够循环使用流动水,提高水的活性,防止死水对甘薯造成腐蚀伤害,而后在需要对过滤件81清理时,通过将防漏块92拔出排污口91,从而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对过滤件81内部进行清理,提高后期的过滤效果。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 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甘薯快速组织培养用消毒灭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将所需培养用的甘薯通过灭菌柜主体(1)中的第一夹持件(31)与第二夹持件(36)对甘薯进行夹持固定,通过转动第一螺纹杆(33)调节第一夹持件(31)与第二夹持件(36)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对不同大小的甘薯进行夹持固定,提高装置的实用性,在固定好后,甘薯的下端位于第一消菌槽(41)内;
步骤二:通过对第一消菌槽(41)内倒入消毒药剂,使得能够对位于第一消菌槽(41)内的甘薯进行杀菌消毒,提高甘薯的成活率,防止因细菌感染造成腐败,而在倒入消毒药剂后,通过第一消菌槽(41)与第一导流管(491)相互贯通,从而能够在对第一消菌槽(41)内的甘薯消毒完后,通过第一导流管(491)导流至第二消菌槽(492)内,而后在利用第二导流管(493)导流至第三消菌槽(494)内,依次导流至第三消毒槽,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消毒效率,无需工作人员依次对甘薯进行消毒,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又节省劳动力;
步骤三:在消毒药剂导流至第四消菌槽(496)内完成消毒工作后,通过将第四消菌槽(496)下端排水口(42)内的阻块拔出,从而将使用后的消毒药剂导入至收污箱体(5)内,能够有效地对消毒药剂进行集中收集,防止消毒药剂对环境造成危害;
步骤四:完成消毒后,将阻块堵住排水口(42),而后通过对第一消菌槽(41)内添加水,使第一消菌槽(41)至第四消菌槽(496)内都储满水后,打开水泵(7),通过在水泵(7)的带动下,使得第一消菌槽(41)至第四消菌槽(496)内的水进行循环流动,在水流通过第四消菌槽(496)内时,利用第一连接管(6)与第四消菌槽(496)相互贯通,能够便于水泵(7)将第四消菌槽(496)内的水吸进水泵(7)中,在通过连通管(82)排出;
步骤五:排出的水通过过滤件(81)时能够对水中掺杂的杂质进行过滤,利用过滤件(81)中的过滤板(87),能够有效地对水中含有的杂质进行过滤,提高水的品质,同时利用止回板(84)与锥形头(83)的配合,能够在水泵(7)停机时,止回板(84)在自身重力下闭合锥形头(83),防止过滤出的杂质落入连通管(82)内,而过滤后的水通过输送管(896)和第二连接管(897)回流至第一消菌槽(41)内,从而能够循环使用流动水,提高水的活性,防止死水对甘薯造成腐蚀伤害;
步骤六:而在长期使用后,先将第一消菌槽(41)至第四消菌槽(496)内的水排出,而后利用清理海绵(44)对消菌槽内以及内壁进行擦拭清理,提高装置的清洁度,同时利用滑动的清理海绵(44)便于工作人员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利用第二螺纹杆(49)与第第一螺纹槽(46)的配合,能够对清理海绵(44)进行更换,提高后期的清理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薯快速组织培养用消毒灭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柜主体(1)包括消菌循环供给机构(4),所述灭菌柜主体(1)的内部靠近上端位置固定连接有杀菌灯(2),所述灭菌柜主体(1)的内部位于杀菌灯(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内部后端等距离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夹持件(31),所述固定板(3)的前端外表面等距离开始有若干个第一螺纹孔(32),所述第一螺纹孔(3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33),所述第一螺纹杆(33)位于固定板(3)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34),所述固定块(34)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持件(36),所述固定块(34)前端外表面开设有转动槽(35),且第一螺纹杆(33)转动连接在转动槽(35)内部,所述第一螺纹杆(33)位于转动槽(35)内部的一端呈T形结构;
所述灭菌柜主体(1)内部位于固定板(3)下端位置固定连接有消菌循环供给机构(4),所述消菌循环供给机构(4)包括第一消菌槽(41)、第一导流管(491)、第二消菌槽(492)、第二导流管(493)、第三消菌槽(494)、第三导流管(495)、第四消菌槽(496)、收污箱体(5)、第一连接管(6)和水泵(7),所述第一消菌槽(4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流管(491),且第一导流管(491)嵌入式连接在灭菌柜主体(1)的内壁,所述第一导流管(49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消菌槽(492),所述第二消菌槽(49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流管(493),所述第二导流管(49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消菌槽(494),所述第三消菌槽(49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导流管(495),所述第三导流管(49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消菌槽(496),且第一消菌槽(41)、第一导流槽、第二消菌槽(492)、第二导流管(493)、第三消菌槽(494)、第三导流管(495)和第四消菌槽(496)七者相互贯通连接,所述第四消菌槽(496)的下端外表面靠近左侧位置开设有排水口(42),且排水口(42)的内部设置有阻块,所述收污箱体(5)位于第四消菌槽(496)的下端,所述第一连接管(6)贯穿至第四消菌槽(496)的左侧外表面,所述第一连接管(6)与水泵(7)固定连接,且水泵(7)位于灭菌柜主体(1)的左侧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甘薯快速组织培养用消毒灭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菌槽(41)内部底端开设有滑槽(43),且滑槽(43)呈T形结构,所述滑槽(43)内部滑动连接有T形块(45),所述T形块(45)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螺纹槽(46),所述T形块(45)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清理海绵(44),所述清理海绵(44)的上端设置有按压板(47),所述按压板(47)与清理海绵(44)的内部靠近中间位置开设有通槽(48),所述通槽(48)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二螺纹杆(49),所述第二螺纹杆(49)的下端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槽(46)的内部,所述T形块(45)与按压板(47)直接夹持连接清理海绵(4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甘薯快速组织培养用消毒灭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7)的上端外表面贯穿有连通管(82),所述连通管(82)的上端设置有过滤机构(8);
所述过滤机构(8)包括过滤件(81)、连通管(82)、锥形头(83)、止回板(84)、限位块(85)、凹槽(86)、过滤板(87)、密封块(88)、安装块(89)、第二螺纹孔(891)、第三螺纹杆(892)、第二螺纹槽(893)、拆卸口(894)、第一凸块(895)、输送管(896)和第二连接管(897),所述过滤件(81)的下端外表面贯穿有连通管(82),所述连通管(82)的位于过滤件(8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锥形头(83),所述锥形头(83)的左侧内壁铰接有止回板(84),所述锥形头(83)的左侧内壁位于止回板(84)的下端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5),所述过滤件(81)的右侧内壁开设有凹槽(86),所述过滤件(81)的左侧外表面开设有拆卸口(89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甘薯快速组织培养用消毒灭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89)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块(88),所述密封块(88)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板(87),所述过滤板(87)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895),且第一凸块(895)与凹槽(86)卡合连接,所述密封块(88)与拆卸口(894)卡合连接,且密封块(88)密封拆卸口(894),所述过滤件(81)的左侧外表面位于拆卸口(894)的上端与下端位置均开设有第二螺纹槽(893),所述安装块(89)的左侧外表面靠近上端与下端位置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891),所述第二螺纹孔(891)与第二螺纹槽(893)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三螺纹杆(892),所述输送管(896)贯穿过滤件(81)的上端外表面,且其两者相互贯通,所述输送管(896)的右侧外表面位于上端位置贯穿连接有第二连接管(897),且第二连接管(897)的右侧贯穿至第一消菌槽(41)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甘薯快速组织培养用消毒灭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8)的下端设置有排污机构(9);
所述排污机构(9)包括排污口(91)、防漏块(92)、第二凸块(93)、弹簧(94)、卡块(95)、卡槽(96)和密封圈(97),所述排污口(91)开设于过滤件(81)的下端靠近两侧位置,所述排污口(91)的内壁开设有卡槽(96),所述防漏块(92)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凸块(93),且第二凸块(93)呈中空结构,中空结构的所述第二凸块(93)内部设置有弹簧(94),所述弹簧(9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95),且第二凸块(93)的两侧外表面均开设有通口,所述卡块(95)贯穿通口与卡槽(96)卡合连接,所述第二凸块(93)的上端外表面胶接有密封圈(97),且密封圈(97)的直径大于排污口(91)的直径。
CN202210630479.1A 2022-06-06 2022-06-06 一种甘薯快速组织培养用消毒灭菌方法 Active CN1149466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0479.1A CN114946658B (zh) 2022-06-06 2022-06-06 一种甘薯快速组织培养用消毒灭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0479.1A CN114946658B (zh) 2022-06-06 2022-06-06 一种甘薯快速组织培养用消毒灭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46658A true CN114946658A (zh) 2022-08-30
CN114946658B CN114946658B (zh) 2023-07-25

Family

ID=82960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30479.1A Active CN114946658B (zh) 2022-06-06 2022-06-06 一种甘薯快速组织培养用消毒灭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4665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10590A (zh) * 2023-02-28 2023-06-06 河南德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薯类植物组培苗切繁转移装置及其转移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875050U (zh) * 2018-09-30 2019-05-21 商丘市农林科学院 一种甘薯组织培养用消毒处理装置
CN211671573U (zh) * 2019-12-05 2020-10-16 天津丰华裕隆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甘薯育苗用培养架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875050U (zh) * 2018-09-30 2019-05-21 商丘市农林科学院 一种甘薯组织培养用消毒处理装置
CN211671573U (zh) * 2019-12-05 2020-10-16 天津丰华裕隆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甘薯育苗用培养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10590A (zh) * 2023-02-28 2023-06-06 河南德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薯类植物组培苗切繁转移装置及其转移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46658B (zh) 2023-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946658A (zh) 一种甘薯快速组织培养用消毒灭菌方法
CN212937416U (zh) 一种集装箱式鱼菜共生系统
CN210746790U (zh) 一种温室蜗牛养殖用分泌物收集装置
CN209359363U (zh) 一种室内水产养殖设备
CN112005775A (zh) 一种农业种植用温室育苗装置
CN105638319B (zh) 一种铁皮石斛种苗培育装置和方法
CN210695166U (zh) 一种循环式重楼培育用营养液供给装置
CN213523502U (zh) 一种鱼菜共生箱用进排水装置
CN204762657U (zh) 一种海藻养殖池
CN208768592U (zh) 潮汐灌溉育苗床
CN211322202U (zh) 一种绿植栽培装置
CN208956744U (zh) 一种螃蟹工厂化养殖水循环系统
CN107232048B (zh) 管式栽培装置
CN207767044U (zh) 一种农业种植用温室育苗装置
CN112136574A (zh) 一种油茶苗育苗专用培植箱
CN218176376U (zh) 一种便于收集雨水的月季育苗大棚
CN215736063U (zh) 一种白菊花栽培育苗装置
CN219835069U (zh) 一种高效菲律宾蛤仔稚贝培养换水装置
CN214282366U (zh) 一种应用苗木栽植排水装置
CN219087959U (zh) 一种苗木种植用培养架
CN218897722U (zh) 一种幼苗栽培装置
CN220343131U (zh) 一种基于营养液膜的无土栽培装置
CN220823738U (zh) 一种水稻种植培育装置
CN219644751U (zh) 一种植水培槽
CN208230404U (zh) 一种农业加工用水稻种子清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