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42891B - 面向电力智能终端的数据中心微应用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面向电力智能终端的数据中心微应用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42891B
CN114942891B CN202210880735.2A CN202210880735A CN114942891B CN 114942891 B CN114942891 B CN 114942891B CN 202210880735 A CN202210880735 A CN 202210880735A CN 114942891 B CN114942891 B CN 1149428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est
application
micro application
data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8073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42891A (zh
Inventor
祝恩国
卢继哲
侯帅
赵兵
林繁涛
陈昊
张海龙
刘岩
成倩
任毅
郑国权
李然
惠娜
阿辽沙·叶
张双沫
刘喆
王爽
翟梦迪
庞柏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filed Critical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Priority to CN20221088073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428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428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428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428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428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 G06F11/3684Test management for test design, e.g. generating new test c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 G06F11/3688Test management for test execution, e.g. scheduling of test sui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1Design,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of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lectricity, gas or wat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50Testing arrangement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电力智能终端的数据中心微应用的测试方法及系统,包括:上位机订阅电力智能终端中数据中心微应用的消息主题;所述上位机根据测试任务的类型虚拟测试微应用;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发送业务报文至所述数据中心微应用,基于所述消息主题监听数据中心微应用的响应数据,并基于所述响应数据确定测试结果。本发明通过模拟微应用业务报文、虚拟多个微应用的方式,能够同时实现对数据中心微应用功能、性能及接口的全方位验证,以保障厂家开发的数据中心微应用满足业务要求,能够指导厂家开展微应用开发及自测试工作,从而尽快通过检测,完成上架。

Description

面向电力智能终端的数据中心微应用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量测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面向电力智能终端的数据中心微应用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智能终端是指安装在低压台区的智能化采集与控制终端,采用“硬件平台化、软件APP化”设计理念,具有电能计量、数据采集、配变监测、户变关系识别、停电事件上报等功能。电力智能终端微应用层包括基础微应用和业务微应用,终端通过业务微应用来实现感知设备数据采集、电能计量等高级业务功能,通过基础微应用来对终端公用硬件资源以及共享数据进行管理,避免资源调用冲突、重复或越限调用。
数据中心作为电力智能终端内部重要的基础微应用,负责对电力智能终端内部各类业务数据进行统一的存储和管理,并向其他微应用提供数据操作接口,如存储、转换、读取、删除等。数据中心由接口层和数据库层组成,接口层负责外部应用对数据中心的访问、接口协议的格式转换、接口协议的组织、解析以及接口格式的异常处理;数据库层负责数据库表的建立、维护和管理。数据库层按业务对数据进行分类管理,设置有业务数据区和共享数据区,其中业务数据区用于存储计量业务或配电业务等业务自有数据,共享数据区用于存储各业务可开放共享的数据,对业务数据区数据访问需进行APP权限管控。在数据存储时,根据数据分类原则选择存储在相应区域内。
目前现有数据库类APP检测方案,主要包括数据库功能和性能测试两方面。在功能测试方面,主要侧重对数据的输入输出、存储过程、数据关联进行检验。在性能测试方面,主要对读写效率、并发效率等方面进行检验。而对于电力智能终端数据中心微应用来说,除需进行现有数据库APP的常规测试外,还需结合电力智能终端实际业务场景,开展数据中心业务功能的测试,例如对数据中心开展业务数据区和共享数据区的读写权限测试等。针对性能测试,除启动时间、CPU占用率等常规测试项目外,还需进行频繁读写、带宽检测等测试项目,验证微应用在高并发、多场景下的性能表现。此外,为了保证数据中心接口层符合规范的接口标准,且满足共享业务需要,需在开展通用接口测试的基础上,进行共享接口的测试。
专利申请号为201911232018,专利名称为数据库的测试方法以及装置的申请,提供了数据库的测试方法以及装置,用于在对目标数据库进行测试的过程中,简化测试脚本的配置成本,进一步提高数据库测试的测试效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库的测试方法,包括:接收测试请求,测试请求用于请求对目标数据库执行数据库测试任务;根据数据库测试任务的任务信息,获取数据库测试任务对应的测试用例;根据测试用例以及初始测试脚本,生成数据库测试任务对应的测试脚本;通过测试脚本,对目标数据库发起数据库测试。其缺点为:该数据库测试方法仅提供了通用的测试方法和装置,不适用于电力智能终端的数据中心所具备的多业务功能、多场景性能及接口的测试。
因此,需要一种面向电力智能终端的数据中心微应用的测试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面向电力智能终端的数据中心微应用的测试方法及系统,以解决如何对电力智能终端的微应用进行不同类型测试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面向电力智能终端的数据中心微应用的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上位机订阅电力智能终端中数据中心微应用的消息主题;
上位机根据测试任务的类型虚拟测试微应用;
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发送业务报文至所述数据中心微应用,基于所述消息主题监听数据中心微应用的响应数据,并基于所述响应数据确定测试结果。
优选地,其中所述测试任务的类型包括:微应用功能测试、微应用性能测试和微应用接口测试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微应用功能测试,包括:业务功能测试和/或数据访问权限测试;所述微应用性能测试,包括:通用性能测试和/或多场景性能测试;所述微应用接口测试,包括:通用接口测试、业务接口测试、计量数据共享接口测试和配电数据共享接口测试中的少一种。
优选地,其中所述基于所述响应数据确定测试结果,包括:
当进行业务功能测试和/或数据访问权限测试时,若所述响应数据为静态返回数据,则基于静态数据匹配库中的静态数据对所述响应数据进行校验,以确定测试结果;若所述响应数据为动态返回数据,则基于动态数据匹配库中的动态期望数据对所述响应数据进行校验,以确定测试结果;其中,所述动态期望数据根据实际的测试参数按照预设算法生成。
优选地,其中所述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发送业务报文至所述数据中心微应用,基于所述消息主题监听数据中心微应用的响应数据,并基于所述响应数据确定测试结果,包括:
当进行通用性能测试时,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向数据中心微应用所在容器下达停止和启动命令,监控数据中心微应用在预设的稳定运行时间段内的CPU占用量和内存占用量,并基于所述CPU占用量和内存占用量验证所述数据中心微应用的通用性能是否满足要求,确定通用性能测试结果;
当进行多场景性能测试中的频繁读写测试时,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向数据中心微应用写入和读取读写测试数据,监控响应时间和响应报文,并根据所述响应时间和响应报文确定频繁读写测试结果;
当进行多场景性能测试中的宽带测试时,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向数据中心微应用写入和读取预设字节长度的宽带测试数据,监控响应时间和响应报文,并根据所述响应时间和响应报文确定宽带测试结果;
当进行多场景性能测试中的并发测试时,上位机启动一个发送线程池,线程池内管理着多个同时存在的发送线程,在收到开始测试指令后,上位机通过多个测试微应用同时发送线程并发的业务数据到数据中心微应用,主线程再开启一个单独的接收线程对数据中心微应用的返回数据进行接收,在发送线程全部完成发送后,接收线程也完成了全部的返回数据接收,再把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一一提取存入存储库中,确定每条发送/接收数据的对应关系以及处理时间,判断报文响应是否正确和响应时间是否符合要求,确定并发测试结果。
优选地,其中所述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发送业务报文至所述数据中心微应用,基于所述消息主题监听数据中心微应用的响应数据,并基于所述响应数据确定测试结果,包括:
当进行通用接口测试时,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对数据中心微应用进行不同消息接口的逐一调用和访问,验证接口的返回值是否符合接口设计要求的格式,验证数据中心的通用接口是否合格,确定通用接口测试结果;
当进行业务接口测试时,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对被测应用提供的数据修改接口进行逐一调用和访问,验证接口的返回值是否符合接口设计要求的格式,确定业务接口测试结果;
当进行计量数据共享接口测试时,将计量共享数据存储在数据中心微应用,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对被测应用中的计量共享数据进行访问,测试数据中心微应用的计量数据共享接口是否正确可用,确定计量数据共享接口测试测试结果;
当进行配电数据共享接口测试时,将配电共享数据存储在数据中心微应用,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对被测应用中的配电共享数据进行访问,测试数据中心微应用的配电数据共享接口是否正确可用,确定配电数据共享接口测试结果。
优选地,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供电电源向所述上位机和电力智能终端供电,所述电力智能终端包括至少一个标准样机工装;数据中心微应用安装于标准样机工装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面向电力智能终端的数据中心微应用的测试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建立连接单元,用于使上位机订阅电力智能终端中数据中心微应用的消息主题;
虚拟测试微应用单元,用于使上位机根据测试任务的类型虚拟测试微应用;
测试结果确定单元,用于使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发送业务报文至所述数据中心微应用,基于所述消息主题监听数据中心微应用的响应数据,并基于所述响应数据确定测试结果。
优选地,其中在所述虚拟测试微应用单元,所述测试任务的类型包括:微应用功能测试、微应用性能测试和微应用接口测试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微应用功能测试,包括:业务功能测试和/或数据访问权限测试;所述微应用性能测试,包括:通用性能测试和/或多场景性能测试;所述微应用接口测试,包括:通用接口测试、业务接口测试、计量数据共享接口测试和配电数据共享接口测试中的少一种。
优选地,其中所述测试结果确定单元,用于:
当进行业务功能测试和/或数据访问权限测试时,若所述响应数据为静态返回数据,则基于静态数据匹配库中的静态数据对所述响应数据进行校验,以确定测试结果;若所述响应数据为动态返回数据,则基于动态数据匹配库中的动态期望数据对所述响应数据进行校验,以确定测试结果;其中,所述动态期望数据根据实际的测试参数按照预设算法生成。
优选地,其中测试结果确定单元,用于:
当进行通用性能测试时,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向数据中心微应用所在容器下达停止和启动命令,监控数据中心微应用在预设的稳定运行时间段内的CPU占用量和内存占用量,并基于所述CPU占用量和内存占用量验证所述数据中心微应用的通用性能是否满足要求,确定通用性能测试结果;
当进行多场景性能测试中的频繁读写测试时,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向数据中心微应用写入和读取读写测试数据,监控响应时间和响应报文,并根据所述响应时间和响应报文确定频繁读写测试结果;
当进行多场景性能测试中的宽带测试时,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向数据中心微应用写入和读取预设字节长度的宽带测试数据,监控响应时间和响应报文,并根据所述响应时间和响应报文确定宽带测试结果;
当进行多场景性能测试中的并发测试时,上位机启动一个发送线程池,线程池内管理着多个同时存在的发送线程,在收到开始测试指令后,上位机通过多个测试微应用同时发送线程并发的业务数据到数据中心微应用,主线程再开启一个单独的接收线程对数据中心微应用的返回数据进行接收,在发送线程全部完成发送后,接收线程也完成了全部的返回数据接收,再把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一一提取存入存储库中,确定每条发送/接收数据的对应关系以及处理时间,判断报文响应是否正确和响应时间是否符合要求,确定并发测试结果。
优选地,其中测试结果确定单元,用于:
当进行通用接口测试时,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对数据中心微应用进行不同消息接口的逐一调用和访问,验证接口的返回值是否符合接口设计要求的格式,验证数据中心的通用接口是否合格,确定通用接口测试结果;
当进行业务接口测试时,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对被测应用提供的数据修改接口进行逐一调用和访问,验证接口的返回值是否符合接口设计要求的格式,确定业务接口测试结果;
当进行计量数据共享接口测试时,将计量共享数据存储在数据中心微应用,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对被测应用中的计量共享数据进行访问,测试数据中心微应用的计量数据共享接口是否正确可用,确定计量数据共享接口测试测试结果;
当进行配电数据共享接口测试时,将配电共享数据存储在数据中心微应用,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对被测应用中的配电共享数据进行访问,测试数据中心微应用的配电数据共享接口是否正确可用,确定配电数据共享接口测试结果。
优选地,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供电电源,用于向所述上位机和电力智能终端供电,所述电力智能终端包括至少一个标准样机工装;数据中心微应用安装于标准样机工装中。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电力智能终端的数据中心微应用的测试方法及系统,包括:上位机订阅电力智能终端中数据中心微应用的消息主题;上位机根据测试任务的类型虚拟测试微应用;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发送业务报文至所述数据中心微应用,基于所述消息主题监听数据中心微应用的响应数据,并基于所述响应数据确定测试结果。本发明通过模拟微应用业务报文、虚拟多个微应用的方式,在功能测试方面,结合电力智能终端实际业务场景,实现数据中心微应用业务功能的测试;在性能测试方面,实现被测应用在高并发、频繁读写等多场景下的性能测试;在接口测试方面,为满足数据中心微应用共享业务需要,实现共享接口的测试;能够同时实现对数据中心微应用功能、性能及接口的全方位验证,以保障厂家开发的数据中心微应用满足业务要求,能够指导厂家开展数据中心微应用开发及自测试工作,从而尽快通过检测,完成上架。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下面的附图,可以更为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面向电力智能终端的数据中心微应用的测试方法100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实现测试的系统架构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软件架构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测试体系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业务功能测试的流程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数据访问权限测试的流程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通用性能测试的流程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频繁读写与带宽测试的流程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并发测试的流程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共享接口测试的流程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面向电力智能终端的数据中心微应用的测试系统110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介绍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局限于此处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详尽地且完全地公开本发明,并且向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发明的范围。对于表示在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术语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相同的单元/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除非另有说明,此处使用的术语(包括科技术语)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具有通常的理解含义。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以通常使用的词典限定的术语,应当被理解为与其相关领域的语境具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该被理解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义。
数据中心作为电力智能终端内部重要的基础微应用,设置有业务数据区和共享数据区,负责对电力智能终端内部各专业业务数据进行分类存储和管理。由于新型智能终端涉及多专业数据交互场景,为实现终端挂网运行后各专业数据的安全管理,需对数据中心微应用开展全面测试。而现有数据库类APP检测方案,主要包括数据库功能和性能测试两方面,缺少结合数据中心实际业务场景而开展业务功能测试、多场景性能测试及共享数据接口测试。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电力智能终端的数据中心微应用的测试方法,该方法通过模拟微应用业务报文、虚拟多个微应用等方式,兼顾数据中心针对不同业务数据进行分区管理的理念,实现对数据中心微应用功能、性能及接口的全方位验证,以保障厂家开发的数据中心微应用满足业务要求。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面向电力智能终端的数据中心微应用的测试方法100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面向电力智能终端的数据中心微应用的测试方法,通过模拟微应用业务报文、虚拟多个微应用的方式,在功能测试方面,结合电力智能终端实际业务场景,实现数据中心微应用业务功能的测试;在性能测试方面,实现被测应用在高并发、频繁读写等多场景下的性能测试;在接口测试方面,为满足数据中心微应用共享业务需要,实现共享接口的测试;能够同时实现对数据中心微应用功能、性能及接口的全方位验证,以保障厂家开发的数据中心微应用满足业务要求,能够指导厂家开展微应用开发及自测试工作,从而尽快通过检测,完成上架。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面向电力智能终端的数据中心微应用的测试方法100,从步骤101处开始,在步骤101上位机订阅电力智能终端中数据中心微应用的消息主题。
在步骤102,上位机根据测试任务的类型虚拟测试微应用。
在步骤103,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发送业务报文至所述数据中心微应用,基于所述消息主题监听数据中心微应用的响应数据,并基于所述响应数据确定测试结果。
优选地,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供电电源向所述上位机和电力智能终端供电,所述电力智能终端包括至少一个标准样机工装;数据中心微应用安装于标准样机工装中。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以数据中心微应用为例。结合图2所示,本发明中实现数据中心微应用测试的系统架构包括3部分,分别为“测试软件(即上位机)”、“硬件装置系统(即电力智能终端)”和“供电电源”。其中,硬件装置系统由多个标准样机工装组成,标准样机工装提供硬件测试环境,数据中心微应用为检测对象,软件测试环境由服务测试程序提供。供电电源为工控机、标准样机工装供电,测试软件通过控制命令给标准样机工装进行停上电控制。测试软件支持编辑与管理测试方案,控制、执行测试流程,完成测试结果的输出。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上位机中的测试软件架构如图3所示,主要由方案配置模块、测试执行模块、自定义模块、基本参数模块以及用户权限模块等模块组成。
其中,1、方案配置模块支持编辑与管理测试用例,并可对测试用例进行参数设置,根据选定的测试用例生成多元化的测试方案。
2、测试执行模块可根据各项配置信息,从数据库中获取测试用例,按照测试用例设计过程执行检测。
3、自定义调试模块主要提供调试界面,包括接口调试、硬件控制等内容。
4、基本参数模块主要对被测微应用库、标准样机库的信息进行管理。
5、用户权限模块主要包括用户管理、组织管理、角色管理等权限相关管理。
6、测试软件通过MQTT/SSH服务与标准样机中的服务端建立连接,通过装置通信服务向标准样机工装发送控制命令等操作;前置机与标准样机建立应用连接,发送645/698协议报文进行相应的业务操作。其中,配置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配置表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实现测试的交互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测试软件与标准样机(即电力智能终端)建立SSH连接;
发送停止、卸载命令至标准样机内卸载原微应用;
通过发送查询原微应用的进程号命令,检查是否成功卸载原微应用;
卸载成功后,将保存到微应用库内的被测微应用以及安装脚本下发至标准样机内;
发送启动安装脚本命令,进行被测微应用的安装,直至检测到被测微应用的进程号;
被测微应用安装完毕后,创建被测微应用的性能测试任务,开始被测微应用的测试;
初始化MQTT客户端,与标准样机建立MQTT长连接;
订阅被测微应用的MQTT消息主题,监听被测微应用的返回消息;
通过虚拟微应用向被测微应用发送写入/读取的MQTT业务报文,被测微应用向虚拟微应用返回写入/读取成功确认帧;
测试过程中,测试软件将测试步骤数据实时保存至数据库中,直至测试结束后,测试软件将测试结论保存到数据库中。
优选地,其中所述测试任务的类型包括:微应用功能测试、微应用性能测试和微应用接口测试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微应用功能测试,包括:业务功能测试和/或数据访问权限测试;所述微应用性能测试,包括:通用性能测试和/或多场景性能测试;所述微应用接口测试,包括:通用接口测试、业务接口测试、计量数据共享接口测试和配电数据共享接口测试中的少一种。
优选地,其中所述基于所述响应数据确定测试结果,包括:
当进行业务功能测试和/或数据访问权限测试时,若所述响应数据为静态返回数据,则基于静态数据匹配库中的静态数据对所述响应数据进行校验,以确定测试结果;若所述响应数据为动态返回数据,则基于动态数据匹配库中的动态期望数据对所述响应数据进行校验,以确定测试结果;其中,所述动态期望数据根据实际的测试参数按照预设算法生成。
优选地,其中所述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发送业务报文至所述数据中心微应用,基于所述消息主题监听数据中心微应用的响应数据,并基于所述响应数据确定测试结果,包括:
当进行通用性能测试时,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向数据中心微应用所在容器下达停止和启动命令,监控数据中心微应用在预设的稳定运行时间段内的CPU占用量和内存占用量,并基于所述CPU占用量和内存占用量验证所述数据中心微应用的通用性能是否满足要求,确定通用性能测试结果;
当进行多场景性能测试中的频繁读写测试时,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向数据中心微应用写入和读取读写测试数据,监控响应时间和响应报文,并根据所述响应时间和响应报文确定频繁读写测试结果;
当进行多场景性能测试中的宽带测试时,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向数据中心微应用写入和读取预设字节长度的宽带测试数据,监控响应时间和响应报文,并根据所述响应时间和响应报文确定宽带测试结果;
当进行多场景性能测试中的并发测试时,上位机启动一个发送线程池,线程池内管理着多个同时存在的发送线程,在收到开始测试指令后,上位机通过多个测试微应用同时发送线程并发的业务数据到数据中心微应用,主线程再开启一个单独的接收线程对数据中心微应用的返回数据进行接收,在发送线程全部完成发送后,接收线程也完成了全部的返回数据接收,再把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一一提取存入存储库中,确定每条发送/接收数据的对应关系以及处理时间,判断报文响应是否正确和响应时间是否符合要求,确定并发测试结果。
优选地,其中所述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发送业务报文至所述数据中心微应用,基于所述消息主题监听数据中心微应用的响应数据,并基于所述响应数据确定测试结果,包括:
当进行通用接口测试时,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对数据中心微应用进行不同消息接口的逐一调用和访问,验证接口的返回值是否符合接口设计要求的格式,验证数据中心的通用接口是否合格,确定通用接口测试结果;
当进行业务接口测试时,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对被测应用提供的数据修改接口进行逐一调用和访问,验证接口的返回值是否符合接口设计要求的格式,确定业务接口测试结果;
当进行计量数据共享接口测试时,将计量共享数据存储在数据中心微应用,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对被测应用中的计量共享数据进行访问,测试数据中心微应用的计量数据共享接口是否正确可用,确定计量数据共享接口测试测试结果;
当进行配电数据共享接口测试时,将配电共享数据存储在数据中心微应用,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对被测应用中的配电共享数据进行访问,测试数据中心微应用的配电数据共享接口是否正确可用,确定配电数据共享接口测试结果。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数据中心微应用的测试分为功能测试、性能测试、接口测试三部分。功能测试包含业务功能类测试、数据访问权限测试,性能测试包括通用性能测试、多场景性能测试,接口测试包括通用接口测试、业务接口测试、计量数据共享接口测试和配电数据共享接口测试。测试体系如图4所示。
(1)数据中心微应用功能测试
数据中心微应用功能测试主要由数据分类存储检测、数据删除检测、数据初始化检测、恢复出厂设置检测、数据访问权限检测等组成。其中,数据分类存储、数据删除、数据初始化、恢复出厂设置等业务功能类测试可归为一种测试方法实现,数据访问权限检测则为单独的一类测试方法实现。
对于业务功能类测试项目,首先,检测软件创建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QTT连接(检测软件)客户端,初始化客户端后,与数据中心微应用所在的MQTT服务端建立连接,同时订阅数据中心微应用发布的MQTT消息。在与数据中心进行报文交互的过程中,检测软件修改报文中的应用标识,模拟业务微应用与数据中心微应用业务流程,来检验数据中心的业务功能是否存在异常、业务数据处理是否正确。测试报文的返回数据要通过检测软件的返回数据校验:静态返回数据用静态数据匹配库进行数据匹配;动态返回数据则根据发送报文,测试环境等参数进行动态算法校验。其中,静态数据匹配是指预先将期望的返回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在获得返回数据后,按配置将返回数据与静态数据进行精确结果匹配。动态数据校验则是根据不同的校验算法进行返回值的校验比对。不同的算法把发送数据,发送时间,期望返回数据表达式,实际返回数据,测试环境等值作为算法参数,再按算法逻辑生成校验结果。数据分类存储、删除等功能测试流程如图5所示。
对于数据访问权限测试,数据中心业务数据区与共享数据区的划分为该微应用的特有功能,根据业务要求,虚拟计量业务微应用应能正常访问到计量共享数据、计量业务数据及配电共享数据,而对于配电业务数据则没有访问权限。虚拟配电业务微应用应能正常访问到计量共享数据、配电共享数据及配电业务数据,而对于计量业务数据则没有访问权限。在测试流程中,向数据中心的业务数据区内写入计量业务数据、配电业务数据,向共享数据区内写入计量共享数据及配电共享数据。通过创建虚拟计量业务微应用、虚拟配电业务微应用来分别对业务数据区和共享数据区内的数据进行访问,然后通过静态数据匹配库或动态数据校验算法对访问结果进行校验,来验证数据中心业务数据区与共享数据区是否有效进行了数据访问保护。测试过程如图6所示。
在应用功能测试中,对于测试数据的校验,主要通过静态数据匹配和动态数据校验算法两种方式。静态数据匹配用于对简单的业务数据的结果分析,检测软件维护着静态数据匹配数据库,其中存储着常用的静态数据字段及对应的结果值,结果信息等。在检测软件接收到数据中心微应用响应的业务数据后,与静态数据匹配库中的数据进行匹配,获取对应的结果值和结果信息。动态数据校验算法用于对复杂的业务数据的结果分析,在测试过程中,部分业务数据会随着时间、通讯地址等参数发生变化,动态校验算法根据实际的测试参数,动态生成期望得到的业务数据和误差范围,并和数据中心微应用响应的业务数据运算比对,生成比对结果和结果信息。
(2)数据中心微应用性能测试
数据中心微应用性能测试主要由通用性能测试(CPU占用率检测、内存占用量检测)及多场景性能测试(频繁读写、带宽、并发)组成。其中,可将CPU占用率检测、内存占用量检测归为一种测试方法实现,频繁读写检测、带宽检测归为一种测试方法实现,并发检测单独归为一种测试方法实现。
对于通用性能测试(CPU占用率检测、内存占用量检测),向数据中心微应用所在容器下达停止、启动命令,等待数据中心启动完成,在数据中心微应用稳定运行的一段时间内,持续读取数据中心的CPU占用量、内存占用量,统计读取数据的平均值和最大值,验证是否满足数据中心微应用的通用性能要求。CPU占用率、内存占用量的测试流程如图7所示。
对于频繁读写检测与带宽测试,主要检测写入数据中心的数据频率和数据长度是否满足规范的要求。在进行频繁读写测试时,模拟业务微应用对数据中心进行反复不间断的写入、读取不同种类的数据,测试数据中心在频繁读写的情况时数据写入和读取时间是否满足要求。带宽测试通过向数据中心写入字节长度较大的数据,来验证数据中心对于大带宽数据的处理能力。测试流程如图8所示。
对于数据中心微应用的并发测试,目的是测试数据中心在多个微应用并发请求下,数据中心对请求的处理能力。测试方法需要保证多个线程不断并发请求数据中心,并且对数据中心的返回数据进行归类,使得请求线程与返回数据一一对应。在这种要求下,检测软件主线程启动一个发送线程池,线程池内管理着多个同时存在的发送线程,模拟多个微应用同时对数据中心发送数据。在收到开始测试指令后,发送线程并发的业务数据到数据中心,此时主线程再开启一个单独的接收线程对数据中心的返回数据进行接收。为了保证能够及时的接收数据中心返回的全部数据,接收线程只会把返回数据存储到一个高性能的队列之中,而不会对返回数据进行处理,以此来保证接收返回数据的高效性和线程安全。在发送线程全部完成发送后,接收线程也完成了全部的返回数据接收,此时再把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一一提取存入存储库中,整理每条发送/接收数据的对应关系以及处理时间,判断报文响应是否正确、响应时间是否符合要求。并发测试流程如图9所示。
(3)数据中心微应用接口测试
针对通用接口测试,微应用必须提供统一的通用消息接口以供系统和其他微应用访问。通过对数据中心不同消息接口的逐一调用、访问,验证接口的返回值是否符合接口设计要求的格式,验证数据中心的通用接口是否合格。
除数据中心通用接口测试外,还需针对数据中心业务接口、计量及配电数据共享接口开展测试。业务接口测试主要通过对数据中心提供的数据存储、更新、读取、删除等接口进行逐一调用、访问,验证是否符合接口设计要求的格式。数据中心的共享数据接口是实现数据共享的基本保障。计量共享接口是计量共享数据可共享给配电业务微应用的接口,配电共享接口是配电业务共享数据可共享给计量业务微应用的共享接口。通过数据存储在数据中心,再模拟其他业务微应用对共享数据进行访问,测试数据中心的数据共享接口是否正确可用。共享接口测试流程如10所示。
本发明基于提供的面向电力智能终端的数据中心微应用测试方法,可以形成一套终端数据中心微应用测试装置,该系统能够在电力智能终端挂网运行之前对数据中心微应用的功能、性能、接口进行全方位验证,保障厂家开发的数据中心微应用满足标准技术要求,为产品质量和后期现场试运行阶段提供良好的技术保证。
本发明方法不仅适用于数据中心微应用,对于电力智能终端其他业务微应用同样适用。由于新一代电力智能终端的业务功能均通过微应用实现,为确保终端挂装后安全可靠运行,厂家所研发的微应用在取得国网计量中心的合格检测报告之后,才能被允许上架至应用商店,用于后期下装至供货终端中。因此,终端及微应用厂家对于微应用测试台体具有较大的购置需求,用于指导厂家开展微应用开发及自测试工作,从而尽快通过检测,完成上架。
图1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面向电力智能终端的数据中心微应用的测试系统1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面向电力智能终端的数据中心微应用的测试系统1100,包括:建立连接单元1101、虚拟测试微应用单元1102和测试结果确定单元1103。
优选地,所述建立连接单元1101,用于使上位机订阅电力智能终端中数据中心微应用的消息主题。
优选地,所述虚拟测试微应用单元1102,用于使上位机根据测试任务的类型虚拟测试微应用。
优选地,其中在所述虚拟测试微应用单元1102,所述测试任务的类型包括:微应用功能测试、微应用性能测试和微应用接口测试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微应用功能测试,包括:业务功能测试和/或数据访问权限测试;所述微应用性能测试,包括:通用性能测试和/或多场景性能测试;所述微应用接口测试,包括:通用接口测试、业务接口测试、计量数据共享接口测试和配电数据共享接口测试中的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测试结果确定单元1103,用于使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发送业务报文至所述数据中心微应用,基于所述消息主题监听数据中心微应用的响应数据,并基于所述响应数据确定测试结果。
优选地,其中所述测试结果确定单元1103,用于:
当进行业务功能测试和/或数据访问权限测试时,若所述响应数据为静态返回数据,则基于静态数据匹配库中的静态数据对所述响应数据进行校验,以确定测试结果;若所述响应数据为动态返回数据,则基于动态数据匹配库中的动态期望数据对所述响应数据进行校验,以确定测试结果;其中,所述动态期望数据根据实际的测试参数按照预设算法生成。
优选地,其中测试结果确定单元1103,用于:
当进行通用性能测试时,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向数据中心微应用所在容器下达停止和启动命令,监控数据中心微应用在预设的稳定运行时间段内的CPU占用量和内存占用量,并基于所述CPU占用量和内存占用量验证所述数据中心微应用的通用性能是否满足要求,确定通用性能测试结果;
当进行多场景性能测试中的频繁读写测试时,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向数据中心微应用写入和读取读写测试数据,监控响应时间和响应报文,并根据所述响应时间和响应报文确定频繁读写测试结果;
当进行多场景性能测试中的宽带测试时,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向数据中心微应用写入和读取预设字节长度的宽带测试数据,监控响应时间和响应报文,并根据所述响应时间和响应报文确定宽带测试结果;
当进行多场景性能测试中的并发测试时,上位机启动一个发送线程池,线程池内管理着多个同时存在的发送线程,在收到开始测试指令后,上位机通过多个测试微应用同时发送线程并发的业务数据到数据中心微应用,主线程再开启一个单独的接收线程对数据中心微应用的返回数据进行接收,在发送线程全部完成发送后,接收线程也完成了全部的返回数据接收,再把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一一提取存入存储库中,确定每条发送/接收数据的对应关系以及处理时间,判断报文响应是否正确和响应时间是否符合要求,确定并发测试结果。
优选地,其中测试结果确定单元1103,用于:
当进行通用接口测试时,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对数据中心微应用进行不同消息接口的逐一调用和访问,验证接口的返回值是否符合接口设计要求的格式,验证数据中心的通用接口是否合格,确定通用接口测试结果;
当进行业务接口测试时,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对被测应用提供的数据修改接口进行逐一调用和访问,验证接口的返回值是否符合接口设计要求的格式,确定业务接口测试结果;
当进行计量数据共享接口测试时,将计量共享数据存储在数据中心微应用,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对被测应用中的计量共享数据进行访问,测试数据中心微应用的计量数据共享接口是否正确可用,确定计量数据共享接口测试测试结果;
当进行配电数据共享接口测试时,将配电共享数据存储在数据中心微应用,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对被测应用中的配电共享数据进行访问,测试数据中心微应用的配电数据共享接口是否正确可用,确定配电数据共享接口测试结果。
优选地,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供电电源,用于向所述上位机和电力智能终端供电,所述电力智能终端包括至少一个标准样机工装;数据中心微应用安装于标准样机工装中。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面向电力智能终端的数据中心微应用的测试系统1100与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面向电力智能终端的数据中心微应用的测试方法100相对应,在此不再赘述。
已经通过参考少量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正如附带的专利权利要求所限定的,除了本发明以上公开的其他的实施例等同地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通常地,在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所有术语都根据他们在技术领域的通常含义被解释,除非在其中被另外明确地定义。所有的参考“一个/所述/该[装置、组件等]”都被开放地解释为所述装置、组件等中的至少一个实例,除非另外明确地说明。这里公开的任何方法的步骤都没必要以公开的准确的顺序运行,除非明确地说明。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面向电力智能终端的数据中心微应用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上位机订阅电力智能终端中数据中心微应用的消息主题;
所述上位机根据测试任务的类型虚拟测试微应用;
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发送业务报文至所述数据中心微应用,基于所述消息主题监听数据中心微应用的响应数据,并基于所述响应数据确定测试结果;
其中,所述测试任务的类型包括:微应用功能测试、微应用性能测试和微应用接口测试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微应用功能测试,包括:业务功能测试和/或数据访问权限测试;所述微应用性能测试,包括:通用性能测试和/或多场景性能测试;所述微应用接口测试,包括:通用接口测试、业务接口测试、计量数据共享接口测试和配电数据共享接口测试中的少一种;
其中,所述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发送业务报文至所述数据中心微应用,基于所述消息主题监听数据中心微应用的响应数据,并基于所述响应数据确定测试结果,包括:
当进行通用性能测试时,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向数据中心微应用所在容器下达停止和启动命令,监控数据中心微应用在预设的稳定运行时间段内的CPU占用量和内存占用量,并基于所述CPU占用量和内存占用量验证所述数据中心微应用的通用性能是否满足要求,确定通用性能测试结果;
当进行多场景性能测试中的频繁读写测试时,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向数据中心微应用写入和读取读写测试数据,监控响应时间和响应报文,并根据所述响应时间和响应报文确定频繁读写测试结果;
当进行多场景性能测试中的宽带测试时,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向数据中心微应用写入和读取预设字节长度的宽带测试数据,监控响应时间和响应报文,并根据所述响应时间和响应报文确定宽带测试结果;
当进行多场景性能测试中的并发测试时,上位机启动一个发送线程池,线程池内管理着多个同时存在的发送线程,在收到开始测试指令后,上位机通过多个测试微应用同时发送线程并发的业务数据到数据中心微应用,主线程再开启一个单独的接收线程对数据中心微应用的返回数据进行接收,在发送线程全部完成发送后,接收线程也完成了全部的返回数据接收,再把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一一提取存入存储库中,确定每条发送/接收数据的对应关系以及处理时间,判断报文响应是否正确和响应时间是否符合要求,确定并发测试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响应数据确定测试结果,包括:
当进行业务功能测试和/或数据访问权限测试时,若所述响应数据为静态返回数据,则基于静态数据匹配库中的静态数据对所述响应数据进行校验,以确定测试结果;若所述响应数据为动态返回数据,则基于动态数据匹配库中的动态期望数据对所述响应数据进行校验,以确定测试结果;其中,所述动态期望数据根据实际的测试参数按照预设算法生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发送业务报文至所述数据中心微应用,基于所述消息主题监听数据中心微应用的响应数据,并基于所述响应数据确定测试结果,包括:
当进行通用接口测试时,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对数据中心微应用进行不同消息接口的逐一调用和访问,验证接口的返回值是否符合接口设计要求的格式,验证数据中心的通用接口是否合格,确定通用接口测试结果;
当进行业务接口测试时,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对被测应用提供的数据修改接口进行逐一调用和访问,验证接口的返回值是否符合接口设计要求的格式,确定业务接口测试结果;
当进行计量数据共享接口测试时,将计量共享数据存储在数据中心微应用,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对被测应用中的计量共享数据进行访问,测试数据中心微应用的计量数据共享接口是否正确可用,确定计量数据共享接口测试结果;
当进行配电数据共享接口测试时,将配电共享数据存储在数据中心微应用,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对被测应用中的配电共享数据进行访问,测试数据中心微应用的配电数据共享接口是否正确可用,确定配电数据共享接口测试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供电电源向所述上位机和电力智能终端供电,所述电力智能终端包括至少一个标准样机工装;数据中心微应用安装于标准样机工装中。
5.一种面向电力智能终端的数据中心微应用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建立连接单元,用于使上位机订阅电力智能终端中数据中心微应用的消息主题;
虚拟测试微应用单元,用于使所述上位机根据测试任务的类型虚拟测试微应用;
测试结果确定单元,用于使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发送业务报文至所述数据中心微应用,基于所述消息主题监听数据中心微应用的响应数据,并基于所述响应数据确定测试结果;
其中,在所述虚拟测试微应用单元,所述测试任务的类型包括:微应用功能测试、微应用性能测试和微应用接口测试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微应用功能测试,包括:业务功能测试和/或数据访问权限测试;所述微应用性能测试,包括:通用性能测试和/或多场景性能测试;所述微应用接口测试,包括:通用接口测试、业务接口测试、计量数据共享接口测试和配电数据共享接口测试中的少一种;
其中,测试结果确定单元,用于:
当进行通用性能测试时,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向数据中心微应用所在容器下达停止和启动命令,监控数据中心微应用在预设的稳定运行时间段内的CPU占用量和内存占用量,并基于所述CPU占用量和内存占用量验证所述数据中心微应用的通用性能是否满足要求,确定通用性能测试结果;
当进行多场景性能测试中的频繁读写测试时,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向数据中心微应用写入和读取读写测试数据,监控响应时间和响应报文,并根据所述响应时间和响应报文确定频繁读写测试结果;
当进行多场景性能测试中的宽带测试时,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向数据中心微应用写入和读取预设字节长度的宽带测试数据,监控响应时间和响应报文,并根据所述响应时间和响应报文确定宽带测试结果;
当进行多场景性能测试中的并发测试时,上位机启动一个发送线程池,线程池内管理着多个同时存在的发送线程,在收到开始测试指令后,上位机通过多个测试微应用同时发送线程并发的业务数据到数据中心微应用,主线程再开启一个单独的接收线程对数据中心微应用的返回数据进行接收,在发送线程全部完成发送后,接收线程也完成了全部的返回数据接收,再把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一一提取存入存储库中,确定每条发送/接收数据的对应关系以及处理时间,判断报文响应是否正确和响应时间是否符合要求,确定并发测试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结果确定单元,用于:
当进行业务功能测试和/或数据访问权限测试时,若所述响应数据为静态返回数据,则基于静态数据匹配库中的静态数据对所述响应数据进行校验,以确定测试结果;若所述响应数据为动态返回数据,则基于动态数据匹配库中的动态期望数据对所述响应数据进行校验,以确定测试结果;其中,所述动态期望数据根据实际的测试参数按照预设算法生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测试结果确定单元,用于:
当进行通用接口测试时,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对数据中心微应用进行不同消息接口的逐一调用和访问,验证接口的返回值是否符合接口设计要求的格式,验证数据中心的通用接口是否合格,确定通用接口测试结果;
当进行业务接口测试时,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对被测应用提供的数据修改接口进行逐一调用和访问,验证接口的返回值是否符合接口设计要求的格式,确定业务接口测试结果;
当进行计量数据共享接口测试时,将计量共享数据存储在数据中心微应用,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对被测应用中的计量共享数据进行访问,测试数据中心微应用的计量数据共享接口是否正确可用,确定计量数据共享接口测试结果;
当进行配电数据共享接口测试时,将配电共享数据存储在数据中心微应用,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对被测应用中的配电共享数据进行访问,测试数据中心微应用的配电数据共享接口是否正确可用,确定配电数据共享接口测试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供电电源,用于向所述上位机和电力智能终端供电,所述电力智能终端包括至少一个标准样机工装;数据中心微应用安装于标准样机工装中。
CN202210880735.2A 2022-07-26 2022-07-26 面向电力智能终端的数据中心微应用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49428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80735.2A CN114942891B (zh) 2022-07-26 2022-07-26 面向电力智能终端的数据中心微应用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80735.2A CN114942891B (zh) 2022-07-26 2022-07-26 面向电力智能终端的数据中心微应用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42891A CN114942891A (zh) 2022-08-26
CN114942891B true CN114942891B (zh) 2022-10-21

Family

ID=82910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80735.2A Active CN114942891B (zh) 2022-07-26 2022-07-26 面向电力智能终端的数据中心微应用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4289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6726A (zh) * 2018-11-28 2019-04-19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九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数据中心的工业信息交互系统及方法
CN110442814A (zh) * 2019-06-19 2019-11-1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泛在电力物联网智能终端的数据交互系统及方法
CN111697690A (zh) * 2020-05-20 2020-09-22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配电物联网低压设备功能测试装置
CN114679691A (zh) * 2022-03-15 2022-06-28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面向智能融合终端的边缘计算与承载能力测试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17027B2 (en) * 2012-09-03 2015-08-25 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pliance testing in a cloud storage environmen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6726A (zh) * 2018-11-28 2019-04-19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九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数据中心的工业信息交互系统及方法
CN110442814A (zh) * 2019-06-19 2019-11-1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泛在电力物联网智能终端的数据交互系统及方法
CN111697690A (zh) * 2020-05-20 2020-09-22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配电物联网低压设备功能测试装置
CN114679691A (zh) * 2022-03-15 2022-06-28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面向智能融合终端的边缘计算与承载能力测试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42891A (zh) 2022-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78038B (zh) 云端测试及远端监控集成电路装置的验证的方法及其系统
US7296190B2 (en) Parallel text execution on low-end emulators and devices
CN110162977A (zh) 一种Android车载终端系统漏洞检测系统及方法
KR102158754B1 (ko) 스마트 네트워크 인터페이스 카드의 조작 방법 및 조작 장치
CN101090295A (zh) 一种ason网络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3206763A (zh) 一种适应于物联管理平台的仿真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0275833B (zh) 一种通用测试设备及使用方法
CN110109824B (zh) 大数据自动回归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2981949A (zh) 一种在线自动测试服务器的方法
CN112634047A (zh) 外汇交易模拟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50676A (zh) 软件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56521A (zh) 任务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68471A (zh) 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42891B (zh) 面向电力智能终端的数据中心微应用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3676366A (zh) 一种电力通信协议的一致性测试工具
US7873498B2 (en) Remote hardware insp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5742823A (en) Total object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with assembly line features and certification of results
CN112199273A (zh) 一种虚拟机压力/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2561690A (zh) 信用卡分期业务接口的测试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13861A (zh) 物联网系统的性能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454856A (zh) 多应用的安全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760750B (zh) 一种智能设备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795319A (zh) 内存数据库的性能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78358B (zh) 一种基于软件容器的试验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4401032B (zh) 面向卫星通信综测仪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