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31489B - 一种预防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辅助锻炼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防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辅助锻炼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31489B
CN114931489B CN202210621288.9A CN202210621288A CN114931489B CN 114931489 B CN114931489 B CN 114931489B CN 202210621288 A CN202210621288 A CN 202210621288A CN 114931489 B CN114931489 B CN 1149314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 rope
reset
finger
holding frame
stay co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2128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31489A (zh
Inventor
张奕
陈香萍
劳月文
庄一渝
赵金晶
汪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221062128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314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314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314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314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314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 A61H1/0274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for the upper limbs
    • A61H1/0285Han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4Special force transmission means, i.e. between the driving means and the interface with the user
    • A61H2201/1409Hydraulic or pneumatic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6Arms
    • A61H2205/065Hands
    • A61H2205/067Fing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辅助锻炼工具,具体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包括握框,所述握框的一侧设有支撑挡板,所述握框、支撑挡板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绑带,所述握框中设有伸缩组件,本发明,通过设置握框、伸缩组件并配合使用伸缩组件,开启气囊输气泵机,伸缩气囊中气体通过多个通槽均匀进入疏气筒,并经过导气管进入气囊输气泵机中,此时,伸缩气囊均匀收缩,同步带动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移动,且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远离伸缩气囊的一端同步向握框的一侧移动,对应固指组件拉动患者手指同步向握框的一侧移动,手指握住握框,四指进入第一指槽中,且拇指进入第二指槽中,进而实现患者的自动辅助握拳。

Description

一种预防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辅助锻炼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预防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辅助锻炼工具。
背景技术
PICC因其留置时间长、易操作、安全,避免药物外渗,被广泛应用于静脉营养、化疗、抗生素治疗等领域,为患者提供了方便有效的静脉通道。随着PICC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并发症也备受医护人员的关注。
PICC相关性血栓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中有症状的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47%~15.20%,无症状的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38.50%~48.82%"-5。有研究表明,血栓形成易诱发肺栓塞,进而危及生命;血栓形成后所致的患肢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药物溶栓效果不理想,可造成非计划性拔管,从而中断治疗,增加治疗费用5-7。
上肢血液流速减慢,是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握拳锻炼已广泛运用于PICC患者中,握拳运动可改善上肢静脉血液循环,减少PICC相关性血栓的形成,但ICU患者因为意识不清无法自主握拳,容易出现PICC相关性血栓病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预防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辅助锻炼工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辅助锻炼工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防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辅助锻炼工具,包括握框,所述握框的一侧设有支撑挡板,所述握框、支撑挡板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绑带,所述握框中设有伸缩组件,所述握框的外侧设有拉动组件,所述支撑挡板上设有复位组件,所述支撑挡板靠近握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垫。
优选地,所述握框的外壁开设有四个第一指槽,所述握框的顶部卡设有第二指槽,所述第一指槽中固定卡设有缓冲垫。
优选地,所述握框中开设有和伸缩组件配合使用的伸缩腔体,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伸缩气囊,所述伸缩气囊活动卡接在伸缩腔体中,所述伸缩气囊中固定插设有疏气筒,所述疏气筒的外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通槽,所述疏气筒的底部穿过伸缩气囊、握框的下表面,所述疏气筒的底部设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内壁顶部固定卡设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螺纹安装在疏气筒的底部,所述疏气筒的内壁底部固定卡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下表面设有密封垫圈,所述螺纹管的上表面和密封垫圈的下表面接触。
优选地,所述拉动组件包括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所述第一拉绳设有和第一指槽对应的四个,所述第一拉绳的端部活动贯穿缓冲垫、第一指槽并延伸进伸缩腔体中,所述第一拉绳的端部固定安装在伸缩气囊的外壁,所述第二拉绳的位置和第二指槽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第二拉绳的端部活动贯穿第二指槽并延伸进伸缩腔体中,所述第二拉绳的端部固定安装在伸缩气囊的外壁,所述第一拉绳、第二拉绳远离伸缩气囊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固指组件。
优选地,所述固指组件包括弧形指套,所述弧形指套为布料材质,所述弧形指套对应固定安装在第一拉绳、第二拉绳远离伸缩气囊的一侧,所述弧形指套的一端部一体成型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和弧形指套的外壁均设有魔术贴,所述弧形指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优选地,所述复位组件包括第三拉绳和第四拉绳,所述第三拉绳设有和第一拉绳对应的四个,所述第四拉绳设有和第二拉绳对应的一个,所述支撑挡板靠近第二拉绳的一侧成型有L型架,所述第三拉绳活动贯穿支撑挡板远离L型架的一侧,所述第四拉绳活动贯穿L型架,所述支撑挡板远离握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上下对称分布的复位外框,两个所述复位外框之间转动卡设有复位轴,所述复位轴的外壁固定套设有和第三拉绳对应的四个第一收卷框,所述第三拉绳的端部分别收卷在对应第一收卷框的外侧,所述复位轴的外壁固定套设有和第四拉绳对应的第二收卷框,所述第四拉绳收卷在第二收卷框的外侧,所述第四拉绳的外侧活动套设有多个定位圈,所述定位圈固定安装在支撑挡板、支撑挡板的外壁,所述复位外框中均设有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位于复位轴的外侧,所述复位扭簧的一端和复位外框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复位扭簧的另一端和复位轴的外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三拉绳和第四拉绳远离复位轴的一侧也固定安装有固指组件,所述固指组件通过弧形指套对应固定安装在第三拉绳和第四拉绳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挡板为塑料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设置握框、伸缩组件并配合使用伸缩组件,开启气囊输气泵机,伸缩气囊中气体通过多个通槽均匀进入疏气筒,并经过导气管进入气囊输气泵机中,此时,伸缩气囊均匀收缩,同步带动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移动,且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远离伸缩气囊的一端同步向握框的一侧移动,对应固指组件拉动患者手指同步向握框的一侧移动,手指握住握框,四指进入第一指槽中,且拇指进入第二指槽中,进而实现患者的自动辅助握拳;
2.通过设置复位组件,患者自动辅助握拳时,通过固指组件同步拉动第三拉绳和第四拉绳向握框的一侧移动,驱动第一收卷框、第二收卷框带动复位轴转动,第三拉绳和第四拉绳在对应的第一收卷框、第二收卷框上放卷,从而带动复位扭簧进行扭转收缩,当伸缩气囊均匀伸展时,伸缩气囊不在拉动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移动,此时,复位扭簧复位,驱动第一收卷框、第二收卷框反向转动,带动第三拉绳和第四拉绳在对应的第一收卷框、第二收卷框上收卷,从而拉动第三拉绳和第四拉绳并通过固指组件拉动手指同步背向握框的一侧移动,进行患者手指的复位,并拉动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复位,以此便于实现对病患进行自动式多组辅助握拳,有效预防病患血栓形成和水肿;
3.通过设置螺纹管、限位环和密封垫圈,进行导气管、疏气筒之间的密封螺纹连接,防止漏气,且便于导气管的拆卸,从而提升伸缩组件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中握框和伸缩组件及拉动组件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伸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5中B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中支撑挡板和复位组件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支撑挡板和复位组件的另一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图8中C处的放大图。
图中:1、握框;2、支撑挡板;3、绑带;4、伸缩组件;5、拉动组件;6、复位组件;7、防护垫;8、固指组件;81、弧形指套;82、连接部;83、魔术贴;84、防滑垫;101、第一指槽;102、第二指槽;11、缓冲垫;103、伸缩腔体;41、伸缩气囊;42、疏气筒;421、通槽;43、导气管;44、螺纹管;45、限位环;451、密封垫圈;51、第一拉绳;52、第二拉绳;21、L型架;61、第三拉绳;62、第四拉绳;621、定位圈;63、复位外框;64、复位轴;65、第一收卷框;66、第二收卷框;67、复位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9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防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辅助锻炼工具,包括握框1,握框1的一侧设有支撑挡板2,支撑挡板2为塑料材质,支撑挡板2具有一定的弯折效果;握框1、支撑挡板2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绑带3,使用时,将病患的手部置于握框1、支撑挡板2之间,通过使用上下侧的绑带3进行定位,握框1中设有伸缩组件4,握框1的外侧设有拉动组件5,支撑挡板2上设有复位组件6,支撑挡板2靠近握框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垫7。
握框1的外壁开设有四个第一指槽101,握框1的顶部卡设有第二指槽102,病患的手部握住握框1,使病患的四指和第一指槽101对应,且拇指和第二指槽102对应,便于后续病患握拳时,手指握住握框1,四指进入第一指槽101中,且拇指进入第二指槽102中,第一指槽101中固定卡设有缓冲垫11,通过设置缓冲垫11,四指进入第一指槽101中时进行缓冲防护。
握框1中开设有和伸缩组件4配合使用的伸缩腔体103,伸缩组件4包括伸缩气囊41,伸缩气囊41活动卡接在伸缩腔体103中,伸缩气囊41中固定插设有疏气筒42,疏气筒42的外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通槽421,疏气筒42的底部穿过伸缩气囊41、握框1的下表面,疏气筒42的底部设有导气管43,导气管43的内壁顶部固定卡设有螺纹管44,螺纹管44螺纹安装在疏气筒42的底部,进行导气管43、疏气筒42的螺纹连接,便于导气管43、疏气筒42之间的拆卸,疏气筒42的内壁底部固定卡设有限位环45,限位环45的下表面设有密封垫圈451,螺纹管44的上表面和密封垫圈451的下表面接触,通过设置限位环45、密封垫圈451,进行导气管43、疏气筒42之间的密封,防止漏气,从而提升伸缩组件4的使用效果,使用时,将导气管43的端部和气囊输气泵机的进出气端进行连接,开启气囊输气泵机,伸缩气囊41中气体通过多个通槽421均匀进入疏气筒42,并经过导气管43进入气囊输气泵机中,此时,伸缩气囊41均匀收缩,随后,气囊输气泵机将气体通过导气管43、疏气筒42和多个通槽421均匀输入至伸缩气囊41中,伸缩气囊41均匀伸展。
拉动组件5包括第一拉绳51和第二拉绳52,第一拉绳51设有和第一指槽101对应的四个,第一拉绳51的端部活动贯穿缓冲垫11、第一指槽101并延伸进伸缩腔体103中,第一拉绳51的端部固定安装在伸缩气囊41的外壁,第二拉绳52的位置和第二指槽102的位置相互对应,第二拉绳52的端部活动贯穿第二指槽102并延伸进伸缩腔体103中,第二拉绳52的端部固定安装在伸缩气囊41的外壁,当伸缩气囊41均匀收缩,同步带动第一拉绳51和第二拉绳52移动,且第一拉绳51和第二拉绳52远离伸缩气囊41的一端同步向握框1的一侧移动,第一拉绳51、第二拉绳52远离伸缩气囊41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固指组件8。
固指组件8包括弧形指套81,弧形指套81为布料材质,弧形指套81对应固定安装在第一拉绳51、第二拉绳52远离伸缩气囊41的一侧,弧形指套81的一端部一体成型有连接部82,连接部82和弧形指套81的外壁均设有魔术贴83,弧形指套8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防滑垫84,使用时,将第一拉绳51、第二拉绳52端部的弧形指套81套在患者对应手指外侧,并使用连接部82上的魔术贴83和弧形指套81外壁的魔术贴83进行粘贴,直至防滑垫84和手指紧密贴合,进行患者手指和拉动组件5的连接,从而通过第一拉绳51和第二拉绳52远离伸缩气囊41的一端同步向握框1的一侧移动时,对应固指组件8拉动患者手指同步向握框1的一侧移动,进而实现患者的自动辅助握拳,预防病患血栓形成和水肿。
复位组件6包括第三拉绳61和第四拉绳62,第三拉绳61设有和第一拉绳51对应的四个,第四拉绳62设有和第二拉绳52对应的一个,支撑挡板2靠近第二拉绳52的一侧成型有L型架21,第三拉绳61活动贯穿支撑挡板2远离L型架21的一侧,第四拉绳62活动贯穿L型架21;第三拉绳61和第四拉绳62远离复位轴64的一侧也固定安装有固指组件8,固指组件8通过弧形指套81对应固定安装在第三拉绳61和第四拉绳62上,使用时,将第三拉绳61、第四拉绳62端部的弧形指套81套在患者对应手指外侧,并使用连接部82上的魔术贴83和弧形指套81外壁的魔术贴83进行粘贴,直至防滑垫84和手指紧密贴合,进行患者手指和复位组件6的连接,患者自动辅助握拳时,通过固指组件8同步拉动第三拉绳61和第四拉绳62向握框1的一侧移动;
支撑挡板2远离握框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上下对称分布的复位外框63,两个复位外框63之间转动卡设有复位轴64,复位轴64可实现在复位外框63之间进行转动,复位轴64的外壁固定套设有和第三拉绳61对应的四个第一收卷框65,第三拉绳61的端部分别收卷在对应第一收卷框65的外侧,复位轴64的外壁固定套设有和第四拉绳62对应的第二收卷框66,第四拉绳62收卷在第二收卷框66的外侧,第四拉绳62的外侧活动套设有多个定位圈621,定位圈621固定安装在支撑挡板2、支撑挡板2的外壁,通过设置定位圈621,对第四拉绳62的移动进行导向定位,从而提升第四拉绳62移动稳定性,复位外框63中均设有复位扭簧67,复位扭簧67位于复位轴64的外侧,复位扭簧67的一端和复位外框63的内侧固定连接,复位扭簧67的另一端和复位轴64的外壁固定连接,患者自动辅助握拳时,通过固指组件8同步拉动第三拉绳61和第四拉绳62向握框1的一侧移动,驱动第一收卷框65、第二收卷框66带动复位轴64转动,第三拉绳61和第四拉绳62在对应的第一收卷框65、第二收卷框66上放卷,从而带动复位扭簧67进行扭转收缩,当伸缩气囊41均匀伸展时,伸缩气囊41不在拉动第一拉绳51和第二拉绳52移动,此时,复位扭簧67复位,驱动第一收卷框65、第二收卷框66反向转动,带动第三拉绳61和第四拉绳62在对应的第一收卷框65、第二收卷框66上收卷,从而拉动第三拉绳61和第四拉绳62并通过固指组件8拉动手指同步背向握框1的一侧移动,进行患者手指的复位,并拉动第一拉绳51和第二拉绳52复位。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病患的手部置于握框1、支撑挡板2之间,通过使用上下侧的绑带3进行定位;
并将第一拉绳51、第二拉绳52端部的弧形指套81套在患者对应手指外侧,并使用连接部82上的魔术贴83和弧形指套81外壁的魔术贴83进行粘贴,直至防滑垫84和手指紧密贴合,进行患者手指和拉动组件5的连接;以及将第三拉绳61、第四拉绳62端部的弧形指套81套在患者对应手指外侧,并使用连接部82上的魔术贴83和弧形指套81外壁的魔术贴83进行粘贴,直至防滑垫84和手指紧密贴合,进行患者手指和复位组件6的连接;
随后,开启气囊输气泵机,伸缩气囊41中气体通过多个通槽421均匀进入疏气筒42,并经过导气管43进入气囊输气泵机中,此时,伸缩气囊41均匀收缩,随后,气囊输气泵机将气体通过导气管43、疏气筒42和多个通槽421均匀输入至伸缩气囊41中,伸缩气囊41均匀伸展;
当伸缩气囊41均匀收缩,同步带动第一拉绳51和第二拉绳52移动,且第一拉绳51和第二拉绳52远离伸缩气囊41的一端同步向握框1的一侧移动,对应固指组件8拉动患者手指同步向握框1的一侧移动,手指握住握框1,四指进入第一指槽101中,且拇指进入第二指槽102中,进而实现患者的自动辅助握拳;
患者自动辅助握拳时,通过固指组件8同步拉动第三拉绳61和第四拉绳62向握框1的一侧移动,驱动第一收卷框65、第二收卷框66带动复位轴64转动,第三拉绳61和第四拉绳62在对应的第一收卷框65、第二收卷框66上放卷,从而带动复位扭簧67进行扭转收缩,当伸缩气囊41均匀伸展时,伸缩气囊41不在拉动第一拉绳51和第二拉绳52移动,此时,复位扭簧67复位,驱动第一收卷框65、第二收卷框66反向转动,带动第三拉绳61和第四拉绳62在对应的第一收卷框65、第二收卷框66上收卷,从而拉动第三拉绳61和第四拉绳62并通过固指组件8拉动手指同步背向握框1的一侧移动,进行患者手指的复位,并拉动第一拉绳51和第二拉绳52复位;
以此实现对病患进行自动式多组辅助握拳,有效预防病患血栓形成和水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预防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辅助锻炼工具,包括握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框(1)的一侧设有支撑挡板(2),所述握框(1)、支撑挡板(2)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绑带(3),所述握框(1)中设有伸缩组件(4),所述握框(1)的外侧设有拉动组件(5),所述支撑挡板(2)上设有复位组件(6),所述支撑挡板(2)靠近握框(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垫(7);
所述握框(1)的外壁开设有四个第一指槽(101),所述握框(1)的顶部卡设有第二指槽(102),所述第一指槽(101)中固定卡设有缓冲垫(11);
所述握框(1)中开设有和伸缩组件(4)配合使用的伸缩腔体(103),所述伸缩组件(4)包括伸缩气囊(41),所述伸缩气囊(41)活动卡接在伸缩腔体(103)中,所述伸缩气囊(41)中固定插设有疏气筒(42),所述疏气筒(42)的外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通槽(421),所述疏气筒(42)的底部穿过伸缩气囊(41)、握框(1)的下表面,所述疏气筒(42)的底部设有导气管(43),所述导气管(43)的内壁顶部固定卡设有螺纹管(44),所述螺纹管(44)螺纹安装在疏气筒(42)的底部,所述疏气筒(42)的内壁底部固定卡设有限位环(45),所述限位环(45)的下表面设有密封垫圈(451),所述螺纹管(44)的上表面和密封垫圈(451)的下表面接触;
所述拉动组件(5)包括第一拉绳(51)和第二拉绳(52),所述第一拉绳(51)设有和第一指槽(101)对应的四个,所述第一拉绳(51)的端部活动贯穿缓冲垫(11)、第一指槽(101)并延伸进伸缩腔体(103)中,所述第一拉绳(51)的端部固定安装在伸缩气囊(41)的外壁,所述第二拉绳(52)的位置和第二指槽(102)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第二拉绳(52)的端部活动贯穿第二指槽(102)并延伸进伸缩腔体(103)中,所述第二拉绳(52)的端部固定安装在伸缩气囊(41)的外壁,所述第一拉绳(51)、第二拉绳(52)远离伸缩气囊(41)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固指组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辅助锻炼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指组件(8)包括弧形指套(81),所述弧形指套(81)为布料材质,所述弧形指套(81)对应固定安装在第一拉绳(51)、第二拉绳(52)远离伸缩气囊(41)的一侧,所述弧形指套(81)的一端部一体成型有连接部(82),所述连接部(82)和弧形指套(81)的外壁均设有魔术贴(83),所述弧形指套(8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防滑垫(8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防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辅助锻炼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6)包括第三拉绳(61)和第四拉绳(62),所述第三拉绳(61)设有和第一拉绳(51)对应的四个,所述第四拉绳(62)设有和第二拉绳(52)对应的一个,所述支撑挡板(2)靠近第二拉绳(52)的一侧成型有L型架(21),所述第三拉绳(61)活动贯穿支撑挡板(2)远离L型架(21)的一侧,所述第四拉绳(62)活动贯穿L型架(21),所述支撑挡板(2)远离握框(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上下对称分布的复位外框(63),两个所述复位外框(63)之间转动卡设有复位轴(64),所述复位轴(64)的外壁固定套设有和第三拉绳(61)对应的四个第一收卷框(65),所述第三拉绳(61)的端部分别收卷在对应第一收卷框(65)的外侧,所述复位轴(64)的外壁固定套设有和第四拉绳(62)对应的第二收卷框(66),所述第四拉绳(62)收卷在第二收卷框(66)的外侧,所述第四拉绳(62)的外侧活动套设有多个定位圈(621),所述定位圈(621)固定安装在支撑挡板(2)、支撑挡板(2)的外壁,所述复位外框(63)中均设有复位扭簧(67),所述复位扭簧(67)位于复位轴(64)的外侧,所述复位扭簧(67)的一端和复位外框(63)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复位扭簧(67)的另一端和复位轴(64)的外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防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辅助锻炼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拉绳(61)和第四拉绳(62)远离复位轴(64)的一侧也固定安装有固指组件(8),所述固指组件(8)通过弧形指套(81)对应固定安装在第三拉绳(61)和第四拉绳(6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辅助锻炼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挡板(2)为塑料材质。
CN202210621288.9A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预防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辅助锻炼工具 Active CN1149314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21288.9A CN114931489B (zh)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预防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辅助锻炼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21288.9A CN114931489B (zh)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预防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辅助锻炼工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31489A CN114931489A (zh) 2022-08-23
CN114931489B true CN114931489B (zh) 2023-05-26

Family

ID=82866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21288.9A Active CN114931489B (zh)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预防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辅助锻炼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3148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76569A (en) * 1989-09-15 1991-12-31 Gootter Steven M Contoured grip for exercising the hand
US5531668A (en) * 1995-02-06 1996-07-02 D'mannco, Inc. Inflatable palmar bladder
KR102082280B1 (ko) * 2018-03-22 2020-02-27 (주)대성마리프 글러브 타입 수관절 치료장치
CN209137241U (zh) * 2018-06-29 2019-07-23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一种手功能康复锻炼器
CN110102013A (zh) * 2019-05-15 2019-08-09 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一种医用多功能手指锻炼装置
CN110638606A (zh) * 2019-09-09 2020-01-03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一种多功能上肢护理垫
CN213697781U (zh) * 2020-04-29 2021-07-16 柳州市人民医院 一种偏瘫病人手指康复训练器
CN213789837U (zh) * 2020-11-30 2021-07-27 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 一种脑卒中患者手部锻炼用辅助器
CN112494275B (zh) * 2020-12-10 2022-11-08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一种创伤康复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31489A (zh) 2022-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50005U (zh) 一种带固定装置的腹腔穿刺器
CN114931489B (zh) 一种预防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辅助锻炼工具
CN211188602U (zh) Picc维护手臂支撑架
CN211273054U (zh) 一种picc置管用功能管夹结构
CN111728796A (zh) 血液透析室护理用床边固定装置
CN218685547U (zh) 一种留置针固定结构
CN212490652U (zh) 一种牙椅头部固定装置
CN208927249U (zh) 一种picc固定结构
CN213432327U (zh) 一种儿科临床输液保护器
CN211912430U (zh) 一种新型精神护理输液固定器
CN219835733U (zh) 一种可调式病人约束带
CN215875723U (zh) 一种便于保护患者的透析管路防护装置
CN217014923U (zh) 一种留置针固定装置
CN219804080U (zh) 一种留置针防压护理装置
CN220967807U (zh) 一种儿科护理输液臂套
CN214860381U (zh) 一种血液透析管路固定导向装置
CN220459743U (zh) 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
CN219963711U (zh) 一种手术用插管固定装置
CN215275071U (zh) 一种小儿头部留置针固定带
CN212593468U (zh) 一种具有伸缩功能的阴道填塞吸附栓
CN218500849U (zh) 一种适用橡皮障的改良吸唾管
CN210020649U (zh) 一种多功能输液港插针拔针装置
CN217793976U (zh) 包裹海绵体的留置针结构
CN220046797U (zh) 一种尿管用固定装置
CN213406776U (zh) 一种肾内科用具有透析管道限位结构的诊疗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