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28649A - 基于区块链的多平台业务实现方法、装置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区块链的多平台业务实现方法、装置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28649A
CN114928649A CN202210449805.9A CN202210449805A CN114928649A CN 114928649 A CN114928649 A CN 114928649A CN 202210449805 A CN202210449805 A CN 202210449805A CN 114928649 A CN114928649 A CN 1149286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latform
file
file data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4980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28649B (zh
Inventor
王锐
刘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Quality Stark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Quality Stark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Quality Stark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Quality Stark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4980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286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286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286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286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286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47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involving digital signa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基于区块链的多平台业务实现方法、装置和设备,方法包括:响应于本地业务系统发送的第一文件数据,判定其对应的接收平台类型;若接收平台类型为第一类平台,则将其发送至对应的第一数据文件接收平台;若接收平台类型为第二类平台,则将第一文件数据转化为标准文件数据,并发送至第二数据文件接收平台;接收确认接收的信息;在本发明中通过对同类平台与非同类平台采取不同的数据传输策略,使多个同类节点间可以进行不同格式的业务数据的传输,同时通过在每个本地节点制定对接区块链标准数据文件的模板,使不同种类的业务系统之间也能通过区块链网络进行业务数据的传输。

Description

基于区块链的多平台业务实现方法、装置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基于区块链的多平台业务实现方法、装置和设备。
背景技术
区块链技术构建在传输网络(也可称为区块链网络)之上,传输网络中的分布式节点设备(以下简称为节点)通过运行区块链程序,实现以预设共识策略生成区块数据,并利用链式数据结构验证与存储区块数据,最终实现了数据防篡改机制,为业务开展提供了安全可信的技术新思路。
在现有的区块链中包含多个区块链节点,节点间通过共识算法、数据传输等实现理财业务的办理,在现实运行场景中,节点间的业务数据格式不完全相同,该不完全相同又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为节点间的业务系统使用的同一套上游公司提供的业务系统,此时各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格式的差异较小,如仅为报文格式的差异;第二种为节点间的业务系统使用的为非同一上游公司提供的业务系统,此时各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格式的差异极大,如一个系统使用的是报文文件,而另一系统使用的为非报文文件,此时如何让各业务系统在不更改现有的本地业务系统时可以无障碍接入区块链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多平台业务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以改善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基于区块链的多平台业务实现方法,适用于区块链中任一节点,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本地业务系统发送的第一文件数据,判定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对应的接收平台类型,所述第一文件数据为所述本地业务系统根据客户需求生成的多个业务数据的集合;若所述接收平台类型为第一类平台,则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发送至对应的第一数据文件接收平台,以使所述第一数据文件接收平台反馈确认接收的信息,所述第一类平台为与所述本地业务系统同类别的业务系统;若所述接收平台类型为第二类平台,则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转化为标准文件数据,并发送至对应的第二数据文件接收平台,以使所述第二数据文件接收平台反馈确认接收的信息,所述第二类平台为与所述本地业务系统不同类别的业务系统;接收所述第一类平台和/或第二类平台反馈的所述确认接收的信息。
可选地,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发送至对应的第一数据文件接收平台,包括:
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数据;
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进行签名,并将签名后的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数据接收平台,所述签名用于标识数据发送方身份信息和数据接收方身份信息。
可选地,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数据,包括:
在本地区块链公共账本中调取所述第一数据文件接收平台的私钥,并通过所述私钥对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加密,得到所述第一加密数据。
可选地,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转化为标准文件数据之前,还包括:
检验本地节点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文件数据相对应的文件转换模板,若不存在,则解析所述第一文件数据的格式,记为第一数据格式;
根据所述第一文件数据的格式与标准文件数据格式之间的差异,定制第一转换模板,并备份所述第一转换模板,所述第一转换模板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格式的数据转化为所述标准文件数据格式。
可选地,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转化为标准文件数据,包括:
检验本地节点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文件数据相对应的文件转换模板,若存在,则调取第一转换模板;
通过所述第一转换模板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转换为所述标准文件数据。
可选地,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转化为标准文件数据,并发送至对应的第二数据文件接收平台包括:
对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和所述标准文件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二加密数据,并对所述第二加密数据进行签名,并将签名后的所述第二加密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数据文件接收平台。
可选地,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转化为标准文件数据,并发送至对应的第二数据文件接收平台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文件数据的哈希值,得到第一哈希值;
对所述标准文件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三加密数据;
在所述第三加密数据上通过所述第一哈希值添加溯源标识,并将添加有溯源标识的所述第三加密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数据文件接收平台。
可选地,判定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对应的接收平台类型之前,还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文件数据的完整性,若不完整,则向本地业务系统发送报警信息。
第二方面,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多平台业务实现装置,适用于区块链中任意一个所述共识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响应于本地业务系统发送的第一文件数据,判定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对应的接收平台类型,所述第一文件数据为所述本地业务系统根据客户需求生成的多个业务数据的集合;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判断若所述接收平台类型为第一类平台,则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发送至对应的第一数据文件接收平台,以使所述第一数据文件接收平台反馈确认接收的信息,所述第一类平台为与所述本地业务系统同类别的业务系统;
第三计算模块,用于判断若所述接收平台类型为第二类平台,则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转化为标准文件数据,并发送至对应的第二数据文件接收平台,以使所述第二数据文件接收平台反馈确认接收的信息,所述第二类平台为与所述本地业务系统不同类别的业务系统;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类平台和/或第二类平台反馈的所述确认接收的信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多平台业务实现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基于区块链的多平台业务实现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基于区块链的多平台业务实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在本发明中通过对同类平台与非同类平台采取不同的数据传输策略,在同类平台的多个节点中同步数据字典,以使多个同类节点间可以进行不同格式的业务数据的传输(第一文件数据的传输),同时通过在每个本地节点制定对接区块链标准数据文件的模板,使不同种类的业务系统之间也能通过区块链网络进行业务数据的传输。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多平台业务实现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多平台业务实现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多平台业务实现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区块链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或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4所示,本区块链网络包括多个节点,且每个节点对应一个理财业务系统,在实际运行情况中,对于采用同一厂商提供的理财业务系统,在数据传输时可以采用事先在各节点服务应用层上的部署多个数据字典,进而实现因同一系统不同版本件的业务数据的格式转换,这种转换仅针对于数据格式变动不大的情况下,即系统间的文件类型相同;而当数据格式发生较大的变化时(如因多个厂商之间的业务数据文件类型不同时,例如一个为报文格式,一个非报文类的文件格式),此时,布置在节点服务应用层上的数据字典将不再适用,因此需要在现有的。
如图4所示,整链网络中包括多个节点,每个节点对应一个理财业务系统,理财业务系统分为多个种类,图中仅描述了一类和二类,同一类别理财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文件格式存在较小的差异,不同类别之间的理财业务系统数据文件格式存在较大差异。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多平台业务实现方法,适用于区块链中任一节点,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步骤S21、步骤S22和步骤S3。
步骤S1.响应于本地业务系统发送的第一文件数据,判定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对应的接收平台类型,所述第一文件数据为所述本地业务系统根据客户需求生成的多个业务数据的集合;
应当说明的是,在判定第一文件数据对应的接收平台类型之前,需要检测第一文件数据的完整性,若不完整,则终止执行,并向上层业务系统发送警告信息;
若完整,则根据第一文件的接收方信息判定接收方的平台类型,此时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为:
步骤S21.若所述接收平台类型为第一类平台,则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发送至对应的第一数据文件接收平台,以使所述第一数据文件接收平台反馈确认接收的信息,所述第一类平台为与所述本地业务系统同类别的业务系统,此时两个参与文件传输的数据格式差异较小,可以适用设置在本地的数据字典进行文件格式转化,应当说明的是,所述数据字典部署在同一类别的多个业务系统对应的节点上,用于转换同一类别的业务数据格式;
其次,该方式考虑到数据接收方对接收到的数据的可信度,将源数据直接发送至对方的数据节点,数据的格式转化发生在数据接收方的节点上,进而保证了数据转化的可信度,避免因数据转化发生在发送节点导致的数据可信度低的问题,提升用户对区块链的体验。
第二种情况为:
步骤S22.若所述接收平台类型为第二类平台,则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转化为标准文件数据,并发送至对应的第二数据文件接收平台,以使所述第二数据文件接收平台反馈确认接收的信息,所述第二类平台为与所述本地业务系统不同类别的业务系统,其中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转化为标准文件数据的具体操作可以为:
不存在现有文件转换模板的情况:
步骤S2211.检验本地节点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文件数据相对应的文件转换模板,若不存在,则解析所述第一文件数据的格式,记为第一数据格式;
步骤S2212.根据所述第一文件数据的格式与标准文件数据格式之间的差异,定制第一转换模板,并备份所述第一转换模板,所述第一转换模板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格式的数据转化为所述标准文件数据格式。
存在现有文件转换模板的情况:
步骤S2221.检验本地节点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文件数据相对应的文件转换模板,若存在,则调取第一转换模板;
步骤S2222.通过所述第一转换模板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转换为所述标准文件数据。
应当说明的是,第一转换模板仅存在于本地业务系统,
在将第一文件数据转换为标准文件数据后,进入数据发送阶段,应当说明的是,为了同样保证数据接收方对数据的可信度,需要将转化前的数据和转化后的数据均发送至数据接收方,转化前的数据会被数据接收方存档备份,基于这样的需求,在发送第一文件数据的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为:
步骤S223.对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和所述标准文件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二加密数据,并对所述第二加密数据进行签名,并将签名后的所述第二加密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数据文件接收平台,此种方式由于需要对转化前和转化后的数据均发送至数据接收方,导致数据的传输压力较大。
第二种方式:
步骤S224.计算所述第一文件数据的哈希值,得到第一哈希值;
步骤S225.对所述标准文件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三加密数据;
步骤S226.在所述第三加密数据上通过所述第一哈希值添加溯源标识,并将添加有溯源标识的所述第三加密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数据文件接收平台,此方式通过发送源数据对应的哈希值,进而减少了发送内容,有效降低了传输双方的运输压力。
其中,不论是第一类平台的传输还是第二类平台的传输,在发送数据时,均需要对待发送的文件数据进行加密和签名,加密时,是在区块链公共账本中调取数据接节点的公钥进行加密,进而使该数据仅可由数据接收方进行解密,其次,上述的签名包含发送方签名和接收方验证签名,所述发送方签名用于标识数据的发起者,接收方验证签名用于标识数据的接收者,其次在区块链公共账本中记载有区块链中每个节点的公钥,当有新的节点加入时,会通过区块链在全网共识该新节点的公钥,其次会判断新节点对应的业务系统的类型,并根据业务类型向同类型业务系统对应的节点拉取数据字典。
步骤S3.接收所述第一类平台和/或第二类平台反馈的所述确认接收的信息。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多平台业务实现装置,适用于区块链中任意一个所述共识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71,用于响应于本地业务系统发送的第一文件数据,判定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对应的接收平台类型,所述第一文件数据为所述本地业务系统根据客户需求生成的多个业务数据的集合;
第二计算模块72,用于判断若所述接收平台类型为第一类平台,则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发送至对应的第一数据文件接收平台,以使所述第一数据文件接收平台反馈确认接收的信息,所述第一类平台为与所述本地业务系统同类别的业务系统;
第三计算模块73,用于判断若所述接收平台类型为第二类平台,则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转化为标准文件数据,并发送至对应的第二数据文件接收平台,以使所述第二数据文件接收平台反馈确认接收的信息,所述第二类平台为与所述本地业务系统不同类别的业务系统;
第一接收模块74,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类平台和/或第二类平台反馈的所述确认接收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实施例3
相应于上面的方法实施例,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多平台业务实现设备,下文描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多平台业务实现设备与上文描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多平台业务实现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多平台业务实现设备800的框图。如图3所示,该电子设备800可以包括:处理器801,存储器802。该电子设备800还可以包括多媒体组件803,输入/输出(I/O)接口804,以及通信组件805中的一者或多者。
其中,处理器801用于控制该电子设备800的整体操作,以完成上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多平台业务实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存储器40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该电子设备800的操作,这些数据例如可以包括用于在该电子设备8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以及应用程序相关的数据,例如联系人数据、收发的消息、图片、音频、视频等等。该存储器80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多媒体组件803 可以包括屏幕和音频组件。其中屏幕例如可以是触摸屏,音频组件用于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可以包括一个麦克风,麦克风用于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802或通过通信组件805发送。音频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I/O接口804为处理器801和其他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其他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鼠标,按钮等。这些按钮可以是虚拟按钮或者实体按钮。通信组件805用于该电子设备800与其他设备之间进行有线或无线通信。无线通信,例如Wi-Fi,蓝牙,近场通信(NearFieldCommunication,简称NFC),2G、3G或 4G,或它们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因此相应的该通信组件805可以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NFC模块。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子设备8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evice,简称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简称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多平台业务实现方法。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多平台业务实现方法的步骤。例如,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上述包括程序指令的存储器802,上述程序指令可由电子设备800的处理器801执行以完成上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多平台业务实现方法。
实施例4
相应于上面的方法实施例,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下文描述的一种可读存储介质与上文描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多平台业务实现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多平台业务实现方法的步骤。
该可读存储介质具体可以为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 (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 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存储程序代码的可读存储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基于区块链的多平台业务实现方法,适用于区块链中任一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本地业务系统发送的第一文件数据,判定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对应的接收平台类型,所述第一文件数据为所述本地业务系统根据客户需求生成的多个业务数据的集合;
若所述接收平台类型为第一类平台,则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发送至对应的第一数据文件接收平台,以使所述第一数据文件接收平台反馈确认接收的信息,所述第一类平台为与所述本地业务系统同类别的业务系统;
若所述接收平台类型为第二类平台,则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转化为标准文件数据,并发送至对应的第二数据文件接收平台,以使所述第二数据文件接收平台反馈确认接收的信息,所述第二类平台为与所述本地业务系统不同类别的业务系统;
接收所述第一类平台和/或第二类平台反馈的所述确认接收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多平台业务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发送至对应的第一数据文件接收平台,包括:
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数据;
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进行签名,并将签名后的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数据接收平台,所述签名用于标识数据发送方身份信息和数据接收方身份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多平台业务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数据,包括:
在本地区块链公共账本中调取所述第一数据文件接收平台的私钥,并通过所述私钥对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加密,得到所述第一加密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多平台业务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转化为标准文件数据之前,还包括:
检验本地节点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文件数据相对应的文件转换模板,若不存在,则解析所述第一文件数据的格式,记为第一数据格式;
根据所述第一文件数据的格式与标准文件数据格式之间的差异,定制第一转换模板,并备份所述第一转换模板,所述第一转换模板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格式的数据转化为所述标准文件数据格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多平台业务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转化为标准文件数据,包括:
检验本地节点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文件数据相对应的文件转换模板,若存在,则调取第一转换模板;
通过所述第一转换模板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转换为所述标准文件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多平台业务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转化为标准文件数据,并发送至对应的第二数据文件接收平台包括:
对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和所述标准文件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二加密数据,并对所述第二加密数据进行签名,并将签名后的所述第二加密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数据文件接收平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多平台业务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转化为标准文件数据,并发送至对应的第二数据文件接收平台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文件数据的哈希值,得到第一哈希值;
对所述标准文件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三加密数据;
在所述第三加密数据上通过所述第一哈希值添加溯源标识,并将添加有溯源标识的所述第三加密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数据文件接收平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多平台业务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判定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对应的接收平台类型之前,还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文件数据的完整性,若不完整,则向本地业务系统发送报警信息。
9.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多平台业务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适用于区块链中任意一个所述共识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响应于本地业务系统发送的第一文件数据,判定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对应的接收平台类型,所述第一文件数据为所述本地业务系统根据客户需求生成的多个业务数据的集合;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判断若所述接收平台类型为第一类平台,则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发送至对应的第一数据文件接收平台,以使所述第一数据文件接收平台反馈确认接收的信息,所述第一类平台为与所述本地业务系统同类别的业务系统;
第三计算模块,用于判断若所述接收平台类型为第二类平台,则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转化为标准文件数据,并发送至对应的第二数据文件接收平台,以使所述第二数据文件接收平台反馈确认接收的信息,所述第二类平台为与所述本地业务系统不同类别的业务系统;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类平台和/或第二类平台反馈的所述确认接收的信息。
10.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多平台业务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基于区块链的多平台业务实现方法的步骤。
CN202210449805.9A 2022-04-26 2022-04-26 基于区块链的多平台业务实现方法、装置和设备 Active CN1149286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49805.9A CN114928649B (zh) 2022-04-26 2022-04-26 基于区块链的多平台业务实现方法、装置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49805.9A CN114928649B (zh) 2022-04-26 2022-04-26 基于区块链的多平台业务实现方法、装置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28649A true CN114928649A (zh) 2022-08-19
CN114928649B CN114928649B (zh) 2023-11-28

Family

ID=82806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49805.9A Active CN114928649B (zh) 2022-04-26 2022-04-26 基于区块链的多平台业务实现方法、装置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28649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1175A (zh) * 2017-05-23 2017-12-0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9361704A (zh) * 2018-12-12 2019-02-19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云存储数据加密传输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190136364A (ko) * 2018-05-30 2019-12-10 삼성에스디에스 주식회사 이기종 블록체인 플랫폼 간 데이터 연계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게이트웨이 장치
CN110753105A (zh) * 2019-10-17 2020-02-04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39141A (zh) * 2020-02-25 2020-06-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区块链节点设备以及介质
CN111461718A (zh) * 2020-04-03 2020-07-28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区块链节点的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586149A (zh) * 2020-04-30 2020-08-25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云和区块链的网络系统及其业务处理方法、装置
US20210303155A1 (en) * 2020-03-30 2021-09-30 Pure Storage, Inc. Unified Storage on Block Containers
CN113468272A (zh) * 2021-07-14 2021-10-01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3537745A (zh) * 2021-07-06 2021-10-22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设备、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3852687A (zh) * 2021-09-24 2021-12-28 成都质数斯达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节点间文件传输方法
CN114389845A (zh) * 2021-12-14 2022-04-22 北京八分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智能终端数据协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1175A (zh) * 2017-05-23 2017-12-0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设备
KR20190136364A (ko) * 2018-05-30 2019-12-10 삼성에스디에스 주식회사 이기종 블록체인 플랫폼 간 데이터 연계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게이트웨이 장치
CN109361704A (zh) * 2018-12-12 2019-02-19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云存储数据加密传输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53105A (zh) * 2019-10-17 2020-02-04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39141A (zh) * 2020-02-25 2020-06-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区块链节点设备以及介质
US20210303155A1 (en) * 2020-03-30 2021-09-30 Pure Storage, Inc. Unified Storage on Block Containers
CN111461718A (zh) * 2020-04-03 2020-07-28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区块链节点的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586149A (zh) * 2020-04-30 2020-08-25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云和区块链的网络系统及其业务处理方法、装置
CN113537745A (zh) * 2021-07-06 2021-10-22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设备、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3468272A (zh) * 2021-07-14 2021-10-01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3852687A (zh) * 2021-09-24 2021-12-28 成都质数斯达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节点间文件传输方法
CN114389845A (zh) * 2021-12-14 2022-04-22 北京八分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智能终端数据协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师衍辉;韩牧哲;刘桂锋;: "融合区块链技术的机构知识库科学数据监护模型研究", no. 01 *
张兆雷;董贵山;邓子建;杨秋华;: "一个基于区块链的电子证照管理服务模型", no. 06 *
邢玉艳;刘耀;刘茹;: "基于schema的信息安全标准资源解析研究", 情报工程, no. 0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28649B (zh) 2023-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16808B (zh) 跨区块链的数据互存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19589B (zh) 用于建立共同请求处理的系统和方法
KR20100074149A (ko) 분산형 확장가능 애플리케이션의 생성 및 배포
US20180260369A1 (en) Embedded meeting extensions
CN112364049A (zh) 数据同步脚本生成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2340399B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15344835A (zh) 图片处理方法、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终端
CN113852687B (zh) 一种区块链节点间文件传输方法
CN114598671A (zh) 会话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CN114928649B (zh) 基于区块链的多平台业务实现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1050326B (zh) 基于区块链的短信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866767B (zh)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03647650A (zh) 基于规则定义的自动签名/验签装置和自动签名/验签方法
CN114499893B (zh) 基于区块链的投标文件加密存证方法和系统
CN113763178A (zh) 一种多区块链跨链交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92352A (zh) 一种消息推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87574A (zh) 一种区块链私密交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68479A (zh) 对于业务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19013913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Processing Corporate Action Events
CN114978526B (zh) 一种区块链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720773B (zh) 基于分块评标的招标方法和装置
CN114936249A (zh) 一种文件解析、转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66252B (zh) 支持多种认证方式的数字证书统一认证网关
CN111915296B (zh) 虚拟资源转移方法及系统
CN114978547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网络的链下交易方法、装置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