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26566A - 一种切换梁原位标注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切换梁原位标注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26566A
CN114926566A CN202210625722.0A CN202210625722A CN114926566A CN 114926566 A CN114926566 A CN 114926566A CN 202210625722 A CN202210625722 A CN 202210625722A CN 114926566 A CN114926566 A CN 1149265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tu
mark
target
type
beam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2572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浚
潘春良
苗雷
蒋明
刘东来
胡健
刘洁
张瑜
贾守亮
刘林华
吴操
蒋雨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lod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lod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lod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lod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2572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265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26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265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20Drawing from basic elements, e.g. lines or circles
    • G06T11/203Drawing of straight lines or curv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20Drawing from basic elements, e.g. lines or circles
    • G06T11/206Drawing of charts or graph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60Editing figures and text; Combining figures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10/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generation 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2210/04Architectural design, interior desig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切换梁原位标注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用于将建筑图形中的第一梁原位标注切换为第二梁原位标注的切换指令;根据所述切换指令从所述建筑图形中确定出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所属的目标梁构件并确定出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所有属性信息中筛选出与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对应的目标属性信息以形成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根据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确定出布置位置;将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布置在所述布置位置以替换所述第一梁原位标注;本发明能够根据用户操作自动切换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标注内容和标注位置。

Description

一种切换梁原位标注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切换梁原位标注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建筑设计阶段,需要在图纸中使用梁原位标注来表征梁的局部详细信息,例如:截面尺寸、配筋等。然而梁原位标注又被分为以下两种类型:梁面原位标注和梁底原位标注,在设计过程中经常需要设计人员对梁原位标注进行修改,以更好的满足设计需求;在现有技术中,需要设计人员手动修改梁原位标注,例如:手动修改原始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以得到新的梁原位标注,或者,手动将梁原位标注由原始位置布置到新的位置;在对梁原位标注修改的过程中需要同时修改标注类型、标注内容和标注位置,因此,设计人员的修改工作量较大、效率较低。由此可见,如何根据设计人员意愿高效、准确的将原始梁原位标注切换至新的梁原位标注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换梁原位标注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根据用户操作自动切换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标注内容和标注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切换梁原位标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于将建筑图形中的第一梁原位标注切换为第二梁原位标注的切换指令;
根据所述切换指令从所述建筑图形中确定出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所属的目标梁构件并确定出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
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所有属性信息中筛选出与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对应的目标属性信息以形成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
根据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确定出布置位置;
将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布置在所述布置位置以替换所述第一梁原位标注。
可选的,所述接收用于将建筑图形中的第一梁原位标注切换为第二梁原位标注的切换指令,包括:
当检测到针对所述第一梁原位标注的预设拖动操作时,触发一类切换指令;或者,
当检测到针对所述第一梁原位标注的预设点击操作时,触发二类切换指令。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切换指令从所述建筑图形中确定出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所属的目标梁构件,包括:
针对所述一类切换指令,从所述建筑图形中获取所述预设拖动操作的结束位置,并将所述建筑图形中距离所述结束位置最近的梁构件设置为所述目标梁构件;或者,
针对所述二类切换指令,将所述建筑图形中所述第一梁原位标注所属的梁构件设置为所述目标梁构件。
可选的,所述确定出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包括:
针对所述一类切换指令,判断所述结束位置是否位于水平放置的目标梁构件的下方、或者所述结束位置是否位于垂直放置的目标梁构件的右侧;
若是,则将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设置为梁底;
若否,则按照预设尺寸将所述第一梁原位标注的外包围盒向外扩展以形成虚拟包围盒,分别计算位于所述结束位置的所述虚拟包围盒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各个梁跨区域的重合面积,并根据最大重合面积所对应的梁跨区域将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设置为梁面跨首、梁面跨中或梁面跨尾;其中,所述梁跨区域包括:跨首区域、跨中区域和跨尾区域。
可选的,所述确定出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包括:
针对所述二类切换指令,若所述第一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面跨首、梁面跨中或梁面跨尾,则将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设置为梁底;
若所述第一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底,则确定出所述第一梁原位标注的中心点到所述目标梁构件上的投影点,并根据所述投影点所在的梁跨区域将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设置为梁面跨首、梁面跨中或梁面跨尾。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确定出布置位置,包括:
针对水平放置的目标梁构件,当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底时,在经过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中心点且垂直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中心线的直线上确定出第一布置位置;其中,所述第一布置位置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下方且距离所述目标梁构件第一预设距离;
当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面跨首时,在经过所述跨首区域的中心点且垂直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中心线的直线上确定出第二布置位置;其中,所述第二布置位置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上方且距离所述目标梁构件第二预设距离;
当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面跨中时,在经过所述跨中区域的中心点且垂直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中心线的直线上确定出第三布置位置;其中,所述第三布置位置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上方且距离所述目标梁构件第二预设距离;
当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面跨尾时,在经过所述跨尾区域的中心点且垂直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中心线的直线上确定出第四布置位置;其中,所述第四布置位置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上方且距离所述目标梁构件第二预设距离。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确定出布置位置,包括:
针对垂直放置的目标梁构件,当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底时,在经过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中心点且垂直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中心线的直线上确定出第一布置位置;其中,所述第一布置位置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右侧且距离所述目标梁构件第一预设距离;
当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面跨首时,在经过所述跨首区域的中心点且垂直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中心线的直线上确定出第二布置位置;其中,所述第二布置位置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左侧且距离所述目标梁构件第二预设距离;
当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面跨中时,在经过所述跨中区域的中心点且垂直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中心线的直线上确定出第三布置位置;其中,所述第三布置位置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左侧且距离所述目标梁构件第二预设距离;
当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面跨尾时,在经过所述跨尾区域的中心点且垂直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中心线的直线上确定出第四布置位置;其中,所述第四布置位置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左侧且距离所述目标梁构件第二预设距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切换梁原位标注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于将建筑图形中的第一梁原位标注切换为第二梁原位标注的切换指令;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切换指令从所述建筑图形中确定出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所属的目标梁构件并确定出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
筛选模块,用于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所有属性信息中筛选出与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对应的目标属性信息以形成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确定出布置位置;
布置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布置在所述布置位置以替换所述第一梁原位标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具体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介绍的切换梁原位标注的方法的步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介绍的切换梁原位标注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切换梁原位标注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根据用户针对原始梁原位标注的操作,将原始梁原位标注切换为新的梁原位标注,并根据用户操作自动确定出新的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标注内容和标注位置,从而便于后期根据梁三维构件自动生成梁配筋平法图中的梁原位标注。本发明针对三维梁构件出二维梁配筋平法图中的梁原位标注,有效的解决了如何根据用户操作实现梁面原位标注和梁底原位标注的自动切换。本发明提高了梁原位标签切换的效率和准确性,也提升了用户交互体验感。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一提供的切换梁原位标注的方法的一种可选的流程示意图;
图2(a)为实施例一提供的针对水平放置的梁构件的梁面原位标注的示意图;
图2(b)为实施例一提供的针对垂直放置的梁构件的梁面原位标注的示意图;
图3(a)为实施例一提供的针对水平放置的梁构件的梁底原位标注的示意图;
图3(b)为实施例一提供的针对垂直放置的梁构件的梁底原位标注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提供的梁构件的各个梁跨区域的示意图;
图5(a)为实施例一提供的切换前梁原位标注的一种示意图;
图5(b)为实施例一提供的切换后梁原位标注的一种示意图;
图6(a)为实施例一提供的切换前梁原位标注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6(b)为实施例一提供的切换后梁原位标注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提供的切换梁原位标注的装置的一种可选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三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一种可选的硬件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换梁原位标注的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接收用于将建筑图形中的第一梁原位标注切换为第二梁原位标注的切换指令。
其中,在所述建筑图形中包括梁构件和柱构件,且在所述建筑图形中还包括梁原位标注;优选的,所述建筑图形为建筑三维BIM模型图,包括梁的三维模型。
具体的,步骤S101,包括:
当检测到针对所述第一梁原位标注的预设拖动操作时,触发一类切换指令;或者,
当检测到针对所述第一梁原位标注的预设点击操作时,触发二类切换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涉及两种切换梁原位标注的场景;第一种场景为:当用户通过鼠标拖动建筑图形中的第一梁原位标注至结束位置时,在结束位置处生成第二梁原位标注以替换所述第一梁原位标注;第二种场景为:当用户通过鼠标点击(或双击)建筑图形中的第一梁原位标注时,将第一梁原位标注切换至与第一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不同的第二梁原位标注;
还需要说明的是,梁原位标注包括以下两大标注类型:梁面和梁底,其中,如图2(a)和图2(b)所示,梁面原位标注位于水平放置的梁构件的上方,或者梁面原位标注位于垂直放置的梁构件的左侧,梁面原位标注用于表征梁构件上部的钢筋和尺寸信息;如图3(a)和图3(b)所示,梁底原位标注位于水平放置的梁构件的下方,或者梁底原位标注位于垂直放置的梁构件的右侧,梁底原位标注用于表征梁构件下部的钢筋和尺寸信息;在上述第一种场景中,由于是根据拖动操作的结束位置确定出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所以在上述第一种场景中,切换后的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可以为梁面也可以为梁底;但在上述第二种场景中,若第一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面,则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底,反之亦然。
步骤S102:根据所述切换指令从所述建筑图形中确定出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所属的目标梁构件并确定出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
具体的,所述根据所述切换指令从所述建筑图形中确定出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所属的目标梁构件,包括:
针对所述一类切换指令,从所述建筑图形中获取所述预设拖动操作的结束位置,并将所述建筑图形中距离所述结束位置最近的梁构件设置为所述目标梁构件;或者,
针对所述二类切换指令,将所述建筑图形中所述第一梁原位标注所属的梁构件设置为所述目标梁构件。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上述第一种场景(即,针对一类切换指令),由于切换前的第一梁原位标注与切换后的第二梁原位标注可能属于不同的梁构件,所以是按照最近原则,将距离结束位置最近的梁构件设置为第二梁原位标注所属的目标梁构件,优选的,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将所述建筑图形中距离所述结束位置最近的梁构件设置为所述目标梁构件,具体包括:
步骤A1:按照预设尺寸将所述第一梁原位标注的外包围盒向外扩展以形成虚拟包围盒;
其中,所述外包围盒为标注内容的文字框;
步骤A2:从所述建筑图形中确定出与位于所述结束位置的所述虚拟包围盒重合的所有候选梁构件,并依次计算各个候选梁构件的轮廓包围盒与所述虚拟包围盒的重合面积;
步骤A3:将最大重合面积所对应的候选梁构件作为所述目标梁构件。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针对上述第二种场景(即,针对二类切换指令),切换前的第一梁原位标注与切换后的第二梁原位标注均属于同一梁构件,仅是切换了标注类型,所以将第一梁原位标注所属的梁构件设置为第二梁原位标注所属的目标梁构件。
进一步的,所述确定出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具体包括:
针对所述一类切换指令,判断所述结束位置是否位于水平放置的目标梁构件的下方、或者所述结束位置是否位于垂直放置的目标梁构件的右侧;
若是,则将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设置为梁底;
若否,则按照预设尺寸将所述第一梁原位标注的外包围盒向外扩展以形成虚拟包围盒,分别计算位于所述结束位置的所述虚拟包围盒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各个梁跨区域的重合面积,并根据最大重合面积所对应的梁跨区域将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设置为梁面跨首、梁面跨中或梁面跨尾;其中,所述梁跨区域包括:跨首区域、跨中区域和跨尾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梁面又可细分为梁面跨首、梁面跨中和梁面跨尾,所以在本实施例中标注类型包括以下四种:梁面跨首、梁面跨中、梁面跨尾和梁面;如图4所示,梁构件可以被划分为三个梁跨区域:跨首区域、跨中区域和跨尾区域。梁跨区域是根据梁构件的起点和终点划分出来的,例如:起点侧1/8区域为跨首区域、终点侧1/8区域为跨尾区域、剩余的中间3/4区域为跨中区域;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按照其他划分标注将梁构件划分为跨首区域、跨中区域和跨尾区域,在此并不做限定。基于上述方式,当最大重合面积对应的梁跨区域为跨首区域时,将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设置为梁面跨首;当最大重合面积对应的梁跨区域为跨中区域时,将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设置为梁面跨中;当最大重合面积对应的梁跨区域为跨尾区域时,将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设置为梁面跨尾。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中,各个梁跨区域的判定点即为各个梁跨区域的中心点。
此外,除了上述介绍的根据虚拟包围盒与各个梁跨区域的重合面积设置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之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另外一种确定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的方式:
当所述目标梁构件在所述建筑图形中处于水平放置状态时,若所述结束位置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下方,则将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设置为梁底;若所述结束位置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上方、且所述结束位置到所述目标梁构件的投影点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跨首区域,则将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设置为梁面跨首;若所述结束位置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上方、且所述结束位置到所述目标梁构件的投影点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跨中区域,则将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设置为梁面跨中;若所述结束位置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上方、且所述结束位置到所述目标梁构件的投影点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跨尾区域,则将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设置为梁面跨尾;
当所述目标梁构件在所述建筑图形中处于垂直放置状态时,若所述结束位置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右侧,则将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设置为梁底;若所述结束位置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左侧、且所述结束位置到所述目标梁构件的投影点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跨首区域,则将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设置为梁面跨首;若所述结束位置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左侧、且所述结束位置到所述目标梁构件的投影点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跨中区域,则将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设置为梁面跨中;若所述结束位置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左侧、且所述结束位置到所述目标梁构件的投影点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跨尾区域,则将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设置为梁面跨尾。
更进一步的,所述确定出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还包括:
针对所述二类切换指令,若所述第一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面跨首、梁面跨中或梁面跨尾,则将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设置为梁底;
若所述第一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底,则确定出所述第一梁原位标注的中心点到所述目标梁构件上的投影点,并根据所述投影点所在的梁跨区域将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设置为梁面跨首、梁面跨中或梁面跨尾;其中,所述梁跨区域包括:跨首区域、跨中区域和跨尾区域。
例如,如图5(a)和图5(b)所示,若切换前第一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面跨首,则切换后的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底;又例如,如图6(a)和图6(b)所示,若切换前第一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底,则切换后的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面跨中。
步骤S103: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所有属性信息中筛选出与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对应的目标属性信息以形成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
具体的,步骤S103包括:
当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面跨首时,筛选出所述目标梁构件的跨首区域的面筋信息;
当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面跨中时,筛选出所述目标梁构件的跨中区域的面筋信息;
当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面跨尾时,筛选出所述目标梁构件的跨尾区域的面筋信息;
当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底时,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所有属性信息中至少筛选出以下之一:截面信息、底筋信息、箍筋信息、腰筋信息、梁顶偏移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准类型从目标梁构件的所有属性信息中筛选出目标属性信息以形成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内容;例如,当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面时,可根据拖动操作的结束位置获取对应梁跨的面筋信息(即,跨首面筋、跨中面筋、跨尾面筋),以形成标注内容。
步骤S104:根据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确定出布置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布置位置即为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位置。
具体的,步骤S104,包括:
针对水平放置的目标梁构件,当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底时,在经过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中心点且垂直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中心线的直线上确定出第一布置位置;其中,所述第一布置位置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下方且距离所述目标梁构件第一预设距离;
当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面跨首时,在经过所述跨首区域的中心点且垂直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中心线的直线上确定出第二布置位置;其中,所述第二布置位置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上方且距离所述目标梁构件第二预设距离;
当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面跨中时,在经过所述跨中区域的中心点且垂直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中心线的直线上确定出第三布置位置;其中,所述第三布置位置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上方且距离所述目标梁构件第二预设距离;
当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面跨尾时,在经过所述跨尾区域的中心点且垂直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中心线的直线上确定出第四布置位置;其中,所述第四布置位置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上方且距离所述目标梁构件第二预设距离。
进一步的,步骤S104,还包括:
针对垂直放置的目标梁构件,当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底时,在经过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中心点且垂直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中心线的直线上确定出第一布置位置;其中,所述第一布置位置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右侧且距离所述目标梁构件第一预设距离;
当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面跨首时,在经过所述跨首区域的中心点且垂直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中心线的直线上确定出第二布置位置;其中,所述第二布置位置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左侧且距离所述目标梁构件第二预设距离;
当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面跨中时,在经过所述跨中区域的中心点且垂直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中心线的直线上确定出第三布置位置;其中,所述第三布置位置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左侧且距离所述目标梁构件第二预设距离;
当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面跨尾时,在经过所述跨尾区域的中心点且垂直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中心线的直线上确定出第四布置位置;其中,所述第四布置位置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左侧且距离所述目标梁构件第二预设距离。
步骤S105:将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布置在所述布置位置以替换所述第一梁原位标注。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上述第一种场景,当用户完成拖动操作的瞬间就能够自动确定出切换后的梁原位标签的标签类型、标签内容和标签位置,从而高效、准确、自动的完成梁原位标签的切换更新,不再需要用户手动切换更新。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实现根据梁原位标签位置的变化,联动切换标注类型和标注内容,从而实现梁面原位标注和梁底原位标注的无缝切换。,针对上述第二种场景,当用户完成拖动操作的瞬间就可以根据第一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和标注位置确定出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准类型和标注位置,并同时联动确定出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准内容,从而在用户的点击操作结束时,实现梁面原位标注和梁底原位标注的无缝切换。
进一步的,在步骤S105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建筑图形中的所有梁构件和所有梁原位标注形成梁配筋平法图。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按照上述步骤S101至步骤S105的方法可以根据设计人员的意愿在建筑图形中生成满足设计需求的梁原位标注,所以后期可以根据建筑图形中的梁原位标注高效、准确的生成梁配筋平法图。
本实施例能够根据用户针对原始梁原位标注的操作,将原始梁原位标注切换为新的梁原位标注,并根据用户操作自动确定出新的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标注内容和标注位置,从而便于后期根据梁三维构件自动生成梁配筋平法图中的梁原位标注。本实施例针对三维梁构件出二维梁配筋平法图中的梁原位标注,有效的解决了如何根据用户操作实现梁面原位标注和梁底原位标注的自动切换。本实施例提高了梁原位标签切换的效率和准确性,也提升了用户交互体验感。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换梁原位标注的装置,如图7所示,该装置具体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接收模块701,用于接收用于将建筑图形中的第一梁原位标注切换为第二梁原位标注的切换指令;
确定模块702,用于根据所述切换指令从所述建筑图形中确定出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所属的目标梁构件并确定出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
筛选模块703,用于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所有属性信息中筛选出与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对应的目标属性信息以形成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
处理模块704,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确定出布置位置;
布置模块705,用于将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布置在所述布置位置以替换所述第一梁原位标注。
具体的,接收模块701,用于:
当检测到针对所述第一梁原位标注的预设拖动操作时,触发一类切换指令;或者,
当检测到针对所述第一梁原位标注的预设点击操作时,触发二类切换指令。
具体的,确定模块702,用于:
针对所述一类切换指令,从所述建筑图形中获取所述预设拖动操作的结束位置,并将所述建筑图形中距离所述结束位置最近的梁构件设置为所述目标梁构件;或者,
针对所述二类切换指令,将所述建筑图形中所述第一梁原位标注所属的梁构件设置为所述目标梁构件。
进一步的,确定模块702,还用于:
针对所述一类切换指令,判断所述结束位置是否位于水平放置的目标梁构件的下方、或者所述结束位置是否位于垂直放置的目标梁构件的右侧;
若是,则将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设置为梁底;
若否,则按照预设尺寸将所述第一梁原位标注的外包围盒向外扩展以形成虚拟包围盒,分别计算位于所述结束位置的所述虚拟包围盒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各个梁跨区域的重合面积,并根据最大重合面积所对应的梁跨区域将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设置为梁面跨首、梁面跨中或梁面跨尾;其中,所述梁跨区域包括:跨首区域、跨中区域和跨尾区域。
更进一步的,确定模块702,还用于:
针对所述二类切换指令,若所述第一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面跨首、梁面跨中或梁面跨尾,则将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设置为梁底;
若所述第一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底,则确定出所述第一梁原位标注的中心点到所述目标梁构件上的投影点,并根据所述投影点所在的梁跨区域将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设置为梁面跨首、梁面跨中或梁面跨尾。
具体的,处理模块704,用于:
针对水平放置的目标梁构件,当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底时,在经过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中心点且垂直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中心线的直线上确定出第一布置位置;其中,所述第一布置位置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下方且距离所述目标梁构件第一预设距离;
当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面跨首时,在经过所述跨首区域的中心点且垂直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中心线的直线上确定出第二布置位置;其中,所述第二布置位置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上方且距离所述目标梁构件第二预设距离;
当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面跨中时,在经过所述跨中区域的中心点且垂直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中心线的直线上确定出第三布置位置;其中,所述第三布置位置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上方且距离所述目标梁构件第二预设距离;
当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面跨尾时,在经过所述跨尾区域的中心点且垂直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中心线的直线上确定出第四布置位置;其中,所述第四布置位置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上方且距离所述目标梁构件第二预设距离。
进一步的,处理模块704,还用于:
针对垂直放置的目标梁构件,当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底时,在经过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中心点且垂直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中心线的直线上确定出第一布置位置;其中,所述第一布置位置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右侧且距离所述目标梁构件第一预设距离;
当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面跨首时,在经过所述跨首区域的中心点且垂直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中心线的直线上确定出第二布置位置;其中,所述第二布置位置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左侧且距离所述目标梁构件第二预设距离;
当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面跨中时,在经过所述跨中区域的中心点且垂直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中心线的直线上确定出第三布置位置;其中,所述第三布置位置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左侧且距离所述目标梁构件第二预设距离;
当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面跨尾时,在经过所述跨尾区域的中心点且垂直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中心线的直线上确定出第四布置位置;其中,所述第四布置位置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左侧且距离所述目标梁构件第二预设距离。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如可以执行程序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机架式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塔式服务器或机柜式服务器(包括独立的服务器,或者多个服务器所组成的服务器集群)等。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80至少包括但不限于:可通过系统总线相互通信连接的存储器801、处理器802。需要指出的是,图8仅示出了具有组件801-802的计算机设备8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的实施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
本实施例中,存储器801(即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801可以是计算机设备80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该计算机设备80的硬盘或内存。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801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80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该计算机设备80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当然,存储器801还可以既包括计算机设备80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其外部存储设备。在本实施例中,存储器801通常用于存储安装于计算机设备80的操作系统和各类应用软件。此外,存储器80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各类数据。
处理器80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切换梁原位标注的芯片。该处理器802通常用于控制计算机设备80的总体操作。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802用于执行存储器801中存储的切换梁原位标注的方法的程序,所述切换梁原位标注的方法的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接收用于将建筑图形中的第一梁原位标注切换为第二梁原位标注的切换指令;
根据所述切换指令从所述建筑图形中确定出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所属的目标梁构件并确定出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
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所有属性信息中筛选出与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对应的目标属性信息以形成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
根据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确定出布置位置;
将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布置在所述布置位置以替换所述第一梁原位标注。
上述方法步骤的具体实施例过程可参见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服务器、App应用商城等等,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方法步骤:
接收用于将建筑图形中的第一梁原位标注切换为第二梁原位标注的切换指令;
根据所述切换指令从所述建筑图形中确定出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所属的目标梁构件并确定出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
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所有属性信息中筛选出与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对应的目标属性信息以形成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
根据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确定出布置位置;
将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布置在所述布置位置以替换所述第一梁原位标注。
上述方法步骤的具体实施例过程可参见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切换梁原位标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于将建筑图形中的第一梁原位标注切换为第二梁原位标注的切换指令;
根据所述切换指令从所述建筑图形中确定出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所属的目标梁构件并确定出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
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所有属性信息中筛选出与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对应的目标属性信息以形成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
根据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确定出布置位置;
将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布置在所述布置位置以替换所述第一梁原位标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梁原位标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用于将建筑图形中的第一梁原位标注切换为第二梁原位标注的切换指令,包括:
当检测到针对所述第一梁原位标注的预设拖动操作时,触发一类切换指令;或者,
当检测到针对所述第一梁原位标注的预设点击操作时,触发二类切换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梁原位标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切换指令从所述建筑图形中确定出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所属的目标梁构件,包括:
针对所述一类切换指令,从所述建筑图形中获取所述预设拖动操作的结束位置,并将所述建筑图形中距离所述结束位置最近的梁构件设置为所述目标梁构件;或者,
针对所述二类切换指令,将所述建筑图形中所述第一梁原位标注所属的梁构件设置为所述目标梁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换梁原位标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出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包括:
针对所述一类切换指令,判断所述结束位置是否位于水平放置的目标梁构件的下方、或者所述结束位置是否位于垂直放置的目标梁构件的右侧;
若是,则将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设置为梁底;
若否,则按照预设尺寸将所述第一梁原位标注的外包围盒向外扩展以形成虚拟包围盒,分别计算位于所述结束位置的所述虚拟包围盒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各个梁跨区域的重合面积,并根据最大重合面积所对应的梁跨区域将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设置为梁面跨首、梁面跨中或梁面跨尾;其中,所述梁跨区域包括:跨首区域、跨中区域和跨尾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换梁原位标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出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包括:
针对所述二类切换指令,若所述第一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面跨首、梁面跨中或梁面跨尾,则将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设置为梁底;
若所述第一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底,则确定出所述第一梁原位标注的中心点到所述目标梁构件上的投影点,并根据所述投影点所在的梁跨区域将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设置为梁面跨首、梁面跨中或梁面跨尾。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切换梁原位标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确定出布置位置,包括:
针对水平放置的目标梁构件,当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底时,在经过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中心点且垂直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中心线的直线上确定出第一布置位置;其中,所述第一布置位置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下方且距离所述目标梁构件第一预设距离;
当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面跨首时,在经过所述跨首区域的中心点且垂直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中心线的直线上确定出第二布置位置;其中,所述第二布置位置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上方且距离所述目标梁构件第二预设距离;
当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面跨中时,在经过所述跨中区域的中心点且垂直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中心线的直线上确定出第三布置位置;其中,所述第三布置位置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上方且距离所述目标梁构件第二预设距离;
当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面跨尾时,在经过所述跨尾区域的中心点且垂直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中心线的直线上确定出第四布置位置;其中,所述第四布置位置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上方且距离所述目标梁构件第二预设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切换梁原位标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确定出布置位置,包括:
针对垂直放置的目标梁构件,当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底时,在经过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中心点且垂直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中心线的直线上确定出第一布置位置;其中,所述第一布置位置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右侧且距离所述目标梁构件第一预设距离;
当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面跨首时,在经过所述跨首区域的中心点且垂直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中心线的直线上确定出第二布置位置;其中,所述第二布置位置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左侧且距离所述目标梁构件第二预设距离;
当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面跨中时,在经过所述跨中区域的中心点且垂直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中心线的直线上确定出第三布置位置;其中,所述第三布置位置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左侧且距离所述目标梁构件第二预设距离;
当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为梁面跨尾时,在经过所述跨尾区域的中心点且垂直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中心线的直线上确定出第四布置位置;其中,所述第四布置位置位于所述目标梁构件左侧且距离所述目标梁构件第二预设距离。
8.一种切换梁原位标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于将建筑图形中的第一梁原位标注切换为第二梁原位标注的切换指令;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切换指令从所述建筑图形中确定出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所属的目标梁构件并确定出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
筛选模块,用于从所述目标梁构件的所有属性信息中筛选出与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对应的目标属性信息以形成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梁构件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的标注类型确定出布置位置;
布置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梁原位标注布置在所述布置位置以替换所述第一梁原位标注。
9.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210625722.0A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切换梁原位标注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9265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25722.0A CN114926566A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切换梁原位标注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25722.0A CN114926566A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切换梁原位标注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26566A true CN114926566A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12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25722.0A Pending CN114926566A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切换梁原位标注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2656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10937B (zh) 构件截面钢筋的参数化建模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581639A (zh) 一种基于梁平法施工图生成bim模型中梁钢筋信息的方法
CN114565703A (zh) 一种调整集中标注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949579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a finite element model
CN113010162B (zh) 一种页面构建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821860A (zh) 在钢筋图元上确定断点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26566A (zh) 一种切换梁原位标注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595839A (zh) 一种生成结构分析模型的系统
CN112749436B (zh) 楼板间的板缝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026457B (zh) 道路施工的标段确定方法及确定装置
CN114444185A (zh) 原位标注的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722807B (zh) 一种计算梁端处钢筋样式和尺寸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3919033A (zh) 施工段中钢筋甩筋的确定方法及确定装置
US20020154149A1 (e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associative region generation and modification
CN113192202B (zh) 建筑模型的矢量图的表示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19027A (zh) Bim模型中的构件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43056A (zh) 基于段落缩进量的文档转换方法、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JP4733414B2 (ja) Cad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モデル選択プログラム
CN112950764A (zh) 基于平面套图的三维建模方法及三维建模装置
CN113434935B (zh) 标注临时尺寸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JP2007299299A (ja) 木製フラッシュ構造物設計装置、木製フラッシュ構造物設計方法
CN111738116B (zh) 识别板洞区域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204267B (zh) 知识产权流程表单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4996789A (zh) 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构造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936410A (zh) 修改三维模型中梁段结构类型的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