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26078A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实时需求响应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实时需求响应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26078A
CN114926078A CN202210630610.4A CN202210630610A CN114926078A CN 114926078 A CN114926078 A CN 114926078A CN 202210630610 A CN202210630610 A CN 202210630610A CN 114926078 A CN114926078 A CN 1149260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demand response
storage power
power station
re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3061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26078B (zh
Inventor
王栋
玄佳兴
杨会峰
辛锐
陈连栋
程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Blockchai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Branch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Blockchai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Branch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Blockchai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Branch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Blockchai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3061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260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260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260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260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260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5Needs-based resource requirements planning or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involving a neutral party, e.g. certification authority, notary or trusted third party [TTP]
    • G06Q20/023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involving a neutral party, e.g. certification authority, notary or trusted third party [TTP] the neutral party being a clearing hou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9Keeping log of transactions for guaranteeing non-repudiation of a transa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lectricity, gas or wat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information or by user interaction, e.g.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s [SCADA] or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32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the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08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involving trading of energy or energy transmission righ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10Power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systems management focussing at grid-level, e.g. load flow analysis, node profile computation, meshed network optimisation, active network management or spinning reserve manag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实时需求响应方法及相关设备,通过获取电网调控中心上链的实时需求响应指令;基于分布式储能电站上链的动态可调信息分解实时需求响应指令,得到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并上链,由分布式储能电站基于相应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执行需求响应操作;完成需求响应操作后,生成交易结算记录并上链,使电网调度中心、虚拟储能电站和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基于交易结算记录完成交易,在本方案中,将分布式储能电站通过虚拟聚合技术构建对应的虚拟储能电站,电网调控中心无需直接与分布式储能电站进行实时需求响应以及结算交易,从而解决了传统的分布式储能电站参与电力实时需求响应的过程中过程繁琐、协作复杂、交易成本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实时需求响应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实时需求响应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在能源互联网中存在多种多样的分布式电源,其中,分布式储能电站由于具备充放电速度快、可调度性强的特点,成为能源互联网中一种特殊的调节装置,分布式储能电站既能作为电源使用,同时也能作为负荷使用,因而,分布式储能电站在电力需求侧响应,特别是电力实时需求响应方面能够发挥特殊的作用。
由于分布式储能电站具有数量多、规模小、位置分散的特点,导致传统的分布式储能电站参与电力实时需求响应的过程中,存在过程繁琐、协作复杂、交易成本高等技术问题,同时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实时需求响应方法及相关设备,以实现解决传统的分布式储能电站参与电力实时需求响应的过程中过程繁琐、协作复杂、交易成本高问题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实时需求响应方法,应用于基于虚拟聚合技术构建的虚拟储能电站,每一所述虚拟储能电站对应至少一个分布式储能电站,所述虚拟储能电站与其对应的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通过第一智能合约签约上链,所述虚拟储能电站与电网调度中心之间通过第二智能合约签约上链,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电网调控中心上链的实时需求响应指令;
获取并基于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上链的动态可调信息分解所述实时需求响应指令,得到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将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上链,由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获取并基于相应的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执行需求响应操作;
在确定对应的分布式储能电站完成需求响应操作之后,生成相应的交易结算记录,将所述交易结算记录上链,使所述电网调度中心、所述虚拟储能电站和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基于所述交易结算记录完成交易。
优选的,所述获取所述电网调控中心上链的实时需求响应指令包括:
获取所述电网调控中心上链的实时需求响应启动指令;
所述获取并基于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上链的动态可调信息分解所述实时需求响应指令,得到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将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上链,由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获取并基于相应的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执行需求响应操作,包括:
获取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上链的动态可调信息,所述动态可调信息至少包括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的需求响应类型、最大充电可调功率、最大充电可调电量、最大放电可调功率和最大放电可调电量;
基于所述动态可调信息分解所述实时需求响应启动指令,得到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启动子指令,所述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至少包括分布式储能电站标识、需求响应类型、充电或放电启动时间以及充电或放电功率;
将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上链,由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获取并基于相应的实时需求响应启动子指令执行充电或放电操作。
优选的,所述获取所述电网调控中心上链的实时需求响应指令包括:
获取所述电网调控中心上链的实时需求响应结束指令;
所述获取并基于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上链的动态可调信息分解所述实时需求响应指令,得到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将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上链,由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获取并基于相应的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执行需求响应操作,包括:
获取并基于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上链的动态可调信息分解所述实时需求响应结束指令,得到至少包括分布式储能电站标识和充电或放电结束时间的各个实时需求响应结束子指令;
将各个实时需求响应结束子指令上链,由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获取并基于相应的实时需求响应结束子指令结束充电或放电操作。
优选的,所述在确定对应的分布式储能电站完成需求响应操作之后,生成相应的交易结算记录,将所述交易结算记录上链,使所述电网调度中心、所述虚拟储能电站和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基于所述交易结算记录完成交易,包括:
在确定对应的分布式储能电站完成需求响应操作之后,获取所述分布式储能电站上链的所述需求响应操作的启动操作信息和结束操作信息;
基于所述启动操作信息中记录的充电或放电启动时间、充电或放电功率、充电或放电电量和所述结束操作信息中记录的充电或放电结束时间,计算得到结算容量和结算电量;
基于所述结算容量、所述结算电量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规定的所述需求响应类型的响应价格,计算得到容量补偿金额和电量补偿金额;
基于分布式储能电站标识、所述需求响应类型、所述充电或放电启动时间、所述充电或放电结束时间、所述结算容量、所述容量补偿金额、所述结算电量和所述电量补偿金额,生成与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的结算记录,将各个所述结算记录上链,使所述电网调度中心、所述虚拟储能电站和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基于所述交易结算记录完成交易。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了又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实时需求响应方法,应用于分布式储能电站,所述分布式储能电站对应一个基于虚拟聚合技术构建的虚拟储能电站,所述虚拟储能电站与其对应的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通过第一智能合约签约上链,所述虚拟储能电站与电网调度中心之间通过第二智能合约签约上链,所述方法包括:
将动态可调信息上链,由所述虚拟储能电站获取并基于所述动态可调信息分解实时需求响应指令,得到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并上链;
获取并基于相应的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执行需求响应操作,并生成操作信息,在完成需求响应操作之后,将所述操作信息上链。
优选的,所述获取并基于相应的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执行需求响应操作,并生成操作信息,在完成需求响应操作之后,将所述操作信息上链,包括:
获取并基于相应的实时需求响应启动子指令执行充电或放电操作,生成启动操作信息并上链,所述启动操作信息至少包括所述分布式储能电站标识、需求响应启动子指令标识、所述需求响应类型、充电或放电启动时间、充电或放电功率和充电或放电电量。
优选的,所述获取并基于相应的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执行需求响应操作,并生成操作信息,在完成需求响应操作之后,将所述操作信息上链,包括:
获取并基于相应的实时需求响应结束子指令结束充电或放电操作,生成结束操作信息并上链,所述结束操作信息包括所述分布式储能电站标识和所述充电或放电结束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公开了一种虚拟储能电站,所述虚拟储能电站通过虚拟聚合技术构建,每一所述虚拟储能电站对应一个电网调度中心和至少一个分布式储能电站,所述虚拟储能电站与其对应的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通过第一智能合约签约上链,所述虚拟储能电站与所述电网调度中心之间通过第二智能合约签约上链;所述虚拟储能电站包括:
接收端,用于获取所述电网调控中心上链的实时需求响应指令;获取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上链的动态可调信息;
处理器,用于基于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上链的动态可调信息分解所述实时需求响应指令,得到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在确定对应的分布式储能电站完成需求响应操作之后,生成相应的交易结算记录;
发送端,用于将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上链;将所述交易结算记录上链,使所述电网调度中心、所述虚拟储能电站和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基于所述交易结算记录完成交易;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发送端上链的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用于存储所述发送端上链的所述交易结算记录。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储能电站,所述分布式储能电站对应一个基于虚拟聚合技术构建的虚拟储能电站,所述虚拟储能电站与其对应的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通过第一智能合约签约上链,所述虚拟储能电站与电网调度中心之间通过第二智能合约签约上链,所述分布式储能电站包括:
接收端,用于获取所述虚拟储能电站基于动态可调信息分解实时需求响应指令,得到并上链的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
处理器,用于基于相应的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执行需求响应操作,生成操作信息;
发送端,用于将所述动态可调信息上链,在完成需求响应操作之后,将操作信息上链;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发送端上链的所述动态可调信息和所述操作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第五方面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实时需求响应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电网调度中心、虚拟储能电站和分布式储能电站,每一所述虚拟储能电站对应至少一个分布式储能电站,所述虚拟储能电站与其对应的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通过第一智能合约签约上链,所述虚拟储能电站与电网调度中心之间通过第二智能合约签约上链;
所述电网调度中心,用于生成实时需求响应指令,并将所述实时需求响应指令上链,基于交易结算记录完成与所述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的交易;
所述虚拟储能电站,用于获取所述电网调控中心上链的实时需求响应指令;获取并基于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上链的动态可调信息分解所述实时需求响应指令,得到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将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上链,在确定对应的分布式储能电站完成需求响应操作之后,基于所述操作信息生成相应的交易结算记录,将所述交易结算记录上链;
所述分布式储能电站,用于将动态可调信息上链,获取并基于相应的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执行需求响应操作,并生成操作信息,在完成需求响应操作之后,将所述操作信息上链,基于交易结算记录完成与所述电网调度中心之间的交易。
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实时需求响应方法及相关设备,通过获取所述电网调控中心上链的实时需求响应指令;获取并基于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上链的动态可调信息分解所述实时需求响应指令,得到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将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上链,由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获取并基于相应的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执行需求响应操作;在确定对应的分布式储能电站完成需求响应操作之后,生成相应的交易结算记录,将所述交易结算记录上链,使所述电网调度中心、所述虚拟储能电站和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基于所述交易结算记录完成交易。在本方案中,将数量多、规模小、位置分散的分布式储能电站通过虚拟聚合技术构建对应的虚拟储能电站,虚拟储能电站与其对应的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通过第一智能合约签约上链,虚拟储能电站与电网调度中心之间通过第二智能合约签约上链,使得电网调控中心可以通过虚拟储能电站下发响应指令,并通过虚拟储能电站完成交易结算,无需直接与分布式储能电站进行实时需求响应以及结算交易,从而解决了传统的分布式储能电站参与电力实时需求响应的过程中过程繁琐、协作复杂、交易成本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实时需求响应架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实时需求响应架构的节点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实时需求响应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实时需求响应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实时需求响应方法的时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虚拟储能电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分布式储能电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由背景技术可知,传统的分布式储能电站参与电力实时需求响应的过程中,存在过程繁琐、协作复杂、交易成本高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实时需求响应方法及相关设备,在本方案中,将数量多、规模小、位置分散的分布式储能电站通过虚拟聚合技术构建对应的虚拟储能电站,虚拟储能电站与其对应的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通过第一智能合约签约上链,虚拟储能电站与电网调度中心之间通过第二智能合约签约上链,使得电网调控中心可以通过虚拟储能电站下发响应指令,并通过虚拟储能电站完成交易结算,无需直接与分布式储能电站进行实时需求响应以及结算交易,从而解决了传统的分布式储能电站参与电力实时需求响应的过程中过程繁琐、协作复杂、交易成本高的问题,具体通过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实时需求响应架构的示意图。
该架构中包括电网调控中心11、虚拟储能电站21、分布式储能电站31、分布式储能电站32和分布式储能电站33。
其中,电网调控中心11由电网公司提供。
虚拟储能电站21是利用虚拟聚合技术构建而成的。虚拟储能电站21是由储能聚合商提供的,在具体实现中,储能聚合商并不仅提供一个虚拟储能电站,每个虚拟储能电站对应多个分布式储能站。所有虚拟储能电站对应的分布式储能电站之和等于分布式储能电站节点的总数量。
在图1示出的架构中,虚拟储能电站21对应分布式储能电站31、分布式储能电站32和分布式储能电站33。
分布式储能电站31、分布式储能电站32和分布式储能电站33各自对应一个分布式储能业主。
需要说明的是,虚拟储能电站21所能向电网调控中心提供的需求响应类型和响应能力,即为分布式储能电站31、分布式储能电站32和分布式储能电站33向虚拟储能电站21提供的需求响应类型和响应能力的总和。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实时需求响应架构的节点示意图。
电网调控中心11部署有计算机a,虚拟储能电站21部署有计算机b,分布式储能电站31、分布式储能电站32和分布式储能电站33分别部署有路由器c1、路由器c2和路由器c3。
将参与电力实时需求响应的电网调控中心11、虚拟储能电站21、分布式储能电站31、分布式储能电站32和分布式储能电站33进行上链。
其中,路由器c1、路由器c2和路由器c3分别作为分布式储能电站31、分布式储能电站32和分布式储能电站33的区块链节点,分布式储能电站31、分布式储能电站32和分布式储能电站33与虚拟储能电站21之间,通过相应的区块链节点和第一智能合约签约上链。
计算机a作为电网调控中心11的区块链节点,计算机b作为虚拟储能电站21的区块链节点,电网调控中心11和虚拟储能电站21之间,通过相应的区块链节点和第二智能合约签约上链。
其中,第一智能合约中包括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向虚拟储能电站提供的需求响应类型、响应能力和需求响应价格,第二智能合约中包括虚拟储能电站向电网调度中心提供的需求响应类型、响应能力和需求响应价格。
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实时需求响应架构执行以下实时需求响应过程:
电网调控中心11获取虚拟储能电站21上链的动态可调信息,其中,虚拟储能电站21的动态可调信息是根据分布式储能电站31、分布式储能电站32和分布式储能电站33上链的分布式储能电站的动态可调信息产生的。
具体的,虚拟储能电站21的动态可调信息包括需求响应类型和响应能力,虚拟储能电站21提供的需求响应类型,是由分布式储能电站31、分布式储能电站32和分布式储能电站33所提供的各个需求响应类型虚拟聚合而成,虚拟储能电站21的响应能力,是由分布式储能电站31、分布式储能电站32和分布式储能电站33的响应能力虚拟聚合而成。
例如,对于虚拟储能电站21,虚拟储能电站21对应的分布式储能电站有分布式储能电站31、分布式储能电站32和分布式储能电站33,则虚拟储能电站21的响应能力为分布式储能电站31、分布式储能电站32和分布式储能电站33的响应能力之和。
其中,虚拟储能电站21的响应能力包括虚拟储能电站21的最大充电可调功率、最大充电可调电量、最大放电可调功率以及最大放电可调电量,相应的,分布式储能电站31、分布式储能电站32和分布式储能电站33的响应能力包括分布式储能电站31、分布式储能电站32和分布式储能电站33的最大充电可调功率、最大充电可调电量、最大放电可调功率以及最大放电可调电量。
需要说明的是,需求响应类型包括削峰需求响应、填谷需求响应、紧急型需求响应以及经济性需求响应。
削峰需求响应是指由于电网备用容量不足或局部负荷过载等原因导致电力缺口时,由分布式储能电站按照指令进行放电,补充电力缺口的一种需求响应类型。
填谷需求响应是指由于负荷水平较低、电网调差能力不能适应峰谷差或可再生能源波动性、间歇性影响,难以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时,由分布式储能电站按照指令进行充电,保持电网平衡的一种需求响应类型。
紧急型需求响应是指在电网出现影响电网可靠性的事件时,分布式储能电站作为备用容量资源,按照指令削减或增加负荷,保障电网可靠性的一种需求响应类型。
经济性需求响应是指储能聚合商,以价格信号自主申报参与电能量的市场投标和竞价,中标后按照电网公司的指令消减或增加负荷,优化电网经济运行的一种需求响应类型。
电网调控中心11获取虚拟储能电站21上链的动态可调信息之后,基于虚拟储能电站21的动态可调信息,生成实时需求响应启动指令并上链。
其中,实时需求响应启动指令包括电网公司标识、储能聚合商标识、虚拟储能电站标识、需求响应类型、充电或放电启动时间以及充电或放电功率信息。
虚拟储能电站21获取电网调控中心11上链的实时需求响应启动指令,并基于分布式储能电站31、分布式储能电站32和分布式储能电站33上链的动态可调信息,分解实时需求响应启动指令,得到3条实时需求响应启动子指令,并将这3条实时需求响应启动子指令上链。
其中,分布式储能电站上链的动态可调信息包括分布式储能电站提供的需求响应类型和响应能力。
实时需求响应启动子指令中包括分布式储能电站标识、需求响应类型、充电或放电启动时间和充电或放电功率,优选的,实时需求响应启动子指令也包括实时需求响应启动指令标识,以便于关联追溯对应的实时需求响应启动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分解需求响应启动指令过程采用的算法不做限定,采用现有的分解算法即可。
分布式储能电站31、分布式储能电站32和分布式储能电站33从3条实时需求响应启动子指令中获取相应的需求响应启动子指令,基于相应的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执行充电或放电操作,并生成启动操作信息,将启动操作信息上链。
具体的,分布式储能电站基于相应的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中的需求响应类型,决定执行充电操作或者放电操作,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中的充电或放电启动时间和充电或放电功率,决定充电或者放电的启动时间和充电或放电的功率。例如,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中需求响应类型为削峰需求响应,则分布式储能电站执行放电操作。
生成启动操作信息具体过程为:按照设定的周期,默认每分钟,可进行配置,获取充放电数据,充放电数据包括充电或放电功率和充电或放电电量。
然后,基于分布式储能电站标识、需求响应类型、充电或放电启动时间、充电或放电功率和充电或放电电量,生成启动操作信息,优选的,启动操作信息中加入实时需求响应启动子指令标识,以便于能关联追溯到对应的实时需求响应启动子指令。
电网调度中心11生成与实时需求响应启动指令对应的实时需求响应结束指令,并将实时需求响应结束指令上链。
实时需求响应结束指令包括电网公司标识、储能聚合商标识、虚拟储能电站标识、需求响应类型、充电或放电结束时间。
虚拟储能电站21获取到实时需求响应结束指令后,分解实时需求响应结束指令,得到3条实时需求响应结束子指令,并将3条实时需求响应结束子指令上链。
实时需求响应结束子指令中包括分布式储能电站标识和充电或放电结束时间,优选的,实时需求响应结束子指令中包括实时需求响应结束指令标识,以便于追溯到相应的实时需求响应结束指令。
分布式储能电站31、分布式储能电站32和分布式储能电站33分别获取相应的实时需求响应结束子指令,基于实时需求响应结束子指令中充电或放电结束时间结束充电或放电操作,生成结束操作信息,并将结束操作信息上链。
结束操作信息中包括分布式储能电站标识和充电或放电结束时间,优选的,结束操作信息中加入实时需求响应结束子指令标识,以便于能关联追溯到对应的实时需求响应结束子指令。
虚拟储能电站21基于第一智能合约规定的需求响应价格、启动操作信息和结束操作信息,生成与分布式储能电站31、分布式储能电站32和分布式储能电站33之间的交易结算记录,并上链。
需要说明的是,需求响应价格包括容量补偿价格和电量补偿价格,每个需求响应类型均对应一个容量补偿价格以及一个电量补偿价格,价格有变动时需要双方签名认可。
具体的生成结算记录的过程为:基于启动操作信息中记录的充电或放电启动时间、充电或放电功率、充电或放电电量和结束操作信息中记录的充电或放电结束时间,计算得到结算容量和结算电量,基于结算容量、结算电量和第一智能合约中规定的容量补偿价格以及电量补偿价格,计算得到容量补偿金额和电量补偿金额。
基于电网公司标识、储能聚合商标识、虚拟储能电站标识、需求响应类型、充电或放电启动时间、充电或放电结束时间、结算容量、容量补偿金额、结算电量以及电量补偿金额,生成虚拟储能电站21与分布式储能电站31、分布式储能电站32和分布式储能电站33之间的交易结算记录并上链。
虚拟储能电站21结合虚拟储能电站21与分布式储能电站31、分布式储能电站32和分布式储能电站33之间的交易结算记录,生成与电网调度中心11之间的交易结算记录,并上链。
可以理解的是,虚拟储能电站21与分布式储能电站31、分布式储能电站32和分布式储能电站33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且虚拟储能电站21与电网调度中心11对应,所以虚拟储能电站21结合虚拟储能电站21与3个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的交易结算记录,得到与电网调度中心11之间的交易结算记录。
电网调度中心11基于虚拟储能电站21与分布式储能电站31、分布式储能电站32和分布式储能电站33之间的交易结算记录,和虚拟储能电站21与电网调度中心11之间的交易结算记录,完成与3个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的交易。
其中,交易涉及的资金的转移支付通过与银行机构提供的服务接口实现。
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实时需求响应架构,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实时需求响应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基于虚拟聚合技术构建的虚拟储能电站,每一虚拟储能电站对应至少一个分布式储能电站,虚拟储能电站与其对应的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通过第一智能合约签约上链,虚拟储能电站与电网调度中心之间通过第二智能合约签约上链。
其中,电网调度中心可以为图1中的电网调度中心11,虚拟储能电站可以为图1中的虚拟储能电站21,分布式储能电站可以为图1中的任一分布式储能电站。
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301:获取电网调控中心上链的实时需求响应指令。
在S301中,实时需求响应指令由电网调控中心基于虚拟储能电站上链的动态可调信息生成,其中,虚拟储能电站的动态可调信息包括虚拟储能电站提供的需求响应类型和响应能力,虚拟储能电站的响应能力包括虚拟储能电站的最大充电可调功率、最大充电可调电量、最大放电可调功率以及最大放电可调电量。
实时需求响应指令包括实时需求响应启动指令和实时需求响应结束指令。
其中,实时需求响应启动指令包括电网公司标识、储能聚合商标识、虚拟储能电站标识、需求响应类型、充电或放电启动时间以及充电或放电功率信息。
实时需求响应结束指令包括电网公司标识、储能聚合商标识、虚拟储能电站标识、需求响应类型、充电或放电结束时间。
在S301具体实现中,虚拟储能电站基于第二智能合约获取电网调控中心上链的实时需求响应指令。
S302:获取并基于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上链的动态可调信息分解实时需求响应指令,得到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
在S302具体实现中,虚拟储能电站获取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上链的动态可调信息,根据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的动态可调信息分解实时需求响应指令,得到与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的动态可调信息匹配的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
需要注意的是,若实时需求响应指令为实时需求响应启动指令,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启动子指令包括分布式储能电站标识、需求响应类型、充电或放电启动时间和充电或放电功率。
虚拟储能电站分解实时需求响应启动指令,得到的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启动子指令中,需求响应类型和充电或放电启动时间,应与实时需求响应启动指令中的需求响应类型和充电或放电启动时间一致,且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启动子指令中充电或放电功率之和,应等于实时需求响应启动指令中的充电或放电功率。
也就是说,虚拟储能电站按照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的实际需求对实时需求响应启动指令进行分解,所分解得到的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中所包含的充电或放电功率并不一定等同,而是与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的动态可调信息匹配的。
若实时需求响应指令为实时需求响应结束子指令,各个实时需求响应结束子指令包括分布式储能电站标识和充电或放电结束时间。
虚拟储能电站分解实时需求响应结束指令,得到的各个实时需求响应结束子指令中的充电或放电结束时间,应与实时需求响应结束指令中的充电或放电结束时间一致。
S303:将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上链,由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获取并基于相应的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执行需求响应操作。
在S303中,虚拟储能电站基于第一智能合约将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上链。
S304:在确定对应的分布式储能电站完成需求响应操作之后,生成相应的交易结算记录,将交易结算记录上链,使电网调度中心、虚拟储能电站和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基于交易结算记录完成交易。
在S304中,虚拟储能电站在获取到对应的分布式储能电站上链的启动操作信息和结束操作信息之后,基于第一智能合约规定的需求响应价格、启动操作信息和结束操作信息,生成与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的交易结算记录,并上链。
需要说明的是,需求响应价格包括容量补偿价格和电量补偿价格,每个需求响应类型均对应一个容量补偿价格以及一个电量补偿价格,价格有变动时需要双方签名认可。
虚拟储能电站生成与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结算记录的具体过程为:基于启动操作信息中记录的充电或放电启动时间、充电或放电功率、充电或放电电量和结束操作信息中记录的充电或放电结束时间,计算得到结算容量和结算电量,基于结算容量、结算电量和第一智能合约中规定的容量补偿价格以及电量补偿价格,计算得到容量补偿金额和电量补偿金额。
然后,虚拟储能电站基于储能聚合商标识、分布式储能业主标识、分布式储能电站标识、需求响应类型、充电或放电启动时间、充电或放电结束时间、结算容量、容量补偿金额、结算电量以及电量补偿金额,生成虚拟储能电站与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的交易结算记录,并将交易结算记录上链。
虚拟储能电站基于第二智能合约,结合虚拟储能电站与各个对应的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的交易结算记录,生成电网调控中心与虚拟储能电站之间的交易结算记录并上链。
电网公司、虚拟聚合商和分布式储能电站业主之间,基于虚拟储能电站与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的交易结算记录以及电网调控中心与虚拟储能电站之间的交易结算记录,进行交易并完成交易资金的转移支付。
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实时需求响应方法,在本方案中,将数量多、规模小、位置分散的分布式储能电站通过虚拟聚合技术构建对应的虚拟储能电站,虚拟储能电站与其对应的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通过第一智能合约签约上链,虚拟储能电站与电网调度中心之间通过第二智能合约签约上链,通过虚拟储能电站下达需求响应指令,由分布式储能电站获取对应的需求响应子指令执行相关操作,生成并基于结算记录完成电网调度中心、虚拟储能电站和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的交易,电网调控中心无需直接与分布式储能电站交易结算,从而解决了传统的分布式储能电站参与电力实时需求响应的过程中过程繁琐、协作复杂、交易成本高的问题。
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实时需求响应架构,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实时需求响应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分布式储能电站,分布式储能电站对应一个基于虚拟聚合技术构建的虚拟储能电站,虚拟储能电站与其对应的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通过第一智能合约签约上链,虚拟储能电站与电网调度中心之间通过第二智能合约签约上链。
其中,电网调度中心可以为图1中的电网调度中心11,虚拟储能电站可以为图1中的虚拟储能电站21,分布式储能电站可以为图1中的任一分布式储能电站。
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401:将动态可调信息上链,由所述虚拟储能电站获取并基于所述动态可调信息分解实时需求响应指令,得到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并上链。
在S401中,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将自身所能提供的需求响应类型信息上链,以及将分布式储能电站自身的最大充电可调功率、最大充电可调电量、最大放电可调功率以及最大放电可调电量信息上链。
S402:获取并基于相应的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执行需求响应操作,并生成操作信息,在完成需求响应操作之后,将所述操作信息上链。
在S402中,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获取相应的实时需求响应启动子指令,基于实时需求响应启动子指令中的需求响应类型,决定执行充电还是放电操作,再基于需求响应启动子指令中的充电或放电启动时间以及充电或放电功率信息,具体执行充电或放电操作,生成操作信息并上链。
具体的,若需求响应类型为削峰需求响应,则基于实时需求响应启动子指令中的放电启动时间以及放电功率信息,执行放电操作,并基于分布式储能电站标识、需求响应类型、放电启动时间、放电功率和放电电量,生成启动操作信息,并将启动操作信息上链。
若需求响应类型为填谷需求响应,则基于实时需求响应启动子指令中的充电启动时间以及充电功率信息,执行充电操作,并基于分布式储能电站标识、需求响应类型、充电启动时间、充电功率和充电电量,生成启动操作信息,并将启动操作信息上链。
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在启动充电或放电操作之后,当获取到实时需求响应结束子指令,基于实时需求响应结束子指令中充电或放电结束时间,停止充电或放电操作,生成包含分布式储能电站标识和充电或放电结束时间的结束操作信息,并将结束操作信息上链。
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实时需求响应方法,在本方案中,将数量多、规模小、位置分散的分布式储能电站通过虚拟聚合技术构建对应的虚拟储能电站,虚拟储能电站与其对应的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通过第一智能合约签约上链,虚拟储能电站与电网调度中心之间通过第二智能合约签约上链,分布式储能电站通过虚拟储能电站为电网调度中心提供需求响应,且通过虚拟储能电站完成与电网调控中心的结算,使得电网调度中心无需直接面对分布式储能电站,从而解决了传统的分布式储能电站参与电力实时需求响应的过程中过程繁琐、协作复杂、交易成本高的问题。
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实时需求响应方法,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实时需求响应方法的时序图,其中,每一虚拟储能电站对应至少一个分布式储能电站,虚拟储能电站与其对应的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通过第一智能合约签约上链,虚拟储能电站与电网调度中心之间通过第二智能合约签约上链。
其中,电网调度中心可以为图1中的电网调度中心11,虚拟储能电站可以为图1中的虚拟储能电站21,分布式储能电站可以为图1中的任一分布式储能电站。
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501:分布式储能电站将分布式储能电站的动态可调信息上链。
S502:虚拟储能电站获取并结合分布式储能电站的动态可调信息,产生虚拟储能电站的动态可调信息并上链。
S503:电网调控中心获取并基于虚拟储能电站的动态可调信息,生成实时需求响应启动指令并上链。
S504:虚拟储能电站获取实时需求响应启动指令,并基于分布式储能电站的动态可调信息分解实时需求响应启动指令,得到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启动子指令并上链。
S505:分布式储能电站获取并基于相应的实时需求响应启动子指令,执行充电或放电操作,生成启动操作信息并上链。
S506:电网调控中心生成实时需求响应结束指令并上链。
S507:虚拟储能电站获取并分解实时需求响应结束指令,得到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启动子指令并上链。
S508:分布式储能电站获取并基于相应的实时需求响应结束子指令,停止充电或放电操作,生成结束操作信息并上链。
S509:虚拟储能电站获取并基于启动操作信息和结束操作信息,生成与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的交易结算记录并上链。
S510:电网调控中心获取并基于交易结算记录完成与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的交易。
本发明实施例中S501至S510的具体实现过程请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实时需求响应方法,在本方案中,将数量多、规模小、位置分散的分布式储能电站通过虚拟聚合技术构建对应的虚拟储能电站,虚拟储能电站与其对应的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通过第一智能合约签约上链,虚拟储能电站与电网调度中心之间通过第二智能合约签约上链,使得电网调控中心可以通过虚拟储能电站下发响应指令,并通过虚拟储能电站完成交易结算,无需直接与分布式储能电站进行实时需求响应以及结算交易,从而解决了传统的分布式储能电站参与电力实时需求响应的过程中过程繁琐、协作复杂、交易成本高的问题。
与图3所示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实时需求响应方法相对应,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虚拟储能电站的结构示意图,该虚拟储能电站通过虚拟聚合技术构建,每一虚拟储能电站对应一个电网调度中心和至少一个分布式储能电站,虚拟储能电站与其对应的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通过第一智能合约签约上链,虚拟储能电站与电网调度中心之间通过第二智能合约签约上链。
该虚拟储能电站包括:接收端601、处理器602、发送端603和存储器604。
接收端601,用于获取电网调控中心上链的实时需求响应指令,获取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上链的动态可调信息。
处理器602,用于基于接收端601获取到的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上链的动态可调信息,分解接收端601获取到的电网调控中心上链的实时需求响应指令,得到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在确定对应的分布式储能电站完成需求响应操作之后,生成相应的交易结算记录。
发送端603,用于将处理器602分解得到的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上链,将处理器602生成的交易结算记录上链,使电网调度中心、虚拟储能电站和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基于交易结算记录完成交易。
存储器604,用于存储发送端603上链的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用于存储发送端603上链的交易结算记录。
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虚拟储能电站,在本方案中,将数量多、规模小、位置分散的分布式储能电站通过虚拟聚合技术构建对应的虚拟储能电站,虚拟储能电站与其对应的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通过第一智能合约签约上链,虚拟储能电站与电网调度中心之间通过第二智能合约签约上链,通过虚拟储能电站下达需求响应指令,由分布式储能电站获取对应的需求响应子指令执行相关操作,生成并基于结算记录完成电网调度中心、虚拟储能电站和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的交易,电网调控中心无需直接与分布式储能电站交易结算,从而解决了传统的分布式储能电站参与电力实时需求响应的过程中过程繁琐、协作复杂、交易成本高的问题。
与图4所示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实时需求响应方法相对应,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分布式储能电站的结构示意图,该分布式储能电站对应一个基于虚拟聚合技术构建的虚拟储能电站,虚拟储能电站与其对应的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通过第一智能合约签约上链,虚拟储能电站与电网调度中心之间通过第二智能合约签约上链。
该分布式储能电站包括:接收端701、处理器702、发送端703和存储器704。
接收端701,用于获取虚拟储能电站上链的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
其中,该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是虚拟储能电站基于发送端703上链的动态可调信息,分解实时需求响应指令得到的。
处理器702,用于基于接收端701获取的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执行需求响应操作,生成操作信息。
发送端703,将动态可调信息上链,在处理器702完成需求响应操作之后,将生成的操作信息上链。
存储器704,用于存储发送端703上链的动态可调信息和操作信息。
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分布式储能电站,在本方案中,将数量多、规模小、位置分散的分布式储能电站通过虚拟聚合技术构建对应的虚拟储能电站,虚拟储能电站与其对应的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通过第一智能合约签约上链,虚拟储能电站与电网调度中心之间通过第二智能合约签约上链,分布式储能电站通过虚拟储能电站为电网调度中心提供需求响应,且通过虚拟储能电站完成与电网调控中心的结算,使得电网调度中心无需直接面对分布式储能电站,从而解决了传统的分布式储能电站参与电力实时需求响应的过程中过程繁琐、协作复杂、交易成本高的问题。
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实时需求响应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实时需求响应系统,该系统包括:电网调度中心、虚拟储能电站和分布式储能电站,每一虚拟储能电站对应至少一个分布式储能电站,虚拟储能电站与其对应的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通过第一智能合约签约上链,虚拟储能电站与电网调度中心之间通过第二智能合约签约上链。
电网调控中心,用于获取并基于虚拟储能电站的动态可调信息,生成实时需求响应指令并上链,基于交易结算记录完成与所述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的交易。
虚拟储能电站,用于获取电网调控中心上链的实时需求响应指令;获取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上链的动态可调信息,结合分布式储能电站的动态可调信息生成虚拟储能电站的动态可调信息并上链,基于分布式储能电站的动态可调信息分解实时需求响应指令,得到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将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上链,在确定对应的分布式储能电站完成需求响应操作之后,基于操作信息生成相应的交易结算记录,将交易结算记录上链。
分布式储能电站,用于将动态可调信息上链,获取并基于相应的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执行需求响应操作,并生成操作信息,在完成需求响应操作之后,将操作信息上链,基于交易结算记录完成与电网调度中心之间的交易。
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实时需求响应系统,在本方案中,将数量多、规模小、位置分散的分布式储能电站通过虚拟聚合技术构建对应的虚拟储能电站,虚拟储能电站与其对应的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通过第一智能合约签约上链,虚拟储能电站与电网调度中心之间通过第二智能合约签约上链,使得电网调控中心可以通过虚拟储能电站下发响应指令,并通过虚拟储能电站完成交易结算,无需直接与分布式储能电站进行实时需求响应以及结算交易,从而解决了传统的分布式储能电站参与电力实时需求响应的过程中过程繁琐、协作复杂、交易成本高的问题。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或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实时需求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于虚拟聚合技术构建的虚拟储能电站,每一所述虚拟储能电站对应至少一个分布式储能电站,所述虚拟储能电站与其对应的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通过第一智能合约签约上链,所述虚拟储能电站与电网调度中心之间通过第二智能合约签约上链,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电网调控中心上链的实时需求响应指令;
获取并基于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上链的动态可调信息分解所述实时需求响应指令,得到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将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上链,由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获取并基于相应的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执行需求响应操作;
在确定对应的分布式储能电站完成需求响应操作之后,生成相应的交易结算记录,将所述交易结算记录上链,使所述电网调度中心、所述虚拟储能电站和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基于所述交易结算记录完成交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电网调控中心上链的实时需求响应指令包括:
获取所述电网调控中心上链的实时需求响应启动指令;
所述获取并基于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上链的动态可调信息分解所述实时需求响应指令,得到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将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上链,由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获取并基于相应的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执行需求响应操作,包括:
获取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上链的动态可调信息,所述动态可调信息至少包括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的需求响应类型、最大充电可调功率、最大充电可调电量、最大放电可调功率和最大放电可调电量;
基于所述动态可调信息分解所述实时需求响应启动指令,得到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启动子指令,所述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至少包括分布式储能电站标识、需求响应类型、充电或放电启动时间以及充电或放电功率;
将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上链,由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获取并基于相应的实时需求响应启动子指令执行充电或放电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电网调控中心上链的实时需求响应指令包括:
获取所述电网调控中心上链的实时需求响应结束指令;
所述获取并基于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上链的动态可调信息分解所述实时需求响应指令,得到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将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上链,由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获取并基于相应的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执行需求响应操作,包括:
获取并基于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上链的动态可调信息分解所述实时需求响应结束指令,得到至少包括分布式储能电站标识和充电或放电结束时间的各个实时需求响应结束子指令;
将各个实时需求响应结束子指令上链,由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获取并基于相应的实时需求响应结束子指令结束充电或放电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确定对应的分布式储能电站完成需求响应操作之后,生成相应的交易结算记录,将所述交易结算记录上链,使所述电网调度中心、所述虚拟储能电站和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基于所述交易结算记录完成交易,包括:
在确定对应的分布式储能电站完成需求响应操作之后,获取所述分布式储能电站上链的所述需求响应操作的启动操作信息和结束操作信息;
基于所述启动操作信息中记录的充电或放电启动时间、充电或放电功率、充电或放电电量和所述结束操作信息中记录的充电或放电结束时间,计算得到结算容量和结算电量;
基于所述结算容量、所述结算电量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规定的所述需求响应类型的响应价格,计算得到容量补偿金额和电量补偿金额;
基于分布式储能电站标识、所述需求响应类型、所述充电或放电启动时间、所述充电或放电结束时间、所述结算容量、所述容量补偿金额、所述结算电量和所述电量补偿金额,生成与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的结算记录,将各个所述结算记录上链,使所述电网调度中心、所述虚拟储能电站和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基于所述交易结算记录完成交易。
5.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实时需求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分布式储能电站,所述分布式储能电站对应一个基于虚拟聚合技术构建的虚拟储能电站,所述虚拟储能电站与其对应的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通过第一智能合约签约上链,所述虚拟储能电站与电网调度中心之间通过第二智能合约签约上链,所述方法包括:
将动态可调信息上链,由所述虚拟储能电站获取并基于所述动态可调信息分解实时需求响应指令,得到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并上链;
获取并基于相应的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执行需求响应操作,并生成操作信息,在完成需求响应操作之后,将所述操作信息上链。
6.基于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并基于相应的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执行需求响应操作,并生成操作信息,在完成需求响应操作之后,将所述操作信息上链,包括:
获取并基于相应的实时需求响应启动子指令执行充电或放电操作,生成启动操作信息并上链,所述启动操作信息至少包括所述分布式储能电站标识、需求响应启动子指令标识、所述需求响应类型、充电或放电启动时间、充电或放电功率和充电或放电电量。
7.基于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并基于相应的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执行需求响应操作,并生成操作信息,在完成需求响应操作之后,将所述操作信息上链,包括:
获取并基于相应的实时需求响应结束子指令结束充电或放电操作,生成结束操作信息并上链,所述结束操作信息包括所述分布式储能电站标识和所述充电或放电结束时间。
8.一种虚拟储能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储能电站通过虚拟聚合技术构建,每一所述虚拟储能电站对应一个电网调度中心和至少一个分布式储能电站,所述虚拟储能电站与其对应的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通过第一智能合约签约上链,所述虚拟储能电站与所述电网调度中心之间通过第二智能合约签约上链;所述虚拟储能电站包括:
接收端,用于获取所述电网调控中心上链的实时需求响应指令;获取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上链的动态可调信息;
处理器,用于基于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上链的动态可调信息分解所述实时需求响应指令,得到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在确定对应的分布式储能电站完成需求响应操作之后,生成相应的交易结算记录;
发送端,用于将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上链;将所述交易结算记录上链,使所述电网调度中心、所述虚拟储能电站和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基于所述交易结算记录完成交易;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发送端上链的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用于存储所述发送端上链的所述交易结算记录。
9.一种分布式储能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储能电站对应一个基于虚拟聚合技术构建的虚拟储能电站,所述虚拟储能电站与其对应的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通过第一智能合约签约上链,所述虚拟储能电站与电网调度中心之间通过第二智能合约签约上链,所述分布式储能电站包括:
接收端,用于获取所述虚拟储能电站基于动态可调信息分解实时需求响应指令,得到并上链的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
处理器,用于基于相应的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执行需求响应操作,生成操作信息;
发送端,用于将所述动态可调信息上链,在完成需求响应操作之后,将操作信息上链;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发送端上链的所述动态可调信息和所述操作信息。
10.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实时需求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电网调度中心、虚拟储能电站和分布式储能电站,每一所述虚拟储能电站对应至少一个分布式储能电站,所述虚拟储能电站与其对应的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通过第一智能合约签约上链,所述虚拟储能电站与电网调度中心之间通过第二智能合约签约上链;
所述电网调度中心,用于生成实时需求响应指令,并将所述实时需求响应指令上链,基于交易结算记录完成与所述分布式储能电站之间的交易;
所述虚拟储能电站,用于获取所述电网调控中心上链的实时需求响应指令;获取并基于各个分布式储能电站上链的动态可调信息分解所述实时需求响应指令,得到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将各个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上链,在确定对应的分布式储能电站完成需求响应操作之后,基于所述操作信息生成相应的交易结算记录,将所述交易结算记录上链;
所述分布式储能电站,用于将动态可调信息上链,获取并基于相应的实时需求响应子指令执行需求响应操作,并生成操作信息,在完成需求响应操作之后,将所述操作信息上链,基于交易结算记录完成与所述电网调度中心之间的交易。
CN202210630610.4A 2022-06-06 2022-06-06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实时需求响应方法及相关设备 Active CN1149260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0610.4A CN114926078B (zh) 2022-06-06 2022-06-06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实时需求响应方法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0610.4A CN114926078B (zh) 2022-06-06 2022-06-06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实时需求响应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26078A true CN114926078A (zh) 2022-08-19
CN114926078B CN114926078B (zh) 2023-04-07

Family

ID=82812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30610.4A Active CN114926078B (zh) 2022-06-06 2022-06-06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实时需求响应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2607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12030A (zh) * 2023-06-05 2023-10-20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市场异常运营状况监测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19361A1 (en) * 2013-07-15 2015-01-15 Aptitude, Llc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roviding a virtual aggregation group
WO2019084262A1 (en) * 2017-10-25 2019-05-02 Omega Grid, Llc POWER MANAGEMENT BY DISTRIBUTING BLOCK CHAINS WITH OPTIMIZED BALANCING
CN110225032A (zh) * 2019-06-11 2019-09-10 北京艾摩瑞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数据的交易方法及其设备
WO2021244000A1 (zh) * 2020-06-03 2021-12-09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区域能源综合体虚拟聚合系统及方法
CN114243709A (zh) * 2021-12-13 2022-03-25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需求侧可调节资源分层分级的调度运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19361A1 (en) * 2013-07-15 2015-01-15 Aptitude, Llc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roviding a virtual aggregation group
WO2019084262A1 (en) * 2017-10-25 2019-05-02 Omega Grid, Llc POWER MANAGEMENT BY DISTRIBUTING BLOCK CHAINS WITH OPTIMIZED BALANCING
CN110225032A (zh) * 2019-06-11 2019-09-10 北京艾摩瑞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数据的交易方法及其设备
WO2021244000A1 (zh) * 2020-06-03 2021-12-09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区域能源综合体虚拟聚合系统及方法
CN114243709A (zh) * 2021-12-13 2022-03-25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需求侧可调节资源分层分级的调度运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有蕊等: "区块链在电力交易中的应用",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12030A (zh) * 2023-06-05 2023-10-20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市场异常运营状况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16912030B (zh) * 2023-06-05 2024-04-26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市场异常运营状况监测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26078B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errada et al. Valuation of energy storage in energy and regulation markets
Chen et al. Blockchain-based electric vehicle incentive system for renewable energy consumption
Nunna et al. Multiagent-based distributed-energy-resource management for intelligent microgrids
Green Competition in generation: 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GB2601074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operation of an on-site energy storage system to co-optimize battery dispatch
CN110135761A (zh) 供用电需求侧响应负荷调节交易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14926078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实时需求响应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5632426A (zh) 储能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0264003A (zh) 一种基于价格引导的多微网系统协调自治优化运行方法
CN111667136A (zh) 一种区域电力市场的出清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037192A (zh) 基于大数据的虚拟电厂交易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465615A (zh) 账单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662757A (zh) 新能源机组合约覆盖率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381399B (zh) 一种兼顾电网安全和新能源消纳的负荷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7314684A (zh) 一种基于绿色能源的分布式算网智能调度系统
CN116316557A (zh) 一种适应现货市场的储能集群聚合方法和装置
CN112865199B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响应的在线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4493248A (zh) 一种负荷聚合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139271A (zh) 聚合资源建模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iu et al. Optimal bidding strategy for energy storage systems in energy and flexible ramping products markets
CN113034227A (zh) 电力用户交易匹配方法及装置
Leithon et al. Cooperative renewable energy management with distributed generation
CN112330428A (zh) 一种集中竞价电力交易系统及方法
CN114362201A (zh) 电网功率平衡控制方法、装置及储能电站集群
Zhongjing et al. Optimal distributed charging coordinations of 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with market uniform clearing price mechanis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