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15880A - 一种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15880A
CN114915880A CN202210472206.9A CN202210472206A CN114915880A CN 114915880 A CN114915880 A CN 114915880A CN 202210472206 A CN202210472206 A CN 202210472206A CN 114915880 A CN114915880 A CN 1149158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s
cig
earpiece
electronic device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7220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15880B (zh
Inventor
朱宇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7220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158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15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158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158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158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25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synchronizing potentially movable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3/12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for distributing signals to two or more loudspeak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06F3/165Management of the audio stream, e.g. setting of volume, audio stream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52High-speed IEEE 1394 serial bus
    • H04L12/40058Isochronous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5/00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 H04R5/033Headphones for stereophonic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5/00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 H04R5/04Circuit arrangements, e.g. for selective connection of amplifier inputs/outputs to loudspeakers, for loudspeaker detection, or for adaptation of settings to personal preferences or hearing impair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15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one node acting as a reference for the oth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3Point-to-multi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 H04M1/6033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for providing handsfree use or a loudspeaker mode in telephone sets
    • H04M1/6041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 H04M1/6058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involving the use of a headset accessory device connected to the portable telephone
    • H04M1/6066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involving the use of a headset accessory device connected to the portable telephone including a wireless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20/00Details of connection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R2420/07Applications of wireless loudspeakers or wireless micro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08User group manag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100),可以实现TWS耳机(201)的左右耳塞(201‑1,201‑2)对音频数据的播放级同步。具体方案包括: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同一个CIG(如第一CIG)的两个CIS(如第一CIS和第二CIS)分别向第一耳塞和第二耳塞传输音频数据。同一个CIG中的两个CIS共用该CIG的CIG播放点。该CIG播放点是第一耳塞和第二耳塞播放音频数据的时间点。其中,电子设备(100)通过第一CIS从第一CIS的锚点开始与第一耳塞传输音频数据;通过第二CIS从第二CIS的锚点开始与第二耳塞传输音频数据。

Description

一种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是201880098132.9,原申请日是2018年12月7日,原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短距离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基础速率(basic rate,BR)/增强速率(enhanced data rate,EDR)技术是一种点对点的蓝牙通信技术,可以应用于流媒体的传输。例如,BR/EDR技术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如手机)与蓝牙耳机的音频数据传输。
随着科技的进步,真无线立体声(true wireless stereo,TWS)耳机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TWS耳机包含两个耳机主体,如,分别称为左耳塞和右耳塞,且左右耳塞之间不需要线材的连接。如果将TWS耳机作为手机的音频输入/输出设备使用,则需要实现手机与TWS耳机的左右耳塞之间的点对多点的音频数据传输,且TWS耳机的左右耳塞之间需要实现音频数据的播放级同步。显然,BR/EDR技术无法支持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
低功耗蓝牙(blue tooth low energy,BLE)技术虽然可以支持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但是,BLE技术是通过广播实现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无法保证手机向左右耳塞传输的音频数据的播放级同步。其中,左右耳塞传输的音频数据的播放级同步是指:针对同一音频数据,左右耳塞同时播放该音频数据。因此,一种点对多点的同步传输的方案亟待被提出。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实现TWS耳机的左右耳塞对音频数据的播放级同步。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与TWS耳机的第一耳塞和第二耳塞的音频数据传输。具体的,电子设备可以使用BLE的等时(isochronous,ISO)信道(channel)传输机制,通过同一基于连接的等时流组(connectedisochronous group,CIG)(如第一CIG)的两个CIS(如第一CIS和第二CIS)分别向第一耳塞和第二耳塞传输音频数据。其中,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第一CIS从第一CIS的锚点开始与第一耳塞传输音频数据;通过第二CIS从第二CIS的锚点开始与第二耳塞传输音频数据。
BLE的ISO信道定义了一种传输机制。在上述传输机制下,同一个CIG中的多个CIS可以共享相同的CIG播放点。这样,第一耳塞和第二耳塞便可以在第一CIG的CIG播放点同时播放接收到的音频数据,从而可以实现左右耳塞对音频数据的播放级同步。
其中,ISO信道的传输机制中,第一CIS和第二CIS均包括多个CIS事件;第一CIG包括多个CIG事件;每个CIG事件包括第一CIS的一个CIS事件和第二CIS的一个CIS事件。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电子设备可以采用串行调度的传输方式,与TWS耳机第一耳塞和第二耳塞进行音频数据传输。
在串行调度的传输方式中,第一CIS的锚点与第二CIS的锚点不同。并且,在一个CIG事件中,第一CIS的锚点是CIG锚点,第二CIS的锚点与第一CIS的CIS事件的结束点相同。CIG锚点是CIG事件的开始时间点。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为了提升音频数据传输的抗干扰性能,电子设备可以采用交织调度的传输方式,与TWS耳机第一耳塞和第二耳塞进行音频数据传输。
在交织调度的传输方式中,第一CIS的锚点与第二CIS的锚点不同。第一CIS的每个CIS事件中包括N1个子事件,N1大于或者等于2。第二CIS的每个CIS事件中包括N2个子事件,N2大于或者等于2。并且,在一个CIG事件中,第一CIS的锚点是CIG锚点,第二CIS的锚点与第一CIS的CIS事件中的第一个子事件的结束点相同。CIG锚点是CIG事件的开始时间点,第一CIS的第二个子事件的起始点是第二CIS的第一个子事件的结束点。
交织调度的传输方式中,电子设备可以采用将第一CIS的子事件与第二CIS的子事件在时间进行交织排布,即可以将第一CIS的音频数据和第二CIS的音频数据在时间进行交织排布进行传输,这样可以使不同的CIS受干扰的程度更加均等,可以提升音频数据传输的抗干扰性能。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为了避免电子设备在不同时间段重复传输相同的音频数据,电子设备可以采用联合调度的传输方式,与TWS耳机第一耳塞和第二耳塞进行音频数据传输。
在联合调度的传输方式中,第一CIS的锚点与第二CIS的锚点相同。在一个CIG事件中,第一CIS和第二CIS的锚点均是CIG锚点。CIG锚点是CIG事件的开始时间点。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在上述联合调度的传输方式中,针对第一CIG的每个CIG事件,电子设备可以从每个CIG事件的CIG锚点开始采用跳频的方式,通过第一CIS和所述第二CIS传输音频数据。
其中,联合调度的传输方式中,电子设备可以以跳频的方式在同一时间点(即CIG锚点)发送音频数据包。这样,TWS耳机的左右耳塞也可以以跳频的方式一起接收音频数据包。这样,则不会存在电子设备在不同时间段重复传输相同的音频数据,可以降低对传输资源的浪费,提升传输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在电子设备通过第一CIG的第一CIS,从第一CIS的锚点开始向第一耳塞传输音频数据之前,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电子设备为第一耳塞配置第一CIG的第一CIS,为第二耳塞配置第一CIG的第二CIS。其中,第一CIS用于电子设备与第一耳塞传输音频数据。第二CIS用于电子设备与第二耳塞传输音频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第一异步面向连接(asynchronous connection-oriented link,ACL)链路,为第一耳塞配置第一CIG的第一CIS;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第二ACL链路,为第二耳塞配置第一CIG的第二CIS。其中,第一ACL链路是电子设备与第一耳塞之间的ACL链路。第二ACL链路是电子设备与第二耳塞之间的ACL链路。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在电子设备为第一耳塞配置第一CIS,为第二耳塞配置第二CIS之前,电子设备可以分别与第一耳塞和所述第二耳塞进行配对;与第一耳塞建立第一ACL链路,与第二耳塞建立第二ACL链路。然后,电子设备便可以通过第一ACL链路与第一耳塞协商第一配置信息,为第一耳塞配置第一CIG的所述第一CIS;通过第二ACL链路与第二耳塞协商第二配置信息,为第二耳塞配置第一CIG的第二CIS。
上述第一配置信息可以用于确定第一耳塞在ISO信道1(电子设备与第一耳塞之间的ISO信道)接收音频数据的时间点,在ISO信道1发送数据(如音频数据和/或反馈信息)的时间点,以及第一耳塞播放音频数据的时间点(如CIG播放点)。第一耳塞确定出上述时间点后,便可以按照上述时间点进行音频数据的收发以及播放。
上述第二配置信息可以用于确定第二耳塞在ISO信道2(电子设备与第二耳塞之间的ISO信道)接收音频数据的时间点,在ISO信道2发送数据(如音频数据和/或反馈信息)的时间点,以及第二耳塞播放音频数据的时间点(如CIG播放点)。第一耳塞确定出上述时间点后,便可以按照上述时间点进行音频数据的收发以及播放。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CIG的标识、第一CIS的参数和第一CIG的CIG播放时延。第二配置信息包括:第一CIG的标识、第二CIS的参数和CIG播放时延。其中,第一CIS的参数为电子设备与第一耳塞进行音频数据收发的传输参数。第二CIS的参数为电子设备与第二耳塞进行音频数据收发的传输参数。CIG播放时延用于第一耳塞和第二耳塞确定CIG播放点。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第一CIS的参数包括:第一CIS的标识、N1、第一重传参数、第一子间隔、第一时间参数、所述第一同步时延和CIG播放时延。其中,第一CIS包括N1子事件;N1和第一重传参数用于指示电子设备与第一耳塞对音频数据的重传策略。第一子间隔是第一CIS中一个子事件的开始时间点到下一个子事件的开始时间点之间的时间;第一时间参数用于确定第一CIS的锚点;第一同步时延用于确定CIG同步点,CIG同步点是从第一CIS的锚点开始经第一同步时延后的时间点;CIG播放时延是所述CIG同步点与CIG播放点之间的时间。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第一CIS的参数还包括:第一净荷参数和第二净荷参数。其中,第一CIS的每个子事件中包括第一传输间隔和第二传输间隔;第一传输间隔用于电子设备向第一耳塞传输音频数据,第一耳塞接收电子设备传输的音频数据;第一净荷参数指示第一传输间隔能够传输的音频数据的大小。第二传输间隔用于第一耳塞向电子设备传输音频数据,电子设备接收第一耳塞传输的音频数据;第二净荷参数指示第二传输间隔能够传输的音频数据的大小。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第二CIS的参数包括:第一CIS的标识、N2、第二重传参数、第二子间隔、第二时间参数、第二同步时延和CIG播放时延。其中,第二CIS包括N2个子事件,N2是第二CIS中子事件的数量;N2和第二重传参数用于指示电子设备与第二耳塞对音频数据的重传策略。第二子间隔是第二CIS中一个子事件的开始时间点到下一个子事件的开始时间点之间的时间;第二时间参数用于确定第二CIS的锚点;第二同步时延用于确定CIG同步点,CIG同步点是从第二CIS的锚点开始经第二同步时延后的时间点;CIG播放时延是CIG同步点与CIG播放点之间的时间。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第二CIS的参数还包括:第三净荷参数和第四净荷参数。其中,第二CIS的每个子事件中包括第三传输间隔和第四传输间隔;第三传输间隔用于电子设备向第二耳塞传输音频数据,第二耳塞接收电子设备传输的音频数据;第三净荷参数指示第三传输间隔能够传输的音频数据的大小。第四传输间隔用于第二耳塞向电子设备传输音频数据,电子设备接收第二耳塞传输的音频数据;第四净荷参数指示第四传输间隔能够传输的音频数据的大小。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还包括等时ISO间隔。第一CIS和第二CIS均包括多个CIS事件;第一CIG包括多个CIG事件;每个CIG事件包括第一CIS的一个CIS事件和第二CIS的一个CIS事件;第一CIS的锚点是第一CIS在一个CIG事件中的CIS事件的锚点,第二CIS的锚点是在同一个CIG事件中的CIS事件的锚点。ISO间隔是第一CIS或者第二CIS的一个CIS事件的锚点与下一个CIS事件的锚点之间的时间;每个CIG事件在时间上归属于一个ISO间隔;每个CIS事件在时间上归属于一个ISO间隔。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与TWS耳机的第一耳塞和第二耳塞的音频数据传输。具体的,第一耳塞通过第一CIG的第一CIS,从第一CIS的锚点开始与电子设备传输音频数据;第二耳塞通过第一CIG的第二CIS,从第二CIS的锚点开始与电子设备传输音频数据;第一耳塞和第二耳塞在第一CIG的CIG播放点,播放音频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耳塞和第二耳塞使用BLE的ISO传输机制,通过同一CIG的两个CIS(如第一CIS和第二CIS)与电子设备传输音频数据。其中,BLE的ISO信道定义了一种传输机制。在上述传输机制下,同一个CIG中的多个CIS可以共享相同的CIG播放点。这样,第一耳塞和第二耳塞便可以在第一CIG的CIG播放点同时播放接收到的音频数据,从而可以实现左右耳塞对音频数据的播放级同步。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在第一耳塞通过第一基于连接的等时流组CIG的第一基于连接的等时音频流CIS,从第一CIS的锚点开始与电子设备传输音频数据;第二耳塞通过第一CIG的第二CIS,从第二CIS的锚点开始与电子设备传输音频数据之前,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耳塞接收电子设备为第一耳塞配置的第一CIG的第一CIS,第一CIS用于电子设备与第一耳塞传输音频数据;第二耳塞接收电子设备为第二耳塞配置第一CIG的第二CIS,第二CIS用于电子设备与第二耳塞传输音频数据。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耳塞接收电子设备为第一耳塞配置的第一CIG的第一CIS,包括:第一耳塞通过第一异步面向连接ACL链路,接收电子设备为第一耳塞配置的第一CIS,第一ACL链路是电子设备与第一耳塞之间的ACL链路。其中,第二耳塞接收电子设备为第二耳塞配置的第一CIG的第二CIS,包括:第二耳塞通过第二ACL链路,接收电子设备为第二耳塞配置的第二CIS,第二ACL链路是电子设备与第二耳塞之间的ACL链路。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在第一耳塞接收电子设备为第一耳塞配置的第一CIG的第一CIS,第二耳塞接收电子设备为第二耳塞配置第一CIG的第二CIS之前,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第一耳塞和第二耳塞分别与电子设备进行配对;第一耳塞与电子设备建立第一ACL链路,第二耳塞与电子设备建立第二ACL链路。其中,第一耳塞接收电子设备为第一耳塞配置的第一CIG的第一CIS,包括:第一耳塞通过第一ACL链路与电子设备协商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CIG的第一CIS。其中,第二耳塞接收电子设备为第二耳塞配置第一CIG的第二CIS,包括:二耳塞通过第二ACL链路与电子设备协商第二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CIG的第二CIS。其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CIG的标识、第一CIS的参数和第一CIG的CIG播放时延;第二配置信息包括:第一CIG的标识、第二CIS的参数和CIG播放时延。第一CIS的参数为电子设备与第一耳塞进行音频数据收发的传输参数;第二CIS的参数为电子设备与第二耳塞进行音频数据收发的传输参数;CIG播放时延用于第一耳塞和第二耳塞确定CIG播放点。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和无线通信模块。其中,存储器和无线通信模块与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所述的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TWS耳机,该TWS耳机包括第一耳塞和第二耳塞。第一耳塞和第二耳塞分别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无线通信模块、受话器以及麦克风。存储器、无线通信模块、受话器以及麦克风与处理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第一耳塞的处理器执行第一耳塞的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时,第一耳塞执行如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的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当第二耳塞的处理器执行第二耳塞的处理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时,第二耳塞执行如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的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蓝牙通信系统,该蓝牙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如上述第四方面所述的TWS耳机,以及如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所述的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TWS耳机的第一耳塞上运行时,使得第一耳塞执行如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所述的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当计算机指令在TWS耳机的第二耳塞上运行时,使得第二耳塞执行如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所述的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项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
可以理解地,上述提供的第四方面所述的TWS耳机,第三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第五方面所述的蓝牙通信系统,第六方面和第七方面所述的计算机存储介质,以及第九方面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点对多点的通信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与TWS耳机的通信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WS耳机的产品形态实例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WS耳机的一个耳塞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ISO信道的CIS传输原理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IS重传原理示意图一;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IS重传原理示意图二;
图5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IS重传原理示意图三;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流程图一;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流程图二;
图7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串行调度的传输方式原理示意图一;
图7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串行调度的传输方式原理示意图二;
图7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串行调度的传输方式原理示意图三;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织调度的传输方式原理示意图一;
图9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联合调度的传输方式原理示意图一;
图9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联合调度的传输方式原理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源端设备可以通过BLE的等时(isochronous,ISO)信道(channel)向多个目的端设备传输音频数据(音频流,stream),实现源端设备向多个目的端设备传输的音频数据的播放级同步。
其中,BLE的ISO信道定义了一种传输机制。在该传输机制下,一个源端设备基于BLE的ISO信道可以向多个目的端设备发送音频数据,且能够实现这多个目的端设备的音频流的播放级同步。
具体的,在上述传输机制下,一个源端设备可以通过一个基于连接的等时流组(connected isochronous group,CIG)中的多个基于连接的等时音频流(connectedisochronous stream,CIS),以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的方式向多个目的端设备发送音频数据。其中,上述多个目的端设备与上述多个CIS一一对应。
上述一个CIG中的多个CIS可以共享相同的CIG同步点(CIG_synchronizationpoint)和CIG播放点(CIG_presentation point)。CIG同步点和CIG播放点都是源端设备发送音频数据之后的时间点。在CIG同步点,多个CIS对应的目的端设备都接收到音频数据。多个CIS对应的目的端设备在CIG同步点都接收到音频数据之后,可以在上述CIG播放点同时播放接收到的音频数据,从而可以实现这多个目的端设备的音频流的播放级同步。
例如,源端设备可以为手机等电子设备,多个目的端设备可以为TWS耳机等外围设备中的多个子设备,如TWS耳机的左右耳塞。手机基于BLE的ISO信道,可以向TWS耳机的左右耳塞发送音频数据。TWS耳机的左右耳塞在接收到来自手机的音频数据后,能够在相同的时间点(如上述CIG播放点)播放接收到的音频数据,也即实现了点对多点的音频数据的播放级同步。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包括电子设备和外围设备的点对多点的通信系统。该外围设备可以包括多个主体。该电子设备是上述源端设备,该外围设备的多个主体是上述多个目的端设备。上述电子设备也可以称为主设备(Master,简称M),上述外围设备可以称为从设备(Slave,简称S)。
如图1A所示,该点对多点的通信网络可以包括电子设备(M)100和外围设备(S)101。外围设备101可以包括两个主体,如设备(S1)101-1和设备(S2)101-2。
其中,电子设备100支持与设备101-1和设备101-2分别通过蓝牙建立无线连接,以实现短距离的数据交换。例如,手机支持与TWS耳机的左右耳塞分别通过蓝牙建立无线连接,以实现短距离的数据交换。示例性的,设备101-1和设备101-2可以与电子设备100基于上述无线连接进行音频数据的传输。如,设备101-1和设备101-2作为电子设备100的音频输入/输出设备实现通话。又如,设备101-1和设备101-2作为电子设备100的输出设备实现音乐播放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外围设备101与电子设备100通过蓝牙建立无线连接具体可以包括:电子设备100分别与外围设备101的两个主体通过蓝牙建立无线连接。电子设备100与外围设备101的两个主体之间可以分别基于各自的无线连接实现短距离数据交换。
具体的,电子设备100可以与设备101-1建立ACL链路1,通过ACL链路1与设备101-1交互控制命令,以配置ISO信道1。电子设备100可以与设备101-2建立ACL链路2,通过ACL链路2与设备101-2交互控制命令,以配置ISO信道2。电子设备101可以通过ISO信道1,使用一个CIG中的一个CIS(如CIS(1))与设备101-1传输音频数据;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ISO信道2,使用该CIG中的另一个CIS(如CIS(2))与设备101-2传输音频数据。
示例性的,上述电子设备100可以是手机(如图1B中所示的手机200)、平板电脑、桌面型、膝上型、手持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computer,UMPC)、上网本,以及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媒体播放器、电视机等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该设备的具体形态不作特殊限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的结构可以如图3所示,在以下实施例中将详细介绍。
在具体实现中,外围设备101(包括设备101-1和设备101-2)可以是TWS耳机、蓝牙音箱、智能眼镜等包含两个主体,且这两个主体之间不需要线材连接的设备。另外,对于电子设备100传输至外围设备101的两个主体的音频数据,这两个主体有实现音频数据的播放级同步的需求。例如,设备101-1和设备101-2是TWS耳机的左右耳塞。又例如,设备101-1和设备101-2可以是一对蓝牙音箱。
并且,电子设备100与外围设备101通过上述ISO信道传输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上述音频数据。例如,电子设备100与外围设备101通过上述ISO信道传输的数据还可以为图片或者视频数据。如,外围设备101是智能眼镜,设备101-1和设备101-2是智能眼镜的两个镜片时,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上述ISO信道分别向智能眼镜的两个镜片传输图片或者视频数据。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电子设备100与外围设备101通过ISO信道传输音频数据为例,对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说明。
作为一种示例,图1A所示的外围设备101可以是图1B所示的TWS耳机201,图1A所示的电子设备100可以是图1B所示的手机200。其中,该TWS耳机201包含两个主体(如耳机主体),如左耳塞201-1和右耳塞201-2。手机200分别与左耳塞201-1和右耳塞201-2通过蓝牙建立无线连接,并基于各自的无线连接进行音频数据的传输。在本申请实施例中,TWS耳机201的左耳塞201-1和右耳塞201-2的结构如图2B所示,在以下实施例中将详细介绍。
如图2A所示,TWS耳机201可以包括:左耳塞201-1、右耳塞201-2和耳塞盒201-3。该耳塞盒可以用于收纳TWS耳机的左右耳塞。图2A仅以举例方式给出TWS耳机的一种产品形态实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围设备的产品形态包括但不限于图2A所示的TWS耳机201。
请参考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WS耳机的耳塞(左耳塞或右耳塞)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B所示,TWS耳机201的耳塞(如右耳塞201-2)可以包括:处理器210、存储器220、传感器230、无线通信模块240、受话器250、麦克风260以及电源270。
其中,存储器220可以用于存储应用程序代码,如用于与TWS耳机201的另一个耳塞(如右耳塞201-2)建立无线连接,以及使得耳塞与上述电子设备100(如手机200)进行配对连接的应用程序代码。处理器210可以控制执行上述应用程序代码,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TWS耳机的耳塞的功能。
存储器220中还可以存储有用于唯一标识该耳塞的蓝牙地址,以及存储有TWS耳机的另一个耳塞的蓝牙地址。另外,该存储器220中还可以存储有与该耳塞之前成功配对过的电子设备的连接数据。例如,该连接数据可以为与该耳塞成功配对过的电子设备的蓝牙地址。基于该连接数据,该耳塞能够与该电子设备自动配对,而不必配置与其之间的连接,如进行合法性验证等。上述蓝牙地址可以为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
传感器230可以为距离传感器或接近光传感器。耳塞可以通过该传感器230确定是否被用户佩戴。例如,耳塞可以利用接近光传感器来检测耳塞附近是否有物体,从而确定耳塞是否被用户佩戴。在确定耳塞被佩戴时,耳塞可以打开受话器250。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耳塞还可以包括骨传导传感器,结合成骨传导耳机。利用该骨传导传感器,耳塞可以获取声部振动骨块的振动信号,解析出语音信号,实现语音功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耳塞还可以包括触摸传感器,用于检测用户的触摸操作。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耳塞还可以包括指纹传感器,用于检测用户指纹,识别用户身份等。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耳塞还可以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可以根据感知的环境光的亮度,自适应调节一些参数,如音量大小。
无线通信模块240,用于支持TWS耳机的耳塞与各种电子设备,如上述电子设备100之间的短距离数据交换。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无线通信模块240可以为蓝牙收发器。TWS耳机的耳塞可以通过该蓝牙收发器与上述电子设备100之间建立无线连接,以实现两者之间的短距离数据交换。
至少一个受话器250,也可以称为“听筒”,可以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并播放。例如,当TWS耳机的耳塞作为上述电子设备100的音频输出设备时,受话器250可以将接收到的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并播放。
至少一个麦克风260,也可以称为“话筒”,“传声器”,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音频电信号。例如,当TWS耳机201的耳塞作为上述电子设备100的音频输入设备时,在用户说话(如通话或发语音消息)的过程中,麦克风260可以采集用户的声音信号,并将其转换为音频电信号。上述音频电信号即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音频数据。
电源270,可以用于向TWS耳机201的耳塞包含的各个部件供电。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电源270可以是电池,如可充电电池。
通常,TWS耳机201会配有一耳塞盒(如,图2A中所示的201-3)。该耳塞盒可以用于收纳TWS耳机的左右耳塞。如图2A所示,该耳塞盒201-3可以用于收纳TWS耳机的左耳塞201-1和右耳塞201-2。另外,该耳塞盒还可以为TWS耳机201的左右耳塞充电。相应的,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耳塞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接口280。输入/输出接口280可以用于提供TWS耳机的耳塞与耳塞盒(如上述耳塞盒201-3)之间的任何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输出接口280可以为电连接器。当TWS耳机201的耳塞置于耳塞盒中时,TWS耳机201的耳塞可以通过该电连接器与耳塞盒(如与耳塞盒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连接。在该电连接建立后,耳塞盒可以为TWS耳机的耳塞的电源270充电。在该电连接建立后,TWS耳机201的耳塞还可以与耳塞盒进行数据通信。例如,TWS耳机201的耳塞可以通过该电连接接收来自耳塞盒的配对指令。该配对命令用于指示TWS耳机201的耳塞打开无线通信模块240,从而使得TWS耳机201的耳塞可以采用对应的无线通信协议(如蓝牙)与电子设备100进行配对连接。
当然,上述TWS耳机201的耳塞还可以不包括输入/输出接口280。在这种情况下,耳塞可以基于通过上述无线通信模块240与耳塞盒建立的无线连接,实现充电或者数据通信功能。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耳塞盒(如上述耳塞盒301)还可以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等部件。该存储器可以用于存储应用程序代码,并由耳塞盒的处理器来控制执行,以实现耳塞盒的功能。例如。当用户打开耳塞盒的盒盖时,耳塞盒的处理器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代码,可以响应于用户打开盒盖的操作向TWS耳机的耳塞发送配对命令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TWS耳机201的耳塞的具体限定。其可以具有比图2B中所示出的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例如,该耳塞还可以包括指示灯(可以指示耳塞的电量等状态)、防尘网(可以配合听筒使用)等部件。图2B中所示出的各种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中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TWS耳机201的左右耳塞的结构可以相同。例如,TWS耳机201的左右耳塞可以都包括图2B中所示的部件。或者,TWS耳机201的左右耳塞的结构也可以不同。例如,TWS耳机201的一个耳塞(如右耳塞)可以包括图2B中所示的部件,而另一个耳塞(如左耳塞)可以包括图2B中除麦克风260之外的其他的部件。
以上述电子设备是手机200为例,图3示出了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马达191,指示器192,摄像头193,显示屏1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180A,陀螺仪传感器180B,气压传感器180C,磁传感器180D,加速度传感器180E,距离传感器180F,接近光传感器180G,指纹传感器180H,温度传感器180J,触摸传感器180K,环境光传感器180L,骨传导传感器180M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1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存储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其中,控制器可以是电子设备100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 circuit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GPIO)接口,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接口,和/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的各模块间的接口连接关系,只是示意性说明,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100的结构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也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不同的接口连接方式,或多种接口连接方式的组合。
充电管理模块1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其中,充电器可以是无线充电器,也可以是有线充电器。在一些有线充电的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140可以通过USB接口130接收有线充电器的充电输入。在一些无线充电的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140可以通过电子设备100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无线充电输入。充电管理模块140为电池142充电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电源管理模块141为电子设备供电。
电源管理模块141用于连接电池142,充电管理模块140与处理器110。电源管理模块141接收电池142和/或充电管理模块140的输入,为处理器110,内部存储器121,外部存储器,显示屏194,摄像头193,和无线通信模块160等供电。电源管理模块141还可以用于监测电池容量,电池循环次数,电池健康状态(漏电,阻抗)等参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141也可以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141和充电管理模块140也可以设置于同一个器件中。
电子设备1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10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150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110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包括调制器和解调器。其中,调制器用于将待发送的低频基带信号调制成中高频信号。解调器用于将接收的电磁波信号解调为低频基带信号。随后解调器将解调得到的低频基带信号传送至基带处理器处理。低频基带信号经基带处理器处理后,被传递给应用处理器。应用处理器通过音频设备(不限于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等)输出声音信号,或通过显示屏194显示图像或视频。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是独立的器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独立于处理器110,与移动通信模块150或其他功能模块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10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160经由天线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110。无线通信模块160还可以从处理器1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1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160耦合,使得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BT,GNSS,WLAN,NFC,FM,和/或IR技术等。所述GNSS可以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 satellitesystem,QZSS)和/或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SBAS)。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利用无线通信模块160,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如蓝牙(BT)与外围设备建立无线连接。基于建立的无线连接,电子设备100可以向外围设备发送语音数据,还可以接收来自外围设备的语音数据。
电子设备100通过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194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显示屏194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显示屏194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的,AMOLED),柔性发光二极管(flex light-emittingdiode,FLED),Miniled,MicroLed,Micro-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QLED)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屏194,N为大于1的正整数。
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ISP,摄像头193,视频编解码器,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拍摄功能。
ISP用于处理摄像头193反馈的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ISP可以设置在摄像头193中。摄像头193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摄像头193,N为大于1的正整数。视频编解码器用于对数字视频压缩或解压缩。电子设备100可以支持一种或多种视频编解码器。
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电子设备100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120与处理器11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如将音乐,视频等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卡中。
内部存储器1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处理器1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1的指令,从而执行电子设备1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通过执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1中的指令,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60与外围设备建立无线连接,以及与外围设备进行短距离数据交换,以通过外围设备实现通话、播放音乐等功能。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电子设备100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100与外围设备之间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如蓝牙建立了无线连接后,电子设备100可以将外围设备的蓝牙地址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1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外围设备为包含两个主体的设备,如TWS耳机时,TWS耳机的左右耳塞分别有各自的蓝牙地址,电子设备100可以将TWS耳机的左右耳塞的蓝牙地址关联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1中。
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
音频模块170用于将数字音频信息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输出,也用于将模拟音频输入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音频模块170还可以用于对音频信号编码和解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70可以设置于处理器110中,或将音频模块170的部分功能模块设置于处理器110中。
扬声器170A,也称“喇叭”,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扬声器170A收听音乐,或收听免提通话。
受话器170B,也称“听筒”,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当电子设备100接听电话或语音信息时,可以通过将受话器170B靠近人耳接听语音。
麦克风170C,也称“话筒”,“传声器”,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当拨打电话或发送语音信息时,用户可以通过人嘴靠近麦克风170C发声,将声音信号输入到麦克风170C。电子设备100可以设置至少一个麦克风170C。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设置两个麦克风170C,除了采集声音信号,还可以实现降噪功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可以设置三个,四个或更多麦克风170C,实现采集声音信号,降噪,还可以识别声音来源,实现定向录音功能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100与外围设备101,如TWS耳机建立了无线连接时,TWS耳机可以作为电子设备100的音频输入/输出设备使用。示例性的,音频模块170可以接收无线通信模块160传递的音频电信号,实现通过TWS耳机接听电话、播放音乐等功能。例如,在用户打电话的过程中,TWS耳机可以采集用户的声音信号,并转换为音频电信号后发送给电子设备100的无线通信模块160。无线通信模块160将该音频电信号传输给音频模块170。音频模块170可以将接收到的音频电信号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并进行编码后传递至移动通信模块150。由移动通信模块150传输至通话对端设备,以实现通话。又例如,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100的媒体播放器播放音乐时,应用处理器可以将媒体播放器播放的音乐对应的音频电信号传输至音频模块170。由音频模块170将该音频电信号传输至无线通信模块160。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将音频电信号发送给TWS耳机,以便TWS耳机将该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后播放。
耳机接口170D用于连接有线耳机。耳机接口170D可以是USB接口130,也可以是3.5mm的开放移动电子设备平台(open mobile terminal platform,OMTP)标准接口,美国蜂窝电信工业协会(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the USA,CTIA)标准接口。
压力传感器180A用于感受压力信号,可以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180A可以设置于显示屏194。压力传感器180A的种类很多,如电阻式压力传感器,电感式压力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等。当有力作用于压力传感器180A,电极之间的电容改变。电子设备100根据电容的变化确定压力的强度。当有触摸操作作用于显示屏194,电子设备100根据压力传感器180A检测所述触摸操作强度。电子设备100也可以根据压力传感器180A的检测信号计算触摸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作用于相同触摸位置,但不同触摸操作强度的触摸操作,可以对应不同的操作指令。例如:当有触摸操作强度小于第一压力阈值的触摸操作作用于短消息应用图标时,执行查看短消息的指令。当有触摸操作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压力阈值的触摸操作作用于短消息应用图标时,执行新建短消息的指令。
陀螺仪传感器180B可以用于确定电子设备100的运动姿态。陀螺仪传感器180B还可以用于导航,体感游戏场景。气压传感器180C用于测量气压。磁传感器180D包括霍尔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180E可检测电子设备100在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距离传感器180F,用于测量距离。电子设备100可以利用接近光传感器180G检测用户手持电子设备100贴近耳朵通话,以便自动熄灭屏幕达到省电的目的。接近光传感器180G也可用于皮套模式,口袋模式自动解锁与锁屏。环境光传感器180L用于感知环境光亮度。环境光传感器180L也可用于拍照时自动调节白平衡。环境光传感器180L还可以与接近光传感器180G配合,检测电子设备100是否在口袋里,以防误触。指纹传感器180H用于采集指纹。电子设备100可以利用采集的指纹特性实现指纹解锁,访问应用锁,指纹拍照,指纹接听来电等。温度传感器180J用于检测温度。触摸传感器180K,也称“触控面板”。触摸传感器180K可以设置于显示屏194,由触摸传感器180K与显示屏194组成触摸屏,也称“触控屏”。触摸传感器180K用于检测作用于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触摸传感器可以将检测到的触摸操作传递给应用处理器,以确定触摸事件类型。可以通过显示屏194提供与触摸操作相关的视觉输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触摸传感器180K也可以设置于电子设备100的表面,与显示屏194所处的位置不同。骨传导传感器180M可以获取振动信号。骨传导传感器180M也可以接触人体脉搏,接收血压跳动信号。应用处理器可以基于所述骨传导传感器180M获取的血压跳动信号解析心率信息,实现心率检测功能。
按键190包括开机键,音量键等。按键190可以是机械按键。也可以是触摸式按键。电子设备100可以接收按键输入,产生与电子设备1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马达191可以产生振动提示。马达191可以用于来电振动提示,也可以用于触摸振动反馈。指示器192可以是指示灯,可以用于指示充电状态,电量变化,也可以用于指示消息,未接来电,通知等。SIM卡接口195用于连接SIM卡。SIM卡可以通过插入SIM卡接口195,或从SIM卡接口195拔出,实现和电子设备100的接触和分离。电子设备100可以支持1个或N个SIM卡接口,N为大于1的正整数。电子设备100通过SIM卡和网络交互,实现通话以及数据通信等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相关术语介绍:
一、CIG和CIS。
CIG标识(CIG_ID)用于标识CIG。例如,CIG(1)和CIG(2)用于表示不同的CIG。一个CIG中可以包括多个CIS。在ISO信道的传输机制中,源端设备与每个目的端设备的传输通道定义为CIS。每个目的端设备对应一个CIS。例如,以手机200与TWS耳机201的左右耳塞为例。手机200可以为TWS耳机201的左右耳塞配置一个CIG,并配置该CIG中包括两个CIS,如CIS(1)和CIS(2)。左耳塞201-1对应CIS(1),右耳塞201-2对应CIS(2)。每个CIS的CIS标识(CIS_ID)不同。例如,CIS(1)和CIS(2)的标识不同。同一CIG中的多个CIS拥有共同的CIG同步点和CIG播放点,用于实现多个外围设备对音频数据的播放级同步。
一个CIG包括多个CIG事件(CIG_event)。例如,CIG(1)可以包括图4所示的CIG事件(x)和CIG事件(x+1)等。每个CIG事件在时间上归属于一个ISO间隔(ISO_interval)。例如,如图4所示,CIG事件(x)在时间上归属于CIG(x)锚点(anchor point)至CIG(x+1)锚点之间的ISO间隔,CIG事件(x+1)在时间上归属于CIG(x+1)锚点至CIG(x+2)锚点之间的ISO间隔。CIG锚点是对应CIG事件的开始时间点。例如,CIG(x)锚点是CIG事件(x)的开始时间点。
每个CIG事件可以包括多个CIS事件(CIS_event)。例如,如图4所示,CIG事件(x)包括CIS(1)事件(x)和CIS(2)事件(x),CIG事件(x+1)包括CIS(1)事件(x+1)和CIS(2)事件(x+1)。
每个CIS可以包括多个CIS事件。例如,CIS(1)可以包括图4所示的CIS(1)事件(x)和CIS(1)事件(x+1)。CIS(2)可以包括图4所示的CIS(2)事件(x)和CIS(2)事件(x+1)。
每个CIS事件在时间上归属于一个ISO间隔。例如,如图4所示,CIS(1)事件(x)在时间上归属于CIS(1).x锚点至CIS(1).x+1锚点之间的ISO间隔,CIS(2)事件(x)在时间上归属于CIS(2).x锚点至CIS(2).x+1锚点之间的ISO间隔,CIS(1)事件(x+1)在时间上归属于CIS(1).x+1锚点至CIS(1).x+1锚点之间的ISO间隔。
其中,ISO间隔是两个连续的CIS锚点之间的时间。两个连续的CIS锚点是指同一CIS的连续的两个锚点。例如,CIS(1).x锚点和CIS(1).x+1锚点是CIS(1)的连续的两个锚点。CIS锚点是对应CIS事件的开始时间点。例如,CIS(1).x锚点是CIS(1)事件(x)的开始时间点。
二、子事件(Sub_event)。
每个CIS在一个ISO间隔内可以定义子事件数量(number of subevents,NSE)。即每个CIS事件由NSE个子事件组成。其中,NSE大于或者等于1。例如,如图4、图7A、图8或者图9A中任一附图所示,NSE=2。CIS(1)事件(x)由子事件(1_1)和子事件(1_2)组成,CIS(2)事件(x)由子事件(2_1)和子事件(2_2)组成。
如图4所示,每个子事件由一个“M->S”和一个“S->M”组成。其中,“M->S”用于源端设备向目的端设备发送音频数据,用于目的端设备接收源端设备发送的音频数据。“S->M”用于目的端设备向源端设备发送音频数据,用于源端设备接收目的端设备发送的音频数据。
例如,CIS(1)的“M->S”用于手机200向左耳塞201-1发送音频数据,用于左耳塞201-1接收手机200发送的音频数据。CIS(1)的“S->M”用于左耳塞201-1向手机200发送数据(如音频数据或者反馈信息),用于手机200接收左耳塞201-1发送的数据。CIS(2)的“M->S”用于电子设备1手机200向右耳塞201-2发送音频数据,即用于右耳塞201-2接收手机200发送的音频数据。CIS(2)的“S->M”用于右耳塞201-2向手机200发送数据(如音频数据或者反馈信息),用于手机200接收右耳塞201-2发送的数据。上述反馈信息可以为确认应答(acknowledgement,ACK)或者否定应答(negative acknowledgement,NACK)。
子事件(Sub_event)的时间长度(Sub_event duration)为T,如图4所示,子事件(1_1)的时间长度T=T(M->S)+T_IFS+T(S->M)+T_Sub。
其中,T(M->S)是上述“M->S”的时间长度。T(S->M)是上述“S->M”的时间长度。T_IFS是同一子事件中的“M->S”与“S->M”的时间间隔。T_Sub是“S->M”与下一个子事件中的“M->S”的时间间隔。其中,T_Sub大于或者等于T_MSS,T_MSS=150微秒。
每个子事件(Sub_event)在时间上归属于一个子间隔(Sub_interval)。一个CIS的子间隔可以为同一CIS事件中的一个子事件的开始时间点到下一个子事件的开始时间点之间的时间。例如,如图7A、图8或者图9A中任一附图所示,CIS(1)的子间隔(即CIS(1)_子间隔)可以为CIS(1)事件(x)中的子事件(1_1)的开始时间点到子事件(1_2)的开始时间点之间的时间。CIS(2)的子间隔(即CIS(2)_子间隔)可以为CIS(2)事件(x)中的子事件(2_1)的开始时间点到子事件(2_2)的开始时间点之间的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在ISO间隔一定的情况下,上述NSE越大,一个ISO间隔中包括的子事件(Sub_event)越多,该ISO间隔中传输的数据包越多,ISO信道的占空比越高。手机200可以根据音频业务对ISO信道的占空比的要求,确定NSE。
三、突发数(burst number,BN)和刷新超时(flush timeout,FT)。
其中,BN是CIS事件中可以传输的新的有效载荷(即数据包)的数量。即BN可以指示一个CIS事件中最多可以传输多少个不同的有效载荷。其中,BN(M->S)是源端设备(如手机200)可以在CIS事件中向目的端设备(如右耳塞201-2)传输的新的有效载荷的数量。BN(S->M)是目的端设备可以在CIS事件中向源端设备传输的新的有效载荷的数量。其中,NSE>BN。
FT可以指示一个有效载荷可以传输或者重传的最长时间。即FT可以指示一个有效载荷最多可以在多少个ISO间隔传输。其中,FT(M->S)是源端设备向目的端设备传输数据时,一个有效载荷可以传输或者重传的最长时间。FT(S->M)是目的端设备向源端设备传输数据时,一个有效载荷可以传输或者重传的最长时间。
上述BSE、BN和FT可以用于指示ISO信道中有效载荷(即数据包)的重传策略。本申请实施例这里以图5A、图5B和图5C中所示的BN是BN(M->S),FT是FT(M->S)为例,对BN和FT进行说明。
如图5A所示,NSE=2,BN=1。手机200在子事件(1_1)的“M->S”向左耳塞201-1发送数据包(A)。左耳塞201-1在子事件(1_1)的“M->S”接收数据包(A)。假设左耳塞201-1成功接收到数据包(A),左耳塞201-1可以在子事件(1_1)的“S->M”向手机200反馈ACK。手机可以在子事件(1_1)的“S->M”接收左耳塞201-1反馈的ACK。由于BN=1,即一个CIS事件中最多可以传输1个不同的有效载荷(即数据包)。因此,手机200已经在CIS(1)事件(x)向左耳塞201-1成功传输了数据包(A),即使子事件(1_2)的“M->S”还可以用于手机200向左耳塞201-1传输数据包,手机200也不会继续在子事件(1_2)的“M->S”向左耳塞201-1传输其他的数据包。当然,如果BN>1,如BN=2,手机200则还可以在子事件(1_2)的“M->S”向左耳塞201-1传输其他的数据包。
如图5B所示,NSE=2,BN=1,FT=1。手机200在子事件(1_1)的“M->S”向左耳塞201-1发送数据包(A)。如果左耳塞201-1在子事件(1_1)的“M->S”没有成功接收到数据包(A),左耳塞201-1可以在子事件(1_1)的“S->M”向手机200反馈NACK。手机在子事件(1_1)的“S->M”接收到左耳塞201-1反馈的NACK后,可以在子事件(1_2)的“M->S”向左耳塞201-1重传数据包(A)。如果左耳塞201-1在子事件(1_2)的“M->S”没有成功接收到数据包(A),左耳塞201-1可以在子事件(1_2)的“S->M”向手机200反馈NACK。其中,FT=1,即一个有效载荷(即数据包)可以传输或者重传的最长时间为一个ISO间隔。也就是说,即使左耳塞201-1没有成功接收到数据包(A),在下一个ISO间隔,手机200不能再重传数据包(A)。如图5B所示,NSE=2,CIS(1)事件(x)中只包括2个子事件,因此子事件(1_2)的结束点为数据包(A)的清零点。例如,在从CIS(1).x+1锚点开始的“M->S”,手机200不再重传数据包(A),而是传输新的数据包(B)。
但是,如果FT>1,如FT=2,手机200在下一个ISO间隔则可以继续重传数据包(A)。例如,如图5C所示,NSE=2,BN=1,FT=2。在从CIS(1).x+1锚点开始的“M->S”,手机200继续重传数据包(A)。
四、CIS同步时延(CIS_synchronization delay)。
CIS同步时延是CIS锚点到CIG同步点之间的时间长度。例如,如图7A、图8或者图9A中任一附图所示,CIS(1)同步时延是CIS(1).x锚点到CIG同步点之间的时间长度,CIS(2)同步时延是CIS(2).x锚点到CIG同步点之间的时间长度。
五、CIG同步时延(CIG_synchronization delay)。
CIG同步时延是CIG锚点到CIG同步点之间的时间长度。如图7A、图8或者图9A中任一附图所示,CIG同步时延是CIG(x)锚点到CIG同步点之间的时间长度。
六、CIG播放时延(CIG_presentation delay)。
如图7A、图8或者图9A中任一附图所示,CIG播放时延是CIG同步点到CIG播放点之间的时间长度。
其中,在CIG同步点,CIS(1)对应的左耳塞201-1和CIS(2)对应的右耳塞201-2都接收到音频数据。左耳塞201-1和右耳塞201-2在CIG同步点都接收到音频数据之后,可以在上述CIG播放点同时播放接收到的音频数据,从而可以实现左耳塞201-1和右耳塞201-2的音频流的播放级同步。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详细介绍。以下实施例中均以电子设备100为图1B所示的手机200,外围设备101为TWS耳机201,TWS耳机201包括左耳塞201-1和右耳塞201-2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6A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1)“发现和配对”流程;(2)“服务协商”流程;(3)“ACL建立”流程;(4)“信道配置”流程;(5)“音频数据传输”流程;(6)“同步播放”流程。
(1)“发现和配对”流程。
当用户希望使用TWS耳机201时,可打开TWS耳机201的耳塞盒的盒盖。此时,左耳塞201-1和右耳塞201-2中的任一耳塞(如右耳塞201-2)可对外发送配对广播。如果手机200已经打开了蓝牙功能,则手机200可以接收到该配对广播并提示用户已经扫描到相关的蓝牙设备(如右耳塞201-2)。当用户在手机200上选中右耳塞201-2作为连接设备后,手机200可与右耳塞201-2进行配对。
其中,当TWS耳机201的耳塞盒的盒盖被打开时,左耳塞201-1和右耳塞201-2可以自动进行配对连接。在右耳塞201-2与手机200配对后,右耳塞201-2可以通过与左耳塞201-1之间的蓝牙连接,向左耳塞201-1发送手机200的蓝牙地址,并通知左耳塞201-1对外发送配对广播。这样,手机200可以接收左耳塞201-1发送的配对广播并与左耳塞201-1进行配对。
右耳塞201-2还可以向手机200发送左耳塞201-1的MAC地址,以向手机200指示右耳塞201-2与左耳塞201-1是同一个外围设备(如TWS耳机201)的两个主体。这样,手机200便可以为右耳塞201-2与左耳塞201-1配置同一个CIG中的两个CIS,并通过这两个CIS分别向右耳塞201-2与左耳塞201-1传输音频数据。从而可以实现右耳塞201-2与左耳塞201-1对音频数据的播放级同步。
(2)“服务协商”流程。
手机200与左耳塞201-1和右耳塞201-2配对后,可以分别与左耳塞201-1和右耳塞201-2进行服务内容协商。
例如,以手机200与左耳塞201-1进行服务内容协商为例。手机200可以向左耳塞201-1发送服务发现协议(Service Discovery Protocol,SDP)服务请求,以获取左耳塞201-1支持的服务类型。左耳塞201-1接收到SDP服务请求之后,向手机200返回自身支持的服务类型。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机200、左耳塞201-1、右耳塞201-2可以支持免提配置文件(Hands Free Profile,HFP),高级音频传送配置文件(Advanced Audio DistributionProfile,A2DP),音频/视频遥控配置文件(Audio/Video Remote Control Profile,AVRCP)等双发的音频Profile。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这些双发的音频Profile,可以实现手机200与TWS耳机201的左右耳塞之间的点对多点的音频数据传输。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音频数据可以包括:TWS耳机201的左右耳塞作为手机200的音频输入/输出设备时,手机2200使用“电话”应用拨打电话过程中的语音数据,手机200使用第三方应用(如微信)进行语音通信或者视频通信过程中的语音数据,手机200使用音乐播放器播放音乐过程中的音频数据,以及手机200的提示音等。
(3)“ACL建立”流程。
手机200与左耳塞201-1和右耳塞201-2配对后,可以分别与左耳塞201-1和右耳塞201-2建立ACL链路。例如,如图1B所示,手机200可以与左耳塞201-1建立ACL链路1,手机200可以与右耳塞201-2建立ACL链路2。以手机200与左耳塞201-1建立ACL链路1为例。手机200可以向左耳塞201-1发送建立ACL链路的请求。左耳塞201-1接收到建立ACL链路的请求后应答。手机200接收到左耳塞201-1的应答后,ACL链路1建立成功。其中,两个蓝牙设备(如手机200和左耳塞201-1)建立ACL链路的具体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这里不予赘述。
(4)“信道配置”流程。
手机200可以通过与TWS耳机201的左右耳塞之间的ACL链路,配置各自的ISO信道。例如,手机200可以通过ACL链路1配置手机200与左耳塞201-1之间的ISO信道1,通过ACL链路2配置手机200与右耳塞201-2之间的ISO信道2。
手机200与TWS耳机201的左右耳塞配置好各自的ISO信道后,可以结合协商的Profile和配置好的ISO信道,在实现手机200与TWS耳机201的左右耳塞之间的点对多点的音频数据传输的同时,实现右耳塞201-2与左耳塞201-1对音频数据的播放级同步。
具体的,如图6A所示,上述“信道配置”流程可以包括S601-S602。
S601、手机200通过ACL链路1向左耳塞201-1配置ISO信道1。
其中,手机200可以通过ACL链路1与左耳塞201-1协商ISO信道1的配置信息(简称配置信息1),配置ISO信道1。其中,手机200采用TDMA的方式与左耳塞201-1和右耳塞201-2进行传输音频数据。上述配置信息1可以用于确定左耳塞201-1在ISO信道1接收音频数据的时间点,在ISO信道1发送数据(如音频数据和/或反馈信息)的时间点,以及左耳塞201-1播放音频数据的时间点(如CIG播放点)。左耳塞201-1确定出上述时间点后,便可以按照上述时间点进行音频数据的收发以及播放。
示例性的,上述配置信息1可以包括以下参数:
手机200为左耳塞201-1和右耳塞201-2分配的CIG(即第一CIG)的标识。例如,第一CIG的标识可以为如表1所示的CIG(1)。
手机200为左耳塞201-1分配的CIS(1)(即第一CIS)的标识。例如,如表1所示,CIS(1)的标识可以为CIS-1。
净荷参数(M->S)(即第一净荷参数),即Payload_M->S。Payload_M->S用于指示上述“M->S”中可以传输的数据的大小。例如,如表1所示,Payload_M->S可以为a。
净荷参数(S->M)(即第二净荷参数),即Payload_S->M。Payload_S->M用于指示上述“S->M”中可以传输的数据的大小。例如,如表1所示,Payload_S->M可以为b。
NSE(即N1),例如,如表1所示,手机200为左耳塞201-1配置的NSE可以等于2。
ISO间隔,例如,如表1所示,ISO间隔可以为T_ISO。
CIS_子间隔(即第一子间隔)。手机200向左耳塞201-1指示的CIS_子间隔是CIS(1)的CIS_子间隔,即CIS(1)_子间隔。例如,如表1所示,CIS(1)_子间隔可以为T_S(1)。
BN(M->S)、BN(S->M)、FT(M->S)和FT(S->M)。手机200为ISO信道1配置的BN(M->S)、BN(S->M)、FT(M->S)和FT(S->M)可以统称为第一重传参数。第一重传参数和第一NSE可以用于指示ISO信道1中有效载荷(即数据包)的重传策略。其中,手机200为ISO信道1配置的BN(M->S)与BN(S->M)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手机200为ISO信道1配置的FT(M->S)与FT(S->M)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中,以BN(M->S)和BN(S->M)相同,且FT(M->S)和FT(S->M)相同为例。例如,如表1所示,手机200为ISO信道1配置的BN(M->S)和BN(S->M)可以为BN_(1),FT(M->S)和FT(S->M)可以为FT_(1)。
CIS同步时延(即第一同步时延)和CIG播放时延。其中,手机200向左耳塞201-1指示的CIS同步时延是CIS(1)的CIS同步时延,即CIS(1)同步时延。例如,如表1所示,CIS(1)同步时延可以为T_CIS(1)delay,CIG播放时延可以为T_CIG delay。
“M->S”的时间长度T(M->S),“M->S”的时间长度T(S->M),以及其他时间长度T_IFS和T_Sub。其中,T(M->S)与T(S->M)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用于确定CIS锚点的时间参数(即第一时间参数)。其中,手机200向左耳塞201-1指示的用于确定CIS锚点的时间参数是用于确定CIS(1)锚点(如CIS(1).x锚点)的时间参数。例如,如表1所示,用于确定CIS(1)锚点的时间参数可以为时间参数P。
表1
Figure BDA0003623200060000181
需要说明的是,表1仅以举例方式给出配置信息1的具体实例。配置信息1包括但不限于表1示出的参数。并且,表1中的部分参数是可选的。例如,上述其他时间长度2(如T_Sub)是可选的。
S602、手机200通过ACL链路2向右耳塞201-2配置ISO信道2。
其中,手机200可以通过ACL链路2与右耳塞201-2协商ISO信道2的配置信息(简称配置信息2),配置ISO信道2。其中,手机200采用TDMA的方式与左耳塞201-1和右耳塞201-2进行传输音频数据。上述配置信息2可以用于确定右耳塞201-2在ISO信道2接收音频数据的时间点,在ISO信道2发送数据(如音频数据和/或反馈信息)的时间点,以及右耳塞201-2播放音频数据的时间点(即CIG播放点)。右耳塞201-2确定出上述时间点后,便可以按照上述时间点进行音频数据的收发以及播放。
需要注意的是,由上述配置信息1确定的左耳塞201-1播放音频数据的时间点与由配置信息2确定的右耳塞201-2播放音频数据的时间点(即CIG播放点)相同,从而可以实现左耳塞201-1与右耳塞201-2对音频数据的播放级同步。其中,左耳塞201-1和右耳塞201-2同时播放是音频数据是相同的音频数据。
示例性的,上述配置信息2可以包括以下参数:
手机200为左耳塞201-1和右耳塞201-2分配的CIG(即第一CIG)的标识。例如,如表2所示的CIG(1)。其中,手机200可以为左耳塞201-1和右耳塞201-2分配同一个CIG。即表1所示的CIG的标识与表2所示的CIG的标识相同。
手机200为右耳塞201-2分配的CIS(2)(即第二CIS)的标识。例如,如表2所示,CIS(2)的标识可以为CIS-2。
Payload_M->S(即第三净荷参数)。Payload_M->S用于指示上述“M->S”中可以传输的数据的大小。其中,手机200为左耳塞201-1配置的Payload_M->S与手机200为右耳塞201-2指示的Payload_M->S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以手机200为左耳塞201-1和右耳塞201-2配置相同的Payload_M->S为例。例如,如表2所示,Payload_M->S可以为a。
Payload_S->M(即第四净荷参数)。Payload_S->M用于指示上述“S->M”中可以传输的数据的大小。其中,手机200为左耳塞201-1配置的Payload_S->M与手机200为右耳塞201-2指示的Payload_S->M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以手机200为左耳塞201-1和右耳塞201-2配置相同的Payload_S->M为例。例如,如表2所示,Payload_S->M可以为b。
NSE(即N2)。手机200为CIS(1)配置的NSE(即第一NSE)与手机200为CIS(2)配置的NSE(即第二NSE)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以手机200为左耳塞201-1和右耳塞201-2配置相同的NSE为例。例如,如表2所示,手机200为右耳塞201-2配置的NSE可以等于2。
ISO间隔。配置信息2中的ISO间隔与配置信息1中的ISO间隔相同。例如,如表2所示,ISO间隔可以为T_ISO。
CIS_子间隔(即第二子间隔)。手机200向右耳塞201-2指示的CIS_子间隔是CIS(2)的CIS_子间隔,即CIS(2)_子间隔。例如,如表2所示,CIS(2)_子间隔可以为T_S(2)。
需要注意的是,CIS(1)_子间隔与CIS(2)_子间隔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在图7A所示的串行调度的传输方式中,CIS(1)_子间隔与CIS(2)_子间隔相同。在图8所示的交织调度的传输方式,CIS(1)_子间隔与CIS(2)_子间隔不同。并且,同一CIS在不同的传输方式中,其子间隔也不相同。例如,图7A所示的CIS(1)_子间隔与图8所示的CIS(1)_子间隔不同。其中,串行调度和交织调度的传输方式可以参考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5)“音频数据传输”流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这里不予赘述。
BN(M->S)、BN(S->M)、FT(M->S)和FT(S->M)。手机200为ISO信道2配置的BN(M->S)、BN(S->M)、FT(M->S)和FT(S->M)可以统称为第二重传参数。第二重传参数和第二NSE可以用于指示ISO信道2中有效载荷(即数据包)的重传策略。手机200为ISO信道2配置的BN与手机200为ISO信道1配置的BN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手机200为ISO信道2配置的FT与手机200为ISO信道1配置的FT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并且,手机200为ISO信道2配置的BN(M->S)与BN(S->M)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手机200为ISO信道1配置的FT(M->S)与FT(S->M)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手机200为ISO信道2和ISO信道1配置相同的BN(M->S)、BN(S->M)、FT(M->S)和FT(S->M),并且,BN(M->S)与BN(S->M)相同,FT(M->S)与FT(S->M)相同为例。例如,如表2所示,手机200为ISO信道2配置的BN(M->S)和BN(S->M)可以为BN_(1),FT(M->S)和FT(S->M)可以为FT_(1)。
CIS同步时延(即第二同步时延)和CIG播放时延。其中,手机200向右耳塞201-2指示的CIS同步时延是CIS(2)的CIS同步时延,即CIS(2)同步时延。例如,如表2所示,CIS(2)同步时延可以为T_CIS(2)delay,CIG播放时延可以为T_CIG delay。
“M->S”的时间长度T(M->S),“M->S”的时间长度T(S->M),以及其他时间长度T_IFS和T_Sub。其中,T(M->S)与T(S->M)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用于确定CIS锚点的时间参数(即第二时间参数)。其中,手机200向右耳塞201-2指示的用于确定CIS锚点的时间参数是用于确定CIS(2)锚点(如CIS(2).x锚点)的时间参数。例如,如表2所示,用于确定CIS(2)锚点的时间参数可以为时间参数Q。
表2
Figure BDA0003623200060000201
需要说明的是,表2仅以举例方式给出配置信息2的具体实例。配置信息2包括但不限于表2示出的参数。并且,表2中的部分参数是可选的。例如,上述其他时间长度2(如T_Sub)是可选的。
示例性的,手机100与左耳塞201-1或者右耳塞201-2,可以通过ACL链路传输CIS配置请求(如LL_CIS_REQ)、CIS配置响应(如LL_CIS_RSP)和CIS配置指示(如LL_CIS_IND),来配置ISO信道。
例如,以手机200通过ACL链路1向左耳塞201-1配置ISO信道1为例。手机200可以通过ACL链路1与左耳塞201-1传输CIS配置请求1、CIS配置响应1和CIS配置指示1,为左耳塞201-1配置CIS(1),以完成对ISO信道1的配置。也就是说,上述配置信息1可以通过CIS配置请求、CIS配置响应和CIS配置指示来协商。如图6B所示,图6A所示的S601可以包括S601a-S601c。
S601a、手机200通过ACL链路1向左耳塞201-1发送CIS配置请求1。
示例性的,该CIS配置请求1(即LL_CIS_REQ)中可以包括以下参数:CIG的标识,CIS的标识(如CIS(1)),“M->S”的时间长度,“S->M”的时间长度,Payload_M->S,Payload_S->M,NSE,ISO间隔,CIS(1)_子间隔,BN(M->S),BN(S->M),FT(M->S),FT(S->M),上述用于确定CIS锚点的时间参数的协商信息1(简称:时间协商信息1)。
请参考表3,其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IS配置请求(即LL_CIS_REQ)的帧结构实例。如表3所示,LL_CIS_REQ可以包括:CIG_ID字段、CIS_ID字段、端口物理层(portphysical layer,PHY)信息字段、CIS参数(CIS_Parameters)字段和时间协商信息字段。
表3
Figure BDA0003623200060000211
其中,表3所示的CIG_ID字段用于携带CIG的标识。CIG_ID字段的长度可以为1字节(octet)。例如,结合表1,表3所示的CIG_ID字段可以携带CIG(1)。
表3所示的CIS_ID字段用于携带CIS的标识。CIS_ID字段的长度可以为1octet。例如,结合表1,表3所示的CIS_ID字段可以携带CIS(1)。
表3所示的PHY信息字段用于携带上述“M->S”的时间长度和“S->M”的时间长度。或者,PHY信息字段携带用于指示“M->S”的时间长度和“S->M”的时间长度的指示信息。左耳塞201-1可以根据该指示信息计算出“M->S”的时间长度和“S->M”的时间长度。PHY信息字段的长度可以为2octet。其中,一个octet为“M->S”的时间长度或者其指示信息。另一个octet为“S->M”的时间长度或者其指示信息。例如,结合表1,表3所示的PHY信息字段可以携带T(M->S)和T(S->M);或者。表3所示的PHY信息字段可以携带T(M->S)和T(S->M)的指示信息。
表3所示的CIS参数字段用于携带以下参数:Payload_M->S,Payload_S->M,NSE,CIS_子间隔,BN(M->S),BN(S->M),FT(M->S),FT(S->M),以及ISO间隔。CIS参数字段的长度为11octet。
例如,如表4所示,其示出CIS参数字段的一种帧结构实例。
表4
Figure BDA0003623200060000212
表4所示的Payload_M->S字段用于携带指示上述“M->S”中可以传输的数据的大小的参数,即Payload_M->S。Payload_M->S字段的长度可以为1octet。例如,结合表1,表4所示的Payload_M->S字段可以携带参数a。
表4所示的Payload_S->M字段用于携带指示上述“S->M”中可以传输的数据的大小的参数,即Payload_S->M。Payload_S->M字段的长度可以为1octet。例如,结合表1,表4所示的Payload_S->M字段可以携带参数b。
表4所示的NSE字段用于携带NSE。NSE字段的长度可以为1octet。例如,结合表1,表4所示的NSE字段可以携带参数2。
表4所示的CIS_子间隔字段用于携带CIS_子间隔。CIS_子间隔字段的长度可以为3octet。例如,结合表1,表4所示的CIS_子间隔字段可以携带参数T_S(1)。
表4所示的BN(M->S)字段用于携带BN(M->S)。表4所示的BN(S->M)字段用于携带BN(S->M)。表4所示的FT(M->S)字段用于携带FT(M->S)。表4所示的FT(S->M)字段用于携带FT(S->M)。其中,BN(M->S)字段和BN(S->M)字段的长度均可以为4比特(bit)。FT(M->S)字段和FT(S->M)字段的长度均可以为1octet。例如,结合表1,表4所示的BN(M->S)字段可以携带参数BN_(1),BN(S->M)字段可以携带参数BN_(1),FT(M->S)字段可以携带参数FT_(1),FT(S->M)段可以携带参数FT_(1)。
表4所示的ISO间隔字段用于携带ISO间隔。ISO间隔字段的长度均可以为2octet。例如,结合表1,表4所示的ISO间隔字段可以携带参数T_ISO。
表3所示的时间协商信息字段用于携带上述时间协商信息1(即上述用于确定CIS锚点的时间参数的协商信息1)。时间协商信息字段的长度可以为8octet。
其中,该时间协商信息字段可以包括Offset_Max字段、Offset_Min字段和CIS计数字段(即connEventCount字段)。例如,表3所示的CIS配置请求的帧结构可以替换为表5所示的CIS配置请求的帧结构。
表5
Figure BDA0003623200060000221
表5所示的Offset_Max字段用于携带手机200支持的CIS偏移量的最大值(如CIS_Offset_Max)。表5所示的Offset_Max字段的长度可以为3octet。Offset_Min字段用于携带手机200支持的CIS偏移量的最小值(如CIS_Offset_Min)。Offset_Min字段的长度可以为3octet。表5所示的CIS计数字段用于携带手机200的时钟参数。CIS计数字段的长度可以为2octet。
S601b、左耳塞201-1通过ACL链路1向手机200发送CIS配置响应1。
其中,该CIS配置响应1(即LL_CIS_RSP)中可以包括以下参数:上述用于确定CIS锚点的时间参数的协商信息2(简称:时间协商信息2)。例如,该时间协商信息2可以包括左耳塞201-1支持的CIS偏移量的最大值(如CIS_Offset_Max)、左耳塞201-1支持的CIS偏移量的最小值(如CIS_Offset_Min)和左耳塞201-1的时钟参数。
示例性的,请参考表6,其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CIS配置响应(LL_CIS_RSP)的帧结构实例。如表6所示,LL_CIS_RSP可以包括:Offset_Max字段、Offset_Min字段和CIS计数字段。
表6
Figure BDA0003623200060000222
表6所示的Offset_Max字段用于携带左耳塞201-1支持的CIS偏移量的最大值(如CIS_Offset_Max)。Offset_Max字段的长度可以为3octet。表6所示的Offset_Min字段用于携带左耳塞201-1支持的CIS偏移量的最小值(如CIS_Offset_Min)。Offset_Min字段的长度可以为3octet。CIS计数字段用于携带左耳塞201-1的时钟参数。CIS计数字段的长度可以为2octet。
S601c、手机200通过ACL链路1向左耳塞201-1发送CIS配置指示1。
示例性的,该CIS配置指示1(即LL_CIS_IND)中可以包括以下参数:时间确认信息、CIS同步时延和CIG播放时延。
请参考表7,其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L_CIS_IND的帧结构实例。如表7所示,LL_CIS_IND可以包括CIS同步时延字段、CIG播放时延字段和时间确认信息字段。
表7
Figure BDA0003623200060000231
表7所示的CIS同步时延字段用于携带CIS同步时延。CIS同步时延字段的长度可以为3octet。表7所示的CIG播放时延字段用于携带CIG播放时延。CIG播放时延字段的长度可以为3octet。表7所示的时间确认信息字段用于携带时间确认信息。时间确认信息字段的长度可以为5octet。
上述时间确认信息是手机200根据时间协商信息1和LL_CIS_RSP中的时间协商信息2确定的。时间确认信息中包括CIS_Offset和协商的时钟参数。该时间协商信息1用于指示手机200的时间信息(如手机200支持的CIS_Offset_Max和CIS_Offset_Min,以及手机200的时钟参数)。左耳塞201-1的时间信息(如左耳塞201-1支持的CIS_Offset_Max和CIS_Offset_Min,以及左耳塞201-1的时钟参数)。
其中,手机200可以根据手机200支持的CIS_Offset_Max和CIS_Offset_Min,以及左耳塞201-1支持的CIS_Offset_Max和CIS_Offset_Min,确定出手机200和左耳塞201-1均支持的CIS_Offset。手机200可以根据手机200的时钟参数和左耳塞201-1的时钟参数,确定上述协商的时钟参数。
表7所示的时间确认信息字段可以包括Offset字段和CIS计数字段(即connEventCount字段)。例如,表7所示的LL_CIS_IND的帧结构可以替换为表8所示的LL_CIS_IND的帧结构。
表8
Figure BDA0003623200060000232
其中,表8所示的Offset字段用于携带上述CIS_Offset。Offset字段的长度可以为3octet。表8所示的CIS计数字段用于携带上述协商的时钟参数。CIS计数字段的长度可以为2octet。
可选的,如表8所示,LL_CIS_RSP还可以包括接入地址(Access Address)字段。该Access Address字段可以用于标识手机200与耳塞(如左耳塞201-1)之间的ISO信道。Access Address字段的长度可以为4octet。
相应的,手机200可以通过ACL链路2与右耳塞201-2传输CIS配置请求2、CIS配置响应2和CIS配置指示2,为右耳塞201-2配置CIS(2),以完成对ISO信道2的配置。如图6B所示,图6A所示的S602可以包括S602a-S602c。
S602a、手机200通过ACL链路2向右耳塞201-2发送CIS配置请求2。
其中,CIS配置请求2是LL_CIS_REQ。S602a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对S601a的介绍,本申请实施例这里不予赘述。
S602b、右耳塞201-2通过ACL链路2向手机200发送CIS配置响应2。
其中,CIS配置响应2是LL_CIS_RSP。S602b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对S601b的介绍,本申请实施例这里不予赘述。
S602c、手机200通过ACL链路2向右耳塞201-2发送CIS配置指示2。
其中,CIS配置指示2是LL_CIS_IND。S602c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对S601c的介绍,本申请实施例这里不予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表3或者表5仅以举例方式给出LL_CIS_REQ的帧结构实例。同样的,表6仅以举例方式给出LL_CIS_RSP的帧结构实例,表7或标8仅以举例方式给出LL_CIS_IND的帧结构实例。本申请实施例中的LL_CIS_REQ、LL_CIS_RSP和LL_CIS_IND的帧结构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表格所示的帧结构。
并且,手机200通过ACL链路向TWS耳机201的左右耳塞配置ISO信道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上述S601a-S601c和S602a-S602c的方法。例如,手机200可以通过空口预先向左耳塞201-1和右耳塞201-2配置上述“M->S”的时间长度(T(M->S))、“S->M”的时间长度(T(S->M))、T_IFS、T_Sub、CIG播放时延(T_CIG delay)和ISO间隔等一个或多个参数。然后,手机200可以通过上述LL_CIS_REQ、LL_CIS_RSP和LL_CIS_IND向左耳塞201-1和右耳塞201-2配置除预先配置的参数之外的其他参数。
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的传输方式中,手机200向TWS耳机的左右耳塞配置的ISO信道的配置信息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在(5)“音频数据传输”流程中介绍不同的传输方式对应的ISO信道的配置信息。
(5)“音频数据传输”流程。
手机200配置好ISO信道1和ISO信道2之后,便可以与左耳塞201-1按照配置信息1,通过ISO信道1传输音频数据,与右耳塞201-2按照配置信息2,通过ISO信道2传输音频数据。具体的,如图6A或者图6B所示,在上述S601-S602之后,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S603。
S603、手机200与左耳塞201-1按照配置信息1通过ISO信道1传输音频数据,手机200与右耳塞201-2按照配置信息2通过ISO信道2传输音频数据。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手机200可以采用串行调度的传输方式,与TWS耳机201的左右耳塞进行音频数据传输。
其中,手机200可以在上述CIG(1)的每个CIG事件中,采用串行调度的传输方式,与TWS耳机201的左右耳塞进行音频数据传输。本申请实施例以手机200在CIG事件(x)中,采用串行调度的传输方式与TWS耳机201的左右耳塞进行音频数据传输为例,对基于串行调度的传输方式的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7A所示,手机200可以从CIS(1).x锚点(即CIG(x)锚点)开始,在CIS(1)事件(x)的子事件(1_1)中的“M->S”向左耳塞201-1发送音频数据(如音频数据包1)。左耳塞201-1可以在图7A所示的子事件(1_1)中的“M->S”接收手机200发送的音频数据(如音频数据包1)。
其中,手机200和左耳塞201-1可以根据上述配置信息1中用于确定锚点的时间参数,计算CIG(x)锚点(即CIS(1).x锚点)。例如,手机200可以根据表8所示的CIS_Offset字段携带的图7A所示的CIS(1)偏移,以及表8所示的CIS计数字段携带的count时钟计数值,确定上述CIS(1).x锚点。手机200和左耳塞201-1可以根据上述配置信息1中的Payload_M->S,确定“M->S”(如子事件(1_1)或者子事件(1_2)中的“M->S”)中可以携带的音频数据的大小。
左耳塞201-1可以在图7A所示的子事件(1_1)中的“S->M”向手机200发送第一数据。手机200可以在图7A所示的子事件(1_1)中的“S->M”接收左耳塞201-1发送的第一数据。
其中,该第一数据可以包括:左耳塞201-1向手机200回复的反馈信息;和/或,左耳塞201-1中的麦克风(如麦克风260)采集到的音频数据。上述反馈信息可以为上述音频数据包1的ACK或者NACK。
其中,手机200和左耳塞201-1可以根据CIS(1).x锚点、“M->S”的时间长度(如T(M->S))和T_IFS,计算子事件(1_1)中的“S->M”开始时间点。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以下公式(1),计算CIG(x)事件的子事件(m_k)中的“S->M”的开始时间点。其中,m可以为CIS的标识,k可以为[1,NSE]中的整数。
t(S->M)_m,k=t_CIS(m).x+(k-1)×(T_S(m))+T_(M->S)+T_IFS
公式(1)
其中,t(S->M)_m,k为CIG(x)事件的子事件(m_k)中的“S->M”的开始时间点。T_S(m)是CIS(m)_子间隔。t_CIS(m).x是CIS(m).x锚点,即CIG(x)事件中CIS(m)的锚点。
例如,手机200和左耳塞201-1可以采用上述公式(1),计算子事件(1_1)中的“S->M”的开始时间点t(S->M)_1,1。其中,t(S->M)_1,1=t_CIS(1).x+T_(M->S)+T_IFS。其中,t_CIS(1).x是CIS(1).x锚点。
其中,左耳塞201-1和手机200可以根据上述配置信息1中的Payload_S->M,确定“S->M”(如子事件(1_1)或者子事件(1_2)中的“S->M”)中可以携带的音频数据的大小。
可以理解,由于NSE=2,因此CIS(1)事件(x)可以包括两个子事件。例如,如图7A所示,CIS(1)事件(x)包括子事件(1_1)和子事件(1_2)。在串行调度的传输方式中,手机200与左耳塞201-1可以在图7A所示的子事件(1_1)中的“M->S”和“S->M”传输音频数据之后,可以继续在CIS(1)事件(x)的下一个子事件(1_2)与左耳塞201-1传输音频数据。
假设手机200在子事件(1_1)中的“S->M”接收到上述音频数据包1的ACK。如图7A所示,手机200可以在子事件(1_2)中的“M->S”向左耳塞201-1发送音频数据(如音频数据包2)。左耳塞201-1可以在子事件(1_2)中的“M->S”接收手机200发送的音频数据(如音频数据包2)。其中,手机200和左耳塞201-1可以根据CIS(1).x锚点和CIS(1)_子间隔,计算子事件(1_2)中的“M->S”的开始时间点。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以下公式(2),计算CIG(x)事件的子事件(m_k)中的“M->S”的开始时间点。其中,m可以为CIS的标识,k可以为[1,NSE]中的整数。
t(M->S)_m,k=t_CIS(m).x+(k-1)×(T_S(m)) 公式(2)
其中,t(M->S)_m,k为CIG(x)事件的子事件(m_k)中的“M->S”的开始时间点。t_CIS(m).x是CIS(m).x锚点,即CIG(x)事件中CIS(m)的锚点。T_S(m)是CIS(m)_子间隔。
例如,手机200和左耳塞201-1可以采用上述公式(2),计算子事件(1_2)中的“M->S”的开始时间点t(M->S)_1,2。其中,t(M->S)_1,2=t_CIS(1).x+T_S(1)。其中,t_CIS(1).x是CIS(1).x锚点,T_S(1)是CIS(1)_子间隔。
左耳塞201-1可以在图7A所示的子事件(1_2)中的“S->M”向手机200发送第二数据。手机200可以在图7A所示的子事件(1_2)中的“S->M”接收左耳塞201-1发送的第二数据。该第二数据可以包括:左耳塞201-1向手机200回复的反馈信息;和/或,左耳塞201-1中的麦克风(如麦克风260)采集到的音频数据。上述反馈信息可以为上述音频数据2的ACK或者NACK。
其中,手机200和左耳塞201-1可以根据子事件(1_2)中的“M->S”的开始时间点、T(M->S)和T_IFS,计算子事件(1_2)中的“S->M”开始时间点。例如,手机200和左耳塞201-1可以采用公式(1),计算子事件(1_2)中的“S->M”的开始时间点t(S->M)_1,2。其中,t(S->M)_1,2=t_CIS(1).x+T_S(1)+T_(M->S)+T_IFS。其中,t_CIS(1).x是CIS(1).x锚点,T_S(1)是CIS(1)_子间隔。t_CIS(1).x+T_S(1)是子事件(1_2)中的“M->S”的开始时间点t(M->S)_1,2。
如图7A所示,手机200可以从CIS(2).x锚点开始,在CIS(2)事件(x)的子事件(2_1)的“M->S”向右耳塞201-2发送音频数据(如音频数据包1)。右耳塞201-2可以在图7A所示的子事件(2_1)的“M->S”接收手机200发送的音频数据(如音频数据包1)。其中,手机200和右耳塞201-2可以根据上述配置信息2中用于确定锚点的时间参数,计算CIS(2).x锚点。例如,手机200可以根据表8所示的CIS_Offset字段携带的图7A所示的CIS(2)偏移,以及表8所示的CIS计数字段携带的count时钟计数值,确定上述CIS(2).x锚点。其中,手机200和右耳塞201-2可以根据上述配置信息2中的Payload_M->S,确定“M->S”(如子事件(2_1)中的“M->S”)中可以携带的音频数据的大小。
右耳塞201-2可以在子事件(2_1)的“S->M”向手机200发送第三数据。手机200可以在子事件(2_1)的“S->M”接收右耳塞201-2发送的第三数据。该第三数据可以包括:右耳塞201-2向手机200回复的反馈信息;和/或,右耳塞201-2中的麦克风(如麦克风260)采集到的音频数据。上述反馈信息可以为上述音频数据1的ACK或者NACK。
其中,手机200和右耳塞201-2可以根据CIS(2).x锚点、T(M->S)和T_IFS,计算子事件(2_1)中的“S->M”开始时间点。例如,手机200和右耳塞201-2可以采用上述公式(1),计算子事件(2_1)中的“S->M”的开始时间点t(S->M)_2,1。t(S->M)_2,1=t_CIS(2).x+T_(M->S)+T_IFS。其中,t_CIS(2).x是CIS(2).x锚点。
其中,右耳塞201-2和手机200可以根据上述配置信息2中的Payload_S->M,确定“S->M”(如子事件(2_1)或者子事件(2_2)中的“S->M”)中可以携带的音频数据的大小。
可以理解,由于NSE=2,因此CIS(2)事件(x)可以包括两个子事件。例如,如图7A所示,CIS(2)事件(x)包括子事件(2_1)和子事件(2_2)。在串行调度的传输方式中,手机200与右耳塞201-2在CIS(2)事件的(x)的子事件(2_1)传输音频数据之后,可以继续在CIS(2)事件(x)的下一个子事件(2_2)传输音频数据。
假设手机200在子事件(2_1)中的“S->M”接收到上述音频数据包1的ACK。如图7A所示,手机200可以在子事件(2_2)中的“M->S”向右耳塞201-2发送音频数据(如音频数据包2)。右耳塞201-2可以在子事件(2_2)中的“M->S”接收手机200发送的音频数据(如音频数据包2)。
其中,手机200和右耳塞201-2可以根据CIS(2).x锚点和CIS(2)_子间隔,计算子事件(2_2)中的“M->S”的开始时间点。例如,手机200和右耳塞201-2可以采用上述公式(2),计算子事件(2_2)中的“M->S”的开始时间点t(M->S)_2,2。t(M->S)_2,2=t_CIS(2).x+T_S(2)。其中,t_CIS(2).x是CIS(2).x锚点,T_S(2)是CIS(2)_子间隔。
右耳塞201-2可以在子事件(2_2)中的“S->M”向手机200发送第四数据。手机200可以在子事件(2_2)中的“S->M”接收左耳塞201-1发送的第四数据。该第四数据可以包括:右耳塞201-2向手机200回复的反馈信息;和/或,右耳塞201-2中的麦克风(如麦克风260)采集到的音频数据。上述反馈信息可以为上述音频数据2的ACK或者NACK。
其中,手机200和右耳塞201-2可以根据子事件(2_2)中的“M->S”的开始时间点、T(M->S)和T_IFS,计算子事件(2_2)中的“S->M”开始时间点。
例如,手机200和右耳塞201-2可以采用上述公式(1),计算子事件(2_2)中的“S->M”的开始时间点t(S->M)_2,2。t(S->M)_2,2=t_CIS(2).x+T_S(2)+T(M->S)+T_IFS。其中,t_CIS(2).x是CIS(2).x锚点。T_S(2)是CIS(2)_子间隔。
通常情况下,TWS耳机的左右耳塞都包括麦克风(如麦克风260)。在TWS耳机的左右耳塞作为手机200的音频输入/输出设备实现语音通信的场景中,可以只打开一个耳塞的麦克风,或者可以打开两个耳塞的麦克风。
在一种使用场景中,可以只打开一个耳塞的麦克风,另一个耳塞的麦克风是关闭的。例如,左耳塞201-1的麦克风打开,右耳塞201-2的麦克风关闭。或者,左耳塞201-1的麦克风关闭,右耳塞201-2的麦克风打开。
示例性的,以左耳塞201-1的麦克风打开,右耳塞201-2的麦克风关闭为例。如图7B所示,手机200可以在不同的M->S向左耳塞201-1和右耳塞201-2分别传输音频数据包(如P)。左耳塞201-1可以在图7B所示的子事件(1_1)和子事件(1_2)中的“S->M”向手机200传输音频数据包(如P)和反馈信息(如ACK)。而右耳塞201-2则只能在图7B所示的子事件(2_1)和子事件(2_2)中的“S->M”向手机200传输反馈信息(如ACK)。在该实例中,上述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可以包括音频数据和反馈信息;上述第三数据和第四数据则只包括反馈信息。
在另一种使用场景中,可以打开两个耳塞的麦克风,即左耳塞201-1的麦克风和右耳塞201-2的麦克风均打开。如图7C所示,手机200可以在不同的M->S向左耳塞201-1和右耳塞201-2分别传输音频数据包(如P)。左耳塞201-1可以在图7B所示的子事件(1_1)和子事件(1_2)中的“S->M”向手机200传输音频数据包(如P)和反馈信息(如ACK)。右耳塞201-2可以在图7B所示的子事件(2_1)和子事件(2_2)中的“S->M”向手机200传输音频数据包(如P)和反馈信息(如ACK)。在该实例中,上述第一数据、第二数据、第三数据和第四数据中都可以包括反馈信息和音频数据包。并且,上述第一数据和第三数据中的音频数据是相同的音频数据,第二数据和第四数据是相同的音频数据。手机200可以对第一数据和第三数据进行混音处理,向语音通信的对端设备发送处理后的音频数据。手机200可以对第三数据和第四数据进行混音处理,然后向语音通信的对端设备发送处理后的音频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以第一数据中可以包括反馈信息和音频数据包为例。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数据中可以包括反馈信息和音频数据包,具体是指:该第一数据可能会包括反馈信息和音频数据包,而并不要求第一数据一定包括反馈信息和音频数据包。例如,在TWS耳机201的左右耳塞作为手机200的音频输入/输出设备实现通话的场景中,假设左耳塞201-1的麦克风打开。如果左耳塞201-1的麦克风采集到音频数据,则可以在“S->M”向手机200传输音频数据包。如果左耳塞201-1的麦克风没有采集到音频数据,上述“S->M”中则不会传输音频数据包。
在另一种使用场景(如TWS耳机的左右耳塞作为手机200的音频输入/输出设备实现音乐播放的场景)中,上述第一数据、第二数据、第三数据和第四数据均可以包括反馈信息,而不会包括音频数据。即左耳塞201-1和右耳塞201-2可以在“S->M”向手机200传输反馈信息(如ACK),而不传输音频数据包(如P)。附图未示出。
(6)“同步播放”流程。
左耳塞201-1可以根据图7A所示的CIS(1).x锚点和CIS(1)同步时延,计算CIG同步点;然后,根据CIG同步点和CIG播放时延,计算CIG播放点。同样的,右耳塞201-2可以根据图7A所示的CIS(2).x锚点和CIS(2)同步时延,计算CIG同步点;然后,根据CIG同步点和CIG播放时延,计算CIG播放点。可以理解,在图7A所示的CIG同步点左耳塞201-1和右耳塞201-2都可以接收到上述音频数据包1和音频数据包2。左耳塞201-1和右耳塞201-2可以对接收到的音频数据包1和音频数据包2进行解码,并在上述CIG播放点同时播放解码得到的音频数据,从而可以实现左耳塞201-1和右耳塞201-2对音频数据的播放级同步。
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提升音频数据传输的抗干扰性能,在上述“音频数据传输”流程中,手机200可以采用交织调度的传输方式,与TWS耳机201的左右耳塞进行音频数据传输。
其中,手机200可以在上述CIG(1)的每个CIG事件中,采用交织调度的传输方式,与TWS耳机201的左右耳塞进行音频数据传输。本申请实施例以手机200在CIG事件(x)中,采用交织调度的传输方式与TWS耳机201的左右耳塞进行音频数据传输为例,对基于交织调度的传输方式的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手机200可以从CIS(1).x锚点开始,在CIS(1)事件(x)的子事件(1_1)中的“M->S”向左耳塞201-1发送音频数据(如音频数据包1)。具体的,左耳塞201-1可以在图8所示的子事件(1_1)中的“M->S”接收手机200发送的音频数据(如音频数据包1)。左耳塞201-1可以在子事件(1_1)中的“S->M”向手机200发送第一数据。手机200可以在子事件(1_1)中的“S->M”接收左耳塞201-1发送的第一数据。
与上述串行调度的传输方式不同的是,在交织调度的传输方式中,手机200在子事件(1_1)与左耳塞201-1传输音频数据之后,可以与右耳塞201-2进行音频数据的传输。例如,如图8所示,手机200与左耳塞201-1在CIS(1)事件的(x)的子事件(1_1)传输音频数据之后,可以在CIS(2)的子事件(2_1)与右耳塞201-2传输音频数据。如图8所示,手机200可以从CIS(2).x锚点开始,在CIS(2)事件(x)的子事件(2_1)的“M->S”向右耳塞201-2发送音频数据(如音频数据包1)。右耳塞201-2可以在图8所示的子事件(2_1)的“M->S”接收手机200发送的音频数据(如音频数据包1)。右耳塞201-2可以在子事件(2_1)的“S->M”向手机200发送第三数据。手机200可以在子事件(2_1)的“S->M”接收右耳塞201-2发送的第三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图8所示的交织调度的传输方式中的CIS(2).x锚点与图7A所示的串行调度的传输方式中的CIS(2).x锚点不同。
如图8所示,手机200与右耳塞201-2在子事件(2_1)传输音频数据之后,可以在CIS(1)的子事件(1_2)与左耳塞201-1传输音频数据。假设手机200在子事件(1_1)中的“S->M”接收到上述音频数据包1的ACK。如图8所示,手机200可以在子事件(1_2)中的“M->S”向左耳塞201-1发送音频数据(如音频数据包2)。左耳塞201-1可以在子事件(1_2)中的“M->S”接收手机200发送的音频数据(如音频数据包2)。左耳塞201-1可以在子事件(1_2)中的“S->M”向手机200发送第二数据。手机200可以在子事件(1_2)中的“S->M”接收左耳塞201-1发送的第二数据。
如图8所示,手机200与左耳塞201-1在子事件(1_2)传输音频数据之后,可以在CIS(2)的子事件(2_2)与右耳塞201-2传输音频数据。假设手机200在子事件(2_1)中的“S->M”接收到上述音频数据包1的ACK。如图8所示,手机200可以在子事件(2_2)中的“M->S”向右耳塞201-2发送音频数据(如音频数据包2)。右耳塞201-2可以在子事件(2_2)中的“M->S”接收手机200发送的音频数据(如音频数据包2)。右耳塞201-2可以在子事件(2_2)中的“S->M”向手机200发送第四数据。手机200可以在子事件(2_2)中的“S->M”接收左耳塞201-1发送的第四数据。
交织调度的传输方式中,手机200和左耳塞201-1确定CIS(1).x锚点的方法,手机200和右耳塞201-2确定CIS(2).x锚点的方法,确定“M->S”中可以携带的音频数据的大小的方法,确定“S->M”中可以携带的音频数据的大小的方法,计算“M->S”和“S->M”的开始时间点的方法,以及上述第一数据、第二数据、第三数据和第四数据,可以参考串行调度的传输方式中的相关描述,本申请实施例这里不予赘述。
其中,左耳塞201-1可以根据图8所示的CIS(1).x锚点和CIS(1)同步时延,计算CIG同步点;然后,根据CIG同步点和CIG播放时延,计算CIG播放点。同样的,右耳塞201-2可以根据图8所示的CIS(2).x锚点和CIS(2)同步时延,计算CIG同步点;然后,根据CIG同步点和CIG播放时延,计算CIG播放点。可以理解,在图8所示的CIG同步点左耳塞201-1和右耳塞201-2都可以接收到上述音频数据包1和音频数据包2。左耳塞201-1和右耳塞201-2可以对接收到的音频数据包1和音频数据包2进行解码,并在上述CIG播放点同时播放解码得到的音频数据,从而可以实现左耳塞201-1和右耳塞201-2对音频数据的播放级同步。
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机200可以采用将CIS(1)的子事件(1_1)和子事件(1_2),以及CIS(2)的子事件(2_1)和子事件(2_2)在时间进行交织排布,即可以将CIS(1)的音频数据和CIS(2)的音频数据在时间进行交织排布进行传输,这样可以使不同的CIS受干扰的程度更加均等,可以提升音频数据传输的抗干扰性能。
在上述串行调度和交织调度的传输方式中,手机200在不同的时间可以向TWS耳机201的左右耳塞分别传输相同的音频数据。例如,手机200在图7A或者图8所示的子事件(1_1)中的“M->S”向左耳塞201-1传输音频数据包1。手机200在图7A或者图8所示的子事件(2_1)中的“M->S”向右耳塞201-2传输音频数据包1。其中,手机200在不同时间段重复传输相同的音频数据,会导致对传输资源的浪费,降低了传输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为了提升传输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在另一实施例中,手机200可以采用联合调度的传输方式,与TWS耳机201的左右耳塞进行音频数据传输。
其中,手机200可以在上述CIG(1)的每个CIG事件中,采用联合调度的传输方式,与TWS耳机201的左右耳塞进行音频数据传输。本申请实施例以手机200在CIG事件(x)中,采用联合调度的传输方式与TWS耳机201的左右耳塞进行音频数据传输为例,对基于联合调度的传输方式的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说明。
需要注意的是,如图9A所示,CIS(1).x锚点与CIS(2).x锚点相同。并且,CIS(1)_子间隔与CIS(2)_子间隔相同。
如图9A所示,手机200可以从CIS(1).x锚点(即CIS(2).x锚点)开始,以跳频的方式在CIS(1)事件(x)的子事件(1_1)和CIS(2)事件(x)的子事件(2_1)中的“M->S”(即图9A中加粗的“M->S”)发送音频数据(如音频数据包1)。左耳塞201-1可以在图9A所示的子事件(1_1)中的“M->S”(即加粗的“M->S”)以跳频的方式接收手机200发送的音频数据包1。右耳塞201-2可以在图9A所示的子事件(2_1)中的“M->S”(即加粗的“M->S”)以跳频的方式接收手机200发送的音频数据包1。
示例性的,手机200可以以较快的速度跳频在子事件(1_1)和子事件(2_1)中的“M->S”发送音频数据包1。左耳塞201-1可以以较慢的速度跳频在子事件(1_1)的“M->S”接收音频数据包1。当左耳塞201-1和手机200同步到同一个跳频图案(hopping pattern)时,左耳塞201-1便可以接收到上述音频数据包1。右耳塞201-2可以以较慢的速度跳频在子事件(2_1)的“M->S”接收音频数据包1。当右耳塞201-2和手机200同步到同一个跳频图案时,右耳塞201-2便可以接收到上述音频数据包1。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仅是以手机200作为主设备,左耳塞201-1和右耳塞201-2作为从设备为例进行的说明,在实际的应用中也可以是左耳塞201-1和右耳塞201-2分别作为主设备,手机200作为从设备,在此并不做具体限制。另外,对于主设备的跳频速度,以及从设备的跳频速度,本申请实施例也仅是以主设备以较快的速度跳频,从设备以较慢的速度跳频为例进行的说明,在此并不做具体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串行调度和交织调度的传输方式中,手机200与左耳塞201-1和右耳塞201-2也通过上述跳频的方式传输音频数据。但是,不同的是,手机200采用TDMA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与左耳塞201-1和右耳塞201-2采用跳频的方式传输音频数据。
如图9A所示,左耳塞201-1可以在子事件(1_1)中的“S->M”(实线未加粗的“S->M”)向手机200发送第一数据。手机200可以在子事件(1_1)中的“S->M”接收左耳塞201-1发送的第一数据。右耳塞201-2可以在子事件(2_1)中的“S->M”(虚线的“S->M”)向手机200发送第三数据。手机200可以在子事件(2_1)中的“S->M”接收右耳塞201-2发送的第三数据。
手机200可以以跳频的方式在图9A所示的子事件(1_2)和子事件(2_2)中的“M->S”(即加粗的“M->S”)发送音频数据(如音频数据包2)。左耳塞201-1可以在图9A所示的子事件(1_2)中的“M->S”以跳频的方式接收手机200发送的音频数据包2。右耳塞201-2可以在图9A所示的子事件(2_2)中的“M->S”以跳频的方式接收手机200发送的音频数据包2。
其中,手机200在图9A所示的子事件(1_2)和子事件(2_2)中的“M->S”发送音频数据包2,左耳塞201-1在子事件(1_2)中的“M->S”以跳频的方式接收音频数据包2,以及右耳塞201-2在子事件(2_2)中的“M->S”以跳频的方式接收音频数据包2的方法,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对跳频的方式的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这里不予赘述。
如图9A所示,左耳塞201-1可以在子事件(1_2)中的“S->M”(实线未加粗的“S->M”)向手机200发送第二数据。手机200可以在子事件(1_2)中的“S->M”接收左耳塞201-1发送的第二数据。右耳塞201-2可以在子事件(2_2)中的“S->M”(虚线的“S->M”)向手机200发送第四数据。手机200可以在子事件(2_2)中的“S->M”接收右耳塞201-2发送的第四数据。
联合调度的传输方式中,手机200和左耳塞201-1确定CIS(1).x锚点的方法,手机200和右耳塞201-2确定CIS(2).x锚点的方法,确定“M->S”中可以携带的音频数据的大小的方法,确定“S->M”中可以携带的音频数据的大小的方法,手机200和左耳塞201-1计算“M->S”和“S->M”的开始时间点的方法,手机200和右耳塞201-2计算“M->S”的开始时间点的方法,以及上述第一数据、第二数据、第三数据和第四数据,可以参考串行调度的传输方式中的相关描述,本申请实施例这里不予赘述。示例性的,手机200与左耳塞201-1和右耳塞201-2可以采用上述公式(2)计算“M->S”的开始时间点。
例如,子事件(1_1)中的“M->S”的开始时间点t(M->S)_1,1=t_CIS(1).x。子事件(1_2)中的“M->S”的开始时间点t(M->S)_1,2=t_CIS(1).x+T_S(1)。其中,t_CIS(1).x是CIS(1).x锚点,T_S(1)是CIS(1)_子间隔。
又例如,子事件(2_1)中的“M->S”的开始时间点t(M->S)_2,1=t_CIS(2).x。子事件(2_2)中的“M->S”的开始时间点t(M->S)_2,2=t_CIS(2).x+T_S(2)。其中,t_CIS(2).x是CIS(2).x锚点,T_S(2)是CIS(2)_子间隔。
但是,联合调度的传输方式中,手机200和右耳塞201-2计算“S->M”的开始时间点的方法,与上述串行调度的传输方式中计算“S->M”的开始时间点的方法不同。
示例性的,参考图9B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以下公式(3),计算CIG(x)事件的子事件(m_k)中的“S->M”的开始时间点。其中,m可以为CIS的标识,k可以为[1,NSE]中的整数。
t(S->M)_m,k=t_CIS(m).x+(k-1)×(T_S(m))+(T_(M->S)+T_IFS)+(m-1)×(T_(S->M)+T_Sub)
公式(3)
其中,t(S->M)_m,k为CIG(x)事件的子事件(m_k)中的“S->M”的开始时间点。T_(m)是CIS(m)_子间隔。t_CIS(m).x是CIS(m).x锚点,即CIG(x)事件中CIS(m)的锚点。
例如,手机200和左耳塞201-1可以采用上述公式(3)可以计算得到图9A所示的子事件(1_1)中的“S->M”的开始时间点t(S->M)_1,1和子事件(1_2)中的“S->M”的开始时间点t(S->M)_1,2。
其中,t(S->M)_1,1=t_CIS(1).x+T_(M->S)+T_IFS。t(S->M)_1,2=t_CIS(1).x+T_S(1)+T_(M->S)+T_IFS。其中,其中,t_CIS(1).x是CIS(1).x锚点,T_S(1)是CIS(1)_子间隔。
同样的,手机200和右耳塞201-2采用公式(3)可以计算得到图9A所示的子事件(2_1)中的“S->M”的开始时间点t(S->M)_2,1和子事件(2_2)中的“S->M”的开始时间点t(S->M)_2,2。
其中,t(S->M)_2,1=t_CIS(2).x+T_(M->S)+T_IFS+T_(S->M)+T_Sub。t(S->M)_2,2=t_CIS(2).x+T_S(2)+T_(M->S)+T_IFS+T_(S->M)+T_Sub。其中,t_CIS(2).x是CIS(2).x锚点,T_S(2)是CIS(2)_子间隔。
其中,左耳塞201-1可以根据图9A所示的CIS(1).x锚点和CIS(1)同步时延,计算CIG同步点;然后,根据CIG同步点和CIG播放时延,计算CIG播放点。同样的,右耳塞201-2可以根据图9A所示的CIS(2).x锚点和CIS(2)同步时延,计算CIG同步点;然后,根据CIG同步点和CIG播放时延,计算CIG播放点。可以理解,在图9A所示的CIG同步点左耳塞201-1和右耳塞201-2都可以接收到上述音频数据包1和音频数据包2。左耳塞201-1和右耳塞201-2可以对接收到的音频数据包1和音频数据包2进行解码,并在上述CIG播放点同时播放解码得到的音频数据,从而可以实现左耳塞201-1和右耳塞201-2对音频数据的播放级同步。
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机200可以以跳频的方式在同一时间点(即CIS(1).x锚点和CIS(2).x锚点,CIS(1).x锚点和CIS(2).x锚点相同)发送音频数据包。这样,TWS耳机201的左右耳塞也可以以跳频的方式在同一“M->S”接收音频数据包。这样,手机200则不会在不同时间段重复传输相同的音频数据,可以降低对传输资源的浪费,提升传输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进一步的,手机200和左耳塞201-1可以根据图7A、图8或者图9A中任一附图所示的CIS(1).x锚点(即CIG(x)锚点)和ISO间隔,计算CIS(1).x+1锚点(即CIG(x+1)锚点),在CIG事件(x+1)中采用相应的传输方式(如串行调度、交织调度或者联合调度的传输方式)进行音频数据传输。同样的,手机200和右耳塞201-2可以根据CIS(2).x锚点和ISO间隔(即CIS(2).x锚点与CIS(2).x+1锚点之间的时间长度),计算CIS(2).x+1锚点,在CIG事件(x+1)中采用相应的传输方式进行音频数据传输。
其中,手机200与TWS耳机201的左右耳塞可以在CIG事件(x+n)中采用与CIG事件(x)相同的传输方式进行音频数据传输。n大于或者等于1,且n为整数。其中,手机200与TWS耳机201的左右耳塞在CIG事件(x+n)中采用与CIG事件(x)相同的传输方式进行音频数据传输的方法,可以参考在CIG事件(x)中进行音频数据传输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这里不予赘述。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外围设备,如该外围设备为TWS耳机。该TWS耳机的耳塞的结构可以参考图2B所示的耳塞的结构。耳塞的存储器中可以保存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该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该指令可以用于执行如图5A、图5B、图5C、图6A、图6B、图7A、图7B、图7C、图8、图9A或图9B中任一附图对应的描述中TWS耳机的耳塞(如左耳塞,右耳塞)执行的各个功能或者步骤。当然,图2B所示的TWS耳机的耳塞还可以包括如传感器等其他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上述各器件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通信总线连接。其中该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被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该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上述指令可以用于执行如图5A、图5B、图5C、图6A、图6B、图7A、图7B、图7C、图8、图9A或图9B中任一附图对应的描述中手机200执行的各个功能或者步骤。其中,该电子设备的结构可以参考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100的结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实施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执行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快闪存储器、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3)

1.一种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通过低功耗蓝牙BLE的等时ISO信道与真无线立体声TWS耳机的第一耳塞和第二耳塞的音频数据传输,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通过第一基于连接的等时流组CIG的第一基于连接的等时音频流CIS,从所述第一CIS的锚点开始与所述第一耳塞传输音频数据;
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CIG的第二CIS,从所述第二CIS的锚点开始与所述第二耳塞传输音频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CIS和所述第二CIS共用所述第一CIG的CIG播放点,所述CIG播放点在所述第一CIS的锚点之后,所述CIG播放点在所述第二CIS的锚点之后,所述CIG播放点是所述第一耳塞和所述第二耳塞播放音频数据的时间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IS的锚点与所述第二CIS的锚点不同;
所述第一CIS和所述第二CIS均包括多个CIS事件;所述第一CIG包括多个CIG事件;每个CIG事件包括所述第一CIS的一个CIS事件和所述第二CIS的一个CIS事件;
在一个CIG事件中,所述第一CIS的锚点是CIG锚点,所述第二CIS的锚点与所述第一CIS的CIS事件的结束点相同;
其中,所述CIG锚点是所述CIG事件的开始时间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IS的锚点与所述第二CIS的锚点不同;
所述第一CIS和所述第二CIS均包括多个CIS事件;所述第一CIG包括多个CIG事件;每个CIG事件包括所述第一CIS的一个CIS事件和所述第二CIS的一个CIS事件;
所述第一CIS的每个CIS事件中包括N1个子事件,所述N1大于或者等于2;所述第二CIS的每个CIS事件中包括N2个子事件,所述N2大于或者等于2;
在一个CIG事件中,所述第一CIS的锚点是CIG锚点,所述第二CIS的锚点与所述第一CIS的CIS事件中的第一个子事件的结束点相同,所述第一CIS的第二个子事件的起始点是所述第二CIS的第一个子事件的结束点;
其中,所述CIG锚点是所述CIG事件的开始时间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IS的锚点与所述第二CIS的锚点相同;
所述第一CIG包括多个CIG事件;在一个CIG事件中,所述第一CIS和所述第二CIS的锚点均是CIG锚点;所述CIG锚点是所述CIG事件的开始时间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通过第一CIG的第一CIS,从所述第一CIS的锚点开始与所述第一耳塞传输音频数据;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CIG的第二CIS,从所述第二CIS的锚点开始与所述第二耳塞传输音频数据,包括:
针对所述第一CIG的每个CIG事件,所述电子设备从每个CIG事件的CIG锚点开始采用跳频的方式,通过所述第一CIS和所述第二CIS传输音频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通过第一CIG的第一CIS,从所述第一CIS的锚点开始向所述第一耳塞传输音频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一耳塞配置所述第一CIG的所述第一CIS,所述第一CIS用于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耳塞传输音频数据;
所述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二耳塞配置所述第一CIG的所述第二CIS,所述第二CIS用于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耳塞传输音频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一耳塞配置所述第一CIG的所述第一CIS,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通过第一异步面向连接ACL链路,为所述第一耳塞配置所述第一CIG的所述第一CIS,所述第一ACL链路是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耳塞之间的ACL链路;
所述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二耳塞配置所述第一CIG的所述第二CIS,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通过第二ACL链路,为所述第二耳塞配置所述第一CIG的所述第二CIS,所述第二ACL链路是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耳塞之间的ACL链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一耳塞配置所述第一CIG的所述第一CIS,所述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二耳塞配置所述第一CIG的所述第二CIS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一耳塞和所述第二耳塞进行配对;
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耳塞建立所述第一ACL链路,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耳塞建立所述第二ACL链路;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通过第一异步面向连接ACL链路,为所述第一耳塞配置所述第一CIG的所述第一CIS,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ACL链路与所述第一耳塞协商第一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耳塞配置所述第一CIG的所述第一CIS;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通过第二ACL链路,为所述第二耳塞配置所述第一CIG的所述第二CIS,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二ACL链路与所述第二耳塞协商第二配置信息,为所述第二耳塞配置所述第一CIG的所述第二CIS;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CIG的标识、所述第一CIS的参数和所述第一CIG的CIG播放时延;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CIG的标识、所述第二CIS的参数和所述CIG播放时延;
所述第一CIS的参数为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耳塞进行音频数据收发的传输参数;所述第二CIS的参数为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耳塞进行音频数据收发的传输参数;所述CIG播放时延用于所述第一耳塞和所述第二耳塞确定所述CIG播放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IS的参数包括:第一CIS的标识、N1、第一重传参数、第一子间隔、第一时间参数、所述第一同步时延和CIG播放时延;
其中,所述第一CIS包括N1子事件;所述N1和所述第一重传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耳塞对音频数据的重传策略;
所述第一子间隔是所述第一CIS中一个子事件的开始时间点到下一个子事件的开始时间点之间的时间;所述第一时间参数用于确定所述第一CIS的锚点;所述第一同步时延用于确定CIG同步点,所述CIG同步点是从所述第一CIS的锚点开始经所述第一同步时延后的时间点;所述CIG播放时延是所述CIG同步点与所述CIG播放点之间的时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IS的参数还包括:第一净荷参数和第二净荷参数;
其中,所述第一CIS的每个子事件中包括第一传输间隔和第二传输间隔;所述第一传输间隔用于所述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一耳塞传输音频数据,所述第一耳塞接收所述电子设备传输的音频数据;所述第一净荷参数指示所述第一传输间隔能够传输的音频数据的大小;
所述第二传输间隔用于所述第一耳塞向所述电子设备传输音频数据,所述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耳塞传输的音频数据;所述第二净荷参数指示所述第二传输间隔能够传输的音频数据的大小。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CIS的参数包括:第一CIS的标识、N2、第二重传参数、第二子间隔、第二时间参数、所述第二同步时延和CIG播放时延;
其中,所述第二CIS包括N2个子事件,所述N2是所述第二CIS中子事件的数量;所述N2和所述第二重传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耳塞对音频数据的重传策略;
所述第二子间隔是所述第二CIS中一个子事件的开始时间点到下一个子事件的开始时间点之间的时间;所述第二时间参数用于确定所述第二CIS的锚点;所述第二同步时延用于确定CIG同步点,所述CIG同步点是从所述第二CIS的锚点开始经所述第二同步时延后的时间点;所述CIG播放时延是所述CIG同步点与所述CIG播放点之间的时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CIS的参数还包括:第三净荷参数和第四净荷参数;
其中,所述第二CIS的每个子事件中包括第三传输间隔和第四传输间隔;所述第三传输间隔用于所述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耳塞传输音频数据,所述第二耳塞接收所述电子设备传输的音频数据;所述第三净荷参数指示所述第三传输间隔能够传输的音频数据的大小;
所述第四传输间隔用于所述第二耳塞向所述电子设备传输音频数据,所述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耳塞传输的音频数据;所述第四净荷参数指示所述第四传输间隔能够传输的音频数据的大小。
13.根据权利要求8-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还包括等时ISO间隔;
所述第一CIS和所述第二CIS均包括多个CIS事件;所述第一CIG包括多个CIG事件;每个CIG事件包括所述第一CIS的一个CIS事件和所述第二CIS的一个CIS事件;所述第一CIS的锚点是所述第一CIS在一个CIG事件中的CIS事件的锚点,所述第二CIS的锚点是在同一个CIG事件中的CIS事件的锚点;
所述ISO间隔是所述第一CIS或者所述第二CIS的一个CIS事件的锚点与下一个CIS事件的锚点之间的时间;每个CIG事件在时间上归属于一个所述ISO间隔;每个CIS事件在时间上归属于一个所述ISO间隔。
14.一种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通过低功耗蓝牙BLE的等时ISO信道与真无线立体声TWS耳机的音频数据传输,所述TWS耳机包括第一耳塞和第二耳塞,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耳塞通过第一基于连接的等时流组CIG的第一基于连接的等时音频流CIS,从所述第一CIS的锚点开始与所述电子设备传输音频数据;
所述第二耳塞通过所述第一CIG的第二CIS,从所述第二CIS的锚点开始与所述电子设备传输音频数据;
所述第一耳塞和所述第二耳塞在所述第一CIG的CIG播放点,播放音频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CIS和所述第二CIS共用所述CIG播放点,所述CIG播放点在所述第一CIS的锚点之后,所述CIG播放点在所述第二CIS的锚点之后。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耳塞通过第一基于连接的等时流组CIG的第一基于连接的等时音频流CIS,从所述第一CIS的锚点开始与所述电子设备传输音频数据;所述第二耳塞通过所述第一CIG的第二CIS,从所述第二CIS的锚点开始与所述电子设备传输音频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耳塞接收所述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一耳塞配置的所述第一CIG的所述第一CIS,所述第一CIS用于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耳塞传输音频数据;
所述第二耳塞接收所述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二耳塞配置所述第一CIG的所述第二CIS,所述第二CIS用于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耳塞传输音频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塞接收所述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一耳塞配置的所述第一CIG的所述第一CIS,包括:
所述第一耳塞通过第一异步面向连接ACL链路,接收所述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一耳塞配置的所述第一CIS,所述第一ACL链路是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耳塞之间的ACL链路;
其中,所述第二耳塞接收所述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二耳塞配置的所述第一CIG的所述第二CIS,包括:
所述第二耳塞通过第二ACL链路,接收所述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二耳塞配置的所述第二CIS,所述第二ACL链路是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耳塞之间的ACL链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耳塞接收所述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一耳塞配置的所述第一CIG的所述第一CIS,所述第二耳塞接收所述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二耳塞配置所述第一CIG的所述第二CIS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耳塞和所述第二耳塞分别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配对;
所述第一耳塞与所述电子设备建立所述第一ACL链路,所述第二耳塞与所述电子设备建立所述第二ACL链路;
其中,所述第一耳塞接收所述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一耳塞配置的所述第一CIG的所述第一CIS,包括:
所述第一耳塞通过所述第一ACL链路与所述电子设备协商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第一CIG的所述第一CIS;
其中,所述第二耳塞接收所述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二耳塞配置所述第一CIG的所述第二CIS,包括:
所述二耳塞通过所述第二ACL链路与所述电子设备协商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第一CIG的所述第二CIS;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CIG的标识、所述第一CIS的参数和所述第一CIG的CIG播放时延;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CIG的标识、所述第二CIS的参数和所述CIG播放时延;
所述第一CIS的参数为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耳塞进行音频数据收发的传输参数;所述第二CIS的参数为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耳塞进行音频数据收发的传输参数;所述CIG播放时延用于所述第一耳塞和所述第二耳塞确定所述CIG播放点。
1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和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存储器和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
19.一种真无线立体声TWS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TWS耳机包括第一耳塞和第二耳塞;
所述第一耳塞和所述第二耳塞分别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无线通信模块、受话器以及麦克风;所述存储器、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受话器以及所述麦克风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
当所述第一耳塞的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一耳塞的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时,所述第一耳塞执行如权利要求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
当所述第二耳塞的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二耳塞的处理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时,所述第二耳塞执行如权利要求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
20.一种蓝牙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通信系统包括: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真无线立体声TWS耳机,以及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设备。
21.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真无线立体声TWS耳机的第一耳塞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第一耳塞执行如权利要求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
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所述TWS耳机的第二耳塞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第二耳塞执行如权利要求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
22.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
23.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
CN202210472206.9A 2018-12-07 2018-12-07 一种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49158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72206.9A CN114915880B (zh) 2018-12-07 2018-12-07 一种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72206.9A CN114915880B (zh) 2018-12-07 2018-12-07 一种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01880098132.9A CN112771890B (zh) 2018-12-07 2018-12-07 一种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PCT/CN2018/119930 WO2020113588A1 (zh) 2018-12-07 2018-12-07 一种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8132.9A Division CN112771890B (zh) 2018-12-07 2018-12-07 一种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15880A true CN114915880A (zh) 2022-08-16
CN114915880B CN114915880B (zh) 2023-07-07

Family

ID=7097410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8132.9A Active CN112771890B (zh) 2018-12-07 2018-12-07 一种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02210472206.9A Active CN114915880B (zh) 2018-12-07 2018-12-07 一种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8132.9A Active CN112771890B (zh) 2018-12-07 2018-12-07 一种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39041A1 (zh)
EP (1) EP3879848A4 (zh)
CN (2) CN112771890B (zh)
WO (1) WO20201135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71890B (zh) * 2018-12-07 2022-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1778363B2 (en) * 2018-12-24 2023-10-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udio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lied to switching between single-earbud mode and double-earbud mode of TWS headset and device
CN112312369B (zh) * 2020-09-29 2023-10-27 无锡中感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延迟无线音频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12039623B (zh) * 2020-11-05 2021-05-18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音频同步播放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094835A1 (zh) 2020-11-05 2022-05-12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音频同步播放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141552A1 (zh) * 2020-12-31 2022-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和音频设备
US20220256028A1 (en) * 2021-02-08 2022-08-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multi-call support capability on compatible audio devices
CN113115290B (zh) * 2021-04-12 2022-10-04 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接收音频资料的方法
CN113613125A (zh) * 2021-04-26 2021-11-05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音频同步控制方法、装置及音频设备、系统
CN115580851A (zh) * 2021-06-21 2023-01-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连接等时链路信息反馈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490268A (zh) * 2021-06-28 2021-10-08 泰凌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音频数据无线传输方法和系统
WO2023014032A1 (en) * 2021-08-02 2023-02-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call audio sharing using bluetooth low energy audio technology
CN114401518A (zh) * 2022-01-04 2022-04-26 深圳市中科蓝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Tws耳机配对方法、存储介质、芯片及tws耳机
CN115103317A (zh) * 2022-05-19 2022-09-23 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向目的地装置进行音频分享的无线通信方法及组件
KR20240019486A (ko) * 2022-08-04 2024-02-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환경 내에서의 오디오 스트리밍을 위한 전자 장치, 방법, 및 비일시적 컴퓨터 판독가능 저장 매체
WO2024076439A1 (en) * 2022-10-07 2024-04-11 Google Llc Earbud-to-earbud cross-acknowledgement and communication relay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8106A (en) * 1997-10-20 2000-05-02 Motorola, Inc. Network protocol method, access point device and peripheral devices for providing for an efficient centrally coordinated peer-to-pe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5446474A (zh) * 2014-09-26 2016-03-30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可穿戴智能设备及其交互的方法、可穿戴智能设备系统
US20160359925A1 (en) * 2015-06-08 2016-12-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70244576A1 (en) * 2016-02-24 2017-08-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ing update slot to synchronize to bluetooth le isochronous channel and communicate state changes
WO2018053159A1 (en) * 2016-09-14 2018-03-22 SonicSensory, Inc. Multi-device audio streaming system with synchronization
CN108337595A (zh) * 2018-06-19 2018-07-27 恒玄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蓝牙耳机实现精准同步播放的方法
CN108496374A (zh) * 2018-04-13 2018-09-04 万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音频电路、耳机及耳机系统
CN108710486A (zh) * 2018-05-28 2018-10-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音频播放方法、装置、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718361A (zh) * 2018-04-25 2018-10-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文件播放方法及无线接听设备
CN108834013A (zh) * 2018-05-31 2018-11-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电量均衡方法及相关产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54171B2 (en) * 2005-02-25 2008-11-18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VoIP over WLAN to Bluetooth headset using ACL link and sniff for aligned eSCO transmission
JP5036406B2 (ja) * 2007-05-30 2012-09-26 エイチジーエスティーネザーランドビーブイ コンテンツデータ管理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KR20100124909A (ko) * 2009-05-20 2010-11-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 영상과 음성의 동기화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9088406B2 (en) * 2012-07-29 2015-07-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Frame sync across multiple channels
US9712266B2 (en) * 2013-05-21 2017-07-18 Apple Inc. Synchronization of multi-channel audio communicated over bluetooth low energy
US10136429B2 (en) * 2014-07-03 2018-11-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udio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and device therefor
US20170034646A1 (en) * 2015-07-27 2017-02-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70373881A1 (en) * 2016-06-27 2017-1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isochronous data streams
CN107295434A (zh) * 2017-05-26 2017-10-24 广东思派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Tws耳机和实现tws耳机声乐同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708006B (zh) * 2017-08-23 2020-08-28 广东思派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时翻译系统
CN108111953B (zh) * 2017-12-21 2020-04-07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tws耳机的音频共享方法、系统及tws耳机
US10244307B1 (en) * 2018-02-09 2019-03-26 Bestechnic (Shanghai) Co., Ltd. Communication of wireless headphones
CN108900981A (zh) * 2018-05-30 2018-11-2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音频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869817A4 (en) * 2018-11-30 2021-11-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SSION OF DATA FROM ONE POINT TO MULTIPLE POINTS
CN112771890B (zh) * 2018-12-07 2022-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1778363B2 (en) * 2018-12-24 2023-10-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udio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lied to switching between single-earbud mode and double-earbud mode of TWS headset and device
CN113228701B (zh) * 2018-12-28 2022-08-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音频数据的同步方法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8106A (en) * 1997-10-20 2000-05-02 Motorola, Inc. Network protocol method, access point device and peripheral devices for providing for an efficient centrally coordinated peer-to-pe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5446474A (zh) * 2014-09-26 2016-03-30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可穿戴智能设备及其交互的方法、可穿戴智能设备系统
US20160359925A1 (en) * 2015-06-08 2016-12-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70244576A1 (en) * 2016-02-24 2017-08-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ing update slot to synchronize to bluetooth le isochronous channel and communicate state changes
WO2018053159A1 (en) * 2016-09-14 2018-03-22 SonicSensory, Inc. Multi-device audio streaming system with synchronization
CN108496374A (zh) * 2018-04-13 2018-09-04 万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音频电路、耳机及耳机系统
CN108718361A (zh) * 2018-04-25 2018-10-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文件播放方法及无线接听设备
CN108710486A (zh) * 2018-05-28 2018-10-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音频播放方法、装置、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34013A (zh) * 2018-05-31 2018-11-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电量均衡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337595A (zh) * 2018-06-19 2018-07-27 恒玄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蓝牙耳机实现精准同步播放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79848A1 (en) 2021-09-15
EP3879848A4 (en) 2021-11-24
CN112771890B (zh) 2022-05-10
US20220039041A1 (en) 2022-02-03
WO2020113588A1 (zh) 2020-06-11
CN114915880B (zh) 2023-07-07
CN112771890A (zh) 2021-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71890B (zh) 一种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789866B (zh) 应用于tws耳机单双耳切换的音频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12868244B (zh) 一种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12789867B (zh)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及设备
CN112042212B (zh) 一种音频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640505B (zh) 一种传输速率的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13228701B (zh) 音频数据的同步方法及设备
CN112913321B (zh) 一种使用蓝牙耳机进行通话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5426687A (zh) 一种速率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740728B (zh) 一种蓝牙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039822B (zh) 一种数据信道的建立方法及设备
WO2022135303A1 (zh) 一种tws耳机连接方法及设备
CN112771828B (zh) 一种音频数据的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