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15591B - 端到端业务保障方法以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端到端业务保障方法以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15591B
CN114915591B CN202110118379.6A CN202110118379A CN114915591B CN 114915591 B CN114915591 B CN 114915591B CN 202110118379 A CN202110118379 A CN 202110118379A CN 114915591 B CN114915591 B CN 1149155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uter
logic
address
forwarding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1837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15591A (zh
Inventor
王越
王爱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1837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15591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26050 priority patent/WO202216080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9155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155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155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155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label swapping, e.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MP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4Organization of routing tab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04L45/745Address table lookup; Address filte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端到端业务保障方法以及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本公开的方法包括:SDN控制器针对业务确定端到端的路径;SDN控制器根据端到端的路径生成路由配置信息,以及转发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出口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SDN控制器将路由配置信息发送至入口路由器,将转发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和出口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分别发送至转发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以便入口路由器根据路由配置信息,转发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根据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将业务的报文通过相应的逻辑子接口发送至目的地址。

Description

端到端业务保障方法以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端到端业务保障方法以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传统IP网络中,由于二层数据报文中只有源和目的地址的字段,是面向无连接状态的服务,缺少针对数据流量路径的控制消息。因此如果需要对数据流量实现端到端保障,则需要采用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或者IPv6网络的方案。
发明内容
发明人发现:在相关技术中,对数据流量实现端到端保障的方案通常利用L3(Layer 3,层3)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或者利用SRH(SegmentRouting Header,分段路由头)扩展IPv6包头。而针对IPv4网络则缺乏良好的解决方案。
本公开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端到端业务保障方案,从而能够保证在Native IP环境下,实现面向连接的网络通信及端到端业务保障。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端到端业务保障方法,包括:SDN控制器针对业务确定端到端的路径,其中,端到端的路径包括路径上的入口路由器、转发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SDN控制器根据端到端的路径生成路由配置信息,以及转发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出口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其中,路由配置信息包括:入口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之间的BGP会话对应的逻辑子接口标识,BGP会话与业务相对应,每个交叉路由表包括:上一跳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与本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的对应关系;SDN控制器将路由配置信息发送至入口路由器,将转发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和出口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分别发送至转发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以便入口路由器根据路由配置信息,转发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根据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将业务的报文通过相应的逻辑子接口发送至目的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SDN控制器根据端到端的路径生成路由配置信息包括:SDN控制器确定入口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之间建立的与业务对应的BGP会话;SDN控制器确定BGP会话对应的三元组信息,其中,三元组信息包括:BGP会话对应的入口路由器的第一逻辑地址,出口路由器的第二逻辑地址以及逻辑子接口的标识,不同的BGP会话对应不同类别的业务,对应不同的第一逻辑地址、第二逻辑地址以及逻辑子接口的标识;SDN控制器在路由配置信息中添加三元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入口路由器根据路由配置信息,转发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根据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将业务的报文通过相应的逻辑子接口发送至目的地址包括:入口路由器根据路由配置信息和预先学习的路由前缀信息,生成映射路由表,其中,映射路由表包括:BGP会话对应的源IP地址前缀、目的IP地址前缀和逻辑子接口的标识;入口路由器在接收到业务的报文后,将报文的源IP地址与目的IP地址分别与BGP会话对应的源IP地址前缀、目的IP地址前缀进行匹配,在匹配成功的情况下,通过BGP会话对应的逻辑子接口发送至转发路由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入口路由器根据路由配置信息和预先学习的路由前缀信息,生成映射路由表包括:入口路由器预先学习出口路由器发送的路由前缀信息,其中,路由前缀信息包括:BGP会话对应的出口路由器的IP地址前缀和出口路由器的逻辑地址;入口路由器将出口路由器的逻辑地址与三元组中的第二逻辑地址进行匹配,将本入口路由器的逻辑地址与三元组中的第一逻辑地址进行匹配,确定对应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入口路由器将出口路由器的IP地址前缀作为目的IP地址前缀,将BGP会话对应的本入口路由器的IP地址前缀作为源IP地址前缀,与对应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进行关联存储,生成映射路由表。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BGP会话对应的逻辑子接口发送至转发路由器包括:入口路由器在报文中添加BGP会话对应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并将报文通过BGP会话对应的逻辑子接口转发至转发路由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发路由器包括多个,入口路由器根据路由配置信息,转发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根据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将业务的报文通过相应的逻辑子接口发送至目的地址包括:入口路由器根据路由配置信息将业务的报文通过BGP会话对应的逻辑子接口,将报文发送至与入口路由器连接的转发路由器;每个转发路由器在对应交叉路由表中查找与上一跳的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相对应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其中,报文中携带上一跳的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每个转发路由器将报文中上一跳的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改写为查找到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通过查找到的逻辑子接口将报文发送至下一跳的路由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口路由器根据对应的交叉路由表中本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为预设值,入口路由器根据路由配置信息,转发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根据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将业务的报文通过相应的逻辑子接口发送至目的地址包括:出口路由器接收转发路由器发送的业务的报文,其中,报文中携带上一跳的转发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出口路由器在对应交叉路由表中查找到与上一跳的转发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相对应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为预设值;出口路由器根据预设值,将报文中的二层封装去除,根据报文中的目的地址将去除二层封装的报文发送至目的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SDN控制器通过路径计算单元协议PCEP将路由配置信息发送至入口路由器,将转发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和出口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分别发送至转发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端到端业务保障系统,包括:SDN控制器、入口路由器、转发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SDN控制器用于针对业务确定端到端的路径,其中,端到端的路径包括路径上的入口路由器、转发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根据端到端的路径生成路由配置信息,以及转发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出口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其中,路由配置信息包括:入口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之间的BGP会话对应的逻辑子接口标识,BGP会话与业务相对应,每个交叉路由表包括:上一跳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与本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的对应关系;将路由配置信息发送至入口路由器,将转发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和出口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分别发送至转发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入口路由器用于根据路由配置信息,将业务的报文通过相应的逻辑子接口发送至转发路由器;转发路由器用于根据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将业务的报文通过相应的逻辑子接口发送至出口路由器;出口路由器用于根据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将业务的报文通过相应的逻辑子接口发送至目的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SDN控制器用于确定入口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之间建立的与业务对应的BGP会话;确定BGP会话对应的三元组信息,其中,三元组信息包括:BGP会话对应的入口路由器的第一逻辑地址,出口路由器的第二逻辑地址以及逻辑子接口的标识,不同的BGP会话对应不同类别的业务,对应不同的第一逻辑地址、第二逻辑地址以及逻辑子接口的标识;在路由配置信息中添加三元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入口路由器用于根据路由配置信息和预先学习的路由前缀信息,生成映射路由表,其中,映射路由表包括:BGP会话对应的源IP地址前缀、目的IP地址前缀和逻辑子接口的标识;在接收到业务的报文后,将报文的源IP地址与目的IP地址分别与BGP会话对应的源IP地址前缀、目的IP地址前缀进行匹配,在匹配成功的情况下,通过BGP会话对应的逻辑子接口发送至转发路由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入口路由器用于预先学习出口路由器发送的路由前缀信息,其中,路由前缀信息包括:BGP会话对应的出口路由器的IP地址前缀和出口路由器的逻辑地址;将出口路由器的逻辑地址与三元组中的第二逻辑地址进行匹配,将本入口路由器的逻辑地址与三元组中的第一逻辑地址进行匹配,确定对应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将出口路由器的IP地址前缀作为目的IP地址前缀,将BGP会话对应的本入口路由器的IP地址前缀作为源IP地址前缀,与对应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进行关联存储,生成映射路由表。
在一些实施例中,入口路由器用于在报文中添加BGP会话对应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并将报文通过BGP会话对应的逻辑子接口转发至转发路由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发路由器包括多个;入口路由器用于根据路由配置信息将业务的报文通过BGP会话对应的逻辑子接口,将报文发送至与入口路由器连接的转发路由器;每个转发路由器用于在对应交叉路由表中查找与上一跳的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相对应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其中,报文中携带上一跳的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将报文中上一跳的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改写为查找到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通过查找到的逻辑子接口将报文发送至下一跳的路由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口路由器根据对应的交叉路由表中本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为预设值;出口路由器用于接收转发路由器发送的业务的报文,其中,报文中携带上一跳的转发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在对应交叉路由表中查找到与上一跳的转发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相对应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为预设值;根据预设值,将报文中的二层封装去除,根据报文中的目的地址将去除二层封装的报文发送至目的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SDN控制器用于通过路径计算单元协议PCEP将路由配置信息发送至入口路由器,将转发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和出口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分别发送至转发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端到端业务保障系统,包括:处理器;以及耦接至处理器的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如前述任意实施例的端到端业务保障方法。
本公开中由SDN控制器确定业务对应的端到端的路径,根据端到端的路径生成路由配置信息,以及转发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出口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将路由配置信息发送至入口路由器,将转发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和出口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分别发送至转发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从而使入口路由器根据路由配置信息,转发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根据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将业务的报文通过相应的逻辑子接口发送至目的地址。通过SDN控制器向端到端路径上的各个路由器下发信息,能够保证在Native IP环境下,实现面向连接的网络通信及端到端业务保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端到端业务保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端到端业务保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端到端业务保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端到端业务保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本公开的又一些实施例的端到端业务保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本公开的再一些实施例的端到端业务保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本公开提供一种端到端业务保障方法,下面结合图1~图3进行描述。
图1为本公开端到端业务保障方法一些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方法包括:步骤S102~S106。
在步骤S102中,SDN控制器针对业务确定端到端的路径。
SDN控制器可以针对每类业务生成对应的端到端的路径。端到端的路径包括路径上的入口路由器、转发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SDN控制器例如作为PCE(路径计算单元)根据全局网络拓扑、TE Policy(流量工程策略)等参数信息针对每种业务计算全局优化路径,作为业务对应的端到端的路径。
在步骤S104中,SDN控制器根据端到端的路径生成路由配置信息,以及转发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出口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
路由配置信息例如包括:入口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之间的BGP会话(BGP Session)对应的逻辑子接口标识,还可以包括BGP会话对应的逻辑地址(例如,BGP会话对应的入口路由器的第一逻辑地址,出口路由器的第二逻辑地址),BGP会话与业务相对应。在入口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之间可以部署多个BGP Session,不同的BGP Session可以对应不同类别的业务,具有不同的BGP nexthop。SDN控制器针对不同的BGP Session确定对应的逻辑子接口标识,生成路由配置信息发送至入口路由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SDN控制器确定入口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之间建立的与业务对应的BGP会话;确定BGP会话对应的三元组信息,其中,三元组信息包括:BGP会话对应的入口路由器的第一逻辑地址,出口路由器的第二逻辑地址以及逻辑子接口的标识,不同的BGP会话对应不同类别的业务,对应不同的第一逻辑地址、第二逻辑地址以及逻辑子接口的标识;SDN控制器在路由配置信息中添加三元组信息。
例如,SDN控制器针对入口路由器Rin下发的三元组信息为:(BSi_Rin,BSi_Rex,VLANin-i),其中,BSi_Rin和BSi_Rex分别表示入口路由器Rin和出口路由器Rex间建立BGPSession i对应的第一逻辑地址和第二逻辑地址,VLANin-i表示从入口路由器Rin到直连的下一跳的转发路由器这条路径所对应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交叉路由表包括:上一跳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与本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的对应关系。对于出口路由器,它的上一跳路由器即为某一个转发路由器。
例如,SDN控制器针对路由器Rk下发的信息为交叉路由表(VLANk-m,VLANk-n),交叉路由表可以为VLAN键值对,VLANk-m,VLANk-n分别表示上一跳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和本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SDN控制器针对出口路由器Rex下发的信息为交叉路由表(VLANex-p,Preset Value),将Preset Value(例如0)作为出口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表示不需要再转发至其他路由器,而是在收到标记为VLANex-p的数据包后,将剥掉该逻辑子接口标记,按普通的三层路由表进行转发。
在步骤S106中,SDN控制器将路由配置信息发送至入口路由器,将转发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和出口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分别发送至转发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以便入口路由器根据路由配置信息,转发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根据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将业务的报文通过相应的逻辑子接口发送至目的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SDN控制器通过PCEP(路径计算单元协议)将路由配置信息发送至入口路由器,将转发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和出口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分别发送至转发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例如,通过PCInitiate信息将路由配置信息发送至入口路由器,将转发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和出口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分别发送至转发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入口路由器、转发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可以向SDN控制器发送PCRpt消息完成确认。
例如,入口路由器根据路由配置信息将符合匹配条件的报文通过BGP会话对应的逻辑子接口,将报文发送至与入口路由器连接的转发路由器;转发路由器根据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将报文发送至出口路由器;出口路由器根据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将报文发送至目的地址。
上述实施例中由SDN控制器确定业务对应的端到端的路径,根据端到端的路径生成路由配置信息,以及转发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出口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将路由配置信息发送至入口路由器,将转发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和出口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分别发送至转发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从而使入口路由器根据路由配置信息,转发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根据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将业务的报文通过相应的逻辑子接口发送至目的地址。通过SDN控制器向端到端路径上的各个路由器下发信息,能够保证在Native IP环境下,实现面向连接的网络通信及端到端业务保障。
下面结合图2描述本公开端到端业务保障方法的另一些实施例。
图2为本公开端到端业务保障方法一些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在步骤S106之后,该实施例的方法包括:步骤S202~S212。
在步骤S202中,入口路由器根据路由配置信息和预先学习的路由前缀信息,生成映射路由表。
映射路由表例如包括:BGP会话对应的源IP地址前缀、目的IP地址前缀和逻辑子接口的标识。入口路由器Rin动态学习从BGP Session i收发的路由前缀信息和三元组信息,形成如表1所示的映射路由表。
表1
Figure BDA0002921135740000091
Figure BDA0002921135740000101
表1中,(P-src Prefix)i和(P-dst Prefix)i分别为对应BGP Session i中业务流量源IP地址前缀(Source IP-Prefix)、目的IP地址前缀(Destination IP-Prefix),可以N条源IP地址前缀,M条目的IP地址前缀,即上述针对Session i的路由表共有N×M种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入口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建立BGP Peer后,可以互相学习BGPSession对应的IP地址和逻辑地址。入口路由器预先学习出口路由器发送的路由前缀信息,其中,出口路由器发送的路由前缀信息包括:BGP会话对应的出口路由器的IP地址前缀和出口路由器的逻辑地址。入口路由器将出口路由器的逻辑地址与三元组中的第二逻辑地址进行匹配,将本入口路由器的逻辑地址与三元组中的第一逻辑地址进行匹配,确定对应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入口路由器将出口路由器的IP地址前缀作为目的IP地址前缀,将BGP会话对应的本入口路由器的IP地址前缀作为源IP地址前缀,与对应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进行关联存储,生成映射路由表。
在步骤S204中,入口路由器在接收到业务的报文后,根据映射路由表进行匹配,在匹配成功的情况下,通过BGP会话对应的逻辑子接口发送至转发路由器。入口路由器将报文的源IP地址与目的IP地址分别与BGP会话对应的源IP地址前缀、目的IP地址前缀进行匹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匹配成功的情况下,入口路由器在报文中添加BGP会话对应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并将报文通过BGP会话对应的逻辑子接口转发至转发路由器。即从Rin发出的,源地址匹配P-src Prefix,目的地址匹配P-dst Prefix的流量将被标记逻辑子接口标识VLANin-i
在步骤S206中,每个转发路由器在对应交叉路由表中查找与上一跳的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相对应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
在步骤S208中,每个转发路由器将报文中上一跳的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改写为查找到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通过查找到的逻辑子接口将报文发送至下一跳的路由器。
转发路由器收到封装对应上一跳的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Vlan ID)的数据报文后,则通过将数据报文解封装,匹配SDN控制器下发的交叉路由表,打上查找到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同时通过对应的逻辑子接口进行转发。即转发路由器Rk在收到二层封装头中包括VLANk-m的报文后,将按照上述交叉路由表,将VLANk-m重新标记为VLANk-n。如果入口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之间仅经过一个转发路由器,那么转发路由器查找到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即为目的VLAN的标识VLANex-p,转发路由将报文发送至出口路由器。
在步骤S210中,出口路由器接收转发路由器发送的业务的报文,并在对应交叉路由表中查找到与上一跳的转发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相对应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为预设值。
在步骤S212中,出口路由器根据预设值,将报文中的二层封装去除,根据报文中的目的地址将去除二层封装的报文发送至目的地址。
出口路由器对报文去除二层封装头进行三层转发。
上述实施例的方法,通过SDN控制器下发路由配置信息至入口路由器,下发对应的交叉路由表至转发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完成路径的初始化。入口路由器结合路由配置信息和预先学习的路由前缀信息生成映射路由表,根据映射路由表对报文进行重新封装后转发至转发路由器,转发路由器根据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对报文进行重新封装后转发至出口路由器,出口路由器解除报文的二层封装,并基于数据的目的地址进行转发。通过各个路由器的配合能够保证在Native IP环境下,实现面向连接的网络通信及端到端业务保障。
下面结合图3描述本公开端到端业务保障方法的一些应用例。
图3为本公开端到端业务保障系统一些实施例的结构图。如图3所示,在入口路由器R1和出口路由器R8之间设有转发路由器R2-R7。
在R1和R8之间通过不同的逻辑子接口创建三个BGP实例,分别对应BGP Session1、BGP Session 2和BGP Session 3,不同的BGP Session分发不同的前缀,并具有不同的BGP nexthop。
若某项业务与BGP Session 1相匹配,则R1选择BGP Session 1。
SDN控制器和R1通过PCEP协议建立连接。SDN控制器根据全局网络拓扑、TE Policy等参数信息计算全局优化路径,形成基于BGP Session 1对应的三元组信息(BS1_R1,BS1_R8,VLAN12)。BS1_R1和BS1_R8分别表示基于BGP Session 1的R1和R8的逻辑地址,VLAN12为BGP Session 1对应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表示R1的下一跳为R2。SDN控制器将该三元组信息通过PCEP协议下发至R1,R1收到信息后返回PCRpt确认信息。
R1通过BGP协议可以学习到网络拓扑中基于BGP Session 1的源、目的peer的不同前缀P1,P8。R1根据收到的三元组信息和预先学习的路由前缀信息生成相应的映射路由表,如上述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2921135740000121
对于位于路径上的R2、R4、R6,SDN控制器会下发相应的交叉路由表。对于R2,交叉路由表中的相应条目为(VLAN12,VLAN24)。对于R4,交叉路由表中的相应条目为(VLAN24,VLAN46)。对于R6,交叉路由表中的相应条目为(VLAN48,VLAN68)。
当R1接收到相应的报文后,会查找映射路由表,将报文封装相应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VLAN12后,通过对应BGP Session 1的逻辑子接口发送给R2。
R2将接收到的报文解封装,去除上一跳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VLAN12,并根据交叉路由表给报文封装相应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VLAN24,通过创建的对应的逻辑子接口发送给R4。
R4将接收到的报文解封装,去除上一跳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VLAN24,并根据交叉路由表给报文封装相应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VLAN46,通过创建的对应的逻辑子接口发送给R6。
R6将接收到的报文解封装,去除上一跳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VLAN46,并根据交叉路由表给报文封装相应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VLAN68,通过创建的对应的逻辑子接口发送给R8。
R8在接收到R6发送的报文后,根据交叉路由表得知自己是出口路由器,则不再进行封装操作。R8将接收到的报文解封装以去除上一跳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VLAN68,然后对报文进行三层转发以发送给报文的目的地址。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端到端业务保障系统,下面结合图4进行描述。
图4为本公开端到端业务保障系统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图。如图4所示,该实施例的系统40包括:SDN控制器410、入口路由器420、转发路由器430和出口路由440。
SDN控制器410用于针对业务确定端到端的路径,其中,端到端的路径包括路径上的入口路由器、转发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根据端到端的路径生成路由配置信息,以及转发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出口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其中,路由配置信息包括:入口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之间的BGP会话对应的逻辑子接口标识,BGP会话与业务相对应,每个交叉路由表包括:上一跳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与本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的对应关系;将路由配置信息发送至入口路由器420,将转发路由器430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和出口路由器440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分别发送至转发路由器430和出口路由器440。
入口路由器420用于根据路由配置信息,将业务的报文通过相应的逻辑子接口发送至转发路由器430。
转发路由器430用于根据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将业务的报文通过相应的逻辑子接口发送至出口路由器440。
出口路由器440用于根据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将业务的报文通过相应的逻辑子接口发送至目的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SDN控制器410用于确定入口路由器420和出口路由器430之间建立的与业务对应的BGP会话;确定BGP会话对应的三元组信息,其中,三元组信息包括:BGP会话对应的入口路由器420的第一逻辑地址,出口路由器440的第二逻辑地址以及逻辑子接口的标识,不同的BGP会话对应不同类别的业务,对应不同的第一逻辑地址、第二逻辑地址以及逻辑子接口的标识;在路由配置信息中添加三元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SDN控制器410用于通过路径计算单元协议PCEP将路由配置信息发送至入口路由器420,将转发路由器430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和出口路由器440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分别发送至转发路由器430和出口路由器440。
在一些实施例中,入口路由器420用于根据路由配置信息和预先学习的路由前缀信息,生成映射路由表,其中,映射路由表包括:BGP会话对应的源IP地址前缀、目的IP地址前缀和逻辑子接口的标识;在接收到业务的报文后,将报文的源IP地址与目的IP地址分别与BGP会话对应的源IP地址前缀、目的IP地址前缀进行匹配,在匹配成功的情况下,通过BGP会话对应的逻辑子接口发送至转发路由器430。
在一些实施例中,入口路由器420用于预先学习出口路由器440发送的路由前缀信息,其中,路由前缀信息包括:BGP会话对应的出口路由器的IP地址前缀和出口路由器440的逻辑地址;将出口路由器440的逻辑地址与三元组中的第二逻辑地址进行匹配,将本入口路由器420的逻辑地址与三元组中的第一逻辑地址进行匹配,确定对应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将出口路由器440的IP地址前缀作为目的IP地址前缀,将BGP会话对应的本入口路由器420的IP地址前缀作为源IP地址前缀,与对应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进行关联存储,生成映射路由表。
在一些实施例中,入口路由器420用于在报文中添加BGP会话对应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并将报文通过BGP会话对应的逻辑子接口转发至转发路由器430。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发路由器430包括多个;入口路由器420用于根据路由配置信息将业务的报文通过BGP会话对应的逻辑子接口,将报文发送至与入口路由器420连接的转发路由器430;每个转发路由器430用于在对应交叉路由表中查找与上一跳的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相对应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其中,报文中携带上一跳的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将报文中上一跳的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改写为查找到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通过查找到的逻辑子接口将报文发送至下一跳的路由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口路由器440根据对应的交叉路由表中本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为预设值;出口路由器440用于接收转发路由器发送的业务的报文,其中,报文中携带上一跳的转发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在对应交叉路由表中查找到与上一跳的转发路由器430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相对应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是否为预设值,若是,则根据预设值,将报文中的二层封装去除,根据报文中的目的地址将去除二层封装的报文发送至目的地址。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端到端业务保障系统,以及系统中的SDN控制器、入口路由器、转发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可各由各种计算设备或计算机系统来实现,下面结合图5以及图6进行描述。
图5为本公开端到端业务保障系统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图。如图5所示,该实施例的端到端业务保障系统50包括:存储器510以及耦接至该存储器510的处理器520,处理器520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存储器510中的指令,执行本公开中任意一些实施例中的端到端业务保障方法。
其中,存储器510例如可以包括系统存储器、固定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等。系统存储器例如存储有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引导装载程序(Boot Loader)、数据库以及其他程序等。
图6为本公开端到端业务保障系统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结构图。如图6所示,该实施例的端到端业务保障系统60包括:存储器610以及处理器620,分别与存储器510以及处理器520类似。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接口630、网络接口640、存储接口650等。这些接口630,640,650以及存储器610和处理器620之间例如可以通过总线660连接。其中,输入输出接口630为显示器、鼠标、键盘、触摸屏等输入输出设备提供连接接口。网络接口640为各种联网设备提供连接接口,例如可以连接到数据库服务器或者云端存储服务器等。存储接口650为SD卡、U盘等外置存储设备提供连接接口。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本公开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公开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非瞬时性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公开是参照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为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端到端业务保障方法,包括:
SDN控制器针对业务确定端到端的路径,其中,所述端到端的路径包括路径上的入口路由器、转发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
所述SDN控制器根据所述端到端的路径生成路由配置信息,以及转发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出口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其中,所述路由配置信息包括:所述入口路由器和所述出口路由器之间的BGP会话对应的逻辑子接口标识,所述BGP会话与所述业务相对应,每个交叉路由表包括:上一跳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与本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所述SDN控制器将所述路由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入口路由器,将转发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和出口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分别发送至转发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以便入口路由器根据所述路由配置信息,转发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根据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将所述业务的报文通过相应的逻辑子接口发送至目的地址;
其中,所述SDN控制器根据所述端到端的路径生成路由配置信息包括:
所述SDN控制器确定所述入口路由器和所述出口路由器之间建立的与所述业务对应的BGP会话;
所述SDN控制器确定所述BGP会话对应的三元组信息,其中,所述三元组信息包括:所述BGP会话对应的入口路由器的第一逻辑地址,出口路由器的第二逻辑地址以及逻辑子接口的标识,不同的BGP会话对应不同类别的业务,对应不同的第一逻辑地址、第二逻辑地址以及逻辑子接口的标识;
所述SDN控制器在所述路由配置信息中添加所述三元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到端业务保障方法,其中,所述入口路由器根据所述路由配置信息,转发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根据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将所述业务的报文通过相应的逻辑子接口发送至目的地址包括:
所述入口路由器根据所述路由配置信息和预先学习的路由前缀信息,生成映射路由表,其中,所述映射路由表包括:所述BGP会话对应的源IP地址前缀、目的IP地址前缀和逻辑子接口的标识;
所述入口路由器在接收到所述业务的报文后,将所述报文的源IP地址与目的IP地址分别与所述BGP会话对应的源IP地址前缀、目的IP地址前缀进行匹配,在匹配成功的情况下,通过所述BGP会话对应的逻辑子接口发送至所述转发路由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到端业务保障方法,其中,所述入口路由器根据所述路由配置信息和预先学习的路由前缀信息,生成映射路由表包括:
所述入口路由器预先学习所述出口路由器发送的路由前缀信息,其中,所述路由前缀信息包括:所述BGP会话对应的出口路由器的IP地址前缀和所述出口路由器的逻辑地址;
所述入口路由器将所述出口路由器的逻辑地址与所述三元组中的第二逻辑地址进行匹配,将本入口路由器的逻辑地址与所述三元组中的第一逻辑地址进行匹配,确定对应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
所述入口路由器将所述出口路由器的IP地址前缀作为目的IP地址前缀,将所述BGP会话对应的本入口路由器的IP地址前缀作为源IP地址前缀,与对应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进行关联存储,生成映射路由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到端业务保障方法,其中,所述通过所述BGP会话对应的逻辑子接口发送至所述转发路由器包括:
所述入口路由器在所述报文中添加所述BGP会话对应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并将所述报文通过所述BGP会话对应的逻辑子接口转发至所述转发路由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到端业务保障方法,其中,所述转发路由器包括多个,所述入口路由器根据所述路由配置信息,转发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根据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将所述业务的报文通过相应的逻辑子接口发送至目的地址包括:
所述入口路由器根据所述路由配置信息将所述业务的报文通过所述BGP会话对应的逻辑子接口,将所述报文发送至与所述入口路由器连接的转发路由器;
每个转发路由器在对应交叉路由表中查找与上一跳的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相对应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其中,所述报文中携带上一跳的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
每个转发路由器将报文中上一跳的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改写为查找到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通过查找到的逻辑子接口将所述报文发送至下一跳的路由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到端业务保障方法,其中,所述出口路由器根据对应的交叉路由表中本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为预设值,所述入口路由器根据所述路由配置信息,转发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根据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将所述业务的报文通过相应的逻辑子接口发送至目的地址包括:
所述出口路由器接收所述转发路由器发送的所述业务的报文,其中,所述报文中携带上一跳的转发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
所述出口路由器在对应交叉路由表中查找到与上一跳的转发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相对应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为预设值;
所述出口路由器根据所述预设值,将所述报文中的二层封装去除,根据所述报文中的目的地址将去除二层封装的报文发送至所述目的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到端业务保障方法,其中,所述SDN控制器通过路径计算单元协议PCEP将所述路由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入口路由器,将转发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和出口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分别发送至转发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
8.一种端到端业务保障系统,包括:SDN控制器、入口路由器、转发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
所述SDN控制器用于针对业务确定端到端的路径,其中,所述端到端的路径包括路径上的入口路由器、转发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根据所述端到端的路径生成路由配置信息,以及转发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出口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其中,所述路由配置信息包括:所述入口路由器和所述出口路由器之间的BGP会话对应的逻辑子接口标识,所述BGP会话与所述业务相对应,每个交叉路由表包括:上一跳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与本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的对应关系;将所述路由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入口路由器,将转发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和出口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分别发送至转发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其中确定所述入口路由器和所述出口路由器之间建立的与所述业务对应的BGP会话,确定所述BGP会话对应的三元组信息,所述三元组信息包括:所述BGP会话对应的入口路由器的第一逻辑地址,出口路由器的第二逻辑地址以及逻辑子接口的标识,不同的BGP会话对应不同类别的业务,对应不同的第一逻辑地址、第二逻辑地址以及逻辑子接口的标识,在所述路由配置信息中添加所述三元组信息;
所述入口路由器用于根据所述路由配置信息,将所述业务的报文通过相应的逻辑子接口发送至所述转发路由器;
所述转发路由器用于根据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将所述业务的报文通过相应的逻辑子接口发送至所述出口路由器;
所述出口路由器用于根据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将所述业务的报文通过相应的逻辑子接口发送至目的地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端到端业务保障系统,其中,
所述入口路由器用于根据所述路由配置信息和预先学习的路由前缀信息,生成映射路由表,其中,所述映射路由表包括:所述BGP会话对应的源IP地址前缀、目的IP地址前缀和逻辑子接口的标识;在接收到所述业务的报文后,将所述报文的源IP地址与目的IP地址分别与所述BGP会话对应的源IP地址前缀、目的IP地址前缀进行匹配,在匹配成功的情况下,通过所述BGP会话对应的逻辑子接口发送至所述转发路由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端到端业务保障系统,其中,
所述入口路由器用于预先学习所述出口路由器发送的路由前缀信息,其中,所述路由前缀信息包括:所述BGP会话对应的出口路由器的IP地址前缀和所述出口路由器的逻辑地址;将所述出口路由器的逻辑地址与所述三元组中的第二逻辑地址进行匹配,将本入口路由器的逻辑地址与所述三元组中的第一逻辑地址进行匹配,确定对应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将所述出口路由器的IP地址前缀作为目的IP地址前缀,将所述BGP会话对应的本入口路由器的IP地址前缀作为源IP地址前缀,与对应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进行关联存储,生成映射路由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端到端业务保障系统,其中,
所述入口路由器用于在所述报文中添加所述BGP会话对应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并将所述报文通过所述BGP会话对应的逻辑子接口转发至所述转发路由器。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端到端业务保障系统,其中,所述转发路由器包括多个;
所述入口路由器用于根据所述路由配置信息将所述业务的报文通过所述BGP会话对应的逻辑子接口,将所述报文发送至与所述入口路由器连接的转发路由器;
每个转发路由器用于在对应交叉路由表中查找与上一跳的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相对应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其中,所述报文中携带上一跳的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将报文中上一跳的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改写为查找到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通过查找到的逻辑子接口将所述报文发送至下一跳的路由器。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端到端业务保障系统,其中,所述出口路由器根据对应的交叉路由表中本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为预设值;
所述出口路由器用于接收所述转发路由器发送的所述业务的报文,其中,所述报文中携带上一跳的转发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在对应交叉路由表中查找到与上一跳的转发路由器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相对应的逻辑子接口的标识为预设值;根据所述预设值,将所述报文中的二层封装去除,根据所述报文中的目的地址将去除二层封装的报文发送至所述目的地址。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端到端业务保障系统,其中,
所述SDN控制器用于通过路径计算单元协议PCEP将所述路由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入口路由器,将转发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和出口路由器对应的交叉路由表分别发送至转发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
15.一种端到端业务保障系统,包括:
处理器;以及
耦接至所述处理器的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端到端业务保障方法。
CN202110118379.6A 2021-01-28 2021-01-28 端到端业务保障方法以及系统 Active CN1149155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18379.6A CN114915591B (zh) 2021-01-28 2021-01-28 端到端业务保障方法以及系统
PCT/CN2021/126050 WO2022160806A1 (zh) 2021-01-28 2021-10-25 端到端业务保障方法及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18379.6A CN114915591B (zh) 2021-01-28 2021-01-28 端到端业务保障方法以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15591A CN114915591A (zh) 2022-08-16
CN114915591B true CN114915591B (zh) 2023-05-02

Family

ID=82652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18379.6A Active CN114915591B (zh) 2021-01-28 2021-01-28 端到端业务保障方法以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15591B (zh)
WO (1) WO2022160806A1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80521B1 (en) * 2000-11-29 2005-12-27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 session load balancing with improved load sharing in a packet switched network
CN101674224A (zh) * 2008-09-08 2010-03-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生成转发表项信息的方法、标签交换路由器及系统
WO2015013902A1 (zh) * 2013-07-31 2015-0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发布方法、系统及控制器
CN104429038A (zh) * 2013-06-08 2015-03-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转发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901890A (zh) * 2015-06-24 2015-09-09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sdn的路由生成、匹配方法和系统
WO2015196898A1 (zh) * 2014-06-25 2015-12-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路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5933225A (zh) * 2016-04-20 2016-09-07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dn的策略路由方法和系统
CN106487680A (zh) * 2015-08-31 2017-03-0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建立专用通路的方法、系统及通路计算装置
CN106936857A (zh) * 2015-12-29 2017-07-0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云的连接管理方法、sdn控制器及混合云系统
CN107872388A (zh) * 2016-09-26 2018-04-0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报文转发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234314A (zh) * 2016-12-15 2018-06-29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9474523A (zh) * 2017-09-07 2019-03-1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sdn的组网方法和系统
CN110011915A (zh) * 2018-01-04 2019-07-12 杭州达乎科技有限公司 Sdn网络架构、基于sdn的流量转发控制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58481B1 (en) * 2000-04-06 2003-12-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outer uses a single hierarchy independent routing table that includes a flag to look-up a series of next hop routers for routing packets
US7761629B2 (en) * 2007-06-04 2010-07-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using host and storage controller port information to configure paths between a host and storage controller
US7804770B2 (en) * 2007-09-28 2010-09-28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 graceful restart in a NSF-capable router without enhancing link state routing protocols
US20130322437A1 (en) * 2012-05-31 2013-12-05 Robert Raszuk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bgp state from network edge elements
US20140146664A1 (en) * 2012-11-26 2014-05-29 Level 3 Communications, Llc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cket switching
US9413634B2 (en) * 2014-01-10 2016-08-09 Juniper Networks, Inc. Dynamic end-to-end network path setup across multiple network layers with network service chaining
US10110491B2 (en) * 2016-01-28 2018-10-23 Corsa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ective routing of data packet traffic
US10033623B2 (en) * 2016-03-09 2018-07-24 Ciena Corporation Multithread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network connections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80521B1 (en) * 2000-11-29 2005-12-27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 session load balancing with improved load sharing in a packet switched network
CN101674224A (zh) * 2008-09-08 2010-03-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生成转发表项信息的方法、标签交换路由器及系统
CN104429038A (zh) * 2013-06-08 2015-03-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转发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5013902A1 (zh) * 2013-07-31 2015-0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发布方法、系统及控制器
WO2015196898A1 (zh) * 2014-06-25 2015-12-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路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4901890A (zh) * 2015-06-24 2015-09-09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sdn的路由生成、匹配方法和系统
CN106487680A (zh) * 2015-08-31 2017-03-0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建立专用通路的方法、系统及通路计算装置
CN106936857A (zh) * 2015-12-29 2017-07-0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云的连接管理方法、sdn控制器及混合云系统
CN105933225A (zh) * 2016-04-20 2016-09-07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dn的策略路由方法和系统
CN107872388A (zh) * 2016-09-26 2018-04-0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报文转发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234314A (zh) * 2016-12-15 2018-06-29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9474523A (zh) * 2017-09-07 2019-03-1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sdn的组网方法和系统
CN110011915A (zh) * 2018-01-04 2019-07-12 杭州达乎科技有限公司 Sdn网络架构、基于sdn的流量转发控制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SDN思路的组播实现;陈量等;《微处理机》;20160430(第02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15591A (zh) 2022-08-16
WO2022160806A1 (zh) 2022-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95026B2 (en) Service function chaining SFC-based packet forward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1669330B (zh) 一种bier报文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EP3070895B1 (en) Encapsul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low identifier
US9485141B1 (en) Constrained route distribution for multiple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services
CN109756425B (zh) 组播转发方法、装置以及bfr
CN110661711B (zh) 生成标签转发表的方法、报文发送方法、装置及设备
EP3300317B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realizing service link
EP3270546B1 (en) Message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7026791B (zh) 虚拟专用网络vpn业务优化方法和设备
CN100512238C (zh) Mpls网络中的递归bgp路由更新方法
CN112019437A (zh) 网络间服务链
US20190058654A1 (en) Enhanced error signaling and error handling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with segment routing
US20180205641A1 (en) Entropy prefix segment identifier for use with entropy label in segment routing networks
CN108429680B (zh) 一种基于虚拟私有云的路由配置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KR20100106560A (ko) 링크 상태 프로토콜 제어형 이더넷 네트워크를 통한 vpn의 구현
WO2014176740A1 (zh) 流分类器、业务路由触发器、报文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6789637B (zh) 一种跨域业务互通的路径建立方法、控制器及系统
CN112689976B (zh) 扩展控制器的边界网关协议链路状态
US11362954B2 (en) Tunneling inter-domain stateless internet protocol multicast packets
CN116582476A (zh) 绑定段标识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WO202211984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calable validation of multiple paths in a network using segment routing
WO2014139157A1 (zh) 一种报文处理的方法、报文设备和系统
CN112437008B (zh) 网络路由收敛处理和报文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4915591B (zh) 端到端业务保障方法以及系统
CN115150326A (zh) 为虚拟专用网络路由生成路由目标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