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15332A - 一种卫星参数的调整方法和调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卫星参数的调整方法和调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15332A
CN114915332A CN202210354814.XA CN202210354814A CN114915332A CN 114915332 A CN114915332 A CN 114915332A CN 202210354814 A CN202210354814 A CN 202210354814A CN 114915332 A CN114915332 A CN 1149153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noise ratio
satellite
ground
radio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5481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15332B (zh
Inventor
齐培军
高恩宇
郇一恒
刁占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inoSpa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ino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inoSpa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ino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5481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153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15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153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153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153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7Transmission equipment in earth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36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 [SIR] or carrier-to-interference ratio [CI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3Satellite systems for providing telephony service to a mobile station, i.e. mobile satellite service
    • H04B7/18532Arrangements for managing transmission, i.e. for transporting data or a signalling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3Satellite systems for providing telephony service to a mobile station, i.e. mobile satellite service
    • H04B7/18545Arrangements for managing station mobility, i.e. for station registration or localisation
    • H04B7/18547Arrangements for managing station mobility, i.e. for station registration or localisation for geolocalisation of a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6Airborne or Satellite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卫星参数的调整方法和调整装置,所述调整方法包括:在地面端与低轨卫星建立星地连接后,根据所述地面端的地面位置信息、信号的功率、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确定所述信号的理论信噪比和实际信噪比;其中,所述信号通过射频通道进行传输;在下次地面端与低轨卫星建立星地连接时,根据所述信号的理论信噪比和实际信噪比的信噪比差值,调整射频通道传输对应的下行信号的传输速率,并根据所述信噪比差值调整相移键控调制方法的调制阶数。本申请的卫星参数的调整方法和调整装置,能够根据信号的实际信噪比和理论信噪比的信噪比差值去调整卫星的参数,从而使得卫星参数的调整更加准确。

Description

一种卫星参数的调整方法和调整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卫星通信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卫星参数的调整方法和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与传统卫星通信频段相比,Q/V频段具备高带宽、波束定向性好、干扰源少等特性,是最适合作为开展卫星通信业务的频段。确定在建立星地连接时,Q/V频段卫星通信的最佳传输参数,为实现低轨卫星组网通信进行技术储备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通常,在低轨卫星与地面端进行卫星通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低轨卫星的实时状态数据,例如低轨卫星的遥测数据来调整低轨卫星的传输参数,从而确定Q/V频段卫星通信的最佳传输参数。然而,这种调整卫星的传输参数的方法,延时率较高且参数的调整不够准确,从而导致确定的Q/V频段卫星通信的传输参数并不是最佳的传输参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卫星参数的调整方法和调整装置,能够根据信号的实际信噪比和理论信噪比的信噪比差值去调整卫星的参数,从而使得卫星参数的调整更加准确。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卫星参数的调整方法,所述调整方法包括:
在地面端与低轨卫星建立星地连接时,获取地面端的地面位置信息、信号的功率以及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并根据所述地面端的地面位置信息、信号的功率、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确定所述信号的理论信噪比和实际信噪比;其中,所述信号通过射频通道进行传输;
在下次地面端与低轨卫星建立星地连接时,根据所述信号的理论信噪比和实际信噪比的信噪比差值,调整射频通道传输对应的下行信号的传输速率,并根据所述信噪比差值调整相移键控调制方法的调制阶数。
可选地,所述信号为上行信号,所述获取地面端的地面位置信息、信号的功率以及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并根据所述地面端的地面位置信息、信号的功率、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确定所述信号的理论信噪比和实际信噪比,包括:
通过至少一个射频通道接收地面端发送的上行信号、地面端的地面位置信息、上行信号的功率以及低轨卫星发送的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
针对每个射频通道,根据所述地面位置信息、上行信号的功率、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以及预设的射频通道参数,确定该射频通道对应的上行信号的理论信噪比;
确定该射频通道对应的上行信号的实际信噪比。
可选地,所述针对每个射频通道,根据所述地面位置信息、上行信号的功率、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以及预设的射频通道参数,确定上行信号的理论信噪比,包括:
根据所述地面位置信息、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确定低轨卫星与地面端之间的星地距离;
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以及设置在该上行信号对应的射频通道上的天线的天线增益,确定地面端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
根据所述星地距离、所述地面端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和预设的射频通道参数,确定上行信号的理论信噪比。
可选地,所述信号为下行信号,所述获取地面端的地面位置信息、信号的功率以及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并根据所述地面端的地面位置信息、信号的功率、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确定该射频通道对应的信号的理论信噪比和实际信噪比,包括:
在地面端与卫星建立星地连接后,通过射频通道接收地面端发送的地面位置信息,以及低轨卫星发送的下行信号的功率、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
针对每个射频通道,根据所述地面位置信息、下行信号的功率、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以及预设的射频通道参数,确定该射频通道对应的下行信号的理论信噪比;
接收地面端发送的下行信号的实际信噪比。
可选地,所述针对每个射频通道,根据所述地面位置信息、下行信号的功率、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以及预设的射频通道参数,确定该射频通道对应的下行信号的理论信噪比,包括:
根据所述地面位置信息、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确定低轨卫星与地面端之间的星地距离;
根据所述下行信号的功率、以及设置在低轨卫星上的天线的天线增益,确定低轨卫星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
根据所述星地距离、所述低轨卫星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和预设的射频通道参数,确定该射频通道对应的下行信号的理论信噪比。
可选地,在下次地面端与低轨卫星建立星地连接时,所述根据所述信号的理论信噪比和实际信噪比的信噪比差值,调整相应的射频通道传输下行信号的传输速率,并根据所述信噪比差值调整相移键控调制方法的调制阶数,包括:
确定信噪比差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
若信噪比差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确定信噪比差值是否为负值;
若信噪比差值为负值,则保持相应的射频通道传输下行信号的调制阶数,并将传输下行信号的传输速率调整为上次传输速率的一半。
若信噪比差值不为负值,则保持相应的射频通道传输下行信号的调制阶数和传输速率。
可选地,在下次地面端与低轨卫星建立星地连接时,所述根据所述理论信噪比和实际信噪比的信噪比差值,调整相应的射频通道传输下行信号的传输速率,并根据所述信噪比差值调整相移键控调制方法的调制阶数,还包括:
若信噪比差值不是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确定信噪比差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其中,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
若所述信噪比差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保持相应的射频通道传输下行信号的调制阶数,并将传输速率调整为上次传输速率的预设倍数;
若所述信噪比差值不是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将相应的射频通道传输下行信号的调制阶数调整为上次调制阶数的预设倍数,并将传输速率调整为上次调制阶数的预设倍数。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卫星参数的调整装置,所述卫星参数的调整装置装置包括:
信噪比确定模块,用于在地面端与低轨卫星建立星地连接时,获取地面端的地面位置信息、信号的功率以及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并根据所述地面端的地面位置信息、信号的功率、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确定所述信号的理论信噪比和实际信噪比;其中,所述信号通过射频通道进行传输;
调整模块,用于在下次地面端与低轨卫星建立星地连接时,根据所述信号的理论信噪比和实际信噪比的信噪比差值,调整射频通道传输对应的下行信号的传输速率,并根据所述信噪比差值调整相移键控调制方法的调制阶数。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机器可读指令,以执行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卫星参数的调整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卫星参数的调整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卫星参数的调整方法和调整装置,能够根据信号的实际信噪比和理论信噪比的信噪比差值去调整卫星的参数,从而使得卫星参数的调整更加准确,从而使得确定的Q/V频段卫星通信的传输参数为最佳的传输参数。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卫星参数的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信号的理论信噪比和实际信噪比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信号的理论信噪比和实际信噪比的数据交互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确定信号的理论信噪比和实际信噪比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确定信号的理论信噪比和实际信噪比的数据交互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整相应的射频通道传输下行信号的传输速率,并根据信噪比差值调整相移键控调制方法的调制阶数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卫星参数的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目前,在卫星通信领域,相比高轨卫星,低轨卫星具备传输时延低、系统可靠性高的优势,更符合新一代的通信需求,因此目前的卫星通信一般都是通过低轨卫星进行通信。与此同时,传统的商用卫星使用的C频段、 Ku频段资源已趋于饱和,频率申请难度越来越大,各国对Ka频率的争夺也越加激烈,与传统卫星通信频段相比,Q/V频段具备高带宽、波束定向性好、干扰源少等特性,是最适合作为开展卫星通信业务的频段。目前,确定在建立星地连接时,Q/V频段卫星通信的最佳传输参数,为实现低轨卫星组网通信进行技术储备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通常,在低轨卫星与地面端进行卫星通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低轨卫星的实时状态数据,例如低轨卫星的遥测数据来调整低轨卫星的传输参数,从而确定Q/V频段卫星通信的最佳传输参数。然而,这种调整卫星的传输参数的方法,延时率较高且参数的调整不够准确,从而导致确定的Q/V频段卫星通信的传输参数并不是最佳的传输参数。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卫星参数的调整方法和调整装置,能够根据信号的实际信噪比和理论信噪比的信噪比差值去调整卫星的参数,从而使得卫星参数的调整更加准确。
针对以上方案所存在的缺陷,均是发明人在经过实践并仔细研究后得出的结果,因此,上述问题的发现过程以及下文中本申请针对上述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都应该是发明人在本申请过程中对本申请做出的贡献。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中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参见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卫星参数的调整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卫星参数的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在地面端与低轨卫星建立星地连接时,获取地面端的地面位置信息、信号的功率以及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并根据所述地面端的地面位置信息、信号的功率、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确定所述信号的理论信噪比和实际信噪比;其中,所述信号通过射频通道进行传输。
这里,所述地面端包括地面基站和/或5G用户。示例性的,若所述地面端为地面基站时,地面位置信息为地面基站的位置信息,若所述地面端为5G用户时,地面位置信息为5G用户的位置信息。
所述信号包括上行信号或下行信号。上行信号为地面端向低轨卫星发射的信号,下行信号为低轨卫星向地面端发送的信号。所述上行信号包括遥测信号、5G业务信号和馈电业务信号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下行信号包括遥控信号、5G业务信号、馈电业务信号和高速数传信号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在每次建立星地链接时,地面端会向卫星发送一次上行信号,并且响应于该上行信号,卫星会向地面端发送与该上行信号对应的下行信号。示例性的,若所述上行信号为遥测信号,则下行信号为遥控信号,若所述上行信号为5G业务信号,则下行信号为5G业务信号,若所述上行信号为馈电业务信号,则下行信号为馈电业务信号。这里,不论上行信号为哪种信号或信号组合,下行信号中都可以包括高速数传信号,例如,在上行信号为5G业务信号和馈电业务信号时,下行信号为5G业务信号、馈电业务信号和高速数传信号。这里,上行的5G业务信号为5G用户发送的信号,遥测信号、馈电业务信号为地面基站发送的信号。
这里,所述射频通道为地面端与低轨卫星之间的信号传输通道。所述射频通道为Q/V频段。在所述地面端与低轨卫星之间包括至少一个射频通道,示例性的,包括四个射频通道。这里,每个射频通道对应传输一种上行信号或传输一种下行信号,在其中一个射频通道传输了一种上行信号后,该射频通道只能传输该上行信号对应的下行信号。例如,若一个射频通道传输了上行的5G业务信号后,该射频通道只能传输下行的5G业务信号,而不能传输下行的馈电业务信号。
下面,将结合图2、图3、图4和图5来详细介绍具体获取地面端的地面位置信息、信号的功率以及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并根据所述地面端的地面位置信息、信号的功率、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确定所述信号的理论信噪比和实际信噪比是如何实现的。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信号的理论信噪比和实际信噪比的步骤的流程图。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信号包括上行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所示,步骤S100可包括以下步骤:
S111、通过至少一个射频通道接收地面端发送的上行信号、地面端的地面位置信息、上行信号的功率以及低轨卫星发送的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
S112、针对每个射频通道,根据所述地面位置信息、上行信号的功率、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以及预设的射频通道参数,确定该射频通道对应的上行信号的理论信噪比。
示例性的,关于确定该射频通道对应的上行信号的理论信噪比的步骤,包括:S1121、根据所述地面位置信息、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确定低轨卫星与地面端之间的星地距离d;S1122、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以及设置在该上行信号对应的射频通道上的天线的天线增益,确定地面端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S1123、根据所述星地距离d、所述地面端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地面和预设的射频通道参数,确定该射频通道对应的上行信号的理论信噪比Eb/N0。这里,所述射频通道参数包括:波尔兹曼常数的对数值K、地面端的品质因数G、编码增益Gc、解调损失Ge、信息速率的对数值Ra。
示例性的,步骤S1123包括:首先根据所述星地距离d和预设的射频通道工作频率f的和值,确定自由空间损耗Lf;然后根据自由空间损耗Lf、预设的天线指向损耗Lrp、预设的极化损耗Lp、预设的雨衰损耗Lr和预设的大气吸收损耗La的和值,确定射频通道的链路损耗L;最后根据所述链路损耗L、所述地面端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波尔兹曼常数的对数值 K、地面端的品质因数G、编码增益Gc、解调损失Ge和信息速率的对数值 Ra的和值,确定该射频通道对应的上行信号的理论信噪比Eb/N0
S113、在接收到上行信号后,确定该射频通道对应的上行信号的实际信噪比。
具体说来,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信号的理论信噪比和实际信噪比的数据交互图。如图3所示,卫星参数的调整装置分别与地面端和低轨卫星通信连接。
下面将结合图3来描述在所述信号为上行信号时,如何确定信号的理论信噪比和实际信噪比。
首先,在地面端与低轨卫星建立星地连接后,地面端通过至少一个射频通道向卫星参数的调整装置发送上行信号、地面端的地面位置信息、上行信号的功率,低轨卫星向卫星参数的调整装置发送该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在卫星参数的调整装置接收到上行信号、地面端的地面位置信息、上行信号的功率以及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后,卫星参数的调整装置根据所述地面位置信息、上行信号的功率、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以及预设的射频通道参数,确定每个射频通道对应的上行信号的理论信噪比;在卫星参数的调整装置确定了上行信号的理论信噪比之后,确定每个射频通道对应的上行信号的实际信噪比。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确定信号的理论信噪比和实际信噪比的步骤的流程图。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信号包括下行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所示,步骤S100可包括以下步骤:
S121、在地面端与卫星建立星地连接时,通过至少一个射频通道接收地面端发送的地面位置信息,以及低轨卫星发送的下行信号的功率、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
S122、针对每个射频通道,根据所述地面位置信息、下行信号的功率、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以及预设的射频通道参数,确定该射频通道对应的下行信号的理论信噪比。
示例性的,关于确定该射频通道对应的下行信号的理论信噪比的步骤,包括:S1221、根据所述地面位置信息、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确定低轨卫星与地面端之间的星地距离d;S1222、根据所述下行信号的功率、以及设置在低轨卫星上的天线的天线增益,确定低轨卫星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S1223、根据所述星地距离、所述低轨卫星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和预设的射频通道参数,确定该射频通道对应的下行信号的理论信噪比Eb/N0。这里,所述射频通道参数包括:波尔兹曼常数的对数值K、低轨卫星的品质因数G、编码增益Gc、解调损失Ge、信息速率的对数值 Ra。
示例性的,步骤S1223包括:首先根据所述星地距离d和预设的射频通道工作频率f的和值,确定自由空间损耗Lf;然后根据自由空间损耗Lf、预设的天线指向损耗Lrp、预设的极化损耗Lp、预设的雨衰损耗Lr和预设的大气吸收损耗La的和值,确定射频通道的链路损耗L;最后根据所述链路损耗L、所述低轨卫星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低轨、波尔兹曼常数的对数值K、低轨卫星的品质因数G、编码增益Gc、解调损失Ge和信息速率的对数值Ra的和值,确定该射频通道对应的下行信号的理论信噪比Eb/N0 理。
S123、接收地面端发送的下行信号的实际信噪比。
具体说来,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确定信号的理论信噪比和实际信噪比的数据交互图。
下面将结合图5来描述在所述信号为下行信号时,如何确定信号的理论信噪比和实际信噪比。
首先,在地面端与低轨卫星建立星地连接后,地面端通过至少一个射频通道向卫星参数的调整装置发送地面位置信息;在卫星参数的调整装置接收到地面端的地面位置信息之后,低轨卫星向卫星参数的调整装置发送下行信号的功率以及该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在卫星参数的调整装置接收到下行信号的功率、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后,卫星参数的调整装置根据所述地面位置信息、下行信号的功率、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以及预设的射频通道参数,确定每个射频通道对应的下行信号的理论信噪比;在卫星参数的调整装置确定了下行信号的理论信噪比之后,地面端向卫星参数的调整装置发送下行信号的实际信噪比,然后卫星参数的调整装置接收地面端发送的下行信号的实际信噪比。
请继续参阅图1,在步骤S200、在下次地面端与低轨卫星建立星地连接时,根据所述理论信噪比和实际信噪比的信噪比差值,调整相应的射频通道传输对应的下行信号的传输速率,并根据所述信噪比差值调整相移键控调制方法的调制阶数。
这里,当所述信号为上行信号时,所述信噪比差值为上行信号的理论信噪比和实际信噪比的信噪比差值;当所述信号为下行信号时,所述信噪比差值为下行信号的理论信噪比和实际信噪比的信噪比差值。例如,若上行信号为5G业务信号,则信噪比差值为上行的5G业务信号的理论信噪比和实际信噪比的信噪比差值;若下行信号为5G业务信号,则信噪比差值为下行的5G业务信号的理论信噪比和实际信噪比的信噪比差值。
这里,针对每个地区,卫星每过境一次该地区,会与该地区的所有地面端都建立一次星地连接,在每次建立星地连接的过程中,每个地面站会向低轨卫星发送一次上行信号,并且低轨卫星会向地面站发送一次下行信号。例如,在第一次卫星过境该地区时,会与该地区的所有地面站都建立星地连接,在该次建立星地连接的过程中,每个地面站会向低轨卫星发送一次上行信号,并且低轨卫星会向地面站发送一次下行信号。在第二次卫星过境该地区时,会再次与该地区的所有地面站都建立星地连接,在该次建立星地连接的过程中,每个地面站会向低轨卫星发送一次上行信号,并且低轨卫星会向地面站发送一次下行信号。
因为在地面站与低轨卫星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延时,因此,若根据本次建立星地连接时的信噪比差值去调整本次下行信号的数据传输的参数,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在该步骤中,通过上次建立星地连接时的信噪比差值去调整下次建立星地连接时的数据传输的参数。示例性的,根据第一次建立星地连接时的上行信号的信噪比差值,去调整第二次建立星地连接时的传输下行信号的数据传输参数,根据第二次建立星地连接时的上行信号的信噪比差值,去调整第三次建立星地连接时传输下行信号的数据传输参数,以此类推;在另一示例中,根据第一次建立星地连接时的下行信号的信噪比差值,去调整第二次建立星地连接时的传输下行信号的数据传输参数,根据第二次建立星地连接时的下行信号的信噪比差值,去调整第三次建立星地连接时传输下行信号的数据传输参数,以此类推。通过这种方法,能够避免由于延时导致的卫星传输参数的调整不够精确的问题。
这里,所述数据传输参数包括传输速率以及相移键控调制方法的调制阶数。
下面,将结合图6来具体介绍如何根据信噪比差值调整相应的射频通道传输下行信号的传输速率,以及如何根据信噪比差值调整相移键控调制方法的调制阶数。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整相应的射频通道传输下行信号的传输速率,并根据信噪比差值调整相移键控调制方法的调制阶数的步骤的流程图。
如图6所示,在步骤S201,确定信噪比差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若信噪比差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在步骤S202,确定信噪比差值是否为负值;若信噪比差值为负值,在步骤S203,保持相应的射频通道传输下行信号的调制阶数,并将传输下行信号的传输速率调整为上次传输速率的一半;若信噪比差值不为负值,则在步骤S204,保持相应的射频通道传输下行信号的调制阶数和传输速率;若信噪比差值不是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在步骤S205、确定信噪比差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若所述信噪比差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在步骤S206、保持相应的射频通道传输下行信号的调制阶数,并将传输速率调整为上次传输速率的预设倍数;若所述信噪比差值不是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在步骤S207、将相应的射频通道传输下行信号的调制阶数调整为上次调制阶数的预设倍数,并将传输速率调整为上次调制阶数的预设倍数。
这里,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优选的,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可以为3db,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可以为6db。所述预设倍数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的,优选的,所述预设倍数可以为2倍。这里,相移键控调制方法为一种通过调整信号的相位,从而改变信号的一种调制方法,所述调制阶数包括QPSK、8PSK、16QAM、32QAM等。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示例来具体介绍如何根据信噪比差值调整相应的射频通道传输下行信号的传输速率,以及如何根据信噪比差值调整相移键控调制方法的调制阶数。
在第一预设阈值为3db,第二预设阈值为6db,预设倍数为2倍的情况下,首先,确定信噪比差值是否小于等于3db;若信噪比差值小于等于3db,则确定信噪比差值是否为负值;若信噪比差值为负值,则保持相应的射频通道传输下行信号的调制阶数,并将传输下行信号的传输速率调整为上次传输速率的一半;若信噪比差值不为负值,则保持相应的射频通道传输下行信号的调制阶数和传输速率;若信噪比差值不是小于等于3db,则确定信噪比差值是否小于等于6db;若所述信噪比差值小于等于6db,则保持相应的射频通道传输下行信号的调制阶数,并将传输速率调整为上次传输速率的2倍;若所述信噪比差值不是小于等于6db,则将相应的射频通道传输下行信号的调制阶数调整为上次调制阶数的预设倍数,并将传输速率调整为上次调制阶数的预设倍数。
通过上述卫星参数的调整方法,能够使得卫星参数的调整更加准确。
在调整了相应的射频通道传输下行信号的调制阶数和传输速率之后,将本次建立星地连接时,将地面端与卫星建立星地连接时的相关信息存储到数据库中,通过多次建立星地连接,不断完善数据库中的相关信息,从而确定Q/V频段卫星通信的最佳传输参数,从而实现为后续低轨卫星组网通信的技术储备。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与卫星参数的调整方法对应的卫星参数的调整装置。
参见图7所示,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卫星参数的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调整装置700包括:
信噪比确定模块710,用于在地面端与低轨卫星建立星地连接时,获取地面端的地面位置信息、信号的功率以及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并根据所述地面端的地面位置信息、信号的功率、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确定所述信号的理论信噪比和实际信噪比;其中,所述信号通过射频通道进行传输;
调整模块720,用于在下次地面端与低轨卫星建立星地连接时,根据所述信号的理论信噪比和实际信噪比的信噪比差值,调整射频通道传输对应的下行信号的传输速率,并根据所述信噪比差值调整相移键控调制方法的调制阶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信噪比确定模块710,具体用于:
通过至少一个射频通道接收地面端发送的上行信号、地面端的地面位置信息、上行信号的功率以及低轨卫星发送的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
针对每个射频通道,根据所述地面位置信息、上行信号的功率、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以及预设的射频通道参数,确定该射频通道对应的上行信号的理论信噪比;
确定该射频通道对应的上行信号的实际信噪比。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信噪比确定模块710,在用于针对每个射频通道,根据所述地面位置信息、上行信号的功率、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以及预设的射频通道参数,确定该射频通道对应的上行信号的理论信噪比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地面位置信息、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确定低轨卫星与地面端之间的星地距离;
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以及设置在该上行信号对应的射频通道上的天线的天线增益,确定地面端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
根据所述星地距离、所述地面端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和预设的射频通道参数,确定上行信号的理论信噪比。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信噪比确定模块710,具体用于:
在地面端与卫星建立星地连接后,通过射频通道接收地面端发送的地面位置信息,以及低轨卫星发送的下行信号的功率、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
针对每个射频通道,根据所述地面位置信息、下行信号的功率、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以及预设的射频通道参数,确定该射频通道对应的下行信号的理论信噪比;
接收地面端发送的下行信号的实际信噪比。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信噪比确定模块710,在用于针对每个射频通道,根据所述地面位置信息、下行信号的功率、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以及预设的射频通道参数,确定该射频通道对应的下行信号的理论信噪比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地面位置信息、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确定低轨卫星与地面端之间的星地距离;
根据所述下行信号的功率、以及设置在低轨卫星上的天线的天线增益,确定低轨卫星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
根据所述星地距离、所述低轨卫星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和预设的射频通道参数,确定该射频通道对应的下行信号的理论信噪比。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调整模块720,具体用于:
确定信噪比差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
若信噪比差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确定信噪比差值是否为负值;
若信噪比差值为负值,则保持相应的射频通道传输下行信号的调制阶数,并将传输下行信号的传输速率调整为上次传输速率的一半。
若信噪比差值不为负值,则保持相应的射频通道传输下行信号的调制阶数和传输速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调整模块720,具体还用于:
若信噪比差值不是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确定信噪比差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其中,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
若所述信噪比差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保持相应的射频通道传输下行信号的调制阶数,并将传输速率调整为上次传输速率的预设倍数;
若所述信噪比差值不是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将相应的射频通道传输下行信号的调制阶数调整为上次调制阶数的预设倍数,并将传输速率调整为上次调制阶数的预设倍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卫星参数的调整装置,能够根据信号的实际信噪比和理论信噪比的信噪比差值去调整卫星的参数,从而使得卫星参数的调整更加准确。
参见图8所示,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800包括:处理器810、存储器820和总线830,所述存储器820 存储有所述处理器810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810与所述存储器820之间通过总线830通信,所述处理器810执行所述机器可读指令,以执行如上述卫星参数的调整方法的步骤。
具体地,上述存储器820和处理器810能够为通用的存储器和处理器,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当处理器810运行存储器820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能够执行上述卫星参数的调整方法。
对应于上述卫星参数的调整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卫星参数的调整方法的步骤。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卫星参数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方法包括:
在地面端与低轨卫星建立星地连接时,获取地面端的地面位置信息、信号的功率以及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并根据所述地面端的地面位置信息、信号的功率、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确定所述信号的理论信噪比和实际信噪比;其中,所述信号通过射频通道进行传输;
在下次地面端与低轨卫星建立星地连接时,根据所述信号的理论信噪比和实际信噪比的信噪比差值,调整射频通道传输对应的下行信号的传输速率,并根据所述信噪比差值调整相移键控调制方法的调制阶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为上行信号;所述获取地面端的地面位置信息、信号的功率以及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并根据所述地面端的地面位置信息、信号的功率、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确定所述信号的理论信噪比和实际信噪比,包括:
通过至少一个射频通道接收地面端发送的上行信号、地面端的地面位置信息、上行信号的功率以及低轨卫星发送的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
针对每个射频通道,根据所述地面位置信息、上行信号的功率、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以及预设的射频通道参数,确定该射频通道对应的上行信号的理论信噪比;
确定该射频通道对应的上行信号的实际信噪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每个射频通道,根据所述地面位置信息、上行信号的功率、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以及预设的射频通道参数,确定上行信号的理论信噪比,包括:
根据所述地面位置信息、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确定低轨卫星与地面端之间的星地距离;
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以及设置在该上行信号对应的射频通道上的天线的天线增益,确定地面端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
根据所述星地距离、所述地面端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和预设的射频通道参数,确定上行信号的理论信噪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为下行信号;所述获取地面端的地面位置信息、信号的功率以及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并根据所述地面端的地面位置信息、信号的功率、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确定该射频通道对应的信号的理论信噪比和实际信噪比,包括:
在地面端与卫星建立星地连接后,通过射频通道接收地面端发送的地面位置信息,以及低轨卫星发送的下行信号的功率、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
针对每个射频通道,根据所述地面位置信息、下行信号的功率、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以及预设的射频通道参数,确定该射频通道对应的下行信号的理论信噪比;
接收地面端发送的下行信号的实际信噪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每个射频通道,根据所述地面位置信息、下行信号的功率、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以及预设的射频通道参数,确定该射频通道对应的下行信号的理论信噪比,包括:
根据所述地面位置信息、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确定低轨卫星与地面端之间的星地距离;
根据所述下行信号的功率、以及设置在低轨卫星上的天线的天线增益,确定低轨卫星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
根据所述星地距离、所述低轨卫星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和预设的射频通道参数,确定该射频通道对应的下行信号的理论信噪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下次地面端与低轨卫星建立星地连接时,所述根据所述信号的理论信噪比和实际信噪比的信噪比差值,调整相应的射频通道传输下行信号的传输速率,并根据所述信噪比差值调整相移键控调制方法的调制阶数,包括:
确定信噪比差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
若信噪比差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确定信噪比差值是否为负值;
若信噪比差值为负值,则保持相应的射频通道传输下行信号的调制阶数,并将传输下行信号的传输速率调整为上次传输速率的一半;
若信噪比差值不为负值,则保持相应的射频通道传输下行信号的调制阶数和传输速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下次地面端与低轨卫星建立星地连接时,所述根据所述理论信噪比和实际信噪比的信噪比差值,调整相应的射频通道传输下行信号的传输速率,并根据所述信噪比差值调整相移键控调制方法的调制阶数,还包括:
若信噪比差值不是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确定信噪比差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其中,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
若所述信噪比差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保持相应的射频通道传输下行信号的调制阶数,并将传输速率调整为上次传输速率的预设倍数;
若所述信噪比差值不是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将相应的射频通道传输下行信号的调制阶数调整为上次调制阶数的预设倍数,并将传输速率调整为上次调制阶数的预设倍数。
8.一种卫星参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装置包括:
信噪比确定模块,用于在地面端与低轨卫星建立星地连接时,获取地面端的地面位置信息、信号的功率以及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并根据所述地面端的地面位置信息、信号的功率、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和姿态信息,确定所述信号的理论信噪比和实际信噪比;其中,所述信号通过射频通道进行传输;
调整模块,用于在下次地面端与低轨卫星建立星地连接时,根据所述信号的理论信噪比和实际信噪比的信噪比差值,调整射频通道传输对应的下行信号的传输速率,并根据所述信噪比差值调整相移键控调制方法的调制阶数。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所述总线进行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卫星参数的调整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卫星参数的调整方法的步骤。
CN202210354814.XA 2022-04-06 2022-04-06 一种卫星参数的调整方法和调整装置 Active CN1149153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54814.XA CN114915332B (zh) 2022-04-06 2022-04-06 一种卫星参数的调整方法和调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54814.XA CN114915332B (zh) 2022-04-06 2022-04-06 一种卫星参数的调整方法和调整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15332A true CN114915332A (zh) 2022-08-16
CN114915332B CN114915332B (zh) 2023-04-18

Family

ID=82763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54814.XA Active CN114915332B (zh) 2022-04-06 2022-04-06 一种卫星参数的调整方法和调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15332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28663A (ko) * 2000-10-11 2002-04-17 오길록 적응형 전송기법을 이용한 강우 감쇠 보상방법
US20110149836A1 (en) * 2009-12-17 2011-06-2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Power controlled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in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8634778B1 (en) * 2010-03-29 2014-01-21 Comtech Ef Data Corp. Carrier-in-carrier based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system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4468032A (zh) * 2014-11-04 2015-03-25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应用于高速铁路的移动宽带卫星通信系统自适应编码调制波束切换方法
CN109525299A (zh) * 2018-10-24 2019-03-26 清华大学 自适应编码调制优化的卫星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CN110912629A (zh) * 2019-10-22 2020-03-24 南京海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信噪比预测方法、装置及卫星通信链路自适应调节方法
CN111510199A (zh) * 2020-04-20 2020-08-07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一种卫星移动通信中编码调制方法与系统
CN111835397A (zh) * 2020-05-29 2020-10-27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一种遥感卫星可编码调整功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2887008A (zh) * 2021-01-18 2021-06-01 上海航天测控通信研究所 一种基于天基vdes下行通信链路参数确定系统及方法
WO2021206522A1 (ko) * 2020-04-10 2021-10-1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위성통신 가능 단말의 데이터 및 제어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28663A (ko) * 2000-10-11 2002-04-17 오길록 적응형 전송기법을 이용한 강우 감쇠 보상방법
US20110149836A1 (en) * 2009-12-17 2011-06-2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Power controlled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in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8634778B1 (en) * 2010-03-29 2014-01-21 Comtech Ef Data Corp. Carrier-in-carrier based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system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4468032A (zh) * 2014-11-04 2015-03-25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应用于高速铁路的移动宽带卫星通信系统自适应编码调制波束切换方法
CN109525299A (zh) * 2018-10-24 2019-03-26 清华大学 自适应编码调制优化的卫星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CN110912629A (zh) * 2019-10-22 2020-03-24 南京海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信噪比预测方法、装置及卫星通信链路自适应调节方法
WO2021206522A1 (ko) * 2020-04-10 2021-10-1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위성통신 가능 단말의 데이터 및 제어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11510199A (zh) * 2020-04-20 2020-08-07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一种卫星移动通信中编码调制方法与系统
CN111835397A (zh) * 2020-05-29 2020-10-27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一种遥感卫星可编码调整功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2887008A (zh) * 2021-01-18 2021-06-01 上海航天测控通信研究所 一种基于天基vdes下行通信链路参数确定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游伟等: "卫星信道中基于包络的改进信噪比估计算法", 《通信技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15332B (zh) 2023-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60830B2 (en) Inter-satellite crosslink communications system,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EP2273694B1 (en) Interference resistant satellite link power control using uplink noise measurements
KR101822369B1 (ko) 고용량 하이브리드 지상/위성 셀룰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RU2602666C2 (ru) Процесс разнесения спектра спутниково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для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ых и интернет приложений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одиночной антенны и маршрутизатора
US6321065B1 (en)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of open-loop power control for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676056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transmission power threshold of a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430418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uplink power in a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error leveling
EP2360855B1 (en) Adaptive spreading, modulation, and coding
CN114915332B (zh) 一种卫星参数的调整方法和调整装置
EP1232579A2 (en) Multi-nod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multiple transponding platforms
CN113777632A (zh) 一种基于卫星通道传输的精密单点定位方法及系统
Abderrahmane et al. An S band antenna system used for communication on earth observation microsatellite
US7089000B1 (en) Multi-nod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multiple transponding platforms
Djordjevic et al. Performance of Mixed Shadowed Ricean/TWDP Relayed Assisted Link
Utami et al. Analysis the impact of sun outage and satellite orbit at performance of the telkom 3S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4567402B (zh) 卫星星地信道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515932B2 (en) Relay station, control station,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trol circuitry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US9980300B2 (en) Wearables making a link to communication systems
Ying et al. The research of the frequency interference analysis method for aerospace TT&C system
Pratt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16170049A (zh) 卫星Ka频段可变编码调制数据传输系统可变参数确定方法
Cheng et al. MUOS Ka-Band Feederlink Availability Model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WO2022140037A1 (en) Satellite terminal power back-off
Garcia et al.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Low Earth Orbit (LEO) Direct To Earth (DTE) High Data Rate Telemetry in X and Ka Bands
Fuenzalida et al. Frequency-Sharing Considerations Between Geostationary Communication Satellites and Terrestrial Radio Relay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