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13628A - 基于蓝牙技术对行李箱进行加密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蓝牙技术对行李箱进行加密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13628A
CN114913628A CN202111554183.8A CN202111554183A CN114913628A CN 114913628 A CN114913628 A CN 114913628A CN 202111554183 A CN202111554183 A CN 202111554183A CN 114913628 A CN114913628 A CN 1149136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ggage case
bluetooth
trunk
user
lugg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5418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楷文
杭云
郭宁
施唯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yi Digital Lif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yi Digital Lif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yi Digital Lif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yi Digital Lif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5418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1362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136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136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309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817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where the code of the lock can be programmed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896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24Reminder alarms, e.g. anti-loss alarm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3/00Audible signalling systems; Audible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 G08B3/10Audible signalling systems; Audible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using electric transmiss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1Services related to particular areas, e.g. point of interest [POI] services, venue services or geof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817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where the code of the lock can be programmed
    • G07C2009/00841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where the code of the lock can be programmed by a portable devi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蓝牙技术对行李箱进行加密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手机开启蓝牙以与行李箱进行配对;确定手机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阈值距离;若是,则向行李箱发送开锁指令以实现自动开锁;否则,则向行李箱发送关锁指令以实现自动关锁。本申请还公开了实现该方法的系统。使用本公开的方法和系统,能够基于手机与行李箱的距离来实现自动开关锁,增加了简便易用性,同时通过双重加密方式增了行李箱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基于蓝牙技术对行李箱进行加密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蓝牙无线技术领域和智能家居领域,并且更为具体地,涉及智能行李箱的加密领域,尤其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蓝牙无线技术对智能行李箱进行双重加密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蓝牙无线技术是一种无线数据和语音通信开放的全球规范,它是基于低成本的近距离无线连接,为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建立通信环境的一种特殊的近距离无线技术连接。利用蓝牙无线技术,能够有效地简化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同时也能够成功地简化以上这些设备与因特网之间的通信,从而使这些现代通信设备与因特网之间的数据传输变得更加迅速而且高效。
行李箱是人们在旅途中广泛应用且必不可少的工具。目前的行李箱大多采用数字密码开锁的方式:但一方面,由用户本人设置的密码因为并不是特别频繁的使用而比较容易遗忘,并且找回非常困难,而且开锁步骤繁琐;第二方面,数字密码规律性较高(诸如,生日、简单数字重复或者顺序数字等等),因此很容易被破解,从而安全性较低。因此,通过用户手动设置数字密码锁的行李箱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忘记密码、开锁困难、箱体丢失等诸多情况。并且,即使被人捡到并且上交的情况下,当旅客在认领行李箱时,很容易因为与其他行李箱的外形相似,而造成误领的情况,从而造成诸多用户的行李丢失和财务损失。
本领域中尚未存在以其他方式进行加密的行李箱。因此,鉴于蓝牙无线技术的上述优势,本领域急需一种能够将蓝牙无线技术与智能行李箱进行结合以对行李箱进行双重加密的方法和系统。此类方法和系统不但能够增强行李箱的安全性,而且即使在丢失后,也能很容易地找到自己的行李箱。
发明内容
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标识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作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
如上所述,目前蓝牙无线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便携移动设备以及交通设备的连接。举例而言,蓝牙技术现在在车辆远程监测、安全防盗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另外,蓝牙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共享单车开锁场景中也有广泛应用。当然,其他领域中的诸多应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也是非常容易领会的。
本申请基于蓝牙技术来将用户的移动手机与智能行李箱进行配对,并通过用户手机与行李箱的蓝牙模块的数据之间的交互来确定用户手机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在用户设定的距离范围内,用户能够通过手机对行李箱的蓝牙模块发送开锁指令,使之自动解锁。反之,在两者之间的距离超过阈值范围之后,能够通过手机向行李箱发送关锁指令,实现其自动关锁。
因此,在行李箱本身的物理密码锁的基础上,添加了一种新的加密方式,使特定条件下(例如,小于用户设置的距离内)的开锁流程更加简便。并且,本申请利用蓝牙无线技术将用户手机和行李箱进行配对。当两者配对成功后,能够通过行李箱的指示灯或者其他提示模块(例如,声音模块等)来体现。因此,在行李箱丢失的情况下,用户能够通过识别指示灯或者根据提示音来认领自己的行李箱,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错领和冒领的情况发生。
具体来说,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描述了一种基于蓝牙技术对行李箱进行加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手机开启蓝牙以与该行李箱进行配对;
确定手机与该行李箱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阈值距离;
若是,则向该行李箱发送开锁指令以实现自动开锁;
否则,则向该行李箱发送关锁指令以实现自动关锁。
根据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该阈值距离是由用户自行设定的。
根据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手机与该行李箱配对成功后,该行李箱发送提示。
根据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该提示为以下中的任何一者或多者:
指示灯闪烁;
提示音;以及
振动。
根据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当手机与该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大于该阈值距离时,通过该行李箱的物理密码锁实现开锁操作。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蓝牙技术对行李箱进行加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手机,包括蓝牙信号处理器,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开启蓝牙以与该行李箱进行配对;
确定手机与该行李箱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阈值距离;以及
若是,则向该行李箱发送开锁指令以实现自动开锁;
否则,则向该行李箱发送关锁指令以实现自动关锁;
行李箱,包括:
本体;
蓝牙模块;
提示模块;以及
锁模块,其包括物理密码锁和蓝牙锁模块;以及
电源管理模块,用于为上述组件进行供电。
为能达成前述及相关目的,这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在下文中充分描述并在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以下描述和附图详细阐述了这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某些解说性特征。但是,这些特征仅仅是指示了可采用各种方面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若干种,并且本描述旨在涵盖所有此类方面及其等效方案。
附图说明
为了能详细理解本申请的以上陈述的特征所用的方式,可参照各方面来对以上简要概述的内容进行更具体的描述,其中一些方面在附图中解说。然而应该注意,附图仅解说了本申请的某些典型方面,故不应被认为限定其范围,因为本描述可允许有其他等同有效的方面。
在附图中:
图1是解说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基于蓝牙无线技术对智能行李箱进行双重加密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解说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能够实现根据图1所示的方法的系统的示意性模块框图;以及
图3是解说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通过蓝牙无线技术将行李箱与手机进行配对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阐述的详细描述旨在作为各种配置的描述,而无意表示可实践本文所描述的概念的仅有配置。本详细描述包括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各种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没有这些具体细节也可实践这些概念。在某些实例中,以框图形式示出众所周知的组件以便避免淡化此类概念。
应当理解,基于本公开,其他实施例将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做出系统、结构、过程或机械改变。
参照图1和2,参照可执行本文所描述的动作或功能的一个或多个组件以及一种或多种方法描绘了诸方面。在一方面,本文使用的术语“组件”可以是构成系统的诸部分之一,可以是硬件或软件或其某种组合,并且可以被划分成其他组件。尽管以下在图2中所描述的操作以特定次序呈现和/或如由示例组件执行,但应理解这些动作的次序以及执行动作的组件可取决于实现而变化。此外,应当理解,以下动作或功能可由专门编程的处理器、执行专门编程的软件或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处理器、或由能够执行所描述的动作或功能的硬件组件和/或软件组件的任何其他组合来执行。
图1中解说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基于蓝牙无线技术对智能行李箱进行双重加密的方法100的流程图。
如图1中所示,根据本申请的方法100的主要步骤如下。
当用户需要对行李箱进行开锁或者关锁操作时,首先,开启手机蓝牙(步骤101)。
手机与行李箱进行交互以开始配对流程(步骤102)。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领会的,该流程与普通的手机蓝牙配对技术是相同的,因此在此不做赘述以免影响本申请的主要技术方案的描述。
当手机与智能行李箱配对成功之后,手机确定两者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预先定义的阈值距离(步骤103)。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该阈值距离是可以由用户来设定的。诸如举例而言,用户可以将其设置为5米。该距离可用于确定行李箱是否已经超出了用户可保护距离(例如,被盗窃、遗忘等等)。当然,每个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设置该阈值距离。这些方案都包括在本申请的范围之内。
如果距离小于或者等于上述阈值距离,表示行李箱还在用户可控范围之内,则向行李箱发送开锁指令(步骤104)。当行李箱的蓝牙锁模块接收到该指令后,能够自动打开,用户可以无需密码即可打开自己的行李箱。与传统开锁方式相比,这种蓝牙锁的开锁方式显然更为方便、快捷和安全可靠。
当行李箱的蓝牙模块接收到开锁指令之后,向行李箱的蓝牙锁模块发送开锁指令,从而实现开锁操作(步骤105)。
另外一种情况下,当手机确定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已经大于预先定义的阈值距离时,此时可能表明行李箱已经脱离用户的可控范围(诸如但不限于,被盗窃、用户遗失等等),则用户手机向行李箱发送关锁指令(步骤106)。
类似地,当行李箱的蓝牙模块接收到关锁指令之后,向行李箱的蓝牙锁模块发送关锁指令,蓝牙锁能够自动关闭,从而实现关锁操作(步骤107)。
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在行李箱可能脱离用户可控范围的情况下,对行李箱实行关锁,以便更好地保护用户的财物安全。
此外,当手机通过蓝牙与行李箱实现配对之后,行李箱上的指示灯会亮起并闪烁,或者可以通过其他提示模块以其他提示方式(例如声音),以此提示用户两者配对成功。此外,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指示灯的闪烁或者提示音或振动方式等还有助于帮助用户尽快找到自己的行李箱。例如,用户在机场等待自己托运的行李箱时,可以通过配对操作,用手机触发指示灯等提示模块,从而很快地找到自己对应的行李物品。
另外,当用户发现行李箱不在自己身边时,除了发送关锁指令,还能够通过指示灯或其他提示模块的闪烁操作来发现遗忘的行李箱。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领会的,实现配对成功之后的提示操作除了可以利用指示灯之外,也可以采用声音等其他提示方式(例如,蜂鸣、滴滴叫声、甚至结合智能方式,能发出“我在这里”的提示音)。这些都包括在本申请的范围之内。
当行李箱被盗窃或者被遗失的情况下,声音的提示方式更容易让用户找到被盗窃或遗失的行李箱。
此外,还可以通过电源管理模块经由诸如USB输入等对智能行李箱进行充电。该模块同时可以为行李箱的指示灯或其他提示模块、蓝牙模块、蓝牙信号处理器和蓝牙锁模块进行供电。这些都可以采用本领域中常用的充电方式,因此在此不做赘述。
此外,行李箱中通常还存在物理密码锁。采用物理密码锁可以实现行李箱的传统加密方式。即,用户可以使用自己预先设置好的密码进行开锁和加锁操作,所有采用正确密码组合的人都可以实现开锁或者关锁的操作。这些都在本申请的范围之内,采用蓝牙锁和密码锁的结合方式,能够更好地实现行李箱的安全防护。
图2中解说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能够实现根据图1所示的方法的系统的示意性模块框图。
如图2中所示,该系统主要包括:行李箱本体;提示模块(指示灯、声音模块、振动模块等);锁模块;蓝牙信号处理器;蓝牙模块;以及电源管理模块。以下结合上述方法来具体介绍各个模块的基本功能。
行李箱本体,主要用于防止和保存用户的行李物品。
指示灯或其他提示模块,属于行李箱的部件之一,其主要用于在用户手机与行李箱配对成功的前提下,通过灯光闪烁或声音提示或振动提示等作为对配对成功的提示。
蓝牙模块,属于行李箱的部件之一,其主要用于将用户的手机与智能行李箱进行配对,并且根据用户设置的信息向锁模块发送开锁指令或关锁指令。
锁模块,属于行李箱的部件之一并且是可开关行李箱的必要部分,其可被分为两个组件:1)物理密码锁组件,其可根据用户自行设置的密码进行开锁;2)蓝牙锁组件,其可根据行李箱的蓝牙模块发出的开关锁指示实现开锁或者关锁。
蓝牙信号处理器,其主要用于接收、分析、发送和传输蓝牙无线指令,以对蓝牙锁和指示灯或其他提示模块进行触发,从而基于用户手机发出的蓝牙指令,对行李箱实现开锁或者关锁的操作。
电源管理模块,其主要用于对智能行李箱进行充电,为行李箱的指示灯或其他提示模块、蓝牙锁组件和蓝牙模块提供电源。
此时,用户如需打开行李箱,则需要使用物理密码锁的方式,完成正确的密码组合配对成功后,方可开锁。当然,用户也可以通过手机端实现蓝牙配对自动开锁。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对上述方法和系统的实现来进行详细说明和描述。
当用户在使用行李箱时,开启手机蓝牙,以和行李箱进行配对。同时可以设定当蓝牙检测到手机与行李箱的距离小于5米时,对行李箱进行自动解锁,此时,用户不需要输入物理密码即可打开行李箱。而当手机与行李箱的距离大于5米时,行李箱实现自动上锁,此时用户需要输入物理密码才能对行李箱进行打开或者通过手机端进行蓝牙开锁。
用户可以事先将自己的手机与行李箱进行蓝牙配对,配对成功后行李箱将会用指示灯亮起或提示音来进行提示。例如,指示灯不停地闪烁、蜂鸣声、滴滴声等。
下一步,用户可以设定自动解锁行李箱的距离,例如5米,并保存设置。随后用户即可携带行李箱开始旅行。当用户降落在目的地机场后,需要在行李托运带等待自己的行李箱。此时,用户可打开手机,查看行李箱位置,并对自己的行李箱进行确定和查找。
当用户拿到自己的行李箱后,携带手机站在与行李箱小于5米的距离,行李箱能够自动解锁,此时用户可以直接将行李箱打开。当用户回到家中,手机放置在离自己较远的位置,即大于5米的时候,用户则可以使用物理密码锁预先设置好的组合进行开锁。
如果用户觉得步骤繁琐,则可以将手机拿到离行李箱较近的位置,即,小于5米的位置时由蓝牙传输信号,实现自动开锁。
如果用户的行李箱丢失或者被盗窃的情况下,手机与行李箱的距离必然大于用户所设置的距离,行李箱则会自动上锁。如需打开则需要输入物理密码的正确组合开锁,或者用户在手机端进行操作,以实现蓝牙开锁方式。
如以上的技术方案所述,在智能行李箱里安装有:蓝牙模块,该蓝牙智能模块里包含蓝牙代码,用户可打开手机蓝牙功能与蓝牙智能模块能够完成配对。当配对完成后,通过蓝牙无线技术,用户将可以实时监测行李箱的位置和与自己的距离。用户可设置当自己与行李箱的距离小于X米时,行李箱自动解锁,在此范围内行李箱不需要手动调试物理密码即可开锁;当自己与行李箱的距离超过X米时,则需要物理密码开锁。当用户行李箱丢失,或在他人手中时,则需要使用物理密码开锁,用户可设置规律性较差的物理密码,则行李箱锁不易被陌生人破解从而造成财物丢失。
图3中解说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通过蓝牙无线技术将行李箱与手机进行配对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手机可以通过蓝牙无线技术实现与智能行李箱的蓝牙配对,从而实现后续的开锁或者关锁操作,由此实现了行李箱的双重加密,进而可以确保行李箱的快捷方便的开锁和关锁,对行李箱的安全性有了更大的改进。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中的行李箱采用物理密码锁实现开锁和关锁操作相比,本申请的基于蓝牙技术的智能行李箱的加密方式显然具有很大的技术优势。
第一,基于蓝牙无线技术将行李箱与手机配对,实现了物品与所有人一一对应,不容易因为错认造成财产丢失。
第二,当手机与行李箱实现配对之后,能够通过各种提示方式(诸如,指示灯、声音等)来提示用户,从而方便用户更快地找到自己的行李箱,并且在遗失或盗窃的情况下更快地发现自己的行李箱。
第三,在配对成功之后,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并基于蓝牙无线技术确定用户手机与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并基于两者之间的距离是否超过预定义阈值来发送自动开锁或者关锁的指令。由此,通过双重加密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开关锁的简便性,改进了行李箱的安全性。
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要素、或要素的任何部分、或者要素的任何组合可用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处理系统”来实现。处理器的示例包括: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状态机、门控逻辑、分立的硬件电路以及其他配置成执行本公开中通篇描述的各种功能性的合适硬件。处理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执行软件。软件应当被宽泛地解释成意为指令、指令集、代码、代码段、程序代码、程序、子程序、软件模块、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包、例程、子例程、对象、可执行件、执行的线程、规程、函数等,无论其是用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还是其他术语来述及皆是如此。软件可驻留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作为示例,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磁存储设备(例如,硬盘、软盘、磁条)、光盘(例如,紧致盘(CD)、数字多用盘(DVD))、智能卡、闪存设备(例如,记忆卡、记忆棒、钥匙驱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式PROM(EPROM)、电可擦式PROM(EEPROM)、寄存器、可移动盘、以及任何其他用于存储可由计算机访问与读取的软件与/或指令的合适介质。作为示例,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可包括载波、传输线、以及任何其他用于传送可由计算机访问和读取的软件和/或指令的合适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驻留在处理系统中、在处理系统外部、或跨包括该处理系统的多个实体分布。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在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实施。作为示例,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包括封装材料中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如何取决于具体应用和加诸于整体系统上的总体设计约束来最佳地实现本公开中通篇给出的所描述的功能性。
应该理解,所公开的方法中各步骤的具体次序或阶层是示例性过程的解说。基于设计偏好,应该理解,可以重新编排本文描述的方法或方法体系中各步骤的具体次序或阶层。所附方法权利要求以样本次序呈现各种步骤的要素,且并不意味着被限定于所呈现的具体次序或阶层,除非在本文中有特别叙述。
提供先前描述是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均能够实践本文中所述的各种方面。对这些方面的各种改动将容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明白,并且在本文中所定义的普适原理可被应用于其他方面。因此,权利要求并非旨在被限定于本文中所示出的各方面,而是应被授予与权利要求的语言相一致的全部范围,其中对要素的单数形式的引述并非旨在表示“有且仅有一个”(除非特别如此声明)而是“一个或多个”。除非特别另外声明,否则术语“一些”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引述一列项目中的“至少一个”的短语是指这些项目的任何组合,包括单个成员。作为示例,“a、b或c中的至少一者”旨在涵盖:至少一个a;至少一个b;至少一个c;至少一个a和至少一个b;至少一个a和至少一个c;至少一个b和至少一个c;以及至少一个a、至少一个b和至少一个c。本公开通篇描述的各种方面的要素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当前或今后所知的所有结构上和功能上的等效方案通过引述被明确纳入于此,且旨在被权利要求所涵盖。此外,本文中所公开的任何内容都并非旨在贡献给公众,无论这样的公开是否在权利要求书中被显式地叙述。

Claims (10)

1.一种基于蓝牙技术对行李箱进行加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手机开启蓝牙以与所述行李箱进行配对;
确定手机与所述行李箱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阈值距离;
若是,则向所述行李箱发送开锁指令以实现自动开锁;
否则,则向所述行李箱发送关锁指令以实现自动关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距离是由用户自行设定的。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手机与所述行李箱配对成功后,所述行李箱发送提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为以下中的任何一者或多者:
指示灯闪烁;
提示音;以及
振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手机与所述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阈值距离时,通过所述行李箱的物理密码锁实现开锁操作。
6.一种基于蓝牙技术对行李箱进行加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手机,包括蓝牙信号处理器,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开启蓝牙以与所述行李箱进行配对;
确定手机与所述行李箱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阈值距离;以及
若是,则向所述行李箱发送开锁指令以实现自动开锁;
否则,则向所述行李箱发送关锁指令以实现自动关锁;
行李箱,包括:
本体;
蓝牙模块;
提示模块;以及
锁模块,其包括物理密码锁和蓝牙锁模块;以及
电源管理模块,用于为上述组件进行供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距离是由用户自行设定的。
8.如权利要求6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手机与所述行李箱配对成功后,所述行李箱发出提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为以下中的任何一者或多者:
指示灯闪烁;
提示音;以及
振动。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手机与所述行李箱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阈值距离时,通过所述行李箱的物理密码锁实现开锁操作。
CN202111554183.8A 2021-12-17 2021-12-17 基于蓝牙技术对行李箱进行加密的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149136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54183.8A CN114913628A (zh) 2021-12-17 2021-12-17 基于蓝牙技术对行李箱进行加密的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54183.8A CN114913628A (zh) 2021-12-17 2021-12-17 基于蓝牙技术对行李箱进行加密的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13628A true CN114913628A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63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54183.8A Pending CN114913628A (zh) 2021-12-17 2021-12-17 基于蓝牙技术对行李箱进行加密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13628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782370U (zh) * 2015-06-17 2015-11-18 上海冠军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旅行箱的锁
CN106251443A (zh) * 2016-08-01 2016-12-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开锁方法及装置
CN107578556A (zh) * 2017-08-31 2018-01-12 赵彬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旅行箱租赁系统
CN207152176U (zh) * 2017-06-29 2018-03-30 李晶 一种箱包及其智能控制装置
CN109495872A (zh) * 2018-12-30 2019-03-19 东莞市开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蓝牙舒适进入系统
CN110145187A (zh) * 2019-06-18 2019-08-20 前海随身宝(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锁控制方法、装置、智能箱包及可读存储介质
CN209855444U (zh) * 2018-11-23 2019-12-2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 智能锁及行李箱
CN210184815U (zh) * 2019-04-07 2020-03-27 山西同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的智能行李伴侣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782370U (zh) * 2015-06-17 2015-11-18 上海冠军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旅行箱的锁
CN106251443A (zh) * 2016-08-01 2016-12-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开锁方法及装置
CN207152176U (zh) * 2017-06-29 2018-03-30 李晶 一种箱包及其智能控制装置
CN107578556A (zh) * 2017-08-31 2018-01-12 赵彬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旅行箱租赁系统
CN209855444U (zh) * 2018-11-23 2019-12-2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 智能锁及行李箱
CN109495872A (zh) * 2018-12-30 2019-03-19 东莞市开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蓝牙舒适进入系统
CN210184815U (zh) * 2019-04-07 2020-03-27 山西同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的智能行李伴侣
CN110145187A (zh) * 2019-06-18 2019-08-20 前海随身宝(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锁控制方法、装置、智能箱包及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89405B2 (en) Smartphone controlled biometric and Bluetooth enabled smart wallet system
US20160028429A1 (en) Smart case for mobile devices
CN104464040B (zh)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汽车无钥匙进入系统
US9919679B2 (en) Electronic key system
EP3089062B1 (en) Portable key device and device control method
CA2988511C (en) Remote locking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user interface
WO2012088804A1 (zh) 基于rfid进行终端屏幕加锁解锁的方法及终端
CN105430181B (zh) 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的移动终端防盗方法及系统
US20090251318A1 (en) Anti-theft system of mobile device
JP2014534363A (ja) 遠隔制御システム、及び自動車の少なくとも一つの可動パネルを自動的にロッキング及び/又はアンロッキングするため、及び/又は遠隔制御システムを用いて自動車のエンジンを始動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03960853A (zh) 旅行箱及对应的旅行箱防盗系统
CN106683242A (zh) 一种智能锁系统、智能锁及智能穿戴设备
CN103118174A (zh) 移动终端的防盗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980571B (zh) 一种移动终端防盗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WO2013050548A1 (fr) Systeme de controle a distance, cle electronique, et procede pour verrouiller et/ou pour deverrouiller automatiquement au moins un ouvrant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et/ou pour demarrer un moteur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a l'aide d'un systeme de controle a distance
CN103324881A (zh) 无线锁定与解锁系统及其方法
CN105208235B (zh) 一种基于重力加速的汽车加解锁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14913628A (zh) 基于蓝牙技术对行李箱进行加密的方法和系统
KR102012516B1 (ko) 지문 인식을 통한 보안 기능이 강화된 가방
KR20150015556A (ko) Nfc를 이용한 차량 금고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105930696A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智能防盗装置
US9947197B2 (en) Aler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206807507U (zh) 手机卡槽指纹解锁装置
CN105979026B (zh) 一种三重防盗安全锁扣
US20140143861A1 (en) Computer with safeguard fun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