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12734A - 一种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健康传播性能的评估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健康传播性能的评估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12734A
CN114912734A CN202210151935.4A CN202210151935A CN114912734A CN 114912734 A CN114912734 A CN 114912734A CN 202210151935 A CN202210151935 A CN 202210151935A CN 114912734 A CN114912734 A CN 1149127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lth
propagation
emergency
research
ind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5193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庆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015193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127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127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1273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5Needs-based resource requirements planning or analysi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electronic clinical trials or questionnaire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e.g. managing hospital staff or surgery room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7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mining of medical data, e.g. analysing previous cases of other pati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athology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健康传播性能的评估系统,包括定性研究部分和定量研究部分,其中:在所述定性研究部分中,设计指标体系框架和建立指标备选库;在所述定量研究部分中,筛选出关键指标和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开发与应用PHEID应急健康传播能力、需求和效果评估工具,为PHEID防控提供更加科学、精准、有效、实用的应急健康传播干预措施。

Description

一种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健康传播性能的评估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健康卫生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健康传播性能的评估系统。
背景技术
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Public Health Events On Infectious Diseases,PHEID)是一类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新发的PHEID,例如2003年的SARS和2019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均引发全球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事件。PHEID的应对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在无有效药物治疗和无疫苗的情况下,如何降低PHEID的发病率、病死率和改善生存质量是当前医学界亟待攻破的难题之一。大量研究表明,应急健康传播对于提高公众对PHEID的预防意识和技能,改善易感人群应急健康素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急健康传播对PHEID防控至关重要。研究PHEID应急健康传播机制、开发和应用科学的PHEID应急健康传播能力、需求和效果评估工具、寻求科学精准的PHEID和舆情的防控措施,始终是医疗公共卫生的重大课题。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健康传播的模式和需求向多元方向发展,其信息传播的基本路径也变得更加复杂,健康传播不仅是传播者向受众单向的健康知识输出,而是一种多元的、动态的、连续的受众适宜度监测、评估和传播过程。可见,要使PHEID应急健康传播更加科学精准,且更加切合现代健康传播模式和需求,使其产生最大PHEID防控效率,重要基础就是先进行应急健康传播能力、需求和效果评估。
当PHEID发生时,尽管相关部门采取了一定的健康教育措施,但是,我们还不十分清楚相关传播主体(包括政府、媒体、公共卫生等相关部门和个体)是否具备科学精准的应急健康传播能力,也不清晰通过应急健康传播是否对PHEID和舆情调控有主动引导作用。通过对COVID-19疫情调查发现,相关部门的应急健康传播能力是系统、科学、精准开展PHEID应急健康传播干预的基础关键点。因此,PHEID的应急健康传播能力、需求和效果评估工具构建和应用研究是一个值得被高度关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够针对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研究的方案,从而为突发事件提供了参考。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健康传播性能的评估系统,包括定性研究部分和定量研究部分,其中:在所述定性研究部分中,设计指标体系框架和建立指标备选库;在所述定量研究部分中,筛选出关键指标和确定指标权重。
进一步地,在定性研究过程中,利用文献循证分析发现问题,并通过检索、参考国内外文献报道,同时通过系统综述的方法,并结合利用前期调研数据、设计能力来评估指标体系框架。
进一步地,在文献循证和案例分析基础上,构建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健康传播能力、需求和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的三层级框架。
进一步地,在定量研究过程中,包括通过Delphi法和多中心现状调查研究:
在Delphi法中,获取有关信息和指标,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健康传播能力、需求和效果评估指标,并编制专家咨询表;
运用层次分析法,将Delphi法中对各项指标打分的算术平均数作为初始权数,依据初始权数的大小和结构指标分类,参照Saaty的1~9标度法对指标进行两两比较,从而建立判断矩阵,来进行各指标权重系数的计算,并检验各层次权重判断的一致性。
进一步地,在多中心现状调查研究过程中,采用自填式、结构式调查问卷,对应急健康传播主体进行问卷调查,定量描述PHEID应急健康传播能力、需求和效果的现状、特征和影响因素;采用多阶段复杂抽样现况调查研究的公式法进行样本量的估计。
进一步地,采用的研究工具和评估测量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社会人口学情况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结构式的调查表进行,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社会、家庭、工作和学习环境因素以及应急健康素养;
公众自主学习影响因素评定:对公众自主学习能力和健康传播环境因素进行评估;
心理健康状况测查:测量公众心理健康状况,包括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检测。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通过提出一种带有定性与定量研究的系统,构建PHEID应急健康传播能力、需求和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并将评估指标体系转化成方便实用的能力、需求和效果评估工具,从而为卫生健康事件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和指导作用,为公共卫生健康研究提供了明确的研究方向和技术手段;
通过开发与应用PHEID应急健康传播能力、需求和效果评估工具,为PHEID防控提供更加科学、精准、有效、实用的应急健康传播干预措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目前,关于PHEID的应急健康传播研究多局限在传统的传播模式上,存在应急健康传播受众需求不明确、过程不清晰和效果不清楚等问题。应急健康传播实施后对PHEID和舆情是否有干预和调控作用,缺乏科学、精准的能力、需求和效果评估工具研究。
本研究拟采用定性+定量+实证研究方法,即通过文献循证分析、Delphi法、案例研究、理论模型仿真研究、多中心现况调查和社区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等,构建PHEID的应急健康传播能力、需求和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开发和应用PHEID应急健康传播能力、需求和效果评估工具,使PHEID防控更加科学、精准和高效,弥补了该领域研究的不足;此外,本研究将进行应急健康传播需求评估量表的实用便捷性研究(如开发评估小程序或软件等),将使需求评估工作更加实用和易于操作。这些将对进一步探讨PHEID的预防、应对机制和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也能为公共卫生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一种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健康传播性能的评估系统,包括定性研究部分和定量研究部分,其中:在所述定性研究部分中,设计指标体系框架和建立指标备选库;在定量研究部分中,筛选出关键指标和确定指标权重。
在定性研究过程中,利用文献循证分析发现问题,并通过检索、参考国内外文献报道,同时通过系统综述的方法,并结合利用前期调研数据、设计能力来评估指标体系框架。
在文献循证和案例分析基础上,构建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健康传播能力、需求和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的三层级框架。
在定量研究过程中,包括通过Delphi法和多中心现状调查研究:
在Delphi法中,获取有关信息和指标,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健康传播能力、需求和效果评估指标,并编制专家咨询表;
运用层次分析法,将Delphi法中对各项指标打分的算术平均数作为初始权数,依据初始权数的大小和结构指标分类,参照Saaty的1~9标度法对指标进行两两比较,从而建立判断矩阵,来进行各指标权重系数的计算,并检验各层次权重判断的一致性。
在多中心现状调查研究过程中,采用自填式、结构式调查问卷,对应急健康传播主体进行问卷调查,定量描述PHEID应急健康传播能力、需求和效果的现状、特征和影响因素;采用多阶段复杂抽样现况调查研究的公式法进行样本量的估计。
采用的研究工具和评估测量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社会人口学情况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结构式的调查表进行,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社会、家庭、工作和学习环境因素以及应急健康素养;
公众自主学习影响因素评定:对公众自主学习能力和健康传播环境因素进行评估;
心理健康状况测查:测量公众心理健康状况,包括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检测。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1、定性研究—设计指标体系框架和建立指标备选库
文献循证分析:本研究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思路的确定是建立在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循证分析基础上,发现存在问题和可以参考的相关文件、标准及经验,为后期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编制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分析以及开发和应用PHEID应急健康传播需求评估工具等方面研究夯实理论基础。拟通过检索、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同时通过系统综述的方法,并结合本文前期调研数据,设计需求评估指标体系框架。
案例分析:本研究将以2003年应对“SARS”疫情、2009年应对“甲型流感”疫情、2013年应对“H7N9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和2019年应对“COVID-19”疫情等PHEID为典型案例,从政府、医疗和公共卫生相关部门以及相关网络和文献数据库收集关于PHEID应急健康传播的各种资料,通过资料分析,对典型案例进行相对全面的回顾与比较,并借鉴Kurt的群体行为动力学概念理论模型,结合危机管理评价的原则及内容,对PHEID应急健康传播的情况进行评述,分析和评价PHEID应急健康传播需求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建立PHEID应急健康传播需求评估指标备选库。
在文献循证和案例分析基础上,再通过现场访谈、召开专家研讨会,收集相关人员和核心专家对PHEID 应急健康传播需求评价及其指标的意见和建议,构建PHEID应急健康传播需求评估指标体系的三层级框架:一级指标即为PHEID应急健康传播需求的基本特征,如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预防技能和社会健康的应急健康传播需求指标;二级指标是各个特征指标具体包括的内容,如了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饮食或营养指导、预防技能指导、心理咨询与指导、社会的公平待遇等;三级指标是衡量二级指标的具体测量指标,如个人防护技能需求、信息(如疫情、预防保健信息等)需求、需要情感支持、消除焦虑感和歧视感、需要隐私权、需要经济支持、需要人力支持等指标。
2、定量研究—筛选关键指标和确定指标权重
Delphi法:此项研究拟通过专家咨询等途径来获取有关的信息和指标,重点探讨PHEID应急健康传播需求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现状、问题等。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构建PHEID的应急健康传播需求评估指标并编制专家咨询表,将先分别对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域的专家、部分科研院校的研究人员以及医疗和公共卫生机构、政府卫生应急部门和媒体机构等应急健康传播相关工作专家(包括新闻学、健康教育、精神心理卫生、公共卫生学、卫生统计学、管理学等专业技术人员)等,共进行两轮Delphi法专家咨询,统计专家对各指标的打分情况、基本信息、熟悉程度、判断依据等数据,制定各项指标的改进方案,最终确定评价指标。并将运用层次分析法,将Delphi法中专家对各项指标打分的算术平均数作为初始权数,依据初始权数的大小和结构指标分类,参照Saaty的1~9标度法对指标进行两两比较,从而建立判断矩阵,来进行各指标权重系数的计算,并检验各层次权重判断的一致性。
多中心现况调查研究:本研究将采用自行设计的自填式、结构式调查问卷,对应急健康传播受众等进行问卷调查,用于收集相关资料信息,定量描述PHEID应急健康传播需求的现状、特征和影响因素。其中调查问卷在进行正式调查前后将进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目的是为了保证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拟在浙江省杭州市开展PHEID应急健康传播需求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多中心现况调查研究,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按城乡、性别等因素)抽取样本,采用多阶段复杂抽样现况调查研究的公式法进行样本量的估计,在杭州市的6个应急健康传播试验区(县或区、市)的社区人群中抽取代表性样本,拟抽取应急健康传播受众6000人(年龄≥14周岁)为调查研究对象。以自行设计开发的调查问卷和国内外广泛应用的评估测量方法开展应急健康传播需求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多中心横断面调查研究。资料的收集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等组成调查小组,使用统一印制的自行设计调查表和标准化测量方法,按方案要求进行面对面调查,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调查问卷。
主要研究工具和评估测量方法
应急健康传播需求现状和影响因素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PHEID应急健康传播需求现状和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PHEID应急健康传播需求的现状、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评估。该调查问卷主要包括社会人口学情况、身体健康需求、心理健康需求、预防技能需求和社会健康需求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及社会、家庭、工作、学习环境因素和应急健康素养等;第二部分,身体健康需求调查包含身体健康传播内容(5个条目)、身体健康传播方式(5个条目)和身体健康学习资源(5个条目)三个维度 15个条目;第三部分,心理健康需求调查包括心理健康传播内容(5个条目)、心理健康传播方式(5个条目)和心理健康学习资源(5个条目)三个维度15个条目;第四部分,预防技能需求调查包括预防技能健康传播内容(5个条目)、预防技能健康传播方式(5个条目)和预防技能学习资源(5个条目)三个维度 15个条目;第五部分,社会健康需求调查包括社会健康传播内容(5个条目)、社会健康传播方式(5个条目)和社会健康学习资源(5个条目)三个维度15个条目。每个条目按照评估等级被分别赋值:不需要评 0分,需要评1分,很需要评2分,非常需要评3分。各条目得分相加为总分。根据预调查结果,本研究的《PHEID应急健康传播需求现状和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Cronbach系数(Cronbach’ s Alpha)均大于0.7。
通过构建SEM,分析影响PHEID应急健康传播需求的因素之间直接、间接以及相互作用关系,来筛选出关键指标。
在定性+定量的研究基础上,构建PHEID应急健康传播需求评估指标体系,并将评估指标体系转化成方便实用的需求评估工具(如评估量表或评估小程序或软件等)。
实施例二
1、定性研究—设计指标体系框架和建立指标备选库
文献循证分析:本研究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思路的确定是建立在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循证分析基础上,发现存在问题和可以参考的相关文件、标准及经验,为后期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编制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分析以及开发和应用PHEID应急健康传播效果评估工具等方面研究夯实理论基础。拟通过检索、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同时通过系统综述的方法,并结合本文前期调研数据,设计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框架。
案例分析:本研究将以2003年应对“SARS”疫情、2009年应对“甲型流感”疫情、2013年应对“H7N9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和2019年应对“COVID-19”疫情等PHEID为典型案例,从政府、医疗和公共卫生相关部门以及相关网络和文献数据库收集关于PHEID应急健康传播的各种资料,通过资料分析,对典型案例进行相对全面的回顾与比较,并借鉴Kurt的群体行为动力学概念理论模型,结合危机管理评价的原则及内容,对PHEID应急健康传播的情况进行评述,分析和评价PHEID应急健康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建立PHEID应急健康传播效果评估指标备选库。
在文献循证和案例分析基础上,再通过现场访谈、召开专家研讨会,收集相关人员和核心专家对PHEID 应急健康传播效果评价及其指标的意见和建议,构建PHEID应急健康传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的三层级框架:一级指标即为PHEID应急健康传播效果的基本特征,如应急健康素养倾向指标、应急健康素养促成指标、应急健康素养强化指标、应急健康素养改变指标;二级指标是各个特征指标具体包括的内容,如应急健康相关行为以及社会、经济和健康效益等;三级指标是衡量二级指标的具体测量指标,如PHEID的应急健康相关行为的信念、动机或愿望,应急健康传播机构的服务能力、服务利用以及制定相关的法规和配套措施,受众采纳、执行和落实应急健康相关措施的内、外部强化,应急相关健康素养的改变、应急健康相关行为的改变和PHEID的发病率等指标。
2、定量研究—筛选关键指标和确定指标权重
Delphi法:此项研究拟通过专家咨询等途径来获取有关的信息和指标,重点探讨PHEID应急健康传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现状、问题等。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构建PHEID的应急健康传播效果评估指标并编制专家咨询表,将先分别对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域的专家、部分科研院校的研究人员以及医疗和公共卫生机构、政府卫生应急部门和媒体机构等应急健康传播相关工作专家(包括新闻学、健康教育、精神心理卫生、公共卫生学、卫生统计学、管理学等专业技术人员)等,共进行两轮Delphi法专家咨询,统计专家对各指标的打分情况、基本信息、熟悉程度、判断依据等数据,制定各项指标的改进方案,最终确定评价指标。并将运用层次分析法,将Delphi法中专家对各项指标打分的算术平均数作为初始权数,依据初始权数的大小按照结构指标分类,参照Saaty的1~9标度法对指标进行两两比较,从而建立判断矩阵,来进行各指标权重系数的计算,并检验各层次权重判断的一致性。
多中心现况调查研究:本研究将采用自行设计的自填式、结构式调查问卷,对应急健康传播受众等进行问卷调查,用于收集相关资料信息,定量描述PHEID应急健康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其中调查问卷在进行正式调查前后将进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目的是为了保证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拟在浙江省杭州市开展PHEID应急健康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多中心现况调查研究,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按城乡、性别等因素)抽取样本,采用多阶段复杂抽样现况调查研究的公式法进行样本量的估计,在杭州市的6个应急健康传播试验区(县或区、市)的社区人群中抽取代表性样本,拟抽取应急健康传播受众6000人(年龄≥14周岁)为调查研究对象。以国内外广泛应用的研究工具和评估测量方法开展应急健康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多中心横断面调查研究。资料的收集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等组成调查小组,使用统一印制的自行设计调查表和标准化测量量表,按方案要求进行面对面调查,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调查问卷。
主要研究工具和评估测量方法
社会人口学情况调查(Demographic):采用自行设计、结构式的调查表进行,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社会、家庭、工作和学习环境因素以及应急健康素养等。
公众自主学习影响因素评定:采用《公众自主学习影响因素评估量表》对公众自主学习能力和健康传播环境因素进行评估。该量表主要参考魏鹏飞的网络自主学习影响因素调查表。量表包括公众自主学习能力因素和健康传播环境因素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自主学习能力状况评估量表基于Zimmerman的自主学习理论[18]进行编制,该量表包括5个维度28个条目,分别为自我效能感维度(5个条目)、意志力水平维度(8个条目)、内在目标维度(4个条目)、学习策略维度(6个条目)、信息处理能力维度(5个条目),每个条目赋值“1~5分”对个人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评估,从五个维度综合评估公众的自主学习能力水平;评分标准为:0~50分为低等水平,50~100分为中等水平,100~140分为高等水平。第二部分,健康传播环境因素评估量表包含交流协助(5个条目)、健康传播条件(5个条目)和健康传播学习资源(5个条目)三个维度15个条目。每个条目按照评估等级被分别赋值:完全不同意评0分,基本不同意评1分,中立评2分,基本同意评3分,完全同意评4分。各条目得分相加为总分。根据预调查结果,本研究的《公众自主学习影响因素评估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Cronbach系数(Cronbach’s Alpha)均大于0.7。
心理健康状况测查(Mental Health Status):采用中国版《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 SCL-90)测量公众心理健康状况。SCL-90主要用于公众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检测。该量表主要检测内容包括躯体化、强迫症、人际敏感、焦虑、抑郁等10个因子,每个因子反映出被试个体某方面的心理健康状况。
通过构建SEM,分析影响PHEID应急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之间直接、间接以及相互作用关系,来筛选出关键指标。
在定性+定量的研究基础上,构建PHEID应急健康传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并将评估指标体系转化成方便实用的效果评估工作量表。
实施例三
1、定性研究—设计指标体系框架和建立指标备选库
文献循证分析:本研究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思路的确定是建立在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循证分析基础上,发现存在问题和可以参考的相关文件、标准及经验,为后期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编制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分析以及开发和应用PHEID应急健康传播能力评估工具等方面研究夯实理论基础。拟通过检索、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同时通过系统综述的方法,并结合本文前期调研数据,设计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框架。
案例分析:本研究将以2003年应对“SARS”疫情、2009年应对“甲型流感”疫情、2013年应对“H7N9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和2019年应对“COVID-19”疫情等PHEID为典型案例,从政府、医疗和公共卫生相关部门以及相关网络和文献数据库收集关于PHEID应急健康传播的各种资料,通过资料分析,对典型案例进行相对全面的回顾与比较,并借鉴Kurt的群体行为动力学概念理论模型,结合危机管理评价的原则及内容,对PHEID应急健康传播的情况进行评述,分析和评价PHEID应急健康传播能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建立PHEID应急健康传播能力评估指标备选库。
在文献循证和案例分析基础上,再通过现场访谈、召开专家研讨会,收集相关人员和核心专家对PHEID 应急健康传播能力评价及其指标的意见和建议,构建PHEID应急健康传播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三层级框架:一级指标即为反映PHEID应急健康传播能力的基本特征指标,如应急管理与协调、基础设施、传播主体和受众的应急健康传播意识和技能、应急健康传播物资储备、应急健康传播人力储备、应急健康传播内容、应急健康传播方式等应急健康传播能力指标;二级指标是各个特征指标具体包括的内容,如应急健康传播的组织制度及体系建设、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传播主体和受众的应急健康传播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人力、物资储备水平是否达到应急健康传播标准,应急健康传播的内容和方式是否适宜受众需求等;三级指标是衡量二级指标的具体测量指标,如管理机构和场所、管理体系、运作体系、评估体系、人员培训和管理、专项经费到位率和执行率、多部门联动制度、总结评估和纠偏、传播主体和受众的应急健康传播知识知晓率、传播主体的应急健康传播技能水平、传播的内容和方式适宜度以及人力和物资储备的制度、平台、专项经费及覆盖率和达标率等指标。
2、定量研究—筛选关键指标和确定指标权重
Delphi法:此项研究拟通过专家咨询等途径来获取有关的信息和指标,重点探讨PHEID应急健康传播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现状、问题等。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构建PHEID的应急健康传播能力评估指标并编制专家咨询表,将先分别对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域的专家、部分科研院校的研究人员以及医疗和公共卫生机构、政府卫生应急部门和媒体机构等应急健康传播相关工作专家(包括新闻学、健康教育、精神心理卫生、公共卫生学、卫生统计学、管理学等专业技术人员)等,共进行两轮Delphi法专家咨询,统计专家对各指标的打分情况、基本信息、熟悉程度、判断依据等数据,制定各项指标的改进方案,最终确定评价指标。并将运用层次分析法,将Delphi法中专家对各项指标打分的算术平均数作为初始权数,依据初始权数的大小和结构指标分类,参照Saaty的1~9标度法对指标进行两两比较,从而建立判断矩阵,来进行各指标权重系数的计算,并检验各层次权重判断的一致性。
多中心现况调查研究:本研究将采用自行设计的自填式、结构式调查问卷,对应急健康传播主体(如政府、媒体、公共卫生等相关部门及个体)等进行问卷调查,用于收集相关资料信息,定量描述PHEID 应急健康传播能力的现状、特征和影响因素。其中调查问卷在进行正式调查前后将进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目的是为了保证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拟在浙江省杭州市开展PHEID应急健康传播能力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多中心现况调查研究,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健康传播主体和受众中,按城乡、年龄等因素分别抽取样本,采用多阶段复杂抽样现况调查研究的公式法进行样本量的估计,在杭州市的6个应急健康传播试验区(县或区、市)中抽取代表性样本,拟抽取12000人(年龄≥14周岁)为调查研究对象。以自行设计开发的调查问卷和国内外广泛应用的评估测量方法开展应急健康传播能力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多中心横断面调查研究。资料的收集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等组成调查小组,使用统一印制的自行设计调查表和标准化测量方法,按方案要求进行面对面调查,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调查问卷。
主要研究工具和评估测量方法
应急健康传播能力现状和影响因素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PHEID应急健康传播能力现状和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PHEID应急健康传播能力的现状、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评估。该调查问卷主要包括社会人口学情况、应急健康传播管理与协调、应急健康传播基础设施、应急健康传播的意识和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应急健康传播人力和物资储备、应急健康传播内容和方式等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及社会、家庭、工作环境因素等;第二部分,应急健康传播管理与协调能力调查包含应急健康传播的组织制度(5个条目)、体系建设(8个条目)两个维度13个条目;第三部分,基础设施保障能力调查包括健康传播设施设置情况(5个条目)、专项经费保障情况(3个条目)两个维度8个条目;第四部分,意识和知识技能调查包括传播主体的应急健康传播意识情况(2个条目)、传播主体的应急健康传播技能情况(8 个条目)和受众的应急健康传播知识技能情况(5个条目)三个维度15个条目;第五部分,人力和物资储备情况调查包括人力储备情况(5个条目)和物资储备情况(5个条目)两个维度10个条目;第六部分,应急健康传播内容和方式调查包括健康传播内容(5个条目)和健康传播方式(5个条目)两个维度10个条目。每个条目按照评估等级被分别赋值:“极差”评0分,“差”评1分,“一般”评2分,“好”评3分,“很好”评4分。各条目得分相加为总分。根据预调查结果,本研究的《PHEID应急健康传播能力现状和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Cronbach系数(Cronbach’s Alpha)均大于0.7。
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分析影响PHEID应急健康传播能力的因素之间直接、间接以及相互作用关系,来筛选出关键指标。
在定性+定量的研究基础上,构建PHEID应急健康传播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将评估指标体系转化成方便实用的应急健康传播能力评估量表。
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实施例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发明内容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实施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健康传播性能的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性研究部分和定量研究部分,其中:在所述定性研究部分中,设计指标体系框架和建立指标备选库;在所述定量研究部分中,筛选出关键指标和确定指标权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健康传播性能的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定性研究过程中,利用文献循证分析发现问题,并通过检索、参考国内外文献报道,同时通过系统综述的方法,并结合利用前期调研数据、设计能力来评估指标体系框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健康传播性能的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文献循证和案例分析基础上,构建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健康传播能力、需求和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的三层级框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健康传播性能的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定量研究过程中,包括通过Delphi法和多中心现状调查研究:
在Delphi法中,获取有关信息和指标,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健康传播能力、需求和效果评估指标,并编制专家咨询表;
运用层次分析法,将Delphi法中对各项指标打分的算术平均数作为初始权数,依据初始权数的大小和结构指标分类,参照Saaty的1~9标度法对指标进行两两比较,从而建立判断矩阵,来进行各指标权重系数的计算,并检验各层次权重判断的一致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健康传播性能的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多中心现状调查研究过程中,采用自填式、结构式调查问卷,对应急健康传播主体进行问卷调查,定量描述PHEID应急健康传播能力、需求和效果的现状、特征和影响因素;采用多阶段复杂抽样现况调查研究的公式法进行样本量的估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健康传播性能的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的研究工具和评估测量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社会人口学情况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结构式的调查表进行,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社会、家庭、工作和学习环境因素以及应急健康素养;
公众自主学习影响因素评定:对公众自主学习能力和健康传播环境因素进行评估;
心理健康状况测查:测量公众心理健康状况,包括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检测。
CN202210151935.4A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健康传播性能的评估系统 Withdrawn CN1149127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51935.4A CN114912734A (zh)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健康传播性能的评估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51935.4A CN114912734A (zh)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健康传播性能的评估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12734A true CN114912734A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63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51935.4A Withdrawn CN114912734A (zh)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健康传播性能的评估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1273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44869A (zh) * 2023-07-27 2023-08-25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一种实时数据分析与公共卫生事件预测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44869A (zh) * 2023-07-27 2023-08-25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一种实时数据分析与公共卫生事件预测系统
CN116644869B (zh) * 2023-07-27 2023-11-10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一种实时数据分析与公共卫生事件预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liem et al. German Beck Scale for Suicide Ideation (BSS):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from a representative population survey
Castellví et al. Longitudinal association between self-injurious thoughts and behaviors and suicidal behavior i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
CN105787262B (zh) 中医临床数字化评价体系及其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评价方法
Mitchell et al. The utility of the Kessler Screening Scale for Psychological Distress (K6) in two American Indian communities.
Braun et al. Evaluation of a methodology for a collaborative multiple source surveillance network for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Monitoring Network, 14 sites, United States, 2002.
C. Matusiak et al. The legacy of LEMAS: Effects on police scholarship of a federally administered, multi-wave establishment survey
Harris et al. Methods in public health services and systems research: a systematic review
CN112598184B (zh) 一种戒毒人员复吸风险预测的方法和装置
Segev et al. Incidence time trends and socioeconomic factors in the observed incidence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in israel: A nationwide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
Li et al. Assess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eighborhood cohesion instrument to community research in East Asia
Bike et al. Construction of equipmen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mergency medical rescue based on Delphi method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CN114912734A (zh) 一种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健康传播性能的评估系统
Zheng et al. The classification of eating disorders in China: A categorical model or a dimensional model
Ge et al. Testing a social-psychological model of public acceptance towards highway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a case study from China
Vinkler The Garfield impact factor, one of the fundamental indicators in scientometrics
Duku et al. Measurement equivalence of the autism symptom phenotype in children and youth
Morrissey et al. Outcomes from the national high secure learning disability service: findings and challenges
Treasury The Magenta Book: guidance notes for policy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Marioni 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late-life cognitive test scores and retrospective informant interview data
Parra et al. Tests of linear and nonlinear relations between cumulative contextual risk at birth and psychosocial problems during adolescence
Shrader-Frechette et al. Risk assessment
Yngve et al.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Finnish version of the Worker Role interview (WRI-FI)
Saruhan et al.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ear of Covid-19, job insecurity, employee well-being, and job involvement in flight personnel
Dirks et al. The comparability of mother‐report structured interviews and checklists for the quantification of youth externalizing symptoms
He et al. Assessment and discussion of correlation among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ccupational strain, and neurotic personality for metro driv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