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11731B - 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11731B
CN114911731B CN202210304491.3A CN202210304491A CN114911731B CN 114911731 B CN114911731 B CN 114911731B CN 202210304491 A CN202210304491 A CN 202210304491A CN 114911731 B CN114911731 B CN 1149117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interface
system interface
channel
data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0449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11731A (zh
Inventor
刘瑞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hu Zhizhou Shenji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hu Zhizhou Shenji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hu Zhizhou Shenji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hu Zhizhou Shenji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0449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117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11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117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117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117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382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 G06F13/387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for adaptation of different data processing systems to different peripheral devices, e.g. protocol converters for incompatible systems, open syst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63Device-to-bus coupling
    • G06F13/4068Electrical coupl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根据当前数据处理中各系统与数据传输通道的数据交互关系,在系统接口与数据传输通道间建立信息通道。在系统接口上加载系统的输出信息。根据当前数据处理中对各系统的信息调用顺序,通过信息通道和数据传输通道,获取路由数据传输通道时,途径系统接口的次序。根据系统接口的途径次序和输出信息,定义系统接口信息。本发明通过将信息在轨迹追踪,全局定义信息从产生到转变,从转变到使用的全部关联性定义,并且在体系内全局唯一。通过追踪这种轨迹。系统设计过程可以校核信息在其轨迹上的各种定义属性的一致性。

Description

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杂工业体系内部接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前,为了提高项目的设计研发效率,模型化设计理念被越来越多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大型工业项目的系统设计和管理中,这些项目的特点是多学科、多专业、多部门协调,多人员操作。在复杂体系工程设计中,接口信息的控制与管理是系统中最基本的环节,它定义了系统内外的接口定义,是系统根本性的表述文件,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但是其在复杂工学项目的设计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如下问题:
复杂体系内部存在着多个系统、系统包含子系统,子系统内部包含多种设备,这些设备、系统、子系统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体系内信息传递的接口详细设计费时费力,复用率低,并且极易出错。
传统的接口设计以设备、子系统或者系统为单位,分别由不同的负责团队完成,使用方法主要是各自定义,没有从体系内部信息的全生命周期去联系,因此各个团队的变更影响基本依赖于人员的沟通对接,一旦系统复杂到一定规模,其复杂性、延迟性将导致接口的定义异常复杂且强耦合,各种接口定义变更频繁,且缺少同步手段,工作量繁重,无法进行智能化有机联动。
由于信息的传输通道的类型多种多样,如各种丰富的总线类型、硬线电缆类型等,传统的设计过程接口定义者必须学习并遵循每一种通道类型的规则,对人员素质要求高,设计效率低下。
由于体系的复杂和庞大,接口的变更频繁发生,由于缺少关联性追踪手段,接口的变更同步基本上依赖于不同团队负责人直接沟通,这种方式接口变更的错误率很高。
复杂体系的信息流设计,伴随着复杂体系初步设计到概要设计,一旦进入详细设计阶段,接口定义已经派发由不同的系统团队负责,很难再进行全局性的精准数据统计工作,一般只能完成概要数据统计。因此复杂体系设计过程缺少详细的数据统计能力。
传统的接口设计过程,只做接口定义,很难有手段去评价信息使用过程中,信息、信息通道、连接器以及设备的安全等级匹配性。因此,在复杂体系中,经常存在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安全性等级、刷新速率等属性信息的不匹配,并且这些错误较难发现,给系统带来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复杂体系中包括独立的多个系统,每个系统中包括能够与其他系统信息交换的系统接口。多个系统能够共用至少一条数据传输通道。多个系统能够协作实现设定的数据处理过程。
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包括:
根据当前数据处理中各系统与数据传输通道的数据交互关系,在系统接口与数据传输通道间建立信息通道。在系统接口上加载系统的输出信息。
根据当前数据处理中对各系统的信息调用顺序,通过信息通道和数据传输通道,获取路由数据传输通道时,途径系统接口的次序。根据系统接口的途径次序和输出信息,定义系统接口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一个或多个包括执行指令的程序,所述执行指令能够被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读取并执行,以用于执行本发明上述任一项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发明上述任一项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项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
首先,本方法将通道类型、连接器定义均可做成标准模型,接口设计过程可直接通过选择适配完成,避免了海量接口定义过程的学习、查找过程,接口定义过程直接在已有的模型规则中完成,准确高效。
进而,将信息的传递、演变、使用等不同通道环节关联起来,一旦一处发生变更,变更提示和一致性检查可以精准的在所有信息轨迹上完成。由此可以轻松应对接口频繁变更带来的错误风险。
通过规范的信息传输轨迹模型,辅助软件设计,可以依靠软件自动得到各种需要的接口应用数据文件,保证各种应用目的的接口数据文件的一致性。同时根据信息传输的关联追踪能力,可以对复杂体系内部的接口设计实现分段分责任管控,统一平台设计,分段基线发布,管理接口变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执行本发明的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所应用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中复杂体系传输架构模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中信息接口定义设计过程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中通道接口定义设计过程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中,“模块”、“装置”、“系统”等指应用于计算机的相关实体,如硬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等。详细地说,例如,元件可以、但不限于是运行于处理器的过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元件、执行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还有,运行于服务器上的应用程序或脚本程序、服务器都可以是元件。一个或多个元件可在执行的过程和/或线程中,并且元件可以在一台计算机上本地化和/或分布在两台或多台计算机之间,并可以由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运行。元件还可以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包的信号,例如,来自一个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中另一元件交互的,和/或在因特网的网络通过信号与其它系统交互的数据的信号通过本地和/或远程过程来进行通信。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复杂体系中包括独立的多个系统,每个系统中包括能够与其他系统信息交换的系统接口。多个系统能够共用至少一条数据传输通道。多个系统能够协作实现设定的数据处理过程。
本发明中的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包括:
步骤S11,获取信息通道。
本步骤中,根据当前数据处理中各系统与数据传输通道的数据交互关系,在系统接口与数据传输通道间建立信息通道。在系统接口上加载系统的输出信息。
图2为执行本发明的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所应用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复杂体系可以包含系统A、系统B、系统C......、系统A的子系统A-1、系统B的子系统B-1。在系统A中的子系统A-1包括设备A-1-1。例如:设备A-1-1包括连接器接口k、连接器接口i和连接器接口j。连接器接口能够与其他系统的连接器接口通信。连接器接口k、连接器接口i和连接器接口j即为系统A的系统接口。系统B、系统C的系统接口如图示的设备接口。
图2中的信息通道如通道1、通道2、通道3、通道4、通道5和总线5。上述的通道的类型可以是用于传递各类硬件信息的通道,如各种数据传输总线。也可以是用于传递各类数据的通道,如,一组数据总线或命令总线。
本实施例中,根据系统A、系统B、系统C均需要通过总线1传递信息。从而,先将系统A的系统接口、系统B的系统接口、系统C的系统接口与总线1(即数据传输通道)建立信息通道,如系统A与总线1建立信息通道3。
图2中的系统可以理解为一个设备或部件的生产系统,其中系统A、系统B、系统C......是一个采集、生产或加工的环节。例如:系统中的接口i可以是部件材料进入这个系统的采集数据,如零件的尺寸或电性能参数,接口K可以是这个部件加工后的数据,如零件通过传感器所采集到的光洁度、尺寸公差或各类电性能参数。
步骤S12,获取当前传递信息所途径系统接口的次序。
本步骤中,根据当前数据处理中对各系统的信息调用顺序,通过信息通道和数据传输通道,获取路由数据传输通道时,途径系统接口的次序。图4为本发明的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中信息接口定义设计过程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寻找某一信息的起始设备,按照信息传输、使用和传递的路径,将所有依赖于这一信息的后级传递过程进行建模,具体是,依据该信息实际传递过程,将起始信息(如信息A)分配在起始设备(如设备A-1)的通道(如通道1)中,并选定该通道类型(类型1),并沿着该信息的使用和传输轨迹,关联该信息通过通道与目标设备(如设备B-1-1)的连接器(如连接器g),其中通道由起始设备的连接器(如连接器i)和目标设备的连接器(如连接器g)相连接。
分析目标设备(如设备B-1-1)对输入信息(如信息A)的逻辑加工过程,分析并找出与输入信息(如信息A)相关联的目标设备的输出信息(如信息A1),重复第三步,将A1信息分配至其目标设备的连接器和通道,直至完成所有的目标设备(如设备B-1-1)的输出相关信息分配。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当前传递信息所途径系统接口的次序可以是一个部件或零件的生产或加工过程,次序为工艺的流转次序或是加工次序,也可以理解为部件或零件的检测次序,也可以是加工次序和检测次序交叉设置的工艺加工过程的次序。
步骤S13,定义接口信息。
本步骤中,根据系统接口的途径次序和输出信息,定义系统接口信息。
图4为本发明的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中通道接口定义设计过程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定义信息的关联性为通过某种逻辑组合产生该信息的所有相关输入信息,一个设备的输出信息,是由其不同的输入信息进行逻辑组合后产生,则判定该输出信息与该设备的所有输入信息相关。通过这种关联,将相互关联的输入信息、设备、通道以及输出信息的各种属性进行关联记录,这种关联表明了信息的传输轨迹,通过这种轨迹,可以检索和分析信息轨迹上的各种属性的变化和影响,以此产生相关变更、分析和提示。
例如,根据生产顺序,将各个生产系统(系统A、系统B、系统C......)中的加工或采集数据通过接口定义的方式体现出来,如图2中,若系统A、B、C的调用次序是系统A→系统B→系统C。则系统A的接口定义时,其接口附带本系统加工或采集的数据。系统B的接口定义时,会引入系统A的接口中所携带的生产或采集数据。以及系统B本身的生产或采集数据。系统C的接口定义时,会引入系统A、B的接口中所携带的生产或采集数据。以及系统C本身的生产或采集数据。从而在复杂系统的使用中,可通过工艺或工序次序明确各部分数据的流向,提高工业系统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在复杂体系中,通过上述步骤建立起复杂体系内所有信息在系统、子系统、设备、连接器以及通道的传递关系,并确定信息之间的相关性。此时,遍历所有的信息,根据通道的属性和模板,设计每个信息的具体接口定义,包括:针脚号、数据包编辑、数据位大小、周期、传输格式、大小端顺序、规范号等各种信息的接口自定义属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还包括:
根据复杂体系预设的数据传输总线或硬线通道,建立多条备选的数据传输通道。根据当前数据处理中所涉及的数据传输通道从多条备选的数据传输通道中提取当前的数据传输通道。
在系统接口与数据传输通道间建立信息连接的关系包括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或多对多的信息连接类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复杂体系中存在系统包含子系统。在子系统和/或系统中包括能够通过采集或测量获取物理量的设备。输出信息包括物理量。
在本实施例中,建立复杂体系的传输架构模型,根据实际应用的复杂体系内部的系统、子系统、设备、通道以及附着在设备上的连接器,其包含关系为,复杂体系可以包含若干系统、子系统、设备以及通道。系统可以包含子系统、设备以及通道。子系统可以包含子系统、设备以及通道。
设备中设置连接器。通道在设备的连接器和连接器之间链接,可以是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或者多对多,通道的类型有多种。设备是该模型中不可再分的最小单元,复杂体系的架构模型建立,必须建立到最小单元。复杂体系内部的系统、子系统、设备、通道、附着在设备上的连接器单元均具有安全等级属性,用于表征该单元可以处理的信息等级。信息是流转在传输架构模型中的数据,接口设计过程就是将信息在传输架构模型中详细定义其不同环节的数据格式和相关属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中的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还包括:
根据工业制造系统中的多个独立的数据采集、加工的系统,建立系统。系统具有能够标识系统的系统信息。例如,上述数据采集包括各类传感器。上述加工的系统包括机加工等加工设备。
根据工业制造系统中的子采集和/或子加工系统,在对应的系统中建立子系统。子系统具有能够标识子系统的子系统信息。
根据工业制造系统中设备,建立设备。设备具有能够标识设备的设备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中的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还包括:若当前系统接口的途径次序为起始位置,则通过当前系统接口的输出信息定义当前系统接口信息。
若当前系统接口的途径次序为中途位置,则根据途径次序获取所途径的前序系统接口。根据前序系统接口的输出信息集合定义当前系统接口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中的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还包括:
若当前系统接口的途径次序为起始位置,则通过当前系统接口所在系统的系统信息和/或子系统信息以及设备信息定义当前系统接口信息。
若当前系统接口的途径次序为中途位置,则根据途径次序获取所途径的前序系统的系统信息和/或子系统信息以及设备信息定义当前系统接口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中的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还包括:根据系统接口的途径次序和输出信息以及设定数据格式模板,定义系统接口信息。
实施例中,在具体信息接口定义设计过程中,用户可以使用已存储的接口模板,接口模板是经验设计或者常用的习惯性接口定义。在接口的详细定义过程中,使用模板可以将接口的自定义属性,如针脚、数据位、编号等进行固化。由设计者通过选择合适模板的信息,来满足模板定义,并与之保持一致。当所有适合模板的信息全部分配完毕,已没有可以填充进模板的信息时,可以将其余的信息在模板之外重新进行详细接口设计,直至完成。通过使用接口模板,信息的详细接口设计更加通用化,接近工程惯例,提高设计效率。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中的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还包括:根据设定项目信息检索各系统接口信息,获取与设定项目匹配的筛查系统接口。根据筛查系统接口和信息通道,获取关联系统接口信息。或
根据设定统计信息检索各系统接口信息,获取与系统接口统计信息。。
实施例中,将所有的信息在复杂体系的传输架构模型中完成通道分配和详细接口定义,根据信息的关联关系,可以检索并追踪相关的信息变化,在信息的关联定义中,信息在传输轨迹中的任一处连接器、通道发生定义或者属性变更,系统可以根据信息关联进行检索,校验相关信息传输上下设备连接器、通道的定义的一致性,并对与至关联的系统、子系统、设备的责任团队给出变更提示,避免接口定义变更的不一致。
信息的传递将被具体详细定义在连接器和通道的表述中,复杂体系可以根据信息的附加属性,包括信息的数量、速度、类型、安全等级以及优先级属性,建立复杂体系内部的信息传输的统计数据,并根据该数据提供复杂体系内部数据可视化的分析图表,这种图表可以帮助设计者更好地理解复杂体系内部的信息传递特征。
根据设定统计信息检索各系统接口信息,获取与系统接口统计信息。可以根据信息的传递轨迹,检查是否这样的缺陷——即存在低安全属性的信息被高等级的设备/通道/子系统/系统使用并产生高安全等级的关联信息。根据复杂体系的传输架构模型、信息传输轨迹以及轨迹上相关联的设备/通道/子系统/系统的属性定义,可以校验在此模型中的信息传递轨迹上的信息/设备/通道/子系统/系统相关属性一致性,一致性规则由设计者自定义,可以通过软件程序检索并校验。
由此可知,本发明中的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能以复杂体系中信息传输轨迹为设计特征,从产生到变化到使用,根据物信息在系统内部节点的流动变化进行追踪,形成信息定义的映射关系。同时建立传输通道,用户可以通过该方法将信息分配至设备连接器与连接器间的通道中,并按照系统的实际,形成一套完整的复杂体系内信息传递模型。
实现一种接口设计方法并开发出相应接口工具,该工具可以提供丰富便捷的接口编辑功能,可以对每一个信息接口的具体数据位、连接器、插针定义、精度、范围等详细参数进行编辑与描述。同时可以进行信息轨迹追踪、一致性检查等功能,可以很好的提高接口设计效率,提高复用率,从而缩短大型复杂体系项目的研制周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提出了一种的复杂体系的传输架构模型。通过构建复杂体系内部传输架构模型,定义信息的产生、传输、使用和分配的全部过程,并根据这个模型,将复杂体系内部所有信息的关联性进行梳理,对接口详细设计过程中,系统、子系统、设备、连接器以及通道进行了完整的模型化描述。在此基础上,复杂体系的信息接口设计,由传统的分裂式设计转变为统一的模型化关联设计过程,提高接口设计质量,减少设计错误和变更风险。
2、信息传输因循轨迹全过程关联可追踪。本方法通过建立复杂体系的传输架构模型,将信息的传递、演变、使用等不同通道环节关联起来,一旦一处发生变更,变更提示和一致性检查可以精准的在所有信息轨迹上完成。由此可以轻松应对接口频繁变更带来的错误风险。
3、实现了接口模型化设计理念。本方法将通道类型、连接器定义均可做成标准模型,接口设计过程可直接通过选择适配完成,避免了海量接口定义过程的学习、查找过程,接口定义过程直接在已有的模型规则中完成,准确高效。
4、提供了一种复杂体系内信息数据统计与可视化能力。本方法通过建立体系内部全部信息的轨迹信息,可以由软件轻松实现信息的数据统计能力,根据信息的轨迹特征,显示体系内部,系统之间、子系统之间的信息数据精准统计,并形成可视化数据,支持系统设计分析。
5、提高接口设计的效率,提供了复杂系统接口管控的手段。通过规范的信息传输轨迹模型,辅助软件设计,可以依靠软件自动得到各种需要的接口应用数据文件,保证各种应用目的的接口数据文件的一致性。同时根据信息传输的关联追踪能力,可以对复杂体系内部的接口设计实现分段分责任管控,统一平台设计,分段基线发布,管理接口变更。
图3为本发明的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中复杂体系传输架构模型示意图。在本发明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的一种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本发明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的步骤中包括:
步骤S101,完成一个复杂体系的接口详细设计,首先识别该复杂体系包含5个系统,分别是系统A、系统B、系统C以及系统D,其中系统A包含设备A-1,系统B包含子系统B-1和子系统B-2,子系统B-1又包含设备B-1-1、子系统B-2包含设备B-2-1,系统C包含设备C-2,系统D包含设备D-1,按照上述体系构成关系建立系统架构模型。
步骤S102,根据复杂体系内部设备的接口状况,建立连接器和通道,其中,设备A-1拥有连接器a,该连接器a与设备B-1-1的连接器b构成1号通道,且1号通道为通道类型1模型(如某种硬线信号连接)。
设备B-1-1拥有连接器c,该连接器c与设备B-2-1的连接器e构成2号通道,且2号通道为通道类型2模型(如某种总线类型)。设备B-1-1拥有连接器d,该连接器与设备C-2的连接器i构成4号通道,且4号通道为通道类型3模型(如某种硬线类型)。设备B-2-1拥有连接器g,该连接器与设备C-2的连接器j构成3号通道,且3号通道也为通道类型2模型(同前一种总线,可以理解为一个总线的不同通道段)。
设备B-2-1拥有连接器f,该连接器与设备C-2的连接器i构成5号通道,且5号通道也为通道类型4模型(如某种单工点对点总线)。设备C-2拥有连接器m,该连接器与设备D-1的连接器k构成6号通道,且6号通道也为通道类型1模型(如某种硬线信号连接)。由此建立复杂体系内部所有系统、子系统、设备、连接器以及通道的关系模型。
步骤S103,根据复杂体系内部的信息传输状态,按照信息的传输轨迹,在上述关系模型中进行分配,如,系统A作为采集系统,其设备A-1采集了某种状态信息A1通过1号通道传输给系统B的子系统B-1的设备B-1-1,设备B-1-1为某种预处理设备,负责将信息A做平滑预处理,由此产生了信息A1,因此信息A1与信息A关联。
系统B的子系统B-1作为预处理系统,其设备B-1-1还将产生一种工作状态信息B,该信息将通过4号通道传输给系统C的设备C-1用于逻辑判断使用。系统B作为复杂体系的前端处理系统,其子系统B-2作为总线汇集器,负责将整个体系的信息进行整合并组织总线传输,因此系统B的子系统B-1的设备B-1-1通过总线通道2接收信息A1,并将其重新组合定义后形成信息A2,通过总线通道3传输给逻辑处理系统C的计算机C-1,因此信息A2与信息A1与信息A形成关联轨迹。
子系统B-2作为总线汇集器,设备B-2-1还将产生某种心跳信息C通过硬线5号通道传递给处理系统C的设备C-1用作逻辑判断使用。系统C作为逻辑处理系统,接收了工作状态信息B、采集状态信息A2以及心跳信息C,作为输入条件,判断出执行指令信息B1-C1-A2,该指令作为驱动控制指令通过硬线5号通道传递给执行系统D的驱动设备D-1,由于该信息B1-C1-A2与信息B、信息C以及信息A2有关联,且信息A2与信息A1、信息A关联,由此建立信息B1-C1-A2与该系统的所有系统、子系统、设备相关联。
由上述体系架构模型、关联信息分配和关联模型形成完整的信息传输轨迹模型,在该模型内,每一通道的信息详细接口定义可以由模板匹配完成,相关信息的关联关系可由软件平台检测并记录,当任意通道信息定义发生变更时,软件平台可以通知与之关联的通道、设备、连接器等发生变更,同时由于这种追踪关系可以进行属性扩展,用户可以将其关心的属性进行绑定关联,如用户关心信息A(高品质要求信号)传输过程的连接器材质是否为镀金,则可以按照信息A的传输轨迹,选出与之关联的连接器a、连接器b、连接器c、连接器e、连接器g、连接器j、连接器m以及连接器k,并关注其材质属性是否为镀金,当因为某些原因发生系统变更(如更新换代设备等),该变更可以由软件平台自动检测并向所有接口发出提示,以避免因为匹配性而发生的信号品质降级。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合并,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一个或多个包括执行指令的程序,执行指令能够被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读取并执行,以用于执行本发明上述任一项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项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
图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执行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610以及存储器620,图6中以一个处理器610为例。
执行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的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630和输出装置640。
处理器610、存储器620、输入装置630和输出装置640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6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620作为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易失性软件程序、非易失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6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20中的非易失性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
存储器620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算法调用装置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6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620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61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算法调用装置。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630可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算法调用装置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信号。输出装置640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存储在存储器620中,当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610执行时,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
上述产品可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以多种形式存在,包括但不限于:
(1)移动通信设备:这类设备的特点是具备移动通信功能,并且以提供话音、数据通信为主要目标。这类终端包括:智能手机(例如iPhone)、多媒体手机、功能性手机,以及低端手机等。
(2)超移动个人计算机设备:这类设备属于个人计算机的范畴,有计算和处理功能,一般也具备移动上网特性。这类终端包括:PDA、MID和UMPC设备等,例如iPad。
(3)便携式娱乐设备:这类设备可以显示和播放多媒体内容。该类设备包括:音频、视频播放器(例如iPod),掌上游戏机,电子书,以及智能玩具和便携式车载导航设备。
(4)服务器: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服务器的构成包括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服务器和通用的计算机架构类似,但是由于需要提供高可靠的服务,因此在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要求较高。
(5)其他具有数据交互功能的电子装置。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所述复杂体系中包括独立的多个系统,每个系统中包括能够与其他系统信息交换的系统接口;所述多个系统能够共用至少一条数据传输通道;所述多个系统能够协作实现设定的数据处理过程;
所述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包括:
根据当前数据处理中各系统与数据传输通道的数据交互关系,在所述系统接口与所述数据传输通道间建立信息通道;在所述系统接口上加载系统的输出信息;
根据当前数据处理中对各系统的信息调用顺序,通过所述信息通道和所述数据传输通道,获取路由所述数据传输通道时,途径所述系统接口的次序;
根据所述系统接口的途径次序和输出信息,定义系统接口信息;
若当前系统接口的途径次序为起始位置,则通过所述当前系统接口的输出信息定义当前系统接口信息;若当前系统接口的途径次序为中途位置,则根据途径次序获取所途径的前序系统接口;根据所述前序系统接口的输出信息集合定义当前系统接口信息;
其中,所述复杂体系中存在系统包含子系统;在所述子系统和/或系统中包括能够通过采集或测量获取物理量的设备;所述输出信息包括所述物理量;
根据工业制造系统中的多个独立的数据采集、加工的系统,建立所述系统;所述系统具有能够标识所述系统的系统信息;和/或根据工业制造系统中的子采集和/或子加工系统,在对应的系统中建立所述子系统;所述子系统具有能够标识所述子系统的子系统信息;和根据工业制造系统中设备,建立所述设备;所述设备具有能够标识所述设备的设备信息;
若当前系统接口的途径次序为起始位置,则通过所述当前系统接口所在系统的系统信息和/或子系统信息以及设备信息定义当前系统接口信息;若当前系统接口的途径次序为中途位置,则根据途径次序获取所途径的前序系统的系统信息和/或子系统信息以及设备信息定义当前系统接口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复杂体系预设的数据传输总线或硬线通道,建立多条备选的数据传输通道;根据当前数据处理中所涉及的数据传输通道从所述多条备选的数据传输通道中提取当前的数据传输通道;
在所述系统接口与所述数据传输通道间建立信息连接的关系包括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或多对多的信息连接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系统接口的途径次序和输出信息以及设定数据格式模板,定义系统接口信息。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设定项目信息检索所述各系统接口信息,获取与所述设定项目匹配的筛查系统接口;根据所述筛查系统接口和所述信息通道,获取关联系统接口信息;或
根据设定统计信息检索所述各系统接口信息,获取与系统接口统计信息。
5.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6.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210304491.3A 2022-03-16 2022-03-16 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9117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04491.3A CN114911731B (zh) 2022-03-16 2022-03-16 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04491.3A CN114911731B (zh) 2022-03-16 2022-03-16 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11731A CN114911731A (zh) 2022-08-16
CN114911731B true CN114911731B (zh) 2023-11-17

Family

ID=82763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04491.3A Active CN114911731B (zh) 2022-03-16 2022-03-16 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1173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9888A (zh) * 2006-05-22 2007-04-18 深圳创维-Rgb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产生高清晰度电视测试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CN103916416A (zh) * 2012-12-31 2014-07-09 Sap股份公司 系统的远程登记
CN110990228A (zh) * 2019-12-13 2020-04-10 集奥聚合(北京)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接口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11464573A (zh) * 2019-01-21 2020-07-28 胡俊喜 一种跨通信协议数据转发的网络通讯系统、方法及装置
WO2020209499A1 (ko) * 2018-09-06 2020-10-15 조용행 응용 프로그램 설계 방법 및 장치
CN113821524A (zh) * 2021-09-29 2021-12-21 广州市钱大妈农产品有限公司 提升实时接口处理效率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71589B2 (en) * 2001-02-13 2003-12-30 William Holst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support remote and automatically initiated data loading and data acquisition of airborne computers using a wireless spread spectrum aircraft data services link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9888A (zh) * 2006-05-22 2007-04-18 深圳创维-Rgb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产生高清晰度电视测试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CN103916416A (zh) * 2012-12-31 2014-07-09 Sap股份公司 系统的远程登记
WO2020209499A1 (ko) * 2018-09-06 2020-10-15 조용행 응용 프로그램 설계 방법 및 장치
CN111464573A (zh) * 2019-01-21 2020-07-28 胡俊喜 一种跨通信协议数据转发的网络通讯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10990228A (zh) * 2019-12-13 2020-04-10 集奥聚合(北京)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接口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13821524A (zh) * 2021-09-29 2021-12-21 广州市钱大妈农产品有限公司 提升实时接口处理效率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地铁设备系统联合调试平台;琚倩茜;骆汉宾;;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第05期);第91-97页 *
基于VXI总线的水声基阵信号采集与分析;张文军;严胜刚;王慧刚;;电声技术(第01期);第56-5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11731A (zh) 2022-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80826B (zh) 在代表计算机程序的数据流图中管理数据集对象
CN105550241B (zh) 多维数据库查询方法及装置
CN108733713B (zh) 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查询方法及装置
CN107885499A (zh) 一种接口文档生成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6202406A (zh) 一种3d可视化机房资产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7810516A (zh) 通过矢量时钟转换的实时分布式共同创作
CN106021816A (zh) 一种基于行为树的分布式系统行为仿真分析工具的实现方法
CN111078094B (zh) 分布式机器学习可视化装置
CN103744647A (zh) 一种基于工作流GPD的Java工作流开发系统及其方法
CN104866598A (zh) 基于可配置模板的异构数据库集成方法
CN109376153A (zh) 一种基于NiFi的数据写入图数据库的系统及方法
Stirgwolt et al. A model-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 approach for developing modular system architectures
CN106802928B (zh) 电网历史数据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CN116360735A (zh) 一种表单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US10417234B2 (en) Data flow modeling and execution
CN111984745B (zh) 数据库字段动态扩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15382B (zh) 一种处理器构架解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储存介质
CN114911731B (zh) 复杂体系的模型化接口设计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096159A (zh) 一种云平台下的分布式系统行为仿真分析系统的实现方法
CN117289925A (zh) 一种基于组件技术的软件建模方法及系统
CN105607957B (zh) 一种基于opc da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CN111126961B (zh) 一种复杂产品全生命周期数字主线服务系统
CN113010489A (zh)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系统
US8694293B2 (en) Simulation support metho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simulation support program, and simulation support apparatus
Shafiq et al. Model server enabled management of collaborative changes in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