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02936A - 基于传感器感知技术的智能排碱层结构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传感器感知技术的智能排碱层结构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02936A
CN114902936A CN202210443249.4A CN202210443249A CN114902936A CN 114902936 A CN114902936 A CN 114902936A CN 202210443249 A CN202210443249 A CN 202210443249A CN 114902936 A CN114902936 A CN 1149029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data
value
water
drip irrigation
d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4324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02936B (zh
Inventor
刘杲
罗天贵
盛璐腾
李燕平
朱文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Roadbridg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Roadbridg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Roadbridg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Roadbridg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4324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029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029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029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029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029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5/00Watering gardens, fiel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 A01G25/02Watering arrangements located above the soil which make use of perforated pipe-lines or pipe-lines with dispensing fittings, e.g. for drip irrigation
    • A01G25/023Dispensing fittings for drip irrigation, e.g. dripp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5/00Watering gardens, fiel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 A01G25/16Control of watering
    • A01G25/167Control by humidity of the soil itself or of devices simulating soil or of the atmosphere; Soil humidity sens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2Improving land use; Improving water use or availability; Controlling eros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Fluid Adsorption Or Rea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传感器感知技术的智能排碱层结构及系统,具体包括:预先在监测区域内的排碱层处设置多个感知节点;若某一个感知节点判断其PH值监测数据、含水量监测数据以及含气量监测数据中任意一个不满足预设要求,则根据每个感知节点的监测数据确定簇首节点;簇首节点接收待滴灌区域内每个感知节点所发送的监测数据后生成总监测数据,滴灌控制端基于监测数据生成相对应的待滴灌区域;滴灌控制端基于待滴灌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滴灌系统中相应的滴灌总管道和滴灌子管道,根据总监测数据控制滴灌系统进行滴灌水体制作得到第一水量的第一属性的水体;将第一水量的第一属性的水体通过所述滴灌总管道和滴灌子管道引流至相应的待滴灌区域。

Description

基于传感器感知技术的智能排碱层结构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盐碱土壤智能监测的滴管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盐渍地的治理和利用,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学科,世界各国都进行了相关研究和治理。澳大利亚学者研究了土地盐渍化的影响以及合理利用和管理盐渍地。美国学者对盐渍地耕层盐分组成、水盐运动预测理论以及盐碱地的改良做了相关研究。巴基斯坦实施了防治土壤盐渍化的治理计划。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还发明了精确盐渍地改良技术。世界各国对盐渍地的研究和治理,从20世纪初的盐渍地地形、地貌研究发展到了现在注重水盐平衡管理和利用抗盐性植物改善盐渍地生态环境。
盐渍化土壤的高盐分使土壤溶液的水势降低,使土壤中溶液比植物根系水势低,植物不能正常从土壤中正常吸收水分,严重时可能造成植物水分的丧失,造成植物死亡。大多数植物的渗透胁迫临界浓度为40mmol/L NaCl。土壤中盐分高于0.4%时,植物细胞便会向外渗脱水,植物生长缓慢,严重时会死亡。
植物在盐渍地中短期是受渗透胁迫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盐离子进入到植物根系细胞,对植物产生生理毒害,造成离子胁迫。由于植物从盐渍地土壤中吸收大量Na+离子,影响了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造成生长不正常。由于植物对Na+和Cl-的过度吸收,K+和Ca2+吸收减少,植物细胞结构完整性和正常生理生化功能将遭到破坏。Na+/K+是衡量植物在盐环境下生理响应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外界盐浓度增加时,K+会由根部转移到周围介质中,或者被Na+代替,K+的减少会造成细胞光合速率降低。同时,Na+还会取代细胞膜上的Ca2+,破坏细胞膜结构完整性及功能,影响代谢平衡,损害植物的生长及发育。杨国会等通过不同浓度NaCl处理甘草,造成细胞内电解质外渗,细胞质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另外Na+的积累还会导致叶片活性氧的产生,生理生化活动受到影响,造成氧化胁迫伤害。
盐胁迫下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细胞正常代谢发生紊乱,植物的正常代谢、光合作用、植物蛋白的合成等受到严重影响,抑制植物的生长。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均会出现株高降低、根长缩短、叶面积减小、以及相关生物量等下降的趋势。
综合国内外研究,对盐渍地的改良和利用手段主要分为物理手段、化学手段和生物手段。虽然物理和化学手段改良盐渍地具有见效快的特点,但投资大、维护成本高,易造成次生盐渍化。生物手段改良盐渍化土壤,可以起到覆盖土壤的作用,减少水土流失,增强土地肥力,降低土壤返盐的可能性。生物手段是我国滨海地区、内陆灌溉区改良盐渍化的重要方法。盐胁迫是植物受高盐环境中Mg2+、Na+、Ca2+、CO32-、Cl-以及SO42-等离子组成的可溶性盐的影响,不能正常生长、开花、结果等。我国盐渍地对植物的盐胁迫主要来自于Na+和Cl-。盐胁迫是一种非生物逆境,影响植物生长的整个生命周期,它会对植物产生离子胁迫和渗透胁迫,破坏其生物膜,使植物生理代谢发生紊乱,影响植物光合性能、呼吸代谢和物质代谢。
盐碱地土壤改良技术的方法研究。根据已发表国内期刊可知,山东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等高校、科研院、企业对透水铺装结构均进行了土壤改良技术的研究。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在盐碱地预测方面,卫星遥感技术在20世纪七十年代用于检测土壤的动态变化,同时利用ENVI、ERDAS对遥感影像进行处理;丁绍武等在盐碱地微生物改良方面,微生物菌肥作为一种新型的肥料为盐碱地改良提供了物质技术支撑;刘洋洋等在盐碱地水利改良方面,包括灌水洗盐、排水洗盐、竖井排灌、劣质水灌溉以及改排为蓄技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埃及等国家就开展了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对植物耐盐碱性的研究和耐盐碱植物的培育,利用高聚物土壤改良剂改良盐碱地,利用水利工程进行排水减盐等一系列的改良措施。
研究优化盐碱土壤改良技术,对合理利用盐碱地,提高土地生产力,缓解耕地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矛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在盐碱地利用上,主要采用化学改良、生物改良、工程改良和农业措施改良等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效。应用基于人工智能的土壤信息感知的技术,实时获取盐碱层处的土壤特性信息,了解土壤盐碱性变化,通过大数据分析土壤信息,智能地制定耦合治理方案,进行土壤盐碱改良,调控土壤气体环境,改善植物根系和土壤微生物呼吸,可间接影响土壤理化性质,促进目标作物生长。
当前的技术方案中,还无法根据土壤特性信息对滴灌系统进行控制,实现土壤盐碱改良、调控土壤气体环境、改善植物根系以及土壤微生物呼吸。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传感器感知技术的智能排碱层结构及系统,能够根据土壤特性信息对滴灌系统进行控制,实现土壤盐碱改良、调控土壤气体环境、改善植物根系以及土壤微生物呼吸。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传感器感知技术的智能排碱层结构,通过以下步骤对所述智能排碱层结构的滴灌总管道和滴灌子管道进行引流控制,具体包括:
预先在监测区域内的排碱层处设置多个感知节点,每个感知节点用于获取相应排碱层的PH值监测数据、含水量监测数据以及含气量监测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若某一个感知节点判断其PH值监测数据、含水量监测数据以及含气量监测数据中任意一个不满足预设要求,则根据每个感知节点的监测数据确定簇首节点;
簇首节点接收待滴灌区域内每个感知节点所发送的监测数据后生成总监测数据,将所述总监测数据发送至相对应的滴灌控制端,滴灌控制端基于所述监测数据生成相对应的待滴灌区域;
滴灌控制端基于所述待滴灌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滴灌系统中相应的滴灌总管道和滴灌子管道,根据所述总监测数据控制滴灌系统进行滴灌水体制作得到第一水量的第一属性的水体;
将第一水量的第一属性的水体通过所述滴灌总管道和滴灌子管道引流至相应的待滴灌区域。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若某一个感知节点判断其PH值监测数据、含水量监测数据以及含气量监测数据中任意一个不满足预设要求,则根据每个感知节点的监测数据确定簇首节点以及簇首节点所对应的待滴灌区域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感知节点将所得到的PH值监测数据、含水量监测数据以及含气量监测数据分别与预设PH值数据、预设水量数据以及预设气量数据比对;
若PH值监测数据、含水量监测数据以及含气量监测数据中至少一个与预设PH值数据、预设水量数据以及预设气量数据不对应,则生成数据请求信息;
感知节点基于其所连接的数据跳转传输模块将数据请求信息发送至第一感知区域内的所有其他感知节点;
感知节点在接收其他感知节点发送的监测数据后计算每个感知节点所对应的土壤状况信息,根据所述土壤状况信息确定簇首节点,并将所述簇首节点的节点标签信息发送至第一感知区域内的所有其他感知节点。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感知节点在接收其他感知节点发送的监测数据后计算每个感知节点所对应的土壤状况信息,根据所述土壤状况信息确定簇首节点,并将所述簇首节点的节点标签信息发送至第一感知区域内的所有其他感知节点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对PH值监测数据、含水量监测数据以及含气量监测数据中都满足预设要求的感知节点配置第一土壤状况信息;
获取PH值监测数据、含水量监测数据以及含气量监测数据中至少一个不满足预设要求的感知节点,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相应感知节点所对应的第二土壤状况信息,
Figure BDA0003614920600000041
其中,x1为第二土壤状况信息,kp为PH值权重值,p1为PH值监测数据,gp为PH值归一化值,kh为含水量权重值,h1为含水量监测数据,gh为含水量归一化值,kq为含气量权重值,q1为含气量监测数据,gq为含气量归一化值;
将最大的第二土壤状况信息所对应的感知节点作为簇首节点,获取所述簇首节点的节点标签信息发送至第一感知区域内的所有其他感知节点;
其他感知节点将各自的监测数据发送至与节点标签信息对应的簇首节点。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簇首节点接收待滴灌区域内每个感知节点所发送的监测数据后生成总监测数据,将所述总监测数据发送至相对应的滴灌控制端,滴灌控制端基于所述监测数据生成相对应的待滴灌区域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总监测数据得到每个感知节点所发送的监测数据,以及所有感知节点的土壤状况信息;
统计第一土壤状况信息和第二土壤状况信息的数量值;
将簇首节点和/或感知节点所对应的第二土壤状况信息与预设土壤状况信息比对得到半径幅度调整系数;
根据所述半径幅度调整系数、第一土壤状况信息和第二土壤状况信息的数量值对预设滴灌半径进行调整得到待滴灌半径,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待滴灌半径,
Figure BDA0003614920600000051
其中,r1为待滴灌半径,r2为预设滴灌半径,
Figure BDA0003614920600000052
为第i个簇首节点和/或感知节点的第二土壤状况信息,
Figure BDA0003614920600000053
为第i个簇首节点和/或感知节点的预设土壤状况信息,n为簇首节点和/或感知节点的上限值,x2为预设土壤状况信息,y为半径计算常数值,s1为第一土壤状况信息的数量值,s2为第二土壤状况信息的数量值,kr为半径权重值;
确定所述簇首节点四周的感知节点的位置生成圆形区域或扇形区域,以所述簇首节点的位置为原点,基于所述待滴灌半径确定所述圆形区域或扇形区域的半径得到待滴灌区域。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滴灌控制端基于所述待滴灌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滴灌系统中相应的滴灌总管道和滴灌子管道,根据所述总监测数据控制滴灌系统进行滴灌水体制作得到第一水量的第一属性的水体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确定位于待滴灌区域内的滴灌子管道的子管道标签信息,根据所述子管道标签信息确定相对应的总管道标签信息;
确定总监测数据中所有不对应预设PH值数据、预设水量数据以及预设气量数据的第一PH值监测数据、第一含水量监测数据以及第一含气量监测数据;
根据所有的第一PH值监测数据、第一含水量监测数据进行计算生成初步水量;
若所述第一气量监测数据与预设气量数据不对应,则判断所述第一属性为额外加气水体;
根据所述第一含气量监测数据进行计算得到水体需求值的水体,根据所述第一属性对所述初步水量进行修正得到第一水量。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根据所有的第一PH值监测数据、第一含水量监测数据进行计算生成初步水量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分别获取第一PH值监测数据、第一含水量监测数据的PH值数量和含水量数量,以及每一个第一PH值监测数据、第一含水量监测数据分别与预设PH值数据、预设水量数据的差值得到PH值差值、水量差值;
根据所有PH值数量、含水量数量进行计算得到对预设水体量值的第一偏移值,根据所有PH值差值、水量差值进行计算得到对预设水体量值的第二偏移值;
根据所述第一偏移值和第二偏移值对预设水体量值进行偏移计算处理生成初步水量;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初步水量,
Figure BDA0003614920600000061
其中,v1为初步水量,A为第一偏移权重值,α1为PH值数量,α2为含水量数量,
Figure BDA0003614920600000062
为第一数量归一化常数值,B为第二偏移权重值,βp为第p个PH值差值,gβ为PH值归一化常数值,m为PH值差值的上限值,γo为第p个水量差值,gγ为水量归一化常数值,u为水量差值的上限值,B为差值归一化常数值,v2为预设水体量值。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根据所述第一含气量监测数据进行计算得到水体需求值的水体,根据所述第一属性对所述初步水量进行修正得到第一水量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获取第一含气量监测数据的含气量数量,以及每一个第一含气量监测数据与预设含气量数据的差值得到含气量差值;
基于所述含气量数量和含气量差值生成气量需求值以及水体需求值,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水体需求值,
Figure BDA0003614920600000063
其中,j1为气量需求值,α3为含气量数量,
Figure BDA0003614920600000064
为第二数量归一化常数值,D为第三偏移权重值,δh为第h个含气量差值,gδ为气量归一化常数值,b为含气量差值的上限值,j2为含气量基准值,z为含气量和水体之间的转换值,kj为转换权重值;
若水体需求值大于所述初步水量,则将所述水体需求值所对应的水量作为第一水量;
若水体需求值小于所述初步水量,则将所述初步水量所对应的水量作为第一水量。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将第一水量的第一属性的水体通过所述滴灌总管道和滴灌子管道引流至相应的待滴灌区域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控制滴灌系统内的加气设备对第一水量的水体进行加气处理;
将加气处理后的第一水量的水体通过所述滴灌总管道和滴灌子管道引流至相应的待滴灌区域。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气量监测数据与预设气量数据对应,则判断所述第一属性为非额外加气水体;
将所述初步水量所对应的水量作为第一水量。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传感器感知技术的智能排碱层系统,通过以下模块对所述智能排碱层结构的滴灌总管道和滴灌子管道进行引流控制,具体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预先在监测区域内的排碱层处设置多个感知节点,每个感知节点用于获取相应排碱层的PH值监测数据、含水量监测数据以及含气量监测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确定模块,用于若某一个感知节点判断其PH值监测数据、含水量监测数据以及含气量监测数据中任意一个不满足预设要求,则根据每个感知节点的监测数据确定簇首节点;
生成模块,用于使簇首节点接收待滴灌区域内每个感知节点所发送的监测数据后生成总监测数据,将所述总监测数据发送至相对应的滴灌控制端,滴灌控制端基于所述监测数据生成相对应的待滴灌区域;
制作模块,用于使滴灌控制端基于所述待滴灌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滴灌系统中相应的滴灌总管道和滴灌子管道,根据所述总监测数据控制滴灌系统进行滴灌水体制作得到第一水量的水体需求值的水体;
引流模块,用于将第一水量的第一属性的水体通过所述滴灌总管道和滴灌子管道引流至相应的待滴灌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本发明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设计的所述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传感器感知技术的智能排碱层结构及系统。能够在监测区域内预先配置多个感知节点,实现对监测区域内的多个监测点进行监测,并且在PH值监测数据、含水量监测数据以及含气量监测数据中的任意一个出现问题时,本发明会根据不同的感知节点的监测数据确定相应的簇首节点,并且结合监测数据中不同的数据量值确定待滴灌区域,使得本发明能够根据数据的不同,自动的确定相应范围的待滴灌区域,以及自动的确定水体的属性的不同,实现具有针对性的土壤治理,实现基于人工智能方式的、自动化的土壤盐碱改良,并且调控土壤气体环境、改善植物根系以及土壤微生物呼吸。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确定待滴灌区域时,会结合第一土壤状况信息和第二土壤状况信息的数量值对预设滴灌半径进行调整得到待滴灌半径,使得本发明在得到待滴灌半径时所考虑的信息维度较多,使所得到的待滴灌半径能够以最差的土壤位置为圆心进行滴灌,最大化的改善相应位置处的土壤情况。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会根据第一PH值监测数据、第一含水量监测数据以及第一含气量监测数据制作不同属性的水体,并且根据第一PH值监测数据、第一含水量监测数据以及第一含气量监测数据选择不同计算量值的水体作为第一水量,使所得到的第一水量既能够满足改善土壤PH值和湿度的要求,又能够改善土壤含气量的要求,保障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每一次滴灌的过程中,都能够全方位、多方面的实现土壤的自动改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基于传感器感知技术的智能排碱层结构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3为基于传感器感知技术的智能排碱层结构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4为基于传感器感知技术的智能排碱层系统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包含A、B和C”、“包含A、B、C”是指A、B、C三者都包含,“包含A、B或C”是指包含A、B、C三者之一,“包含A、B和/或C”是指包含A、B、C三者中任1个或任2个或3个。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中,“与A对应的B”、“与A相对应的B”、“A与B相对应”或者“B与A相对应”,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他信息确定B。A与B的匹配,是A与B的相似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应用场景示意图,本发明会在被监测的盐碱地带、盐碱区域设置多个感知节点,每个感知节点会包括多个监测设备、传感器等等。在盐碱地带、盐碱区域大多会种植相应的植被。感知节点可以是设置于盐碱地带、盐碱区域的排碱层处,感知节点不仅会包括监测设备、传感器,还会包括相应的通讯传输模块,进行监测数据的传输。通过监测设备、传感器可以采集盐碱地带的PH值、含水量、含气量、孔隙度、有机物组分、无机物组分及有害侵蚀性离子等信息,实现盐碱地带的智能数据监测。在盐碱地带会设置多个滴灌控制端,多个滴灌控制端可以分别与相应区域的感知节点通过通讯模块连接。
每个感知节点可以包括两个通讯模块,即近距离通讯模块和远距离通讯模块,距离通讯模块例如具有跳转传输功能的zigbee数据传输模块,远距离通讯模块可以是4G网络传输模块、5G网络传输模块等等,任意两个在近距离传输范围之内的感知节点之间可以通过zigbee数据传输模块进行数据传输,感知节点可以通过zigbee数据传输模块、4G网络传输模块以及5G网络传输模块中的任意一个与滴灌控制端连接。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传感器感知技术的智能排碱层结构,如图2所示,通过以下步骤对所述智能排碱层结构的滴灌总管道和滴灌子管道进行引流控制,具体包括:
步骤S110、预先在监测区域内的排碱层处设置多个感知节点,每个感知节点用于获取相应排碱层的PH值监测数据、含水量监测数据以及含气量监测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被监测的盐碱地带、盐碱区域可以理解为是监测区域,本发明会在监测区域内的排碱层处设置多个感知节点,此时的感知节点可以是均匀分布的,进而可以使得以最少的感知节点采集较大范围的监测区域的目的,本发明会采集相应排碱层的PH值监测数据、含水量监测数据以及含气量监测数据中的至少一个。由PH值监测数据、含水量监测数据以及含气量监测数据构成感知节点所监测、采集的监测数据。例如采集PH值监测数据、含水量监测数据以及含气量监测数据的传感器可以是PH值传感器、含水量传感器、含气传感器。
步骤S120、若某一个感知节点判断其PH值监测数据、含水量监测数据以及含气量监测数据中任意一个不满足预设要求,则根据每个感知节点的监测数据确定簇首节点。此时则存在部分区域、地块的突然已经出现了差的情况,不易于植物的生长,所以此时会根据多个感知节点的监测数据确定簇首节点。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步骤S120具体包括:
步骤S1201、感知节点将所得到的PH值监测数据、含水量监测数据以及含气量监测数据分别与预设PH值数据、预设水量数据以及预设气量数据比对。在盐碱地带,PH值、含水以及含气量是最容易不达标的因素,所以本发明中的感知节点会自动将所得到的PH值监测数据、含水量监测数据以及含气量监测数据分别与预设PH值数据、预设水量数据以及预设气量数据比对,预设PH值数据、预设水量数据以及预设气量数据可以是工作人员、用户主动设置的。
步骤S1202、若PH值监测数据、含水量监测数据以及含气量监测数据中至少一个与预设PH值数据、预设水量数据以及预设气量数据不对应,则生成数据请求信息。则此时某一个感知节点的至少一种数值存在问题,所以此时会生成相应的数据请求信息,使得多个感知节点能够根据数据请求信息进行相互之间的交互。
如果PH值监测数据大于预设PH值数据,则此时PH值监测数据与预设PH值数据不对应;
如果含水量监测数据小于预设水量数据,则此时含水量监测数据与预设水量数据不对应;
如果含气量监测数据小于预设气量数据,则此时含气量监测数据与预设气量数据不对应。
步骤S1203、感知节点基于其所连接的数据跳转传输模块将数据请求信息发送至第一感知区域内的所有其他感知节点。本发明会在某一个感知节点处设置据跳转传输模块,使得本发明不需通过滴灌控制端即能够实现不同的感知节点之间的数据交互。每一个第一感知区域可以是预先划分的,监测区域会被工作人员预先划分为多个第一感知区域。
步骤S1204、感知节点在接收其他感知节点发送的监测数据后计算每个感知节点所对应的土壤状况信息,根据所述土壤状况信息确定簇首节点,并将所述簇首节点的节点标签信息发送至第一感知区域内的所有其他感知节点。第一感知区域的感知节点在接收其他感知节点发送的监测数据后计算每个感知节点所对应的土壤状况信息,土壤状况信息越差,则证明相应的感知节点所需要水体的量值、影响越大,所以此时根据土壤状况信息确定簇首节点,此时可以通过跳变传输的方式将簇首节点的节点标签信息分别发送至第一感知区域内的所有其他感知节点,使得其他感知节点确定簇首节点。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1204具体包括:
对PH值监测数据、含水量监测数据以及含气量监测数据中都满足预设要求的感知节点配置第一土壤状况信息。在实际的工作场景中,由于地形、地貌等天气多种原因的影响,第一感知区域内的部分位置的PH值、含水量以及含气量可能都是不同的,所以此时第一感知区域内的部分感知节点的PH值监测数据、含水量监测数据以及含气量监测数据都满足预设要求,所以此时会对相应的感知节点配置第一土壤状况信息,第一土壤状况信息可以理解为是该位置的土壤是满足相应要求的。
获取PH值监测数据、含水量监测数据以及含气量监测数据中至少一个不满足预设要求的感知节点。在存在不满足预设要求的感知节点时,则证明相应位置处的至少一个数据是不符合要求的,此时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相应感知节点所对应的第二土壤状况信息,
Figure BDA0003614920600000121
其中,x1为第二土壤状况信息,kp为PH值权重值,p1为PH值监测数据,gp为PH值归一化值,kh为含水量权重值,h1为含水量监测数据,gh为含水量归一化值,kq为含气量权重值,q1为含气量监测数据,gq为含气量归一化值。
第二土壤状况信所对应的数值越大,则证明相应的突然越不满足要求,所以PH值监测数据p1是与第二土壤状况信息成正比的,本发明会分别通过PH值归一化值gp、含水量归一化值gh以及含气量归一化值gq对PH值监测数据p1、含水量监测数据h1以及含气量监测数据q1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分别加权得到最终的第二土壤状况信息。
将最大的第二土壤状况信息所对应的感知节点作为簇首节点,获取所述簇首节点的节点标签信息发送至第一感知区域内的所有其他感知节点。本发明会将最大的第二土壤状况信息所对应的感知节点作为簇首节点,该种方式使得本发明能够以土壤最差的位置为簇首节点。
其他感知节点将各自的监测数据发送至与节点标签信息对应的簇首节点。此时其他感知节点将各自的监测数据发送至簇首节点,通过簇首节点将监测数据进行统一的发送。
步骤S130、簇首节点接收待滴灌区域内每个感知节点所发送的监测数据后生成总监测数据,将所述总监测数据发送至相对应的滴灌控制端,滴灌控制端基于所述监测数据生成相对应的待滴灌区域。簇首节点会接收每个感知节点所发送的监测数据后得到相应的总监测数据,此时会对总监测数据进行打包处理,并将总监测数据发送至相对应的滴灌控制端。可以这样理解,簇首节点所对应的位置可以看作是滴灌的中心点,进而使得簇首节点所对应的区域为中心位置,使得其四周的区域能够被充分灌溉。滴灌控制端会根据监测数据确定相对应的待滴灌区域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130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总监测数据得到每个感知节点所发送的监测数据,以及所有感知节点的土壤状况信息。
统计第一土壤状况信息和第二土壤状况信息的数量值。本发明会对所有感知节点的第一土壤状况信息和第二土壤状况信息进行统计,如果第二土壤状况信息越多,则整体的土壤状况越差。如果第一土壤状况信息越多,则相应的整体的土壤状况越好。
将簇首节点和/或感知节点所对应的第二土壤状况信息与预设土壤状况信息比对得到半径幅度调整系数。本发明可以将第二土壤状况信息与预设土壤状况信息比对,如果第二土壤状况信息与预设土壤状况信息相差越大,则证明土壤越差,此时相应的半径幅度调整系数就越大。
根据所述半径幅度调整系数、第一土壤状况信息和第二土壤状况信息的数量值对预设滴灌半径进行调整得到待滴灌半径,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待滴灌半径,
Figure BDA0003614920600000131
其中,r1为待滴灌半径,r2为预设滴灌半径,
Figure BDA0003614920600000132
为第i个簇首节点和/或感知节点的第二土壤状况信息,
Figure BDA0003614920600000133
为第i个簇首节点和/或感知节点的预设土壤状况信息,n为簇首节点和/或感知节点的上限值,x2为预设土壤状况信息,y为半径计算常数值,s1为第一土壤状况信息的数量值,s2为第二土壤状况信息的数量值,kr为半径权重值。本发明可以通过
Figure BDA0003614920600000134
得到所有的第二土壤状况信息与预设土壤状况信息的比对的差值之和,如果
Figure BDA0003614920600000135
越大,则相对应的半径幅度调整系数越大,
Figure BDA0003614920600000141
为半径幅度调整系数。本发明会结合第一土壤状况信息和第二土壤状况信息的数量值对预设滴灌半径进行调整得到待滴灌半径,第二土壤状况信息的数量值越多则相对应的待滴灌半径越大。预设滴灌半径r2可以是预先设置的。
确定所述簇首节点四周的感知节点的位置生成圆形区域或扇形区域,以所述簇首节点的位置为原点,基于所述待滴灌半径确定所述圆形区域或扇形区域的半径得到待滴灌区域。本发明会根据簇首节点四周的感知节点的位置生成圆形区域或扇形区域,因为簇首节点可能是一个边缘的节点,所以此时其可能会形成一个扇形的区域,在大多数场景下,会根据簇首节点四周的感知节点的生成圆形区域。本发明会将簇首节点的位置为原点,根据待滴灌半径确定圆形区域或扇形区域的半径得到相对应的待滴灌区域,该待滴灌区域即为需要进行滴灌的土地的范围。
步骤S140、滴灌控制端基于所述待滴灌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滴灌系统中相应的滴灌总管道和滴灌子管道,根据所述总监测数据控制滴灌系统进行滴灌水体制作得到第一水量的第一属性的水体。滴灌控制端会根据滴灌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滴灌系统中相应的滴灌总管道和滴灌子管道,在监测区域内会预先设置多个滴灌总管道和滴灌子管道,多个滴灌总管道分别与水箱连接,每个滴灌总管道分别与多个滴灌子管道连接,滴灌总管道和滴灌子管道分别设置有相应的总水阀和子水阀。本发明会根据总监测数据确定滴灌水体制的量值以及水体的属性,使得所制作的水体量值和属性符合当前的滴灌需求。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140具体包括:
确定位于待滴灌区域内的滴灌子管道的子管道标签信息,根据所述子管道标签信息确定相对应的总管道标签信息。本发明会首先确定待滴灌区域内的滴灌子管道的子管道标签信息,不同的子管道会具有与其唯一对应的子管道标签信息,此时本发明会确定待滴灌区域内所有的滴灌子管道的子管道标签信息。一般来说,一个子管道会与一个总管道连通,所以可以根据子管道标签信息确定相对应的总管道标签信息,每个子管道标签信息与总管道标签信息可以是预先对应设置的。
确定总监测数据中所有不对应预设PH值数据、预设水量数据以及预设气量数据的第一PH值监测数据、第一含水量监测数据以及第一含气量监测数据。本发明首先会确定所有感知节点中不满足预设PH值数据、预设水量数据以及预设气量数据的相应数据,进而得到每个感知节点的位置处的PH值、水量以及气量的数据值。
根据所有的第一PH值监测数据、第一含水量监测数据进行计算生成初步水量。本发明首先会根据第一PH值监测数据、第一含水量监测数据进行初步的计算,得到初步水量,初步水量可以看作是对相应区域内的土壤进行改善所需要的水量。因为突然的PH值、含水量的改善仅与水体的量值存在关系,所以此时可以根据第一PH值监测数据、第一含水量监测数据进行初步水量的计算。
若所述第一气量监测数据与预设气量数据不对应,则判断所述第一属性为额外加气水体。如果第一气量监测数据与预设气量数据不对应,则此时土壤的含气量较少,此时需要对水体进行加气处理,即第一属性为额外加气水体。水体的含气比例、含气量一般是固定的。
根据所述第一含气量监测数据进行计算得到水体需求值的水体,根据所述第一属性对所述初步水量进行修正得到第一水量。本发明会根据第一含气量监测数据进行计算得到水体需求值的水体,并且根据第一属性对所述初步水量进行修正得到第一水量,使得修正后的第一水量既能够满足对土壤PH值和含水量的需求,又能够满足土壤对含气量的需求。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具体包括:
分别获取第一PH值监测数据、第一含水量监测数据的PH值数量和含水量数量,以及每一个第一PH值监测数据、第一含水量监测数据分别与预设PH值数据、预设水量数据的差值得到PH值差值、水量差值。
本发明会分别得到所有的感知节点的第一PH值监测数据、第一含水量监测数据,并将第二土壤状况信息所对应的第一PH值监测数据、第一含水量监测数据与与预设PH值数据、预设水量数据的差值得到PH值差值、水量差值,PH值差值、水量差值越大,则土壤改变需求越大。PH值数量和含水量数量越大,则证明感知节点越多,所需要的水体就越多。一般情况下,PH值数量和含水量数量是相同的。
根据所有PH值数量、含水量数量进行计算得到对预设水体量值的第一偏移值,根据所有PH值差值、水量差值进行计算得到对预设水体量值的第二偏移值。本发明会预先设置预设水体量值,预设水体量值可以看做是在依次灌溉时水体的最少量值,通过PH值数量、含水量数量进行计算得到对预设水体量值的第一偏移值,如果PH值数量、含水量数量越大,则相对应的第一偏移值就越大,所计算的初步水量就会越大。通过PH值差值、水量差值进行计算得到对预设水体量值的第二偏移值,如果PH值差值、水量差值越大,则相对应的第二偏移值就越大,所计算的初步水量就会越大。
根据所述第一偏移值和第二偏移值对预设水体量值进行偏移计算处理生成初步水量。本发明会结合第一偏移值和第二偏移值对预设水体量值进行偏移计算处理,使得所计算的初步水量参考了监测数据的数量和差值等多个维度的信息,使得所计算的初步水量更适宜当前的计算场景。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初步水量,
Figure BDA0003614920600000161
其中,v1为初步水量,A为第一偏移权重值,α1为PH值数量,α2为含水量数量,
Figure BDA0003614920600000169
为第一数量归一化常数值,B为第二偏移权重值,βw为第w个PH值差值,gβ为PH值归一化常数值,m为PH值差值的上限值,γo为第p个水量差值,gγ为水量归一化常数值,u为水量差值的上限值,B为差值归一化常数值,v2为预设水体量值。本发明会根据
Figure BDA0003614920600000162
得到第一偏移值,会根据
Figure BDA0003614920600000163
得到第二偏移值,通过
Figure BDA0003614920600000164
可以对α12归一化处理,通过gβ可以对
Figure BDA0003614920600000165
归一化处理,通过gγ可以对
Figure BDA0003614920600000166
归一化处理。通过以上方式,可以得到初步水量,此时的初步水量参考了土壤的PH值和水体量值两个维度。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根据所述第一含气量监测数据进行计算得到水体需求值的水体,根据所述第一属性对所述初步水量进行修正得到第一水量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获取第一含气量监测数据的含气量数量,以及每一个第一含气量监测数据与预设含气量数据的差值得到含气量差值。本发明在得到初步水量后,会得到含气量数量以及含气量差值,如果含气量数量越多,则证明需要浇灌的水体的范围越大,含气量差值越大,则气越严重。
基于所述含气量数量和含气量差值生成气量需求值以及水体需求值,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水体需求值,
Figure BDA0003614920600000167
其中,j1为气量需求值,α3为含气量数量,
Figure BDA0003614920600000168
为第二数量归一化常数值,D为第三偏移权重值,δh为第h个含气量差值,gδ为气量归一化常数值,b为含气量差值的上限值,j2为含气量基准值,z为含气量和水体之间的转换值,kj为转换权重值。在单位体积下的水体中,含气量往往是定量的,所以本发明需要计算、得到气量需求值,然后结合气量需求值得到相应的水体需求值。一般来说,气量需求值和水体需求值之间都是成比例的。通过
Figure BDA0003614920600000171
可以得到含气量数量对水体需求值的影响,通过
Figure BDA0003614920600000172
可以得到含气量差值对水体需求值的影响,含气量基准值j2可以是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的,即在每一次需要对土壤进行加气时的最小数值。
Figure BDA0003614920600000173
Figure BDA0003614920600000174
越大,则气量需求值j1越大。
若水体需求值大于所述初步水量,则将所述水体需求值所对应的水量作为第一水量。此时水体需求值所对应的数值能够满足气量需求值的需求,但是初步水量内添加气体后并无法满足气量需求值的需求,所以此时需要将水体需求值所对应的水量作为第一水量,实现对初步水量的修正,使得水体需求值所对应的量值的水体既能够满足PH值调整、湿度调整,又能够满足含气量调整。
若水体需求值小于所述初步水量,则将所述初步水量所对应的水量作为第一水量。此时水体需求值、初步水量所对应的数值都能够满足气量需求值的需求,但是水体需求值所对应的数值并无法满足对土壤PH值、湿度值进行调整的需求,所以此时需要将初步水量所对应的水量作为第一水量,使得初步水量所对应的量值的水体既能够满足PH值调整、湿度调整,又能够满足含气量调整。
步骤S150、将第一水量的第一属性的水体通过所述滴灌总管道和滴灌子管道引流至相应的待滴灌区域。本发明会将相应量值、水性的水体引流至滴灌总管道和滴灌子管道,通过对滴灌总管道和滴灌子管道的总水阀和子水阀进行控制,进而使得进行引流的滴灌总管道和滴灌子管道进行引流工作。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150具体包括:
控制滴灌系统内的加气设备对第一水量的水体进行加气处理。控制滴灌系统内至少包括储水罐、加气设备等装置,通过加气设备对储水罐内的水体进行加气处理,此时加气设备会对第一水量的水体进行加气处理。
将加气处理后的第一水量的水体通过所述滴灌总管道和滴灌子管道引流至相应的待滴灌区域。在加气过程中,可以是水泵将储水罐内的水体引流至加气设备中进行加气处理,对水体加气口通过滴灌总管道和滴灌子管道引流至相应的待滴灌区域,实现灌溉。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气量监测数据与预设气量数据对应,则判断所述第一属性为非额外加气水体。在实际的工作场景中,可能会出现第一气量监测数据与预设气量数据对应,即此时的土壤中并不缺气,此时的水体为非额外加气水体,此时则不需要对水体进行加气即可引流至灌溉处。
将所述初步水量所对应的水量作为第一水量。此时无需进行水体需求值的计算,可以直接将初步水量所对应的水量作为第一水量,工作人员可以酌情进行加气处理,或者是不进行加气处理。
为了实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传感器感知技术的智能排碱层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传感器感知技术的智能排碱层系统,如图4所示,具体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预先在监测区域内的排碱层处设置多个感知节点,每个感知节点用于获取相应排碱层的PH值监测数据、含水量监测数据以及含气量监测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确定模块,用于若某一个感知节点判断其PH值监测数据、含水量监测数据以及含气量监测数据中任意一个不满足预设要求,则根据每个感知节点的监测数据确定簇首节点;
生成模块,用于使簇首节点接收待滴灌区域内每个感知节点所发送的监测数据后生成总监测数据,将所述总监测数据发送至相对应的滴灌控制端,滴灌控制端基于所述监测数据生成相对应的待滴灌区域;
制作模块,用于使滴灌控制端基于所述待滴灌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滴灌系统中相应的滴灌总管道和滴灌子管道,根据所述总监测数据控制滴灌系统进行滴灌水体制作得到第一水量的水体需求值的水体;
引流模块,用于将第一水量的第一属性的水体通过所述滴灌总管道和滴灌子管道引流至相应的待滴灌区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
其中,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存储介质,也可以是通信介质。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例如,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s,简称: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用户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通信设备中。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执行指令,该执行指令存储在存储介质中。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存储介质读取该执行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执行指令使得设备实施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
在上述终端或者服务器的实施例中,应理解,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基于传感器感知技术的智能排碱层结构,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对所述智能排碱层结构的滴灌总管道和滴灌子管道进行引流控制,具体包括:
预先在监测区域内的排碱层处设置多个感知节点,每个感知节点用于获取相应排碱层的PH值监测数据、含水量监测数据以及含气量监测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若某一个感知节点判断其PH值监测数据、含水量监测数据以及含气量监测数据中任意一个不满足预设要求,则根据每个感知节点的监测数据确定簇首节点;
簇首节点接收待滴灌区域内每个感知节点所发送的监测数据后生成总监测数据,将所述总监测数据发送至相对应的滴灌控制端,滴灌控制端基于所述监测数据生成相对应的待滴灌区域;
滴灌控制端基于所述待滴灌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滴灌系统中相应的滴灌总管道和滴灌子管道,根据所述总监测数据控制滴灌系统进行滴灌水体制作得到第一水量的第一属性的水体;
将第一水量的第一属性的水体通过所述滴灌总管道和滴灌子管道引流至相应的待滴灌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传感器感知技术的智能排碱层结构,其特征在于,
若某一个感知节点判断其PH值监测数据、含水量监测数据以及含气量监测数据中任意一个不满足预设要求,则根据每个感知节点的监测数据确定簇首节点以及簇首节点所对应的待滴灌区域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感知节点将所得到的PH值监测数据、含水量监测数据以及含气量监测数据分别与预设PH值数据、预设水量数据以及预设气量数据比对;
若PH值监测数据、含水量监测数据以及含气量监测数据中至少一个与预设PH值数据、预设水量数据以及预设气量数据不对应,则生成数据请求信息;
感知节点基于其所连接的数据跳转传输模块将数据请求信息发送至第一感知区域内的所有其他感知节点;
感知节点在接收其他感知节点发送的监测数据后计算每个感知节点所对应的土壤状况信息,根据所述土壤状况信息确定簇首节点,并将所述簇首节点的节点标签信息发送至第一感知区域内的所有其他感知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传感器感知技术的智能排碱层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感知节点在接收其他感知节点发送的监测数据后计算每个感知节点所对应的土壤状况信息,根据所述土壤状况信息确定簇首节点,并将所述簇首节点的节点标签信息发送至第一感知区域内的所有其他感知节点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对PH值监测数据、含水量监测数据以及含气量监测数据中都满足预设要求的感知节点配置第一土壤状况信息;
获取PH值监测数据、含水量监测数据以及含气量监测数据中至少一个不满足预设要求的感知节点,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相应感知节点所对应的第二土壤状况信息,
Figure FDA0003614920590000021
其中,x1为第二土壤状况信息,kp为PH值权重值,p1为PH值监测数据,gp为PH值归一化值,kh为含水量权重值,h1为含水量监测数据,gh为含水量归一化值,kq为含气量权重值,q1为含气量监测数据,gq为含气量归一化值;
将最大的第二土壤状况信息所对应的感知节点作为簇首节点,获取所述簇首节点的节点标签信息发送至第一感知区域内的所有其他感知节点;
其他感知节点将各自的监测数据发送至与节点标签信息对应的簇首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传感器感知技术的智能排碱层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簇首节点接收待滴灌区域内每个感知节点所发送的监测数据后生成总监测数据,将所述总监测数据发送至相对应的滴灌控制端,滴灌控制端基于所述监测数据生成相对应的待滴灌区域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总监测数据得到每个感知节点所发送的监测数据,以及所有感知节点的土壤状况信息;
统计第一土壤状况信息和第二土壤状况信息的数量值;
将簇首节点和/或感知节点所对应的第二土壤状况信息与预设土壤状况信息比对得到半径幅度调整系数;
根据所述半径幅度调整系数、第一土壤状况信息和第二土壤状况信息的数量值对预设滴灌半径进行调整得到待滴灌半径,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待滴灌半径,
Figure FDA0003614920590000022
其中,r1为待滴灌半径,r2为预设滴灌半径,
Figure FDA0003614920590000031
为第i个簇首节点和/或感知节点的第二土壤状况信息,
Figure FDA0003614920590000032
为第i个簇首节点和/或感知节点的预设土壤状况信息,n为簇首节点和/或感知节点的上限值,x2为预设土壤状况信息,y为半径计算常数值,s1为第一土壤状况信息的数量值,s2为第二土壤状况信息的数量值,kr为半径权重值;
确定所述簇首节点四周的感知节点的位置生成圆形区域或扇形区域,以所述簇首节点的位置为原点,基于所述待滴灌半径确定所述圆形区域或扇形区域的半径得到待滴灌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传感器感知技术的智能排碱层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滴灌控制端基于所述待滴灌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滴灌系统中相应的滴灌总管道和滴灌子管道,根据所述总监测数据控制滴灌系统进行滴灌水体制作得到第一水量的第一属性的水体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确定位于待滴灌区域内的滴灌子管道的子管道标签信息,根据所述子管道标签信息确定相对应的总管道标签信息;
确定总监测数据中所有不对应预设PH值数据、预设水量数据以及预设气量数据的第一PH值监测数据、第一含水量监测数据以及第一含气量监测数据;
根据所有的第一PH值监测数据、第一含水量监测数据进行计算生成初步水量;
若所述第一气量监测数据与预设气量数据不对应,则判断所述第一属性为额外加气水体;
根据所述第一含气量监测数据进行计算得到水体需求值的水体,根据所述第一属性对所述初步水量进行修正得到第一水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传感器感知技术的智能排碱层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根据所有的第一PH值监测数据、第一含水量监测数据进行计算生成初步水量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分别获取第一PH值监测数据、第一含水量监测数据的PH值数量和含水量数量,以及每一个第一PH值监测数据、第一含水量监测数据分别与预设PH值数据、预设水量数据的差值得到PH值差值、水量差值;
根据所有PH值数量、含水量数量进行计算得到对预设水体量值的第一偏移值,根据所有PH值差值、水量差值进行计算得到对预设水体量值的第二偏移值;
根据所述第一偏移值和第二偏移值对预设水体量值进行偏移计算处理生成初步水量;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初步水量,
Figure FDA0003614920590000041
其中,v1为初步水量,A为第一偏移权重值,α1为PH值数量,α2为含水量数量,
Figure FDA0003614920590000042
为第一数量归一化常数值,B为第二偏移权重值,βp为第p个PH值差值,gβ为PH值归一化常数值,m为PH值差值的上限值,γo为第p个水量差值,gγ为水量归一化常数值,u为水量差值的上限值,B为差值归一化常数值,v2为预设水体量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传感器感知技术的智能排碱层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根据所述第一含气量监测数据进行计算得到水体需求值的水体,根据所述第一属性对所述初步水量进行修正得到第一水量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获取第一含气量监测数据的含气量数量,以及每一个第一含气量监测数据与预设含气量数据的差值得到含气量差值;
基于所述含气量数量和含气量差值生成气量需求值以及水体需求值,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水体需求值,
Figure FDA0003614920590000043
其中,j1为气量需求值,α3为含气量数量,
Figure FDA0003614920590000044
为第二数量归一化常数值,D为第三偏移权重值,δh为第h个含气量差值,gδ为气量归一化常数值,b为含气量差值的上限值,j2为含气量基准值,z为含气量和水体之间的转换值,kj为转换权重值;
若水体需求值大于所述初步水量,则将所述水体需求值所对应的水量作为第一水量;
若水体需求值小于所述初步水量,则将所述初步水量所对应的水量作为第一水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传感器感知技术的智能排碱层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将第一水量的第一属性的水体通过所述滴灌总管道和滴灌子管道引流至相应的待滴灌区域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控制滴灌系统内的加气设备对第一水量的水体进行加气处理;
将加气处理后的第一水量的水体通过所述滴灌总管道和滴灌子管道引流至相应的待滴灌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传感器感知技术的智能排碱层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气量监测数据与预设气量数据对应,则判断所述第一属性为非额外加气水体;
将所述初步水量所对应的水量作为第一水量。
10.基于传感器感知技术的智能排碱层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模块对所述智能排碱层结构的滴灌总管道和滴灌子管道进行引流控制,具体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预先在监测区域内的排碱层处设置多个感知节点,每个感知节点用于获取相应排碱层的PH值监测数据、含水量监测数据以及含气量监测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确定模块,用于若某一个感知节点判断其PH值监测数据、含水量监测数据以及含气量监测数据中任意一个不满足预设要求,则根据每个感知节点的监测数据确定簇首节点;
生成模块,用于使簇首节点接收待滴灌区域内每个感知节点所发送的监测数据后生成总监测数据,将所述总监测数据发送至相对应的滴灌控制端,滴灌控制端基于所述监测数据生成相对应的待滴灌区域;
制作模块,用于使滴灌控制端基于所述待滴灌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滴灌系统中相应的滴灌总管道和滴灌子管道,根据所述总监测数据控制滴灌系统进行滴灌水体制作得到第一水量的水体需求值的水体;
引流模块,用于将第一水量的第一属性的水体通过所述滴灌总管道和滴灌子管道引流至相应的待滴灌区域。
CN202210443249.4A 2022-04-25 2022-04-25 基于传感器感知技术的智能排碱层结构及系统 Active CN1149029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43249.4A CN114902936B (zh) 2022-04-25 2022-04-25 基于传感器感知技术的智能排碱层结构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43249.4A CN114902936B (zh) 2022-04-25 2022-04-25 基于传感器感知技术的智能排碱层结构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02936A true CN114902936A (zh) 2022-08-16
CN114902936B CN114902936B (zh) 2022-12-27

Family

ID=82764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43249.4A Active CN114902936B (zh) 2022-04-25 2022-04-25 基于传感器感知技术的智能排碱层结构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0293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68713A (zh) * 2023-05-25 2023-10-13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感知的盐碱土壤改良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1006A (zh) * 2010-01-18 2010-08-11 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土壤湿度传感器网络系统及土壤湿度信息的获取方法
CN103973618A (zh) * 2014-04-22 2014-08-06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精细农业无线传感网信号盲检测方法
CN104297452A (zh) * 2014-10-30 2015-01-21 安徽农业大学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土壤墒情数据预处理方法
CN104705169A (zh) * 2015-03-17 2015-06-17 沧州银龙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智能节水渗灌及排水系统
US20150273545A1 (en) * 2012-10-18 2015-10-01 Englobe Corp. Salt-impacted soil treatment process and system for remediating a salt-impacted soil
CN205005642U (zh) * 2015-09-24 2016-02-03 洛阳航凌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农业灌溉监控系统
US20160202679A1 (en) * 2015-01-08 2016-07-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utomated irrigation control system
CN106359001A (zh) * 2016-08-30 2017-02-01 山东胜伟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盐碱地控盐体系
CN208724596U (zh) * 2018-05-03 2019-04-12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一种智能滴灌控制系统
CN114026984A (zh) * 2021-11-05 2022-02-11 成都天本地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盐碱地改良覆盖浸洗装置及盐碱地改良工程作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1006A (zh) * 2010-01-18 2010-08-11 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土壤湿度传感器网络系统及土壤湿度信息的获取方法
US20150273545A1 (en) * 2012-10-18 2015-10-01 Englobe Corp. Salt-impacted soil treatment process and system for remediating a salt-impacted soil
CN103973618A (zh) * 2014-04-22 2014-08-06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精细农业无线传感网信号盲检测方法
CN104297452A (zh) * 2014-10-30 2015-01-21 安徽农业大学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土壤墒情数据预处理方法
US20160202679A1 (en) * 2015-01-08 2016-07-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utomated irrigation control system
CN104705169A (zh) * 2015-03-17 2015-06-17 沧州银龙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智能节水渗灌及排水系统
CN205005642U (zh) * 2015-09-24 2016-02-03 洛阳航凌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农业灌溉监控系统
CN106359001A (zh) * 2016-08-30 2017-02-01 山东胜伟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盐碱地控盐体系
CN208724596U (zh) * 2018-05-03 2019-04-12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一种智能滴灌控制系统
CN114026984A (zh) * 2021-11-05 2022-02-11 成都天本地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盐碱地改良覆盖浸洗装置及盐碱地改良工程作业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68713A (zh) * 2023-05-25 2023-10-13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感知的盐碱土壤改良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02936B (zh) 2022-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ukal et al. Improving water productivity of wheat-based cropping systems in South Asia for sustained productivity
Tuong et al. Rice production in water-scarce environments
CN108094370A (zh) 灌溉控制方法及装置
Li et al. Development of “water-suitable” agriculture based on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irrigation water demand
CN114902936B (zh) 基于传感器感知技术的智能排碱层结构及系统
Zhang et al. Assessment of efficiency and potentiality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in Central Asia
Ahmed et al. Analysis of water footprints of rainfed and irrigated crops in Sudan
CN109345105A (zh) 一种多水源灌区灌溉用水量复核方法
CN114965941A (zh) 一种盐碱土壤理化特性多尺度智能感知方法及系统
Martínez-Alvarez et al. Adaptive strategies of on-farm water management under water supply constraints in south-eastern Spain
CN108966722A (zh) 一种应用四维改良法进行盐碱地改良的方法
Nasibov et al. APPLIC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WATER-SAVING TECHNOLOGIES
CN101575225B (zh) 富营养化水在提高草坪植物光合能力方面的应用
Eaton Formulas for Estimating Leaching and Gypsum Requirements of Irrigation Waters.
Murray-Darling Basin Commission et al. Dryland salinity management in the Murray-Darling Basin
CN113243181B (zh) 盆栽连茬施肥方法及土壤微生物菌群网络中心的确定方法
Wang et al. Dry cropland changes in China's Three Gorges Reservoir Region during the period 1990 to 2015
Masasi Groundwater-Based Irrigation in the US–Challenges and Progress
CN117474315B (zh) 基于风险期与水土气微环境的稻田碳氮磷控水减排方法
Mallah et al. Evaluation of irrigation hydro-module of major plants of cropping pattern to reduce water stress and optimize agricultural water consumption in Honam sub-catchment
Ningrum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FUZZY MEMBERSHIP FUNCTION TO DETERMINNE AUTOMATIC WATERINNG TIME
CN208768585U (zh) 沼渣沼液智能灌溉系统
CN209345720U (zh) 一种用于镉污染土壤中的滴灌系统
CN115018163A (zh) 一种基于对作物根系预测与分析的灌溉方法及系统
Perera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moisture deficit and productivity of paddy lands in a major irrigation system in Intermediate zone of Sri Lank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