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00462A - 一种路由匹配方法、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路由匹配方法、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00462A
CN114900462A CN202210353601.5A CN202210353601A CN114900462A CN 114900462 A CN114900462 A CN 114900462A CN 202210353601 A CN202210353601 A CN 202210353601A CN 114900462 A CN114900462 A CN 1149004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msi
route
node
tunnel
rou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5360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经荣
胡华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9004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004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6Multipoint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4Organization of routing tab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04L45/745Address table lookup; Address filt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04L45/745Address table lookup; Address filtering
    • H04L45/748Address table lookup; Address filtering using longest matching prefix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路由匹配方法及装置,提高组播加入效率以及降低资源开销。方法包括:第一运营商边缘PE节点接收来自第二PE节点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进行包含匹配,包含匹配包括将获取的组播源组信息与获取的N1个选择式运营商组播服务接口S‑PMSI自动发现AD路由进行匹配,组播源组信息包括组播源S1和组播组G1,N1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N1个S‑PMSI AD路由包括第一S‑PMSI AD路由和第二S‑PMSI AD路由,第一S‑PMSI AD路由包含至少一个通配符,第二S‑PMSI AD路由包括S1和G1;第一PE节点根据指示信息,对与组播源组信息匹配的N2个S‑PMSI AD路由进行处理,以加入与第二PE节点之间的N2个隧道,N2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N1,N2个隧道中的一个隧道与N2个S‑PMSI AD路由中的一个S‑PMSI AD路由对应。

Description

一种路由匹配方法、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是于2020年5月14日提交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CN202010408957.5、发明名称为“一种路由匹配方法、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是一种路由匹配方法、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选择式运营商组播服务接口(selective provider multicast serviceinterface,S-PMSI)自动发现(Auto-discovery,AD)路由是组播虚拟专用网(MulticastVirtual Private Network,MVPN)的一个重要信令。在运营商边缘(provider edge,PE)节点上“匹配处理”S-PMSI AD路由是MVPN的一个关键步骤,适应于MVPN中的资源预留协议-流量工程(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Traffic Engineer,RSVP-TE)、标签分发协议的组播扩展(multicast extension of Label Distribute Protocol,mLDP)、位索引显式复制(bit index explicit replication,BIER)隧道等多种场合。
RFC6625提出通过“最长匹配(longest-match)”原则来确定与组播源组信息匹配的S-PMSI AD路由,即叶子节点加入与组播源组信息对应的根据最长匹配原则确定的S-PMSI AD路由对应的隧道,并从该隧道接收组播数据流。但这种方法会存在组播加入效率较低且资源开销较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路由匹配方法、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提高组播加入效率以及降低资源开销。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路由匹配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一PE节点,具体包括如下步骤:第一PE节点接收来自第二PE节点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进行包含匹配,包含匹配包括将获取的组播源组信息与获取的N1个选择式运营商组播服务接口S-PMSI AD路由进行匹配。其中,组播源组信息包括组播源S1和组播组G1,N1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N1个S-PMSI AD路由包括第一S-PMSI AD路由和第二S-PMSI AD路由,第一S-PMSI AD路由包含至少一个通配符,第二S-PMSI AD路由包括S1和G1。也就是说,一个组播源组信息能够与具有包含关系的至少两个S-PMSI AD路由进行匹配。所谓具有包含关系是指该组播源组信息除了与包括该组播源组信息的S-PMSI AD路由匹配以外,还可以与至少一个包括通配符的S-PMSI AD路由匹配。第一PE节点根据指示信息,对与组播源组信息匹配的N2个S-PMSI AD路由进行处理,以加入与第二PE节点之间的N2个隧道,N2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N1,N2个隧道中的一个隧道与N2个S-PMSI AD路由中的一个S-PMSI AD路由对应。由于通过“包含匹配”,第一PE节点不仅仅能够让组播源组信息匹配上具有包含关系的N2个S-PMSI AD路由,还能够让第一PE节点加入与第二PE节点之间的N2个隧道。相对于传统的“最长匹配”原则,根据“包含匹配”原则能够实现第二PE节点只需要建立一次与第一S-PMSI AD路由对应的隧道即可,无需在有新的组播加入的时候重复建立,所以提高组播加入效率,降低资源的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PE节点接收所述第二PE节点发送的与N1个S-PMSI AD路由中的任一S-PMSI AD路由对应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具体的,第一PE节点接收来自第二PE节点的N1个消息,该N1个消息例如可以为边界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BGP)消息。该N1个消息中的每个消息均分别包括第一TLV字段和第二TLV字段,其中第一TLV字段携带S-PMSI AD路由,第二TLV字段包括PMSI隧道属性PMSI Tunnel Attribute字段,该PMSI Tunnel Attribute字段携带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其中,第一标识用于标识隧道类型,第二标识用于标识请求叶子信息(leaf informationrequired,LIR)。在这种情况下,隧道类型可以为BIER或RSVP-TE。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隧道类型为BIER或RSVP-TE时,第一PE节点根据指示信息,对与组播源组信息匹配的N2个S-PMSI AD路由进行处理包括:第一PE节点根据指示信息,生成与N2个S-PMSI AD路由对应的N2个叶子AD路由,N2个叶子AD路由中的一个叶子AD路由对应N2个S-PMSI AD路由中的一个S-PMSI AD路由,N2个叶子AD路由包括第一叶子AD路由和第二叶子AD路由,第一叶子AD路由包括至少一个通配符,第二叶子AD路由包括S1和G1。第一PE节点向第二PE节点发布N2个叶子AD路由,以加入N2个叶子AD路由对应的隧道。相对于传统的“最长匹配”原则,本申请采用“包含匹配”原则,能够使得第一PE节点只向第二PE节点发布一次第一叶子AD路由即可,无需在有新的组播加入的时候重复发布,所以提高组播加入效率,降低资源的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隧道类型为BIER或RSVP-TE时,第一PE节点根据指示信息,对与组播源组信息匹配的N2个S-PMSI AD路由进行处理包括:第一PE节点根据指示信息,生成与N2个S-PMSI AD路由对应的N2个叶子AD路由,N2个叶子AD路由中的一个叶子AD路由对应N2个S-PMSI AD路由中的一个S-PMSI AD路由,N2个叶子AD路由包括第一叶子AD路由和第二叶子AD路由,第一叶子AD路由包括至少一个通配符,第二叶子AD路由包括S1和G1;第一PE节点向第二PE节点发布第一叶子AD路由;第一PE节点向第二PE节点发布第二叶子AD路由,并启动定时器;第一PE节点在定时器计时结束后,保持第一叶子AD路由有效。保持第一叶子AD路由有效的目的在于保持与第一叶子AD路由对应的隧道不被撤销,这样就可以实现(S1,G1)能够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S-PMSI AD路由“包含匹配”。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有另外的实现方式,例如第一PE节点不启动定时器,同样可以保持第一叶子AD路由。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PE节点接收所述第二PE节点发送的与N1个S-PMSI AD路由中的任一S-PMSI AD路由对应的第一标识。具体的,第一PE节点接收来自第二PE节点的N1个消息,该N1个消息例如可以为BGP消息。该N1个消息中的每个消息均分别包括第一TLV字段,其中第一TLV字段携带S-PMSI AD路由,第二TLV字段包括PMSI隧道属性PMSI Tunnel Attribute字段,该PMSI Tunnel Attribute字段携带第一标识。第一标识用于标识隧道类型。在这种情况下,隧道类型可以为mLDP。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隧道类型为mLDP时,第一PE节点根据指示信息,对与组播源组信息匹配的N2个S-PMSI AD路由进行处理包括:第一PE节点获取N2个S-PMSI AD路由所对应的N2个隧道的隧道标识,N2个S-PMSI AD路由中的一个S-PMSI AD路由对应N2个隧道中的一个隧道的隧道标识;第一PE节点向第二PE节点发送N2个标签分发协议(labeldistribution protocol,LDP)映射(mapping)消息,N2个LDP mapping消息中的一个LDPmapping消息包括N2个隧道的隧道标识中的一个隧道标识。相对于传统的“最长匹配”原则,本申请采用“包含匹配”原则,能够使得第一PE节点只向第二PE节点发送一次包括即可,无需在有新的组播加入的时候重复发布,所以提高组播加入效率,降低资源的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隧道类型为mLDP,第一PE节点根据指示信息,对与组播源组信息匹配的N2个S-PMSI AD路由进行处理包括:第一PE节点获取N2个S-PMSI AD路由所对应的N2个隧道的隧道标识,N2个S-PMSI AD路由中的一个S-PMSI AD路由对应N2个隧道中的一个隧道的隧道标识;第一PE节点向第二PE节点发送第一LDP mapping消息,第一LDPmapping消息包括第一S-PMSI AD路由对应的隧道的隧道标识;第一PE节点向第二PE节点发送第二LDP mapping消息,并启动定时器,第二LDP mapping消息包括第二S-PMSI AD路由对应的隧道的隧道标识;第一PE节点在定时器计时结束后,保持加入第一S-PMSI AD路由对应的隧道,以保证第一PE节点与第二PE节点之间的该包括至少一个通配符的S-PMSI AD路由对应的隧道保持连接,而不是被撤销。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有另外的实现方式,例如第一PE节点不启动定时器,同样可以保持加入第一S-PMSI AD路由对应的隧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PE节点接收来自第二PE节点的指示信息包括:第一PE节点接收第二PE节点发布的消息。该消息例如可以为BGP消息。该消息包括扩展运营商组播服务接口隧道属性标志位(Additional PMSI Tunnel Attribute Flags),扩展运营商组播服务接口隧道属性标志位用于携带指示信息。可选的,第一PE节点接收来自第二PE节点的N1个消息,该N1个消息例如可以为BGP消息,该N1个BGP消息中的一个BGP消息包括第一TLV字段和第三TLV字段,其中,第一TLV字段携带包括至少一个通配符的S-PMSI AD路由,第三TLV字段包括Additional PMSI Tunnel Attribute Flags,该Additional PMSI TunnelAttribute Flags携带指示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应用于第二PE节点。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第二PE节点获取指示信息,并向第一PE节点发送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进行包含匹配,包含匹配包括将第一PE节点获取的组播源组信息与获取的N1个S-PMSI自动发现AD路由进行匹配,组播源组信息包括组播源S1和组播组G1,N1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N1个S-PMSI AD路由包括第一S-PMSI AD路由和第二S-PMSI AD路由,第一S-PMSI AD路由包含至少一个通配符,第二S-PMSI AD路由包括S1和G1。通过第二PE节点向PE节点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包含匹配,相对于传统的“最长匹配”原则,根据“包含匹配”原则能够实现第二PE节点只需要建立一次与第一S-PMSI AD路由对应的隧道即可,无需在有新的组播加入的时候重复建立,所以提高组播加入效率,降低资源的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PE节点向所述第一PE节点发送与N1个S-PMSI AD路由中的任一S-PMSI AD路由对应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第一标识用于标识隧道类型,第二标识用于标识请求叶子信息。在这种情况下,隧道类型可以为BIER或RSVP-TE。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PE节点向所述第一PE节点发送与N1个S-PMSI AD路由中的任一S-PMSI AD路由对应的第一标识,第一标识用于标识隧道类型。在这种情况下,隧道类型可以为mLDP。
可选的,第二PE节点向第一PE节点发送指示信息包括:第二PE节点向第一PE节点发布消息,消息包括扩展运营商组播服务接口隧道属性标志位Additional PMSI TunnelAttribute Flags,扩展运营商组播服务接口隧道属性标志位用于携带指示信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路由匹配装置,装置应用于第一运营商边缘PE节点,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二PE节点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进行包含匹配,包含匹配包括将获取的组播源组信息与获取的N1个选择式运营商组播服务接口S-PMSI自动发现AD路由进行匹配,组播源组信息包括组播源S1和组播组G1,N1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N1个S-PMSI AD路由包括第一S-PMSI AD路由和第二S-PMSI AD路由,第一S-PMSI AD路由包含至少一个通配符,第二S-PMSI AD路由包括S1和G1;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指示信息,对与组播源组信息匹配的N2个S-PMSI AD路由进行处理,以加入与第二PE节点之间的N2个隧道,N2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N1,N2个隧道中的一个隧道与N2个S-PMSI AD路由中的一个S-PMSI AD路由对应。
可选的,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二PE节点的与N1个S-PMSI AD路由中的任一S-PMSI AD路由对应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第一标识用于标识隧道类型,第二标识用于标识请求叶子信息。
可选的,隧道类型为BIER或RSVP-TE。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指示信息,生成与N2个S-PMSI AD路由对应的N2个叶子AD路由,并向第二PE节点发布N2个叶子AD路由;N2个叶子AD路由中的一个叶子AD路由对应N2个S-PMSI AD路由中的一个S-PMSI AD路由,N2个叶子AD路由包括第一叶子AD路由和第二叶子AD路由,第一叶子AD路由包括至少一个通配符,第二叶子AD路由包括S1和G1。
可选的,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二PE节点的与N1个S-PMSI AD路由中的任一S-PMSI AD路由对应的第一标识,第一标识用于标识隧道类型。
可选的,隧道类型为mLDP。处理单元,用于获取N2个S-PMSI AD路由所对应的N2个隧道的隧道标识,并向第二PE节点发送N2个标签分发协议LDP映射mapping消息,N2个S-PMSI AD路由中的一个S-PMSI AD路由对应N2个隧道中的一个隧道的隧道标识,N2个LDPmapping消息中的一个LDP mapping消息包括N2个隧道的隧道标识中的一个隧道标识。
可选的,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PE节点发布的消息,消息包括扩展运营商组播服务接口隧道属性标志位Additional PMSI Tunnel Attribute Flags,扩展运营商组播服务接口隧道属性标志位用于携带指示信息。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息发送装置,装置应用于第二运营商边缘PE节点,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进行包含匹配,包含匹配包括将第一PE节点获取的组播源组信息与获取的N1个选择式运营商组播服务接口S-PMSI自动发现AD路由进行匹配,组播源组信息包括组播源S1和组播组G1,N1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N1个S-PMSI AD路由包括第一S-PMSI AD路由和第二S-PMSI AD路由,第一S-PMSI AD路由包含至少一个通配符,第二S-PMSI AD路由包括S1和G1;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PE节点发送指示信息。
可选的,发送单元,还用于向第一PE节点发送N1个S-PMSI AD路由中的任一S-PMSIAD路由对应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第一标识用于标识隧道类型,第二标识用于标识请求叶子信息。
可选的,发送单元,还用于向第一PE节点发送N1个S-PMSI AD路由中的任一S-PMSIAD路由对应的第一标识,第一标识用于标识隧道类型。
可选的,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PE节点发布消息,消息包括扩展运营商组播服务接口隧道属性标志位Additional PMSI Tunnel Attribute Flags,扩展运营商组播服务接口隧道属性标志位用于携带指示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VPN场景下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路由匹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路由匹配装置300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发送装置400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50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MVPN是一种在运营商网络中支持多个点到多点(point to multipoint,P2MP)的组播服务的业务。参见图1,该图为MVPN场景下的网络架构示意图。在图1中,该网络架构包括组播源(source)、与组播源通信的用户边缘(customer edge,CE)1、PE1、运营商(provider,P)节点、PE2、PE3、CE2、CE3、与CE2通信的一个或多个组播接收者(receiver),以及与CE3通信的一个或多个组播接收者。其中,CE1与PE1连接,PE1与P节点连接,P节点分别与PE2和PE3连接,PE2与CE2连接,PE3和CE3连接。CE1、CE2、CE3、PE1、P节点、PE2和PE3可以是路由器(router)或交换机(switch)等。PE1、P节点、PE2和PE3组成了互联网协议(InternetProtocol,IP)骨干网络。由于PE1和与组播源通信的CE1连接,所以PE1也可以称为入口(ingress)节点;由于PE2和PE3分别和与组播接收者连接的CE2及CE3连接,所以PE2和PE3也可以称为出口(egress)节点。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组播源、CE1、CE2、CE3以及各个组播接收者属于相同的VPN,即VPNA。PE1分别与PE2和PE3建立BGP MVPN邻居,以传输BGP MVPN信令,例如传输MVPN路由。
图1中的组播源可以是服务器等设备,组播接收者可以是终端设备等设备。终端设备,又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终端等,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或,设置于该设备内的芯片,例如,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目前,一些终端设备的举例为:手机、台式电脑、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支持5G接入的家庭网关设备(5G-residential gateway,5G-RG)等。
参见表1,该表为MVPN路由的7种路由类型及其相应的作用。
表1
Figure BDA0003581578930000061
Figure BDA0003581578930000071
在上述7种类型的MVPN路由中,发布S-PMSI AD路由是组播VPN一个非常重要的信令。RFC6625中定义了根据“最长匹配”原则实现S-PMSI AD路由的匹配处理。所谓“最长匹配”是指组播加入报文中的组播源组信息与S-PMSI AD路由包含的参数进行匹配,与组播源组信息包括的参数相比包含有最多相同参数的S-PMSI AD路由符合最长匹配的原则。PE节点可加入根据最长匹配确定的S-PMSI AD路由对应的隧道。该组播源组信息包括组播源的信息和组播组的信息。组播源的信息为特定的组播源或非特定的组播源。组播组的信息为特定的组播组或非特定的组播组。根据最长匹配确定的S-PMSI AD路由是根据最长匹配原则从包含至少一个通配符的S-PMSI AD路由和不包含通配符的S-PMSI AD路由中确定出来的S-PMSI AD路由。根据最长匹配原则确定的不包含通配符的S-PMSI AD路由为与特定的组播源和特定的组播组对应的S-PMSI AD路由。包含至少一个通配符的S-PMSI AD路由包括以下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S-PMSI(*,*)AD路由、S-PMSI(S,*)AD路由和S-PMSI(*,G)AD路由,其中*表示非特定,以(*,*)表示的组播源组信息包括非特定的组播源和非特定的组播组。以(*,G)表示的组播源组信息包括非特定的组播源和特定的组播组。以(S,*)表示的组播源组信息包括特定的组播源和非特定的组播组。以(S1,G1)或(S1,G2)表示的组播源组信息包括特定的组播源和特定的组播组。
虽然基于“最长匹配”原则进行匹配处理能够减少PE2的存储空间,但是由于在撤销PE2加入的与S-PMSI(*,*)AD路由对应的隧道之后,每当PE2接收到新的组播加入报文,就需要重新加入该隧道,所以降低了组播加入效率,且资源开销较大。
下面结合图1分别以RSVP-TE、MLDP和BIER场景为例,对上述“最长匹配”原则进行详细介绍。
一、以基于RSVP-TE P2MP隧道的MVPN场景为例,进行如下说明:
(1)PE1向PE2发布S-PMSI(*,*)AD路由、隧道标识(tunnel identifier)以及LIR标识。该隧道标识为tunnel identifier 0。在RSVP-TE场景下,tunnel identifier具体为PE1和PE2之间建立会话的会话标识,该会话用于PE1和PE2之间的交互。在本申请中发布的AD路由(包括S-PMSI AD路由和Leaf AD路由)、隧道标识以及LIR标识可以携带在PE1和PE2交互的消息(例如BGP消息)中,下文相关部分不再赘述。
(2)PE2收到S-PMSI(*,*)AD路由后,若PE2根据包括(S1,G1)的组播加入报文存储了与(S1,G1)对应的组播表项,并且S1是与PE1通信的组播源的地址,则PE2可以根据LIR标识向PE1发布携带PE2的IP地址的Leaf(*,*)AD路由。
(3)PE1根据来自PE2的Leaf(*,*)AD路由,使用tunnel identifier 0所标识的隧道与PE2建立RSVP-TE P2MP隧道。
(4)PE1将包括(S1,G1)的组播数据流沿着与tunnel identifier 0对应的隧道发送给PE2。
(5)PE1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后发布S-PMSI(S1,G1)AD路由、tunnel identifier 1以及LIR标识。
(6)PE2收到S-PMSI(S1,G1)AD路由后,根据最长匹配原则从S-PMSI(S1,G1)AD路由和S-PMSI(*,*)AD路由中确定出:与(S1,G1)最长匹配的路由为S-PMSI(S1,G1)AD路由。PE2向PE1发布携带PE2的IP地址的Leaf(S1,G1)AD路由。在PE2发布该Leaf(S1,G1)AD路由时,PE2启动定时器T1。
(7)PE1收到来自PE2的Leaf(S1,G1)AD路由,使用tunnel identifier 1所标识的隧道与PE2建立RSVP-TE P2MP隧道。
(8)PE1将包括(S1,G1)的组播数据流沿着与tunnel identifier 1对应的隧道发送给PE2。
(9)PE2在定时器T1超时后向PE1发布用于撤销Leaf(*,*)AD路由的路由撤销请求,该路由撤销请求包括PE2的IP地址。
(10)PE1收到PE2发送的用于撤销Leaf(*,*)AD路由的路由撤销请求后,通过与tunnel identifier 0对应的隧道向PE2发起撤销响应,该撤销响应用于撤销与tunnelidentifier0对应的隧道,以将PE2从tunnel identifier 0对应的P2MP树的叶子列表中删除。
(11)PE2收到包括(S1,G2)的组播加入报文,根据最长匹配原则,处理如下:
a)由于PE2上只有S-PMSI(*,*)AD路由和S-PMSI(S1,G1)AD路由,那么与(S1,G2)最长匹配的路由为S-PMSI(*,*)AD路由,PE2生成Leaf(*,*)AD路由并发布给PE1;
b)PE1根据PE2发送的Leaf(*,*)AD路由,基于与tunnel identifier 0对应的隧道建立到PE2的树的分支,并通过与tunnel identifier 0对应的隧道向PE2发送包括(S1,G2)的组播数据流。
c)PE1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后发布S-PMSI(S1,G2)AD路由和tunnel identifier 2。
d)PE2收到该路由后,根据最长匹配原则,在S-PMSI(*,*)AD路由、S-PMSI(S1,G1)AD路由和S-PMSI(S1,G2)AD路由中,与(S1,G2)其最长匹配的路由变为了S-PMSI(S1,G2)AD路由,PE2生成Leaf(S1,G2)AD路由并发布给PE1,并再次启动定时器T1。
e)PE1接收来自PE2的Leaf(S1,G2)AD路由,并基于Leaf(S1,G2)AD路由建立到达PE2的、隧道标识为tunnel identifier 2的隧道,即建立到PE2的P2MP树的分支,并通过此隧道向PE2发送包括(S1,G2)的组播数据流。
f)PE2在定时器T1超时后再次向PE1发布用于撤销Leaf(*,*)AD路由的路由撤销请求。这样,PE2在tunnel identifier 2对应的隧道建立好之后,再撤销Leaf(*,*)AD路由,能保证在最长匹配的路由发生变化时组播数据流不中断。
g)PE1收到PE2发送的用于撤销Leaf(*,*)AD路由的路由撤销请求后,通过与tunnel identifier 0对应的隧道向PE2发起撤销响应,该撤销响应用于撤销与tunnelidentifier 0对应的隧道,以将PE2从tunnel identifier 0对应的P2MP树的叶子列表中删除。
PE3在RSVP-TE P2MP场景下与PE1之间的交互与上文中提到的PE2与PE1的交互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二、以基于mLDP P2MP隧道的MVPN为例进行如下说明:
(1)PE1根据配置向PE2发布S-PMSI(*,*)AD路由和对应的隧道标识。该隧道标识为tunnel identifier 0。在mLDP场景中,tunnel identifier是一个LDP的FEC。FEC包括P2MP隧道的根节点IP地址,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即为PE1的IP地址。该S-PMSI(*,*)AD路由中可以不携带LIR标识。
(2)PE2收到S-PMSI(*,*)AD路由后,若PE2根据包括(S1,G1)的组播加入报文存储了与(S1,G1)对应的组播表项,且S1是与PE1通信的组播源的地址,则PE2向PE1发送隧道建立请求1,该隧道建立请求1中包括tunnel identifier 0,以建立与tunnel identifier 0对应的隧道,也就是建立以PE1为根节点的tunnel identifier 0的P2MP树的分支。
(3)PE1将包括(S1,G1)的组播数据流沿着与tunnel identifier 0对应的隧道发送给PE2。
(4)PE1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后发布S-PMSI(S1,G1)AD路由和对应的tunnelidentifier 1。
(5)PE2收到S-PMSI(S1,G1)AD路由后,根据最长匹配原则从S-PMSI(S1,G1)AD路由和S-PMSI(*,*)AD路由中确定出:与(S1,G1)最长匹配的路由为S-PMSI(S1,G1)AD路由。PE2向PE1发起隧道建立请求2,该隧道建立请求2中包括tunnel identifier 1,以建立与tunnel identifier 1对应的隧道,也就是建立tunnel identifier 1对应的P2MP树的分支。在PE2在向PE1发起隧道建立请求2时,PE2启动定时器T1。
(6)PE1将包括(S1,G1)的组播数据流沿着与tunnel identifier 1对应的隧道发送给PE2。
(7)PE2在定时器T1超时后向PE1发起用于撤销与tunnel identifier 0对应的隧道的隧道撤销请求,该隧道撤销请求中包括tunnel identifier 0,以撤销tunnelidentifier 0对应的P2MP树的分支。
(8)PE2收到包括(S1,G2)的组播加入报文,根据最长匹配原则,处理如下:
a)由于PE2上只有S-PMSI(*,*)AD路由和S-PMSI(S1,G1)AD路由,那么与(S1,G2)最长匹配的路由为S-PMSI(*,*)AD路由,PE2加入与S-PMSI(*,*)AD路由所对应的标识为tunnel identifier 0的隧道;
b)PE1通过与tunnel identifier 0对应的隧道向PE2发送包括(S1,G2)的组播数据流。
c)PE1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后发布S-PMSI(S1,G2)AD路由和对应的tunnelidentifier 2。
d)PE2收到该S-PMSI(S1,G2)AD路由后,根据最长匹配原则,在S-PMSI(*,*)AD路由、S-PMSI(S1,G1)和S-PMSI(S1,G2)AD路由中,与(S1,G2)其最长匹配的路由变为了S-PMSI(S1,G2)AD路由,PE2加入S-PMSI(S1,G2)AD路由对应的隧道标识为tunnel identifier 2的隧道,并再次启动定时器T1。
e)PE1通过与tunnel identifier 2对应的隧道向PE2发送包括(S1,G2)的组播数据流。
f)当定时器T1超时后,PE2再次向PE1发送隧道撤销请求,该隧道撤销请求中包括tunnel identifier 0,以撤销tunnel identifier 0对应的P2MP树的分支。
PE3在mLDP P2MP场景下与PE1之间的交互与上文中提到的PE2与PE1的交互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三、以基于BIER隧道的MVPN为例,进行如下说明:
(1)PE1根据配置向PE2发布S-PMSI(*,*)AD路由、LIR标识和BIER类型的隧道标识。其中,BIER类型的隧道标识包括IP地址及位转发路由器标识(bit forwarding routeridentifier,BFR-id)。该场景中,PE1发布的BIER类型的隧道标识包括PE1的IP地址及PE1的BFR-id,例如BFR-id值为1。与前两种场景不同的是,在BIER场景中,通过在报文中携带该隧道标识来体现加入隧道,而不是如前两种场景中执行生成隧道的步骤。
(2)PE2收到S-PMSI(*,*)AD路由后,若PE2根据包括(S1,G1)的组播加入报文存储了与(S1,G1)对应的组播表项,并且S1是与PE1通信的组播源的地址,则PE2可以根据LIR标识向PE1发布Leaf(*,*)AD路由,携带PE2的IP地址及PE2的BFR-id值,例如BFR-id值为2,以加入与Leaf(*,*)AD路由对应的隧道。
(3)PE1在包括(S1,G1)的BIER报文中封装BIER头部信息,所封装的BIER头部信息包括BFR-id的值2,并向PE2发送该BIER报文。
(4)PE1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后发布S-PMSI(S1,G1)AD路由、LIR标识和BIER类型的隧道标识。
(5)PE2收到S-PMSI(S1,G1)AD路由后,根据最长匹配原则从S-PMSI(S1,G1)AD路由和S-PMSI(*,*)AD路由中确定出:与(S1,G1)最长匹配的路由为S-PMSI(S1,G1)AD路由。因此,PE2向PE1发布Leaf(S1,G1)AD路由,携带PE2的IP地址及BFR-id值2,以加入与Leaf(S1,G1)AD路由对应的隧道。在发布Leaf(S1,G1)AD路由时,PE2启动定时器T1。
(6)PE1根据Leaf(S1,G1)AD路由在包括(S1,G1)的BIER报文中封装BIER头部信息,所封装的BIER头部信息包括BFR-id的值1,然后将该BIER报文发送给PE2。
(7)PE2在定时器T1超时后,向PE1发起用于撤销Leaf(*,*)AD路由的路由撤销请求,该路由撤销请求携带PE2的IP地址及BFR-id值2,以撤销与Leaf(*,*)AD路由对应的隧道。
(8)PE2收到包括(S1,G2)的组播加入报文,根据最长匹配原则,处理如下:
a)由于PE2上只有S-PMSI(*,*)AD路由和S-PMSI(S1,G1)AD路由,根据最长匹配原则确定的与(S1,G2)最长匹配的路由为S-PMSI(*,*)AD路由,PE2发布与S-PMSI(*,*)AD路由所对应的Leaf(*,*)AD路由,以加入与Leaf(*,*)AD路由对应的隧道。
b)PE1根据Leaf(*,*)AD路由对应的隧道向PE2发送包括(S1,G2)的组播数据流。
c)PE1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后发布S-PMSI(S1,G2)AD路由、隧道标识以及LIR标识。
d)PE2收到该S-PMSI(S1,G2)AD路由后,根据最长匹配原则,从S-PMSI(*,*)AD路由、S-PMSI(S1,G1)和S-PMSI(S1,G2)AD路由中确定的与(S1,G2)最长匹配的路由为S-PMSI(S1,G2)AD路由,PE2向PE1发布Leaf(S1,G2)AD路由,以加入与Leaf(S1,G2)AD路由对应的隧道,并再次启动定时器T1。
e)PE1通过与S-PMSI(S1,G2)AD路由对应的隧道向PE2发送包括(S1,G2)的组播数据流。
f)PE2在定时器T1超时后向PE1发送用于撤销Leaf(*,*)AD路由的路由撤销请求,以撤销与Leaf(*,*)AD路由对应的隧道。
PE3在BIER场景下与PE1之间的交互与上文中提到的PE2与PE1的交互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面的三个场景中,PE2在加入最长匹配的S-PMSI AD路由对应的隧道之后,再删除非最长匹配的S-PMSI(*,*)AD路由对应的隧道,最终使得PE2对特定组播源和特定组播组只匹配到一个S-PMSI AD路由,并且PE2只加入与该S-PMSI AD路由对应的一个隧道,从该隧道获取流量。在最长匹配的S-PMSI AD路由发生变化时,保证组播数据流不中断。虽然这种方式能够减少PE2的存储空间,但是由于在撤销PE2加入的与S-PMSI(*,*)AD路由对应的隧道之后,每当PE2接收到新的组播加入报文,就需要重新加入该隧道,所以降低了组播加入效率,且资源开销较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路由匹配方法,该方法能够减少资源开销以及提高组播加入效率的目的。
参见图2,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路由匹配方法的流程图。该路由匹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第一PE节点获取组播加入报文,该组播加入报文中携带组播源组信息。
举例说明,第一PE节点可以是出口节点,例如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PE2或PE3。第一PE节点获取组播加入报文可以是接收来自与组播接收者(例如图1所示)通信的CE的组播加入报文。比如说,如果第一PE节点为图1所示的PE2,那么第一PE节点可以接收来自CE2的组播加入报文;如果第一PE节点为图1所示的PE3,那么第一PE节点可以接收来自CE3的组播加入报文。组播加入报文中包括组播源组信息,组播源组信息包括组播源(source,S)的信息和组播组(group,G)的信息。图2所示实施例中以(S1,G1)表示的组播源组信息只是一种示例,并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路由匹配方法还可以应用到以(S1,G2)表示的组播源组信息的处理。
S102:第一PE节点向第二PE节点发送该组播源组信息。
举例说明,第二PE节点可以是入口节点,例如为图1所示的PE1。
S103:第二PE节点向第一PE节点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进行包含匹配。
举例说明,包含匹配(Inclusive-match)是指将获取的组播源组信息与获取的N1个S-PMSI AD路由进行匹配,匹配到N2个S-PMSI AD路由。S-PMSI AD路由可以为上文中的S-PMSI AD路由,例如为S-PMSI(*,*)AD路由和S-PMSI(S1,G1)AD路由。其中,N1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N2为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N1的整数。N1个S-PMSI AD路由包括第一S-PMSI AD路由和第二S-PMSI AD路由,第一S-PMSI AD路由包含至少一个通配符,第二S-PMSI AD路由包括S1和G1。通配符可表示为*。
对于RSVP-TE和BIER场景,以组播源组信息为(S1,G1)为例,N1个S-PMSI AD路由和N2个S-PMSI AD路由可以为以下其中一种实现方式:
(1)N1个S-PMSI AD路由可以包括1个S-PMSI(*,*)AD路由和N1-1个S-PMSI(S,G)AD路由,其中,N1-1个S-PMSI(S,G)AD路由包括S-PMSI(S1,G1)AD路由、S-PMSI(S2,G2)AD路由…S-PMSI(S(N1-1),G(N1-1))AD路由。如果N1为2,则N1-1个S-PMSI(S,G)AD路由包括S-PMSI(S1,G1)AD路由。如果N1为3,则N1-1个S-PMSI(S,G)AD路由包括S-PMSI(S1,G1)AD路由和S-PMSI(S2,G2)AD路由。N2个S-PMSI AD路由可以包括S-PMSI(*,*)AD路由和S-PMSI(S1,G1)AD路由。
(2)N1个S-PMSI AD路由可以包括1个S-PMSI(*,G1)AD路由和N1-1个S-PMSI(S,G1)AD路由,其中,N1-1个S-PMSI(S,G1)AD路由包括S-PMSI(S1,G1)AD路由、S-PMSI(S2,G1)AD路由、S-PMSI(S3,G1)AD路由…S-PMSI(S(N1-1),G1)AD路由。如果N1为2,则N1-1个S-PMSI(S,G1)AD路由包括S-PMSI(S1,G1)AD路由。如果N1为3,则N1-1个S-PMSI(S,G1)AD路由包括S-PMSI(S1,G1)AD路由和S-PMSI(S2,G1)AD路由。N2个S-PMSI AD路由可以包括S-PMSI(*,G1)AD路由和S-PMSI(S1,G1)AD路由。
(3)N1个S-PMSI AD路由可以包括1个S-PMSI(S1,*)AD路由和N1-1个S-PMSI(S1,G)AD路由,其中,N1-1个S-PMSI(S1,G)AD路由包括S-PMSI(S1,G1)AD路由、S-PMSI(S1,G2)AD路由、S-PMSI(S1,G3)AD路由…S-PMSI(S1,G(N1-1))AD路由。如果N1为2,则N1-1个S-PMSI(S1,G)AD路由包括S-PMSI(S1,G1)AD路由。如果N1为3,则N1-1个S-PMSI(S1,G)AD路由包括S-PMSI(S1,G1)AD路由和S-PMSI(S1,G2)AD路由。N2个S-PMSI AD路由可以包括S-PMSI(S1,*)AD路由和S-PMSI(S1,G1)AD路由。
(4)N1个S-PMSI AD路由可以包括1个S-PMSI(*,*)AD路由、1个S-PMSI(*,G1)AD路由以及N1-2个S-PMSI(S,G1)AD路由,其中,当N1为2时,N1-2个S-PMSI(S,G1)AD路由不存在。当N1大于或等于3时,N1-2个S-PMSI(S,G1)AD路由包括S-PMSI(S1,G1)AD路由、S-PMSI(S2,G1)AD路由、S-PMSI(S3,G1)AD路由…S-PMSI(S(N1-2),G1)AD路由。如果N1为3,则N1-2个S-PMSI(S,G1)AD路由包括S-PMSI(S1,G1)AD路由。如果N1为4,则N1-2个S-PMSI(S,G1)AD路由包括S-PMSI(S1,G1)AD路由和S-PMSI(S2,G1)AD路由。N2个S-PMSI AD路由可以包括S-PMSI(*,*)AD路由、S-PMSI(*,G1)AD路由和S-PMSI(S1,G1)AD路由。
上述四种实现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计。
对于MLDP场景,以组播源组信息为(S1,G1)为例,N1个S-PMSI AD路由可以为1个S-PMSI(*,*)AD路由和N1-1个S-PMSI(S,G)AD路由;N2个S-PMSI AD路由可以包括1个S-PMSI(*,*)AD路由和1个S-PMSI(S1,G1)AD路由。该实现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计。
举例说明,第二PE节点向第一PE节点发送与N1个S-PMSI AD路由中的任一S-PMSIAD路由对应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具体的,第二PE节点可以向第一PE节点发送N1个消息,该N1个消息例如可以为BGP消息。该N1个消息中的任意一个消息包括第一TLV字段和第二TLV字段,其中第一TLV字段携带S-PMSI AD路由,第二TLV字段包括PMSI隧道属性PMSITunnel Attribute字段,该PMSI Tunnel Attribute字段携带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其中,第一标识用于标识隧道类型,第二标识用于标识LIR。隧道类型可以为BIER或RSVP-TE。第一标识可以是上述隧道标识。第二标识可以是上述LIR标识。
举例说明,第二PE节点向第一PE节点发送与N1个S-PMSI AD路由中的任一S-PMSIAD路由对应的第一标识。具体的,第二PE节点向第一PE节点发送N1个消息,该N1个消息例如可以为BGP消息。该N1个消息中的任意一个消息包括第一TLV字段和第二TLV字段,其中第一TLV字段携带S-PMSI AD路由,第二TLV字段包括PMSI隧道属性PMSI Tunnel Attribute字段,该PMSI Tunnel Attribute字段携带第一标识。第一标识用于标识隧道类型。隧道类型可以为mLDP。第一标识可以是上述隧道标识。
举例说明,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第二PE节点向第一PE节点发送的消息中,该消息例如可以为BGP消息。该消息可以是上述N1个消息中的一个或多个。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该BGP消息的扩展运营商组播服务接口隧道属性标志(Additional PMSI Tunnel AttributeFlags)中,该Additional PMSI Tunnel Attribute Flags位定义在RFC7902中。具体的,BGP消息还可以包括第三TLV字段,该第三TLV字段包括指示信息。可选的,该携带有指示信息的BGP消息携带的S-PMSI AD路由为包括至少一个通配符的S-PMSI AD路由。
S104:第一PE节点接收来自第二PE节点的指示信息和N1个S-PMSI AD路由。
S105:第一PE节点根据指示信息,对N1个S-PMSI AD路由中与组播源组信息匹配的N2个S-PMSI AD路由进行处理,以加入与第二PE节点之间的N2个隧道。
举例说明,当第一PE节点获取到指示信息和组播源组信息之后,根据指示信息将组播源组信息与N1个S-PMSI AD路由进行包含匹配,确定匹配成功的N2个S-PMSI AD路由。N2个隧道中的一个隧道与N2个S-PMSI AD路由中的一个S-PMSI AD路由对应。一个组播源组信息能够与具有包含关系的至少两个S-PMSI AD路由进行匹配。多个组播源组信息各自匹配的S-PMSI AD路由可以存在重叠,例如:
与组播源组信息(S1,G1)匹配的S-PMSI AD路由包括S-PMSI(*,*)AD路由和S-PMSI(S1,G1)AD路由。
与组播源组信息(S2,G2)匹配的S-PMSI AD路由包括S-PMSI(*,*)AD路由和S-PMSI(S2,G2)AD路由。
因此,在存在多个组播源组信息的情况下,采用包含匹配方式所占用的内存比例并不大,例如有100个组播源组信息,采用包含匹配的方式时其匹配到的S-PMSI A-D路由只有101条。所谓具有包含关系是指该组播源组信息除了与包括该组播源组信息的S-PMSI AD路由匹配以外,还可以与至少一个包括通配符的S-PMSI AD路由匹配。例如,(S1,G1)除了可以与S-PMSI(S1,G1)AD路由匹配以外,还可以与S-PMSI(*,*)AD路由匹配。再例如,(S1,G2)除了可以与S-PMSI(S1,G2)AD路由匹配以外,还可以与S-PMSI(*,*)AD路由和S-PMSI(S1,*)AD路由匹配。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包含匹配”的意思不仅仅是能够让组播源组信息匹配上具有包含关系的N2个S-PMSI AD路由,还能够让第一PE节点加入与第二PE节点之间的N2个隧道。
举例说明,当隧道类型为BIER或RSVP-TE,S106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首先,第一PE节点根据指示信息,生成与N2个S-PMSI AD路由对应的N2个叶子AD路由。然后,第一PE节点向第二PE节点发布N2个叶子AD路由,该N2个叶子AD路由用于使得第一PE节点分别加入对应的隧道。其中,N2个叶子AD路由中的一个叶子AD路由对应N2个S-PMSI AD路由中的一个S-PMSI AD路由,N2个叶子AD路由包括第一叶子AD路由和第二叶子AD路由,第一叶子AD路由包括至少一个通配符,第二叶子AD路由包括S1和G1。
对于RSVP-TE和BIER场景,当N1个S-PMSI AD路由为以下其中一种实现方式时,相应的N2个叶子AD路由如下:
(1)当N1个S-PMSI AD路由为1个S-PMSI(*,*)AD路由和N1-1个S-PMSI(S,G)AD路由其中,N1-1个S-PMSI(S,G)AD路由包括S-PMSI(S1,G1)AD路由、S-PMSI(S2,G2)AD路由…S-PMSI(S(N1-1),G(N1-1))AD路由时,对应的叶子AD路由包括1个Leaf(*,*)AD路由和N2-1个Leaf(S,G)AD路由。其中,N2-1个Leaf(S,G)AD路由根据组播源组信息来确定。如果N2为3,且组播源组信息包括(S1,G1)和(S2,G2),则N2-1个Leaf(S,G)AD路由包括Leaf(S1,G1)AD路由和Leaf(S2,G2)AD路由。如果N2为2,且组播源组信息为(S2,G2),则N2-1个Leaf(S,G)AD路由包括Leaf(S2,G2)AD路由。
(2)当N1个S-PMSI AD路由为1个S-PMSI(*,G1)AD路由和N1-1个S-PMSI(S,G1)AD路由,N1-1个S-PMSI(S,G1)AD路由包括S-PMSI(S1,G1)AD路由、S-PMSI(S2,G1)AD路由、S-PMSI(S3,G1)AD路由…S-PMSI(S(N1-1),G1)AD路由时,对应的N2个叶子AD路由包括:1个Leaf(*,G1)AD路由和N2-1个Leaf(S,G1)AD路由。其中,N2-1个Leaf(S,G1)AD路由根据组播源组信息来确定。如果N2为3,且组播源组信息包括(S1,G1)和(S2,G1),则N2-1个Leaf(S,G1)AD路由包括Leaf(S1,G1)AD路由和Leaf(S2,G1)AD路由。如果N2为2,且组播源组信息为(S2,G1),则N2-1个Leaf(S,G1)AD路由包括Leaf(S2,G1)AD路由。
(3)当N1个S-PMSI AD路由为1个S-PMSI(S1,*)AD路由和N1-1个S-PMSI(S1,G)AD路由,N1-1个S-PMSI(S1,G)AD路由包括S-PMSI(S1,G1)AD路由、S-PMSI(S1,G2)AD路由、S-PMSI(S1,G3)AD路由…S-PMSI(S1,G(N1-1))AD路由时,对应的N2个叶子AD路由包括:1个Leaf(S1,*)AD路由和N2-1个Leaf(S1,G)AD路由。其中,N2-1个Leaf(S1,G)AD路由根据组播源组信息来确定。如果N2为3,且组播源组信息包括(S1,G1)和(S1,G2),则N2-1个Leaf(S1,G)AD路由包括Leaf(S1,G1)AD路由和Leaf(S1,G2)AD路由。如果N2为2,且组播源组信息为(S1,G2),则N2-1个Leaf(S1,G)AD路由包括Leaf(S1,G2)AD路由。
(4)当N1个S-PMSI AD路由为1个S-PMSI(*,*)AD路由、1个S-PMSI(*,G1)AD路由以及N1-2个S-PMSI(S,G1)AD路由,此时N1大于或等于3。N1-2个S-PMSI(S,G1)AD路由包括S-PMSI(S1,G1)AD路由、S-PMSI(S2,G1)AD路由、S-PMSI(S3,G1)AD路由…S-PMSI(S(N1-2),G1)AD路由。对应的N2个叶子AD路由包括:1个Leaf(*,*)AD路由、1个Leaf(*,G1)AD路由以及N2-2个Leaf(S,G1)AD路由,N2为大于或等于3且小于或等于N1的整数。如果N2为3,且组播源组信息为(S2,G1),则N2-2个Leaf(S,G1)AD路由包括Leaf(S2,G1)AD路由。如果N2为4,且组播源组信息包括(S2,G1)和(S1,G1),则N2-2个Leaf(S,G1)AD路由包括Leaf(S2,G1)AD路由和Leaf(S1,G1)AD路由。
当隧道类型为mLDP,S106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首先,第一PE节点获取N2个S-PMSI AD路由所对应的N2个隧道的隧道标识,N2个S-PMSI AD路由中的一个S-PMSI AD路由对应N2个隧道中的一个隧道的隧道标识。然后,第一PE节点向第二PE节点发送N2个LDPmapping消息,N2个LDP mapping消息中任意一个LDP mapping消息包括隧道标识,以使第一PE节点加入该N2个隧道包括的隧道标识所标识的隧道。当第一PE节点与第二PE节点非直连时,第一PE节点可以确定通往第二PE节点的路径上的下一跳节点,并向该下一跳节点发送该N2个LDP mapping消息,以便下一跳节点能够向第二PE节点发送该N2个LDP mapping消息,以此类推,直到该N2个LDP mapping消息到达该第二PE节点。
为了实现第一PE节点加入与第二PE节点之间的N2个隧道,作为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PE节点不启动定时器(例如上文中的定时器T1);作为另外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PE节点启动定时器,但是在计时结束时不撤销已经加入的、与包括至少一个通配符的S-PMSI AD路由的隧道,以保证第一PE节点与第二PE节点之间的该包括至少一个通配符的S-PMSI AD路由对应的隧道保持连接,而不是被撤销。
例如,若加入的隧道为BIER或RSVP-TE隧道,那么第一PE节点根据指示信息,对与组播源组信息匹配的N2个S-PMSI AD路由进行处理包括:第一PE节点根据指示信息,生成与N2个S-PMSI AD路由对应的N2个叶子AD路由,N2个叶子AD路由中的一个叶子AD路由对应N2个S-PMSI AD路由中的一个S-PMSI AD路由,N2个叶子AD路由包括第一叶子AD路由和第二叶子AD路由,第一叶子AD路由包括至少一个通配符,第二叶子AD路由包括S1和G1。第一PE节点向第二PE节点发布第一叶子AD路由,以及,向第二PE节点发布第二叶子AD路由。在第一PE节点向第二PE节点发布第二叶子AD路由时,第一PE节点可以不启动定时器,或者启动定时器,但在定时器计时结束后,第一PE节点保持第一叶子AD路由有效。其中的定时器可以例如为上述定时器T1。保持第一叶子AD路由有效的目的在于保持与第一叶子AD路由对应的隧道不被撤销,这样就可以实现(S1,G1)能够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S-PMSI AD路由“包含匹配”。
再例如,若加入的隧道为mLDP,那么第一PE节点根据指示信息,对与组播源组信息匹配的N2个S-PMSI AD路由进行处理包括:第一PE节点获取N2个S-PMSI AD路由所对应的N2个隧道的隧道标识,N2个S-PMSI AD路由中的一个S-PMSI AD路由对应N2个隧道中的一个隧道的隧道标识。第一PE节点向第二PE节点发送第一LDP mapping消息,第一LDP mapping消息包括第一S-PMSI AD路由对应的隧道的隧道标识。第一PE节点向第二PE节点发送第二LDPmapping消息,第二LDP mapping消息包括第二S-PMSI AD路由对应的隧道的隧道标识。在发送第二LDP mapping消息时,第二PE节点可以不启动定时器(例如上文中的定时器T1),或者启动该定时器,但在定时器计时结束后,保持加入第一S-PMSI AD路由对应的隧道,即保证第一S-PMSI AD路由对应的隧道不被撤销,这样就可以实现(S1,G1)能够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S-PMSI AD路由“包含匹配”。
本申请实施例的路由匹配方法采用“包含匹配”原则,第一PE节点可根据指示信息建立与第二PE节点之间的与第一S-PMSI AD路由对应的隧道,无需在有新的组播加入的时候重复建立,所以提高组播加入效率,降低资源的开销。
下面结合图1分别以RSVP-TE、MLDP和BIER场景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路由匹配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在RSVP-TE场景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路由匹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PE1根据配置触发向PE2发送BGP消息,该BGP消息包括S-PMSI(*,*)AD路由、tunnel identifier 0以及LIR标识,tunnel identifier 0为第一标识,LIR标识为第二标识。在RSVP-TE场景下,tunnel identifier具体为PE1和PE2之间建立会话的会话标识。该BGP消息还携带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可表示为Inclusive-Match指示信息。可选的,指示信息可以只携带在包括S-PMSI(*,*)AD路由的BGP消息中,包括S-PMSI(S1,G1)AD路由或S-PMSI(S1,G2)AD路由的BGP消息可以不用携带该指示信息,以节省报文开销。
(2)PE2收到S-PMSI(*,*)AD路由后,若PE2根据包括(S1,G1)的组播加入报文存储了与(S1,G1)对应的组播表项,并且S1是与PE1通信的组播源的地址,则PE2可以根据LIR标识向PE1发布携带PE2的IP地址的Leaf(*,*)AD路由。
(3)PE1根据来自PE2的Leaf(*,*)AD路由,使用tunnel identifier 0所标识的隧道与PE2建立RSVP-TE P2MP隧道。
(4)PE1将包括(S1,G1)的组播数据流沿着与tunnel identifier 0对应的隧道发送给PE2。
(5)PE1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后发布S-PMSI(S1,G1)AD路由、tunnel identifier 1以及LIR标识。
(6)PE2收到S-PMSI(S1,G1)AD路由后,根据指示信息进行包含匹配,即在包括S-PMSI(*,*)AD路由的BGP消息还包括指示信息的情况下,将(S1,G1)与PE2存储的S-PMSI(*,*)AD路由和S-PMSI(S1,G1)AD路由进行包含匹配。在本申请实施例中,(S1,G1)不仅能匹配到包括该组播源组信息的S-PMSI AD路由,即S-PMSI(S1,G1)AD路由,还能匹配到其所属的包括通配符的S-PMSI AD路由,即S-PMSI(*,*)AD路由,PE2确定与(S1,G1)匹配的S-PMSIAD路由包括S-PMSI(*,*)AD路由和S-PMSI(S1,G1)AD路由。PE2可以向PE1发布匹配到的S-PMSI AD路由对应的Leaf AD路由,即PE2可以向PE1发布Leaf(S1,G1)AD路由和Leaf(*,*)AD路由。但Leaf(*,*)AD路由在步骤(2)中已经被发布,所以PE2只需要发布Leaf(S1,G1)AD路由即可,并在Leaf(S1,G1)AD路由中携带PE2的IP地址,节省了网络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为了能够让组播加入报文中包括的特定的组播源和组播组都能够进行包含匹配,PE2不向PE1发送用于撤销Leaf(*,*)AD路由的路由撤销请求,也就是不撤销PE2加入的隧道标识为tunnel identifier 0的隧道。为了实现该目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a)一种实现方式,根据“inclusive-match”指示信息,PE2不启动定时器T1。
b)另一种实现方式,PE2仍然启动定时器T1,但在定时器T1计时结束时根据“inclusive-match”指示信息不向PE1发送用于撤销Leaf(*,*)AD路由的路由撤销请求,以保持Leaf(*,*)AD路由有效。
(7)PE1收到来自PE2的Leaf(S1,G1)AD路由,使用tunnel identifier 1所标识的隧道与PE2建立RSVP-TE P2MP隧道。
(8)PE1将包括(S1,G1)的组播数据流沿着与tunnel identifier 1对应的隧道发送给PE2。
(9)如果按照步骤(6)的实现方式a),PE2不启动定时器T1,Leaf(*,*)AD路由没有被撤销,不需要重新发布。那么当PE2接收到包括(S1,G2)的组播加入报文之后,PE2与PE1之间的交互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a)PE2向PE1发送包括(S1,G2)的组播源组信息。
b)PE1通过tunnel identifier 0对应的隧道向PE2发送包括(S1,G2)的组播数据流。
c)PE1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后发布S-PMSI(S1,G2)AD路由和tunnel identifier 2。
d)PE2收到该S-PMSI(S1,G2)AD路由后,根据指示信息进行包含匹配,即在包括S-PMSI(*,*)AD路由的BGP消息还包括指示信息的情况下,将(S1,G2)与PE2存储的S-PMSI(*,*)AD路由、S-PMSI(S1,G1)AD路由和S-PMSI(S1,G2)AD路由进行包含匹配。在本申请实施例中,(S1,G2)不仅能匹配到包括其自身的S-PMSI AD路由,即S-PMSI(S1,G2)AD路由,还能匹配到其所属的包括通配符的S-PMSI AD路由,即S-PMSI(*,*)AD路由,PE2确定与(S1,G2)匹配的S-PMSI AD路由包括S-PMSI(*,*)AD路由和S-PMSI(S1,G2)AD路由。在匹配之后,PE2可以向PE1发布匹配到的S-PMSI AD路由对应的Leaf AD路由,即PE2可以向PE1发布Leaf(S1,G2)AD路由和Leaf(*,*)AD路由。由于Leaf(*,*)AD路由在步骤(2)中已经被发布,所以PE2只需要发布Leaf(S1,G2)AD路由即可,并在Leaf(S1,G2)AD路由中携带PE2的IP地址,节省了网络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能够让组播加入报文中包括的特定的组播源和组播组都能够进行包含匹配,PE2不向PE1发送用于撤销Leaf(*,*)AD路由的路由撤销请求,也就是不撤销PE2加入的隧道标识为tunnel identifier 0的隧道。具体的实现方式请参见步骤(6)的两种实现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e)PE1接收来自PE2的Leaf(S1,G2)AD路由,并根据Leaf(S1,G2)AD路由建立隧道标识为tunnel identifier 2的隧道,并通过tunnel identifier 2对应的隧道向PE2发送包括(S1,G2)的组播数据流。
(10)如果按照步骤(6)的实现方式b),PE2启动定时器T1,但在定时器T1结束之后不发送用于撤销Leaf(*,*)AD路由的路由撤销请求,所以不需要重新发布Leaf(*,*)AD路由。那么当PE2接收到包括(S1,G2)的组播加入报文之后,PE2与PE1之间的交互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a)PE2向PE1发送包括(S1,G2)的组播源组信息,并且启动定时器T1。
b)PE1通过tunnel identifier 0对应的隧道向PE2发送包括(S1,G2)的组播数据流。
c)PE1发布S-PMSI(S1,G2)AD路由和tunnel identifier 2,并基于tunnelidentifier 0对应的隧道向PE2发送包括(S1,G2)的组播数据流。
d)PE2收到该S-PMSI(S1,G2)AD路由后,根据指示信息进行包含匹配,即在包括S-PMSI(*,*)AD路由的BGP消息还包括inclusive-match指示信息的情况下,将(S1,G2)与PE2存储的S-PMSI(*,*)AD路由、S-PMSI(S1,G1)AD路由和S-PMSI(S1,G2)AD路由进行包含匹配。在本申请实施例中,(S1,G2)不仅能匹配到包括其自身的S-PMSI AD路由,即S-PMSI(S1,G2)AD路由,还能匹配到其所属的包括通配符的S-PMSI AD路由,即S-PMSI(*,*)AD路由,PE2确定与(S1,G2)匹配的S-PMSI AD路由包括S-PMSI(*,*)AD路由和S-PMSI(S1,G2)AD路由。在匹配之后,PE2可以向PE1发布匹配到的S-PMSI AD路由对应的Leaf AD路由,即PE2可以向PE1发布Leaf(S1,G2)AD路由和Leaf(*,*)AD路由。由于Leaf(*,*)AD路由在步骤(2)中已经被发布,所以PE2只需要发布Leaf(S1,G2)AD路由即可,并在Leaf(S1,G2)AD路由中携带PE2的IP地址。
e)当T1定时器计时结束,PE2根据“inclusive-match”指示信息不向PE1发送用于撤销Leaf(*,*)AD路由的路由撤销请求。
f)PE1接收来自PE2的Leaf(S1,G2)AD路由,并根据Leaf(S1,G2)AD路由建立隧道标识为tunnel identifier 2的隧道,并通过tunnel identifier 2对应的隧道向PE2发送包括(S1,G2)的组播数据流。
上述步骤(9)和步骤(10)是两种并列的实现方式。
PE3在RSVP-TE P2MP场景下与PE1之间的交互与上文中提到的PE2与PE1的交互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二、在MLDP场景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路由匹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PE1根据配置向PE2发送BGP消息,该BGP消息包括S-PMSI(*,*)AD路由、指示信息和tunnel identifier 0,该tunnel identifier 0为上文中的第一标识,指示信息可以为上文的用于指示进行包含匹配的指示信息。在该场景中,使用mLDP协议时tunnelidentifier是一个LDP的FEC。FEC包括P2MP隧道的根节点IP地址,在图1的例子中即为PE1的IP地址。该S-PMSI(*,*)AD路由中不携带LIR标识。
(2)PE2收到S-PMSI(*,*)AD路由后,若PE2根据包括(S1,G1)的组播加入报文存储了与(S1,G1)对应的组播表项,且S1是与PE1通信的组播源的地址,则PE2向PE1发送隧道建立请求1,该隧道建立请求1中包括tunnel identifier 0,以建立与tunnel identifier 0对应的隧道,也就是建立以PE1为根节点的tunnel identifier 0对应的P2MP树的分支。
(3)PE1将包括(S1,G1)的组播数据流沿着与tunnel identifier 0对应的隧道发送给PE2。
(4)PE1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后发布S-PMSI(S1,G1)AD路由和tunnel identifier 1。
(5)PE2收到S-PMSI(S1,G1)AD路由后,根据指示信息进行包含匹配,即在包括S-PMSI(*,*)AD路由的BGP消息还包括指示信息的情况下,将(S1,G1)与PE2存储的S-PMSI(*,*)AD路由和S-PMSI(S1,G1)AD路由均进行包含匹配。在本申请实施例中,(S1,G1)不仅能匹配到包括其自身的S-PMSI AD路由,即S-PMSI(S1,G1)AD路由,还能匹配到其所属的包括通配符的S-PMSI AD路由,即S-PMSI(*,*)AD路由,PE2确定与(S1,G1)匹配的S-PMSI AD路由包括S-PMSI(*,*)AD路由和S-PMSI(S1,G1)AD路由。在匹配之后,PE2可以向PE1发送隧道建立请求。由于与S-PMSI(*,*)AD路由对应的tunnel identifier0所标识的隧道已经建立,所以PE2可以只向PE1发送用于建立tunnel identifier 1对应隧道的隧道建立请求2即可,该隧道建立请求2携带tunnel identifier 1。
根据上文的介绍,传统方式中当PE2向PE1发送隧道建立请求2时启动定时器T1,当该定时器T1计时结束之后,PE2撤销tunnel identifier 0所标识的隧道。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能够让组播加入报文中包括的特定的组播源和组播组都能够进行包含匹配,PE2需要做到不向PE1发送用于撤销tunnel identifier 0所标识的隧道的隧道撤销请求。
为了实现该目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a)一种实现方式,根据指示信息,PE2不启动定时器T1。
b)另一种实现方式,PE2仍然启动定时器T1,但在定时器T1计时结束时根据指示信息不向PE1发送用于撤销tunnel identifier 0所标识的隧道的隧道撤销请求,即保持加入tunnel identifier 0对应的隧道。
(6)PE1将包括(S1,G1)的组播数据流沿着与tunnel identifier 1对应的隧道发送给PE2。
(7)如果按照步骤(5)的实现方式a),PE2不启动定时器T1,tunnel identifier 0对应的隧道没有被撤销,不需要重新建立。那么,当PE2收到包括(S1,G2)的组播加入报文后,PE2和PE1之间的交互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a)PE2向PE1发送包括(S1,G2)的组播源组信息。
b)PE1通过tunnel identifier 0对应的隧道向PE2发送包括(S1,G2)的组播数据流。
c)PE1向PE2发布S-PMSI(S1,G2)AD路由和tunnel identifier 2。
d)PE2收到该S-PMSI(S1,G2)AD路由后,根据指示信息进行包含匹配,即在包括S-PMSI(*,*)AD路由的BGP消息还包括指示信息的情况下,将(S1,G2)与PE2存储的S-PMSI(*,*)AD路由、S-PMSI(S1,G1)AD路由和S-PMSI(S1,G2)AD路由均进行包含匹配。在本申请实施例中,(S1,G2)不仅能匹配到包括其自身的S-PMSI AD路由,即S-PMSI(S1,G2)AD路由,还能匹配到其所属的包括通配符的S-PMSI AD路由,即S-PMSI(*,*)AD路由,PE2确定与(S1,G2)匹配的S-PMSI AD路由包括S-PMSI(*,*)AD路由和S-PMSI(S1,G2)AD路由。在匹配之后,PE2可以向PE1发送与匹配的S-PMSI AD路由对应的隧道建立请求。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与S-PMSI(*,*)AD路由对应的tunnel identifier 0未被撤销,所以PE2可以只向PE1发送包括tunnel identifier 2的隧道建立请求。
e)PE1接收包括tunnel identifier 2的隧道建立请求,根据该隧道建立请求建立tunnel identifier 2。
f)PE1通过tunnel identifier 2向PE2发送包括(S1,G2)的组播数据流。
(8)如果按照步骤(5)的实现方式b),PE2启动定时器T1,但在定时器T1结束之后不发送用于撤销tunnel identifier 0所标识隧道的隧道撤销请求,所以当PE2收到包括(S1,G2)的组播加入报文,PE2与PE1之间的交互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a)PE2向PE1发送包括(S1,G2)的组播源组信息,并启动定时器T1。
b)PE1通过tunnel identifier 0对应的隧道向PE2发送包括(S1,G2)的组播数据流。
c)PE1向PE2发布S-PMSI(S1,G2)AD路由和对应的tunnel identifier 2。
d)PE2收到该S-PMSI(S1,G2)AD路由后,根据指示信息进行包含匹配,即将(S1,G2)与PE2存储的S-PMSI(*,*)AD路由、S-PMSI(S1,G1)AD路由和S-PMSI(S1,G2)AD路由进行包含匹配。在本申请实施例中,(S1,G2)不仅能匹配到包括其自身的S-PMSI AD路由,即S-PMSI(S1,G2)AD路由,还能匹配到其所属的包括通配符的S-PMSI AD路由,即S-PMSI(*,*)AD路由,PE2确定与(S1,G2)匹配的S-PMSI AD路由包括S-PMSI(*,*)AD路由和S-PMSI(S1,G2)AD路由。在匹配之后,PE2可以向PE1发送与匹配的S-PMSI AD路由对应的隧道建立请求。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与S-PMSI(*,*)AD路由对应的tunnel identifier 0对应的隧道未被撤销,所以PE2可以只向PE1发送包括tunnel identifier 2的隧道建立请求。
e)当T1定时器计时结束,PE2根据指示信息不向PE1发送用于撤销tunnelidentifier0对应的隧道的隧道撤销请求,以保持加入tunnel identifier 0。
f)PE1通过tunnel identifier 2向PE2发送包括(S1,G2)的组播数据流。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步骤(7)和(8)是两种并列的实现方式。
PE3在MLDP场景下与PE1之间的交互与上文中提到的PE2与PE1的交互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三、在BIER场景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路由匹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PE1根据配置向PE2发送BGP消息,该BGP消息包括S-PMSI(*,*)AD路由、指示信息、LIR标识和BIER类型的隧道标识。隧道标识为上文中的第一标识,LIR标识为上文中的第二标识。指示信息可以为inclusive-match指示信息。其中BIER类型的隧道信息包含IP地址及BFR-id,该场景中BIER类型的隧道信息包含PE1的IP地址及PE1的BFR-id,例如BFR-id值为1。
(2)PE2收到S-PMSI(*,*)AD路由后,若PE2根据包括(S1,G1)的组播加入报文存储了与(S1,G1)对应的组播表项,并且S1是与PE1通信的组播源的地址,则PE2可以根据LIR标识向PE1发布Leaf(*,*)AD路由,携带PE2的IP地址及其BFR-id值,例如BFR-id值为2,以加入与Leaf(*,*)AD路由对应的隧道。
(3)PE1在包括(S1,G1)的BIER报文中封装BIER头部信息,所封装的BIER头部信息包括BFR-id的值2,并向PE2发送该BIER报文。
(4)PE1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后发布S-PMSI(S1,G1)AD路由、LIR标识和BIER类型的隧道标识。
(5)PE2收到S-PMSI(S1,G1)AD路由后,根据指示信息进行包含匹配,即在包括S-PMSI(*,*)AD路由的BGP消息还包括指示信息的情况下,将(S1,G2)与PE2存储的S-PMSI(*,*)AD路由、S-PMSI(S1,G1)AD路由和S-PMSI(S1,G2)AD路由均进行包含匹配。在本申请实施例中,(S1,G2)不仅能匹配到包括其自身的S-PMSI AD路由,即S-PMSI(S1,G2)AD路由,还能匹配到其所属的包括通配符的S-PMSI AD路由,即S-PMSI(*,*)AD路由,PE2确定与(S1,G2)匹配的S-PMSI AD路由包括S-PMSI(*,*)AD路由和S-PMSI(S1,G2)AD路由。在匹配之后,PE2可以向PE1发送与匹配的S-PMSI AD路由对应的Leaf AD路由。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Leaf(*,*)AD路由已经发布,所以PE2可以只向PE1发布Leaf(S1,G1)AD路由。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能够让组播加入报文中包括的特定的组播源和特定的组播组都能够进行包含匹配,PE2不向PE1发送用于撤销Leaf(*,*)AD路由的路由撤销请求,也就是不撤销PE2加入的与Leaf(*,*)AD路由对应的隧道。为了实现该目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a)一种实现方式,根据指示信息,PE2不启动定时器T1。
b)另一种实现方式,PE2仍然启动定时器T1,但在定时器T1计时结束时根据指示信息不向PE1发送用于撤销Leaf(*,*)AD路由的路由撤销请求,以保持Leaf(*,*)AD路由有效。
(6)PE1根据Leaf(S1,G1)AD路由在包括(S1,G1)的BIER报文中封装BIER头部信息,所封装的BIER头部信息包括BFR-id的值1,然后将该BIER报文发送给PE2。
(7)如果按照步骤(5)的实现方式a),PE2不启动定时器T1,Leaf(*,*)AD路由没有被撤销,不需要重新发布。那么当PE2接收到包括(S1,G2)的组播加入报文之后,PE2与PE1之间的交互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a)PE2向PE1发送包括(S1,G2)的组播源组信息。
b)PE1根据S-PMSI(*,*)AD路由向PE2发送包括(S1,G2)的组播数据流。
c)PE1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后向PE2发布S-PMSI(S1,G2)AD路由和对应的隧道标识以及LIR标识。
d)PE2收到该S-PMSI(S1,G2)AD路由后,根据inclusive-match指示信息进行包含匹配,即将(S1,G2)与PE2存储的S-PMSI(*,*)AD路由、S-PMSI(S1,G1)AD路由和S-PMSI(S1,G2)AD路由进行包含匹配。在本申请实施例中,(S1,G2)不仅能匹配到包括其自身的S-PMSIAD路由,即S-PMSI(S1,G2)AD路由,还能匹配到其所属的包括通配符的S-PMSI AD路由,即S-PMSI(*,*)AD路由,PE2确定与(S1,G2)匹配的S-PMSI AD路由包括S-PMSI(*,*)AD路由和S-PMSI(S1,G2)AD路由。
在匹配之后,PE2可以向PE1发布匹配到的S-PMSI AD路由对应的Leaf AD路由,即PE2可以向PE1发布Leaf(S1,G2)AD路由和Leaf(*,*)AD路由。由于Leaf(*,*)AD路由在步骤(2)中已经被发布,所以PE2只需要发布Leaf(S1,G2)AD路由即可,并在Leaf(S1,G2)AD路由中携带PE2的IP地址,以加入与Leaf(S1,G2)AD路由对应的隧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能够让组播加入报文中包括的特定的组播源和组播组都能够进行包含匹配,PE2不向PE1发送用于撤销Leaf(*,*)AD路由的路由撤销请求,也就是不撤销PE2加入的与Leaf(*,*)AD路由对应的隧道。具体的实现方式请参见步骤(6)的两种实现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e)PE1通过与S-PMSI(S1,G2)AD路由对应的隧道向PE2发送包括(S1,G2)的组播数据流。
(8)如果按照步骤(6)的实现方式b),PE2启动定时器T1,但在定时器T1结束之后不发送用于撤销Leaf(*,*)AD路由的路由撤销请求,所以不需要重新发布Leaf(*,*)AD路由。那么当PE2接收到包括(S1,G2)的组播加入报文之后,PE2与PE1之间的交互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a)PE2向PE1发送包括(S1,G2)的组播源组信息,并且启动定时器T1。
b)PE1根据与S-PMSI(*,*)AD路由对应的隧道向PE2发送包括(S1,G2)的组播数据流。
c)PE1发布S-PMSI(S1,G2)AD路由和对应的隧道标识。
d)PE2收到该S-PMSI(S1,G2)AD路由后,根据inclusive-match指示信息进行包含匹配,即将(S1,G2)与PE2存储的S-PMSI(*,*)AD路由、S-PMSI(S1,G1)AD路由和S-PMSI(S1,G2)AD路由进行包含匹配。在本申请实施例中,(S1,G2)不仅能匹配到包括其自身的S-PMSIAD路由,即S-PMSI(S1,G2)AD路由,还能匹配到其所属的包括通配符的S-PMSI AD路由,即S-PMSI(*,*)AD路由,所以,与(S1,G2)匹配的S-PMSI AD路由包括S-PMSI(*,*)AD路由和S-PMSI(S1,G2)AD路由。
在匹配之后,PE2可以向PE1发布匹配到的S-PMSI AD路由对应的Leaf AD路由,即PE2可以向PE1发布Leaf(S1,G2)AD路由和Leaf(*,*)AD路由。由于Leaf(*,*)AD路由在步骤(2)中已经被发布,所以PE2只需要发布Leaf(S1,G2)AD路由即可,并在Leaf(S1,G2)AD路由中携带PE2的IP地址。
e)当T1定时器计时结束,PE2根据指示信息不向PE1发送用于撤销Leaf(*,*)AD路由的路由撤销请求。
e)PE1接收来自PE2的Leaf(S1,G1)AD路由,并根据Leaf(S1,G2)AD路由建立对应的隧道,并通过该隧道向PE2发送包括(S1,G2)的组播数据流。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步骤(7)和步骤(8)是两种并列的实现方式。
PE3在BIER场景下与PE1之间的交互与上文中提到的PE2与PE1的交互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3,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路由匹配装置300,该装置300可以应用于第一PE节点,该第一PE节点可以实现图2所示实施例中第一PE节点的功能。
该装置300包括:接收单元301和处理单元302。其中,接收单元301可以实现图2所示实施例中S104的功能,处理单元302可以实现图2所示实施例中S105的功能。
具体的,接收单元301,用于接收来自第二PE节点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进行包含匹配,包含匹配包括将获取的组播源组信息与获取的N1个选择式运营商组播服务接口S-PMSI自动发现AD路由进行匹配,组播源组信息包括组播源S1和组播组G1,N1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N1个S-PMSI AD路由包括第一S-PMSI AD路由和第二S-PMSI AD路由,第一S-PMSI AD路由包含至少一个通配符,第二S-PMSI AD路由包括S1和G1;
处理单元302,用于根据指示信息,对与组播源组信息匹配的N2个S-PMSI AD路由进行处理,以加入与第二PE节点之间的N2个隧道,N2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N1,N2个隧道中的一个隧道与N2个S-PMSI AD路由中的一个S-PMSI AD路由对应。
可选的,接收单元301,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二PE节点的与N1个S-PMSI AD路由中的任一S-PMSI AD路由对应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第一标识用于标识隧道类型,第二标识用于标识请求叶子信息。
可选的,隧道类型为BIER或RSVP-TE,。处理单元302,用于根据指示信息,生成与N2个S-PMSI AD路由对应的N2个叶子AD路由,并向第二PE节点发布N2个叶子AD路由;N2个叶子AD路由中的一个叶子AD路由对应N2个S-PMSI AD路由中的一个S-PMSI AD路由,N2个叶子AD路由包括第一叶子AD路由和第二叶子AD路由,第一叶子AD路由包括至少一个通配符,第二叶子AD路由包括S1和G1。
可选的,接收单元301,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二PE节点的与N1个S-PMSI AD路由中的任一S-PMSI AD路由对应的第一标识,第一标识用于标识隧道类型。
可选的,隧道类型为mLDP,处理单元302,用于获取N2个S-PMSI AD路由所对应的N2个隧道的隧道标识,并向第二PE节点发送N2个标签分发协议LDP映射mapping消息,N2个S-PMSI AD路由中的一个S-PMSI AD路由对应N2个隧道中的一个隧道的隧道标识,N2个LDPmapping消息中的一个LDP mapping消息包括N2个隧道的隧道标识中的一个隧道标识。
可选的,接收单元301,用于接收第二PE节点发布的消息,消息包括扩展运营商组播服务接口隧道属性标志位Additional PMSI Tunnel Attribute Flags,扩展运营商组播服务接口隧道属性标志位用于携带指示信息。
关于该路由匹配装置300具体内容请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4,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发送装置400,装置400应用于第二PE节点,可以实现图2所示实施例中第二PE节点的功能。
该装置400包括:获取单元401和发送单元402。其中,获取单元401和发送单元402可以实现图2所示实施例中S103的功能。
其中,获取单元401,用于获取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进行包含匹配,包含匹配包括将第一PE节点获取的组播源组信息与获取的N1个选择式运营商组播服务接口S-PMSI自动发现AD路由进行匹配,组播源组信息包括组播源S1和组播组G1,N1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N1个S-PMSI AD路由包括第一S-PMSI AD路由和第二S-PMSI AD路由,第一S-PMSIAD路由包含至少一个通配符,第二S-PMSI AD路由包括S1和G1;
发送单元402,用于向第一PE节点发送指示信息。
可选的,发送单元402,还用于向第一PE节点发送N1个S-PMSI AD路由中的任一S-PMSI AD路由对应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第一标识用于标识隧道类型,第二标识用于标识请求叶子信息。
可选的,发送单元402,还用于向第一PE节点发送N1个S-PMSI AD路由中的任一S-PMSI AD路由对应的第一标识,第一标识用于标识隧道类型。
可选的,发送单元402,用于向第一PE节点发布消息,消息包括扩展运营商组播服务接口隧道属性标志位(Additional PMSI Tunnel Attribute Flags),扩展运营商组播服务接口隧道属性标志位用于携带指示信息。
关于该信息发送装置400具体内容请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与路由匹配装置300对应的路由匹配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指令,执行图2所示实施例中提供的、由第一PE节点执行的用于路由匹配方法。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与信息发送装置400对应的信息发送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指令,执行图2所示实施例中提供的、由第二PE节点执行的信息发送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与路由匹配装置300对应的路由匹配设备,以及与信息发送装置400对应的信息发送设备,其硬件结构均可以采用如图5所示的结构。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5所示,设备500包括:处理器510、通信接口520和和存储器530。其中设备500中的处理器510的数量可以一个或多个,图5中以一个处理器为例。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510、通信接口520和存储器530可通过总线系统或其它方式连接,其中,图5中以通过总线系统540连接为例。
处理器510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处理器51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
存储器53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英文: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530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英文: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快闪存储器(英文: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存储器530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可选地,存储器530存储有操作系统和程序、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它们的子集,或者它们的扩展集,其中,程序可包括各种操作指令,用于实现各种操作。操作系统可包括各种系统程序,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处理器510可以读取存储器530中的程序,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调整传输速率的方法。
总线系统540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系统540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5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路由匹配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PE节点和第二PE节点。该系统中的第一PE节点可以执行图2实施例中第一PE节点的处理步骤,或者相应的,该系统中的第一PE节点为图3所示实施例的路由匹配装置300。该系统中的第二PE节点可以执行图2实施例中第二PE节点的处理步骤,或者相应的,该系统中的第二PE节点为图4所示实施例的信息发送装置400。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由第一PE节点执行的路由匹配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由第二PE节点执行的信息发送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由第一PE节点执行的路由匹配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由第二PE节点执行的信息发送方法。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模块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获取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模块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模块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发明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4)

1.一种路由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运营商边缘PE节点接收来自第二PE节点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进行包含匹配,所述包含匹配包括将获取的组播源组信息与获取的N1个选择式运营商组播服务接口S-PMSI自动发现AD路由进行匹配,所述N1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所述第一PE节点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对与所述组播源组信息匹配的N2个S-PMSIAD路由进行处理,以加入与所述第二PE节点之间的N2个隧道,所述N2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N1,所述N2个隧道中的一个隧道与所述N2个S-PMSIAD路由中的一个S-PMSIAD路由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PE节点接收来自第二PE节点的与所述N1个S-PMSI AD路由中的任一S-PMSIAD路由对应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隧道类型,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请求叶子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类型为BIER或RSVP-TE,所述第一PE节点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对与所述组播源组信息匹配的N2个S-PMSI AD路由进行处理包括:
所述第一PE节点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生成与N2个S-PMSIAD路由对应的N2个叶子AD路由,所述N2个叶子AD路由中的一个叶子AD路由对应所述N2个S-PMSIAD路由中的一个S-PMSIAD路由,所述N2个叶子AD路由包括第一叶子AD路由和第二叶子AD路由,所述第一叶子AD路由包括所述至少一个通配符,所述第二叶子AD路由包括所述组播源组信息;
所述第一PE节点向所述第二PE节点发布所述N2个叶子AD路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PE节点接收来自第二PE节点的与所述N1个S-PMSI AD路由中的任一S-PMSIAD路由对应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隧道类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类型为mLDP,所述第一PE节点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对与所述组播源组信息匹配的N2个S-PMSIAD路由进行处理包括:
所述第一PE节点获取所述N2个S-PMSIAD路由所对应的N2个隧道的隧道标识,所述N2个S-PMSIAD路由中的一个S-PMSIAD路由对应所述N2个隧道中的一个隧道的隧道标识;
所述第一PE节点向所述第二PE节点发送N2个标签分发协议LDP映射mapping消息,所述N2个LDP mapping消息中的一个LDP mapping消息包括所述N2个隧道的隧道标识中的一个隧道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营商边缘PE节点接收来自第二PE节点的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PE节点接收所述第二PE节点发布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扩展运营商组播服务接口隧道属性标志位Additional PMSI Tunnel Attribute Flags,所述扩展运营商组播服务接口隧道属性标志位用于携带所述指示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播源组信息包括组播源信息和组播组信息,或者所述组播源组信息包括通配符和组播组信息。
8.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运营商边缘PE节点获取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进行包含匹配,所述包含匹配包括将第一PE节点获取的组播源组信息与获取的N1个选择式运营商组播服务接口S-PMSI自动发现AD路由进行匹配,所述N1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所述第二PE节点向所述第一PE节点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PE节点向所述第一PE节点发送所述N1个S-PMSIAD路由中的任一S-PMSI AD路由对应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隧道类型,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请求叶子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PE节点向所述第一PE节点发送所述N1个S-PMSIAD路由中的任一S-PMSI AD路由对应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隧道类型。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E节点向第一PE节点发送所述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PE节点向所述第一PE节点发布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扩展运营商组播服务接口隧道属性标志位Additional PMSI Tunnel Attribute Flags,所述扩展运营商组播服务接口隧道属性标志位用于携带所述指示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播源组信息包括组播源信息和组播组信息,或者所述组播源组信息包括通配符和组播组信息。
13.一种路由匹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运营商边缘PE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二PE节点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进行包含匹配,所述包含匹配包括将获取的组播源组信息与获取的N1个选择式运营商组播服务接口S-PMSI自动发现AD路由进行匹配,所述N1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对与所述组播源组信息匹配的N2个S-PMSI AD路由进行处理,以加入与所述第二PE节点之间的N2个隧道,所述N2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N1,所述N2个隧道中的一个隧道与所述N2个S-PMSIAD路由中的一个S-PMSIAD路由对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二PE节点的与所述N1个S-PMSI AD路由中的任一S-PMSIAD路由对应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隧道类型,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请求叶子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类型为BIER或RSVP-TE;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生成与N2个S-PMSI AD路由对应的N2个叶子AD路由,并向所述第二PE节点发布所述N2个叶子AD路由;所述N2个叶子AD路由中的一个叶子AD路由对应所述N2个S-PMSIAD路由中的一个S-PMSIAD路由,所述N2个叶子AD路由包括第一叶子AD路由和第二叶子AD路由,所述第一叶子AD路由包括所述至少一个通配符,所述第二叶子AD路由包括所述组播源组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二PE节点的与所述N1个S-PMSI AD路由中的任一S-PMSIAD路由对应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隧道类型。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类型为mLDP;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获取所述N2个S-PMSIAD路由所对应的N2个隧道的隧道标识,并向所述第二PE节点发送N2个标签分发协议LDP映射mapping消息,所述N2个S-PMSI AD路由中的一个S-PMSIAD路由对应所述N2个隧道中的一个隧道的隧道标识,所述N2个LDP mapping消息中的一个LDP mapping消息包括所述N2个隧道的隧道标识中的一个隧道标识。
18.根据权利要求13-1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PE节点发布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扩展运营商组播服务接口隧道属性标志位Additional PMSI Tunnel Attribute Flags,所述扩展运营商组播服务接口隧道属性标志位用于携带所述指示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3-1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播源组信息包括组播源信息和组播组信息,或者所述组播源组信息包括通配符和组播组信息。
20.一种信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二运营商边缘PE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进行包含匹配,所述包含匹配包括将第一PE节点获取的组播源组信息与获取的N1个选择式运营商组播服务接口S-PMSI自动发现AD路由进行匹配,所述N1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PE节点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PE节点发送所述N1个S-PMSI AD路由中的任一S-PMSIAD路由对应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隧道类型,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请求叶子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PE节点发送所述N1个S-PMSI AD路由中的任一S-PMSIAD路由对应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隧道类型。
23.根据权利要求20-2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PE节点发布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扩展运营商组播服务接口隧道属性标志位Additional PMSI Tunnel Attribute Flags,所述扩展运营商组播服务接口隧道属性标志位用于携带所述指示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0-2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播源组信息包括组播源信息和组播组信息,或者所述组播源组信息包括通配符和组播组信息。
CN202210353601.5A 2020-02-28 2020-05-14 一种路由匹配方法、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490046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4746 2020-02-28
CN2020101347467 2020-02-28
CN202010408957.5A CN113328943B (zh) 2020-02-28 2020-05-14 一种路由匹配方法、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08957.5A Division CN113328943B (zh) 2020-02-28 2020-05-14 一种路由匹配方法、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00462A true CN114900462A (zh) 2022-08-12

Family

ID=7741308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08957.5A Active CN113328943B (zh) 2020-02-28 2020-05-14 一种路由匹配方法、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202210353601.5A Pending CN114900462A (zh) 2020-02-28 2020-05-14 一种路由匹配方法、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08957.5A Active CN113328943B (zh) 2020-02-28 2020-05-14 一种路由匹配方法、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3328943B (zh)
WO (1) WO202116925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74620A (zh) * 2022-02-14 2022-04-19 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非阻塞可动态配置的应用中间层网关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48051B2 (en) * 2012-05-30 2015-02-03 Alcatel Luc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 MVPN source redundancy with S-PMSI
US9473315B2 (en) * 2014-08-07 2016-10-18 Alcatel Lucent Network device configured to track multicast receivers
US10833880B2 (en) * 2014-08-07 2020-11-10 Nokia Technologies Oy Controlled switching of multicast traffic between selective and inclusive routes based on number of multicast receivers
US10382217B1 (en) * 2016-03-30 2019-08-13 Juniper Networks, Inc. Single actual-forwarder election in multicast VPNs
US10104139B2 (en) * 2016-03-31 2018-10-16 Juniper Networks, Inc. Selectively signaling selective tunnels in multicast VPNs
CN107547337B (zh) * 2017-05-16 2020-05-1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隧道切换方法、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9995634B (zh) * 2017-12-29 2021-08-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虚拟专用网络的承载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69254A1 (zh) 2021-09-02
CN113328943B (zh) 2022-04-12
CN113328943A (zh) 2021-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34906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bearing multicast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CN107968750B (zh)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节点
CN102035729B (zh) 一种组播数据转发方法
CN110798403B (zh) 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和通信系统
US20150049760A1 (en) Source routing in multicast transmissions
US11405307B2 (en) Information transfer method and device
US9288067B2 (en) Adjacency server for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WO2017117956A1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JP7397178B2 (ja) リバースパス転送rpfチェック方法及び装置
CN102238057B (zh) 以太网根基多点服务实现方法、系统、装置及网络设备
EP419196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data message,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0036983A9 (en) Source routing tunnel ingress protection
CN102045250B (zh) Vpls中组播报文的转发方法和服务提供商边缘设备
CN107294859B (zh) 一种信息传递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328943B (zh) 一种路由匹配方法、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WO2014169856A1 (zh) 一种组播通信方法和汇聚交换机
WO2018010566A1 (zh) 信息的通告方法、转发条目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6230730B (zh) 一种组播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18010568A1 (zh) 信息的通告方法、转发条目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WO2020244372A1 (zh) 一种实现组播的方法和装置
CN104426780B (zh) 数据转发方法和系统
CN115277535B (zh) Vpn路由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85213B (zh) 一种组播转发表项生成方法及装置
WO2023050981A1 (zh) 虚拟专用网络业务标识的分配方法、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726783A (zh) 通告路由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