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00432A - 一种元宇宙的背景下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元宇宙的背景下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00432A
CN114900432A CN202210352575.4A CN202210352575A CN114900432A CN 114900432 A CN114900432 A CN 114900432A CN 202210352575 A CN202210352575 A CN 202210352575A CN 114900432 A CN114900432 A CN 1149004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ivity
code
address
view
a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5257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00432B (zh
Inventor
王磊
徐兵
兰春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ng Lian Tech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ng Lian 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ng Lian Tech Ltd filed Critical Neng Lian Tech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5257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004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00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004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004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004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5Retrieval of network configuration; Track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histo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1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28Restricting access to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s or functions, e.g. using authorisation function to access network configu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元宇宙的背景下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管理方法,本发明分别从用户角度以及去中心化自治组织角度,将活动的准备、活动的开启、活动执行辅助三个方面设计,本发明缩小参与活动的用户名单,提高执行的效率,用户能够管理自己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去中心化自治组织根据需求限制过滤用户,动态地计算活动地址,为了方便首次调用活动后后续继续调用活动,压缩后续的执行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元宇宙的背景下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应用领域,为元宇宙的背景下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元宇宙是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又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是映射现实世界的在线虚拟世界,是越来越真实的数字虚拟世界。在数字虚拟世界中,可以存在多个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去中心化自治组织需要在用户节点中发起并开展活动,而用户节点的响应以及活动执行必然要在一个约束框架下。因此,需要一种能够管理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活动的方法,并兼顾执行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或部分解决上述问题的元宇宙的背景下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管理方法;
为达到上述技术步骤的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步骤为:管理方法包含预演过程、切换过程、活动过程;方法设置服务组织,服务组织用于为活动过程服务;
预演过程用于为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开展活动作准备;所述预演过程为,节点可以参与一个以上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每个节点拥有一个身份管理簿,所述身份管理簿包含一个以上的架构视图,所述架构视图用于记录节点在一个去中心化自治组织中节点的基本信息,节点的架构视图拥有索引编码,所述索引编码由节点确定,所述索引编码用于辨别不同的架构视图;索引编码只有节点可见;并且,架构视图被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活跃视图,为节点能够切换的架构视图,第二类为黑洞视图,为节点不能够切换的架构视图,活跃视图的数量是有限的,最多为 M个,黑洞视图由用户长达S时间段内R次没有切换的架构视图,自动归为黑洞视图,R小于等于U、并且大于等于零的正数;M、U都为大于0的自然数,并且为架构视图提供内部码,内部码为拥有身份管理簿的节点不可见,内部码为十六进制地址编码,所有节点的架构视图进行内部码的编码;S为时间段,时间的单位默认为秒;索引编码与内部码建立一对一的映射关系;内部码用于说明架构视图在所有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编码;活跃视图用于说明节点能够切换的架构视图,黑洞视图用于节点不能够切换的架构视图;
切换过程用于说明节点选择参与组织的活动的过程,当去中心化自治组织需要开展活动时,首先根据活跃的用户公钥地址名单通知节点,节点收到通知后,选择切换架构视图;切换架构视图为切换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架构视图,对于每个节点,每一个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对应有且只有一个架构视图;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可以选择添加监控器,监控器用于监控节点是否切换架构视图,添加监控器后,如果节点在接到同一个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通知后没有切换视图的次数多达T次,由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协商确定自然数T的值;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申请将节点的架构视图归类为黑洞视图,归类为黑洞视图后,在内部码上盖上戳,将节点从活跃的用户公钥地址名单剔除,重新计算节点在接到同一个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通知后没有切换视图的次数;节点可申请重新再次将黑洞视图转为活跃视图,转为活跃视图后,再次进入用户公钥地址名单;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可选择活动排他性,活动排他性用于说明节点在参与活动时不能参与其他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活动,一旦节点切换架构视图,架构视图被锁定,节点不能再切换到其他架构视图,在节点的活动有效期间内,去中心化自治组织不能主动将参与活动的节点拥有的任意一个架构视图归类为黑洞视图;活动有效期间为节点参与活动的时间段,最短时长为由节点切换架构视图开始到活动正式结束,活动有效期间可延长至N个最短时长的长度,N为小于5的自然数;节点切换架构视图后,触发将用户的公钥地址加入到活动名单,活动名单为节点意向参与活动的名单;活跃的用户公钥地址名单用于说明有资格参与活动的用户的公钥地址的名单;
活动过程用于说明节点正式参与活动的过程;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可预约活动,提前编写活动代码到共享库中,活动时构建活跃调用空间,活跃调用空间用于为活动开展开辟的存储空间;活跃调用空间划分为动态加载区以及跳转控制区、执行活动区,跳转控制区用于为用户的活动代码执行服务,标识并链接共享库;动态加载区用于标识存储进行活动的公共信息以及活动代码的代号清单、地址计算码、公共链接信息;执行活动区用于节点开展活动提供灵活的存储空间;地址计算码用于计算活动代码的入口地址;公共链接信息用于连接共享库中信息、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信息;活动代码的代号清单用于记录正在进行的活动的代号,每一个正在进行的活动代号各不相同;当去中心化自治组织调用启动地址,自动分配活动的代号,并加入到活动代码的代号清单中;代号为16进制的二进制码;
活动过程为,服务组织在执行活动区为活动顺序分配启动地址,去中心化自治组织调用启动地址,默认开启活动,启动地址为每一个活动在活动有效期间启动开启分配的地址;启动地址中默认存放一个指向活动加载区的首地址的指针,活动加载区的首地址中存放分配指令,分配指令用于说明活动的开启地址在活动加载区中进行顺序分配时是由高地址向低地址存放还是低地址向高地址存放;接着,服务组织在跳转控制区为活动分配辅助代码,辅助代码的内容为:在活动加载区顺序分配活动的开启地址,首先取出活动的开启地址中存储内容,将活动的开启地址中存储内容作为地址,进行跳转,命名为跳转转移指令;服务组织提前在活动的开启地址中填入活动代码的入口地址;当活动在活动有效期间内,活动的开启地址各不相同,初始调用时活动代码入口地址中填入辅助代码中跳转转移指令的下一条指令的地址,接着将活动的代号压入栈中,然后跳转到进行活动的公共信息进行执行;进行活动的公共信息为所有活动公共使用的代码,进行活动的公共信息用于重新填入活动代码的入口地址;跳转转移指令用于说明活动正式加载执行;活动代码的入口地址用于说明活动代码的调用地址;活动的开启地址用于存储活动代码的入口地址;进行活动的公共信息中,首先,服务组织将活动代码的代号清单压入栈中,再跳转到地址计算码,地址计算码中调取栈中活动的代号以及活动的代号清单,并调取公共链接信息,将活动代码的入口地址重新分配,分配虚拟地址给活动代码的入口地址,并填入到活动的开启地址中;后续进行活动时,直接调用启动地址开启;活动结束后,活动在活跃调用空间中占用的数据空间释放。
本发明的有益成果为:本发明提出的元宇宙的背景下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管理方法,分别从用户角度以及去中心化自治组织角度,将活动的准备、活动的开启、活动执行辅助三个方面设计,首先缩小参与活动的用户名单,提高执行的效率,用户能够管理自己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去中心化自治组织根据需求限制过滤用户,动态地计算活动地址,用户首次调用活动后,后续的执行空间被压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步骤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说明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能实现同样功能的产品属于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具体方法如下:
实施例1:满足人们生理需求的物理世界和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虚拟世界,在人的需求层次上是一个整体。尽管在物理世界中,也可以满足部分的精神需求。这两个世界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平行宇宙”,而是紧密的、相互联系的,人是其中重要的纽带。无论是在物理世界还是虚拟世界,人类都可以获得知识,虚拟世界知识的丰富性甚至远超物理世界,如训练飞行员的模拟舱。因此不能把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割裂地看待。从人的方面来看它们依然是统一的,是人的不同需求的不同满足方式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多、改造物理世界技术的进步,人们在物理世界中工作的时间越来越少,而沉浸在虚拟世界的时间越来越多。人们不可逆转地向虚拟世界迁移。有统计数据显示,人们在物理世界的工作时间,全天在4 小时左右。未来思考和决策都是在虚拟世界中完成的,而执行是在物理世界中完成的。就像人们的思考依赖大脑,执行依赖四肢一样。
基于此,现在研究元宇宙就有了现实意义。我们不是在空谈一个类似乌托邦的概念,而是通过对元宇宙的探讨,加速改变整个世界,建立起日益丰富的数字世界,改造出更加美好的物理世界。元宇宙是一个规模成本递减、规模收益递增的生态系统,因此能生生不息、延绵不绝。这样一个“无限游戏”的元宇宙,它的治理结构是分布式、去中心、自组织的;这样一个“无限游戏”的元宇宙,它的经济模式是“利益相关者制度”,所有参与者“共建、共创、共治、共享”;这样一个“无限游戏”的元宇宙,它的商业模型是创作者驱动,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内容是关键。元宇宙不是下一代互联网,而是下一代网络。人类社会迈入数字化时代,AI、云计算、区块链等构成了数字网络,元宇宙是新一代的网络:数字网络。
而元宇宙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组织规则由程序监督运行,组织规则最终的保障是代码。代码的事前约束使得DAO能在更低信任的模式下形成组织,用户在数字世界可更广泛参与全球协作。区块链技术保障了“Codeis Law”,而DAO保障了规则有序制定、执行,两者是元宇宙制度基石。比特币网络就是最简单的DAO,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加入网络,成为节点,并提供算力保障账本安全。以太坊进一步支持智能合约,使得去中心化地通用计算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各类应用均基于代码规则的DAO而实现。这为构建以5G、物联网、AI、云算力为底层的元宇宙提供了可能,Web3.0的世界将更加扁平化。
根据于此,本发明中管理方法包含预演过程、切换过程、活动过程;方法设置服务组织,服务组织用于为活动过程服务;
预演过程用于为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开展活动作准备;所述预演过程为,节点可以参与一个以上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每个节点拥有一个身份管理簿,所述身份管理簿包含一个以上的架构视图,所述架构视图用于记录节点在一个去中心化自治组织中节点的基本信息,节点的架构视图拥有索引编码,所述索引编码由节点确定,所述索引编码用于辨别不同的架构视图;索引编码只有节点可见;并且,架构视图被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活跃视图,为节点能够切换的架构视图,第二类为黑洞视图,为节点不能够切换的架构视图,活跃视图的数量是有限的,最多为 M个,黑洞视图由用户长达S时间段内R次没有切换的架构视图,自动归为黑洞视图,R小于等于U、并且大于等于零的正数;M、U都为大于0的自然数,并且为架构视图提供内部码,内部码为拥有身份管理簿的节点不可见,内部码为十六进制地址编码,所有节点的架构视图进行内部码的编码;S为时间段,时间的单位默认为秒;索引编码与内部码建立一对一的映射关系;内部码用于说明架构视图在所有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编码;活跃视图用于说明节点能够切换的架构视图,黑洞视图用于节点不能够切换的架构视图;
切换过程用于说明节点选择参与组织的活动的过程,当去中心化自治组织需要开展活动时,首先根据活跃的用户公钥地址名单通知节点,节点收到通知后,选择切换架构视图;切换架构视图为切换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架构视图,对于每个节点,每一个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对应有且只有一个架构视图;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可以选择添加监控器,监控器用于监控节点是否切换架构视图,添加监控器后,如果节点在接到同一个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通知后没有切换视图的次数多达T次,由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协商确定自然数T的值;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申请将节点的架构视图归类为黑洞视图,归类为黑洞视图后,在内部码上盖上戳,将节点从活跃的用户公钥地址名单剔除,重新计算节点在接到同一个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通知后没有切换视图的次数;节点可申请重新再次将黑洞视图转为活跃视图,转为活跃视图后,再次进入用户公钥地址名单;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可选择活动排他性,活动排他性用于说明节点在参与活动时不能参与其他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活动,一旦节点切换架构视图,架构视图被锁定,节点不能再切换到其他架构视图,在节点的活动有效期间内,去中心化自治组织不能主动将参与活动的节点拥有的任意一个架构视图归类为黑洞视图;活动有效期间为节点参与活动的时间段,最短时长为由节点切换架构视图开始到活动正式结束,活动有效期间可延长至N个最短时长的长度,N为小于5的自然数;节点切换架构视图后,触发将用户的公钥地址加入到活动名单,活动名单为节点意向参与活动的名单;活跃的用户公钥地址名单用于说明有资格参与活动的用户的公钥地址的名单;
活动过程用于说明节点正式参与活动的过程;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可预约活动,提前编写活动代码到共享库中,活动时构建活跃调用空间,活跃调用空间用于为活动开展开辟的存储空间;活跃调用空间划分为动态加载区以及跳转控制区、执行活动区,跳转控制区用于为用户的活动代码执行服务,标识并链接共享库;动态加载区用于标识存储进行活动的公共信息以及活动代码的代号清单、地址计算码、公共链接信息;执行活动区用于节点开展活动提供灵活的存储空间;地址计算码用于计算活动代码的入口地址;公共链接信息用于连接共享库中信息、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信息;活动代码的代号清单用于记录正在进行的活动的代号,每一个正在进行的活动代号各不相同;当去中心化自治组织调用启动地址,自动分配活动的代号,并加入到活动代码的代号清单中;代号为16进制的二进制码;
活动过程为,服务组织在执行活动区为活动顺序分配启动地址,去中心化自治组织调用启动地址,默认开启活动,启动地址为每一个活动在活动有效期间启动开启分配的地址;启动地址中默认存放一个指向活动加载区的首地址的指针,活动加载区的首地址中存放分配指令,分配指令用于说明活动的开启地址在活动加载区中进行顺序分配时是由高地址向低地址存放还是低地址向高地址存放;接着,服务组织在跳转控制区为活动分配辅助代码,辅助代码的内容为:在活动加载区顺序分配活动的开启地址,首先取出活动的开启地址中存储内容,将活动的开启地址中存储内容作为地址,进行跳转,命名为跳转转移指令;服务组织提前在活动的开启地址中填入活动代码的入口地址;当活动在活动有效期间内,活动的开启地址各不相同,初始调用时活动代码入口地址中填入辅助代码中跳转转移指令的下一条指令的地址,接着将活动的代号压入栈中,然后跳转到进行活动的公共信息进行执行;进行活动的公共信息为所有活动公共使用的代码,进行活动的公共信息用于重新填入活动代码的入口地址;跳转转移指令用于说明活动正式加载执行;活动代码的入口地址用于说明活动代码的调用地址;活动的开启地址用于存储活动代码的入口地址;进行活动的公共信息中,首先,服务组织将活动代码的代号清单压入栈中,再跳转到地址计算码,地址计算码中调取栈中活动的代号以及活动的代号清单,并调取公共链接信息,将活动代码的入口地址重新分配,分配虚拟地址给活动代码的入口地址,并填入到活动的开启地址中;后续进行活动时,直接调用启动地址开启;活动结束后,活动在活跃调用空间中占用的数据空间释放。
实施例2:去中心化自治组织作为数字经济发展范式下的新兴事物,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最早的概念来源要追溯到2006年。将中心化组织与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分别比喻成蜘蛛与海星,首次构建了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理论雏形。提出了类似的概念——同行生产(Peer Production),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严格制度的组织机构,在这一组织中,并行生产的参与者拥有多样性的动机,独立分散地开展工作,通过相互间的交流来达到协调一致。早期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概念的应用场景主要是互联网企业,扁平化的互联网技术使得互联网企业可以实现更加去中心化的决策和更低成本的运行。例如,互联网早期出现的音乐分享软件,这种共享式的组织形式显然与过去自上而下销售音乐的唱片公司截然不同。在社会治理方面,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兴起和逐渐普及,网络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重要空间,催生了大规模的动态网民群体组织,动态网民群体组织为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构建和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真正相对成熟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概念是由DanielLaimer提出的。Daniel Laimer于2013年提出了中心化自组织公司(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Corporation,DAC)这一概念。2014年Daniel Laimer将这一概念落地,创立了Bitshares。 Bitshares是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属性的全球化交易网络,使用区块链自动操作各种业务,无需人工干预。通过描述一家公司在没有经理人的情况下如何运作,进一步推进了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理论构建,即用一种不能被篡改、不可伪造的数字技术取代人工管理,这种数字技术能够招募和支付工作人员来执行有助于公司使命的任务,甚至可以向云服务提供商付费以获得可以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从而独立于任何特定的基础设施,成为去中心化的核心技术支撑。 2016年5月初,“The DAO”作为一个由程序代码管理的自治的风险投资基金诞生,其目标是为商业组织和非营利企业提供一种新的分散式商业模式,至此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真正实现了落地。一些学者对去中心化自治组织进行了界定。日本学者野口悠纪雄基于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去中心化的特质,将去中心化自治组织与传统组织进行对比,指出去中心化自治组织根据协议中定义的规则进行决策与执行,从而摆脱了传统组织中的管理者。去中心化自治组织是将组织不断迭代的管理和运作规则(共识)以智能合约的形式逐步编码在区块链上,从而在没有第三方干预的情况下,使得组织按照预先设定的规则实现自运转、自治理、自演化,进而实现组织的最大效能和价值流转的组织形态。随着区块链记账节点的增多和市场范围的扩大,区块链交易的边际成本会出现递减,在组织成本和交易成本曲线的交点上大量的市场组织会以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形式存在。目前关于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研究还比较少,且多以实际的应用场景为主,缺乏对于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内涵的挖掘与理论路径的探讨。基于此,进一步厘清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核心属性与运行要件,梳理相关理论演进脉络,探析其应用前景。
本发明中活动代码的入口地址重新分配的方法为,根据活动的代号以及活动的代号清单、活动代码所占空间大小,任意排列活动的代号,按照排列的活动代号的顺序、活动代码所占大小,依次将活动代码放置到虚拟地址空间中,放置可以从高地址到低地址,也可以从低地址到高地址,活动代码的首地址为活动代码的入口地址。
本发明的有益成果为:本发明提出的元宇宙的背景下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管理方法,分别从用户角度以及去中心化自治组织角度,将活动的准备、活动的开启、活动执行辅助三个方面设计,首先缩小参与活动的用户名单,提高执行的效率,用户能够管理自己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去中心化自治组织根据需求限制过滤用户,动态地计算活动地址,用户首次调用活动后,活动的入口地址被设置,后续调用的执行空间相比第一次调用的执行空间,大大减少,因此,方法的效率得以提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同时以上说明,对于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可以理解及实施,因此其他基于本发明所揭示内容所完成的等同改变,均应包含在本权利要求书的涵盖范围内。

Claims (1)

1.一种元宇宙的背景下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管理方法包含预演过程、切换过程、活动过程;所述管理方法通过计算机设置服务组织,所述服务组织用于为活动过程服务;执行完步骤一,执行步骤二;步骤二为:所述预演过程用于为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开展活动作准备;所述预演过程为,节点可以参与一个以上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每个节点拥有一个身份管理簿,所述身份管理簿包含一个以上的架构视图,所述架构视图用于记录节点在一个去中心化自治组织中节点的基本信息,节点的架构视图拥有索引编码,所述索引编码由节点确定,所述索引编码用于辨别不同的架构视图;所述索引编码只有节点可见;并且,所述架构视图被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活跃视图,为节点能够切换的架构视图,第二类为黑洞视图,为节点不能够切换的架构视图,所述活跃视图的数量是有限的,最多为M个,所述黑洞视图由用户长达S时间段内R次没有切换的架构视图,自动归为黑洞视图,R小于等于U、并且大于等于零的正数;M、U都为大于0的自然数,并且为架构视图提供内部码,内部码为拥有所述身份管理簿的节点不可见,所述内部码为十六进制地址编码,所有节点的架构视图进行内部码的编码;S为时间段,时间的单位默认为秒;索引编码与内部码建立一对一的映射关系;所述内部码用于说明所述架构视图在所有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编码;所述活跃视图用于说明节点能够切换的架构视图,所述黑洞视图用于节点不能够切换的架构视图;步骤三、所述切换过程用于说明节点选择参与组织的活动的过程,当去中心化自治组织需要开展活动时,首先根据活跃的用户公钥地址名单通知节点,节点收到通知后,选择切换架构视图;所述切换架构视图为切换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架构视图,对于每个节点,每一个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对应有且只有一个架构视图;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可以选择添加监控器,所述监控器用于监控节点是否切换架构视图,添加监控器后,如果节点在接到同一个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通知后没有切换视图的次数多达T次,由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协商确定自然数T的值;所述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申请将节点的架构视图归类为黑洞视图,归类为黑洞视图后,在内部码上盖上戳,将节点从活跃的用户公钥地址名单剔除,重新计算节点在接到同一个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通知后没有切换视图的次数;节点可申请重新再次将黑洞视图转为活跃视图,转为活跃视图后,再次进入用户公钥地址名单;所述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可选择活动排他性,所述活动排他性用于说明节点在参与活动时不能参与其他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活动,一旦节点切换架构视图,架构视图被锁定,节点不能再切换到其他架构视图,在节点的活动有效期间内,所述去中心化自治组织不能主动将参与活动的节点拥有的任意一个架构视图归类为黑洞视图;所述活动有效期间为节点参与活动的时间段,最短时长为由节点切换架构视图开始到活动正式结束,活动有效期间可延长至N个最短时长的长度,N为小于5的自然数;节点切换架构视图后,触发将用户的公钥地址加入到活动名单,所述活动名单为节点意向参与活动的名单;活跃的用户公钥地址名单用于说明有资格参与活动的用户的公钥地址的名单;步骤四、所述活动过程用于说明节点正式参与活动的过程;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可预约活动,提前编写活动代码到共享库中,活动时构建活跃调用空间,所述活跃调用空间用于为活动开展开辟的存储空间;所述活跃调用空间划分为动态加载区以及跳转控制区、执行活动区,所述跳转控制区用于为用户的活动代码执行服务,标识并链接共享库;所述动态加载区用于标识存储进行活动的公共信息以及活动代码的代号清单、地址计算码、公共链接信息;所述执行活动区用于节点开展活动提供灵活的存储空间;所述地址计算码用于计算活动代码的入口地址;所述公共链接信息用于连接共享库中信息、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信息;所述活动代码的代号清单用于记录正在进行的活动的代号,每一个正在进行的活动代号各不相同;当去中心化自治组织调用启动地址,自动分配活动的代号,并加入到活动代码的代号清单中;代号为16进制的二进制码;步骤五、所述活动过程为,服务组织在所述执行活动区为活动顺序分配启动地址,去中心化自治组织调用启动地址,默认开启活动,所述启动地址为每一个活动在活动有效期间启动开启分配的地址;所述启动地址中默认存放一个指向所述活动加载区的首地址的指针,活动加载区的首地址中存放分配指令,所述分配指令用于说明活动的开启地址在所述活动加载区中进行顺序分配时是由高地址向低地址存放还是低地址向高地址存放;接着,服务组织在所述跳转控制区为活动分配辅助代码,所述辅助代码的内容为:在所述活动加载区顺序分配活动的开启地址,首先取出活动的开启地址中存储内容,将活动的开启地址中存储内容作为地址,进行跳转,命名为跳转转移指令;所述服务组织提前在活动的开启地址中填入活动代码的入口地址;当活动在活动有效期间内,活动的开启地址各不相同,初始调用时所述活动代码入口地址中填入所述辅助代码中跳转转移指令的下一条指令的地址,接着将活动的代号压入栈中,然后跳转到进行活动的公共信息进行执行;所述进行活动的公共信息为所有活动公共使用的代码,所述进行活动的公共信息用于重新填入活动代码的入口地址;所述跳转转移指令用于说明活动正式加载执行;所述活动代码的入口地址用于说明活动代码的调用地址;所述活动的开启地址用于存储所述活动代码的入口地址;所述进行活动的公共信息中,首先,服务组织将活动代码的代号清单压入栈中,再跳转到地址计算码,所述地址计算码中调取栈中活动的代号以及活动的代号清单,并调取公共链接信息,将活动代码的入口地址重新分配,分配虚拟地址给所述活动代码的入口地址,并填入到活动的开启地址中;后续进行活动时,直接调用启动地址开启;活动结束后,活动在所述活跃调用空间中占用的数据空间释放。
CN202210352575.4A 2022-04-06 2022-04-06 一种元宇宙的背景下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管理方法 Active CN1149004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52575.4A CN114900432B (zh) 2022-04-06 2022-04-06 一种元宇宙的背景下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管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52575.4A CN114900432B (zh) 2022-04-06 2022-04-06 一种元宇宙的背景下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00432A true CN114900432A (zh) 2022-08-12
CN114900432B CN114900432B (zh) 2023-12-19

Family

ID=82715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52575.4A Active CN114900432B (zh) 2022-04-06 2022-04-06 一种元宇宙的背景下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00432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9947A (zh) * 2015-05-07 2016-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0097467A (zh) * 2019-05-05 2019-08-06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针对智能合约安全性和稳定性的侧链测试方法
US20190370813A1 (en) * 2018-06-04 2019-12-05 Coral Protocol Decentralized safeguard against fraud
CN110599290A (zh) * 2019-08-02 2019-12-20 威富通科技有限公司 跨境交易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1159764A (zh) * 2019-12-26 2020-05-15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投票选举的链上与链下相结合实现联盟链自治的方法
CN113329106A (zh) * 2021-08-02 2021-08-31 域世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公链的域名分配和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3660327A (zh) * 2021-08-12 2021-11-16 厦门潭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系统、区块链节点加入方法和交易方法
CN114049096A (zh) * 2021-11-25 2022-02-15 上海万向区块链股份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个性化定制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9947A (zh) * 2015-05-07 2016-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US20190370813A1 (en) * 2018-06-04 2019-12-05 Coral Protocol Decentralized safeguard against fraud
CN110097467A (zh) * 2019-05-05 2019-08-06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针对智能合约安全性和稳定性的侧链测试方法
CN110599290A (zh) * 2019-08-02 2019-12-20 威富通科技有限公司 跨境交易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1159764A (zh) * 2019-12-26 2020-05-15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投票选举的链上与链下相结合实现联盟链自治的方法
CN113329106A (zh) * 2021-08-02 2021-08-31 域世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公链的域名分配和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3660327A (zh) * 2021-08-12 2021-11-16 厦门潭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系统、区块链节点加入方法和交易方法
CN114049096A (zh) * 2021-11-25 2022-02-15 上海万向区块链股份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个性化定制系统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AN ZHANG等: "Research on Anti-tampering Simulation Algorithm of Block Chain-based Supply Chain Financial Big Data", 《 2021 IEE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G DATA,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INTERNET OF THINGS ENGINEERING (ICBAIE)》 *
丁文文等: "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发展现状、分析框架与未来趋势", 《智能科学与技术学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00432B (zh) 2023-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aythornthwaite The strength and the impact of new media
Hettne Neo-mercantilism: the pursuit of regionness
Morgan et al. A toolkit of designs for mixing discrete event simulation and system dynamics
CN107168797A (zh) 云环境下基于动态博弈的资源调度方法
Lewis et al. Reflections on the integration of paid work and the rest of life
Barbaroux Identifying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within knowledge‐intensive environments: insights from the ARPANET project
US20120117158A1 (en) Collaborative computing and electronic records
Conte et al. DEPNET: How to benefit from social dependence
Meloni et al. Heterogeneous resource allocation can change social hierarchy in public goods games
CN104053179A (zh) 一种c-ran系统级仿真平台
Ruducha et al. Multisectoral nutrition planning in Nepal: evidence from an organizational network analysis
CN101098270A (zh) 一种分布式对等网络系统
CN114900432A (zh) 一种元宇宙的背景下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管理方法
CN112036831B (zh) 人力管理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Ginsberg et al. Ecosystem strategies for complex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case of smart grid development
Antunes et al. Beyond formal processes: Augmenting workflow with group interaction techniques
CN117971498B (zh) 计算集群中gpu资源的调度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Farooq et al. Joint hierarchical nodes based user management (JoHNUM) infrastructu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alable and consistent virtual worlds
CN116737348B (zh) 一种多方任务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CN113159955B (zh) 联盟链区块链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Zhou Complex network evolution game experimental platform based on PyQt5
Vamos Cooperative systems based on non-cooperative people
Stanoulov Expert knowledge and computer-aided group decision making: Some pragmatic reflections
Pennink Building trust in complex urban regeneration partnerships
CN115396491A (zh) 一种服务生态系统的多层异质分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00120 building C3, No. 101 Eshan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Lingshuzhong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120 building C3, No. 101 Eshan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Applicant before: NENG LIAN TECH.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