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96952B - 一种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96952B
CN114896952B CN202210461423.8A CN202210461423A CN114896952B CN 114896952 B CN114896952 B CN 114896952B CN 202210461423 A CN202210461423 A CN 202210461423A CN 114896952 B CN114896952 B CN 1148969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rce
pollution source
pollution
emission
data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6142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96952A (zh
Inventor
康思聪
王福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Qingchuang Meik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ngchuang Meik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ngchuang Meik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ngchuang Meik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6142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969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969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969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969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969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66Editing, e.g. inserting or dele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3Upda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80Management or planning
    • Y02P90/84Greenhouse gas [GHG] management systems
    • Y02P90/845Inventory and reporting systems for greenhouse gases [GH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方法及装置。所述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方法包括:分别获取各个数据库中的污染源数据信息;融合各个所述数据库中的污染源数据信息从而生成融合数据库,所述融合数据库中包括待使用污染源数据;根据所述融合数据库中的待使用污染源数据编制所述区域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本申请的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方法通过多数据的融合从而编制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综合利用各数据源数据编制出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保证了排放清单的时效性、可靠性和丰富性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环境保护及大气污染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方法以及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装置。
背景技术
大气污染物一次排放是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管理部门逐步建立了由环境统计、污染源普查、排污申报、总量核查、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等组成的多来源立体化的环境统计体系,并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提高各自发展和完善起来,从不同尺度上实现了对大气污染源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的排放量核算和动态更新。
为响应大气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环境管理的迫切要求,高时空分辨率的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工作快速发展并走向业务化动态更新方向,持续为大气污染扩散输送模拟、排污许可证发放、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编制、污染物减排核算及效果评估、环境税收排污权交易等工作提供关键的基础数据,对大气复合污染形成机制和来源解析研究、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大气污染管控对策建议和达标规划制定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目前,高时空分辨率的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的编制,主要以全面、细致的污染源信息(主要包括公开资料调研、市直部门资料调研和企业发表/现场核查)调研获取编制基准年的活动水平及相关参数。不同环境统计体系之间既有共通之处,又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数据源具有互补性,对于同一特征描述可以互相印证或比较判断,可以用于评估数据质量,但由于目的及驱动力不同,不同应用背景下业务化开展的工作,对基础信息的采集和处理过程中也带来了人力、财力、时间和资源的重复投入。
目前,已经业务化产出的环境统计数据(诸如环境统计、污染源普查、排污许可等)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复杂、时间和空间尺度不一致,污染源数据既具有重复性又具有互补性,可以为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但仅依靠现有的某一或多种数据源编制基准年的高精度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又存在一定的问题。
其中,环境统计数据仅覆盖工业源、生活源、移动源和废弃物处理源,污染源覆盖程度不够;工业源仅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了点源化,且污染源信息以企业为对象而不是细化到设备或生产线,没有末端管控措施的信息,排放核算涉及的污染物只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源普查数据在支持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过程中,污染源覆盖上缺少扬尘源,且未涉及到排放清单中源类中的其他排放源(餐饮油烟源)和溶剂使用源(其它非工业溶剂使用源)。
鉴于此,在大气污染防治管控需求导向下,本发明根据污染源特点采用规范、统一的核算方法,基于当前业务化的多源异构的环境统计数据,通过污染源信息采集与梳理、特征参数识别、抽取、质控、同化和融合等步骤建立排放清单编制底层数据库,根据不同数据源数据丰富度、时效性、时空精度、精确度等方面的特征,基于一定的数据规则确定污染源排放核算关键参数,分源进行主要污染物排放计算、结果校核等,编制完整的高时空分辨率的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实现基于多源异构环境统计数据业务化、快速化编制或更新高时空分辨率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的目的。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方法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方法,所述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方法包括:
分别获取各个数据库中的污染源数据信息;
融合各个所述数据库中的污染源数据信息从而生成融合数据库,所述融合数据库中包括待使用污染源数据;
根据所述融合数据库中的待使用污染源数据编制所述区域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
可选地,所述数据库包括环境统计体系数据库、污染源普查体系数据库以及污染源调查数据库。
可选地,污染源种类信息包括化石燃料固定燃烧源、工艺过程源、溶剂使用源、移动源、扬尘源、农业源、废弃物处理源、储存运输源、生物质燃烧源、其他排放源(餐饮油烟源);
所述环境统计体系数据库中的污染源数据信息包括化石燃料固定燃烧源、工艺过程源、移动源、农业源、废弃物处理源、生物质燃烧源;
所述污染源普查体系数据库中的污染源数据信息包括化石燃料固定燃烧源、工艺过程源、溶剂使用源、移动源、扬尘源、农业源、废弃物处理源、储存运输源、生物质燃烧源。
可选地,所述环境统计体系数据库包括多个污染源种类以及每个环统污染源种类对应的环统污染源参数;
所述污染源普查体系数据库包括多个污染源种类以及每个普查污染源种类对应的普查污染源参数;
所述污染源调查数据库包括多个污染源种类以及每个调查污染源种类对应的调查污染源参数;
所述融合各个所述数据库中的污染源数据信息从而生成融合数据库包括:
获取污染源调查数据库中的各个污染源种类以及每个污染源种类对应的调查污染源参数,获取的参数称为第一参数;
获取环境统计体系数据库中的与所述污染源调查数据库的污染源种类不同的污染源种类所对应的环统污染源参数,获取的参数称为第二参数;
获取污染源普查体系数据库中的与所述污染源调查数据库的污染源种类不同且与环境统计体系数据库中的污染源种类不同的污染源种类所对应的普查污染源参数,获取的参数称为第三参数;其中,
所述第一参数、第二参数以及第三参数组成所述待使用污染源数据。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融合数据库中的待使用污染源数据编制所述区域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包括:
根据所述融合数据库中的待使用污染源数据分别获取区域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中的各个污染源种类信息所对应的排放量。
可选地,所述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方法进一步包括:
对编制后的所述区域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进行校核以及修正。
可选地,在所述融合各个所述数据库中的污染源数据信息从而生成融合数据库,所述融合数据库中包括待使用污染源数据之前,所述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方法进一步包括:
筛选各个所述数据库中的污染源数据信息,删除或更改各个所述数据库中的污染源数据信息中的错误信息。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装置,所述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装置包括:
污染源数据信息获取模块,所述污染源数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各个数据库中的污染源数据信息;
融合模块,所述融合模块用于融合各个所述数据库中的污染源数据信息从而生成融合数据库,所述融合数据库中包括待使用污染源数据;
编制模块,所述编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融合数据库中的待使用污染源数据编制所述区域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如上所述的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方法。
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方法通过多数据的融合从而编制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综合利用各数据源数据,以更小的人力、时间、资源投入编制出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保证了排放清单的时效性、可靠性和丰富性等特点,均衡了执行成本、时空精度、成果跨界应用等方面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一种电子设备,用于实现图1所示的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方法;
图3是A市工业源主要污染物排放多源数据横向对比示意图;
图4是A市空气观测数据与排放清单模拟结果对比分析示意图;
图5是空气质量观测结果与模拟结果相关性分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的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方法包括:
步骤1:分别获取各个数据库中的污染源数据信息;
步骤2:融合各个数据库中的污染源数据信息从而生成融合数据库,融合数据库中包括待使用污染源数据;
步骤3:根据融合数据库中的待使用污染源数据编制所述区域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
本申请的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方法通过多数据的融合从而编制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综合利用各数据源数据,以更小的人力、时间、资源投入编制出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保证了排放清单的时效性、可靠性和丰富性等特点,均衡了执行成本、时空精度、成果跨界应用等方面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库包括环境统计体系数据库、污染源普查体系数据库以及污染源调查数据库。可以理解的是,数据库还可以包括排污许可体系数据库以及应急减排体系数据库等。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各个数据库中的污染源数据信息具体为:
以环境统计体系(环境统计体系数据库)、污染源普查体系(污染源普查体系数据库)、污染源调查数据库、排污许可体系(可选)及应急减排体系(可选)的污染源数据为处理对象,通过各自业务系统采集的原始统计数据表,识别涉废气排放且支持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的完整表单信息,从而获取第一参数、第二参数以及第三参数。
数据用途上,环境统计数据和污染源普查数据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确定完整涉废气污染源摸排名单,尽量做到涉废气企业应纳尽纳,提高污染源核算和管控空间精度,二是通过数据识别、抽取、清洗、转换、同化和耦合得到污染源核算中调用的数据,获取污染源等基本信息及排放核算关键参数。污染源调查的主要用途是复核重点污染源的基本信息和排放信息,并补充排放核算缺失信息。
不同应用背景下发展的各数据库在时效性、完整性、时空精度、数据体量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需要基于不同数据库特点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
数据时效性:环境统计业务每年组织填报,可提供时间尺度为1年/次的环境统计;污染源普查包括2007年的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和2017年的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时间尺度为10年/次;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业务化更新要求每年一次,时间尺度为1年/次。
数据完整性主要指污染物源和污染物。在涵盖污染源方面,环境统计数据包括工业污染源(以下简称“工业源”)、移动污染源(以下简称“移动源”)和生活污染源(以下简称“生活源”);污染源普查数据包括工业源,农业污染源(以下简称“农业源”),生活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移动源;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分为化石燃料固定燃烧源、工艺过程源、移动源、溶剂使用源、农业源、扬尘源、生物质燃烧源、储存运输源、废弃物处理源和其他排放源(餐饮油烟源)等十类污染源。各数据源对污染源的分级分类体系整体上具有一致性,可以构建相应的映射关系。从污染源覆盖完整性上看,环境统计和污染源普查数据均不含扬尘源、非道路移动源、溶剂使用源 (非工业)等污染源,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不仅包括人为污染源,同时包括天然源污染物排放。在涉及的污染物方面,环境统计数据主要关注的污染物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源普查数据主要关注的大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氨、砷、铅、镉、铬、汞;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关注的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挥发性有机物、氨、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黑炭、有机碳等9种污染物。比较可知,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关注污染物覆盖了环境统计涉及的涉气污染物,与污染源普查数据比较,二者在污染物覆盖广度和精度上具有一定的差异,两种核算体系可直接比较的废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挥发性有机物、氨和颗粒物,污染源普查可以对排放清单未覆盖污染物进行补充和完善。
数据时空精度:在污染源时间空间特征方面,环境统计数据除对重点企业按照点源方式获企业的经纬度信息,其他均按面源形式获取污染源信息及排放信息;而污染源普查数据和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按照点源方式逐排污设备或生产线获取活动水平信息及相关参数且覆盖了其他面源、线源的排放时间和空间特征,具有较高的时空分辨率,同时,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同时关注了天然源的排放特征。
数据体量上:环境统计数据中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点源的形式以企业为最小单位进行填报,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以面源的形式以区县为最小单位提供了污染源基本信息。污染源普查数据以企业为数据采集切入点,基于一个生产工序、产污环节、设备或生产单元单独核算污染物产生量或排放量,工业企业应纳尽纳,较环境统计数据污染源数据量大,信息更加丰富。城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过程中要求涉气企业全覆盖,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受时间、人力、财力等资源因素限制,污染源数据会优先保证重点污染源、重点行业企业的覆盖,污染源点源化率介于环境统计数据和污染源普查数据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污染源种类信息包括化石燃料固定燃烧源、工艺过程源、溶剂使用源、移动源、扬尘源、农业源、废弃物处理源、储存运输源、生物质燃烧源、其他排放源(餐饮油烟源);
主要大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黑炭、有机碳、挥发性有机物以及氨;
环境统计体系数据库中的污染源数据信息包括化石燃料固定燃烧源、工艺过程源、移动源、农业源、废弃物处理源、生物质燃烧源;
污染源普查体系数据库中的污染源数据信息包括化石燃料固定燃烧源、工艺过程源、溶剂使用源、移动源、扬尘源、农业源、废弃物处理源、储存运输源、生物质燃烧源。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数据库的污染源数据信息包括多个污染源种类以及每个环统污染源种类对应的环统污染源参数,在融合各个数据库之前,由于各个数据库的污染源种类可能含义相同,但是在命名上可能存在不同,因此,需要进行各个数据库与城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的污染源种类的关联与同化,从而使得后续使用中,能够将不同数据库中具有相同含义的污染源种类均与城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中的污染源种类关联在一起,方便后续数据库的融合与使用。具体而言,将各个数据库的污染源种类与城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中的污染源种类进行关联,包括:
将环境统计体系数据库中的各个信息与城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中的信息关联,下述的关联关系属于行业内常规知识,在此仅具体关联举例如下:
环境统计体系数据库中的化石燃料固定燃烧源关联城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中的电力供热、工业锅炉、民用散煤燃烧;环境统计体系数据库中的工艺过程源关联城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中的石油化工、水泥、平板玻璃、钢铁、焦化、冶金、其他建材、食品轻纺及其他;环境统计体系数据库中的移动源关联城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中的道路移动源;环境统计体系数据库中的农业源关联城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中的畜禽养殖;环境统计体系数据库中的废弃物处理源关联城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中的废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环境统计体系数据库中的生物质燃烧源关联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中的生物质锅炉)。
将污染源普查体系数据库中的各个信息与城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中的信息关联,具体关联如下:
污染源普查体系数据库中的化石燃料固定燃烧源关联城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中的电力供热、工业锅炉、非工业锅炉、民用散煤燃烧;污染源普查体系数据库中的工艺过程源关联城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中的石油化工、水泥、平板玻璃、钢铁、焦化、冶金、其他建材、食品轻纺及其他;污染源普查体系数据库中的溶剂使用源关联城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中的工业涂装、农药使用;污染源普查体系数据库中的移动源关联城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中的道路移动源、农业机械、船舶;污染源普查体系数据库中的扬尘源关联城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中的堆场扬尘;污染源普查体系数据库中的农业源关联城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中的畜禽养殖、氮肥施用、固氮植物、秸秆堆肥、人体粪便;污染源普查体系数据库中的废弃物处理源关联城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中的废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污染源普查体系数据库中的储存运输源关联城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中的储油库、加油站、油罐车;污染源普查体系数据库中的生物质燃烧源关联城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中的生物质锅炉、生物质炉灶。
在本实施中,污染源调查数据库中的污染源种类可以人为命名,因此,可以不需要进行关联,若污染源调查数据库中的污染源种类与城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中的污染源种类也不同,也可以基于上述方法进行关联后使用。
环境统计数据较污染源普查数据在时效性上有较高的准确性,但是环统数据中企业的生产情况、能源的消耗量、污染物去除效率和污染物排放等反映的是整个企业的情况,没有细分到生产线上,不能很好地满足高分辨率的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的计算要求。污染源普查数据在生产线的维度上给出了企业每个生产设备的工段/工艺、产品、产量、末端控制措施、去除效率及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基本能够很好地满足排放清单的计算。但是污染源普查数据目前有2007年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数据和2017年的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数据,污染源信息时间约束性比较强。
在本实施例中,本申请进一步包括:对各个数据库的污染源数据信息进行整理的步骤,具体而言,基于环境统计数据库、污染源普查数据库、排污申报数据库等初步建立涉废气企业摸排名单,结合环境空气质量管理中逐步建立的应急减排名单、锅炉/炉窑管控名单、涉VOCs名单等管理数据确定排放源(企业)存在状态和排放状态,根据污染源区位特点、能源消费、产品产量、排放特点(排放量、排放强度)等特点筛选重点污染源进行筛查和复核。
在本实施例中,在融合各个数据库中的污染源数据信息从而生成融合数据库,融合数据库中包括待使用污染源数据之前,所述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方法进一步包括:
筛选各个数据库中的污染源数据信息,删除或更改各个所述数据库中的污染源数据信息中的错误信息。
具体而言,综合利用各数据库的数据,对污染源生存状态、活动水平、控制措施、排放因子、排放水平等核心参数横向比较,基于配置的数据处理原则,识别存在的异常/错误数据并纠偏。
在本实施例中,污染源数据信息包括污染源基本信息、活动水平信息、控制技术和控制水平信息、排放因子信息以及排放量信息;
对各个数据库中的污染源数据信息进行筛选处理,从而获取筛选后的污染源数据信息包括:
对各个待分类污染源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从而使各个待分类污染源信息成为标准化数据;
获取各个待分类污染源信息中的污染源基本信息从而生成污染源基础数据库;
获取各个待分类污染源信息中的活动水平信息从而生成污染源活动水平基础数据库;
获取各个待分类污染源信息中的控制技术和控制水平信息生成控制技术数据库;
获取各个待分类污染源信息中的排放因子信息生成排放因子数据库;
获取各个待分类污染源信息中的排放量信息生成污染源排放核算基础数据库。
举例来说,根据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涉及的十类污染源属性,从各数据源数据冗余性和互补性出发,充分利用各数据库特点建立数据处理原则,对结构数据进行批量处理,构建污染源基本信息、活动水平、控制技术和控制水平、排放因子和排放量等污染源底层数据库。
其中,污染源基础数据库指各类污染源的基本信息,包括污染源名称、组织机构代码、中心经纬度、设备编号、排放口高度等数据;活动水平数据库指各类污染源的燃料/产品类型、燃烧技术/生产工艺等对燃料消耗量及产品产量等活动水平信息;控制技术数据库指各类污染物排放过程中所采用的控制技术及其对应的控制效率;排放因子数据库指各类污染源的燃料类型、燃烧技术、产品类型和生产工艺等排放因子。
污染源基础数据库建立以后,需要对污染源类型、行业代码、企业代码、燃料类型、燃烧技术、产品类型、生产工艺、污染物控制技术等信息进行参数化处理,按照统一编码实现不同基础数据库之间的信息匹配。
以现有环境统计体系为基础,整合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数据、环境统计数据(年度统计数据和季度统计数据)、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调研数据等污染源统计数据,可提取各类污染源基本情况、活动水平及控制技术等关键信息,并进行异常和错误数据的识别和修正。通过与污染源普查、环境统计等数据的对接,质控人员将数据统计结果处理成标准化数据格式作为基础数据,进而获得各个污染源的经纬度信息、行业类别、锅炉和窑炉规格参数、生产工艺、控制技术、原料/辅料信息、产品类型及其产品产量等各项参数,建立污染源活动水平基础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根据给定的数据原则完成不同数据来源中的污染源基础信息和活动水平匹配。针对现有环境统计体系无法提供的污染源数据,通过排放清单编制过程中对重点污染源的复核或缺失信息补充,通过与现有数据同化、耦合,补充污染源基本情况、活动水平和控制技术相关信息。
在污染源数据处理过程中做好全流程质控,通过多维数据横向比较和交叉验证,识别错误和异常值,通过数据清洗和格式转换得到污染源排放核算基础数据库。根据影响排放清单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利用统计方法,对活动水平、技术分布和排放因子进行数据同化,计算过程中引入多源数据综合对比审查校验、质控和同化的方法体系。
最后,进行污染源数据同化和耦合。以梳理得到的污染源基本信息为基础,构建涉废气污染源数据库,重点标注其污染源基本信息、生产情况、管理水平、排放现状等方面的属性,根据各污染源特点,以实现快速业务化更新排放清单为目的,确定各数据源数据选取原则。其中,污染源数据库构建中,以基准年为时间约束,结构数据的优先级分别为:排放清单编制调查数据,环境统计数据,污染源普查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环境统计体系数据库包括多个污染源种类以及每个环统污染源种类对应的环统污染源参数;
污染源普查体系数据库包括多个污染源种类以及每个普查污染源种类对应的普查污染源参数;
污染源调查数据库包括多个污染源种类以及每个调查污染源种类对应的调查污染源参数;
融合各个所述数据库中的污染源数据信息从而生成融合数据库包括:
获取污染源调查数据库中的各个污染源种类以及每个污染源种类对应的调查污染源参数,获取的参数称为第一参数;
获取环境统计体系数据库中的与所述污染源调查数据库的污染源种类不同的污染源种类所对应的环统污染源参数,获取的参数称为第二参数;
获取污染源普查体系数据库中的与所述污染源调查数据库的污染源种类不同且与环境统计体系数据库中的污染源种类不同的污染源种类所对应的普查污染源参数,获取的参数称为第三参数;其中,
第一参数、第二参数以及第三参数组成待使用污染源数据。
采用这种方式,是由于各个数据库具有不同的时间性、准确性与可靠性,污染源调查数据库是直接调查所得,因此且不论在时间性、准确性以及可靠性上均较为准确,因此,首先使用污染源调查数据库中的数据,而当污染源调查数据库没有某些数据时,考虑环境统计体系数据库的数据,若当环境统计体系数据库中也没有这些数据时在,则采用污染源普查体系数据库,可以理解的是,当各个数据库均没有需要的数据时,可以通过使用者填写、根据经验填写等方式获取。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融合数据库中的待使用污染源数据编制所述城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包括:
根据融合数据库中的待使用污染源数据分别获取城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中的各个污染源种类信息所对应的排放量。具体而言,计算各个污染源种类信息所对应的排放量具体为:
排放清单的定量表征方法主要有物料衡算法、排放因子法、实际测量法、模型估算法等,一套完整的城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建立通常是一种或几种方法组合使用。在城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的实际编制过程中,主要采用排放因子法和模型估算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核算的关键环节包括:活动水平数据获取、排放因子选取和排放量计算。排放计算过程中要求做到污染源相关数据全程可追溯。
根据城市本地化排放源分类体系和涉气污染源名单,遵守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协议,采用“自下而上”为主,“自上而下”为辅的排放清单编制方法逐一估算各类污染源的排放量,综合采用排放因子法、物料衡算法、模型估算法等科学计算方法,编制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排放核算中,根据产品、生产过程中产排污的主导生产工艺、技术水平、规模等,匹配产排污系数,结合本企业原料消耗、辅料消耗、生产管理水平、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依据本企业基准年的实际活动水平数据,核算污染物产生量与排污量。排放因子主要采用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城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手册》推荐的排放系数,有条件的城市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针对部分重点污染源或本地特色污染源开展实际排放测试,获取污染源排放系数,对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城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手册》推荐的排放系数进行本地化更新。
污染源活动水平数据获取中,包括两个方面:(1)排放计算全流程的数据质控。活动水平数据质控,首先要对比分析污染源分类、基本信息和活动水平数据的完整性,查漏补缺,对于难以通过调查进行补充的源类,采用区域排放清单数据进行补充,建立分类合理、信息完整的污染源活动水平数据库。对各污染源调查表要检查关键字段的完整性,以燃料组分、燃料消耗量、产品类型、产品产量、生产工艺、控制设备、控制技术去除效率等活动水平数据及相关参数为重点,对于缺失数据需进一步向企业进行核实,确保活动水平数据的完整和合理性。对于点源需要获取准确的经纬度信息。对明显错误、前后不匹配、分布特征不合理的异常数据进行筛选,并进行核实修正。(2)数据整体性(宏观校核和约束)校核。综合采用城市能源平衡表、工业品产量及原料/辅料消费量等统计数据对活动水平进行宏观约束和整体校验,对实际调查数据查漏补缺,确保活动水平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排放因子数据库的构建,以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和《城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手册》推荐的排放因子为主,在此基础上,查阅并总结我国工业源产污系数手册、AP-42数据库与EMEP/EEA数据库、国内外相关行业的文献调研,并结合各地区工业企业的实际生产和排污情况、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数据等资料,对部分因子进行选择性的修正和本地化,得到本地化的排放因子库。排放因子的选取应基于各排放源的特点和排放影响因素,通过实地调查工作获得的数据和资料对排放因子进行选取和修正,以尽可能反映当地实际排放水平。
在本实施例中,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方法进一步包括:
对编制后的城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进行校核以及修正。
具体来说,从清单总体结果和排放源个体等角度,对清单结果进行校验分析,通过排放清单结果与环境统计结果、污染源普查结果横向比较、与地面观测进行比较分析等校验方法,对清单各排放源结果进行反馈和优化,提高排放清单质量。
对工业企业排放量计算结果与环境统计各企业污染物排放量核对,逐一核实差别较大的排放源,排查造成差异的原因;同时可以计算出企业消耗单位燃料或单位产品的污染物排放量,对明显偏高和明显偏低企业排放结果排查结果异常原因。从城市角度看,进行各城市排放清单结果横向对比,基于活动水平数据分析各城市排放清单结果的合理性,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修正。同时,基于地面观测数据、卫星遥感和模型模拟等手段对清单进行多维动态校验,通过对排放清单中排放量、时空分布、变化趋势的比较,整体提升排放清单的精度。使用蒙特卡洛法对排放清单进行不确定分析。
本申请通过不同数据库信息采集与梳理、特征参数识别、抽取、质控、同化和融合等步骤构建高时空分辨率的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实现基于多源异构环境统计数据业务化、快速化编制或更新高时空分辨率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的目的。
下面以举例的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阐述,可以理解的是,该举例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任何限制。
依据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和《城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手册》建立A市某年高时空分辨率区域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通过资料收集及污染源补充调查,摸清A市大气污染源现状,建立全市大气污染源数据库,构建完整、准确、更新及时的,覆盖十大类污染源,九种主要污染物的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科学描述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分析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和时空分布特征,为A市大气污染控制和空气质量改善提供科学依据和排放数据基础。
收集获取污染源数据:包括环境统计、污染源普查及重点污染源复核或缺失污染源补充调查,对应附表1(污染源普查数据对排放清单主要排放源的覆盖情况、附表2环境统计业务系统中涉废气排放表单)梳理源计算所需各数据源涉气信息表单,以A市其他建材中煤矸石砖生产企业为例说明,结果如下表所示:
煤矸石砖企业排放计算收集资料表单
以现有环境统计体系为基础,整合污染源普查、年度环境统计等污染源统计数据,识别、抽取污染源基本情况、活动水平及控制技术等特征参数,并建立映射关系。
/>
/>
选取其中一家煤矸石生产企业(B)对映射结果进行说明,如下表所示:
/>
B企业关键参数映射表
根据上述梳理关键参数的mapping表,依据计算所需参数梳理建立污染源数据库。
a.确定企业名单:整合所有数据源中所含企业,结合其他数据源(工业炉窑专项治理清单等)核实企业生产状态,识别、删除关停企业,建立行业企业名单。
例如,整合环境统计数据、污染源普查数据及补充调查确定该市煤矸石砖生产企业数为N家,进一步通过工业炉窑专项治理清单、烧结砖瓦窑炉企业进度情况一览表等其他数据库核实企业生产状态,删除关停企业M家,最终确定该市煤矸石砖生产企业共为(N-M)家。
b.关键参数耦合:耦合的过程中按照污染源调查、环境统计、二污普的优先级抽取关键参数;结合参数之间的关系,如产品信息、原料信息、燃料信息等审核校验关键参数的准确性;以此确保建立污染源数据库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通过关键参数耦合,B企业关键参数信息如下表所示:
B企业关键参数耦合结果
基于污染源数据融合构建的污染源底层数据库,依据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和《城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手册》针对污染物产生机理和排放特征的差异,按照部门/行业、燃料/产品、燃烧/工艺技术以及末端控制技术将每类排放源分为四级,采用排放系数法,基于第四级排放源计算逐个排污设备排放量,使用的公式如下:
E=A×EF×(1-η)
其中,A为第四级排放源对应的煤矸石砖产品产量,单位为万块。对于点源,A为逐条生产线的活动水平;对于面源,A为清单中最小行政区单元活动水平。EF为各污染物产生系数,单位为kg/万块。η为污染控制技术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查找产污系数及其计量单位:
主要产品为:煤矸石砖,燃料为:煤矸石,燃料硫分为0.20%,生产设备为:隧道窑,依据清单污染源分级技术体系确定四级源依次为工艺过程源、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煤矸石砖、隧道窑-煤矸石硫份≤2%,对应主要污染物产污系数如下表所示:
《城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手册》中主要污染物产污系数单位:kg/万块
确定污染物去除效率:
由于该企业二氧化硫治理技术采用双碱法、颗粒物治理技术采用布袋除尘,查询《城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手册》中推荐的污染物去除效率,如下表所示。
《城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手册》中末端治理措施对应污染物去除效率(%)
EtaSO2=1-(1-80%)×(1-20%)=84%
EtaNOx=0
EtaVOCs=0
EtaPM2.5=1-(1-57%)×(1-50%)=78.5%
EtaPMcoarse=1-(1-75%)×(1-90%)=97.5%
EtaPM10more=1-(1-80%)×(1-99%)=99.8%
计算主要污染物SO2、NOx、VOCs、颗粒物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
ESO2=2400×16.2×(1-84%)/1000吨=6.2208吨
ENOx=2400×6.075×(1-0%)/1000吨=14.58吨
EVOCs=2400×3.51×(1-0%)/1000吨=8.424吨
EPM2.5=2400×7.29×(1-78.5%)/1000吨=3.7616吨
EPMcoarse=2400×11.88×(1-97.5%)/1000吨=0.7128吨
EPM10more=2400×80.73×(1-99.8%)/1000吨=0.3875吨
ETSP=EPM2.5+EPMcoarse+EPM10more=(3.7616+0.7128+0.3875)吨=4.8619吨。
污染物排放结果校核:
结合环境统计数据、污染源普查数据及在线检测数据校核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由于污染物产污系数、计算方法存在不同,导致计算结果存在一定差异,相较于在线检测数据偏高,在合理的范围内。
多源数据结果校核
此外,结合计算结果、烟气的产生量及《砖瓦行业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校核结果准确性,结果如下所示,由表可知计算污染物排放浓度满足《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的相应污染排放限值。
计算污染物排放浓度与砖瓦行业污染物排放限值比较
从清单总体结果和排放源个体等角度,对清单结果进行校验分析,通过统计数据横向比较、与地面观测进行比较分析等校验方法,对清单各排放源结果进行反馈和优化,提高排放清单质量。
对于点源排放量计算结果与环境统计、二污普各企业污染物排放量核对,逐一核实差别较大的排放源,排查造成差异的原因,进一步识别修正异常值;例如,将A市工业源清单计算结果与环境统计、二污普进行对比,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清单计算中SO2和NOx与环境统计中结果存在一定差异,进一步分析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发电机组脱硫、脱硝效率不同;清单计算结果相较于二污普偏低的原因主要是两者的核算体系和排放因子存在差异,导致VOCs差异的主要是清单中部分工业企业溶剂使用量未覆盖。
基于地面观测数据、卫星遥感和模型模拟等手段对A市清单结果进行多维动态校验,整体提升排放清单的精度,结果如下图4以及图5所示。由图可知PM2.5模拟值与观测值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相关性R2为0.63,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差值范围为0.71~1.20。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装置,所述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装置包括污染源数据信息获取模块、融合模块以及编制模块,
污染源数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各个数据库中的污染源数据信息;
融合模块用于融合各个数据库中的污染源数据信息从而生成融合数据库,融合数据库中包括待使用污染源数据;
编制模块用于根据融合数据库中的待使用污染源数据编制城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本实施例的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的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如上的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方法。
图2是能够实现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示例性结构图。
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包括输入设备501、输入接口502、中央处理器 503、存储器504、输出接口505以及输出设备506。其中,输入接口502、中央处理器503、存储器504以及输出接口505通过总线507相互连接,输入设备501和输出设备506分别通过输入接口502和输出接口505与总线 507连接,进而与电子设备的其他组件连接。具体地,输入设备501接收来自外部的输入信息,并通过输入接口502将输入信息传送到中央处理器503;中央处理器503基于存储器504中存储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对输入信息进行处理以生成输出信息,将输出信息临时或者永久地存储在存储器504中,然后通过输出接口505将输出信息传送到输出设备506;输出设备506将输出信息输出到电子设备的外部供用户使用。
也就是说,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也可以被实现为包括: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在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时可以实现结合图1描述的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可以被实现为包括:存储器504,被配置为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03,被配置为运行存储器504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方法。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 /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 (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据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 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装置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模块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总装置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标识名称,而不标识任何特定的顺序。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申请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标识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他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据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总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所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处理器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实现装置/终端设备的各种功能。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硬盘、内存、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在本实施例中,装置/终端设备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 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
需要说明的是,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本申请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实并不是用来限定本申请,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方法包括:
分别获取各个数据库中的污染源数据信息;
融合各个所述数据库中的污染源数据信息从而生成融合数据库,所述融合数据库中包括待使用污染源数据;
根据所述融合数据库中的待使用污染源数据编制区域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
所述数据库包括环境统计体系数据库、污染源普查体系数据库以及污染源调查数据库;
污染源种类信息包括化石燃料固定燃烧源、工艺过程源、溶剂使用源、移动源、扬尘源、农业源、废弃物处理源、储存运输源、生物质燃烧源、其他排放源;
所述环境统计体系数据库中的污染源数据信息包括化石燃料固定燃烧源、工艺过程源、移动源、农业源、废弃物处理源、生物质燃烧源;
所述污染源普查体系数据库中的污染源数据信息包括化石燃料固定燃烧源、工艺过程源、溶剂使用源、移动源、扬尘源、农业源、废弃物处理源、储存运输源、生物质燃烧源;
所述环境统计体系数据库包括多个污染源种类以及每个环统污染源种类对应的环统污染源参数;
所述污染源普查体系数据库包括多个污染源种类以及每个普查污染源种类对应的普查污染源参数;
所述污染源调查数据库包括多个污染源种类以及每个调查污染源种类对应的调查污染源参数;
所述融合各个所述数据库中的污染源数据信息从而生成融合数据库包括:
获取污染源调查数据库中的各个污染源种类以及每个污染源种类对应的调查污染源参数,获取的参数称为第一参数;
获取环境统计体系数据库中的与所述污染源调查数据库的污染源种类不同的污染源种类所对应的环统污染源参数,获取的参数称为第二参数;
获取污染源普查体系数据库中的与所述污染源调查数据库的污染源种类不同且与环境统计体系数据库中的污染源种类不同的污染源种类所对应的普查污染源参数,获取的参数称为第三参数;其中,
所述第一参数、第二参数以及第三参数组成所述待使用污染源数据;
所述根据所述融合数据库中的待使用污染源数据编制所述区域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包括:
根据所述融合数据库中的待使用污染源数据分别获取区域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中的各个污染源种类信息所对应的排放量;
所述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方法进一步包括:
对编制后的所述区域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进行校核以及修正;其中,
环境统计业务每年组织填报,提供时间尺度为1年/次的环境统计;污染源普查包括2007年的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和2017年的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时间尺度为10年/次;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业务化更新要求每年一次,时间尺度为1年/次;
在涵盖污染源方面,环境统计数据包括工业污染源、移动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污染源普查数据包括工业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移动源;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分为化石燃料固定燃烧源、工艺过程源、移动源、溶剂使用源、农业源、扬尘源、生物质燃烧源、储存运输源、废弃物处理源和其他排放源十类污染源;各数据源对污染源的分级分类体系整体上具有一致性,构建相应的映射关系;从污染源覆盖完整性上看,环境统计和污染源普查数据均不含扬尘源、非道路移动源、溶剂使用源污染源,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包括人为污染源、天然源污染物排放;在涉及的污染物方面,环境统计数据关注的污染物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源普查数据关注的大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氨、砷、铅、镉、铬、汞;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关注的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挥发性有机物、氨、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黑炭、有机碳9种污染物;
在污染源时间空间特征方面,环境统计数据除对重点企业按照点源方式获企业的经纬度信息,其他均按面源形式获取污染源信息及排放信息;而污染源普查数据和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按照点源方式逐排污设备或生产线获取活动水平信息及相关参数且覆盖了其他面源、线源的排放时间和空间特征,具有高时空分辨率,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同时关注了天然源的排放特征;
环境统计数据中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点源的形式以企业为最小单位进行填报,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以面源的形式以区县为最小单位提供了污染源基本信息;污染源普查数据以企业为数据采集切入点,基于一个生产工序、产污环节、设备或生产单元单独核算污染物产生量或排放量;
对各个数据库中的污染源数据信息进行筛选处理,从而获取筛选后的污染源数据信息包括:
对各个待分类污染源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从而使各个待分类污染源信息成为标准化数据;
获取各个待分类污染源信息中的污染源基本信息从而生成污染源基础数据库;
获取各个待分类污染源信息中的活动水平信息从而生成污染源活动水平基础数据库;
获取各个待分类污染源信息中的控制技术和控制水平信息生成控制技术数据库;
获取各个待分类污染源信息中的排放因子信息生成排放因子数据库;
获取各个待分类污染源信息中的排放量信息生成污染源排放核算基础数据库;
对工业企业排放量计算结果与环境统计各企业污染物排放量核对,逐一核实差别大的排放源,排查造成差异的原因;同时计算出企业消耗单位燃料或单位产品的污染物排放量,对明显偏高和明显偏低企业排放结果排查结果异常原因;从城市角度看,进行各城市排放清单结果横向对比,基于活动水平数据分析各城市排放清单结果的合理性,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修正;基于地面观测数据、卫星遥感和模型模拟手段对清单进行多维动态校验,通过对排放清单中排放量、时空分布、变化趋势的比较,整体提升排放清单的精度;使用蒙特卡洛法对排放清单进行不确定分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融合各个所述数据库中的污染源数据信息从而生成融合数据库,所述融合数据库中包括待使用污染源数据之前,所述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方法进一步包括:
筛选各个所述数据库中的污染源数据信息,删除或更改各个所述数据库中的污染源数据信息中的错误信息。
3.一种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装置包括:
污染源数据信息获取模块,所述污染源数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各个数据库中的污染源数据信息;
融合模块,所述融合模块用于融合各个所述数据库中的污染源数据信息从而生成融合数据库,所述融合数据库中包括待使用污染源数据;
编制模块,所述编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融合数据库中的待使用污染源数据编制区域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
所述数据库包括环境统计体系数据库、污染源普查体系数据库以及污染源调查数据库;
污染源种类信息包括化石燃料固定燃烧源、工艺过程源、溶剂使用源、移动源、扬尘源、农业源、废弃物处理源、储存运输源、生物质燃烧源、其他排放源;
所述环境统计体系数据库中的污染源数据信息包括化石燃料固定燃烧源、工艺过程源、移动源、农业源、废弃物处理源、生物质燃烧源;
所述污染源普查体系数据库中的污染源数据信息包括化石燃料固定燃烧源、工艺过程源、溶剂使用源、移动源、扬尘源、农业源、废弃物处理源、储存运输源、生物质燃烧源;
所述环境统计体系数据库包括多个污染源种类以及每个环统污染源种类对应的环统污染源参数;
所述污染源普查体系数据库包括多个污染源种类以及每个普查污染源种类对应的普查污染源参数;
所述污染源调查数据库包括多个污染源种类以及每个调查污染源种类对应的调查污染源参数;
所述融合各个所述数据库中的污染源数据信息从而生成融合数据库包括:
获取污染源调查数据库中的各个污染源种类以及每个污染源种类对应的调查污染源参数,获取的参数称为第一参数;
获取环境统计体系数据库中的与所述污染源调查数据库的污染源种类不同的污染源种类所对应的环统污染源参数,获取的参数称为第二参数;
获取污染源普查体系数据库中的与所述污染源调查数据库的污染源种类不同且与环境统计体系数据库中的污染源种类不同的污染源种类所对应的普查污染源参数,获取的参数称为第三参数;其中,
所述第一参数、第二参数以及第三参数组成所述待使用污染源数据;
所述根据所述融合数据库中的待使用污染源数据编制所述区域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包括:
根据所述融合数据库中的待使用污染源数据分别获取区域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中的各个污染源种类信息所对应的排放量;
所述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方法进一步包括:
对编制后的所述区域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进行校核以及修正;其中,
环境统计业务每年组织填报,提供时间尺度为1年/次的环境统计;污染源普查包括2007年的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和2017年的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时间尺度为10年/次;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业务化更新要求每年一次,时间尺度为1年/次;
在涵盖污染源方面,环境统计数据包括工业污染源、移动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污染源普查数据包括工业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移动源;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分为化石燃料固定燃烧源、工艺过程源、移动源、溶剂使用源、农业源、扬尘源、生物质燃烧源、储存运输源、废弃物处理源和其他排放源十类污染源;各数据源对污染源的分级分类体系整体上具有一致性,构建相应的映射关系;从污染源覆盖完整性上看,环境统计和污染源普查数据均不含扬尘源、非道路移动源、溶剂使用源污染源,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包括人为污染源、天然源污染物排放;在涉及的污染物方面,环境统计数据关注的污染物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源普查数据关注的大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氨、砷、铅、镉、铬、汞;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关注的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挥发性有机物、氨、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黑炭、有机碳9种污染物;
在污染源时间空间特征方面,环境统计数据除对重点企业按照点源方式获企业的经纬度信息,其他均按面源形式获取污染源信息及排放信息;而污染源普查数据和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按照点源方式逐排污设备或生产线获取活动水平信息及相关参数且覆盖了其他面源、线源的排放时间和空间特征,具有高时空分辨率,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同时关注了天然源的排放特征;
环境统计数据中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点源的形式以企业为最小单位进行填报,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以面源的形式以区县为最小单位提供了污染源基本信息;污染源普查数据以企业为数据采集切入点,基于一个生产工序、产污环节、设备或生产单元单独核算污染物产生量或排放量;
对各个数据库中的污染源数据信息进行筛选处理,从而获取筛选后的污染源数据信息包括:
对各个待分类污染源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从而使各个待分类污染源信息成为标准化数据;
获取各个待分类污染源信息中的污染源基本信息从而生成污染源基础数据库;
获取各个待分类污染源信息中的活动水平信息从而生成污染源活动水平基础数据库;
获取各个待分类污染源信息中的控制技术和控制水平信息生成控制技术数据库;
获取各个待分类污染源信息中的排放因子信息生成排放因子数据库;
获取各个待分类污染源信息中的排放量信息生成污染源排放核算基础数据库;
对工业企业排放量计算结果与环境统计各企业污染物排放量核对,逐一核实差别大的排放源,排查造成差异的原因;同时计算出企业消耗单位燃料或单位产品的污染物排放量,对明显偏高和明显偏低企业排放结果排查结果异常原因;从城市角度看,进行各城市排放清单结果横向对比,基于活动水平数据分析各城市排放清单结果的合理性,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修正;基于地面观测数据、卫星遥感和模型模拟手段对清单进行多维动态校验,通过对排放清单中排放量、时空分布、变化趋势的比较,整体提升排放清单的精度;使用蒙特卡洛法对排放清单进行不确定分析。
4.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方法。
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方法。
CN202210461423.8A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48969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61423.8A CN114896952B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61423.8A CN114896952B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96952A CN114896952A (zh) 2022-08-12
CN114896952B true CN114896952B (zh) 2024-04-23

Family

ID=82719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61423.8A Active CN114896952B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969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8658B (zh) * 2022-09-22 2023-01-31 中科三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39974A (zh) * 2016-10-21 2017-01-18 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 一种市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的建立方法
CN107967313A (zh) * 2017-11-21 2018-04-27 中科宇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字段数据和坐标共性合并不同行业数据的方法
CN111368401A (zh) * 2020-02-20 2020-07-03 南开大学 污染源的溯源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1897875A (zh) * 2020-07-31 2020-11-06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城市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28757B2 (en) * 2017-01-26 2020-04-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ynamic emission discharge reduc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39974A (zh) * 2016-10-21 2017-01-18 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 一种市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的建立方法
CN107967313A (zh) * 2017-11-21 2018-04-27 中科宇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字段数据和坐标共性合并不同行业数据的方法
CN111368401A (zh) * 2020-02-20 2020-07-03 南开大学 污染源的溯源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1897875A (zh) * 2020-07-31 2020-11-06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城市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文毅等.《辽宁中部城市群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技术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第1版),第111-11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96952A (zh) 2022-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orck et al. Population density and urban air quality
Zheng et al. Development of a unit-based industrial emission inventory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nd resulting improvement in air quality modeling
KR102324392B1 (ko) 지역별 미세먼지 농도 예측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1798928B (zh) 大气颗粒物污染源解析方法和装置
CN111368401A (zh) 污染源的溯源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Marshall et al. Methodology for estimating emissions inventories for commercial building projects
CN112711893B (zh) 污染源对pm2.5贡献计算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Guevara et al. A benchmarking tool to screen and compare bottom-up and top-down atmospheric emission inventories
Thunis et al. A novel approach to screen and compare emission inventories
CN114896952B (zh) 一种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方法及装置
CN107767081B (zh) 一种燃煤电厂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装置
Millstein et al. Revised estimates of construction activity and emissions: Effects on ozone and elemental carbon concentrations in southern California
Goyal et al.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air quality improvement framework for urban hotspots
Dios et al. A mixed top-down and bottom-up methodology in spatial segregation of emissions based on GIS tools
Engel-Cox et al. Compilation and assessment of recent 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and UNMIX receptor model studies on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source apportionment for the eastern United States
Gümrükçüoğlu Urban air pollution monitoring by u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a case study from Sakarya, Turkey
Wang et al. Pollution evaluation and source identific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soil around steel factories located in Lanshan District, Rizhao City, eastern China
Atanacio et al. The APAD and ASFID: Long-term fine and coarse ambient particulate matter and source fingerprint databases for the Asia-Pacific region
Arey et al. Use of mixed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for the analysis of solid waste generation data
Bessagnet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new module to evaluate the cost of air pollutant abatement measures
Fagbeja et al.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a GIS-based emission inventory infrastructure for the Niger Delta region of Nigeria
CN115879595B (zh) 一种城区大气污染网格化平台的构建方法
Bojjagani et al. Source Apportionment and Analysis of Spatial Representativeness of Fine Particle Pollution for an Urban Residential Area in Lucknow, India
Hester et al. Air quality management
Thunis et al. Air pollu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s over the Po-valley: Air Quality Modelling and Integrated Assess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