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86682A - 一种医用防压疮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用防压疮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86682A
CN114886682A CN202210351842.6A CN202210351842A CN114886682A CN 114886682 A CN114886682 A CN 114886682A CN 202210351842 A CN202210351842 A CN 202210351842A CN 114886682 A CN114886682 A CN 1148866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block
frames
pressure sore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5184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围
江延
何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oples Hospital of Zunyi City
Original Assignee
Peoples Hospital of Zunyi C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oples Hospital of Zunyi City filed Critical Peoples Hospital of Zunyi City
Priority to CN20221035184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866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866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8668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02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 A61G7/015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adjustable sections, e.g. for Gatch posi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61G7/057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bed-sores or for supporting patients with burns, e.g. matt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G7/0573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bed-sores or for supporting patients with burns, e.g. matt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with mattress frames having alternately movable par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r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防压疮床,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本体,还包括支撑机构、按压机构、两个驱动机构、倾斜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用于对病人进行支撑,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按压机构对支撑机构进行按压,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带动倾斜机构进行倾斜,所述本体包括两个框架和用于连接框架的两个第一连接架和两个第二连接架,所述框架前后两端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所述本体两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每个所述驱动机构中设置有按压机构,每个所述驱动机构的末端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本体中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本体的端部设置有倾斜机构,且倾斜机构与传动机构传动连接。该医用防压疮床可以有效防止压疮情况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医用防压疮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防压疮床。
背景技术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皮肤压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据有关文献报道,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压疮合并症,为了减少压疮的发生概率,因此长时间卧床的病人会使用到防压疮床。
公开号为CN112386422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止压疮的床,它包括弹性床板、护栏、支架、支板、调节机构,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第一电机工作控制第一齿轮间断往复旋转,第一齿轮旋转驱动齿条往复摆动,齿条摆动通过U型板带动支板沿着支架上的滑道往复滑动,支板滑动带动弹性床板间隔往复摆动,如每隔1小时摆动一次,这样可以保证被护理者每隔一个小时被动翻身一次,可防止被护理者长时间同一个姿势躺在床上导致压疮产生。该发明的弹性床板存在三个状态,一个向下弯曲状态,一个向上弯曲状态,一个平直状态;向下弯曲状态可便于放置被护理者,向上弯曲状态便于对被护理者进行翻身,平直状态可当正常床使用。
但是现有的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现有装置往往通过对病人进行翻动从而防止出现压疮的可能性,但是在对一些老人或者身体情况较差的病人来说如果对其进行翻动可能会导致其发生二次受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医用防压疮床,以解决现有的压疮床翻身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医用防压疮床,包括本体,还包括支撑机构、按压机构、两个驱动机构、倾斜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用于对病人进行支撑,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按压机构对支撑机构进行按压,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带动倾斜机构进行角度调节,所述本体包括两个框架和用于连接框架的两个第一连接架和两个第二连接架,所述框架前后两端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且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之间铰接连接,所述本体两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每个所述驱动机构中设置有按压机构,每个所述驱动机构的末端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本体中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本体的端部设置有倾斜机构,且倾斜机构与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进一步,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丝杆,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框架的外侧,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杆连接,且丝杆贯穿设置在框架中,所述丝杆分为螺纹部和光滑部。
进一步,按压机构包括限位套和按压块,所述限位套套接设置在螺纹部外,且限位套内侧设置有按压块,所述限位套的一端设置有顶块。
进一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架之间和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架之间均设置有连接底板,所述连接底板上插接设置有若干导向支柱,每个所述导向支柱外均套设有第一连接弹簧,每个所述导向支柱的顶端均设置有支撑模块,每个所述支撑模块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孔,所述支撑模块朝向框架的一侧开设有与按压块滑动配合的斜面。
进一步,所述光滑部依次套设有移动块、第二连接弹簧和传动块,所述丝杆的尾端设置有若干限位块,所述移动块中开设若干与限位块插接的限位槽,所述移动块的其中一端与连接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移动块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弹簧套设在丝杆上。
进一步,所述倾斜机构包括传动带,所述连接弹簧的另外一端与传动轮连接,所述传动轮上开设有与连接柱插接使用的连接孔,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的铰接处外侧转动设置有转动盘,且转动盘外设置有转动齿,两个所述转动盘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转动齿的下方设置有配合块,且配合块延伸至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的正下方,且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的外侧均转动设置有连接齿轮,且连接齿轮与转动齿啮合连接,所述连接齿轮与传动轮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
进一步,所述支撑模块外表面采用海绵材质。
进一步,所述斜面和按压块两端呈弧形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其一,在使用的过程中,按压块会按压支撑模块,使得支撑模块不与患者直接进行接触,由于此支撑模块不与患者进行直接接触,从而使得患者的受力点发生了改变,患者的睡姿也得到小幅度改动,按压块一当脱离了此支撑模块后,通过第一连接弹簧的弹力能够恢复至初始位置,待所有支撑模块依次下移后,患者的背部得到了由于受力点改变带来的舒适感,且还避免了出现压疮的现象;
其二,通过按压机构、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和倾斜机构的配合,在使用的过程中,按压机构收到驱动机构的作用会进行移动,当移动到一定位置时,按压机构中的按压块会抵触到移动块,使得移动块沿着丝杆移动,当移动块移动到一定位置时,此时设置在移动块上的连接柱会插入到设置在传动轮上的连接槽中,由于移动块在移动的过程中,设置在丝杆上的限位块会卡入到限位槽中,从而使得移动块会受到丝杆的影响进行旋转,从而带动驱动轮旋转,在驱动轮转动的作用下,通过传动带带动连接齿轮转动,连接齿轮转动带动转动齿转动,从而达到使床板倾斜的效果,床板的倾斜使得患者的两只手臂进行位置改变,即对手臂也实现了防压疮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连接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倾斜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本体;11、框架;12、第一连接架;13、第二连接架;2、支撑机构;21、支撑模块;22、斜面;23、透气孔;24、连接底板;25、第一连接弹簧;26、导向支柱;3、驱动机构;31、驱动电机;32、丝杆;33、螺纹部;34、光滑部;4、倾斜机构;41、连接齿轮;42、转动齿;43、传动带;44、连接杆;45、转动盘;46、配合块;47、连接孔;48、传动轮;5、传动机构;51、移动块;52、限位槽;53、第二连接弹簧;54、连接柱;55、限位块;6、按压机构;61、限位套;62、按压块;63、顶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医用防压疮床,包括本体1,还包括支撑机构2、按压机构6、两个驱动机构3、倾斜机构4和传动机构5,所述支撑机构2用于对病人进行支撑,所述驱动机构3用于驱动按压机构6对支撑机构2进行按压,所述传动机构5用于带动倾斜机构4进行角度调节,所述本体1包括两个框架11和用于连接框架11的两个第一连接架12和两个第二连接架13,所述框架11前后两端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架12和第二连接架13,且第一连接架12和第二连接架13之间铰接连接,所述本体1两侧设置有驱动机构3,每个所述驱动机构3中设置有按压机构6,每个所述驱动机构3的末端设置有传动机构5,所述本体1中设置有支撑机构2,所述本体1的端部设置有倾斜机构4,且倾斜机构4与传动机构5传动连接。
工作时,患者躺在支撑机构2上,为了避免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导致出现压疮,此时启动驱动机构3,在驱动机构3的作用下使得按压机构6开始工作,此时按压机构6会按压支撑机构2,从而改变卧床患者的受力点,通过改变受力点,从而减少患者出现压疮的现象,随着按压机构6的不断移动,当按压机构6移动到传动机构5位置处时,会使得传动机构5开始工作,在传动机构5的作用下,使得倾斜机构4开始工作,在倾斜机构4的作用下,使得第一连接架12或者第二连接架13会进行角度调节,从而使得床倾斜,从而对于患者受力点进行二次调节,增加其调节效果。
具体的,驱动机构3包括驱动电机31和丝杆32,所述驱动电机31设置在框架11的外侧,所述驱动电机31的输出端与丝杆32连接,且丝杆32贯穿设置在框架11中,所述丝杆32分为螺纹部33和光滑部34。
工作时,在驱动电机31的作用下,会使得丝杆32进行旋转。
具体的,按压机构6包括限位套61和按压块62,所述限位套61套设置在螺纹部33外,且限位套61内侧设置有按压块62,所述限位套61的一端设置有顶块63。
工作时,由于限位套61设置在丝杆32上,在丝杆32旋转的过程中使得限位套61进行移动,在限位套61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按压块62进行移动。
具体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架12之间和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架13之间均设置有连接底板24,所述连接底板24上插接设置有若干导向支柱26,每个所述导向支柱26外均套设有第一连接弹簧25,每个所述导向支柱26的顶端均设置有支撑模块21,每个所述支撑模块21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孔23,所述支撑模块21朝向框架11的一侧开设有与按压块62滑动配合的斜面22。
工作时,在按压块62移动的过程中,由于支撑模块21与按压块62连接处呈斜面22,从而使得支撑模块21在按压块62的作用会向下移动,当支撑模块21向下移动后,由于其中一个支撑模块21不与患者进行直接接触,从而使得患者的受力点发生了改变,从而避免此受力点处出现压疮的现象,同时由于按压块62受到丝杆32旋转的影响,会不断进行移动,从而使得按压块62会对不同位置的支撑模块21进行挤压,从而使其发生形变,从而可以对不同位置的压力点进行改变,并且由于支撑模块21与连接底板24之间通过第一连接弹簧25连接,当按压块62从某一个支撑模块21上移出后,此时此处的支撑模块21会复位,从而恢复对患者的支撑。
具体的,所述光滑部34依次套设有移动块51、第二连接弹簧53和传动块,所述丝杆32的尾端设置有若干限位块55,所述移动块51中开设若干与限位块55插接的限位槽52,所述移动块51的其中一端与连接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移动块5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柱54,所述连接弹簧套设在丝杆32上。
工作时,随着按压块62的不断移动,当按压块62移动到丝杆32的尾端后,此时按压块62在丝杆32的作用下仍然会移动,但是由于尾端设置有移动块51,从而使得移动块51在按压块62的作用下会进行移动,当移动块51移动到一定位置时,设置在丝杆32上的限位块55会插入到设置在移动块51中的限位槽52中,此时移动块51会受到丝杆32的旋转作用也开始进行旋转,同时在移动块51进行移动的过程中,设置在移动块51上的连接柱54也会进行移动。
具体的,所述倾斜机构4包括传动带43,所述连接弹簧的另外一端与传动轮48连接,所述传动轮48上开设有与连接柱54插接使用的连接孔47,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架12和第二连接架13的铰接处外侧转动设置转动盘45,且转动盘45外设置有转动齿42,两个所述转动盘45之间设置有连接杆44,所述转动齿42的下方设置有配合块46,且配合块46延伸至第一连接架12和第二连接架13的正下方,且第一连接架12和第二连接架13的外侧均转动设置有连接齿轮41,且连接齿轮41与转动齿42啮合连接,所述连接齿轮41与传动轮48之间通过传动带43连接。
工作时,此时设置在移动块51的连接柱54会插入到设置在传动轮48中开设的连接孔47中,从而使得传动轮48会受到移动块51的作用进行旋转,由于传动轮48与连接齿轮41之间通过传动带43连接,使得连接齿轮41受到传动轮48的旋转也会开始旋转,由于连接齿轮41与转动齿42之间啮合连接,从而使得转动齿42受到连接齿轮41的作用也会进行旋转,此时设置在转动齿42下的配合块46也会开设转动,从而使得第一连接架12或者第二连接架13进行倾斜,使得床会进行一定角度的倾斜,增加装置防压疮的效果。
具体的,所述支撑模块21外表面采用海绵材质。
增加支撑模块21的舒适度。
具体的,所述斜面22和按压块62两端呈弧形面。
工作时,便于按压块62与斜面22配合。
工作原理;由于患者长时间躺在床上需要防止出现压疮,此时启动驱动电机31,在驱动电机31的作用下,会使得丝杆32进行旋转,由于限位套61设置在丝杆32的螺纹部33上,在丝杆32旋转的过程中使得限位套61会沿着螺纹部33进行移动,在限位套61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按压块62进行移动,由于按压块62底面的高度低于支撑模块21的斜面22,且支撑模块21的边缘处呈圆弧状,因此使得按压块62在抵压到支撑模块21的圆弧状边缘处后,按压块62能够逐渐抵压着支撑模块21向下移动,当此支撑模块21向下移动后,由于此支撑模块21不与患者进行直接接触,从而使得患者的受力点发生了改变,患者的睡姿也得到小幅度改动,当按压块62脱离了此支撑模块21后,通过第一连接弹簧25的弹力能够恢复至初始位置,待所有支撑模块21依次下移后,患者的背部得到了由于受力点改变带来的舒适感,且还避免了出现压疮的现象;按压块62在随着丝杆32的转动能够逐渐靠近丝杆32的光滑部34,之后顶块63能够抵压到位于光滑部34上的移动块51,由于为了使患者体验感较为舒服,此时驱动电机31的旋转速度较慢,由于驱动电机31旋转速度较慢,移动块51会随着按压块62移动而同步移动,位于光滑部34上的限位块55能够逐渐进入到移动块51上的限位槽52内,若限位块55与限位槽52没有直接对接上,由于丝杆32一直处于缓慢转动的运动状态,因此限位块55的位置也在绕丝杆32的轴线进行转动改变,最后限位块55依然会插入到限位槽52内,限位块55在插入到限位槽52的阶段,由于限位槽52的截面面积大于限位块55的截面面积,因此限位块55会在限位槽52需要移动一段距离才能够抵触到限位槽52的内壁,随后移动块51会受到丝杆32的旋转作用也开始进行旋转,同时在移动块51进行移动的过程中,设置在移动块51上的连接柱54也会进行移动,此时设置在移动块51的连接柱54会插入到设置在传动轮48中开设的连接孔47中,从而使得传动轮48会受到移动块51的作用进行旋转,由于传动轮48与连接齿轮41之间通过传动带43连接,使得连接齿轮41受到传动轮48的旋转也会开始旋转,由于连接齿轮41与转动齿42之间啮合连接,从而使得转动齿42受到连接齿轮41的作用也会进行旋转,此时设置在转动齿42下的配合块46也会开设转动,从而使得第一连接架12或者第二连接架13进行倾斜,使得床会进行一定角度的倾斜,这样使得患者的两只手臂进行位置改变,即对了对手臂也实现了防压疮的效果,同时由于本体1两端的床挡板与框架11之间插接连接,使得挡板不会影响到框架11倾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医用防压疮床,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机构(2)、按压机构(6)、两个驱动机构(3)、倾斜机构(4)和传动机构(5),所述支撑机构(2)用于对病人进行支撑,所述驱动机构(3)用于驱动按压机构(6)对支撑机构(2)进行按压,所述传动机构(5)用于带动倾斜机构(4)进行角度调节,所述本体(1)包括两个框架(11)和用于连接框架(11)的两个第一连接架(12)和两个第二连接架(13),所述框架(11)前后两端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架(12)和第二连接架(13),且第一连接架(12)和第二连接架(13)之间铰接连接,所述本体(1)两侧设置有驱动机构(3),每个所述驱动机构(3)中设置有按压机构(6),每个所述驱动机构(3)的末端设置有传动机构(5),所述本体(1)中设置有支撑机构(2),所述本体(1)的端部设置有倾斜机构(4),且倾斜机构(4)与传动机构(5)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防压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驱动电机(31)和丝杆(32),所述驱动电机(31)设置在框架(11)的外侧,所述驱动电机(31)的输出端与丝杆(32)连接,且丝杆(32)贯穿设置在框架(11)中,所述丝杆(32)分为螺纹部(33)和光滑部(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防压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机构(6)包括限位套(61)和按压块(62),所述限位套(61)套接设置在螺纹部(33)外,且限位套(61)内侧设置有按压块(62),所述限位套(61)的一端设置有顶块(6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防压疮床,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架(12)之间和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架(13)之间均设置有连接底板(24),所述连接底板(24)上插接设置有若干导向支柱(26),每个所述导向支柱(26)外均套设有第一连接弹簧(25),每个所述导向支柱(26)的顶端均设置有支撑模块(21),每个所述支撑模块(21)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孔(23),所述支撑模块(21)朝向框架(11)的一侧开设有与按压块(62)滑动配合的斜面(2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防压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滑部(34)依次套设有移动块(51)、第二连接弹簧(53)和传动块,所述丝杆(32)的尾端设置有若干限位块(55),所述移动块(51)中开设若干与限位块(55)插接的限位槽(52),所述移动块(51)的其中一端与连接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移动块(5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柱(54),所述连接弹簧套设在丝杆(32)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防压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机构(4)包括传动带(43),所述连接弹簧的另外一端与传动轮(48)连接,所述传动轮(48)上开设有与连接柱(54)插接使用的连接孔(47),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架(12)和第二连接架(13)的铰接处外侧转动设置有转动盘(45),且转动盘(45)外设置有转动齿(42),两个所述转动盘(45)之间设置有连接杆(44),所述转动齿(42)的下方设置有配合块(46),且配合块(46)延伸至第一连接架(12)和第二连接架(13)的正下方,且第一连接架(12)和第二连接架(13)的外侧均转动设置有连接齿轮(41),且连接齿轮(41)与转动齿(42)啮合连接,所述连接齿轮(41)与传动轮(48)之间通过传动带(4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用防压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模块(21)外表面采用海绵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用防压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22)和按压块(62)的两端呈弧形面。
CN202210351842.6A 2022-04-02 2022-04-02 一种医用防压疮床 Withdrawn CN1148866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51842.6A CN114886682A (zh) 2022-04-02 2022-04-02 一种医用防压疮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51842.6A CN114886682A (zh) 2022-04-02 2022-04-02 一种医用防压疮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86682A true CN114886682A (zh) 2022-08-12

Family

ID=82715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51842.6A Withdrawn CN114886682A (zh) 2022-04-02 2022-04-02 一种医用防压疮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8668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29585A (zh) * 2022-10-24 2022-12-06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 一种烧伤创伤病人用悬浮床垫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29585A (zh) * 2022-10-24 2022-12-06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 一种烧伤创伤病人用悬浮床垫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67054B (zh) 一种眼科视网膜复位术后护理装置
CN114886682A (zh) 一种医用防压疮床
CN204170010U (zh) 一种具有起身功能的多功能座椅
CN104306117A (zh) 一种具有起身功能的多功能座椅
CN109223426A (zh) 一种用于按摩椅的机芯行走机构
CN217510607U (zh) 一种急诊创伤外科用头部固定装置
CN113749462B (zh) 多段背板可折叠电动床架
CN114176984A (zh) 一种用于眼科医疗手术的防眨眼头部限位装置
CN112641548A (zh) 一种急诊科护理用催吐装置
CN209270227U (zh) 一种用于按摩椅的机芯行走机构
CN215021070U (zh) 一种眼科视网膜复位术后护理装置
CN112168593B (zh) 一种耳鼻喉科耳道护理辅助装置
CN114587830A (zh) 护理用辅助翻身装置
CN113662768A (zh) 一种多功能护理床
CN113499195A (zh) 一种面部整形术后护理的辅助固定装置
CN107693285B (zh) 外科手术床及可移动手术床
CN112237712A (zh) 一种安全可靠的扭腰盘及其使用方法
CN214968089U (zh) 一种病人翻身辅助装置
CN212756242U (zh) 视网膜脱落病人术后用体位垫
CN217593351U (zh) 一种压力可控式睑板腺按摩镊
CN113616405B (zh) 一种颈椎病辅助治疗装置
CN117398262B (zh) 外科换药体位变换装置
CN215132903U (zh) 一种针对肩部按摩用微调式按摩设备
CN216257948U (zh) 心内术后体位固定夹
CN210749956U (zh) 一种便于病床边移动调节的支撑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