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85358B - 终端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方法及装置、介质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终端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方法及装置、介质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85358B
CN114885358B CN202210605071.9A CN202210605071A CN114885358B CN 114885358 B CN114885358 B CN 114885358B CN 202210605071 A CN202210605071 A CN 202210605071A CN 114885358 B CN114885358 B CN 1148853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iod
rrm measurement
terminal equipment
terminal
r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0507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85358A (zh
Inventor
巫祖萍
王磊
张诺亚
陈平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0507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853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853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853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853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853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终端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方法及装置、介质及设备,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获取终端设备上报的原始小区ID;配置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的初始周期;根据所述初始周期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获取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结束后上报的物理小区ID;当确定所述原始小区ID与所述物理小区ID一致时,扩大所述初始周期并获得目标周期;根据所述目标周期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这样可以实现根据RRM测量前、后驻留小区ID的判定而确认终端设备的移动性,辅助网络设备对终端设备RRM测量放松周期的配置,能够使终端设备在长时间静止时有更长的放松测量周期,从而达到省电的目的。

Description

终端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方法及装置、介质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方法及装置、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线资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RRM)是在有限带宽的条件下,为网络内无线用户终端提供业务质量保障,其基本出发点是在网络话务量分布不均匀、信道特性因信道衰弱和干扰而起伏变化等情况下,灵活分配和动态调整无线传输部分和网络的可用资源,最大程度地提高无线频谱利用率,防止网络拥塞和保持尽可能小的信令负荷。
相关技术中,为了兼顾终端节能,针对信道环境变化不大的某些处于静止状态或移动速度非常低的中终端,3GPP R16引入了RRM测量放松模式,可以放松对终端的RRM测量。但由于RRM测量放松的周期设置不合理,导致终端不能进行更长时间的RRM测量放松,使得本应该进行放松的时间段内继续进行RRM测量,不仅造成终端耗电加剧,而且会影响终端业务的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方法及装置、介质及设备,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中RRM测量的周期设置不合理导致终端耗电加剧的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终端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方法,包括:
获取终端设备上报的原始小区ID;
配置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的初始周期;
根据所述初始周期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
获取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结束后上报的物理小区ID;
当确定所述原始小区ID与所述物理小区ID一致时,扩大所述初始周期并获得目标周期;
根据所述目标周期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当确定所述原始小区ID与所述物理小区ID不一致时,根据所述初始周期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当确定所述原始小区ID与所述物理小区ID不一致时,根据所述初始周期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之后,还包括:
获取最近一次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结束后上报的物理小区ID;
当确定所述物理小区ID与所述获取最近一次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结束后上报的物理小区ID一致时,扩大所述初始周期并获得所述目标周期;
根据所述目标周期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当确定所述物理小区ID与所述获取最近一次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结束后上报的物理小区ID不一致时,根据所述初始周期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扩大所述初始周期并获得目标周期,包括:
根据所述初始周期进行扩大,获得扩大周期;
判断所述扩大周期是否小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的预设周期阈值;
如果所述扩大周期小于所述预设周期阈值,则将所述扩大周期作为所述目标周期;
如果所述扩大周期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周期阈值,则将所述预设周期阈值作为所述目标周期。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目标周期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之后,还包括:
获取最近一次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结束后上报的物理小区ID;
判断所述原始小区ID与所述获取最近一次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结束后上报的物理小区ID是否一致;
如果一致,则扩大所述初始周期并获得目标周期;和
根据所述目标周期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
如果不一致,则根据所述初始周期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置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的初始周期,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移动性信息,所述移动性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历史地理位置信息以及与所述历史地理位置信息对应的时间信息;
根据所述移动性信息进行分析,获得移动性需求的分析结果;
根据所述分析结果进行周期配置,获得所述初始周期。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终端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设备上报的原始小区ID;
配置模块,用于配置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的初始周期;
第一测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初始周期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结束后上报的物理小区ID;
周期扩大模块,用于当确定所述原始小区ID与所述物理小区ID一致时,扩大所述初始周期并获得目标周期;
第二测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周期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的终端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终端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终端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方法及装置、介质及设备,通过获取终端设备RRM测量前终端设备驻留的原始小区ID,再根据配置的初始周期对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并获取RRM测量结束后终端设备上报的物理小区ID,当确定原始小区ID与物理小区ID一致时,扩大初始周期并获得目标周期,最后根据目标周期对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这样可以实现根据RRM测量前、后驻留小区ID的判定而确认终端设备的移动性,辅助网络设备对终端设备RRM测量放松周期的配置,能够使终端设备在长时间静止时有更长的放松测量周期,从而达到省电的目的。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终端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中终端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图2实施例中一种终端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图2实施例中另一种终端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图1实施例中扩大初始周期并获得目标周期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图1实施例中一种终端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图1实施例中配置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的初始周期方法的流程图。
图8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用于终端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方法的电子设备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示例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示出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终端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1,应用于一种终端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02:获取终端设备上报的原始小区ID;
步骤S104:配置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的初始周期;
步骤S106:根据初始周期对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
步骤S108:获取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结束后上报的物理小区ID;
步骤S110:当确定原始小区ID与物理小区ID一致时,扩大初始周期并获得目标周期;
步骤S112:根据目标周期对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终端设备RRM测量前终端设备驻留的原始小区ID,再根据配置的初始周期对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并获取RRM测量结束后终端设备上报的物理小区ID,当确定原始小区ID与物理小区ID一致时,扩大初始周期并获得目标周期,最后根据目标周期对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这样可以实现根据RRM测量前、后驻留小区ID的判定而确认终端设备的移动性,辅助网络设备对终端设备RRM测量放松周期的配置,能够使终端设备在长时间静止时有更长的放松测量周期,从而达到省电的目的。
下面分别对图1中的各个步骤进行具体说明。
在步骤S102中,获取终端设备上报的原始小区ID。
其中,终端设备开机并选择合适小区驻留,当终端设备达到某个阈值时主动上报的终端辅助信息,网络端设备可以从上报的终端辅助信息中获取原始小区ID,原始小区ID是终端设备当前驻留的物理小区ID信息。
在步骤S104中,配置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的初始周期。
其中,RRM测量(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无线资源管理)是在有限带宽的条件下,为网络内无线用户终端提供业务质量保障,其基本出发点是在网络话务量分布不均匀、信道特性因信道衰弱和干扰而起伏变化等情况下,灵活分配和动态调整无线传输部分和网络的可用资源,最大程度地提高无线频谱利用率,防止网络拥塞和保持尽可能小的信令负荷。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配置初始周期可以为T=a*2N*TDRX,其中,a的值由终端设备移动性需求来决定,不同终端设备的移动性需求不相同,其a的值也不相同,a为正数;N为正数;TDRX为DRX周期(Discontinuous Reception,不连续接收)。
移动性指的就是终端移动性,也就是用户可以在移动中使用某终端,用户访问业务的接入点不是固定的,网络具有标识和定位终端的能力。移动性需求大的终端设备,要求比较频繁进行RRM测量,因此配置的初始周期可以周期小一点;移动性需求小的终端设备,不需要频繁进行RRM测量,因此配置的初始周期可以周期大一点。
DRX周期可以让UE(User Equipment,终端设备)周期性的在某些时候进入睡眠状态(sleep mode),不去监听PDCCH子帧,而需要监听的时候,则从睡眠状态中唤醒(wakeup)。
例如,当终端设备为手机时,因为手机的移动性需求较大,需要频繁的将连接从一个服务小区切换到另一个服务小区,初始周期小才能保证RRM测量频率高,避免切换连接不及时的现象,初始周期可以配置成T=1*21*TDRX,其中,a=1,N=1。当终端设备为监控设备时,因为监控设备的移动性需求较小,不需要频繁的将连接从一个服务小区切换到另一个服务小区,初始周期大点不会影响切换连接,初始周期可以配置成T=10*21*TDRX,其中,a=10,N=1。
在步骤S106中,根据初始周期对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根据配置好的初始周期对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RRM测量与终端的移动性管理有关,在终端空闲模式下,通过RRM测量为小区重选提供一系列参数以确定最好的小区,使得UE能够选择新的服务小区。在连接模式下,支持无线连接的移动性,基于UE与gNB(g Node B,5G基站)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判决,将连接从一个服务小区切换到另一个服务小区。切换决策还需要依据其他方面的信息,如小区负荷状况、业务量分布情况、UE的移动速度等。RRM测量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在赘述。
在步骤S108中,获取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结束后上报的物理小区ID。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根据初始周期对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结束后,终端设备会向网络侧设备上报终端辅助信息,终端辅助信息中包括终端设备当前驻留的物理小区ID信息。
在步骤S110中,当确定原始小区ID与物理小区ID一致时,扩大初始周期并获得目标周期。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原始小区ID是RRM测量之前终端设备驻留的小区ID,物理小区ID是RRM测量周期结束之后终端设备驻留的小区ID。当两者一致时,说明在RRM测量过程中终端没有进行移动,则将初始周期进行扩大,并获得目标周期。
其中,目标周期可以为T=a*2H*TDRX,即在初始周期T=a*2N*TDRX的基础上,将N进行扩大获得H,其中,H值可以根据H=N+1计算获得,并进行计算获得目标周期。
例如,当终端设备为手机时,配置初始周期T=a*2N*TDRX时,其中,a=1,N=1,则T=1*21*TDRX。此时,当确定原始小区ID与物理小区ID一致时,将N进行扩大获得H=N+1=2,对应目标周期T=1*22*TDRX。在相等的时间内,根据目标周期进行RRM测量的次数比根据初始周期进行RRM测量的次数少,能够实现放松对RRM测量频次,让终端在长时间静止时有更长的放松测量周期,使得减少终端的耗电,达到省电效果。
在步骤S112中,根据目标周期对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
在一示例实施方式中,手机终端开机,进行小区搜索后在小区1发起随机接入。连接建立后,手机终端在终端辅助信息中上报驻留小区1的原始小区ID(servCellId=5G NRcell 1)。RRM测量初始周期配置为T=a*2N*TDRX,其中a=1,N=1。根据初始周期T=1*21*TDRX对手机终端进行RRM测量。在测量周期结束时,手机终端在终端辅助信息中上报RRM测量后所驻留小区2的物理小区ID(CurCellID=5G NR cell 2)。当CurCellID与servCellId一致时,扩大初始周期,即对N进行扩大获得H=N+1=2,得到对应的目标周期T=1*22*TDRX。手机终端使用目标周期进行RRM测量,以达到省电效果。
在另一示例实施方式中,终端为redcap UE终端,redcap UE终端开机,进行小区搜索后在小区1发起随机接入。连接建立后,手机终端在终端辅助信息中上报驻留小区1的原始小区ID(servCellId=5G NR cell 1)。redcap UE终端可以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医疗监控设备等,这类终端普遍要求设备体积小、功耗低,要求设备耗电低、电池能工作数天甚至1到2周时间。因此移动性需求低,在RRM测量初始周期配置中,T=a*2N*TDRX,其中a值可以设置为a=10,N=1。根据初始周期T=10*21*TDRX对手机终端进行RRM测量。在测量周期结束时,手机终端在终端辅助信息中上报RRM测量后所驻留小区2的物理小区ID(CurCellID=5G NR cell 2)。当CurCellID与servCellId一致时,扩大初始周期,即对N进行扩大获得H=N+1=2,得到对应的目标周期T=10*22*TDRX。手机终端使用目标周期进行RRM测量,以达到省电效果。
图2示出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中终端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2,应用于一种终端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S202:获取终端设备上报的原始小区ID;
步骤S204:配置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的初始周期;
步骤S206:根据初始周期对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
步骤S208:获取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结束后上报的物理小区ID;
步骤S210:当确定原始小区ID与物理小区ID不一致时,根据初始周期对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
步骤S202至步骤S208在此不再详细赘述,请参考步骤S102至步骤步骤S108。
在步骤S210中,当确定原始小区ID与物理小区ID不一致时,根据初始周期对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
其中,原始小区ID是RRM测量之前终端设备驻留的小区ID,物理小区ID是RRM测量周期结束之后终端设备驻留的小区ID。当两者不一致时,说明在RRM测量过程中终端进行移动,则继续根据初始周期对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
在一示例实施方式中,手机终端开机,进行小区搜索后在小区1发起随机接入。连接建立后,手机终端在终端辅助信息中上报驻留小区1的原始小区ID(servCellId=5G NRcell 1)。RRM测量初始周期配置为T=a*2N*TDRX,其中a=1,N=1。根据初始周期T=1*21*TDRX对手机终端进行RRM测量。在测量周期结束时,手机终端在终端辅助信息中上报RRM测量后所驻留小区2的物理小区ID(CurCellID=5G NR cell 2)。当CurCellID与servCellId不一致时,则继续根据初始周期T=1*21*TDRX对手机终端进行RRM测量。
在另一示例实施方式中,终端为redcap UE终端,redcap UE终端开机,进行小区搜索后在小区1发起随机接入。连接建立后,手机终端在终端辅助信息中上报驻留小区1的原始小区ID(servCellId=5G NR cell 1)。redcap UE终端可以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医疗监控设备等,这类终端普遍要求设备体积小、功耗低,要求设备耗电低、电池能工作数天甚至1到2周时间。因此移动性需求低,在RRM测量初始周期配置中,T=a*2N*TDRX,其中a值可以设置为a=10,N=1。根据初始周期T=10*21*TDRX对手机终端进行RRM测量。在测量周期结束时,手机终端在终端辅助信息中上报RRM测量后所驻留小区2的物理小区ID(CurCellID=5G NR cell 2)。当CurCellID与servCellId不一致时,则继续根据初始周期T=10*21*TDRX对手机终端进行RRM测量。
上述示例实施方式中,能够实现在终端设备进行移动的过程中,以较小的周期对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这样才能保证终端设备RRM测量频率,避免从一个服务小区切换连接到另一个服务小区时,切换连接不及时的现象出现。
图3是图2实施例中一种终端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3,当确定原始小区ID与物理小区ID不一致时,根据初始周期对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之后,还包括:
步骤S302:获取最近一次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结束后上报的物理小区ID。
其中,根据初始周期对终端设备进行第一次RRM测量,获得终端设备RRM测量结束后上报的物理小区ID(此ID为第一次测量后小区ID,即第二次测量前小区ID),由于原始小区ID与物理小区ID不一致,则再次根据初始周期对终端设备进行第二次RRM测量,获取最近一次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结束后上报的物理小区ID(此ID为第二次测量后小区ID)。
步骤S304:当确定物理小区ID与获取最近一次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结束后上报的物理小区ID一致时,扩大初始周期并获得目标周期。
其中,当确定物理小区ID(此ID为第一次测量后小区ID,即第二次测量前小区ID)与获取最近一次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结束后上报的物理小区ID(此ID为第二次测量后小区ID)一致时,则扩大初始周期并获得目标周期。
步骤S306:根据目标周期对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配置完初始周期后,网络设备将初始周期下发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根据初始周期进行第一次RRM测量,第一次RRM测量前的原始小区ID和第一次RRM测量后的物理小区ID如果不一致,表示终端设备已经进行移动,不能进行RRM放松测量,则继续使用初始周期进行第二次RRM测量。当第二次RRM测量后的物理小区ID与第一次RRM测量后的物理小区ID(此ID为第二次RRM测量前的小区ID)一致时,表示终端设备不发生移动,则扩大初始周期并获得目标周期,根据目标周期对终端设备进行RRM放松测量。这样能够基于网络设备检测终端设备驻留小区情况,判断终端设备的移动性。当终端设备不移动时,能够辅助网络设备配置终端设备RRM测量的放松周期,保证终端设备在长时间静止时有更长的放松测量周期,达到省电的目的。
图4是图2实施例中另一种终端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4,当确定原始小区ID与物理小区ID不一致时,根据初始周期对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之后,还包括:
步骤S402:获取最近一次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结束后上报的物理小区ID。
其中,根据初始周期对终端设备进行第一次RRM测量,获得终端设备RRM测量结束后上报的物理小区ID(此ID为第一次测量后小区ID,即第二次测量前小区ID),由于原始小区ID与物理小区ID不一致,则再次根据初始周期对终端设备进行第二次RRM测量,获取最近一次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结束后上报的物理小区ID(此ID为第二次测量后小区ID)。
步骤S404:当确定物理小区ID与获取最近一次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结束后上报的物理小区ID不一致时,根据初始周期对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
其中,当确定物理小区ID(此ID为第一次测量后小区ID,即第二次测量前小区ID)与获取最近一次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结束后上报的物理小区ID(此ID为第二次测量后小区ID)不一致时,则根据初始周期对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配置完初始周期后,网络设备将初始周期下发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根据初始周期进行第一次RRM测量,第一次RRM测量前的原始小区ID和第一次RRM测量后的物理小区ID如果不一致,表示终端设备已经进行移动,不能进行RRM放松测量,则继续使用初始周期进行第二次RRM测量。当第二次RRM测量后的物理小区ID与第一次RRM测量后的物理小区ID(此ID为第二次RRM测量前的小区ID)不一致时,表示终端设备还在移动,则继续根据初始周期对终端设备进行第三次RRM测量。这样能够使移动中的终端设备,以较小的测量周期(即初始周期)进行RRM测量,使终端设备的连接从一个服务小区能够及时切换到另一个小区。
但上述实施例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是:当终端设备的第一次、第二次以及第三次的RRM测量结果,每次RRM测量前、后的驻留小区ID均不一致,则根据初始周期继续进行第四次、第五次、···、第(M-1)次、第M次的RRM测量,直至出现RRM测量前、后的驻留小区ID一致的情况,则扩大初始周期并获得目标周期,根据目标周期对终端设备进行RRM放松测量。这样能够使终端设备停止移动时,及时转换测量周期,使终端设备在长时间静止时有更长的放松测量周期,达到省电的目的。
图5是图1实施例中扩大初始周期并获得目标周期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5,扩大初始周期并获得目标周期方法,包括:
步骤S502:根据初始周期进行扩大,获得扩大周期。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配置初始周期可以为T=a*2N*TDRX,其中,a的值由终端设备移动性需求来决定,不同终端设备的移动性需求不相同,其a的值也不相同,a为正数;N为正数;TDRX为DRX周期(Discontinuous Reception,不连续接收)。
其中,扩大周期可以为T=a*2H*TDRX,即在初始周期T=a*2N*TDRX的基础上,将N进行扩大获得H,其中,第一次扩大、第二次扩大、第三次扩大、···、第(M-1)次扩大、第M次扩大对应的H值可以为H=N+1、H=N+2、H=N+3、···、H=N+M-1、H=N+M计算获得。最后根据T=a*2H*TDRX计算获得扩大周期。
步骤S504:判断扩大周期是否小于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的预设周期阈值。
其中,预设周期阈值为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时,不能超过的最大周期阈值,设置预设周期阈值能够限制扩大周期的范围。
步骤S506:如果扩大周期小于预设周期阈值,则将扩大周期作为目标周期。
例如,初始周期为T=a*2N*TDRX,其中a=1,N=1,则第3次扩大后扩大周期为T=1*21+3*TDRX。若预设周期阈值为T=17*TDRX时,对应的扩大周期小于预设周期阈值,则将扩大周期作为目标周期,即T=T=1*21+3*TDRX
步骤S508:如果扩大周期大于或等于预设周期阈值,则将预设周期阈值作为目标周期。
例如,初始周期为T=a*2N*TDRX,其中a=1,N=1,则第4次扩大后扩大周期为T=1*21+4*TDRX。若预设周期阈值为T=17*TDRX时,对应的扩大周期大于预设周期阈值,则将预设周期阈值作为目标周期,即T=T=17*TDRX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通过扩大初始周期获得扩大周期,并基于预设周期阈值对扩大后的扩大周期进行判断,选择合适的周期值作为目标周期,能够使进行RRM测量的测量周期更加匹配。
图6是图1实施例中一种终端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6,当确定原始小区ID与物理小区ID一致时,扩大初始周期并获得目标周期;根据目标周期对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之后,包括:
步骤S602:获取最近一次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结束后上报的物理小区ID。
其中,根据初始周期对终端设备进行第一次RRM测量,获得终端设备RRM测量结束后上报的物理小区ID(此ID为第一次测量后小区ID,即第二次测量前小区ID),由于原始小区ID与物理小区ID一致,则扩大初始周期并获得目标周期(第一次扩大),以及根据目标周期(第一次扩大)对终端设备进行第二次RRM测量,则最近一次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结束后上报的物理小区ID为第二次测量后上报的小区ID。
步骤S604:判断原始小区ID与获取最近一次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结束后上报的物理小区ID是否一致。
其中,由于终端设备进行第一次RRM测量时,判定终端设备没有移动,因此原始小区ID与第一次RRM测量结束后上报的物理小区ID(此ID为第二次测量前小区ID)一致。当第二次RRM测量时,判断第二次RRM测量前的小区ID与第二次RRM测量后的小区ID是否一致,等同于判断原始小区ID与获取最近一次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结束后上报的物理小区ID是否一致。
步骤S606:如果一致,则扩大初始周期并获得目标周期。
其中,当确定物理小区ID(此ID为第一次测量后小区ID,即第二次测量前小区ID)与获取最近一次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结束后上报的物理小区ID(此ID为第二次测量后小区ID)一致时,则扩大初始周期并获得目标周期(第二次扩大)。
步骤S608:根据目标周期对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
其中,根据目标周期(第二次扩大)对终端设备进行第三次RRM测量。
步骤S6010:如果不一致,则根据初始周期对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
其中,当确定物理小区ID(此ID为第一次测量后小区ID,即第二次测量前小区ID)与获取最近一次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结束后上报的物理小区ID(此ID为第二次测量后小区ID)不一致时,则根据初始周期对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根据第一次RRM测量前、后的物理小区ID,判定终端设备没有移动,则进行扩大初始周期获得目标周期(第一次扩大),根据目标周期(第一次扩大)进行第二RRM测量。再根据第二次RRM测量前、后的物理小区ID判定终端设备是否移动。若没移动,则扩大初始周期并获得目标周期(第二次扩大),根据目标周期(第二次扩大)对终端设备进行第三次RRM测量;若移动,则根据初始周期对终端设备进行第三次RRM测量。
但上述实施例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是:当第二次RRM测量时,判断第二次RRM测量前的小区ID与第二次RRM测量后的小区ID是否一致,若一致则没移动;若不一致则移动。
若没移动,则扩大初始周期并获得目标周期(第二次扩大),根据目标周期(第二次扩大)对终端设备进行第三次RRM测量。第三次RRM测量后继续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第(M-1)次、第M次的RRM测量,对应继续根据每次RRM测量前、后的物理小区ID进行判断终端设备是否移动,若不移动则扩大初始周期获得对应次数的目标周期,根据目标周期进行RRM测量;若移动则根据初始周期进行RRM测量。
若移动,根据初始周期对终端设备进行第三次RRM测量。第三次RRM测量后继续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第(M-1)次、第M次的RRM测量,对应继续根据每次RRM测量前、后的物理小区ID进行判断终端设备是否移动,若不移动则扩大初始周期获得对应次数的目标周期,根据目标周期进行RRM测量;若移动则根据初始周期进行RRM测量。
通过对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并根据每个RRM测量前、后的物理小区ID进行判断,判断终端设备的移动性来进行调整测量的周期,能够使终端设备在长时间静止时有更长的放松测量周期,达到省电的目的。
图7是图1实施例中配置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的初始周期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7,配置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的初始周期方法,包括:
步骤S702:获取终端设备上报的移动性信息,移动性信息包括终端设备的历史地理位置信息以及与历史地理位置信息对应的时间信息;
步骤S704:根据移动性信息进行分析,获得移动性需求的分析结果;
步骤S706: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周期配置,获得初始周期。
其中,配置初始周期可以为T=a*2N*TDRX,其中,a的值由终端设备移动性需求来决定,不同终端设备的移动性需求不相同,其a的值也不相同,a为正数;N为正数;TDRX为DRX周期(Discontinuous Reception,不连续接收)。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历史地理位置信息以及与历史地理位置信息对应的时间信息进行计算平均移动速度,基于终端设备平均移动速度进行分析,获得移动性需求的分析结果。例如,终端设备平均移动速度在1m/s至2m/s,对应移动性需求等级为A,对应a的取值范围可以为1至3;终端设备平均移动速度在0.5m/s至1m/s,对应移动性需求等级为B,对应a的取值范围可以为3至6;终端设备平均移动速度在0至0.1m/s,对应移动性需求等级为C,对应a的取值范围可以为6至10等等。最后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周期配置,获得初始周期。这样能够根据终端设备移动性需求大小来配置RRM测量的周期,使初始周期更加合理化。
图8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8,一种终端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装置8包括第一获取模块802、配置模块804、第一测量模块806、第二获取模块808、周期扩大模块810和第二测量模块812。
第一获取模块802,用于获取终端设备上报的原始小区ID;
配置模块804,用于配置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的初始周期;
第一测量模块806,用于根据初始周期对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
第二获取模块808,用于获取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结束后上报的物理小区ID;
周期扩大模块810,用于当确定原始小区ID与物理小区ID一致时,扩大初始周期并获得目标周期;
第二测量模块812,用于根据目标周期对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下面参照图9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900。图9显示的电子设备9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9所示,电子设备9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9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910、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9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920和处理单元910)的总线930。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9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9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910可以执行如图1中所示的步骤S102,获取终端设备上报的原始小区ID;步骤S104,配置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的初始周期;步骤S106,根据初始周期对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步骤S108,获取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结束后上报的物理小区ID;步骤S110,当确定原始小区ID与物理小区ID一致时,扩大初始周期并获得目标周期;步骤S112,根据目标周期对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
存储单元9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9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9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9203。
存储单元9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9205的程序/实用工具9204,这样的程序模块9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9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9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00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9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9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950。并且,电子设备9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9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960通过总线930与电子设备9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9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说明书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公开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9)

1.一种终端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终端设备上报的原始小区ID;
配置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的初始周期;
根据所述初始周期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
获取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结束后上报的物理小区ID;
当确定所述原始小区ID与所述物理小区ID一致时,扩大所述初始周期并获得目标周期;
根据所述目标周期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
所述扩大所述初始周期并获得目标周期,包括:
根据所述初始周期进行扩大,获得扩大周期;
判断所述扩大周期是否小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的预设周期阈值;
如果所述扩大周期小于所述预设周期阈值,则将所述扩大周期作为所述目标周期;
如果所述扩大周期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周期阈值,则将所述预设周期阈值作为所述目标周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确定所述原始小区ID与所述物理小区ID不一致时,根据所述初始周期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确定所述原始小区ID与所述物理小区ID不一致时,根据所述初始周期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之后,还包括:
获取最近一次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结束后上报的物理小区ID;
当确定所述物理小区ID与所述获取最近一次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结束后上报的物理小区ID一致时,扩大所述初始周期并获得所述目标周期;
根据所述目标周期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确定所述物理小区ID与所述获取最近一次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结束后上报的物理小区ID不一致时,根据所述初始周期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目标周期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之后,还包括:
获取最近一次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结束后上报的物理小区ID;
判断所述原始小区ID与所述获取最近一次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结束后上报的物理小区ID是否一致;
如果一致,则扩大所述初始周期并获得目标周期;和
根据所述目标周期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
如果不一致,则根据所述初始周期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的初始周期,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移动性信息,所述移动性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历史地理位置信息以及与所述历史地理位置信息对应的时间信息;
根据所述移动性信息进行分析,获得移动性需求的分析结果;
根据所述分析结果进行周期配置,获得所述初始周期。
7.一种终端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设备上报的原始小区ID;
配置模块,用于配置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的初始周期;
第一测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初始周期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结束后上报的物理小区ID;
周期扩大模块,用于当确定所述原始小区ID与所述物理小区ID一致时,扩大所述初始周期并获得目标周期;
所述周期扩大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初始周期进行扩大,获得扩大周期;判断所述扩大周期是否小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的预设周期阈值;如果所述扩大周期小于所述预设周期阈值,则将所述扩大周期作为所述目标周期;如果所述扩大周期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周期阈值,则将所述预设周期阈值作为所述目标周期;
第二测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周期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RRM测量。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终端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方法。
CN202210605071.9A 2022-05-30 2022-05-30 终端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方法及装置、介质及设备 Active CN1148853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05071.9A CN114885358B (zh) 2022-05-30 2022-05-30 终端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方法及装置、介质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05071.9A CN114885358B (zh) 2022-05-30 2022-05-30 终端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方法及装置、介质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85358A CN114885358A (zh) 2022-08-09
CN114885358B true CN114885358B (zh) 2023-09-29

Family

ID=82678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05071.9A Active CN114885358B (zh) 2022-05-30 2022-05-30 终端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方法及装置、介质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85358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5119A (zh) * 2019-04-30 2020-09-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测量方法、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3556706A (zh) * 2020-04-24 2021-10-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管理测量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42021A1 (zh) * 2018-06-22 2019-12-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测量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5119A (zh) * 2019-04-30 2020-09-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测量方法、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3556706A (zh) * 2020-04-24 2021-10-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管理测量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ower consumption reduction in RRM measurements;Nokia,et al.;3GPP TSG-RAN WG2 Meeting #106,R2-1906697;正文第1-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85358A (zh) 2022-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13017B2 (en) Communication state transi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US843332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lligently reporting neighbor information to facilitate automatic neighbor relations
CN102740429B (zh) 一种非连续性接收周期设置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240114402A1 (en) Handover method, handover device, and network system
CN110446235B (zh) 通话模式确定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RU2741757C1 (ru) Способ возобновления множественного соединения в неактивном состояни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указанного способа
EP2938121A1 (en) Shunting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ntrol unit and system
CN116074906A (zh) 切换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0708658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基站
CN114885358B (zh) 终端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方法及装置、介质及设备
CN112770377A (zh) 小区的管理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1194072B (zh) 多波束场景下监听寻呼的方法及装置
Tuysuz et al. Energy-aware network/interface selection and handover application for android-based mobile devices
US20230008354A1 (en) Idle mode processing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chip
CN111565413A (zh) 一种测量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KR20190098917A (ko) 웨이크-업 라디오 탐색 프레임
CN113302984B (zh) 信息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EP4017130A1 (en) Mobility measurement method in rrc idle or inactive state and device
WO2022006853A1 (zh) 测量数据的上报、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209017A (zh) 网络调度方法、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074901A (zh) 无线链路失败处理方法、终端、基站、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1866968B (zh) 网络模式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11343711A (zh) 降低终端功耗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342452A (zh) 无线电资源管理测量放松和小区重选
US20140295828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Enabling Selection Between Cellular and Non-Cellular Radio Connec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