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84945A - 数据传输方法、云服务器、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云服务器、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84945A
CN114884945A CN202210470128.9A CN202210470128A CN114884945A CN 114884945 A CN114884945 A CN 114884945A CN 202210470128 A CN202210470128 A CN 202210470128A CN 114884945 A CN114884945 A CN 1148849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ransmission
channel
resource allocation
mec server
i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7012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84945B (zh
Inventor
李子龙
陈颖聪
林婷
傅格话
潘文博
胡红
陈智明
张嘉慧
黄科
叶嘉铮
王晓琪
钟敏
蔡上
张培钧
李灵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Mei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Mei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Mei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7012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849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849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849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849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849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76Network utilisation, e.g. volume of load or congestion le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76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using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e.g. in-call renegotiation requested by the user or requested by the network in response to changing network condi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云服务器、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可以实现在利用MEC技术减小传输时延的同时,快速简便的实现对MEC服务器的计算资源的合理分配。该方法包括:响应于资源分配指令,向至少一个MEC服务器发送检测指令,用于指示各MEC服务器分别进行通道检测;资源分配指令包括至少一个接入设备的需求输送量;获取各MEC服务器检测出的候选通道;调用预设资源分配模型,基于需求输送量和候选通道的可承载输送量,将至少一个接入设备与候选通道进行模拟匹配,得到模拟匹配结果;向各MEC服务器发送数据传输指令,用于指示各MEC服务器基于模拟匹配结果进行数据的传输。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云服务器、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云服务器、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云计算模式中,可以将计算密集型任务经由核心网上传至云服务器处理。虽然云服务器的计算资源较为充足,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计算任务,但由于核心网带宽有限、网络抖动等因素导致传输时延较大。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的快速发展,移动应用和服务对时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技术应运而生。具体的,在移动边缘计算模式中,可以将计算资源配置在网络边缘(比如基站等无线接入点旁),由MEC服务器处理计算任务,这样可以避免由于数据经过核心网传输带来的较大传输时延。
然而,MEC服务器的计算资源相对云服务器而言十分有限,在利用MEC技术减小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传输时延的同时,如何快速简便的实现对MEC服务器的计算资源的合理分配,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云服务器、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可以实现在利用MEC技术减小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传输时延的同时,快速简便的实现对MEC服务器的计算资源的合理分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云服务器,该方法包括:响应于资源分配指令,向至少一个MEC服务器发送检测指令;检测指令用于指示各MEC服务器分别进行通道检测;资源分配指令包括至少一个接入设备的需求输送量;获取各MEC服务器检测出的候选通道;调用预设资源分配模型,基于需求输送量和候选通道的可承载输送量,将至少一个接入设备与候选通道进行模拟匹配,得到模拟匹配结果;预设资源分配模型根据样本训练集训练得到,样本训练集至少包括样本需求输送量、样本可承载输送量和样本匹配结果;向各MEC服务器发送数据传输指令,用于指示各MEC服务器基于模拟匹配结果进行数据的传输。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调用预设资源分配模型可以快速得到接入设备与候选通道的模拟匹配结果,从而可以实现对MEC服务器的计算资源的快速分配。另外,由于预设资源分配模型是基于接入设备的需求输送量和候选通道的可承载输送量确定的模拟匹配结果,所以该模拟匹配结果可以减少为接入设备匹配的通道无法满足接入设备需求的情况的发生,因此,本申请可以合理的实现接入设备与候选通道之间的匹配,从而实现对MEC服务器的计算资源的合理分配。此外,本申请在调用预设资源分配模型对接入设备与候选通道进行匹配之前,还可以向MEC服务器发送用于指示其进行通道检测的检测指令,这样,MEC服务器可以基于通道检测的结果对通道进行初筛,确定出候选通道,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对接入设备与候选通道的匹配速度,从而可以提高对MEC服务器的计算资源的分配速度。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在利用MEC技术减小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传输时延的同时,快速简便的实现对MEC服务器的计算资源的合理分配。
可选的,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检测指令具体用于,指示各MEC服务器分别对自身主通道的当前传送量进行检测,并分别基于自身主通道的当前传送量和最大承载输送量、以及未激活通道和备用通道的可承载输送量确定候选通道,并确定出候选通道的可承载输送量。
可选的,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在确定至少一个接入设备中任一接入设备的需求输送量大于或等于预设输送量的情况下,检测指令还用于指示各MEC服务器分别对自身主通道、未激活通道和备用通道中的单通道进行调整合并,且将调整合并后的合并通道确定为候选通道。
可选的,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接收到至少一个接入设备的资源分配请求的情况下,触发资源分配指令;资源分配请求包括需求输送量。
可选的,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
对各MEC服务器的数据传输过程进行监控;
在确定数据传输过程出现通道堵塞的情况下,重新触发资源分配指令。
可选的,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在得到模拟匹配结果之后,将需求输送量、可承载输送量和模拟匹配结果更新至样本训练集,并基于更新后的样本训练集重新训练预设资源分配模型。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云服务器,包括:发送模块、获取模块、匹配模块以及数据传输模块;
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资源分配指令,向至少一个MEC服务器发送检测指令;检测指令用于指示各MEC服务器分别进行通道检测;资源分配指令包括至少一个接入设备的需求输送量;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MEC服务器检测出的候选通道;
匹配模块,用于调用预设资源分配模型,基于需求输送量和获取模块获取的候选通道的可承载输送量,将至少一个接入设备与候选通道进行模拟匹配,得到模拟匹配结果;预设资源分配模型根据样本训练集训练得到,样本训练集至少包括样本需求输送量、样本可承载输送量和样本匹配结果;
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向各MEC服务器发送数据传输指令,用于指示各MEC服务器基于匹配模块得到的模拟匹配结果进行数据的传输。
可选的,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检测指令具体用于,指示各MEC服务器分别对自身主通道的当前传送量进行检测,并分别基于自身主通道的当前传送量和最大承载输送量、以及未激活通道和备用通道的可承载输送量确定候选通道,并确定出候选通道的可承载输送量。
可选的,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在确定至少一个接入设备中任一接入设备的需求输送量大于或等于预设输送量的情况下,检测指令还用于指示各MEC服务器分别对自身主通道、未激活通道和备用通道中的单通道进行调整合并,且将调整合并后的合并通道确定为候选通道。
可选的,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云服务器还可以包括:触发模块;
触发模块,用于在获取模块在接收到至少一个接入设备的资源分配请求的情况下,触发资源分配指令;资源分配请求包括需求输送量。
可选的,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云服务器还可以包括:监控模块和触发模块;
监控模块,用于对各MEC服务器的数据传输过程进行监控;
触发模块,用于在监控模块监控到数据传输过程出现通道堵塞的情况下,重新触发资源分配指令。
可选的,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云服务器还可以包括:训练模块;
训练模块,用于在匹配模块得到模拟匹配结果之后,将需求输送量、可承载输送量和模拟匹配结果更新至样本训练集,并基于更新后的样本训练集重新训练预设资源分配模型。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总线和通信接口;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与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当数据传输设备运行时,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数据传输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可选的,该数据传输设备还可以包括收发器,该收发器用于在数据传输设备的处理器的控制下,执行收发数据、信令或者信息的步骤,例如,向至少一个MEC服务器发送检测指令。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计算机执行指令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云服务器、至少一个接入设备以及至少一个MEC服务器;云服务器分别与至少一个接入设备和至少一个MEC服务器通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与数据传输设备的处理器封装在一起的,也可以与数据传输设备的处理器单独封装,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中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第四方面、第五方面以及第六方面的描述,可以参考第一方面的详细描述;并且,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第四方面、第五方面以及第六方面的描述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的有益效果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中,对于上述涉及到的设备或功能模块的名称不构成限定,在实际实现中,这些设备或功能模块可以以其他名称出现。只要各个设备或功能模块的功能和本申请类似,均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云服务器、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进行详细地描述。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本申请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或者用于区别对同一对象的不同处理,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
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所提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的还包括其他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的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传统的云计算模式中,可以将计算密集型任务经由核心网上传至云服务器处理。虽然云服务器的计算资源较为充足,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计算任务,但由于核心网带宽有限、网络抖动等因素导致传输时延较大。随着5G的快速发展,移动应用和服务对时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MEC技术应运而生。具体的,在移动边缘计算模式中,可以将计算资源配置在网络边缘(比如基站等无线接入点旁),由MEC服务器处理计算任务,这样可以避免由于数据经过核心网传输带来的较大传输时延。
然而,MEC服务器的计算资源相对云服务器而言十分有限,在利用MEC技术减小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传输时延的同时,如何快速简便的实现对MEC服务器的计算资源的合理分配,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通过调用预设资源分配模型可以快速得到接入设备与候选通道的模拟匹配结果,从而可以实现对MEC服务器的计算资源的快速分配。并且,预设资源分配模型基于接入设备的需求输送量和候选通道的可承载输送量确定模拟匹配结果,所以可以合理的实现接入设备与候选通道之间的匹配,从而实现对MEC服务器的计算资源的合理分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数据传输系统。参照图1,该数据传输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接入设备01、至少一个MEC服务器02和云服务器03,云服务器03分别与至少一个接入设备01和至少一个MEC服务器02通信连接。
其中,接入设备01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桌面型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手持计算机、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可穿戴电子设备、虚拟现实设备等不同类型的用户终端。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接入设备01还可以是其他设备,比如车载设备。
云服务器03,用于根据接入设备01的需求输送量和MEC服务器02的候选通道的可承载输送量,实现对多个MEC服务器02的计算资源的合理分配。
可以理解的是,图1作为示例,仅示出少量的接入设备01和MEC服务器02,在实际应用中,数据传输系统中的接入设备01和MEC服务器02的数量可以更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下面结合上述图1示出的数据传输系统对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说明。
参照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包括S201-S204:
S201、云服务器响应于资源分配指令,向至少一个移动边缘计算MEC服务器发送检测指令。
其中,检测指令用于指示各MEC服务器分别进行通道检测;资源分配指令包括至少一个接入设备的需求输送量。
示例性的,MEC服务器在接收到云服务器发送的检测指令后,可以对自身的各通道进行通道检测,根据各通道的当前输送量和最大承载输送量确定出各通道的可承载输送量,之后可以将可承载输送量大于事先确定的输送量的通道确定为候选通道。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中,云服务器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触发资源分配指令:在接收到至少一个接入设备的资源分配请求的情况下,触发资源分配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接入设备进行数据传输需求的传输时延很低(比如,接入设备为5G终端),也即是接入设备有使用MEC服务器的计算资源的需求时,可以向云服务器发起资源分配请求,资源分配请求中可以携带接入设备的需求输送量,触发云服务器为其分配MEC服务器的计算资源。
可选的,检测指令具体用于,指示各MEC服务器分别对自身主通道的当前传送量进行检测,并分别基于自身主通道的当前传送量和最大承载输送量、以及未激活通道和备用通道的可承载输送量确定候选通道,并确定出候选通道的可承载输送量。
一般的,MEC服务器的网路通道还可以包括有未激活通道和备用通道。本申请实施例中,MEC服务器在确定候选通道时,不仅可以对主通道进行通道检测,还可以对未激活通道和备用通道进行通道检测,并基于主通道、未激活通道和备用通道的通道检测结果确定候选通道。这样,通过整合MEC服务器所有的通道的实时数据传输情况确定候选通道,供云服务器对接入设备进行匹配,合理的利用现有的所有计算资源,可以满足更多的接入设备的资源分配需求。另外,MEC服务器可以对通道进行初筛确定出候选通道,这样,预设资源分配模型无需将所有的MEC服务器的所有通道与接入设备进行匹配,只需将候选通道与接入设备进行匹配,可以减少预设资源分配模型的计算量,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预设资源分配模型对接入设备与候选通道的匹配速度,进而可以提高对MEC服务器的计算资源的分配速度。
可选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云服务器在确定至少一个接入设备中任一接入设备的需求输送量大于或等于预设输送量的情况下,检测指令还用于指示各MEC服务器分别对自身主通道、未激活通道和备用通道中的单通道进行调整合并,且将调整合并后的合并通道确定为候选通道。
其中,预设输送量可以是人为事先确定的输送量。
一些接入设备在数据传输时的输送量很大,甚至可能超过MEC服务器的单个通道的最大可承载数据量。为了满足这些设备的资源分配需求,本申请实施例中,云服务器在接收到接入设备的资源分配请求后,可以先判定资源分配请求中携带的需求输送量是否小于预设输送量,若确定小于预设输送量,则可以正常进行资源分配。若确定大于或等于预设输送量,云服务器向MEC服务器发送的检测指令还可以用于指示MEC服务器对自身主通道、未激活通道和备用通道中的单通道进行调整合并,且将调整合并后的合并通道确定为候选通道。
S202、云服务器获取各MEC服务器检测出的候选通道。
示例性的,MEC服务器在进行通道检测后,可以将检测出的候选通道上报给云服务器。
S203、云服务器调用预设资源分配模型,基于需求输送量和候选通道的可承载输送量,将至少一个接入设备与候选通道进行模拟匹配,得到模拟匹配结果。
其中,预设资源分配模型根据样本训练集训练得到,样本训练集至少包括样本需求输送量、样本可承载输送量和样本匹配结果。
示例性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样本训练集可以从数据传输系统的历史资源分配数据中得到。或者,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样本训练集还可以是云服务器通过构建数据传输仿真模型得到,数据传输仿真模型中可以人为随机对MEC服务器的数量、MEC服务器的通道数量、各通道的可承载传输量、接入设备的数量以及接入设备的需求传输量进行设定,然后通过计算得到匹配结果,之后可以将得到的大量仿真数据作为样本训练集。
预设资源分配模型可以是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对样本训练集深度学习,可以训练得到该预设资源分配模型。具体对预设资源分配模型进行训练的方式,可以参照现有技术中的相关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资源分配模型对接入设备与候选通道匹配的准确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对MEC服务器的计算资源分配的合理性。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得到模拟匹配结果后,可以将将需求输送量、可承载输送量和模拟匹配结果更新至样本训练集,并基于更新后的样本训练集重新训练预设资源分配模型,从而实现对预设资源分配模型的进一步优化。
S204、云服务器向各MEC服务器发送数据传输指令,用于指示各MEC服务器基于模拟匹配结果进行数据的传输。
示例性的,模拟匹配结果可以包括MEC服务器、候选通道以及接入设备的对应关系。MEC服务器在接收到数据传输指令后,可以基于该对应关系查找到对应的目标通道和目标接入设备,然后可以通过目标通道实现与目标接入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由于模拟匹配结果是云服务器调用预设资源分配模型得到的合理的分配结果,所以MEC服务器基于该模拟匹配结果进行数据传输,可以合理的利用MEC服务器的计算资源,并且利用MEC技术减小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传输时延。
可选的,云服务器向各MEC服务器发送数据传输指令之后,还可以对各MEC服务器的数据传输过程进行监控;在确定数据传输过程出现通道堵塞的情况下,可以重新触发资源分配指令。
由于接入设备的需求传输量可能会动态变化,这样,可能会出现在某一时刻数据传输系统中某个候选通道出现通道堵塞的情况,导致数据传输无法正常进行。为了便于快速发现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通道堵塞,本申请实施例中,云服务器还可以对MEC服务器的数据传输过程进行监控。另外,为了便于在出现通道堵塞的情况下可以快速正常进行数据传输,云服务器在确定数据传输过程出现通道堵塞的情况下,可以重新触发资源分配指令,以便于各MEC服务器重新进行通道检测并确定候选通道,从而可以重新对接入设备与重新确定的候选通道进行匹配,保证数据传输的正常进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中,通过调用预设资源分配模型可以快速得到接入设备与候选通道的模拟匹配结果,从而可以实现对MEC服务器的计算资源的快速分配。另外,由于预设资源分配模型是基于接入设备的需求输送量和候选通道的可承载输送量确定的模拟匹配结果,所以该模拟匹配结果可以减少为接入设备匹配的通道无法满足接入设备需求的情况的发生,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合理的实现接入设备与候选通道之间的匹配,从而实现对MEC服务器的计算资源的合理分配。此外,本申请实施例在调用预设资源分配模型对接入设备与候选通道进行匹配之前,还可以向MEC服务器发送用于指示其进行通道检测的检测指令,MEC服务器可以基于通道检测的结果对通道进行初筛,确定出候选通道,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对接入设备与候选通道的匹配速度,从而可以提高对MEC服务器的计算资源的分配速度。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在利用MEC技术减小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传输时延的同时,快速简便的实现对MEC服务器的计算资源的合理分配。
如图3所示,图2中的步骤S201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S200:
S200、云服务器在接收到至少一个接入设备的资源分配请求的情况下,触发资源分配指令。
可选的,如图3所示,图2中的步骤S204之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S205-S206:
S205、云服务器对各MEC服务器的数据传输过程进行监控。
S206、云服务器在确定数据传输过程出现通道堵塞的情况下,重新触发资源分配指令。
在步骤S206之后,返回重新执行步骤S201。
综合以上描述,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图1所示的数据传输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S401-S407:
S401、接入设备向云服务器发送包括有需求输送量的资源分配请求。
S402、云服务器响应于资源分配指令,向至少一个MEC服务器发送检测指令。
S403、MEC服务器基于检测指令对自身主通道的当前传送量进行检测,并基于自身主通道的当前传送量和最大承载输送量、以及未激活通道和备用通道的可承载输送量确定候选通道,并确定出候选通道的可承载输送量。
S404、MEC服务器向云服务器上报候选通道以及候选通道的可承载输送量。
S405、云服务器调用预设资源分配模型,基于需求输送量和候选通道的可承载输送量,将至少一个接入设备与候选通道进行模拟匹配,得到模拟匹配结果。
S406、云服务器基于模拟匹配结果更新至样本训练集,并基于更新后的样本训练集重新训练预设资源分配模型,且向各MEC服务器发送数据传输指令。
S407、MEC服务器基于数据传输指令中的模拟匹配结果与接入设备进行数据的传输。
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云服务器,该云服务器可以是图1所示的数据传输系统中的云服务器03,可以包括:发送模块31、获取模块32、匹配模块33以及数据传输模块34。
其中,发送模块31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201,获取模块32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202,匹配模块33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203,数据传输模块34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204。
具体地,发送模块31,用于响应于资源分配指令,向至少一个MEC服务器发送检测指令;检测指令用于指示各MEC服务器分别进行通道检测;资源分配指令包括至少一个接入设备的需求输送量;
获取模块32,用于获取各MEC服务器检测出的候选通道;
匹配模块33,用于调用预设资源分配模型,基于需求输送量和获取模块32获取的候选通道的可承载输送量,将至少一个接入设备与候选通道进行模拟匹配,得到模拟匹配结果;预设资源分配模型根据样本训练集训练得到,样本训练集至少包括样本需求输送量、样本可承载输送量和样本匹配结果;
数据传输模块34,用于向各MEC服务器发送数据传输指令,用于指示各MEC服务器基于匹配模块33得到的模拟匹配结果进行数据的传输。
可选的,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检测指令具体用于,指示各MEC服务器分别对自身主通道的当前传送量进行检测,并分别基于自身主通道的当前传送量和最大承载输送量、以及未激活通道和备用通道的可承载输送量确定候选通道,并确定出候选通道的可承载输送量。
可选的,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在确定至少一个接入设备中任一接入设备的需求输送量大于或等于预设输送量的情况下,检测指令还用于指示各MEC服务器分别对自身主通道、未激活通道和备用通道中的单通道进行调整合并,且将调整合并后的合并通道确定为候选通道。
可选的,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云服务器还可以包括:触发模块;
触发模块,用于在获取模块32在接收到至少一个接入设备的资源分配请求的情况下,触发资源分配指令;资源分配请求包括需求输送量。
可选的,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云服务器还可以包括:监控模块和触发模块;
监控模块,用于对各MEC服务器的数据传输过程进行监控;
触发模块,用于在监控模块监控到数据传输过程出现通道堵塞的情况下,重新触发资源分配指令。
可选的,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云服务器还可以包括:训练模块;
训练模块,用于在匹配模块33得到模拟匹配结果之后,将需求输送量、可承载输送量和模拟匹配结果更新至样本训练集,并基于更新后的样本训练集重新训练预设资源分配模型。
可选的,云服务器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存储模块用于存储该云服务器的程序代码等。
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包括存储器41、处理器42(42-1和42-2)、总线43和通信接口44;存储器41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42与存储器41通过总线43连接;当数据传输设备运行时,处理器42执行存储器41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数据传输设备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在具体的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4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例如图6中所示的CPU0和CPU1。且作为一种实施例,数据传输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42,例如图6中所示的处理器42-1和处理器42-2。这些处理器42中的每一个CPU可以是一个单核处理器(single-CPU),也可以是一个多核处理器(multi-CPU)。这里的处理器42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存储器41可以是只读存储器41(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41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43与处理器42相连接。存储器41也可以和处理器42集成在一起。
在具体的实现中,存储器41,用于存储本申请中的数据和执行本申请的软件程序对应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42可以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41内的软件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1内的数据,数据传输设备的各种功能。
通信接口44,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设备,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控制系统、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等。通信接口44可以包括接收单元实现接收功能,以及发送单元实现发送功能。
总线43,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总线43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6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作为一个示例,结合图5,云服务器中的获取模块实现的功能与图6中的接收单元实现的功能相同,云服务器中的发送模块实现的功能与图6中发送单元实现的功能相同,云服务器中的匹配模块实现的功能与图6中的处理器实现的功能相同。当云服务器包括有存储模块时,存储模块实现的功能与图6中的存储器实现的功能相同。
本实施例中相关内容的解释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设备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计算机执行该指令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RAM、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寄存器、硬盘、光纤、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云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资源分配指令,向至少一个移动边缘计算MEC服务器发送检测指令;所述检测指令用于指示各所述MEC服务器分别进行通道检测;所述资源分配指令包括至少一个接入设备的需求输送量;
获取各所述MEC服务器检测出的候选通道;
调用预设资源分配模型,基于所述需求输送量和所述候选通道的可承载输送量,将所述至少一个接入设备与所述候选通道进行模拟匹配,得到模拟匹配结果;所述预设资源分配模型根据样本训练集训练得到,所述样本训练集至少包括样本需求输送量、样本可承载输送量和样本匹配结果;
向各所述MEC服务器发送数据传输指令,用于指示各所述MEC服务器基于所述模拟匹配结果进行数据的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指令具体用于,指示各所述MEC服务器分别对自身主通道的当前传送量进行检测,并分别基于自身主通道的当前传送量和最大承载输送量、以及未激活通道和备用通道的可承载输送量确定所述候选通道,并确定出所述候选通道的所述可承载输送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至少一个接入设备中任一接入设备的所述需求输送量大于或等于预设输送量的情况下,所述检测指令还用于指示各所述MEC服务器分别对自身主通道、所述未激活通道和所述备用通道中的单通道进行调整合并,且将所述调整合并后的合并通道确定为所述候选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至少一个接入设备的资源分配请求的情况下,触发所述资源分配指令;所述资源分配请求包括需求输送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各所述MEC服务器发送数据传输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各所述MEC服务器的数据传输过程进行监控;
在确定数据传输过程出现通道堵塞的情况下,重新触发所述资源分配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得到模拟匹配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需求输送量、所述可承载输送量和所述模拟匹配结果更新至所述样本训练集,并基于更新后的样本训练集重新训练预设资源分配模型。
7.一种云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资源分配指令,向至少一个MEC服务器发送检测指令;所述检测指令用于指示各所述MEC服务器分别进行通道检测;所述资源分配指令包括至少一个接入设备的需求输送量;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所述MEC服务器检测出的候选通道;
匹配模块,用于调用预设资源分配模型,基于所述需求输送量和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候选通道的可承载输送量,将所述至少一个接入设备与所述候选通道进行模拟匹配,得到模拟匹配结果;所述预设资源分配模型根据样本训练集训练得到,所述样本训练集至少包括样本需求输送量、样本可承载输送量和样本匹配结果;
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向各所述MEC服务器发送数据传输指令,用于指示各所述MEC服务器基于所述匹配模块得到的所述模拟匹配结果进行数据的传输。
8.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总线和通信接口;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连接;
当所述数据传输设备运行时,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数据传输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计算机执行所述指令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10.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云服务器、至少一个接入设备以及至少一个MEC服务器;所述云服务器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接入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MEC服务器通信连接。
CN202210470128.9A 2022-04-28 2022-04-28 数据传输方法、云服务器、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8849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70128.9A CN114884945B (zh) 2022-04-28 2022-04-28 数据传输方法、云服务器、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70128.9A CN114884945B (zh) 2022-04-28 2022-04-28 数据传输方法、云服务器、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84945A true CN114884945A (zh) 2022-08-09
CN114884945B CN114884945B (zh) 2023-08-11

Family

ID=82674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70128.9A Active CN114884945B (zh) 2022-04-28 2022-04-28 数据传输方法、云服务器、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8494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191550A1 (en) * 2016-12-29 2018-07-05 Kodiak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ush-to-Talk (PTT) In Mobile Edge Computing (MEC)
CN110347500A (zh) * 2019-06-18 2019-10-18 东南大学 用于边缘计算环境中面向深度学习应用的任务卸载方法
CN113489643A (zh) * 2021-07-13 2021-10-0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云边协同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3543074A (zh) * 2021-06-15 2021-10-2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车路云协同的联合计算迁移和资源分配方法
CN113918316A (zh) * 2021-08-30 2022-01-11 山东浪潮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5g接入网用户端边缘算力分配方法
CN113950103A (zh) * 2021-09-10 2022-01-1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移动边缘环境下多服务器完全计算卸载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191550A1 (en) * 2016-12-29 2018-07-05 Kodiak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ush-to-Talk (PTT) In Mobile Edge Computing (MEC)
CN110347500A (zh) * 2019-06-18 2019-10-18 东南大学 用于边缘计算环境中面向深度学习应用的任务卸载方法
CN113543074A (zh) * 2021-06-15 2021-10-2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车路云协同的联合计算迁移和资源分配方法
CN113489643A (zh) * 2021-07-13 2021-10-0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云边协同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3918316A (zh) * 2021-08-30 2022-01-11 山东浪潮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5g接入网用户端边缘算力分配方法
CN113950103A (zh) * 2021-09-10 2022-01-1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移动边缘环境下多服务器完全计算卸载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84945B (zh) 2023-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85984B (zh) 信息获取方法、信息获取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726005B (zh) 用于管理资源的方法、服务器系统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849312B (zh) 数据处理任务的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66775A (zh) 一种业务编排方法及装置
CN111741512B (zh) 一种专网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15237589A (zh) 一种基于sr-iov的虚拟化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4116207A (zh) 流量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14884945B (zh) 数据传输方法、云服务器、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565074A (zh) 目标路径的确定方法和多域控制器
CN111464984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636522A (zh) 一种通信网络覆盖质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3472591B (zh) 一种业务性能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3727386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lakbarov et al. Optimal deployment model of cloudlets in mobile Cloud Computing
CN113935629A (zh) 任务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714774A (zh) 算力请求、算力分配、算力执行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3055199A (zh) 网关访问方法、装置及网关设备
CN110784512A (zh) 一种机载式动态云系统及其实时响应资源分配方法
US20240184628A1 (en) Computing Power Request Method, Computing Power Allocation Method, and Computing Power Execu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CN113992760B (zh) 回源流量的调度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6306407B (zh) 片上网络noc的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0469617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 network usage
CN114443261A (zh) 终端任务分流方法及装置
CN113115400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565155B (zh) 服务链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