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84051A - 一种电网全频段振荡分析、定位及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网全频段振荡分析、定位及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84051A
CN114884051A CN202111247286.XA CN202111247286A CN114884051A CN 114884051 A CN114884051 A CN 114884051A CN 202111247286 A CN202111247286 A CN 202111247286A CN 114884051 A CN114884051 A CN 1148840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scillation
full
band
frequency
risk assess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4728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84051B (zh
Inventor
张璐路
于之虹
吕颖
严剑峰
李莹
王东阳
艾东平
李文锋
史东宇
鲁广明
魏亚威
王兵
石琛
戴红阳
解梅
王洁聪
贾育培
万方
高强
李亚楼
田芳
刘其泳
李琨
陆俊
马晶
贾海波
何元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Jin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Jin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Jin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11124728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840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840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840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840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840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information or by user interaction, e.g.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s [SCADA] or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32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the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02Flicker reduction, e.g. compensation of flicker introduced by non-linear loa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10Power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systems management focussing at grid-level, e.g. load flow analysis, node profile computation, meshed network optimisation, active network management or spinning reserv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20Simulating, e g planning, reliability check, modelling or computer assisted design [CA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22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s [FACTS] or power factor or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ng or correcting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全频段振荡分析、定位及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按第一预设周期重复进行全频段振荡风险评估运行计算:通过全频段主站应用获取电网运行方式数据;进行全频段振荡风险评估;当有振荡风险时,输出第一计算结果;分别按第二预设周期重复进行超低频或低频振荡在线监测、扰动源定位及辅助决策周期运行计算:通过全频段主站应用获取PMU量测数据;进行超低频或低频振荡在线监测及扰动源定位;当有振荡现象时,输出第二计算结果;按第三预设周期重复进行宽频振荡在线监测、扰动源定位及辅助决策计算:通过全频段子站应用获取宽频量测数据进行宽频振荡在线监测及扰动源定位;当有振荡现象时,输出第三计算结果。

Description

一种电网全频段振荡分析、定位及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实时监控、预警及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网全频段振荡分析、定位及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未来交直流混联电力电子电力系统中电力电子设备所占比例的不断提高,实际电网中全频段振荡失稳风险将显著增大。交直流混联电力电子系统的全频段振荡动态稳定问题,涉及到同步发电机、风电、光伏等不同类型的发电装备,直流、FACTS等输电装备,以及电力机车等负荷装备。由于缺乏系统性研究,运行人员无法事先预判未知振荡的发生,同时缺乏振荡辨识及扰动源定位手段,导致控制手段的指导性不足,无法及时处理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不确定性突发振荡事件,缺少电网全频段振荡分析、定位及控制系统。
全频段振荡按照振荡频率进行划分包括超低频振荡、低频振荡和宽频振荡,其中,超低频振荡的振荡频率范围为低于0.1Hz,低频振荡的振荡频率范围为0.1~2.5Hz,宽频振荡的振荡频率范围为2.5~2500Hz。其中,宽频振荡分为次/超同步振荡和高频振荡,次/超同步振荡的振荡频率范围为2.5~100Hz,高频振荡的振荡频率范围为100~2500Hz。
因此,需要一种技术,以实现对对电网全频段振荡进行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电网全频段振荡分析、定位及控制方法及系统,以解决如何对电网全频段振荡进行分析、定位以及控制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网全频段振荡分析、定位及控制方法,其中,
按第一预设周期重复进行全频段振荡风险评估运行计算,包括:
通过全频段主站应用获取电网运行方式数据;
基于所述电网运行方式数据进行全频段振荡风险评估,获取风险评估结果;
当所述风险评估结果为有振荡风险时,输出第一计算结果,所述第一计算结果包括振荡频率和振荡幅值;
分别按第二预设周期重复进行超低频或低频振荡在线监测、扰动源定位及辅助决策周期运行计算,包括:
通过全频段主站应用获取PMU量测数据;
基于所述PMU量测数据进行超低频或低频振荡在线监测及扰动源定位,获取第一监测结果;
当所述第一监测结果为有振荡现象时,输出第二计算结果,所述第二计算结果包括振荡频率、振荡幅值、扰动源位置和控制决策;
按第三预设周期重复进行宽频振荡在线监测、扰动源定位及辅助决策计算,包括:
通过全频段子站应用获取宽频量测数据;
基于所述宽频量测数据进行宽频振荡在线监测及扰动源定位,获取第二监测结果;
当所述第二监测结果为有振荡现象时,输出第三计算结果,所述第三计算结果包括振荡频率、振荡幅值、扰动源位置和控制决策。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风险评估结果为有振荡风险时,发送第一告警信息;
当所述第一监测结果为有振荡现象时,发送第二告警信息;
当所述第二监测结果为有振荡现象时,发送第三告警信息。
优选地,包括:
所述第一预设周期为1至10分钟;
当进行超低频振荡在线监测、扰动源定位及辅助决策周期运行计算所述第二预设周期为40至70秒;
当进行低频振荡在线监测、扰动源定位及辅助决策周期运行计算所述第二预设周期为10至20秒;
所述第三预设周期为1至10秒。
优选地,所述全频段振荡风险评估包括:超低频振荡风险评估、低频振荡风险评估和宽频振荡风险评估;其中,
超低频振荡风险评估算法包括prony分析法、时域仿真分析法和小扰动系统阻尼比;
低频振荡风险评估算法包括prony分析法和小扰动系统阻尼比;
宽频振荡风险评估算法包括机组作用系数和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
优选地,还包括:对所述第一计算结果、所述第二计算结果和所述第三计算结果进行展示。
优选地,还包括:基于所述第一计算结果、所述第二计算结果和所述第三计算结果确定全频段振荡控制策略,所述全频段振荡控制策略包括:切机、切换控制模式以及电网运行方式调整。
基于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网全频段振荡分析、定位及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按第一预设周期重复进行全频段振荡风险评估运行计算,包括:通过全频段主站应用获取电网运行方式数据;基于所述电网运行方式数据进行全频段振荡风险评估,获取风险评估结果;当所述风险评估结果为有振荡风险时,输出第一计算结果,所述第一计算结果包括振荡频率和振荡幅值;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分别按第二预设周期重复进行超低频或低频振荡在线监测、扰动源定位及辅助决策周期运行计算,包括:通过全频段主站应用获取PMU量测数据;基于所述PMU量测数据进行超低频或低频振荡在线监测及扰动源定位,获取第一监测结果;当所述第一监测结果为有振荡现象时,输出第二计算结果,所述第二计算结果包括振荡频率、振荡幅值、扰动源位置和控制决策;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按第三预设周期重复进行宽频振荡在线监测、扰动源定位及辅助决策计算,包括:通过全频段子站应用获取宽频量测数据;基于所述宽频量测数据进行宽频振荡在线监测及扰动源定位,获取第二监测结果;当所述第二监测结果为有振荡现象时,输出第三计算结果,所述第三计算结果包括振荡频率、振荡幅值、扰动源位置和控制决策。
优选地,所述第一计算单元,还用于当所述风险评估结果为有振荡风险时,发送第一告警信息;
所述第二计算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监测结果为有振荡现象时,发送第二告警信息;
所述第三计算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二监测结果为有振荡现象时,发送第三告警信息。
优选地,包括:
所述第一预设周期为1至10分钟;
当进行超低频振荡在线监测、扰动源定位及辅助决策周期运行计算所述第二预设周期为40至70秒;
当进行低频振荡在线监测、扰动源定位及辅助决策周期运行计算所述第二预设周期为10至20秒;
所述第三预设周期为1至10秒。
优选地,所述全频段振荡风险评估包括:超低频振荡风险评估、低频振荡风险评估和宽频振荡风险评估;其中,
超低频振荡风险评估算法包括prony分析法、时域仿真分析法和小扰动系统阻尼比;
低频振荡风险评估算法包括prony分析法和小扰动系统阻尼比;
宽频振荡风险评估算法包括机组作用系数和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
优选地,还包括展示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计算结果、所述第二计算结果和所述第三计算结果进行展示。
优选地,还包括执行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计算结果、所述第二计算结果和所述第三计算结果确定全频段振荡控制策略,所述全频段振荡控制策略包括:切机、切换控制模式以及电网运行方式调整。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出了电网全频段振荡分析、定位及控制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技术方案以全频段主站应用功能和子站应用功能技术为支撑,集成全频段振荡数据处理、全频段振荡风险评估、全频段振荡扰动源定位、全频段振荡控制决策和全频段振荡智能交互界面功能模块,实现电网全频段振荡风险的快速评估和在电网发生振荡后准确定位振荡源,并给出抑制振荡扩散措施,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理论和技术保障。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下面的附图,可以更为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1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电网全频段振荡分析、定位及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电网全频段振荡分析、定位及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电网全频段振荡分析、定位及控制方法流程图;以及
图4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电网全频段振荡分析、定位及控制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介绍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局限于此处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详尽地且完全地公开本发明,并且向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发明的范围。对于表示在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术语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相同的单元/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除非另有说明,此处使用的术语(包括科技术语)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具有通常的理解含义。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以通常使用的词典限定的术语,应当被理解为与其相关领域的语境具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该被理解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义。
图1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电网全频段振荡分析、定位及控制方法流程图。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网全频段振荡分析、定位及控制方法,本发明以全频段主站应用功能和子站应用功能技术为支撑,集成全频段振荡数据处理、全频段振荡风险评估、全频段振荡扰动源定位、全频段振荡控制决策和全频段振荡智能交互界面功能模块,建立电网全频段振荡分析、定位及控制系统,实现电网全频段振荡风险的快速评估和在电网发生振荡后准确定位振荡源,并给出抑制振荡扩散措施,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理论和技术保障。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网全频段振荡分析、定位及控制方法,其中,
步骤101:按第一预设周期重复进行全频段振荡风险评估运行计算,包括:
通过全频段主站应用获取电网运行方式数据;
基于电网运行方式数据进行全频段振荡风险评估,获取风险评估结果;
当风险评估结果为有振荡风险时,输出第一计算结果,第一计算结果包括振荡频率和振荡幅值;
优选地,全频段振荡风险评估包括:超低频振荡风险评估、低频振荡风险评估和宽频振荡风险评估;其中,
超低频振荡风险评估算法包括prony分析法、时域仿真分析法和小扰动系统阻尼比;
低频振荡风险评估算法包括prony分析法和小扰动系统阻尼比;
宽频振荡风险评估算法包括机组作用系数和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电网全频段振荡的处理方法包括步骤101、步骤102和步骤103的3部分同时进行周期运算。
本发明第一部分为全频段振荡风险评估周期运行计算,计算周期可设置为5分钟。
(1.0)全频段主站应用获取电网运行方式数据;
(1.1)进行全频段振荡风险评估;
(1.2)若无振荡风险,则不预警;
(1.3)若有振荡风险,则预警,并输出振荡频率和振荡幅值;
(1.4)设定计算周期,对上述步骤循环计算。
步骤102:分别按第二预设周期重复进行超低频或低频振荡在线监测、扰动源定位及辅助决策周期运行计算,包括:
通过全频段主站应用获取PMU量测数据;
基于PMU量测数据进行超低频或低频振荡在线监测及扰动源定位,获取第一监测结果;
当第一监测结果为有振荡现象时,输出第二计算结果,第二计算结果包括振荡频率、振荡幅值、扰动源位置和控制决策;
本发明的第二部分为超低频/低频振荡在线监测、扰动源定位及辅助决策周期运行计算,计算周期可分别设置为60s和15s。
(2.0)全频段主站应用获取PMU量测数据;
(2.1)进行超低频/低频振荡在线监测及扰动源定位;
(2.2)若无振荡现象,则不告警;
(2.3)若有针对现象,则告警,并输出振荡频率、振荡幅值、扰动源位置和控制决策;
(2.4)设定计算周期,对上述步骤循环计算。
步骤103:按第三预设周期重复进行宽频振荡在线监测、扰动源定位及辅助决策计算,包括:
通过全频段子站应用获取宽频量测数据;
基于宽频量测数据进行宽频振荡在线监测及扰动源定位,获取第二监测结果;
当第二监测结果为有振荡现象时,输出第三计算结果,第三计算结果包括振荡频率、振荡幅值、扰动源位置和控制决策。
本发明的第三部分为宽频振荡在线监测、扰动源定位及辅助决策周期运行计算,计算周期可设置为5s。
(3.0)全频段子站应用获取宽频量测数据;
(3.1)进行宽频振荡在线监测及扰动源定位;
(3.2)若无振荡现象,则不告警;
(3.3)若有针对现象,则告警,并输出振荡频率、振荡幅值、扰动源位置和控制决策;
(3.4)设定计算周期,对上述步骤循环计算。
优选地,方法还包括:
当风险评估结果为有振荡风险时,发送第一告警信息;
当第一监测结果为有振荡现象时,发送第二告警信息;
当第二监测结果为有振荡现象时,发送第三告警信息。
优选地,方法包括:
第一预设周期为1至10分钟;
当进行超低频振荡在线监测、扰动源定位及辅助决策周期运行计算第二预设周期为40至70秒;
当进行低频振荡在线监测、扰动源定位及辅助决策周期运行计算第二预设周期为10至20秒;
第三预设周期为1至10秒。
优选地,方法还包括:对第一计算结果、第二计算结果和第三计算结果进行展示。
本发明实时汇总全频段振荡分析、定位及控制结果,并进行界面展示。
优选地,还包括:基于第一计算结果、第二计算结果和第三计算结果确定全频段振荡控制策略,全频段振荡控制策略包括:切机、切换控制模式以及电网运行方式调整。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电网全频段振荡的处理方法的有益效果包括:实现全频段振荡风险评估、在线监测、扰动源定位和控制决策,并通过智能交互界面展示计算结果,涵盖了电网可能发生振荡的所有频段,为运行调度人员提供了非常科学直观的运行监测及预控手段;
本发明根据超低频振荡、低频振荡和宽频振荡的特性,分为全频段主站应用和全频段子站应用实施,主站采用“分布计算、集中决策”的架构,子站采用“分布计算、分布决策”的架构,实现了扰动源的就地隔离,有效抑制振荡扩散。
图2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电网全频段振荡分析、定位及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网全频段振荡分析、定位及控制系统的模块结构示意图,由图2可知,由全频段主站应用和全频段子站应用组成,包括全频段振荡数据处理模块、全频段振荡风险评估模块、全频段振荡扰动源定位模块、全频段振荡控制决策模块和全频段振荡智能交互界面模块。
全频段主站应用为省级调度自动化系统上全频段振荡集成功能模块,包括全频段振荡数据处理、全频段振荡风险评估、超低频/低频振荡扰动源定位、超低频/低频振荡控制决策、全频段振荡智能交互。
全频段子站应用为全频段宽频监测装置集成功能模块,包括全频段振荡数据处理、宽频振荡扰动源定位、宽频振荡控制决策。
全频段振荡数据处理模块实现全频段振荡系统所需数据汇集与交互,包括全频段主站/子站数据获取、交互接口、汇集处理。
全频段主站数据获取内容包括从省级调度自动化系统获取电网运行方式数据、物理模型、模型参数,通过WAMS应用获取PMU量测得到的机组、线路等相关电气量。
全频段子站数据包括场站侧宽频测量装置实时量测得到的机组、线路等相关电气量。
全频段振荡风险评估模块实现基于电网实时运行方式的全频段振荡风险评估,基于全频段振荡风险评估模型,给出全频段振荡风险评估结果,对当前电网运行状态给出预警。
全频段振荡风险评估模型包括超低频振荡风险评估算法、低频振荡风险评估算法和宽频振荡风险评估算法。
超低频振荡风险评估算法包括prony分析法、时域仿真分析法和小扰动系统阻尼比。
低频振荡风险评估算法包括prony分析法和小扰动系统阻尼比。
宽频振荡风险评估算法包括机组作用系数和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
全频段振荡扰动源定位模块实现电网全频段振荡的在线监测与振荡扰动源定位,对于超低频/低频振荡,全频段主站应用判别当前电网是否存在超低频/低频振荡现象,若存在,给出振荡频率、振荡幅值和扰动源位置,并基于超低频/低频振荡扰动源定位算法,识别引发振荡的设备元件,对于宽频振荡,全频段子站应用判别当前电网是否存在宽频振荡现象,若存在,给出振荡频率、振荡幅值和扰动源位置;
全频段振荡控制决策模块实现电网全频段振荡的快速控制,对于超低频/低频振荡,全频段主站应用制定辅助决策,对于宽频振荡,全频段子站应用在场站侧进行就地化诊断与控制;
全频段振荡控制策略包括切机、切换控制措施和电网运行方式调整。
全频段振荡智能交互模块实现全频段振荡风险评估结果、振荡在线监测结果、扰动源定位结果和控制决策结果展示。
全频段振荡智能交互方式包括构建厂站地图、结合饼图、柱图、曲线图等组件,直观形象地向调度员展示全频段振荡分析结果。
图3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电网全频段振荡分析、定位及控制方法流程图。由图3可知,本发明分3部分同时周期运行计算。
全频段振荡分析、定位及控制运行包括下述步骤。
具体的,第一部分为全频段振荡风险评估周期运行计算,计算周期可设置为5分钟。
(1.0)全频段主站应用获取电网运行方式数据;
(1.1)进行全频段振荡风险评估;
(1.2)若无振荡风险,则不预警;
(1.3)若有振荡风险,则预警,并输出振荡频率和振荡幅值;
(1.4)设定计算周期,对上述步骤循环计算。
本发明第二部分为超低频/低频振荡在线监测、扰动源定位及辅助决策周期运行计算,计算周期可分别设置为60s和15s。
(2.0)全频段主站应用获取PMU量测数据;
(2.1)进行超低频/低频振荡在线监测及扰动源定位;
(2.2)若无振荡现象,则不告警;
(2.3)若有针对现象,则告警,并输出振荡频率、振荡幅值、扰动源位置和控制决策;
(2.4)设定计算周期,对上述步骤循环计算。
本发明第三部分为宽频振荡在线监测、扰动源定位及辅助决策周期运行计算,计算周期可设置为5s。
(3.0)全频段子站应用获取宽频量测数据;
(3.1)进行宽频振荡在线监测及扰动源定位;
(3.2)若无振荡现象,则不告警;
(3.3)若有针对现象,则告警,并输出振荡频率、振荡幅值、扰动源位置和控制决策;
(3.4)设定计算周期,对上述步骤循环计算。
实时汇总全频段振荡分析、定位及控制结果,并进行界面展示。
图4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电网全频段振荡分析、定位及控制系统结构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网全频段振荡分析、定位及控制系统,系统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401,用于按第一预设周期重复进行全频段振荡风险评估运行计算,包括:通过全频段主站应用获取电网运行方式数据;基于电网运行方式数据进行全频段振荡风险评估,获取风险评估结果;当风险评估结果为有振荡风险时,输出第一计算结果,第一计算结果包括振荡频率和振荡幅值;
第二计算单元402,用于分别按第二预设周期重复进行超低频或低频振荡在线监测、扰动源定位及辅助决策周期运行计算,包括:通过全频段主站应用获取PMU量测数据;基于PMU量测数据进行超低频或低频振荡在线监测及扰动源定位,获取第一监测结果;当第一监测结果为有振荡现象时,输出第二计算结果,第二计算结果包括振荡频率、振荡幅值、扰动源位置和控制决策;
第三计算单元403,用于按第三预设周期重复进行宽频振荡在线监测、扰动源定位及辅助决策计算,包括:通过全频段子站应用获取宽频量测数据;基于宽频量测数据进行宽频振荡在线监测及扰动源定位,获取第二监测结果;当第二监测结果为有振荡现象时,输出第三计算结果,第三计算结果包括振荡频率、振荡幅值、扰动源位置和控制决策。
优选地,
第一计算单元,还用于当风险评估结果为有振荡风险时,发送第一告警信息;
第二计算单元,还用于当第一监测结果为有振荡现象时,发送第二告警信息;
第三计算单元,还用于当第二监测结果为有振荡现象时,发送第三告警信息。
优选地,包括:
第一预设周期为1至10分钟;
当进行超低频振荡在线监测、扰动源定位及辅助决策周期运行计算第二预设周期为40至70秒;
当进行低频振荡在线监测、扰动源定位及辅助决策周期运行计算第二预设周期为10至20秒;
第三预设周期为1至10秒。
优选地,全频段振荡风险评估包括:超低频振荡风险评估、低频振荡风险评估和宽频振荡风险评估;其中,
超低频振荡风险评估算法包括prony分析法、时域仿真分析法和小扰动系统阻尼比;
低频振荡风险评估算法包括prony分析法和小扰动系统阻尼比;
宽频振荡风险评估算法包括机组作用系数和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
优选地,还包括展示单元,用于对第一计算结果、第二计算结果和第三计算结果进行展示。
优选地,还包括执行单元,用于基于第一计算结果、第二计算结果和第三计算结果确定全频段振荡控制策略,全频段振荡控制策略包括:切机、切换控制模式以及电网运行方式调整。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网全频段振荡分析、定位及控制方法及系统,应用于电网全频段振荡分析、定位及控制。本发明首次提出全频段振荡概念,涵盖了电网可能发生振荡的所有频段。本发明采用主站和子站协同计算,根据不同频段的振荡特性,实现电网全频段振荡在线监测。本发明实现全频段振荡风险评估功能,提前对电网可能出现的振荡进行预警,帮助调度员感知电网运行状态。本发明实现全频段振荡扰动源定位功能,不同于现有的人工判断和人工定制化技术解决方案,电网全频段振荡分析、定位及控制系统自动周期运行计算,快速辨别振荡类型,对扰动源进行准确定位,并有针对性的采取紧急控制措施。本发明实现全频段振荡智能交互功能,直观全面展示全频段振荡分析结果,帮助调度员及时了解电网现状。
已经通过参考少量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正如附带的专利权利要求所限定的,除了本发明以上公开的其他的实施例等同地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通常地,在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所有术语都根据他们在技术领域的通常含义被解释,除非在其中被另外明确地定义。所有的参考“一个/所述/该[装置、组件等]”都被开放地解释为所述装置、组件等中的至少一个实例,除非另外明确地说明。这里公开的任何方法的步骤都没必要以公开的准确的顺序运行,除非明确地说明。

Claims (12)

1.一种电网全频段振荡分析、定位及控制方法,其中,
按第一预设周期重复进行全频段振荡风险评估运行计算,包括:
通过全频段主站应用获取电网运行方式数据;
基于所述电网运行方式数据进行全频段振荡风险评估,获取风险评估结果;
当所述风险评估结果为有振荡风险时,输出第一计算结果,所述第一计算结果包括振荡频率和振荡幅值;
分别按第二预设周期重复进行超低频或低频振荡在线监测、扰动源定位及辅助决策周期运行计算,包括:
通过全频段主站应用获取PMU量测数据;
基于所述PMU量测数据进行超低频或低频振荡在线监测及扰动源定位,获取第一监测结果;
当所述第一监测结果为有振荡现象时,输出第二计算结果,所述第二计算结果包括振荡频率、振荡幅值、扰动源位置和控制决策;
按第三预设周期重复进行宽频振荡在线监测、扰动源定位及辅助决策计算,包括:
通过全频段子站应用获取宽频量测数据;
基于所述宽频量测数据进行宽频振荡在线监测及扰动源定位,获取第二监测结果;
当所述第二监测结果为有振荡现象时,输出第三计算结果,所述第三计算结果包括振荡频率、振荡幅值、扰动源位置和控制决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风险评估结果为有振荡风险时,发送第一告警信息;
当所述第一监测结果为有振荡现象时,发送第二告警信息;
当所述第二监测结果为有振荡现象时,发送第三告警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预设周期为1至10分钟;
当进行超低频振荡在线监测、扰动源定位及辅助决策周期运行计算所述第二预设周期为40至70秒;
当进行低频振荡在线监测、扰动源定位及辅助决策周期运行计算所述第二预设周期为10至20秒;
所述第三预设周期为1至10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全频段振荡风险评估包括:超低频振荡风险评估、低频振荡风险评估和宽频振荡风险评估;其中,
超低频振荡风险评估算法包括prony分析法、时域仿真分析法和小扰动系统阻尼比;
低频振荡风险评估算法包括prony分析法和小扰动系统阻尼比;
宽频振荡风险评估算法包括机组作用系数和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第一计算结果、所述第二计算结果和所述第三计算结果进行展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第一计算结果、所述第二计算结果和所述第三计算结果确定全频段振荡控制策略,所述全频段振荡控制策略包括:切机、切换控制模式以及电网运行方式调整。
7.一种电网全频段振荡分析、定位及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按第一预设周期重复进行全频段振荡风险评估运行计算,包括:通过全频段主站应用获取电网运行方式数据;基于所述电网运行方式数据进行全频段振荡风险评估,获取风险评估结果;当所述风险评估结果为有振荡风险时,输出第一计算结果,所述第一计算结果包括振荡频率和振荡幅值;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分别按第二预设周期重复进行超低频或低频振荡在线监测、扰动源定位及辅助决策周期运行计算,包括:通过全频段主站应用获取PMU量测数据;基于所述PMU量测数据进行超低频或低频振荡在线监测及扰动源定位,获取第一监测结果;当所述第一监测结果为有振荡现象时,输出第二计算结果,所述第二计算结果包括振荡频率、振荡幅值、扰动源位置和控制决策;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按第三预设周期重复进行宽频振荡在线监测、扰动源定位及辅助决策计算,包括:通过全频段子站应用获取宽频量测数据;基于所述宽频量测数据进行宽频振荡在线监测及扰动源定位,获取第二监测结果;当所述第二监测结果为有振荡现象时,输出第三计算结果,所述第三计算结果包括振荡频率、振荡幅值、扰动源位置和控制决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
所述第一计算单元,还用于当所述风险评估结果为有振荡风险时,发送第一告警信息;
所述第二计算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监测结果为有振荡现象时,发送第二告警信息;
所述第三计算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二监测结果为有振荡现象时,发送第三告警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包括:
所述第一预设周期为1至10分钟;
当进行超低频振荡在线监测、扰动源定位及辅助决策周期运行计算所述第二预设周期为40至70秒;
当进行低频振荡在线监测、扰动源定位及辅助决策周期运行计算所述第二预设周期为10至20秒;
所述第三预设周期为1至10秒。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所述全频段振荡风险评估包括:超低频振荡风险评估、低频振荡风险评估和宽频振荡风险评估;其中,
超低频振荡风险评估算法包括prony分析法、时域仿真分析法和小扰动系统阻尼比;
低频振荡风险评估算法包括prony分析法和小扰动系统阻尼比;
宽频振荡风险评估算法包括机组作用系数和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还包括展示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计算结果、所述第二计算结果和所述第三计算结果进行展示。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还包括执行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计算结果、所述第二计算结果和所述第三计算结果确定全频段振荡控制策略,所述全频段振荡控制策略包括:切机、切换控制模式以及电网运行方式调整。
CN202111247286.XA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电网全频段振荡分析、定位及控制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48840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47286.XA CN114884051B (zh)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电网全频段振荡分析、定位及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47286.XA CN114884051B (zh)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电网全频段振荡分析、定位及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84051A true CN114884051A (zh) 2022-08-09
CN114884051B CN114884051B (zh) 2024-05-14

Family

ID=82668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47286.XA Active CN114884051B (zh)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电网全频段振荡分析、定位及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8405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7110A (zh) * 2009-06-26 2009-10-14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在线分析及辅助决策方法
WO2010037298A1 (zh) * 2008-09-27 2010-04-08 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一种低频振荡综合分析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10703092A (zh) * 2019-09-29 2020-01-17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超低频振荡的水电机组模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965415A (zh) * 2020-10-20 2020-11-20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网宽频振荡广域实时监测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37298A1 (zh) * 2008-09-27 2010-04-08 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一种低频振荡综合分析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1557110A (zh) * 2009-06-26 2009-10-14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在线分析及辅助决策方法
CN110703092A (zh) * 2019-09-29 2020-01-17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超低频振荡的水电机组模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965415A (zh) * 2020-10-20 2020-11-20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网宽频振荡广域实时监测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唐建兴;邱国跃;: "贵州电网基于PMU平台的低频振荡在线监测功能实现", 贵州电力技术, no. 09, 29 September 2013 (2013-09-2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84051B (zh) 202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07182B (zh) 一种配电变压器的健康状态预警方法及装置
CN114640173B (zh) 一种基于多特征量的变压器和发电机的预警模型
RU2548025C2 (ru) Контроль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сети энергоснабжения
Trudnowski et al. Performance of three mode-meter block-processing algorithms for automated dynamic stability assessment
US7490013B2 (en) Power grid failure 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1944766B (zh) 一种电力系统运行及安全监控仿真系统
US962550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nalysing the quality of the electrical energy in a three-phase electric network
CN107886171B (zh) 一种基于pmu数据的断路器状态在线诊断方法及系统
CN105606895A (zh) 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成份的在线检测及滤除方法
CN105787606A (zh) 一种基于超短期负荷预测的电力调度在线趋势预警系统
CN106447522A (zh) 一种全电压序列一体化电网的可靠性与风险评估方法
CN110031703B (zh) 一种超特高压变压器的异常工况判别方法及系统
CN103793856A (zh) 一种基于多数据源的电网设备状态评价系统及其方法
KR20180070842A (ko) 피크전력 감지 및 경보 시스템
KR20140100165A (ko) 전력계통운영 시각화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7078017A (zh) 一种用于电力电网设备监控智能化决策分析系统
KR20100037317A (ko) 다기 facts 기기의 제어방법 및 장치
CN116937569A (zh) 光伏发电智能储能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140350873A1 (en)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signal indicating an oscillation in an electrical energy supply network
US11231999B2 (en) Detec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 anomalies in streaming measurements
AU2021273585B2 (en) Method for calculating geomagnetically induced current-reactive power (GIC-Q) disturbance based on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a GIC
CN103630781A (zh) 一种有源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复合供能非接触在线监测系统
Chen et al. Wide-area dynamic model validation using FNET measurements
RU132637U1 (ru) Система мониторинга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их регуляторов возбуждения и систем возбуждения генераторов
CN114884051A (zh) 一种电网全频段振荡分析、定位及控制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