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66609B - 一种基于统一信息模型的数据互联互通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统一信息模型的数据互联互通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66609B
CN114866609B CN202210797056.9A CN202210797056A CN114866609B CN 114866609 B CN114866609 B CN 114866609B CN 202210797056 A CN202210797056 A CN 202210797056A CN 114866609 B CN114866609 B CN 1148666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ervice port
message
model
inter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9705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66609A (zh
Inventor
谢飞
冯振飞
刘光忠
苏浩楠
聂倚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Dey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Dey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Dey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Dey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9705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666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666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666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666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666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数据交互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统一信息模型的数据互联互通方法和装置,其方法包括:构建数据互联互通系统,数据互联互通系统包括多层级构建的信息模型及Web服务端口、消息服务端口及数据库服务端口;数据互联互通系统获取外部系统的数据交互请求;数据互联互通系统判断数据交互请求的对接方式;根据对接方式,将信息模型和Web服务端口、消息服务端口或数据库服务端口关联映射;完成关联映射后,外部系统通过数据互联互通系统进行数据交互。解决了现有的数据互联互通系统存在缺乏数据交互多端口互通机制,各数据端口之间不能实现互联互通的缺陷。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统一信息模型的数据互联互通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交互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统一信息模型的数据互联互通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度应用,众多的信息系统由不同厂商在不同的时期、采用不同的平台技术开发建设,导致信息系统之间普遍存在信息交互、共享困难的问题,催生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信息孤岛”现象。数据互联互通是不同信息系统之间实现信息交互共享的基础,传统的数据互联互通解决方案主要可分为两种,其一是构建数据中心,将分散建设的应用信息系统数据进行整合,通过数据抽取、转换、汇聚、建模等步骤,实现数据大集中和统一共享;其二是使用数据服务总线,制定数据资源目录及清单,各应用信息系统按照总线技术规范进行数据交互。基于数据中心的数据互联互通方案及基于数据服务总线的数据互联互通方案需针对具体应用即时编制接口配置交互消息内容,缺乏数据交互多端口互通机制,各数据端口之间不能实现互联互通。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现有的数据互联互通系统存在缺乏数据交互多端口互通机制,各数据端口之间不能实现互联互通,无法形成多端口协同工作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数据互联互通系统存在缺乏数据交互多端口互通机制,各数据端口之间不能实现互联互通,无法形成多端口协同工作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统一信息模型的数据互联互通方法和装置。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统一信息模型的数据互联互通方法。
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于统一信息模型的数据互联互通方法,包括:
构建数据互联互通系统,所述数据互联互通系统包括多层级构建的信息模型及Web服务端口、消息服务端口及数据库服务端口;
所述数据互联互通系统获取外部系统的数据交互请求;
所述数据互联互通系统判断所述数据交互请求的对接方式;
根据所述对接方式,将所述信息模型和所述Web服务端口、消息服务端口或数据库服务端口关联映射;
完成所述关联映射后,所述外部系统和所述数据互联互通系统进行数据交互。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多层级构建的信息模型包括项目、业务模型和要素三个层级;所述信息模型对应一个所述项目,所述项目包括多个业务模型,所述业务模型对应单次数据交互中的数据资源;所述业务模型包括多个要素,所述要素为实际数据交互过程中的数据字段。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对接方式具体包括:Web服务端口通讯、消息服务端口通讯及数据库服务端口通讯,所述Web服务端口通讯基于Web服务实现,所述Web服务基于HTTP协议实现,对外提供统一资源定位系统,不同的所述业务模型通过HTTP协议头中的名称字段进行路由定位及解析响应;所述消息服务端口通讯基于消息服务队列实现,所述消息队列实现,对外提供统一资源定位系统,不同的数据资源对应不同的队列话题;所述数据库服务端口通讯基于数据库服务实现,所述数据库服务使用数据库适配器连接不同的数据库,并通过数据库代理服务基于业务模型生成不同的数据表。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业务模型中包含模型名称,所述模型名称作为所述业务模型的唯一标识。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根据所述对接方式,将所述信息模型和所述Web服务端口、消息服务端口或数据库服务端口关联映射具体为:
使用Web服务端口进行数据交互时,所述模型名称与所述Web服务中的HTTP报文头内的名称字段相映射,所述要素与HTTP报文体内的字段相映射;
使用消息服务进行数据交互时,所述模型名称与所述消息服务端口中的话题相映射,所述要素与消息体中的字段相映射;
使用数据库服务进行数据交互时,所述模型名称与所述数据库服务端口中的数据表名相映射,所述要素与数据表字段相映射。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与HTTP报文体内的字段、消息体中的字段或数据表字段相映射的所述要素为被赋予键值对的要素,所述要素的键值对与HTTP报文体内的字段、消息体中的字段或数据表字段的键值对相同。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完成所述关联映射后,所述外部系统和所述数据互联互通系统进行数据交互还可以为:
完成所述关联映射后,多个所述外部系统之间分别通过不同服务端口,以所述数据互联互通系统为数据中转进行数据交互。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统一信息模型的数据互联互通装置。
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于统一信息模型的数据互联互通装置,包括:
构建模块,用于构建数据互联互通系统,所述数据互联互通系统包括多层级构建的信息模型及Web服务端口、消息服务端口及数据库服务端口;
请求模块,用于所述数据互联互通系统获取外部系统的数据交互请求;
对接模块,用于所述数据互联互通系统判断所述数据交互请求的对接方式;
映射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对接方式,将所述信息模型和所述Web服务端口、消息服务端口或数据库服务端口关联映射;
交互模块,用于完成所述关联映射后,所述外部系统通过数据互联互通系统进行数据交互。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对接模块包括Web服务子模块、消息服务子模块和数据库服务子模块;所述Web服务子模块用于实现Web服务端口通讯,所述消息服务子模块用于实现消息服务端口通讯,所述数据库服务子模块用于实现数据库服务端口通讯。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按“项目->业务模型->要素”分层级建模,提高信息模型的可扩展性和泛在适用性,可更加准确描述交互数据信息;利用统一信息模型和多个数据交互端口映射互通,保障外部应用系统可通过多个端口和信息模型进行数据交互,解决了现有的数据互联互通系统存在缺乏数据交互多端口互通机制,各数据端口之间不能实现互联互通,无法形成多端口协同工作的缺陷,提升数据交互方式的多样性和时效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统一信息模型的数据互联互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互联互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模型的层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模型中的项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模型中的业务模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模型中的要素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模型与Web服务端口映射方式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模型与消息服务端口映射方式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模型与数据库服务端口映射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统一信息模型的数据互联互通方法。参照图1,基于统一信息模型的数据互联互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构建数据互联互通系统,数据互联互通系统包括多层级构建的信息模型及Web服务端口、消息服务端口及数据库服务端口;
多层级构建的信息模型包括项目、业务模型和要素三个层级;信息模型对应一个项目,项目包括多个业务模型,业务模型对应单次数据交互中的数据资源;业务模型包括多个要素,要素为实际数据交互过程中的数据字段。
业务模型中包含模型名称,模型名称作为业务模型的唯一标识。
步骤S2:数据互联互通系统获取外部系统的数据交互请求;
步骤S3:数据互联互通系统获判断数据交互请求的对接方式;
对接方式具体包括:Web服务端口通讯、消息服务端口通讯及数据库服务端口通讯,Web服务端口通讯基于Web服务实现,Web服务基于HTTP协议实现,对外提供统一资源定位系统,不同的业务模型通过HTTP协议头中的名称字段进行路由定位及解析响应;消息服务端口通讯基于消息服务队列实现,消息队列实现,对外提供统一资源定位系统,不同的数据资源对应不同的队列话题;数据库服务端口通讯基于数据库服务实现,数据库服务使用数据库适配器连接不同的数据库,并通过数据库代理服务基于业务模型生成不同的数据表。
步骤S4:根据对接方式,将信息模型和Web服务端口、消息服务端口或数据库服务端口关联映射;
具体为:使用Web服务端口进行数据交互时,模型名称与Web服务中的HTTP报文头内的名称字段相映射,要素与HTTP报文体内的字段相映射;
使用消息服务进行数据交互时,模型名称与消息服务端口中的话题相映射,要素与消息体中的字段相映射;
使用数据库服务进行数据交互时,模型名称与数据库服务端口中的数据表名相映射,要素与数据表字段相映射。
与HTTP报文体内的字段、消息体中的字段或数据表字段相映射的要素为被赋予键值对的要素,要素的键值对与HTTP报文体内的字段、消息体中的字段或数据表字段的键值对相同。
步骤S5:完成关联映射后,外部系统通过数据互联互通系统进行数据交互。
完成关联映射后,多个外部系统之间分别通过不同服务端口,以数据互联互通系统为数据中转进行数据交互。
参照图2,信息模型为多层级建模的模型,信息模型围绕项目进行构建和管理,一个信息模型对应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包含多个业务模型,具体可视实际数据交互业务需求进行扩展,一项数据交互业务需求对应一个业务模型;一个业务模型可包含多个要素,要素一般指实际数据交互过程中的数据字段。信息模型糅合了事件模型和组织结构模型语义,同时根据实际需求引入了元素,按照“项目-业务模型-要素”对实际项目中的数据采集、交换、存储及处理等过程中的元数据进行抽象建模。
参照图3,项目下辖多个业务模型,项目自身描述信息分为基本信息和信息库。基本信息包括项目名称、项目描述及创建信息,如时间、创建人等。信息库包含基础要素、层级要素和层级字典,基础要素是项目下所有要素的集合,可被业务模型引用;层级要素是一种特殊的要素,是构建层级字典的基本单元;层级字典可用于描述交互数据中的组织结构信息或枚举类信息,可作为字典使用。
参照图4,业务模型下辖多个要素,业务模型作为数据互联互通系统中的核心,包括基本信息、要素列表、地址空间、互联互通模式及存储策略描述信息。基本信息包括模型名称、模型描述;要素列表列举了当前业务模型下的所有要素;地址空间由业务模型创建者自主选择一个层级字典类型的要素定义,主要用于细化数据描述和管理粒度,如“园区/楼栋/房间”,通过地址空间的定义,数据互联互通系统可细化访问到某个“房间”对应的数据;互联互通模式是可选项,选项包括Web共享库内数据、Web采集入库、Web数据交换、消息发布订阅、共享视图、数据入库等,指定了该业务模型下的数据交互方式;存储策略是在业务模型数据在系统内的存储方式,包括日志、状态、状态和日志、时序等,按照模型特点存储模型关联数据。业务模型中的模型名称由项目名称/模型名称组成,可作为业务模型对应的数据资源索引使用。模型名称在数据互联互通系统中分别与Web服务、消息服务、数据库服务中的关键元素关联映射。
参照图5,要素是信息模型中的基础元素,包括名称、描述、类型及约束。其中类型包括字符串、时间戳、字符数组、数值、数值数组、布尔型、文本、层级字典等;约束包括值约束和必填约束,必填约束指该要素在模型数据写入是否必须赋值,值约束指通过设置正则表达式限定字符串或数值类型要素的有效输入范围。
进行数据交互时,外部系统应用系统通过不同的服务端口和信息模型进行数据交互。参照图6,Web服务端口提供HTTP RESTful API供外部应用系统调用实现数据交互。信息模型中的业务模型中的模型名称与Web服务接口下HTTP报文Header内的Topic字段相映射,即键值对相同,要素与规范JSON格式的HTTP报文Body内的字段一一对应映射,即键值对相同。
参照图7,消息服务端口提供消息队列服务,即外部应用系统通过指定话题下发布/订阅消息实现数据交互。信息模型中的业务模型中的模型名称与消息服务队列中的话题相映射,即键值对相同,要素与规范JSON格式的消息体中的字段一一对应映射,即键值对相同。
参照图8,数据库服务端口基于数据表实现数据的写入和共享,外部应用系统通过数据库代理服务访问指定的数据表单实现数据交互。信息模型中的业务模型中的模型名称与数据库中的数据表名相映射,即键值对相同,要素与数据表字段一一对应映射,即键值对相同。
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外部各应用系统可选择通过消息服务端口、Web服务端口或数据库服务端口对接的方式和信息模型进行数据交互。采用消息服务端口进行数据交互时,应用系统按照一般消息总线服务规范,向指定话题发送或订阅消息数据,完成消息交互;采用Web服务端口进行数据交互时,应用系统通过Web服务HTTP RESTful接口,设置HTTPHeader字段、HTTP Body(JSON格式),完成数据交互请求或反馈;采用数据库服务端口进行数据交互时,应用系统通过数据库代理服务指定表名,完成相应数据表单的读取或写入。数据互联互通系统内部信息模型是系统的核心模块,与消息服务端口、Web服务端口和数据库服务端口关联映射,模型名称与Web服务端口中的HTTP报文Header内的Topic字段相映射,要素与HTTP报文Body内的字段相映射;模型名称与消息服务端口中的话题相映射,要素与消息体中的字段相映射;模型名称与数据库服务端口中的数据表名相映射,要素与数据表字段相映射。信息模型本身负责模型元数据的配置管理、校验及共享应用,三个端口从信息模型中同步模型元数据信息,并与自身服务进行关联映射,实现信息模型在系统中统一管理和应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统一信息模型的数据互联互通装置,包括:
构建模块,用于构建数据互联互通系统,数据互联互通系统包括多层级构建的信息模型及Web服务端口、消息服务端口及数据库服务端口;
请求模块,用于数据互联互通系统获取外部系统的数据交互请求;
对接模块,用于数据互联互通系统判断数据交互请求的对接方式;
映射模块,用于根据对接方式,将信息模型和Web服务端口、消息服务端口或数据库服务端口关联映射;
交互模块,用于完成关联映射后,外部系统通过数据互联互通系统进行数据交互。
对接模块包括Web服务子模块、消息服务子模块和数据库服务子模块;Web服务子模块用于实现Web服务端口通讯,消息服务子模块用于实现消息服务端口通讯,数据库服务子模块用于实现数据库服务端口通讯。
关于一种基于统一信息模型的数据互联互通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一种基于统一信息模型的数据互联互通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一种基于统一信息模型的数据互联互通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系统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基于统一信息模型的数据互联互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建数据互联互通系统,所述数据互联互通系统包括多层级构建的信息模型及Web服务端口、消息服务端口及数据库服务端口;
所述多层级构建的信息模型包括项目、业务模型和要素三个层级;所述信息模型对应一个所述项目,所述项目包括多个业务模型,所述业务模型对应单次数据交互中的数据资源;所述业务模型包括多个要素,所述要素为实际数据交互过程中的数据字段;
所述数据互联互通系统获取外部系统的数据交互请求;
所述数据互联互通系统判断所述数据交互请求的对接方式;
所述对接方式具体包括:Web服务端口通讯、消息服务端口通讯及数据库服务端口通讯,所述Web服务端口通讯基于Web服务实现,所述Web服务基于HTTP协议实现,对外提供统一资源定位系统,不同的所述业务模型通过HTTP协议头中的名称字段进行路由定位及解析响应;所述消息服务端口通讯基于消息服务队列实现,所述消息服务队列实现,对外提供统一资源定位系统,不同的数据资源对应不同的队列话题;所述数据库服务端口通讯基于数据库服务实现,所述数据库服务使用数据库适配器连接不同的数据库,并通过数据库代理服务基于业务模型生成不同的数据表;所述业务模型中包含模型名称,所述模型名称作为所述业务模型的唯一标识;
根据所述对接方式,将所述信息模型和所述Web服务端口、消息服务端口或数据库服务端口关联映射;
使用Web服务端口进行数据交互时,所述模型名称与所述Web服务中的HTTP报文头内的名称字段相映射,所述要素与HTTP报文体内的字段相映射;
使用消息服务进行数据交互时,所述模型名称与所述消息服务端口中的话题相映射,所述要素与消息体中的字段相映射;
使用数据库服务进行数据交互时,所述模型名称与所述数据库服务端口中的数据表名相映射,所述要素与数据表字段相映射;
完成所述关联映射后,所述外部系统通过数据互联互通系统进行数据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统一信息模型的数据互联互通方法,其特征在于,与HTTP报文体内的字段、消息体中的字段或数据表字段相映射的所述要素为被赋予键值对的要素,所述要素的键值对与HTTP报文体内的字段、消息体中的字段或数据表字段的键值对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统一信息模型的数据互联互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完成所述关联映射后,所述外部系统通过数据互联互通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具体为:
完成所述关联映射后,多个所述外部系统之间分别通过不同服务端口,以所述数据互联互通系统为数据中转进行数据交互。
4.一种基于统一信息模型的数据互联互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建模块,用于构建数据互联互通系统,所述数据互联互通系统包括多层级构建的信息模型及Web服务端口、消息服务端口及数据库服务端口;所述多层级构建的信息模型包括项目、业务模型和要素三个层级;所述信息模型对应一个所述项目,所述项目包括多个业务模型,所述业务模型对应单次数据交互中的数据资源;所述业务模型包括多个要素,所述要素为实际数据交互过程中的数据字段;
请求模块,用于所述数据互联互通系统获取外部系统的数据交互请求;
对接模块,用于所述数据互联互通系统判断所述数据交互请求的对接方式;所述对接方式具体包括:Web服务端口通讯、消息服务端口通讯及数据库服务端口通讯,所述Web服务端口通讯基于Web服务实现,所述Web服务基于HTTP协议实现,对外提供统一资源定位系统,不同的所述业务模型通过HTTP协议头中的名称字段进行路由定位及解析响应;所述消息服务端口通讯基于消息服务队列实现,所述消息服务队列实现,对外提供统一资源定位系统,不同的数据资源对应不同的队列话题;所述数据库服务端口通讯基于数据库服务实现,所述数据库服务使用数据库适配器连接不同的数据库,并通过数据库代理服务基于业务模型生成不同的数据表;所述业务模型中包含模型名称,所述模型名称作为所述业务模型的唯一标识;
映射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对接方式,将所述信息模型和所述Web服务端口、消息服务端口或数据库服务端口关联映射;使用Web服务端口进行数据交互时,所述模型名称与所述Web服务中的HTTP报文头内的名称字段相映射,所述要素与HTTP报文体内的字段相映射;使用消息服务进行数据交互时,所述模型名称与所述消息服务端口中的话题相映射,所述要素与消息体中的字段相映射;使用数据库服务进行数据交互时,所述模型名称与所述数据库服务端口中的数据表名相映射,所述要素与数据表字段相映射;
交互模块,用于完成所述关联映射后,所述外部系统和所述数据互联互通系统进行数据交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统一信息模型的数据互联互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模块包括Web服务子模块、消息服务子模块和数据库服务子模块;所述Web服务子模块用于实现Web服务端口通讯,所述消息服务子模块用于实现消息服务端口通讯,所述数据库服务子模块用于实现数据库服务端口通讯。
CN202210797056.9A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基于统一信息模型的数据互联互通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48666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97056.9A CN114866609B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基于统一信息模型的数据互联互通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97056.9A CN114866609B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基于统一信息模型的数据互联互通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66609A CN114866609A (zh) 2022-08-05
CN114866609B true CN114866609B (zh) 2022-09-30

Family

ID=82625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97056.9A Active CN114866609B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基于统一信息模型的数据互联互通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66609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59343A2 (en) * 2004-11-30 2006-06-08 White Vision Software Limited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stitution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ation framework
CN1949763A (zh) * 2005-10-11 2007-04-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共享信息服务器系统
US9026652B1 (en) * 2014-07-09 2015-05-05 Fmr Llc Web service asset management and web service information storage
CN106055325A (zh) * 2016-05-27 2016-10-26 克拉玛依红有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支撑多系统同时运行的服务构建方法
CN110765337A (zh) * 2019-11-15 2020-02-07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大数据研究院 一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服务提供方法
CN112612453A (zh) * 2020-12-23 2021-04-06 荆门汇易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RESTful服务驱动的JS对象简谱数据互换平台
CN112925660A (zh) * 2021-02-26 2021-06-08 重庆斯欧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互联的信息交互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09660B2 (en) * 2004-03-15 2012-06-26 Ramco Systems Limited Model driven software
US8473325B2 (en) * 2007-10-12 2013-06-25 Pie Digita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home network devices using a hierarchical index model
CN102622675B (zh) * 2012-03-14 2015-04-22 浙江大学 一种实现集群式供应链环境下企业互操作的方法及系统
CN113438285B (zh) * 2021-06-11 2023-02-28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私有云架构的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模型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59343A2 (en) * 2004-11-30 2006-06-08 White Vision Software Limited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stitution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ation framework
CN1949763A (zh) * 2005-10-11 2007-04-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共享信息服务器系统
US9026652B1 (en) * 2014-07-09 2015-05-05 Fmr Llc Web service asset management and web service information storage
CN106055325A (zh) * 2016-05-27 2016-10-26 克拉玛依红有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支撑多系统同时运行的服务构建方法
CN110765337A (zh) * 2019-11-15 2020-02-07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大数据研究院 一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服务提供方法
CN112612453A (zh) * 2020-12-23 2021-04-06 荆门汇易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RESTful服务驱动的JS对象简谱数据互换平台
CN112925660A (zh) * 2021-02-26 2021-06-08 重庆斯欧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互联的信息交互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虚拟数据库技术建立国土规划数据集成模型研究;缪谨励等;《地理信息世界》;20160825(第04期);全文 *
建立综合业务技术平台 打造企业一体化IT系统架构;《金融电子化》;20130615(第06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66609A (zh) 2022-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47361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及系统
Bagrodia et al. Vision, issues, and architecture for nomadic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s]
US10013449B1 (en) Validating and non-validating secondary indexes for a table in a non-relational data store
CN106910045A (zh) 工作流引擎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06569896B (zh) 一种数据分发及并行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2860777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US7113979B1 (en) System, method and article of manufacture for enhancing electronic messages
US7246344B1 (en) Drag and drop stateless data class specification and programming
CN100563253C (zh) 一种客户/服务器架构中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14448983A (zh) 基于ZooKeeper的分布式数据交换方法
Akbarinia et al. Data management in the APPA system
US9373093B2 (en) Gateway service manager for business object applications
CN102055779A (zh) 生成高可用性组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1263026B2 (en) Software plugins of data virtualization-based architecture
CN114866609B (zh) 一种基于统一信息模型的数据互联互通方法和装置
CN112580143A (zh)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协同云平台
US2020011063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outing and executing transactions
US20220374424A1 (en) Join queries in data virtualization-based architecture
CN112083914B (zh) 实现对象模型嵌入式操作系统软总线的方法及系统
CN110909057B (zh) 一种数值水池虚拟试验数据中间件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Mariani et al. The impact of CSCW on database technology
CN110019113B (zh) 一种数据库的业务处理方法及数据库服务器
JPS61283944A (ja) デイレクトリ・デ−タベ−ス装置
CN115827703B (zh) 枚举数据查询方法及装置
CN109684386B (zh) 报表协同编排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